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热门15篇)

时间:2023-12-12 04:35:29 作者:雁落霞

教学计划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它为教师合理安排课程提供了方向和参考。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构思教学的灵感和方向。

认识比教学设计

能根据示意图辨认事物所在的方向,并能用方向词语描绘事物所在的方向。

经历观察、描述平面图中事物所在方向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辨认方向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科书上插图。

复习引入。

1.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线路图。

1.丫丫家的位置。

(1)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观察示意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每个建筑所在的方向。

(2)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出丫丫家的位置吗?

(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丫丫家的人会去的地方,并说出这些地方行走路线。

(4)学生讨论去某个地方的行走路线。

2.行车线路图。

(1)出示线路图。提出问题,从上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4)议一议。

师:张大爷在长途汽车站,要去火车站,请同学们议一议他该怎么走。

指名汇报,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以下两种行走方案:

其一:可以乘1路先往北走2站到达邮局,再往西走2站到达火车站。

其二:也可以乘5路先往西走1站到达商场,再往北走2站到达火车站。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习题。

(2)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从“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该怎么走?

线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

1/7。

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板书设计]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2/7。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线的认识》。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闯五大关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教学目标:

3/7。

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3、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4/7。

今天这节课李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线。(课件展示图,板书课题线)。

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一条你最喜欢的线。(生画线,师巡视,收集有特点的线)。

这节课我们不研究曲的线,我们只研究直的线(板书:直的线)。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找一找:请同学们在你身边找一条直的线,同学交流,找生活中直的线。

5/7。

师:想一想,我们找的这些直的线有什么特点呢?

这些直的线都有两个点,谁知道这里的两个点叫什么名字?端点。对。同学们找的这些点在数学上叫端点。我们把这有两个端点的直的线叫做线段。

3、找生活中的射线,直线,理解它们的特点。

4、读一读:自学读一读,学生明白线段和直线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并且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闯关练习,巩固新知。课件出示闯关练习:

6/7。

学生动手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四):拓展创新,感知提升。

第五关:数线段(让学生能够有顺序地,有规律地数线段)。(五):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最后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并鼓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勇敢地去探索,争取取得更多的收获。

7/7。

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精选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理解万级各记数单位的意义,能读、写整万数。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价值。

计数器、课件、小黑板;

谈话导入。

1、出示:常州图片。

上课之前呀,王老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从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是的,常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据,它也向我们介绍了常熟的一些情况,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相关人数、面积)。

二、学习新知。

1、出示1264,请大家看,这个数你知道什么?

1在千位上,表示1个千;2在百位上,表示2个百;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

(1)出示计数器(写有个、十、百、千)。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我们边拨边数好吗?

师:(拨到9000)问这是9个一千,再往下拨一个,就是几个一千,10个一千是?(掀纸:一万)。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2、10个一万是十万。

师:再看(动作演示拨两颗珠子),现在表示的是多少呢?怎么知道的?

师:再看(动作演示到九万),现在万位上满了十颗。也就是说有了10个一万。

师:那该怎么表示了?(指名回答)。

师:进一,是多少?(掀纸:十万)一起读2遍。

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3、10个十万是一百万。

师:我们10万10万的往下数……90万,没有珠子了,怎么办啊?

向百万位进一,就是100万。掀纸:百万。(齐读)。

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

4、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设想一下,10个一百万又会是多少呢?

板书: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现在我们又认识了这些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十万,百万,千万)。

师:现在我们一万一万地数,从一百九十五万数到二百零六万。

十万十万地数,从九百六十万数到一千零二十万。

那下面我来拨珠,看看你能很快读出数吗?(30万、400万、6000万)。

5、读一读。

师:请你读一读,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师:这么行啊!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

师:读一读(请2-3名),听清楚他们读的了吗?说说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呀?

师:七十七万、九千零二十四万、一千一百四十二万,你能在计数器上把这些数拨出来吗?(指名拨珠,其余学生读,并说说各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6、写一写。

师:会拨、会读,那你会写吗?请把书翻到第86页,写在书上。

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写的?(指名汇报,师板书)为什么77万后面用了四个“0”啊?(十万位和万位上有数,其余各位上一个数也没有用“0”表示)。

师:90240000,为什么这样写啊?

师:现在,看一看这三个数,你发现了什么?(都是“0”)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认识整万数”(板书课题)。

7、考一考。

师:你会读、会写整万数了吗?那就来考考你。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跟电脑对答案。)。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写得特别快,有什么小窍门吗?

8、数位顺序表。

师:看着数位顺序表,能令你读数、写数又快又准,老师这儿有一张缺损的数位顺序表,这里只有我们学过的数位,我们来读一读(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你能不能把我们今天学的补上?(挂出小黑板)。

师:观察表格,看这些数位,从右往左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我们分为一级,所以从“个位到千位”我们称它为“个级”,我们把个级上的一起读一读,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又会是什么级呢?(万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那你们想一想,有没有比万级更大的数位呢?还有,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师:现在给你时间,你能轻轻的把这张数位顺序表记一记吗?

师:说说你是怎么记的啊?

(考一考)(把书第86页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三、巩固深化。

做“想想做做”第3~5题。

1、师:我请数字博士收集了一些数,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比一比。(“想想做做”第3题)。

师:(指85和850000)谁会读。

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85表示85个1,它在个级上,850000表示85个万,它在万级上,我们为了清楚的看出个级和万级上的数字,读前我们可以在这里画一条线。)。

自己先读一读。

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2、师:学到现在大家一定觉得挺累的吧,老师想邀请你们到祖国各地参观一下,在图中你找到的数字信息有哪些?自己读一读。

师:看看天安门、颐和园的面积,你想说些什么?

3、师:其实,数字不仅能告诉我们面积,而且大自然中的一些信息也能通过数字来告诉我们。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写一写吗?把书翻到第87页,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请写在书上。

师:说说是怎么写的?(实物投影)。

光是昆虫就有七十多万,还不算其他的物种,我们地球上的物种真是非常丰富。但是丰富的资源也需要加以保护,要不然……出示图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0000个物种灭绝。

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读、写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数认识教学设计

1.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2.对各种数进行准确的分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教学难点:对各种数准确的分类,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生活中的商店情境图,然后找一找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学生回答。

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问题。

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问数与数之间的区别。提问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1)数可以怎样分,看图填空。

独立思考,填一填。

指名回答,师强调。(2)数还可以怎样分。出示幻灯片,边看边讲解。

3.看数轴回答问题。

(1)观察数轴,填写合适的数字指名回答,强调填写多样化。(2)比大小。

所填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师鼓励,继续学习。4.看图说一说。

教师问:你需要填哪种数?想一想。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延伸:

1.观视频,回答问题。2.看图,填一填。

强调数的扩充与生活需要和运算有关。

四、小结收获。

出示幻灯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谈谈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整数(自然数)小数负数分数。

手指记数石子记数结绳记数。

数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小数、自然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感念的理解与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相关概念,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认识在小学里所学的数的概念及有关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的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

2、师:数的认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数的整除,内容较多,我们先来梳理下前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梳理数的意义。

2、师:什么是自然数?是不是整数就是自然数?

3、小数的意义:

师:小数可以怎么分类?板书:(1)按小数位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又可以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还可以分为纯循环小数如0.55…、混循环小数如:7.23838…(2)按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否为分为纯小数和带小数(混小数)如0.78和1.25小结:小数实际上是特殊的分数。它特殊在哪里呢?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4、分数的意义。

三、梳理数的读写法。

1、师:下面我们复习梳理第二个内容数的读写法,提到数的读写法我们就要说一说计数单位和数位表,谁来说说我么学过的计数单位有那些?课件出示: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2、师:大家看着个数位表,从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数位是指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如万所占的位置是万位,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有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3、做一做:课件出示。

小结:谁来说一说整数在读数、写数时应注意些什么?小数在读数、写数时应注意些什么?课件出示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梳理数的改写。

2、数的改写。

师:有时候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我们做一下练习。订正时问一问是怎么得来的。

小结:数的改写只改变计数单位,结果是原数的准确值;取近似数是在改变计数单位的同时,对尾数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出近似值。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去尾法和进一法,一般情况我们采用四舍五入法。

3、梳理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五、巩固练习:练习卷。

六、全课总结:谈谈今天的收获。

认识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相减相差{牛奶比果汁多1杯3-2=1

果汁比牛奶少1杯 3-2=1

相除倍数{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2/3=2/3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3/2=3/2

(2)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

(3)导入:其实,当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还有另一种说法,想学吗?如有学生表示知道的,可以让学生来介绍介绍,再让所有学生看书验证这个学生所说的是否正确。如果学生原来不知道,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

(二)初步认识比:

(1)指名介绍:还可以怎样来说?(学生介绍,师指板书:)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

(2)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3)通过看书自学,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结合学生交流,认识比各部分名称,读法、写法。

(三)认识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学们看一看,刚才的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2)对!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是几比几,不可颠倒顺序。

(四)巩固练习

1、 出示练习十三第1题

(1)要求学生用比来表示

(2)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小结:要填一个数量与另一数量的比是几比几,只要怎样看就可以了?只要看这两个数量分别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比几。

2、出示试一试

(1)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在这几个比中,是哪两个数量在比较?(学生默读题目后回答)

(2)每一个烧杯上面的比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学生可以用份数叙述,也可以用分数叙述,要求两种理解都要到位)

3、如果六1班男女生的比是4:5,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吗?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一) 谈话导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二) 教学例2

1、呈现例2,学生阅读题目后提问: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说明:在这里还是用除法(路程时间)计算出速度,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谁会说?(学生口答,教师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三)理解比的意义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比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板书: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完整: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小结:两数相除既可以用倍数,也可表示比来表示两数关系,简称倍比关系。

(板书)

1、在900∶15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60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那么900∶20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表示什么?

3、你能说出例1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各表示什么意思?

1、认识黄金比:

这里三个不同形状的照片相框,如果让你选的话,你选哪个相框来放自己的照片?为什么?(第一幅和第三幅画要么太长,要么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呢?你能算出这幅画长和宽的比值吗?(学生算出长和宽的比值大约是0.618)听说过黄金比吗?黄金比的比值大约是0.618。其实呀,长和宽的比值大约是0.618的长方形,被认为是最美的。

2、认识国旗上的比

三副国旗图片,哪副看上去最舒服?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比值是1。5。

3、糖水的甜度

(1)(出示:三杯糖水,并标出糖与水的质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第三杯1∶40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吗?为什么?

(2)(出示第四杯糖水,标出糖10克,水100克。)

现在哪杯糖水更甜?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你能说出这几杯糖水的糖与糖水质量的比吗?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思考:

因为实习教师王老师要上《认识比》这一课,所以我和她一起就教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在用比表示两个具体数量的关系时,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表示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表示两个不同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这两种情况,然后概括出比的意义。

例1有2杯果汁和3杯牛奶,怎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要得出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由此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由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引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结合这两个比,讲了比的表示方法(写法与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如果联系2/3是23的结果,3/2是32的商,学生就能初步感受比与分数有关,分数与除法有关,因此比与除法有联系。如果结合2杯、3杯这些具体数量来体会2∶3和3∶2,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对比的认识就能深刻一些,写出比也方便一些。

第68页 试一试是结合图意解释比,进一步感悟比的意义。直观的图示为各个比创造了现实情境,赋予各个比具体的内容。解释比的'意义要联系图意,看着比先逐一回答卡通提出的问题,再用几倍或几分之几逐个描述水与洗洁液的体积关系,必须把两层意思都归结到相应的比上去,把学习心向和注意力紧扣在对比的体验上。

例2先让学生分别计算小军、小伟的行走速度,引起对路程时间=速度的回忆。然后教材指出,可以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分别写出了两人走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是900∶15、900∶20,让学生感受两个不同类数量间的除法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 第69页试一试把3∶5改写成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是沟通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目的是加强对比的认识。把比写成除法算式,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而把除法算式写成分数是旧知识。

比、除法、分数的相互关系重在理解,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要通过改写来体会和掌握。至于比、除法与分数的不同,在改写中也能有所感受,不必刻意去区别。

课前思考:

比的意义这课是在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及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能解答简易方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意义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让比的意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的教学之中。

比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虽然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要:让学生理解1.比的意义就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的是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表示的是第三种量,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即速度)。 2.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课后反思: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

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这节课我先出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数量提出许多问题,有选择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用算式表示。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倍,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来解决,今天我们来研究对两个量比较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引出比的意义教学。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这部分中,因为分数、除法、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比的意义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比、分数、除法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除法的是一个算式。

黄金比在这节课中没能讲到,打算明天的课上再做介绍。

周一下午高教导在六(3)班上了一节数学课《认识比》。听课后,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师们及时进行了评课,大家都感到这一节课上得有效、实在。这一学期,我也任教六年级数学,所以听了这一课后,受益非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愿和组内老师一起探讨。

一、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拟定简明、切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流程的准绳,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本课中,高教导在教案中这样表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短短的两句话中涵盖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与情感态度方面的达成目标的描述。

二、本课时的教学环节简洁、厚实

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本课中,共分四大板块,即教学例1,初步认识比;教学例2,认识比的意义;认识比值,会求比值;探索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每一板块中还有很丰富的内容,如第一板块中,先由例题1使学生认识到两个数量相比较可以相减或相除,进而再认识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间关系时可以用比来表示,并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和读法、写法,再通过练习十三第1题认识比是有序概念,最后通过试一试沟通比与除法的联系。又如,在巩固练习部分向学生介绍了黄金比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有关国旗的长与宽的比这一知识,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体验的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流程让听课老师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环节是非常实在和有效的。

三、本课时的媒体运用简单、扎实

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教导在课中自己设计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之为课堂教学有效服务。让大家感受较深的一处是教学试一试时,教材提供的是四个没有刻度的长方体容器,每个容器上标有不同的比表示每种溶液里洗结液与水体积的关系。高教导制作课件时考虑到要让学生理解这里的1:8也可以表示洗结液一份,水8份,于是课件上出现了将容器平均分成9份,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洗结液一份,水8份。这样的处理能直观地演示洗结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并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返璞归真是新课程对数学课堂回归本质的热切期盼,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多一些理性,追求简约,崇尚真实,以创出一片课改实践的广阔天地。

线认识教学设计

王亚玲。

吴正宪老师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这句话使我记忆犹新。所以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一直把预设周全作为备课的一条标准。“线的认识”这节课结束后,我静静地反思了一下这节数学课,体会有以下几点:

1、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在授课之初,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紧密联系着学生生活的实际,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示生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动机。

新课标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的理解数学。”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生活中到处都有线,让我们去找找看吧”这一生活实际中的话题,为学生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找线,从而引入课题《线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3、展开生活画面,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线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时时能看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的真实。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归纳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我还让学生把线段、射线和直线进行比较,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使学生获得知识与形成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这个新课程理念。

4、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在教学中,我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大家看到铁轨时,有什么感觉?”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觉得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交流,让他们观察,猜想,独立思考等,从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不足:

本堂课时间安排上有点“前松后紧”,所以造成整课的不完美。整个教学的过程,操作性还应加强,学生参与面还要再广一些,这样,不但获取了数学的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发展了数学能力。

《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

张齐华报告“从几个案例看教师的专业成长”精彩论谈。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

教学方法是被教学内容本身决定的,是内容的需要,内容决定着外在的方法.

所教的内容是什么,在整个知识序列之中占什么地位,要瞻前顾后.

多读书,多钻研,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数学老师的视野。

深入思考教学内容。

数学教师要善于深入思考教学内容,找出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出本质的东西。

教师听课的时候要多问自己一些问题。

能这样吗。

《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2008-9-25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飞上了太空。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想不想再来分享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请看(课件播放“神七飞天”)。

老师还摘录了一些报道,谁来读一读。

(课件展示)“神舟七号”以每秒七千九百米的速度驶入太空,经过六十八个小时的航行,飞船在航行了一百八十五万千米之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师:这个信息有数吗?读一读,。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像这样的一类的数。板书:认识整万数。

二、引导探究。

介绍主讲老师:今天,高老师还请来了徐老师和我们共同学习,我们来认识一下。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优质教学资源)。

生:最多只能拨10个。

生:不对,应该是9个。

师:那想想,要是再添一个,满了10,那就得——。

生:满十就得向前一位进一了。(屏幕显示:满十进一。)。

师:满十进一,知道了这个规则,我们就玩一个拨数的游戏,好吗?

师:准备好了吗?第一个请在计数器上拨3这个数。

请拨第二个数30第三个数请拨300请拨第四个数3000。

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刚才高老师报的的4个数,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可是,同学们用的珠子的个数——。

生:一样的。

师:那不同在哪里?

生:因为它们拨的数位不同。

师:这样看来,同样的3个珠子,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相同。

师:像这样拨下去,第五个数该拨谁?

生:三万。

师:他觉得拨30000,想法跟他一样的请举手,(屏幕呈现30000)请看大屏幕,高老师给他请出来,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这样大的数。

师:这样,认为能拨出来的同学,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拨。其余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反驳。

生1:可以在千位上拨30颗珠。因为10个千是一万,30个千就是三万。

生2:不能这样拨,计数器每个数位上最多只有9颗珠,哪来30颗珠?

生3:在计数器上拨珠,满十就得进一,更不要说满三十了。

师:用这个计数器拨三万,有困难,是珠子不够吗?

生:不对,是我们计数器上的数位不够。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办法?大声的说一说。听懂的请举手,我们班的同学不但聪明,而且善于认真听别人的发言。

生:把两个计数器合起来,并在左边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3颗珠。

(课件展示)师:请看大屏幕。

师:猜猜他在这里哪一位上拨的3个珠子。

师:想对了,可问题出来了,个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的是三,怎么会是三万呢?

(课件展示)师:请继续看大屏幕,听清徐老师的要求了吗?同桌俩合作,改一改。

(课件展示)师:我们来核对一下,从右往左数,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写得跟老师一样的请举手。

师:有了新的计数单位,那么数位顺序表是不是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呢?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以前所熟悉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那万位的左边依次是哪几位呢?请打开课本到第86页,填一填。

师:核对后,和同桌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播放优质教学资源)。

听听徐老师是怎么说的?请看大屏幕。

三、巩固运用,深化新知。

师:有了新的计数器和数位顺序表,我们就能认识更大的数了。

(1)(课件出示)先来看刚才信息中的大数“一百八十五万”

师:一百八十五万究竟是多少,你能在新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

学生试拨,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请一个学生上台试拨。

师:他拨的是185万吗?给出你的理由,你们是怎么看出这个数就是185的?

生::在百万位上拨1个珠,表示一百万:在十万位上拨8个珠,表示八十万;在万位上拨5个珠,表示五万,合起来就是一百八十五万。

师:能不能这样拨呢(屏幕上呈现计数器,上面拨了“185”)。

生:不能,

师:哪有问题?

生:你拨在个级了。

师:你觉的185万应拨在哪级上?

师:一百八十五万这个数你能把它写出来吗?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对照计数器来写一写。(学生试写,教师请一个学生板演)。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写对了没有,跟他完全一样的请举手。

师:有一个问题,个级上一珠子都没有,为什么要写4个0来?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写整万数的时候,分成两部分写,先写万级上的数,这个数有几个万,我们就先写185,再写个级上的数,个级上一珠子也没有就写4个0。

师:请看大屏幕徐老师带来的信息。

(2)出示:2003年,我国茶叶产量……(课件播放优质教学资源)。

你能在计数器上先拨一拨,再把这个数写出来吗?

师:它有多少个万?我们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这样写可以吗?

(3)出示2003年我们甘蔗和油采籽的总产量。

继续看老师提供的信息,再拨一拨并把这两个数分别写下来?

师:写得真好!观察这几个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级上都有四个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整万数。这些整万数,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师:像1850000,怎样能既准确又迅速地读出来?

师:咱给这些数先分级,画个虚线作标记就行。万级上是多少就读多少万。能清楚地读出来吗?(齐读)。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写在本上的几个整万数,先分级再读一读。

770000,万级上是77,就读七十七万;万级上是9024,就读九千零二十四万;万级上是1142,就读一千一百四十二万。)……师:万级上是“多少”——齐声说:那就读作“多少万”。

师:请看徐老师有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的,请看(课件播放优质教学资源)大家一起读一读。

师:观察每一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组中的两个数,所用的数字是一样的。

生: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多四个零。

生:两个数读法也不同,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读一个“万”。

师:光会读、会写这些数还不够,他们究竟有多大?下面,一起来真切地感受一下吧。

(课件播放优质教学资源)读一读横线上面的数。

(1)盐城市南洋小学占地面积大约是20000平方米。

(2)天安们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有400000平方米。

师:天安门广场大不大?

对教学设计认识

1、正确地理解教材。

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或思维导图。能够整体把握学段教材。首先,让我们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

2、实证性地分析学生情况。

3、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

(1)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

(2)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表述具体,具有可观察或可检测性。

(3)过程与方法目标与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表述有可操作性。

(4)三维目标表现为一个过程的多个方面,能进行有机整合。

4.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学实施主要包括以下七点内容:

1.教学语言精练、生动。

(1)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和副语言加强信息传达的效果。

(2)根据学情灵活地进行讲解、阐释、举例。

;..2.熟练运用板书。

板书设计巧妙,突出重难点和知识间的联系,有一定结构性。板书的呈现随着课堂进程有生成性。板书字体端正,大小合宜,有一定书写速度。板书包括正板书和副板书。

3.恰当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4.恰当地提问与有效追问。

(1)根据教学设计时构想的主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对象、以恰当的方式提问。必要时对主问题进行变通处理。

(2)根据课堂上变化的学情,临时提出一些散问题,或引起学生注意,或促进知识掌握,或启发思考。

(3)问题本身及其表述能让学生理解。提问精当并有一定顺序,避免杂乱、肤浅等弊端。

(4)掌握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停顿、搁置、分配等提问技术对学生进行灵活有效的追问。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反应做出强化。

6、合理调控课堂节奏与内容的走向。

;..7、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学生。

(1)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满足于少数积极学生烘托的课堂气氛,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利用提问、目光交流、走动接近、个别指点等形式,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进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

(2)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面谈、笔谈等形式,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指导。

三、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标准:

1.学生的学业评价。

(1)能够利用提问、活动观察、态度表现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学习。

(2)能够选择题目或命题,以考察学生当谈学习的效果。

2.具有教学反思能力。

(1)能够评课。

(2)根据学生的表现,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成败,养成反思的习惯并能够根据反思结果提出自己近期改进教学的想法。

;.

《认识8》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的数出8和9、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6—9数的顺序,会用“〉”、“”、“=”这些符号比较它们的大小。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会用8、9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6-9的数序。

教学难点:能工整地书写8、9。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圆片、计数器、点子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53页的主体图)当你来到这样一个花园里,你有什么感觉?

二、探究体验。

师:在这样美丽的花园中你都发现了什么?

师整理板书:大树(图)蝴蝶(图)。

小花(图)花盆(图)。

汉字(图)人(图)。

数一数、摆一摆:请大家用小圆片摆出和花一样多的数量?(8个)。

再添一个是多少?(9个)师板书:8和9。

2、掌握数的顺序,比较熟的大小。

请大家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出8和9,和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先拨7个珠子,在拨上1个珠子,就是8个,8个珠子,再拨上1个珠子就是9个珠子。

请同学们数一数54页直尺图上的数字,并观察点子图,你能发现什么?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直尺图上的数字从左向右每次多一,从右向左数,是每次少一;我知道了点子图也是从左向右每次多一,从右向左数,是每次少一;我还知道9比8大,7比8小。

3、完成54页中间的4道填空题。

读算式板书:7889。

8798。

师引导学生观察这4道题,发现每竖行对着的这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4、感受8和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区别。

指导学生给54页蝴蝶涂色。

5、写数字: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8的第1题,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正数和倒数。

2、完成练习8的第2题,问:你是怎样连的?

四、家庭作业。

1、你发现生活中8和9还可以表示什么?说一说。

教学反思:。

1.在教授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时,我充分利用了挂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并且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

2.在教授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时,我使用了直尺。学生通过学习直尺上的0-9的数字很直观的掌握了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并且我安排学生看着直尺整着和倒着数直尺的数。

3.在比较9以内的大小时,我使用了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使学生在比较了8和9的大小后,非常直观的了解到9大于8,8小于9。

4.在教授8和9的写法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书空,最后才在课本上描红。这样安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5.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式,让班级中的一个小组起立,听老师口令,“请从前往后的第8个同学站起来!”“请从前往后的8个同学站起来!”这样的安排,学生直观而形象的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区别。

《认识角》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一、谈话导入。

生:角。

导入:对,是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二、新授。

(一)感知角。

1、出示插图:剪刀、钟表、红领巾。

告诉学生:剪刀上有角。学生模仿说除钟表、红领巾上的角。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请各小组同学拿出用纸做的角,摸摸这里,有什么感觉?(刺人、很尖)对了,也就是说,尖尖的,这里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作顶点。

(2)再摸摸这里,又有什么感觉?(很光滑,很平)对,也就是直直的,我们也给它们取个名字,叫边。

《圆认识》教学设计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4)通过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探索的`能力。

重点:掌握圆的特征,会使用圆规画圆。

难点:会使用圆规画圆。

一激趣定标。

(一)复习导入。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平面图形。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投影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今天,老师就再次带领大家走入我们的平面图形世界,并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圆。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认识线教学设计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教材37—38页)。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含义。

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教学媒体图片。

一、探索新知。

1.小实验。

出示图片《小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想把一块木板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学生讨论、汇报。

2.画直线。

(1)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

(2)在本子上画两个点,试试经过两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

汇报结果。

二、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出直线的基本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三、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图片《实际运用》。

师:同学们还能找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应用的其他例子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来。

四、小结。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五、巩固练习。

过一个点可以画出()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过三点至少可以画()条直线,最多可以画()条直线。

“认识比”教学设计

结合“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比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自学和合作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过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求比值或化简比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通过求比值或化简比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正确的写出比例。

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学卡。

1.复习学过的有关比的知识。

2.谈话引入新课。

1.教学比例的意义。

你们能说出每幅图的长与宽的各是多少吗?请在学习卡上写下来。

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完成学习卡的第一题。

2.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交流反馈。

(2)引出比例的意义,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3.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我们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自学16页的“认一认”,完成学习卡的第二题。

4.利用新知,学以致用。

师:在图上这五张图片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系统的总结,传递给学生一个信号,考虑问题要多方位思考。】。

5.内化意义,提高认识。

(1)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怎么办?”

6.引申应用。

学生自学数学书的16页的问题三。

7.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8.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p17,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在比例的意义后面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

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400。

“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80×5=2×200“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这样的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式。

通过计算,大家发现所有的比例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说出来?

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着80:2=200:5)教师边问边改写成: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