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范文(15篇)

时间:2023-11-30 06:58:33 作者:GZ才子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评价书中的内容。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推荐几篇精彩的读后感范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当今社会,人们迫于生活的压力或者抱着终生学习的态度,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然后拿到各种各样的证书。奇怪的是,当人们成为父母之后,很少有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多数家长要么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而为,要么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放在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当孩子上学以后,又一股脑的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甚至花钱推到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老师那里,悲哀!

先有自己,后有自己选择的另一半,后有家,再有孩子;人的问题,造成了家庭问题,问题家庭培养出问题孩子。改变孩子先改变家庭,改变家庭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先改变观念,改变观念从阅读开始,阅读从经典开始。

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知道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反而来抱怨、责怪、谩骂甚至打孩子,何其悲哉!

每个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好好的去研究如何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思想言行及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的品性和习惯。家庭教育做好了,做人的根基打实了,所谓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教育就简单多了。提升自己,培养孩子,归根结底还是老祖宗讲的到位--修身齐家,身不修,何以齐家?至要莫若教子,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断送孩子的前程,乃至断送整个家族的未来为代价,此两者须权衡。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愁吃愁穿,反而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身上。

教育孩子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话题,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想法,传统经验也好,某个教育专家也罢,无一例外都是希望能够把孩子教育成大人喜欢或者社会认可的人才。只可惜每个人拼凑出来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教育片段,不成系统,不能完美地满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教育困惑。读了贾容韬老师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悟。

教育孩子不是满足大人的教育愿望,而是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成长,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在我们无聊的时候陪我们打发时间,可是如此的教育期望到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结果不得而知。

生而为人,总是想着改变别人,甚至奢望可以改变世界,其实最应该改变的就是自己。改变自己需要勇气,改变自己需要理念,改变自己需要否定曾经的自己,开拓崭新的自己,自己改变了,理解世界的角度也便改变了,同时意味着自己眼中的世界也会改变,教育孩子亦然。

作为功利性的家长最先改变的便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阅读,去学习,去反思,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去鼓励孩子,去相信孩子,去改变传统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思路,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项人格发展。去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去修心,去修夫妻关系,去培养优秀家风。

当觉得改变孩子穷途末路,去试试改变自己吧!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身上花费心思,或许,你变了,孩子也一定会有所改变。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父母常常摆出家长作风,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为由,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好的,什么样的路是适合孩子走的。故而以“过来人”自居,企图用“爱”的名义来管教和操控孩子。

然,我们的“认为”真的是正确的吗?从其一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吗?我们所谓的一些人生经验,只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总结出来的主观思想。以我们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和知识架构来衡量和要求仅仅只有几年或十几年生活体验的孩子理解、接受和认同,就有点“强词夺理”。就像有的妈妈和我说的,“感觉自己说了一大堆道理,其实孩子根本不理解或者是根本不听。”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只是父母内在恐惧的替代物而已,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和“改变”孩子来达到让孩子按照自己意愿和设想走路的父母,都是不成熟的父母。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放到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教育,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和视角,去体验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为人父母者,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希望父母怎么和我说话?希望父母怎么对待我?如果我是孩子,会不会为有我这样的父母而庆幸、而骄傲?当我们角色转换,以孩子的目光来观察自己、审视自己时,就会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怎么做才叫做站在孩子的高度?

贾老师用两个小游戏,详细的阐明了站在孩子的高度,就是要从内心伏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体验世界,用孩子的心来感受世界;进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孩子的意图和感受。也只有理解了孩子,我们才具备了教育孩子的前提和资格。

影响孩子的“黄金法则”:

引言部分:“黄金法则”的核心是,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不露痕迹,藏锋有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永远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就好比一则广告,使我们对一款产品或一种理念产生好感,又察觉不到它在操纵我们,这才是顶级的广告。

本小节,贾老师以一个真实的案例给我们详细的叙述了“黄金法则”的核心与功效。

韩女士的儿子游戏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成绩直线下滑。针对这个案例,贾老师给韩女士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淡然、超然。在孩子面前不谈学习,不对孩子进行学习说教。只管自己沉下心来学习,给孩子做好表率就行了。

第二,对孩子玩游戏,不仅不表现出反感,还要表现出兴趣,甚至可以鼓励孩子玩,最低标准是不干涉、不限制。

事实上也是如些,家长越在学习上和孩子过多的纠缠,孩子越会在学习上掉链子;当家长将目光抽离出来,转到自身的学习提升上时,孩子也就卸掉了心中的对抗,承担起了他的职责;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心甘情愿地让他玩游戏时,孩子也就放下了追求挑战刺激的心理,慢慢减少游戏的时间;就像贾老师说的:“教育孩子,其实就两件事,一是增长智慧,二是提高德行。”父母的品德是孩子成长的软环境,对孩子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是父母完美的人格形象。当韩女士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其散发出来的人格力量是无比强大的,甚至是无坚不摧的。

父母如何做人,决定了孩子如何为人;父母怎样做事,决定了孩子怎样做事。在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韩女士的持续努力下,韩女士的儿子实现了从一个网瘾少年到同时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学院等六所世界名校录取的华丽转身。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在于父母的修为,在于潜移默化的熏陶。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可悲的是,有部分家长身处在问题的漩涡中却不自知,受困于孩子问题的表象,整日里就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孩子拧巴,既不懂得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又不懂得自我救赎、自我学习和成长,结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关系越来越恶劣,最后是自己痛苦,孩子痛苦,家人也痛苦。值得庆幸的是,也有部分家长思想觉悟高、懂得反思,懂得求助,懂得自我成长和改变。

比如今天案例当中的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好脸色,孩子的父亲更是简单粗暴,对孩子常常采取高压政策,非打即骂。一位情绪失控的妈妈加上一位简单粗暴的爸爸,无疑是孩子的恶梦。孩子十六岁时出现迷恋网络游戏,离家出走等问题。

一个不被父母欣赏和关爱的孩子,一个心无所属的孩子,有今天的问题呈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庆幸的是这位母亲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辗转找到贾老师当面请教。她信奉“求救于教育专家,不如把自己打造成教育的内行。”决心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也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在我学习家庭教育以来,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所谓问题孩子的“回归”和“转变”,无一例外不是通过父母自身的学习和改变来实现的。

错误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成长的契机,犯错是通往正确的必经之路,暂时的迷茫、寻找人生的路径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当父母看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实质和情感需求;接纳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和支持;从生活的点滴之处挖掘孩子的优势并加以赏识和认可;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价值感、成就感和存在感;当父母放下内心的焦虑,保持心态平和、时刻保持正念;读书笔记.当父母自身改变,给孩子做好福德示范和正能量的传递;当父母信心满满,把自己活成爱和信念的一道光,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内心的优秀品质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展现在父母面前的也都是懂事、美好的一面。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专家教我们如何养育孩子,但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教育理念是普适性的规律,但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专家再了解我们的孩子都不如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孩子。所以,只有我们自己深入地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彻底地改变旧有的心智模式,才能拥有全新的行为模式,也才能给到孩子正确的、正向的、也是更有力的支持和引领。尤其是面对“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来说,只有自己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的规律,才能号准孩子的脉搏,对症下药。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祝愿我们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教育孩子不是满足大人的教育愿望,而是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成长,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在我们无聊的时候陪我们打发时间,可是如此的教育期望到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结果不得而知。

生而为人,总是想着改变别人,甚至奢望可以改变世界,其实最应该改变的就是自己。改变自己需要勇气,改变自己需要理念,改变自己需要否定曾经的自己,开拓崭新的自己,自己改变了,理解世界的角度也便改变了,同时意味着自己眼中的世界也会改变,教育孩子亦然。

作为功利性的家长最先改变的便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阅读,去学习,去反思,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去鼓励孩子,去相信孩子,去改变传统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思路,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项人格发展。去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去修心,去修夫妻关系,去培养优秀家风。

当觉得改变孩子穷途末路,去试试改变自己吧!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身上花费心思,或许,你变了,孩子也一定会有所改变。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当你在教育孩子遇到了困惑的时候,当你的孩子出现了自私、叛逆、以自我为中心问题的时候,读一读《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真是不错的选择。它将是你家庭教育道路上的明灯,读过之后,你会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近看过一段文字,即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段碑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我成熟之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心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也不可能。走到人生终点,我才意识到:如果我能先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进而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读后震撼,想改变问题孩子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作者整本书向我们显明了这个最简单质朴但也是最正确的道理。

这是一本能让人收获幸福的书,告诉你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本能改变千万人命运和家庭的书,能帮你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如果你真爱孩子,并希望孩子成人、成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你一定要阅读此书,它值得你认真读、反复读!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昨天我过生日,收到许多朋友的问侯,一朋友还远道而来送我一捧鲜花,这让我很是意外也倍感欣喜。人是精神的动物,因为被朋友惦记,所以心生感动呢。

我过生日,高兴,也就很放松,所以对儿子态度也变好,他也因为我过生日,一大早就告诉我,不会跟我“计较”,不再跟我争吵。我一笑了之。细想他放假以来,我陪他在家,可能精力不再分散,专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结果满眼都看到他的不是,自然心情不爽地总要说他几句,他想当然地就跟我干了,母子俩争呼不断也是由此而生。

许多朋友看了我的博文听了我跟儿子的争斗后都笑着指出我有点更年期啊,鸡蛋里挑骨头,眼光都随着儿子转,关注太多,所以自然就对儿子心生不满,建议我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一下态度和做法,只有你自己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

这道理我懂,也经常说别人啊,可事到临头,自己总会控制不住自己。既然如此,那咱也是个知错就改的人。昨天我开始改变,一大早就问儿子今天的打算,他说干这干那,我听罢告诉他,要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完成自己当天的任务,只有完成任务了才可以出去玩!然后我俩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

上午我做了生日蛋糕,他过来帮忙,然后我看书听音乐做瑜伽,他写作业吹葫芦丝,两不干预,结果一上午我俩相安无事,他有点磨蹭,我忍住也不吱声,下午依然如此。在我没有干涉的情况下,他顺利完成当天规定的任务,傍晚出去骑自行车两小时。晚上躺在床上想着我乐,嘿,今天挺好,我俩没有争吵呢。

今天上午同昨天一样,交待完后各干各的,看他依然磨蹭,几次想冲过去提醒他一次但都忍住了,有一次悄悄溜进他的房间,看他正在看书,也没敢吱声就又溜了出来,他或许是知道我这是无声地提醒了吧,一会功夫听到他吹葫芦丝的声音,呵呵,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想想,有时我们一味地要求孩子做这做那,他不听咱的吩咐就会火冒三丈地指责他不听话不听劝,觉得这孩子越长越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呵呵,可是想想,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们为什么要强压他听我们的话?我们所说的话都正确吗?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也有不定性偷懒的时侯,我们也不能全然不管不顾任由他自由发展,适当的提醒监督还是必要的啊!

要想改变孩子的一些习惯,一些做法,首当其冲应该先改变的倒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我们改变了,自然孩子就会改变,这两天我深有体会,当然我们这些父母身上的恶习并不比孩子少多少,想要一下子扭转改变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一天改变一点点,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只要我们愿意改变,相信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所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大概如此吧。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站在孩子的高度思考: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父母常常摆出家长作风,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为由,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好的,什么样的路是适合孩子走的。故而以“过来人”自居,企图用“爱”的名义来管教和操控孩子。

然,我们的“认为”真的是正确的吗?从其一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吗?我们所谓的一些人生经验,只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总结出来的主观思想。以我们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和知识架构来衡量和要求仅仅只有几年或十几年生活体验的孩子理解、接受和认同,就有点“强词夺理”。就像有的妈妈和我说的,“感觉自己说了一大堆道理,其实孩子根本不理解或者是根本不听。”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只是父母内在恐惧的替代物而已,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和“改变”孩子来达到让孩子按照自己意愿和设想走路的父母,都是不成熟的父母。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放到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教育,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和视角,去体验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为人父母者,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希望父母怎么和我说话?希望父母怎么对待我?如果我是孩子,会不会为有我这样的父母而庆幸、而骄傲?当我们角色转换,以孩子的目光来观察自己、审视自己时,就会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怎么做才叫做站在孩子的高度?

贾老师用两个小游戏,详细的阐明了站在孩子的高度,就是要从内心伏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体验世界,用孩子的心来感受世界;进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孩子的意图和感受。也只有理解了孩子,我们才具备了教育孩子的前提和资格。

影响孩子的“黄金法则”:

引言部分:“黄金法则”的核心是,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不露痕迹,藏锋有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永远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就好比一则广告,使我们对一款产品或一种理念产生好感,又察觉不到它在操纵我们,这才是顶级的广告。

本小节,贾老师以一个真实的案例给我们详细的叙述了“黄金法则”的核心与功效。

韩女士的儿子游戏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成绩直线下滑。针对这个案例,贾老师给韩女士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淡然、超然。在孩子面前不谈学习,不对孩子进行学习说教。只管自己沉下心来学习,给孩子做好表率就行了。

第二,对孩子玩游戏,不仅不表现出反感,还要表现出兴趣,甚至可以鼓励孩子玩,最低标准是不干涉、不限制。

事实上也是如些,家长越在学习上和孩子过多的纠缠,孩子越会在学习上掉链子;当家长将目光抽离出来,转到自身的学习提升上时,孩子也就卸掉了心中的对抗,承担起了他的职责;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心甘情愿地让他玩游戏时,孩子也就放下了追求挑战刺激的心理,慢慢减少游戏的时间;就像贾老师说的:“教育孩子,其实就两件事,一是增长智慧,二是提高德行。”父母的品德是孩子成长的软环境,对孩子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是父母完美的`人格形象。当韩女士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其散发出来的人格力量是无比强大的,甚至是无坚不摧的。

父母如何做人,决定了孩子如何为人;父母怎样做事,决定了孩子怎样做事。在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韩女士的持续努力下,韩女士的儿子实现了从一个网瘾少年到同时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学院等六所世界名校录取的华丽转身。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在于父母的修为,在于潜移默化的熏陶。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去年年底,张文质老师在深圳举办“大问题教学”研讨会,我跑去聆听讲座,很荣幸地获赠张老师的最新力作《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时值寒假,我隆重地推荐给班上的学生家长们阅读,并在返回老家时,选择它为本人春节的唯一携带陪伴用书。

这是一本所有已为人父母的人或即将准备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好好读读的书籍,特别是那些孩子还刚刚只有一二岁的年轻父母们,真可以算做是文质老师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一份最好的应时礼物了。别的.不说,光只听听书名——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稍稍地品一品,就足以让你砰然心动了。

全书就象是聆听张老师的一个稍长讲座一样,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的教育大问题娓娓而谈,可以分有四个部分: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重建以孩子成长为中心的家庭文化;用健康的方式培养正常人;八条戒律也是八个人文常识。我个人归纳为相应的四点:父母的责任、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成全孩子、八条具体的常识。与他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艺术》(后面简称为《慢》)不同的是,这里是讲好父母,而《慢》是讲好教师、好学校,但相同的是,其核心理念仍是生命化教育。

中国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既在学校这边,也在家长这边。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一直都是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生活在愧疚中》看到,那沉重的“45条”饱含了一个父亲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迷茫、勇气与信念、责任与抗争。同时,面对教师群体,他也是极力主张每一个教师“首先应当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观念。在《慢》一书中,他说“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有专业方面的优势,又有工作上的便利。……那么,无论你对‘本职工作’的过分投入还是其他的原因,所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的忽略与让渡,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你个人所有的‘成功’并不能补偿子女教育失败的苦涩与沉重”。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呈现为“一根筋”、“一只眼”的应试框架下,学校和老师很难对某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做到尽心尽责,那么教育一个孩子的核心责任,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掌握在我们父母自己的手里。“与其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不如从家庭教育的改进做起。孩子的未来不是掌握在学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所以张老师说:生养一个孩子,就是生养一生的责任,教育孩子也就是为人父母的最大的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人父母真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与每一个学生走进一所学校,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一样,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世上,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父母。但父母其实也跟孩子一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无论是当年所受的教育还是自己的品行都可能存在着诸多问题。“父母需要首先受教育,这样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反省自己有什么品格能够成为孩子的示范,有哪些行为在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对于那些不良的品行如懒散、粗鲁、急躁、狭隘、势利、缺乏善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往往更有活力和传染性,容易被继承,由此父母们要想把这一生的事业经营好,成为一个优秀的好父母,其关键就在于父母们要能够不断地改变,以无限的责任心和耐心,一点一滴地挤掉自己身上的“毒素”,不断地提高自己做人父母的素质与水平,照亮孩子的一生。“一个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父母以一生的责任,行一生的改变,才能成全孩子一生的发展。

为人父母要改变的方面可以说有很多很多,比如,改变我们的成才观、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张老师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没有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完整陪伴,教育也就成为虚无空渺的东西。我以为,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结构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孩子女,构成为一个完美家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有很多很多的家庭受生活所迫,只能有爷爷奶奶和小孩子女这两个支点,最重要的第三个点“爸爸妈妈”却相隔在那遥远得无从想象的异地,日夜奔忙在电话的那一头,这样一个巨大的漂浮的“家庭三角形”成为一个又一个孩子成长的危险所在。“下班的路应当是回家的路”,“全家一起吃晚饭”“每天和孩子说说话”……这种陪伴就是最有效最好的家庭文化。“把孩子交给祖父母的家长,是在与未来作一场豪赌”,“无论你在哪里谋生,一定要带上孩子”这些令人心碎的劝告,既是一个教育学者的殷切期盼与呼吁,又是一个社会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情怀。

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授认为:“儿童需要安全与保护,才能去冒险;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他在著作《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指出:“父母有时可能会觉得他们的陪伴对孩子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那些将自己的孩子长时间放在托儿所的父母往往为自己找理由说,与孩子在一块儿的时间少而精比简单地整天与孩子在一起要更重要一些。分居或离婚的父母可能会试图从远处回来与孩子保持见面。可是路途遥远的抚养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来说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孩子非常明确:()你在那儿就是在那儿,如果你不在,那就是离开了。除了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来关注孩子以外,出现在他们身旁,以一种:‘你在那儿,就在他们面前,随时可以过来’的安全感围绕着他们。……有时,正是那些职业或事业型的父母们不愿花点时间承担一些义务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家庭氛围。有趣的是,‘支持儿童’一词成了一个父母离异和离婚的情境中的常用语。可是,支持孩子并不仅仅是提供生活必需的金钱的问题给孩子提供支持,意味着成人可以信赖,可以指望一直他们身旁。”

在我们的一生中,童年是我们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不断地回到童年汲取力量。“人生最重要的一刻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厅开始的”,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给孩子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要求,毫无疑问,对于今天许多家庭而言,构成为一个残酷而严峻的挑战。但从教育角度,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就是我们为人父母们首先要做到的最好的改变。

张文质老师在《慢》一书中讲到他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他说:教育就是要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来成全人的生命发展。面对今天的教育现实,张老师指出:父母们所要做的,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抓住关键期,用最为健康自然的方式,使“一只手”的教育变为“两只手”的教育,使缺心眼的教育,变为培养正常人的理性教育。

什么是关键期?文质老师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存在着一个成长的关键期。比如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孩子的0~6岁、7~13岁这两个重要的阶段就可以算做是关键期;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行为的发生处起始处。“一个不当或错误的行为刚刚发生时,及时进行教育,效果最为明显”。

文质老师所讲的这个“关键期”理论,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我前一段时间阅读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发现阿德勒也有类似的表述。他说:“人在四五岁之前就已经有了统一的思维和精神与肉体的合作。在六岁之前,他的人格已经定型,对于人生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态度、情感的秉性也已定型。”“在儿童发展的前五年,已经具备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即他们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事情,此时,他们对于自己和社会所向往的发展模式已经有了深层次的概念。此后,他们就会利用自己对社会和自我的看法来关注整个世界。”无独有偶,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也谈到了这个话题。他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儿活动的适应及其与别人相处的适应就给他的心智的生活定下了基调。当他看着别人做些什么事,而且尝试着去理解、去做别人鼓励他设法去做的事时,他可能的活动范围就无限地扩大了。心智生活的轮廓形式,就这样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形成了。”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最初五六年,真的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总觉得他们还小,什么都不知道,爷爷奶奶帮着带带没有什么问题,就算有什么不良习惯,未来的时间还长,有的是时间改正等等。而现在我们发现我们错过了。

“把0~6岁的孩子教育好了,后面的教育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就会比较顺利。”为人父母,就是要以无限的爱,一点一点地努力坚持,用无限的耐心抓住这样的关键期教育好孩子,要以存而不论的态度,尊重孩子个性差异,以温和而严格、义正词婉的方式管教孩子,成就孩子的一生,否则,孩子早期教育的迷失,就会变成我们一辈子无尽的麻烦。

当然,张老师在这本书里,还讲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具体的做法以及其他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比如他提到的八条人文常识、从“手对手”到“肩并肩”等等,都是非常让人受启发的。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总有一种错觉,俨然张老师就坐于身前,聆听着他那富有激情的如诗一般充满了无限魅力的话语,我为其中无处不在的深厚而赤诚的教育情怀所感动,并一次次地为老师深遂的思考和真知灼见所折服。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感到女儿也在身边,她紧紧地看着我,而我则很惭愧很愧疚,脸上火辣辣的。女儿今年22岁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是有着很多很多的无知与过错的。说实在话,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从头再来做一次她的爸爸。我相信,这一次我肯定做得要比以前要好。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假期学校推荐读书之二是张文质老师写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关于这本书,我早先就读过,也听过他本人做的专长报告。张老师主要是讲述自己和改变让孩子也改变的成长故事。

作为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最初张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的严厉,暴躁,当发现这样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把父子关系拉的越来越远,孩子的脾性变得越来越差,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和作为,当他在某些事情上沉静下来,换一个方式处理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不预想的还好。

他的改变带来的是孩子的改变。这值得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时很好的借鉴。比如,孩子不小心犯错了,我应该不要急于劈头盖脸的大声斥责,而是冷静处理,问明缘由,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事的对错和教训。我想起孩子小时候的一件事,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那样处理的,假如我不是粗暴的打骂,而是换一种处理方式,那么也不至于到现在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事情是这样的:孩子喜欢上了打卡的小玩具,他的同伴都有,他也想要,但不敢和父母开口要,就在他同伴的怂恿下偷了10元钱去买了两套,还藏起来。那几天他是心里惴惴不安的,毕竟是犯错了吗,待最后还是被我们发现了,我知道后,很是生气,觉得他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偷钱是我一向反对的,也一已给说过了,想要什么就可以给父母说,父母会考虑买的。千万不同偷钱。为什么当时能点头,现在却做了这样的事情呢?我没有考虑孩子其实从拿钱的那一刻就后悔了,就知道错了,就已经有了负罪感了。

这几天他也是不好过的,我们知道儿子是个好孩子。只是一时糊涂犯了这样一个错。拿起皮鞋就狠狠地打了屁股,他虽然很疼,也流泪了,但没有哭。想想自己当时的那可怕的样子,真不应该。到现在孩子还常提起此事,我知道这已经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了。

教育学生也又是会处理不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性格上较腼腆,让其回答问题,答不上来时,我总是觉得应该给他机会再思考,其实没有想到他已经感到很窘迫了,正确的处理时应该让其坐下,给个台阶下。结果还是一再启发,结果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他内心增加的是气恼和怨恨,觉得是老师给他过不去,因此就很生老师的气,也就不喜欢老师了。

要想让孩子改变,首先要我们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要改变。方法变,效果变。多动脑子,效果更好。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假期拜读了张文质老师写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主要是张老师讲述自己的改变和让孩子也改变的成长故事。

作为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最初张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的严厉,暴躁,当发现这样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把父子关系拉的越来越远,孩子的脾性变得越来越差,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和作为,他想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和父母相处,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了为人处事,养成了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悄然的,是深远的。所以他开始改变自己,遇到事情上先沉静下来,换一个方式处理,这样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比预想的还好。

他的改变带来的是孩子的改变。这值得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时很好的借鉴。比如,孩子不小心犯错了,我应该不要急于劈头盖脸的大声斥责,而是冷静处理,问明缘由,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事的对错和教训。我想起女儿小时候的一件事,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那样处理的,假如我不是粗暴的打骂,而是换一种处理方式,那么也不至于到现在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事情是这样的:2004年孩子才3岁,我在嵩山路买了房子,当时经济困难,也没想着让保洁打扫新房子,寒假期间自己来打扫,有一次带着孩子来,我打扫卫生,孩子自己玩,也没什么玩具,也没给孩子带吃的。本来新房子到处都是灰尘很脏,到了中午,孩子说:“妈妈我饿,咱们去吃饭吧。”我这时候才注意孩子,衣服上到处是土,我顺口说一句:“衣服弄那么脏,中午不给你买好吃的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听我这么一说,下面发生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一会儿孩子来告诉我:“妈妈我洗干净了给我买好吃的吧”我一看,孩子的衣服都湿了,棉衣都快能拧出水来了,原来她接水把自己的衣服前面给洗了洗。本来干了一上午很累,看到大冬天棉衣都湿透了,火滕地一下就窜上来了,对着她怒吼:“你怎么能把衣服都洗湿了,多冷啊,今天你不吃饭了”顺手还打了她两巴掌,孩子开始哭,我更火了,这里也没衣服可换,我急了说:“再哭,把你扔到楼下去。”孩子不哭了,可伶巴巴地看着我,等着我的最终裁判,这时候我哭了。想想一个3岁的孩子,我怎么能这样对她,怎么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孩子自己玩一上午,饿了要东西吃,很自然,孩子认为衣服脏了,妈妈不给买东西吃了,所以要洗干净,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静下心来给孩子讲道理,将是不一样的结果,给孩子的终身的影响,性格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情我的心还隐隐作痛,想想自己当时的那可怕的样子,真不应该。

理解孩子,需要沟通,需要聆听来自孩子的声音,多听听孩子对生活、对个人成长的理解,多询问一下他对生活对生命的感受,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判断;而是更多的要让孩子回到自己来理解这个世界,选择一个最适合他的方式,让他得以成长。

教育学生有时处理不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性格上较腼腆,当他不认真听课,我就让其回答问题,答不上来时,我有时候会说:“坐下吧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了。”他内心增加的是气恼和怨恨,觉得是老师给他过不去,因此就很生老师的气,也就不喜欢老师了,也可能是他稍分心了而已。

耐心、克制和支持是文质先生提及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品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想让孩子改变,首先要我们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要改变。方法变,效果变。多动脑子,效果更好。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月买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书,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谈论的问题却是沉甸甸的。

对自己的拷问————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这也是现在的`现状,尤其是爸爸们,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为了工作,不停加班不停应酬,回到家不是孩子已经睡了,就是自己疲惫不堪哪里还顾得上陪伴孩子。所以“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周围一般都妈妈陪伴孩子为主,加上本身北方男人那种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爸爸的角色能扮演好的有,但是不多。他们也说自己的童年中爸爸的印象比较淡,但为什么对自己孩子继续重复自己的历史呢?父亲在育儿角色中的缺少,导致孩子一般和妈妈、姥姥或者奶奶一起生活为主,在育儿过程中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对母亲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协调好教育孩子和协调家庭成员关系,这大概本身就是一个课题。

对自己的提醒———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观念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但他或多或少都缺少了一部分,就是他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书里还有句话对我来说印象深刻“你的孩子缺土”,说的也是有个孩子体弱多病,妈妈带他去看中医时,老中医说他孩子缺土。按照现在意思理解就是不接地气。我们就是这样,从小在家为主,很少玩土啊之类的东西,也很少去大自然中玩耍,因为害怕生病所以呆在家中,反而陷入有点风吹草动就生病的循环中。宁宁就想一朵温室里的花。

这大概就是看书的收获,书就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言行,看到自己的不足;书就像一位学者,向我们娓娓道来为人处事之道。这本书还没完全读懂读透,需要时间去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我想这也是作者最大的心愿,也是读者最大的收获吧。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在学校推荐的三本寒假读物中,我最先读了《弟子规》,因为这是最熟悉的,也是家中最容易找到的,读后感容易写。而后两本书我没见读过,只能根据书名选择适合现状的书,前段时间老校每位老师都发了一本《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我借看了冯老师的很不错,因为我脾气急,解决孩子问题有时方法不正确,看完这本书之后对我有很大帮助。所以这次我又选择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想让自己接受更多的教育,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的帮助自己进行家庭教育。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我是在网上看的`,看到适合自己的实例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我平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工作多了,烦了,身体累了,儿子有事情时就会对孩子大声的。我也总是犯老毛病拿别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做比较的毛病,而儿子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辞,不主动和人打招呼,胆子有些小,这些是我最担忧的。这种担忧我知道是我平时对儿子太严肃、有时过分的严格,让儿子对我有些害怕,也就导致孩子对外人并不热情,遇事胆怯没自信。看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做父母的真的没必要过分的焦虑和担忧,自然陪在孩子身边耐心的指导和观看孩子一步一步的变化静心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度过成长的阶梯。书中写到:我们用心于他的点点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你和孩子的关系越亲密、越自然,你对他的影响就会越为广泛,你能够改变、改善、帮助他的地方也就越多。这一点对我目前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中要改变自己的。

我近期希望自己改变收敛急、大声,学会能做到心平气和。想想班里学生的实例,和家长交流沟通了解的多了,的确是在孩子寄予希望太多,要求太严格,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一个阶段会有一个阶段的变化,只要自己对自己不足之处进行调整改变,孩子也会随之有变化,耐得住气和孩子一起成长。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以前也读过一些,但是读过之后,总有些东拼西凑的感觉,读过了,也就过去了。而这次读到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感觉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书的题目就带有革命性,对传统的家教理念是一种颠覆。由此,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先成人,后成才。在理念上,这点我们都懂。可是真正面对着自己上学的孩子,尤其是上中学的孩子,又有几多家长能对孩子的成绩泰然处之?处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的功利心在作怪,我们印象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耗子的就是好猫”。但是,作为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程,这个工程的严肃性注定了我们是一分付出才有一分收获。舍本逐末的结果,就是不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已经告诉了我们此路不通。

只有脚踏实地,把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这是对孩子教育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这将为决定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奠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才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从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不期然而然了。这也是对“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未来”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了。

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的后代,让我们现在开始,从学习开始,用学习来改变我们自己吧!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这几天一直在读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有醍醐灌顶之感,正如张老师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易犯错,更具风险;也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令人欣慰,感到自豪。孩子是我们的甜蜜,我们的忧伤。”合上这本书,我决定做以下改变:

书中说“陪伴是送个孩子最好的礼物”。这句最普通的话,却道出了当前家庭教育出现诸多问题的本质。由于是心理教师的缘故,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极其家长。每次咨询过后,我都会深深感慨,是无知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造成的啊。结果,当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便到处求医,急于求成,往往使得问题愈演愈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陪伴”需用心,才能与孩子同呼吸,共成长,才能深切地感知孩子的点滴变化,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才能进行最有效的对话以及积极的影响。张老师说,要千方百计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深感在这一方面,我做的还不够,每每工作压力比较大时,回到家,除了陪他写作业之外,更多时间会用于完成白天没完成的工作或看书、写文章,与孩子贴心的语言交流太少。难怪,儿子在看完《美丽的契约》时,忍不住跟我说:“妈妈,我希望你像宋丹丹演的花美丽一样幽默!”小小的他,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找我咨询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同伴交往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心情抑郁,不能静心学习。这与他们从小缺乏与同伴广泛交往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张文质老师说:再也没有比把孩子单独关在家里对其进行教育更糟糕的事情了。我很赞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同伴的影响、教育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同伴之间的互相教育可以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所在群体的潜规则,从而尽快适应这个集体,进而获得被接纳感与安全感。没有实战经验,没有与同伴之间交往的喜怒哀乐,那多么详尽、完备的技巧训练也无法帮助孩子学会与各个类型的同伴愉悦交往的秘诀。

母亲过于好强,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好事!不妨把孩子想得普通一些,做好跑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的准备。这样,父母的心态就会平和得多。在这一点上,我深感自责。我把最大声的斥责献给了孩子,甚至有时还会气急败坏地对他动用武力。

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那将是快乐无比的事情。从小,喜欢画画的我,一直遗憾于自己没能获得父母的支持,也没能坚持下来。看到儿子同样喜欢画画之后,我很高兴,于是,迫不及待地给他报了画画辅导班。原来他一天可以画上十几张画,快乐无比,可如今,一周却只画一张,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技巧提高了,但兴趣锐减了。

我知道,是我的要求过于苛刻的缘故。张老师说鼓励孩子找到“迷恋”的领域无比重要,可以让孩子最终过上有目的的生活。于是,我不再提有形的要求,而是默默在培养于坚持自己的爱好,让他看到我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的快乐。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敬畏生命,珍视生命,以谨慎和热情的方式对待生命。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向社会递交考卷的过程。不用心的人怎能拿到高分呢?唯有父母改变,才能陪伴自己踏上一条芬芳的共同成长之路。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