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椭圆形(专业20篇)

时间:2023-12-12 07:00:24 作者:纸韵

中班教案是中班教师规划课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在教学实践中,中班教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反思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

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分辨出椭圆形的物品。

3、引导幼儿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

1、圆形、椭圆形各一个

2、纸条一根。

3、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

4、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5、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xx”

6、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1、集体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

(1)教师出示椭圆形,小朋友请看看它是不是圆形呢?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

(3)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教师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

(4)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

(5)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教师带领幼儿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2)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3)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呢?

3、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xx”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4)、活动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点评进行鼓励。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形

1、故事头饰。

2、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

一、师生共同表演。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纸圆,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寻找图形游戏。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椭圆形

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椭圆形中班数学教案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本文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3)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椭圆形。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形

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分辨出椭圆形的物品。

3、引导幼儿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

1、圆形、椭圆形各一个。

2、纸条一根。

3、学具:人手同等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

4、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5、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

6、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1)教师出示椭圆形,小朋友请看看它是不是圆形呢?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

(3)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教师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

(4)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

(5)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教师带领幼儿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2)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3)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呢?

3、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4)、活动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点评进行鼓励。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椭圆形教案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三、活v动过程: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3)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椭圆形。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形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1、一个较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小丑图片。

2、小不同的半圆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看是什么啊?

2、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圆形名称。

3、看清楚哦,老师现在要变魔术了。

4、将圆形拆开成两个半圆形,提问:现在看老师把圆变成了什么形状,你认识吗?引导幼儿发现圆形变成了两个一样小的半圆形。

5、引导幼儿胆地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半圆形。

二、找出半圆形。

1、为了欢迎小朋友,老师还带来了一幅画,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师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圆形的?数一数,一共找到了几个半圆形。

3、认识了半圆形,老师想请你们我整理玩具,老师有许多形状不一的玩具,请你他把半圆形的都找出来。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摸摸半圆形。

1、我们一起来摸摸半圆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导幼儿触摸半圆形的边角,感知半圆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两个半圆形并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4、游戏:制作缺少半圆形的道具,然后邀请小朋友来用半圆形给他们补上。

四、圆圆和半圆。

1、观察讨论,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能?

2、共同总结:两个小一样的半圆形才能拼成圆形。

3、找一找:带着已有的半圆,从众多半圆中找到一样小的半圆,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为圆形。

4、师幼共同验证,跟半圆宝宝再见,结束课程。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椭圆,比较圆与椭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准备:

1.塑料和纸圆(便于折叠用)、椭圆片,每个幼儿各一片,圆的半径与椭圆的峨轴相等,纸的和塑料的圆与椭圆一样。

2.细铁环1个。

3.黑板上画一个圆(与细铁环直径相等),一个椭圆,并分别标上圆心和椭圆的中心。

1.出示细铁环,让幼儿说出它是什么样的图形,接着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圆,使铁环与圆重合,使幼儿明白这两个圆一样。启发幼儿观察圆心,画几条半径,用小棒量半径给幼儿看,让幼儿懂得一个圆的每一条半径都是一样长的。

2.把细铁环拉或压成椭圆,并使它与黑板上的椭圆重合。告诉幼儿这个圆形叫椭圆。画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并且量给幼儿看,长轴和短轴不相等。

3.发给幼儿塑料和纸的圆以及椭圆。让幼儿先看一看,摸一摸塑料圆和椭圆,再把它们重叠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处。

4.让幼儿把纸的圆和椭圆分别对折和四折,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5.小结: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半径)等长,椭圆中心到椭圆上各点距离不一定相等。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形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小进行排序。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认识椭圆形中班数学教案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椭圆形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椭圆形教案

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认识椭圆形》中班教案

1.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并给图形命名。

2.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梯形,椭圆形与圆形的特征,发现它们的异同。

3.用各种几何图形构图,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组合,激发想像力。

1.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正形、梯形、圆形纸张若干,每人1个圆形铁丝圈,1个椭圆形和1个与椭圆形同心的圆形。

2.将幼儿收集的特体摆放在活动区中。

3.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神奇的图形1、2》、学习包《科学·神奇的图形1、2、3》。

1.请幼儿互相交流带来的物品,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它们的形各是什么形状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形状的卡纸,并告诉幼儿形状的名称。)。

3.引导幼儿思考怎样将正方形变成长方形,长方形变成梯形,圆形变成椭圆形,指导幼儿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多种尝试。

(1)将正方形对折,沿折痕剪开就变成两个长方形了。

(2)将长方形或正方形左右对折,沿底角向上剪掉一个角,展开就变成梯形了。

(3)将圆形铁丝圈压扁或拉长,就变成椭圆形了。

4.请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说一说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梯形,椭圆形与圆形的异同。

5.用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图形进行构图,说一说自己用了几种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6.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在画有各种图形的纸张上进行添画,大胆尝试。

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各种图形的组合,激发幼儿想像力。

中班认识椭圆形教案

2、引导幼儿分辨出椭圆形的物品。

3、引导幼儿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

1、圆形、椭圆形各一个。

2、纸条一根。

3、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

4、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5、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xx”

6、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1)教师出示椭圆形,小朋友请看看它是不是圆形呢?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

(3)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教师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

(4)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

(5)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教师带领幼儿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2)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3)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呢?

3、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xx”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4)活动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点评进行鼓励。

中班数学课认识椭圆形教案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法。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操作,进一步认识椭圆形,培养幼儿扩散思维。

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乐于参与椭圆形的探究活动。

3.能在与圆形的比较重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重点: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1各种椭圆形物品若干。(如:椭圆形的盘子、镜子、饼干、哈密瓜、红枣等)

2.幼儿用书。

3.教师演示用具:可以从圆形变成椭圆形的细铁圈,圆形与椭圆形的图片。

4.幼儿学具:地板上画的有圆心的圆形和椭圆形,幼儿测量长度的绳子。

(一)导入部分

1.观察感知椭圆形。教师把圆形变成椭圆形,幼儿观察由圆形变成椭圆形的过程。

2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椭圆形的形状特征。

(二)展开部分

1.操作、比较,展开讨论,找出椭圆形的特征。

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2)教师指导幼儿用绳子测量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由于幼儿有测量圆形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测量,得出椭圆形的特征。

(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形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正圆,椭圆形是圆。

(4)教师进行小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

2实践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

(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椭圆形,知道了椭圆形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

(2)数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各处找椭圆形物品。

3教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形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行总结。

(三)结束部分

完成幼儿用书中的圆形派对“练习

教师:“请小明友将图中的椭圆形圈出来。”

四、活动延伸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

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蝴蝶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看看是谁?这只蝴蝶是用什么拼成的呀?都有什么图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圆形是什么样子的呀?有没有角?这些呀,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椭圆形。

师:椭圆形和圆形是一对好朋友,老师这里也有椭圆形和圆形。刚才小朋友说了圆形是圆圆的,没有角,那我们来看看椭圆形是什么样子的。它和圆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

师:小朋友,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圆形、椭圆形和正方形,请你们也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找出它们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看谁找的仔细。

师:你们都有什么发现呢?现在来说一说吧。谁发现了它们相同的地方?

小结:原来呀,椭圆形和圆形一样都没有角,它们的边是圆滑的,这就是它们相同的地方。

师:谁发现了它们不相同的地方呢?

(1)引导幼儿通过把圆形和椭圆形重叠比较,发现第一个不同点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师:现在,把椭圆形和圆形上下左右对折,都有两条折印,这两个图形的折印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小朋友们也把你们的圆形和椭圆形上下左右对折。看看圆形和椭圆形的两条折印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师:请让你们的圆形和椭圆形休息好,看老师用小纸棒量量看,是不是这样的呢?

小结:原来呀,椭圆形的边是圆滑的,没有角,它的两头比圆形更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两条折线不一样长。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椭圆形,老师还用圆形和椭圆形拼出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是谁呢?请小朋友找出熊猫身上的椭圆形。并给它图上好看的颜色。

(四)、活动延伸。

师: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形状的物品,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里有什么东西是椭圆形的把他滑下来。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形教案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运用多种方法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能从生活中找出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

经验准备:师幼共同收集生活中各种的图形实物。

物质准备:贴有‘各种图形’的展板、教学课件、人手一份圆形与椭圆形卡片、一根小吸管、夹板。

师:今天我们来到图形王国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图形?

师:图形王国里又来了一位新朋友,看!这是什么图形?(椭圆形)它像什么?

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2、通过测量圆形和椭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发现圆形两条中心线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两条中心线折痕不一样长。

(1)师:我们用吸管测量椭圆形和圆形的红色折痕和黑色折痕,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出测量要求:先测量圆形的红线和黑线,再测量椭圆形。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操作后提问:你在测量圆形和椭圆形折痕中,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都是一样长;

椭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不一样长(一条折痕长、一条折痕短)。

总结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没有角、只有边,弧线围成鸭蛋圈,圆圆扁扁的。

1、从课件中找出像椭圆形的物体。

师:小红家里也藏着很多像椭圆形的物体,我们来找找!

2、从各种生活实物中找出像椭圆形的物体。

师:请小朋友找找桌面上“哪个东西的什么地方像椭圆形”,找到后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一说。

师:我们到教室外面继续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吧!

1、区域活动:

数学区:找椭圆形(提供几何圆形装饰卡,让幼儿找出椭圆形,并进行装饰涂色)

美工区:椭圆形添画(提供椭圆形的基本图案,让幼儿自由添画)

益智区:图形棋(投放图形棋,让幼儿通过下图形棋熟悉各种图形)

2、家庭活动:回家继续寻找生活中像椭圆形的物品。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

一、活动目标: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3、体验欣赏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由地表达。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三、活动过程: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椭圆形》教案

认识椭圆形较其它圆形对幼儿来说难于掌握,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先复习圆形,然后我充分利用电教,以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对于幼力来说富有吸引力,使整个认识椭圆形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也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在玩中掌握了椭圆形的特征。

认识椭圆

1、认识椭圆形,会比较圆形与椭圆形的异同,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操作能力。

录音机、视频展示仪、椭圆形的镜子、盘子、鸡蛋、饼干等实物,每组一篮五颜六色的各种图形纸,长方形白纸、小棍人手1份。

集体与个别活动相结合。

1、教师带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轻松、愉快地进活动室。

2、教师以讲故事的方法出示图形房子,再出示图形娃娃(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请幼儿依次说出名称。

教师:今天图形娃娃家又来了一位新客人(出示椭圆形)让幼儿观察,然后放小图形娃娃争论的录音(三角形说:“它是圆形”、圆形说:“不对,不对,它不是我”“那它是谁呀”小图形们一起问,圆形说:“它是我的好朋友长得和我有点像,它的名字叫椭圆形”)

3、教师使用视频展示仪使鸡蛋出现在电视上,通过观察启发幼儿说出鸡蛋的椭圆形的。同样方法让幼儿观察椭圆形的镜子、盘子、饼干等。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椭圆形的。

5、比较圆形与椭圆形的异同。

(1)请幼儿用手摸摸圆形和椭圆的周边,说说有什么感觉(周围圆圆的、滑滑的、没有角、也没有边)。

(2)请幼儿把圆形、椭圆形的纸上下左右对折,通过圆形的圆心和椭圆形的中心点,量两条折线,通过幼儿动手测量,讨论并概括出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感知椭圆形的基本征。

6、游戏“看谁说得对”教师:椭圆形很快和这些小图形交上了好朋友,它们组成了许多漂亮图案(教师出示花和蜻蜓,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图形组成的)

7、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图形娃娃很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这些小图形拼出自己最喜欢的图案,然后把它贴在白纸上。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将图形房子转移到活动室的后墙上。

(2)点评作品,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图案是用什么图形拼的。图形娃娃搬家了,可是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小图形找不到图形房子,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伴随着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拼好的图案布置在活动室的后墙上。

1、活动前让幼儿学会用木棍量长短。

2、在数学角活动中,放置彩色图形积木(或图形纸),让幼儿自由操作,搭拼、粘贴、锻炼幼儿拼图能力,加深对图形特征的`了解。

认识椭圆形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1、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颜色,从不同的方向画不同的椭圆形。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光盘、鸡蛋、乒乓球和各种椭圆、圆形的东西、货架等。

一、情景活动。

1、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吧!咦?是谁啊?(圆形和椭圆形)。

2、很好看来小朋友们和它们很熟了,那咱们来玩买卖东西的游戏好吗?(好)。

货架上装有各种椭圆和圆形的东西,每个买东西的小朋友要认识、比较一下自己买了什么形状的东西。

二、欣赏与比较。

咱们来看看小朋友们拿的是什么图形的东西?比较鸡蛋与乒乓球、各种圆形的东西与椭圆形的东西。

小结:让幼儿说出圆形与椭圆形的不同。

三、讨论(圆形与椭圆形的画法)。

画圆形时手腕要转圈圈画成(顺势和逆势)两种方法。而画椭圆时就是把圆形拉长了画,可以画成两头圆、可以画成两头尖、可以画成一头尖来一头圆,还可以竖着画、斜着画。

小结:引导幼儿说出圆与椭圆的画法。

四、绘画。

1、哇!小朋友们真厉害,发现了这么多方法。那我们一起来把美丽的椭圆形画出来好吗?(好)但老师有几个要求:

(1)小朋友们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把五颜六色的椭圆形画出来好吗?

(2)我们把各式各样、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椭圆形画出来好吗?(好)。

2、绘画中,教师可巡回指导。

五、展评作品。

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并对大胆表现的幼儿给予表扬与奖励。

小朋友们真棒!画了这么多美丽的画,让我们一起把它们展览出去。

活动后,我进行反思,并听取了各位领导和有经验老师的意见,才恍然大悟,这一知识点,我完全可以用几句话就让幼儿很容易地去发现,比如我可以这样问,“圆形是什么样子的?,它有角吗?”然后让幼儿摸一摸,得出没有角后,再让幼儿摸摸椭圆形,这样可能就不需要像我一开始那样花费那么多的时间,但我也觉得我这次的教学中,投放没角的图形,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体验,这样也加深了幼儿的印象。

本次活动中还是体现出自己教学语言的组织上存在着不足之处,不够精炼,还不能为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问题,及用简单、关键的问题、话语去引导幼儿。以后将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然活动还存在不足就是在评价环节中,我只展示了作业情况好的作业,如果能够把正确的及不正确的都展示出来,可能能够取得更好的评价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