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大全(13篇)

时间:2023-12-02 12:32:11 作者:雅蕊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具备可操作性,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编写思路和内容可以供教师进行参考和借鉴。

《哪吒闹海》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有个性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

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哪吒闹海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课文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

2、指导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感悟,体会哪吒勇敢,正义的精神。

教学准备:

cai教学课件、磁铁板书卡片(三张:闹水晶宫、大夜叉、斗三太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播放龙王兴风作浪的`动画影片(同时师述)。

二、初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生自由读这部分课文。

3、课文中哪些句子给了你这种感受,把它画下来,好好的读一读,待会读给大家听。

三、精度感悟。

1、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指导。

指导的重点句:

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1)、读这句话时你想到了什么?他有这样的感受,你听出来了吗?

a(如果学生没听出来)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有没有自己的感受,也想读给大家听。

b(如果学生听出来)你能来读读吗?

(2)出示闹水晶宫动画片段。

相信你们有了更深的感受了,再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师小结板书:这下龙王的水晶宫可天翻地覆了,哪吒闹起水晶宫来可真不含糊。(板书:闹水晶宫)。

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1)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愿意读给大家听吗?

(2)演一演(重点体会“闪”“趁势”)。

(3)带着你的体验再来读读这句话。

(4)师小结:笨拙的夜叉哪里打得过机灵敏捷的小哪吒呢?(板书:打夜叉)。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1)这小小的乾坤圈,真能把夜叉打死吗?

(2)读出自己的体会。

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三太子只好现出了原形。

(1)根据学生朗读点评,“想去看看哪吒斗三太子的精彩片断吗?”

(2)哪儿最精彩?谁也想把这精彩的句子读一读。(指名)。

(3)评:他读得精不精彩?

(4)师小结板书:龙王父子再凶狠,勇敢的小哪吒也敢和他们斗一斗。(板书:斗三太子)。

2、师总结:小哪吒为了百姓,大闹水晶宫,打死夜叉,斗败三太子,我们对哪吒顿生钦佩之情。来。咱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待会老师选那些读的认真,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3、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喜欢的段落。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2、指名畅所欲言。

3、师述:百姓们,现在你们想对小哪吒说些什么呢?

4、生交流。

五、课本延伸,讲故事。

1、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机智勇敢的小哪咤,想把哪咤闹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吗?咱们先来练习练习,待会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2、生自由练习后指名配合动画片讲故事。

3、除了讲故事的方法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表达对哪吒的喜爱和钦佩?生交流作为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龙王父子。

闹水晶宫。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1、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2、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投影仪录音机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陡崖屹立遒劲郁郁苍苍

宾客盆景饱经风霜情有独钟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a、指名读问: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b、闻名于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情有独钟?那么黄山的奇松在哪里?(学生读)教师板书

潇洒挺秀表现在什么地方?看文中是插图你能说说黄山松的潇洒挺秀表现在哪里吗?

c、齐读第1自然段。

总结:第一自然段写了黄山的四绝,突出了黄山奇松这个重点。

2、指名读第2自然段。

a、指名读

c、第二句说了什么?

迎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地位怎么样?读3~5句

陪客松的位置在哪儿?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读第6句

送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动势怎么样?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读7、8句

d、写三大名松用了两个如同和一个好象,这是为什么?点示:可以从中看出人们的想象力

小结:第二自然段写了玉屏楼前的三大奇松,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暗示它们得名的'由来。

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用亲切喜爱的语气。齐读第二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a

a、指名读

b、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起什么作用?第2句有几个分句?

分别说了什么?

c、读这一自然段,要读出赞叹的口气,请齐读3自然

d、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重点写黄山松潇洒挺秀,形象独特,千姿百态,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神奇、秀美。

三、指导背诵。

1、听录音。

2、利用板书提示,串联背诵。

3、各自轻声试背。

4、全班齐背。

四、布置作业;

1、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2、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五、板书设计:

处处都有潇洒挺秀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

迎客枝干斜伸如同迎接

黄山奇松玉屏楼陪客如同巨人陪同观赏

观松独特蟠曲

送客深出好象告别

屹立斜出弯曲

千姿百态仰俯卧

状如形似

六、我的教学反思:

《爱之链》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复习导入。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感悟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故事)。

1、静心默读1-8自然段,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非常深刻,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写写你的感受。等一下我们交流。

2、学生读、找。

3、全班交流。

(1)第1自然段中,引导学生抓住寒风、雪花、寒战等词体会天的冷,破汽车、破旧等词体会乔依生活的苦,当时的处境,再抓住工厂的倒闭进一步体会他内心的凄凉。

(2)第2、3自然段中,引导学生抓住老妇人当时的样子感受到老妇人此时的困境(急需帮助),然后再抓住乔依的表现,(微笑、安慰)体会他的品质。

(3)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乔依热心地不顾一切地帮助老妇人修车)引导学生逐句理解乔依的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冷。

汇报: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是啊,在这寒风瑟瑟、大雪纷飞的乡间公路上,给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修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让我们再一起体会一下那份艰难不易吧!(齐读第四段)。

(4)第六自然段中,抓住愣住了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抓住常常天经地义一直谈谈感受,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自然段。乔依是这样想的,所以也是这样说的。

(5)出示第七自然段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理解。这是中心所在,全文都要围绕这句话写的。

4、小结:

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课文9-11自然段。(学习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的故事。)。

过渡:引读第八、九自然段。老妇人带着这句话,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来到了一个餐馆,她打算吃点东西,然后回家。她看到了一位女店主。

1、女店主是怎样一个人?

2、学生重点研读第10自然段。

3、学生交流。抓住重点词、重点句让学生体会女店主对工作的认真细致,对人热情关心。如:雪白的、甜甜的微笑她热情地送上一条雪白的毛巾,让老妇人擦干头发上的雪水;从餐馆的破旧、尽管如此、怀孕八个月等词句,体会女店主也是个需要帮助的人。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提示:她怎么会突然想起乔依?会想起乔依什么呢?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说一说。出示第七自然段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4、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她为什么会这样?她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如果我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一定也要给他一点帮助。

5、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自然段9-11。

四、学习12自然段。

1、女店主得到帮助后,内心充满了感激,再来读读最后一自然段,从中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交流后小结:你们看,乔依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后,当他看到老妇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帮助了她,当老妇人得到了乔依的帮助后,发现了需要帮助的.女店主后,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相信女店主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也一定会去帮助别人的。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生齐读)。

五、总结课文。

1、出示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3、结束语:同学们,今后,当我们享受着爱的阳光,呼吸着爱的芬芳时,老师也真心希望你们能把这份爱传递给别人,把这爱的故事延续下去,成为爱之链中的一环,让爱的金链永远不断。

六、作业超市。

1、背一句爱的名言;读一篇爱的故事;吟一首爱的诗歌;唱一支爱的歌曲;做几件爱的事情。

2、写写身边爱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爱之链。

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

《爱之链》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早上,我乘着车去往学校,时间已经不早了,风呼呼地吹进车子,把叶子也卷了进来,外面正下着小雨,雨水打在我身上冰冷冷的,我不禁轻叹了口气。我挂在脖子上的金花生丢了,使我心里很难过。

迈进校门,心情更是沉重,天气仿佛也和我作对,雨越下越大。走到教室,把书包乱塞进桌肚,我趴在课桌上开始胡思乱想,它会不会被雨水冲走啦,会不会被人带回家啦,一大堆的坏结果顿时塞满我的脑袋,把我搅得晕乎乎的,连周围同学的吵闹声都听不见了,这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来形容我目前的状态真是不为过。这个时候,徐老师跑过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金花生找到了。我当下就激动地蹦了起来,找到那位帮我拾回金花生的同学,连连道谢。下课后,我问他:“我应该拿什么答谢你?”他听了,愣了愣,随即马上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以后也请你多帮助别人。”我回到了教室,开始沉思起来。

下午,英语老师让我们把一些重要的过去式单词抄在a号本子上。我上午刚找回宝贝金花生,自然心情大好,不一会儿就抄完了。抬起头看见一个同学坐着,并不在记,这里望望那里看看,一脸焦急的样子。原来他的笔丢了,到处借却没人有多余的笔借他,我还有一支新笔,还真不舍得借人家呢!我自己都不舍得用,更别提借给别人了,可是看着他一脸难过,急得鼻尖上泛起了一层汗珠。我顿时想到了那位同学说的话,于是毅然地把笔借给了他,他很感动,我只是笑着把那位同学的话反复了一遍,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有人有困难时,每个人都应该伸出热情的手。

《ao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看图片增强学生对麋鹿的感性认识。

(2)凭借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通过读与议,感悟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4)指导学生自读、合作学习,感悟麋鹿地传奇经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麋鹿的相关资料。

一、复习导入。

放幻灯片,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二、通读课文,大体感知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生初步感受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三、细读第二段,在谈话和品读中体会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1、读文后,生交流。

师引读(麋鹿是鹿的一种——),它还成为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b、“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体形也叫小。”生读文、谈想法。

出示图片,补充角型的资料。师生合作读文。

c、“麋鹿的尾巴是……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指导朗读生评价。

d、“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才发育完全。”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评。

2、渗透说明方法地运用。

师:作者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列出具体数据,再与其他鹿作比较来写的,使麋鹿的奇特形象和习性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小结:方案a我们把2-4自然段连起来读,再次感受麋鹿的奇!

方案b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四、自主、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师过渡:麋鹿外型奇特,就连他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不仅如此,麋鹿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1、麋鹿的经历究竟奇在哪?让我们自学课文5-7自然段,边读边划相关句子,也可以作简单批注。

生自学文,师巡视。适时指导自学方法: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很会自学,他们边读边划语句,有感触的地方还作了批注。

2、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学成果拿到小组里去交流交流。看看麋鹿究竟奇在哪?生交流师巡视。

3、谁来当讲解员给我们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师评价。

(中等:谢谢你精彩的讲解,条理清晰,声音响亮。

优秀:你的讲解真有感染力,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4、小结:麋鹿在中国出现又几乎在本土绝迹,然后在欧洲繁殖。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家了。来,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第7自然段。

五、写话练习。

这是一群多么自由自在的麋鹿啊!它们在黄海滩涂上幸福的生活着,对我们,对麋鹿来说,这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同学们,在麋鹿历史博物馆里有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在了解了麋鹿这种奇特的精灵以及他的传奇经历后,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想对麋鹿说些什么呢?拿起你们的笔,想说什么就写下来吧!

生伴着音乐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全文。让我们和麋鹿共同在美丽的地球家园快乐的生活吧!

七、板书。

17麋鹿。

外形。

习性奇。

经历。

文档为doc格式。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题:齐读课题,设疑导入。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三、感受环境描写1、再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水和洪水凶猛的句子;人们面临洪水的.表现。2、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式特点及表达的作用。四、感悟人物形象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想一想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2、组织全班交流。出示相关图片和句子,读(男生;女生;齐读)――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感悟。3、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4、师生满怀深情地朗读课文(第7――23自然段)。五、情感抒发1、想象说话(假如你就在现场祭奠老支书,你会怎样哭诉。)2、说一句赞颂老支书的话,尝试用上“桥”字。3、师生共赞老支书(出示相关句子,齐读)六、总结全文。七、领悟表达特点。八、视听欣赏《为了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葡萄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3:运用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品尝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一、激励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2、检查朗读情况。(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3、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以上环节从兴趣入手,总体上把握全文,认识生字。)二、体验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5、(1)葡萄沟的葡萄好,葡萄沟的人怎么样?有什么优点?读书画一画。(2)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6、是呀,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想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7、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8、观察、品尝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书:色鲜味甜)三、升华1、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文形象化。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对镇长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理解。

(一)导语渲染,创设情境。

(也许曾遇上狂风暴雨,也许曾碰到可怕的大风雪)。

3.看到这群可怜的人,沃尔逊人热情的地招待了他们,逃难的人们是怎样做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出示句子,理解狼吞虎咽)。

(二)、师生对话,深入文本。

1.就在所有的人都狼吞虎咽的时候,有个人却例外,因为他有尊严。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从哪儿体会到年轻人有尊严。(自由读,划句体会)。

2交流。

(1)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与众不同饥饿不堪、身体虚弱、急需食物充饥)。

尽管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

齐读句子。

(2)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失望杰克逊大叔没有派活儿给他;年轻人非常需要食物;做人的尊严战胜了饥饿)。

(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尽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总结: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仍不失尊严的人。他时刻牢记不能不劳而获,要用劳动去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出示有关句子:

1)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前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得说,说明他们实在是饥饿至极;后者同样饥寒交迫,即使在再困难也不忘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这样才吃得心安理得,吃得有尊严,吃得坦然。)。

三、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它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难怪杰克逊大叔说他是个富翁。(出示句子,读句子,谈体会)。

《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

板书:

贝多芬。

生:知道。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

生:他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从书中读到的。

二、初读课文落实字词整体感知。

生:自读课文。

师:第2个问题,有点难,那就说明读书的遍数还不够多,那怎么办呢?继续读。

师:谁来说说我们的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讲了一件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小镇上听到一位盲姑娘弹他的曲子,于是他走进去弹了刚才的曲子,然后他又弹了另一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说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还用上了课题,不错,可大家有没有发现他说得好象有点太(罗嗦)。

师:再请一位。

生2:一年秋天,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为一位盲姑娘弹钢琴曲,后来又创作了《月光曲》。

师:这位同学就说得十分简略,我发现大家说的时候,都用到了这2个词语。

(板书几个词语。)。

师:你能用上课题,再用上这4个词语来说说主要内容吗?

生:贝多芬的月光曲是这样谱成的:传说有一年,贝多芬小莱茵河边的小镇上散步,听见一位姑娘在弹他的曲子,他走进去为他们弹刚才的曲子,后又弹了一首曲子,盲姑娘和他的哥哥都被曲子陶醉了,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说的很好,当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课题,借助中心词。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师:月光曲是著名的钢琴曲,当我们听一个曲子的时候,就该理解它的。

生:旋律。

师:课文中有一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月光曲,读读这段话,看看它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画面。

生1:2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那时大海很宁静;第二个画面是海面刮起大风,很不平静。

师:既然是月光曲,那就可以从月光入手,谁再来说说看。

生2:月亮从水面上升起,月亮照在海面上微波粼粼,月亮越升越高,海面上刮起大浪,一个边一个涌上岸。

师:如果你用刚才学过的文字给这3幅画配上的话,第一幅该用哪一段文字?

(出示图。)。

生: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撒满银光。

(读。)。

师:第2幅画呢?

生2:略。

师:第3幅画当然就是……。

生3:略。

师:3幅画面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了,用这一段中的词语来概括这三幅画第一个画面。

生1:可以用“微波粼粼”。

师:是“微波粼粼”吗?……“升起来”好,还是“微波粼粼”好?

生1:升起来。

第二个画面。

生2:越升越高。

第三个画面。

生3:照。

师:就一个词语?

生3:照得雪亮。

师:可以概括了吗?

生4:涌过来。

师:同学们可能被我误导了。……这时,除了月光,还有什么?

生5:卷起了巨浪。

师:刮起了大风。

然后板书: 。

大风巨浪。

师:三幅画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再读这一段话。

生1:读得不太通顺。

师:他有没有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希望你继续努力。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这么美的月光曲,大家读得不怎么样,无论是我,还是大家都想把它读好,那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图片。

师:你能告诉我水天相接的地方是怎样的,大海的波浪微微地泛起来,而且是那么晶亮,此时的大海是多么平静,多么优美啊!该怎么读呢?自己试试看。

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试,这位同学。

生1:读得比较轻。

师:我感觉到了这是平静的大海。

师:谁还想试?

生2:读得较有感情。

师:此时贝多芬在琴边,他会轻轻地抚过琴键,速度会比较慢。此时的月光会在什么地方?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啊!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

生:齐读。

师:能听我来读读看吗?

(师重点强调读了霎时间洒满了大海。)。

生:再次齐读。

师:多美的月光啊!第2幅画面呢?说天空中有飞云,是怎样的?

生:是淡淡的云。

生2:是薄薄的云。

师:是又淡又薄的云,月亮在中间穿梭,所以月光时明时暗……。

生:齐读。

师:最后一幅,这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语。

生1:波涛汹涌”。

生:自读。

师:谁来试试看?

生1:读得较平淡。

生1:读得结结巴巴。

师:他太激动了,连话也说不清楚了。大家自己再试着读一读。

生:齐读。

师:此时的月光在哪里?

生:在雪亮的浪花上。

师:这浪花怎么样?一个连着一个,所有的快乐都迸发出来,所有的激情都涌现出来!

师:该怎样读?

生:自由练读。

生:齐读。

师:这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他既给我们带来柔和的美,也给我们带来壮阔的美,既让我们欣赏了平静的大海,也让我们领略壮阔的大海。带上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

生:再读这段话。

师:这么美的月光曲贝多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师:是什么给了贝多芬创作的冲动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理由。

师: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有困难,可以和你的同桌,和4人小组轻轻地交流。

师:我发现许多同学划了描写环境的句子,我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读句子。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觉得盲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音乐。

师:你怎么光听到这样断断续续的音乐声,就知道她对贝多芬十分热爱呢?

生:不做声。

师:如果你在很远的地方听到别人在诵读自己的作品,你会感觉怎么样?

师:很抱歉,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先上到这里,希望有机会的话还能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贝多芬创作的动机。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1.指导学生写好8个生字。

2.继续学习课文,拓展延伸,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趣的`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把种子探出地面的过程演一演。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8)。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2.全班认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文,理解内容(17)。

1.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在种子妈妈的催促下,种子钻出了地面,那么它看到了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继续读课文。

2.种子看到了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

4.引导想像:小朋友们,种子钻出了地面它不能看见什么呢?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种子心里会想什么呢?

6.是呀,种子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太迟起来了。那么,它以后会怎样呢?

7.出示句子:“在湿润的空气里,种子一个劲儿地往上长,往上长。”

8.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0)。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3.教育学生向种子学习,知错就改,并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四、指导写字(7)。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学生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名反馈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4.学生说一说书写的注意要点。

5.学生跟老师空写,教师强调重点。

6.学生练习写字。

五、布置作业(3)。

1.抄写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种子。

春天到了,种子钻出地面,看到春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西沙渔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会认的字词,检查认读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读)。

2.听写会写的字。

二、朗读感悟。

(一)读文质疑。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懂,用“?”标记。

2.学生质疑。

3.教师相机处理,有的问题当场解答,有的问题归纳整理,随文处理。

(二)逐节朗读理解。

1.小朋友,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读一读诗,你最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想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读文)。

2.你最喜欢哪一节?(相机学习每节诗)。

3.学习第一节。

(l)你喜欢这一节,你能读一读吗?(生读)。

(2)他读得怎样?(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指导:“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起音舒缓,停顿稍长;“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读出高兴的感觉。)。

(3)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相互提醒不足之处。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可采取比赛的形式)。

(5)作者为什么要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呢?(指名回答)。

(6)小树听到了你们的祝福,快活地笑了。瞧!(播放:在太阳的照耀下,小树被微风轻轻吹拂着的情景。)(板书:小树红红的太阳)。

(7)让我们齐声把祝福再一次送给小树吧!(齐读)。

4.学习第二节。

(1)(生:我喜欢第二节)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吗?

(2)师生评价,教师指导;“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语速加快,体现出心情的急切,“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读出喜悦的感觉。

(3)还有谁喜欢这一节?都站起来读一读。

(4)师:假如作者有一支神笔,他会画许多好吃的谷粒送给小鸟。你瞧,小鸟听了,也快活地叫起来了。(播放:小鸟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叫着)(板书:小鸟好吃的谷粒)。

(5)分男女比赛读这一节。

5.学习第三节。

(1)(生:我喜欢第三节)请你读一读这一节。

(2)老师范读:老师也很喜欢这一节,我也来读一读。

(3)和同桌比赛读。

(4)自由推荐同桌读。

(5)作者为什么要给西西画一双好腿呢?(指名回答)(板书:西西一双好退)。

(6)你想,看看西西拥有一双好腿的`样子吗?跪鱿“背景;)。

(7)男生齐读。

6.指导背诵,.

(1)熟读你最喜欢的一节,试着背一臂。

(2)指名背诵。

(3)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记这一节的吗?

(4)谁还用了什么方法记哪一节?

(5)同桌互背。

(6)回家给家长听。

三、拓展思维。

1.出示第四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2.指导朗读:声音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

3.回顾课文,假如作者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要画什么呢?

出示: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

4.齐读。

5.你喜欢作者的这些愿望吗?为什么?

6.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呢?

出示句式:我要给________。

7.学生说话练习。

8.师:大家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我相信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能变成现实。

〔板书设计〕。

23.假如。

小树红红的太阳。

小鸟好吃的谷粒。

西西一双好腿。

文档为doc格式。

《观潮》的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屹立、横贯、恢复、奇观、浩浩荡荡、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风号浪吼、人声鼎沸、漫天卷地、齐头并进等,比较沸腾、奔腾的含义,并积累这些词语。

课文中“潮来时”这一部分。

第一课时:学生字、给课文分段(略)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

1、电视机一台、录像机一台。

2、自制钱塘大潮录像片。

(一)点拨“潮来前”,学习课文1—3节。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

(1)师引生答。

当教师说出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之后引导学生说出:所以吸引了许多人到这里来观潮。

(2)教师再三诱导提问,让学生理解“观”在不同的词语中,表达的意思不同。

“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

在教师的再三提问中让学生讲出“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

2、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1)读中找。让学生按照教师的问题,找出写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读中听。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平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白蒙蒙的薄雾。”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在听读中,说出潮来前江面上很平静。

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说出: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二)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4—5节。

1、看录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教师可提出:“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呢?”在师生的问答中,教师让学生带着“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看录像。

2、学生看完录像,回答出“潮的声大,浪高”,这两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4—5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三处“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四处“写潮的样子”。

(1)知潮声。在学生读出三处写潮声的句子之后,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其声的方法:“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让回答最确切的学生将“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写在黑板上。

(2)知潮形。用以上的方法,让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学生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书写在黑板上。

(3)知其序。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板书的潮之声和形的词语,并让学生回答出:从潮声与形的变化中可知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

再让学生从4—5节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

(4)训其说。训练学生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然后请一个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向前移动变粗拉长,再近些形成了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5)解其声。让学生从远听如“闷雷”,近闻如“山崩地裂”使人听到“千万辆坦克同时发动”,感觉到“大地好像颤动”这些词语中,理解钱塘大潮其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

(6)解其形。让学生逐句分析:

先认清比喻句:“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再理解其义:“一条白线”远看潮细、长的样子;“白色城墙”说明浪高(六米),潮头直立向前推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浪刚过另一排浪紧跟,可见水势既大,速度之快,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这不是一般的浪,罕见的浪,这不是一般的潮是罕见的潮。

(7)解其情。教师可先发问:“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看录像。

镜头之一:闻其声不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者是“人声鼎沸”,到处都在喊着“潮来了!”的声音。

镜头之二:闻其声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声是“人群沸腾”,比刚才的喊声更高,情绪更高涨。

镜头之三;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此时教师问为什么书中不写人的声音了呢?让学生理解水势浩大胜过人声而人闻此声见此形张口咋舌,惊而无语。

三个镜头,在形象与语言的结合中,让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

(8)表其情。教师先小结: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

(三)自析“潮过后”学习课文第六节。

知其余威,进一步理解潮势。

教师让学生带着“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自学、自析。

学生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学生从“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

学生从“水位上涨六米”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

学生从“依旧”一词的分析中,联系前文进一步理解了“潮前之静”——“潮来之动”——“潮过之静”的变化。

学生从平时是江水流向大海,现在是海水往江里倒灌,这一罕见的奇景中,分析出观潮人对钱塘大潮壮丽、奇观的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

(四)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1、在教师提出的“潮过后”江水突涨,高出六米;“潮来时”声势浩大、浪高罕见都是说明大潮之奇,而“潮来前”是不是也能说奇这一问题后,让学生再读“潮来前”这一段。

学生从“八月十八”时间上找出大潮时间上与平时的潮不同,从时间比一般的潮推后三天说明“奇”。

学生从时间的“奇”中联系学过的地理知识:海上刮东南风,从东海的潮,南海的潮同时涌来说明“奇”。

学生从钱塘江出海口外宽内窄成喇叭形状说明“奇”。

学生从钱塘江底从海口到江中逐步上升十米这一特殊地形,说明“奇”。

2、教师从这些奇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潮“午后一点左右”才到,而清早观潮者已“人山人海”的描述中,让学生理解以人潮衬海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特殊的潮引人入胜。

3、在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之后,以古诗“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引导学生理解“天下”一词的意思,理解“天下无”词语的意思。

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

学生理解“天下无”为中国之最,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皆无,唯中国独有”,这说明钱塘水潮是世界之最。

(五)师生归纳板书。

1、从“思路线”的归纳中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天下奇观”中的“奇”是指特殊,声形巨大,海水倒灌异于一般。

2、从潮的“形、声、线”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静——动——静”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

3、请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观录像。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同“急”、同“喜”、同“惊”,同“赞”。变作者赞美钱塘大潮天下奇观、热爱祖国山河的笔下之情,为学生的心中之情。

《虹》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虹》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金字塔”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组织教学,以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五种能力(看、听、说、读、写)两种精神(主动学习精神、创新精神),构建小学语文“金字塔”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

即以语文知识为塔座,以看听说读写五种能力为塔的不同侧面,以主动学习精神为塔身,以创新精神为灵魂支柱居塔尖,探索一条有形、有块、有层次、有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推动素质教育。

一般目标: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尝试主动学习,学会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

最终目标: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看听说读写五种能力培养为手段,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1、借助媒体复习生字新词,读懂课文中意思难懂的句子。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学懂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雷雨后天空大地美丽的景色,感受彩虹的美,初步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1、理解课文中两句比喻句。

2、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学懂课文,感受雨后大地美丽的`景色,感受彩虹的美丽。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0xx年5月20日

一、借助媒体复习字词

1、媒体演示学生做摘苹果认生字的游戏

2、认读词语练习用“美丽”说一句话

二、观看录象初知内容

1、导入:夏天到,雷雨多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那么雷雨过后,大地天空中会出现哪些变化呢?请小朋友仔细观看下面一段录象。

2、学生各自交流。

句式说话:雷雨过后,。

三、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导语:雷雨过后,空气新鲜,天气凉爽,景色美丽。今天,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一段写雷雨过后大地美丽景色的话,希望小朋友能喜欢。

2、媒体显示课文第一段,学生边自由读边思考有几句话?

3|齐读第一句话,想: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习第二句“山啊,树啊,好像洗了个澡。”

(1)读一读有什么问题问吗?

(2)老师整理学生的问题,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3)交流讨论情况设计训练点

明白句意谁好象给谁洗了个澡?

观察说话雷雨过后,山____________,树_____________。

想象说话假如山树会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

尝试美读学习用高兴喜欢的语气朗读。

5、同上学习第三句“稻子啊,玉米啊,全都喝了个饱。”

交流讨论情况时设计训练点

理解字词雨水来了,干渴的玉米苗会怎么样喝水?你是怎么理解“喝了个饱”?

想象说话玉米苗喝饱了雨水,长得更好了。到了秋天是怎么样的?

尝试美读用高兴喜悦的语气朗读。

6、学习迁移说说雷雨过后大地还有地方发生了变化?(有能力的小朋友自己联系生活说一说,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从老师给你的四幅图中任选一幅说一说)

7、朗读背诵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导语:雷雨过后大地发生了好大的变化,天上也非常的美。

2、观察感受彩虹外形美

媒体展示彩虹图:说说天上有什么?你能用一至两句话夸一夸彩虹吗?

3、品读感受彩虹的语句美

句子练习:彩虹的颜色真多啊!有_________________。

4、领悟彩虹蕴藏的科学道理

观看录象讨论彩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颜色?彩虹是谁画出来的?

评议下面三句话哪一句说得更有科学性?

(1)雷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2)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3)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5、理解比喻句

“是谁飞上蓝天,画成了这座七彩的桥?”

理解句子什么像什么?

观察想象假如你在彩虹上,你最想做的事上什么?

朗读训练自由读——指名读——比读——齐

6、朗读背诵第二段

四、揭示课题总结全文

2、揭示课题36、虹

3、齐读课文

4、总结全文大自然到处都有美丽的事物,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用自己的小眼睛找到更多美丽的东西。

五、作业背诵全文

课后练习2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