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闻记者演讲(汇总7篇)

时间:2023-09-22 02:22:54 作者:念青松 2023年新闻记者演讲(汇总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记者演讲篇一

尊敬的中学生报领导、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我谨代表团结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对报社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中学生报》贴近年轻读者,深入校园生活,辅导学生功课,深受中学生们的喜爱,是在全国中学生中颇有影响力的一份报纸。团结中学校园记者站的成立,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创造了更多的学习、锻炼、实践的机会,为在这方面有专长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今天,报社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来给学校授牌,团结中学校园学生记者站正式成立。一方面是对我校同学素质的肯定和信任,把我们纳入了中学生报这样一个大家庭;另一方面也是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期望,鼓励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积极参与,敢于展现自我。我们的老师同学一定要把握这样的机会,多出文章,出好文章。希望今天荣幸成为中学生报校园小记者的同学们,扮演好小记者的角色,为活跃学校的校园文化、促进对外交流、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愿我校的学生记者站越办越好,愿我校同学在《中学生报》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祝报社的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老师、同学们心想事成。

谢谢大家!

新闻记者演讲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

为 了 孩 子

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回味"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给予我们的营养,重提记者这一职业的责任和良心,我们不妨从昔日的奔忙中冷静下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做怎样的记者,我们的镜头和笔应该指向哪里?下面,就让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新闻记者演讲篇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指针。对于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们这些常年奋斗在基层一线的记者也许说得不太准确全面,但是我们却一直满怀激情,担当使命,用行动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对电视新闻而言,画面是证明新闻真实性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电视新闻记者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在每一个新闻报道中扛着沉重的摄像机亲临现场,用镜头记录新闻过程。无论雨雪风霜,不怕艰难凶险,只要有新闻需求的地方,就有电视记者忙碌的身影。电视新闻播出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可是在这一两分钟的背后,往往是电视记者付出的数十倍的时间和努力。

20xx年正月十五,xx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雪,我拍摄了市交通部门及时清理公路干线积雪的情况,通过画面向群众传递了出行信息。在采制这条新闻时,我所乘坐的采访车被一辆厢货严重追尾,坐在后排的我,脑袋撞在车窗上,磕得又青又肿,头昏眼花了好一阵子,可是为了心中那一份责任,我强忍着痛苦,做到了及时发稿。20xx年我的电视新闻短消息《钻井平台升起五星红旗》获得xx好新闻一等奖,在这条仅一分钟的新闻里,庄严却又激情澎湃的升国旗画面表达了钻井平台上石油工人对祖国的热爱。但是它的背后是我和一名同事接到采访任务后,顶着七级的海上大风,乘坐颠簸不已的快艇来回行驶3个小时,站在只有几根绳子牵引的吊台上,带着几十斤重的摄像机和三脚架,在风浪中飘摇着登上亚洲最大的深海钻井平台的过程;是强烈的晕船反应让我晕头转向,呕吐不止,回到陆地上走路腿脚发软的感觉。20xx年8月,盘锦防汛进入关键期,我和同事采制了机关干部在大堤上抗洪的新闻,画面展现了一幕幕抗洪防汛的真实场景。为了采制这条新闻,我和两名男同事们在风雨交加,泥泞不已的防洪大堤上跋涉两个多小时,全身湿透,满身泥浆的走进各个单位的防汛帐篷,进行采访和拍摄。当时雷电轰鸣,身上的手机响了多次,都不敢接,回来时实在走不动了,几乎瘫坐在泥水中,幸好遇到了来给抗洪人员送东西的一台越野吉普车,我们才得以搭车返回。当时在很多艰难环境中采访时,不觉得有什么痛苦,因为有一种工作的信念在支撑着;而现在想来虽然多少有些后怕,却依然感谢那些难忘的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把这两点结合好的就是关键要把人民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原则,不怕辛苦劳累,深入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采访拍摄基层群众。田间地头、厂矿工地、郊区野外是我经常出入的新闻现场。每天早出晚归,节假日加班自然平常,有时大年三十也在工作中度过。过年当天我在寒风刺骨的滨海大道写过稿子;在年三十晚上的路灯下采访过守护绿地的园林工人;在春节晚会直播出时,在市民家里拍摄过人家四世同堂、欢度春节的画面。工作中,我在以群众为主体的同时,也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把做好主题宣传当成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有效方式。

因为我知道,作为电视台这个主流媒体的记者,传播正能量,推出有利于团结稳定,加油鼓劲,正面宣传又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义务。20xx年初,我开始创办电视新闻专题栏目《在基层》,在主导思想上开创了省内以电视媒体引导领导干部到基层去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新闻报道形式。伴随着《在基层》栏目走过的路程,上百个涉及百姓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和关注。通过我们节目的拍摄,蓝色康桥小区h区两栋廉租楼被砸的对讲门得到了修复;xx县xx镇xx村的歪脚丫女孩马xx得到了政府送来了的电脑,为自己与外界沟通架起了一道崭新的桥梁;xx镇居民于xx一家五口终于申请到了梦寐以求的廉租房;告别了以往住大棚的日子;大伙房水库饮水工程异地交税,非常麻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盘锦港设备检测进展顺利,保证了港口的顺利运行;身有残疾的外来务工人员“赵虎姐”姐妹俩在盘锦落了户口,办理了低保边缘户救助证,解决了一连串的烦恼,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在工作中,作为电视新闻记者,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释重负”三种状态。在采制新闻时,身上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要考虑新闻的客观性、时效性,权威性等因素,所以如履薄冰;在新闻播出时,生怕有遗漏和差错,有对不住观众的地方,所以如坐针毡;在新闻播出后,如果没有什么负面声音,也没有什么批评指责,效果不错,才能如释重负。我们每天都要在这种压力和煎熬中度过,虽然也有过抱怨,有过委屈,但是却从未有过甩手不干的想法。这样的坚持不是为了那微薄的薪水,而是心中永远存在一份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敬畏和执着。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女记者,对于工作,我总是满怀激情和责任,不辱使命。但是对于家庭我却亏欠很多,因为工作关系,每当年迈的父母或公婆因病住院时,我是那个只有晚上才能到医院照顾他们的孩子,白天病床前的悉心照顾和嘘寒问暖全部落到了丈夫和弟弟等其他家人的身上。因为工作关系,我没参加过一次儿子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他每天上学放学的接送基本上由丈夫全权负责;他去上辅导班,大部分都是爸爸或爷爷奶奶陪同;我许诺过节或者假日带他去玩儿的诺言往往都成了空话。我从小由奶奶带大,和奶奶感情无比深厚。在奶奶去世一周前,我回老家伺候她,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的:“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我当时以为奶奶会真的会好起来,就赶回了单位。可是20xx年7月6日,当我在参加宣传部组织的去辽东湾新区集体采访时,奶奶与世长辞了。她对我说的那句“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成了她留给我的最后一遗言!!!

多年来,在长期忙碌的工作中,采访对象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让我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温暖;一个个获得省市大奖和观众认可的新闻作品让我享受到了敬业的成果;“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回顾往事,酸甜苦辣品尝过,悲欢离合经历过,但是对于新闻事业,我也从来不曾后悔过,更不曾放弃过。

因为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谢谢大家!

新闻记者演讲篇四

大家好!我是本校六年级一班的小记者xxx。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当小记者的经验。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确,一篇成功的文章开头往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新闻中也有开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段话,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

常用的导语有四种:

(2)提问式 先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再写出主要事实。多用于抓问题、谈经验的新闻。

(3)描述式 对新闻事实所处的特征的空间、时间以及某个细节加以简要描述,形成一个“活镜头”,再引出主要事实。多用于特写式新闻。

(4)引语式 引用文件、报告或人物谈话的部分内容,把最重要的意思加以突出。多用于谈话报道或某些公报式新闻。

在四种写法中,叙述式较易掌握,因此,用得最多。

要想写好导语,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能把很多的单位名称、专门术语、人物、头衔写进导语;

2、不要把导语写成全篇事实目录,导语只写主要的、又能引出全文的事实。

3、导语要少写细节,确实需要细节,但只能用一个细节,而且要有典型性。

4、导语不要要求新闻五要素俱全,有时只写两三个要素就可以,其他要素可在后文交代。

5、导语里不要堆满数字,数字太多,新闻一开头给人以枯燥感,导语也被拉长了。

其实想写好导语很简单,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能够了解到写导语的方法。谢谢大家!

新闻记者演讲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今天非常荣幸在第十一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

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城市。从第一次采访时因语言不通,与被采访者面面相觑的尴尬,到现在灵活自如的问答;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现在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 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人们常说记者就意味着与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对象,就是你奋进的动力。

今年夏天,在和陈主任,杨哥一起拍教育专题片的时候,小黄鑫悲惨的家庭遭遇。张贤亮血气方刚的父亲张圣刚,面对儿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的失声痛苦,张曼为母亲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xx,来武汉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应该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积极奔走的 xx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可以说在xx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广电人的汗水记者节优秀记者发言稿。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xx快速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xx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的镜头记录xx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xx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

新闻记者演讲篇六

今天是中国的第十九个记者节。

必须承认第十九个记者节和第一个肯定不一样:那时候活着的媒体,今天未必还活着;那时候普遍的成就感,今天未必还洋溢在脸上;那时候奔涌的激情,今天未必奔涌。

太阳照常升起,江河生生不息,高山无声生长,历史不紧不慢地远去,记者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当记录,忘记小我!

新华社已经捧出了ai视频主持人,纸媒大部分在网上续命,媒体融合方兴未艾而大浪淘沙。

新华社自己发出ai主持人的帖子后,网友留言:小编你是流着眼泪编稿子的吧。

再想到那个小编的泪水恰好流在立冬这一天,传统媒体的寒流似乎望不到尽头,像一个来自西伯利亚的冰冷谶纬。

果真是“落日大旗红”?果真是“病树前头万木春”?果真是“不堪秋气入金疮”?

在这个悲喜交集的日子,我带着温热的手掌,一如既往地相信:

没有什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别,只有好表达和坏表达的区别,陈腐和新鲜的边界——记者!

一个媒体往往不是被对手的精良打败的,而是被自己的粗放打败的,粗精之间的筛子——记者!

一个媒体往往不是在巅峰开始逆转,而是根本就没到极致就已经堕落,上行或者失速的切换——记者!

一个媒体往往不是被缺钱搞垮的,而是因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而垮掉,价值观的导体——记者!

一个媒体往往不是因为辛苦劳累而解体,而是因为愚蠢劳作和无谓付出而解体,低效和恶法的牺牲品——记者!

一个媒体往往不是因为公众素养低而失去市场,恰恰是低估了公众素养而萎缩,判断的眼光——记者!

一个媒体往往不是因为政策变化而遭遇寒流,而是根本就没有前瞻到政策的拐点,眺望的望远镜——记者!

记者永不失败!失败的是某种人,这种人在哪一行都会失败。

记者永不退场!退场的是记者的某种工作方式。公众永远需要信息的处理器,而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数字处理设备,都无法替代有血有肉有心跳的处理器。

记者永不腐朽!腐朽的是丢弃了记者追求和节操,因此丧失了好奇、探索、革新和冒险精神,甘于平庸,忙于求田问舍的那一类。

记者永不冷漠!冷漠的是被名利困住手脚、蒙住眼睛、捂住良心的业内既得利益者。

记者永不丧失学习的冲动,丧失这种冲动的人主动下场或终将被淘汰。

记者是一个番号,方阵内包含了一切传媒工作者,旗幡上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图腾。

在记者节,我向坚持新闻理想、新闻节操和新闻水准的同行致敬!

不要后悔选择做记者。

这一行给从业者的精神燃料,足以支撑他们跑完一生的道路,带着内心的远光灯;

这一行给从业者的观察习惯、思辨习惯、质疑习惯,足以让他们对一切反常的东西保持警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此刻我眼前闪过无数可钦可敬的新闻领袖、调查记者、博学编辑、卓越主播、杰出摄像、优秀制片、神奇校对以及无数对得起自己薪水和岗位的新闻普通一兵。

中国的发展进步,人类的文明攀登,离不开记者的辛劳,记者永远是人类的良知,桅杆顶上的眺望者。

套用麦克阿瑟的演讲,我最后想说:

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转战到了别的战场,或者只是带着伤痛和荣誉,在深沉的鼓角声中悄然隐退。

新闻记者演讲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今天非常荣幸在第十一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

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城市。从第一次采访时因语言不通,与被采访者面面相觑的尴尬,到现在灵活自如的问答;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现在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 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人们常说记者就意味着与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对象,就是你奋进的动力。

今年夏天,在和陈主任,杨哥一起拍教育专题片的时候,小黄鑫悲惨的家庭遭遇。张贤亮血气方刚的父亲张圣刚,面对儿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的失声痛苦,张曼为母亲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xx,来武汉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应该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积极奔走的 xx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可以说在xx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广电人的汗水记者节优秀记者发言稿。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xx快速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xx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的镜头记录xx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xx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