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时间:2023-11-15 13:08:36 作者:MJ笔神 最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传承经验,将经验变为宝贵的财富。这些范文或许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心得体会的价值和意义。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以及感悟

当前,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重要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扶贫干部更不能有一丝松弛与懈怠,要誓当扶贫路上的“杠精”,敢和自己杠,立足岗位找问题;敢和问题杠,精准识别找短板;敢和时间杠,立行立改出成效,让自己在“杠精”的路上,坚持不懈,和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一杠到底,守住群众稳稳的幸福。

敢和自己“杠”,立足岗位,以干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鲁迅先生曾说:“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脱贫攻坚,首先就要扶贫干部端正心态,认真落实工作,真正将扶贫工作作为检验自己初心和责任的试金石,在真抓实干中找到帮助群众脱贫的“良方”。解决“纸上谈兵式脱贫”“数字式脱贫”等难题,端正工作态度,把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牢牢“挂钩”,特别是基层扶贫干部,更要主动“走出去”,深入田间地头,来到群众身边,了解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难点工作,掌握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群众的自身实情,对症下药。因此扶贫干部一定要敢于突破自身“关口”,充分结合自身岗位,从思想和态度方面实现自我蜕变和提升,在深入走村入户的实践中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敢和问题“杠”,找准短板,以破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孙子·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脱贫攻坚,如同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路上的对手,只有全面掌握其中的问题和短板,才能帮助我们精准施策,攻破难关。虽然经过前期不懈努力,各地的脱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可以“松口气”。当前,依然还有许多地区的脱贫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就需要扶贫干部们多沾“泥土味”和“烟火气”,找准脱贫路上的问题症结,比如是地方产业基础薄弱,还是群众就业渠道单一,又或者是择业观点落后、就业技能不高等原因,在破难题时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只有查找到具体问题,才能明确脱贫思路,在问题中提升,在破题中发展。

敢和时间“杠”,立行立改,以出成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查找问题的目的和落脚点就是要整改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把问题一一改正,才能助推脱贫工作取得实效。因此扶贫干部在遇到问题难点时,要建好台账,明确整改时限,有紧迫感,有责任感,加足马力、久久为功,推动问题得到实质性的突破。要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建好问题台账,让自己心中有“一本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要快速处理,对不能立即解决的,要及时报告上级,动态更新问题整改台账,要认识到抢时间就是谋发展的关键点,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不改问题誓不罢休,只有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全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精准脱贫扶贫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积极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提高了贫困地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精准脱贫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本文将分享我关于精准脱贫扶贫的心得体会。

二、了解贫困地区的现状和需求。

作为一名脱贫攻坚干部,我们必须要深入贫困地区,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有了解当地的现状和需求,才能采取精准的措施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与当地人民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念,提高他们的大局意识和紧迫感。同时,我们也要科学分析当地的资源特点和文化背景,开展适合当地的扶贫工作。

精准脱贫扶贫需要方法和技巧的支持。我们要根据不同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帮扶。对于贫困群众,我们可以采用走促进、上门点拨等方法,针对其技能缺失、就业困难、资金压力等问题提供有力扶持。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等信息化手段,逐步构建精准扶贫的信息平台,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更为智能的服务。

四、坚持资源整合,推进协同发展。

精准扶贫是要把资源整合到一起,对贫困人口进行对口帮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需求不同,资源不足、协同发展的问题往往是制约精准扶贫的瓶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在多部门、多层面的合作中,通过整合统筹现有资源、解决协同发展、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途径,实现扶贫的长效机制。

五、坚持标准高,扎实推动脱贫攻坚。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高标准、高质量的扶贫理念。即便在关键时刻,我们也不能放松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对扶贫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在预算、产业、资金等方面等监管上下功夫、严把工程质量关口,才能够让扶贫工作落地生根,让脱贫攻坚工作更具成效。

总之,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工作重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精准扶贫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的手段,坚持标准高,扎实推动扶贫工作。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不断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深入。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十八溶洞,洞洞相连。婺源式乡村建筑、层叠的梯田,望不到边的绿色;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苗家阿妹歌声在悠谷回荡……电影《十八洞村》让原汁原味的苗寨氤氲着“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我在基层待了十几年,一直以为很懂扶贫工作,明白什么叫精准扶贫。直到再次看翻看电影《十八洞村》,才真正明白精准扶贫中“精准”二字的真实含义,它绝不仅仅是对贫困群众的精准识别,更有扶贫干部对当地群众的深情厚意。这精准背后是下真功夫找出贫困群众,一个也不落下;这精准背后是下深水以心换心,找出贫困户心中的痛点;这精准背后是以愚公移山般的执着精神,去破贫困难题。“精准”扶贫是一以贯之的初心,是勇担使命的担当,是永不言败的执着。

“在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是初心的誓言,以初心为“标”精准识别出贫困群众的人数。在有的地区,群众的思想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顽固”,他们宁可捂紧肚子忍饥挨饿、让子女辍学务农,也绝不愿意被识别为“贫困户”,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电影《十八洞村》中的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就是这样的典型,他们拒绝“贫困户”这顶帽子,觉得没有面子;他们拒绝扶贫干部的帮扶,觉得这样失了“里子”。事实上,我们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将贫困群众全部都“识别”到位,又如何实现全面脱贫?在为民路上初心无悔,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需要用心用情去落实。这也是《十八洞村》中第一位扶贫干部连将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识别为贫困户的工作都没能做下,就被“气”走了的原因。要立下脱贫的flag更需要的是矢志不渝践行到底的执着与担当,这里面会有委屈、会有误解,但只有始终将“初心”记在心里,才不会忘记自己出发时的目标,才能够行稳致远。

“眼中饱含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使命的召唤,以使命为“矛”精准戳中贫困群众的痛点。脱贫攻坚,不能仅仅将贫困群众识别出来、立表造册就算是大功告成。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是要通过精准识别深入挖掘找到贫困群众致贫的真正原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贫困户就有一千个不一样的缘由”。《十八洞村》里的王申是第二个到十八洞扶贫的干部,他为什么能够留下来,最终做通了杨英俊及其堂兄的工作,并赢得了这些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有对自己使命的深刻认识,有对贫困群众的深情厚爱,所以他能够到杨英俊家里去和他深入交流,从帮杨英俊插秧到和他堂兄弟聊天,从找到他们心结到帮助他们解扣,他一步一步走进了贫困户的心里。杨英俊老了,家里还有智障的孙女,他内心是不想当贫困户的,因为他觉得失了军人的颜面,王申便以军人能打硬仗入手激起了杨英俊作为军人不服输、不认命、不畏难的精神;杨英俊的堂兄弟因为找不到对象就破罐子破摔,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也不愿意做出改变,王申在了解真实情况后从其内心的渴望入手让他去改变……只有精准找出贫困群众的“痛点”,才能够走进群众的心里,群众也才能够真正听得进扶贫干部的“声音”,愿意主动加入到脱贫攻坚的战场中去奋力一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担当的决心,以务实为“盾”精准解决贫困群众的难题。脱贫攻坚到了最后时刻,剩下的都是最硬的硬骨头,当前剩下的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和551万贫困人口,大多是深度贫困地区,地理条件险恶、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产业单一或空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占多数。只有清醒地看清脱贫攻坚的现状,认识到前路并不平坦,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轻易泄气,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精准绣花的恒心去解群众的难题,以务实担当之情将政策贯彻到位、将产业扶贫落实到位,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帮助群众解难题,将区域现状与政策优势有机结合,以敢拼敢闯的精神为群众脱贫闯出一条新的路子,脱贫攻坚才能够有出路,贫困群众才能够有盼头。只有用务实担当为“盾”才能真正护航群众的幸福和未来,只有以务实担当为“盾”才能为群众战贫开疆扩土,只有以务实担当为“盾”才能够有敢为天下先之勇气冲锋陷阵,为打赢脱贫攻坚之战蓄力远航。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以及感悟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如今全国上下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清零”行动,确保脱贫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脱贫成果虽然显著,但是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旧不容忽视。一是“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部分贫困村缺乏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然满足于算“经济帐”、“收入帐”。二是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部分贫困村盲目跟风,缺少差异性思维,扶贫产业出现同质化严重现象,出现了产量大于市场需求的现象。三是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入户宣传不到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脱贫攻坚优惠政策和措施,群众并不是完全知晓,党和国家的政策没有真正有效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以本次脱贫攻坚问题清零行动为契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加满油”,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如期完成问题整改清零行动。高位部署推进清零行动。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具体抓、一线抓,以超常规的举措推动清零行动开展。行动上加把力,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的梳理排查问题,严格对照脱贫攻坚标准,扶贫干部深入村组主动开展问题自查工作,做到主动暴露问题、主动认领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要严格遵守工作标准要求。纪检干部要强化履职尽责,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严明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提升。

精准脱贫扶贫心得体会

精准脱贫扶贫是当前中国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战略。

一、精准定位,全面摸底。

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就是明确扶贫对象,对贫困人口产生贫困的原因进行全面摸底,包括贫困人口的数量、堪供养人口数量、基本生活条件、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等。在此基础上精准制订脱贫计划,科学安排扶贫资源,提高扶贫效率。

二、从宏观到微观,多渠道多层次提供帮助。

脱贫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立体的结构,要从宏观到微观提供多种扶贫帮助,比如从政策上多给贫困区优惠,从经济上增加贫困地区投资,从教育上加强对贫困青少年的培养,从社会保障上多提供援助,从补贴上多获得扶持等。

三、强化合作,增强群众财务能力。

通过合作精准扶贫,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财务问题。比如通过精准扶贫与金融合作,给予农民贷款,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并且可以通过合作社建立起一条全产业链,实现多层次的农民收益。

四、培训提高,创新驱动。

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救济贫困人口,更是通过培训、提高等方式,为其寻找一条可持续的致富道路。比如通过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让贫困人口获得技能,经济能力得到提升,为进一步实现“稳住脱贫”的目标奠定基础。

五、加强调度,长效化推进。

脱贫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度与监督。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加强调度和评估,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对于已脱贫对象,还要继续跟进他们的发展状况,帮助他们巩固脱贫成果,加强脱贫质量,实现长效化的推进。

总之,精准脱贫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战略。只有通过多种举措的综合施策,把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位贫困人口身上,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的目标。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心得体会模板参考

5个年头,54个月,1603天,驻村扶贫似乎不能用日子计算,而要以生命计量、脚步丈量、民心衡量。2019年10月13日,当我得知道自己罹患癌症时,我脑海中回荡的一直是,“村里还有两户贫困户没有脱贫,我不能就这么离开”。

人固有一死,不求重于泰山,但愿更多地为生命增加厚度。新时代赋予了我带领全村共奔小康的历史使命,胜利在望,曙光再前,我不能止步于此。自我开始精准扶贫的驻村工作以来,2015年脱贫1户3人,2016年脱贫12户24人,2017年脱贫12户34人,每一户的脱贫,不仅是数字的累积,更是汗水的集结,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喝彩!还剩最后2户2人,脱贫攻坚也到了收官的阶段,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关键时刻,我放心不下。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还没有到手术的日子里,我还是会去村里,看看那些朴实质朴的面孔,当单位考虑到我的病情想要换驻村队员时,我总是说再等等,我想我会好起来,我更想和全村一起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给出村民满意的最后答卷!

我的脚步,丈量了这个村庄的每一寸土地。我见证了这个村庄的从一穷二白,到集体经济年入10万以上,从泥泞土路到平整水泥路。集体经济是我们村的“造血干细胞”,水泥路像血管一样串联起我们村,硬化的广场、明亮的路灯,基础设施方方面面保障有力,才能使我们乡村振兴的步伐走得铿锵有力。我村也成立了自己的农机合作社,与贫困人口建立了利益联动机制,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能就业、有收入,贫困家庭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村湾彻底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由衷地为村湾的发展感到欣喜,也会有些许自豪,因为我知道,我为之奋斗过。

在村里,我不仅是一名扶贫工作者,更是村民老刘,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而贫困户就是我在这里的亲人。由于我的病情,加上受疫情的影响,有段时间没到村里了。听说,我不在村里的这些天,驻村工作队员入户慰问的时候,有很多人问到老刘,这简单的问候,是对于我入户探访的习惯,更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风雨送春归”,我已于1月成功做了手术,身体稍微好点了,武汉也开始重启了。在决战决胜的收官之年,攻坚当克难,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可言,我知脱贫攻坚功成不必在我,但我愿功成必定有我,我要完成自己心中“小康路上、一个不落”的承诺,和我们村的所有村民一同稳健地踏上全面小康之路。

4月8日,我终于到了心心念念的村庄,村民还是会“老刘、老刘”地喊着,人情如春光一样格外得温暖,连空气都是甘甜的。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心得体会简短,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不能止于“摘帽”。脱贫摘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不能一“扶上马”就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还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广大干部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决胜脱贫攻坚提出了更高要求。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松,我们要切实做到“四个不摘”,为老百姓“送一程”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决胜贫困和奔小康“齐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减贫战略纳入乡村振兴战略;。

要坚持定期走访对接贫困户,想方设法协调解决群众困难,以强化脱贫攻坚主体担当意识,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要完善兜底保障不遗漏,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要在主要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对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跟进研究,让脱贫政策更接地气、更为精准,让手中之“缨”更加“锋利”,更加“趁手”,确保将政策的“顶层设计”落细落实,实现稳定脱贫。

要聚焦主责、用情用力,夯实扶贫脱贫基础,鼓足贫困户发展后劲,争取早日奔康致富。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十八溶洞,洞洞相连。婺源式乡村建筑、层叠的梯田,望不到边的绿色;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苗家阿妹歌声在悠谷回荡……电影《十八洞村》让原汁原味的苗寨氤氲着“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我在基层待了十几年,一直以为很懂扶贫工作,明白什么叫精准扶贫。直到再次看翻看电影《十八洞村》,才真正明白精准扶贫中“精准”二字的真实含义,它绝不仅仅是对贫困群众的精准识别,更有扶贫干部对当地群众的深情厚意。这精准背后是下真功夫找出贫困群众,一个也不落下;这精准背后是下深水以心换心,找出贫困户心中的痛点;这精准背后是以愚公移山般的执着精神,去破贫困难题。“精准”扶贫是一以贯之的初心,是勇担使命的担当,是永不言败的执着。

“在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是初心的誓言,以初心为“标”精准识别出贫困群众的人数。在有的地区,群众的思想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顽固”,他们宁可捂紧肚子忍饥挨饿、让子女辍学务农,也绝不愿意被识别为“贫困户”,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电影《十八洞村》中的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就是这样的典型,他们拒绝“贫困户”这顶帽子,觉得没有面子;他们拒绝扶贫干部的帮扶,觉得这样失了“里子”。事实上,我们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将贫困群众全部都“识别”到位,又如何实现全面脱贫?在为民路上初心无悔,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需要用心用情去落实。这也是《十八洞村》中第一位扶贫干部连将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识别为贫困户的工作都没能做下,就被“气”走了的原因。要立下脱贫的flag更需要的是矢志不渝践行到底的执着与担当,这里面会有委屈、会有误解,但只有始终将“初心”记在心里,才不会忘记自己出发时的目标,才能够行稳致远。

“眼中饱含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使命的召唤,以使命为“矛”精准戳中贫困群众的痛点。脱贫攻坚,不能仅仅将贫困群众识别出来、立表造册就算是大功告成。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是要通过精准识别深入挖掘找到贫困群众致贫的真正原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贫困户就有一千个不一样的缘由”。《十八洞村》里的王申是第二个到十八洞扶贫的干部,他为什么能够留下来,最终做通了杨英俊及其堂兄的工作,并赢得了这些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有对自己使命的深刻认识,有对贫困群众的深情厚爱,所以他能够到杨英俊家里去和他深入交流,从帮杨英俊插秧到和他堂兄弟聊天,从找到他们心结到帮助他们解扣,他一步一步走进了贫困户的心里。杨英俊老了,家里还有智障的孙女,他内心是不想当贫困户的,因为他觉得失了军人的颜面,王申便以军人能打硬仗入手激起了杨英俊作为军人不服输、不认命、不畏难的精神;杨英俊的堂兄弟因为找不到对象就破罐子破摔,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也不愿意做出改变,王申在了解真实情况后从其内心的渴望入手让他去改变……只有精准找出贫困群众的“痛点”,才能够走进群众的心里,群众也才能够真正听得进扶贫干部的“声音”,愿意主动加入到脱贫攻坚的战场中去奋力一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担当的决心,以务实为“盾”精准解决贫困群众的难题。脱贫攻坚到了最后时刻,剩下的都是最硬的硬骨头,当前剩下的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和551万贫困人口,大多是深度贫困地区,地理条件险恶、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产业单一或空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占多数。只有清醒地看清脱贫攻坚的现状,认识到前路并不平坦,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轻易泄气,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精准绣花的恒心去解群众的难题,以务实担当之情将政策贯彻到位、将产业扶贫落实到位,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帮助群众解难题,将区域现状与政策优势有机结合,以敢拼敢闯的精神为群众脱贫闯出一条新的路子,脱贫攻坚才能够有出路,贫困群众才能够有盼头。只有用务实担当为“盾”才能真正护航群众的幸福和未来,只有以务实担当为“盾”才能为群众战贫开疆扩土,只有以务实担当为“盾”才能够有敢为天下先之勇气冲锋陷阵,为打赢脱贫攻坚之战蓄力远航。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1、生态公益林补偿。自2020年开始,全乡纳入生态补偿面积17.87万亩,每年补偿资金130.2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96户,补偿资金64.74万元。

2、生态护林员聘用。2020年开始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护林员聘用制度,根据工作实绩考核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聘用60人,已发放聘用工资24万元。

3、退耕还林补贴。全乡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07万亩。第一轮补偿于2020年完成兑现资金247.45万元,其中,贫困户1745户,兑现补贴资金130.57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3017亩,兑现补贴资金241.36万元,其中,贫困户840户,兑现补助资金126.8万元。

4、做强林业特色产业。把握“绿满荆楚”和有机转换项目,依托合作社+农户,凤凰村发展野生茶基地1200亩,高桥村建设金线柳基地320亩,石龙寨村转换有机柑橘230亩,金鸡口村建成核桃基地800亩。

脱贫

第一段:引言(100字)。

脱贫扶贫是我国长期以来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我有幸参与了乡村扶贫工作,并且亲身感受到了脱贫扶贫政策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扶贫事业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深入农村,关注基层(300字)。

我有幸被分派到江西省一个贫困县从事农村扶贫工作。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贫困家庭的生活艰辛。贫困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苦闷和无助。因此,关注基层、了解贫困家庭的真实需求,是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采取了走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与贫困家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此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希望,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参考。

第三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300字)。

每个地区的贫困原因和解决方法都有所不同,因此,扶贫工作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取得效果。我们对乡村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地的特色资源和经济状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扶贫计划,包括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职业培训、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通过因地制宜的政策,我们成功地帮助了一些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

第四段: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市场(300字)。

脱贫扶贫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发力。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市场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我们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开展农村合作社,参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这样既能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又能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让贫困家庭找到了持续脱贫的道路。

第五段:社会参与,共建共享(200字)。

助人自助是扶贫工作的核心理念。我们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与政府形成合力。许多志愿者加入到扶贫队伍中,为贫困家庭送去关爱和帮助。同时,我们也积极促进扶贫工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共建共享的脱贫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人人都参与其中,才能共同推动扶贫事业向前发展。

总结(100字)。

通过参与乡村扶贫工作,我认识到扶贫事业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关注基层、精准施策,政府引导市场,社会共建共享,不仅是脱贫扶贫的成功之道,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我相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能够共同努力,让更多的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实现美好明天。

脱贫

贫穷,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许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境地。我观察了许多贫困家庭,深感贫困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痛苦。然而,我也注意到,不少贫困家庭通过努力工作和脱贫政策的支持,成功走出了贫困的窘境,创造了更好的生活。这让我明白到,贫穷是一种状态,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改变命运,实现脱贫梦想。

二、教育是脱贫的根本出路。

作为脱贫的重要手段,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贫困并不意味着智力和能力的贫乏,而是缺乏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因此,教育可以为贫困家庭提供破解贫困困局的良好机会。为此,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覆盖面。同时,贫困家庭也应重视教育,提醒孩子重视学业,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真正迈向脱贫的道路。

三、扶贫不能仅靠政府和慈善机构。

政府和慈善机构的扶贫行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脱贫不能仅仅依赖他们。个人和家庭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人们应该加强自身技能的培养,通过勤劳、节俭和创新,提高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此外,也要积极与其他社会资源接触,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合作伙伴。扶贫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目标。

四、公平的分配是提升脱贫效能的必要条件。

扶贫不仅仅是救助贫困家庭的责任,更是提升社会公平的体现。在扶贫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应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和合理利用,不仅仅关注贫困家庭的基本需求,还要重视他们的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资源,才能真正改变贫困人口的命运。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扶贫政策和制度,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和有效使用。

五、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帮助是脱贫的精神动力。

在扶贫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帮助是推动脱贫的重要动力。贫困家庭常常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可以通过慈善捐助、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为贫困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传播正能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困境,相信脱贫梦想一定能实现。

总结起来,脱贫扶贫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和公平分配的投入,贫困家庭要主动参与改变自身命运的行动,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相对贫困的群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扶贫脱贫心得体会

扶贫脱贫是当前国家重要的工作任务,我在参与了一段时间的社区扶贫工作后有了一些感悟与体会。以下是我对于扶贫工作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认识扶贫脱贫的重要性。

扶贫脱贫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是为了让广大贫困群众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制定的。当前,尽管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贫困人口占比不断减少,但是仍然有很多困难群众仍然没有脱贫,我们的工作任务必须不能松懈。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扶贫脱贫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扶贫脱贫中去。

第二段:加强贫困地区资产收益的支持。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提供帮助物资、生活费用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我们还应该打造一种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资产收益的生态。例如,可以通过种植、乡村旅游等方式进行建设,这些方式能够让贫困地区的居民增加收益,增强他们的力量,帮助他们自食其力,不再需要我们的帮助。

第三段:加强对于次贷困境的教育支持。

许多贫困地区的居民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等,无法拥有良好的经济状况。因此,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这些居民的教育支持,提供一些富有启发精神和具有合作意义的讲座,帮助他们成为更加全面的人员,具备更强的挑战。

第四段:加强对于农民的培训支持。

农民是贫困地区的主要居民,为了帮助他们脱贫,我们必须加强对于他们的培训支持。可以通过增加能够提升他们生存技能的讲座、技术培训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和生活条件。而提升农民素质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爱护自己的自然资源和自身的生命健康。

第五段:总结体会。

在参与社区扶贫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扶贫脱贫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通过支持其资产收益、教育支持和培训支持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同时,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要注重发扬“自救、互助、自强”的精神,让困难群众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全力以赴地追求他们的发展和团结发展。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脱贫后扶贫心得体会

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国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的9899万人降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降至0.6%。然而,脱贫不是终点,需要进一步开展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走上全面小康之路。作为脱贫户,我有着自己的扶贫心得体会。

二、了解自身优势。

我居住的村庄位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在家人的帮助下,我成功脱贫,并走上了致富之路。在脱贫后,我开始寻找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并主动发挥自身能力。我曾在大城市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我开办了一家小店铺,销售日用品和特产,收入不断增加。

三、责任感与使命感。

脱贫不等于摆脱贫困,需要继续保持努力,甚至需要更加努力,才能确保不再返贫。在扶贫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责任感与使命感。我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创业经验分享给他人,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我也积极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输送更多的社会资源。

四、持续学习与进步。

脱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我认识到必须持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才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我参加了一些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了自己的管理和销售技能,更好地经营和管理了自己的店铺。

五、感恩与回馈。

扶贫工作需要帮助农村贫困地区和人口实现脱贫和发展,然而同时也需要让每个脱贫户有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我感恩国家和党的扶贫政策,感恩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我也积极回馈社会,为家乡村庄的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我认为脱贫后,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创业致富;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责任心和使命感,参与公益事业;持续学习并追求进步,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感恩社会,并回馈社会。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才能不断坚定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脱贫后扶贫心得体会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然而,脱贫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解决,还需要更多的人用扶贫之心,帮助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本文将探讨“脱贫后扶贫心得体会”。

第二段:重温脱贫历程。

回顾脱贫历程,需要了解贫困者面临的困境。从生计、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贫困人口都面临巨大的困难。扶贫政策的实行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如农村危房改造、免费医疗、教育补贴、产业扶贫等,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生活难点。因此,回顾脱贫历程,可以更好地体验脱贫人员的心路历程。

第三段:脱贫后的新生活。

脱贫后,贫困人口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活,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等服务,投入到更加宽广的社会活动中。然而,脱贫并不意味着一切正式步入正轨,仍需继续关注脱贫人口的发展状况。

第四段:脱贫后的责任与使命。

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贫困者的脱贫问题,还需要注重他们之后的发展和生活。贫困人口在脱贫后,仍然面对着发展不平衡、生活不公平的问题。甚至可能遭受某些人、组织的打压和排斥。因此,脱贫后更需要有更多的人,夺取扶贫之心,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充分的帮助,解决国家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

第五段:结论。

总之,“脱贫后扶贫心得体会”,强调了在贫困人口脱贫后,需要有更多的人关注其发展状况,帮助解决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地区,呵护他们的白日梦想,为中国脱贫攻坚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扶贫脱贫心得体会

扶贫脱贫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扶贫脱贫工作,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我参与扶贫脱贫工作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将分享给大家。

第一段:了解扶贫脱贫的重要性。

扶贫脱贫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通过扶贫脱贫工作,可以改变一部分人的贫困状况,减少社会不平等,提升全社会的发展水平。了解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参与扶贫脱贫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段:落实政策是关键。

扶贫脱贫政策已经制定出来,但是要将政策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需要有政策的执行力。在执行政策的时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政策规定,避免各种瞎搞、乱搞的现象。同时,还需要政策执行者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进行落实。

第三段:注重技能培训。

为贫困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参与扶贫脱贫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员掌握生产技能,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员寻找到自己的富足之路,实现内生性增长,激发了他们的自我信心和勇气。

第四段:鼓励创业。

除了技能培训外,我们也鼓励贫困人员创业。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和指导,帮助他们自主创业,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让他们实现财富的积累,走出贫困线。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创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自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五段:加强内部管理。

成功的扶贫脱贫项目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在我参与扶贫脱贫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我们可以确保扶贫脱贫工作有序进行,并减少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浪费和损失。

结论:

通过扶贫脱贫工作的参与,我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收获。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政策的执行力是最关键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则是帮助贫困人员摆脱贫困状况的重要途径。同时,内部管理也是成功的扶贫脱贫项目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扶贫脱贫工作,帮助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1、党建引领,组织保障。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坚持以党的建设全面引领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为加强对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4名,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6名,选拔16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充实基层队伍,并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党员带头,示范引领。全乡514名党员积极响应,示范带头,424名党员干部到村开展驻村工作,结对帮扶贫困户2309户7494人,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全乡涌现出向朱永翠、陈永柱、冯学权等50多名党员示范户。

3、支部建强,攻坚拔寨。xx乡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党建+全域有机”全乡2万亩有机茶园创建公司认领无缝对接,3000亩取得有机认证。每亩过万元的收入已经成为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党建+三治融合”法治、自治、德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党建的引领下逐步完善,和谐幸福新农村不断彰显;“党建+文体活动”近4年来我乡共组织了大小文艺活动30余场次,直接参加干部群众20000人次,通过听先锋党员带头讲,听贫困户讲脱贫,听最美个人、家庭讲事迹的方式来开展,参会群众无不受教育,全乡上下形成了勤劳致富,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党建+集体经济”乡党委通过入股分红,划拨门面发展产业,光伏发电,新修厂房出租,盘活资产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乡1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壮大。

脱贫扶贫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走出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在脱贫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有幸参与其中,亲身经历了扶贫的艰辛和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脱贫扶贫的意义,从中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脱贫扶贫需要政策的全面实施。在脱贫扶贫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政策的重要性。政策的全面实施是脱贫扶贫的基础。只有政策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将扶贫的资源有效调配到贫困地区,推动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同时,政策的落实需要相关政府机构和部门的配合。只有政府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将脱贫扶贫工作做到位。

其次,脱贫扶贫需要多方参与。脱贫扶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只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做好脱贫扶贫工作。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就业机会和产业扶贫;社会组织要扩大服务范围,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个人要关心支持贫困人口,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多方参与,才能形成“大合唱”,让脱贫扶贫事业越来越好。

再次,脱贫扶贫需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同地区、不同家庭面临的贫困原因各不相同,因此脱贫扶贫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出针对性的脱贫扶贫方案。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挖掘地方的资源优势,运用当地的经济特点,从而实现脱贫扶贫的目标。只有因户施策,才能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脱贫的效果。

最后,脱贫扶贫需要坚持长期扶持。贫困不会一蹴而就,脱贫扶贫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脱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我们要坚持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做好脱贫后的跟踪和巩固工作。只有长期坚持扶贫,才能真正帮助贫困人口走出困境,实现富裕生活。

通过参与脱贫扶贫工作,我深切体会到了扶贫的艰辛和喜悦。脱贫扶贫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极其有意义的事业。通过政策的全面实施、多方参与、因地制宜和长期扶持,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出贫困,实现富裕的生活。脱贫扶贫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贫困不再成为阻碍人民幸福生活的困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脱贫扶贫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脱贫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参与脱贫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扶贫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将从了解贫困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加强教育培训、发展产业、构建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总结一下我的脱贫扶贫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贫困原因是扶贫工作的基础。每个贫困家庭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困境和需求,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我曾经参观过一次贫困村,发现该村由于缺乏有效的水源,农田种植效益较低,导致村民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因此,我们通过深入调研,与村民交流,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水源问题的措施,如修建水井、引水管道等,解决了村民生活的根本问题。

其次,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至关重要。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仅仅靠一刀切的政策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在制定扶贫计划时,首先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了解了该地区的资源、产业、交通等情况,然后在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的同时,制定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扶贫计划。比如,在某个贫困地区,我们发现当地具备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条件,于是我们在扶贫过程中,注重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第三,加强教育培训是扶贫工作的关键。有句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真正帮助贫困家庭走出困境,迈向富裕,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一个贫困山区,我们投入资金修建了一所学校,并组织了一批优秀教师来教学。除了基础教育之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些技能培训班,教授农业、建筑、电子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贫困家庭掌握实际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第四,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出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产业薄弱,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扶贫工作中注重发展产业,推动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在某个贫困县,我们引导当地农民发展蔬菜种植业,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贷款支持,帮助他们增加收入。通过这样的努力,当地农户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贫困家庭逐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最后,构建长效机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在脱贫工作中,我们不能只注重眼前的效果,更要思考如何保持住脱贫成果,避免贫困家庭再次陷入困境。因此,我们在扶贫过程中,注重帮助贫困户构建长效机制。比如,在贫困地区我们鼓励村民成立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组织和规划,改变农民分散经营的状况,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稳定了贫困家庭的收入。

总之,脱贫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希望的事业。通过我的参与和努力,我深刻认识到了贫困家庭的困境,也体会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只有积极了解贫困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加强教育培训、发展产业以及构建长效机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扶贫的目标,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xx乡下辖16个村、1社区,148个村民小组,户籍总人口4610户14839人。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62亩。xx乡地处xx县东北边界,距县城60公里,与宜昌市五峰县牛庄乡接壤,与本州建始官店镇、巴东县金果坪乡相邻,俗称“一脚踏三县”。xx乡是一片红色沃土,邪片战争时期著名抗英民族英雄陈连升的故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七进七出”xx关,收编了“神兵大队”,成立了革命武装特科大队,是湘鄂边区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村4个,贫困户2376户7544人。经过多轮次对贫困人口“回头看”甄别以及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全乡锁定贫困户2309户7494人,其中2020年脱贫241户845人,2020年脱贫789户2665人,2020年脱贫415户1409人(不含回退对象),2020年脱贫304户975人,2020年脱贫542户1555人,留存贫困人口18户45人,贫困发生率0.3%。

扶贫

第一段:引言(200字)。

扶贫脱贫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国政府关注的话题。在我们国家,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有大量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长期的扶贫脱贫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值得分享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入了解(200字)。

要真正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首先要从深入了解贫困背后的原因开始。贫困有很多因素,包括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缺乏、就业机会有限等。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贫困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和方案。

第三段:科技创新(300字)。

科技创新在扶贫脱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新的机会和方式。例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此外,数字技术也能够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活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水源管理和资源分配等,进一步推动当地的发展和脱贫工作。

第四段:公益和志愿者活动(300字)。

公益和志愿者活动是帮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我们可以关注贫困人口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让贫困人口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支持。志愿者活动也是一个良好的机会,可以让我们亲身体验贫困地区的生活,更好地理解贫困人口的处境,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五段:教育和培训(200字)。

教育和培训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贫困地区缺乏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育投入。通过优质的教育,贫困人口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此外,培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我们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并逐步脱离贫困。

结尾(100字)。

扶贫脱贫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要真正实现可持续脱贫,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贫困的原因,加强科技创新的应用,积极投入公益和志愿者活动,注重教育和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打破贫困的命运,迈向更好的未来。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实现一个更加公平和繁荣的社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