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模板20篇)

时间:2023-12-03 21:55:40 作者:LZ文人

高中教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果。掌握编写高中教案的技巧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编写教案的要点和方法。

高中语文《信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

2、理清作品思路,分析文章阐述的哲理。

3、品味文章朴实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清作品思路,分析文章阐述的哲理。

2、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

1、把握短文的观点以及支撑观点的材料。

2、领会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设想:

1、圈点批注,把握阅读的方法。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生活的感悟,把握文章主旨。

3、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

一个死囚在临刑前被突然告知:你如果能端着一碗水绕皇宫走上一圈而滴水不洒,你就会被国王赦免。死囚答应了。皇宫周围高低不平,还有许多台阶,观看的人起哄,而死囚只是死死地盯着碗里的水,一步步地走了大半天,终于走回到了出发点,竟然一滴水也没有洒出来。人群沸腾了,国王也非常高兴,问他:“你怎么能做到滴水不洒呢?”死囚回答说:“我端的哪里是水,分明是我的生命啊!”人生只是一个竞技场,当你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场上自由呼吸着生命的空气时,也许你并没有觉察到,生命、自由的宝贵,而一旦将失去这些,除了懊悔与自责外,更多的是加倍珍惜。

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这三篇短文,是三个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站在不同角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这三篇短文蕴涵的深刻哲理是什么,看看能不能对我们认识“人”有所启发。

二、基础知识过关:

1、作者简介。

(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帕斯特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3)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2、文体常识。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三、学生自读课文,并圈点批注文章。

方法指津:把你认为能够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进行圈点、标注。

四、文脉梳理。

1、《热爱生命》这篇短文分别表述了什么样的主旨?是怎样表述的?

明确:这篇短文的思路是这样的:作者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态度。对比中得出结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如果认识有偏差,只好虚度此生。接着换了一个角度,从生命的特殊形式——死亡谈起,指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的苦恼。作者由于讲究生活的方法,才使生命丰盈饱满。

2、简单概括:

第一部分(第1~2段):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3段):珍惜光阴,充实生命。

五、疑难探究。

1、自主探究:请大家将预习中理解有困难的词语和问题提出来,互相探究解决。

2、合作探究。

(1)文章中“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限的,活过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走近了一步,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作者正是从终极意义上关照生命,以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2)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能否举出实例证明这个观点。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

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

从哲学意义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身亡的苏格拉底、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服毒自杀的杰克?伦敦、自沉汩罗的屈原、进退皆忧的范仲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著名的人物都是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3、概括主旨。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就不觉得烦恼了。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后两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学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这是作者在瞬间进发出的思想火花。

高中语文《信条》教学教案

1.知识与目标:把握文章主旨,分析文章阐述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摘抄、品味文章朴实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对生命和生活进行深度的思考。

难点:品味简单的语句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方法。

圈点勾画批注、配图赏析、文本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

微课一:《热爱生命》。

一、导入: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热爱生命》中寻找答案。

二、阅读课文,阅读的同时勾画出自己比较喜欢且认为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学生划句子、说感悟,老师点评)。

司马迁隐忍苟活,完成了史家之绝唱。

汶川地震中成名的“范跑跑”

杭州最美司机吴斌被突降铁块击中忍痛救下全车乘客后离世。

英国渣打银行在对员工的培训中有关应对抢劫的理论是“贪生怕死”。

国家新颁布了中小学生见义勇为要变为善为、巧为、慎重的规定。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微课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导入:柏拉图曾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有人找来一只拔了毛的鸡,令人啼笑皆非。我国思想家荀况说“人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由此可以看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今天我们学习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二、齐读课文。

高一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展开想象,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中意象,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专指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的19首作品。《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高一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

师:屈原《九歌》里说,“悲莫悲兮生别离。”对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别离的哀音在真纯的古典文学世界回响不绝。山隔水阻,风雪塞途,游学仕宦,战争行役……一朝分别,音讯杳然。漫漫时光使分别化成了一声声长叹,迢迢山水让别离酿成了一曲曲哀歌,思念之情往往显得格外真挚动人。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走近“涉江采芙蓉”的有情人。

出示幻灯片。

师:请看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含蓄隽永的语言。

2.品析意象,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师:那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一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诗歌,让我们初步感知这首诗歌。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生读。

生:一对男女恋人分离相互思念着对方的故事。

师: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同心而离居。

师:我具体地问问,是谁在涉江采芙蓉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子。

师: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女子而不是一位男子呢?

生1:因为采芙蓉的应该还是女子,如果是一位男子采芙蓉,这个画面也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生2朱自清《荷塘月色》里也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生:男子。

师:那你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呢?(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男子呢?)。

生:诗歌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我认为古代离开家乡,外出生活的应该是男子,而女子一般是不离开家的。而且男子也可以采芙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般给别人送花的都是男子。

师:你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从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都不错,但是我发现无论你们的答案是什么样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认为是一对分离的恋人在彼此思念着对方。正是由于你们多样化的思考,才使这首诗歌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是老师的想法是把它当作一位女子来看待。在古代,男子离开家乡女子在家守候,是一种更常见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师:对这首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那我们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诗的情感的诗呢?

(幻)这是一首______的诗?

生:忧伤相思思念痛苦。

师:同学们赋予了这首诗歌丰富的情感。

那在这首诗中,有没有哪个词能直接概括这种情感的?

生:忧伤。

板书:忧伤。

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我们先来看前四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谁来翻译一下这几句诗?语言要美一点。

生:渡江去采摘芙蓉花,兰泽上芳草萋萋。采摘芙蓉花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

生:一样,“涉”的意思就是“渡过”(坐着船过江)。

师:一般都怎么渡过江呢。

生:不一样。“涉”的意思是蹚水过河。

师:蹚水过江采芙蓉和坐船过江采芙蓉,主人公的感受会一样吗?

生:不会。

(幻灯片)“涉”的本意:行走在溪水中。

我们设想一下:清清的江水缓缓流淌,兰花盛开的水泽里芳草萋萋,一位女子赤足走在浅浅的江水中,江水轻轻地划过她的肌肤,也牵动着她的心。“涉”字让我们感受到江水在肌肤上流过的细腻的触感,这种触感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是浸润在一起的。而如果说成了“渡江”或“坐着船过江”,作者的心可能还是那一颗思念的心,但就没有那么真挚动人了。

师:我们沉浸在女子涉江的美好画面中,在这画面中有哪些意象呢?

生:芙蓉、芳草。(板书:芙蓉、芳草)。

在这长满芳草的水泽,主人公为什么单就采集“芙蓉”呢?

生:1:周敦颐《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濯清涟而不妖”,芙蓉也叫做莲花,这里有一种君子的品质。

生2:“芙蓉”和“夫容”谐音,在这里更能突出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旁征博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说明芙蓉的品质。

师:芙蓉,在《诗经》中叫作荷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中叫芙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人们赋予了荷花很多美好的意蕴,如爱情、相思、忠贞、君子等等,它是一种纯洁与美好的象征。

生:好像没有。

师:那这句话写在这儿不是多余了吗?

生沉默。

师:谁说说?

生:“兰泽多芳草”是环境描写,加上这一句更突出了意境的优美。

师:你对诗歌品读的很细致,我们来复活一下当时那个画面吧:

一位女子想采一朵最美丽的芙蓉花送给她的心上人,当来到了这片长满芳草的水泽里,满目的鲜花,馥郁的芳香使她一下子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之中。我们再读读这两句:

生:以乐景衬哀情。

生读。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女子采了芙蓉花,却突然问道:“采之欲遗谁?”难道她不知道是谁吗?生:知道。

师: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不问,直接就说成“采之遗远道”怎么样?

生1:她不想直接说出来送给谁。那样显得很直白,一般女子不会有那么直白的话语。

生2:她想说出来,说出来以后会觉得心情好一些。

主人公这一问,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也使感情的抒发和诗意的表达更委婉含蓄,曲折有致。

师:理解了诗意,谁来读读这几句诗?第一句要轻松、愉悦,第二句要低沉、忧郁。

(重点引导学生好好读,使课堂推向一个_)。

生读。

师点评。可以把“所思在远道”,重点教给学生读读。

师:芬芳的兰泽,美丽的芙蓉,却使人感到了深切的“忧伤”。这种忧伤能否停止呢?请看下句。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师:我们常说:诗歌是浓缩的想象,散文将这种想象铺展开来,于是有了情节,有了人物,有了一颦一笑,有了一思一虑。现在就请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师:时间到,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

师:加入了环境描写更好地渲染了这种离别之愁。

加入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会更加丰满。

加入动作描写,给人很强的画面感。

这两句除了情感的绵长,语言的魅力又体现在哪里呢?

(幻灯片)哪些词语最为传神?最能传达主人公的情感呢?

生:运用了动作描写。“还顾”和“望”

师:回答非常好。“还顾”和“望”这两个词的动作性和画面性很强,(板书:还顾望)让这种思念之情更加浓重。多少思念多少爱,全在这一深情的还顾里;多少忧伤多少桶,都在这悲情的回望里。

让学生试着重音读读“望”(让学生把轻飘飘地读和重音,读读对比一下感觉)。

师: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还有哪个词语用的好?

生:漫浩浩。

师:好在哪里?

生:运用了叠词,更突出道路的漫长。

师:你对语言有非常敏锐的感知。“浩浩”读起来有那种烟波渺渺,烟水茫茫的感觉。李清照《声声慢》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叠词,音韵和谐,更突出了愁绪的浓重。“浩浩”语义,不仅指道路漫长无际,更让人感觉到忧伤的绵长。诵读的时候要把“浩浩”二字的无奈与绵长读出来。我请一位同学,读读这句话。

生读。

教师指导学生把“浩浩”两字拉长,引导学生逐渐读出情感。

师:涉江采芙蓉,目的已不是为了送到远方,因为早已知道无从可送。还顾望旧乡,没有缓解思念的焦渴,只有更深沉的忧伤。到此,郁积多年的苦痛喷薄而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师:我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是“(幻灯片)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是否真做到了“一字千金”呢?我们把“而”和“以”去掉,改成四言诗。

师:同学们来齐读一下:“同心离居,忧伤终老”(幻灯片)。

师:怎么样呢?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

师:那我们先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同心同德但是却被迫分离,只能忧伤一直到终老。

这个“而”是什么意思?

生:可是,但是,却。表转折。如果去掉了,这是矛盾的。同心同德却离居,然后还忧伤到老。

生:“而”在这里是一个表转折的连词,形成了前后巨大的反差,更让人感觉到被迫无奈的离居。表明了生活到老的一种持续的状态,就是“忧伤”。

师:这两句诗是全诗诗眼所在,也是全诗主题的升华。有了这个“而”字,情感是这样表达的:我们两个人是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可是啊,却要被迫分离,天各一方。因此“而”字既表达了情感的转折,又突出了从甜蜜相爱到痛苦分离的极大反差,把那种相爱不能相守,想念不能相见的黯然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连接“忧伤”和“终老”,就把“忧伤”所跨越的时间的绵长感体现了出来。

师:那在这两句中,作者用哪个词来表达这种忧伤的状态呢?

生:离居。

师:这里的“离居”含义是什么呢?

生:分开居住。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各组派出代表来阐述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生1:死别。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对亡妻的思念让他非常痛苦。因为生别还有希望再见,而死者再也不能复返了。

生2:生别。明明知道那个人在哪里,却只能两地相忆,在煎熬中度过一生,这比死别更凄楚。

生3:生别离吧。其实古人的生别就相当于现在的死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一种体现。

生4:死别。“死去元知万事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死了就永远不能相见了,而生别离可能还有见面的机会,也有可能不断听到对方的消息,于是心里有个念想,不至于太悲哀。

生5:生别。生别离会让人的内心时刻承受着煎熬,无论相隔多远时间多久,都不能见面。

师:同学们深入的思考,也让老师感慨良多。“多情自古伤离别”,无论是生别离还是死别离,都是让人心痛的。但我想,死别,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这痛苦是爆发性的,也是一次性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接受事实的过程。而生别离,是明明知道对方还在那里却永远不能相见,需要时时刻刻承受着痛苦和煎熬,彼此的存在就是痛苦的根源,因此这种忧伤是绵延不绝的,是会一直到终老的。

师:叶嘉莹先生在赏析《古诗十九首》时,也曾经说过:

(幻灯片)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

我想:这首诗歌告诉给我们的是:生离比死别更悲哀。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一边则是漫漫浩浩的长路上还顾回望的丈夫。两人之间,是层叠的山峦和浩渺的江河,他们彼此都茫然地相望,这时天地间仿佛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板书:画两颗心,“忧伤”是两颗心重合的部分),这个声音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

有哪位同学能带着情感读一下这首诗?

生读。(配乐:分角色朗读,最后两句读两遍,最后一句加读一遍)。

三、结语: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

我们把《古诗十九首》奉为经典,因为它和所有不朽的诗歌一样,都唱出了平凡人的情感,他们的欢喜与惆怅,他们的遗憾与悲伤。《涉江采芙蓉》以其独特的章法,让游子与思妇对唱表白。就像这对鱼与飞鸟,它们深沉而真挚地情感在思念与渴望中产生心灵的共鸣,爱而不见的惆怅之情使人涕下,造句直而不野,令人满口生香,无愧于刘勰所说的“五言之冠冕”。

师: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听老师诵读这首诗歌,再次感受主人公的情怀。

(教师配乐诵读,最后两句读两遍)。

四、作业: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之一。

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可以从意象的内涵,手法的运用,以及如何体现对人生的反思等角度来写你的理解,字数300左右。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精选

师:屈原《九歌》里说,“悲莫悲兮生别离。”对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别离的哀音在真纯的古典文学世界回响不绝。山隔水阻,风雪塞途,游学仕宦,战争行役……一朝分别,音讯杳然。漫漫时光使分别化成了一声声长叹,迢迢山水让别离酿成了一曲曲哀歌,思念之情往往显得格外真挚动人。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走近“涉江采芙蓉”的有情人。

出示幻灯片。

师:请看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含蓄隽永的语言。

2.品析意象,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情感。

师:那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一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诗歌,让我们初步感知这首诗歌。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生读。

生:一对男女恋人分离相互思念着对方的故事。

师: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同心而离居。

师:我具体地问问,是谁在涉江采芙蓉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子。

师: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女子而不是一位男子呢?

生1:因为采芙蓉的应该还是女子,如果是一位男子采芙蓉,这个画面也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生2朱自清《荷塘月色》里也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生:男子。

师:那你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呢?(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男子呢?)。

生:诗歌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我认为古代离开家乡,外出生活的应该是男子,而女子一般是不离开家的。而且男子也可以采芙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般给别人送花的都是男子。

师:你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从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都不错,但是我发现无论你们的答案是什么样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认为是一对分离的恋人在彼此思念着对方。正是由于你们多样化的思考,才使这首诗歌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是老师的想法是把它当作一位女子来看待。在古代,男子离开家乡女子在家守候,是一种更常见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师:对这首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那我们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诗的情感的诗呢?

(幻)这是一首的诗?

生:忧伤相思思念痛苦。

师:同学们赋予了这首诗歌丰富的情感。

那在这首诗中,有没有哪个词能直接概括这种情感的?

生:忧伤。

板书:忧伤。

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我们先来看前四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谁来翻译一下这几句诗?语言要美一点。

生:渡江去采摘芙蓉花,兰泽上芳草萋萋。采摘芙蓉花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

生:一样,“涉”的意思就是“渡过”

师:一般都怎么渡过江呢。

生:不一样。“涉”的意思是蹚水过河。

师:蹚水过江采芙蓉和坐船过江采芙蓉,主人公的感受会一样吗?

生:不会。

(幻灯片)“涉”的本意:行走在溪水中。

我们设想一下:清清的江水缓缓流淌,兰花盛开的水泽里芳草萋萋,一位女子赤足走在浅浅的江水中,江水轻轻地划过她的肌肤,也牵动着她的心。“涉”字让我们感受到江水在肌肤上流过的细腻的触感,这种触感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是浸润在一起的。而如果说成了“渡江”或“坐着船过江”,作者的心可能还是那一颗思念的心,但就没有那么真挚动人了。

师:我们沉浸在女子涉江的美好画面中,在这画面中有哪些意象呢?

生:芙蓉、芳草。(板书:芙蓉、芳草)。

在这长满芳草的水泽,主人公为什么单就采集“芙蓉”呢?

生:1:周敦颐《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濯清涟而不妖”,芙蓉也叫做莲花,这里有一种君子的品质。

生2:“芙蓉”和“夫容”谐音,在这里更能突出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旁征博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说明芙蓉的品质。

师:芙蓉,在《诗经》中叫作荷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中叫芙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人们赋予了荷花很多美好的意蕴,如爱情、相思、忠贞、君子等等,它是一种纯洁与美好的象征。

生:好像没有。

师:那这句话写在这儿不是多余了吗?

生沉默。

师:谁说说?

生:“兰泽多芳草”是环境描写,加上这一句更突出了意境的优美。

师:你对诗歌品读的很细致,我们来复活一下当时那个画面吧:

一位女子想采一朵最美丽的芙蓉花送给她的心上人,当来到了这片长满芳草的水泽里,满目的鲜花,馥郁的芳香使她一下子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之中。我们再读读这两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重读)芳草。

生:以乐景衬哀情。

生读。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女子采了芙蓉花,却突然问道:“采之欲遗谁?”难道她不知道是谁吗?生:知道。

师: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不问,直接就说成“采之遗远道”怎么样?

生1:她不想直接说出来送给谁。那样显得很直白,一般女子不会有那么直白的话语。

生2:她想说出来,说出来以后会觉得心情好一些。

主人公这一问,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也使感情的抒发和诗意的表达更委婉含蓄,曲折有致。

师:理解了诗意,谁来读读这几句诗?第一句要轻松、愉悦,第二句要低沉、忧郁。

(重点引导学生好好读,使课堂推向一个高潮)。

生读。

师点评。可以把“所思在远道”,重点教给学生读读。

师:芬芳的兰泽,美丽的芙蓉,却使人感到了深切的“忧伤”。这种忧伤能否停止呢?请看下句。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师:我们常说:诗歌是浓缩的想象,散文将这种想象铺展开来,于是有了情节,有了人物,有了一颦一笑,有了一思一虑。现在就请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师:时间到,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

师:加入了环境描写更好地渲染了这种离别之愁。

加入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会更加丰满。

加入动作描写,给人很强的画面感。

这两句除了情感的绵长,语言的魅力又体现在哪里呢?

(幻灯片)哪些词语最为传神?最能传达主人公的情感呢?

生:运用了动作描写。“还顾”和“望”

师:回答非常好。“还顾”和“望”这两个词的动作性和画面性很强,(板书:还顾望)让这种思念之情更加浓重。多少思念多少爱,全在这一深情的还顾里;多少忧伤多少桶,都在这悲情的回望里。

让学生试着重音读读“望”(让学生把轻飘飘地读和重音,读读对比一下感觉)。

师: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还有哪个词语用的好?

生:漫浩浩。

师:好在哪里?

生:运用了叠词,更突出道路的漫长。

师:你对语言有非常敏锐的感知。“浩浩”读起来有那种烟波渺渺,烟水茫茫的感觉。李清照《声声慢》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叠词,音韵和谐,更突出了愁绪的浓重。“浩浩”语义,不仅指道路漫长无际,更让人感觉到忧伤的绵长。诵读的时候要把“浩浩”二字的无奈与绵长读出来。我请一位同学,读读这句话。

生读。

教师指导学生把“浩浩”两字拉长,引导学生逐渐读出情感。

师:涉江采芙蓉,目的已不是为了送到远方,因为早已知道无从可送。还顾望旧乡,没有缓解思念的焦渴,只有更深沉的忧伤。到此,郁积多年的苦痛喷薄而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师:我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是“(幻灯片)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是否真做到了“一字千金”呢?我们把“而”和“以”去掉,改成四言诗。

师:同学们来齐读一下:“同心离居,忧伤终老”(幻灯片)。

师:怎么样呢?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

师:那我们先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同心同德但是却被迫分离,只能忧伤一直到终老。

这个“而”是什么意思?

生:可是,但是,却。表转折。如果去掉了,这是矛盾的。同心同德却离居,然后还忧伤到老。

师:这两句诗是全诗诗眼所在,也是全诗主题的升华。有了这个“而”字,情感是这样表达的:我们两个人是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可是啊,却要被迫分离,天各一方。因此“而”字既表达了情感的转折,又突出了从甜蜜相爱到痛苦分离的极大反差,把那种相爱不能相守,想念不能相见的黯然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连接“忧伤”和“终老”,就把“忧伤”所跨越的时间的绵长感体现了出来。

师:那在这两句中,作者用哪个词来表达这种忧伤的状态呢?

生:离居。

师:这里的“离居”含义是什么呢?

生:分开居住。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各组派出代表来阐述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生1:死别。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对亡妻的思念让他非常痛苦。因为生别还有希望再见,而死者再也不能复返了。

生2:生别。明明知道那个人在哪里,却只能两地相忆,在煎熬中度过一生,这比死别更凄楚。生3:生别离吧。其实古人的生别就相当于现在的死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一种体现。

生4:死别。“死去元知万事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死了就永远不能相见了,而生别离可能还有见面的机会,也有可能不断听到对方的消息,于是心里有个念想,不至于太悲哀。

生5:生别。生别离会让人的内心时刻承受着煎熬,无论相隔多远时间多久,都不能见面。

师:同学们深入的思考,也让老师感慨良多。“多情自古伤离别”,无论是生别离还是死别离,都是让人心痛的。但我想,死别,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这痛苦是爆发性的,也是一次性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接受事实的过程。而生别离,是明明知道对方还在那里却永远不能相见,需要时时刻刻承受着痛苦和煎熬,彼此的存在就是痛苦的根源,因此这种忧伤是绵延不绝的,是会一直到终老的。

师:叶嘉莹先生在赏析《古诗十九首》时,也曾经说过:

(幻灯片)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

我想:这首诗歌告诉给我们的是:生离比死别更悲哀。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一边则是漫漫浩浩的长路上还顾回望的丈夫。两人之间,是层叠的山峦和浩渺的江河,他们彼此都茫然地相望,这时天地间仿佛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板书:画两颗心,“忧伤”是两颗心重合的部分),这个声音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

有哪位同学能带着情感读一下这首诗?

生读。(配乐:分角色朗读,最后两句读两遍,最后一句加读一遍)。

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我们把《古诗十九首》奉为经典,因为它和所有不朽的诗歌一样,都唱出了平凡人的情感,他们的欢喜与惆怅,他们的遗憾与悲伤。《涉江采芙蓉》以其独特的章法,让游子与思妇对唱表白。就像这对鱼与飞鸟,它们深沉而真挚地情感在思念与渴望中产生心灵的共鸣,爱而不见的惆怅之情使人涕下,造句直而不野,令人满口生香,无愧于刘勰所说的“五言之冠冕”。

师: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听老师诵读这首诗歌,再次感受主人公的情怀。

(教师配乐诵读,最后两句读两遍)。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为大家分享的14篇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2023就到这里了,希望在涉江采芙蓉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高中语文《师说》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古:用来……的凭借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高中语文《师说》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把握文章论证思路,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展开论证的。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积累文言知识,能根据例句说出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学者”“无”“众人”“不必”;掌握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被动句“不拘于时”,“乎(于)+名词(名词短语)”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的规律。

4.思考本文对我们写作任务驱动作文的借鉴意义。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解题:

关于“说”。“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三、文意读解。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高中语文《信条》教学教案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课文内容。

2、摘抄、记忆名言警句,并学会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写作手法。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方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东西要放整齐;要知害羞、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富尔格姆的信条。(信条的含义)。

(明确:信守的准则;认真遵循的准则)。

二、作者介绍。

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三、文本探究。

(一)诵读·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带着以下问题朗读)。

2、思考、讨论:

(1)概括文章主旨。(这篇文章主要阐明了什么道理?)。

(2)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什么?

(3)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讨论、回答)。

提示:信条:。

(1)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2)“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3)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复杂的道理。这些信条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可以适用于家庭、工作和社会。

(二)再读·体悟:学生齐读幼儿园规则部分,标出序号(共十六条)。

思考讨论:你对那些信条感受最深?谈谈理解。可以旁批的形式在书上写下来。

(三)分享感受。

1、研读“十六条”

(1)有东西大家分享。

仁爱。分享就是给予,分享能给人带来快乐。能够与人分享或说共享,要有相当高的境界,中国早有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工。敝之而无憾”的志向和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

(2)不打人。文明。不粗鲁、不野蛮,不残忍。人要摆脱兽性,趋仁向善。

(7)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发自内心而态度诚恳,才能够获得人们的原谅、尊重与信任。

(2)公平游戏。

平等守信,“游戏”才能公平进行。否则,就会惹起事端,造成矛盾,引发战争。

(4)交还你捡到的东西。拾金不昧。“不当得利”。“侵占罪”

(6)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本分,不贪婪。不偷、不摸、不占、不抢。

(8)吃东西之前要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自己,也健康别人。

(9)便后冲洗。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注意公德。

(10)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都有好处。均衡。均衡营养,身体健康。

(12)每天睡个午觉。休息。劳逸结合。“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列宁。

(5)收拾好你的一摊子。

尽责。(忠于职守)对己、对人、对家、对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1)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精神乐观,情趣高雅,养活自己,奉养亲人、贡献社会。和谐生存。

(13)“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心胸。但要注意安全,时时处处保护好同伴。”仁者爱人。

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合作意识。

承认奇迹承认事实尊重生命尊重规律。

生命本身很神秘。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是,承认事实就是这样。那么对于这个规律,我们就要遵守,要承认它,尊重它。

高中语文教案《别理》教学记录

1、加强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2、体会诗歌内在的情绪,深邃的哲理。

3、体会诗歌严谨的结构。

师: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齐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课前布置同学们登陆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有关冯至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交流学习的成果。

生1:冯至是文学翻译家,译作有《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生2:冯至是现代作家,他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不拘泥于历史的故事传说,运用想象和虚构进行创作,用以借古讽今。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等,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显示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

生3:冯至是学者,有论文集《诗与遗产》等。

生4:冯至是诗人,他的《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生5:冯至还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师:鲁迅先生为人率真直爽,为文切峻犀利,但他对冯至的诗评价极高,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冯至的《别离》。

歌不唱不足以感肺腑,诗不读不足以怡性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学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觉?

生6:老师,不好意思,我有好几句没有读懂,总之感觉很拗口,可能我本来就不是学诗的料子!

(同学大笑)。

生7:老师,人生如同一张磁盘,不同的人在磁道上留下的音符是不相同的。不同的人又有不同思维方式,更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冯至好像是深沉而且有思想的人,所以读他的诗要慢慢“品”,而不是牛“饮”。

生8:我在查资料时看到以下内容,感觉冯至的确是一个深邃的思想的诗人:

(学生投影)。

(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思”是心上一块田,冯至在这块田地上辛勤地耕耘、播种、收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道独特的风景吧。下面请同学们划出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句子,与学习小组同学讨论理解。

(学生讨论)。

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难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

生9:老师,“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这句话我不理解。

生10: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特想象,完全有现实依据。因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遥远,相聚的机会就更少了。想到这里,一股悲凉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

生11:这个是一个立体的镜头,让我想起了李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模样,人生别离常有事,转瞬天涯孤旅人!

师:你是我们的班级诗人,你写过离别诗吗?

生12:老师,最近我的生活里似乎没有了诗歌般跳荡的音符,我也一直在寻找着。不过我很喜欢网络上的一首别离诗,我给大家吟诵一下吧。

我挥挥手,往事又涌上心头,/我回过头,凝视你痴痴的双眸,/我轻声唱,用那已沙哑的歌喉。//我知道,此一走天涯路远,/我相信,你会在风雨中等候,/我要走,不是一去不回头,/我希望,归来时人景依旧。//一抹斜阳,带上我无言的离愁,/再次挥手,/只是分离,/不是分手。

(学生鼓掌)。

师:多么真实的感受,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柳永词中洋溢着离愁别绪的几句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生13:老师,可我不觉得冯至的这首诗也是愁情缠绕,挥之不去的。当我读到“身边感到冷,眼前突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句话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之读了不会让我落泪!

生14:我也觉得这首诗与众不同,但我又不知如何解读。

师:读冯至的诗如品茗,自然要细品慢咽,字斟句酌。刚刚降生的婴儿有什么特点?

生15:初降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或她睁开懵懂的双眼,眼前一定豁然开朗,封闭的空间陡然开阔了,单调的色彩倏忽间五彩缤纷了。

生16:我明白了,诗人是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别离是痛苦的,但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愁丝之中不能自拔,更没有悲观厌世。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

生17:我们小组在讨论诗歌第二节时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这句话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将第二小节齐读一遍,然后联系上下文讨论这句话的含义。

呵,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

(学生齐读、热烈讨论)。

生18:第二节是诗人承上一节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一切从零开始,投人生活,努力工作,“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

生19:说得太好了,别离是痛苦的,但痛苦不是表达友情的唯一方式。在别离的苦痛中沉沦的人是懦夫,将别离的苦痛化作耕耘世界的力量和勇气,这才是回馈友情的最佳方式。

生20:世界总是那么辨证,痛苦、悲伤的另一面却是快乐、欢欣。我想起了巴金的散文《朋友》,巴金前半生几乎居无定所,全靠朋友的帮助才能安然活下来,一次次别离,一次次黯然落泪。巴金说他想还这一辈子也还不完的“感情债”,可他所能做的只是辛勤写作,用自己的笔犁开朋友间时空阻隔的群山,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回报朋友们没有奢望回报的真挚情谊。冯至说出了一个思想者才能看到的真理。

师: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阅读的好学生。

生21:哦,我懂了!刚才我还看不懂第三小节的意思,现在明白了。第三小节诗人是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诗人一定是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彼此的勉励和相互支持,寒冷的可以变成温暖的,陌生的可以变成熟悉的,离别的痛苦也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使每次重逢都有初次见面的新鲜感,使从前的体验也因为距离而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友情永不衰老。

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

(情不自禁地朗诵)。

生22:我特别喜欢“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学生笑)。

师:天地间最深的是宇宙,人世间最深的是情感,一切的语言在真挚的情感面前都是苍白的。但我们总不能一直不说,老舍爱北平,爱到说不出的境地,但他还是写了令人回味悠长的《想北平》。我们喜欢一个诗句,可能暂时说不出内心潜涌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增多,也许在某个时刻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好作品应当是一辈子的经典。

生23:我们小组刚才讨论了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我们认为,这三句诗是诗人对别离的思考的升华:我们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别离和欢聚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只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会使人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师:大家同意吗他们的见解吗?

(学生点头赞同)。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冯至的《别离》,读出一点思考的味道。

(学生齐读)。

请同学们概括地说说这首诗表现了友情的哪些内涵?

生24:这首诗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内涵上侧重指出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揭示了友情的价值。

师:概括得很准确。这首诗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特殊的年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疯狂地蹂躏着华夏大地,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冯至告别朋友,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没有抒发乱世流离的苦痛,也没有慨叹知音难聚的凄凉,而是理性地思考了友情的价值。那么,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每人至少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沉默、思考……)。

生25:一般说来,中国的离别诗侧重借景抒情,叙事传情。而这首诗以抽象的思索为主,没有具体的场景。没有具体的分别对象,也没有特定的离别时间和地点。柳永的《雨霖铃》上阕中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词人突现的是某一个具体的送别场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得十分明确。

生26:中国传统诗歌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通过环境的渲染与反复咏叹来表达情感。我很喜欢现当代诗人吴奔星的一首别离诗。诗名叫《别》。

师:(有些激动)他是我仰慕的一位前辈诗人,他一生坎坷却人格高尚,臧克家说他“人品作品立高峰”。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一直说要见我,可我却因为拿不出像样的作品谒见他,所以一直没有谋面。一年多前惊闻他仙逝的消息,我真的不知所措,觉得亏欠他的太多!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好吗?(师哽咽)。

生26:好!

师生朗诵吴奔星先生的《别》。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串笑容/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

(学生鼓掌)。

生26:这首诗虽然也没有具体的情节,但有电影“蒙太奇”式的画面,“你”的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因此,“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

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生27:我现在明白冯至的《别离》为什么一开始看不怎么明白了,我们总喜欢寻找具体事件、具体画面,因为这样才刺激。中国文学好像就是情节多余思索的。冯至是个翻译家,吸收了西方的哲学思维,所以思索的味道浓烈一些。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作为学习和积累阶段的我们来说,还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我们只要意识到这首诗的重点不在交代事实,而在刻画内在情绪和表达深邃的哲理,便可品尝这首“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师: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中间缺少了传统诗歌的摹情状物,而多了西方诗歌的哲理思索。

生28:我觉得这样写避免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不良倾向,在我看来,中国诗歌有堆砌辞藻、罗列现象、强加情感的弊病,应当适当向西方诗歌学习,多向思想的纵深处开掘。

师:(师鼓掌)你能读诗而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而“成一家之言”,给我国诗歌创作指明方向了嘛!

(学生微笑)。

(学生沉默、思考……)。

生28:这首诗的结构十分紧凑,第一节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

生30:我觉得可以用“起”“承”“转”“合”四个字来概括这首诗的结构,这首诗的段与段,句与句,或断或连,表现诗意的关联或转折,曲折而丰富地传达出对友情和生命的理性体验。可以称得上是一首精致的诗。

师:同学们刚才谈得很深入,面对旧日时光以及朋友的别离,我们不能总流连在伤痛之中。友情不但是相聚时相互扶持,更是离别后的相互勉励。我们不需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式的孤独与惆怅,不需要“斜阳落尽天山外,望断天涯路”式的痴迷与等待,豁达一点,开朗一点,“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要知道只要心意相通,友谊常存,即使身在天涯,两心仍是“若比邻”。

大家再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下课。

高中语文《信条》教学教案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表”之一,是一篇经典篇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是设计《陈情表》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表格的形式设计教案,对学生、教师各自任务、作用的明确规定。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

1、学习议论文一事一议的写法。

2、能够从材料中归纳出中心论点,论点要鲜明。

3、能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论点。

1、如何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点。

2、叙事的简明扼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需要证明什么)。

要求: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材料。(用什么来证明)。

论据的形式:事实和道理。

论证:用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什么是一事一议。

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2、叙事部分。

叙什么: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

最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怎样叙:

1、清楚,简约。

2、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

与所说之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述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举例略)。

3、议论部分。

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

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举例略)。

4、事和议的关系。

(1)事实是议论的基础,事实胜于雄辩,因此一般是先叙后议。

(2)摆事例,不需要写得详细、具体,只须概括地写出来就行了。

(3)然后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论点。

(4)观点一定要围绕材料提出,不能偏离前面的事实。

5、写一事一议作文要注意的问题。

(1)叙事要尽量简约明快。

(2)要注意选准一个论点进行议论,不要写成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3)议论要有力度,不能泛泛而谈,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议论的口子要开得小些;结构要紧;语言要精。

(4)议论的角度要有新意,要能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与看法。

材料:狐狸想穿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洞很小,只好在洞外斋戒七天,让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逃出墙洞,只好再斋戒七日,最终依然是一只瘦狐狸。

(不同角度的例文两篇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认识,写成一篇观点明确、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位地理老师讲到中国四大海产(墨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时,一个学生忽然问:大小两种黄鱼有什么区别?这位教师虽然教地理30年,可从没碰过这问题,只好回答不知道。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南朝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三、诵读感知。

1、多媒体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试背诵。

四、?诗歌分析鉴赏?

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思妇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3、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

这是环境描写,也是象征。“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高中语文《小狗包弟》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2003年“感动中国”对巴金的颁奖词中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请你说一说围绕包弟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2、找一找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天天守在睡房门口,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

2、用诗行的形式总结。

3、“我”为什么没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终没有保护住爱犬?

(明确)_。教师介绍_。

五、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2、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之。

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自由赏析打动自己的字、词、句。

七、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示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1.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说学情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高中语文教学教案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了解消息的深层内涵。

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

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一课时。

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文《甘地被刺》。p51页。

2、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p57—60页。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份报纸,请大家找出你最先看到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思考一下,何为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生:各自读出自己手中报纸中的新闻,回答问题:“新闻就是写出新鲜的事;新闻要真实;新闻要吸引人,特别是标题……”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觉,很好,下面我们来准确地概括一下:

新闻是一种事实的信息,也就是说它的本质就是真实,我们说新闻新闻,为什么新闻姓“新”而不信“旧”呢,记者最忌讳“昨天”这个词,快是新闻的竞争条件,也是新闻的质量体现,也就是说快速是新闻的生命,那好,根据新闻的两个特点,我们可以给新闻下一个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板书: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特点:真实(本质)快速(生命)。

当然,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特写等文体;狭义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的是消息这种文体。

好,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新闻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书p58页从第二自然段看一直到59页中间那一部分,边读边画重点,2分钟时间,然后我叫同学来回答问题。好,现在开始。

师:提问:新闻消息的结构有哪几部分?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激之情和敏锐的感受力。

1、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2、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指导作文,不能光指导写法,更要指导内容。本单元是全套书的第一单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第一节“捕捉动情点”可作为重要参考。

1、课前布置预习“心灵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主动收集相关素材。

1、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作文有哪几篇是成功的,在写这些作文时是不是动了感情。由此引入这一次的话题。

2、可让学生就课文后的练习,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进行思考和交流,谈谈选择的理由,以便互相启发。

3、范文引路。

手帕。

湖北枝江市第一中学甘玲珑。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教材中黄方国的《父亲》一文的片断,有可能的话,全文印发给学生。

4、教师可让学生讨论以上两篇文章,然后自由发言,说说两文是如何写出触动人的心灵的人和事的。

5、教师总结;

1、以上两篇文章,一篇写事,一篇写人,都能触动人的心灵。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资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挖掘出来。

第二,提炼素材。提炼素材的过程,往往是发掘主题、深化意蕴的过程。要善于从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第三,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写作素材可以来自阅读,也可以来自生活;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共鸣,也可以表现为理性的思考。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1)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

(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方面。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朗读;(2)诗歌的赏析;(3)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以有关芙蓉的名句引入课题。

二、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作品)。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再读,讨论交流(请学生个别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作答,教师明确)。

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3、你认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女子?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读,合作探究(教师指点精读个别诗句,学生讨论交流作答)。

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

1、培养学生作文互赏互评的兴趣和能力。

2、让学生掌握赏评作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赏评同学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赏评文章的角度选择及语言表达。

教学步骤及其设计。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马说》一文中叹息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在痛惜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而至于千里马一般的人才不能被发现,而被埋没了。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想啊,如果你创作了一篇得意的美文,就肯定希望有人来阅读,来欣赏,来评说。那么,这一节课,我就来赏评同学们上星期所写的作文佳篇。借我们一双慧眼吧,让我们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何上评作文呢?从何处下手呢?光凭热情还不够,还要掌握一些方法。我这里集同学们的智慧,归纳出一些来,便于记忆,我就将它简称为:“四五六”,即四个准备,五个方法,六个角度。

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展示,一边解说。

四个准备:。

1、一支红笔。

2、基本的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

3、必要的审美知识和审美方法。

4、若干段名师的作文赏评文字。

五个方法:

1、词句点评法。

2、整篇总评法。

3、对话交流法。

4、成句引用法。

5、对照比较法。

六个角度:

1、审题立意角度。

2、选材构思角度。

3、层次结构角度。

4、手法技巧角度。

5、遣词造句角度。

6、题目题记角度。

乐的秋》、黄涛涛的《秋天不回来》等。

2、文心畅谈:让那些被推荐出来的文章的作者畅谈写作体验、写作感悟和写作得失,给其他同学以启发和鼓励。

3、师生赏评:这个环节是,在每一位同学朗读和谈心得之后,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分别点评,赏析。以学生赏评为主,老师适时予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老师要鼓励同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还要运用上面所提示的方法和角度。

老师本人也应该参与写作,和同学们写同题作文,现身说法,会更有针对性,会更能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也更有利于老师给学生以示范作用。我也写了一篇以“秋”为话题的下水作文《秋怀》。我当堂读给学生听,欢迎学生也对老师作文加以评点,说真话,说实话。

1、故事情节完整,情节要有波澜;

2、突出人物个性特征,多角度塑造人物;3、以“爱国”或者“节气”为中心立意。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

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2.指导学生把内容说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把内容介绍得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师:"人生总会有许多第一次,翻开我们成长的书本,一页又一页,记载着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迈出蹒跚的步伐、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校、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不同的第一次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但无论怎样都是那样的令我们难以忘记。"(板书:难忘的第一次)在你经历过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个?为什么它让你忘不了?生谈。(四至五个)。

2、老师发现同学们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依然是那样津津有味,下面请你选择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回忆事情的经过,回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试着说一说。老师给大家提两点要求:(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2)再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板书:事情写清楚表达出感悟)生自由练说。

1、小组交流刚才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小伙伴交流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一个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可以适时提问。好,开始吧。

2、全班交流师:同学们聊得真热烈,谁愿意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与全班同学分享?指名交流(在他发言时其他同学要用心听,看他是否将事件过程讲清楚了?讲述中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悟,有哪些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评价时要强调的有以下几点:

1、事件叙述的完整。

2、借鉴了课文的表达感悟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将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3、能从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给人更真实的感觉。

师总结:同学们不仅听得用心,还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是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通过刚才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描述,老师也感受到这些"第一次"的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这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好吗?本次习作是一次命题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第一次》,请打开书看习作要求,看看要我们做到哪几点?(生答师板书)把事情写清楚就是要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明确了要求,开始动笔写吧。

板书:难忘的第一次事情写清楚顺序说明白感悟表真实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