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热门22篇)

时间:2023-12-07 07:53:26 作者:灵魂曲

英语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学习英语可以提升我们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英语总结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在英语日趋国际化的趋势下,小学英语教育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面对初学者低龄时听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较浓兴趣,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把英语学习真正做到从工具到文化的互动过程,紧紧抓住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感情的交流,将英语真正的作为一种交际语言而学习,作为一种真正的文化而应用。

关键词:国际化多元化交际能力。

跟随这世界发展的脚步,当下中国的发展已渐入国际轨道,而培养与其发展相接轨的人才则成为当前教育的目的--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面向世界的人才就是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文化,面向世界的人才,就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然培养面向世界,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英语要过关,英语--一种国际语言,一枚让学生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从娃娃抓起,则是培养面向世界人才的关键,根据儿童智能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抓住幼儿,小学低龄时听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在幼儿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在一年级时正式开设英语课,大力推广“兴趣,情景,活动”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则成为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阅读大量教育著作后,我对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点看法。

1.1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抑扬顿挫,风趣幽默的语音语调,必定能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敢于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1.2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学习材料和内容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教师在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在使用教材前,教师要想办法使教材中的情景新颖可信,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1.3教材内容尽量与时代同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方式以交流互动为主。

教材只是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的一种“样本”并不是学习的唯一素材,迎着21世纪的曙光,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受到网络等多种资源的冲击后,教材的局限性就更加凸显出来了,经过筛选的网上语言资源就成了教师经常使用的素材,并被广泛应用于学习英语的课堂中,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听说读写的英文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授课,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我们在教“doyouwanttohaveapet?”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实物图展示,课件辅助的教学法把方法,引导学上讲出身边的animal,并提出哪些动物可以作为”pet“被他们拥有,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参加其中,使得课堂气氛接近并融入日常生活,而课堂中营造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从的工具到文化:开创外语学习的新境界。

真正的外语学习,应该是从工具到文化的互动过程,语言只有在相对应的文化氛围中才能真正被激活,而文化也只有在积极的语言应变和交流中才能充满魅力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多元化的,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

2.1使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

2.2为学生创造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并提出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我们在教授“asktheway”的内容时,应避开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让学生设想自己便是情景中的迷路者,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自行讨论“如何向他人问路”和“如何给他人指路”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有老师点评,在学会“asktheway”的技能后,可以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theclassroom”,有的“askthebookshop”,还有的“askthebathroom。”,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创造情境为其提供自主的思维空间,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境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2.3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解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应用英语的自信心,也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开展学习课外材料、如举行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等智力比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

2.4从工具到文化的互动过程。

掌握源自于运用,作为一种交际语言,英语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交际工具,其工具的作用只是为让彼此进行交流,然而只有单纯机械的语言学习而不涉及其文化过程的学习终将是不完善的。例如:“luckdog“如单单只是给学生讲“luck”“是幸运,运气,好运”的话,想必大部分的中国小学生都会将“luckdog“翻译成“幸运的狗”“好运气的狗”吧!而导致这样后果的直接因素就是学生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不了解,很显然,犯这样错误的直接原因就是“汉语言,汉文化”的负迁移,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具有不同的内涵,并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里,“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和狗有关的习语大多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但在西方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如”happydog“”luckdog“等学习英语的过程,绝不仅仅是对单词,语法,句型的简单学习,而是从工具(语言)到文化(具体)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时,可适当的举行一些英美文化,英美风情,以及中英文化差别的知识讲座来使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

三、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这是共识,如何培养,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不过从近年来国内对第二外语的交际意愿与与日俱增的研究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要真正提高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愿望,换句话说,除了交际能力外,外语教学的么表还应该包括对交际意愿的培养。

3.1标准的。国际化的发音。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母语”来说,发音难免会有汉语的负迁移现象,而标准的国际化的发音则是我们开口说英语的第一步,那么就必须要求老师要有标准的发音,同时还应让学生多听看英语的原版影片。如:采用动画电影,因为动画电影画面丰富,场景感人,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让他们在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基础上,练习并模仿片中的标准发音,尝试根据片中的场景与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配音,这样不但满足了孩子们爱看动画片的要求,还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标准地道的发音,是他们英语发音标准,口语的以提高。

3.2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三心。六忌。九坚持。

三心:

三心即树信心,下决心,立恒心。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要给孩子足够的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能学会母语,外语就没什么可怕的。横下一条心:”inforapennyinforafound““不干则已干则到底”,坚信”itsdoggedasdoesit““坚持就是胜利”

六忌:

1.忌难为情,别怕出错,别怕被人笑话,“丑”尽甘来。

2.忌自卑心,相信你能说,你能行,相信你可以把英语说得像汉语一样棒。”practicemakesperfect“。

3.忌完美症,不要追求无误,更不能追求完美,这些都是羞于开口,练习口语的最大敌人。

4.忌默译法,不要时时借助汉语,不要时刻在自己的心里把想说的话想成汉语然后再用英语翻译,有母语的干扰,英语是说不流利的。

5.忌挫败感,不要因看不到进步而灰心,不要因一时的挫败而放弃,语言的学习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要相信进步与投入成正比。

6.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语言的学习,重在练习,只有天天说英语,才能说好英语。

九坚持:。

1.坚持仔细听辩,这是口语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对语音的连读。强读。弱读。吞音等都要听清楚,这样才能首先做到发音清楚并可以听懂他人说话。

2.坚持认真模仿,要坚持模仿英美人的地道口音,只有模仿到位,口语才有保证。

3.坚持大声朗读,大声朗读有助于发音器官,改善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质量。

4.坚持丰富词汇,只有掌握了足够常见的口语词汇,口语表达才能游刃有余。

5.坚持段篇背诵,背诵有助于丰富大脑中的“资料库”有助于英语口语表达的布局谋篇。

6.坚持知识的积累,只有拥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交际知识,才能做到言之有物。

7.坚持使用英语思维,只有坚持使用英语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才能做到在口语交际中反应灵敏。

8.坚持积极参与,要积极参与各种口语练习,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9.坚持大胆实践,要大胆用英语交流,特别是若有机会和外国人交流,增加感受,获得信心。

3.3以英语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程度和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或核心内容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因此,教师在面对当代小学英语教育问题上,要摆脱其应试性和哑巴式英语,不要跟学生施加“负压力”。比如说“今天上课老师讲的那些单词我应该会默写吗?今天老师讲的那些是重点,今天老师讲的那些在考试中可能会考到?”等等。而应该给学生一种愉悦的心态去接受和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绝不是仅仅会写几个英语单词,会做几道语法题,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的作用就在于交流和沟通感情,所以学习一种语言,重在其运用的灵活性,因而在小学英语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当以英语基础知识为教育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听说能力,他们才有想要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起学生的英语基础,影响与学生的交际意愿,成长与学生的持续练习。相信有了这些内因和外在动机的支配,其交际能力则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3.4将学生推到风口浪尖,真用,实战,英语口语才会真正提高。

语言学习是完全不同于其他科目的,语言学习是需要环境和氛围的,想想我们学习自己的母语时,并没有人去教我们怎样问路,怎样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怎样。。。。。。。但慢慢的,我们不是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吗?不都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吗?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学习汉语是的种种经历与过程,不难得出结论:“学习一种语言,环境和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都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试想:“从他们一开始学习英语,我们便做到在英语课堂上绝不出现汉语”也许这样的做法起初会让老师觉得授课很难进行,因为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纯英文的授课会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和理解,但是不用担心,想想我们对汉语没有“概念”时,我们不也无法理解它吗?但不过是短短三四年的耳濡目染,我们便可以对其得心应手,因此,在小学生初学英语时,我们便采用纯英授课,甚至可以将校园的标语全都换成英语的,相信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学生将不再会有那种“汉转英”的转换思维,相信用这种方法将学生推到风口浪尖,学生的英语将会脱口而出,交际能力就会得以真正的提高。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感情交流。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初学者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4.2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4.3融洽的师生关系。

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基因学生喜爱这门课业得有利因素。

4.4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4.5让英语对学生有持久的吸引力。

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我们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具体措施如下:

1、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做问答练习、转换练习,对于他们的提问更要保护其积极性,简单的问题要尽量留给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能回答更难的问题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对于知识层次高的学生,,也不能轻视,否则会使他们盲目自大,进而丧失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扩大难度和浓度,也可以在练习或检测中增加信息量,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总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所获。

2、关心鼓励。

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比如,我在班上实行平时成绩计分制,鼓励学困生平时多表现,多加分,增进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结:随着“地球村”的来临,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就英语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把外语教学的内涵发挥到极致,真正的做到从工具到文化的新境界,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其将英语的听说能力发展到“第二母语”的水平,同时,教师在培养方式上应摒弃传统的师生观念,建立新型的教育模式,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给学生提供多种发展平台,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根平人民教育20期中国教育报刊社月18日。

【2】戴丹妮我与英语有个误会。中式英语湖北教育出版社1月。

【3】王初民现代外语(季刊。第31卷年第三期)《现代外语》编辑部2008年8月。

【4】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一)反复练习,增强学生记忆。

词汇很难记住,许多学生为此而烦恼。重复记忆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重复记忆法,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的方法。教师可运用重复记忆法,指导学生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强求学生记住课文中出现的所有专业词汇,而是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大都在外资、合资企业的生产一线,需要运用掌握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见的专业词汇,如electricity(电)、resistor(电阻)、voltage(电压)、current(电流)、integratedcircuit(ic集成电路)、diode(二极管)等,对于这些出现频率高、常见常用的单词必须重复地强化记忆。教师在授课中,可运用重复记忆的方法,注意在课前复习和作业两个环节中体现学过的知识点,通过反复提问、测验、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记忆。这种反复练习的基本方法,看似机械呆板,但是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的中职学生来说,却是效果显著。同时,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因为内容与专业紧密相联,又巩固了专业知识。

(二)改变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过多重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改变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制作教学卡片,加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表现,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图示和专业情境中感知、模仿、体验、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以circuit(电路)为例,卡片的一面为英语单词,另一面绘有简单的电路图,而电路图可以绘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两种。这样,学生在学习该单词时,可以对照卡片,而且在后面课程中学习到seriescircuit(串联电路)、parallelcircui(并联电路)时,还可以再次使用该卡片。这种简单、直观,甚至看似低级的教学方式,却非常适合英语基础薄弱、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中职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如果能充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效果将更加显著。在多媒体课件中,我们可以加入丰富的图片,以及各种常见的元器件、电路图,还可以将所学单词配以标准的发音,将枯燥的单词记忆立体化、形象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学生的记忆时间,强化学生的记忆程度。

二、专业英语文章的理解和翻译。

(一)专业英语文章的理解。

要想对专业英语文章进行迅速和准确的理解,就要求学生既对英语语法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专业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如讲解课文diodesanddiodecircuit(二极管和二极管电路)时,首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二极管的构造、特性、种类,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并介绍几种简单的二极管电路。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既可以回顾复习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又能尽快理解专业英语课文,提高学生职业英语的水平。

(二)专业英语文章的翻译。

简单地讲,翻译就是将英文准确地用中文表达出来。英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尤其是对专业英语的翻译,更加要求准确、通俗易懂。这就要求翻译者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中职学生的基础英语普遍较差,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不能作过高、过难的要求,否则既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重要语法知识和常见词组的讲解上。学生掌握了基本语法后,教师可先引领他们进行重点句子的翻译,再由句子扩展到段落,逐步提高要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段落,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独立的翻译练习,只要基本意思表达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待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学习兴趣后,再逐渐加大翻译内容的专业性和难度。专业英语作为中职学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等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研究专业英语教学特点,积累教学经验,通过专业英语课程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国内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相关研究和现有的分级教学模式,认为目前国内的分级教学仍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关于分级教学的定义仍有待统一和明确;(2)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展;(3)分级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原则。

1、分级教学与i+1理论和情感过滤因素。

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i+1理论指出,i(input)是指与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相当的语言输入,即这种输入为语言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i+1是指高出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是最易接受的语言输入。如果语言输入远远高出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水平,即i+2,或者是接近甚至低于语言习得者现有水平,即i+0,i-1,学生会感觉太难或者太容易,这都不符合语言习得的最佳条件,只有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才是“可理解性输入”。i+1被视作教师所应提供给语言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krashen同时还提出“情感过滤”在语言输入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很有必要,学习者同样需要在情感上吸收已经理解的语言输入”。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动机(motivation)、自信心(self-confidence)和焦虑感(anxiety),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即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分级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语言水平进行分层分班教学,i+1理论正好为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按传统的自然班组织教学,因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法在同一课堂上将自己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控制在“i+1”的水平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只有按照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组织的分级教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语言输入是“可理解性输入”,并且最大限度地避免学习者的情感障碍,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取得更高的效率。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史上历来提倡的原则。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伟大教育家。正因为孔子能“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使弟子扬长避短,学有所得,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培养出了各具千秋的七十二贤人。

宋代朱熹对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他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蔡元培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主张教学不拘形式,尊重学生兴趣,采取学生自动、自主、自学和自助的教学方法,反对“守成法、求划一”。陶行知先生针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状况,提出了“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现行的考试制度,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授教方式“孜孜不倦”地把几十年不变的知识内容传授给一批又一批变化了的同时又是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面对的个别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的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难以开展扬长教育、创新教育,难以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承认差异、张扬个性,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

二、分级教学模式所涵盖的基本内容。

1、分级考试三原则(placementtest)。

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做到对现有的学生进行:(1)合理分级;(2)比例均衡;(3)动态管理。

新生入学后,遵循“学生自愿、学校遴选”的原则,学校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学校组织的分级摸底考试成绩,确定分级教学班学生名单,成绩优秀者进入a级(快班)、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b级(普通班)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级(提高班)三个层次进行组合,分级编班。在学习过程中,英语成绩优秀者可申请跳级修读。分级时还应该把握比例均衡,一般来说,英语a级班(快班)和c级班(提高班)学生应各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15%左右,b级班(普通班)占70%。由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教学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可对abc班的学生实行“滚动制”的动态管理,每个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期末考试成绩及个人意愿进行级别动态调整。这种级别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将大学公共英语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基础阶段要求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提高阶段是在基础阶段之后,重点学习应用类、文化素质类等英语后续系列课程,并要求学生在上述各方面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较高要求,部分学生达到其规定的更高要求。(1)基础阶段分为三个等级,即初级(1级)、中级(2级)、高级(3级),每学期4学分。1级:适用于边远贫困地区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争取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2级: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生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要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3级:适用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学生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部分学生达到较高要求。(2)提高阶段:高级(3级)班的学生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第四学期进入高级班学习。

3、分级课程设置。

每个学期学校同时开设四个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课程分为大学英语1级、2级、3级、4级,每个级别使用的教材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相对应。初级班即(1级)的学生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一至三册,成绩优秀者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中级班(2级)的学生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一至四册,第三学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成绩优秀者第四学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高级班(3级)的学生从《大学英语》第二册开始,三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二至四册的内容,第三学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成绩优秀者参加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第四学期学习英语提高班课程。课程有:实用英语写作、高级口语、商务英语、西方文化、英美概况、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分级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级教学原则、教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要改变教学观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不断地转换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采取精讲多练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解决在一个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我国文化教学起步较晚,文化教学真正受到广泛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英语教法影响很深,传统教法主要强调知识的系统讲解,包括单词、短语、句型、语法,课文中的阅读是讲解的重中之重,之后做大量的习题,老师认为学习了这些之后学生自然会掌握实际的语言应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作用。

那段时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文化教育也没有同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放在同等的位置,以至于学生在现实的交际中经常犯文化错误,不能够顺利完成交际目的。

我国在《英语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把“文化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要求实现7—8级文化教育目标,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学、文化及在行为举止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情况。

英语教学中应加入文化教学,这一点已得到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英语教学受到应试教育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老师和学生对文化教育不重视,高中英语课堂老师是主导者,学生仅是接受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华的载体,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掌握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过程。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文化在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把文化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再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大环境里也占有一席之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更需要高级人才的支持。

英语已经是世界通用语言,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适应21世纪的历史发展趋势。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内在要求。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只学习语言而不学习文化,语言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还要掌握目标语国家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行为等。

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语言背后所蕴含文化的意义,理解其语言中正真所表达的含义,以便于更好地跨文化交流,高中外语教学应包括文化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21世纪跨文化的交流已成为主流,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不可避免要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更为重要。

高中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助于英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应结合课本和学生的认知,逐步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提高对异国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有利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但同时又是学生最难翻越的高山之一。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学生来说,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

在高考的卷子中阅读的分值占的比较大,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高考中的阅读题往往加入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这就给学生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学生如果不了解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很难理解整篇文章,做题就容易做错。

教师在教英语阅读时,要向学生讲解文章所涉及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加强教师的文化知识能力。

现代的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大多数教师的文化知识不足,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的不够深入,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

有的教师由于自身和高考的压力,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教文化知识上,怕耽误正常的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目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将文化教育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

高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主导地位,我们应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毕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

利用教材中的词汇进行文化教育。

英语中有很多词隐含着文化知识,如英语必修5第四单元的communism,可以给学生将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的事,individualism是美国主要的价值观念,我们从美国的电影蜘蛛侠等影片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比blossom”指“红润而美丽的女孩”;“applehead”指“笨蛋”;“appleknocker”指“庄稼汉,老实人”。

“apple”也可与其他词组合,表示蔬菜水果等,如:“amadapple”指“茄子”;“appleoflove”指“番茄”;“acherryapple”指“棠梨”。

还有一些关于“apple”的其他俗语或俚语,如:“applesauce”指“胡说,假话”;“applebutter”指“闲谈,聊天”;“alleyapple”指“一堆马粪”。

“applecart”指“小贩卖苹果的手推车”由此构成的俗语“toupsetthe/sb'applecart”指打乱(某人的)计划,破坏(某人的)任务,还有“aslikeasanappletoanoyster”指“毫无相似之处,截然不同”。

“anappletoanorange”也表示“两者毫无相似之处”。

“apple”一词随着历史的发展,其词义不断扩大。

apple是人类的开始,是外观美丽而没有任何实质的事物,是美好的象征也是祸端之源,是爱情的象征,它也反映了英美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其词义的变化和扩充体现了英语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3],而词汇又是语言中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文化内涵是十分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语言时,从词汇入手,不仅了解它的音、形、意,还要全面领会其文化内涵,体味其文化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本文作者:王慧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实践,需要完成区别于旧课程理念的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英语教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英语教法为主向研究英语学法为主的转变;第四,完成以考查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评价系统的转变。在这四种转变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应对这样的挑战,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现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师德,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里的信念不仅包含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也包含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无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怎样的困难,教师都应该始终坚信课改方向,并积极查找、分析问题的原因,克服困难,积极推进课改的进程。高尚的师德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培养深厚的情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利用情感教育燃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英语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映射着世界的潮流、社会前进的节奏。因此英语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尽快领悟新课改的精华,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了解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学科教学的带头人。所有的这些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充实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才有勇气在实际工作中以新课改的各项要求改进实践。

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尤其是在具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之后,英语教学更应该不失时机地与多媒体结合,体现英语学习灵活、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需要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在彻底掌握所要讲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设计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会更容易、更主动地接受。比如我们经常引入课堂的情境设置、悬念设置,在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必须掌握的知识外,还可以用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后,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反思,在经验教训中取得进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成果的客观评定,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与总结。我们主张教师反思,不是空谈理论、空喊口号,更不是不切教学实际的盲目争辩,而是为了让反思的成果成为一种经验、一种智慧,以求更好地指导和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教师队伍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反思的角度很多,我认为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自己取得的教学效果着手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查找漏洞、弥补缺口,这样得来的经验既真实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可以通过虚心请教同行中的榜样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促进自身的成熟,这种间接经验一经用于实践,也可以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第三,可以通过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比如召开家长会和班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也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不能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但学生的学习态度、状态以及努力程度也不容忽视。初中阶段的英语主要侧重点在英语知识和语法的学习上,而高中阶段的英语更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凭借逻辑思维把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英语知识似乎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重点的知识是系统的,也是规整的。因此学生要活学活用,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对交际用语、习惯搭配及语言使用的掌握和理解。此外还要讲究学习策略,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从新学期伊始就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种思辨的能力。英语学习是一种积累,结果或许见于一时,但工夫却是下在平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经掌握,便不会轻易失去,而且一定会受用终身。最后,学生一定不要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教师教的初衷在于引导,或者说是指引,而不是替代。教师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方式,发掘学生的潜力,保证学生前进的方向,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而学生才是主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践这种转变,学生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动改革的进程。

英语故事教学论文

语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言语技能的基础。学习英语必须从语音开始,没有语音就没有口头的交流。良好的语音能为英语进一步学习和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打下基础。因此语音教学它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二级要求”中的语音要求: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4、了解单词有重音;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在小学英语起始阶段----三四年级,忽视了语音教学。,三四年级的英语课堂上缺少语音知识的`明确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跟着教师读,回家听录音学。为了记住所学,有的学生甚至给单词注汉语拼音或汉字。

2、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独立识词的拼读能力的训练,大多数学生不具备拼读能力,造成词汇记忆困难,最终导致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二、本学期针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做法。

1、合理安排语音教学的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二级目标,明确每一教学段的语音教学任务。进一步明确字母与读音的密切联系。本学期的学习,通过了自然拼读来教学。英语自然拼读法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感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奥妙,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从而达到看到单词就会读,听到单词就会拼的学习目的。通过这一段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科学记忆和拼读的同时,基本能充分把字母与单词发音充分结合起来。

2.随堂潜入语音教学,润物细无声。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如中学生,集中学习音标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集中学习音标会使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本学期教学单词时,我采用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语音方面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归纳读音规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字母与音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3.依旧带新,巧入语音教学。

因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不能机械的进行。而应强化语音教学的方法指导,促使学生趣味习得。对于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认读单词是极其困难的。读完就忘是常有的事,本学期我还采用了以旧带新、音形义结合最适合他们的记忆方法。例如:ball这个单词,学生学会all这个组合后,在遇到tall,fall,call……等单词时,学生就很容易正确读出这些单词的读音,而且还能记牢他们的拼写。这些词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因为它们是由很小的语音单元组合成的,而这些小语音单元是孩子们在很多种不同的组合中都会用的。

4.明确sightwords的学习。

sightwords是英语中最为常用的一些词汇,能看到就读出声音来,可以大大提高进入阅读的孩子自己朗读书籍的能力。其次,由于其中的一些词汇不符合,或是符合某些少数拼读原则(例词很少),便将这些词汇都集中到一起,让孩子看到就读出来(称为sightwords)。

这部分词语,有220个的,也有语言学家总结出300个的。这些词汇,因为是儿童书籍中最最常见的词汇,只要是进行听力先行的家庭,无论是看动画,读绘本,会在听力阶段大量接触这些词汇。这些词汇的声音,对于孩子来说,早就都是熟悉的很的了。那么,当他们进入阅读,只要稍加训练,便可以掌握如何将这些词读出来。

平日只要给孩子多读书,多做游戏,在语言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就吸收了,而不是作为一种学习内容。

只有在进入阅读学习的时候,这部分和phonics拼读不同,这部分需要整体认读。只有在进入阅读学习的时候,这部分和phonics拼读不同,这部分需要整体认读。

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夯实取决于小学英语教师自身较高的语音素质和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心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小学生更容易形成习惯的定势”,学生一旦养成靠音标读准单词、靠读音想音标拼出单词、自动运用把音标和单词进行比较的方法记单词等习惯,他将终身受益。因此,在平时的语音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规范有序的语音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具备初步自主学习能力,为加强交际能力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夯实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浅谈小学英语如何开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去认识英语,让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小学英语的时空里,怎样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得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是英语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英语活动开展,在知识与技能中获取知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必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信任、融洽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从行动上参与学生的`探索活动,心理上富有童心,语言上饶有童趣,对学生的每一次成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的每一个错误都给予肯定,对学生的每一个错误或失败,都给予耐心的引导或帮助,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天地。

二、课堂中以“玩”激趣,获取真知,诱发探究能力。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中玩,目的是让他们异想天开而不是纯粹的玩,要带有目的性,在玩中求知、在玩中求真,玩出科学的真谛。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英语内容时,我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拿出各种物品,让学生来猜、来读。让学生充分认识物品是怎么用英语来说的,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也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纪小,好新奇,我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多种猜谜游戏。我在教学中常常使用goodtry!tryagain!d-on’tbeafraid!you’recleve!等鼓励性语言,并通过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来帮助学生使用新词新语,用爱心去呵护、启迪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均衡地享受到阳光,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恢复他们积极向上的源动力。

三、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孩子“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让学生得学之乐,才是正轨。”小学生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们认识事物的动机。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语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没有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感到厌倦。

总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在实践中交流为主要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自身钻研课程标准、驾驭教材的能力,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麻河镇凉亭小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开展与普及,以及多个版本教材内容不一致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对此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从20xx年秋季起,全国各地的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而最近几年许多学校尤其是城市的小学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普及与提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与方法。

一、教学的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1.使用教材版本的多样。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教材出现了一纲多本、多套教材并行的情况。使用的有人教版、外研社版、河北教育版、北师大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这些版本又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版。这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阶段选用的教材出现了不同。小学使用河北教育版的初中可能使用人教版,小学使用外研社版的初中可能使用河北教育版。即使是同一套教材也不是完全衔接配套的。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都是以课标为基础,但都有自己的编排体系和目标要求。比如,课标要求小学毕业学生学习600~700个单词和50个习惯用语,但并未给出具体的词表。每套教材所选的单词是不同的。话题和语法方面也不相同。

2.小学英语的师资和教学方法的制约。小学大部分地区普及了英语课程,但现实情况是小学英语师资力量跟不上,小学英语课程存在开设不到位的情况,在农村这个问题尤其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面狭窄,甚至是其他学科的教师转教英语的。一些教师没有领会英语课程标准,更谈不上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小学英语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单词、语句。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歌曲、绘画及游戏都会涉及到。好的教师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也有不少教师把课上得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3.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几年的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语言环境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往往使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记忆和背诵,使学生失去兴趣。英语的单词和句型需要学生记忆,有些篇章需要学生背诵,学习意志薄弱的孩子在学习中开始落后,一些学生不愿学习英语。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搞好教学衔接。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所教学生的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中学英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对教材进行改动和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初中教学的起始阶段,可以先放慢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对小学的英语课程进行一段时间的复习,循序渐进,逐步引入初中的课程。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多数是以初中为起点的起始版教材,而衔接版教材由于教学的实际情况,只有一些外语学校能真正用起来。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复习甚至重新学习的机会。

2.教学方法的衔接。中学英语老师应该加强与小学老师的沟通,进行听课调研,发现中学英语与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尤其是七年级课程和小学六年级课程的异同,找准衔接点。七年级学生和六年级的小学生一样,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还是适应小学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教师可多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学道具进行教学,保持学生学习的兴奋状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歌曲、游戏、表演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其学习兴趣。如何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是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3.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英语水平已经出现了分化。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留不同的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以自己的实际程度为基础进行学习实践,优秀的学生向着更高层次不断冲刺,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不再失望,因为他们每天也有收获,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有些学校由于初中入学时学生英语水平差别较大,开展了针对英语学科的分班教学,也有一定的成效。

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十分重要,如果衔接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学生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断探索和研究,找出更好更多的方法和对策。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英语是门语言,语言是要说的,小学生说英语的前提是会读、读的出来、读的流利。而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小学教学论文“target=”_blank"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小学生熟悉、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即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这个课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读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教学训练中,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感知、感悟朗读对象的内容和要素,最终培养起语感,积累起对英语的喜爱和一定程度的掌握。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效。

英语是门语言,语言是要说的,小学生说英语的前提是会读、读的出来、读的流利。而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英语四项技能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占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四分之一,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朗读,是运用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语音技巧和手段把语言内容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读者仔细看清语言材料,通过朗读把语言内容内化,达到熟能生巧、灵活变通、促进学习成效的目的。

1英语朗读的现实意义。

英语朗读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母语来说,学习语言是听说在先、读在后。但在大语文环境下学习英语,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的质量,朗读流畅,发音优美是进行交流的前提。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的习惯,应该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常规方法和习惯,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1)朗读可以使学生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记忆更加深刻在大声朗读时,通过颅骨把声音传达到听神经,大脑记录下送达的信息。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即“内化”。内化是学生语言习得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内化,学生对于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记忆特别深刻。

2)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英语思维是英语学习者必须达到的学习境界。人的语感是逐渐形成的,通过大量的朗读,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有感觉,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也就是对英语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有了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学起英语就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实际现状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小学的英语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反复的常规教学,这样只是对个别单词、短语的学习,教师的导读、传教,在学生那里只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遇到对话的片段,对对话也是简单的处理,分角色、领读也不能很好地起到熟练听说、感悟语言的效果。

常规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看似教师辛苦、学生也辛苦,个别教师也用到了朗读训练的方法,但是,在引导学生朗读英语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应该引起他们的重视。如: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这些现象必须是教师在朗读训练、朗读引导中引起重视,并注意及时采取有效的监督防范策略。

3.1晨读指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显得尤其重要。这个朗读时间可以确定在早晨。

本文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晨晓的时间让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氛围。在这个时间进行英语朗读训练,能够让小学生对所朗读的材料内容有一个较持续和专门的记忆,学生这种在视、听觉上的反复地重复和灌输,可增强他们的记忆效果。也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在晨读时可以进行班级巡查,并及时指导个别学生的朗读,例如:要求准确把握句子中哪些单词重读,哪些单词弱读等,发音是否够标准、清晰,督促不能读错字,考察声音的重轻和速度的快慢都要适度。相信指导学生坚持晨读的习惯,会让多数小学生受益匪浅、劳有所获。而且,与以往的学生朗读水平相比较,现在的小学生对于任一篇的英语文章都能熟记于心、朗读记忆的速度比较快,甚至可以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本人分析认为,可能是他们在校外接触的`英语氛围和我们生活中日益出现频繁的英语环境导致,以及学生本身的素质都在生活环境改善、全社会注重教育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使得小学生学习英语没有以前那么吃力和茫然。

3.2齐声朗读引导。

教导做法上,本文建议可以在上课音乐或铃声鸣响后,在老师进入教室的一至两分钟时间之内,安排小学生自发地在班干部或课代表的带领下,将之前安排的朗读任务、朗读作业,有针对性的进行重复朗读,这个作业里,也可以包括某些特殊句型、重点句子、常用语句和重点单词、多用词语等内容。

通过本人实践,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训练学生的整体朗读能力,同时,也可以以集体的朗读气氛带动个别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其学习英语的动力。而且,一些小学生独处或在家时,也许会羞于朗读,然而在集体中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一起朗读,学生更有激情和胆量,会读得认真,读得仔细,后面也就有在众人、家长、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英语朗读水平的勇气和信心了。

3.3朗读材料督导。

阅读英语应当轻松愉快,也可以轻松愉快。要做到这一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首要的。学生是对贴近生活、有趣味性且与其水平相当的朗读材料才会产生兴趣的,因此对于朗读材料的选择,应多选择一些有情节的小故事,琅琅上口的英语童谣儿歌和一些饶口令。如对高年级学生我提供《英语小读者》,里面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儿歌,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去投稿。低年级学生我鼓励他们去看dora,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买dora书学习英语。学生非常喜欢这些英语书籍,教师可以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朗读故事或表演do-ra里的片段。提高英语互动交流、学习模仿的的内在动力。

3.4读音辅导。

小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同时,要注意自身英语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性认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如果教师的英语朗读不地道,学生的朗读必定会受影响,如果教师的朗读没有感情、没有节奏,要求小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是不现实的。总之,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以使学生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使小学生养成朗读英语的好习惯。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整合信息技术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采用多媒体设备,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使他们增强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全国范围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在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能够使其贯穿其中,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与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初次接触到英语这一学科时,往往会因为没有一定的兴趣而不愿意去学。这使得小学的英语授课的要求被提高到一定层次,教师在运用直观性的原则安排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特点,进行有效教学,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衍生之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就是贯穿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这一理念。当前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运用现代的新技术来促进教学无疑是在教育领域实现一大变革。与此同时,科技的不断更新变化,也在促进着教育的转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理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欧美国家开了这一先河,这种势头发展迅猛,我国也受此理念影响颇深,现代信息技术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大实现。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当教师传授知识时,口述与板书显得尤为重要。但有的时候,教师费劲写出了重点内容,传统的板书会延长授课时间,总体课时会增多,这时,科技的角色便突出显示了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设计的安排都需要我们综合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有效节约时间,减轻工作量。对于教学的文本、图片、动画、声音等因素,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结合授课情况,能够丰富教学画面,生动直观地表现授课内容,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等方面,予以刺激,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他们的口语,播放英文歌曲和英语音频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在闲暇的时间给他们播放一些励志的美国电影。对于任何人而言,在学习新事物时,有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英语这一科目时,他们可认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导下,教师让学生听单词发音,然后试读,使他们明确发音,这将有效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意外发出错误读音的现象,并且有效的视频和课件能给小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歌曲,对于我们授课内容的导入,也可以添加其精彩的程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这是不同于传统授课的情景,这对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弊处。

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我们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应用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当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时,在备课的环节可能会节省很大的工作量,但是会出现一些自制力不强的老师去偷懒,呈现懒散的工作状态,同时呢,只在课件的形式上大费周章,而对其课堂授课的实质内容没有透彻地掌控,这将造成学生无法抓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课后无法及时复习到所学内容,也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种种不良现象。与此同时,教师仅仅利用课件,将一节课的知识贯穿到ppt中,忽视板书的书写,极易造成学生单方面地依赖课件,甚至会有部分学习不踏实的`学生,不带课本,只看课件,不预习和复习知识。当教师仅仅通过课件的传授,虽然丰富了教学形式,活跃了授课氛围,但是学生的思维往往只依赖于课件的调动和带领,没有在根本上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一份精美的课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师授课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三、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一教学形式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也有其存在的弊端,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我们进行创新和转变,进以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的适用性。方法如下:

(一)综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发挥至关重要,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相应缩短教师的授课时间,节省工作时间,但是并不代表教师就能完全放弃板书的书写,我们需要结合课件,综和重点内容,从而有效传达重点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楚明白一节课到底学到了什么,从而使他们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提升积极性和主动性,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在一起。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我们不能对一些学习效率低的学生有偏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念。再者,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体现于教学课件的设计,课件质量的高低,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能否提高,是有着直接利害关系的。只有经过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熟练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实践,就能有效地促进教学。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新学生旧有的学习理念。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根本不用教师去费多大的心思,学生会自己主动地去学。当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吸引学生学习,提供学生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就能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主动性。

总之,教师单纯地授课,一人主导,而且无法使学生参与其中,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当我们将科技运用与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设备,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是使他们增强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时,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且使其贯穿其中,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论文

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一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评价进行讨论。文章首先回顾与思考了国外多元评价的研究现状;然后明确了多元评价理论的相关概念并从理论上思考、建构更适应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本文从多元化改革内容与实际教学中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出发,结合多种评价主体思考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评价。最后,对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评价的进步性和制约性进行了讨论。

多元评价;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

根据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goforit》全新改版的迫切需求,role-play(角色扮演)始终贯穿全书,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听、说训练,并倡导体验式学习;其实role-play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它要要学生掌握语言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表达相结合来把整个语境表现出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而中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沿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只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这种教学体制导致英语学习变为一种应试手段,教师更多的关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怎样通过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呢?多元评价手段值得尝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评价不能单一地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而应该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求有关学者、专家、学校及一线教师反思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僵化的评价体系,并从理论上思考、建构更适应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它是一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对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进行多元化设计,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不但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语言学习习惯。

多元评价至今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多元化测试人格的方法”;后来塞蒙兹,开辟了评价中多元化思想的先河,成为教育领域中多元化思想发展的重要借鉴。不过,塞蒙兹的多元化思想还是较为简单的,不够系统化。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通过长期研究证明并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理论。

多元评价的教学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这一概念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加德纳在对这一概念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多元评价更多的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考试的标准化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并定性,在教学中从实际的教学状况出发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改革。

多元评价体系在教学改革中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多元化改革内容,分别为:多元化内容评价(学业和非学业、知识与能力);多元化方式评价(定量定性、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多元化标准评价(个性化与标准化);多元化主体评价(教师主导性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

实施步骤与方法:

研究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评价与考查。

第一步,学期初对所有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诊断性评价,并用档案袋真实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

第二步,教学过程中实施以教师、学生、家长为主的多元评价主体相结合的方案,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并继续运用档案袋记录过程。具体方法: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进行日常学习过程的详细记录,日常学习过程评价表作为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采用教师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相互评价、学生自评的方式:对每日家庭作业、每日听写、每日背书、作文、单元默写、单元测试等进行测评。并对其它活动在适当时间进行展示、嘉奖、鼓励。

第三步,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确定学生成绩。

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评定包括日常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另附平时成绩加分细则表)和期末笔试成绩两部分,共150分。其中日常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占30分,笔试成绩占120分。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将日常学生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和期末的笔试成绩进行汇总,确定每个学生期末的总成绩,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

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打破了“一考定终身”这一评价制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了鲜活的重生,因为这种评价制度不再以单一的考试评价来断定学生的学科能力,而是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多种评价,最后确定学生的英语水平。它不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性,还主张个性的发展,支持个体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空。

运用多元评价手段对初中学生进行评价,是一种动态、灵活的评价手段,在其实践过程中程序相对复杂、费时较多,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繁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何才能得到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是一个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1]elli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3]蒋碧艳梁红京.学习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下背景下的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56—58,128.

[4]徐勇.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7]张小娟,大学英语教学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海外英语[j],20xx(08)。

[8]颜涛赵秀玲.充分利用多元评价促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xx(02).

[9]周鹏来.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xx(06).

英语教学论文

完美的教学设计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前提,为了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在授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策划。

如果能以系统分析教学模式原则做指导,将系统分析模式完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语言输入到巩固再到输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笔者将以系统分析模式为理论框架,论证系统分析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可行性,从而巩固英语教学效果。

系统分析模式是教学设计中一种很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在借鉴了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的基础形成的。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到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是学生,“产出”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模式强调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产出过程及系统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借此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1]。是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对教学过程的系统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学系统的各种构成要素,为教学系统“产出”的最优化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关注的是教师安排教学的能力:输入能力、操练能力、输出能力。

输入是教师通过大量照片、音像、精美的布局等多模态引入新的语言知识的过程;操练是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输入的语言片段进行巩固练习的过程;输出是语言交际的最终模态,学生达到一定的语言能力即可进行语言交际。

3.1印象深刻的输入。

早在上世纪20年代,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输入假说”论[2]。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主要侧重于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输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能力。只有预先进行各种和大量的语言输入,而后才能将这种语言储备转化为语言能力,进行语言输出。输入并不等同于利用录音或音像进行简单的听力训练,而是检验教师是否具有提供给学生印象深刻的输入的能力,也需要教师调整适合学生此阶段的教学方法。

3.1.1自然教学法[3]。

自然教学法是由stephenn和tracy提出来的: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由简到繁,逐渐提高;学习第一语言对于幼儿来说,既是生存的需要,又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第二语言习得也可模仿母语形成的特征,在英语学习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

因此,教师在输入过程中应尽量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设计和完成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输入。在学习新词汇、引进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应给于学生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输入。

3.1.2背诵输入法。

n的“输入假说”中指出,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语言习得是通过大量的理解性输入而产生的。最佳语言输入应具备如下4个必要条件:(1)可理解的;(2)密切相关的;(3)不以语法为纲的;(4)大量的。其中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条件。而背诵输入恰是这种可理解性输入最本质的表现形式。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输入,有利于口语输出的产生,因为复用输出能力(说,写)是在理解输入的基础上产生的。

提出了情境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的语言情境。教师设计恰当的语言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自然地学习和使用语言,加深对语言的的掌握。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语言环境。要解决这一问题,英语教师就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情境和机会。

3.2高效有趣的操练。

操练是语言练习和知识巩固的阶段。

英语学习过程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在完成输入阶段的学习后,应进行合理的语言操练。

教学内容可以扩展为讨论、辩论等具有创造性的语言形式。此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训练,学生可丰富语言知识,形成自身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操练要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在心理无障碍时,才能将大量的输入信息转化为自然的语言输出。信心和动力是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学生的自信心强、情绪稳定,才能热情的参与课堂活动。自信心强的学生能够比较自如的使用外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不怕犯错。为了避免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3.3完美的输出。

语言输出是系统分析中的产出模式,学生通过信息交流、自由讨论等语言输出,口语、听力及思维能力将得到同步提高。

当学生进入高级阶段后,教学重心应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上,这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

3.3.1“分层输出”教学模式[3]。

语言输出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将教学内容合理的裁拼整合,分层输出,从补全对话和模仿例句的半输出到脱离课本进行角色扮演的完全输出,才能真正将语言储备完全转化为语言能力。

3.3.2合作学习。

作为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koons首先倡导实施的,基本特征是在教学中强调人际合作与互动。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性格各异,焦虑、消极、恐惧、自卑这些性格必定对外语学习,特别是对口语提高带来消极影响。而小组合作学习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以达到每个同学都参与口语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产生的满足感。[4]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再次去获得成功。可见,培养成就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在教师根据系统分析模式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成就感,学习动机从低层向高层转变,要让成就感贯穿于系统分析的每个步骤。

二语习得是一个语言形成的过程。每个教学环节,从输入到操练再到最后产出都要兼顾到学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参考olshtain和cohen撰写的言语行为课程的设计方法:诊断性评估、模仿对话、情境评估、角色扮演、反馈与讨论等。

在输入的步骤中应该适当调整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增加输入的可理解性,可以运用诊断性评估,通过可接受性评分,提高学生对言语行为的`认识与理解。

操练过程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仿对话可呈现给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言语行为对话。情景评估可以通过场景分析、分组讨论、言语行为程度与意义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有影响的语义惯用语句的选择意识。让学生习得的语言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加学习语言知识的成就感。

完美的输出使语言信息转变为语言能力,良好的评价照顾到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让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地进行语言交际。

总而言之,学生是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主体。在二语习得中,根据系统分析模式理论设计的教学过程,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在学生智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系统地运用语言功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学习英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高中英语教育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终身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为此作为学生英语学习引路人,在新的形势下,老师应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和约束执行能力,使学生有机会并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有助于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或使用英语所必需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能力两大基础,培养学生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英语素养。

高中英语教育本就应该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

而目前,结合当前新课改的教育形势,我们则要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应以教师思路的转变为起点。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的起点,但并非终点,学生自己才是他们探求知识以及磨练能力的终点。

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强行的生搬硬套都不尽科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准确地说是语言习得的主体。

以书为书,不问目的不加思考地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应该逐步改变甚至摒弃。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必须以充分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精髓为驾驭的基础,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某人学会多少单词,多少句式,若能让他们学会自动学习,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并且在英语习得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自我驾驭和评价,那么我觉得英语的教育才真正有了现实的味道。

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思路转变的时候首先得考虑的问题。

其次,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育受到考试极大影响,应试教育在中国根深蒂固。相对来说,高中的英语教育更是因为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惨烈而紧缚于高考这根指挥棒,一切教育教学都是为了高考能取得好的成绩。

为此,我们从相当程度上来说忽略了语言习得的自然过程,忽略了对青少年英语学习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实行满堂灌,死记硬背,以高考考点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神经。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单纯以考点强化为目的而进行的语言教学可谓在目前的高中英语学习过程里面,在学生中间比比皆是。

为考而学,为考而教,甚至是为考而生,可悲!

在2009年暑期高中新课程培训中,再三强调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根据学生的其起始水平,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设计从感知到学习到实践和评价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相应的促进学习的教学活动。依据学习过程设计,实现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可以保证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学习特征开展,从而促进学习,也达到了优化教育方式的目的。

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特别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来优化。

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为pre―learning,while―learning,post―learning三个阶段,这就是pwp教学过程。

pre―learning(学习前)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学生自我准备,教师激活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其目的是为新语言内容的学习进行准备。这一阶段包括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中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复习,激活等活动。

while―learning(学习中)阶段当然就是学习新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课堂进行,但也可以是学习在课堂之外的自我学习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

post―learning(学习后)阶段是学习新语言之后的评价,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运用活动阶段,因为课堂内的活动本质上都属于学习阶段的活动,即使是课堂内的运用也是促进学习的运用活动。

pwp教学过程可以用以听、说、读、写各种技能教学过程,也可以用于词汇、语法、课文等学习过程,其核心就在于是否以学生的语言学习为过程的中心。

pwp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优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时候,明白教师的作用是指点和引路,学生的语言习得需要自己去揣摩和训练。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建议或者是看法:

1、学会控制授课时间。虽然现在很多地方的英语教育基础设施都还不是很完备,但是就是不用电教,课堂时间合理的控制仍是很有必要的。

在进入正式的授课之前,我们需要导入和铺垫,而学生也需要有准备和预热。而在一定的讲授和点拨之后,我们更需要给他们缓冲,思考,理解乃至运用实践的空间。

2、学会分层授课。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应该有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我们得明白,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一下子把你所指点的东西弄明白搞透彻,也并非高一的学生就应该一下把某个词的高考考点掌握。

3、学会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

高中的教育应该是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阶段,高中英语更是首当其冲。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太过于形式,就是为了考试,与实际运用相差很远。

要引导学生明白,高中的英语学习里面,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的起点,学生自己才是他们探求知识以及磨练能力的终点。高中的学习就是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为终身学习打下最实在的基础。

4、注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加强。

教师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要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总的来说,高中英语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注重高中英语教育的教学方式的优化,教师的教学得法,方法得当,指挥合理,就会促进学生好学、会学,在课堂内外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也会将学生的一些不利于语言学习的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中心。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高中英语教育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终身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为此作为学生英语学习引路人,在新的形势下,老师应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和约束执行能力,使学生有机会并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有助于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或使用英语所必需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能力两大基础,培养学生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英语素养。

高中英语教育本就应该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

而目前,结合当前新课改的教育形势,我们则要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应以教师思路的转变为起点。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的起点,但并非终点,学生自己才是他们探求知识以及磨练能力的终点。

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强行的生搬硬套都不尽科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准确地说是语言习得的主体。

以书为书,不问目的不加思考地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应该逐步改变甚至摒弃。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必须以充分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精髓为驾驭的基础,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某人学会多少单词,多少句式,若能让他们学会自动学习,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并且在英语习得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自我驾驭和评价,那么我觉得英语的教育才真正有了现实的味道。

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思路转变的时候首先得考虑的问题。

其次,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育受到考试极大影响,应试教育在中国根深蒂固。相对来说,高中的英语教育更是因为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惨烈而紧缚于高考这根指挥棒,一切教育教学都是为了高考能取得好的成绩。

为此,我们从相当程度上来说忽略了语言习得的自然过程,忽略了对青少年英语学习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实行满堂灌,死记硬背,以高考考点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神经。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单纯以考点强化为目的而进行的语言教学可谓在目前的高中英语学习过程里面,在学生中间比比皆是。

为考而学,为考而教,甚至是为考而生,可悲!

在2009年暑期高中新课程培训中,再三强调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根据学生的其起始水平,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设计从感知到学习到实践和评价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相应的促进学习的教学活动。依据学习过程设计,实现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可以保证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学习特征开展,从而促进学习,也达到了优化教育方式的目的。

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特别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来优化。

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为pre―learning,while―learning,post―learning三个阶段,这就是pwp教学过程。

pre―learning(学习前)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学生自我准备,教师激活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其目的是为新语言内容的学习进行准备。这一阶段包括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中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复习,激活等活动。

while―learning(学习中)阶段当然就是学习新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课堂进行,但也可以是学习在课堂之外的自我学习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

post―learning(学习后)阶段是学习新语言之后的评价,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运用活动阶段,因为课堂内的活动本质上都属于学习阶段的活动,即使是课堂内的运用也是促进学习的运用活动。

pwp教学过程可以用以听、说、读、写各种技能教学过程,也可以用于词汇、语法、课文等学习过程,其核心就在于是否以学生的语言学习为过程的中心。

pwp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优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时候,明白教师的作用是指点和引路,学生的语言习得需要自己去揣摩和训练。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建议或者是看法:

1、学会控制授课时间。虽然现在很多地方的英语教育基础设施都还不是很完备,但是就是不用电教,课堂时间合理的控制仍是很有必要的。

在进入正式的授课之前,我们需要导入和铺垫,而学生也需要有准备和预热。而在一定的讲授和点拨之后,我们更需要给他们缓冲,思考,理解乃至运用实践的空间。

2、学会分层授课。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应该有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我们得明白,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一下子把你所指点的东西弄明白搞透彻,也并非高一的学生就应该一下把某个词的高考考点掌握。

3、学会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

高中的教育应该是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阶段,高中英语更是首当其冲。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太过于形式,就是为了考试,与实际运用相差很远。

要引导学生明白,高中的英语学习里面,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的起点,学生自己才是他们探求知识以及磨练能力的终点。高中的学习就是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为终身学习打下最实在的基础。

4、注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加强。

教师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要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总的来说,高中英语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注重高中英语教育的教学方式的优化,教师的教学得法,方法得当,指挥合理,就会促进学生好学、会学,在课堂内外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也会将学生的一些不利于语言学习的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中心。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教育也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在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以工作的过程为导向,教师根据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的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工作过程导向其实就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下,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目标,做好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中职英语教学经验,探究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中职英语教育;作用分析。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大批的高科技人才。这就给我们的中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科技人才,我们中职教育就要积极地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势,革新中职教育教学的课堂模式,这也意味着中职的英语教学应当和工作过程有效结合起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养成终身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一些中职学校中虽然进行了英语教学,但是更多的是从公共基础课上来进行的,在教材设计上也主要是从多技能大纲出发的,加之一些教师更多的是采取了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从学生的未来发展上来考虑,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发现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并不能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提供帮助。如在汽车维修专业中学生在毕业后很容易出现看不懂外国进口汽车部件维修说明等现象。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要从学生的工作过程上入手,以此来作为指导思想,做好中职英语教学工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契机。

二、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想要落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但是也应当要明确的是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做好教学辅助与设计工作,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也要做好课堂设计工作,将学生带入到仿真现实场景中,以此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也能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一般来说,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的影响下,教师要做好现代教学工具的开发与研究工作,通过开发出相应的课件,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要做好课件的设计工作,将不同的场景带入到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培养好学生的英语能力。所以想要落实好任务教学,要从工作过程的一般结构上入手,且将英语学习融入到工作过程中,学生也不再单纯的学习英语教材中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明确工作的过程与内容,在感受未来工作场景的同时,提升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英语教学工作,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对考评方法改革的运用。在我们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考核教师是否优秀,主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衡量。中职英语的成绩测试实际上就是一个评价的过程,当然从学生英语成绩里面我们可以读取很多的东西。它不仅仅测试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也测试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对英语学习的态度。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好多中职学校都提倡通过工作过程导向进行中职英语教学。但是在评价方面还是走“老路”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方式来衡量教师的工作能力,并没有通过学生的交际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脱离了以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这样无法真正了解工作导向在中职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传统的笔试考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做好教材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首先,要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做好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调整工作,完善结构比例。通过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以此来将学生带入到企业中,在实习中接受英语教学与培训。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其次,是要从岗位群的特点与要求上入手,做好英语教学模块的划分工作,通过将不提供的模块对应不同的英语技能,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如在教学中可以将英语分为专业英语与情境对话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平。最后,要从实用性原则上入手,做好教学培养工作,如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企业中日常的交际用语或是工作专业英语等,提升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多元化英语教学实践上入手,做好教学引导工作,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诗歌朗诵或是英语辩论赛等。另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育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英语的作用也在逐渐凸显,所以我们一线英语老师一定要做好中职英语教学工作。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要坚持从工作过程导向上入手,做好教学完善工作,同时还要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好学生的英语能力,确保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所带的班级有七八十个学生组成的大班级,也有十几个学生组成的小的班级。根据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小班教学效果较好,现根据自己的经验浅谈一下英语小班教学。

关键词:小班教学;英语;互动性。

一、小班教学的必要性及优势。

要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和目标,就要加大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多听、多说、多读、多练。传统的大班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各自的座位上,课堂实践只能局限于少量的师生互动及同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因时间关系,很难做到让每个学生参加操练,学生学习英语大多是听的多讲的少,学生的英语能力得不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小班授课使学生实践机会增加一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小班逐步增多。

经过多年的验证,小班化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有成效的。在这种特别的教学方法下,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其一,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其二,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成为可能。

二、容易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增强互动性。

在英语教学中,作为英语教育者,我乐于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起到联系各个小组的作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坐姿、座位我都不作限制,我认为限制学生肢体语言的条条框框太多,可能使他们的思维受到约束。它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变,但它带来的却是深层次的改革,是变被动为主动和互动。

英语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师生课堂的有效互动,有利于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小班教学,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改变座位排列方式,使课桌摆放与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小组围坐式、圆桌式、排队式、“u”字形等多样性的排放形式,使学生对教学环境产生了新鲜感,更重要的是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互动。这种教学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是高密度的交互过程,不只是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是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只有双方的情感达到共鸣才能发挥双边的最大效应。

三、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总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在课堂中我也开始尝试“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有计划的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而我会指导各个小组学生在各自学习的基础上互相帮助,并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共同解决问题。

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增强师生间的情感化。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发掘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并赏识每个学生。“小班化”教学的意义并不是让个别学生受益,它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而且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明确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的艺术天赋得到发挥。

规模庞大的班级,座位拥挤、人数众多、层次不一,客观的环境阻碍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发言与讨论机会,往往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或能力较低的.学生,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自然会产生失落感,失去主动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信心,甚至与老师产生隔阂。而在一个小班化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双边活动,共振的频率增多、密度加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对老师产生亲近感。

五、采取分层教学,增强针对性。

我认为分层教学是英语小班化教学当中的一个重点,而能否运用好分层教学则是衡量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还会更多地借鉴他人成功教学经验,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小班教学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到每一节英语课的充实,真正达到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效果。

在小班化的课堂里,教师更容易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其次,更容易指导学生确立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调动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倾注情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更容易指导学生学会列自学提纲并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制定,要求内容体现目标、结构体现层次,问题要有指向性。

总之,英语教学在“小班化”教学中更应创设开放、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并很好的实践于“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英语教学论文

推行分层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多更广泛的学生能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水平的高低还是需要有一个考核标准与方式,在现阶段教学中我们完全排除以考试为主的结果性评价体系也是不现实的想法,况且结果性评价体系还是有其明显的优势值得可取,所以在评价体系上我们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将过程性评价体系导入其中,将两种体系有机的结合,完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可以拓宽结果性评价体系考核的内容,变单一的书面考核方式为口语与书面考试相结合,将两者都纳入到期末考试内容当中去,期末考试成绩笔试占80%,口试占20%,笔试加口试成绩成为期末考试成绩。可至于口试考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学生朗读复述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分组编情景对话表演等都可以。其次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表现情况以平时成绩的形式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这样既能更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就是学生期末英语的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评定方法如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平时作业20%+课堂、课后表现20%这样由于过程评价体系的介入,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表现都能给出客观评价,如学生是否认真、独立、按时完成自己层次的作业,是否正确,是否争取完成高层次的作业都转化为平时成绩分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思考,是否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是否能主动地提出问题等也被纳入考核体系当中;还有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外学习时间、写英语日记等,以及英语竞赛获奖情况都被纳入评价体系,如对于学生在英语听力/词汇比赛、英语演讲/辩论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等取得良好成绩,在期末成绩中都给予加分奖励,这样一系列更为丰富的评价内容既能更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成绩,也能对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加以掌握,便于指导学生进行更好地改进,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的教学思想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应强调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派上用场。因而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在通过课文内容的讲授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硬工夫,将来学生在实际工作也许没有多少机会用英语进行直接写作,但是基本的听人说话与人交流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翻译以及写作能力;其实就是注重以专业为依托,注重符合专业需要的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如以机电专业为例,学生除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侧重补充与机电相关的专门词汇,在此基础上补充讲解工作中涉及较多的应用文体如电类设备的英文说明书,或是元件的英文包装等材料,让学生借助于一定的工具阅读明白意思并能将其翻译成正确的中文,这样既为学生将来的实际工具打下实用的基础,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主体不应该只有教师一个,应该是学生与老师双方共同参与的,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学生有参与评价、承担评价中的责任的权利和义务。学生成绩评定的主体应实现多元化,教师、学生、都应成为学生成绩评定的参与者,多方面收集信息,在最大程度上综合学生的成绩。结合上面所谈的评价体系,在平时成绩中的课堂与课外表现部分完全可将老师评价变为学生评价,具体做法是:课堂表现的10%可由学生本人先自评出成绩,再由学生所在宿舍组成学习小组互评,然后班委会评定,最后由带教老师与辅导员共同审定,学生对审定不服可申请重审。10%的课外学习也需要学生参与,作法是:对课外学习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学生对自己所写的英语日记及发表在校英语学报上的文章进行自己评定,再交由带教老师进行审定。平时作业、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可由老师评定。还有,口语考试也可以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因为高职英语课时较少,而课堂上人数较多,所以学生能得到的口语练习较少。课堂、课外学习小组是形成性评价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专业将学生按性别、寝室把学生组织在学习小组内,每节课后,对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进行互评。在课后,对学生在英语角、英语比赛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进行监控、评估,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口语实际水平。

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本项研究的70位学生来自广东省肇庆市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这些学生已有十多年的英语学习经验,具有了基本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然而,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基本想法还是存在很大的障碍和困难。

(二)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包括14个问题。问题1和2是机械策略,问题3是语音策略,问题4和5是分类策略,问题6至9是相对意义策略,问题10是词块记忆策略,问题11是想象策略,问题12是视觉和声音的策略,问题13是文化战略,问题14是修改策略。每种策略分别从总是使用、有时使用、从不使用三个程度进行划分。70份调查问卷共发放70份,上交有效问卷60份。本研究的价值率是85.7%。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

经统计,在总是使用策略中,33%的学生热爱视觉和声音策略,居首位;31.6%的学生使用词汇组块记忆策略记忆单词,排名第二;平均24.4%的学生总是使用相同的学习策略来记住单词。在有时使用策略中,61.7%的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策略,居首位;58.3%的学生使用机械策略,排名第二;平均有49.5%的学生会使用各种策略,从浅编码到深度编码记忆单词。在从不使用策略中,40.8%学生不热爱分类策略,排名第一;语音策略占35%,排名第二;平均26.1%学生从来没有使用一个以上的学习策略。

(一)视觉声音策略与视觉声音智能。

音乐智能有节奏、音乐和听力。具备高水平的音乐韵律智能的人能够辨识更敏感的声音、节奏、音调和音乐。他们往往会利用歌曲或节奏学习和记忆信息,在音乐的背景下,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视觉和声音策略在总是喜欢使用策略中排名第一,因此教师可以多运用各种视觉和声音素材在为载体教授单词,用美丽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加强对词汇的直观理解和长期记忆。

(二)复习策略与内省智能。

内省智能包括反省和自我反思能力。复习策略是内省智能的体现。“根据米勒的实验,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通常是5-9模块(7加或减2),存储在短期记忆的信息通过充分的接触和合并可以成为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因此学生通过复习检测不仅能够把已掌握的词汇合并成长期信息,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还没掌握的词汇。因此,教师应制定检测巩固词汇进度,既促进词汇习得,同时发展学生内省智能。

(三)文化策略和交际智能。

人际智能是与他人互动的策略。拥有高人际智能的人往往都性格外向,能灵敏地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性格和动机,他们容易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理解,通常是通过合作而学习,经常喜欢讨论和辩论。调查结果显示,文化学习策略在有时喜欢使用策略中排列前茅。他们愿意通过国内文化与外来文化异同比较的方式记忆新单词。因此,教师应根据学习者这一优势调整教学战略。教师可以收集有趣的外国文化材料,把新词汇编排到材料中。例如,当教授“圣诞”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收集关于耶稣、信仰、祈祷、救主、圣经、和十二门徒等词汇或故事进行教学。

(四)分类策略和逻辑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包括逻辑、抽象、推理和数字,强调传统的数学能力、推理能力、科学思考和探索。分类策略是数理逻辑智能的实施方案。分类就是根据词缀、派生词、上级、下级、同义词、反义词、同义词所显示逻辑思维过程。问卷调查显示,40.8%的学生从不喜欢使用分类策略,这说明学生的逻辑思维尚未得到合理培养,故对词缀、派生词、上级下级词、从属词不感兴趣。逻辑思维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核心方法,教师应尝试把数学逻辑智能引入词汇教学中,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词汇逻辑系统。

(五)语音策略与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指的是口语或书面表达智力。语言智能高的人显示出词语和语言表达的准确度。语言智力高的人学习外语相对容易,因为他们有较高的口头记忆的能力,能够更容易地感悟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法和结构。语音策略是言语智能的体现。但调查却显示35%的学生从不喜欢使用语音策略,他们对语音不感兴趣,不喜欢用语素、辅音、元音、音节、或重读记忆单词。部分原因是英语语音规律与汉语存在差异性,并且语音教授过程机械枯燥无味。但英语是一门语言,应该利用语言智能促进英语词汇习得。语素、发音、辅音、元音、音节和重读是语言的元素,教师可以充分按照语音规律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并通过各种方法如游戏、比赛途径去教授词汇,使枯燥的语音规律活跃起来。

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习者不同的智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因此,英语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多元智能优势和学习策略调整其教学策略。只有词汇教学与词汇学习的结合,找出适合学生的多元智能水平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掌握词汇。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低年级英语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单词与语法句式,这几点学生很难真实的掌握,经常在日常学习或者考试中体现出问题所在。利用活动教学法正式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形式主动去学习英语、使用英语,从而实现由单词个体记忆到语法句式应用的目标。

1.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

无论是哪种教学方式,英语学习的基础必然是单词,因此在活动教学中也要注重单词的学习与记忆。以初中牛津7a教材为例,在讲到介词短语时,老师以“教室内的我坐在何处”为主题开展活动,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切实地掌握“infrontof/from...to/between...and.../next...to”此类介词短语。在活动中应当依照三步进行:第一,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好一个较为明显的参照物,例如讲台、课桌等;第二,选择两人组成一组进行英文对话,要求学生要准确说明自己所站的位置,说明身边最明显的参照物;第三,教师要将互动中的学生打乱顺序,再让学生用英语表明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说明这个位置上的参照物。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但能够锻炼学生对单词句式的理解能力,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来。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动教学中,要保证活动的顺利性,这需要教师亲自去引导学生,在活动之前对单词进行拼读,让学生理解单词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那么活动将会由于学生未彻底记住单词而终止。

2.英语学习的核心—句式。

在英语课堂上,活动教学法能够得以顺利开展,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式,这是活动开展的基础所在。英语训练基础也是如此,都必须要锻炼学生正确使用英语的句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活动准确地利用英语句式相互进行交流。例如:在讲到一般现在时的时候,引用的句型为:wheredothey/doeshe/doesshecomefrom?wheredothey/doeshe/doesshelive?.....这些是教学中的重点所在,可以要求学生在这些句型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利用这样的句式进行对话活动练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句式,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学习到真正的实用型英语。

活动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单词、句式等,还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活动教学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例如,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职业介绍卡片,让参与的学生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之后面对大家利用英语将卡片上的职业进行描述。主要的过程在于:教师说:onthat?pleasedescribethisjob.此时学生要对卡片上的职业进行描述,教师需要及时予以记录,但是学生在叙述时可以不必强调语法、句式的正确性,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以轻松的心态参与进来。等描述之后,再由教师针对其错误进行逐一解答,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口语训练中,实现口语教学的目的。

二、结语。

总之,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尤其在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当中,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采用活动教学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在活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活动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调动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效率,从而更为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与合作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下掌握住相关知识,最终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们的综合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英语教学论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随着英语教材内容的加深、难度增大,学生基础差,课堂听不懂,兴趣索然;单词量增加,学生对单词又记不住,产生了畏难心理;加上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当,教法陈旧、单一,缺乏趣味性和艺术性,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因此,“初一朵朵金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初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上承初一基础阶段,下启初三中考,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控制和缩小两极分化,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师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1.不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初一英语的好坏与小学英语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的英语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快乐英语,因此学生们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做做游戏、唱唱歌、读读书,而不肯花大力气用在背单词和课文上。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到初中根本不能适应,导致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脱离了班级的整体水平。同时由于在小学有的学校很重视英语音标的学习,而另外一些学校不太重视音标的学习,就形成了一种哑巴英语,记忆单词只是死记单词的拼写,而不是根据音标来有效地记忆。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记得快也忘得快,所以就不能有效地记忆单词,整个英语的知识大厦就缺少牢固的基础。

2.缺乏英语学习的大环境。这里所指的英语学习环境是指英语学习的大环境,而不是指我们的英语课堂。的确,对于我们这样的非英语国家来讲,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足为怪。初中英语教材已有了很大的变动,变得更加贴近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尽管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去思维、去讲、去说,但是一旦下课就缺乏足够的操练。于是一些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操练的同学,他们的英语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好;而另外一些在课堂上得不到练习的同学,课后又缺少很多机会去给他们练习,他们相对来说就要差一点。这样日积月累,慢慢形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最终导致了两极分化。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接轨问题。为了减少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产生,我们应注意小学与中学英语的接轨问题,尤其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单词听写不作为重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到了初中一下子要求记这么多单词,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记、会写,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我在接初一年级时特别注意这一方面问题的解决。首先把26个字母认认真真地教读教写,每一个重点句,我都把它们编成小对话和小游戏,然后同桌或小组对话练习。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那种恐惧和厌恶的情绪也就消失了,尤其在第一学期,然后慢慢调整方法,课堂节奏循序渐进地向初中目标靠拢。

2.研究教材,把握课堂。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小学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初中阶段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与学上,对每课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过关。“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把英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展示性的直观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使教学与情境相结合。

3.主动学习,激发兴趣。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初中学生如果能听懂老师和同学的英语,自己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思想,能读懂简单的读物,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有收获,兴趣就会产生。所以,每堂课都要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有练的时间。每堂课尽量让学生多说多练,遇到短文的学习我就让他们复述或编写对话进行练习。总之,要尽力了解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教。

4.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做到人人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就应该找学生谈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对于一些掉队的学生,要及早指出,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5.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现代教育正在从“知识中心”向“人本中心”转化,它使教育更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方面的发展。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的是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学生英语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教育形式,因而教师必须定位自己,加强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教学+科研”、“知识+技能”的学习型人才。每一位教师在了解当今教育动态的前提下,要改变传统守旧的观念,接受人本主义、合作学习的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总之,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扫清了英语学习中的一切障碍,再加上老师设计的听、说、读、写的情景教学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会越来越浓厚,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英语学科特点,提出基于“时效性资源”整合的高中英语教学,并提出“时效性资源”开发的原则及实施策略,以期为一线高中英语教师高效教学提供参考。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它旨在强调本身的应用能力。在当前互联网发达的背景下,英语学习资源也相当丰富。但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资源多是以课本及练习册为主,忽视了英语应用性的本质。而本文就这种现象,提出基于“时效性资源”的高中英语教学。“时效性资源”本身具有时代性、时效性、鲜活性的特点,符合英语学科的要求。而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在师生互动等层面探索整合“时效性资源”。从相关性、有效性、适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等基础上,全面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一、“时效性资源”开发的原则。

我们知道,“时效性资源”的特点是具有时代性、时效性、鲜活性。那么教师在“时效性资源”开发过程中就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和动向。将新形势、新政策中出现的相关资源、动向及时引入课堂。同时抓住德育教学的最佳时机,充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英语作为一门对时效性要求很高的语言性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就要围绕“新”字。基于这种特点,首先教师在“时效性资源”开发时就要具有生活性。生活性的教学资源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资源开发具有时效性,这是由英语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因为英语本身就是更新较快的语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很高。这就需要运用时效性资源,充分锻炼英语的理解能力。再次,具备启发性原则。遵循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锻炼,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具有时代性。时代性是指社会生活中的大小时事、新闻,或者某一时期内学生重点关注的'话题或事件。这种资源具有广泛性,可以小到学校、教师或学生层面,也可以大到国际、国家层面,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以找到与教材的交叉点,从而进行资源优化。与教材中的资料相比,这些“时效性资源”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阅读英语报纸杂志,搭建展示平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重点要求学习资源的时效性。而英语杂志、周刊等符合这种要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阅读报纸、杂志等,鼓励学生接触最新语言素材,扩大阅读面。这种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例如,《国家地理》(nationalgeographic)、《21世纪英文报》(21centuryteens)、《学生双语报》《英语广场》《空中英语教室》等,这些语言材料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难度也符合当前高中生的英语水平。那么,教师就要每周布置一定的阅读量,搭建展示平台,刺激学生主动阅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学习体验。(2)关注时事热点话题,拓展国际视野。为刺激学生主动关注时事热点,教师可以在课堂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通过小组的形式,在课前每个小组做一个五到十分钟的幻灯片新闻报告。这些新闻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电视及网络等。重点要依据学生的兴趣方向,并分享对待此事情的态度及看法。例如,笔者曾在班级坚持每周两次,一次两个小组的英语新闻“报告会”。每次课后布置一定的任务,要求人人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新闻稿的撰写和发言。从当时的活动表现看,学生选取的新闻话题多涉及娱乐明星、军事新闻、歌剧表演、国际形势等。然后基于每个话题,做一个简单的班级小型讨论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多元化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高中英语教学资源。

综上可知,基于当前互联网发达的背景和英语学科的学习特点,笔者提出的“时效性资源”整合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师生互动等层面探索整合的。构建学习的平台,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开发“时效性资源”。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切身体会英语学习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参考文献:

[2]章兼中.基础英语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吗——三论为交际运用英语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1,(3):61-68.

英语教学论文

十七世纪时,西方学者就开始研究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法国教育家卢梭在《论语言的起源》一文中指出,语言和音乐都是情感震荡的产物,都源于人类情感表达的需要;两者同源而生,密不可分。同时,音乐不仅可以产生优美的旋律,而且可以更好的表达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德内涵。

这说明音乐对于语言的学习起着一种不可代替的重要角色。此外,保加利亚心理分析教育家洛扎诺夫也非常重视音乐的使用,他认为可以将音乐应用到教学中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因为只有在放松和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学习。在暗示教学法中,洛扎诺夫就巧妙地利用音乐渲染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gaston认为音乐在教学法中,不仅可以利用节奏独特的潜力带来活力和秩序,而且通过在音乐表演中获得的自我满足增加自信。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音乐来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关于英语歌曲与教学的关系,国内也有一定的研究。许多一线教师和学者,主要从歌曲的作用,教学效用及歌曲运用现状的分析。对于探究歌曲作用的学者有很多,比如,赖军萍认为,英语歌曲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魅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高利利认为,对于字母,词句以及语法的教学,歌曲歌谣起着很大的作用。陈金莲,陈建平他们发现,歌曲教学在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以外,还能从整体上改变学生的语音面貌,扩充词汇库及学习语法跟句型结构。

对于歌曲运用现状的分析,范雷英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运用现状的几点质疑和思考,他对现今小学英语歌曲歌谣教学的现状概括为三点:首先,歌曲教学只停留在说唱层面上,并没有很好地运用歌曲进行语言学习;其次,教师选取歌曲时也是随意在网上下载一些,没有很明确教学的目的何在,只注重课堂活动形式;最后,在引导学生创编歌曲时,没有充分发掘学生潜力及教师的作用。然而,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主要针对歌曲本身的作用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对歌曲歌谣进行教学现状的分析,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并没有与学生及歌曲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对于选用歌曲的原则及应用策略的探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歌曲应用策略的探究甚少,因此,对于歌曲歌谣应用策略的进一步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英语歌曲具有旋律优美、节奏感强、语言生动、易学易唱的特点。而小学生具有好新,好动,好表现,模仿力强等学习英语的优势。这时,英语教师要是把英语歌曲与教学联系起来,利用音乐的旋律,把学生的感情带入到情境中,与歌词的内容产生共鸣,不仅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歌曲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1.小学教学中运用歌曲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一个对学习有强烈的动机和兴趣的人,他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不会因遇到困惑而消极,反而能激发他的斗志。小学生天真幼稚、求知欲强、注意力不稳定、意志力差,只关注他所喜欢的新鲜事物,而趣味性、愉悦性的歌曲符合学生爱动、爱玩、爱表现的心理。因此,教师运用歌曲教学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互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2.小学教学中运用歌曲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规定,小学英语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活动课为主要的教学模式,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教学方式,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歌曲教学在热身环节中活跃气氛,而且能进行听、说、唱、演等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去“因材施教”,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歌曲,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小学教学中运用歌曲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在教学中不能强制学生去死记书本知识,机械训练,而是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及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这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能灵活变换教学方法。歌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参与、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无生机的课程内容和无趣的练习变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旋律,进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这表明歌曲教学与新课标的理念相一致。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运用歌曲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选用歌曲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及策略。

1.英语歌曲选用的原则。

歌曲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歌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从现状分析来看,教学仍然停留在说唱和模仿上,并没有深入分析语言知识点。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也广泛,如爱情的美好、国家政策、宗教等。因此,在选歌曲时需依据以下的原则。首先,歌曲要具备趣味性,语言性及教学性;其次,歌曲要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然后,歌曲受大部分学生喜欢,且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根据课文的需要和教学来丰富说唱方式、活动设计及歌曲的创编。

2.英语歌曲的应用策略。

小孩子喜欢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的歌曲。歌曲在语言教学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要想形成有效地教学,教师在运用歌曲时应掌握以下策略。

(1)在边听边唱的韵律中,自然渗透语言知识。

运用歌曲教学不能局限于让学生会唱歌,而是巧妙地运用歌词来进行语言学习。同时,在学生边听边唱时配上相应动作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中,这样利于意义学习和情感流入。但教师在韵律中渗透语言知识,需注意的是课堂活动明确而具体及可操作性,歌曲内容和方式与学生的生活相近。最后,通过听、说、唱、演、读等多种活动方式,学生从乐中获得知识,进而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和提高交际能力。

(2)引导学生创编歌曲,在乐趣中培养英语运用能力。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知识学习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富有感染力的歌曲,能以饱满的愉快情绪进行教学。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能只用现有歌曲让学生唱唱跳跳,活跃气氛,而是大胆地创新并且引导学生自编歌曲,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尝试着运用语言,不断加强语言实践训练。小学生英语内容注重基础、单词易懂、句子简短、语法简单、主要对人和事物的具体描写,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根据教师的要求创编歌曲。正因为课程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的知识,运用歌曲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能感知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发展水平。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是教学的阵地,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应创设情境,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在乐学中发现语言错误。因此,教师在歌曲教学时,不单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培养他们在学唱歌曲时能感知并学会运用英语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师要运用歌曲进行教学,但更要依据自身的条件来灵活运用歌曲,从而尽可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歌曲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对教师而言,它能激励教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而言,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课堂教学而言,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乐中动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然而,想要运用歌曲上一堂好课,教师应在韵律中渗透知识点,引导学生创编歌曲,在情景中学,情景中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者:邓红艳史艾丽思徐一芳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