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专业17篇)

时间:2023-12-14 17:27:37 作者:JQ文豪

学习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每天的小进步来实现自我提升。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学习总结案例,相信对大家的写作和学习都会有所帮助。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10月30日和11月2日,光大集团分别召开党委会和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光大集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有关工作。

会议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定决心。会议强调,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会议决定,光大集团各级党组织要将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政务来抓。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做好四项任务,确保全会精神落地生根。一是全面系统总结过去五年发展,树立持续发展的坚强信心。各部门、各企业要全面回顾“十三五”,围绕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实施,系统总结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和不足,更加坚定战略目标方向,进一步增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滚动编制五年规划,切实增强建设一流金控集团的责任感。要注意滚动衔接、远近结合、量质统一、协同赋能四个关键点,深入研究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如何与国家发展规划有效衔接,自觉把集团战略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科学谋划。三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集团发展增添强大活力。围绕构建新格局,集团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力度,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升一流金控集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四是抓好年底收官,为开创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认真做好专项审计收尾工作,按照四季度工作例会部署,全力推进各项预算指标完成。

会议要求,要发挥好员工积极性,利用好集团内网搭建的新的建言献策平台,凝聚员工积极性。为迅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推动全会精神走深走实,近期要着手开展四项活动:一是组织学习宣讲调研活动。各级党组织要将五中全会精神纳入中心组、党支部学习重要内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深学透、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见成效。二是开展交流研讨活动。通过充分交流和思想碰撞,进一步解放思想、集思广益,为优化完善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三是做好战略规划部署。提出集团发展战略滚动优化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将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同国家“十四五”规划有效衔接、融为一体。四是举办科技创新活动。办好首届光大科技创新大会,总结检验“数字光大”建设成果,研究提出光大未来科技创新发展重点,努力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推动集团发展的强大动力。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才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展现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全国政协党组10月30日下午召开会议,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战略指引。

大家一致认为,“十三五”时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继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战略机遇期。

大家一致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目标,“十四五”规划建议既保持了党的目标的连续性,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发展阶段的新内涵,明确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思路。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扎实基础。

会议强调,全国政协党组要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政协全部履职工作之中。要深入学习领会,真正吃透精神,做好宣传解读,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为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建议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十四五规划建议体现了三个核心要义,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核心要义的基本内涵,以正确的“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坚持“准确识变”,以“承前启后”的姿态,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伟大“跨越”。跨越是建立在积累之上,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即将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些成绩的取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展现,也是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重要标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十三五”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反映出了党和国家科学正确的决策和领导。“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步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们要充分理解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意义,以“承前启后”的姿态接过历史的“交接棒”,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创造新的辉煌。

坚持“科学应变”,以“勇于变革”的姿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转向”。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于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的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对推进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改变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用gdp增速衡量我国五年规划的考核导向。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把新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对“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一以贯之地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科学应变”“勇于变革”的正确姿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主动求变”,以“着眼百年”的姿态,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当中,既有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也有国际环境的复杂调整,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全球化逆行、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剧了世界市场和世格局的不稳定性,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控风险,面对这些变化我们需要“主动求变”,正如规划建议所讲,“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就在于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国内市场的巨大空间,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就在于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就在于满足14亿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格局符合国家安全需要,我们应当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积极投入到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当中,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之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篇章。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格局,赋予我们新目标、新使命。从“组工干部”到“组工人”,一字之差,本质之差。面对新形势,身为组工人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以“三心”展现政治高度、服务情怀、担当形象,争做合格新时代组工人。

常怀一颗“忠诚”心,展现新时代组工人政治高度。新时代组工人要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比学赶超,争优创先。要贯彻“两个绝对”,夯实政治根基。“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是新时代组工人的金名片,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对标对表、刀刃向内,时刻敬畏法纪,永葆初心活力,追求公道正派、干净清廉。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新时代”的方位定位。要将自身工作融于全市、全省的工作部署中,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命题中,抓好围绕大局,服务大局的工作生命线。

常怀一颗“真诚”心,展现新时代组工人服务情怀。新时代组工人要要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注重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要放下干部架子,涵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品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识。要自豪不自傲,昂扬不张扬,务实不浮躁,不搞特殊化、神秘化、高贵化,俯下身子,脚沾泥土。多一些人情味,做一些实在事,将责任与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常怀一颗“实干”心,展现新时代组工人担当形象。新时代做工人要避免当过客、看客、清谈客,要注意“干”字为先,真抓实干。要聚焦善作善成的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避免好高骛远,坐而论道。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留痕,稳扎稳打,避免形式主义。要锤炼实干本领,在实践实战中钻研业务,掌握政策,丰富知识,发现短板,总结经验,有所突破,立志做熟悉业务、精益求精的行家里手。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面对急难险境,关键时刻要顶得上、靠得住,拥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刚毅,变被动为主动,走出“舒适区”,保持奋进姿态、创造性张力,将经历化为经验,不断磨砺意志,提升能力素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明确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如今,我国发展已经走过本世纪第一个,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敏感。加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这使得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不仅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新形势,而且将面临越来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此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依然存在?这是一个需要作出科学准确判断的重大战略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明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在全球抗疫中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另一方面,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来不是外部赋予的和静态不变的,更不意味着没有问题、挑战甚至危机;相反,重要战略机遇期一直都是动态变化的,是我国在驾驭复杂矛盾过程中,直面各种问题,审慎应对各种内外挑战甚至危机的过程中积极作为、努力争取得来的。

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来看,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特别是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跃上新的大台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作为重要支撑,我国自身解决问题和塑造环境的能力都大幅增强。只要我们能够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京举行,会议公报于29日发布,在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辉煌成就令人鼓舞,“十四五”发展前景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令人振奋,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各地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着眼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的大局,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高瞻远瞩、提纲挈领,形势判断科学清醒、目标要求高远务实、指导方针旗帜鲜明、任务部署指向明确,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____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全会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实践反复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率领全国人民应对各种复杂的国际国内危机、攻克各种艰难险阻的定海神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是我们谋划工作、决策全局的思想源泉和理论源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组织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制胜法宝和力量源泉。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努力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要深刻领会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不断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推向深入。要深刻领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不断向前迈进。要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扎实做好当前和“十四五”时期的各项工作。要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确保中央决策在____落地落细落实。要深刻领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要结合实际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____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____的重要政治任务。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学习研讨、专题培训,迅速把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党支部、传达到每一名党员。要开展集中宣讲培训,深化对全会精神的阐释解读,在____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要统筹组织做好媒体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用新时代的美好蓝图激励干部群众更加有方向、有信心、有力量地阔步前进。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当代中国最为内在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认同。它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准则和公民价值规范有机融合在了一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道德价值的准绳,扎牢了理想信念的根基。只有将它落实到社会发展的每一步,落实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新提高。当然,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不仅意味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更意味着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显著提升。从根本上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以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带动人民身心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一个崇德向上、尊重科学、文明和谐的社会,是新时代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必然要求,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迫切要求。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更要看其发展是否能够惠及全体人民。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即将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事业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这势必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因此,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更加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它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更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文化产业肩负着生产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任务。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应当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打造一个更为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丰富立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产品,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百年交汇,谋篇布局。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

10月26日到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全会还提出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外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伟大的事情不是一下就成功的,伟大的蓝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顽强拼搏,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以专门一个部分阐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启新征程。

规划《建议》就“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清晰的奋斗路径。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巫志南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行;“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揭示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价值和深远意义,展示出文化强国建设接地气、可操作、广认同的现实路径。

规划《建议》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摆在文化强国建设重要位置。巫志南说,事关全社会每个成员、每个家庭的价值追求、文明水准、行为准则和道德修养,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同时着力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社会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状态的重要标志。放眼世界,人类文明正朝更高阶段逐步推进,‘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正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文明理念所取代。从人类文明交融互鉴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方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巫志南说。

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规划《建议》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新要求。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看来,这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时代要求,是不断夯实文化强国坚实基础的重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大大提升农村群众文化获得感。李国新举例说,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如今不仅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农民还自发办起250多家“农家大院”,生动展示脱贫攻坚路上农民的新生活新风貌。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在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未达标。”李国新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

他认为,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文化设施空间品质,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激发农民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热情,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发展。

规划《建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将其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对此,国家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说,这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对推动文化产业现代化和系统性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推进现代化,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明确指向。”范周说,一方面,要突出价值引领,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要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另一方面,要彰显文化创新发展要义,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数字经济新引擎,释放文化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提升系统性,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要求。”范周认为,要促进文化产业各门类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兴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加快文化和旅游、金融、科技等多方面的深入融合发展,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和经济提升提供新动能、创造新的增长点;着力推动城乡和区域协同发展,依托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乡村文化供给,依托城市群和区域文化带建设充分释放文化产业与空间集聚共生的积极效应,彰显区域文化产业魅力和特色。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有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共中央于10月30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全省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甘肃落地见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主要工作,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清晰展望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描绘了气势恢弘的壮丽画卷,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会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任务举措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深刻理解和把握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要做到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知行合一。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原汁原味学习全会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要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宣讲和培训辅导,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并把全会精神纳入各级干部培训内容。要准确对照全会精神,深入谋划我省“十四五”发展,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群策群力制定出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甘肃实际的“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持续保持全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开好局。

开启新征程,创造新奇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的不懈力量,为夺取新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规划《建议》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

“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在介绍全会重大意义时指出。

王晓晖说,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规划《建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的。

他介绍说,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了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7个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两次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很多重要的批示指示,为规划《建议》稿的起草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亲自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亲自修改审定文件稿,进行战略谋划,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

韩文秀说,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这次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规划《建议》的制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

“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韩文秀强调。

他介绍,规划《建议》的起草主要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确保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做到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

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三件事情特别重要。

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韩文秀说,规划《建议》把“十四五”发展作为重点,同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这有利于明确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共识,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增强战略一致性。

“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我们要办的事很多,千头万绪,有三件事情特别重要,就是改革、开放、创新。”他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说,“十四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宁吉喆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五中全会的精神,认真做好制定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工作,根据规划《建议》确定的大方向、大战略,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和具体指标,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顺应亿万群众的期盼,规划《建议》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

宁吉喆说,在就业方面,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收入方面,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教育方面,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在文化体育方面,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健康方面,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使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在养老方面,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保方面,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规划《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引人关注。

宁吉喆说,“十四五”时期将按照规划《建议》的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说,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他说。

王志刚表示,面向未来,我们要增强创新的自信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长期战略。

韩文秀说,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规划《建议》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国内循环也是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他说。

从战略和全局上对文化建设规划设计。

王晓晖说,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王晓晖说,规划《建议》还专门用一个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部署,提出今后5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部署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说,全会着重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而且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来加以强调,因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江金权说,“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要解决许多难题,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是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说,建立中共中央新闻发布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建议稿设置专章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也是他亲自谋划和敲定的。

一位中央委员注意到,建议稿关于社会领域的内容,超过以往历次规划建议,政策含金量很高,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

在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闪耀着不朽光芒。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同志,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翻开建议稿,养老育幼、水电路气、粮棉油糖肉,甚至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都有笔墨。

一位文件起草组成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文件起草工作中,多次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含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议稿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说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主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五年规划(计划)关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有五年规划(计划),都是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制定的。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由党的中央全会讨论通过关于五年规划(计划)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五年规划(计划),是规划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其任务和内容主要是对5年和更长时段内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方向和任务。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一定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通过制定规划建议的方式,确定每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特定时期的远景目标,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战略,从整体上规划和确定了一定时期国家发展的方向、步骤和主要措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通过这样的建议化为宏大的蓝图,然后再转化为全社会一致的行动,使整个国家和社会稳步有序地朝着现代化目标前进。

当然,党的中央全会通过的还不是五年规划(计划)本身,而是关于制定五年规划(计划)的建议。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五年规划(计划)必须履行规范的法律程序,由全国人大批准。所以,根据中央全会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将领导制定完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然后正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同时征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

围绕着中央全会的建议,中国共产党还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操作和治理方式,这些都是按照党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成为一定的惯例的。全会建议通过后,就进入了正式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长远目标的阶段,这时又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方式。这样一套运作程序和方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实行的这一方式,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坚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确保了规划(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需要,又符合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国家整体利益;既统筹了宏观全局,又突出了问题导向;既是在进行顶层设计,又坚持了问计于民;既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又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细读全会公报,有两点感受最深:

一是发展目标令人振奋。全会提出的远景目标是: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现代化的中国将是什么样子呢?全会公报说:到2035年,我们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基本建成法治国家,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这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会提出六个“新”: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围绕这六个“新”发展目标,全会特别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同时还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近期目标与远景目标紧密结合,既全面反映了新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又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把握发展的方向更加从容,确立的发展思路也更加明晰。

二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措施务实可行。

如何实现我们确立的发展目标呢?全会不仅规定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而且还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12个方面做出了周密部署。尤其是“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等,这些措施既符合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又彰显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内涵。

总之,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明确可及,提出的实现措施务实可行。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实施这些措施,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有感

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深刻调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从国内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描绘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清晰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建议》充分体现时代新变化,符合实践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谋划推动“十四五”发展上来,乘势而上、奋力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抓住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当前,全球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发展态势,灰犀牛、黑天鹅事件频发高发,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仍然是我国转化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不二法门。我们要紧扣国家“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认认真真补短板、强弱项,把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跨越期。这样,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真正成为全世界的发展机遇,引领世界潮流而不被世界逆流所裹挟,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作出中国贡献。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创新方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协调方面,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在绿色方面,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在开放方面,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在共享方面,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发展目标。把“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必将开创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有感

全会分组讨论期间,一位与会同志将时间点逐一拆解分析,他说:“到2035年共,由三个五年规划组成,头一个很关键,决定第一步走得顺不顺。”

会场内外的观察、国内外的评析,都指向了“中国之治”。有媒体称:“中国发展脉络清晰,能清晰预判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前景。”有位中央委员认为:“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不仅因为制度本身好,而且因为制度运用得好。”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风起云涌。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之下压力增大、挑战增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样的大变局“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中国走向何方?当这份既有前瞻性又符合实践需要的行动纲领公布之际,打开了世界感知中国脉动的最佳窗口。

事非经过不知难。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是文件起草的严峻挑战。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决胜于千里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充分估计困难,更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仔细研读建议稿,字里行间蕴含着党中央的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议稿起草说明中强调:“党中央的建议主要是管大方向、定大战略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稿对‘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采取了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编制规划《纲要》时可以在认真测算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面向未来,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北京共青团迅速发动各级团组织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首都各界青年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等方面热议学习心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北京共青团各级团组织在第一时间学习了五中全会精神,热议学习心得。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采访了部分青年代表,他们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发展的重大方针、重大战略、重大举措。”西城团区委干部齐彦在学习心得中提到,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依然可以实现经济的正增长,人民生活健康稳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实践再次证明,只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才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北京建工怀柔区富密路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青年突击队长褚金栋认为,近年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作为新时代北京建工青年,要发扬青年突击队精神,勇挑急难险重新任务,立足施工一线,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助力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切实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以奋斗之我实干拼搏,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提到创新,怀柔团区委干部沈迎秋也感受颇深。她说,近两年,怀柔区正在面临一个新任务,那就是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的怀柔科学城建设。作为团干部,如何围绕首都城市定位,为推进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她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她要脚踏实地,努力成为一个“懂科技、会创新、善服务”的优秀团干部。

国中美术馆馆长助理王勋被报告中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内容所吸引。这也激励引导着他继续在工作岗位努力,为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令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丰台社区青年汇督导李晶感受颇深的,则是当今时代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李晶在学习心得里提到,作为青年党员,自己深刻了解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需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谋划推动“十四五”发展上来,乘势而上、奋力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不断学习,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练就过硬本领,为推动新时代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有感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同时也是一名扶贫专干,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进入关键时,我将针对难点,精准施策,将脱贫措施落细落小、抓紧抓实,干一件成一件,集小胜为大胜,执行好教育脱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等政策,想方设法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困难、增加收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绽放青春色彩。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未来五年,中国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将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持续减少;到2035年,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后将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描绘的中国未来发展愿景中,关于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目标设定成为一大亮点。联系中国最高领导人不久前在联大会议期间宣布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重大目标,国际社会不难看出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过去五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前所未有。“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洁”,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亲身感受,也是在华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士的切身体会。官方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80多个城市开展低碳试点建设;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6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女士日前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在“十三五”规划的25项发展指标中,资源环境指标达10项,占到40%的比重,凸显了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

当前,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中国执政党领导国家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透露的信息来看,中国将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绿色发展将在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细读一系列生产生活领域绿色发展目标的设定,不难发现,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有着短期与中长期有机衔接的特点。从未来五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这些绿色发展目标既体现出中国执政党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做的不懈努力,也展现了中国履行发展中大国义务的责任担当。

作为中国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发展质量的提升。比如,过去五年,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不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这次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并再度强调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无疑会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孕育出新的投资机遇,不断产生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据相关机构估算,中国绿色经济产值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万亿元,约占gdp的8%;到2035年,有望达到gdp的10%以上。不少经济学家预测,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绿色经济增长。

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在坚持绿色发展之路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理念和方案。过去五年,中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提前完成对外承诺的碳排放目标;率先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成为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大系列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表示将为实施《巴黎协定》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这一郑重承诺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曾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任职的能源政策研究员马克?莱文认为,中国设定碳中和目标,可能会鼓励其他国家采取比以往更积极的行动。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生态部顾问叶夫根尼·瑟罗耶奇科夫斯基指出,中国在加强本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为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次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态发展目标和愿景,不仅将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也将进一步助力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更是着眼于人类永续发展做出的历史抉择。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中国,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十九届。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