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几点看法论文(模板16篇)

时间:2023-12-07 07:38:58 作者:曼珠

范本不仅是学习写作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积累和思维拓展的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学语文的几点看法论文

摘要:教书是指传授学生知识,育人是指培养学生素养。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教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育人。而要想达到育人的目的,就需要教师从心灵到外表,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做学生积累知识的楷模、塑造德行的榜样,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并做到从长远为学生着想。

关键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觉性。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话道出了教师工作的精髓,也被千百年来的教书先生奉为经典。陶行知也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先辈圣贤的种种教育良言,无不在时刻鞭策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那么,身负如此重任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履行此使命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做学生积累知识的楷模、塑造德行的榜样。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把这句话用到教学中,我们就会发现它把为人师表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性非常准确地阐述了出来。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就必须以身作则。这就要求教师要做高素质的教育者。人们常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应不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对自己的业务要刻苦地学习、钻研和提高,对育人的经验和技巧也要努力学习、摸索和创新,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始终保持鲜活的状态。同时,教师还应做优秀品德的垂范者。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高尚的节操,要尊老爱幼,无论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对父母、年长者要尊敬和关心,对年幼者要给予关照和爱护,要团结同事,谦虚礼让。凡此种种,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样一来,教师便能使自己的德行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要想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因为自觉性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条件。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师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自我教育、完善自我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三个环节。

(1)认识自我,就是教师对自己教书育人的状况和水平进行整体的了解。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使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估价,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

(2)激励自我,就是教师在自我认识基础上给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提出新的奋斗目标。自我激励可以为教师提供昂扬向上的动力。

(3)提高自我,就是在自我激励的鼓舞下,战胜自己身上的消极因素,使自身水平得以提高。教师如果把这三个环节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定能使自己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加以提高。

三、教师要从长远处为学生着想。

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场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给教育戴上“个人功利和荣誉”的帽子,应当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育人上多下工夫。

(1)教师应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身心健康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强健的体魄是人做任何工作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积极健康的教学内容,选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教师要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万物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人的个性差异汇聚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在学校教育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每个学生自身都会天生具备某种潜能和素质,教师应实施“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的自觉性。

(3)教师还要想方设法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爱因斯坦说:“青少年离开学校时,应该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全面发展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影响重大。

总之,教书育人是贯穿教师教育生涯的最关键一环,教师应从我做起,提高自身各种素质,从而为更好的育人营造稳固的底蕴。同时,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着眼点,以促进学生长远健康发展为工作的终极目标,只有这样,育人一事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王民康。对教书育人的几点思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

李旺。为人师表: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品质.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的几点看法论文

贺伟贤。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作者邮箱:sdd19491956@。

[1][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各位老师:上午好!这次优质课竞赛是探讨有关文言文教学的问题。

在二十多年前,我就写了很多关于文言文朗诵教学的文章。今天,我要说不是题外话的话题。前不久,我参加了上海社会科学年会为于漪老师举办的从教六十周年年会的活动。于老师简短的发言令我们深思,她说,教一辈子书,做一辈子人。时常怀着两种心: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八十多岁的于漪老师为我们耸立起了三座丰碑:中学语文的`丰碑;中学语文教师的丰碑;知性女性的丰碑。关于文言文教学,拎出我困惑的四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勉。

一、关于意境意境是客观景象与主观情感的交融,以我观物,以物观我。《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冈而写的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山水诗在美学上讲究三要素,所知,所察,所感。文人们借助悠闲的情调调节紧张的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深秋的夜晚,月色入户,月色撩人,勾魂摄魄,撩拨起苏轼悲凉的心境,在静的月光中有了赏月寻美的心动和行动。月色与心灵合一,没有被叩动的心灵,就享受不了月色的美妙。

二、关于文化深厚精润的文化应落实在语文课的方方面面,语就是吾知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见解,要对文本有与众不同的解说。文,是言之美,文质彬彬为美。《公输》这节课中,老师设计了墨子与公输的表演,学生用食指指着老师,学生的肢体动作与墨子的坐而论道是完全不符的。学生的演绎与文本产生了严重的偏差。从而对学生的人格构建也产生了错误的引领。

三、拓展对教材的解读存在两个问题,拓展过度和不研究。以《狼》为例,蒲松龄笔下的狼,象征着污吏和坏人,他的文章是启示我们如何立于世间,怎样面对像狼那样的人。而教师却展示狼的群体性,合作与智慧,误导学生去学习狼的精神。四、意象意象是客观的象与主观的意(主体情感)的结合体。比如,杨柳依依的柳与离情,梅兰竹菊与四君子。《爱莲说》中周敦颐对莲的感受,周敦颐构建的莲这个君子意象。爱菊,爱莲、爱牡丹都是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都是一种生命形式,都应受到理解和尊重。

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几点心得论文

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基础教育则基础中的基础。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中,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与老师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育关乎着孩子的交流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文化素质,在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更加能够提升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教学教育贡献一点力量。

语文成绩好并不代表语文水平高。语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在目前的教育中,大多数老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而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做法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脱离试卷以后,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语文,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一位真正的语文好手,即能应付语文考试,也能活学活用。语文并不是无聊的文字,而是表达思想的方式,不让语文成为无趣的应试教育,而是让语文成为学生学习如何在书籍中理解作者的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田野旁边了解蝌蚪是什么,并在父母的带领下了解蝌蚪最终能够变成什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在田野中看到的样子,并说出当知道蝌蚪最后变成青蛙时的惊讶。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积累生活的知识,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很多家长眼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希望孩子能够在考试中考到第一名。很多教师也依据成绩偏爱学生。这样只会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考试的机器,而忽略了对孩子自身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教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莫大的压力,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过关。心里却更加畏惧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这样成绩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例如,在教学《爱迪生救妈妈》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随机制造一些危险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如何才能逃脱危险。学生对于情景表演一定会主动参与,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出各种办法让自己逃离危险。教师可以把这个作为课前引入,让学生看看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自己的妈妈的。

在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时,很多学生都在幼儿园学过拼音。但大多幼儿园教师教的拼音并不标准,容易让学生读音出现错误,养成不良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掌握拼音能力、在朗读时不会出现语音的不标准,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让学生在遇到每一篇陌生文章时都能准确朗读出文章的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说出的普通话也能越来越标准。

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基础教育,只有打好了根基,才能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不会出现看到拼音不会读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能准确读好文章内容,在口语表达时也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学生也会更加自信。

写作源于平时的积累,平时积累得知识越多,在写作时就越能仔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心中有墨水,写作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结合教材,选出适当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意思,也能让学生不断积累课外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合理运用。

语文教学多会以儿童文学的角度选取一些适合学生理解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比如,在教学《闻鸡起舞》时,教师可以找出一些相关的教材让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选取“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等刻苦读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我们对学习应该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明白现在教育环境的美好来之不易。让学生能够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相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要结合教材,多给学生选取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能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

学生得到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对自己拥有足够的信心,而激励教学恰恰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尤其是本身缺乏自信的同学,些许不经意的鼓励都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语文的几点看法论文

语文考试着眼于能力,可谓办向明确.能力层级的'区分,除原有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外,又增加了探究.其实筛选也可独立设点,而不必从属于分析综合.

作者:吴永福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一中,366300刊名:现代语文(教学研究)英文刊名:modernchinese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小学语文的几点看法论文

在农村小学上体育课的教师中,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同时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有的体育教师连认真学习体育教学课程都有一定的困难,更谈不上在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当前,对于体育课的教学,除了领导的重视及支持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应安排教师到专业学校参加业务培训,增添体育设施及器材、严格按照国家教委规定安排体育课时。体育教师应主动、积极的学习体育教学大纲.并认真钻研大纲对各年级学生的要求,认真学习有关体育课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2学习新课程,讲究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对体育的爱好是千差万别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是体育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法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非常注意举止言谈,做到风度翩翩,教态亲切,谈吐文雅,要求严格,教学规范,同时讲究教学有方,争取趣味性,游戏性,竞赛性等,教学方法,有效地传授知识。这样使学生自觉与教师配合,在体育课中保持积极高涨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3要上好体育课,教师首先要掌握体育的内容。

学校体育的内容,具体规定在体育和卫生常识的教学大纲中:其中包括身体操练,运用自然力进行锻炼以及卫生保健等方面。操练和锻炼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音、增强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而确定的。身体锻炼的内容包含:体操(单杠、双扛、吊环写、纵跳马,自由体操、高低械、单衡杠、横跳马)游戏,田径(长跑、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立定跳远铅球),球类(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等)武术,游泳和军事体育活动。除以上活动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月光、空气、水进行锻炼,有的地方还可能开展爬山、滑冰、滑雪等多种活动。运用自然因素来锻炼身体的方式既方便,也不花钱。它对于增强体质,增强身体对寒冷、炎热等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训练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活动一定要在教师及家长的组织下进行。

4深入开展体育素质教育。

一是要使教育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比如,学生做广播体操,教师就对全体学生都指导,让他们的每个动作准确.整齐,而不是只辅导少数同学。又如,训练字打篮球时,教师应对全体学生进行比赛规则的辅导,然后进行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教师应培养全体学生对几篮球的爱好,而不是只培养几个爱好者,让多数同学自由活动或当观众;二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的而不是平均的发展,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如,教学生打乒乓球,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运动员、参加比赛,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参加活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才能达到锻炼好身体的目的;三是在打好全面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结构。如全体学生中,有打篮球的特长.打乒乓球的特长、打羽毛球的特长,体操的特长,田径的特长等。

5钻研新课程,注意知识更新。

任何知识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老化的过程,知识一旦老化,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得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实践证明,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是能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能够上好小学体育课,提高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几点心得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享受着新的教育理念带给我们的快乐。课堂上,我们变得开放了,教改不再羞羞答答。过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层面:课堂教学不敢超越教学参考书,把问题与答案局限在所谓的"规范"与"标准"之内,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从成年人开始,不再相信童话了,更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孩子的童话和那一份无可追回的真诚。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让我们感受着教育美好的童话,让我们看到了教师那颗未被泯灭的童心和爱心,也让我们找到了失落已久的语文教学的真谛。下面是我对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心得:

朗读是什么?朗读就是把书面文字变成声音文字。但这一点还不够全面。书面文字是作者用自己的情感写出来的,所以朗读也要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书面文字一旦固定下来,就没有了可以更改的'余地,于是教参把这些情感也定格为似乎就是作者文字的全部;而声音文字的主宰者——人(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情感来。因为,生态的人是充满灵性的。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下面是《桥》一课的精彩片断,其中的朗读指导,终于跳出了原有朗读教学的怪圈,让我们有一种纯真的享受。同样是朗读,却让我们感受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参与欲与自主感。

师:自由读。(第一次朗读)。

(生纷纷亮开了喉咙,读得十分热烈。片顷,声音小了,热烈的场面渐渐淡了下来。)。

师:读完了之后,大家的心情怎样?

{生纷纷举手}。

生1:我的心情很沉重。

{师没有给予评价}。

生2:我觉得老汉太伟大了!

{师也没有给予评价,举手的学生更多了,回答的结果也五花八门。教师此时及时小结。

师:大家读了第一遍以后,都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如何读,怎样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必须尊重学生朗读的第一印象,让学生有一个自我情感放飞的过程。试想一下,假如学生的第一次朗读就让教师规定了朗读的情感基调,教师就给了学生一个固定不变的、看似问题实是"框框"的假问题,那么学生的读就成了一种机械式的"重复",无论往后再读多少遍,他仍然不会有自我情感表白的机会。

在这个教学片断后,老师接下去提出了几个朗读的要求:再读,你看到了什么?哪一句最令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这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们充分体验着个体生命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去品味,去理解。难怪后来在学生的课堂参与中,学生的回答是那么精彩,那么充满人文气息。让《桥》成为学生体验生命,珍爱生命的"生命桥"。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全体学生在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后,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有时还不乏迸发出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向往的奇妙与幻想,都是师生人生中的美好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

语文课堂需要幻想。幻想是什么?幻想是人的生命得以延升,让人的生命更加美好。幻想是什么?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是个体生命对现实世界能动的反映,更是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幻想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生活中许多无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拘束。《鸟的天堂》是一篇语言流畅易懂的美文,但是离学生(包括教师)的生活太遥远了,因为教育不可能为教育的实施者们提供全部的实境。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展开想象的空间,让他们体验一下童话式的幻想带来的学习乐趣。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享受着"美好的童话"。

师:假如你来到鸟岛,你想做些什么呢?(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问题)。

生1:我想坐在鸟身上飞上天空!(众笑)。

师:你的想象真好!

生2:我想让鸟教我跳舞!

生3:我想和鸟拍一张照片!

生4:我想跟小鸟赛跑!

生5:我想陪小鸟玩!

生6:我想给小鸟孵蛋!

……。

多么奇特的想象,学生们一下子将课堂变成了一个神奇的童话宫。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幻想中,体验着童话带给自己的快乐。学生的这些回答,就是我们教育的资源。这些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将会给全体学生带来非常难忘的印象,更会让学生在童话般的设想中,享受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

课堂应成为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作为课堂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则应该都成为课堂中的角色。尤其是我们的教师,不能用预设好的学生节目来充实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的表演,应该成为学生体验角色,激情自然流露的灵空。

在许多的语文公开教学中,课堂表演成为我们某些教师体现自我教学特色的手段。过去,我们许多的课堂表演,都是教师们在课前花了大量的精力"排练"而成的。这样的优课,只能权且当作一次"演员"的再次亮相。上课似乎就是教者为了彰显这一预设的教学成果,甚至让学生们在一知半解,或者是在强迫中接收着知识的再现。于是,每一次听课后,总会有听课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的课不实在,难以借鉴。

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我们有许多种途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语言进行描述,生活式"的理解方式:画画、表演、描绘。的确,教育本源于生活,用生活实境来理解语言文字,不失为一种好途径。赞诃夫说过一句话:"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文本仅是一个例子,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由生命体验的过程。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走出传统课堂表演华丽的误区,本着对文本多元理解的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体验学习的过程,感悟语言文字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角色,让课堂走向开放。

如《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教师应在让学生充分感悟了语言文字后,将运用文字的权利交给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环境,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表演。这时的课堂教学应该达到一个高潮:一个个小导游"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地向他(她)的游客们介绍着鸟岛的景色。学生们把刚刚习得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产力"。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天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学以致用。

过去,我们的语文作业,无外乎用抄写词语,完成练习册,布置些习作,以期来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它的优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也有它的缺点,学生缺少了创新的锻炼。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是不是来一次扬长避短,革新除弊。第一,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作业。教育发展论告诉我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没有终结。每一人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是文本内涵的再次挖掘。每次新课后,我总是对学生说:"想做点什么作业吗?"学生们一下子兴奋了:"老师,我准备写一段话告诉猎人……""老师,我准备给那只受人敬仰的老羚羊画个像……""老师,我想把文中最精彩的一段话抄下来……"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作业内容,远比老师用权威性的命令发布的作业有创新精神。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学习能动性的体现。第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作业。教育是大众的教育,作业的完成原本就应该是对学习资源的整合过程。书本是资源,同学之间的合作更是一种资源。新课程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合作——也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作业方式。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综合学习的要求,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见解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既能全面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进一步深化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共同发现并探索问题。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能具有重要价值。下面结合人教版语文教材实际,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思路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关注过程和方法、技能和知识、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处在重要环节,有效性对教学活动效能来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是有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因此,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效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下面结合小学人教版语文课文,来谈下课堂中如何开展有效提问。

一、课堂提问要抓住教材核心,善于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关键是提问要精,能抓住教材的核心,善于突破难点。重点、难点是教材的主干部分,是学生把握文章的核心,帮助学生明确课文思想情感。比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一面》时,因为该课文的篇幅长,内容对也多,既让学生能掌握基础性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去掌握文章的思想内涵,这对学生来讲存在一定难度。语文教师需要在研究课文内容之后,从文章讲述的重点出发,去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核,引导学生去分析“一面”留给人的印象如何?“一面”对我的影响如何?教师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明白“一面”给大家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是激励学生个人要不断进步。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辐射到整篇文章,指导学生对该《一面》有所感悟,提升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可见,课堂提问需要抓住教材核心,便于寻找好突破点,为课堂有效提问打下基础。

二、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提问,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课堂提问的方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应该将班级内语文学习处在中游的学生作为提问的立足点,然后辐射全部学生。比如,在人教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课文中写的是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样提问的优势,是能让全部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回答之中,学生在回答完毕之后,随着教师讲解课文的逐渐深入,教师再接着问:你能从救援队的动作中想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让思维相对活跃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调动起来了,也能让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教学之中。

三、课堂提问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后,可以按照提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水平,科学把控好提问的时间。封闭性、开放性的问题,需要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这主要是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来讲比较活跃,并且再问题提出之后,学生还没有进行思考,就直接举手的情况较多,教师这时需要通过对小学生自身水平的了解,判断其是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能否给出全面的答案。小学语文每一节的知识是学生在现有知识累积基础上,通过不断学习得到的,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中,采用等候策略可以设定在提问之前,在教师提问与学生给出答案之间、学生回答问题与评价之间,教师都应根据需要给予学生一段时间的适当停顿,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教师就能获得预设的结果。

四、教师要给出学生适时的评价。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适时的评价。课堂提问的评价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是为激励学生能更好开展思考。学生回答之后,如果教师立刻给予正确评判,这样就会诱发其他学生产生思维趋同的情况,也就自然失去了个性化的思索。在听到学生给出错误的答案之后,教师如果给出错误答案,就会让学生立刻产生一种挫败感。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后,教师不仅要广开言路,还要注意保护好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要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即便出现了批评也不要打击学生别的自尊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师还需要允许学生能有不同的见解,不能轻易就给出正确或者错误的结论,需要将学生出现的暂时性的错误,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比如,在进行《一面》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析描写外貌的句子,然后再问:鲁迅先生为何那么瘦?之后,学生在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回答,是因为鲁迅先生将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忘我工作。这时,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这名同学善于将课外学到的知识巧妙运用到课文的分析中,这种学习方法值得大家借鉴。这样,学生在回答之后,从教师那里及时掌握到了一些反馈性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审视自我,有效改进语文学习方法,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提升语文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2]张宏裴.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提问新思路[j].中国西部科技,,9(02).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见解论文

有效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教师教学进程的直接推进,教学效果的真实反馈;集中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实际中学语文教学中,班容量较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有所不同,语文教师真正做到掌控课堂很不易,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无效提问和低效提问。

提问设置不科学,个别教师仍然保留着满堂灌的习惯,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提问问题过于简单或复杂,随意性强。另外有比例过大的封闭式提问,受应试理念影响,答案预设过于单调、死板,不利于创造性、多元化思维的培养。提问时机把握不好,提问后预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合理。

(二)不了解学情,提问范围控制不当。

对优秀学生的偏向性提问或注意力未分配到回答不主动的学生身上,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仅与几个优秀学生问答互动的“精英戏”。不主动的学生课堂上不会关心老师的提问,表现出“看客”心理。

(三)评价不合理现象。

第一,时间上不及时的评价。学生回答结束后,老师未能给出及时反馈。第二,措辞不当的评价,如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尖锐或一味的夸奖赞扬。第三,评价语义模糊,缺乏针对性,学生费解。第四,缺乏启发引导的评价,学生思维短路或理解偏差时,教师不能引导学生思路。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专业能力。

1.更新教师观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加强语文素养,更新课堂教学观念,依据教学目标科学灵活设计提问环节。语文教师应对课堂充满追求,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认识,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关注。能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不断调整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方法,可以说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前提就是教师的主导工作要做好。把握好提问时机。提问时机一般分三种:第一,于无疑处求疑,也就是在表面文字看似浅显,但隐藏着深刻含义处求疑;第二,挑起矛盾提出疑问,是指抓住文章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抛出问题;第三,抓住分歧点质疑,教师在学生容易有意见分歧处设疑,使学生积极思考解决。

2.教师提问语言要严密准确,评价总结要及时、科学。“尤其是提问,要选准切入点,不能张口就问,要经过推敲、琢磨、深思熟虑。那些巧妙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扣人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应做到及时、清晰、中肯的评判,理由解释充分透彻。评价要做到宽严相济,尊重客观事实,避免过多的随意性夸奖。

3.打破步步依照预设的模式化教学。虽然备课时预设教学问题是必需的,但总有我们预设的`空白处,因此要更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根据课堂具体情境,恰到好处的追问可打破学生思维滞碍,达到让学生豁然开朗的“点化”效果,教学效果自然“更上一层楼”。课堂教学节奏可根据学生实际讨论和理解掌握情况及时调整。适当延长优化诱导答问时间,这就是“教师等一等,学生跳一跳”。当然,这个过程中要围绕目标主线,及时纠正讨论中出现的跑题现象。

(二)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备足学情,问题设置难度适当,符合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问题之间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有教师在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设计了五个主问题———‘你认为的幸福是什么’‘诗人认为的幸福是什么’‘诗人拥有这样的幸福吗’‘诗人会去追求这种幸福吗’‘诗人为什么不去追求这种幸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入文本。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是改变了课堂教学对话中的‘碎问碎答’的流弊,将谈话式、答问式、讲析式的教学引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整体性阅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主动质疑提问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做“看客”或者“听众”,引导学生善于自我提问,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善用教育机制,营造问题情境的轻松氛围。

由于课堂的动态性,提问后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有可能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善用教育机制。比如可尝试换个角度,换位思考,恰当“迂回”。语文课是充满人文情怀的,是带有种种情感的,空洞死板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不可能成为一堂好课。一个干瘪瘪、无味的问题,若换一种说法,就有可能引发学生们情感上的共鸣。智慧的火花往往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迸发,师生在课堂问答中是平等对话的。教师循循善诱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是如沐春风的感受。“一堂课少背些自己预先准备的语言,多引出学生即时的精彩语言,这才是真正的才艺!”

四、结语。

中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提问观念,正确主导课堂提问的方向。充分认识课堂环境的灵活性、多变性,注重课堂上问题的生成。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吸取有效经验,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见解论文

课堂教学要生动,避免死板。

课堂提问的目的之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听起来、学起来有新鲜感。

趣味性的提问也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设置问题。

2.课堂提问应遵循针对性原则。

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记住有用的内容。

教师提问前应把握问题的方向和重点,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理解,是经过认真思考和规划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问题要合理,设置的每个问题都要有针对性,具备准确性,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后可以有所收获。

理解问题的整个过程,就是提升能力的过程。

针对性不仅体现在问题的针对性,也体现在提问对象的针对性。

课堂提问是针对全体学生,但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提问对象。

3.课堂提问应遵循有效性原则有效性的提问,意为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

学生众多,每个学生接受新事物和理解问题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认知能力参差不齐。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考虑每个学生的情况,综合评估,提问要有效,争取让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并把握所学知识。

针对性设置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

1.根据内容灵活提问。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内容和信息,具有丰富的内涵。

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设置问题让学生解答,不仅问题毫无吸引力,而且还丧失了语文中包含的内涵。

根据内容灵活提问,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充满兴趣研究问题深一层次的意义。

在挖掘答案的过程中,自主思考,或者与其他同学互动合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配合能力。

2.抓住时机提出问题。

教师在讲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吃透教材,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设置问题,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空间,争取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

在课堂提问时,观察学生的动态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设置问题情境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时机,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及时给出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回答,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在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得以提高。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提问。

每个班级学生众多,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同。

教师提问可以动态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提问。

设计问题避免简单机械,让学生有效的理解问题,吸收问题,对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4.让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转换提问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提问的意识,有疑问或者有不同观点,要让学生大胆提出,并不断激励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或方法,从而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取得进步。

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害怕出错或者碍于面子,不敢提出问题,很多疑问没能得到及时处理,带着问题学习下一个知识,这样,往往丧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完全理解问题,也没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教学中可以制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姜晶妍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

浅谈上好农村小学体育课的几点看法的论文

状,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一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1、启发学生的天性。

爱玩、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把一年级学生的体育教材解剖、拆零,用游戏来主导,使教材游戏化,溶娱乐、趣味、知识、教学为一体,满足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同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把体育教材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化整为零,分别放到几个游戏中去进行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队形内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过站圈的游戏,边做边提出要求,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前用彩色粉笔画好与学生人数同样多的圈,每种颜色的圈又组成一种队形图案。铃声响了,首先要带领学生们做游戏——站圈。教师让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圈站好,看谁动作快。而后教师指导学生出圈,比谁最听指挥。重复几次,每次提出一个要求,学生们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义,学会了立正、稍息的站姿,并能根据教师一定的口令做出规范的动作。

有站圈游戏为基础,教师指挥学生用所站不同色彩的圈做高人和矮人的游戏,高人和矮人在游戏中互相衬托,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队形图案依次变化着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家觉得既新鲜又兴奋。抓住时机,教师再把换位的游戏串进去,与高人和矮人的游戏交替进行,使每个学生能够都有选择在不同队形里出现的机会,亲自体验站队的乐趣,欣赏队形千变万化的美感,享受亲自参与创造美的收获和成功的兴奋,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的认识到集体的力量,热乃集体,把心贴近集体。学会了站队,能站多种队形,这样,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教材,经过游戏化处理,活了起来,边的有情趣多了。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见解论文

学习文章时,学生不可能上来就兴趣高涨,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需要教师深入地去研究教材,设计一些与教材内容密切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一旦学生感兴趣了,他们也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知识内容也就很自然的水到渠成了。例如,在教学《开天辟地》这篇文章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就可以抓住“开”和“辟”两个关键字进行构建问题,这两个字也是课文的重点,因此,也就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而且还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学生们自然也会在问题的驱使下主动的去思考,解答。

二、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困生要给予足够的关心。

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语文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关注一些优秀的学生,忽略的自然就是学困生了。尽管在一般情况下,教师们都尽量力求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均等的参与课堂活动的`学习机会,但是,却很难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在制定某些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尖子生的身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很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成长的。因此,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们就要尽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座谈会”的教学形式,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都能够畅所欲言,让师生们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想达到这种教学效果,首先需要的就是教师要给予那些语文成绩较差学生更多的关注。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多照顾一下他们。

三、抓住关键词句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教材,选择不同的教法。有些课文,需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精讲多练。对于一些重难点部分,需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突破这些重难点,可以设计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收到“跳一跳摘到果实”的效果。例如,以《北风和小鱼》这篇文章为例: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谈一谈北风“得意”的主要原因。生:主要是因为大家都怕它。师:有谁怕它呢?课文中又是如何说的呢?生:……师:主要原因是由于北风一吹,青草也变了颜色,梧桐树也随之落了叶,鸟儿都躲进窝里了。你们又是如何把北风“得意”的样子读出来的呢?这个时候,学生们也开始绘声绘色地读出了北风“得意”的样子。……教学时,教师抓住了关键词“得意”展开,紧扣“得意”开展教学进程,引导学生逐渐地深入,环环相扣,顺利地解决了文章的教学重点。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同样的道理,创新主要源于“好奇”与“质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在教学时,就需要教师注重提问的价值,多提一些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这样既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又能启迪学生们的思维。在教学时,还需要教师寻求出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途径。通过课堂的有效提问,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论文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小学(271100)。

识字教学是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大家都在探索的一项课题。识字是儿童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阶段,也是儿童主动阅读、写作的坚实基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儿童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好模仿的特点,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识字,以满足学龄初期儿童阅读的需求,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开发早期智力,为以后的读写学习打下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教”并不困难,“学”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做到“学而不忘”、“学而有用”,从而真正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直观形象,加深记忆。

很多家长在刚开始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经验,就是在教一些表示事物名称的字时,总是会把相关的实物给孩子看看、摸摸或者就直接把这些字贴在相关的物品上,如把“桌子”贴在饭桌上,把“门”贴在门框上,等等。其实这就是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还是以直观形象的具体思维为主。依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简笔画这一优势,帮助学生记忆。

如在教学“哭”时,学生很快想到了“眼睛、眼泪和大嘴”这三个组成“哭”字的“部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马上将它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一张哭脸立刻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利用视觉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时我也让他们自己来画一画,如“闪”“坐”“尖”,他们都兴味盎然。有时索性在黑板上画几幅简笔画,让他们来一次看图猜字的游戏。

2以旧辅新,以新带旧。

学生掌握新知的过程是很快的,同样他的遗忘速度也是相对应的,这是低年级儿童的遗忘规律。要克服遗忘,我觉得“反复”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所讲的“反复”就是要让那些学过的字经常回到新课当中。

比如“换部首,加部首,去部首”这是学生经常会用到的识字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利用旧的知识来帮助自己掌握新的本领。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又是对旧知的一种巩固。这个时候,不要让学生做为一个听众,听过就算,要及时地把学生提到的字出现在黑板上。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经常让这些字和学生们见见面,就能加深印象。

又如:在教学“包”时,我对学生说:“把它加上不同的部首,它会变成很多字。”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字,如:饱、抱、跑、炮、泡等。(教学论文)我立即把它们全部写在黑板上,让多个字的学习也经常出现在课堂中。

3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

汉字的造字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形体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抓住这些特点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识字的规律。

比如:在教“蜻、清、晴、睛、情”这些读音相近的字时,学生能够找出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边的部首是表意义的,右边的“青”是表读音的,所以它们都是后鼻音,并且能够根据部首所表达的意思,正确地使用这些字。又如:在教“饿”的时候,我问学生:“我们还学过哪些带‘饣’的.字呢?“饱、馋、馄、饨、饼……”一个个食字旁的字从他们口中蹦出。于是我接着问:“看着这些字,你能不能说说食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久而久之,他们知道了带“饣”的字和吃的食物有关;带“氵”的字和水有关系;带“月”的字和身体器官、部位有关等等。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他们分辨音近字、形近字有很大帮助。

4创设识字情境。

我们知道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离开环境,识字教学同样如此,小到一个词语,大到一段话、一篇课文都是为识字教学提供学习的语言环境,因此我在课堂中尽量鼓励学生多组词、扩词,并用所组词语来说话,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字,知道了应该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来使用,同时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比如在教“激”的时候,学生组词“激动”,我赶紧抓住时机说:“今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很激动。你在什么时候会激动?”学生有的说:“一听到放假的消息,我很激动。”有的说:“我好不容易得到了我喜欢的玩具,心里特别激动。”这样,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运用字词,一举两得。

5让识字教学渗入学生日常生活。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实践中的反复又对认知起到巩固加深的作用,这是认知的基本规律。因此我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多看、多读,比如:走在马路上,让他们读读路名、商店的招牌以及广告牌等等。让识字教学从课堂到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每天我都为学生安排一刻钟的看书读报时间,让他们把学到的本领用到实处,能依靠自己的本领读懂一则小故事,学会一首儿歌,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和自信也在识字过程中得以培养。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老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开启识字教学的黎明,让识字与学习共舞,开启生命的黎明。

【参考文献】。

[3]《新课程标准》。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见解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和小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提问不仅能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同时也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如下描述,并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枯燥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很多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中,经常使用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等简单的词语,这些词语本身具有引导性,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发散思考。这样的提问过于枯燥,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样的提问根本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数量过多,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数量过多,把太多问题抛给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把握不了学习的重点,出现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不愿意回答问题,甚至厌学等问题。在课堂中提过多问题,当学生积极性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导致课堂氛围死板,处于冷场的状态。整堂语文课学生可能学习效率极低,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不好把握节奏,这也是严重阻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因素。教师该问什么问题,教师什么时候提问,一个问题给学生多少时间思考,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给多少时间总结等,这些都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个别教师还存在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提出的问题差别化。有些老师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歧视所谓的学困生,只愿意邀请学习好的学生回答,从而忽略了学习不太优秀的学生。教师对所谓的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1.课堂提问要多层次。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多层次。教师不能一味地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或者一味地提升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提问时要兼顾不同成绩的学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同程度分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稍难一点的问题,让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回答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这样一来,有利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全方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地设置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要过硬,要吃透教材,全面理解语文教材的重难点问题。老师要抓住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以达到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对于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不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多采用提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提问中,主要可以围绕两点来进行。(1)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问题。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通过思考来深层次地了解问题,加强学生的智力训练。(2)课堂提问要明确具体。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回答。因此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具体,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巧设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事实上,学习就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质疑问题,最终探究疑惑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多探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不断探索。教师课前设计疑问非常重要,在课堂中巧妙地提出疑问,合理地设置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活跃的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提问策略,就一定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更多的小学老师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变得更加完善。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措施论文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产业的变革,一线工人的需求大增,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在“以专业为学习主体”的中职学校,像语文这样的文化基础课常常被忽略,几乎是“靠边站”了,这种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基础教育被忽略的现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局面,如何提高语文的教育效果,有效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近期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职学生语文现状的分析,提出有效改善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学习;课堂教学;自主法。

职业学校一直被认为是培养一线工作人员的大型工厂,专业课视为学生学习的生命线。进入中职,语文不再是重点科目,成为边缘学科。学校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训练专业技能,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得好名次,甚至取消像语文这样的基础课程。因此,在学校如此“功利性”地操作底下,像语文这样的文化基础课被随意地削减或取消是很常见的,再加上中职学生入校门槛低,生源素质得不到保证,主客观的原因使得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又由于职业学校理工科专业性别比例失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下面针对中职学生现有语文学习情况,根据笔者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

1.学生素质低,语文基础差。

中职生源复杂,素质低,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才进入中职学校。很多学生语文基础不牢,或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甚至有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跟不上课堂的教学节奏。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比较零乱,学习能力水平偏低,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教师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中职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把学生的这一优点给抹煞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成了语文老师难以跳脱藩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的理解转嫁给学生,较少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情况,把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成纯粹的知识灌输及技术训练,从而失去了语文课堂的活力,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中职学生活泼冲动、自制能力差中职的语文课堂现状是:教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而学生或呼呼大睡,或窃窃私语,有聆听音乐、玩手机,或偷看闲书。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大发牢骚,说老师授课沉闷。

1.尝试兴趣法教学。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如: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个或若干个有争议或深层次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曾有一位学生在上《祝福》时提出:“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死的?”在讨论中,“有的说是饿死的,有的人说是自杀死的,有的说是鲁四爷逼死的,还有的说是老死的”……学生的发言五花八门,最后教师肯定了大家的发言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种教学打破了课堂沉闷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这种充满趣味的氛围下,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2.尝试自主法教学。

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引用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如:在《祝福》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做一回老师”。每篇课文,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分析。学生可以讲述或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设计题目询问台下的同学,还可以让同学提出疑问,当众解答。这种人人动脑、个个动口,给人以全新感觉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师生融为一体,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3.尝试做法教学。

学生喜爱网络已成为现实,只要我们稍加用心,即可为我所用,这就无形中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如:引导学生把网络学习带入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作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完成知识建构的能力,达到学习的目的。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自行选择组别将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上网搜集材料,了解其他人对该问题的看法,同组同学相互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综合大家的观点,加以整理,形成各组的主要观点。网络学习既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也能达到预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4.尝试创新法。

教学大量的事实表明,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于现代语文教学。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语文教学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如:《祝福》一文,篇幅长,结构又复杂,不易教学。但可以另辟蹊经,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用算经济账单、写日记、编年谱、选小传、写评论、制作flash等创新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也许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布置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提到“钱”的地方,替祥林嫂算算她的经济账单,从侧面深入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

5.尝试快乐法教学。

针对中职生自制能力差的现象,我们可以尝试进行快乐教学。如借鉴课文改编成剧本或说书人表演的形式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既轻松方便又受学生欢迎,同时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听课激情。如:《雨霖铃》一文,教学时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把《雨霖铃》改成剧本,分组进行表演,并制作视频,让学生对文章有直观的感受,同时把文言文的困难尽可能地化解为简单平易,把枯燥乏味的内容在快乐中分解,就使学生不仅不至于兴趣索然,反而在兴致盎然中找到灵感,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本身,以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这样才能选择出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能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罗治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j].科学咨询,2012.

[2]谢雍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职业中专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

[3]张宏煜.职高语文课要有职高语文特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4]董自英.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论文

识字教学是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大家都在探索的一项课题。识字是儿童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阶段,也是儿童主动阅读、写作的坚实基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儿童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好模仿的特点,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识字,以满足学龄初期儿童阅读的需求,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开发早期智力,为以后的读写学习打下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教”并不困难,“学”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做到“学而不忘”、“学而有用”,从而真正达到识字读书的目的。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直观形象,加深记忆。

很多家长在刚开始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经验,就是在教一些表示事物名称的字时,总是会把相关的实物给孩子看看、摸摸或者就直接把这些字贴在相关的物品上,如把“桌子”贴在饭桌上,把“门”贴在门框上,等等。其实这就是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还是以直观形象的具体思维为主。依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简笔画这一优势,帮助学生记忆。如在教学“哭”时,学生很快想到了“眼睛、眼泪和大嘴”这三个组成“哭”字的“部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马上将它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一张哭脸立刻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利用视觉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时我也让他们自己来画一画,如“闪”“坐”“尖”,他们都兴味盎然。有时索性在黑板上画几幅简笔画,让他们来一次看图猜字的游戏。

二、以旧辅新,以新带旧。

学生掌握新知的过程是很快的,同样他的'遗忘速度也是相对应的,这是低年级儿童的遗忘规律。要克服遗忘,我觉得“反复”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所讲的“反复”就是要让那些学过的字经常回到新课当中。比如“换部首,加部首,去部首”这是学生经常会用到的识字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利用旧的知识来帮助自己掌握新的本领。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又是对旧知的一种巩固。这个时候,不要让学生做为一个听众,听过就算,要及时地把学生提到的字出现在黑板上。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经常让这些字和学生们见见面,就能加深印象。又如:在教学“包”时,我对学生说:“把它加上不同的部首,它会变成很多字。”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字,如:饱、抱、跑、炮、泡等。我立即把它们全部写在黑板上,让多个字的学习也经常出现在课堂中。

三、在识字教学中。

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汉字的造字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形体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抓住这些特点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识字的规律。比如:在教“蜻、清、晴、睛、情”这些读音相近的字时,学生能够找出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边的部首是表意义的,右边的“青”是表读音的,所以它们都是后鼻音,并且能够根据部首所表达的意思,正确地使用这些字。又如:在教“饿”的时候,我问学生:“我们还学过哪些带‘饣’的字呢?”饱、馋、馄、饨、饼……“一个个食字旁的字从他们口中蹦出。于是我接着问:”看着这些字,你能不能说说食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久而久之,他们知道了带”饣“的字和吃的食物有关;带”氵“的字和水有关系;带”月“的字和身体器官、部位有关等等。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他们分辨音近字、形近字有很大帮助。

四、创设识字。

教学环境我们知道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离开环境,识字教学同样如此,小到一个词语,大到一段话、一篇课文都是为识字教学提供学习的语言环境,因此我在课堂中尽量鼓励学生多组词、扩词,并用所组词语来说话,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字,知道了应该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来使用,同时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比如在教”激“的时候,学生组词”激动“,我赶紧抓住时机说:”今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很激动。你在什么时候会激动?“学生有的说:”一听到放假的消息,我很激动。“有的说:”我好不容易得到了我喜欢的玩具,心里特别激动。“这样,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运用字词,一举两得。

五、让识字教学渗入学生日常生活。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实践中的反复又对认知起到巩固加深的作用,这是认知的基本规律。因此我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多看、多读,比如:走在马路上,让他们读读路名、商店的招牌以及广告牌等等。让识字教学从课堂到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每天我都为学生安排一刻钟的看书读报时间,让他们把学到的本领用到实处,能依靠自己的本领读懂一则小故事,学会一首儿歌,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和自信也在识字过程中得以培养。

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和具体做法,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使之不断丰富与完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