人教版除法的教学设计(专业18篇)

时间:2023-12-11 19:58:16 作者:纸韵

教学计划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发展的考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希望这些教学计划范文对大家制定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计划有所帮助。

人教版分数除法例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得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的。在多种方的对比中,体会用分数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操作和描述活动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认、会读、会写分数,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本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和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一些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乐中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流程。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分苹果。

二、活动—建构。

(一)建构二分之一。

1、初步感知。

活动一:画一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一半的意思。

2、深化认识。

活动二:涂一涂。

(二)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读写及表示的意义。

观看微课。

(三)探索几分之几。

活动三:折一折。

请拿出准备好的纸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1)、学生独立折纸。

(2)、上台展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创造分数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分数?

图:法国国旗(1/3)巧克力(1/8)。

四、总结质疑、完善认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有什么问题吗?

“三三式教学,

创建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渗透及表现。

活动一:画一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一半的意思。

(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互惠互助的学习模式)。

(三)探索几分之几。

活动三:折一折。

请拿出准备好的纸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互惠互助的学习模式;学生倾听,教师串联、反刍)。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分苹果、练习等。

中等。

ppt。

图文展示。

激发兴趣。

认识分数。

中等。

微课。

视频播放。

容易掌握。

分数的表示过程等。

中等。

数字故事。

播放。

直观感受。

人教版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除法(一)》是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导学教学法。

创新理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同桌之间交流想法)。

自主学习提示。

1.利用手中的的学习纸,涂一涂,算一算,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2.同桌之间说一说彼此的想法。

3.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课本第25页的提示,完成这两个问题。

三交流释疑。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拿出图(一)来涂一涂。

交流:为什么要这样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还有不同的涂法吗?

能根据这个过程列出一个除法算式吗?

这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分数除法。(板书)。

2、初探算法。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大家在图(二)的上面涂一涂。

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涂法)。

同学们是把长方形纸的七分之四平均分成了三份,再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谁能根据这一过程列出一个算式。

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呢?

(师提问:计算时为什么要用×1/3?)。

观察3和1/3有什么关系,由除以3变成乘3的倒数,是不是除以一个整数就可以乘它的倒数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教师出示三组算式)。

1/3÷54/5÷31/3÷5。

指生口算。

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根据这三组算式再结合上一道题,你认为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口述算法后)。

四、实践应用。

1、算一算。

9/10÷3015/16÷/15÷218/9÷65/6÷15。

2、填一填。

师:学会了知识就要灵活的运用,这道题你们能填上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第26页填一填,想一想。

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指生汇报完成情况。

运用分数除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呢,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生活中的问题,让大家解决。

(指生口头编题,其他学生解决)。

五、课堂总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过的快乐吗?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老师希望今后你们能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六、布置作业:

22页练一练。

人教版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重要方法。

2学情分析。

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倒数的认识。所以本课旨在以活动为载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操作,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以旧引新,做好铺垫1.分数的意义,操作。2.除法的意义,列式。

这样的除法算式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活动2【活动】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出示幻灯片涂一涂、算一算(1)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1。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5。

师: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5÷2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5÷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分子里的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

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5÷3=4/5×1/3=4/15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师:“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展示学生的分法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5的多少?通过直观图理解4/5的1/3是4/15(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活动4【讲授】数学故事,情感教育。

分数除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公元263年,我国数学家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说:分数除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与被除数相乘。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分数运算法则,而欧洲直到1489年,才由维特曼提出相似的法则,已比刘徽晚了1200多年!

人教版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1)4/7÷2(2)4/7÷3。

=4/7×1/2。

=2/7。

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一)》是学生初次接触分数除法,本节课是学生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对算法的探索就显得格外重要。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课堂上省去了旧知的复习,设计简单的知识情景,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学生有效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探索数学。

数学课不应只让学生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应让学生在具体地操作、观察、实践中得出结论。因此,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把知识单纯的传授给学生,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三、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应用数学。

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在新课结束后,我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应用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分数除法例三教学设计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三、教学难点。

1.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结合书后思考练习题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1、解读第一段(7分钟)。

1)回忆上个课时的内容并结合学生自主预习的结果,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

2)齐背诵第一段后,提问:

a.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b.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d.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e.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f.“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g.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回答一个接一个问题时思考,本段的主旨即学习的意义为何?)。

3)教师总结。

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2、解读第二段(7分钟)。

1)同学们一起背诵第二自然段。

2)提问:

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

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用哪几个比喻?

(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主剖析第二段的层次和主旨--学习的重要性)。

3)教师总结。

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3、解读第三段(7分钟)。

1)引导学生仿照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三段(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

4、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5、布置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刘里。

[劝学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8页-7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练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齐读题目。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写出算式。

3、交流、汇报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2。

小组合作:

1、理解分析题意。

2、列式计算。

师生完成解答。

(三)估算。

1、观察题目,说出要求。

2、探讨估算方法。

3、交流总结。

四、巩固应用。

勇闯智慧城堡。

1、摘苹果。(口算)。

2、估一估。(估算)。

3、美丽的大草原。(解决问题)。

4、能力提升。(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

初次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实验,首先感到的一个字就是“累”。也许是缺乏经验的原因。尽管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大概是传统的单一型课程印记太深刻的缘故吧,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会产生问题!有意思的是一开始学生面对课堂上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感到不会用。部分小组的学生缺乏动手探索的精神,总在观察其他小组的进展,或是期待教师的提示。寄希望于有了现成的样板后再进行模仿。使我犹感“二期课改”的必要性,绝不能再以“一言堂”、“启发和灌输”为教学模式了。

其次,变课堂上一对多的教学结构为学生之间链式学习结构,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其中一组同学,起初都不敢上机操作,你推我让。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互相确定的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工。有的负责搜索、有的负责整理、有的做笔记等等。在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小组也能够独立的完成课题学习的任务。我想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见解,也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在寻求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学生们在互相指点和帮助下,巩固了计算机操作,并能100%应用搜索引擎进行查找,在交流心得体会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别人的点滴经验,逐步提高信息技术的素养。

时间的紧迫仍旧是整合课程中的一个矛盾,由于小组内同学的信息技术水准参差不齐,如果仅有一两个同学进行操作,虽然表面上也实现了小组的要求,可是又把学生之间的差距暴露了出来。因此只能够人人进行尝试,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目标。当然由于事先已经考虑到这一问题,因此部分教学内容可以留待下节课的解决。尽量保证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又要保证一定学习效率,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小小变化,更感到自己在实验课题方面研究上属于较浅层次。自己也要多学习相关科研文章,设计好下一堂系列课。

人教版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口算卡片)。

30÷320÷236÷3。

60÷3600÷684÷4。

80÷248÷4900÷3。

360÷3240÷2440÷4。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36÷3的口算过程.(30÷3=10,6÷3=2,10+2=12)。

2.填空.(投影出示)读题、口答.。

(1)2是由()个1组成的.。

(2)40是由()个10组成的.。

(3)42是由()个10和()个1组成的.。

(4)420是由()个100和()个10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

一位数除两位数。

例1:口算42÷3.(板书)。

指名读算式:(42除以3)(3除42)。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把4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老师逐行巡视,个别指导,做到心中有数,一会儿请同学到投影仪给大家摆.。

师:请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请不同分法的同学,也到投影仪上给大家演示.。

同学们根据不同的分法,进行争论,各抒己见,最后统一到第一种为最佳分法.。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种分法简单地用语言概括一下?

(把42根分两次,先分30根,再分12根)。

师:现在我们来看口算42÷3,想一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请同学回答,老师写在黑板上:

42÷3=14想:30÷3=10。

12÷3=4。

10+4=14。

(三)巩固反馈。

做一做:(投影出示)。

32÷2=48÷3=60÷5=。

学生独立完成,(给几个小黑板或投影胶片,订正时用)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再说得数.。

32÷2=1648÷3=1660÷5=12。

请检查一下口算是否正确,用什么方法?

(可以用乘法进行验算)。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例2:口算:420÷3=。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做这道题,怎样想?可以和例1(42÷3)联系起来思考.(被除数420,也就是42个十,除以3,商是14个十,也就是140)。

(板书:例2:口算420÷3=140)。

想:420是42个十。

42÷3=14。

14个十是140。

做一做:

450÷3=150560÷4=140900÷6=150。

说出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说一说口算过程.。

38÷2=1975÷5=1554÷3=18。

380÷2=190750÷5=150540÷3=180。

2.投影出示,课本练习八,第2题.。

请同学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3.口算抢答:

81÷3840÷7780÷338÷296÷8。

68÷465÷564÷487÷3650÷5。

640÷4920÷296÷470÷5960÷4。

4.读题、列式、口答.(投影出示)。

(1)被除数是84,除数是6,商是多少?

84÷6=14。

(2)7除910等于多少?

910÷7=130。

(3)把7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75÷5=15。

(4)810里面有几个3?

810÷3=270。

(5)一个数的4倍是520,这个数是多少?

520÷4=130。

作业:看书第36页.练习八第4,5题.。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

人教版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也就是有关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打基础的,口算和估算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笔算除法的学习,所以这部分知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内容:。

教材71例1和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相应的估算,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上课的前一天,布置预习71页的例1、例2的内容,开展以下自学实践:

1.自学例1:

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法计算?

列式为:

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我是这样想的:_。

2.口算扩展到估算:83÷20≈80÷19≈。

我这样想的_。

3.自习例2:150÷50=?

我是这样想的:_。

4.口算扩展到估算:122÷30≈120÷28≈。

我是这样想的_。

5.说说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课堂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填空:

20×4=80表示()个()是()。90里有()个十。

70×3=210表示()个()是()。280里有()个十。

2.口算:

20÷4=30÷5=180÷6=630÷9=。

(说说你的算法。)。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除法,探索更多的有关除法的知识。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巩固口算方法,引起知识迁移,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迎接校庆,学校买了一些彩旗分给各班布置教室。

(1)有80面彩旗,每个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课件出示)。

(2)提问:你会列式?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通过观察算式发现: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比较,它的除数变成了整十数。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以此展开教学,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2.学习口算方法。

(1)提问:80÷20=?

教师课件演示:摆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想法。

(3)各组抽名汇报,教师板书:80÷20=4。

预设:a.因为20×4=80,得出80÷20=4。(想乘法算除法)。

b.因为4个20是80,所以80÷20=4。(想乘法算除法)。

c.因为8÷2=4,所以80÷20=4。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十,20看成2个十,从而让学生明白8÷2=4,所以80÷20=4。(用表内除法做除法)。

(4)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并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各种算法,我先不急着进行评价哪种算法好,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后面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学生自己会体会到用c种方法为最好。这里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3.由口算拓展进行估算:如果有83面彩旗可以分给几个班?(课件出示:83÷20≈)。

(1)学生独立尝试进行估算。

(2)汇报估算方法:83看成80,得出83÷20≈4。

变式练习:80÷19≈。

【设计意图】:提供实际情境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估算而估算,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估算。

4.玩毛毛过河的游戏(课件演示),看哪只毛毛虫速度快,第一个过河。

60÷20=62÷20≈。

90÷30=93÷30≈。

80÷40=80÷38≈。

【设计意图】即学即练,将巩固练习设计成毛毛虫过河游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2.学生进行独立思考:150÷50=。

预设:学生能够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

a.因为15÷5=3所以150÷50=3。

b.因为50×3=150,所以150÷50=3。

c.因为3个50是150,所以150÷50=3。

3.学生汇报思考方法,师生优化口算方法,教师板书。

4.(课件出示)变式练习。

学生估算:122÷30≈120÷28≈。

5.夺红旗,比一比,看谁能夺的红旗多(课件演示)。

180÷30=184÷30≈。

240÷40=240÷37≈。

420÷60=420÷58≈。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进行口算,之后安排相应的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从而提高口算的正确率。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除法试商做准备。同时,在夺红旗的游戏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巩固练习、提高应用1.玩啄木鸟治病的游戏(出示卡片)请你判断,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270÷90=4122÷60=2398÷50≈8。

2.玩摘苹果游戏(出示口算卡片)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90÷30=180÷30=360÷40=150÷50=。

162÷40≈280÷73≈178÷60≈270÷92≈。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练习口算,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

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例1:80÷20=4。

(1)因为4个20是80,所以80÷20=4(想乘法算除法)。

(2)因为8÷2=4,所以80÷20=4(用表内除法做除法)。

例2.150÷50=3。

(1)因为()所以()。

(2)因为()所以()。

人教版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6÷3=2。

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

1、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决求商,能根据道乘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初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问题解答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教科书82页挂图引出问题。

请学生把图意说一说。然后分角色说出……。

长颈鹿:春天到了,南方的小鸟又回来了,我要为他们准备几间房子。

小鸟:谢谢您,长颈鹿大伯我们回来42只小鸟,您要给我们几间房子?

2、学习新知。

(1)用6的口决求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42只小鸟如果每间房子要住6只,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生:7只,……。

师: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42里面有7个6,所以是7只。……。

师:怎样列算式?用哪句口决?

生1:6乘以7等于42,口决:六七四十二。

生2:42除以6等于7,口决:六(七)四十二。

生3:42除以7等于6,口决:(六)七四十二。

师:到底是几只,哪个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呢?

生:第二位是正确的,应该是7只。

师:请观察以上三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

(2)如果来了48只小鸟,长颈鹿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生:48除以6等到8,……。

二、练一练。

第一题:学生独自完成。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用哪句乘法口决。

第三、四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第五题: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故事的情节,然后算出每一幅图"平均每人吃几个"。

《除法》教学设计

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以及用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本套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教学除法。

二年级(上册)。

认识除法,口算表内除法。

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

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并验算除法。

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把“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

用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三段编写,先着重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算法,然后教学商里有0的除法,最后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单元复习整理并应用全单元的基础知识。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算法。(第1~5页)。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比,计算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要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即先算几百除以一位数。所以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教材从现实情境中引出600÷3,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思考算法并相互交流。表面上看,学生的算法各不相同,实质上各种算法是相通的。所以,通过交流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从6÷3=2类推出600÷3=200。教材在“想想做做”第1题里及时引导学生应用这种思考,并在表内除法、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之间建立一种结构性联系。

第二道例题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先把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教材没有把算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估计986÷2的商是4百多,为应该先算900除以2作铺垫。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估计时的思考,引导他们清楚地看到,“4百多”是9个百除以2得出来的。这样,他们在笔算时就能自觉地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然后在学生尝试进行笔算时,通过“4为什么写在百位上”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想想做做”第2题采用了“先扶后放”的设计。

第三道例题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教材仍旧不把算法直接告诉学生,先让他们通过估计知道312÷4的商比100小。在学生估计时,要帮助他们弄懂两点:一是商为什么比100小,二是商应该是几位数。然后在竖式计算时让他们研究为什么先算31÷4,而且“7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的道理。学生初学除法的这种情况,容易写错商的最高位的位置,所以教材在“想想做做”中仍旧使用“先扶后放”的设计。

通过上面几道例题的教学,学生基本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材没有用文字语言总结计算法则,而是通过“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生整理并体会笔算的方法。其中的四组题都是精心设计的,每组的两题中,一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应该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商是三位数;另一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应该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是两位数。通过比较和估计,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练习一除了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还注意加强估算。在学生已能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基础上,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这样的估算既巩固除法的法则,又培养试商的能力。学生第一次进行这样的估算,教材通过小卡通估算228÷3的商是七十多作了示范。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这个卡通是怎样想的,“七十多”是怎样得到的,从而得到启示。除了教学第2题要让学生估算外,在以后的笔算前,也可以先让学生估算,培养估算的习惯。第3题是利用估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估计的现实作用,增强估算意识。这道题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懂题意,“谁跳得快一些”是什么意思,使他们明白只要比较两个人每分钟跳绳的下数。其次要让学生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估算。在得到结论后,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一下,解决这个问题选用估算省力、方便。

2.商里有0的除法。(第6~10页)。

计算除法,在写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上商0。“不够商1”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某一位上遇到“0除以一个数”,另一种是某一位上被除数虽然不是0,但比除数小。商里有0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商的中间有0,另一种是商的末尾有0。

商里有0的除法分三部分教学:第一部分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第二部分教学除法中的某一步如果是0除以一个数,这一步要商0;第三部分教学除法中的某一步不够商1,这一步要商0。

(1)例题教学“0除以一个数商0”,编排上有四个特点:一是在现实的情境中由6÷3引出0÷3,使学生感到“0除以一个数”是可能遇到的问题;二是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自己得出0÷3的商是0,不是由教材或教师告诉他们应该商0;三是从0÷3=0很自然地迁移到0÷4、0÷9……发展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四是初步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教材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注意了方法和结论的科学性。关于除数是“任何不是0的数”在教学时要把握住两点:一是不能含糊,即除数必须是不为0的数;二是暂时不要求学生研究为什么除数不能是0,也不要对他们讲这是为什么,因为三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理解这一规定的条件。更不要出现类似3÷0、0÷0这样的式子让学生说它们都是无意义的。

(2)第6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有关的“想想做做”,在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知识。例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试一试”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

在教学306÷3时,教材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估算、口算和笔算,通过估计306÷3的商比100大一些,口算300÷3=100、6÷3=2、100+2=102,体会到商中间有0是合理的。如果漏了商中间的这个0,就不是一百多一些,就不是三位数了。通过竖式笔算,着重体会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0÷3应该在十位上商0,即商的中间有0。然后教学竖式的简便写法,即被除数的十位上0÷3,只要在商的十位上写0,可以把0移下去、3乘0得0、0减0得0这些过程都省略不写。

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先试算306÷2,帮助他们通过估算、口算、笔算实现教材的意图。第二,要把竖式的简便写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写法上(即“萝卜”卡通那样的写法),让他们弄懂为什么可以这样写,体会其简便。

第7页的“试一试”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在计算前先估计商是几位数,能防止漏写商的个位上的0,体会商末尾有0是合理的。要提醒学生,竖式是不是也有比较简便的写法。

学生初次学习商里有0的除法,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为此,教材在“想想做做”第2题仍然采用“先扶后放”的策略。第3题选择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错例,让他们辨析并改正。第4题除了巩固商里有0的除法计算,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如508÷4,虽然被除数中间有0,但商的十位上不是0;440÷8,虽然被除数个位上是0,但商的末尾不是0;400÷5,虽然被除数末尾有两个0,但商的末尾只有一个0。教材设计这些题,希望学生进一步明白商里有0的原因不是被除数里有0,而是除到某一位上是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

(3)第9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继续教学商里有0的除法,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时,虽然不是0除以一个数,但这一步的被除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也应该商0。仍然是例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情况,“试一试”教学商末尾是0的情况。

432÷4的教学线索与306÷3相似,仍然先估计再笔算。不同之处是,让学生在笔算时形成一个新的认知冲突——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1,接着由“豌豆”卡通解疑:“十位不够商1,就商0”,并出现完整的竖式。教学时,不但要告诉学生在十位上商0,还要让他们知道怎样继续除下去。

(4)结合除法计算教学,各次“想想做做”里都安排了一些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各有特点。有些问题的解法是多样的,如第2页第5题,既可以通过130×4=520、520540来思考,也可以通过540÷4=135、135130来思考。有的问题综合了其他数学知识,如第5页第5题里有路线图的内容、第8页第5题里有简单的时间计算。有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处理余数,如第10页第4题最多只能做206套校服。

3.用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第11~12页)。

这段教材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择的素材贴近学生,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二是呈现形式以图文结合为主,寓信息于画面和对话中,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利用条件的能力。也有个别题是文字叙述的,个别条件较隐蔽,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和思维活动的质量。三是学习方式以学生独立解答和相互交流解法为主。

教师的作用应着重体现在组织学生进入情境、完整理解题意、有序地整理条件与问题、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组织学生交流解法、整理解题思路、提高思维水平,通过反思弄明白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先算、先算的这一步是怎样想到的。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应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但不要求他们一题多解。

4.练习二和复习里继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仅表现在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上,还表现在他们对计算的理解和全面掌握上。练习二、单元复习通过两个方面来落实这一教学目标。

(1)口算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第13页第3题里有两条教学线索:一条是“带”,即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带出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让学生在18÷6和180÷6、42÷2和420÷2这样的题组中体会后者的思考方法,以旧带新,教学新的口算内容。另一条是“比”,即把商是两位数与商是三位数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进行对比,体会它们在算法上的区别。

(2)整合笔算知识。第13页第2题的三组笔算题里,有商中间、末尾有0的比较,有商是整十数的有余数除法和没有余数除法的比较,还有商中间“0除以一个数商0”和“不够商1,商0”的比较。通过这些比较,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商里有0的除法。

第15页第2题是更大范围的知识整合,同组的三道题虽然各有特点,但都要遵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除法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对除数接近15、25的除法题,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自主探索灵活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除数是接近15、25的除法题的灵活试商方法。

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知道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吗?因为老师们听说我们四(3)班的同学数学学的特别好,但是要眼见为实呀,你们能让老师们失望吗?(不能)那就好好表现,有没有信心?(有)。

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1.直接说得数。

25×2=25×4=15×2=6×15=。

45×2=26×3=40×5=12×8=。

口算速度真快!如果举行比赛的话让你选一组,你会选哪一组呀?为什么呀?

2.笔算。

1分钟内能不能完成呢?186÷22272÷38。

这两题的除数都接近整十数,所以我们估成整十来试商比较方便。

通过做题老师发现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学的还真是不错。不过老师今天准备了几道比较难的计算题,敢挑战吗?先来看第一题。

(3)学生板书并讲解你是怎么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学帮助验算一下)。

(26最接近25,那还接近27呢?为什么不用27试商呀?25好算好想,为什么好想呀?)。

(4)学生进行试做,体会25试商的方法。(没学会的可以打开课本再看一看)。

看来把26估成最接近的25,这种方法减少了试商的次数,更接近准确结果了,这种方法好不好?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一试!

出示162÷2496÷16。

(1)独立完成。

(2)学生板书并讲解你是怎样很快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学帮助验算一下)。

1、1分钟抢答游戏。

(1)一道一道的出示,然后抢答!

(2)分别汇报商是几。你是怎样快速想出商的。

(3)原来试商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呀!其实数学就是这样奇妙,可能啊!还有很多方法在等着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它,你们愿不愿意做这个有心人呀?那成功一定属于你!

(4)师小结:虽然我们的试商方法很多,但是每个人因为计算能力的不同还是要灵活选择合适自己的来使你的计算又对又快。

2、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三道题,我们来举行一个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的又对又快,成为前10名的小状元,起立站好。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和答案。

89÷14196÷38150÷25。

通过做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了吗?

300元最多可以买几套衣服?

31元36元39元24元。

1、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思路与方法。

3、谁获得了老师送给你的10分呀?

除数不接近整十的除法。

140÷26=。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下册。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题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从古到今农民伯伯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示课件:

(课件分别出示四幅图画,展示农业科技的进步)。

2、师:看到这四种耕作方式的变化你想说什么?生:农业科技发展啦!

师:专家对这四种耕作方式的耕作效率作了调查和统计,大家看(示课件):

耕作方式人力耕牛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每小时耕地面积(平方米)66096540。

3、师:从表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生:我发现:人力每小时耕地6平方米。

耕牛每小时耕地60平方米。

手扶拖拉机每小时耕地96平方米四轮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40平方米。

四轮拖拉机每小时耕地面积是耕牛的几倍?

„„。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主要来解决刚才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二依据情境探究算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1)、教学96÷6(课件示问题1:)。

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师:96÷6=你会算吗?生:我会用笔算。

(环视全班学生,学生会口算的孩子很少)。

生3:想竖式生4:„„。

板书学生的口算方法。

„„。

(2)、对应练习(示题卡)师:想不想试试自己的口算水平。

54÷448÷384÷775÷542÷3选其中两个问口算方法再示:960÷6(学生愣住片刻,稍一会儿个别聪明的学生反映过来)。

2、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1)、教学540÷60=师:通过。

540÷60=96个十54个十。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师:俗话说“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到了秋天很多蔬菜水果获得了丰收,看谁收获多!示课件:。

选哪箱橙子更合算?

(学生之间通过辩论,最后形成统一意见:选单价便宜的2号包装,因为每千克11元)。

3、到了冬天,农田里的活少啦.不少农民走进城里打工示课件:。

家政公司给王阿姨推荐了两份工作工作时间工资70元91元ab5小时7小时你认为王阿姨选哪份工作合适?为什么?(学生之间争论,但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哪种选择都予以肯定)。

四、回顾全课,做好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农村之行到这里已经结束啦,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师: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去!下课。

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去,在合作与交流中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得到有效提升。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算”和“用”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计算教学更是不能只是简单的计算,要把计算和生活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本课以信息窗提供的农田里的数学信息用以引算,以算为用。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重视算理探究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老师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即尊重学生的想法,又章显老师的意见,在尊重中寻求统一。

3.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4.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除法教学设计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与应用.本章的重点是整式的乘除,作为整式除法内容中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同底数幂除法性质的延伸,又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与应用.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是本节的难点.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计算过程中,既要对两个单项式的系数进行运算,又要对两个单项式中同字母进行指数运算,同时对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及其指数加以注意,这对于刚刚接触整式除法的初一学生来讲,难免会出现照看不全的情况,以至于出现计算错误或漏算等问题.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的实质是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转化为同底数幂除法运算,因此建议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前对同底数幂除法运算进行复习巩固.

(2)要熟练地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必须掌握它的基本运算,幂的运算性质是整式乘除法的基础,只要抓住这关键的一步,才能准确地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

(3)符号仍是运算中的重要问题,用单项式以单项式时,要注意单项式的符号和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及其指数.

1.理解和掌握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2.运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总结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法则的应用,训练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尝试指导法、观察法、练习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根据乘、除的运算关系得出法则.

1课时.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一)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请同学们回答如下问题,看哪位同学回答很快而且准确.

(l)叙述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

(2)计算:(1)(2)(3)(4)。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m,n都是正整数,且mn)。

【教法说明】通过复习引起学生回忆,且巩固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同时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注意要指出零指数幂的意义.

2.指出问题,引出新知。

思考问题:()(学生回答结果)。

由一个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

师生活动:因为。

所以(在上述板书过程中填上所缺的项)。

结合引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否定、纠正,同时板书.

一般地,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如何运用呢?比如计算: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法则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教法说明】教师根据乘、除法的运算关系,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教师给出,紧扣计算法则,在师生互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

3.尝试计算,熟悉法则。

计算:(1)(2)。

(3)(4)。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计算题,同桌互相帮助,然后与课本146页例题解答过程相对照,看自己的解答有无问题,若有问题进行改正.

【教法说明】教师结合的演算,使学生对法则的运用有了初步认识;例题由学生尝试完成,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法则、掌握法则、印象更为深刻;也让学生自己发现解题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4.强化学习,掌握法则。

练习一。

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1)(2)。

(3)(4)。

学生活动:学生细心观察思考后,分别找4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肯定、否定或纠正.

【教法说明】(1)、(2)、(3)小题中的错误,均是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的错误,通过这组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法则对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引起注意,从而培养学生解题细心的习惯;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练习二。

计算。

(1)(2)(3)。

(4)(5)。

学生活动:5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讲评.

【教法说明】此题目的是使学生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要求写清计算步骤,讲评时重复法则,并纠正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教师提醒学生计算时要耐心细致.

练习三。

计算:

(1)(2)(3)。

(4)(5)。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5名学生板演,然后学生自评.

【教法说明】通过练习二,学生对法则已基本能够熟练运用,对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也得到了纠正.适时给出练习三,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到强化,学生自评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练习四。

把图中左圈里的每一个代数式分别除以,然后把商式写在右图里.

学生活动:学生理解题意后,分别由3个学生说出答案,其他学生给予判断.

【教法说明】此题目的是使学生在进一步运用法则进行熟练计算的同时,渗透集合与对应的思想,但教师不必说明.

(二)小结。

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归纳与总结,教师给予引导或补充.

【教法说明】课堂小结由学生来完成,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必做题:p148a组1.(3)(6),2.

竖式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除法横式和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横式进行对比,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知道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重点:

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照操作过程,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余数的除法)。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内容。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这里的复习,既是为了对旧知的巩固,也是为了学生能够衔接前后知识,为新知铺垫。)。

活动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例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教师:请同学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题,说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畅谈想法。(画一画,摆一摆等)。

2、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方法,看看结果都一样吗,其他同学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预设1:采用画一画的方法。

教师:请用画一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结果。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操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将小棒4个一组画在一起,一共画了3组,还剩1根。

预设2:采用摆一摆的方法。

教师:请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摆法。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操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先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就摆一组,一共摆了3组,还剩1根。

预设3:采用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师:老师巡视的时候看到有同学用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用列式计算方法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算式。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算式。

13÷4=3(组)&&1(根)。

13、4、3、1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4:其他方法。

教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指名学生展示,只要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不同的表征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三:教学除法竖式写法和各部分含义。

1、教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结果,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成3组,还剩1根。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用算式如何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用竖式该如何表示。

板书:除法竖式。

2、教师黑板演示竖式计算过程。

先用直尺画,在这个符号里写被除数13,表示要分的13根小棒;外面左侧写除数4,表示每4根一组。

教师:刚才同学们把小棒分成了3组,这个3写在哪里?

请同学们猜一猜,教师引导纠正,说一说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分成3组)。

教师:13根小棒,分成3组,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12根)。

让学生体会,从竖式中我们可以用商乘除数,也就是3×4表示12。

教师:这个12写在哪里?(写在要分的13的下面,要求相同数位对齐。)。

教师:从活动中我们知道,还剩1根小棒,想一想在竖式中如何表示。

3、回顾梳理。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如何写竖式的?对比除法算式13÷4=3(组)&&1(根)看看竖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小组里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结合分小棒的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除法横式与竖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4、巩固练习一。

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四:迁移对比。

1、教师:如果我们有16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么样?竖式怎么写?请同学们先动手分一分,然后写出横式和竖式。

小组里交流比较,再请学生上台展示,说一说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这么写?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书写方法。

2、教师: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巩固练习二。

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五:小结归纳。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教学设计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一)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25/36÷30。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鸡的只数是鸭的3/4。

女生是男生的一半。

梨重量的3/5相当于苹果的重量。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二)学一学。

出示学习提示:

1.找出例1的条件和问题。

(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思考。

问题:题中有几个等量关系?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所求问题在哪个或哪几个等量关系中?

哪个等量关系中只有所求问题是未知的?

找出这个关系式后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

小明体重×4/5=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4/5=28。

(三)做一做。

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会吗?试一试。

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四)议一议。

爸爸的体重在哪一个关系式里?写出这个关系式。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如果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结束后独立完成后,让组长检查后汇报)。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填充教材。

(五)练一练。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师板演:422 522)

2、师:42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3、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6)指导看书质疑

1、完成p20 做一做 1。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p20 做一做 2。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