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不等式教案(实用17篇)

时间:2023-12-03 11:34:06 作者:翰墨

初中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下是一些教学名师精心编写的初中教案,值得各位教师认真研读。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通过案例呈现扇形统计图运用的情境,导入课题。

(二)探究体验,构建新知。

1.学生动手实践:分析一个扇形统计图,说明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2.引导抽象概括:设置小组讨论,探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

3.知识拓展延伸:通过进一步讨论不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表现方式。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1.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启发点拨重难点。

2.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呢?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呢?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

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3.了解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会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项分布。

5.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具体的实例中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扇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探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1.了解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和几何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bayes)公式。

3.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教学准备:

ppt、美工垫、雪糕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

2播放ppt第4-6页。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

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7.集体观看ppt第16---17页,听音乐《大家一起喜洋洋》与同伴一起高兴的跳舞,体验闯关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延伸。

个三角形。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等差(比)数列的性质解决有关等差(比)数列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等差(比)数列的性质解决有关等差(比)数列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过程。

【示范举例】。

例1:数列是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

且前6项为正,从第7项开始为负的等差数列。

(1)求此数列的公差d;。

(2)设前n项和为sn,求sn的值;。

(3)当sn为正数时,求n的值.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1.感知一个数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能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分合式。

2.学具:每人1组6以内数的分合式(幼儿用书),每人1支笔。

活动过程。

1.玩“填数”的游戏,复习6的组成。

教师出示6的贴绒分和式,提问:“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6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出示6的贴绒分和式,并提问:“谁能把这几个式子空缺的数字填出来?”“屈;老师.教,案网出处”(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

2.学习把重复的省去。

教师:“请小朋友帮6找出3个数字相同的分合式。”

教师将幼儿的答案归在一起,提问:“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幼儿讨论数字相同的两个分合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不同,总数不变。

3.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1组6以内数的分合式,教师提醒幼儿仔细看一看,然后把重复的数字划掉,把留下的重写1遍,再看1个分合式说出2个不同的分合式。

活动建议。

1.在日常活动中可多进行数的组成方面的相关游戏,并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

2.活动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

活动评价。

1.知道进行数的分合时两个数字之间有一定的互换关系。

2.理解分合式中重复的两组是相同意义的分合式。

活动反思。

数字是无处不在的,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为了使幼儿体会数字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次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幼儿的学习活动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王国的兴趣,感受数字与生活的奇妙联系,引导他们去寻找数字、发现数字、感受数字、运用数字。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

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案

style="color:#125b86">《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第三课讲《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对第二课《认识祖国地位》的进一步分析与讲解。第三课包括三个框题,即:《综合国力决定国家地位》、《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本课是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的过渡和衔接部分。该框主要讲述了3个知识点,即: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开放的目的和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是这一框的核心内容。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的成果、正确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其从内心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有重要的意义。

2、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经历了10年“-”的浩劫,期间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也有短暂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徘徊或下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

本课的难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改革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由于这些知识非常理论化、非常抽象,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非常少,再加上没有学过生产力的概念,所以在学习中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3、本课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家乡——上海的巨大变化与现实情况,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课的观点,而且本课也以事例见长,通过大量列举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与认识。

但是由于本书在某些知识(例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编排上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给学生学习本课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生产力”这个政治常用术语在本课甚至第一课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对“生产力”的详细讲解是在本书的第七课《认清历史趋势》中的第一框题。这就阻碍了学生接受和深刻理解本课知识,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4、本课的侧重点:

本课的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现实事例同在,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和观点。

5、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3个方面。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情感目标:通过教学,通过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巨大变化的事例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第三:行为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奉献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自己身上的左右位置。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知道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3、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能说出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4、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从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过渡到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小朋友们放松一下,请大家听一段音乐。

师:刚才我们跳舞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方位词,小朋友听出来了么?(左和右)。

师:对!今天我们将学习有关左与右的知识。

出示课题:左和右(注意左、右的写法)。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这个小朋友在吃饭,你们能告诉老师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拿调羹的是右手,拿碗的是左手)。

师:你们平时习惯用哪只手拿调羹的?请举起这只手。(学生举手)。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人和你们一样习惯用这只手拿调羹,我们就称这只手为右手(贴上粘纸“右”)。所以和右手同方向的这一边就叫做右边,这只脚就是右脚。

师:这只手是右手,那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贴上粘纸“左”)。所以和左手同方向的这一边就叫做左边,这只脚就是左脚。

师:我们现在能分清楚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左与右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师: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会区分左右了,接着老师请小朋友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是:听口令做动作。

左拍拍、又拍拍,

向左看、向右看,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双手举起来,耶。

小结:将自身的位置调整到与照片中的位置相同,再判断。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以自我为参照中心左与右的位置关系。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来了很多老师,他们对你们不是很熟悉,你们能帮陈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同学吗?不过在介绍之前老师也对小朋友们提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要告诉我: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学生介绍)。

师:(请一名学生的左边同学站起来)。

3、认识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与右。

(1)、出示p47的题1。

师:小朋友们介绍得真不错,你们已经认识了左与右,我们现在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板书)。

(2)、出示p47的题2。

师:小丁丁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请个别同学回答。

(4)、出示p47的题3。

师: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独立完成后核对。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左与右”,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左与右。比如上课时,我们举右手;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如今世博会就要在上海举行了,我们要遵守世博礼仪,其中有一条就规定,乘坐自动扶梯时,要左行右立。只有遵守世博礼仪,我们才是讲文明的小公民。

三、通过游戏,巩固新知。

1、说一说。

2、摆一摆。

(1)师: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跳一跳。

出示:《分清左右》:向左拍拍,向右拍拍,向左拍拍,向右拍拍,左手跳舞,右手跳舞,左手、右手分得清楚。

板书:左与右。

过马路,要安全,

先看左,再看右。

教学目标:

1、从数铅笔的具体情境中认识百以内的数,体验数量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2、会数、会读百以内的数,还能根据一定的规律数数。

3、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数数、读数。

教学难点:

有规律的数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小朋友刚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大家都到长辈那儿拜年,你在春节里有什么收获吗?

2、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礼物要送给大家,看……(出示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

二、数数、读数。

1、我们来数一数,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2、学生活动:

(1)一支一支地数、两支两支地数、五支五支地数。

(2)把10支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数。

明确10个十是100。

(3)活动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不同的形式数)。

3、圈一圈,数一数。(第2页)并说说是怎么数的。

4、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5、读数、拨数。

师写出一个数,生读,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说说是怎么拨的,表示什么。如43,十位上拨4,表示4个十;各位上拨3,表示3个一。

三、练一练。

1、数数(顺数、倒数)。

2、看谁数得快。(第3页)。

主要让学生明白十个十个数的方法。

3、接力赛。(第3页)。

四、课外活动。

数一数自己小组同学的铅笔一共有几支。

教学目标:

1、通过“数豆子”的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在“数豆子”的操作活动中体会物体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3、会写百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活动理解位值意义。

教学难点:

位值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出示一杯豆子(内装28粒)。

2、请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粒。

3、师生共同先数10粒放入另一杯子中,再估计一下。

4、谁估计得比较正确呢?为什么?我们来数一数吧。

二、数豆子。

1、指名几生来数,其他学生跟着数。

(用不同的方法数)。

三、知识学习。

1、智慧老人:这个数怎么拨?怎么写?

2、学生试一试,说说怎么拨,怎么写。(每个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在纸上写,再指名拨、写)。

3、小组合作:说说这个数的各数位上数的意义。

4、汇报交流。

5、小结: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6、摆一摆。摆出26根小棒,说说是怎么摆的。

7、讨论:22的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8、交流。

四、巩固练习。

1、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说说意义。(第4页)。

2、填空(第5页)。

补充:根据老师的表述写数。如:6个十和3个一是。

3、看计数器写数。(第3题)。

4、写门牌号,理解序数的意义。(第4题)。

5、游戏:抓小棒,先估计有多少根,再数一数,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1.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理解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密度和条件密度,会求与二维随机变量相关事件的概率。

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3.掌握二维均匀分布,了解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

4.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会求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不等式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案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初中政治人教版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设想: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学生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觉悟。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和能动作用,培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层层剖析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当前国家实行鼓励消费的有关政策,提出问题:“鼓励消费与艰苦奋斗矛盾吗?在当前形势下,还需要艰苦奋斗吗?”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首先,通过列举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取得成功的事例(如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发现等),阐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其次,通过“铁杵磨针、寓公移山”的故事,学生讨论得出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列举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说明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战争年代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列举大庆油田两代“铁人”王进喜、王启明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刻苦攻关的感人事迹,说明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再次,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分析,说明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创业。而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了无论是个人理想的实现,还是全民族共同理想的实现都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虽然,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但是,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也与鼓励消费不相矛盾,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仍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四.练习及布置作业:

比较题:不同历史时期的艰苦创业精神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1)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

(2)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2.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战争年代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3)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3.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

(1)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的结晶。

(2)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七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互换的方式找出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活动重点:

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的其中不同的分法。

活动难点:

幼儿能较熟练、较快地进行8的分合活动。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狗磁性教具8只、小圆片人手8片、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7的组成。

1、对数游戏。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游戏“对数游戏”,就是老师先报一个数,然后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报的两个数合在一起要是7。

师:我报3。幼:我报4.

2、问答游戏。

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

2、请个别幼儿上黑板前操作,引导幼儿边分边说,有几只去了小兔家,有几只去了小猴家,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不相同。

提问:8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7种)。

4、找出8分成1和7及7和1的情况,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交换关系,再来找找,还有哪些是这种交换情况的?原来,我们只要将8分到3和5,就能找出6对分合式,因为两个数之间是可以交换位置的。

5、现在我们知道了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谁会把这7种分法有顺序的写出来。(请一幼儿书写)。

我们来看看这个分合式,左边和右边的部分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递增、递减的关系)。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现在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8片小圆片,请你们把这8片小圆片分成两份,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一次记录一次在纸上,看谁分得快又对,而且不会漏掉。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分成两份。纠正幼儿不良书写姿势。

3、小结:要分得快有两种好办法,就是分出来一种,直接把两个部分数调换位置,又是另外一种分法。第二种好办法就是,第一种分法,左边分,1个,剩下的分给右边,第二种分法,左边分2个,剩下的给右边。

四、结束部分。

评价幼儿操作情况,表扬上课认真、积极的幼儿。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初中化学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1、氮肥。

氨水nh3•h2o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尿素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

3、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碳酸钾(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4、复合肥料。

硝酸钾kno3。

磷酸二氢钾kh2po4。

5、微量元素肥料。

如b、mn、cu、zn等。

6、农家肥料。

二、农药。

1、作用。

2、危害。

三、随堂检测题。

l.氨水见光后易挥发和分解,所以容器口必须___,且放在棕色瓶中。

2.硝铵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爆炸,碳铵在受热时会全部分解成气体。尿素的含氮量,肥效持久。铵盐跟碱性物质反应,会放出___.

3.草木灰中的钾肥主要成分是______,它的水溶液呈________。

4、磷酸二氢钾是含_________元素的复合肥料,硝酸钾是含________元素的复合肥料。

5、常用的农药有哪些?说出各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难点: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首先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学,在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水、大气污染防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的收集资料。收集好资料以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整理。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组,如第一大组研究水资源的污染及防治,其中又可分为污染源小组、危害与防治小组。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发言人。有能力的小组还找到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并把它们加以整理制作成了课件,待上课交流时放映给全班同学观看。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正象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但目前,仍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甚至无视环境污染的危害,只重经济,不重环境。下面,我就将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大家告诉大家环境污染的危害。

一、保护生命之源――水。

二、大气的污染。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一下对大气污染及防治的认识。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教案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为此,同学们可以把化学课本先通览一遍,也许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化学课本会深深地吸引你。课前也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化学复习的最后阶段应全面仔细地阅读课本,站在新的高度查漏补缺,系统梳理,深化认识,综合运用.课本才是精华所在,且近年来中考试题中有不少内容就直接源于课本,因此有必要精读课本.

1、必须保证复习时间,新课标强调,新课教学的时间不能太长、

2、必须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要密切联系实际,制定确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

3、密切关注和分析近几年中考考题的走向,做到中考复习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便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4、在每单元教学中,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分析试卷、评讲试卷。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活动学习按群计数。

2、能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协商等方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5个文具店,文具用品若干、5个进货筐、记录纸。摆放图示一张、五角星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招聘售货员。

——我们班开了很多文具店,我是经理,我要为文具店招聘一些售货员,你们愿意来招聘吗?售货员要有什么样的本领呢?一要会又快又准确地统计商品;二要会整齐地摆放商品;三就是要学会友好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我们一共有5个文具店,每个文具店需要3个售货员,请你们3个3个手拉手,自由组合,就坐。

2、第一次统计,学习2个2个点数。

——提出点数要求:原来我们都是1个1个去数,想想除了这样数,还可以怎么数呢?你们可以看看这些文具用品都是怎么摆放的,你找一个又快又简单的方法去数。

——幼儿统计记录,教师有意识地倾听幼儿点数,指导幼儿2个2个数。引导先统计完的小组学习自己验证。

——交流:你们文具店的商品有多少?你们是怎么数的?

——教师总结:2个2个数以后又快又简单,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进货、摆货。——经理发现我们文具店的商品已经卖掉了不少,有的已经空了,所以我要去进货了。

——出示5个货筐。这些货要怎么放进去呢?原来是两个两个放,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呢?

——出示摆放图。这张图能看懂吗?表示什么?

——提出摆放要求:按照图示摆放;互相合作。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验证摆放的是否正确。

4、第二次统计,学习各种点数方法。

——幼儿统计记录,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点数。

——交流:你们文具店的商品有多少?你们是怎么数的?

5、特殊的奖励。

——今天经理发现我们这些来招聘的小售货员每一个都很聪明能干。我宣布,你们全部被录取了。而且今天我们的客人老师还有一份特殊的奖励呢,就是五角星贴纸,请每个小售货员去找一个客人老师,用各种方法数一数你的五角星有几个,然后告诉客人老师。

活动反思:

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的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熟练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数学活动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按群计数的方法,孩子们懂得了计数还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不过对部分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