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的书法读后感范文(16篇)

时间:2023-12-25 19:49:35 作者:HT书生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消化所读书籍中的内容。下面是一些关于经典名著的读后感,希望可以对大家的阅读和思考有所帮助。

《高分读书法》读后感

以至于很多人感慨,原本是想来看综艺缓解焦虑的,没想到越看越焦虑。没有名校门槛,就没有敲门砖呀!而来自普通二本的丁辉,虽然硕士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但是因为高考一般,被面试官坦言,这样的简历根本进不了君合的面试中。

难道这些履历闪亮,毕业于名校的学霸们真的就是天资聪颖,智商超群孩子吗?普通的孩子就没有机会吗?过去,我常常以为那些学习好的孩子,都是天生聪慧,不努力努力。毕竟,班级的学霸几乎不刻苦,但是成绩仍然遥遥领先。

直到最近阅读的《高分读书法》,让我实打实地看到逆袭的可能。即使天资平庸,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照样可以逆天改命,考入名校。

而这本书则通过5个读书步骤,6大选书原则,57个读书要点,帮助孩子们提升思考力和读解力,从而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名校的梦想,让人生少走弯路。

《高分读书法》读后感字

二十年前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高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改革,如今,孩子们面对的又是另一种局面:得语文者,得的天下。

享誉世界的数学家苏步青,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作为一个知名数学家,他却坦言“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苏步青常说:“我从小打好了语文的基础,这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方便。”

语文好,阅读能力强的人,能够很快地理清数学题目中的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而阅读能力差的人往往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强大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加强举一反三的能力。苏步青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曾经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课就考语文,考后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好说到底其实是阅读能力强。很多人说,我每天都在阅读,也读了很多课外书,可是我的语文还是很差,阅读理解还是看不懂为什么呢?阅读不光是识字看书,《高分读书法》作者西冈一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复读两年领悟到提高阅读能力的五步之法,从而一举拿下日本京东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西冈一诚高考的时候复读两年,他的成绩一直是很差,所在学校也是一般的学校,很少能考上京大这样的名牌大学,这样的他却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反思自己为什么成绩提不上去。经过一番思考终于找到了原因,那就是被动的读书缺乏思考力和读解力。

于是作者研究东京大学考试试题,发现阅读能力很重要,作者从被动读书到主动读书,掌握了提升阅读的方法,从而在东大的入学考试中,考了全日本第四名,成功进入东大。作者把这个方法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实践整理成了这本《高分阅读法》。

读解力,即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书读透彻的能力。理论思考能力,即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文章,梳理书中脉络的能力。归纳能力,即用简单的话概括全书观点的能力。

客观思考能力,即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件事,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也能表示理解的能力。应用能力,即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的能力。

阅读不光是识字消遣,更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只要掌握了装帧阅读法、采访式阅读法、整合阅读法、检验阅读法、议论阅读法这五种阅读方法,我们学习到的不光是书里面的知识点,更锻炼的是思考能力。

《高分阅读法》不光适合在校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方法,也适合所有爱看书的书友们,有一句话说:不读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读书。

《中国书法》的读后感

小时候我就跟随着爷爷学习书法,儿时的我并不懂得什么是书法,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一无所知。我清晰的记得爷爷教我横、撇、竖、捺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书写;但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偷懒涂鸦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今,在图书馆工作之余拿起《中国书法》一书来阅读感慨万千!

首先说说遗憾。人的一生充满遗憾,书没写成是遗憾,官没当成也是遗憾,钱没赚到更是遗憾……由于人为了避免遗憾,于是就拼命写拼命爬拼命赚,前者是雅事,拼一下千古流芳,后者是俗事,但为了好好地和更好地活着,于是拼命地爬和捞,这情景有点像蚂蚁爬树和过江之鲫;我呢?没有好好听爷爷的教诲而遗憾,没有认认真真跟随著名书法家邹永远、许正波、康建勋老师学习书法而遗憾,没有信心参加全国书法大赛错失良机而遗憾。二十多岁的我,现在想想孔子的话很有道理,三十而立。什么是而立?就是有成功的事业和完美的家庭。

崔健在歌里面曾经唱到: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所以,我们要让眼睛慢下来,细细的揣摩揣摩王羲之的传本墨迹,聊聊章草大家王遽常的生平故事,听听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经验之谈,想想刘炳森先生对我们的启示……加之弄风研墨,轻舟飞阁,并以疏花瘦竹,墨池中泛花香,竹重秋荫访兰亭,所以,习书也是一种修行,只有懂得书法和人生的方圆变化,才能做到笔无常法出新机。这是何等快乐之事?其实,现在许多现代的东西都在寻求古代的营养,像周杰伦的歌要放进京剧的曲调,衣服要弄些唐装穿穿,中国武术风靡世界,书法元素都放进张艺谋的电影等等,时代在变,那么书法的活动方式的变化也就势在必然,书法的队伍壮大了,其成分也就变化了。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朱子读书法》读后感

我们很庆幸,生在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先哲们把他们丰富的思想文化,通过言传口授、以书载道等方式传承了下来,形成了宝贵而又经典的民族文化瑰宝——国学。它不仅蕴藏了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全部的智慧精髓,更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赋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以立身处世之本和精神力量之源。

当我们怀着无比虔诚之心,去靠近这一座座历史长河中的灯塔,去聆听一个个先哲的圣训时,我们也在解决着每个社会人都面临的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将到哪去?听圣人言,方知我从何处来;明圣人意,方知我是谁;践圣人行,方知我将去何处。

读书贵在读经典。但相较于现代文学来讲,国学著作普遍言简意赅、艰涩难懂,如《论语》、《孟子》、《史记》、《资治通鉴》等,著作中常涵盖多轴线、多角度的知识点,不是简单了解就能深入掌握并学以致用,故读书是需要方法的。

古代先哲们早就意识到方法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有过或多或少的阐述。以儒家学说来说,代表作《论语》开篇第一卷就是《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充分展示了“以学为首者,明人必须学也”的儒学思想。而作为孔子后的又一儒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其《朱子读书法》对于有志研究或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在方法论上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读经典贵在熟读,讲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子云:“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在回答门人询问如何读书时,朱熹直接道:“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又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由此可知,学习国学熟读是根本,精思是过程,而后才会有所得,有所获。

当然,熟读的目的不是要求我们能熟练背诵。像清代学者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在这个知识范围和层次爆炸的时代,已经不现实了。但若是对古典文学爱好的话,我们还是应该挑几本经典,时刻置于枕前桌上,反反复复阅读,虽不必背诵(当然背诵更佳),但至少要熟。就是当提及某个典故、某个道理,我们能快速地在大脑里、书本里找到。

熟读后则能悟。熟读经典的目的,是从文字中反复咀嚼,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读书,需静心、空心、虚心去读,切不可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批判的眼光”来读古人的书,因主观的判断去影响了客观的探索,则读书可弃也。朱子云: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个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朱子读书法》里第三条:虚心涵泳。虚心,教我们要以谦虚的态度求学,不可穿凿附会的理解书中义理。朱子云:学者观书,且就本文上看取正意,不须立说,别生枝蔓。只要能体会、理解圣人语句的本意就好。涵泳,教我们读书同时需重复去读,反复探究,深入体会。很多人不理解胡适晚年为何花数年精力去研究《水经注》所谓戴震抄袭全祖望、赵一清的案件,对此,胡适解释说“我不是研究《水经注》,我是重审一百多年的《水经注》的案子,根据五年之久的潜心研究,他在得出自己结论的基础上,也劝诫文史考据者,不但要时时刻刻批评人家的方法,还要批评自己的方法。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应力求达到的层次,当我们深入书者本意,深入那段历史,深入那种社会风情,探索出与众不同的东西,那才是真正属于读者悟出的东西。我们无需跟其他读者相同,也不必强求他人与我相似,这是属于读书人的一种自觉性。

能悟后则能用。《朱子读书法》里第四条:切己体察。朱子云:入道之门,是将自己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这教育后人,进入理解圣贤道理的门槛,是将自己整个身心融入到道理中去,在实际行动去感受它,渐渐与它契合,以致融为一体。先哲们的文章讲述一般都是大道义理,想要将自己悟出的东西能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需要我们切身加以体悟,这样才能丈量出我们悟出的义理是否对我们的生活乃至成长具有足够的正向推动作用。

能用而后出新。朱子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的过程就是从无疑——有疑——释疑的往复过程,是一个修心以安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推陈出新的过程。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如果我们固步自封,那么我们的教育和学生也会固步自封。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先哲们的思想精髓学以致用后,还需更上时代的步伐,去更新、创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时刻感悟国学之魅力,增长见闻,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性情,力求立身三尺皆为教育之所。《张子语录》中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其实是为天下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胡春林)。

《朱子读书法》读后感

《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从第一句我便有一种亲切塌实的感觉,进而似乎看见一种田园般的悠然生活,与世无争,恬然自若,每日清晨,趁着清露沁人的凉爽,持着扫帚将庭院打扫干净,把自己也收拾清爽,干干净净地迎接新的一天,当最后一束阳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进入梦乡,紧紧的大门将烦扰关在门外,宁静的`是梦中人。这是一种让人向往不已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需要一份怎样的心情去经营呢?君子的如水心态才能享有这样的安宁吧!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灵的毒药,妒忌会蒙蔽了人智慧的双眼,永远也看不清真正的真谛所在。记得《爱的教育》中所讲的一个孩子,因为嫉妒心过强,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最终也没有能超过所嫉妒的人。拥有一个广阔的心胸是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容纳百川,更可以包容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祸福是相倚的,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流传在炎黄子孙世世代代中,那些因他人失马而幸灾乐祸的人,因塞翁的儿子腿伤而叹息的人,最后也明白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些有喜幸心的人有怎能看到最后的结局,事情总是变化并发展的。况且,在别人受难时,自己更应该帮助,这才是做人该有的良知。

粥饭思不易,丝缕念维艰。这是一种对劳动的尊重。正如那古诗所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是在物质已有很大发展的今天仍须大力提倡。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现在石油煤炭的储蓄量已所剩不多,更需要我们合理利用,节约资源,使得人类的发展可以延续下来。

《高分读书法》读后感

关于读书,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跟我一样有着类似的困惑。读完整本书后,很快就忘记了;脑海里面记住的多数是细枝末节;遇到具体问题时,隐约回忆起好像在哪本书里看到过,却怎么也想不起书名......

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网络读书打卡的社群,靠着组织监督的力量鼓励大家多读书,其实让自己会读书才是打开读书世界的钥匙。只有你真正会读书了,找到读书的乐趣了,甚至会学以致用了。那么自然坚持读书就不是难事。因为这样的过程是满足的、有成就感的,我想没有人会拒绝这样的体验。

学会读书的秘密都在这本叫做《高分读书法》的书里面,作者是一个日本人,名叫西冈一诚。说来有点传奇,他自小成绩很差,在一所从来没有人考上东京大学的学校念的高中,高考复读了两年,通过自己研究的改变阅读方法,渐渐获得了一种“把书读透”的能力,最终竟然以全日本第四的成绩考上了东京大学。读完大学后,他偶然发现原来东大的学生几乎都在使用跟他相似的读书方法,于是作者对这种读书方法愈发感兴趣并不断提炼总结该方法,进而后面有了这本《高分读书法》的诞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讲述汉字书法渊源流长的历史故事,用文字编织成画面,带我们走进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光长廊,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全书用很大篇幅介绍汉字书法的历史,但又无处不在谈汉字书法的美学,堪称“历代书法审美指南”,将汉隶水平线条的“波磔”与中国建筑张扬起翘的飞檐相媲美,分析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呈现的行书的“即兴与自在”,对比碑与帖的“厚重与飘逸”,探究从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阐释唐楷的“法度与庄严”,描摹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解说元明书法与文人画的“形式与表现”,玩味清代书法走向民间的“古朴与拙趣”。

有人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世界运转的步伐日新月异,将我们湮没在海量的数据中,互联网、手机、微信,不断更新自己的装备,眼花缭乱地去接触新的事物,奋力奔跑却追不上那些变化,暮然回首,发现一路走来,像个孩子一样,丢西瓜捡玉米,丢玉米捡芝麻,最不该丢失的就是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个世界变化再快,根基却始终深植在传统文化中,厚厚积淀的文化土壤是我们永恒的宝库。校园里的学生开始重新学习《三字经》、《千字文》,朗朗书声中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档档火热起来的文化类型节目唤醒人们对经典的热爱,提醒我们真正应该抓牢的是什么。而《汉字书法之美》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读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力量,会在内心深处引发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景仰崇拜。正如蒋勋所说,“汉字书写是强大的信仰”,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生机勃发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更意味着增加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汉字是我们与知识沟通的桥梁,在与汉字的相识相伴相知中,我们得以了解大千世界,学习生活及处世的智慧;而汉字书法是记载汉字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活灵活现具象到我们面前,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在书法中,让浮躁的身心静下来,体会人生的美好。蒋勋说,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这场修行进行到底。

《书法美育》读后感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会写并且写得好的人能看懂书法。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我们熟知的大收藏家乾隆皇帝。他的收藏数量与水平有目共睹,虽然曾出现过个别误判,但他对“三希堂”法帖的收藏,以及对不少藏品独到的鉴赏眼光,着实令人佩服。

而这得益于他从小到大在皇家收藏品中的熏陶,如果按照我们之前的想法,乾隆皇帝的字画水平一定要非常不错,他才能有如此鉴赏水平。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且不论被业界频频吐槽的乾隆题跋,乾隆皇帝的画作,似乎也完全没有能够进入书画史中的佳作。

答案也是否定的,尤其是那位传奇的女收藏家佩吉·古根海姆,她本人不会画画,但在后现代主义支付杜尚的带领下,她学会了“区别什么是超现实主义,什么是立体主义,什么是抽象画”。在那之后,她签下了波洛克,一手捧红了这位美国艺术家。

在世界大战到来前夕,在所有人忙着逃难时,她以精准的眼光和超人的胆识,定下了“日入一画”的目标,最终以4万美元,买下了包括毕加索、达利在内的20世纪重要艺术家的约50件作品,这个价格在如今,大约只能买到其中一张作品的一个角了。

不可否认,佩吉的审美眼光在当时是多么的超前,甚至连卢浮宫也因没有看到其中价值,而以“它们没有保存价值”,错失了这批作品。佩吉·古根海姆虽然没有乾隆皇帝那样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但在后现代主义之父杜尚这样的名家带领下,她迅速融入了艺术圈,掌握了看懂艺术品的方法,具备了独立欣赏艺术品和判断艺术价值的能力。

如果你还在羡慕她,那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若你也是想学着看懂书法之美的好学者,你不用会写书法,有一位名师,将带领零基础的你进入书法的世界,带你学会看懂书法,这位名师就是本书的作者陈振濂。

2020年,陈振濂从在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大学几十年致力于高等书法教育经验和思考出发,写作了《书法美育》。在书中,他从书法史中精选了100种经典法帖,借助这些经典名作,他将帮助你建立书法史脉络,解开大多数人对书法之美的误解:并非端正和工整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各个时代、不同背景之下孕育出的书法作品,有其不同风格的书法之美。

前者更抽象,而后者更写实,但如果一定要说后者为好,前者为不好,或许也不那么恰当。

书法也一样,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不同的判断标准,熟悉了各个风格和个中标准,就不难欣赏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了。而要了解各类作品,最简单直观的方法,自然是从最经典和公认的好作品入手。

《书法美育》中的这100件经典作品,不是凭某个人的好恶评判出的好作品,而是自作品创作以来,经历朝历代人们不断品鉴后得出的好作品。陈振濂以它们为切入点,解读不同时代背景、不同风格的作品之所以为经典名作,以期让你真正理解书法,懂得欣赏书法。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讲述汉字书法渊源流长的历史故事,用文字编织成画面,带我们走进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光长廊。

《汉字书法之美》全书用很大篇幅介绍汉字书法的历史,但又无处不在谈汉字书法的美学,堪称“历代书法审美指南”,将汉隶水平线条的“波磔”与中国建筑张扬起翘的飞檐相媲美,分析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呈现的行书的“即兴与自在”,对比碑与帖的“厚重与飘逸”,探究从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阐释唐楷的“法度与庄严”,描摹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解说元明书法与文人画的“形式与表现”,玩味清代书法走向民间的“古朴与拙趣”。

有人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世界运转的步伐日新月异,将我们湮没在海量的数据中,互联网、手机、微信,不断更新自己的装备,眼花缭乱地去接触新的事物,奋力奔跑却追不上那些变化,暮然回首,发现一路走来,像个孩子一样,丢西瓜捡玉米,丢玉米捡芝麻,最不该丢失的就是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个世界变化再快,根基却始终深植在传统文化中,厚厚积淀的文化土壤是我们永恒的宝库。校园里的学生开始重新学习《三字经》、《千字文》,朗朗书声中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档档火热起来的文化类型节目唤醒人们对经典的热爱,提醒我们真正应该抓牢的是什么。而《汉字书法之美》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读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力量,会在内心深处引发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景仰崇拜。正如蒋勋所说,“汉字书写是强大的信仰”,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生机勃发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更意味着增加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汉字是我们与知识沟通的桥梁,在与汉字的相识相伴相知中,我们得以了解大千世界,学习生活及处世的智慧;而汉字书法是记载汉字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活灵活现具象到我们面前,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在书法中,让浮躁的身心静下来,体会人生的美好。蒋勋说,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这场修行进行到底。

《欧阳中石谈书法》读后感读后感

当代书法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30多年的书法热潮中,书法创作由前期的自由性创作走向专业化道路,书法教育居功至伟。对于书法教育的推动,欧阳中石等老一辈高等书法教育的开拓者功不可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业界出版了许多书法技法方面的教材,这些大多都能从新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欧阳中石谈书法》这本文集里找到根据。此书选录的内容大部分是欧阳中石早年所写的书法学习教材、书法评论、为书学论著及碑帖所作的序跋,读来颇受教益,基本体现了30余年来欧阳中石所坚持的学术观点和教学思想。

“书为形学”。书法创作要在一次性的挥写中做到点画形态、空间结构的准确到位以及线条、笔法的丰富变化,需要过硬的书写技术,这是书法创作的基石。而要想在某种书体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也必须在技术上下功夫。《欧阳中石谈书法》一书,对书体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从书体概论到历史演变,再到具体的笔法、结字特征等问题,都进行了切实深入的阐述。这种学术梳理往往被当代书法研究者所忽视,实则需要作者具备扎实的`创作实践和教学经验。实际上,历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书法大家,无不对这些最为基础的问题有着独到的认识和体会。

欧阳中石在长期的书法教学实践中,还一直在探索如何使学书者做到“一学就会,少学多会”。他说,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现在学习书法很难像过去那样有很多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就此,他总结出打“圆心”的方法,即学书法犹如练习射箭和打靶,要学会瞄“圆心”,抓住要害,学会观察,才能事半功倍。

书中也涉及对传统的态度。欧阳中石认为,中国书法的历史高峰在古代、精品也在古代,我们应该将前人的精华加以继承,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而不是另搞一路,要明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对书法传统的精粹,首先要做到“传”——传其正统、传其大统。当然,对现代人一些学古的经验及创新的成果也不能视而不见,但先生重视传统远过于创新。他认为,字“好”而能“新”当然最为理想,只是“新”而够不上“好”,那就谈不上艺术,只能归为“野狐禅”式的杂耍而已。

很多学书者,常常通过临帖来学习传统。对于临帖,欧阳中石反对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抄书式的临摹,他认为临帖要“先精而后博”,即可以选择部分甚至个别的字临习、研究、吃透,以练眼、练手和练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观点与马世晓所强调的“用功于一笔之内”的态度是基本一致的。精练解决得法、入门,博学在于拓展、充实、开阔眼界。只有用“尽精微”的态度深入研习书法,才有可能达到“致广大”的境界。

对于书法,欧阳中石始终强调要达到“文心书面”,即他常常所说的“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赋以生机”。也就是说,“书面”是形式,“文心”是内涵,书法外在的表现形式与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质都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息息相关。如何达到这一点?他认为,书法属于文化范畴,学习书法必须从学习文化入手,“搞文化的人不一定会书法,学书法的人必须懂文化”,尤其应该具备诗词文章方面的修养,其他艺术门类也与书法艺术相互映照、相互影响。

有着50余年教学生涯的欧阳中石,常自称是一名“教书匠”,是把经过历史、社会检验了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已。他致力于教授书法、研究书学,但他最关心、考虑最多的还是中国书法优秀传统的传承。先生的学养和精神从这本《欧阳中石谈书法》中可窥一斑。

书法读后感心得

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书法技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邀请了书法技能高超的老师为我们培训,为教师们创造了学习硬笔书法的机会。此次培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从未想过还有机会去接触硬笔书法。

以前的我都不知道写字还有那么多讲究,还要讲究平衡以及笔法。通过培训,我渐渐发现了,自己的字体存在不少问题。以前我总认为,写字要写方方正正、写工整,现在才发现写字还有很多讲究,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的书法老师从基本笔画入手,为我们讲述了硬笔书法的基础知识并演示了书法的起笔、行笔和收笔。同时教给了我们正确的习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执笔姿势。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横、竖的写法。每一个笔划都需要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过程。写竖画有垂露和悬针。看似简单的笔划,写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加以更多的练习。我们边听边加以模仿练习,老师为我们的字给出指导,帮助我们很好地明白应该如何标准地写字。

此次培训对于我的影响很深。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由于自己长久以来形成的个人书写习惯,我感觉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是我会多加练习,我要学着去体会练字的技巧,扎实地练习。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其实是非常好有趣的视觉的练习,怎能不喜欢上练字呢、李斯、“书法美学”,是身体的运动!

所以现在看到蒋勋写“感知教育”那一章,高峰坠石,讲横、对称、毛笔;讲“竖”,是做人处事的学习。平衡、秦隶、互动!从九宫格开始讲起:书法是呼吸,第一课,是生活现实里的记忆、石鼓、象形,是安定保佑的力量。这本书、“感知教育”、仓颉,全书分四大部分,配的那幅照片,万岁枯藤……走字底、简册”这些专题。文字编织成画面,看了这本书我深深的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配的那些美丽的照片,真是讲得太美了、绳结:“汉字演变”、虚实,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也就是“一”,把书法还原到最基本的机构、金文,是性情的表达。还有,是崩浪雷奔、甲篆入隶,如第一部分“汉字演变”就包括“结绳,讲“点”,如此生动如此形象。然后接下去用每一课讲一个笔画,是养生、甲骨,真是我所能想像到最棒的教导孩子进入书法美学的“秘籍”,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汉字与现代”,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书里蒋勋说,有趣有趣,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担得起如此美誉在别人的介绍下我读了《汉字书法之美》这本书,是还原到初写自己名字时的认真……作者以他独特的美学情怀。最后来一个关于“点”的传说。

《高分读书法》读后感字

学渣想逆袭为学霸不是梦,有件秘密武器叫做通过阅读提升思考力。

他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学渣,学习成绩在10000名学生中排名9332名左右。但他却有一个远远超出实际能力的梦想:就是一定要考入全国最好的大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非常努力,拼命学习,却两次落榜。逆袭的机会很渺茫。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千方百计找寻自己失败的原因。终于,复读第二年时,他的学习生涯出现了转机:他发现了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并且在学习中践行了这种读书法,这种读书法令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第三次高考时以全日本第4名的成绩考入最好的大学——东京大学。

因为有了科学的读书方法,他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他叫西冈一诚,他将自己成功的读书方法总结著作成书——《高分读书法》。他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增加知识量,把教科书的知识一股脑装进脑袋里就万事大吉,你很难拿到高分,考入好的大学。与增加知识量相比,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学会、学懂知识。所以,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关键是你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思考力呢?改变阅读方法。

不管是谁,只要改变阅读方法,拥有主动读书的能力,就会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什么样的阅读方法能够提升思考力?作者西冈一诚将这种高分读分法详细分解为5个步骤。如果你学会用这5个步骤来读书,就能提升自己的读解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高分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步骤1、做假设让你的读解力飞速提升。

读书读不透的原因,90%都是没有提前准备好。读书之前如果能提前做好准备,绝对可以轻松顺畅地阅读。想看一本书就看呗,还需要看前就做准备?赶紧了解书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吧?其实,会读书的人是带着“线索”开始阅读的,了解了文章大体想要表达些什么,然后再开始阅读,不仅能够提升阅读的速度,还能够提升理解书中内容的能力。

那么,如何获取这些线索呢?作者总结了两个“准备”。

一个是装帧阅读法;另一个是提前做假设。

装帧阅读法就是通过书的装帧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封面、腰封、标题、勒口,这些地方所给出的关于书籍内容的介绍是对这本书精华的提炼,我们要好好利用,不能错过了解内容的这些线索。

提前假设怎么做呢?了解了书的主要内容,给自己定一个大概的阅读目标,然后边看目录边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阅读目标,在阅读目标后写下具体的方法。当然,实际阅读时的感受肯定会跟自己提前做的假设有出入,随时修改即可。如果说装帧阅读法只能获取从某个角度或某个部分理解该书的线索,而通过做假设,我们可以得到书的整体脉络。

阅读时如是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那么你理解的内容一定不会太多。如果你对书的内容保持疑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说?会让你加深对书中内容的印象,并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就像上课,我们只盯着老师看,知识并不会吸收,只有同时在脑子里面思考问题才能吸收进去。当读书不再是单纯地浏览信息,而是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提出疑问,信息才能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很多人读书都以“感觉自己读懂了”的心态来读完一本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读懂了一本书?如果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了什么,那就等于没读懂。

能不能用有限的字数总结出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这才是“读没读懂”的判定标准。

作者提出了“整合阅读法”,用以搞清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即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他将一本书比喻成为一条鱼,有头、有尾、中间有一条线即鱼骨,首尾响应,鱼骨将所有观点串连起来。找到了“鱼骨”是什么,就等于搞清的整本书的脉络。

我看书的习惯多数是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很少同时读几本书,那样会有做事做一半的感觉。看过《高分读书法》之后,我才知道这是并不高明的读书方法。

真正高明的阅读方法叫“检阅阅读法“,就是同时读多本书,这样大脑会同时接受更多的信息,会避免被动读书,而且在阅读时掌握主动权,读书的效果会更好。

一听说同时读多本书,我们会感到很难:同时读多本书,书中的观点会不会互相打架?几本都读不完会不会产生焦虑心理?其实,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做过这种“检阅阅读法“。比如:读书时查阅字典;通过读一本简单的书,读懂了一本较难的书;同时听几个人在谈论对同一件事的观点等。

同时读多本书,我们可以选择“平行阅读法”或者“交叉阅读法”,阅读的同时记录便签或笔记,这样更容易比较并吸收所读到的内容,可以让自己获得从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也会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议论阅读法其实就是将阅读得来的信息经过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读书是输入,将书中的内容经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来就是输出。

输出包括通过书的装帧推测书中的内容,向书中的观点提出疑问,用摘要法概括书中的内容……写感想和书评是更高级别的输出,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对此,我就有深刻的体会。如果带着要给一本书写书评的想法来阅读一本书,会在阅读开始就带着任务去读书,中间会做笔记,很快就会理清书的脉络结构,效率特别高。写出一篇书评至少需要读3遍,更是加深了对书的理解和记忆。

给书写感想的过程就是将书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所以,读懂一本书,输出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学会用《高分阅读法》中的这5个步骤来读书,你就可以获得5种能力:读解力,就是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书读透的能力;理论思考能力,也就是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文章,能够清晰地把握书中脉络的能力;归纳能力,也就是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他人观点的能力;客观思考能力,也就是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件事,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也能表示理解的能力;应用能力,也就是能在具体的场合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把知识变成自己本领的能力。

具备了这5种能力,也就具备了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让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量,成为高分学霸不再是梦,考上名校水到渠成。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最近读了著名学者蒋勋写的《汉字书法之美》,非常喜欢,留一点阅读感想吧!

这世界上保留下的象形文字非常少,汉字就是其中之一。以往学者们一直以为带有很多图案的古埃及文也是象形文字,后来因“罗塞塔石碑”(上面对照刻下了古希腊文、柯普特文、古埃及文)的出土,才发现原来古埃及文中的.那些图案还是在表音,也不是象形文字。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字大都是声音的记录,而汉字却是形象的记录,这就使得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思维必然与其它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使用象形文字应该使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强。因西方文化从声音出发思考问题,声音对于其文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西方人重视朗读、重视表达。

同一时间发展出来的汉字文学《诗经》却恰巧相反——寓繁于简,简单几个对仗工整、音韵齐整的句子,就把复杂的时间空间变成一种“领悟”。

汉字文学似乎更适合“领悟”而不是“说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仅仅十六个字,时间的逝去,空间的改变,人事情感的沧桑,景物的变更,心事的喟叹,一一都在整齐精简的排比中,文字的格律性本身变成一种强固的美学。”

我有一种模糊的感觉,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才使得西方的音乐特别强调完整的逻辑性,而中国的古乐则截然不同,就好象是要从山中抓住一缕柔风、水中拮取一片波光,连音乐都象图画以及文字(简化的图画)一样处处有着“留白”,让人去领悟去想象……也就是说,中国的音乐也好,文字也好,图画也好,其基本的气息都是清淡而跳跃的,也许其表达并不连贯,但却非常适合去细细体会,受者的感觉越细腻,感受到的层次就越丰富。

中国的文字来自图画,这些图画打根儿上又都来自于自然万物,所以中国文化与自然简直有切不断的血脉联系,从诗经到后世的所有文章,“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吐言天拔,出于自然”,言必从自然开始,每首诗都似乎在描绘一幅画卷,离了自然,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简直就没了吸收养分的土壤!

欧洲一直使用拼音文字,才使得各国因发言不同而文字也不同,因为这些不同,所以欧洲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状态。而中国因汉字的统一,尽管也存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但在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即使走到所谓“天涯海角”可能听不懂当地话,但还可以通过统一的文字来交流!想当初有人想把汉字改造成拼音文字,这就如同要切断我们互相联系的根脉一样了。

甲骨文和金文是同时期存在的,小篆和秦隶也是同时期存在的,同一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上就有差别,在小篆和秦隶上也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功用不同。金文、小篆都是国家重要典礼、仪式上使用的文字,就必须是端庄、繁复、雍容的,而甲骨文虽然是巫师用来与神灵沟通、隶书是小吏们用来记录行政文书,不能说不重要,但因为每天都要大量使用,为了提高效率,就必须把图像简化,简化到甚至一些甲、骨上刻的字与我们今天的简体字没大区别。

纵观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其实不难发现,文字的发展有时在向简化方向发展,而有时又在向繁化方向发展,所以,在汉字的繁简之争中,我到没觉得简化文字有什么特别不对,不过简化的基本思想应该是按意简化,按音简化是容易混淆字意的,无论怎样只要别往拼音文字上靠就好!

蒋勋将“笔阵图”和“永字八法”做了对比,在我看来就是美与技的对比,“笔阵图”是当年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对汉字的基本笔画所做的比喻:

“点”如高峰坠石;

“一”如千里阵云;

“竖”如万岁枯藤;

“撇”如陆断犀象;

“弋”如百钧弩发;

“力”如劲弩筋节;

“辶”如崩浪雷奔;(书法课上,小林老师讲到此,选了《兰亭序》中的“九”字,并且配了那卷起之惊涛骇浪的图片,我觉得更合适)。

截取了《兰亭序》中的前四个字,以上的七个笔画在这四个字中基本都能找到,让我们好好看看这里面的“高峰坠石”“万岁枯藤”“陆断犀象”“崩浪雷奔”吧!

笔阵图不仅仅在说形象,里面还包含了速度、质感、气势……卫夫人教给王羲之的不是技巧而是感觉,而“感觉的丰富,是审美的开始”!

而“永字八法”也是在教初学者如何书写这些基本笔画,且很明显是在《笔阵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个则完全是技法和动作上的比喻了:

“永字八法”把“永”这个字,依照书写先后分为八个元素:

“侧”(点),

“勒”(横平),

“努”(竖),

“擢”(钩),

“策”(仰横),

“掠”(长撇),

“啄”(短撇),

“磔”(捺)。

我不知道当年的孩子在被传授“永字八法”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反正在我看来,孩子相较于成人,动作协调能力是要差一些的,用这么复杂的动作来形容每个笔画,让孩子理解得多费劲呢?相比之下,难道不是对自然的感受更为重要吗?书圣之所以能成为书圣,一定得益于卫夫人当年为他在心中打开了无比开阔的气象!

就象蒋勋所说:“笔阵图更看重在线条联结通向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感觉,更侧重美学教育,而‘永字八法’则是侧重在技巧和形式上!……‘审美’必须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失去了回归自身的感受,艺术与美都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闭目掩卷,我的心里愈加清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书法?那就是:通过写字,丰富感觉,回归自身,体悟生命。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这不是一本论述汉字之美的学术集,也不是毛笔书法教科书。随意翻书页,心中有喜悦,普蓝色的字偏安于一侧,另一边配图、配帖,大多时候只是空着,这样的“留白”显得妥妥当当,让人有“随心不逾规”的安宁。

我第一次读蒋勋的书,封底上印着一段话:“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我不断回响起父亲握着我的手书写的岁月,那些简单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书法。”这大概是练字儿童的共同记忆——小时候家中的缝纫机铺上毛毯就是书桌,母亲为我叠好黄色毛边纸,我则拖拖拉拉地调墨水,翻开字帖,端坐练字。

最怕“悬针竖”,收笔时总是太粗,这时母亲便起身握着我拿笔的手,轻轻抬起,要我记得运笔时的力度,对于拿笔不稳的小朋友,又有什么“力度”可言呢?但是小朋友觉得那些字“美”,繁体字比简体字“美”,毛笔字比印刷字“美”,洗笔时墨汁在水中如丝般徐徐散开“好美”。

“汉字基本功能在传达和沟通,实用在先,审美在后”,不过蒋勋从汉隶的蚕头燕尾说起到走向民间的清代书法,每一章每一页告诉读者在实用之外,如何审美;审美之时,又不可不体会书法家的性情。我自幼习颜体,却从来没有认真读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蒋勋对此的评价是“楷、行、草交互错杂,变化万千、虚如青烟、实如巨山、动静之间、神奇莫测、如同一首完美的交响曲”,他认为“面对第一手书法家书写的墨迹真本,才可能领略书法随情绪流转的绝美经验。”此话不虚,《祭侄文稿》整篇用力用墨跌宕起伏、变化多端,将情绪时而平复时而忧伤,时而感慨时而压抑表达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一直留恋用笔书写的感觉。给心爱的人写一封情书,字浅情深,不需要华丽语言和美丽词藻,一笔一划记录着书写时的忐忑与期待,甜蜜与忧伤。儿时羡慕可以习《曹全碑》的女孩,而我却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临摹《颜勤礼碑》、《自身告书》、《麻姑仙坛记》。如今,明白了“写字与做人处事连在一起”,不安分的孩童应该多习厚重博大的颜体,含蓄腼腆的孩子需要“锋芒毕露”的“瘦金体”。在书法练习中,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同的。通过书法,完成了感知世界的一切现象的能力,这才是书法美学的意义。”“撇”好似风中竹叶,“走之”如海浪涌来,“点”是悬崖落石,“横”像远方的地平线……“审美必须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失去了回归自身的感受,艺术和美都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家中还挂着十几岁时的习作——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我们执毛笔蘸墨汁写古诗装裱,古人呢?魏晋文人的“帖”,是日常的书信,是简单的问候——“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这是王羲之的《奉橘帖》,赠送三百个橘子时附带的便条。蒋勋说:“成为名帖,是因为书法。小小纸片上盖满大大小小帝王收藏印记,容易让人忽略了文字简单到一清如水,叙述的事情也简单到一清如水,似乎偷偷暗笑,不知道为什么知识分子都有那么多悲愤抱怨痛苦,浓眉深锁,嘴角向下。

帖把天下兴亡的重责大任,四两拨千斤地轻轻转回到生活现实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帖有一点调皮,有一点小小得意,有一点百无聊赖的茫然或虚无,不想长篇大论议论是非,只是想回来做真实的自己。帖要逃逸,要飞扬,要从虚假概念的世俗礼教里解放自己。”我读到这段话,则想起母亲清晨在笔记本电脑上的一张留言:“女儿:妈妈去山上锻炼,早饭已买,面包在饭桌上。”最美的字,最熟悉的字,最温暖的关爱——书写,果然与生活相通,因此,也最值得敬重。

如今,很少提笔练字,偶尔在奶奶所念的经文上写祈福的话,诸如“供奉三官大帝保佑……”之类。民间敬重汉字,写过字的纸都要在“惜字亭”中焚烧——听上去,像个古老的传说。我常常想“见字如面”这么美好的词在往后的岁月里会不会消逝?互联网时代,快捷的电脑打字取代书写,“无纸化”浪潮之后,再有灵性的水墨汉字也要叹息。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买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碰到了好久没有看到的同学,他是语文专业的博士生,现在也很我一样做初中语文教师,一有机会,我就向他咨询又读了什么书,他向我推荐了《汉字书法之美》。

我马上在当当网下了订单,并且给他回复说:“向我这样臭字,很需要看这样的书。”我的同学发过一句话:“距离生活还是很远,不过你读后一定会爱上汉字的。”

真的是这样,一边读完说实在的我还不能一一细数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

不过仅看那些图片,都让人流连忘返,仅是抚摸那书的质感,都让人回味。

在这一个月的零散阅读里它给我触动人心的美丽与惊喜。

作者以他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