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端午节(汇总18篇)

时间:2023-12-18 11:28:40 作者:纸韵

优秀作文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技巧。

端午节的作文高一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都吃粽子,这个大家都知道。当然还有不止一个习俗,比如赛龙舟,挂香包,采摘艾蒿,喝雄黄酒。

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准备在家做粽子。那是我第一次做粽子。我很好奇,也很兴奋。我看到我妈拿出了她早就准备好的原料:粽子,糯米,红枣等等。树叶又大又长又绿。这糯米香,甜,白;这红枣又大又圆又红。光是看这些东西就让我口水直流。一切准备就绪,父亲开始包,只看到他流利地把粽子卷成漏斗状,然后把糯米和红枣塞进粽子里,然后把上面的叶子折叠成三角形。最后,他用绳子把它包起来,做了一个粽子。

我看了说:“这么简单,我来装。”我妈说让她给我指导。我赶紧摇头说:“不用了,不用了,我已经会收拾行李了。看着我就好!”我第一次像父亲一样把树叶卷成一个漏斗,但这难倒了我,我做不到。我往叶子里塞糯米和红枣的时候,不知道叶子不行了,就蹦开了。糯米和红枣突然洒了一地。我很失望,生气地说:“我不装。”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刚才谁在那里说了简单的话?你为什么这么快就退缩了?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想逃避。做一件事,一定要认真去做。一开始做的不好很正常。只要坚持,就会有好结果。”当我听到父亲的话时,我羞愧得脸像红苹果一样红。

我又走到桌前,坐下来,全心全意地包好。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包的第一个粽子出来了。看着它,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是的!正经粽子好看!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去年的端午节真的很难忘!我不仅学会了做粽子,还学到了很多道理。今年的端午节还是在意料之中。

端午节的作文高一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堂。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节到了。爸爸出差还没有回来。妈妈说:“咱去姥姥家吧,姥姥家人多而且很热闹。”我听了以后就别提多开心了,太好了!去姥姥家喽!

到了姥姥家门口,抬头就看见门上插了一株草,叶子的形状有点像菊花叶,颜色发白。我很好奇,凑上去闻一闻,嗯!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我说:“姥姥,你们家门上插的是什么草呀?”姥姥说:“这个呀,是艾草,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上插上艾叶还有大蒜什么的,象征着驱蚊驱虫的。”

一进门满屋弥漫着清香的粽子味道。我跑到厨房一看,啊!一大锅煮好的粽子,静静的躺在那里,好像就等我品尝呢!

我看这一锅粽子有点与众不同,便问:“姥姥,你家的粽子怎么和其他的不一样啊?”

姥姥说:“当然了,这是你舅妈自己包的,超市里买的可无法相比!你舅妈昨天包的一下午,我又煮了半晚上,熟了以后就闷在锅里,现在温温得吃正好呢!就等妮妮宝贝儿来吃呢!”说着,姥姥从锅里拿了一个剥开递给我,粽子很软,糯米、蜜枣、花生融为一体,白白的糯米已被蜜枣染成了糖色。我迫不及待的就是一大口。蜜枣的甜,花生的香,糯米的粘软,在我的嘴里直打架,仿佛是在说:“是我的味道好,是我的味道好。”

我满嘴粽子含混不清的问:“姥姥,为什么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呀?”

姥爷赶紧说:“过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因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感到绝望,最终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了汨罗江。人们热爱这位诗人,怕河里的鱼虾吃屈原的遗体,就煮米饭撒在江水里,赶快划着舟打捞屈原的遗体。因此,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舟。所以就有了端午节。”原来如此。

我在姥姥家玩得好开心呀!和侯腾哥哥打羽毛球,和舅妈斗嘴,在姥姥床上撒娇,听姥爷讲故事。不知不觉已经晚上9点半了,我和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姥姥的家。临上车的时候,姥姥还从窗户里探出身子说:“到家给我来个电话啊!”

回家的路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面前闪耀。透过车窗我看到街道两旁,到处是人流涌动,卖小吃的,卖瓜果的,真热闹!我在想,今天过得真开心,同时也让我懂得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插艾叶,赛龙舟,包粽子,真有趣!

今天上课,老师兴致勃勃的说要有些问题问大家,请问大家,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端午节!”对,端午节还要吃粽子,可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哈哈,不知道了吧?据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其实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粽子,后来,慢慢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怎么样?知道了吗?其实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觉特别好,这不,姥姥给我买来了粽叶、糯米、馅、还有绳子,让我自己包粽子,啊,这可让我傻眼了,怎么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的样子,笑了,并为我讲了包粽子的简单过程,然后指导了一下就去扫地了。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儿,真是狗吃刺猬——不知如何下手,还好姥姥把米馅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了!我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了点糯米,再加块肉,然后把它的“角角”往里面塞了塞,用绳扎好,啊哈,一个粽子做成了!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吧。向下一个粽叶发起了“进攻”!我又放了点糯米在漏斗状的粽叶里,嘴里还哼着小曲,终于做好了,嘿,还可以!包了第十一个粽子时,我发现糯米馅快没了,可我还包在兴头上呢,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咦有了!冰箱里不是还有蜜枣吗?不如把它放在里面滥竽充数?对,这主意不错,于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枣做了馅。看着一个比一个像的粽子,真是开心极了!

爷爷把我包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煮好之后,爷爷品尝了一个,结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粽子里的蜜枣——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颗假牙给碰掉了!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得了,可爷爷没骂我,还夸我呢!说我有创意,我听了心花怒放。

许多节日都有各地的风俗习惯,但我对家乡端午节的习俗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今年的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湘湖游玩。正赶上下孙文华村在举行端午节活动——粽香情浓,我们也积极地参与了活动。虽然活动还没开始,但场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场子中间放着一张大桌子,桌上摆着传统五黄:黄鱼、黄鳝、黄瓜、咸蛋和雄黄酒。听爸爸妈妈说吃五黄可以抑制霉运,增强自己的精力。场地两边摆着长长的桌子,桌上放着密密麻麻的粽叶、糯米、红枣。

活动开始了!第一场是包粽子比赛,人们纷纷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拿起粽叶包了起来。虽然我不怎么会包,但看着大家的样子,也学着包了起来。在我们身旁有好几个奶奶也在包粽子,她们包得可快了,有的在放糯米,有的在用线把绳子扎牢。她们不但做法精确,而且动作敏捷,真是太厉害了!包完以后,我们得到了一个香囊包,这个香囊包味道怪怪的,很像艾草的味道。

除了包粽子、吃粽子,更重要的项目就是赛龙舟。走出包粽子大厅,就可以看到湖面上有一条条龙舟飞驰而过,他们敲锣打鼓,仿佛真的是一条条巨龙在向终点冲刺。岸上的人们也纷纷为他们加油鼓劲。划到一半的时候,所有划船手都力气大增,好像吃了大力丸似的,又过了几分钟,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有人都用最后一丝力气在拼命向前划。100米!50米!20米!5号船突然发力,一下子超过了其它船,获得了第一名。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因为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还让我感受到各种传统风俗和丰富多彩的纪念屈原的活动。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高一学生端午节作文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因为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承下来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如果说端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在冰箱里多放些东西,坚持几天不去菜市场而已。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都要带。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节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的细心,乐趣,也买些就可以了吗?在能亲自做的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的“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端午节的作文高一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

端午,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等。但是,要说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端午节这个名字呢!有的人甚至听都没听说过这些别称。

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向皇帝提了利国利民的建议,但是那昏庸的皇帝并没有采纳,他很愤,就投河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能给屈原贡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竹筒粽子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粽子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做成菱角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粽子扔进水池,鱼一看到糯米粽子,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它叫成“粽子”了。

再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人们因为舍不得屈原死去,就都乘着小船,来打捞屈原。他们争先恐后,但是当追到洞庭湖时,却不见了踪影。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庆祝。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这个风俗,吴国、越国等等都最先采纳。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也曾经主持过友谊赛呢!一直到现在,台湾也仍旧在保持着每年五月初五赛龙舟的端午节习俗。

高一学生端午节的心得

去年的端午节,虽一个人在家,可传统习俗不能丢。

天刚蒙蒙亮,早市上的节日气氛就营造好了。有沸腾在锅里的的粽子,粽香袭人;有带露珠的艾蒿、菖蒲,小贩早已捆好了,一小把儿一小把儿的摆放在路边,湿润清香;有花花绿绿的纸葫芦,是现代工艺制成,颜色传统,漂亮,但很娇贵,只能手提,不可抓碰;香荷包、五彩线更是应有尽有,目不暇接,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我用一元钱买了一把艾蒿与菖蒲,花两元钱买了两个粽子,又花了两元钱买了一对儿纸葫芦,这个端午节就办置齐了。

或许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了,或许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现代占了上风,人们便越发得懒惰了,你随便可以找到没时间的借口,节日也就变得这样简单了,仿佛成了一种形式。

任何事物都带有两面性。现在过端午节,虽省去了采艾蒿,包粽子,折纸葫芦等环节,让过节便简单容易了。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节日表面的味道登峰造极,而节日灵魂的味道则清淡如水。更多的人,也包括自己,只知道端午节年年过,对于端午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的了解,则知之甚少,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祖宗留下的传统,就在自己的手上淡化了。

回到家,见时间还早,我打开了电脑,要为端午节寻根求原,让自己过一个真真切切的,不流于形式的端午节。

我了解到,我国的汉民族,称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而端午节的来历有诸多说法,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至于挂菖蒲、艾叶、纸葫芦,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传说,屈原受朝廷迫害,于五月初五自尽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线、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并有唐代诗词《端午》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另,东汉《风俗通义》中,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掌握了理论依据后,我起身虔诚的把艾蒿、菖蒲、纸葫芦挂在门楣,凝视数秒后,带着对屈原的敬畏之心吃下了粽子。伟大的诗人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诗句,仿佛就在我耳边环绕。

端午节的作文高一

每年妈妈都会包许许多多的粽子来满足我这个小馋猫的需求,粽子的数量多的足以让我吃怕,妈妈知道这一点,所以每次都会把大部分的粽子分给亲戚朋友,让大家都尝尝美味的粽子。每年,我们的粽叶是从来不用去买的,因为我的姑父每年到山里采箬叶给自家包粽子时,总是也会给我们捎带一些来。我们南方喜欢吃肉粽子,在白花花的糯米饭团里放一块白花花的肥肉,这是传统的方法。可是妈妈知道我不吃肥肉,所以总是很细心的换成瘦肉,还另加一些菜干,让粽子更有味道。

包粽子其实并不难,晾干的箬叶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向其中塞入一块瘦肉,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放在水里慢慢蒸煮。其实,看着锅里的水沸腾也挺有意思的。它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是屈原投江时的情景。不知等了多么长的时间,也不知道箬叶是什么时候一点点的由青绿色转变成墨绿带黄的颜色,苇杆也慢慢变软贴合粽子的形状,使人看了颇有食欲。捞入盘中,用剪刀剪去苇杆,拉住箬叶的两脚在碗上方用力一拽,粽子就自动落入了碗中。看一看,雪白的糯米已经变成了淡黄色,问一问,清香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一食而尽”。放在盘中托在手上,轻捷地将它们摆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几面,品尝着粽子以及周围的美食,平日的劳累也一挥而散。

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但有一样东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高一端午节作文

一直以来想过个别样的端午节,没想到今年就梦想成真了,大家随我来看看吧。

刚来学校,便是美妙的读书会,主持人就是程世龙。第一环节是好书介绍,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介绍好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小升升介绍的《大森林与小木屋》。听着小升升的'讲说,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我介绍的书,就是《红脖颈的林中悲歌》,书中的红脖颈十分感人,临死前也没有忘记儿女。在讲的时候,我特意突出了爱与奉献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阵子的紧张:“一定要坚持住啊。”除了最后的结尾稍有仓促,我这次介绍还是很成功的。

接下来又是介绍端午节的故事,大家纷纷发言。当然了,都离不开屈原。其实端午节应该是南方少数民族先开始过的节日。但是,这次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介绍还是令我大开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环节,自然是重头戏——才艺表演。我之前也没有准备,一到这个环节,腿肚子可有点转筋。好不容易想起来一个好办的才艺——讲评书。因为平时天天听评书,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记住了,就给大家说了一点百年风云的开头,还真获得了成功。

读书会结束后,就是疯吃的开始了。先是两盘开胃西瓜、后是程世龙母亲包的粽子、然后可乐鸡翅,大家吃到兴头上,大人们包的饺子也热腾腾的出锅了,又是对着饺子一顿风卷残云,摸摸舒服极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叹道:“真乃美味耶。”饭后就开始玩了。快乐一心给大家一人发了一根五彩线,戴在胳膊上,还别说,真有端午节的味道。程世龙最够意思,成功的当了主持人不说,还给大家准备了不少笔,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拢嘴。

玩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学一段英语,内容当然是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了。还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美国日报关于端午节的报道,给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怎么样,这个端午是不是很充实,既吃的美,又玩的开心,最重要的是还学到端午节很多知识,真是别样的端午节啊!

高二端午节的作文高一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当这个节日来到,插艾蒿,点雄黄、包棕子、戴香包、赛龙舟等各种活动都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令人惋惜的历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国,想起汨罗江,想起在中国历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学家和诗人屈原。

除了屈原,应该还有很多自己的亲人在这一天被我们一同怀念。我在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无比思念我长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妈,我知道,她也一定会思念我的。

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对我的哺育和爱却远远超出了血缘的范围,在她精心呵护和爱抚下,快乐考试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端午节的棕子和香包,更让我无比怀念我的奶妈——那位漂亮健康宽容豁达的年轻女子。

是她在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时候向我敞开了温暖的怀抱,我在她的怀中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怀抱中一天天饱满、长大、变美。

我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和上学,城里和乡下的距离把我拉离了她的怀抱,但我的心却无法离开她,因为她把母爱的种子深深种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乡下的小路和小桥,奶妈家的柴门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图画。

那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我在睡梦中就能闻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妈让小舅挽着蓝子天不亮就送来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几里路还温热的棕子,里面的各种豆儿和枣儿把糯米染得红红的,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撑得溜圆。

每年的这几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妈的棕子,我一直到现在都认为奶妈的棕子是吃的,谁都比不上。

那感觉让我每次回忆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奶妈身边。

也有那么几次赶上在奶妈家过节,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兴的事,尽管我不会包,但还是象模象样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边上,拿着棕叶包着米和豆儿,拿着草捆扎,每到这时候,奶妈都会高兴的一边包着手里的,一边教着我,还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锅里一起煮,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里面成了稀饭,尽管这样,她也从未责怪过我,还任我用手在盆里捞来捞去继续捣乱。

亲爱的老妈,女儿现在仍然不会包棕子,不会缠香包,不是女儿不想学,而是女儿要把老妈的棕子和香包永远永远留在记忆中,那是什么样的棕子和香包都无法替代的美的记忆,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过节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棕子,有没有香包?

女儿在这里为老妈送上一份节日礼物,愿与您在梦中相会,亲手为您剥棕子,戴香包,亲口祝您端午节快乐!

欣闻国家已经把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一起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虽然还没有规定为法定假日,但重视传统节日的步子已经迈出,我想您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会高兴的,因为您爱这个节日。

高中。

端午节作文高一

五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驱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标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的这一天的生活习惯。吃粽子,插艾草,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能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自从,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很深的文化知识,和很多很多的名子,比如有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各种各样的节目。

端午节的来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

还有很多小朋友戴着一个个引人注目的香包,还有的小朋友用五彩缤纷的包做饰品,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又引来了许多过路人的流连的目光。

我很喜欢《我们的节日》这一本书,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吧!

高一端午节作文

在山上,我还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把大鱼的嘴粘住,这样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正文:今天是端午节,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见老人们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来,传说端午节早上晶莹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这一秘密,我马上学着老人的样子,也认认真真的捧起猫眼睛一样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还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把大鱼的嘴粘住,这样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是个好人,是个忠臣,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我要年年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一端午节作文

在山上,我还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把大鱼的嘴粘住,这样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正文:今天是端午节,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见老人们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来,传说端午节早上晶莹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这一秘密,我马上学着老人的样子,也认认真真的捧起猫眼睛一样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还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把大鱼的嘴粘住,这样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是个好人,是个忠臣,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我要年年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学生端午节

因为"五"与"午"通,所以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端节,午日,重五,重五,地腊,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别称,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这天有很多的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比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让儿童能长命百岁吧!端午节还要在小孩的额头上用雄黄画个"王"来避邪.

每到端午节,奶奶都要买许多艾草,蒜头,在中午12点时放在太阳底下晒,奶奶说:"这样的艾草和蒜头能消毒,避邪."还在家中用艾草熏.我想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下一代的希望吧!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的最多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还有的说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妈妈还告诉我:“端午节因为是五月初五,许多习俗也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不过,现代人过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和举办一些大型的庆祝活动。目前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你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并把它发扬光大。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端午节真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

高一端午节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端午节,我便回家赐教,奶奶的手巧,糯米只经手一扬,再和着水一洗,那糯米便晶莹剔透,粽子叶也是她选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坐在他身边,见她将粽叶一卷,成斗笠状,手则化作勺子,舀起一团糯米,有条理的洒在粽叶中,像一条瀑布,恰到好处,粽叶也承接的丝毫不差,用手轻轻一抖,那多余的便又散落于盆中,裹上粽叶,一手拉着细绳,直往上围,动作娴熟,一个挺立的三角粽子便诞生了。

我也细致的围起粽叶来,竟越裹越小,最后只有一只手掌那么小巧,灌入糯米,也不娴熟,糯米直漏,拍得铁盆直啪啪响,奶奶看着直笑,接过粽叶,抖下粘着的米粒,手把手教我:“你看,这粽叶紧绷着糯米,不就好了。”我仔细端详着奶奶的脸庞,慈祥可爱,那样耐心,浅浅的微笑像一抹阳光照进心田,暖着心灵。

粽子下锅了,干燥的粽叶一沾水便润湿了,碧绿的,单调的外壳变得有生机,与水,在不断地交融中,努力的俯仰着身子,又翻腾下去,孕育着厚重的糯米,奶奶猛地掀开锅盖,一股热气直扑面而来,粽叶携着糯米甜枣的味道钻入鼻腔,暖暖的,我伸手去拿,手却缩了回来,热水烫红了手指,奶奶心疼的用冷水清洗着,稍有些缓和,她轻轻地擦拭着,嘴里不断呼着热气柔和的像春风,细雨,滋润着我,我轻轻推开他的手,说:“不用,奶奶,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奶奶伸手准备剥粽子,被我挡了回来,“奶奶,我自己来,反正烫着了。”奶奶执拗得很,不让我再烫着,好细心地解开粽叶,糯米的香气更加浓郁,红枣嵌在上头,点缀得很是精致,绿的叶,白的米,浅红的枣,裹着奶奶的爱意一起溢入口中,粽叶与米,配合得更融洽,紧紧相粘,粘得恰到好处。

我大口大口地吃,嘴上粘满了黏糯米,咧前些笑,奶奶与我相视而笑,那笑温热得很,直达我心。

奶奶的爱是缕阳光,在我的心中,久久温存……

端午节的作文高一

我今年-岁了,印象中过了好多个端午节,伴随着我年龄越来越大,记忆越来越深刻,端午的事情记忆也越来越清晰。

今年的端午节是这样过的,在端午的前几天,家里大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爷爷一大早就去菜市场去买肉,买的肉种类还有点多,因为除了端午节包粽子,还有端午节还要烧上一大桌美食,这些都是准备材料,奶奶则一大早就开始洗粽叶,新鲜的粽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因为是山上现摘的,所以必须要用清水洗干净,爸爸带着一把刀出门了,听说也是去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我就奇怪了,什么材料还需要用刀呢?我尾随其后,发现爸爸在割棕榈叶,我不解的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妈妈告诉我说,用新鲜的粽叶加棕榈叶包起来的粽子色鲜味美,于是我也开始动手准备参与包粽子的行列,奶奶带着我去洗糯米,之后又用酱油调色加味,然后把肉用黄酒与生抽腌制在那里备用,食材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制作美味的粽子环节了,我看奶奶很熟练的拿粽叶与糯米,放一半糯米的时候,往中间放鲜肉与菜,菜的品种有许多,奶奶按我们大家喜欢的口味准备了许多,之后又往上面放一层糯米,最后用棕榈叶的绳子把粽子捆起来,放在桶里,我好像闻到了香味,包好了所有粽子之后,我就催奶奶快一点烧熟粽子,忙忙碌碌,说说笑笑,开开心心的包粽子时间,在粽子飘香的时候宣告结束.

虽说同样是端午节,可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过端午的特色,最常见的习俗有: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荷包等等,我最喜欢的过端午节方式就是包粽子,一家人在一起动手,有说有笑,幸福又美满的过程。

高二端午节的作文高一端午节作文

看到满街的条幅,听到粽子的叫卖声,读过网络上铺天盖地有关屈原的贴子,忽然醒悟: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而明天的端午节,只是城里人亲朋聚餐的因由,是小摊小贩赚钱的契机,是商家推销自己的良策,与屈原无关。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里人的端午节,而在家乡,端午节却是五月十五。因为五月初五农活正忙,稻田里的秧苗还未插完,棉田里的杂草还未除净,正是农人们播种丰收播种希望的黄金时期,他们哪里会有闲心坐下来过节呢,即使勉强自己将身体坐到了餐桌的旁边,他们依然会魂不守舍,他们的心仍在田间地头,仍在那些庄稼的身上。于是我们的祖先便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节也要过,农活也不耽误,只好让端午节作出让步,等农活做完后,就把端午节作为庆祝播种的节日吧。这样的端午节,自然与屈原无关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节是家乡人每年必过的四大节日之一。根据农活完成情况的不同,家乡人又把端午节分为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乡起初是没有的,后来因为农村与城市亲友网络的扩大,有好些嫁到城里的女儿都在这一天回家来过端午节,于是有亲友在城里的人家便把这一天当成他们的端午节了,后来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实的大户人家以此作为端午节的前奏,于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说了。而那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户,家里都请有长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长工或短工都还在为他们辛勤的劳动,他们有些之所以选在五月初五过端午,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慰劳一下那些长短工们,让他们死心踏地的为他们卖命,同时也是一种积德行善的途径,以此博得乡邻的口碑,可谓一举多得,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即使家乡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这一天依然与屈原无关。

家乡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称正端午。顾名思义,这一天才是家乡人真正意义上的端午节,因为到这一天为止,家乡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里,农活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为了纪念他们播种的辛苦,为了庆祝他们阶段性的胜利,他们便借用了这个传统的节日,只是赋予了它暂新的内涵罢了。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热闹了,因为在这一天,姑娘女婿都携着子女回娘家过节,其实也没有谁作出一个什么规定,只是大家都这样,于是便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后来在家乡便有了这样的一种说法,端午节便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当然也就与屈原无关了。

家乡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称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说到这一天为止,家乡的端午节才算过完了。据说之所以有这个末端午之说,一是为了与早端午相呼应,二是照顾那些田多劳少又无力请工的人家,他们往往在正端午这一天还在地里劳作,等到他们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过完了,于是他们便在五月廿五这天过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车吧,只是节日的气氛淡了许多,但亲情依旧,庆祝的心情依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为端午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只是,这样的端午节,依旧与屈原无关。

从早端午到晚端午,家乡的端午节足足要过二十一天,而家乡的春节从腊月廿四过小年开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灯送年为止,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二天,因此,家乡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便大声呼吁,乡亲们啊,端午节的战线再不能拉长了,否则就要超过春节了,那还成什么体统呢,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啊!到这时,才遏制住了端午节继续发展的势头,否则,家乡人一定会把端午节弄得比春节还要隆重。

高一端午节作文

心中,那缕阳光,似春水荡漾起阵阵涟漪一样柔和,又如冬日里的一杯温水带来一种温热暖心。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端午节,我便回家赐教,奶奶的手巧,糯米只经手一扬,再和着水一洗,那糯米便晶莹剔透,粽子叶也是她选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坐在他身边,见她将粽叶一卷,成斗笠状,手则化作勺子,舀起一团糯米,有条理的洒在粽叶中,像一条瀑布,恰到好处,粽叶也承接的丝毫不差,用手轻轻一抖,那多余的便又散落于盆中,裹上粽叶,一手拉着细绳,直往上围,动作娴熟,一个挺立的三角粽子便诞生了。

我也细致的围起粽叶来,竟越裹越小,最后只有一只手掌那么小巧,灌入糯米,也不娴熟,糯米直漏,拍得铁盆直啪啪响,奶奶看着直笑,接过粽叶,抖下粘着的米粒,手把手教我:“你看,这粽叶紧绷着糯米,不就好了。”我仔细端详着奶奶的脸庞,慈祥可爱,那样耐心,浅浅的微笑像一抹阳光照进心田,暖着心灵。

粽子下锅了,干燥的粽叶一沾水便润湿了,碧绿的,单调的外壳变得有生机,与水,在不断地交融中,努力的俯仰着身子,又翻腾下去,孕育着厚重的糯米,奶奶猛地掀开锅盖,一股热气直扑面而来,粽叶携着糯米甜枣的味道钻入鼻腔,暖暖的,我伸手去拿,手却缩了回来,热水烫红了手指,奶奶心疼的用冷水清洗着,稍有些缓和,她轻轻地擦拭着,嘴里不断呼着热气柔和的像春风,细雨,滋润着我,我轻轻推开他的手,说:“不用,奶奶,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奶奶伸手准备剥粽子,被我挡了回来,“奶奶,我自己来,反正烫着了。”奶奶执拗得很,不让我再烫着,好细心地解开粽叶,糯米的香气更加浓郁,红枣嵌在上头,点缀得很是精致,绿的叶,白的米,浅红的枣,裹着奶奶的爱意一起溢入口中,粽叶与米,配合得更融洽,紧紧相粘,粘得恰到好处。

我大口大口地吃,嘴上粘满了黏糯米,咧前些笑,奶奶与我相视而笑,那笑温热得很,直达我心。

奶奶的爱是缕阳光,在我的心中,久久温存……。

小学生端午节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乾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浣溪沙》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看完我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知道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啊!希望大家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高一端午节作文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可在我们这儿,龙舟可不是随便就能划得到的(因为,我们这儿,没几户人家有龙舟)。所以,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迷你龙舟大对战。”

比赛双方就是我的左手和右手。左手的“龙舟”是“龙”夫山泉的红瓶盖和右手的“龙舟”的果汁黄瓶盖。比赛规则是在两个瓶盖上给放上一个纸团,然后载着纸团到达终点。比赛为三局两胜制。

第一轮:“红号”舟(左手“龙舟”的名字。)。和“黄号”舟(右手“龙舟”的名字。)。一起出发。他们慢慢地漂呀漂呀。马上就要漂到终点了,可谁知,“红号”舟突然翻脸不留情,向“黄号”舟撞去。把它给撞“飞”了。就这样,“它”阴险,狡诈的获得了胜利。算了,别骂它了,因为骂它相当于骂自己呀。

第二轮:两个“龙舟”刚一出发,就纠缠在一起了,没办法,只好用手掀起一阵波浪,把这“小哥俩”给分开,纠缠危机解决,结果它们俩又围着“终点”绕圈圈。我晕。没办法,我狠狠用手向水里砸去,结果……这个“黄号”舟被我“打”到了终点。它今天踩到狗屎了吧,这么幸运。

我宣布,本次比赛,果汁瓶盖获胜,“哎呦!我的,天呀!”唉!谁叫我在板凳上面坐这么久,不痛才怪呢。说实话,这次比赛太别开生面了,但我好想坐一下真真正正的龙舟呀!唉,现在的好多城里人,都只在电视上看过龙舟,哪像以前,一到端午节,到处都看得到“赛龙舟”。可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能赛龙舟的水流越来越少,这个问题希望早日解决,让我们可以亲眼看到赛龙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