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就看读后感(通用19篇)

时间:2023-12-12 04:12:13 作者:笔尘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记录自己的阅读历程,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些精彩的读后感范文,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同一本书。

《上学记》读后感

做家教带的是语文和英语,因此常常有机会和小朋友们闲扯,免不了的就是扯到关于大学里的一切。

这就像每一次有即将要上大学的网络好友来问我一些建议一些描述时我总是不把话说得太全一样,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在这些年里发生的一切也足以让我自己变得更加悲观,我还是愿这些才读初三、高一的小朋友对于未来有一份憧憬,如果大学都对他们没有想象了的话,那么他们还要靠什么来撑过这暗无天日的三年呢?当然,如果他们想象的是无拘无束的打游戏的话,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时候我总看着他们说,都并不是说希望你考个好学校来光宗耀祖,你考好不好和我也没半毛钱关系,只是我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了,我好歹还是上了一个211,我不希望你以后真的对你的生活因为环境、因为周边的人、因为学校而觉得失望和迷茫,这些我都见多了。

我说一个选修课150人来个70人就不错了。辅导员点完了到,就有些学生当着教授的面冲出教室逃走了。然后教授带一点苦笑地说道,现在的学生是真的很自在啊,我们当时上课,有个学生调皮,趁着教授转过身子写粉笔字时从窗户跳出去,被教授瞥见了,摔了粉笔就走了。

我说上当代文学课,老师问看过这个没,一个人举手,看过那个没,没人举手,最后是阿城的棋王,看过这个没,两个人,老师停了一下,说,好吧,两个人也算是很多的了。

小朋友多半是当笑话听,听完也没什么感受,只觉得惊讶。我说,所以没觉得自己会出淤泥而不染,我是已经觉得很痛苦的麻木了,我也是不太希望你要继续走这条路下去。

所以,正如何老在书中一直提到的,“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当些年吃粗粮,天天躲飞机,可是为何就有人有这样的信念。如今倒是每天都活在恐惧、担忧之中,工作没落实、家庭没落实下来之前,谈不上更多对于幸福的期待。但是看《上学记》的整个过程,却又真切是幸福的。

就像每一次看80年代的各种描述和访谈录或者看带相同内容《巨流河》一样,分明自己压根没有经历,可是看着就会从内心深处带着一种幸福感,一种期盼。这就是曾经在这片大地上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尚处不远之前。并不是盼望着能够重新回到那样的时代,只是看着,单纯地看到“自由”这样的词语,听到那些有个性的人,听到那些日常琐事,都觉得饶有趣味。

是真正觉得幸福的阅读时光。

也许还是要说回现状。那一日看去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一个人在宿舍里看了一晚上。那种幸福感和兴奋感与今日阅读无他。突然就想起小学的时候,和母亲每天早上守在电视机前看大专辩论会的转播,然后就觉得原来大学就应该长这个样子。就像高中时候窗外的那一柱高高的水塔,总觉得我把太多幻想都寄予在它身上。

然后才发现,写作学一年就写了一篇练笔,并不教授小说的写作技巧,而只是谈所谓的.“素材”“写作主体”“写作客体”“积累”“结构”“散文的特性”,以至于在那个看完大专辩论会后的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我开始慢慢回忆当初我曾经有过的,来中文系的幻想,想认识一些巨有个性、巨牛逼的人,想颠倒三观,想好好学习写小说。

然后我才发现,如果说有的人回忆起过去的梦想还会觉得遗憾和心痛的话,我四年后的处境,竟是麻木地再也想不起这些梦想,已经当回想起来丝毫不会觉得难过了。

我还记得从杭州回长沙的火车上,和几个人讨论到80年代。我总是不忍表达对那个年代的喜爱之情。但是几个岁数大一点的人马上打断了我,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只看到那些年的文艺气息,没看到物质生活的贫乏,没看到如今生活的便利,你要啥有啥。我深觉得他们说的特别对,于是之后在谈及民国或者是80年代,我都会收一笔,因为我确实也会开始想象如果我生活在那些年,一定也会抱怨生活的种种不方便和丑陋。

可是我还是在《上学记》里面看到了有人在谈论“幸福”,而且是心甘情愿从字里行间中提及到的那种幸福。即使是在承认物质条件不好、社会兵荒马乱的前提下的幸福。那种幸福真的是与现实无太多关联。

可能我又得好好再想想这个问题了。

上学记读后感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猪一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吃着葡萄一边唱着歌,心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可真舒服。

这时妈妈从家里出来,对小猪说:“孩子,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应该上学去了”。小猪听了说:“行,妈妈”。第二天猪妈妈把小猪带到森林小学山羊老师所教的二年一班,山羊老师把小猪和小鸡安排在一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是小猪还是好吃懒做,书包里总是有吃不完了的零食,身上的衣服特别脏也不换,小鸡和同学们都不跟他玩,有时还笑话他、欺负他,可小猪根本不在乎,还说:“我不脏,我不脏”,山羊老师每次看见小猪也充满了烦恼,想找机会和他谈一谈,于是他把小猪找来,只见那小猪一边吃着零食一边问:“老师,你找我什么有什么事”?山羊老师看见他的样子已经气得无话可说了,便说我要给你退学,小猪听了更不在乎了,于是小猪便再也没到森林学校来上学。

上学记读后感

很喜欢老先生在里面提到的自己对于读书的态度,借用了五柳先生中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本就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所追求的不过是一时的快乐,喜欢什么,喜欢看什么,喜欢怎样去读,都是个人的选择。

不是说一本书读完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也不是说能够带来多少利益上的回报,很多事情本就不应该用金钱去衡量,不过就是追寻一时的快乐,记得住,记不住又有什么要紧的呢,看进去,看不进去也都没有多大的区别。

不过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坚守好属于自己人生的课题就行了,不要去妨碍别人的人生。现在读着读着,发现很多不理解的事情也能够换得一种看开,大概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上学记读后感

很久没有去写读后感,之后一定要很快补上阅读的进度。

这一本,为数不多的读了第二遍的书,好书在不同的年龄段去读,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常读常新,直至现在,才算是真正明白了经典的意义。更像是生活的一个回顾,这样的回顾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下,变成了个人眼中的时代记忆,从众生的角度去看当时的世界,多了几分无可奈何,也少了几分动荡变幻的迷惘。最初看并没有太大的感悟,现在去看,结合自身的情境,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西南联大组建仅有短短的时间,却引得那么多人的怀念。

动荡的时代,似乎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似乎打乱了人们所有的生活,却还是会有一群人,潜心学术,潜心研究。思想上的交融,没有标准的讲授,每个教授讲出的都是自己的研究,多年来深刻感悟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的规划与标准,也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就好像只是思想上的冲突。会有学生与老师的辩论,会有老师之间相互的埋怨,会有言语上的冲突思想上的不一致,却也还是会成为很好的朋友,不因为思想观念相左就分离指责。

那样的生活,是现在达不到的,也是不敢去想的,自由,分散,或许不再会是当今大学所选择的目标了。

走路上学读后感

今天,刘老师但我们去看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走路上学。看完电影后,我认为这是一部感人又好笑的'电影。电影中的娜香是一个善良又总为弟弟着想的人。而瓦娃又是一个可爱、勇敢的孩子。看完了电影我觉得他们姐弟的感情是永远都抹不去的。

他们山区里的人都要用绳索溜索过江去,因为那里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可能要过好几个月政府才能给他们建桥。而一天,瓦娃和娜香的奶奶中风了,妈妈就叫娜香过江对面去叫医生来。我当时想:为什么么她(妈妈)不自己去呢?我想或许是她要留下来照顾奶奶吧。当娜香找到医生时,医生本来还不肯去的,因为他今天就要去城里了。我就想:真是一位没良心的叔叔啊!不过娜香就不断的求医生,医生最后还是答应她了。娜香想让医生用绳索过江,可叔叔不要,他宁愿走很远的山路。不过,最后呢,还是溜索过江了。看好了奶奶的病后,娜香对叔叔说:“我还有一个朋友生病了。”于是,娜香指了指明明(狗)。治好后,医生说:“想不到我在这里治的最后一个补然是给狗治病!”这时,我们都“呵呵”的笑了起来。

瓦娃为了上学想偷偷溜索,可是第一次就给妈妈发现了。但他不没有放弃。有一天,他把外套绑在木头上,接着就偷偷带上绳索去他姐姐的学校偷学。怎料到第一次去到就给聂老师发现,第二次还是这样。当妈妈知道时就马上打他,而且还说:“我以前有一次溜索差点儿就从索上掉下江去!”于是。瓦娃就答应了以后不再溜索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聂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发了鞋,而弟弟却很想要,姐姐就给他了。并说:“我都习惯了,没事!”这真是一位为弟弟着想的姐姐啊!不过弟弟第二天又还给姐姐穿了。娜香那天放学时,很想给弟弟买双鞋,可是自己却没有钱。这时,聂老师替她买了,娜香又感激又开心!因为弟弟终于不用再穿拖鞋了。娜香把鞋塞进包包,可是在溜索过江的时候(两只鞋的鞋带是绑在一起的)有一只掉出包包了,娜香伸出一只手想去捡,可是够不着,她就伸出两只手去捡。突然,她掉入江中……看到这里,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一家人知道后都十分伤心,特别是瓦娃,这件事在他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们要好好珍惜和别人感情,特别是亲情。而且想把自己没有用的学习用具捐给贫困山区。还要学习娜香这种善良、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这个电影让人笑一下又哭一下,不过,我更觉得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

上学记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讲述小学生优秀学习习惯的书,书名是《丁丁上学记》,这本书深深地启发了我。

全书以一个聪明、淘气的小学生丁丁为主人公,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小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通过阅读故事,能引导我们思考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我在丁丁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时我与丁丁一样上课的时候会听不懂,文中就通过丁丁的`同学各抒已见,介绍了课堂上听好课要养成的好习惯————学会运用“五用法”,用耳朵听,用眼看、用嘴说、用心想、用手记。难怪以前我会听不懂课呢,原来,听课也有这么多学问,要养成这么多的好习惯,真不简单!

让我们从小培养优秀的学习习惯,尽情地享受学习的快乐,争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走路上学读后感

今天,陆老师又给我们推荐了一部电影——《走路上学》。

刚听到电影名字的时候,我掩着嘴偷偷笑了起来,心想:“走了上学?哪个学生不用走路上学啊,这部电影能好看吗?”有点怀疑,这次陆老师是不是推荐错了。

带着怀疑,我开始了观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娜香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越江溜索上学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弟弟瓦娃给姐姐娜香穿新雨鞋的那个部分。瓦娃把娜香穿的鞋脱了下来,用自己的衣服轻轻地擦拭娜香的脚,再细心地给娜香穿上聂老师朋友捐的新雨鞋。这时姐姐娜香高兴地合不拢嘴。这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心头为之一震,他们穿个新雨鞋都那么高兴,山区的孩子们实在是太可怜了啊!后来,老师知道了他们的生活艰苦,就帮他们买了新鞋。这时,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当我正为他们高兴时,娜香在溜索时,一不小心,怀里的新鞋露了出来,娜香不假思索地探出身子,想拿回鞋子,手一松,这时,悲剧发生了,溜索的钩子没有挂住,娜香掉入了滚滚江水中。就这样,娜香死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抑制不住地流了出来。一双鞋,一条命。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同学们,我想说,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山区的孩子吧!我们可以把我们平时穿不了的鞋子,洗洗干净放进小区的回收站。一起寄给山区的孩子,让他们有鞋穿,让电影里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的压岁钱捐给山区,帮他们造桥,让他们不再冒险溜索上学。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山区的孩子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让世界充满爱!

《上学记》读后感

《丁丁上学记》这本书是博客里的熙熙妈向我妈妈推荐的,于是妈妈也在当当网上给我订购了这本书。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终于拿到了这本书。

这个星期,我一直都在看这本《丁丁上学记》,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甚至有时妈妈叫我吃饭,我也听不见。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里面讲了很多的学习方法。我的成绩不怎么优秀,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中介绍的'学习方法,来提高我的学习成绩。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丁丁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并介绍了许多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过电影”学习方法,复习要用“吃药片”法等等……书里面面有很多小故事,每种学习方法就是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来告诉我的。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要想提高学习成绩不仅要学会思考,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还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前我就是没有学会好的方法,在考试中才会考不出理想的成绩。我以后一定要用对方法,使我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我希望更多的小学生们都来看这本书,用对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上学路上读后感

《走路上学》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为了到对岸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滑索过江的感人故事,真正触动了灵魂最深处的情感。

走路上学,这在常人看来只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这对小姐弟却是个难以企及的梦想。姐姐娜香靠危险的滑索溜过江上学,在弟弟的眼里,这却是让人无比的羡慕,但妈妈坚持要瓦娃等爸爸回来带着才可以溜索。可是,事与愿违,在外打工的爸爸总也不回。终于一天,弟弟没能抵抗住来自对岸的诱惑,偷偷溜索过江,到了心仪已久的学校。不曾想,瓦娃溜索过江的秘密被家访的聂老师戳破,聂老师送来的那双红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他答应妈妈和姐姐:有了这双鞋,他就不再偷着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这双漂亮雨鞋还给了姐姐。

影片最后段娜香的坠江相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尤为强烈,故事也因此达到了高潮。这部“将美撕毁给人看”的影片,自始至终是那么完美地、也是令人心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剧中人物无论是主角姐姐娜香,还是弟弟瓦娃,以及聂老师,甚至配角村长等等,都无限深情地投入,决不懈怠其中任何一个细微处,那么感人至深、没有悲情、滥情的噱头,《走路上学》通过孩童瓦娃的纯净视角,以朴素而真实的故事蓝本、克制收敛的叙述方式、清新自然的影调、真挚动人的情感和精美简约的风景,紧紧拽住了我们的心灵。

客观上讲,也许人生来就不是那么的平等,而处于优越环境的我更加应该珍惜目前美好的机会和安逸的生活,做到和聂老师那样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的希望没有那么遥远!

上学路上读后感

《上学路上》这部电影讲述了王燕为挣二十四块八的学杂费完成上学的心愿,整个假期奔波挣钱的故事。整部电影用进取、完美的情感感染着每位观赏者。在本是贫穷和苦难的大西北,人性之美闪烁的耀眼光芒就像影片里自始至终流淌的西北明亮的陽光样直射人的心间,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质朴的村民之间互相帮忙,互相关爱;农村母亲对自我女儿那份别样深沉的母爱;孩子们虽然生活贫穷却依旧坚持着欢乐和童真;王燕为了上学的那份坚持和不放弃,这些无不给我带来份暖暖的感动。

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个是王燕追在妈妈身边不停的说:“妈,让我上学”,王燕的妈妈最终说:“行,想上学,自我挣学费”;另个就是在影片的最终,王燕历经千辛万苦,气喘吁吁地跑到学校,把几张被汗水浸湿的钞票摊到教师和妈妈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这两个场景给我的触动很深,也让我想到很多。想要的东西,别人给不了你,只能靠自我争取。

生活的艰辛逼迫王燕早早背负起生活的重担,可我也不得不说这是苦难带给这个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我想她以后的人生也会直这么坚强、进取、不放弃地走下去。

人生固然艰辛,可是应当像王燕那样进取乐观的应对,挣学杂费的路上困难重重,波三折,可她从不气馁,我们能看到的仅有她不停向前奔跑追逐的脚步。每个人的人生都应如此,想要的就要靠自我的努力去争取,勇敢应对遇到的种种困难,想办法去战胜它,坚持不放弃,不断地奋斗,最终的结果就像电影里的最终幕,看着王燕紧攥的小手松开后那几张浸满汗水的钞票,固然辛酸和不易,可其中的满足和喜悦却难以言喻,这便是收获和成长。

《上学记》读后感

何兆武的《上学记》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在于它是由何先生口述,由他人记录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由于何先生过世了,只能由旁人抄写。其实不然,我想何先生是有意而为之,这种写法有一种妙处,那就是有一种亲切感,平易近人,感觉就像是和作者本人面对面的交流,听老人讲着他独有的美好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何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上学生活了,这也是《上学记》的核心、精华所在。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

其一,是自由的学术氛围。当时的学生,各持己见,但是面对分歧,他们最多争辩,绝不会将情况恶化成吵架。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自由自在的环境呢?我想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生之间的友谊良好。何兆武先生这里指出,人的创造力由求知自由、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组成,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正真的第一生产力。自由的环境造就了学术的多产!

其二,就是西南联大的教学状况了。何先生对此有否定,但大体上是肯定的。这些教授们表现的也比较“自由”,很多教授上课不像现在的老师一样兢兢业业,讲义都不带,高兴讲到哪就到哪,更有甚者,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来上课还得看心情。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教授的个性不应该在讲台上发挥的这么淋漓尽致。

西南联大出了很多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其原因,我想有这么几点。首先,西南联大的生源较之其他大学,不能说最好,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其次,西南联大的周边环境比较偏僻,学生们除了在学校一心向学,毫无其他去处。然后,教授们虽然有点喜欢耍性子,但他们的水平非常不错,他们能传给学生知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认知水平高了,在学术上才能有更高的造诣。最后,西南联大的教学规模属于小班教育,众所周知,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利,学生和老师能处于更活跃的互动之中,很多新创意、新想法也随之迸发而出。

《上学记》读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共读《米小圈上学记》之——魏老师的仇人。魏老师还有仇人?是谁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原来故事是这样的:最近铁头一直在补习功课,他要争取第一批加入少先队,所以没时间陪米小圈玩耍。今天魏老师说,她已经选好了第三位加入少先队的同学是谁。魏老师把手指向了铁头,铁头开心的差点儿晕过去。谁知道,魏老师竟然说,是邢铁的'同桌郝静,铁头听完彻底晕倒。魏老师表扬郝静的助人为乐,而米小圈也觉得自己可以加入少先队,却遭到魏老师的打击。

我知道了,同学之间,助人为乐是不求回报的。

成语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如:清·《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又如:他迫不及待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成语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如: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又如:他一向都是助人为乐。

《上学就看》读后感

我很小的时候,便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事就喜欢拆玩具,喜欢在大自然中找昆虫。爸爸看了没办法,见我那么喜爱科学,就买了一套《上学就看》的百科全书给我。这套书分为8个类别,分别是中国家园、动物园、科学馆、太空馆、科学馆等。我最喜欢的是动物园这一本,当我看到观赏鱼时,做梦都想自己能饲养这些小鱼。

我知道,科学探索需要实践。很快我从市场上买回了3只小金鱼,第一天它们还在水里游来游去,到了第2天它们便没精打采,不肯动了。到了第3天清晨,可爱的小金鱼便肚皮朝上了,我既伤心又疑惑,她们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死了?我绞尽脑汁地想。正无计可施时,我打开了《上学就看》,很快我找到了答案,呀,原来是鱼缸中的氧气不够才让小鱼死去的。有了科学知识指导,我便又买了一个大一点的鱼缸和几条金鱼回来饲养。这一回,小金鱼陪我度过了约半个月的快乐时光。

我心中暗暗高兴,可好景不长。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小金鱼竟不吃食了,在水里也不肯游动了,我开始担心起来。于是我认真细心的观察,发现小鱼的腮上有细细密密的小白点。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不喂食就会好的。可是过了一天,小金鱼的白点更多了,我觉得还要用科学去救活它。我翻阅大量的资料,在知识的大海洋里,我找到了病因:小金鱼得了白点病,必须用盐水消炎,用药物白点净才能救治它。我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每天不厌其烦的为小鱼加药换水,大约3天左右,小金鱼痊愈了,看着它们又能快乐,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我真高兴啊!现在,小金鱼已经长得很大了,可以说它们已经真正地成为我们家幸福的成员了!

在喂养小金鱼的日子里,爱思考、爱探究的我真正明白,大自然真是一本无字的书,科学在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如果没有科学,不去探索,我们的世界将变得多么黯淡无光。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有声有色!我们的爱和梦想将由童话变得真实。

上学路上读后感

你尝试过用什么方式去上学?坐车,还是走路?有这样一群孩子,每天都是“飞”着去上学,所谓“飞”就是溜索,这些孩子,就是出自于《走路上学》。

《走路上学》是彭臣、崔雨竹所写的一部短篇小说。故事主要讲述了生活在怒江边的一户人家,七岁的瓦娃看到姐姐娜香每天溜索过江上学,也偷偷溜索到向往的学校,引起了妈妈的大怒。娜香把唯一的红雨鞋送给弟弟,想把弟弟留在家里,但不忍心的瓦娃又把红雨鞋还给了姐姐。聂老师为瓦娃买了一双新鞋,娜香赶回家给弟弟送鞋时却因鞋子掉入湍急的江中,失手坠江。看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姐姐为了抓住弟弟的新鞋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从中感受到浓浓的姐弟之情。从那以后,瓦娃就没说过一句话。后来,聂老师用心引导瓦娃,瓦娃又变回了原来勇敢乐观的孩子。当家乡第一座桥建成,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俩手牵手实现了走路上学的梦。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好幸福啊!因为怒江边的孩子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上学,而我们都是坐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上学。我想:如果有一条溜索在我们面前,我们肯定有很多同学不敢溜过去,他们却为了能上学,再苦再难也要滑过去;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却一年四季都只能拖鞋穿着,吃不饱穿不暖;我们中多数人都被父母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他们从小就开始干农活、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去做。我们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学习怒江边的孩子们那种坚强、独立、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

看完这本书,我不但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而且觉得我们要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因为这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上学记》读后感

我读了《米小圈上学记》打碎花瓶的这一段。米小圈打碎花瓶后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却像一只猴子逃走了。读完这段,我想起了一件事。

有一次我去表哥家做客,在表哥房间里我很好奇。东瞧瞧,西瞧瞧。“咚”的'一声,表哥的玩具被我打碎了。看见表哥眼睛里含着泪水,我很心疼,连忙承认错误:“对不起表哥,我不会再打碎你的玩具了。”姨妈见我主动承认了错误,表扬了我。

遇到问题,犯了错误,我们可不能学米小圈那样逃跑,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守礼法的人。

成语对不起:表示抱歉的客套话。如:曾朴《孽海花》第30回:“明明雯青为自己而死,自己实在对不起雯青,人非木石,岂能漠然!”又如:对不起,我关上窗子,你不反对吧?。

成语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如: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又如:她虽则是一个纯真的小孩子,但人非木石,究竟总有一点感情。

上学路上读后感

《上学路上》这并不是出自作家之手,也不是名著,只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同学的作文。但读了这篇作文后,真的觉得世界很美丽,让人觉得很欣慰。

一个多么简朴的故事,一个多么平凡的举动,一个多么触动人心的一刻。这个世界因人而美丽。在这篇作文中,有三个值得人敬佩的人。老奶奶人穷而志不穷,能够抵制诱惑。小作者和老板娘就更值得人尊敬,为了一个毫不认识的人,能过帮助她,无论事情有多小,那都是可贵的,是品德的升华!是伟大的!真的让人觉得很感动,很欣慰。

真的希望所有人都能有善心,那么地球会由于我们而放光!

形而上学读后感

自实证主义兴起之后,形而上学便不断面临各种形式的诘难1。20世纪的后期,随着"后形而上学"2等提法的出现,形而上学似乎进一步被视为已经终结或应该终结的历史现象。然而,作为对存在的"总的看法"(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第168页),形而上学的消亡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哲学家的拒斥或疏离;人类思维的历史早已表明:"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同上,第163页)。在这里,更有意义的也许并不是对形而上学表示哲学的轻蔑或憎恶,而是从理论的层面沉思形而上学何以存在(何以会有形而上学),历史上的某一种形而上学能否归结为形而上学的惟一形态,把握真实存在的形而上学是否可能,等等。这种哲学的追问,也可以看作是对形而上学本身的进一步反思。

在其逻辑学中,黑格尔将存在视为起点,并由此展开了他的本体论的学说3。黑格尔所讨论的"存在",首先具有逻辑范畴的意义,而有别于具体的实在,从"存在"出发的本体论,也相应地主要表现为逻辑的分析。然而,本体论的逻辑展开并不仅仅是一种思辨推绎,它在某种意义上植根于现实的关系;以"存在"为本体论的逻辑出发点,同时也折射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本原性。

存在着这个世界或有这个世界,这是对存在作进一步追问的逻辑前提。从常识的层面看,"有这个世界"是不断为生活实践所确证的事实;从哲学的层面看,关于世界是什么、世界如何存在等等的辨析,总是基于世界本身的存在,绝对地否定世界的存在,往往很难摆脱哲学的悖论:如笛卡尔已注意到的,当一个人否定或怀疑世界的存在时,这种否定或怀疑本身已确证了某种"在"(怀疑者及其怀疑活动本身的"在")。海德格尔曾将"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视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或最原始的问题,(参见《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第3-4页)这一问题同样以存在的本原性为前提:惟有"在者"已在,追问在者之"在"才有意义。

对存在的探究,既展开为"为什么在者在"这一类终极根源或原因的追问,也涉及具体的知识领域,后者与经验之域有更切近的联系,其形态往往呈现多样的特点。在近代的知识分类系统中,知识领域通常被区分为所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前近代的知识系统虽然不一定有这种近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但按近代的分类标准,亦可归入相应于以上类别的形态),而每一种知识的分支又常常对应于存在的某种形态。以自然科学而言,物理学主要把握存在的物理形态(波、粒子等),生物学以生命存在为主要对象,化学着重考察原子的化合和分解,如此等等;若进一步细分,则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尚分别包括电磁学、量子力学、核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物理化学等分支,这些学科领域各自又指向不同的存在形态。同样,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往往也分别地指向社会存在的相关方面(如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经济运行过程,社会政治体制,个体、家庭、社区及其相互关系等)。

以存在的某一或某些形态为对象,特定的知识领域总是有其界限,物理学把握的是光、波、粒子等物理现象,生命的新陈代谢、原子的化合分解等往往在其视野之外;同样,生物学、化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也有各自确然的对象,彼此之间往往界线分明、各有定位。知识形态的这种特点并非仅仅见于近代,在近代的知识分类尚未形成之时,"知"即已表现出对存在加以明分别异的趋向,庄子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庄子·天下》)百家众技,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知识形态,它们各自涉及存在(包括日用常行)的某一方面,无法涵盖其他(皆有所长、不该不遍)。广而言之,每一特定的知识领域所指向、所达到的,都只是存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当人的视域限于这一类特殊的知识领域时,存在也相应地呈现片面的、分离的形态。

这种分离的形态,也体现在对人本身的理解上。人既是追问、理解存在的主体,又是"为它的存在本身而存在的"存在者,(海德格尔:beingandtime,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1996,p10《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第15页)作为存在者,人同样也以整体性为其特征,并包含多方面的规定。然而,当人成为知识的对象时,他往往同时也被分解为互不相关的不同方面。对生物学而言,人无非是具有新陈代谢等功能的生命体,在经济学中,人主要是财产关系、生产活动等承担者,在社会学中,角色往往被视为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存在方式,在心理学中,意识及其活动则构成了人的主要规定,如此等等。可以看到,知识层面的人,主要呈现为某种单一或特定的形态:他或是生物学领域的对象,或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或呈现为意识的主体,或定位于某一或某些社会角色;是此则非彼,彼不能易此。在这里,存在的分离伴随着人自身的单一化或片面化。

宽泛而言,作为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形而上学或第一哲学的特点在于越出特定的存在视域,从整体或总体上对存在加以把握。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中曾指出:"有一种学科,它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因自身而具有的属性。这种学科不同于任何其他特殊的学科,那些特殊的学科没有一个普遍地将存在作为存在来对待。它们把存在的某一部分加以截断,研究这一部分的属性,例如数学便是这样做的。"(metaphysics,1003a25,thebasicworksofaristotle,randomhouse,1941,p731)在此,亚里士多德将一般的存在理论与特殊的学科区分看来,并注意到特殊学科的特点在于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对存在加以研究,一般的存在理论则从普遍的(总的)方面把握存在;后者(研究作为存在之存在的学科),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以上看法,同时也彰显了第一哲学整合存在的理论特征。在谈到哲学与存在的关系时,黑格尔也曾有类似的论述:"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而内容就是整个的存在。"(《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一卷,第93页)这里所说的哲学,即包括作为存在理论的形而上学1,而"整个的存在",则指存在的统一形态。在逻辑的层面上,对"整个存在"的把握,无疑适合了扬弃存在分裂的理论需要。

康德曾指出:"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能采取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形而上学。"(《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3页)但他同时又区分了独断的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形而上学,认为只有通过批判,才可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同上,第160-161页)康德的以上看法既对形而上学是否必要的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又注意到了形而上学的形态并不是单一的。相应于对存在的不同理解,以存在为沉思对象的形而上学确乎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形态,其中,抽象与具体之分无疑更具有实质的意义;而对抽象形态的形而上学的批判考察,则是澄明具体形态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前提。

以存在的整体或总体把握为旨趣,形而上学每每展示为多重进路。历史地看,在哲学思维滥觞之时,对存在的统一性的探求便已开始,而这种探求往往又以追问存在的终极本原为形式。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说,便可以视为对存在本原的较早追寻。《尚书·洪范》已提出五行的概念:"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所涉及的是五种物质元素,《洪范》分析了这些元素所具有的润下、炎上等不同功能,并将其理解为事物的性质(咸、苦、甘等)所以形成的根源,由此从一个方面表现出对存在本原的追溯。西周末年,五行说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基本的物质元素,五行往往被理解为万物之源。(参见《国语·郑语》)。

在中国哲学尔后的演进中,万物之源往往被归结为气。王充已指出:"万物之生,俱得一气。"(《论衡·齐世》)"天地合气,物偶自生"(《论衡·自然》)即现象世界中的一切存在,都以气为其实体,万物均为气运行作用的结果。气与万物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气聚而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气:"两仪未判,太虚固气也,天地既生,中虚亦气也,是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王廷相:《慎言·乾运》)"有聚气,有游气,游聚合,物以之化。化则育,育则大,大则久,久则衰,衰则散,散则无,而游聚之本未尝息焉。"(王廷相:《慎言·道体》)万物终始于气,气构成了存在的终极根源;特定事物有衰有散,但作为本源的气则始终存在。

类似的观念也存在于西方哲学的传统之中。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利斯即把水视为万物的原质,认为一切事物均由水构成;1赫拉克利特以火为万物之源,认为世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恩培多克勒进而作了某种综合,肯定万物都由土、气、水、火四种元素构成。这些元素与中国哲学中的五行无疑有相通之处。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多样的元素开始为单一的原子所取代,原子论与中国哲学的气论虽然有所不同(前者趋向于对世界的机械理解,后者则蕴含着某种有机的、辩证的观念),但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则又彼此趋近。

对存在本原的如上追寻,可以看作是试图在始基或基质(substratum)的层面达到存在的统一性1。水、火、原子、气等元素尽管有本原程度上的不同(原子、气相对于水、火等似乎更为基本),但都属构成事物的质料,以质料为始基,意味着将物质元素视为宇宙之砖。不难看到,这里首先涉及世界或存在的构成:把宇宙之砖理解为存在的基础,也就是从世界的构成上,把握存在的统一性。按其实质,世界或存在的构成属于科学的论域,把存在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的终极构成,同时也意味着将哲学层面的问题转换为科学领域的问题。当哲学家把原子或气理解为事物的本原时,他们所作的,其实是一种关于世界构成的科学假设,建立于这种设定之上的存在统一性,似乎亦未能完全超出特定的科学论域。事实上,如现代的基本粒子理论对世界构成的解释属于物理学等具体科学一样,以原子、气等说明存在的本原,在相当程度上也带有科学解释的意义:尽管解释具有某种思辨的形式,与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有所不同,但透过其自然哲学等思辨外观,我们所看到的,仍不外是一种与科学处于同一序列的特定视界。

从另一方面看,在质料的层面追寻万物的始基或基质,同时展开为一个还原的过程,即从事物既有的、完成的形态,向其最原始的构成回溯。当哲学家试图从始基出发建构存在的统一时,他们同时也将存在的统一归结为从既成的形态向其原初形态还原。按其本来意义,肯定存在的统一,包含着对多样性的合理定位,而多样性的定位则以确认事物的丰富性为前提。然而,向原初始基的还原,却意味着回归某种单一的存在形态。在"水"或"火"成为万物的始基时,统一的世界便被归结为单一的"水"或"火";以"原子"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质料,则存在的统一性便被理解为其原子构成的单一性。把握存在的统一性的本来意义在于超越一维或单向的视域,但在还原的形式下,存在似乎依然被置于一维或单向的视域。

以质料为存在的始基,主要是从对象世界本身寻找存在的统一性。对统一性追寻的另一种方式,是以观念性的存在为出发点。中国哲学中所谓心外无物论,便含有在"心"的基础上达到存在的统一之意。当然,"心"也可以指一种意义视域,而以心为本,则相应地指存在惟有进入意义视域,才构成意义世界。但就其在"心"的基础上整合存在而言,似乎仍带有向某一类存在形态(观念的存在形态)还原的性质。另一些哲学家以感觉为最本原的存在,所谓"存在即是被感知"即表现了这一趋向。尽管感觉论的立场在一些哲学家(如休谟)那里导向了对传统形上学的存疑,但化存在为感觉,本身也体现了对存在的理解。相对于涵盖诸种精神现象的"心",感觉无疑具有更特殊、更特定的性质,将感觉视为本原性的存在,意味着将存在统一于某种特定的精神现象。

水、火等质料与"心"、感觉等精神现象尽管有观念形态与非观念形态的分别,但当二者被理解为存在的本原时,蕴含于其中的思路又具有了某种相关性:二者都表现为在一种或一类存在之上建构世界的统一性。当然,以质料为统一始基,体现的是一种质料的还原,它在向初始的存在形态返归的同时,又渗入了某种科学的视域;以"心"、"感觉"为终极的存在,则可以视为精神或观念的还原,相对于质料的还原,向特定精神形态的返归无疑更多地显示了一种思辨的趋向。

扬弃存在的分离性、把握存在统一性的另一种形式,是预设和确认普遍的大全(thewhole)。大全是其大无外的总体,它往往被视为存在的最高统一形态。在这方面,布拉德雷(y)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布拉德雷对现象(appearance)与实在(reality)作了区分,认为关于现象的知识是不真实的,终极的实在是绝对(theabsolute)。从形式的层面看,"绝对"不包含逻辑矛盾,它是一,是整全(awhole),而非多。作为整个存在,它包含着差异,但又并不为关系所分离,相反,关系形式在任何地方都指向统一,这种统一蕴含着超越关系的实质总体(asubstantialtotalitybeyondrelations)。宇宙中的一切差异都和谐地存在于作为整体的绝对之中,在它之外,什么也不存在。(参见appearanceandreality,chaptersxiiiandxiv,london,1916;又见theidealismtradition,,thefreepress,1957,pp135-143)这里首先可以看到对个体间分离形态的扬弃及对统一性的追求,而存在的这种统一性,又是通过无所不包的绝对而达到的。作为整体或总体(thewholeortotality),绝对既统合个体,又将个体间的关系纳入自身,具有凌驾于一切特定存在的性质。

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可以看到指向整体的思维趋向。《老子》一书便有如下论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这里包含着《老子》一书对道的理解:"混成",表明道具有统一而未分化的特点;"先天地生",指出其在时间上的超越性或无限性;"寂兮寥兮",彰显了道无特定的、感性的规定;"独立不改"意谓道不依存于他物而以自身为原因;"天下母"隐喻着万物对于道的从属性,"大"则从总体上突出了道的统一性、整体性或普遍的涵盖性。未分化、超时间、超感性等等,或多或少凸现了道与特定存在之间的距离,《老子》在此前提下强调道的整体性、涵盖性(大),无疑使道同时成为超然于具体存在的大全,而由此实现的统一,也相应地呈现出某种抽象的形态。

无论是布拉德雷的绝对(theabsolute),抑或《老子》的道,作为统一的大全,显然都具有封闭的性质。这种封闭性表现为绝对或道将一切存在置于自身之中,无一物能出乎其外。在这种存在形态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仅仅具有内在的性质,而无外在性,布拉德雷便直接了当地指出了这一点。在他看来,关系只有在整体(thewhole)的基础上才有意义,一旦承认关系的外在性,便会陷于逻辑上的无穷后退:将关系r视为关系项a与b之外的一种存在,则r本身也成了关系项,于是在a与r之间又会出现关系r1,而根据同一道理,在a、r、r1之间又会有r2,以此类推,将导致层层后退,因此,外在关系缺乏实在性。1对关系外在性的截然否定,往往使个体的实在性很难得到定位:当个体与关系完全合而为一时,它便同时融合于大全之中而失去其相对独立的性质。事实上,在各种形式的大全中,我们确实可以一再看到整体对个体的消解。

如前所述,作为存在的统一形态,大全同时被规定为终极的实在。终极既有至上之意,又意味着已完成,后一意义上的终极,与大全的封闭性彼此相关。完成表明存在过程的终结,在此意义上肯定大全的终极性亦包含着对过程的漠视。当《老子》强调道"先天地生"时,作为统一形态的道便被赋予非过程的性质。同样,布拉德雷的绝对(theabsolute)也略去了时间之维,表现为既成的、静态的存在形态。

在如何扬弃存在的分离、达到存在的统一这一问题上,以质料为本原与预设大全、总体固然呈现不同的思维趋向(前者试图通过向始基的还原而达到存在的'统一,后者则通过大全、总体对个体、殊相的超越而实现统一),但二者同时又包含着某种共同之点,即不同程度地将存在的统一理解为同一。向质料的还原,意味着在某一种或某一类存在形态上,整合全部存在,其中蕴含着从多样性到单一性的转换1;以大全、总体为统一的形态,同样以消解个体、殊相等等为前提。在此意义上,无论是向质料的还原,抑或对大全的追求,都以存在的自我同一为实质的内涵,二者在试图克服存在分离的同时,似乎都未能对差异、多样性等作出合理的定位。

形而上学的以上形态,无疑具有较为传统的特征。较之传统的形而上学,当代的分析哲学表现了不同的视域。从注重语言分析的立场出发,分析哲学对传统的形上学较多地持批评的态度,但与逻辑实证主义截然拒斥形而上学有所不同,分析哲学的一些代表对形而上学表现出某种宽容性。首先可以一提的是奎因。奎因认为,科学的理论都蕴含着某种本体论的立场,本体论的问题则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何物存在的问题。关于本体论,奎因同时区分了两个不同的问题,其一是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其二则是我们在言说中涉及的存在问题;前者属本体论的事实问题,后者则属语言使用和表达中的本体论承诺(ontologicalcommitment)问题。本体论承诺的核心观念是:"存在就是作为一个变项的值(tobeistobethevalueofavariable)。(参见fromalogicalpointofview,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0,pp12-15)奎因所说的变项,也就是约束变项或带有量词的量化变项,在命题中,这种变项是不确定的代词,它可以代表一类事物中的任何一个,但未特指某一个,而这一类事物就是变项的变域。"我们的本体论不管取得何种形式,都在’有些东西’、’没有东西’、’所有东西’这些量化变项所涉及的范围之内。""被假定为一个存在物,完全只是被视为一个变项的值。"(ibid.p13)例如,当我们说"有些狗是白的"时,指的是有些东西是狗并且是白的,要使这个陈述为真,"有些东西"这一约束变项所涉及的事物必须包括"有些白狗",而这同时也就承诺了白狗的存在。

就其肯定命题或陈述蕴含着对存在的承诺而言,奎因的以上看法无疑肯定了形而上学话语的意义,然而,奎因同时强调,本体论的承诺并不论及"实际上什么东西存在",而仅仅关涉"某种陈述或理论说什么存在",因此,"这差不多完全是与语言相关的问题,而什么存在则属另一个问题。"(ibid.p15-16)换言之,奎因的本体论承诺所讨论的,主要是对存在的言说和表述,而不是实际的存在本身,在此意义上,奎因将"存在就是作为变项的值"这一断论理解为"语义学的公式(semanticalformula)",并认为关于什么存在的争论可以在语义学的层面展开(ibid.p15,p16)。在这里,语言的逻辑分析似乎取代了对存在本身的把握。

从分析哲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形而上学问题的,是斯特劳森(on)。在《个体》一书中,斯特劳森区分了两种形而上学,其一是描述的形而上学(descriptivemetaphysics),其二是修正的形而上学(revisionarymetaphysics)。在他看来,"形而上学一直常常是修正性的,而较少是描述性的。描述的形而上学满足于描述我们关于世界的思想所具有的现实结构,修正的形而上学则关注于产生一个更好的结构。"(on:individual,london,1959,p.9)所谓"描述我们关于世界的思想所具有的结构",也就是分析与形而上学思维相关的语言所具有的意义,即它不是对世界本身加以描述,而是对我们把握世界的思维结构和语言结构加以分析。尽管斯特劳森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归入所谓描述的形而上学之列,但这种形而上学按其实质主要应归属于分析哲学的论域,事实上,斯特劳森在其主要的形而上学论著《个体》中,即标上了《论描述的形而上学》这一副题。

与奎因的本体论承诺一样,斯特劳森的描述形而上学所指向的,不是存在或世界本身,而是把握世界的语言及其结构。不难看到,在分析哲学中,语言取代传统形而上学中的质料或观念的形态,成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而在语言分析的层面上建构统一的世界图景,则构成了分析的形而上学的特点,这里似乎同样可以看到某种还原:存在的结构通过逻辑的分析被还原为语言的结构。与质料的还原在于追溯存在的本原有所不同,语言的还原往往导致与存在的脱节:如前所述,分析的形而上学所注重的并不是实际的事物本身,相反,在以语义为分析对象的同时,它又要求将语言的结构和世界的结构区分开来,其中蕴含着形而上学与存在本身的分离。同现实存在的这种脱节与分离,常常使分析的形而上学陷于另一种意义上的抽象。

从追求存在的始基,到以观念为存在的本原,从预设终极的大全,到建构语言层面的世界图景,形而上学呈现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实质与形式等区分,但上述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同时存在着某种共同的趋向,即对世界的抽象理解。关于世界的看法运用于考察世界,往往便转化为思维的方法;在作为存在理论的形而上学与作为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之间,同样存在着这种联系。当形而上学以某种或某类存在形态为本原,以终极的存在为统一的大全时,它也蕴含着对世界的静态、片面等看法:向某种质料或观念形态的还原,意味着对世界的片面规定;对终极存在的追寻,则导向静态的、封闭的观念,这种抽象的存在理论运用于研究世界或存在本身,便常常转换为对世界片面地、静态地、孤立地考察,后者也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上学就看》读后感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这本书让我深深入迷,因为我从中学到了许的科学知识。里面大的天文地理,小的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一个科学的小道理。它帮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前,我一点都不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知道了地球有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我们居住的地方只是地球的表面,它就像鸡蛋的鸡蛋皮一样那么薄。它也给我介绍了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风、雨、雷电、雪、雾是怎样形成的?火山喷发的道理和类型?海底的地貌是怎么样的?等等。

还有为什么会地震呢?这是因为地壳在运动中断裂发生碰撞,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见到的地震了,比如青海玉树地震、汶川地震。地震可以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山体滑坡,雪崩……这些答案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给了我无穷的知识,让我知道了自然的知识,生活的道理,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上学路上读后感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名为《上学路上》的电影,观电影《上学路上》有感。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故事的主人公叫王燕,由于她家境特别贫寒,母亲又重男轻女,家里决定不让她继续上学。可是王燕是个十分好学的孩子,她非常渴望上学。为了挣够下学期的学杂费――二十四元八角钱,能够继续上学,她利用整个暑假的时间,每天冒着酷暑炎热卖鸡蛋,拉着板车割羊草,背着包袱去打工……整整一个暑假,她不知受了多少苦难和委屈,终于挣够了所需的钱。开学那天,她把攥在手心里已经被汗水浸湿的依靠自己辛苦所挣的二十四元八角钱交给了老师,圆了自己能够继续上学的梦,小学三年级作文《观电影《上学路上》有感》。看到这里,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能够上学,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很深。我的家庭条件比她要好很多,我从来就不用为学费而发愁,自己过一次生日的花费就够她报一次名的费用。书包、文具等也是喜欢什么样的,爸妈就给买什么样的。与她相比,我的学习条件要好很多,但我刻苦好学的精神却远远赶不上她。有时不认真完成作业,有时遇到不会做的题也不主动去请教别人。想到这些,我很惭愧。

我今后要向王燕同学学习,珍惜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抓住美好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材,多为社会做贡献,也为象王燕那样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危险的孩子主点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