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迷爸爸范文(19篇)

时间:2023-12-25 08:11:39 作者:紫衣梦

优秀作文是对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它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优秀作文既能够触动人心,又能够展现作者的才情和思考,以下是一些经典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陶行知行先生曾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在本次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超市为内容,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送给爸爸的礼物》以创设游戏情景――去“超市购买礼物”送给爸爸,将标价与货币数量对应引入数学。注重生活与数学教育的紧密结合,并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通过实践,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同时,让幼儿更好地学习运用数学知识。同时,6月20日是父亲节,买礼物送给爸爸也培养了孩子爱爸爸的情感。

二、层层递进,突破难点。

三、渗透节日教育理念。

6月20日是父亲节,于是借助这个契机,以父亲节引出活动。如:你们知道6月20日是什么节日?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哪我们怎么样给爸爸庆祝节日?从而以父亲节引出活动内容培养孩子爱爸爸的情感。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外部两个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2、能和同伴交流活动的内容,愉快地参加活动。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数学区:

(2)游戏:《送给爸爸的礼物》、《给动物爸爸找宝宝》、《排排队》、《找爸爸》等。

2、美工区:

折纸《送给爸爸的包》;剪贴《送给爸爸的'礼物》等。

3、语言区:

《爸爸的手真能干》。

活动过程:

1、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有家小动物专卖店开业啦,我们去看看吧……”

2、幼儿自由为爸爸购买礼物。

幼儿根据篮子里、卡片上的物体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找到后说一说。

3、参加区域活动,教师重点指导数学区,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活动。

4、小结评价:

(1)幼儿演示新的数学游戏的玩法:

(2)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喜爱。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我们除了送礼物给爸爸,还可以怎样做来表示对爸爸的喜欢呢?过会儿可以和好朋友谈一谈。”

活动反思:

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我的好爸爸》这个主题活动,此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活动进行的。

各区域活动提供的操作均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

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导入活动,孩子特别喜欢,个个兴致很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操作电脑时,由于电脑的语音鼓励及有趣的送礼物画面让孩子觉得它的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别人的爸爸买到合适的礼物而开心不已。在此基础上,我们过渡到第二个为自己爸爸买礼物的阶段,并创设了购物的环境及购物单,孩子们很高兴地拿着单子去购物,当他们拎着亲自买来的礼物时,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通过同伴的介绍、向教师的展示,大部分孩子均能按要求购物:根据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找出相应物体。

当孩子们回到桌面操作作业单时,有些幼儿遇到了不会操作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孩子们缺乏二维空间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学具出现二维操作的内容无疑是干扰了孩子们的操作。通过这次活动后的思考,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具设计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来影响幼儿的操作,同时提供的学具要具有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1、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能看懂礼物单的图标并按图标拿取相应数量的物品。

活动准备。

教具:每组4个篓子,实物标记(与提供的礼物一致)。

学具:人手1个小篮子;礼物提货单人手1张;4种礼物,如铅笔、橡、贴画、小玩具;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进行分类。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组中摆放的材料并提问。

幼儿按礼物的名称分别归类并摆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师幼集体验证分类的结果是否正确。

引导幼儿认识礼物清单。

教师:这里有许多礼物,我们每个人会拿到什么礼物?每样礼物可以拿几个呢?

教师出示礼物清单,并帮助幼儿理解清单上图标和数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这里有一张礼物单,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有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数字又表示什么?这张礼物单告诉我们什么呢?(可以拿几个什么样的礼物)请幼儿按礼物单拿取相应数量的物品。

教师:请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单子,先仔细看看礼物单上有什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按照上面的要求拿礼物。拿完后,要对照礼物单检查一遍,不能多拿也不能少拿。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能否按照标记与数字拿取相应的礼物。

集体检查与验证。

幼儿操作后,教师清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按照礼物清单的要求拿相应的礼物。

请个别幼儿先介绍自己拿的礼物,然后再根据礼物单集体进行检查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所拿的礼物及其数量是否与记录单上的要求一致,如有错误,师幼一起想出解决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探索排序,让幼儿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2、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培养幼儿的记录兴趣。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排序材料:各种鞋子(大小、颜色、价格不一样)。

2、记号笔、操作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演示手偶,猫妈妈开了一个鞋店,她进了很多鞋子,可是放的乱七八糟的,怎么办?

我们一起来帮它整理一下吧。

二、幼儿整理鞋子,学习有规律的排序。

1、按大小排序。

师:这些鞋子是什么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师:我们怎么整理呢?

请个别幼儿试一试。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老师总结:可以从大到小放好,也可以从小到大放好。这样真整齐。猫妈妈觉得真不错。

2、按颜色排序。

演示手偶,猫妈妈又进了一批鞋子,颜色可真漂亮啊。狐狸宝宝来了,说:哎呀,这么多的鞋子,这么多的颜色,看的我头都晕了。

师:怎么办啊?

师:你们来帮他排一排吧。一边排,一边把你排的顺序用一样颜色的蜡笔在记录纸上记录好。

幼儿操作。

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排的',老师根据幼儿的记录拉给鞋子排序。

师:别着急,老师知道你们还有很多的颜色排列的方法,不要急着说出来,等到你们开店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还可以和别人的不一样呢。

师小结:根据颜色来排序也很不错,想找自己喜欢的颜色的鞋子,一找就找到了。而且按颜色有规律的排好,还真好看。

3、按价格排序。

师:有的想买贵的,有的想买便宜的,怎么才能让他们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鞋子呢?

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老师参与讨论,请个别幼儿操作。

师:我们看看她是怎么排的?

师:从价钱大的到小,还有不一样的吗?

幼儿操作。

师小结:我们可以按价格来排,从贵的到便宜的,也可以从便宜到贵的,这样也非常清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

三、幼儿自由操作,记录自己的排序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开个鞋店啊,你会怎么给鞋子排队呢?我们这里也有很多的鞋子,请你一边排,一边把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和你的朋友分享一下。

幼儿操作,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四、老师、幼儿互相评价。

1、老师针对有特点的进行评价,比如循环排序,或是多种排序方法的。

2、请你和小朋友一起说说你是怎么排,他排列的正确吗,你喜欢他的排列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二、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所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上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孩子们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数学日记五年级:和爸爸去商场

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爸爸问:“多少钱?”老板说“1元2角1斤。”“我买3斤。”爸爸说道。老板称了3斤。爸爸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说:“恭喜你,答对了!”爸爸付了钱后,来到了卖菜的.地方。他问:“这白菜多少钱1斤?”女老板说:“1元5角。”爸爸又问我:“我买2斤,现在我有5元,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减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说:“yes!”

走出菜场,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日记:爸爸推销的皮鞋

星期六,妈妈交给小明一个“重任”——去市场买鱼。

市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挤到鱼类区,刚好看见马大叔在卖鱼,马大叔的鱼都是活鱼,很新鲜,所以被买走了很多,但还剩一些鲫鱼,与虽少,不过条条都活蹦乱跳,想要挣脱盆的约束。

小明说:“马大叔,我是你这的常客,这些鱼全卖给我,便宜点。”

马大叔一听,哈哈一笑,说:“小小年纪就会讨价还价了,行,给你个机会!”只见他拿起称连同筐子称了一下,说:“这筐鱼原来连筐重28千克,有一家饭店一次买走了一半,然后又来了一位顾客,买走了剩下的一半,现在连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现在还剩多少千克鱼,我就以最低价卖给你!”

小明可是个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他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鱼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卖掉了24千克。然后倒过来想,把现在剩下的鱼看作一份,那位顾客来之前还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顾客来之前还有两份,那家饭店买走的鱼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鱼原来就是4份,一共卖出了三份。”

想到这里,小明高兴的说:“我算出来了,现在筐里还剩24÷3=8(千克),这个鱼筐重2千克!”

马大叔竖起大拇指表扬道:“小明真厉害,好,我兑现刚才的诺言!”

6月9日星期一晴转阴。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馆买了一份盒饭,并特意要了几双一次性筷子准备做实验。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实验了,心情真有点激动,但又夹杂着几丝恐慌,我可不想让第一个方案刚一出炉就遭到淘汰。为了验证实验方案是否正确,我专门测量了筷子的长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两端的宽度(分别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体,我便利用梯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筷子的体积,由计算结果可知,一次性筷子体积大约为8.4立方厘米。如果实验测得的结果和我所计算的结果近似的话,那么就说明我的实验是成功的,否则,我就得另想办法。刚准备动手实验,一看实验用具还不够,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星期三晴。

盼望的时刻总算到了,一放学,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从单位借来的烧杯。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烧杯放在盆子里,确保烧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迹,把筷子分成了两部分,这一道痕迹就是筷子两部分的分界线,我准备分两次来测量筷子的体积。

实验开始了,我紧张极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时发抖了,但我尽量克制住这种激动的情绪。我将筷子缓缓插入烧杯里,尽量不让筷子晃动,否则溢出来的水就太多了,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当第一次将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烧杯中后,看到烧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烧杯再装满水后,又将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将两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烧杯中,这样就得到了筷子的体积。

6月12日星期四晴。

自从第一次实验失败后,我就捉摸改进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这天中午,爸爸,妈妈有事没有做饭,于是我们决定到外面吃饭。

到餐馆点了菜后,妈妈为了不让我等烦,特地点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来,我就大口吸了几下,妈妈害怕我将果汁喝完,没有胃口吃饭,便叫我少喝果汁。菜还没有上,我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于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来,对准水面吹了几口气,水面就起了几个泡泡,瞬间,我想到刚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时,水面下降了一点,我突然有了办法,快乐极了,食欲大增,今天吃了好几碗米饭,还嫌不够。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外部两个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2、能和同伴交流活动的内容,愉快地参加活动。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

三、活动准备:

1、数学区:

(1)材料:相关动画软件;《送给爸爸的礼物》操作板等。

(2)游戏:《送给爸爸的礼物》、《给动物爸爸找宝宝》、《排排队》、《找爸爸》等。

2、美工区:

3、语言区:

《爸爸的手真能干》。

四、活动过程:

1、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有家小动物专卖店开业啦,我们去看看吧……”

2、幼儿自由为爸爸购买礼物。

幼儿根据篮子里、卡片上的物体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找到后说一说。

3、参加区域活动,教师重点指导数学区,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活动。

4、小结评价:

(1)幼儿演示新的数学游戏的玩法:

(2)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喜爱。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我们除了送礼物给爸爸,还可以怎样做来表示对爸爸的喜欢呢?过会儿可以和好朋友谈一谈。”

五、活动反思:

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我的好爸爸》这个主题活动,此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活动进行的。

各区域活动提供的操作均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

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导入活动,孩子特别喜欢,个个兴致很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操作电脑时,由于电脑的语音鼓励及有趣的送礼物画面让孩子觉得它的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别人的爸爸买到合适的礼物而开心不已。在此基础上,我们过渡到第二个为自己爸爸买礼物的阶段,并创设了购物的环境及购物单,孩子们很高兴地拿着单子去购物,当他们拎着亲自买来的礼物时,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通过同伴的介绍、向教师的展示,大部分孩子均能按要求购物:根据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找出相应物体。

当孩子们回到桌面操作作业单时,有些幼儿遇到了不会操作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孩子们缺乏二维空间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学具出现二维操作的内容无疑是干扰了孩子们的操作。通过这次活动后的思考,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具设计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来影响幼儿的操作,同时提供的学具要具有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跟爸爸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我到大姨家学做面包。我们要做1个900克的甜面包。一切准备好后,开始做面包了。

我把面包机里的配料桶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大一让我先倒入310毫升的水;再加入三大勺植物油,大约45克;再放入1小勺盐,大约6克。按大姨的要求,我在配料桶里又加入3杯和1/3杯的糖,大约90克;放进三大勺奶粉,大约50克;接着又倒进3杯和3/4杯地面包粉,大约500克。当然,最后大姨说绝对不能忘记我们做面包的必备品——干酵母。所以,我又加入了2小勺干酵母,大约12克。好了!配料配好了!大姨把配料盒放到面包机里让面包机制作了。

过了2小时16分钟,一阵香味扑鼻而来,过了44分钟1个900克地甜面包终于做好了。我把所有的配料重量加起来应该是1013克,为什么甜面包只有900克呢?大姨告诉我,原来在烘烤过程中蒸发了113克的水。

我把面包从配料盒里拿出来,吃一口,啊!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六年级数学日记之爸爸的魔法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数学小实验。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小学生数学迷爸爸作文

我的爸爸,黑黑的眉毛,有一双火问炮有神的眼睛,总是很严厉,他的发像刺谓,因为他每次剪完头发我都会用手摸一下,特别扎手,就像刺猬的刺。

有一次,我下了课爸爸就把手机拿走了,自己躺在床上看起抖音来了,连作业都不给我看一眼,我就等了一会,等听见外面的呼噜声响了起来,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我就轻手轻脚的来到他旁边,拿起手机飞快的抄写作业,没多一会,我又听见爸爸的手机在响,爸爸醒来第一时间拿起手机,哎吐我的爸爸真是一个手机迷。

我爱我的爸爸,他有个坏习惯,爱看手机。

小学生数学迷爸爸作文

我的爸爸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他中等身材,长方脸,乌黑的浓眉,一双透着智慧的眼睛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爸爸兴趣广泛,尤其是数学,一思考起来就废寝忘食,简直迷得走火人魔了。为此,妈妈常常开玩笑似的说他该和数学符号结婚。

开学初,爸爸正为辅导儿个准备参加市小学生数学竟赛的学生,忙得不亦乐乎。那天,正是爸爸的生日,我和妈妈摆好酒菜、蛋糕准备为他的生日举杯畅饮。忽然爸爸盯着桌上的酒瓶愣了一下,接着拍着手大喊一声:“有了!”便一溜烟跑走了。弄得我和妈妈莫名其妙,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有了什么。一盏茶工夫过去了,爸爸还没有回来。我们就分头寻找,好容易在书房中找到了他,只见他一手捧着书,一手握着笔,时而仰头冥思苦想,时而俯首奋笔疾书,时而翻书仔细查阅,嘴里还念念有词……我们不忍心打扰他,过了好一会儿,爸爸终于放下笔,如释重负地说:“终于算出来了!真感谢这瓶酒!”原来爸爸心里有道难题,当他看见酒瓶中的木塞向外拔不出,可以往里顶进去,这样也能倒酒时,得到了启示,灵感油然而生,采用逆推方法,终于解开了难题,我们坐回桌旁时,菜已凉了。但爸爸却由于算出了难题而胃口大开,大口大口、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给我们夹莱斟酒。看着他这模样,我和妈妈心中的`不快也逐渐消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数学迷”爸爸由可气变为可敬。从他的身上我也得出了一个等式:“迷”=认真!

大班数学活动:消失的爸爸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将立体空间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发展幼儿形象思维。2、通过故事情境和探索操作,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活动准备】1、幼儿知识经验:认识球体,圆柱体。2、操作材料:海洋球,薯片盒,帽子圆,魔方等,线索纸,操作纸等。3、相关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师:看这是谁呀?这是小猫娜娜,你还看到谁?爸爸在干什么?爸爸在打电话。娜娜在干什么呀?偷听爸爸打电话。师:明天是星期天,爸爸在晚上很晚时也不知道在给谁打电话,和我约好了明天要去公园的,难道要去别的地方吗?我是数学家爸爸的最佳助手,爸爸无论去哪里我都要跟着一起去。师:第二天娜娜醒来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爸爸不见了,但桌上留了几张纸条。一定是爸爸在考验我,我一定要找到消失的爸爸。我们来看看爸爸留下的线索。二、根据线索找到消失的爸爸。1、拿走的东西。(1)分析理解画面,重点学会观察物品的上面和下面。师:这里有个?问号,下面还有几个字,谁认识字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拿走的东西,爸爸拿走了什么呢?这里有给我们提示,从下面看到的样子,(拿一个盒子做示范)那看到物体的什么地方,最下面的这个面,看到的是什么样子?什么东西的下面是长方形呢?(幼儿观察画面猜测)师:娜娜找了找这些东西都在啊,爸爸还拿走了一样东西,从上往下看到的样子,看什么地方呢?就是看这样东西最上面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圆形,它的下面还是个圆形,什么东西的上面下面都是圆形呢?(幼儿观察画面猜测)(2)集体验证。师:我们换间房间看看,这里谁有新发现的?到底爸爸拿走哪两样东西?(幼儿观察画面猜测)(出现鱼竿包,钓鱼箱的虚线),真的,放在这里的鱼竿包,钓鱼箱不见了,来看看钓鱼箱的下面是个长方形吗,(透视镜效果展示)鱼竿包的上面是个圆形,下面呢?(透视镜效果展示)师:原来爸爸带走了鱼竿包和钓鱼箱,那爸爸是去干什么呀(钓鱼)会去哪钓鱼呢。2、要带的东西。(1)重点学会观察侧面。师:再来看看其他线索,看看要带上几样东西,5样。东西就在篮子里,我们来找找,(投影仪展示)是这个吗?三项都符合。(2)幼儿合作操作。师:还要找四样东西,请小朋友根据纸上面的线索一起找找,看看那样东西这三项条件都符合。先看看爸爸留下是什么线索。每个篮子里只有一样,大家一起商量一下。(3)展示线索纸,观察物品,集体验证。师:你们找到什么?海洋球,我们来检验一下。海洋球从上面,下面,侧面。像这样不管哪个角度看都是圆形的几何体我们叫什么呢?球体,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球体的?(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像补充丰富内容)师:你们找到了什么?薯片盒,为什么?上面是圆形,侧面是圆柱体,上面也是圆形,全部符合。像这样两头都是圆的,上下一样粗的几何体我们叫他什么呢?圆柱体。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也是圆柱体的?师:你们找到了什么?帽子,上面是个点,下面是个圆形的,侧面看是个三角形。像这样一头是点,另一头是圆形的几何体我们叫它圆锥体,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像这样的圆锥体。师:像这样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我们叫它正方体,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小结:根据线索要带饮料、薯片盒,帽子,魔方,海洋球。3、记录物品的不同面。(1)小组操作。师:(出示操作纸)爸爸给娜娜出难题,我们也来考考爸爸吧,请你们在篮子里再选一样东西分别从它的上面,侧面,下面看看是什么形状的,然后把它画下来,让爸爸来猜猜是什么东西。(2)展示操作纸,集体猜测验证。师:来看看你们的线索,先请小朋友猜猜看,谁来挑战?是什么?(3)找到爸爸。师:把它们一起装进背包,小猫娜娜决定去找消失的爸爸,它知道有个地方可以钓鱼。师:看到了什么地方?(海洋公园)快进去看看吧。师:录音(爸爸,娜娜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找到,小朋友谢谢你们帮我一起找到爸爸)小结:今天我们根据线索帮娜娜找到了消失的爸爸,原来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样子。三、活动延伸。师:娜娜爸爸现在不能钓鱼了,它要先解决我们给它的考验呢。我们回家也去考考我们的爸爸吧。

跟爸爸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我和舅舅、舅妈一起去赛跳绳,我第一个跳,跳了78个。舅妈第二个跳,跳了70个。舅舅第三个跳,跳了68个。我们一共跳了216个,我跳的最多;舅舅跳的最少。我比舅妈多跳了8个,我比舅舅多跳了10个。它们都夸我有进步了,我以后要继续努力。

六年级数学日记之爸爸的魔法

今天晚上,爸爸神秘地对我说:“小茵,我会‘摩法’,你信不信?”我迫不及待地问;“什么?你会摩法?是什么摩法?”“摩法是这样:你打开一本书,我能借魔力,说出哪边是偶数页,哪边是奇数页。”爸爸神气地说。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当场示范一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书,快速地翻着书,当爸爸叫了一声“停”,我就停下翻书。爸爸语气略带神气地说;“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我计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对了耶。我不服气,又试了一遍,结果还是那样。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你是怎么猜对?难道你真的有摩法?”爸爸微笑着回答我;“不,我并没有摩法。我是按照‘书的左边是偶数页,书的右边是奇数页’这一规则猜对的”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又学到了一个数学规则。数学真有趣!

六年级数学日记之爸爸的魔法

今日,数学课后,教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教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境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先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我先把书上的资料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经过预习,我明白了估算538÷62时,能够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先,预习能够帮忙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理解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能够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

二、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外部两个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2、能和同伴交流活动的内容,愉快地参加活动。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

三、活动准备:

1、数学区:

(2)游戏:《送给爸爸的礼物》、《给动物爸爸找宝宝》、《排排队》、《找爸爸》等。

2、美工区:

3、语言区:

《爸爸的手真能干》。

四、活动过程:

1、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有家小动物专卖店开业啦,我们去看看吧……”

2、幼儿自由为爸爸购买礼物。

幼儿根据篮子里、卡片上的物体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找到后说一说。

3、参加区域活动,教师重点指导数学区,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活动。

4、小结评价:

(1)幼儿演示新的数学游戏的玩法:

(2)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喜爱。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我们除了送礼物给爸爸,还可以怎样做来表示对爸爸的喜欢呢?过会儿可以和好朋友谈一谈。”

五、活动反思:

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我的好爸爸》这个主题活动,此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活动进行的。

各区域活动提供的操作均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

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导入活动,孩子特别喜欢,个个兴致很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操作电脑时,由于电脑的语音鼓励及有趣的送礼物画面让孩子觉得它的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别人的爸爸买到合适的礼物而开心不已。在此基础上,我们过渡到第二个为自己爸爸买礼物的阶段,并创设了购物的环境及购物单,孩子们很高兴地拿着单子去购物,当他们拎着亲自买来的礼物时,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通过同伴的介绍、向教师的展示,大部分孩子均能按要求购物:根据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找出相应物体。

当孩子们回到桌面操作作业单时,有些幼儿遇到了不会操作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孩子们缺乏二维空间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学具出现二维操作的内容无疑是干扰了孩子们的操作。通过这次活动后的思考,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具设计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来影响幼儿的操作,同时提供的学具要具有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数学迷爸爸作文

我的爸爸长得十分高大,有180厘米,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配上一个半光了的头,显得十分有精神。我整天笑他是个“光头佬”,而他呢,整天乐呵呵的,好像满不在乎,还说:“我这叫‘绝顶聪明’。”这么一说,好像老天爷听到似的——他就非常聪明。他非常喜欢研究数学和教我数学。

凌晨时分,我上厕所,而我爸呢,一直在研究一道数学(也可能是经济)题。昏暗的灯光照着他的身影,我觉得他老了。我走近一看,纸上写满了各种不同的、连我都看不懂的符号。他写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看了看我,还拍了拍我的背,说:“小家伙,看见了没,数学就是这么有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所以你可要好好学习呀!”我点了点头,“好,而且你要记住,很多题目有多种解题方法,你要尽量把方法写得多一些!”他若有所思地说。

“爸爸,我一定会做好。”我说。

他笑了,又开始埋头苦干着。

还有一次,我和他去杭州大厦买东西。买完东西,他说:“我们买了两个苹果、一袋饼干、一盒酸奶、三个柚子、一箱矿泉水、一袋青豆、一袋猪肉脯、外加4盒冰激凌,你算算,我们大约花了多少钱呢?”

我边计算,边说:“可能2108.4元,对,就是2108.4元!”

爸爸说:“不错嘛,小伙子,这么快就算好了!”说完,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你看,我老爸果然是货真价实的“数学迷”吧,他连最难的题都敢挑战哦!怎么样,厉害吧,我超爱我的“数学迷”爸爸!

跟爸爸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母亲带我去旅行社付这星期五和星期六外出旅游的钱。

我们来到旅行社,服务员姐姐问我们是几人出行,母亲说:“2大两小。”姐姐说:“大人每人259元,小孩每人159元。”我心里算了算,2大两小一共是两个259和两个159,合起来要836元钱。

母亲觉得这个价钱太贵了,就使劲跟服务员姐姐砍价,母亲说了很多理由,服务员姐姐说她自己做不了主,要请示经理。于是姐姐给经理打了电话,结果经理同意优惠,按大人240元/人、小孩150元/人,这样大人票就便宜了19元,小孩票便宜了9元。

还有梦幻谷的票价是195元,小孩免票,母亲又乘势将195元砍到180元。我心里又暗暗算了一下,母亲这次总共砍下来19×2+9×2+15×2=86元。哇!母亲可真会砍价,一下子就砍下了86元钱,真厉害!

以后,我也要学学母亲那样砍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