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同步教学教案(通用16篇)

时间:2023-11-19 06:12:24 作者:书香墨

高一教案涵盖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教案范文,希望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

高一语文教案新编教学设计参考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2、精彩片断赏析。

3、项羽人物形象探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范增献计。

宴会前项伯夜访起因。

(1、2)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范增举玦。

(3、4)项庄舞剑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张良献礼结果。

(5~7)无伤被诛。

三、精彩片断赏析。

[转载]《鸿门宴》教案2[转载]《鸿门宴》教案2[转载]《鸿门宴》教案2[转载]《鸿门宴》教案2[转载]《鸿门宴》教案2[转载]《鸿门宴》教案2阅读文章第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理清背诵思路。

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如下图:

玦项剑项帐项。

举羽舞伯闯王。

增不庄翼哙款范应项蔽樊待。

四、项羽人物形象探究(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提问1: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提问2: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

(2)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拓展: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一)。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二)。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三)。

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_巨猾对比鲜明。

提问3: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学生讨论)。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五、分角色朗读。

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语文教学教案高一

教学目标:

1.整理掌握文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知识。

2.能根据表达目的选择恰当的措辞和语气。

3.认识青春,把握青春,尊重父母,自我反省,平等对话。

教学重点:

创设适宜气氛,促进学生探讨,自主体悟青春及与父母沟通的意义和技巧。

教学难点:

入乎课文之内,出乎课文之外,自主体悟课文主旨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

1.通过设计的活动,形成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重对话关系,体验青春美好和父母艰辛,重视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

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储备,在对话交流中,逐渐体悟到青春易逝,体悟到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们烦恼。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杨子的散文十八岁和其他,也许能解除我们的不快。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十八岁和其他》。

推进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对父母有很多话,有很多牢骚想说,能不能说出来,让我们倾听,集思广益,想想解决办法。(讨论)。

生1:我觉得父母就知道关心我的考试成绩,烦死了。

生2:我爱看nba,可人家就是不让看,星期天也不让看。

师:可怜天下“孩子们”的心啊!大家刚才谈的,似乎在揭示一个矛盾,矛盾双方就是父母与孩子。究竟应怎样看待这种状态呢?请大家认真阅读第二部分“两代人的矛盾”等会儿我们再结合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读第二部分。

师:好,读完后大家再畅所欲言。哪位同学如鲠在喉,想一吐为快?————好,有请。

生:略。

师:用原文回答。

生:“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噪。”

生:“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好像就是说我。不过,有时我也很清楚,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改不了这些臭毛病,就像是‘青春疙瘩痘’一样。”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各位的做法:自我反省。也许我们习惯于关注他人,而常忽视了自己的错误。自我反省,是种冰释矛盾的巨大力量。

板书:自我反省。

师:那么,原文中提到如何“化干戈为玉帛”的呢?

“父母与子女间”要“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大家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

师:简洁点。

“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

播放周华健歌曲《亲亲我的宝贝》。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长大了,然而,谁会忘记是父母的爱把自己养大的啊。可是,不少同学平时一听到父母的话就烦了,就急了,甚至发火了,赌气,摔东西,甚至出走。“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我想换种说法:“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父母既为人生导师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父母为最。”

板书:父母知己。

众生读第三部分。

师:哪为同学先拔头筹说说你的看法?

生:读书既苦,但同时又是乐的。

生:读书苦与乐并不矛盾,苦未尽甘从何而来?

生:读书的苦与乐是两种高低不同的境界。

(生略)。

师:简评略大家有多少认为读书是很快乐或是基本快乐的呢?

举手不会很多。

师:什么原因呢?

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生:对父母依赖心理太强了。等等!

(生略)。

板书:读书最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青春,把握青春,尊重父母,自我反省,平等对话。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对话沟通体悟。

众生独自写作,五分钟后同桌交流。

生:青春像朵花,清新可人,总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青春像只鸟,确切的说是只鹰,有着远大的志向,有着顽强的毅力。

青春像幅画,没有油画那繁多的并且浓重的色调,有的只是清新的并且明亮的色彩。

青春像串风铃,在阵阵清风中,演奏出美丽的乐章。

青春不是无休无眠,是需要安慰的;青春不是珍贵,是昂贵的消费不起;青春不是寂寞,是找不到同类。

师:我们欢欣,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正拥有如此美好的青春。青春万岁!

板书:青春万岁!

活动体验。

学生讨论发言。

师:你们和父母间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讨论发言。

师:课文中那些话讲到同学们的心坎上了?

学生讨论发言。

课堂小结。

师:大家看黑板,哪位同学能根据板书来总结一下?

讨论。

青春是美好的,在美好的青春时光里,不要忘了我们身边的知己———那就是我们的父母,不要忘了要与父母主动沟通和自我反省,同时,更不能忘了,珍惜时光,刻苦读书,因为读书最乐。

布置作业:

请阅读《傅雷家书》摘选和李春波演唱的《一封家书》的歌词,结合个人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父母知己。

青春万岁。

主动沟通。

高一语文教学指导教案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三、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结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一、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二、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学们,这首词气势雄浑,磅礴浩荡,有气吞天下之势。正如有人评价苏轼的风格说:“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评价很恰当。苏轼的诗词是这样,他的散文又怎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一篇着名的散文《赤壁赋》,仔细体会他散文的风格。

二、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学生陈述搜集的材料。

苏轼的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2背景性资料。

苏轼被贬黄州。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_,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_的把柄。那些_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可采取个别诵读、整体指导,再集体诵读的方法。

四、品读课文第1、2段。

问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明确: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澈,如梦境一般。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第1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问2:第1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月出》。第2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明确:《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思慕的焦点只在爱人身上,写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赋》中之歌虽从《月出》化出,但胸怀、境界却更加邈远空阔。歌的前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人,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问3: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明确:第2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五、总结、扩展。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文如此,诗亦如此。《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亦由写景起笔,由如画之江山,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本文也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先写秋夜荡舟、饮酒放歌之乐,再写萧声之悲,都是为下文作铺垫,意在引出作为主体的主客问答。后一部分的课文,我们下一课时再作品读。

六、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背诵1、2段,熟读3—5段。

第二课时。

一、品读3—5段。

问1: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明确: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_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既是英雄又是诗人的人物最终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问2: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问3:结尾段感情如何?

明确:“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问4: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问5: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是什么?

明确: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问6:为什么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明确:。

(1)引出赋的特点。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为主”。形式上:句式对称整齐,声律和谐押韵(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二、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三、扩展:比较阅读。

1阅读《后赤壁赋》,体会两篇《赤壁赋》的思想意义、写法方面的异同。

讨论题:。

(1)第1段“找鱼找酒”的叙述在构成情感线索上有什么作用?

(2)梦中遇见道士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3)写了梦游的经过后,作者又添了梦醒寻道士的一笔,寓意是什么?

4)《赤壁赋》有直接表达情感的特点,与之相比,《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

2《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与《赤壁赋》有何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古代英雄的向往,这是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发出功业难成、光阴虚掷的感慨。词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情。

《赤壁赋》:作者超脱了被贬谪的苦闷,也超越了人生短暂的苦恼,进入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思考。赋抒发了丰富的情感,更阐发了人生哲理,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则读书笔记。

高一语文同步课程教案

1、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诗歌《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徐志摩是中国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作《再别康桥》细致入微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3、艾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的原名是《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专》《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5、《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6、司马迁是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8、西汉司马迁(作者)创作的《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等。

10、鲁迅19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其中篇小说《阿q正传》通过对主人公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11、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12、夏衍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其创作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1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散文《雅舍小品》等。

14、《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荆轲刺秦王》选自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编写的《战国策》,《鸿门宴》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记念刘和珍君》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小狗包弟》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

1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奉为“至圣”,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编辑整理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6、《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他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该书共分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并称“六艺”。

17、《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的“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指50岁,“耳顺”指60岁。

18、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国别)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主线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重要作品还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

19、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踪迹》《欧游杂记》等,其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借写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委婉地抒发了作者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感情。

20、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其散文《故都的`秋》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21、陆蠡是中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等,其散文《囚绿记》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

2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23、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24、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是“楚辞体”,又因为以屈原作品《离骚》为代表,所以后世也称此诗体为“骚体”。

25、《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编辑。《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共373句。

26、《诗经》中的《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在文学史上并称为“风骚”,分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27、《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歌颂了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28、《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29、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诗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其诗作《短歌行》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30、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31、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美称,世称“王右军”。其散文《兰亭集序》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批判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

32、苏轼是北宋(朝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开豪放词派之风。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33、王安石是北宋(朝代)著名文学家、政治革新家,世称王荆公,又称临川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游褒禅山记》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4、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其演讲辞《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对青年学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35、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国别)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其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集中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与憧憬。

36、雨果是19世纪法国(国别)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1831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主人公是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另一部小说《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是冉阿让。主要作品还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37、《家》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小说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其中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

38、巴金(作家)的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家》,该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是爱情和婚姻纠葛,主题是通过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三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为主干,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败落,表现青春和美好的感情如何受到封建家族统治的迫害,以及年轻一代的叛逆和反抗。

39、小说《家》中的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小说写他许多大胆而又幼稚的“新潮”行为,如向“门户不当”的婢女鸣凤表示爱情,帮助觉民逃婚等。他的大哥觉新由于受封建礼教约束较多,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小说还刻画了其他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敢于以死抗争的纯洁的丫环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梅芬,善良厚道的瑞珏,专制家长高老太爷,败家子克定,荒淫的假道士冯乐山等等。

40、在雨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男女主人公分别是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在愚人节那一天,巴黎民众抬着巴黎圣母院的敲钟卡西莫多在圣母院前面的格莱芙广场上欢呼游行。当天夜里穷诗人甘果瓦发现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被两个男人劫走了,并认出其中一个男人是卡西莫多。后来巡逻的弓箭队队长弗比斯救了这个吉卜赛少女。这个少女又救了在黑暗中误入乞丐和流浪汉聚集的“奇迹宫”大厅的那个穷诗人。愚人节第二天,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忍,只有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把水送到他的嘴里。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弗罗洛因为觊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指使卡西莫多劫持了她。当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卡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弗罗洛的狰狞面目,猛扑过去,把他从钟楼顶上推下来摔死。

41、《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高一语文同步教学教案

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学习作者选择平常事物表达深刻情感的方法。

2.学习本文用对比衬托表达深刻感情的手法。

3.品味通俗、简洁、亲切又带有京味儿的语言。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难点: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设计思想。

《想北平》属于“月是故乡明”专题中“漂泊的旅人”板块,本文要着眼于让学生领会故乡施予每个人的深刻的烙印。但是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北平这样的大城市,就更为不易了。老舍写“我的北平”,采用对比衬托手法,集中地表现了北平最主要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老舍在文中表现出了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其情缱绻,足以深深打动读者,但是对于生活阅历比较贫乏的学生,对于这种情感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只能指导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去慢慢地理解、体会。在教法上着重文本研习,充分利用对话栏,让学生课前预习中进行评点,选择合适的问题,全班研习。

本文的特点就是老舍对北平的独特的深情,文中自然流露的强烈的主观色彩;以及老舍本身所具有的平民气质。散文教其他文体更有主观性、情感性,更宜用“体验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而要体验作者的情感,就要联系作者生平,作品,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基于散文本身所具的语言美,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悟语言的魅力,而朗读本身也是培养语感的途径;教和学的过程中坚持“让文本自己开口说话”,用作者的话解读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多用讨论,加强生生互动。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他降生的第二天(2月4日)正当“立春”。老舍是他的笔名。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_”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

据统计,在老舍的作品中共有240多个北京的真实地名。这种细节上的真实是老舍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显著特点之一。北京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也成了老舍作品主人公的故乡。北京是老舍创作的源泉。

他生于北京西城舒姓的贫寒家庭,满族。父亲舒永寿清朝皇城护军,正红旗。母亲马氏,贫苦出生,正黄旗。(所以我们在课文中看到的北平更多的是属于平民的北平。)。

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它们的“北京味儿”(即指用提炼过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希望。)很浓。代表作,一般公认的有:长篇小说《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全是写北京的。

2.《想北平》《故都的秋》比较。

相同点:

首先二文皆流露出浓厚的平民意识。前者选取的是北平最平常的民居、平常的牵牛花、无声无息落满一地的槐树的花蕊、叫声凄切的寒蝉以及“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可以说,一切都那么平常,那么亲切,那么富有地方特色。为何不选别的,我想这与作者具有的平民意识是分不开的。而以平民文风著称的老舍在《想北平》中依然流露出他一贯的平民意识。文章写到了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而且物美价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赞美,令人深受感动。其次是二文都运用对比手法对故都进行烘托。《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拿南国之秋来与北国之秋做比,因为郁达夫是南方人,这样对比,自然真切得很,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老舍呢,好像觉得国内的城市很不够味,干脆将列为欧洲四大名都的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来做北平的配角,越发衬得北平的那种复杂而又没有边际的特点突出了。最关键的是北平的特点令作者心安,回到北平,就像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母亲的脚下一般恬适、平和和满足。而且老舍在写到北平的果子多时,还特意拿了令人产生隔阂的美国橘子来和新鲜上市的带有浓厚自然气息的黑枣、柿子作比。相形之下,那份北平人特有的自豪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到此处,读者仿佛看到了老舍先生脸上的那份自得不已的神态。

同中有异:

我们知道,郁达夫出生于浙江,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喜欢故都北平,是在与其他城市做了比较之后得出的,是出于北平的氛围与他的喜好、他的心境相吻合的情况下的喜欢;而老舍对北平的那份情愫就不是如此简单了。因为在老舍心中,对于北平,已不能仅仅用喜欢来描绘,简直就是热爱。老舍生于斯,长于斯,由他来写北平,那份热爱是从血脉里流出的。正如他自己所写的一样:“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他写到动情处,竟忍不住要落泪了,那是怎样的一份深情啊,只有久离故乡的游子才能体会得出。

再者,二文写作的切入点也不同。《故都的秋》写的是北平的秋天,表现的是作者欣赏的那种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而《想北平》则信笔拈来,选择整个儿与作者心灵黏合的那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以及它们承载的情感来写。可以说,“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两篇文章中,都随处可见平平凡凡的景物;这说明老舍先生和《故都的秋》中的郁达夫相同的——“平民意识”。

由此看来,散文的美未必都来自美景美物;主要在于有一颗感悟美的心,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设计。

导入2:让学生回忆背诵思乡的诗词。

走近作者。

观看ppt。

ppt简介作者。

解题,抓住“想”

听讲。

讲解,准确把握题意。不是单纯地介绍北平,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

主导学生活动:

速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他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从1-3节中找出相关语句。板书。

朗读、思考勾画、发言。

“我的北平”(第一节);。

(第二节);。

“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第三节)。

主导学生活动:

研读研读课文4—6节,提出问题。

请概括作者笔下北平的特点。

概括、发言。

动中有静。

布局合理。

贴近自然。

主导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

北平的特点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朗读、思考、标注、发言。

衬托手法。共三处:

巴黎热闹——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

美国的橘子——北京的玉李。

主导学生思考:

结合写作时间,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阅读、思考体会、发言。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三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学教案

1、与文字对话。

《伙伴》一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猎人马哈多和他的伙伴——猎狗和乌鸦之间的故事。要让学生在学文过程中,感受到作为伙伴。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彼此的牵挂。本课应从两方面来把握故事,一是猎人马哈多和猎狗一起救助了一只受伤的乌鸦。(体会伙伴们在一起生活的快乐)二是乌鸦帮猎人马哈多又救助了被困的猎狗。(体会伙伴之间的关心,互助和牵挂)。“伙伴”是理解课文最关键的一个词。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伙伴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并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处。

2、与编者对话。

《伙伴》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以“感受真情”为主题。“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倾斜的伞》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我与外公那种爱的传递与延续;是《伙伴》让遇险的猎狗最终获得搭救;《信任》一文中,无人看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金色的蒲公英》,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用心;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二、教学目标。

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文中5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来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自己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预习本课,了解大意,解决生字词,师准备生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那你们觉得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3、师生共同理解“巡逻”,“焦急不安”等词语。

4、了解学生读文情况。(指名读)。

5、说一说,文中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画出有关语句说一说。

a、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谈谈感想。(课后练习三的三句话)。

b、如:第4段,抓住重点词语,“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得了大病”等,体会马哈多对猎狗的关心和牵挂。

3、出示课后练习四的两句话。

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读读这两句话,谈谈体会之后,说一说两个“究竟”的不同含义。

4、情感朗读。

四、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应该更了解“伙伴”的含义了吧,那你觉得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你又是怎样做的?说一说,并写下来。

五、指导书写。

1、“抹”右边是“末”而不是“未”。

2、“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3、“猎”可以和“借、错”等字对比来记。

高一语文同步课程教案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高一语文同步课程教案

1、了解诗人艾青的创作风格。

2、整体阅读,理清思路,学习本诗借助鲜明的人物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生于193月27日(农历2月17日),浙江金华人。现当代诗人,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他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大诗人、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古罗马竞技场》等是他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被寄养到一位贫苦农民家大堰河家。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开始读书,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诗人站在铁窗前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思绪波动,,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曾经给予他母爱的保姆大堰河,激起了他情感的涟漪,情不能自已,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学习过程】。

一、熟读全诗,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叱()骂瓦菲()匾()碾()。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菲泥泊苔。

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堰掐凌忸苔碾。

揠陷棱。

偃谄陵纽笞辗。

4、摘录并解释重点字词。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这首诗,结合诗句,谈谈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个怎样的形象?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课后第一题)。

2、划分全诗歌层次,理清诗人情感脉络。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古罗马竞技场》等是他的代表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1、了解诗人艾青的创作风格。

2、整体阅读,理清思路,学习本诗借助鲜明的人物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生于1910年3月27日(农历2月17日),浙江金华人。现当代诗人,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他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大诗人、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古罗马竞技场》等是他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被寄养到一位贫苦农民家大堰河家。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开始读书,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诗人站在铁窗前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思绪波动,,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曾经给予他母爱的保姆大堰河,激起了他情感的涟漪,情不能自已,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学习过程】。

一、熟读全诗,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叱()骂瓦菲()匾()碾()。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菲泥泊苔。

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堰掐凌忸苔碾。

揠陷棱。

偃谄陵纽笞辗。

4、摘录并解释重点字词。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这首诗,结合诗句,谈谈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个怎样的形象?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课后第一题)。

2、划分全诗歌层次,理清诗人情感脉络。

语文教学教案高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希姆博尔斯卡的生平、创作风格和她的作品。

2.理解《底片》的内涵。

3.鉴赏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教学中难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希姆博尔斯卡,即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szymborska),1925年7月2日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库尔尼克的布宁村。1931年举家迁居克拉科夫,从此希姆博尔斯卡就一直生活居住在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姆博尔斯卡在地下秘密学校完成中学学业,随后在铁路部门工作。1945年波兰解放后,希姆博尔斯卡进入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同时开始写作,在《波兰日报》的青年副刊《斗争》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寻找词句》(1945年)。195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们为什么活着》,并于同年被吸收为波兰作家协会会员。

1953年成为《文学生活》周刊的编委,并主持该刊的诗歌部达20多年之久。

1954年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询问自己》,并获当年的克拉科夫城市奖。

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相继出版了诗集《呼唤雪人》(1957年)、《盐》(1962年)、《一百种乐趣)(1967年)、《任何情况》(1972年)、《巨大的数字》(1976年)、《桥上的人》(1986年)和《结束和开始》(1993年)。由于希姆博尔斯卡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她先后获得了波兰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学二等奖(1963年),德国的歌德奖(1991年)、赫尔德奖(1995年)。1995年波兹南的密茨凯维支大学还授予她“名誉博士”称号。1996年,希姆博尔斯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说她的诗歌“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诗人表示,她将把这笔奖金的一半以上用于发展波兰的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这对波兰非常重要。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我们为什么活着》和《询问自己》为代表。在这个时期里,她的诗歌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自然和动物、科技和发明、爱情与婚姻、贫穷和富裕、欢乐与痛苦……都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然而作者在描写这些客体时,并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不完全采取超然的态度,她对所描写的主题既深切关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且往往被自嘲、幽默、讥讽等冲淡和掩盖。在表现手段上,希姆博尔斯卡喜欢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去提出一些极富哲理性的问题,她的诗歌语言也极富个性,往往明白如话而又含义深奥,带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从而使她成为波兰当今最杰出的一位女诗人。

希姆博尔斯卡是一位谦逊的诗人,她认为了解诗人的生平对理解她的作品无所助益,研究诗歌必须从哲学和语言角度入手。所以她从不写自传,不喜欢接受采访,更不愿意向他人吐露私生活。有关她的个人资料公开的非常稀少,给我们的搜寻带来很大困难。

二、这首诗比较难理解,可以让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争论,从不同角度尝试理解诗的内涵,这是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学生很少见到底片的样子,可以用幻灯展示几幅底片,帮助学生理解底片中的形象与真实形象的不同。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底片》中写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哪几个方面的对比?

2.《底片》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什么思想?

三、小组交流。老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争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老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1.作者对底片的影像做了准确的描述,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她写到了天空、乌云、太阳、樱桃树、花和底片上的人。她特别注意到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几个方面的对比:

第一,黑白色的对比。真实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反映到底片中只有黑白两色,这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既真实又不真实。

第二,左右位置的互换。底片从正面看和反面看,它所反映的影像是一样的,但是左右刚好相反,而看底片的人很难知道哪一面是正确的。

第三,鬼魂与活人的对比。真实世界生动的人物到了底片中,感觉就像鬼魂一样。

2.诗的内涵的理解:

理解一:因为上述这些对比构成的奇妙的感觉,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的界线,将内心的感觉与真实的世界融为一体,所以就有了问候和提问,这也可以看作自己向自己问候和提问。心灵的自我沉思借底片这一独特的客体找到了一种表达的方式。

理解二:是对生活真实性的怀疑。

理解三:现实生活是无法用一种形式准确反映的。

四、师生探讨:《底片》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语言明白如话却含义深奥,令人回味无穷。

在表现方法上,本诗采用了白描、独白的方式。

在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单一和多样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张力,因此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

一年级语文电子同步教学教案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重点)。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

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小诗的内容,在跟读中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的认字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

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预设:“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一“人”不变,二人为“天”。

“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

“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

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比比,了解汉字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无误。

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

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

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

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

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

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视频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6.课件播放《咏鹅》画面,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如果仅仅停留在背诵古诗的层面上,必定让一部分基础厚实的孩子没有“食物”可吸收。此环节正是关注到了这一点,引导学生构建画面,理解诗意,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获。

六、共同阅读,作业拓展。

1.引言:下课了,汉字王国的小孩子们在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呢!

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6.分角色朗读。

7.讨论: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样的情况,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业: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汉字王国做客”的一系列情境。

1.情境示范。课件动画里的人物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以动画人物为主体的示范朗读,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示范的作用。

2.情境理解。《咏鹅》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前基础好的同学早已熟读成诵,但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却十分浅薄,机械的诗意理解只能是“蜻蜓点水”,而动画产生的情境却生动地再现了古诗内容。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欣赏中就理解了诗意,领悟到了诗情。

鲁版高一语文《荷塘风起》教案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3.探求主旨,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说大自然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肯定)不错,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是啊,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沐浴在自然的阳光中,绿色款款的走进眼帘,小河静静的流过身边,微风拂面,鸟儿欢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何等的心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一起去探寻颜元叔笔下的那一汪荷塘。

二、总体感知:

1.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标划出重要的字词。

澹澹(dan)无暇(xia)馨香(xin)纤细(xian)。

^(xiao)蓓蕾(beilei)宁谧(mi)树杪(miao)。

2.学生接读课文,标划出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教师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

3.学生思考暗含作者感情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在小组内交流。

热爱自然。

厌恶污浊。

向往高洁。

鄙视世俗。

三、精彩语段赏析: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为什么?

重点赏析雨中荷叶、荷花婀娜等段落。

四、拓展延伸:

假使你就是作者笔下荷塘里的一只荷叶,你目睹了荷塘二十年的沧桑,这一天,颜元叔来到你身边……请以《颜元叔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段话。

五、作业:背诵文章精彩语段。

作者联系: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一中邮箱:xue78611@yahoo.

作者邮箱:xue78611@。

鲁版高一语文《荷塘风起》教案网友来稿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对学生起到组织、引导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引导学生体味、感悟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关注自然、体悟人生。

教学重点。

1、品味精美的语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主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悟人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网络或图书,搜集摘录有关写荷塘荷花的诗文,并做评点。

2、认真地阅读课文,将读完课文后最初的感受和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记下,课堂解决。

《断章》教案,断章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语文】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4、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落日却回顾/回顾着远楼/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永远的蝴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朗读,感知春意;

2.通过多角度品读,感受春趣;

3.通过质疑析读,感悟春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角度品读,感受春趣;

教学难点。

通过质疑析读,感悟春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金文“春”,让学生猜这是个什么字?(春),然后出示解释:

“春,推也。”草字头中间一个屯字下面一个日字。屯字像一个幼芽破土而出,即在阳光的推动下,幼芽破土而出。草长出的季节就是春,表示万木生长,充满生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走近《春》,去感受春的魅力、春的神韵吧。

二、朗读,知春意。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是带着什么感情描绘这些景物的?

明确:作者描写了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人。是带着热爱和赞美的感情描绘这些景物的。

2.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去读呢?

明确:用轻松、欣喜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

朗读节奏是应该轻快还是缓慢呢?

明确:朗诵节奏是由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节奏可以轻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的内容节奏可以缓慢一些。

这篇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应该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整体节奏是轻快的,中间又有舒缓的地方,这样就给人回环往复的美感。

3.老师范读其中一段。如1-2段。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5.指名读课文段落。

三、品读,感春趣。

散文学会会长林非曾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朱德熙曾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

3.生来交流,老师作评价。

4.同学们,你们读的真认真(读的还不细),我认为文中对风的描写是最精彩的。风是无形的,课文里的作者却把风写得有形,有情。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写风的句子。

3-6段,全班分成四个组,每个组找一句段。

5.交流句子,学生画在课本上,老师及时板书:轻悄悄眨抚摸。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花的香轻斜。

6.同学们,根据这些词语我们看看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写风?

7.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8.那么这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风的什么特点?

如:”轻悄悄”,形容声音很低,写出了风的轻柔。用词是又采用了abb式,第一个悄用来修饰轻,第二个悄强调前一个悄,不仅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小草轻柔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韵律很美,这就是作者的妙处。例如:上课了,小明轻悄悄的走进教室。

“眨”字写出了春风的轻柔和可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春风晃动小草的调皮可爱。跟小草在玩耍。

“抚摸”写出了春风的温和。后面还写出了春风的传味,传声功能。多情。

“斜”字,没有风的出现,却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9.对比阅读林斤澜《春风》。

同学们,品着这些语言,我们如临其境,如感其形,江南的春风是那样的温暖、可爱、多情。我们来读一段文字来看看选段与本文有什么不同。出示选文,学生齐读。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明确:课文突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选文突出北方春风的猛烈,粗犷。

小结:同学们,两位大师的成功之处源于用心的观察和遣词造句,源于他对自然的热爱,对春天的赞美。本文的作者不禁借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更是在文章最后直接赞美了春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三段。

四、析读,悟春情。

1.学生齐读。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个句子是败笔,还是另有深意呢?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和作者的身份是分不开的。朱自清除了是散文家、诗人、学者外,还是民主战士。

让我们来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朱自清“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1933年他赴英留学归来,经过了一场“精神危机”,几年的留学使他改变了心境、开阔了视野,看到了新的生活前景。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这时他写下了《春》。所以说《春》既是对春天蓬勃生机的讴歌,更是朱自清心灵深处的情感写照。

这“早春野景”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也许只有这强壮的青年的比喻,才符合他当时的心境。

五、布置作业。

《春》是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值得品味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口语化的语言、用儿童的眼睛观察春天等,就留给同学们和你们的老师共同感受了。

郭丽丽。

初二语文新编同步教学教案设计指南

style="color:#125b86">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2

一、简单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二、理清课文的结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咱们的旅行是到农村去看戏,请翻开书第86页《社戏》。(大屏幕显示)。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相关资料。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外婆家在农村,少年鲁迅常随母亲探省,所以能和农民及孩子亲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社戏》就是一篇,这是作者41岁时写的一篇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作品,但它却有生活的真实性,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说有三大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大屏幕显示)。

三、复述课文。

概括复述课文,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四、研习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

(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穿始终的人物?小说再现了他什么时候的生活情形?

明确:贯穿始终的人物是“我”——迅哥儿。小说再现了他少年时候在平桥村的生活情形。

(2)“我”在平桥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什么?除此之外,文中还写了什么活动或事情?试据此梳理课文结构。(大屏幕显示)。

明确:“我”在平桥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看社戏”。文章在写“看社戏”之前还写了“我”在平桥村的生活,之后又写了六一公公送豆。据此可知课文结构是这样的:看戏前——看社戏——看戏后。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

(1)平桥村在“我”心中的地位如何?“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明确: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得到优待,免于念书,还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如钓鱼、放牛。换句话说,在平桥村,“我”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2)“我”能够实现看社戏的愿望,靠的是一群小朋友的帮助,想一想,课文围绕他们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从中表现出他们什么美好的品质?(大屏幕显示)。

明确:“看社戏”这个中心情节可分为四件小事来理解: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午夜归航。从小朋友们帮“我”实现看戏愿望的一系列活动中可知,他们热情友好、聪明能干、淳朴无私。

(3)“看戏后”的主要情节是“六一公公送豆”,想想看这件事体现了他什么品质?

明确:体现了他热情好客、宽厚仁慈的品质。

3.齐读最后一段。

讨论:在你看来,那夜所吃的豆和所看的戏是不是真的就是的?为什么?(大屏幕显示)。

明确:不是。因为豆只不过是普通的水煮豆,而那戏也很令我失望——从前文中就可知道,如“我”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而他终究没翻,“我”想看蛇精和跳老虎却没看着,“我”最怕老旦坐着唱而她竟真的坐在一把交椅上唱个不停。“我”之所以认为是的,那是因为在那夜的偷豆和看戏中,“我”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自由自在,童年生活的有趣,小朋友们热情、友好、聪明、能干、朴实、无私的真挚情怀。流露出“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向往。这其实也就是作者真情的流露。

五、课文总结。

前面说过,小说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作品,但它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前面分析可知,《社戏》这篇小说,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无私友爱美好的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课堂收束。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只能到此为止了,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一读这篇课文,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我真诚地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永远的蝴蝶》

导入新课。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些词语使用不当?找出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般用来形容情人之间的思念,此处不当。

日新月异用来形容世界变化,不可形容成绩。

永垂不朽只能形容已经牺牲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停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板书课题)。

二、简要介绍作者。资料如下:

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十四岁的时候,仅念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学打下的基础,王力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二十七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从此开始致力于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从那时起直到1986年去世的五十多年间,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里还是在人妖颠倒的“十年内乱”中,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样险恶,先生的学术研究从未停止过。1954年,王力教授从广州中山大学奉调北京大学。他先后写作了《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史》《同源字典》《诗词格律》《诗律余论》《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音韵学》等大量著作和论文。五十多年来,他以渊博的学问,过人的才识,拓荒者的气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自己也成为我国20世纪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大师。

三、初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

讲解生字。

内容研读。

教师: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说法逐一进行辩驳。)。

学生:

“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

(2)“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号虑大众化:”

(3)“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

(4)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

教师:“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把这话作为论点的困难在于:第一,所指不明,究竟这里的规范化和大众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谈论的是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大众化”指的其实是“不能脱离口语”,只是因为上下句都谈到了读者,才说成“大众化”。第三,作为论点,这里的“考虑”显然是多余的,因为上文说到“不能忘了”,这里才用“考虑”与之呼应。

有人可能会认为论点是“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这种认识的困难还在于,直接表达论点的句子应当较为简约,比如说成“口语的加工,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

能不能认为文章的论点是“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这样也不行。因为“书面语口语化”的说法不通,所谓“化”是向某个方面某种性质转变的意思,但口语在前,书面语在后,怎么能把后来的转变为原有的呢?“书面语规范化”的说法也不通,因为并不是先有了一种不规范的书面语再使之规范,作者的意思是对口语进行加工,进行规范化。

那么,说文章的论点是“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如何?那也不行。因为“文章规范化”会使人误认为是文章形式本身的规范化。

这是不是说文章的论点只有一种表述形式呢?那倒不是,比如本文的论点就可以表述为“书面语应当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其实,“经过加工的口语”,就是“口语的规范化”。

明确: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2、整体把握课文。

教师:现在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讲了几部分的内容。

学生:(浏览课文,勾画,同组交流)。

学生: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

教师:每一部分分别讲了那些内容?

学生:

第一部分(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二部分(2~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第一层(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二层(3~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三层(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第三部分(6~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一层(6、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二层(8、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第三层(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四层(11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第五层(12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2、重点语段赏析。

教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首先给我们讲了语言的性质,语言的性质是什么呢?

学生:语言的性质是工具性。

教师:语言的工具性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学生:体现在“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语言在人类表达思想感情、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作者讲到如果你爱好写作,又想在写作上有所建树,那就必须掌握好这一工具。

教师:文中那一个词强调了这一重要性?

学生:“不能不”这个词强调了这一重要性。

教师:“不能不”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它用了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的意思,主要是强调语言这个工具的重要性。

学生: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教师:在文中找出这个句子。说说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他接连运用了三个比喻来强调语言这个工具的重要性。

教师:从论证方法上讲,这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人们不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还有随便滥用的情况。

教师:何以见得?

学生:文中例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就拿第二自然段来说吧,作者讲到,许多人写文章,总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结果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教师:这“许多人”是指那些人?

学生:是指“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

教师:两个“从……到……”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滥用语言的人数多,范围广,从而对人们的影响大。

教师:在讲他们对语言的修饰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他们弄巧成拙的结局,突出他们适得其反的结果。

学生:是他们的的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因此虽然装饰得很“华丽”表达得很“文雅”写得很“美妙”,但是却使语句不准确、鲜明、生动。

教师:这三句话能否交换秩序?为什么?

学生:因为这三句话一方面是按照有小到大的顺序来排列的即由语言到语句到问文章的顺序,二是分别和下文的三个例子一一照应,所以不能交换顺序。

教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第一个分论点。我请一个同学来概括这一个分论点。

学生:就是文章不能脱离了口语,不能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

教师: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在文章中找出来。

学生:(浏览课文,勾画,同组交流)。

教师:哪一组来交流一下。

学生: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例子是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

教师:这个报道具体的不恰当体现在那里。

学生:体现在这个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作者说这个句子很费解又不准确。

教师:这个句子确实很费解又不准确,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冒着刺骨的寒风”是可以这样讲的,“迈着冻僵的双脚”是令人费解的,既然脚都冻僵了,还怎么迈?“迈”是雄赳赳、大踏步的前进,这很明显与实际不符合,并且“沸腾的大海”这个说法明显不对,他本意是想夸张地表现大海的波涛汹涌,没想到却弄巧成拙了。

教师:这个例子是从语言(词语)的运用来讲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呢?

学生:他们是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所以才这样“故做姿态”。

教师: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师:第二个例子又是什么呢?

学生:第二个例子是乱引用“七月流火”这句诗。

教师:在文中勾画出这个句子,全班一起读一下。

学生:“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

教师:这个句子中引用的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是他想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

教师:这样就“文雅”一点了吗?

学生:不但没有,而且还会被人大笑一番。因为“七月流火”是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此句出自《诗经》,它并不指天气炎热。作者用来指天气炎热就不对了。这是没有弄清楚词语的含义,想附庸风雅却反而弄巧成拙,被人贻笑大方。

教师:这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学生:举了朱自清的例子来证明。朱自清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也不容易,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更受读者欢迎。

教师:同一个人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吗,:因为他晚年的作品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这样更接近口语,尽量少的去美化修饰。

教师:本段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找出这一句并说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生: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用设问构成前后的对比,突出他晚年作品的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教师: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朱自清早年的作品和他晚年的作品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朴素、自然、平易近人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

(指板书说:文章不能脱离了口语,不能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

学生:口语和书面语是有区别的,而且口语在一定的情况下经过加工可以上升为书面语。

教师:那么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生: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而口语是没有组织的语言。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到那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因为这些口语没有经过语言的组织。

教师:作者为了强调这个区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明白口语和书面语是有区别的。

学生: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从而提出了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的道理。

学生:因为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效仿,为避免以讹传讹,因此就更应该强调准确性和规范化。

教师:如果报刊上的语言使用不准确和规范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学生:那就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会误人子弟。

学生:第一个例举的是自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明“最好水平”这种用法在报刊上使用是不对的,但是现在有些报刊还在使用。

教师:为什么说“最好水平”这种用法不对呢?

学生:因为人们没有弄清楚它的真实的含义,由于“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

教师: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自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例子来说明呢?

学生:因为〈〈人民日报〉〉影响大,覆盖面广,因而更具说服力。作者在〈〈人民日报〉〉阐明语言使用要准确和规范,主要是希望全社会对语言的使用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师:第二个例子又是什么呢?

学生:第二个例子是有的报刊乱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语。因为他没有搞清楚“不以为然”和“满不在乎”这两个词语的区别。

教师:“不以为然”和“满不在乎”这两个词语的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第二“满不在乎”是口语,而“不以为然”是书面语。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使用口语。

(板书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教师:口语可不可以上升为书面语,将口语上升为书面语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口语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上升为书面语,但是在上升为书面语时要注意几点,不能忘记了口语上升为书面语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教师:那将口语上升为书面语的根本是什么呢?(10)。

学生:口语上升为书面语的根本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的时候,要作到既规范化,又大众化,要能被读者领会、理解。

教师:那“约定俗成”算不算规范化呢?

学生;“约定俗成”不能算规范化。因为所谓的“约定俗成”的词句,根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不规范,他应该是被规范的对象,反而被少数人用来做语病的挡箭牌,这种“约定俗成”应该尽快规范。

教师:你能不能举出这样的“约定俗成”的例子?

学生:比如“打扫清洁”、“恢复疲劳”等等都是,这些词从意义上来讲是解释不清楚的,很多人在使用,他们明知是错误的,但是却用“约定俗成”来做挡箭牌。

(1)今天生意太差,才卖了二百多块钱。

(2)这店真黑啊,一顿饭就宰了我六百多。

(3)太热了,我跑了一身大汗。

(4)他被后面的司机按了一喇叭。

例(1)卖了的不是商品,竟然是“二百多块钱”;例(2)被宰了的也是“六百多(块钱)”;例(3)跑了的竟然是“一身大汗”;例(4)是一个被动句,可是施事者“后面的司机”按的是喇叭,这样,主语“他”似乎又不是受事,“他”和“后面的司机”在语义上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板书口语上升为书面语时要规范化、大众化)。

教师:在课文的最后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语言也应该在不断的规范之中。

教师小结: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生动精彩的口语。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用精彩的口语表达出来,因此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就应多向父母、兄弟姐妹学习精彩的口语。

找出下面故事中用词不当的地方。

1、小张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张去参加婚礼,婚礼上,小张对打扮得很漂亮的新娘说:“哟,你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全非呀!”新娘听了很不高兴。小张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弥补,走到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我不会说话,请多包涵。我们是铁哥们儿,来,喝!我们同归于尽!”小胡听了差点晕过去。

2、刘大在五十大寿时请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到他家里作客,结果等了半天,只来了两个,王五、赵六还未到。刘大正等得不耐烦,王五来了,刘大叹口气说:”唉,该来的还不来。”王五一听,掉头就走了,刘大见王五走了,心里一急,对着张三两手一摊说:“唉呀,不该走的又走?。”张三一听,心想:“看来,我是应该走的。”就不辞而别。刘大见张三也走,不知所措,说:“你看,我又不是说他。”李四一听,“那一定是指我了”于是也气呼呼地走了。见此情景,刘大大失所望,长叹一声:“哎呀!怎么都走了!

分析:刘大请客,人为何都走了?。

杨思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