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节俭的教育心得(优质14篇)

时间:2023-11-06 13:55:18 作者:LZ文人 培养孩子节俭的教育心得(优质14篇)

心得体会是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反思和总结,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培养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星期天上午开家长会,通过老师和专家课堂的知识,让有深受启发。说到心得,我想每位家长都会有所体会。只是有的善于表达出来,有的只在心里不善言表。但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关爱都是一样的,付出的努力也是共同的,这次家长会,给了我有五点主要启发:

对一个刚从幼儿园过渡至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还不适应一时的变化,适应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知识的学习积累不急,成绩的高低都是暂时的,只要让孩子不断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今后孩子一定会是优秀的学生。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语言及要求让孩子觉得学习不好玩,甚至学习是件苦事,老师和家长就是失败的!这并不是说老师和家长不提要求,而是给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把学习的要求通过趣味的活动、游戏潜移、优默化的传递给学生。比如:结合孩子抽象思维差好动特点,尽量同孩子互动,以游戏、表演、道具等多种活动方式,把要学的“字”形象化的展示给学生。引导孩子对知识的好奇,让孩子产生一种想知的这种好奇,你可设计出无数奇妙活动游戏来,如学“猫”字,可一起扮猫叫,画猫图,写带“猫”字头盔等等,但千万不要把学习和游戏、学习和看电视对立起来。要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快乐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学习。

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的思想和个性的差异。优秀的老师和家长不会强迫孩子写作业,不会强迫孩子纠正不良习惯。这同样给老师家长提出更高要求,如写字:有的孩子手协调能力强学写字能力强些,有些孩子就弱些,优秀老师布置作业同孩子商量,有的写一行,有的就写几个,最好还是先摹写。作为家长遇到老师布置很多写字作业,孩子很不情愿,你就主动同孩子商量:你帮他写几个,让他写剩下几个,甚至让他只摹写几个,但提出要求能否写好一些?相信孩子一定非常高兴,而且字也会写得认真多了,“认真”这是最重要的。这时候,你要坚信你的孩子是“人”,只要认真地这样写下去,一定会认得这个字而且写得很好,何况一年级学生就应该以多读多说为主!他还是孩子嘛,保持认真,大一点字一定能写好!如果孩子能很喜欢看各种图书,你就做最崇拜孩子的听众,鼓励她不断复述,你的孩子语文以后决不会差。

对成人社会而言表扬的对象往往是竞争的优胜者,而老师和家长千万牢记,对孩子而言表扬(评分)仅仅就是就是一个手段——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欲望的手段,培养孩子的自信的手段,成绩好要表扬成绩差更要表扬,优秀的教师会给每个孩子打高分。比如:一年级学写字造句,哪怕写得再差,你也要象当初教他说话时一样,无比热情的赞赏表扬,不要和别人比,哪怕是是他自己无意中写出的相对好一点的字句,毫不吝啬的给他拥抱的赞赏,一次次强化他的优点,他的缺点即使不说也会一次次减少,(比如你不断地说他作文开头写得真好,他以后就会愈加想把开头写好。你惊叹于他的错别字比以前少了许多,他就会努力追求尽量少写错别字!)跟老师搞好关系多沟通,要求老师在学校大大表扬你的孩子(即使很“差”)。

这条一直是我遵循的家教方法。在生活上,与孩子相处要像朋友一样,说说笑笑、玩玩闹闹。不能有家长作风。在我的家里,孩子有时可以直接称呼我们的名字,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尊重,这是朋友间的对等交流,可以很好的增进我和孩子的.情感,在孩子逐步成长的过程里,将来孩子会逐渐脱离我们而靠近他的朋友,和我们知心话越来越少,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孩子,这样我们会无奈失去孩子的信任,所以,我一定会给孩子一个靠近我的空间那就是平等地对待他。我觉得作为父母,“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用温婉的方式向孩子指出错误,俯下身来跟孩子平等对话,像朋友一样。我觉得只要我们诚恳的对待孩子,孩子会感觉很温暖,会不由自主的变“乖”,继而配合家长的教育。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也要谦虚,不能不懂装懂,误导孩子,我的孩子喜欢问问题,随着他的年龄增加对知识的拓展相应有难度,偶尔我也会被他问住,但我一定会在一定的时间找到答案告诉他。学习一定得严格要求,不能有丝毫懈怠。岂不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矣。

在当今社会,安全是第一,让孩子学会一些安全知识是必要的,比如过公路时,自己要做表帅,红灯停,绿灯走,每过一次公路,都要给孩子说一遍,加深孩子印象,讲一些小故事,来说服孩子。还要让孩子记住必要的电话,比如什么情况下打110、119、120、父母的电话等。让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吃陌生人的东西;要让孩子做一个诚信的孩子,不要比吃穿等。总之,要用故事和生活中她能看到的真实事例,让孩子树立从小做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培养孩子读书的家庭教育心得

编者按:家长们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引导他们读书,养成好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家庭教育心得吧!

犹太人在孩子出生后,第一件事是让孩子舔食《圣经》上的蜂蜜,目的是让孩子留下读书会获得甜蜜的感觉。时代在进步,重视孩子读书的家长越来越多,读书在开阔眼界,提升思维,育养品质等方面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可是,培养孩子读书时,我们容易犯四个错误。

去朋友家窜门,发现孩子一集接一集看电视。我建议家长引导孩子读读书,朋友奇怪地问:“他连一个字都不认识,咋读书?”

朋友错误地理解了“书”,认为只有文字书写的才是书。当代社会出版业十分发达,随便到哪个书店转一圈,都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的书目,比如学龄前的孩子,就有图片类书籍,上面有各种色彩、图形、动物、植物、汽车、名胜古迹如金字塔长城等。画面优美,纸质坚韧,有的甚至图文并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佳年龄是12岁以前,因此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越早越好。

有一位哲学家询问自己的弟子:“如何根除一块空地上的杂草?”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找到的最好办法是“给空地种上庄稼”。早早让孩子接触纸质书籍,就是用书籍去占领孩子的大脑,否则,电视、电子游戏等电子产品就会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一旦产生依赖,再去矫正就难了。

阅读分精读和泛读,我主张精读泛读相结合。精读就要求摘录书籍里面的经典语句,写。

读后感。

等,而泛读则追求速度和广度,把读书的面铺开,以开阔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精神境界为主。

在孩子小时候应以泛读为主,尽量少给孩子设置阅读任务,让孩子自由自在地读。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充分感受到阅读的愉悦,就是最大的成功。

有一位家长抱怨孩子读书草草了事,不摘录,也不写读后感,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一点作用没有。我笑着问:“您喜欢打麻将吗?”家长羞赧地承认喜欢。我问:“如果你每次打麻将结束后,都要让你写一篇打后感,而且规定字数,限定时间,你还打吗?”家长连连摇头表示:“死都不打!”

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抛开一切功利,先让孩子读起来,对纸质书籍产生依赖感、亲切感,然后逐步引向精读。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经典前可以有一些铺垫。伊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里,介绍她引导女儿圆圆读书的过程,非常值得借鉴。

“我女儿圆圆最早读的长篇小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之所以当时建议她读金庸的书,是因为金庸的小说悬念重重,情节有趣,能吸引人读下去;而且他的文字非常规范,笔法老练,读来感觉通俗流畅;里面充满爱恨分明的情感,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有一些爱情描写,但都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洁和干净。”当然,伊老师引导的方法十分巧妙,开始是妈妈先读后讲给孩子听,然后借口忙让孩子自己读。圆圆二年级,不到半年时间,把金庸的14部武侠小说全读完了。后来在电视剧《还珠阁阁》热播时,又引导孩子读完《还珠阁阁1》和《还珠阁阁2》。

每个年龄段都有适合的读物,每个年龄段都应该选择适合的读物。如果让初中的孩子读《安徒生童话选》《童话大王》等,孩子会兴味索然;而如果小学低年级就让孩子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孩子会望而生畏。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经多年研究,总结出一个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书目。这是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视野开阔,兼顾古今中外和文史哲理。我们不妨加以借鉴。

当然,这些认知规律符合大多数人的,是相对的。我们每年都会遇到一些非常喜欢学习理科而几乎与文科绝缘的学生,我们戏称为“理科男(女)”。针对这些“理科男(女)”,我采取投其所好的方法加以引导。比如我观察这个孩子喜欢打篮球,就给他推荐《飞人乔丹》《科比传》《姚明传》等;如果他喜欢围棋,就推荐一些围棋的相关书籍,如《小林光一传》《陈祖德传》等。当然,沉迷化学的学生,读《居里夫人传》就容易一些,喜欢捣鼓电子产品的学生,读《乔布斯传》就少很多心理隔膜。

针对这些“理科男(女)”,读一些《故事会》或名著的简写本等,做个铺垫,也许是不错的选择。等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趣味上升了一个层次后,再引导孩子读更高深更难一些的书籍。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见到很多家庭都有一个不小的书架,这是好事;但遗憾的是架里的书都是成本大套,如《四书五经》《曾国藩家书》等,装帧精美,包装完好。我看了后问:“你们读了没?”家长总是抱怨说:“给孩子买回来,他连拆都不拆!”

书只有在阅读的时候才有生命,我笑称这些书是“死书”。营造书香家庭,是引导孩子读书的最好办法,但“书香”是读书时散发出的温馨的气氛,不是把书摆在哪里就拥有了“书香”。列夫·托尔斯泰在家里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书桌,每添加一个孩子,就扩大一份,每天晚上到了固定时间,托尔斯泰就和孩子一起埋首灯下,沉浸在书香世界。

家长读书,自然会给孩子推荐适合的书。在郭敬明、韩寒流行的时候,很多家长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其实家长只要读一读郭敬明的《幻城》、韩寒的《三重门》,就不会如此紧张,因为这些书贴近学生生活,也有值得孩子一读的地方。当然,这些书距离文学经典如《简爱》《静静的顿河》等著作还相距甚远,但作为入门书籍,未尝不可。

我在20xx年9月至20xx年5月的9个月时间里读了26本书,最朴实的愿望是读一读学生推荐的书,看看他们读的书到底合适不合适。我还打算读一读日本东野圭吾的书,因为阅读的孩子们比较多。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大量阅读之后,孩子的审美品味上升,阅读能力提升,他自然而然会提升自己的阅读趣味。

一群孩子在一起炫耀自己的妈妈。第一个孩子说:“我的妈妈好,她给买好多好多好吃的!”第二孩子非常不服气,说:“我的妈妈更好,她给我买很多很多玩具!”第三孩子慢条斯理地说:“我的妈妈最好,她每天晚上给我读故事!”所有的孩子都不吭声了。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如此炫耀自己的父母!

作者|金乾波。

孩子德育教育培养心得体会

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和道德修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于孩子来说,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呢?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孩子德育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孩子的行为,培养他们的品德。例如,在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诲,让他们明白错误的后果,并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识,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其次,学校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也是他们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孩子们能够与不同的同学相处,学习到更多的合作和分享。因此,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育、活动和例会等方式,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此外,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健康、阳光的学生。

再次,社会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是孩子成长的舞台,他们需要通过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德育素养。家长和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只有在实践中,孩子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何为真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最后,媒体教育也不容忽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对于孩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孩子的媒体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培养他们的审美和价值观。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与孩子一起看电视、上网,并引导他们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和内容。通过和孩子的互动和讨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媒体的负面影响,并提醒他们如何应对所面临的风险和诱惑。

总而言之,孩子德育教育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要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并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使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孩子的培养教育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我们经历了许多的困惑、挫折与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这篇文章,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孩子的培养教育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培养独立能力的重要性(约300字)。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我们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家务,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环境。通过这样的培养,孩子能够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独立地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三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约300字)。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舒适、安静的学习空间。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孩子充足的资源和学习材料,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此外,我们还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展,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孩子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发展。

第四段:注重情商与性格的培养(约300字)。

在孩子的培养教育中,注重培养其情商和性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合作和妥协。此外,我们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约300字)。

对于孩子的培养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而学校教育则是孩子教育的延续和拓展。我们要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并与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孩子能够得到全面而均衡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结尾(约100字)。

在孩子的培养教育中,我们经历了许多的探索与摸索。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发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力和性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也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给其他父母一些启示和参考,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优萃【精选】

古语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我们还需要保证正确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偏执的。父母不应该用孩子的服从满足自我的需求。给孩子追求智慧的自由,不带有过分的逼迫和教条,尊重孩子的选择。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孩子对数学的兴趣非常的浓厚,所以,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创建一些数学小游戏,比如去买菜的时候,比赛谁算数算的更快等等,不仅如此,我们还带领孩子学习奥数,从一个发散思维的角度去体会数学的乐趣。我们不要求孩子事事争先,只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于孩子,听过的文字表达,就是“爱他就够了”。一个“爱”字蕴含了好多,那种发自内心的给予,无条件的接纳、认可和包容。孩子是纯洁的、敏感的,这种爱的给予他是能够接收到的,他内心也很渴望被认可、被鼓励、被关爱,只是表现的很随意的样子。这种爱的给予,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增进彼此的信任,以及表达的渴望,而且会更喜欢你,收获往往是更多的爱的回馈。

在大多数家长眼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其他教育形式,只要上了学就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都抛给了学校。我认为这种想法完完全全就是错误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孩子的成长轨迹。更多的时候孩子更像是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你平时的样子,所以,如果要求自己的孩子温文尔雅,你就不能经常在他面前暴跳如雷、乱发脾气。对待孩子也不能过于苛刻,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自己做不到的,为什么孩子就必须要做到呢?更不要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妄自菲薄。我们要做的就是爱他,在成长的道路上帮助他。

家长在孩子的心中不单是父母的角色,更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平等的地位更有助于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他们共同成长,希望我们都能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优萃【精选】

把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每位家长共有的希望,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家长自己要坚持正直做事,友善待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从各个方面给孩子做一面镜子,培养孩子的良好人格,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给孩子树立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乐观向上的价值观。

一、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我觉得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父母,更应做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小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要告诉她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做一个老师喜欢、同学们也喜欢的好孩子。做到这些首先要做到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即使接送孩子上下学路上的十几分钟,也是我们与孩子交流与增进亲子感情的宝贵时间,和孩子聊聊今天在学校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新学了哪些知识?让孩子当我们的小老师,把她新学的知识讲给我们听,这样既让孩子巩固了新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渐渐的孩子会主动向我们表达和倾诉她内心一些真实想法和感受,从而让我们了解孩子的需求,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促使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一起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会经常带孩子去球场、公园、田野、山林玩耍,让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嗅到了泥土的芬芳,看到了花草树木生长过程,感受到了季节交替带给我们的多姿多彩生活,孩子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把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体验,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

三、营造学习氛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习惯成就未来。闲暇之余我们几乎不看电视,也很少上网,而是我们每人一本书,陪孩子一起读书、学习,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在阅读中我们会对好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分析探讨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里,天长日久,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喜欢上了阅读,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善待别人。在一本本书籍的熏陶下,孩子的思想不断的成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文也不困难了。

在学习中我会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及时和孩子一起查阅有关资料,直到孩子弄明白为止,渐渐的只要有不会的问题孩子会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四、鼓励大于批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很大程度的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生活中对她的爱。我们不但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我们还要充分信任她,尊重她,多发现她身上的优点。发挥她的长处,弥补她的不足,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

五、积极参与配合学校老师的各项工作,积极和老师沟通。

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班级的每一项工作。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或仅靠家长是不够的,老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只有家长与老师有效的配合,及时沟通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表现,更好的帮助孩子查漏补缺,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用最平常的方法培养出一个自我独立,既适应社会有良好个性的人,是让孩子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家庭教育就像春雨对于春笋的意义,是一种浸润更是一种渲染,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共同进步!

培养孩子胆量的教育心得

“我的小孩胆量太小了”,这是目前不少父母都为之头疼的问题,许多人都在积极寻找对策。心理专家认为,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因素、环境因素、父母教育不当、孩子的不良体验等,所以父母要弄清楚原因,再对症下药。

当前一些父母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经常给小孩讲些古里古怪的“鬼”、“妖怪”等故事,甚至有些父母还以此来吓唬孩子,这极容易使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希望父母在培养孩子胆量的时候,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不要过分严苛。

心理学专家认为,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先天因素。父母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孩子遗传了他们的特点。父母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尽量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爱,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爸爸妈妈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

2.环境因素。现在大多数人都住在商品房,一家一户的封闭环境使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生活空间,造成孩子孤独、胆怯的性格。

3.教育不当。当孩子哭闹时,父母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也有些父母当孩子想出去玩时,便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等话语来打消孩子的念头,使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还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怕失败而退缩。有些孩子胆小怕事,缺少勇敢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对子女过于关注,甚至溺爱,事无巨细都越俎代庖而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

找到了原因之后,我们就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对于父母,平时教育孩子除了要细心,更要耐心。当孩子哭闹时,要多进行正面教育,不能吓孩子。不能把孩子们当作“大人”,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父母应尽可能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玩,启发他玩出新花样。如果父母因事不能陪孩子玩,可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规定他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长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当父母要阻止孩子外出玩耍时,切不可用可怕的故事来吓唬孩子。当孩子回家后,可以让他讲述玩的过程,然后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价,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胆量,又可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条件允许,也可适当地让孩子帮助买一些零碎的东西,或到邻居家借东西,也是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要适时地给他讲人类如何不怕困难的通俗易懂的故事。

在培养孩子社会化技能时,建议父母多为幼儿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当父母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时,更应该让孩子经受各种锻炼。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培养他们的勇敢品质主要指:在摔了跤或有了轻微伤病的时候学会忍耐和面对;同伴间发生纠纷,自己去解决;培养和鼓励他在人多的时候说话、表演;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等。

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只有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事,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锻炼,才会使孩子变得勇敢,变得坚强,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勇敢精神的人。

孩子的培养教育心得体会

当父母的我们,一直都在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努力。经过多年的养育、教导与陪伴,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教育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孩子培养教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情感基础是孩子培养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这意味着我们要与孩子们进行深入的沟通,帮助他们增强亲子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需求。此外,我们还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让孩子通过模仿我们来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激励,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格和自尊心。

其次,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是培养教育的关键。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快,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孩子当做“知识的容器”来灌输,而应该培养孩子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去思考、观察和分析,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创造力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技能之一,因为它帮助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创造性的材料和环境。

第三,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学业成绩,而是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处事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体能和心理健康。只有全面培养孩子的各个方面,才能让他们成为有自信、有能力的个体。

第四,积极的教育和奖励方式是培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们,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同时,我们要注意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的计划。此外,我们还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和追求,让他们努力去实现。

最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是孩子培养教育的关键。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个人卫生等,这些习惯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良好的价值观是指孩子们应该具备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等。通过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他们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对孩子培养教育的心得体会。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情感基础,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采用积极的教育和奖励方式,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相信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我们才能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个体,健康幸福的成长。

性格教育心得:培养健全人格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钱

乐观开朗的孩子,无论在哪里,他们都会受到欢迎。

乐观开朗是新一代创造型人才的性格特征,是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的体现。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呢?

1.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他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试想,一个只爱看电视的孩子,如果当晚没有合适的电视节目看,他就会郁郁寡欢。有个孩子是个书迷,但如果他还能热衷体育活动,或饲养小动物,或参加演剧,那么他的生活将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他也必然更为快乐。

2.父母要成为乐观开朗的人。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榜样。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客观冷静。父母努力做到乐观开朗,那么孩子也会模仿成为一个具有乐观开朗性格的人。

3.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一个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开朗乐观,这就从反面证实了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

对一个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多多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进行表扬和鼓励。来自父母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4.父母要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建立一个民主的家庭环境,在这种氛围中,父母对孩子爱而不娇,严格而民主,自由而不放纵,把孩子既当作爱子又当作有独立人格的家庭成员看待。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注重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障碍。孩子经常会因为粗心马虎而犯一些重复的小错误,孩子的粗心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注意力是第一要解决的学习能力问题。

二.培训孩子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家庭教育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教会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要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从孩子生活中的事情做起,比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玩具,自己收拾文具等。在孩子开始学习动手做事情初期,往往没有头绪,费时过长,效果也不好,所以很多父母宁愿自己动手三下五除二的替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但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完成,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开端,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鼓励孩子慢慢实践,等待孩子慢慢做好,而不是要抹杀孩子学习的过程。

三.培训孩子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年度培养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我们还需要保证正确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偏执的。父母不应该用孩子的服从满足自我的需求。给孩子追求智慧的自由,不带有过分的逼迫和教条,尊重孩子的选择。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孩子对数学的兴趣非常的浓厚,所以,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创建一些数学小游戏,比如去买菜的时候,比赛谁算数算的更快等等,不仅如此,我们还带领孩子学习奥数,从一个发散思维的角度去体会数学的乐趣。我们不要求孩子事事争先,只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感,增进彼此的信任,以及表达的渴望,而且会更喜欢你,收获往往是更多的爱的回馈。

在大多数家长眼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其他教育形式,只要上了学就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都抛给了学校。我认为这种想法完完全全就是错误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孩子的成长轨迹。更多的时候孩子更像是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你平时的样子,所以,如果要求自己的孩子温文尔雅,你就不能经常在他面前暴跳如雷、乱发脾气。对待孩子也不能过于苛刻,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自己做不到的,为什么孩子就必须要做到呢?更不要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妄自菲薄。我们要做的就是爱他,在成长的道路上帮助他。

家长在孩子的心中不单是父母的角色,更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平等的地位更有助于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他们共同成长,希望我们都能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性格教育心得:培养健全人格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钱

很多人总是以外向和内向来评价一个人的意志品质,这其实是误解。性格不等于意志品质,一些看上去粗犷的人,内心其实脆弱,而一些看上去文弱的人,内在却很坚韧,不能以他是不是爱说话来衡量他内在力量的强弱。

我们往往并不能真正理解孩子性格的内涵。譬如说“胆大”,我儿子鲁鲁小时候很胆小,不敢游泳,不敢坐过山车,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敢给老师打招呼。但是他却敢于坚持真实的自己——忘了戴红领巾敢于走进学校,挨批评就挨批评;没完成作业敢于不作假,没做完就直接承认没做完;考试敢于不按平时演练的范文写,自己临场发挥,得低分就得低分。

为什么在一些事情上他有非凡的胆量,而在另一些事情上却是如此胆怯呢?

“胆大”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什么事都敢做”。人不敢面对某件事,往往是因为不能承受其后果,所以逃避,这叫“不敢”。但有时候,我们以为他是“不敢”去做的事,实际上只是他“不愿”去做,这与勇气无关。所以,胆量问题其实涉及两个概念,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承受力,这两者构成了“胆量”的含义。真正的“胆量”意味着作出价值判断,付诸行动,并承受后果。

所以,鲁鲁当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游泳,因而选择放弃游泳,宁愿留在岸上被人嘲笑也不冒险下水,这恰恰说明了他的胆量。

他之所以不敢发言,不敢和老师打招呼,是对自我认识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怕说错,怕被拒绝,说明他这方面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这也正是需要我们父母包容他,帮助他成长的地方。事实上,他长大以后,自我评价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胆量也大了,行动上就变得落落大方。他上初中以后,在众人面前腼腆胆怯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高中以后在全校演讲也不发怵,现在在美国上大学,很快融入陌生环境,生活学习毫无问题,社团活动也非常积极。

所以,性格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千万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有些标签一旦贴上就揭不下来,成为孩子一辈子的负担。更不要想去改造孩子的性格,“改造”就意味着不满,这种否定的态度,本身就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极大打击。而打击孩子的自尊,会损害他的自我评价,影响到他的自信自爱,反而造就扭曲人格,长远损害难以估量。

更何况孩子并不是面团,我们想揉成什么样子就能揉成什么样子。真若是那样,对世界来说,将不是美景而是灾难——假若世界充满着千篇一律的“好性格”,它的勃勃生机、它的丰富多彩都将不复存在。

首先,给孩子更多的爱,从内心里肯定孩子、接纳孩子,让他感受到安全和温暖,他才能没有顾虑地正视自己,发现自己性格的真相,客观分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同时要帮助孩子获得小的成功,让他感受到好性格带来的成就感。

其次,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使其因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害怕责难而文过饰非。不要轻易批评孩子,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一般不指责,不纠正,让他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第三,不要急于矫正孩子,过分的关注会让他压力更大。家长的矫正往往会传递一种负面信息,你如果总是在提醒他“要勇敢一些”,实际上就给他贴上了“不勇敢”的标签,等于在告诉他“你是一个不勇敢的人”,“你的不勇敢让我很焦虑”,这是一种负面暗示,于是每到需要勇敢的时候,他都要和自己的不勇敢作斗争,更要担心他的不勇敢引发父母的过激反应,这种心态下他怎么可能坦然处之?越紧张,越勇敢不起来。

第四,对于生性拘谨的孩子,不要给他太多约束,在时间的安排、物品的使用、朋友的选择等等问题上,都给他多一点决定权,让孩子的性格有自由成长的空间,这样他才能放得开。对于生性莽撞的孩子,则多一些细心的引导,既不能因严苛管束而产生逆反心理,也不能因溺爱放纵而失去教养。

第五,对于害怕犯错的孩子,可以尝试着让他犯点小错误,看看到底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发生,天会不会塌下来,在挫折中锻炼抗挫折能力。对于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小子,也不妨让他犯点小错,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代价,在犯错中吸取教训。当然,这些都需要把握分寸,不要对孩子造成实际的伤害。

性格教育心得:培养健全人格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钱

所有的成功都是个性的成功,因此,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而这些都不是父母所能主宰的。因此,他们是独立的人,他们的个体权利应当受到父母的保护。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就提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也具有他的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孙云晓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位母亲看到上高中的儿子因为谈恋爱而心神不定的时候,非常替孩子着急,于是在儿子出门后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儿子的日记。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般。原来儿子在日记本中夹了一张纸条:“妈妈,我料定您会来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的烦恼是我自己的`事情,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追悔莫及,感慨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应该不尊重孩子。

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养育了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该受到尊重,也只有受到尊重后,他才可能尊重自己,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进而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孩子不是属于父母的某种“东西”。当父母意识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就会放弃扮演“过来人”的角色,让孩子自己选择。

《读者》曾过我的一篇文章,大意如下: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父亲就很愿意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一个目标,逼孩子去达到。蔡志忠上中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沉迷于漫画世界,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面临留级的命运。当时,台北的一家漫画出版社邀请蔡志忠去画漫画。蔡志忠不知道父亲能否同意自己放弃学业。

一天晚上,父亲像平时一样坐在藤椅上看报。蔡志忠忐忑不安地走到父亲身后,轻声说:“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画漫画。”父亲没有抬头,边看报边问:“有工作了吗?”“有了!”“那就去吧!”这一问一答中,父亲一动也没动,继续看他的报,蔡志忠也没走到他的面前。

反观我们身边却有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不断地伤害着孩子。有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工具,来实现他们未完成、或者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他们“重视孩子”只是表面的,实际重视的往往是他们自己:

重视孩子学习、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往往是重视自己的虚荣;

重视孩子成长、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圆的梦想,往往是重视自己的愿望;

重视孩子将来、认为“我是在为你好”的时候,往往是重视自己的判断;

重视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守规矩”,往往是重视自己的权威……。

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爱他,才会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孩子的童年不会重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庸,强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会让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意愿,渐渐失去自己。而这将会成为教育最大的失败。

关于尊重孩子,我的建议是:

把孩子当作家庭中的一个平等成员。父母要改变那种支配一切、指挥一切的错误观念。时刻牢记这一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顺利得多,亲子关系也会融洽得多。

多问孩子的想法。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别人家的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未必会喜欢,因此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这个、去学那个,关键是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要孩子自己愿意做。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不能强逼孩子。选择也是孩子的权利之一,父母遇到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要学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而不是根据父母的爱好兴趣做选择。因为那样很容易使孩子丧失个性。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也不能信马由缰,走向极端。面对孩子,父母要学会自我控制,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是在十分生气的情况下,也要问一问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自己的错?父母如果情绪失控,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导致家庭教育走向失败。

性格教育心得:培养健全人格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钱

回想小时候,10岁时我就开始自己挣钱,寒假到糖果厂去包糖,每斤的工钱是一分二。一斤硬糖,大粒的约有七八十颗,小粒的则有一百二左右,一天下来,包个一百来斤,可以挣一元多钱,比很多大人的工资都高了。因此,我颇有些财大气粗,每天收工回家,总是将袖套和围裙一甩,大模大样地坐到桌边:“快端饭来!”

一个寒假过去,挣的钱除了交自己的学费,还能余下不少。再加上每次考试得的奖金,我很小就有了自己的钱,放在一个牛皮纸信封里,压在枕头下。

五年级的时候,看见放学路上的商店里有一件很好看的红花衣服,很想要,但妈妈不给我买。每天经过那个店,都要隔着玻璃看半天。终于有一天,下了狠心,揣上自己的牛皮纸信封,去把那件衣服买了。回家的时候,心很忐忑,一路都在心里和妈妈舌战。直到踏进家门的瞬间,心一横,“反正是我自己的钱!”才彻底坦然了。后来妈妈并没有责怪我。

钱真是个好东西!没有钱,你就不能独立,很多时候就必须受制于人,就没有尊严,更谈不上自由。

孩子还小的时候,自己不能挣钱,经济上必须依赖父母,很多时候就连人格也附属于父母了。很多父母将物质上的满足作为控制孩子的重要手段,孩子为了吃到一颗糖而想尽办法,为了得到一个玩具甘受屈辱,更有甚者,一些父母会在盛怒之下发出威胁:“老子养的你,你再不听话……”这些对孩子的人格都是损害。

当然,很多父母是出于好心,怕孩子管不好自己的钱,养成乱花钱的毛病,更怕有钱就学坏,于是在经济上严格控制孩子,甚至根本不给予任何经济上的权力,一切都由父母包办。

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让孩子学到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保持冰清玉洁的高尚人格了呢?我看未必。

社会不是真空,有各种各样的人存在,每个人又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最终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生存方式。靠经济手段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一个根本的办法,钱是为人所用的,问题在人而不在钱。

首先,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钱,那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中国的孩子几乎没有勤工俭学的,一是没有机会,二是没有意识。现在成年人就业都难,谁还会为孩子们保留一些挣钱的机会呢?何况城市里很多家庭也不需要孩子挣钱来贴补家用,孩子很少承受经济的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去挣钱。

但人终究是要自立的,寄生虫并不快乐,因为没有尊严。孩子需要锻炼挣钱的能力、理财的能力,这并不只是个经济问题。现在城市里出现“啃老族”,很多年轻人不仅吃住在家里,工作要靠父母帮忙找,婚嫁要靠父母帮忙操持,买房靠父母,连生了孩子也要靠父母带,一方面是年轻人压力大,另一方面,确实有人格的缺陷,他们把依赖父母看成理所当然,不觉得成年以后还不能自立是一件可耻的事。

自尊要从小培养。让孩子在经济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就是培养尊严的开始。

很多父母也曾经尝试过让孩子通过劳动得到自己的钱,但又因为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而难以善终。一位母亲说,她每周给学前班的儿子5元零用钱,每洗一次碗另给5角,如果家中人多、碗多,有时一次也可挣1元(平均一只碗1角、一口锅2角)。可小儿有了钱,除了买他喜爱的卡通书外,也常常买一些画片、零食等家长感觉不适合的东西,有时能一口气买十几个泡泡糖,还振振有词:“你们不是说,我自己的钱自己做主吗?”这位妈妈一直想引导他存更多的钱,买想要的书籍、玩具,可他常常抵不住小东西的诱惑。这位妈妈非常苦恼。

其实,不必太多虑,这是正常的。我们和孩子的价值标准不一样,我们认为书籍和玩具(我们认同的玩具)有意义,而他买的那些画片等等没有意义,但在他的价值体系中,可能正好相反。这个孩子已经非常好了,才学前班,就能凭自己的劳动挣钱,不简单!对这些钱,他确实是有支配权的,我想我们应该尊重。至于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买多少才合适之类的问题,不能放任自流,但也不宜横加干涉,我们的每一点建议,都要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决定权还是在他。

钱既然已经给了孩子,就要让他自己作主,自己的钱自己不能作主还有什么意义?

鲁鲁长大以后,常对小时候买了很多无用的东西感到好笑,“太不值了!”但能够得出这个结论,也是因为当初他买过这些东西,这是他自己得出的认识,是他自己的感悟,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孩子是在各种经历中成长的,从来没有用过钱,也就不会获得关于钱的基本知识,也不会懂得在经济社会中人应该如何生存。

记得鲁鲁四年级去上课外班,上课的地点在一个小胡同里。因为邻近一个学校,胡同口就有好几家专门卖学生用品的小店,吃的、用的、玩的,什么都有。鲁鲁每次去上课,都要带五毛钱,课间就去小店里买包零食。其实,明明知道是劣质品,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因为每个同学都买,他不买就成了另类。尽管我对此很不满,但也没有停止他的零花钱,只是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去买那些劣质食品,以及如何选择安全的商品,宁肯多花一点钱,也要尽量买好的。但这样一来,就反而还要多给他一些钱。如果孩子完全没有钱,或者钱太少,他又抵挡不住物质的诱惑,反而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的事。

人生有很多错误是必不可少的,人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积累经验。其实,这个阶段也只是持续了一年,到六年级,仿佛是突然之间,他们就成大孩子了,就再也不到那些小店去买东西了,就是让他去他也不去。

要相信孩子,他不傻,他的一切选择都有合理性,只是我们要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不必多虑,到了该买书的年龄,他自然会买书,该存钱的年龄,他自然会存钱的。

孩子要有自己的钱,这不仅是指拥有钱,还要会支配钱,自己是钱的主人而非奴隶。

鲁鲁某些时候很节约,吃雪糕,即使兜里有好几块钱,他也只买一元的;买文具,一个修正带、一支荧光笔、一个小本子,诸如此类,宁肯晚用一天,多走点路,也要到学校旁边的小店去买,因为可以便宜点。他知道小区附近的几个商店,同样品牌的东西,哪个贵一点,哪个便宜点,因为他通常都会去比较。

但某些时候,他却很豪爽。二年级学架子鼓,买鼓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让他自己出钱,结果他真的自己出了,一套鼓四千多,几乎将他出生以来所有的压岁钱全部耗尽。四年级,陪我去买高压锅,四百多元,他爽快地付了帐,说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五年级,他爸想买个电动剃须刀,他马上答应送老爸一个,揣了二百元一起去买,结果钱不够,我赞助一些,算是与他合送;六年级,汶川地震,他一口气就捐了三百。

这些钱都是他平时积攒起来的,从三年级开始,我每周给他七元零花钱,六年级涨到十元,生日给个一百两百的,有时考试考得好,奖励个五块十块,就这样积少成多,都由他自己管着。他并不是特别看重钱,但能够存得起来,也能够用得出去,这正是我很欣赏他的地方。

我并不主张一味地节俭,该节俭时节俭,该豪爽时豪爽,钱就是拿来用的,会用钱才会做人,花钱也是一种人生态度。钱是拿来用的,是生活的保障、事业的基石,会用钱的人,可以用它去开辟人生的道路,实现自己的理想。钱终究只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实现美好人生。

当然,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挣钱是个艰苦的过程,在这条路上,有的人走得顺一些,有的人走得曲折一些。对于家境窘迫的孩子来说,克制物欲是无法避免的事。家里没钱,这没有什么好羞愧,更没有什么好抱怨,因为家里不管钱多钱少,那都不是你自己的钱。要告诉孩子们,一个有尊严的人,要自己去挣钱。相信自己,好好努力,将来有一天,你也会有自己的钱,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

人的财富观,实际上就是人生观、世界观的体现。爱财而不贪财,慷慨而不滥施,享受而不奢靡,一句话,就是恰到好处,这是需要极高的智慧和极深厚的修养才能达到的,也许终身不能如愿,但可以作为一个理想,为之而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