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事迹个人心得体会感想(精选17篇)

时间:2023-12-15 14:43:24 作者:灵魂曲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的进步提供参考和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个人心得体会

1969年出生的周维忠,初中毕业后成了江苏省仪征市电力部门的一位电工。1998年的夏天,他像往常一样按规定前往拖欠电费已久的村民家中做断电处理。当他走进唐有富的家中时,他愣住了,破裂的墙壁、长满青苔的地面、漏光的屋顶、蹲在角落里的孩子和仅剩的3袋大米。唐有富走到跟前,对着周维忠的工作服一番打量后,他一脸愧疚地说:“电工师傅,我家实在没钱,要不你就把我家里的那点口粮拿去抵充电费吧。”唐有富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话语里抑制不住的颤抖还是让周维忠动了恻隐之心。他询问了唐家的情况,原来唐有富患有眼疾,右眼彻底失明,妻子刘秀明有智力残疾,儿子唐久亮也是智力残疾,全家就靠唐有富种田糊口,日子过得举步维艰。

唐家的困境让周维忠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家里的境遇,“家里兄弟姐妹多,就靠我妈妈一个人在生产队打工,经常吃不饱,需要跟邻居借米吃。有时候,我们家都是老大先去,老二再去,最后跟人家借不好意思了,轮到我老三去。借回来的粮常常还不上,但周围的村民从来不计较,这让我决定长大有能力了,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做好事。”周维忠陷入思绪,进门前已到嘴边的那句“你家已拖欠电费300多元,请及时缴纳”,此刻却像被千斤巨石压着,怎么也说不出口,转而一个“如何让唐有富家合法合理通上电”的想法悄悄涌上了心头。周维忠略一思忖,拍拍唐有富的肩膀,笑着说:“大哥,你误会我的来意了,我不是来向你催缴电费的,是国家出了一个为困难家庭补贴电费的政策,我特意来告诉你一声,以后咱家都不用交电费了。”唐有富难以置信地向周维忠一再确认,直到得到肯定答复,他紧握着周维忠的手,激动地连连拱手作揖,口中喃喃道:“这下再不怕停电了,谢谢,谢谢……”

唐有富没想到的是,“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是周维忠编出来的善意谎言。唐家欠下的电费都由周维忠自掏腰包悄悄缴到了供电所。从那时起,周维忠不仅帮唐有富家支付电费,还将智力残疾的唐久亮视如己出。村里人都说周维忠认了个“干儿子”,唐久亮也一口一个“电爸爸”叫上了。

没多久,“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在沿江村传开了,村里其他残疾人家庭信以为真,向周维忠询问“我们能不能也照顾”。周维忠想着残疾人生活不易,不忍拒绝,一一答应了帮他们“申请”。此后,周维忠无偿垫付电费的家庭从1家增至15家,他用一个善意的谎言点亮了残疾人家庭的希望之灯。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个人心得体会

2016年的农忙时节,做粮食加工的周本来忙得不可开交,要不要去镇上缴电费使负责村里给粮食脱粒的周本来陷入了两难。去缴电费的话,机器没法开张,村民来了就白跑一趟;不缴的话,断电了一样会影响到粮食加工。周维忠知道后,主动说:“我替你去缴吧,你安心忙你的。”周本来喜出望外,赶忙把存折交给周维忠,周维忠因此收到了第一本代缴电费的存折。

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村里的老人大多腿脚不便,也不会骑车,走路去镇上一来一回就得花半天时间。于是,他们也把代缴电费的存折交到周维忠的手里。为了方便使用,村民还把密码也交给周维忠设置。最多的时候沿江村有700多户村民托周维忠代缴过电费,每年经他手的钱有100多万元,而他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他说:“村民信任我,每次我说写收条,他们都说不用。我得对得起他们的这份信任啊!”

2018年的一天,周维忠的女儿收拾衣柜时,在一个小木箱里发现了满满当当的一百多本存折和缴费单,心里不禁升起疑云,就问父亲是怎么回事。周维忠只好向女儿解释:“存折是帮村民代缴电费用的,缴费单是我帮贫困家庭支付过用电费留下的凭证。”女儿听后大为感动,把父亲周维忠的故事发在了社交平台上,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网友纷纷点赞和转发。周维忠知道后,却责备女儿道:“瞧你,把这么点事搞得人尽皆知。”接着他又责怪自己:“都怪我忘记叮嘱你保密了。”

不久,周维忠所在的单位成立了“周维忠党员服务队”,以更大的力量帮助千家万户。2020年疫情期间,周维忠带领队员帮老人测量体温,送口罩和食物,督促老人勤洗手、通风。有的老人不识字,周维忠就把注意事项画成图,贴在老人家里的最显眼处。疫情肆虐时,人人惶恐不安,可老人们说周维忠像一颗定心丸,有他在,悬着的心就可以放下。

作为一名工作在供电服务一线的普通共产党员,周维忠一直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多年来群众满意率100%,“他是我们的劳模班长,这么多年,看着村里越来越好,大伙也越来越富裕,我们都愿意跟着他,将扶老助残进行到底。”仪征市三新供电公司滨江业务所职工丁星说:“我们一起走村串户检查电线和设备,为村里修整危桥、装设路灯,还为农户直播带货,坚守防疫一线,周班长每次都带头冲在前,像是一束光指引着我们。”

在周维忠的关照下,村里低保户的日子渐渐地好起来,锅里飘出了肉香,小屋里也常发出爽朗的笑声。后来,手机缴纳电费越来越普及,周维忠手上的存折慢慢在减少,可他说:“哪怕只有一本,只要村民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2020年11月,周维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表彰。2021年11月,周维忠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称号。在纷至沓来的荣誉面前,周维忠对自己的服务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服务内容范围不断拓展,唯一不变的,是他的一片赤诚之心。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付出,周维忠做到了。23年来,他以微薄的工资接济村里15户残疾人家庭,累计代付电费12余万元,为3位孤寡老人送去临终关怀,而这一切都始于一句“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的爱心谎言。智力障碍者的“电爸爸”,孤寂老人的“电儿子”,村民心中的“电管家”,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周维忠把星星之火汇聚成一束光,点亮了万家灯火。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事迹个人心得体会感想

11月9日下午,我市举行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事迹报告会。市委书记孙建年出席活动并为周维忠佩戴绶带,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林,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沈文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厚江,市政协副主席马立新出席活动。

报告会上,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周维忠女儿讲述了她的“憨爸爸”,市三新供电公司滨江业务所职工讲述了《劳模班长周维忠》;与会人员观看了周维忠微电影。

孙建年在报告会上致辞。他说,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道德模范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先进模范和典型,周维忠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孙建年希望,全市上下要以周维忠事迹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为打造“一个先行区、三个新高地”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要深入学习“模范人物、身边好人”的崇高品质。深入学习以周维忠为代表的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精神品德,不断修正完善自身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更多人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要积极弘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要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带动更多人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要全面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社会氛围。坚持把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倡导“好人有好报”的主流价值导向,在精神上多嘉奖,物质上多关爱,生活上多支持,真正让“有德者有所得”,切实营造崇尚道德、礼遇好人的浓厚氛围。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幅幅温暖的场景,周维忠点点亮了我们心中的一盏灯;从一个人,到一家人,再到一支队伍,周维忠把爱的星星之火聚成了一束光;他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学习他,争做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加入崇德向善的队列,与道德模范携手前行,共同汇聚起温暖人心的道德力量。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个人心得体会

看到黄色的电力维修车由远及近,唐久亮敬了个礼。这个35岁的青年,智力只相当于5岁儿童,认不出眼前开过的其他车,却唯独认得这一辆。

车上走下来的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仪征市供电分公司滨江业务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

1998年夏天,村民唐永富家欠缴电费,负责收缴本村电费的周维忠第一次敲开了他的家门。

这是怎样的家庭呢?抬头——屋顶看得到天,低头——地上爬满了青苔。唐永富右眼失明、左眼只看得到光,儿子久亮和妻子智力残疾。

见此情景,催缴电费的话到了嘴边,周维忠又咽了回去:“你家里困难,按政策可以减免电费,放心用吧!”实际上,从此之后老唐家欠下的电费,都是周维忠自掏腰包垫付的。

“我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知道困难群众也有自尊心,不能让老唐心里不安。”周维忠将这个善意的谎言悄悄藏在心中。

电费缴上去了,周维忠还是放心不下,不时去看看。当时12岁的小久亮,连1到10都不会数。他带小久亮理发、洗澡,每年春节给他买件新衣服,还领回家吃饭。

看到老唐家享受了“电费减免政策”,村里的五保户纷纷询问:“我们能享受不?”周维忠憨憨一笑:“能!”这么多年,他用省下的钱帮助20多户困难家庭,光以“电费减免政策”名义悄悄垫付的费用,就超过14万元。

“爸,想不到咱家这么有钱?”有一年暑假,在徐州上大学的女儿放假回家,无意间从房间的柜子底下翻出一个盒子,里面满满当当都是红灿灿的存折本。“你打开看看,上头是谁的名字……”

原来,2010年农忙季,村里从事粮食加工的村民周本来向周维忠倾诉了一件烦心事:白天机器运转,一刻都离不了人;加上自己不会骑电瓶车,步行去缴纳电费不方便。“放心的话就交给我吧。”周维忠主动提出帮忙代缴电费。周本来二话没说,当即掏出银行存折交给了周维忠。

“还有这样的好事?”代办代缴电费的事在农户中传开了,周维忠收到的存折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全村有700多名代缴客户。后来电子支付逐渐普及,不少人选择在线缴费,但目前仍有150多本存折留在他手上。有些年龄较大的村民,干脆连存折密码都让周维忠来设置。

2010年春节前夕,独居老人郭敏忠重病住院,周维忠来回接送,还垫付了800元医药费。病愈后,郭敏忠请人写了封感谢信。看到信中写着“感谢电费减免政策……”所领导喊来周维忠一问,隐瞒多年的善意谎言才被揭开。

2011年,滨江业务所成立了“周维忠共产党员服务队”,辖区319个配电箱上都有一块牌子,印着分管片区队员的姓名、电话。过去10年,队员们将“电费减免政策”默默“执行”了下去,队员金秀良为10多位独居老人和困难户垫付电费及生活费超过6万元。

“乡亲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最让周维忠高兴的是,从2012年起,江苏省出台政策,低保户可享受每月15千瓦时的电费减免。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个人心得体会

周维忠与村里残疾家庭的联系越加紧密,他在村里走得更勤了。村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儿童。每次他一来,村里的老人都争着和他聊天,交流中,周维忠觉察到了老人们内心的孤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周维忠把上下班的路线作了调整,特意沿着沿江村绕一圈,一路上与遇到的老人们打招呼。为此,他每天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比原来要多40分钟,但看到老人们脸上浮现的笑容,他甘之如饴。

2014年的一个清晨,周维忠骑着电瓶车去上班。当经过桂德九家门口时,他心里却犯起了嘀咕:今天老桂家怎么大门紧闭?以往这个时间,他都是雷打不动地坐在家门口的呀。想着不能耽误工作,电瓶车已驶离了桂德九家两里路远,可周维忠越想越不放心,他调转方向,回到桂德九家,发现他已经疼得蜷缩在床上说不出话。他急忙拨打急救电话将桂德九送医治疗。经诊断,桂德九是肾结石突然发作,需住院治疗。桂德九为“住院治疗”四个字犯了愁,自己是一个“五保户”,身边也没有孩子可以照顾,更请不起护工,只能问医生:“不住院行吗?我实在不方便,有没有别的办法?”还没等医生作答,周维忠已听出了桂德九的难言之隐,他自告奋勇:“这可马虎不得,老桂你还是安心住下吧,我来照顾你。”

周维忠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桂德九住院一周,他陪伴了整整一周,直到桂德九康复出院。出院后,他还给桂德九送来新鲜的水果和猪肉,叮嘱他务必把身体调养好。桂德九热泪盈眶,称周维忠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电儿子”。

在沿江村,喊周维忠“电儿子”的远不止桂德九一人。老汉胡加平高位截瘫,周维忠隔三岔五去帮他擦身子、换床单。胡加平弥留之际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屋顶的灯泡,邻居赶紧打电话给周维忠,叫他来见最后一面。待周维忠马不停蹄地赶到后,胡加平才合上了双眼。胡加平去世后,周维忠又忙着搭建灵堂、操办丧宴等后事,还帮胡加平缴清了最后两个多月的电费,村民纷纷说:“胡加平孤苦了大半生,晚年却‘捡’了个‘电儿子”,也算是有福之人。”一句“电儿子”,让周维忠觉得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先后照料了村里7位孤苦老人,为3位老人送去临终关怀。

2010年春节前夕,村里一位孤寡老人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镇供电所,感谢政府的“电费减免政策”,周维忠隐瞒了10多年的“谎言”才由此揭开。看到媒体报道之后,远在东北打工的妻子苏俊琴终于知道了真相。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农电工作者,周维忠工资微薄,自从开始代付电费和照料困难户后,他几乎成了“月光族”。对此,苏俊琴颇有微词:“咱帮人也要适可而止吧,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处处都得花钱。”怕被女儿听见,周维忠赶紧把手指放到嘴巴前,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小点声!想当初,如果没有‘百家饭’,我八成就饿死了;如果没有‘公家饭’,我也过不上现在的生活。咱家日子紧巴巴我知道,可人家比我们更困难啊,不帮,我良心不安。让你跟着我受苦了,是我对不起你。”周维忠歉道得诚恳,妻子只好把满腹委屈往肚里咽,叹息自己怎么就找了个“烂好人”。周维忠赶紧接上话茬:“一个萝卜一个坑,咱都是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事迹心得体会

周维忠,中共党员,仪征市滨江供电所沿江村村电工。一句善意的谎言,21年无声的诺言,让受助者不知不觉,让孤独者快乐生活;尽善、尽孝、尽美,他成了智障青年的“爱心爸爸”、孤寡老人的“外快儿子”,成了1600多户村民心中的“光明使者”。

从今天起,本报将在周四、周五陆续报道中国好人周维忠的故事。

送肉。

4月17日10时许,笔者一行沿着沿江村堤坝,来到孤寡老人桂德久家门口,一股浓郁的猪肉香味弥漫在春日的和风中。一位头发稀疏花白,面容清瘦,佝偻着背的老人迎了上来。走进老人的屋子,电磁炉上一口黑色的铁锅,肉正在“嗞嗞”做响。

“这满满一锅的肉是周维忠今天一早送过来的。”老人掀开锅盖,眼里盛满笑意。在与老人攀谈的过程中,笔者得知,老人今年80岁,是村里面的“五保户”,膝下无儿女,周维忠是隔三岔五给他送肉。

老人端起桌上还剩下一半的梅干菜肉:“你们看,前几天刚给我送的肉还没吃完,今天的肉又送来了,有时他还给我送鱼换换口味呢。”老人开心地“抱怨”着,带着满满的幸福感。

修房。

在和桂德九的攀谈中得知,桂德九居住的沿江村这处靠路边的简陋仓库,是村里送给他的。

一开始,这仓库四处透着光,地上长满青苔,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地面泥泞,四面漏风。2012年冬季的一天,天上下着大雨,周维忠恰巧路过桂德九家门口,一进门便瞧见桂德九正用一个盆在接着房梁上滴下来的雨水,屋子犹如“寒窑”一样地冷。周维忠看着心疼,第二天就请了工匠,花了3天时间,给桂德九打了天花、铺了地砖、粉刷了墙面、装了窗帘,还义务帮他通了电、安装了电灯。前后共花费4000多元,改善了老人的居住环境。桂德九住上了干净整洁的房子,激动地流下了泪水,他抓住周维忠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周维忠却说:“桂老,就当你养了我这个儿子吧!”

担任村电工30年来,坚持以微薄的工资接济村里的15户孤困家庭,21年中悄然垫付电费12万元以上。他帮助村里协调解决矛盾200多起,群众满意率100%。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捐赠50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个人心得与感想

1、王曙群:16年坚守缔造“太空之吻”

30年来,航天科技集团王曙群甘于寂寞、爱岗奉献,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他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再到天宫、天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经历了7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任务,受到业界高度评价,赢得崇高荣誉,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之一。

2、张雪松”助力中国高铁占领世界级技术“制高点”

在中国高速动车组研制生产中,中国中车张雪松带领团队攻克了铝合金车体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助力中国高铁占领世界级技术“制高点”!他创新完成20多项工装设备技术改造,弥补了进口设备缺陷,保证了动车组生产的顺利进行。将技术创新融入进“中国创造”,正是新唐山张雪松式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铁工人,支撑着中国高铁跑出了世界速度。张雪松曾说过:“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付出体力劳动,而是要勇于站在新技术的前沿,敢于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

3、张黎明“黎明出发,点亮万家。

多年来,国家电网张黎明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2年,累计巡查线路8万多公里,绘制线路地图1500多张,成了同事眼中的“活地图”;他从对抢修工具小改小革到对创新“上瘾”,先后开展技术革新400余项,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他带领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将“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服务百姓的真情送到千家万户,被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4、陆建新:见证中国速度,建设中国高度。

来自中国建筑的陆建新,参加工作37年来,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先后参与44项工程建设,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余米,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中4座的主体结构。作为总工程师参建了十年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作为钢结构项目经理参建了时年广州第一高楼广州西塔(437.5米)、时年深圳第一高楼京基100(441.8米)、如今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600米)。他勇于创新突破,带领团队了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了世界一流水平。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且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和过程。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这个过程。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们认真学习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我有机会看到了很多品质高尚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用模范们的事迹对照自身的行为,我发现了我自己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缺点,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平时我的自我感觉是蛮好的,因为我是老师,我的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一发现让我深深感到“日三省吾身”是多么重要,更让我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是多么的有道理!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

23年前,一句“善意谎言”,周维忠为绝境家庭点亮希望之灯,多年来悄然垫付的电费已累计超过13万元,他还为孤寡老人看病买药、洗澡擦身、操办生日、料理后事……用心拨亮孤寡老人生命的灯芯。为把好人做到底,一家人接力把那句“谎言”变成一生“诺言”。“他是生在小村庄的一个小人物,但心中的大爱广阔无疆,从一户残障家庭开始,直到荣誉等身,他依旧初心不改,我很庆幸在我的人生中能遇见这样一位好人、好师傅。”

道德贵在坚持,活动现场,周维忠向台下观众们分享了他多年来助人为乐的感悟。他说:“只要工作中时刻想着老百姓、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那么,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赢得大家的真心和真情。”

凡人善举,温暖人心。听完周维忠的道德事迹宣讲和感悟,参加道德讲坛的观众们深受感动。“为孤寡老人驱散黑暗,为邻里乡亲播撒光明,周师傅是时代优秀品质的代表。”扬州北辰电气集团新进大学生邹佳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刚毕业的青年员工,他将以周维忠老师为一生的学习榜样。

来自扬州北辰电气集团技术部的陶秀凤则表示,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始终有着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要学习周维忠劳模那种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电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为弘扬模范精神,传递榜样力量,活动现场,周维忠向观众代表颁发了勉励信物,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真善美,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身言行托举向善之心,凝聚奋斗力量。

扬州北辰电气集团党总支书记尤正波表示,此次周维忠师傅走进北辰电气“道德讲堂”,给了员工一个面对面学习全国道德模范的机会,“我们会常态化举办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使模范的故事深入人心,呼吁员工要把学习的模范精神融入到生活、融入到社会中去。”

学习道德模范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过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一些像xxx等36名这样闪光的名字!从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刘国红是贵阳市公交出租汽车公司四车队三班班长,一名的普通的士司机。多次在营运中做好事、见义勇为。李远红带着许士强改嫁,和现任丈夫蔡德全开始共同抚养幼女,照顾瘫痪前夫,演绎了一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保姆妈妈”李泽英带着卓遵琴抛下的卓欣和卓欢(双胞胎弃婴),艰辛地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如今卓欣和卓欢慢慢长大了。现在,她带着姐妹俩和自己的孩子,用汗水和劳累兑现自己的承诺。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他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他终于病倒了,在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怀鼓励下,最终转危为安,完全康复,创造了生命奇迹。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他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后,都坚持学习水文业务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录大量的读书笔记。长期的勤奋学习、刻苦练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曾两次在全国大赛上大显身手。他勤奋敬业,不懈追求,平凡的岗位见证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然而张宗良的事迹告诉我们,一辈子做好事再难,他也要做!张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过伤的残疾军人,在解放战争中失去了左臂。张宗良从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战争时期扛过枪、立过功的抗战英雄。了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经历,他真正的走进了他的家,冬季为回保才老人买煤取暖,夏季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干净,每一个节日都提前为老人准备好过节的东西,数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里的义务维修工和服务员。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长期以来,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

在日常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要时时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持向上的事业心,并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让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要〝以情动人,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的心去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抓住闪光点进行爱的教育,使他们认为自己能行,让每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的爱。

在自身修养方面,为了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输向学生,必须不断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特别是现在的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促使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引领学生走进只是的殿堂,不断努力,做一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断探索,做个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断争取,当一个优秀模范的老师。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我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学习先进,就是要学习其精神,并发扬光大。我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

1998年夏天,周维忠到村民唐永富家中催缴拖欠电费。当他见到唐家屋顶看得到天、地上长满青苔的破败景象,进而了解到唐永富患有眼疾,老母亲双目失明,老婆和儿子都是残障,家里唯一正常的女儿离家出走的窘境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联想到自己靠吃“百家饭”长大,能当上村电工也是全村人推荐的结果,不禁对唐家人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默默为他们垫付了所有拖欠电费。

从此,他把唐家人当亲人照应,12岁的唐久亮,连1到10都数不全,甚至常常到垃圾堆里翻东西吃。周维忠带他去理发、洗澡、买衣服,还经常带回家吃饭。每到春节,都要给他买一身新衣服、新鞋子。周维忠对他的宠溺,仿佛就是对自家孩子。不仅如此,周维忠还叮嘱村里的商店,只要唐家来买吃的、用的,全都记在他的账上。周维忠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出钱帮助唐家修缮危房,添置家具,同时,还四处托人打听唐家女儿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家女儿在了解到家里条件改善后,终于回家了。看到唐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生活有了奔头,日子一点一点好转起来,周维忠倍感欣慰。

有了周维忠的多年呵护,奇迹发生了。2008年正月,厚厚的一场大雪埋住了周维忠上班的路。没想到唐久亮早早就等在了村头,他执着地走在周维忠前面,用双脚蹚开一条路,让周维忠去上班。周维忠一边落泪一边劝他回去,他却倔强地不肯回头,俩人就在这大雪纷飞的清晨整整走了十多里。

从唐永富一家开始,周维忠陆续又帮扶了村里15户孤困家庭,为他们买米买肉、寻医问药、修缮房屋、办酒祝寿,送去关爱和慰藉。23年以来,光是为帮扶对象垫付电费,累计就超过了12万元。2021年“七一”前夕,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亲赴现场慰问周维忠,称赞他真正在基层赢得了口碑,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全省为民办实事的楷模。

学习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是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明确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身明确提出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力倡导社会文明、弘扬优良职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师德建设已成为学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十条禁令》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现在,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还存在着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的行为,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不能正确对待优胜劣汰的竞争气氛和机制,不能正确对待同事,不能合作共处;有些由于种种原因,不具备不错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美好的教师形象去吸引、感染、教育学生。端正行风,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举措,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

学习也使我更认识到了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新10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但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学生刻苦学习,自身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身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身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身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身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对自身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身成为一个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育”四有"新人,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过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一些x36名这样闪光的名字!从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他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他终于病倒了,在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怀鼓励下,最终转危为安,完全康复,创造了生命奇迹。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他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后,都坚持学习水文业务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录大量的读书笔记。长期的勤奋学习、刻苦练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曾两次在全国大赛上大显身手。他勤奋敬业,不懈追求,平凡的岗位见证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然而张宗良的事迹告诉我们,一辈子做好事再难,他也要做!张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过伤的残疾军人,在解放战争中失去了左臂。张宗良从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战争时期扛过枪、立过功的抗战英雄。了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经历,他真正的走进了他的家,冬季为回保才老人买煤取暖,夏季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干净,每一个节日都提前为老人准备好过节的东西,数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里的义务维修工和服务员。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刘xx,男,汉族,1976年9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邻居家突发火灾,刘xx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与热心群众协力救出老人和孩子。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妻子眼里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儿子,街坊眼里的好心人,更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教师”。

20xx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旭下班回家,看到邻居王某家二楼有浓烟冒出,窗户玻璃被高温炙烤而炸裂崩飞。“起火了!”刘旭一边朝着邻居家飞奔,一边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

楼道间弥漫着滚滚浓烟,王某的两个孙子和80岁的老母亲被困在二楼家中。刘旭是第一次亲历火灾,即便如此,不顾凶猛火势和刺鼻浓烟,刘旭毅然俯身奔向二楼。金属门把手已烫得无法触碰,刘旭不得不破门而入,在火势凶猛、浓烟弥漫的屋子里摸索寻找两个孩子。

半分钟之后,刘旭找到了5岁大的女孩,此时孩子已经被呛得说不出话。小女孩意识到被救之后,用手指向弟弟所在的位置。刘旭左手抱着小女孩,右手支撑着在地上匍匐前进,好不容易才找到已经昏迷的小男孩。

此时火势越来越大,刘旭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倒下,这里还有两个孩子!他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踉跄着走向门外。在孩子们被人接住的瞬间,刘旭才松了一口气,疲惫地倒在地上。参与救援的几名群众冲入火海将王某的老母亲救出火场,因为救援及时,两个孩子和老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英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事后,刘旭主动将获得的1万元奖金捐给了受灾家庭。

刘旭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

2010年农忙,从事粮食加工的村民周本来遇到了烦心事。因为路途不便,加上业务繁忙,他无法去城区缴纳电费,可他又担心欠费停电会影响生产,两难之中的周本来一筹莫展。这时,热心肠的周维忠站了出来,主动提出帮助周本来到城区缴纳电费。周本来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银行存折给了周维忠,这是周维忠收到的第一本存折。

周维忠帮村民“代办代缴”的好事渐渐被传开,他收到的存折也越来越多。出于信任,全村有700多户村民把存折或银行卡主动交给周维忠,委托他代缴水电费、购买生活用品等,每年经手的金额超过100万元。

因为周维忠熟悉村里的情况,所以很多“分外事”他也会主动承担下来,迄今他帮助村委会协调解决村民矛盾200多起。不仅如此,周维忠和同事还义务为村里修整危桥2座、装设路灯70余盏。新冠疫情期间,周维忠既是“临时卫生员”,又是“突击队长”,还是“爱心大使”。他向村里的11户贫困家庭捐赠口罩200余包,主动帮助村民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教村民使用手机查询健康码和行程码;他第一时间为疫情检测点架设电线4.8公里,安装照明灯具30余盏;他自发捐款5000余元,资助疫情防控工作。

在村民心目中,为老百姓(46.920,-0.87,-1.82%)服务的共产党员,就应该是周维忠这样的,办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乡亲们的每件小事都尽心尽力办好。在周维忠眼中,老百姓的每件“小事”,都是“天大的事”。

年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

刘成德,男,77岁,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薛庄村退休工人,第_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50年前,雷锋亲笔给他写下赠言:“你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50年来,无论在部队、企业、农村,他都默默学雷锋、做好事。在山东,被赞为“当代雷锋”。

刘成德_年入伍。_年3月,他和战友分乘两艘机帆船出海执行任务。夜间返航时,随行的1号船因雾大不幸触礁,船上14名战友危在旦夕。接到求救后,刘成德主动请缨前去救人。当时,天黑雾大,风高浪急。刘成德脱去棉衣,腰系大绳,义无反顾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短短100米距离,几乎耗尽了他全身力气。精疲力竭的刘成德终于把大绳送到1号船,14名战友得救了!他却患上了终身腰腿疼的毛病!因为这次救人壮举,他作为先进人物参加了沈阳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并与雷锋同台受奖。

50年来,刘成德牢记雷锋嘱托,处处以雷锋为榜样,走到哪,就把好事做到哪。在部队,他忘我工作,热心助人,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和战友,先后荣记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获得“五好战士”等荣誉称号;在企业,他立足平凡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搞技术创新,为企业创收20余万元,并热心帮助困难职工,受到企业干部职工广泛好评;退休后回村,他坚持28年做村里的“义务清洁工”、连续7年在村子拐角处当“义务交警”,连续十几年为五保老人孟庆泉送菜送饭,村里十多位困难群众都接受过他的接济和帮助。退休回村28年,刘成德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

刘成德家庭并不是很富裕,但乐于助人一直是他坚守的信念。他因早年蹈海救人常年患腰腿疼病和严重的心脏病,速效救心丸总是随身携带。老伴四年前患胆囊癌,先后6次化疗。可他仍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给山东轻工学院困难学生何丽娟送去200元,为汶川、雅安等地震灾区群众先后捐款20__元……今天帮这个,明天帮那个,有人不理解,说他傻,甚至讽刺挖苦,刘成德说:“傻怎么了?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要向雷锋学习,真心帮助别人,我心里就是快乐的!”50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家庭成员,他的儿子、孙子、孙女也以他为荣,全家俨然成了“学雷锋世家”。

多年来,刘成德还走遍济南200多所中小学,深入大专院校、部队、企业、机关,讲述雷锋故事,传承雷锋品格,践行雷锋精神。为此,济南市建立占地5500平方米的刘成德事迹展览馆,接待社会各界干部群众10多万人次。

副主席范长龙、雷锋战友乔安山、“当代雷锋”郭明义等曾分别到济南看望刘成德或为刘成德留言。他的事迹后被《解放军报》、《大众日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大众网等各级媒体刊登。《经济日报》拿出4个版面集中报道,《新华文摘》全文转载。_年3月1日,中宣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全国纪念_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_周年座谈会,刘成德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名学雷锋活动先进典型,受邀赴京参加座谈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