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级语文第单元范文(20篇)

时间:2023-12-06 05:38:38 作者:BW笔侠

优秀作文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让读者对事物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要求。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小学五年级第四单元作文语文单元

有一天,有一人问我:你最崇拜谁?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周杰伦。”我并不是崇拜他长得帅,歌唱得好,而是崇拜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他那珍贵的精神去值得我的崇拜。

小时候,周杰伦的妈妈发现他的音乐天赋极高,于是周杰伦便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周杰伦15岁时便尝试开始创作音乐,后来因为父亲的离异与联考的失败再加上病痛折磨使周杰伦陷入人生低谷,但他仍然没忘记音乐,反而成为他对音乐执着的动力之一。他超强的现场即兴创作能力与对中西方古典现代音乐的深厚功底,为他将来在音乐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铺好了道路。

由于自己的音乐在学校里比较出色,她的一位学妹,偷偷的为他报了一个台湾非常获得节目,意外获得亚军。因此当时的音乐泰斗吴宗宪把他签约了下来,但当时没有一个人喜欢他的歌,每次看到老板把他辛辛苦苦创作的歌曲揉成一团人进垃圾桶时,他忍住了痛苦,坚持每个星期写一首歌。吴宗宪也他约定10天后,写50首歌,就帮他出唱片,周杰伦马上创作,夜以继日的创作,他像一条骏马奔驰在音乐之中。10天后,50首工工整整的个出炉了。

现在的一些人,只崇拜他帅不帅,而他成了名人,付出了多少艰辛,多少的汗水,冰心曾今说过: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周杰伦不是真有这种精神,才成了亚洲人的偶像,他也不是一日成名,他付出的是汗水,回报他的是成功。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1、本单元以“风雪”为题,包括两篇主题课文和两篇自读课文。《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大雪的喜悦之情。《下雪的早晨》写作者在雪后宁静的早晨,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抒发了作者喜悦和期盼之情。《深山风雪路》记叙了邮递员在冬天的风雪里,仍在古长城旁的荒凉险峻的山间邮路上,为人民送书报信件的事迹,赞扬了老吕二十五年如一日,为邮递事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和谐的唱出了一曲雪瑞人美的颂歌。说明文《雪》,对雪的形状、重量,雪的形成及雪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2、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摘录笔记和错别字检阅,主要是复习以前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读一读”介绍了两句与雪有关的古诗,主要是由今而古,领略雪的意味。

3、口语交际中安排了说雪或想象中雪景的内容,旨在启发学生把平时所见、所想与本单元所学结合起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笔下生花安排了写学期总结,既是对总结这种形式的学习,又是学生对自己语文学习的总结,可与金钥匙的内容结合起来。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1、认识13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学习一些朗读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朗诵)。

3、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联想与想象。

4、学习整理资料。学习写个人总结。

5、“开卷有益”让学生自己品味,培养学生多读自悟,品词赏句。

学会生字。记准读音,分清字形,了解意思。能够正确、工整、美观的进行书写。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条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1《瑞雪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掷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指要

本组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有识字2、《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语文园地二》,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一组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学校生活是充满无限情趣的,学生乐于参与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本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他们定会被教材内容所吸引。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联系起来,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多种活动,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校园生活。

《一株紫丁香》是新选编的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在老师窗前种下一株紫丁香,那浓浓的绿色与芳香代表了孩子们真势的爱。诗歌活泼清新,易于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师生之间情谊,在诵读感悟积累的同时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尊师的情感。《一分钟》也是新选编的课文,讲述的小朋友元元由于多睡了一分钟,使自己带来了上学路上的焦急和叹息,使自己上课迟到了20分钟,而深深的后悔。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同时懂得时间的宝贵,引导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打开这一组教材,你一定会发现它是围绕景物来写的。你看,那壮丽的《瀑布》让人震撼,那雄伟的《乐山大佛》让人赞叹,那神奇的《西藏高原》令人向往,那可爱的《家乡的红橘》令人垂涎……多么迷人的风光啊!学习本组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文,大胆想象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本次“积累与运用”紧扣单元主题“祖国风光美”,既注意了字词句的复习巩固、积累运用,又注意了单元知识的扩展。其中,“综合性学习”、“习作百花园”旨在“由彼及此”地搜集相关资料,学做家乡小导游,增进对家乡的了解;通过向别人介绍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中要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认识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能背诵《瀑布》、《家乡的红橘》部分段落,能自觉主动地积累美词佳句、妙段,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实践之中,从而丰富语言积累,感受阅读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计划语文第一单元内容

为了方便家长们在家能有效有目的帮孩子进行期中考试复习哦。

1、了解春风、春雨的特点;知道春天到,哪些花儿开放了;小草、树木的变化;鸟、虫的活动。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能将词语连成一段话。

二、《识字2》。

1、背诵词串,拓展说说还知道的体育运动。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词语搭配练习,如:踢足球掷铁饼推铅球投标枪打篮球。

三、《识字3》。

1、能背诵儿歌,根据内容填空。

2、能把甲骨文翻写出现代汉字;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根据四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四、《识字4》。

1、能背诵儿歌,根据内容填空。

2、掌握换偏旁识字法,举一反三。

3、根据6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五、《练习一》。

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如跳、舟、黑、燕等。

2、会写课表上科目的名称;逗号、句号、问号的简单应用。

3、背诵四个成语,能填空;背诵《村居》,会填空。

4、能写出家里亲人的称呼。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春笋》。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快块外处在再。

二、《雨点》。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三、《小池塘》。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波破吹次欢。

2、量词练习。

一()白鹅一()大眼睛一()气。

一()气球一()小船。

一()星星一()珍珠一()世界。

四、《春到梅花山》。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休体。

五、《草原的早晨》。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4、词语填空。

()的鞭声()的草原()的羊群。

六、《练习2》。

1、用在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

3、背诵惜时的.警句,会填空。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蘑菇该奖给谁》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练陈乌鸟。

3、多音字地、得辨析。

4、回答问题: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谁?为什么?

二、《骑牛比赛》。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多音字只辨析。

3、词语填空。

()的公牛()的骑手()的掌声。

()地观看()地蹦跳()地骑牛。

4、回答问题: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

三、《小松树和大松树》。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拖托多都孩该。

四、《练习3》。

1、认识各种车子,能用车是用来的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部分《三字经》,会填空。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吃水不忘挖井人》。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语文八单元教案

“语海畅游”安排有“词语真有趣”“读一读,填一填“”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等三项内容。

“词语真有趣”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词语构成的趣味性。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词语,然后说说这几组词语的组成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再举几个类似的词语。

“读一读,填一填”,意在让学生体会“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显然、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的不同。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句子,然后试着填一填,最后简单说说这些词语意思的不同。对于词语的差别和用法的不同,应结合具体的言语环境来体会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读读比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效果。两组句子,前一句是反问句,后一句是陈述句。教学时,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体会反问句的效果。在学生对反问句有的表达效果有所体会后,再让他们读一读,读出反问句表达的强烈感情。还可以拓展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反问句,自己读一读,读出强烈的语气。

2、积少成多。

本次“读读背背”要求背诵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这首诗以学生读、背为主,诗的背景和诗的意思学生有所了解即可,教师不必作详细的解释,更不要让学生背诵诗的意思。

3、阅读平台。

阅读平台的阅读短文是《俞伯牙遇知音》。教学时,先r2学生自渎短文,了解短文大意,再说说文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并谈谈现在我们说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学生广泛交流后,教师再作。短文中的“知音”是指钟子期懂得俞伯牙的音乐,知道他的琴声表达的意思。后来用“知音”指自己的朋友。

第二课时。

1、能说会道。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家乡的习俗”,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习俗习惯,知道这些习俗的特定意义,对学生进行民间文化传统教育,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前,布置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一些风俗民习惯。

教学时,先回顾《端午节的由来》这编课文,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家乡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特殊意义,还可以对某些习俗谈谈自己的建议。最后先派代表到班上讲述,师生共同评议。

2、笔下生辉。

本次习作内容,是把自己在某个节日留下深刻的事写下来。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读提示,开拓自己的思路,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然后让学生回忆,学生回忆后,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然后学生自拟题目,写草稿。学生写草稿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这个节日的的特点,进行场面描写。草稿完成后,要求学生自己读一读,找出要修改的地方,认真修改。

“语文百花园”教学可安排2课时。

语文八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八单元教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是教案模板,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2、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及废料可否回收等其他因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从而导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板书)。

展示:常见的金属找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

2、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3、常温下液体的金属是汞。

阅读p-3表8-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

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思考:通过以上讨论:你可得出哪些结论?

(从决定物质用途,要考虑哪些因素)。

小结:1是否具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性能。

2价格是否合适。

3是否美观。

4是否便利(质量,体积)。

5是否对人和环境有影响。

讨论:资料--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导电导热最好的最高的金属?

4、熔点最高的金属?

5、熔点最低的金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了解合金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难点:学会区别纯金属与合金的方法,认识到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教学过程:

一合金(板书)。

1、定义: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常见的合金:铝合金、

生铁与钢都是碳和铁的合金。

实验探究1:合金和纯金属性质的对比。

2、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从颜色,硬度方面)。

实验探究2:合金和纯金属熔点大小的对比。

金属材料主要成分熔化速度对比。

铅(纯铅)铅慢。

锡(纯锡)锡中。

焊锡(合金)铅锡快。

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3、了解常见的合金的性能。

阅读:(1)课本p-6页表8-2的内容。

(2)关于钛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课堂练习: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

c、用来做保险丝;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小结】教材p.7-8。

【作业】教材p.8-91-6题。

【教后感】。

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

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课文有的记述正义战争的胜利,如《新闻两则》《芦花荡》;有的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如《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中,真善美与假恶丑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的。由最高军事统帅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教读这篇文章,宜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新闻的内容、结构特点,认识人民必胜、反动势力必败,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教读本文,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环境特征,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思路、方法,赏析人物的立体美、真实美,感受环境描写的诗情画意。

西蒙诺夫的《蜡烛》,赞美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教读本文,引导学生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揣摩关键性语句的丰厚意蕴,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消除战争、拥抱和平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作者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本国政府的强盗行为,对中国表达了极大的尊重和同情。这封信抓住火烧圆明园事件,分清是非黑白,议论势如破竹。教师指导学生自读,引导学生感受雨果以人类的名义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所体现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切。

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的叙事脉络,掌握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的方法。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应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训练学生在初读过程中能迅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提高浏览、连读的能力。

教学本单元,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整个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素养、阅读心智、发展方向。两个基本点:其一,抓住教材的基本特点,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但又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宜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同类文的能力;其二,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真正变为学生的学堂,在特定的时空中,学生自主阅读和学生之间的研讨占主要地位,教师只作必要的指导。基于此,在《新闻两则》教学中采用“听读教学法”,《芦花荡》采用“美点寻踪法”,《蜡烛》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联想拓展法,《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采用讨论法。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让学生用心感受,深入体验,反复比较,深入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本单元教学拟用七个课时完成,精读课文各两课时,自读课文各一个课时。

高一语文单元知识点梳理高二语文第一单元

层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岭。

雷霆万钧:比喻威力巨大。雷霆,暴雷、疾雷,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30斤。

缤纷:繁多而交杂的样子。

亭亭:高耸的样子。课文用“亭亭笔立”形容一座高峰。“亭亭玉立”一词的“亭亭”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也可以写作“婷婷”。

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眺望:往远处看。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

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

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道路,大道。

命运多舛:指平生的遭遇、经历不顺。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不肥沃。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迟缓笨拙的样子。

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1.对于教材中的文章,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更强调理解。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大家几乎都能默写,但却有不少同学不知道这句话写出了清香的什么特点,在月考中失掉了宝贵的3分。初中阶段是“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走进梁丰,同学们就要学会分析和思考了。

2.课堂上,在记好笔记的基础上,更强调主动的参与。不少同学在初中已经养成了记课堂笔记的习惯,这是很好的。但是还不够,还需要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思维。我们教师在上《荷塘月色》时,有的同学没有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虽然记下了第4段的段意,但在月考时,我们考了第3段的段意概括,结果发现许多同学没有得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同学没有概括段意的能力。有的内容,如中心思想、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记录下来,也就没有很大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思维的过程,形成能力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课内阅读是准备,课外阅读才是运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只有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取得好的成绩。要知道,高考和生活中阅读的文章大都是我们没有读过的文章啊!

3.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更强调进行规律的总结。我们常发现同学们语文学习有这样的现象,做过的试题,读过的文章,考试考到了,又不会了;我们还发现,同学们这道试题会做,换了同一类的试题又不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不善于总结规律,没有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语文训练中,只有当我们找到了某一个知识点的运用规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练习的任务。古人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近于道。我们想,语文学习中,我们的知识是越来越增加了,但我们对语文规律的认识却应该越来越概括。比如,对议论文的认识,开始我们可能感觉到比较困难,开头有各种形式如开门见山,引用名言,列举事例等,论证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证、引申论证等很复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们就会发现,议论文无非是提出自己的观点,用各种方法来论证观点。到最后,我们写议论文时,心里只有一个东西――中心论点,其它一切都随机应变。再比如做病句修改的练习,如果我们将做过的练习进行归纳,就会发现病句也无非就是那十来种类型。以后,只要做病句修改练习,就考虑这些类型,这样事半功倍。有人在题海中遨游,结果被题海淹没了;有人在题海中寻找,结果找到了目标。

4.自修课上,在完成语文作业的基础上,更强调自我钻研,自觉读写。有人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课内的阅读基本上是精读,是培养同学们阅读的基本素质和方法的。而课外的阅读,是将课内获得的能力进行实践。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是大家公认的语文学习方法。自觉读写,主动学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被动状态下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同学们可以找《素质教育》、《语文世界》、《作文通讯》、《中学生阅读》杂志来阅读。自主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

语文八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和书写规律。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好处。

3、朗读并背诵诗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体会成语的含义,懂得方向错了,是达不到目标的道理。

5、能把过年时的情境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学习拟人的手法将句子写得生动、有趣。

2、说话、写话。

教学难点:

能说会道。

教学准备:

田字格小黑板。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语海畅游和背一背。

教学目标:

1、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好处。

2、朗读并背诵诗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重点难点:

学习拟人的手法将句子写得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语海畅游。

1、出示“带、壳、常、茶”四个汉字,指导观察。

2、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写“带”,引导学生描红,书写。

4、依照例子,练习写“壳、常、茶”。

三、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地、反复地朗读句子,看谁能有所发现。

2、指导理解句子。

(1)同学们,这些句子真有意思啊!一边读一边想,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想像句子的意思。

3、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情感。

四、背一背。

1、出示挂图,了解诗人。

这是我国唐代诗人写的一首诗。

2、朗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一边读一边想,想想古诗的意思。把你读懂的与伙伴交流一下。

4、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查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5、诵读古诗,把古诗背下来。

五、作业。

1、背一背《悯农》。

2、搜集诗歌。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读一读,能说会道。

教学目标:

1、学习成语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2、能模仿过年时的情境互相拜年。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百花园八的内容。

二、读一读。

1、自由读文申成语故事,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小伙伴。

2、小组互读故事,互相纠正读音。

3、你明白了南辕北辙的意思吗?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跟同桌说一说。

三、能说会道。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拜年。

2、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并在班上演一演。

4、过年时,你还看到哪些情境呢?指名说。

5、把看到的情境写下来。

6、讲评。

四、作业。

1、把《南辕北辙》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修改写话。

初一语文单元测试

这次语文我考得很好,123分,我很满意。如何学好语文,首先要掌握各科语系提示和书下的注释辅音、字体和解释。无论何时,默写都必须做到,理解课文后句中的灯泡,理解前句中的后句,理解每句话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于读书,要多读书多练习。不要说作文,要多读好文章、好词、好文章、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

一、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二、填空: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导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也比喻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三、赞美老师的名言: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根据提示写成语。

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

2、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3、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五、词语解释:

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

一、填字:

lian锻(炼)精(练)(连)接简(练)(炼)钢。

ji立(即)(即)使(既)然(及)时奋笔(疾)书。

li(历)史日(历)鼓(励)(厉)害激(励)再接再(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1健康是生命之本;2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3、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演讲的主要特点:真实性、鼓动性。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四、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二、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草长莺飞二月天,篱落疏疏一径深,

拂堤杨柳醉春烟。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散学归来早,儿童急走追黄蝶,

忙趁东风放纸鸢。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诗意:

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振:震荡。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樾:树阴。意欲:心想。

练习一。

一、“诗中有画”的古诗:

《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二、带有“风”字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最近我总感觉自己的身高有早高晚矮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让我去观察一下。

今天晚上测好身高是133厘米,第二天我醒了又测了一下身高是134厘米。啊,不可能,难道我每天都长一厘米啊?不可能,谁也没这样长高吧,长的很快的人也没长这么快。

看来不能太早出结论,还是晚上再测一下。

晚上到了,该测身高了,哦?又变回133厘米。怎么回事,身高老边变?

原来,早上头脑很清醒,身体也很强壮,所以就变高了。晚上头脑有些慢,不清醒,快要进入睡眠。所以矮了。

人早高晚矮和这有关系,真有意思!

第一单元《语文天地》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了“民族”你对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来说说吗?

你们可真棒,又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知识吧!

1、摘录笔记。

本单元教师对学生的摘抄应该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而是让学生把课文中新的词语积累下来,并进行自学.

2、聊一聊各个民族。

全班一起来汇报自己的情况,并让学生对都了解什么.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3、开卷有益:

做客喀什。

(2)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说一说。

(3)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4)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4、金钥匙大家写完文章后,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修改它们呢? 。

丁丁告诉我们:"我愿意把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让别人给我提出意见. 。

5、读一读出示: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

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维吾尔族言语。

想要找到珊瑚和玛瑙,

就得下到大海里;

想要找到宝石和碧玉,

就得翻过万水千山。

裕固族谚语。

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下这两个民族.

从句子中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在小组里施行合作的方式完成.

对于有困难的字词教师可以加以指导.

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谚语吗?

作业设计:

1、熟读《开卷有益》。

2、背诵两句谚语.

(习作略)。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教具准备: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伴着《春之歌》的音乐)。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

(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

(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

(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

(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

(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

(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

(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教学后记:学生乐学,喜欢学习对春天的特征。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一、导入。

1、(出示获奖运动员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

2、是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项目呢?今天,我们来学识字2(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学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

(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

(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20xx年,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

排球。

(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竞走。

(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五、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1.学会了本课生字8个,能够根据拼音识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学生较难读准。

3.能够有感情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加深记忆。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三、教学生字。

1、多媒体显示:舟竹石川燕(1)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2)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四、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较难把握。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教具准备: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

二、看图:

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

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

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

三、读偏旁:

1、复习已学过的偏旁。

(1)在这4个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你们能认出来吗?

(2)学生认读,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学生说一个字,老师相机用电脑课件展示。

(4)说了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单人旁”和“三点水”分别代表什么呢?

(5)老师小结。

2、认读新偏旁“马”“土”。

(1)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

(3)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

(4)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

四、学习同组字。

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

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字音:

(1)出示生字词。

(2)这些生字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词,齐读。

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这四个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这样的字,我们就叫形声字。

6、做游戏,巩固识字。

(2)学生自转自读。

五、指导学字。

1、学习“奔”的偏旁。

2、看看练习1中生字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

3、反馈检查。(驰、奔、池、塘)该怎么写?

4、找朋友,你能给哪个字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这四个字写美观呢?

2、学生说,老师做适当点拨。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教学后记:学生会学乱多音字“驰”和“池”。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学生还是有些会将多音字认错。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四课时。20xx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本单元是一组抒写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艾青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的表白,余光中凭海临风怅望大陆的孤寂身影;戴望舒的深沉抚摸,舒婷的激情歌唱;莱蒙托夫漫步在浑厚而宽广的俄罗斯大地,休斯沉浸在悠长的历史河流里……这些蕴涵着诗人深沉炽烈情感的诗歌,曾经感动了无数读者。宜从朗读人手,反复品味、积累诗中名句,让深沉热烈的爱国情怀随着经典名句走进学生心灵。

诗两首。

创意说明:朗读是含英咀华,把经典“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示范朗读,把自己对作品精华处的理解和感受“读”给学生听,同时指导学生读。这是“美读”,更是“读美”。

教学步骤:

一、教读,学习朗读技巧。

.遍朗读,教朗读节奏、重音。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第二遍朗读,教连读,即朗读时句断而气流不断,读得流畅起伏,如下面这四句: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一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第三遍朗读,确定诗句的感情基调,做到以情带声。

.第四遍朗读,读出情感的层次。层,诗的一、二句,男领;第二层,诗的三、四、五、六句,男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男领一遍,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体会诗的意蕴。

.探究诗中意象的含义。

提示: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践踏着我们中国的土地,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诗人艾青用笔发出了战斗的呼声。“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河流”就是那长期郁积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评说诗中“鸟”的形象。

用“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的鸟”句式说话。

这是一只歌唱得喉咙嘶哑的鸟。这是一只在炮火连天的危急时刻仍奋力歌唱的鸟。

这是一只为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精神而歌唱的鸟。

这是一只和祖国生死相依、对祖国忠贞不渝的鸟。

播放瞿弦和的配乐朗诵《我爱这土地》,静静聆听,体会节奏、重音等朗读技巧及情感把握。

四、演读,歌唱爱的赤诚。

五、过渡,倾听余光中的《乡愁》。

.我读——学生自己试读,自主划分朗读节奏,确定朗读重音。

.我赏——品析诗歌的意象、结构。

.我创——播放《乡愁四韵》前两节录音,要求学生续写后两节。我用残损的手掌。

创意说明:从“朗读”切入,之后,“个性解读”一“多角评析”一“自主链接”,分层推进,由发现诗的美,到评价诗的美,学生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教学步骤:一、充分朗读。

.遍,教师教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

.第二遍,师生合读,读出诗的层次。

.第三遍,配乐朗读,读出诗的感情色彩。

描写沦陷区的一节,读得凄楚忧愤;描写解放区的一节,读得明朗温馨。

二、个性感受。

.选择感受最深的句子,从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等多种角度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如:“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手伸进水中,河水冰凉冰凉。昔日那锦幛似的鲜花,在炮火中枝残叶败;那嫩柳枝发散出来的清香。被浓浓的血腥味笼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挂在我心头的挽幛!“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祖国的长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气彻骨,似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因为我看到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的祖国肆意践踏!“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墟,听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叹、那愤怒的呼喊。

.学生交流。

三、多角评析”说_________________自选角度,评析。用“我发现话。学生发言可能有:

.我发现在构思上用了“一线串珠”的手法,即用“手掌的感受”这一线索将全诗贯穿起来,所以描写的对象虽多,但一点也不觉得芜杂。

.我发现语言上很有特点。诗人选用了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来描写解放区,而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来描写沦陷区,很好地表达了情感。

四、自主链接。

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为本课学习资料库添加相关内容。点拨:添加的内容可以有——。

创意说明:课文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象,流动凝重的画面,给读者以视听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学这首诗可立足于“赏”,设计丰富精美的活动,让学生美美享受一次诗歌大餐。

教学步骤:

一、进入朗诵天地,聆听名家朗诵。

.遍听,初步感受全诗。

.第二遍听,画出朗读节奏和重音。

.第三遍听,轻声跟读。

二、来到学术报告厅,品析诗歌意象。

.个性选读。

之二:“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

之三:“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

.妙手续写。

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

如: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可提出如下问题探讨:

.我来当导演——对“祖国啊”一句的朗读进行指导。

节,“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诗人感到祖**亲是那样疼痛难忍,禁不住发出“——祖国啊!”的深沉呼唤。多么沉重,多么痛苦!语调应缓慢低沉。读“——祖国啊!”时,要痛苦沉重而有压抑感。

.我来当演员——自选形式,进行朗读竞赛。

配乐读。

多人演读。

模仿性朗读。

.我来当评委——评选出自己最欣赏的朗读,并作五十字左右的口头点评。

.师生共读,结束全课。、外国诗两首。

创意说明:无论是莱蒙托夫笔下的俄罗斯大地还是休斯的河流,都距学生遥远而陌生。因此,本设计拟利用多种形式的课中活动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步骤:

一、学习莱蒙托夫《祖国》。

.朗读全诗,初步感受。

.续写诗句,体验情感。

祖国啊,我爱你那野火冒起的轻烟,因为它们在我的眼里恰似一支优美的小夜曲,是那样美妙动人!祖国啊,我爱你那小山上闪着微光的白桦,它们正像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亲密无间,坚贞不渝。

.改写诗句,歌唱祖国.。

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分号为限,可分为五小节,任选一节改写成散文,必须用进下列词语:

温馨宁静质朴简单美不胜收刻骨铭心。

如第四小节,可以改写为:

.了解背景2.体验情感。

用“诗人谈河流,就是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话。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的历史。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自己这令人自豪的种族。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在深重苦难下创造历史的伟大。

四、比较两首诗写作的不同点。

两首诗一从空间着笔,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一从时间人手,追溯黑人悠久的历史。

两首诗一把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爱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二通过“河流”这一意象来表明对自己历史的自豪。

五、分组朗读,结束全。

初一语文单元测试

今天下午,我们班进行了1、2个单元的语文测试,在试卷最后的问题上测试了两个谜语,第一个谜语是:一个个体真奇怪,穿了300多套衣服,每天脱一套,年底只剩下一张皮。

我的回答是日历,第二个是春节在市场上买,孩子们喜欢它,每年春节都需要它,放它,彩带飘散。这个谜语的答案是烟火,用完后我交给老师。我期待我能考100分。

语文单元作文

我家里有五口人,爸爸妈妈、两位哥哥和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倍感幸福,因为我家像一个“动物园”一样,什么?你不信,那就来瞧瞧吧!

n0.1爸爸:猴子。

我的爸爸就像一只猴子,他可爱幽默,经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记得有一次,爸爸陪我们去散步,走着走着爸爸突发奇想要和我比赛跳远。比赛开始了,我第一个跳了出去,轻轻一跳落在了不远处。轮到爸爸了,只见爸爸半蹲下来,甩起了胳膊,还给自己喊起了口号“一、二、吼,一、二、吼。”看那架势,至少能跳两米多。终于起跳了,我和妈妈屏住呼吸,等候爸爸的“佳绩”。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就在爸爸那个“吼”字的音刚落下,腾飞而起的他还未落地,鞋子却早已“飞”出了五米远。再看我的爸爸,他一*坐在了地上。站在旁边的妈妈和我笑弯了腰,眼泪都笑出来了。你们看,我爸爸像不像一只活泼可爱的中年“猴子”。

n0.2妈妈:狮子。

我的妈妈可臭美了,每天早上至少要花半个小时时间在化妆上。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黄色柔软的头发,加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可美了。看了她的外貌,你可能会问我了:“你怎么会说你的妈妈是只狮子呀?”你可别被她的外表迷惑住了,她可凶猛了,一旦有什么事情不合她意,就会霸道地用她那高分贝的“大喇叭”对我和爸爸大吼大叫,几乎整栋楼的人都能听到她的声音,真可谓“狮子吼一吼,地球抖三抖”。

n0.3大哥:小羊。

大哥是一只温顺的“小羊”,我和二哥时不时会去捉弄他,他也不会生气,还一直微笑着。大哥很疼爱我,记得有一次我上完奥数课,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而我却没有带伞。正当我着急不知该如何回家的时候,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咦,这不是大哥吗?他朝我微笑的时候可真像一只小羊。

n0.4二哥:狗熊。

n0.5我:小猫。

家人疼爱的就属我这只可爱的“小猫”了,我有时候会撒娇,有时候会发脾气,不管我怎么闹,他们都会让着我,我感觉特别幸福。

这就是我家的“动物园”,幸福和睦,每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

本单元五篇文章从内容看都是谈文化艺术的,但侧重点不同:《安塞腰鼓》和《绝唱》描摹的是颇具民族风格的艺术表演;《社戏》记叙的是一段月夜看戏的文化经历;《在声音的世界里》抒写了作者在音乐世界里的体验和感悟,《摆渡》则要人们从故事中悟出文字的功能及创作真谛。从写法上看,作为散文,《安塞腰鼓》和《在声音的世界里》以场景或片断连缀成文;作为小说、寓言,《社戏》、《绝唱》和《摆渡》记叙了“看戏”“听戏”“摆渡”的全过程,情节完整。后三篇文章在叙事国或铺垫蓄势,或托云烘月,或对比映射,各显其妙。从语言上看,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使每篇文章更具艺术的魅力,但又显现各自的风格:如《安塞腰鼓》词语简洁有力,句子激越铿锵,善用排比渲染气势。《绝唱》语句优美新奇,妙用比喻描摹歌声的婉转和韵味。前者给人以“骏马秋风塞北”的刚性美、气势美,后者给人以“杏花春雨江南”的柔情美、神韵美。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前三篇侧重语言的欣赏和积累,后两篇侧重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思考。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见解。

4、练习写心得。

三、单元教学方法与教具。

1、教法:讲授、导读、自读相结合。

2、教具:小黑板、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课时设计(共11课时)。

第1、2、3课时《社戏》。

第4、5课时《安塞腰鼓》。

第6课时《绝唱》。

第7课时《在声音的世界里》。

第8课时《摆渡》。

第9课时《汉语知识》。

第10、11课时单元总结课。

第一、二、三课时。

一)、课题:社戏。

二)、课型:讲读。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的方法。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心情。

3、运用景物描写来渲染环境,烘托人物心情。

4、认识农村朋友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和童年生活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内容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真正写社戏的.内容不多,却以社戏为题,如何解决本文材料的选择和主题是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必须理清文章的层次脉落和懂得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所以这两点是本文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1、议论法(以学生为主的讨论法,能让在学生讨论中碰到思维的火花,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身心特点进行讨论。)。

2、朗读法(许多优美的语句可通过读悟出)。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解题。

1、什么是“社戏”呢?

2、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xxxx,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

3、〈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鲁迅。

(三)明确本课时学习任务。

(四)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全班交流所查字、词。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共记叙了哪些事情?

4、讨论、交流:

(1)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2)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

(3)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4)归途“偷豆”。

5、辩论:联系课题,是否该把这些事情删去?

(1)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因为“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表达对封建教育的厌恶,对农村自由生活的向往。

(2)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我”的不乐,实际上是欲扬先抑,为烘托下文看戏之乐作铺垫。)。

(3)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歌颂了小伙伴们友爱、能干的优秀品质,而且通过对平桥村优美景色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美好的大自然。)。

(4)归途“偷豆”。(通过对双喜、阿发等小伙伴言行的生动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无私的品质。)。

小结:通过辩论,理解了以上事件都是围绕作者对农村生活和劳动人民的热爱这一主题的,是以社戏为线索把这些事串连起来的。

(五)存疑、作业。

既然写“社戏”,却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倒写了许多对戏的不满,为什么?

第二教时。

(一)回忆旧知:

1、本文记叙了哪些事情?

2、交流作业(存疑)。

(二)研习课文。

1、思考: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用此人的具体表现来说明你之所以喜欢的理由。)。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双喜:(a)对我叹息同情。

(b)“大悟似的提议了”,“我写票!……”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

(c)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他马上安慰我,表现了他的善良。

六一公公:(a)小伙伴们偷了他的豆,但他没有生气,只责备说:“……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了不少。”

(b)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高兴地说:“这是应该的。”

(c)听见了“我”夸他的豆好他竟然非常感激,还给“我”母亲送了很多的豆。六一公公是个和善、淳朴、爽朗、热情好客的人。

阿发:让大家“偷自家的豆”,理由是“大的多”。阿发是慷慨无私的人。

2、本文既然以刻画人物为主,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具体地写景呢?

(1)自读课文,用曲线标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

(3)指导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4)交流对写景作用的理解。

通过“我”的嗅觉、听觉、视觉、想象等多角度优美景色的描写,表达了“我”和小伙伴们看戏的急切和兴奋之情,热情的歌颂了大自然。

(设计说明: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落实教学目标3。)。

3、质疑。

(设计说明:敢于质疑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必备的心理条件。质疑能解决学生在课文理解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挑选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读后思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布置作业。

(1)思考质疑题。

(2)完成练习一。

第三教时。

(一)交流作业情况。

1、交流质疑题。

2、检测练习一。

(二)思考。

(字面上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怀念那夜有趣的生活和真挚、友好的小伙伴。抒发了“我”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设计说明:解决此环节,本文的主题就显现出来了。)。

(三)归纳主题。

本文写“我”童年时在平桥村的生活和看社戏的愉快回忆,赞扬了农民孩子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和劳动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村小朋友的热爱。

(设计说明: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突破难点。)。

(四)课堂训练。

写一段描写某个季节景色的文字,字数300字左右。

(设计说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培养想像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主题材料人物。

热爱农村生活一、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双喜聪明。

热爱劳动人民二、看社戏热情。

向往自由生活三、“我”对看社戏和偷豆的怀念六一公公和善。

好客。

阿发纯朴。

无私。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