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笔记心得(优质20篇)

时间:2023-12-17 07:44:41 作者:梦幻泡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收获和成长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变化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涉及到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要有钱就可以从国外买到粮食,没有必要费大力气发展国内粮食生产;也有人认为,保障粮食安全,意味着今后所有农产品都要由国内供给。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既不符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意,也没有抓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保障粮食安全的要义。

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另一方面,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稳定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实施规模。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地见效。

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外开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应该看到,我国人均资源不足,适度进口包括粮食在内的部分优质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可以减轻国内资源环境压力,还有利于进出口平衡。去年,我国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的同时,进口了14262万吨粮食、991万吨肉类产品、983万吨食用植物油和527万吨食糖,为丰富国内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巨大市场机会。今后,我国农业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需要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快培育跨国大粮商,加大对重要农产品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提高农产品海外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可以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农业而言,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我国农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带动其他地区农业提档升级。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我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今年以来,新冠疫情持续,汤加火山爆发、南美干旱、俄乌冲突等突发事件导致全球粮价持续震荡,引发全球性粮食供应担忧。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稳定供应,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粮食危机甚至社会危机。

农民驾驶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田间收获水稻。张春雷摄(新华社)。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依靠自身力量彻底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党的_以来,我国着力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库存充裕,今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比去年的474公斤增加了9公斤,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里装满了中国粮。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国都有能力有信心保障“米袋子”安全,而且饭碗越端越稳,吃得也越来越好。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形势总体较好,粮食供应有保障,但这并不等于说不存在问题,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粮食不安全事件仍有可能发生。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粮食安全还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硬约束、种粮效益比较低、区域性供给不均衡及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保持粮食安全战略的定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个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基石。在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的基础上,今年我国再次把粮食生产目标确定为年产1.3万亿斤以上。只有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才能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弥补结构性失衡问题。针对粮食生产效益偏低的问题,要加强政策供给,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抓粮积极性,激发粮食生产的内生动力,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大限度挖掘粮食供给潜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人均口粮消费需求下降,而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消费需求上升。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有限的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耕地要粮食,也要向草原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这些食物供给增加不仅能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而且能直接或间接替代传统主粮,为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从经济角度看,粮食种植效益低,有的地方抓粮食生产、保粮食安全的积极性不高。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更好地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肉盘子”“奶罐子”。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心得体会

中国人口超过14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4.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论文

保护好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课题。

“党的_报告进一步释放了重农抓粮的鲜明信号,各级党委政府要扛起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政策更给力,种粮有底气。

“今年每亩收到一次性种粮补贴41.44元、耕地地力补贴95.41元,补贴力度大,丰收又增收。”河北省邱县香城固镇张云固村种粮大户张朝印算起账,“政策托底,种粮有信心,300多亩小麦已经全部种下。”

丰收背后是政策支撑。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中央财政提前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5亿元,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先后下拨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政策稳预期、强信心。下一步,各级财政将持续加大种粮支持力度,通过价格支持稳预期、收入补贴保成本、保险扩面降风险,为农民种粮提供全方位保障。

——经营增效益,粮农有赚头。

“合作社托管了2000多亩地,农民每亩种粮成本减少上百元。”湖北省广水市南新村艳阳天专业合作社社长卢建林说,“我们将继续完善产前产后服务,提供粮食烘干、流通、加工一条龙服务,田间连车间,让乡亲们种粮更有赚头。”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222万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各地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直接带动优质粮食增加5000多万吨。

好粮食带来好效益。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着力补上粮食烘干、流通等环节短板,开展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等“六大提升行动”,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订单农业、加工物流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责任再压实,饭碗一起端。

“我们将继续完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配套制度,签订承诺书,列入综合考核指标,层层落实责任。”湖南省保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亮介绍。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今年中央首次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各地各级党委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越来越多的地方党政一把手走进田间看粮食生产,进村入户搞调研,强化硬措施,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合力。我国将继续完善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制种大县等综合奖励政策体系,不让重农抓粮吃亏。

希望的田野上,冬小麦陆续出苗,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压舱石稳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笔记心得年

__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提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牢牢抓住“四条线”,让“粮袋子”量足价稳,“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守好耕地基准“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必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持续加强农村地区建设用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坚决防止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不到位的问题,护好粮食生产“命根子”。利用网络、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实施动态监测,对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等行为进行及时预警,构建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预警机制,严肃查处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的行为。强化政治责任落实,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等纳入地方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以严格的考核约束机制,倒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提升粮食生产“线”。“若年谷丰登,衣食给足,则国富而民安”,必须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让老百姓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加快建设稳产高效、旱涝保收、生态友好的高品质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条件,完善水利、输电设备等田间基本设施,夯实农业生产设施基础。打通惠农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或增加种粮补贴等方式,切实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增强农民种粮意愿。联系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加强技术指导,同时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对灾害天气进行及时预警,降低天灾对粮食产量带来的影响,让粮食丰收有保障。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发展转向拼科技、拼质量的集约化发展,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连接种业支撑“线”。种子是农业的灵魂,决定着整个粮食产业链的素质和效益,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种业卡脖子难题,建立自己的种子库。持续进行农业科技研发,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在提高种子抗风性、缩短成熟期、增加产量上下功夫,造好农业“芯片”,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深化科企合作,推动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育种资源、人才、技术从科研单位向企业聚集,实现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为种子研发工程提供坚实支撑。加强本土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注重收集、保存古老珍稀品种并进行应用价值的挖掘,通过建立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促进资源信息交流共享。

划出节约保护“线”。“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时代背景下,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反食品浪费法实施进程,对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经营者等主体行为进行规制,制止“舌尖上的浪费”,用法律托举粮食安全。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走进机关、校园、企业等单位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活动,纠正“光盘”即“寒酸”、“剩宴”为“盛宴”的错误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管好自己和身边人,坚决抵制奢侈浪费的风气,按照标准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同时加强对各种浪费行为的监督检查,以实际行动为弘扬厉行节约之风作表率。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论文

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关于做好20__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x粮发〔20__〕x号)要求,我省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

20__年10月16日是第__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努力实现零饥饿”。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

二、活动安排。

20__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包括主会场宣传、“粮安之星”评选发布和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等内容。

三、活动内容。

(一)主会场活动。

1.活动时间、地点。20__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会场宣传于20__年10月16日上午在中央大街__5号(金谷大厦门前)举办。

2.活动形式、内容。通过展板宣传10个省级“粮安之星”事迹材料,发布“粮安之星”及“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有关内容;会场上展示、宣传__省放心粮油企业和__好粮油产品生产企业、中盐__分公司及产品;门前悬挂印有主题宣传语横幅;摆放承办及协办单位制作的a字板、易拉宝等关于粮食安全活动主题的宣传材料;有关人员发放宣传品,宣传粮食安全方面知识。

3.活动工作分工。

主办单位:省粮食局。

承办单位:省粮食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中心、省盐务局、__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学院、中盐__分公司、金谷大厦、__省放心粮油企业、中国好粮油和__好粮油企业。

(二)“粮安之星”评选发布。

我局商省农委、教育厅、科技厅和省妇联评选10个粮安之星集体或人物,并在10月16日主会场活动时发布。其中:粮食生产方面2个、人才培养方面1个、粮食科研方面2个、粮食流通方面4个、妇女代表1个,并择优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荐1个粮安之星先进集体或人物。

(三)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

省农委、教育厅、科技厅、妇联各自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调研活动。粮食部门将于10月份在全省各地市范围内开展调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主要内容。围绕科学储粮、秋粮测产、代烘代储代销及政策宣传等内容,深入村屯、农户,对粮食问题进行调研摸底,听取农民对国家粮食政策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隐患,宣传粮食政策,讲解粮食收储、运输、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识。

2.活动形式及分工。以工作小组形式开展活动。省粮食局成立3个走访调研组:

第一组:调控处牵头,工业处、信息中心参加;负责__。

第二组:仓储处牵头,财审处、监测中心参加;负责__。

第三组:监督检查处牵头,法规处、交易市场参加;负责__。

各组可在本组负责的地市中选择2~3个县,每县选择2~3个村,进行走访调研活动。每组3~5人(可包含地市县人员),深入到2~3个村,进行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要与秋粮购销工作紧密衔接。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配合好省局各项活动,同时参照省局活动方案,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好本辖区各项活动。

(二)拓宽渠道,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媒体覆盖格局。

(三)改进作风,严肃纪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突出活动主题、厉行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和形式主义。

形势与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学习心得

粮食是我们的生命之本,如果没有了粮食,我们将无法生存。现在,我们生活好了,富裕了,再也不用担心填不饱肚子了,所以大家已经对“爱粮节粮”这四个字越来越陌生了。今日,我就来和大家谈一谈“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话题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满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如今我们生活好了,绝不能丢弃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一日三餐做起!

形势与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学习心得

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民以食为天,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__以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诸如“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粮言粮语”,各方面政策多管齐下,进一步了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__即将召开之际,我们更要下大力气,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为粮食安全提供制度保障。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以行政法规规定“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提出“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的最新要求,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承担保障本行政区域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此条例不仅完善了粮食流通管理的制度框架,也全面充实了粮食流通管理的制度内容。此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也将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切实压实各级地方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粮食安全意识,有助于推动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社会营造抓粮“有干劲、有热情、有动力”的氛围。

提高粮食“稳产增产”能力,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成效。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有力措施遏制“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种子是“粮食之基”,种优则粮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并且主要装中国粮,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扎实抓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广发芽率高、适宜机收、易储存等优良品种,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断从各方面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就一定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拒绝浪费粮食从我做起。2021年,我们收获了粮食生产“十八连丰”,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在粮食增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的前提下,粮食节约也要引起足够高的重视,越是丰收越不能忽视粮食的极端重要性,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政策好、科技强、人努力等多种因素在协同发力。正是因为环环紧扣的各种高质量政策,才实现了粮食总产量在连年丰收的高起点上再创新高。居安当思危,我们要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挺在前面,争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先锋,珍惜一箪食、一瓢饮,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心得体会字

保护好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课题。

——政策更给力,种粮有底气。

"今年每亩收到一次性种粮补贴41.44元、耕地地力补贴95.41元,补贴力度大,丰收又增收。"河北省邱县香城固镇张云固村种粮大户张朝印算起账,"政策托底,种粮有信心,300多亩小麦已经全部种下。"。

丰收背后是政策支撑。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中央财政提前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5亿元,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先后下拨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政策稳预期、强信心。下一步,各级财政将持续加大种粮支持力度,通过价格支持稳预期、收入补贴保成本、保险扩面降风险,为农民种粮提供全方位保障。

——经营增效益,粮农有赚头。

"合作社托管了2000多亩地,农民每亩种粮成本减少上百元。"湖北省广水市南新村艳阳天专业合作社社长卢建林说,"我们将继续完善产前产后服务,提供粮食烘干、流通、加工一条龙服务,田间连车间,让乡亲们种粮更有赚头。"。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222万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各地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直接带动优质粮食增加5000多万吨。

好粮食带来好效益。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着力补上粮食烘干、流通等环节短板,开展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等"六大提升行动",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订单农业、加工物流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责任再压实,饭碗一起端。

"我们将继续完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配套制度,签订承诺书,列入综合考核指标,层层落实责任。"湖南省保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亮介绍。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今年中央首次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各地各级党委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越来越多的地方党政一把手走进田间看粮食生产,进村入户搞调研,强化硬措施,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合力。我国将继续完善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制种大县等综合奖励政策体系,不让重农抓粮吃亏。

希望的田野上,冬小麦陆续出苗,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压舱石稳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心得体会字

“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这是对粮食安全新形势新挑战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严格保护耕地的动员号令。

新年伊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打造“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优质良田。保护好耕地生态,让疲惫的土地“喘口气”,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一系列“藏粮于地”硬措施落到田间地头,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地为粮之本。“农田就是农田”,要求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到位。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田长制压实了耕地保护的责任。”四川省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局长贺茜介绍,田长实地巡查,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耕地保护监管网越织越密,无论是土地撂荒,还是乱占耕地,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土地整理是耕地保护的一张“关键牌”。走进云南省双柏县法脿镇铺司村,规整的田块,宽敞的机耕道,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荒坡地。双柏县用好政策,完成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增耕地1500亩,土地利用率由49.06%增加到72.15%。

强化制度支撑,层层压实责任。严格实行“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各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确保“农田就是农田”。

“农田就是农田”,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时下,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的田间地头,不少农户开始翻耕晒土,五福村一处废弃的池塘处,施工人员正忙着平整土地,不久后这里将重新种上早稻。

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积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截至今年1月底,江西全省已翻耕冬闲田约1100万亩;全省早稻意向播种面积1830万亩,比去年增加1.8万亩。农业农村部明确,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6亿亩、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能增产。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心得体会字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良田配良技,增粮又增效。生产线上,工人忙着给水稻种子包衣;培训班上,农技人员向农民认真讲解绿色种植技术……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春耕备耕有条不紊。

2018年9月25日,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看全国,农业农村部做好冬春大培训,组织线上线下专题大讲座、专家大连线,启动“小麦促弱转壮夺夏粮丰收培训月行动”“科技壮苗行动”,培训热潮带动春管春耕高潮。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一体化监测、一盘棋调度、一张图指挥,力争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科技赋能,粮食丰收更有底气。春耕一线,农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新品种、新农艺落地,广袤田畴,平田整地用上北斗导航,打药施肥用上无人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成了种地的好帮手。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为粮食生产注入源源动力。

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大江南北,春耕生产“绿”意更浓。甘肃省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相结合,一体推进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产业升级。四川省在丘陵山区因地制宜开展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推广“粮经”“粮经饲”复合发展模式。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良田里聚集新要素、激发新动能,生产向绿、效益向优,希望的田野上生机涌动。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

多次强调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这些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分彰显了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战略把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安全保障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动下,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个别品种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期难以扭转,粮食安全基础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从中长期看,一方面,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粮食生产受水土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紧,在较高基数上实现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总体上仍将是紧平衡状态。

当前,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粮价大幅波动,要在一个更加动荡的世界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才能更好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粮食安全基础。

能源资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能源安全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煤电油气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

近年来,全球能源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乌克兰危机加速全球能源格局调整,能源地缘博弈等风险不断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仍将刚性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更好统筹能源资源发展和安全、开发和保护、当前和长远、发展与减排,系统提升能源资源安全和保障水平,才能更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达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不断巩固,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同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仍然存在不少风险挑战。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筑牢经济安全基础,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

充裕的粮食储备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优势所在。我国要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储备家底,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构建违法违规行为“防火墙”,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可靠,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古话说,“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国粮食储备充足,是市场供求的“调节器”、救灾应急的“蓄水池”和战略安全的“压舱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涉粮违规案件时有发生,威胁粮食安全。我国要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储备家底,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综合运用法防、技防、人防等手段,构建违法违规行为“防火墙”,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可靠,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党的_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储备安全,粮食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库存管理逐步规范,粮食储备能力稳步提升。面对世纪疫情和全球性粮食危机,我国充分发挥储备粮“稳定器”作用,通过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确保了国内粮食基本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确保国内市场粮价始终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与国际粮价大起大落、频繁波动形成鲜明对比。

充裕的粮食储备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优势所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增多,疫情、极端天气和地区冲突等突发事件出现的风险较高。党的_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聚焦粮食安全补短板的同时,更要锻造粮食储备这个长板,树立“大储备”意识,坚持“一盘棋”推进。要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储备布局结构;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储备联动机制,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储备粮数量是否真实、质量是否良好、储备是否安全,一直是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近年来,粮食和储备部门在每年例行粮食库存检查基础上,探索更加有效的监管手段,开展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摸清了“天下粮仓”家底,交出了实实在在的“明白账”,建立了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数据库,为党中央、国务院进行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近年来涉粮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储粮安全。为进一步强化监管,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积极配合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依法打击腐败。2021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认真开展粮食流通“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重拳打击之下,一批胆大妄为、贪得无厌的粮仓“硕鼠”“蛀虫”“蝇贪”被绳之以法,“人情粮”“关系粮”“空气粮”“转圈粮”“升溢粮”等靠粮吃粮的腐败现象有所减少。不过,要杜绝储备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仍任重道远、丝毫不能放松。

我国储备粮库遍及全国各地,守护好“大国粮仓”,将各种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必须高悬监管利剑。除定期检查外,还须运用“飞行检查”“突击检查”“12325热线举报”等创新手段,构建全方位监督检查体系,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运用先进的科技实现储备粮库穿透式监管,能够弥补传统监管手段的不足和短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快速发展,粮食储备管理从粗放式管理逐步向全程化监控、立体式监管、全社会监督转型,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库实现全程即时在线穿透式监管,能够以在线视频随机抽查、跨省份交叉检查等方式随时随地开展检查,真正实现粮食储备安全“看得见摸得着”,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

小康,对于中国人而言,是盼了很多代,奔了很多年的愿景。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成为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这其中最基础的当属“不愁吃”。

“不愁吃”起源于“小康梦”的追求。最早在《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就有无数百姓“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仁人志士“四海为忧,思欲小康”。古往今来,人们对吃都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吃饭”一直是第一位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填饱人民的肚子是国家面临的难题。从到20连续十七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追求小康的路上,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老百姓都已迈入“不愁吃”的行列,在迈向“车厘子自由”的路上了。

“不愁吃”得益于“好政策”的扶持。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些“不愁吃”的关键因素,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且好的政策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今年4月,国际组织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很可能导致全球遭受严重饥饿人口数量在今年底超过2.5亿人。反观我国,国家预计今年我们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和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部也明确表示中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不失为对中国农业的一次大考和检验,事实证明我们扛得住!

“不愁吃”得益于“高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让我们逐渐从“吃不饱”到“不愁吃”再到“随便吃”。,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8.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历史。在面对国外质疑中国人口爆炸式的增长,“未来谁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上,袁隆平通过投身水稻研究给出了惊艳答案,我国水稻的世界单产记录已经提高到每亩1149.02公斤。除了粮食,我国蔬菜产量也在飞速增长,从1990年人均蔬菜占有量的170公斤,涨到年的400公斤,中国已成为世界蔬菜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此外,各种农业“黑科技”让我们竖起大拇指,“互联网+农业”的新兴产业模式也让我们足不出户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红利。

“不愁吃”得益于“供应链”的完善。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完善,“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早已成为过去,人们一走进菜市场和超市就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吃得越来越丰盛。而且,政府健全的保障体系也确保了农产品稳定供给,国家对副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开通了专用的绿色通道,免收过路费。疫情期间,各地也纷纷支援湖北农副产品,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越性,更体现了我国“粮草先行”的强大供应实力。这一次,我们确实重新认识了中国人民丰富的“菜篮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我们保持着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战绩”,而在今年,我国的绝对贫困将被全面消除。一方方不断丰盛的餐桌,不仅上演着我们的生活百味,更折射出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的幸福历程!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一直是金融服务中的短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需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支持乡村建设的有效方式。

针对边远山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邮储银行创新推出“双基联动”方式。

据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负责人马君兰介绍,所谓“双基联动”,是指基层银行业机构与农牧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共同完成对农牧户和城镇居民的信用评级、贷款发放及贷款管理。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发挥了双重优势,即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信息、组织、行政资源优势与基层银行乡镇机构的资金、技术和风险管理优势,促进优势对接和整合。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城西庄村村民是双基联动的受益者。全村种植了1200亩藜麦田,藜麦种植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邮储银行信贷资金为稳产增收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以前,邮储银行在乌兰县并没有设立服务点,乡亲们如果有存贷款需求还得跑到德令哈市办理,来回一趟要花费好几天时间,现在不同了,我们把‘双基联动’办公室入驻乌兰县,离村民们更近了,两三天就能办理完贷款事宜,真正做到普惠于民。”邮储银行乌兰县“双基联动”办公室负责人朱晓强说。

“双基联动”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的“最后一公里”,为村民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基础金融服务,打造智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足不出村”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窗口,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在全省共建立“双基联动”信贷工作室53个,累计发放贷款超3.4亿元,服务农户4056户,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5亿元,增速25%。

为支持粮油全产业链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创新供应链金融信贷支持模式。工作中,农发行积极推进产销对接,通过供应链金融信贷支持模式支持优质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参与市场化收购。2021年度秋粮收购期间,农发行累计向211家企业发放贷款391亿元,实现粮食交易333亿斤;2022年度夏粮收购期间,促成企业达成购销合作意向75项,涉及购销需求154亿斤,发放贷款115亿元。

为助力农民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更加便捷地获得贷款,商业银行作出积极创新。

农业银行将粮食领域产品创新权限下放分行。今年1月至8月,农业银行全行创新“强村规模种植贷”“信保基金贷”“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新粮通”等区域特色产品14个。聚焦粮食领域担保难问题,因地制宜采用政府增信、粮食存货抵押、种业知识产权质押、农业设施抵押等特色担保方式,积极满足粮食领域各主体融资需求。大力推广支持市场化运作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目前已在江苏、湖南等地支持项目36个、发放贷款25.89亿元。

农业银行还对接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通过“惠农e贷”“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等线上产品和平台,开展针对性金融服务。鼓励粮食主产区网点增设服务窗口,延长营业时间,为各类粮食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论文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优先保障粮食安全和乡村产业金融投入。提出银行机构要加大对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信贷支持,提升信贷产品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匹配性。优先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向产粮大县倾斜配置信贷资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粮食收储领域,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按照“保收储、增供给、当主导、防风险”的总体要求,加大贷款投放,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截至9月末,农发行粮棉油贷款余额16875亿元,有力保障了粮棉油市场平稳运行。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服务“三农”一线的国有大型银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决策部署,把服务“秋收、秋种、秋管”摆在该行“三农”金融工作突出位置,加大政策资源投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目前已制定计划投放600亿元资金支持“秋收、秋种、秋管”工作。

据介绍,农业银行累计出台16条专项政策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对种业、粮食种植流通加工、农垦、高标准农田项目等,在分类、评级、准入、授信、担保等方面给予差异化政策。全额保障粮食领域信贷规模需求,对贷款给予经济资本计量和优惠政策,引导分支行加大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今年1月至8月,已在粮食重点领域累放贷款1435亿元,同比多投放255亿元。

邮储银行是营业网点最多的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深耕“三农”。该行积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落实国家保障农业生产要求,高度重视秋粮收购金融服务,围绕区域粮食产业,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搭建产业链生态场景,加快“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全面助力秋粮收购。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种霁表示,在信贷产品方面,邮储银行积极丰富产品种类,加大极速贷、流水贷、产业链贷款等投入力度,解决收购大户融资难题;在贷款定价方面,给予充分的利率优惠,持续降低农户收购成本;在贷款审批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农户第一时间用款需求。近3年来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累计向粮食行业投放贷款超过百亿元。

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达21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4%,承保农作物品种超过210种,基本覆盖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糖料、油料、生猪等主要大宗农产品,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保障。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从未过时,在米粒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个人踏入小学阶段学的第一首诗便是《悯农》,字里行间都在告诉人们不能浪费粮食。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代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到宋代朱柏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再到明代薛瑄的“节俭朴素,人之美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节俭”二字一以贯之,代代相传,从未过时。

居安思危,在米粒里。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饿得啃树叶树皮,哪里还有粮食可浪费呢?一粒米就是活下去的希望,怎么能浪费呢?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不愁温饱的情况下很多人渐渐忘却了粮食的珍贵。据央视报道,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作为人口大国,任何个人小事乘以14亿,都是关乎安危的国之大事。“饱时不忘饿时饥”,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对于粮食安全我们更应该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仓廪足也应居安思危。

达成共识,在米粒里。节约粮食绝不是一句标语,一句口号,而应该实实在在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除了需要广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外,还应该从法制层面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应不断完善立法,强化监管,扎紧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笼子,让人们从“不敢浪费”“不能浪费”,逐步形成“不想浪费”的良好风尚,真正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国民共识。

米粒虽小,却关乎文明,关乎安危,关乎发展。珍重每一粒米,从这一刻开始。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

节约粮食——一个听了不知有多少遍的词语。x国拥有__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也许有许多人不知道。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再回头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热蒸蒸的白米饭倒入到垃圾袋。看到学校里的同学们淡漠的不屑的脸,丝毫不犹豫的动作,不禁有些心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节约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德,是x国人永远不会弯曲的背脊,是大家坚信的理念。但是现在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变质了,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

现在似乎说到节约,大家就会不由想到低碳这个词。而低碳日的成立也是势在必行了,低碳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天,我们将动员地球村普通居民,通过个体和群体行动,参与创建国家及全球层面解决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的方案,并在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低碳生活活动的具体构想。全球变暖,对于人类既是挑战,也是创造新时代、新经济、新文化的良机,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价值创新的动力。

我们需要改正的机会,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我们更不能把眼光拘泥在这短短的一周——所谓的每年的粮食周,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节约粮食日。节约粮食和低碳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

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x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x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朗朗的读书声透着活力,希望我们可以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都不珍惜粮食,那我们一天得浪费多少粮食。所以我们要求中学生都书写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这样可以杜绝粮食浪费的现象出现,x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粮食问题是我国的重大问题,所以节约粮食刻不容缓。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心得体会字

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玉米大丰收,亩产1000多斤。"河南省汤阴县韩庄镇王佐村种粮大户黄海涛干劲十足,"收完玉米压茬播麦,机械化秸秆还田,犁地翻耕、播撒麦种,来年的馒头有指望!"。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超九成,全国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新时代十年,中国饭碗端得牢、成色足,为克服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连年丰收,能否高枕无忧?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

"从复杂的国际形势看,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

从国内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产品稳产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当前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有保障,但粮食供求仍呈紧平衡,大豆油料自给率偏低,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稳产保供的基础还不牢固。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加快构建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确保食物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分析。

尽管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但纵观基本面,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粮食产能基础不断夯实。

数据显示,全国划定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可保障我国95%的口粮消费量。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安徽省亳州市十八里镇五得利面粉厂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车间负责人高国刚介绍,"小麦在这里被充分利用,麦皮用来生产杂粮饼干,麦胚制作成化妆品和保健品,身价倍增。"。

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越来越多的"大粮仓"变成"大厨房",大食物、大流通、大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从"吃饱"到"吃好"的消费升级。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要盯紧抓实粮食安全乃至食物安全的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食物消费需求。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日前,农业农村部宣布,今年我国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可谓是在特殊的年份完成了特殊的壮举,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来自于田埂上的信心和底气。

田埂上的自信,来自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农,天下之大业也。”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率先在农业领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到小岗村“大包干”打响改革第一枪,再到农村集体经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率先突围,创下了连续16个夏粮丰收季,养育了世界近1/5人口,等等,这一个个丰功伟绩,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而今年春耕与疫情“撞期”,再加上倒春寒的不利因素,夏粮仍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是广大农民和农业战线工作者辛勤劳作的结果。他们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继续书写着“中国奇迹”,彰显“中国自信”。

田埂上的自信,来自“金扁担”的“科技范”。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金扁担”持续发力,农业生产从“体力活”变成了“技术活”,大马力收割机、无人植保机、智能插秧机、智能化灌溉等“硬核”农业科技“装备”飞入寻常百姓家,“扬鞭催马送粮忙”的“三夏”大忙时节变成了“只见农机不见人”收获之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也变成了“脚不沾泥、手不碰水,开着机器种田”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益。疫情期间,“金扁担”更是发挥重要作用,北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遥控、机械化自动收割等新农机、新技术把粮食生产基础夯得又牢又实。

田埂上的自信,来自国家的支持。“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中央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而保粮食能源安全处于“六保”中基础性、前提性的地位,同时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硬”举措,有发放稻谷补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等直接领取的政策“红包”,还有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优惠券”,这些“拆到手软”的政策“福利”为应对风险和挑战争取了主动,调动并保护农民和地方的积极性,让农民种粮不亏、地方抓粮不难,托举起亿万农民对“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信心。

谁的“丰收”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犹如风雨同舟共同努力后而收获的信心,璀璨夺目、光辉灿烂。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