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式经济读后感大全(21篇)

时间:2023-11-28 20:46:59 作者:JQ文豪

写读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小编整理了一些读后感范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经济学》读后感

本书的优点一是在于其语言的朴实易懂,能把经济金融方面的一些专有名词以通俗的语言转化,或是以简单的事例来解释给读者。二是将经济学的内容分为一个一个小节,每小节的篇幅都不长,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经济来写经济,这使他不像其他经济金融类书籍那样冗长又枯燥。所以,对于像我们这样的高中生来说,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工具书,也可以是学习经济的入门书。

在本书中,我最喜欢名叫《未来不是预测出来的》的那一节。当今社会,时常会有新闻报道:“xx研究所声称中国经济将在xx年赶超xx国家”此类言论屡见不鲜。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这种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长远预测是错误的。将这种行为戏称为“画今天的饼,充明天的饥”。长远的未来充满随机变量,经济发展的快慢随着这些随机变量而变化。天灾人祸,不可抗力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于是在这种未知的状态下,对未来的任何长远预测都是不负责任的。作者提到,比长远未来预测好的多的是短期预测,或者说是短期规划。有了短期的规划和目标,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地走得稳。老老实实做今天的饼,总比不着边际地画明天的饼好的多。

所以我认为,国家若想要经济发展,高喊“xx年超过xx国家”这样的口号是无意义,规划和目标不会把国家经济向前推动分毫。而是应该清醒地认识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在哪儿,该怎样扬长补短,这才是正确的方式。诚然,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发挥作用,引导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序运行,我们有个大目标固然重要,作为研究机构,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和力气花在刀刃上,用他们的专业去指引经济发展,他们这些研究机构应该去探索和研究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能够从根本的机制制度上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我们今天的经济,缺少的是创新,缺少的是一种推动创新的温床,能够让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未来很远,我们向往,把握当下,完成当下应该承担的责任。

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经济二字与常人的生活太遥远,读了之后才发现,经济二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货币、gdp、买卖与市场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而我们都是经济社会运作的一员。

《经济》读后感

《经济思想的力量》,一本将近400页的书,可以总结为一句话:自由市场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带来更大的幸福。

作者马克史库森列举了美国的医疗保障计划、社会保障计划、欧洲的福利制度、印度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等等的例子,论证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是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相对的,他对智利的社会保障私有化和香港的经济自由度表现出极度的欣赏。

作者偏爱供给学派的理论,极力反对凯恩斯的经济模式,反对政府大规模地干预经济运行,提倡经济自由、市场化、私有化、低税率等经济模式。

“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管得越好的”,这句话可能是这位经济学家笃信的。美国的社会保障计划的章节,我发现,我们平常认为正确无误的政策,其实带给我们的是损失。中国也有中国的社保体系,参加社保的公民需要每月向社保体系投入规定比例的资金,虽然在未来的会计的账面上,我们可能会得到比投入量更大的收益,但是,我们失去的是把这笔资金投入到能获得收益大得多的投资的机会,在经济上,我们是损失的。而印度和香港的对比也告诉我们,自由市场和私有化,常常是解决经济难题的好方法。

低税率是小政府的体现,也是作者希望看见的。我在另外一位经济学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了解了“剩余”的概念,知道税收会使总剩余减小,即使连同政府收入加入总剩余,也会造成无谓损失。就个人而言,低税率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收入,意味着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商品。我觉得,中国在政府支出方面严重缺少管理,大量的税收被浪费,没有人愿意因税收把多付的钱用在不合适的地方,低税率至少可以让每个个人少付一些被浪费的钱。

尽管《经济思想的力量》的确给了我很多很宝贵的思想,但是它的某些部分我不能完全认同。

首先是我开头认同的私有化的社会保障。从总体来看,市场化的确可以给社会总体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我并不怀疑,可是,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现实生活中,不能理性理财的人占据的比例,我想,没有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假如社会保障私有化了,而我们当中的某些个人保障计划破产的人,应当怎样度过难关呢?我认为以来慈善行为是不可靠的,书中并没有解答社会保障私有化可能带来的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作者似乎混淆了概念。他认为在自由经济下,富人更富了,穷人也更富了,证据是穷人用上了以前富人才能用的奢侈品。我认为,富人们和穷人们是否比以前更富了,不在于他们财富的绝对值是否增加了,而在于他们的差距。人们所说的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也并不是指穷人的财富比原来少了,而是指穷人和富人的财富差距增大了。我很认同作者关于“向富人征更多的税不能带来繁荣”这个观点,不过,我认为在不向富人征更多税的同时,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几时回阻碍经济发展的事,是给穷人脱离穷人阶级的机会。只是机会,不是实质的援助。很可惜,作者没有提及怎样使穷人获得这样的机会。我认为,在自由市场的模式下,“马太效应”会越发明显,企业竞争可能会演变成垄断,而垄断对经济的破坏可能比税收还要大。作者崇尚的自由市场,似乎不能解决某些问题。

自由市场给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的方向,只是可能有时候会失效。事实上,我们的政府的干预明显多于我们实际需要的。看完《经济思想的力量》,我不时思考,到底怎样的自由和政府才是好的组合呢?我的脑海里,出现了nba这个词。我认为nba的模式是十分值得参考的,前提是,官员要像nba的管理人员一样,个人收益和经营收益密切相关。nba联盟,作为管理机构,权力无比强大,从修改规则到强行阻止球队的行为,它想对任何一支球队做任何决定都可以,但是,联盟极少动用它的权力,更多的情况是,它让球队自行决定他们的决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是选秀制度。选秀制度使战绩糟糕的球队得到一次增强实力的机会,选秀制度与工资帽制度一起发挥作用,使nba在几十年间没有一支球队保持优势,也没有一支球队一直是弱旅,充分的竞争下,nba的篮球水平和收益迅速增长。与nba球队的普遍盈利不同,由自由竞争发展到现在少数球队瓜分奖杯的欧洲足坛,很多球队不能为老板赚取利润。

自由市场并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完美,不过,我们的政府也的确大了点,当今的阶段,我希望我们还是尽量听市场的。

《管家式经济》读后感字

不是我们跟不上时代,是时代发展太快。还记得二十年前,刚刚走出校门的我曾经和朋友们讨论过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带钱包出门?当然这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问题。当时网上支付已经出现,但还只限制在互联网上,必须要有电脑才能完成,而出门之后的支付还必须现金和刷卡。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以我们当时的头脑确是没有想出办法,要不我们可能就先成为马云或马化腾了。可不记得哪一年了,突然间遍地的二维码,一起顺理成章,移动支付就这么发生了,现在我们出门再也不要带现金了。互联网时代就这样到了移动互联时代。

后来时间更短,可能也就是几年时间吧,很多我们常用的物品突然都智能了。我们可以远程遥控家里的电器,我们可以不用手去开关我们需要的物品,我们的双手突然解放出来了,我们听过语音就可以指挥身边的一切,物联网时代就这么悄默声的来了。

查克·马丁的著作《管家式经济》,就是一部关于物联网时代的作品。通过阅读学习,让我认识到随着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真正走入之“所谓”的科幻时代。今后的时代我们的生活真的就是“只有想不到,而没有做不到”了。

《管家式经济》是一本关于物联网时代的科普读物,他全方位的给我们介绍了物联网所能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和这改变过程中人们所能做的事情。全书从七个方面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改变,这是从已经发生到还未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这这种变化之中我们看多了物联网时代真实的生活前景。

物联网发展是无止境的,书中后面三种变革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未来切实可行的或者说一定会实现的方向。虚幻现实技术现在广泛的用在娱乐之中,而增强现实确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许某一天,我们身边的屏幕突然都消失了,虚拟和现实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加入各种虚拟数据,肯定会让我们认识不一样的世界。

各种交通工具在天空中有序飞翔,各种高楼大厦自动运行,各种娱乐都是沉浸式体验。物联网时代发展到极致,那就是无物不连,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在智能的指挥下有序运行。

《管家式经济》给出了未来我们发展的方向,而且这是一个确定的方向,一定会实现的方向,但这本书中却很少提到人在这其中的作用。当然,所有的技术都是人所创造的,希望,人在创造这些方便自己的技术的同时,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创造之中。

《经济学》读后感

读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才真正知道和曼昆相见恨晚啊!读了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学,写一点感受吧,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进入宏观经济学的第一步是看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最重要的数据是国内生产总值(既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又衡量经济为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生活费用和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和失业率(衡量想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占劳动人口的比例)。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之后进入正式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即宏观经济学模型。

首先探讨长期中的经济,主要用古典宏观经济学来解释,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的变量)。

长期中的经济有几个重要的变量:真实国内生产总值、真实利率、物价水平、真实汇率、贸易余额和失业率。以下分别解释这些经济变量的决定因素和适用的模型。

在长期中,一国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该国的劳动人口、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和将这些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出的技术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生产函数y=af(k,l)。

在长期中,真实利率是由投资和储蓄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可贷资金市场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解释真实利率的决定还可以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包括对投资的税法,对储蓄的税法以及预算赤字。

在长期中,一国的物价水平是由货币供应量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是古典货币数量论(mv=py),该模型还解释了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

在长期的开放经济中,一国的贸易余额和真实汇率是由投资储蓄和资本净流出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将可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净流出与国内真实利率负相关关系相联系起来的几何图象模型,读后感《宏观经济学读后感》。该模型不仅解释了贸易余额和真实汇率的决定还解释了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包括对投资的税法,对储蓄的税法以及预算赤字)、贸易政策的长期效应和资本外逃的长期效应。

在长期中,自然失业率是由就业率和离职率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模型。造成失业的原因有两个:寻找相匹配的工作(摩擦性失业)和工资刚性(结构性失业)。

以上就是对长期中的经济的理解。

《经济》读后感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1851—1926),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维塞尔生于维也纳,毕生在维也纳大学和布拉格大学任教,1903年接替了奥地利学派开山鼻祖卡尔·门格尔的教席,并在1917年成为了奥地利的财政部长。

在笔者看来,维塞尔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一个是归属理论———虽然有一定的问题;一个是发明了诸如边际效用、机会成本等术语。

维塞尔的主要著作有:《自然价值》出版于1889年、《社会经济学》出版于1914年。这两本书国内都有译本,笔者都曾阅读过。其中《社会经济学》可以说是维塞尔理论集大成的专著。

在笔者看来,如果仅以《自然价值》作为维塞尔的最高成就,尽管该书阐述的归属理论也有一些错误,但也不乏深刻的洞见———如维塞尔阐述了计划经济和个人估价的矛盾无法调和。基于此,把维塞尔归为奥地利学派是恰当的。

如果对维塞尔晚年出版的《社会经济学》进行评价,维塞尔的理论已经脱离了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基础,渐渐滑向均衡,甚至客观价值一面。

米塞斯评价维塞尔的理论是有害的。在读《自然价值》的时候,笔者曾经认为米塞斯的评价并不公正,但读完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笔者的看法改变了。

在笔者看来,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中,错误论述比比皆是。因为维塞尔始终在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之间徘徊。特别是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理解为戈森定律。

戈森第一定律: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常见的例子是,人在口渴时,第一杯水感觉最好,随着杯数的增加,人的感觉越来越差,直至产生负效用,使享乐变为痛苦。

但相反的例子也很多,如武松在景阳冈对“三碗不过岗”就非常不满,一直喝了十八碗。

戈森可以说是边际革命的先驱之一,但是他的理论基础更多地基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价值判断,因此并不完全正确。

如维塞尔认为:在需要累进税率的地方,较高收入水平对应需求递减的强度,如戈森满足法则和边际法则所显示的那样。任何税收的累进率的最终依据将在欲望的一般等级中被发现。按照这种依据,货币第一个一千单位的个人价值显著高于第二个一千单位,并且几乎无法与第九十九个或者第一百个一千单位相比较。更进一步,第一个一千单位和第二个一千单位的差别要远远大于第九十九个和第一百个一千单位的差别。于是,现代税收的政策倾向的坚实理论基础在于经济价值的法则和概念。

对于个人而言,随着货币单位的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即用来满足价值更小的欲望,这是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

维塞尔的错误在于:把主观价值客观化———把不同人之间的价值排序统一了,即,随着货币单位的增加,人们满足的价值更小的欲望是相同的。

例如,一个人对货币价值的排序是:第一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存、第二满足子女的教育、第三满足休闲娱乐、第四满足口腹之欲更佳、第五满足穿着更时尚、第六满足社交活动等。

但是,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这种价值排序,这有违我们的经验。人与人之间的价值排序是不同的,也是不能比较的。

笔者认为主流经济学关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分析,也许就是受维塞尔的错误影响。

维塞尔认为:亚当。斯密时代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适宜的,因为那时候是中小企业在竞争,随着大企业的出现,垄断趋势明显,有必要实行国家干预。

维塞尔显然搞错了垄断的概念,垄断并不是根据企业规模大小而是根据是否阻碍自由竞争界定。而且维塞尔也没有给出,实际也没能力给出一个国家可以干预的企业规模标准。

笔者要说明的是,尽管维塞尔的错误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在《社会经济学》中也提出了深刻的洞见。

维塞尔认为:那些曾经被认为资本的特定物品,如果在使用中被消耗且无法替代,那么不久以后人们就会认识到,实际上它并非资本。

尽管是静态思维,但也有参考意义。

维塞尔认为:信用体系的不谨慎管理导致的魔术般轻易生产的支付手段引诱着企业,尤其在利息下降时,这将把企业在过度生产的迷宫中越领越远。一旦信用被滥用,供给与需求的相等被干扰。企业家的狂热需求与未担保的信用手段一同起作用,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些增长的成本价格又提高了产品价格。于是当过度生产以清算危机告终时,供给和需求在相反方向被扰乱;出现没有买主的物品供给,高价格的大厦倾覆了。价格的惊人上涨之后伴随着长时间毁灭性经济后果的快速下跌,直到供给和需求再度建立平衡。

尽管这段也不乏错误———如成本决定价格和均衡思想,但维塞尔能深刻认识到信用不当扩张、利息下降是诱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仅凭这一点,眼界就超过了包括凯恩斯在内的一帮伪经济学家。

笔者甚至认为这对米塞斯开创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是有启发意义的。

笔者认为《社会经济学》翻译水准非常高,对理解何为边际———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鉴别维塞尔的边际分析是基于主观还是客观,因为维塞尔经常混用———有帮助,但是就理论价值而言,是一本冗长、乏味和错误频出的理论书籍。

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特别是米塞斯的理论的读者,不建议看此书。否则一旦被维塞尔诱导,清除错误非常麻烦。

同时,笔者也认为,仅以此书而言,把维塞尔归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是不合适的。

《经济学》读后感

“破窗谬论”是真正的背后经济吗?我们的生活难得真的难逃“相对论”吗?怪诞经济学彻底揭开经济学忽略的“怪诞”

我们先了解一下“破窗谬论”

一个小流氓拿砖块把一家店铺的窗户砸破了。店主不得不修补窗户,此时玻璃工有了生意。挣到了钱的玻璃工买了块蛋糕吃,糕点师便赚到了收入。随后糕点师去买了坛花,园丁又挣到了钱……许许多多的工作从此应运而生,经济被激活了。

换句话说,此论认为破坏能刺激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或说得更“专业”一些:增加就业、激活闲置资源,因而刺激生产,gdp升高了,财富增加了,美哉!

我们表明想一想,这个好像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你认真仔细想一想。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所以我才说“破窗理论”之前是一个谬论。

那么我们在说一说。

书中内容说的“相对论”

书中叫“相对论”在没听这本书之前,我就发现了这个“相对论”

如果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一个特别可怕事实。

“永远只有利益多和少”

我之前说过“小商人薄利多销,犹太人永远都是名牌多利少销”这背后就是“鱼钩”

《经济》读后感

我不能制止自己涉猎经济学以外的许多有趣问题。除了近年出版了《宇宙是怎样来的?宇宙是被创造的,创始者是进化而来的–公理式进化创世论》、《快乐之道–个人与社会如何增加快乐?》,还读心灵哲学。但用了很多时间,还是不明白何以能有心灵。不明飞行物体与灵异现象更是引人入胜。因此,很少读与经济学有关的普通读物。不过,《经济学家茶座》每期(只要收到)都读,而且读超过一半以上的文章,并从中受益不少。《茶座》中有不少好文章,近期包括聂辉华、党力、唐志伯的‘北京为什么实行无效率的车牌摇号政策?’(第60辑)、李文溥对林毅夫的书评(第60辑)、俞炜华关于生育政策的师生问答(第60-62辑连载)、杨兰品的‘食盐还要继续专营吗?’(第62期)、黄少安的‘房价泡沫为什么不能扎破?’(第62期)等。

不过,我不同意黄少安认为无论用租价比、租售比、房价与居民收入比以及空置率来衡量,中国房价‘都可以判断存在比较严重的泡沫’。笔者曾经多次撰文论述中国的高房价主要并不是泡沫,而是一些基本因素(城市化,高增长、家庭数目的增长等)与一些土地利用的限制造成的。要减低房价的增速,不是多次的长期无效的调控,而是放松农地不可以建房的限制,放松甚至放弃18亿亩耕地红线,以及土地拍卖与建房发展的真正市场化等。

至少这30,20,与10年来,全国平均房价增加远远少于居民收入。房价与居民收入比应该大量减少。(这不排除某些大城市某些中心地段的增加,但这种‘位置性’物品的相对价格随人均收入的增加是预期中的。)最近在《经济学人》()一月4-10日期第55-6页,读到一篇关于各国房价的比较的文章,进一步证实笔者的观点。根据这文章的数据,相对于长期平均,中国的房价相对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被低估37%。这是所有23个主要国家与地区中被低估第二厉害的国家;被低估最大的日本,是38%,只比中国的多一个百分点。被高估最大的是比利时,49%。再看从20xx年初以来的房价,到20xx年11月中国累积增加了23%(最近一年是8.7%)。相对于人均名目收入在这5-6年内累积增加至少70%以上,这房价的增加不到收入增加的1/3。

不久前(元月底),著名经济学家张军到敝系给一个研讨会,论述中国的消费与gdp被严重低估(我同意其论点)。根据其数据,也可以间接算出,十年来的房价涨幅也大大低于人均收入的涨幅。还有,从20xx年到近年,农村房子的建筑成本增加成为原来的3倍,而城市房价还不到原来的两倍。

细读了郝一生的‘揭开“经济危机”的面纱’(第62期;下称郝文)。读到‘不是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而是经济危机导致了生产过剩…不论对于经济增长还是对抗经济危机,刺激消费都是治表,鼓励投资才是治本’(第111页)时,不禁在页上加了几个勾号,表示很赞同。可惜当继续读其对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分析,尤其是关于凯恩斯主义的逻辑缺陷与危害,以及对中国的泡沫的分析时,却也不禁打了十多个叉,认为其论述几乎已经接近香港某财经月刊的‘盛世危言’的水平。当时曾经想撰文评论这‘盛世危言’,但后来认为是太明显的无稽之谈,不屑一驳。因此,这里的评论可以说是对郝文的‘抬举’。只举两个例子。

郝文说,‘股票交易与几乎所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都属于投机而不是投资。…用于投机的资本越多,实体经济投资的资本就会按照相同比例越少…在储蓄这块烧饼中,投机越多,投资就只能越少’(第112页)。应该指出,股票与金融衍生品每年的总交易,可以是gdp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储蓄只是gdp的百分之几十。影响投资的,不是投机的总量,只是投机的交易成本。

郝文有一个‘数学公式’:经济成长率=净累积率(平均利润率+工薪率)。这式子肯定不能一般适用(不是‘公式’)。给定平均利润率与工薪率,并在两者都是正的通常情形,经济成长率与净累积率未必是同比例变化的,甚至未必是同(正负)号的。净累积率可以是负的,但技术进步可以使经济成长率为正的。郝文并没有排除技术进步,而是在该公式下马上讨论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等。即使排除技术进步,经济成长率与净累积率的关系,也不是上述公式所能代表的,因为至少还要看资本对产量的贡献,相对于其他要素对产量的贡献的比例,而不是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工薪率)。

《经济》读后感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然而现下的经济学书籍大都晦涩难懂,这就常常使得读者阅读时感觉十分头疼,更不用说“快乐”、“光彩”和“才干”了。但是,今天笔者要推荐的《牛奶可乐经济学》又确实是一本能给人快乐、光彩和才干的书籍。

这本书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虽其所涉经济学知识并不十分深入,但对于初学经济学者进一步了解经济学仍然颇有益处。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著名的博物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总会在自己的经济学概论课上给学生布置一篇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借此收集了生活中各种经济学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收集与整理,便有了《牛奶可乐经济学》的出版。

不同于其它经济学家用公式、图表和专业术语等难于理解的形式写就的经济学著作,罗伯特·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舍弃了那些晦涩难懂的语句以及非专业人士无法理解的图表公式,而是采用通俗的语言并且列举各种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向我们揭开了经济学的神秘面纱,让初入经济学甚至从未学过经济学的读者都能够看懂并产生兴趣。

这些小故事无疑都是源自生活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虽然其中的很多例子取材于美国,但中国也同样存在类似的事件和案例,这让我们读起来不至于感到陌生或者不知所云。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所说的“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应用在在这本书里,就可以转化为“生活中不缺乏经济现象,而是缺乏应用经济原理解释经济现象的心”。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们司空见惯以至于常常忽视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的花生米.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为什么许多超市24小时营业.为什么全新的二手车比真正的新车便宜得多等等。

诸如此类的现象,作者在书中列举出了不少,这帮助读者去重新审视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止于此,他还总是会运用经济学原理向读者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常会不知不觉地获得掌握并灵活应用经济学原理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机会成本概念、成本效益原则、供求定理、产权明晰、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等所有学习经济学的人都必须掌握的一些原理。没有公式图表、没有专业术语,作者以一些睿智的、有趣的小故事巧妙的进行了原理解释。比如在提到成本效益原则时,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室会亮,冷冻室不会亮?”,对此,作者给出了如下解释:

首先,从成本方面看,不管是在冷冻室还是冷藏室,安一盏打开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固定成本”,它是不随开关冰箱门次数的多少而发生变化。其次,从收益方面看,冰箱里有一盏灯会让人们找东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室的次数比冷冻室的次数要多得多,显然,在冷藏室安装一盏灯的好处更大。所以,既然加装一盏灯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室安灯比在冷冻室安灯更划算。

当然,成本效益原则也有例外。比如一个收入足够高的人不仅愿意在冷冻室安灯,甚至还愿意给每一层单独的冰格安灯。这个小小的例子很明显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记住成本效益原则的重要性,而不至于觉得它枯燥无味。

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笔者眼里的经济学似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的“可恶可恨”成了如今的“可爱可喜”。笔者曾经粗浅地以为,经济学只有一成不变的概念、各种各样的图表和怎么都理不清的一大串数字和公式.而这本书展现的经济学却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着的,充满着千奇百怪的足以勾起好奇心的小问题和用许多睿智的、有趣的小故事进行解释的答案。

诚然,这些答案并非都是标准答案,有些可能无法让读者真的信服甚至觉得有些牵强,但就是这样才更加激起读者对经济学的探索,鼓励着读者亲身去寻找一个更好的答案。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来,经济学也是一门要历经实践去发现或检验真理的专业。

蒙田曾说“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而这本书中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妙趣横生大抵也是这个原因。弗兰克和他的学生们细心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挖掘其中的经济学原理,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的生活事例将经济学化繁复为精妙,使得这本书成为了想要了解或者学习经济学的人一个福利。

联想自身及身边同学,却发现大部分同学对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可以说是漠视了,更不要说是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大部分同学并不清楚最近的股市变化,不了解银行的利率浮动,也不知道今年政府又发布了什么财政决策……细细思考,这也难怪总有同学小小年纪就常常感叹生活无趣,原来是自身平时观察的太少,思考的太少。

当然,随着大家学习经济学的不断深入,回首再看这本书会觉得它的理论知识过浅,甚至有些内容会模糊遗忘。但这本书的意义不会让笔者忘却,即它给予了一个在面对无垠经济学草原望而却步的胆怯求学者以勇气和希望,让这个求学者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光彩以及才干。

《经济》读后感

能够读到这本书实在是十分偶然的一件事,朴素的标题之下,却包含着引人入胜的经济学知识。

贝克尔的这些短片文章的集合给了我一个机会,看看当初的世界。虽然,受某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影响,不见得能够实时地了解世界。但是,这本书里面的文章的确在边叙述历史,以经济学家的眼光进行指点,甚至是批判。

那些事件也许算是历史,也许就是在我们身边不断重复的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看了过去,就更能够理解此刻和未来。

当初的历史经济环境就应比我们此刻要纯粹一些吧。至少,网络泡沫少,而且,那些先进的金融衍生产品还比较少。因此,我们看到经济学家们更倾向于达尔文的生存理论来看待并对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他们对待国家政府的态度中,监管的作用是明摆着的,还没有到纷繁复杂以至大多数人甚至监管层都被混淆视听的地步。如此说来,那时候就应是最好的时候了。

人生处处都是经济学。不管承认与否,生活本身就是经济学。那种大多数人都认为的,“只要不涉及商品、价格和市场,那么人的行为和选取,就只与亲情、道德和文化相关,而不受任何经济规律约束”的陈旧理念,要随着加里·贝克尔和吉蒂·贝克尔《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诞生而消亡。那些自认为从未踏入市场的人,其实一向就在市场之中。

对于书中所提到的税收、利益集团、股市、贸易和垄断等明显与经济相关的问题略去不提,单就人力资本和学校教育这两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经济”问题,也被作者经济化了。

一向以来我们都认同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本的提升,也就是以教育为主的投资。因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知识广博者就应得到丰厚的报偿。然而许多国家现行的教育政策却是有利于富家子弟。因为他们比穷人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取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一种不当的收入再分配方式。一方面读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只是面临贬值的趋势;另一方面高中辍学者应理解完整的职业训练,分流高知人群的数量和合理分布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从业人数。作者认为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贴大学生,而这些纳税人的大多数收入都赶不上典型的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这种教育制度的缺陷长期存在,导致家长们在择校等问题上失去了话语权。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发放教育券来解决人力资本和学校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家庭一向以来都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但是近几十年来家庭的稳定性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富裕国家的生育率大幅下降;未婚生育现象快速增加;离婚率飙升;老年人在社会养老金制度下独立生活等。对于与家庭相关的各种经济问题都与社会制度有关,一个国家越是富裕其福利制度就越是完善,但是长期依靠社会福利会养成一种“依靠心理”,使人们习惯于理解政府救济。作者的推荐是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就应以孩子的幸福为根本。并且对现行制度(协议离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夫妻离婚,进而剥夺了儿童经常和父亲接触的权力等现象进行了抨击。婚后女性参加工作导致孩子和母亲共处时间减少,由此带来的孩子教育问题的过大投入也就应适可而止。老年人的本质问题就是老年劳动力就业困难,当今社会在必须程度上轻视了老年员工的价值,其结果造成老年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过度依靠,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负担。

美国社会对黑人和妇女的歧视由来已久,犯罪和上瘾问题已经成为由此带来的恶果。抢劫等恶性犯罪的迅速增多并不是现代生活不可避免的趋势,作者认为只要政府能够制定适当的政策,是能够遏制这种犯罪行为的。比如严惩犯罪者,提高破案率,还有更重要的是给劳动技能不强的人带给更好的就业机会。三管齐下必须能够很好地解决犯罪率问题。我们不能从道德的高度对赌博等行为征收更高的“道德”税。作者认为,这样做其实是对穷人的无耻盘剥。所以赌博合法化势在必行,作者继而对由此可能要付出的社会代价和社会压力进行了探讨。其结果是,虽然这样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在所有可行的解决犯罪和上瘾问题的方案里是最好的。这样的观点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与政府集权相比,自由市场更有优势。监管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结论是:大多数政府机构反倒会被受管辖的企业“俘获”,从而转变成了牺牲公共利益的监管。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加里·贝克尔的很多观点和弗里德曼相似,都主张小政府,这是因为经济有时候比政治更有效。

《经济》读后感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本书特点鲜明,简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逻辑严谨,是一本绝对值得去细细品读的书!我是在20xx年夏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新鲜感。

通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常常需要运用大量深奥的数学知识,令人望而却步,但在读完本书后,却有了另一番感受。这主要因为曼昆从容易理解的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渐进,旁征博引,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经济学的无穷魅力。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文字驾驭能力,就书中前三条基本原理浅显地谈谈我的一些读后体会。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够时时做出正确取舍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这充分说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维模式了。曼昆在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要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和追求。

其实,我们自己也在被取舍中生活着。无论我们在找工作时,还是与他人合作时,甚至找女朋友时,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稀缺性资源,如高学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这样才可以发送有效的信号,才可以让他人权衡取舍时更多的考虑我们。当然,其信号的成本是昂贵的。

个人行为的取舍或许是简单的,当个人组成社会时,将会面临更多、更难的权衡取舍。对于社会,效率与公平永远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效率决定整个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匀时,就减少了人们做大蛋糕的热情,从而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他认为的成本是:“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考试费用”,时间是一个不会计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却认为:住宿费和生活费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会明白,因为这些开支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地方会更贵。这样说来,那不如接着读博好了,反正是在收益嘛。

实际的成本却正是我们所忽略了“机会成本”。如果六年的时间用来工作,我们能赚多少?你想过吗?最重要的是六年宝贵的工作经验,提前建立起来的幸福家庭生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读书的成本。当然,对于更多继续读书深造的人以后所创造的收益会大于所有付出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最重要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自我实现”。

引用这样一个例子是为了更好说明“机会成本”。经常用这种想法你会合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曼昆谈到,工作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正是因为如此,经济条件不充裕的人很愿意选择加班,甚至有人会选择干副业。同样曼昆也认为闲暇是工作的机会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旅游业得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刚读书时好好学习是为了争当“三好学生”,读到中学挑灯夜战是为了“中考”“高考”,在大学博览众书是为了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到了工作岗位上还得为了职称拼死拼活……也许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奋斗,从一个顶点向另一个顶点攀登,不知疲惫。而这一切完全是符合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这常常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作为一个职业人,能够尽可能考虑你的同事、下属和领导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加和谐。

往大的方面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准确把握民众的利益所在。曼昆在书中举了一个关于租金控制的有趣案例,就是政府对房屋实行最高限价,长期中会导致住房的很多缺口,因为此时政府限制了潜在房东的激励,谁也不愿做不赚钱的生意,此时房子的质量环境都会大打折扣,反而未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这也说明政府的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政策制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太多由于引进激励机制而提高效率的例子,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我想应该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高吧。这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我们的专业与经济无关,但我们的生活本身却离不开经济学的知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让我这个经济学门外汉领略到了经济学的魅力。而在写这篇读后感的过程中,也加深了我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促使我学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但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远非如书中所说那样的简单易懂,而是复杂多变的。也正是如此,让我觉得自己所学只是皮毛。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济读后感

《经济学3》第二部的内容,有很大的提升,由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这三个年轻人引发的一场边际主义革命,所谓边际主义革命,如果用我个人的话来理解,就是以前大家研究经济学只是当研究对象当成一成不变的,而现在我们应该灵活的看待研究事物。当购买第一个物品时,如果我们的满意度是百分之五十,那么购买第二个不会变成百分之百,最多只能增加一部分满意度,当购买越来越多的相同物品时,对我们自身的效用就降低了,所以满意度依次下降,到后来甚至会出现满意度负增长的情况。所以投资某样事物也需要限度,否定了传统的投资越多,因为勤劳而创造越多,所带来效益最大化的说法。书中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对此效用进行分析,慢慢的我发现,数学和统计学开始加入到经济学行列。因为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式来精密计算效用成本,几乎达到不懂数学就不懂经济学的地步。

直到1936年,一个名叫凯恩斯的人,发表了一本名叫《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书,该书一出版,立即轰动整个经济学界。当然,《通论》的成功,也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其实从后面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当初凯恩斯给出的治疗经济体系的“药方”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并且自己在著作中也常常遇到矛盾而不可解释的地方,都被搪塞过去。但,无论如何,这场经济学上的又一次革命爆发。传统的节约美德变得令人厌恶,因为把财富留在自己手上,不会再创造新的财富,而只能拿去投资和消费,让经济流通起来,才能使经济富足。所以节俭变得非常不可取(前面说过,320多年前的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储存起来的金银才是财富,可见这300多年里经济学思想变幻多么大),鼓励消费成为主导思想。

由于凯恩斯学说本身存在漏洞,由此,后人肯定会对其进行修复,但也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霸主地位,经济学进入了近30年的百家争鸣局面。各种学派相互攻伐,各类经济说法由此诞生,经济学迎来了最多产的时代。书中最后一部分,谈论了太多经济学思想和演变过程,再次就不一一叙述。

本身我就是个经济学门外汉,而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正统又细化的“经济学”参考书时,自然消化很难,看了整整2个半月多才看完。但是每当放下书时,又会不自觉的想里面的内容,感觉到奇妙而有趣。值得各位职业者一览。

经济学读后感

在这本书的第三篇章里讲到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知识和对公平与效率这个永恒话题的讨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很直观地让我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国民收入分配现状。收入分配问题的严峻性在这些年来我国大刀阔斧摧枯拉朽式的经济发展中渐渐浮出了水面,收入分配是否和谐是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构成,我们看到,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收入分配的论述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其中提到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的论述,体现了中央对这个收入分配问题非常重视。

胡总书记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非常权威、非常正式地回答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中暗含的一个意思就是,初次分配还是要以效率为先。新一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去年七月拉开了大幕,于是才有了之后纷至沓来的有关工资变更尤其是变动的吸引人的各种新闻。

由于上面提到了新闻,而现如今人们很大一部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这让我想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提到了在我用过的教科书里不怎么提及的信息经济学。实际上它并不陌生与遥远,相反,它恰恰与我们的生活惺惺相惜密切联系着。当然,我知道,信息经济学并不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互联网和全球信息化这么单纯,它主要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并积极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节约和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服务。

在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同时,通信、计算机、软件、网络、科技等将会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上提及的先进技术,也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技术,国际金融才会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发展寻求最美好的前途。

纵观全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让我领略了大师风采的同时更让我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以及和实际相联系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我想这也是老人家坚持不懈所想达到的目的吧。

一本书既然能够反复出版、反复修改更新至18版可见其是一部充满魅力和经典传世著作,当然也包括“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前进的课程,几乎每3年一版方式来保持它的新鲜性。相信你已经知道我指的是哪本书,那就是萨缪尔森《经济学》。

本并不是我的首选书,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之后,我稍稍翻了几页就决定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这本书。正好本学期我也修了经济学,看这本书实在是一举两得。

我粗看了几章,着重看了15章比较优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确,对于一本教科书,我很难用华丽的语言去描述什么。萨缪尔森数学系出生,故常常用图解方程去解释很多问题,觉得自己的理解更清楚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学过一遍的关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消费均衡的地方,我看到了所谓的效用最大化。不过要我往后买东西都用无差异曲线和需求曲线求切点,正确、准确地处理好取舍实在是不容易啊。购物中的取舍是最简单最容易判断权衡的,因为相对客观也容易比较。

说到两优取其重就想到我们学过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也是经济学中的一大分支。

在本章中详细的图解,尤其是一副独具匠心的绘制了一副特别的世界地图。在图中各国的位置性状还是可以辨认,但版图大小却不再取决于疆土面积,而是贸易份额更是激发了我的兴趣。书中的语言除了详细还十分幽默,用了大量的比喻,使原本难懂死板的内容突然显得如此动人。

书中大多数都是用美国作为举例,让我对美国的贸易状况和历史有初步地了解。

作为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是萨缪尔森的首创。

萨缪尔森的观点有人喝彩,也有人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理论的引进来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对于思想的多样性和学术的繁荣,都是有好处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要通过阅读,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理论的辨识能力,从而辩证地看待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

原本认为经济学是一个很没有用的学科,尤其是各种函数各种数字符号计算方法看了我就头晕,况且实干家基本是不对经济问题进行考虑的。我想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学习经济学并非是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或是经济学家,但若是不学习的话,则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更何况对于现在危机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掌握点适当的经济知识,我也能从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相关的国家政策和举措。

经济学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请参考.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

张先生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极具科学精神。但书中的有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人偏见,特别在谈到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时,我觉得偏离了他一贯所坚持的科学的立场。例如张先生认为“最有名的模糊不清的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因为“马克思的理论从来没有人试用事实加以验证。”对此我并不认同。另外,在谈到剩余价值时,书中说道:“剩余价值究竟是什么?一些学者说是租值,一些说是利息,一些说是利润,另有一些说是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说来说去都不清楚。”在我看来,这就好比在冬天我们穿棉袄,夏天穿汗衫,无论穿什么都不会改变我们是同一个人的本质。

不过,如果我们避开书中所谓的“个人偏见”,“科学的方法”这一章对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张先生在文中指出的一样,“本书是为中国人而写的,我认为,科学方法论对中国人比对其他好些民族更为重要。”因为中国人始终是一个感性重于理性的民族,他们似乎更容易成为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科学的精神对我们这样一个更注重感性的民族而言又是何等的重要。

张五常先生虽名为“五常”,但他似乎从不会被传统的东西所束缚。《经济解释》成功地避开了枯燥无味的教科书模式,它举例甚多且始终围绕着生活,因为张先生更强调的是经济理论的解释作用。张五常无所畏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抛下了一连串的争议给他的读者。

我想《经济解释》这本书至少向我们说明了两个问题,即经济理论的解释性问题和争议性问题。也许张五常正是想藉此激发我们对经济学的兴趣,也正因争议,才让我们有了对权威指手划脚的勇气。读完此书并体会到这两点,我更加认为这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文档为doc格式。

经济读后感

起先想着要了解这场经融危机的根源,于是觉得应该重新复习政治经济学,选来选去,我们自己国人专家写的我依然是看不懂,于是选中了这本法国人萨伊18__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从12月初到2月初,足足两个月时间。

全书以很多鲜活的例子来说明财富的产生、分配、消费,整本书以价值生产为中心点,贯穿各个章节。这也是我们专家与外国专家的不同之处,要是国内专家写的,就肯定非常之枯燥!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个版本翻译得不是很好,对句子的把握几乎都是以英文的原意没有考虑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来翻译,所以读起来部份语句的理解需要举一反三。到现在为止,我也认为还有必要再读一次。

萨依认为,资本、土地、劳动是生产价值的三大必须要素,任何价值的生产,必须是通过根源在人为借助资本及自然资源(土地)来完成;所有非生产性的消费都产生不了价值,我们称之为浪费,作为个人来讲,没有生产价值的消费都是浪费,浪费不仅仅对个人有害,对整个国家财富也是有害的,虽然就像在一棵大树上摘下一枝树枝。

国家的财富是由人民生产的,只有人民勤劳节俭,才能有更多的资本用来创造价值,而所有的奢侈性消费,都是无法生产出实用价值的,所以有些负责任的政府在这方面征收重税。

税收是取走人民所生产出的价值,当然这些价值是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价值养活了收税的和其他公务员以及军队、司法部门等,所以以前当有人骂政府公务员说你对不起人民,而公务员则说以自己的劳动来换薪水,不是拿人民的钱,那就是大大的笑话,这个例子来自我们咸丰县政府的某公务员。当然,如果公务员为人民创造出价值,用他们的价值换取人民生产的价值,这个是适当的,也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税收是回不到社会的,军队保卫国家人民、公务员为人民生产价值而服务、司法部门为保证社会公正性,这些都可以以人民生产的部份价值作为回报。如果一个政府严以律己、节约,将税收用于人民的生产性资本,这个国家必定会走向富强,但人性的弱点又在里面显示出来,贪婪、虚伪的人如果主导了政府的走向,这个国家看似有财富但却没有藏富于民,这样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富强,那么,这就是我们中国。

他还说到,赌博、彩票都是不利财富生产的,()不能真正创造价值,那些人只是因为贪婪,想发财所以才去买彩票赌博,而真正掌握大部份财富的阶层,是不会碰这些东西的,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乎这些,所以赌博的人、买彩票的都集中在社会的近乎最低层也是人群最多的阶层。所以这也是导致穷的阶层就会越穷、富的就会越富,因为富的阶层有资本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在文中多次赞同英国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及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的内容,所以上周我特意买了这几本书,希望今年内能将这些书读完。

文档为doc格式。

经济学读后感

于是我选择推荐这本名字极具诱惑力的书,《牛奶可乐经济学》。似乎这与晦涩的大部头理论不搭边,事实上作者也并没有阐述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在解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让人不解的,或是没有人思考过的现象。他把这些现象中潜藏的.利益关系告诉我们,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破解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这就是博物经济学。诚然,对于整天潜心研究经济学、分析数据搞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或许会是他们很不屑的小儿科,如同小点心;但对于喜欢寻根问十万零一个为什么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个appetizer(开胃菜),虽然没有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但是却能满足对博物经济学管中窥豹的胃口。

经济读后感

我是今年8月7日到综合室帮助工作的。来之前的几年里,我们家庭也把读书作为生活、工作的重要内容,家里不安电视,电脑一年开不了几次,每年固定拿出大约三千元左右购买书籍,全家读书50本以上。今年三月,被评为诸城市百户文明和谐家庭。来到综合室之后,除了充分感受到任劳任怨的实干意识、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外,对各位领导同事持续学习的进取精神感受颇深。大家在高标准、高效率干好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休息、吃饭等边角余料时间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能力,让我个人受益匪浅。

下面,谈谈《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的一些感悟。之前先后读过《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和《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是我读的第三本吴晓波的书。

20xx年6月,一大学同学推荐并从北京邮寄了这本书,乍看书名,就深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平时读历史,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更替、文化传承了解的多一些,而经济变革则少的多。马克思一个经典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对每个朝代的经济不够了解,就很难全面理解这个王朝为什么有这样的政治事件和文化,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偏安一隅的秦能够一统关东六国?为什么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和元朝的曲很发达?为什么明清的小说鼎盛一时?这些问题在经济上可以找到很好地解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了解古代经济知识非常重要。但是,这里面有三个难题,一个是古代记录较少而且散乱。不同于军事、政治、文化,古代经济一直躲藏在历史的角落里。《史记》成书之前,经济材料大多散布于各类书籍,而且与农耕水利等混杂在一起。司马迁对汉代以前的经济活动进行了挖掘,形成了《货殖列传》,但仅仅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一篇。《汉书》一百二十卷,只有《食货志》一卷记叙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二是年代久远阅读起来晦涩。这些文言文相对晦涩,名字术语很多,经济活动用现在的知识不容易解释,这就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三是中国经济学起步晚。经济学科是个小青年,直到近代建立了独立的经济学科和引入西方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之前,经济都不是独立学科,更遑论与政治、经济的交叉研究。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记叙了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经济变革,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用历史的眼光解读经济变革,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来丰富历史内涵,非常讨巧地将历史与经济、政治结合在一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前面那三个问题,让人有种酣畅阅读的欲望。

经济学虽然是现代的产物,但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改革家却已经应用了现代经济学流派的原理,在人类历史中探索发展的路径。简要地提一下其中的几个变革案例。管仲,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放活微观,管制宏观”(放活微观就是对内刺激商品经济的发育,对外降低关税;管制宏观就是从财政、税收和价格三方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读后感。最早实行盐铁专营和国营色情业,这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国营企业垄断的开端。齐国因“商”而强大,桓公得以成为春秋首霸。商鞅,与管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商鞅重农,他把握住了命令型经济的真谛,“废井田,开阡陌”,通过对工商业课以重税、限制人口流动等方式,让农民依附于土地,以农养兵,以兵论功,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国力量。这种经济类型简单粗暴,放在战争环境,通过战争,可以让秦国在战国群雄中胜出;但在建设年代由于缺乏出口,就会引发很多问题,这也是秦朝灭亡的一个经济原因。唐朝为什么强盛?与其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系。世族势力被打破,小中央政府,轻徭薄赋,民间发展。但往往这种发展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中央为了加强自己权力,实行专营,国营垄断,经济复归专制。一放即乱,一收即死,周而复始。同样的循环出现在宋朝。宋朝是一个重商的王朝,但地方势力坐大。为改变这一格局,在宋中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主导者是王安石。围绕改变宋朝工商经济发达但国家财政羸弱的问题,王安石进行了一次很全面、深刻的改革,从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以及流通等方面,进行配套体制改革,但是,国家将手伸向经济领域,事无巨细,招致的结果一定是政府及市场的失能,再加上中间守旧势力的阻隔,失败是难以避免的。王安石变法是帝制时代最后一次全面变革,这之后的,明清时期主动闭关锁国、清代后期的洋务运动都是在一味求稳的基础上的小修小补。

吴晓波在分析历代经济变革的案例的时候,梳理出这样的框架构造:中国历朝历代的焦点集中于四大利益集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和四大模式(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控制模式、社会精英控制模式、宏观经济制度模度)。中央集权在前工业文明时期的四大基本制度分别呈现为: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郡县制度保证王朝的运行,在政治上必须保证中央的人事任命权,避免地方割据的产生;尊儒制度扼杀“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以实现全民在意识形态上的.大统一;科举制度通过公平的考试制度,将社会精英吸纳到体制内为我所用;国有专营制度在经济上实行重要资源的国营化垄断,以控制国计民生。个人觉得,这个模型不仅研究经济变革,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杨继绳的《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同样如此,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改革涉及到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财政(税收)、货币和土地,好的改革要处理好这三个方面,从税收上来讲,明税容易造成反对,暗税则容易被接受。国家对上游资源、生活必需品(盐铁)、货币、土地的控制措施,历次改革都想出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总的来说各方在利益博弈中通常是政府胜出,最终又造成权贵经济,剥夺国家经济活力,并逐渐走向衰亡并转向重新分配的轮回。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进行的种种经济探索,也是在这个大逻辑上进行的。朱f基以分税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为抓手,使中央在经济权力大大加强,通过实施对国有企业实施“抓大放小”、“国退民进”,使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被迫以“工龄买断”的方式离开工作岗位,甩掉了国有企业亏损的包袱。朱f基通过启动城市化建设、开放房地产市场、开放外贸进出口自主权等,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央政府重新获得了经济的主导权。以2003年的铁本案为标志,民营资本遭受打压,纷纷从钢铁、电解铝等行业退出,而国有企业趁机纷纷占位补位。2008年中央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但在这一投资热潮中,国有企业得到超过九成的信贷项,民营企业再次成为“旁观者”和下游承接商。在这一阶段,国有资本集团重新成为国民经济。

如果从1978年以后我们来研究35年的中国改革,可以看出基本上又走回了汉武帝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当年的一个老路子。一开始是放纵民间,我们这一次很快花了十五到二十五年间就让老白姓富起来,强大起来,接着又开始搞集权改革,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搞集权改革,而权力重新从民间回到中央政府,然后现在又出现政府很强大,国有企业很强大,贫富差距很大,然后民营老板对实体经济失去信心,奢侈、移民等等。所以这些情况它历史上就一再的出现了,所以一定要警惕,避免走进历史的闭环逻辑。

通读全书,个人觉得对当前我们进行的改革有借鉴的几个地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变革,变革内容、方式以及效果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背后的指向都是解决经济社会产生的问题。改革,就是要防患于未然或者破于青萍之末。如果对问题找的不准、看的不清,把握不住,那么改革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最后只能流于形式。但是如果不去改革,养痈遗患,就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二是要攻坚破难。杨继绳在《中国社会阶层分析》中将社会划分9个阶层,缺乏流动空间,造成阶层固化,社会必然失去活力,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美国、欧洲这几年比较混乱可以在这里找到部分答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进行改革。改革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触动特权阶层和很多人的利益,也会遭遇懒政怠政的阻隔,这就必须下大决心,白刃向内,勇于同这些问题作斗争。

三是要统筹协调。大病大治,小病小治,改革同样如此。但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统筹把握起来,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强调进行全面配套改革?就是要从机构建设、行政审批、产业扶持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重构,这里面既有体制机制等宏观的“四梁八柱”,也有小到一个程序环节的枝梢末节,大的小的、重要的次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序协调起来。

四是要抓好作风。“治政先治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莫不是如此,改革大业同样如此。事,因人而异,因人而成,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怎么抓好“人”呢,就是“治吏先治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经济学读后感

纯阳书评二百七十九之《小岛经济学》。

最易读的经济学入门读本!最有趣的经济学入门读本!但同时也是最偏颇的经济学读本,因而也是最不应该让初学者读的经济学入门书!

先说最易读。作为一本经济学读本,无论多入门,多基础,都免不了要下定义,立概念,然后在定义和概念的基础上开始构建理论,而但凡概念和定义都是抽象的,距离生活很远的,都免不了会增加阅读难度,带来阅读困扰,而这里恰恰是这本书出彩的地方,堪称神奇的地方,也是其他众多经济学入门书所没有做到的,或者说做不到的地方,即全书基本上没有抽象概念,没有学术术语。正是因为没有令不少读者望而却步的抽象而费脑的语汇,就为本书的易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那么问题来了,没有了概念和术语,怎么去说明道理呢?答案正好与本书的第二个特点相关。

再说最有趣。没有了概念和术语,作者采用了一种老祖宗就开始使用,因而是最原始,同时又最管用的方式来阐述道理,通过讲故事,一个连续的故事来说明最基本的经济原理。在故事里,作者通过最朴实的,同时也是最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经济学概念,说明经济学逻辑,因而一方面很好的回避了经济术语的'枯燥乏味,显著降低了读者的理解负担,另一方面又通过生动有趣、浅显而具体的语言和情景有效地增加了趣味性。不是采用不同的故事来分别说明不同的原理,而是采用一个连续的故事来说明所有的原理,所以连续故事本身对读者所自带的情节吸引力也增强了这本书的可读性,往往会令读者拿起来,就放不下。

最后再说这本书的偏颇。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像一颗大树一样会长出众多枝枝叉叉,这些不同枝叉之间会有分歧,会有争论,很多时候这些不同观点都有其合理性,或者说都从某个角度,某个维度对现象做出了更好的解释,但是单独拿出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真理本身,更可能的是把这些貌似矛盾的观点组合起来才更加接近真相。在经济学中也是如此,作者显然是坚定的奥地利学派,同时坚定的反对凯恩斯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是当前世界经济混乱之源,而且必将进一步带来混乱。

尽管作者的故事讲的很好,但是有关这些内容的故事只是强化了自己观点的表现力,并没有丝毫改变观点本身的真理属性,但是这样的表现力对于经济学入门读者来讲的话,可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给这些读者带来先入为主的成见,因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初学者最好别看,如果要看的话,最好看到中间就放下吧。免得中毒啊,说到中毒,还有一毒,必须得提,故事中的中岛之国颇有映射中国的意味,尽管可能是作者的无心之作,但是读了以后免不了会浮想联翩,不过考虑到作者们这么偏激的学术观点,作出这么极端化的比喻和影射应该也是很可能的。不管怎么样,读了令人不舒服,提出批评,并旗帜鲜明的反对!

经济学读后感

“破窗谬论”是真正的背后经济吗?我们的生活难得真的难逃“相对论”吗?怪诞经济学彻底揭开经济学忽略的“怪诞”。

我在喜马拉雅上听了《一课经济学》明白了“破窗谬论”但是当我听《怪诞经济学》才明白“破窗谬论”不过是一个错误。

我们先了解一下“破窗谬论”。

一个小流氓拿砖块把一家店铺的窗户砸破了。店主不得不修补窗户,此时玻璃工有了生意。挣到了钱的玻璃工买了块蛋糕吃,糕点师便赚到了收入。随后糕点师去买了坛花,园丁又挣到了钱……许许多多的工作从此应运而生,经济被激活了。

换句话说,此论认为破坏能刺激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或说得更“专业”一些:增加就业、激活闲置资源,因而刺激生产,gdp升高了,财富增加了,美哉!

经济读后感

我是今年8月7日到综合室帮助工作的。来之前的几年里,我们家庭也把读书作为生活、工作的重要内容,家里不安电视,电脑一年开不了几次,每年固定拿出大约三千元左右购买书籍,全家读书50本以上。今年三月,被评为诸城市百户文明和谐家庭。来到综合室之后,除了充分感受到任劳任怨的实干意识、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外,对各位领导同事持续学习的进取精神感受颇深。大家在高标准、高效率干好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休息、吃饭等边角余料时间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能力,让我个人受益匪浅。

下面,谈谈《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的一些感悟。之前先后读过《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和《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是我读的第三本吴晓波的书。

20xx年6月,一大学同学推荐并从北京邮寄了这本书,乍看书名,就深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平时读历史,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更替、文化传承了解的多一些,而经济变革则少的多。马克思一个经典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对每个朝代的经济不够了解,就很难全面理解这个王朝为什么有这样的政治事件和文化,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偏安一隅的秦能够一统关东六国?为什么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和元朝的曲很发达?为什么明清的小说鼎盛一时?这些问题在经济上可以找到很好地解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了解古代经济知识非常重要。但是,这里面有三个难题,一个是古代记录较少而且散乱。不同于军事、政治、文化,古代经济一直躲藏在历史的角落里。《史记》成书之前,经济材料大多散布于各类书籍,而且与农耕水利等混杂在一起。司马迁对汉代以前的经济活动进行了挖掘,形成了《货殖列传》,但仅仅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一篇。《汉书》一百二十卷,只有《食货志》一卷记叙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二是年代久远阅读起来晦涩。这些文言文相对晦涩,名字术语很多,经济活动用现在的知识不容易解释,这就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三是中国经济学起步晚。经济学科是个小青年,直到近代建立了独立的经济学科和引入西方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之前,经济都不是独立学科,更遑论与政治、经济的交叉研究。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记叙了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经济变革,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用历史的眼光解读经济变革,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来丰富历史内涵,非常讨巧地将历史与经济、政治结合在一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前面那三个问题,让人有种酣畅阅读的欲望。

经济学虽然是现代的产物,但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改革家却已经应用了现代经济学流派的原理,在人类历史中探索发展的路径。简要地提一下其中的几个变革案例。管仲,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放活微观,管制宏观”(放活微观就是对内刺激商品经济的发育,对外降低关税;管制宏观就是从财政、税收和价格三方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读后感。最早实行盐铁专营和国营色情业,这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国营企业垄断的开端。齐国因“商”而强大,桓公得以成为春秋首霸。商鞅,与管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商鞅重农,他把握住了命令型经济的真谛,“废井田,开阡陌”,通过对工商业课以重税、限制人口流动等方式,让农民依附于土地,以农养兵,以兵论功,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国力量。这种经济类型简单粗暴,放在战争环境,通过战争,可以让秦国在战国群雄中胜出;但在建设年代由于缺乏出口,就会引发很多问题,这也是秦朝灭亡的一个经济原因。唐朝为什么强盛?与其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系。世族势力被打破,小中央政府,轻徭薄赋,民间发展。但往往这种发展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中央为了加强自己权力,实行专营,国营垄断,经济复归专制。一放即乱,一收即死,周而复始。同样的循环出现在宋朝。宋朝是一个重商的王朝,但地方势力坐大。为改变这一格局,在宋中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主导者是王安石。围绕改变宋朝工商经济发达但国家财政羸弱的问题,王安石进行了一次很全面、深刻的改革,从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以及流通等方面,进行配套体制改革,但是,国家将手伸向经济领域,事无巨细,招致的结果一定是政府及市场的失能,再加上中间守旧势力的阻隔,失败是难以避免的。王安石变法是帝制时代最后一次全面变革,这之后的,明清时期主动闭关锁国、清代后期的洋务运动都是在一味求稳的基础上的小修小补。

吴晓波在分析历代经济变革的案例的时候,梳理出这样的框架构造:中国历朝历代的焦点集中于四大利益集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和四大模式(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控制模式、社会精英控制模式、宏观经济制度模度)。中央集权在前工业文明时期的四大基本制度分别呈现为: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郡县制度保证王朝的运行,在政治上必须保证中央的人事任命权,避免地方割据的产生;尊儒制度扼杀“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以实现全民在意识形态上的.大统一;科举制度通过公平的考试制度,将社会精英吸纳到体制内为我所用;国有专营制度在经济上实行重要资源的国营化垄断,以控制国计民生。个人觉得,这个模型不仅研究经济变革,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杨继绳的《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同样如此,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改革涉及到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财政(税收)、货币和土地,好的改革要处理好这三个方面,从税收上来讲,明税容易造成反对,暗税则容易被接受。国家对上游资源、生活必需品(盐铁)、货币、土地的控制措施,历次改革都想出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总的来说各方在利益博弈中通常是政府胜出,最终又造成权贵经济,剥夺国家经济活力,并逐渐走向衰亡并转向重新分配的轮回。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进行的种种经济探索,也是在这个大逻辑上进行的。朱f基以分税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为抓手,使中央在经济权力大大加强,通过实施对国有企业实施“抓大放小”、“国退民进”,使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被迫以“工龄买断”的方式离开工作岗位,甩掉了国有企业亏损的包袱。朱f基通过启动城市化建设、开放房地产市场、开放外贸进出口自主权等,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央政府重新获得了经济的主导权。以2003年的铁本案为标志,民营资本遭受打压,纷纷从钢铁、电解铝等行业退出,而国有企业趁机纷纷占位补位。2008年中央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但在这一投资热潮中,国有企业得到超过九成的信贷项,民营企业再次成为“旁观者”和下游承接商。在这一阶段,国有资本集团重新成为国民经济。

如果从1978年以后我们来研究35年的中国改革,可以看出基本上又走回了汉武帝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当年的一个老路子。一开始是放纵民间,我们这一次很快花了十五到二十五年间就让老白姓富起来,强大起来,接着又开始搞集权改革,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搞集权改革,而权力重新从民间回到中央政府,然后现在又出现政府很强大,国有企业很强大,贫富差距很大,然后民营老板对实体经济失去信心,奢侈、移民等等。所以这些情况它历史上就一再的出现了,所以一定要警惕,避免走进历史的闭环逻辑。

通读全书,个人觉得对当前我们进行的改革有借鉴的几个地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变革,变革内容、方式以及效果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背后的指向都是解决经济社会产生的问题。改革,就是要防患于未然或者破于青萍之末。如果对问题找的不准、看的不清,把握不住,那么改革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最后只能流于形式。但是如果不去改革,养痈遗患,就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二是要攻坚破难。杨继绳在《中国社会阶层分析》中将社会划分9个阶层,缺乏流动空间,造成阶层固化,社会必然失去活力,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美国、欧洲这几年比较混乱可以在这里找到部分答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进行改革。改革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触动特权阶层和很多人的利益,也会遭遇懒政怠政的阻隔,这就必须下大决心,白刃向内,勇于同这些问题作斗争。

三是要统筹协调。大病大治,小病小治,改革同样如此。但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统筹把握起来,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强调进行全面配套改革?就是要从机构建设、行政审批、产业扶持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重构,这里面既有体制机制等宏观的“四梁八柱”,也有小到一个程序环节的枝梢末节,大的小的、重要的次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序协调起来。

四是要抓好作风。“治政先治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莫不是如此,改革大业同样如此。事,因人而异,因人而成,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怎么抓好“人”呢,就是“治吏先治心”。

经济读后感

timharford写的《卧底经济学》肯定不是大经大典,当然,作者也没把它当作大经大典来写。有点二十年前高希均先生的目标大众启蒙著述的感觉,但是俏皮的成分更多了;也有点张五常不时见诸报端的那种小豆干作品感觉,少了君王式傲慢。这类作品,其实多在微观和中观经济学的范畴。

这本书给我的收获是,从策略层面了解了一些消费类连锁品牌的定价模型,有些模式在中国尚未出现还。有时候,知道并不意味着获得改变局面的能力,但会在智力上获得“不被蔑视而带来的快感”。

作者首先的举例是遍布伦敦、纽约、巴黎的都市咖啡店,多都是在地铁站周边,或者是商业区、旅游景点区里。这些店通过支付相当高的商铺租金,交换回了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咖啡店老板的心理斗争由此开始,房租和其他运营成本基本固定,要赚钱必须要通过卖咖啡多获利润。

如果把咖啡的价格提高,那么销售额会有下降,你会失去那些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如果把单杯价格降低跑量,总销售额会有上升但利润却也不见得高,因为你没有从珍贵的忠诚消费者处赚取到本可以属于你的高额利润。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出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与非敏感型的消费者。结合生活实际观察,扩展产品谱系是用得比较多的方法,让每一类消费者都能找到对应的消费点。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或者说花头其实很多的。

新产品开发不仅可以走货币支付能力的思路,还可通过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区分出不同消费者。比如有咖啡店设计“公平贸易咖啡”产品:产品的解释是,咖啡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赤贫地区,由于国际间贸易规则,购买这类产品需支付稍微高点的价格(这稍微的高里其实有部分是让咖啡店赚的)。但喝的话,将不仅是消费行为,还体现着社会责任感。

不排除这种可能,受过高等教育且有着社会良心的那类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会在此时心甘情愿地从皮夹子里多拿出些钞票来。还有的咖啡店,针对座位的稀缺性做出创新,只有当坐在店里消费时,才区分大杯与小杯的价格,而对于打包带走的消费者,则是不区分大杯小杯的价格。是把地产的时间价值附加到价格里。

作者还不断提及超市的盈利。每年来个三四次的高折扣率到30%,持续三天搞得车水马龙,为什么不变成全年降5%呢?其实道理和咖啡店是一样:既想赚忠诚客户的钱,又想赚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钱,一定要通过事件促销把这两类人区分开来。至于如何防止忠诚客户也动摇乃至揩油,后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还观察到两个现象:有两家超市,绝大多数人都抱怨a店贵,但事实是如果选择完全一样的货品,a、b两个超市的价格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导致a给人留下贵印象的主要原因是,位置更佳的超市a把昂贵货品放在超市的主道和显眼、易取位置。

另外一个有利可图的方式是出人意料地大幅涨价,比如每天随机把两种蔬菜的价格翻三番。顾客要绕过出人意料的涨价是很难的,所以很多超市很偏爱用不可预测的方式大幅涨价。还有用得比较多的手法包括,用塑料袋包起来的蔬菜和作料,比散装得贵十多倍,顾客根本不会辨分出来,或者没有意愿去进行辨分。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防止忠诚客户也受到低价产品、服务的诱惑呢?书中举的例是法国,当时火车作为交通工具出现还没很长时间,一些运营公司就是不给三等车厢加一个顶,也不给木制座位装上软垫,原因不在于那区区几千法郎,而只是为了吓住富人,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等级的车厢原来差距是如此之大。

现代社会里的服务业也不乏此等个案。以各大航空公司为例,机票打折打得热闹非凡,但是商务仓和vip的价格却是不为所动。他们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不看机舱,看看机场的休息室也可见一斑,休息大厅常常是人满为患,声音嘈杂,但vip的休息室里却是另外一番洞天。富人于是被处心积虑地吓坏了。

再比如制造业,作者说,ibm在研发出的打印机中故意添加延缓打印速度的芯片,于是高端产品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叠加上外型设计的故意落差,一个产品演化成了高低两端的不同利润率产品。作者在书里还说intel公司的中央处理器产品,也应用了类似的定价策略。

解释说明下:个人的阅读习惯比较杂,但还算有个大致的范围,如商业、金融、政治、政策、传播、媒体、历史、科普,再就是人物传记和小说类。时间一般在两小时/天左右,毕竟不是做研究。知远提醒()得也很道理,工作与阅读之外,得留时间与人深入、放松交流,对媒体工作者来说也许惟此才能朝着“格高局大”进发去。

我还自设了“二八定律”,即80%的时间用来读大经大典,20%的时间用来读新出的著作;也试过反过来执行这个“二八定律”,即用80%的时间读新书,但后来发现一流的书其实这辈子够消化的了,但不读新书又难以把握住现今。和看碟、听音乐是一个道理。

经济读后感

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近代的3,西方经济学高潮迭起,这320所诞生的经济思想,已经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经济学说总和。

这本《经济学3年》,可谓经济学里的百科全书,前后共87章,讲诉了近百位经济学大师的思想,还在附录里收录了这32019年以来所有经济危机的案例分析,以及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简介。全书共一百万字,作为一个不懂经济学的读者来说,也可以当做参考书来看,里面许多内容分析起来简单明了,不像其他经济学类图书那样苦涩难懂。作者(编著)把全书分为4大板块,也可称为经济学史上的四个时期,分别是1556~1870年的初始期、1870年~1936年的边际主义称雄时代、1936年~1970年的凯恩斯主义主流时期和1970年~的诸子百家时代。

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这32019年的演进,经济学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复杂。最开始经济学家认为增加财富,就是财产储备越多,经济越富足。当时认为的主要财产就是金银,所以少输出货币,多吸收金银,成了国家政策的最佳标准。到后面,由于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其原本的学说无法相对应,从而涌出一批新的经济学家,修改前人的经济思想,使得经济学得到无数修正,也变得越来越精确。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作为能成为经典作品,也就是发出新的见解,这本著作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是全书思想的基础。而非最原始的金银积累,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不是节俭,而是勤劳。当然,此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在一定基础上比之前的经济学说进步了很大一截,是西方历代以来经济学说思想之集大成,所以斯密由此成名,《国富论》由此名流千古。此书第一部分由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结尾,全书分为三卷,分别是资本的生产、资本的再生产和资本的分配,书中特别谈到,这本书即使是专业人士读起来,也相当的抽象,并且枯燥。因为经济学的理论很难用优美的文字代表出来,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绚丽多彩,但这依然不影响它大放光彩。整体来说,这两百年的时间,西方经济学体系逐步完善,并由此拉开了世界经济学热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