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作风转变论文(精选16篇)

时间:2023-12-01 14:21:14 作者:GZ才子

"范文范本是指被广泛认可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它能够为我们提供灵感和参考,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写作。"在下文中,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转变机关作风心得体会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是新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期望,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转变机关作风。

欢迎大家阅读。

一、开展学习活动的必要性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工作环境,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只有努力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政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工作环境,是实施《公务员法》,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公务员法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的要求,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十六项纪律,要求对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行为要依法予以行政处分。实施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就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整治机关作风,努力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使广大公务员自觉做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二、要坚持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应当是强调如何更好地服务的问题。服务是我们每个人的天职。我们都要好好地想一想,你在这个岗位上,究竟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该怎样更好地工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就是要认真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树立服务的意识,这就需要学习。在当前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知识危机”、“能力危机”、“本领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就是工作,而且是重要的工作。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作为一种境界,发扬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少一点应酬,少一点休闲,早起一点,晚睡一点,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抓紧学习。学到了本领,才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还有一个效率的问题。

工作效率的高低,既是工作态度的直接反映,也是工作能力的直接反映。只有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明确工作职责,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自身素质,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提高每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个的工作效能。效率的问题,要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挖潜。要坚持向时间要效率。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速度,该今天完成的工作,决不拖到明天完成;坚决克服拖拖拉拉、疲疲塌塌的工作作风。要坚持向质量要效率。善于主动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能做到100分的工作,决不做到99分;坚决克服敷衍了事、马虎草率的工作作风。要坚持向协作要效率。科室人员之间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讲究工作实效,注重工作实绩;坚决克服各自为政、扯皮推诿的工作作风。要坚持向创新要效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创新服务的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坚决克服观望、等待等依赖思想。

三、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质工作1、实行“首问负责”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对接听来电、接待来访,第一接待人要给予明确的答复或说明;所办事项如属第一接待人职责范围内的,第一接待人要及时办理;如属需要请示汇报的,第一接待人要承担起请示汇报的义务,不可要求来访人员自行去找领导;如不属本人职责范围内的,第一接待人要主动帮助联系或对相关事项进行记录、给予说明;如不属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第一接待人应当做好解释工作,并告知其前往相关部门或单位。

实行工作“首问负责”制度,要处理好“首问负责”和工作职责之间的关系,做到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2、实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信访工作要遵循及时办结的原则,做到日清日结、周清周结。对于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时限要求的事项,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对市委、市政府和省纪委信访室交办有时限要求的事项,应按时限要求办结;对本室自身安排有明确完成期限的,应按期办结;对于没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应尽早办结。

根据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安排部署,从20xx年5月起,在全镇机关干部中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我通过积极参加县委组织的作风整顿集中理论学习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使自己对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应该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作风,带头树立国土资源工作的好形象。

一、干部作风整顿的重要意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是新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期望,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通过作风整顿,破除“官本位”意识,可以树立真心为民的干部形象。真心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时间,真正能够为党和人民干点事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岗位,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通过作风整顿,破除“小集团”思想,可以树立团结协作的干部形象。团结是大局,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人才,团结出干部,团结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能不能搞好团结,是衡量和检查党员干部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解决好当前改革和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真抓实干,最老实的办法就是一件一件地抓,抓一件成一件。

二、对照要求,检查不足通过学习,按照局工作部署,对照机关干部作风整顿相关文件,找准各自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对症下药,锐意改革,创新思维,不断完善自身工作。通过对照检查,我感到自己存在理论学习不深入、工作作风不扎实、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等问题。作为国土资源系统的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强化组织纪律性,确保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三、明确方向,努力整顿。

一是要努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每一份县委文件的精神实质,把握起精神要点,提高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水平。坚持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学习方法上,要积极参加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在保证学习时间上,要坚持业余时间自学与单位集中学习结合起来,努力钻研政治理论、业务理论,学习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历史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坚定信念,提高素质。

二强化工作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服务意识,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用最好的服务为领导排忧解难。要按党员领导干部要求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

三是不断改进工作,更好的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牢固树立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为经济工作服好务为目标的意识,一是要进一步熟悉与了解经济情况与态势,从经济工作全局出发,思考工作方向;二是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努力形成市场经济理念与思维;三是严格遵守国土资源局的各项制度。

四是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四个意识。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中心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工作中展现县委办领导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不断开拓国土资源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要充分认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干部作风好,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自觉抵御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做为一个干部职工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等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才能进一步树立干部职工的良好形象,有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马吉。

其次,要正视和克服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以基本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要自觉地加强思想改造,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科学发展观要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优良作风是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要求上来,认真做好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

第三,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干部职工的职责。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

第四,要善于学习,掌握工作的本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从事的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内容,没有雄厚的文化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总之,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坚定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廉洁自律的人生习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现代流通渠道转变的论文

摘要:

对家族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家族制管理机制转向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企业创业时期过程中,家族制管理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家族制管理机制日渐产生局限性,家族制管理制机制应逐渐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

本篇文章简要概括了家庭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重要性,并针对转变的途径提出几点有效地建议。

关键词:

家族制管理机制;企业管理;管理机制。

家族制管理在企业创业时期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家庭制管理机制在企业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

但随着社会日趋发展,家庭制管理机制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家庭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是刻不容缓的,文章通过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模制度以及减少企业间交易的成本费用研究了家庭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重要性,为家族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提供有利的保障。

一、家庭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重要性。

1.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模制度家庭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模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部分企业的生产规模日渐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渐增加,因此我国部分家族制企业将融资的来源扩展出家庭范围以为,家庭制管理机制逐渐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不仅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投资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内部的集资风险,同时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制度,为企业获取的大量的外部利润。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地分离,减轻了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压力,有利于企业的进步与发展[1]。

2.减少企业间交易的成本费用家庭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能够减少企业间交易的成本费用。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家庭制管理机制的区别在于,现代企业产权理念认为以公司制度为主的企业,是为了能够取代企业市场中的价格体系。

无论是家庭制企业还是现代企业在进行企业间交易时,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及承担一定的交易成本费用,而现代企业制因其产权理念在市场交易中可以有效地节约交易成本,利用现代企业内部中的产业结构,将定价的交易数量进行分散,从而有效地减少企业间交易的成本费用。

二、家族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

1.建立健全企业决策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决策机构,实现家族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的转变。

通常情况下,家庭制管理机制的决策机构都是由家族企业内部人员构成,并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利,因此要建立健全企业决策机构,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成立董事会,董事会成员要由有实力的家庭内部成员以及公司股东构成,通过探讨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促进企业的'发挥建设。

同时,企业应该在董事会下设立总经理职位,总经理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董事会各项事物。

最后,企业也要建立相应的企业工会与监事会等部门,为企业实施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保障[2]。

2.充分认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家族制管理机制主要产生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及企业创业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家族制管理的局限性日趋增多,因此家族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已是必然趋势。

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社会文化程度低,并且存在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而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日趋走向多元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能力,企业资金投入也日趋增多,因此家族制管理逐渐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是十分重要的[3]。

3.建立科学的员工管理机制家族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员工管理机制是极其有必要的。

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与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而由于家族企业制度已日渐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在家族企业管理中建立科学的员工管理机制。

以确保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经营建设中,促进企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最后,企业还应该针对内部员工,建立科学民主的奖惩机制,对于认真努力工作,为企业获得效益利润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偷懒、消极对待工作的员工,给予其扣除奖金与减少假期的惩罚。

建立科学的员工管理机制,能够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对于家族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研究,主要从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模制度与减少企业间交易的成本费用两方面对家庭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其转变的重要性有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家族制管理机制向企业管理的转变。

然后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决策机制、充分认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建立科学的员工管理机制对家族制管理机制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进行分析,并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峰.关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的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6(8):49.

现代流通渠道转变的论文

内容摘要: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由现代流通来带动。通过改革、开放、整合、创新,流通大渠道能够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实施集约化经营,因此,营造流通大渠道,带动发展大生产,是商业集约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流通交易方式服务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日益显著。迅速发展的社会大生产,要求加快发展大流通、大贸易、大市场,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带动作用。因此,本文以“构建流通大渠道的探索”为命题,进行研究。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与之相适应的商品大流通,主要是由流通大渠道来实现的,亦即由大公司、大批发、大配送、大连锁、大超市、大市场等形成的大渠道推动大流通来实现的。居世界500强之首位、拥有4000多家连锁店的美国沃尔玛公司销售收入达2500亿美元。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美国现代商业每年在美国实现2万亿美元的销售额。现代化大型配送中心在大流通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大物流的作用,美国沃尔玛公司建立的62个配送中心,在国内拥有近3万个大型集装箱挂车、5500辆大型货运卡车、每年总行程6。5亿公里,运输总量达77。4亿箱。在我国,一批流通渠道正在拓宽壮大。据统计,全国100家大中型连锁企业年销售额达982亿元,店铺总数7685家,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9%。20,全国有“亿元市场”3265个,成交额达21514。50亿元。这充分证明,现代化大渠道大流通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流通大渠道能够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实施集约化经营,发挥其大渠道、大流通的优越性,突出表现在“一大、二新”:

大采购、大配送,形成竞争大优势。大企业、大连锁、大渠道、大规模营销,实施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必然要大规模采购,年采购量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甚至象沃尔玛那样上千亿美元的采购量,任何一家生产企业一旦能够被纳入其采购体系,都会认为是一大幸事,不但提供的商品质量标准不敢有丝毫轻忽,供货价格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而且在提供货源的时约和服务上也不敢有所怠慢。这样,“大渠道”就不但在商品的花色品种和质量上具有优势,在价格上也有较大的回旋空间,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一些大型超市公司由于大批量采购,从供货方享受数量上、价格上的折扣优惠,转化成低成本优势,因而有了“天天低价”、“为消费者省钱”的实力,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至于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由于市场规模大、业者多,商品种类、规格、花色齐全,经营规范,市场秩序较好,服务功能完善,给交易双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他们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发挥了磁吸力强、辐射面广的大渠道大流通的作用。

新技术、新管理,形成效率新优势。流通大渠道大企业,通过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科学管理,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技术设施,充分运用计算机现代管理技术,对营销系统、储运系统、财务系统和分销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的流转速度,提高了经营效率,节省了大量成本,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份。同时对采购、运输、仓储、销售、核算、管理等所有工作岗位实行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并实施is09000质量管理系列认证,使制度规范与电子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把经营效率提升到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大渠道大流通的新优势。据了解,沃尔玛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人员使用效率,大幅降低人工费用,一家营业面积1。8万平方米、经营商品2。5万种的大型商店,只需要300名营业员,而在我国同样规模的商店,则需要营业员人,仅此一项,足见“大渠道”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优越性。

新理念、新服务,形成文化新优势。大渠道大企业跟随时代的步伐,营造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倡导学习型组织,弘扬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视文化为企业的灵魂,从而构成企业发展的无限的潜力和动力。被誉为我国超市“领头羊”的上海联华超市公司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广泛开展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活动,形成和谐、沟通、高效的企业文化。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顿为公司制定的三条座右铭:“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每天追求卓越”,被视为沃尔玛文化的精华,他们由此展现出来的“时刻争取第一”、“友善热情迎待顾客”、“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等企业风貌,显示出企业发展的活力。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流通产业“多渠道”业已形成,但尚处于小型化、分散化的阶段,与国际上的跨国商业公司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推进整合与创新,发展商业“大渠道”,引导小零售、小批发、小集市、封闭型、传统式向大超市、大配送、大市场、开放型、现代式转变,从而实现流通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大生产、大流通的形势要求。

由小零售向大超市转变。连锁超市作为现代新型流通业态,显示出其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的优越性。我国超市经过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大型超市公司尚少,拥有连锁店“百家级”不多,“千家级”更是屈指可数,管理、技术、服务也还不够完善,地区间差距较大,总体上尚处于成长过程中。据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对我国30万以上人口的118个城市调查研究,对“超市饱和度”进行分析,用城市的超市面积与人口和收入的比值作为衡量超市发育程度的指数,以超市发育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市超市饱和度平均值1344。43为基准,118个城市超市饱和度平均值为967。76,推算出尚有376。67(不饱和度)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天津、深圳等17个城市超过饱和度的超市面积有60。25万平方米,重庆等25个城市未达饱和度的发展空间有115。63万平方米。笔者认为,这个饱和度的'理论数值,对投资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大,且都在快速发展中,用动态发展观点来看,在目前情况下,不管超市的理论数值是否达到“饱和度”,其发展的空间(面积)和机会(扩张、调整、兼并)的潜力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当前的任务就是继续宣传、鼓励、引导连锁超市的发展,根据各地区超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鼓励兴办超市公司,或连锁扩张,或提升技术、管理、服务水平,培育规模大、实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由小批发向大配送转变。一个大型商品配送中心,就是一条商业“河流”。大配送以其规模大、技术新、商品多、质量可靠、送货面广、服务及时而明显优于原有的批发业。大配送需要充足的营业资源,如信息技术、货物仓库、运输设施等,前一段时期,国有商业专业经营系统层层下放,融入市场竞争体系,对于兴办配送业务,在资金、设备以及心理上、经营理念上缺乏准备,而民营商业刚刚起步,还缺乏兴办大配送的能力。现在,经过的竞争与发展,国有商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一部分通过改革重组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企业,具备了兴办大配送的条件,民营商业当中的大户,也有了兴办大配送的力量。大配送可分为连锁超市配送和社会化配送,还可以有综合商品配送和专业商品配送等不同类型。超市公司除了为本公司连锁店配送之外,可以兼办社会配送业务;一些经过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国有批发企业,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广阔购销渠道,加以创新发展,增添设备,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新型配送中心,这是―条较为便捷的路子,据商务部披露,一批国有流通企业实施连锁经营和超市下乡战略,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批发企业到现代连锁物流企业的转型。小批发向大配送转变是今后的一大趋势,政府有关部门应在立项、批地、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

由小集市向大市场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传统的小农贸、小市场已不能适应规模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起一批现代化、多功能、广辐射、集散能力强的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大型交易市场,创新流通大渠道。在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开展国际大贸易的新形势下,要有综合性的大市场,也要有各种各样的大型专业市场、单品市场。当然,市场建设必须以“市”为目标,根据经济区位、经济特点、贸易历史、现代需求等相关要求,准确定位,适度规模,做到“有场有市”,实现经济发展效益。因此,建设市场要经过规划论证,广泛收集远近经营者、交易者的意见,倾听民意,确保决策科学,建设规划切合实际;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社会投资、分工管理的办法,并做好招商工作,力求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大渠道大流通的功能。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国内商业向国际市场开放,同时,我国将可以更加畅通地进入国际市场,这将为我们营造流通大渠道带来新机遇。除了原有的外贸渠道之外,可从下列三方面创新流通大渠道:通过引进外资大连锁大配送创新流通渠道。据了解,进入我国的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外资超市,90%的货源系向我国采购,并可通过外资超市采购网络将我国商品带往世界各地。开拓进入世界商业巨头采购体系的渠道。全球跨国商业集团的采购体系是一条巨大的流通渠道。据了解,进入世界500强的12家跨国零售集团在全球的销售额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从我国采购的商品还不足2%。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个潜在大市场,如果能够争取到10%的份额,就是1500亿美元。以我国正在扩展的生产规模和商业资源,具备充足的供货能力,天津、南京等地已在这方面进行开创性的尝试,分别举办国际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交易会,取得了良好的开端。营造进入国际组织采购体系的渠道。国际上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每年需要采购大批物品,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开拓的流通渠道。据报道,联合国系统每年采购的货物款额高达300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采购额,印度占3。8%,我国只占0。42%,目前联合国有5795家指定供应商,其中我国厂商只有79家,这方面的潜力很大,应积极设法沟通与联合国相关部门的渠道,及时获得联合国采购最新订单信息及贸易要求,争取从联合国采购业务中增加份额。

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新的交易方式可以营造出新的流通渠道。例如政府采购、拍卖业、会展业、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市场流通增加了多条日见扩大的渠道。例如:政府采购。根据测算,中国各级政府每年采购总量约占gdp的10%,年采购规模约在8000亿左右。根据国际经验,采取这种方式,可节约资金10%以上,而且将发展成为国际上商品流通的大渠道。拍卖业。我国近年来兴起的拍卖业,在疏导流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一条特殊的流通渠道。会展业。会展业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新兴的流通产业,对于扩大国际国内贸易,招商引资,以至宣传品牌、宣传企业、宣传办展城市,带动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以其信息传递快、流通范围广、缩短业务流程、节省工作时间、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而成为新兴的流通渠道。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平台、健全立法与网络安全,克服支付系统、配送系统、网络速度、网络安全等存在的某些瓶颈,不断扩大交易量、电子商务将成为现代流通的一条大渠道。

参考文献:

1。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商贸集团[j]。中国物流与采购,

2。刘国平等。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研究[j]。商贸经济,2004。

3。金梁。冷静面对民企发展的新机遇[j]。企业管理,2004。

转变机关作风推进工作落实学结

在上级部门的真确领导下,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完成了“转变机关作风 推进工作落实”活动的第一阶段学习。对于此次学习作出以下的总结。

一、深入学习“抓落实、重服务”讲话精神,认清当前形势。 本次活动通过学习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本县十五次党代会,老师们充分认识到了当前严峻的金融形势和政府面临的一些问题,和一些领导干部的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等现实情况。

二、深入挖掘存在问题,认真剖析问题的根源。

每一位老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再对自已在工作或思想作风上的情况进行对比,深入地挖掘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及思想意识当中的存在的不足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体的交流。多位老师对工作方法,工作态度、思想作风、个人业务素质等方面查找到了自已的问题,并且很诚恳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比如,高年级老师谈到工作忙时对学生的态度不够和蔼,有的教师虽然很勤奋但没注意科学的工作方法导致效率低下,有的老师指出自已的工作效率还不够优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改进,有行政领导谈到自己的经验不足需向各个层面的人学习低年级老师也剖析:工作作风欠踏实。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偷懒”的侥幸心理。心里总在想,反正就这点水平,凑和着算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一些教学常规的执行方面也存在着漏洞,如课前准备不充分,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时在上课铃响后才赶到教室,在为人师表这一点上打了折扣。工作状态浮躁,在教学上,意气不沉稳等。

三、变压力为动力,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

意见和建议。如熊俏兰老师提出了“巧干”的.工作思路,刘思云老师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工作态度,陈丽芳老师讲出了“关爱学生、以身作则”的工作经验,张茂煌主任提出了“认清形势、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黄瑜婷主任提出了“立足本职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此外,还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创新工作思路、注重特色、用实践增加经验等等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为我们的工作做得更高、更强、更快出谋献策。低年级老师也提出了今后努力倡导在教学上形成“严、细、实、活、新”五字教风。所谓的“严”就是要对自己、学生严格要求,治学上严谨;“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从细节入手,细致入微,把工作做成一朵花;“实”就是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要务实,追求实效课堂,真实的课堂,不摆花架子;“活”就是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上课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和诗意;“新”就是要求自己能创新管理,主动工作,不断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每一位老师通过这次转变作风主题会中都获得到了收益,学到了经验,认识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培育了坚强的意识,树立起了必胜的信心。为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育局领导下,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真开展以“转变工作作风 推进工作落实”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学习、自查、互查、整改等系列活动,全体教师积极进取、廉洁自律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教师的师德水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培养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我校教师建设成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队伍。现将我校师德建设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 抓教师形象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1、坚持不懈地抓好师德学习。我们首先抓好学习,促使全体教职工不断增加学习的紧迫感、使命感。其次从改变学习作风入手,克服教条主义,杜绝形式主义,结合学校工作重点,选准突破口,突出实效性,切实将“修师德、树师风、铸师魂”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2、健全学习机制。我校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纳入工作考核之中,通过评比、检查、小组讨论、交流等手段积极培养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勇于实践的典型,以点带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工作中加大检查力度,通过日常工作、社会反映,教师座谈等方式来提高广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师德建设的紧迫感。

《转变机关作风推进工作落实学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研究会计的转变过程论文

摘要:

随着会计的不断进步,加之经济理论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活动变化的情形下,会计人员必须对自我进行提升,从而确保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技能以及业务素质与职能相互匹配,积极有效地分析处理经济数据,为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并实现经济消息的提高。因此,作为意在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水平;对策。

一、会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会计继续教育,即针对当前从事会计工作,或是已受聘会计技术职称的人员,对其进行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业务素质的再培训、再教育。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其继续教育不仅当前从业人员所需,而且还是国家法规的明确规范;现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在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用。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法律法规的客观要求。

对于我国会计人员而言,其继续教育制度由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确立。10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会计法》,明确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12月6日,财政部新修订《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其需接受继续教育,从而实现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的提升”;8月27日,又颁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它是在原有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基础上,对有关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善。此次颁布的法规对机构管理、学分管理、形式内容、管理体制、师资与教材、继续教育的监督与检查等各方面做了补充和完善,是我国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浙江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浙财会[]1号)规定:“从事会计的人员需进行继续教育的参加,并利用学分管理方式,对学员进行相应要求,规定每年学分不许低于24分。无论是网络继续教育,还是所在单位和培训机构组织的急需教育,都需达到24学时;会计人员的未来升值、晋迁等,都需要依照继续教育的状况。”因此,对会计人员而言,参加继续教育不仅其实义务,还是其具有的权利,也是法规的规定。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普及和拓展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的有效渠道。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会计服务不断涌现,客观上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出台,赋予了财务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有些专业判断已超越财务会计核算范畴,与市场运营、技术维护、财务管理等工作紧密相连。促使会计人员及时学习、掌握这些新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推广,使之能够对其准确的利用与认知,而继续教育的强制性的实践证明了,它是会计人员服从的较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我市历年来对新会计政策的推广和宣传,其主要渠道就是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因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为宣传贯彻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的重要途径。

二、我市现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环境及实际存在的短板。

(一)舟山市现行继续教育布局情况。

舟山市现有会计持证人员26705人(其中市本级8291人,定海区7043人,普陀区6199人,岱山县3514人,嵊泗县1658人);学历结构大专及以下学历占76.9%(本科及以上4390人,大专9329人,中专4904人,高中6322人,初中及以下1760人);评定会计职称8107人(初级6048人,中高级2059人),占全部会计人员的30.4%;-20参加会计继续教育的有17535人(其中参加网络教育11776人,准予抵免767人,当地财政部门组织的参与人员达4992人),占总会计持证人员的65.7%。

(二)舟山市继续教育自身环境特点。

1.继续教育的形式与途径舟山市继续教育方式分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两种。会计人员可自行选择一种培训方式,网络培训,即参加浙江省财政厅指定的平台,从而进行网络继续教育,并完成规定的课程;面授培训指各县区根据当地实际安排,组织会计人员在市财政局委托或备案的培训机构参加统一学时、统一内容的集中培训,两种学习方式都要求学员取得不少于24学分,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才能作为继续教育登记依据。舟山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按会计人员的具体情况分为初级(含初级会计师和无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和中级两个级别,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对象及行业特点设置培训班次,以面授培训为主。为系统、全面学习新会计准则等内容繁多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一般从每年3开展月继续教育年度培训(不少于24个学时),一直持续至年末。2.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舟山市财政局,它依据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求,对集中培训内容进行确立,并运用统一的`教材或符合本地微小企业的实际教材,如培训教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读本》,20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为小企业会计准则、防治小金库相关知识、最新税收政策、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简介等。年以财政部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培训内容;20继续教育内容包括:《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浙江省财政票据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近些年来,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紧紧围绕财政部新出台的会计政策,以宣传普及新会计政策为培训主线。

(三)我市继续教育实际短板。

1.参加培训人员思想松懈,应付现象突出部分学员认为继续教育就是再教育,与加薪无关,特别是有一定工作年限、职务较高的会计人员表现较为突出,即使参加也是敷衍了事;其次表现出为应付会计证的年检,从而对继续教育进行接受,因此,常会存在着少课、缺课等现象。甚至即使参加了培训班,也因其与当前工作毫无关联,只对课时规定进行应付,而不进行听讲,更有甚者中途逃课并托同事应付考勤人员,美其名曰有事离开,有的只报名而不却未参与培训等情况。在脱产学习中会遇到下述情况:为应付考勤,多数学员在第一天会到场,次日,学员数量将明显减少,在考试当天,即第三天,学员几乎全部到场;考试完成后,培训也随之结束。在继续教育中,应付考试是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2.会计继续教育内容无区分度,教学方式粗糙现如今,我市的会计继续教育一个会计年度几乎都是一样的学习内容,偏重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控规范等会计专业准则与知识,与信息技术、管理以及证券和金融等相关的知识相对较少会完全没有。非会计人员会感到学难以致用,对于该部分会计人员来说,接受与自己工作不太相关的知识培训,多数是出于等级从业资格证的需求,而非主动参与。培训人员层次不同、所处行业多样,大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员听记这种传统的“你讲我听”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体验式、模拟式与研究式教学方法也较为少见,学员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有限,交流互动有待进一步增强,所以学员在被动学习的模式下使自身参与意识有所降低,创造性与自主性遭到扼杀,违背了知识经济社会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要求。

(四)国内会计继续教育可借鉴模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教育活动设计的具有人性化特点,继续教育的负责人为香港会计师工会,在继续教育课程中,会有参与活动者、个别专业关注小组以及多个专业委员会提出建议,对会员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时,应提前对会员需求调查有所了解,接下来交由秘书对各类课程进行安排。从上课时间安排、会员培训通知到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学时提醒等精细化统筹,在继续教育中,应采取会员便利的方式来进行。根据会员爱好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教学方式以大小班交叉为主,采取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面对会员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可提供与之相关的建议与解决方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符合我市继续教育工作的操作性建议。

(一)创新培训模块,按需设计课程内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对继续教育内容予以改革和创新,加强对实用性与针对性的重视。思路应予以创新,根据职业教育中相关理论,按照会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能力差异及实际业务的不同,了解哪些职业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接下来对其深入分析,使用学员对技能与知识的掌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单元与层次的方式来划分需要掌握的技能与知识,对培训方式与课程内容加以设计,最后得出评价专业能力的相关标准,对教学效果与质量加以评价。

(二)引导会计人员自愿性和道德自律性,保障会计行业服务水平。

多渠道、多媒体开展来宣传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性,逐渐培养成终身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广大会计人员与企事业单位领导也应积极认识到继续教育对会计行业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对自身能力予以培养的方法与途径,通过不断学习、主动学习以及自主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充实自身能力与知识,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将“我要学”逐渐取代“要我学”。对会计人员积极参与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国家统一的相关考试或提升自身学历的行为应予以鼓励,在思想上加强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同时明白这也是掌握新知识、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会计人员有着过硬的专业素质,不仅提升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本单位合理筹划支出,创造不小的经济效益。强化道德教育,宣传诚信的会计理念。积极有效地分析处理经济数据,为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并实现经济消息的提高。因此,作为意在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齐兴利,张立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1).

[2]陈乐忧.全球会计行业继续教育掠影[j].财会通讯综合(上),(08).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

[4]湖北应城市会计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建议[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6).

[5]罗贤惠,常华.影响会计后续教育培训效果因素实证研究[c].第十二届两岸会计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

[6]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6.

[7]刘开瑞.会计继续教育的定义和本质特征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4).

研究会计的转变过程论文

施工图阶段设计输入主要技术指标是设计施工图开始的首要工作。因此,项目负责人首先应该将具体的设计情况以书面形式予以甲方确认,在确认后将其作为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中的各专业施工设计依据。这里所指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各设计专业的技术条件与技术措施,如室外条件、建筑技术条件、市政条件等。在落实技术条件的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并落实建筑规划、设计、消防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意见。同时需要考虑的是,如果技术条件出现书面上的变化,也可以依此作为追加设计费用的重要证据。

2.2内部设计控制要点分析。

2.2.1建筑专业提条件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建筑专业提出了条件图给下道专业,那么时间上就代表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图设计工作的正式开始。众所周知,建筑平立剖面图的任何细微调整都会对下道专业的设计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即使连简单的门的方向调整也会对相关专业的设计造成影响。因此,在建筑平立剖面图的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就必须要经过严密审核,从而防止由于建筑专业改动而影响到其他专业设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返工等麻烦,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2.2.2机电专业提设备用房资料。

在机电专业方面,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该对主要管井的位置、尺寸等条件加以确定,并在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之前结合建筑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予以更进一步的细化。在建筑专业提条件图之后以最快的速度确定设备用房的细节,从而防止设计返工,保证工作的顺利、及时有效的完成。

2.2.3建筑提大样图。

建筑大样图主要有墙身节点、楼梯、卫生间、阳台等主要部位。由于墙身节点与建筑结构专业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各设计专业应保持密切合作与设计工作的同步,确保结构与建筑专业实现统一,并保证建筑立面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2.3设计输出控制要点。

在输出具体的设计产品之前应组织专业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初步评审,直到确保所设计产品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为止。施工图阶段的设计输出主要评审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要求、各专业系统配置及设计是否合理、设计深度是否达到建筑施工要求、工程设计计算结构是否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设计选用材料设备是否可靠得当、个设计专业是否得到综合协调、工程设计说明是否同图纸说明一致等等,其中设计输出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管理的关键所在,必须要得到充分重视。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设计过程管理及控制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边界控制流程,并对每一过程层面的控制关键点、方法及责任人加以明确。此外,建筑工程设计作为客户共同参与的重要过程之一,工程设计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能力来引导客户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中来,最大限度的提升客户满意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将整个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规范与优化,确保设计成果的输出质量。

转变机关作风服务群众心得体会

关于如何以服务群众为目的,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我认为作风问题,关心民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近年来,我们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目的就是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以实际行动为民解忧。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盼望、最关注的事情做起,本着对群众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千方百计把年初确定的向群众承诺的民生实事抓实办好。着眼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推动农村干部工作职业化,我们要努力在乡村推行村干部坐班办公制,不仅能切实增强干部的工作责任感,而且还能极大的方便群众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把“民生十条”、“万元增收”、“共富12条”等惠民措施抓好抓实,努力满足百姓所需、所盼,把“民生导向”、“民生幸福”共同富裕等落到实处。要敢抓敢干。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有的问题还较为棘手,要敢于面对一些矛盾的“堰塞湖”,努力化解群众所急、所怨,多做理脉顺气、舒心暖情的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等工作。要善抓善干。

以务实的工作为民服务。就是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无论谋思路,想问题,做决策,绝不放空炮,不耍花招,不使虚劲,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而要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应该推行农村干部值班办公制的同时,还应实施党员干部帮办服务制度。工作推进中,乡村要认真抓好党员干部帮办服务站建设,有针对地组建党员干部帮办服务队,落实好党员联系户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适应群众需求,延伸服务链条,提高服务层次。各级领导干部、包村部门,工作队要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大事作为自己帮办解决的重难点,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扶持和有效帮扶。只有这样,才能以真正的务实精神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了解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眼里有群众,就是要高看群众力量。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党的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执政之基、动力之源。只有尊重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要细看群众疾苦。薄书记曾说,“我们眼里的一些小事,往往是群众的头等大事”。对群众的柴米油盐、疾苦冷暖要时刻关注,细致入微,体察实情。要深看群众诉求。认真贯彻落实好“三进三同”“结穷亲”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走村进户,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群众问题,为科学决策打好基础。

以清廉的作风为民造福。党和政府的形象是通过党员干部的行为和作风反映出来的,加强党的建设,首要的是清正廉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摆正“三种关系”:一是要正确对待自己,摆正“主”与“仆”的关系,心中始终要铭记,共产党的官是人民公仆,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多为百姓办好事,多为社会做贡献,做群众拥护的好官;二是要正确行使权力,摆正权与责的关系,心中始终要铭记,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群众谋福利,而不能成为谋取个人好处的资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权力的尊严;三是要正确对待名利,摆正名与利的关系,心中始终要铭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要坚持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把一切心思和精力用在为党工作为民尽责上。贴近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多说通俗、正派的真心话,不说伤害群众感情的话,要善将“书面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做好党员的“示范生”。要吃得了群众的苦。“三进三同”要吃得惯农家饭、喝得了农村水、住得下农家屋,在体尝疾苦中融入群众生活,强化务实作风。要管得住自己的嘴。对来办事的群众,绝不吃拿卡要、冷横推拖,少一分轻慢,多一分温情;到基层检查指导,绝不超标吃请、豪华接待,减一份负担,多一份尊重。帮助群众,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兜里有群众,就是要在兜里装“爱心”。当群众在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看病就医、工作就业、增收致富等方面有急难危困时,倾情相帮,尽力相助,像雷锋那样对待群众如“春天般温暖”。在兜里装“民情”。多交穷亲戚,常进百姓家,对帮扶群众的具体困难和突出问题走一路、记一程,了然于胸。在兜里装“点子”。积极为群众出谋划策,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为他们送技术、送法律、送信息,通过每一名党员的真心帮扶增进干部群众的鱼水深情。

干部怎样转变作风、怎样服务群众,是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关系到工作的成效重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基层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是经得住党和人民考验的队伍,但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新环境,物质诱惑的因素增多了,许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作风建设管的不严,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基层干部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观念比较淡薄;二是贪图享乐;三是工作上脱离群众;四是存在一些形象工程.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要进一步转变基层干部作风,更好地服务群众,需要在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上、措施上狠下工夫,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坚持服务群众观点,思想上相信群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力量之源,是我党生存的条件、成长的养分.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基层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因此在我们全部工作中,只有切实转变作风,紧紧依靠群众,坚信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就是要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改进工作作风,感情上贴近群众.党风是无形的政治力量,影响着人心向背.党风的优良,能够凝聚党心民心,相反,党风不好,则会使民心离散,阻碍发展.党风具体体现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身上,基层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大政方针能否贯彻执行,关系到能否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在当前形势下,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带头执行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要求,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讲排场,带头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共克时艰.

三、坚持正确的公仆意识,工作上为了群众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作为人民公仆的基层干部,应该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做出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政策,而不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做出给上级看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强化“为人民群众创造政绩”的观点,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取向,把能否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

四、坚持解决民生问题,措施上惠及群众.民生问题表面看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背后实际反映的是政治问题.能否认真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是检验一个基层干部政治是否合格、工作是否到位、作风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在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民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民生问题无小事”的理念,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做第一任务,把群众的满意当做第一标准,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问题.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把关系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

转变教师角色论文

摘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基础平台,它是典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深化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地规范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远程教育模式;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基础平台,它是典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深化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地规范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点还存在着误区,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制约着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以及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教师角色指的是在与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变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称,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殊角色。它是具有社会规定性、规范性和示范性的行为特征,教师扮演着的社会角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研究教师角色问题既可以帮助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正确的评估教师,提高他们做教师思想工作的水平,也可以帮助教师增强角色意识,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地位、任务,顺利实现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下角色的新定位是刻不容缓的问题。1.教师角色代表的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地位也就是教师权力和责任的集合。这里的教师权力指的主要是作为专职教育者所拥有的自由权,教师责任指作为专职教育者所必须履行的特殊社会责任。2.教师角色蕴含着对教师的期望,某种社会地位一旦被承认,与它联系的角色就会出现,同时逐渐产生了社会或者群体对角色行为的期望即角色期望,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教师,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甚至过于苛求。3.教师角色行为的产生。教师角色行为是指教师按照教师角色规范所实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时刻担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会产生角色意识,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这一角色。4.教师角色是一种心理需要,当教师产生了相应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认同并亲身实践后,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将社会的角色期望要求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形成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外化为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行为。5.由于不同的时代里面,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变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展。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基础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化。语文教师角色从属于教师角色的范畴,语文教师的角色期望以及角色行为不仅要符合教师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的规定,更要作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子概念,有着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必须服从语文学科的特征,掌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了解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态度等。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内实行民主性策略。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方式能够有益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在充满信任、宽松以及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扬个性。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如果不细细的体察,是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最可靠的朋友。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以及活动的产生、班干部的决定要以民主的胸怀,充分尊重学生的集体决定。

2.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行自主性策略。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应该自己去动脑来获取知识,才能发展聪明才智,发挥自主性。

3.关注学生发展,实行激励性策略。

赞赏是一种接纳、认同以及肯定,要求教师看到学生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平常的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进步。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向上的健康心境。要及时表扬由创新意识的学生,来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远程开放教育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还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都要依靠教师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该谨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这一教学理念,把学生当作独立、鲜活的个体,变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变论文

行政管理职能不仅能够反映公共部门在活动期间的内容以及发展的方向,还表现出公共部门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公共部门在设立管理制度的重要参照依据。在国家改革理念的强调下,如何更好地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公共管理部门中实现行政管理职能,是当前公共管理部门中各工作者研究以及讨论的重要内容。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公共管理理论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且具有创新性。公共管理理论是随着公共部门的产生而形成的,虽然理论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重要性以及产生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不仅能够解决一些公共问题,还能在社会中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力量。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并不深入,对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所以在公共管理部门面对社会问题过程中,不能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公共管理理论的实用性较强,所以在对其理论的发展中需要提供更多的指导,结合理论的主要内容推进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公共管理部门是国家机构设立的重要部门之一,如果政府行政的职能发生了改变,那么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必然会发生改变。在行政管理的职能发生转变时,必须要清楚转变的原因、转变的结果以及转变的途径,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国家机构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梳理原因,将转变的结果考虑清楚,并制定好转变的途径,只有将这三个问题彻底解决,才是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如果转变前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思考不全面,那么在今后对行政管理加以改革时,就会或多或少在改革中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行政管理的破碎。所以,需要对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加以了解,在改革的过程中从特定的角度出发,用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方法降低改革的风险,提高改革的质量。

在公共部门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同时,行政管理职能必然会发生改变,这是行政管理职能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是为了满足经济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这也是职能转变的前提。针对大大激发市场活力以及市场资源得到充分应用等情况,公共管理改革的趋势越来越凸显,同时这些情况的出现必然促进了行政管理改革的进程,从而实现改革的目的。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激发市场活力以及向社会放权落到实处,所以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一定会为公共管理的改革以及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1.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人们对经济形势了解程度的加深,公共管理界已经逐渐意识到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性。由于目前学术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并不深入,所以针对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途径以及依据还要进一步探究,其中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转变的重要依据。例如:在市场经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的作用,它是将社会资源充分配置,将市场继续运营下去,在企业针对私有物品供应的问题上,公共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不要过多干预或对资源加以调配。但是在针对公共物品供应的问题上,市场并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市场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时就需要公共部门的参与,根据行政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资源。在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安排市场资源的运转,“市场神话”不可信,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市场的束缚力度。

2.调整管理角色,转变管理理念。

一般来讲,进行管理的目的必然是有一定的价值追求,而这种价值追求决定着管理的进行方式,而在采用管理工具以及管理手段来达到价值追求的同时,需要了解到管理理念以及管理角色。近年来,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例如:在管理角色方面,从开始的市场管制者转变成建设者或服务者、市场的`监督者以及执法者之间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共管理的进步;在管理理念方面,由开始强制的管控到现在的监管以及服务进行转变,这种人性化的转变更加管理的发展。在行政管理职能转变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管理这一领域的职能加以强化。

3.对管理的主体及模式加以创新。

公共部门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行政管理的职能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局面,管理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着,这些现象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趋势形成的。那么如何将管理工作以最有效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各管理的职能以及角色能够针对工作发挥好作用,就需要在众多复杂的管理工作中找出管理的主体,同时对管理的模式加以创新。对主体实现多元化管理、模式多样化是十分必要的,实现多元化主体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让人们参与到管理中来,激发社会的活力,确保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得以实现。

三、结语。

目前,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入,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将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方法落到实处,并在工作中不断深入了解管理方面的知识,在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社会及市场的发展。本文中对实现职能转变的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但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行政管理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2]刘智勇.公共管理视域下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若干思考[j].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6):3-7.

[3]万立波.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换研究——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

[4]林洪.职能转变视角下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变论文

1.1代理人意识缺乏数字的增长会给政府本身带来各种利益(因为数字是最直观可见的政绩),但与公共利益并不一定相一致。而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政绩往往并不直观可见,比如公共服务的提供情况,市场不良竞争的规制等。政府在选择直观政绩时显然不是一个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代理人,而是一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其次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利益。目前,很多地方在经济管理中注重短期绩效,忽略长远利益。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合理,政府官员在其有限的任职期内渴望实现最高的经济增长,这使得其在决策中往往忽略长期经济增长方案,而选择短期、甚至不惜牺牲市场价值规律的方式。这种现象会带来恶性循环,因为他的继任者为了实现其打下的基础之上的持续增长,就必须继续选择短期方案,这样,每一个代理人实际上是透支明天的经济潜力来满足今天的政绩。

1.2政府权力配置不合理政府职权配置不合理也会降低经济管理的效率,目前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职权交叉现象严重,权责归属不明晰。这就必然造成集体权力等于人人有权、集体责任等于人人无责任。在权责归属不明晰的情况下,职能部门应对审批,处罚等权力事项时争先恐后,面对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等问题是难免相互推脱。对此,我国也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在食品安全领域,对原有的多个部门的交叉职权进行整合,组建了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这这更能说明,权责统一的新型经济管理模式必然取代传统的九龙治水式的传统经济管理方式。

1.3政府过多地参与微观经济与其他经济主体不同,政府参与微观经济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实现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产品。比如政府对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代管,并不是简单的追求股息分红,投资回报,而是为了追求相关产业的价格稳定,供需平衡。对专营领域的经营则属于纯粹的公共产品服务,公共产品的性价比往往偏低。

从十八界三中全会公报以及我国近期召开的一系列经济会议上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已经是现在进行时,未来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向何方,以及在改革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应注意的问题方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在此笔者认为,传统的'全面管理的大政府小市场时代必将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发展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相关经济领域的创新都由市场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政府不在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做出有悖于市场规律的命令。今后,片面追求gdp的经济考察方式将被替代,取而代之的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结构、政府的宏观调控成绩、环境污染、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等多方面条件综合考量。第二、政府对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需从新定位。以往的政府往往以“家长”的身份对市场进行管理,重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事后监督,忽视现代政府最重要的宏观调控和公用服务的相关职能。这一点笔者认为是我国政府的思维方式造成的。政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总是把自己定位成管理者,从而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来面对市场,而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时政府恰恰应该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服务者,从某种角度上讲,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公用服务提供的价值要远远高于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第三、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切实做到政府对经济领域的依法管理。规则导向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前进方向,规则导向型政府的实质含义就是依法行政,使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法治化,从而限制政府对市场的无端干涉。我国传统政府职能实现的方式以权力为导向,这就使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从而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的方式必须向规则型导向转变,政府的权力被关在牢笼里,这不仅能有效克服政府干预市场的弊端,而且与小政府、大市场的新型经济管理模式相辅相成。

转变教师角色论文

摘要: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在过去的师生关系中,老师被认为是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与话语权的,服从被认为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做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也被认为是真理,是不容置疑的。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就要求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由服从变促进,由专制变引导。

关键词:促进者;引导者;赏识者。

教师是一项职业,他的主要责任来自教育教学,教师应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而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应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仲裁者变成促进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

一、师为生纲变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师严乃道尊”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还存在。它制约新型师生关系。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建立良好平等的关系。那么,教师在平时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教师的角色与以前的不能一样要发生改变。例如:一次上课,我刚步入教室一看,映入眼帘的是:讲台上还有很多粉笔头、塑料袋和纸片,我一下子就生气起来,难道他们不怕处罚吗?我真想用班主任的权威,拿今天的值日生开刀,来个“杀鸡给猴看”。但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吗?不是。如果我真的处罚了值日生,那么,扔碎纸片的现象可能也会有所好转,但是不会持久。于是,我亲自打扫卫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感化学生,不再是只有服从,言而必听,让人生畏的老师,这样同学们就能感到老师真实可信,值得爱戴,有什么话都愿意跟老师说,遇事愿意让老师帮着拿主意,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我们平时其实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你喊学生拿东西,也许学生在家不会拿,但是学生却把你的话当做圣旨一样。你的生气往往也会转化为一种集体生气,学生把老师当做了他们一天的“心情晴雨表”。作为教师,功利主义的“权威”。不是因为有了“教师”这个“权”,就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也不是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严一些,就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权威的老师。而是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沟通,与他们的平等式的相处来建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不是靠单纯的命令或者是打骂。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服从”于老师。把以往的老师威严转变平等式的`关系,促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富于冒险心、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教育才有促进,才富有实效。

二、授受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讲你听”的专制型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会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对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利。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我第一次教学,面对学生,满腔激情,讲解很多,结果学生不理解的知识也多。我奉献出我所有的真心,去传授知识给他们。学生却抱怨听不懂,我很苦恼,后来请教同事,转变方法,改变自己的角色,无论在课内课外,我努力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或给予鼓励、或给予表扬、或给予安慰、或给予提醒……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快乐起来,也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生也给了我很大的回报,他们亲近我、听从我、关心我、爱戴我。角色的转变,让上课互动气氛很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教师不在缠绵于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而倾心于教学情况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者。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欣赏者。

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往,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许多的新鲜事物,如电脑、互联网、电视、漫画书等,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思维与视野的前卫与新潮,这些因素也带给他们表现自我的胆量与勇气。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课堂上当面指出教师的错误,他们可能会为你的教育教学提出许多批判的观点,毫不保留地宣扬他们的观点与建议。这种时候,如果一位语文教师不能摆正心态,以宽容的心去听取甚至是采纳这些建议,就会为学生在课堂的“卤莽”而斤斤计较,既伤害了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也磨灭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形象与威信,到最后也只会导致自己固步自封,不能前进。因此,改变角色,教师积极转变心态,在现代教育中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在课堂上,特别是课上,教师如果能奖赏孩子,孩子们会因此而兴高采烈,说明他们重视我们老师的赏识,在乎自己获取的小小成绩。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我想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的。

总之,教师角色的转变,给了我们机会,也给我们以挑战,要想当好教师,我们教师要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

参考文献:

[2]鞠献刊《教师素质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3]刘琼萧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企业教育18期。

科学哲学理论的转变论文

刚过9点,候见大厅里看望服刑人员的家属便渐渐地多了起来。在咨询台前,一个体型微胖的女孩径直来到我面前,说:“警察同志,您好!我是崔大海的女儿,我爸去集训队后都好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了。我上次来,警察没让我见他,这次仍然不让见。我怕我爸在里面……”说着说着,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眼角往外流。我明白,监狱规定禁闭服刑人员停止会见,女孩肯定见不了她父亲。我从桌子上的纸盒里抽出一张纸巾递过去,指着架在我肩膀上的执法仪对她说:“这样吧,我可以给你录一段视频,请示完领导后,给你父亲看。如何?”女孩沉默了一会儿,眼眶里仍有些湿润,表情有些无奈地看着我说:“也只能这样了!”我指了指她的眼睛说:“我觉得你的父亲还是喜欢看到爱笑的你,那样最漂亮!”女孩马上揉了揉眼睛,嘴角微微上扬,做出高兴的样子。我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把执法仪交给了她,告诉她使用方法。5分钟左右,女孩把设备还到我手上。我对她说:“我会尽量帮助你的。”她眼眶又有些湿润,轻声地说了声“谢谢”便转身离开了。

初见时的冰冷。

送走女孩,我拿着录好的视频去见集训监区的大队长赵志立,将刚才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他一听女孩的父亲是崔大海,皱着眉头说:“他在这里算是‘刺儿头’了,情绪非常不稳定,目前一直带着戒具,关禁闭呢!现在最好先别给他看,以免他情绪更不稳定。”我深吸了一口气,说:“我可以找他聊聊吗?”赵志立苦笑着说:“你要是不怕挨骂的话就去,他现在可是见谁骂谁,连警察都不放过!”“我想试试看。”我说。赵志立见我如此执拗,让我在谈话室内等候。“报告!”一个手里拎着脚镣、略弯着腰,但却始终昂着头的服刑人员站在门口。我一眼就认出,他就是崔大海。这是我第二次来集训监区找他,除了手、脚多了一套戒具,几乎没有变化。

崔大海看到是我,有些惊愕。坐到谈话椅上后,他注视着我,好像一只摆好架势的老虎,随时准备猎物一样,让人很不舒服。我面带微笑地打量他,暗暗地深呼吸,稳定了一下情绪后,说:“嗯,精神状态还不错!”他冷冷地说:“您怎么过来了?”我没有因为他的冷漠而还以指责,依然保持着微笑,说:“我过来主要是看看你,好长时间不见,对你有些放心不下。”他右侧嘴角微微地挑动了一下,略带调侃地说:“真谢谢您,还想着我,我还不错,就是手上、脚上多了这么个东西。”他冲我晃了晃手脚。我关切地问:“戴着它一定很不舒服吧?你知道吗?有的时候,你挺男人的?”他满脸疑惑地看着我。我指了指戒具,淡定地说:“这也就是你,换作别人早就受不了了。还有,我看过你给女儿的回信了,你从不把实际情况写在信上,总是报平安。”也许是因为受到赞赏的缘故,崔大海略微把头低下,似在思考。我能感受到他的敌对性已经降低,便趁热打铁,接着问:“有什么打算没有?”他抬起头来看了看房顶,说:“没什么打算。在这儿待着呗!”我又说:“我所指的不仅是眼前,还有以后,你的未来!”崔大海又低下头思考,瞬间便神采奕奕抬起头说:“您知道吗?别看我是个农民,但在老家我还算挺有名气的。我是芦荟种植的总代理,手底下员工有好几十人,经常和大领导一起吃饭。”我用赞赏的口气说:“那你一定吃了不少苦,真挺不容易的。”他接着说:“我现在50多岁了,虽然目前是无期徒刑,但早晚还有回去的'一天!等我回去,我一定会东山再起的!”我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我真的要为你点赞,我真的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谈话后的信任。

基于我给予的认同,崔大海似乎已经消除了对我的敌意,明显健谈起来,语气也不像开始时那么冰冷了。我话锋一转说:“为什么戴戒具?一定很难受吧!”他撇了撇嘴,说:“不难受那是假话!我也是好心,想帮助同屋的人,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就想管管他,少让他出问题。他和我发生争吵,闹到警官那里,我没承认错误。到这里了也一样,一直和这里的警官较劲儿!”我沉默了一会儿,心中默默地推敲。

我从他的表述中隐约看到了三个歪曲思维的影子———必须、外归因、两极思维。究竟哪个才是核心的歪曲思维呢?我要做的是识别。于是,我接着问:“你当时怎么看这件事情的,有什么想法?”他回答说:“我是好心,我认为我没错,是警察故意找茬。”我问:“当时你是什么心理感受?”他答:“我当时感到愤怒!”我问:“你当时大脑中最想怎么做?”他答:“发泄!”听完崔大海的回答,我说:“你能对我说出心里话,看来我们之间还比较融洽,更有信任。彼此之间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桥梁。”

崔大海对我的话非常赞同,频频点头。这时,我判断外归因是导致问题升级、恶化的根本,受到指责就会愤怒,然后就是发泄,他的思维脉络基本呈现出来。我接着说:“如果我们现在有一部时间机器,你可以回到过去,你想对过去的你提哪些建议呢?”他眉头紧皱,表情开始严肃起来。大概停了一分钟左右,他开口说话了:“这段时间我也在想,像我以前那样行不通,我还想活着出去呢,我得改变一下。”“很好,改变自己这算一个想法,还有吗?”我继续引导崔大海。“我得遵守监狱的规章制度。”他说。“恩,好,又算一个,还有吗?”我问。“和周围人搞好关系,静静心,好好地反思反思。”他说。我冲崔大海点头,微笑着说:“你能说出这些话,说明你动脑筋了。但是,要想改变是很困难的,你确信自己能不被困难吓倒?”崔大海没有回答,只是看着我。这次,我没有感受到冰冷。他在对我笑,眼角肌肉有些褶皱。就这样停顿了几秒钟,他突然表情凝重起来问:“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站起身来,淡淡地说:“可能和一个人的追求有关系吧!有的人活着为了名,有的人活着为了利,但也有一种人活着是为了帮助别人,我就是后者!”崔大海看着我,坚定地说:“您就看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吧!”我走到他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出乎意料的是,他主动和我握手。我继续鼓励他:“加油!我真期待那个时刻的到来!”谈话至此已经结束。从他进门时候的冰冷到最后主动和我握手,这一过程的变化,让我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临走之前,我把崔大海女儿的问候视频交给了负责他的监狱民警,相信等他看完以后,心态一定会更平和些的。

科学哲学理论的转变论文

科学哲学在研究科学基础及其科学发展方面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其中重要的理论主题包含着科学分界标准问题、科学方法论问题、科学发展规律问题。本文对科学哲学的这三个理论主题进行历史发展线索的梳理,并进行内容的深人分析,以期达到对科学哲学的实质和趋向的明晰理解和深刻把握。

一、关于科学的分界标准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哲学是分析和澄淸科学概念的一门学科,所以科学哲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发展历史的研究。当代科学哲学产生以前的科学家当然有其对科学为何物的不同理解,他们似乎并不需要科学哲学家来给他们解释科学概念的意义,但并非对科学概念的所有看法都是科学哲学,在从亊科学的工作与思考如何从事科学的工作之间是有区别的,所以,这并不妨碍科学哲学家们从科学哲学的角度阐述界定科学的标准。

在普通的概念中,科学似乎与真理是等同的,但科学发展历史中的亊实是新的理论取代和淘汰旧的理论的例子俯拾皆是,这就促使科学哲学家去思考,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是不是意味着旧理论就是非科学或伪科学,而新理论就是正确无误的真科学呢?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复杂的.科学哲学家们经过讨论后发现,任何一个理论都有一个复杂的结构,笼统地分析一门理论是否科学就过于简单化了,判断一门理论是否是科学.应该找出这个理论的最小单位然后对这个最小单位进行考察.看它是否是科学的.然后看整个理论中有多少科学的成分有多少非科学的成分.各占多少比例,在此基础上,再对整个理论进行评价_这枰观点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主张.其重要代表是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他们花了极大的精力来研究这个问m.力图分析科学知识的结构,找出科学的最小单元和评价标准u在20世纪上半叶,逻辑实证主义具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以致于美国哲学家怀特把这一时期称为“分析的时代'并认为这种分析的方法抓住了本世纪的一个最强有力的趋向来标志这个世纪。

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哲学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一门科学的最、单元是什么,然后提供一个评价此最小单元是否科学的标准,供给科学家来作为淸理科学知识的工具。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科学知识好比一座大厦.科学命题就像建筑大厦的基本材料,—门科学理论,就是一个巨大的命题系统.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科学命哔为基本单位来构建的,而科学知识结构的最小单位就是科学命题。旣然如此,那么评判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就转到了评判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上来了。评价理论最小单位即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逻辑实证主义明确说明:是经验证实的标准。这个标准又被叫做”意义标准'即凡是能被经验证实的,就是科学的,有意义的:凡是不能被经验证实的,就是不科学的,无意义的。经验的证实需要人们动用感官去感觉,或者用科学的方法去做实验,所以所谓经验的证实姐根到底还是人的感觉经验的证实。

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标准看上去简单明了,不容?疑,长期得到人们的赞同,但是人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不能由当下经验证实的怎么办?历史的命题又如何处理?由亍各门科学知识术i吾的差别,人们对语言经验内容的理解和使用如此不一致,又如何靠经验来证实呢?什对这些疑问,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间接经验证实和把各门学科语言统一为物理学语言即被西方哲学界称为“物理主义”的证实办法,暂时抵挡住了人们的诘难。

对逻辑实证主义造成强烈冲击的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奎因,他认为.科学知识的各个命题和学科之间,任何一个单独的命题都无法甩观察经验孤立地去证实-他在1951年发表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在西方哲学界引起了震动,由此他宣布必须坚决地抛弃经验证实原则这个教条,曾经是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奎因的反叛,是逻辑实证主义走向衰弱的标志。

对逻辑实证主义造成更大冲击的是批判理性主义者玻普尔,玻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实证原则进行了激烈地批评.他认为需要认真对侍的不是逻辑实证主义所说的所谓“意义”,而是问题和事实。任何科学命题都无法用观察经验来证实.因为任何科学命题都是全称命题,而全称命题不只是单称命题的相加,从单称陈述到全称陈述之间没有逻辑道路.所以全称命题不能由有限的经验所证实,这样就从根本上把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实证原则否定棹了^玻普尔还指出了逻辑实证主义可证实标准的一些缺陷,如这个标准既窄叉宽,窄的是它可能把像广义相对论这样离观察距离遥远的科学理论排挤出科学领域,宽的是他可以使傈占星术、理性宗教等偎科学也能堂而皇之地进人科学的殿堂。玻普尔还指出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标准不能彻底排除“形而上学”,或者排除是错误的,以往在“形而上学”高空亲浮的思想有可能因科学的成长与科学接触而取得科学地位。玻普尔就此提出了否证原则作为科学的分界标准,他认为,一个理论的可否证性就是指从该理论导出的结论在逻辑或原则上有可能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抵触,凡是可以否证的,可证明为?的,就是科学的:凡是不可以否证,不可证明为假的,就是非科学的=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学说或理论的科学性主要是指它有被经验证伪的可能性,至于它是否已经被经验所证伪则是无关紧要的。玻普尔的证伪原则看到了理论与真理的相对性和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这是有意又的,但这个原则也有逻辑矛盾.如一些公认为是科学的理论被他判定为非科学,而有些随意提出的假说也可以具有所谓的“可否证性”而混入科学的范围。

美国历史主义哲学家库恩对科学的标准有他独特的看法。库恩认为,科学理论是包括定律、理论、规则、方法、范例以及“形而上学”原则在内的有结构整体,而理论中有无”范式“则是区分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他认为科学是由前科学演化而来,科学和前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科学具有范式而前科学没有。前科学的特点是工作者对他们所从事学科的基本原理甚至有关的观察现象结论不一,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信念,没有共同的研究纲领,而科学的特点是工作者已经形成了堵如形而上学的、社会学的和人造的菹式,并借助于范式取得科学成就。和范式概念有关的是科学共同体概念,库恩认为,科学知识的主体是科学共同体,形成科学共同体的标志是科学共同体成员掌握了共同的范式,理论是否成为科学也要看科学发展中是否形成了科学共同体。

历史主义学派的另一代表拉卡托斯吸取了奎因科学整体观的一些合理思想,对玻普尔的经验证伪原则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科学分界标准,即‘'经验的预见'拉卡托斯与玻普尔的分界标准的基础都是经验,但拉卡托斯对玻普尔作了批判,认为经验不能证伪理论,因为经验有主观性,而理论的正确性又必须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再者,理论的正确性与背最知识有关,而理论本身也有潜在的生命力,即使遛到否证,也可通过新的事实来确证自己。拉卡托斯把玻普尔的证伪原则称为是“打人沼泽地的木桩'基础不牢=拉卡托斯对”经验预见”标准的说明是,任何理论凡是能不断预见新事实的,就是科学的;凡是不能预见新事实的,就不是科学的。拉卡托斯认为玻普尔一次否证就判定理论的命运太简单了,科学判定标准的问题往往是一个解决理论之间不—致的问题,这样,分界标准就从一个理论被事实所否证的老问题,转fc为如何解决理论之间不一致的新问题了。拉卡托斯还认为,虽然单个的命题无法被证伪.但作为一门科学理论的整体是可以被证伪的,当理论处于进化阶段,它可以消化反例,通过修改背景知识来保护“硬核”,并提高预见力,当理论处于退化阶段时,它就r能通过不断修改背景知识来消极地保护“硬核'而不能提高预见力,这时就需要提出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拉卡托斯之后,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分界标准的问题讨论还在继续进行。

二、关于科学方法论问题。

科学发现中的方法论问题是科学发展中科学家最关注、最激动人心的问题、也是科学哲学家最感兴趣的主题之一。在科学发展史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计其数、但只有极少数科学家能够作出重大的科学发现或创立新的科学理论,这与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关系密切,科学思想史上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在亚里士多徳之前,对自然哲学家影响较大的是两种基本的方法论思想,即确信宇宙存在者数学上和谐的毕达哥拉斯主义和关于物质运动基本机制的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亚里士多徳被认为是古希腊科学方法论的最重要代表,他的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为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中,他认为科学研究的程序就是从观察上升到一般性原理,然后再返回到观察。科学家应该从待解释的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然后再从这些原理中演绎出关于事件、性质的现象的陈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特别是关于演绎方法的思想在其后的1000多年中影响巨大。

近代归纳逻辑的真正创始人是培根,培根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不能作为科学发现的逻辑、它至多适用于判断论证和论辩,不能把握自然的奥秘,需要建立一种真正的归纳逻辑=培根的科学方法论有两个特点,一是主张逐级归纳上升的科学程序,二是主张通过例证表而实现的排除归纳法。但培根的局限是把归纳法作为唯一的科学方法。笛卡尔的演绎方法与培根的归纳方法相对应,笛卡尔致力于构造一种前后一贯的演绎理论系统,其论证形式具有欧氏几何中可见的那种确实可靠性。作为归纳主义者的牛顿把典纳——潇绎的科学程序称为“分析和综合方法”,他坚持培根的归纳方法,又受到笛卡尔的影响,他在发现和探究的逻辑上主张采用归纳的方法,而在理论体现的表述上却喜欢采用公理方法=休谟提出了在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归纳问题”,他指出,归纳法并不具有逻辑必然性,归纳法用经验证明是循环论证,在归纳推论和经验导出间存在两难选择,何况经验的因果关系不过是一种心理的习惯性联想,休谟对归纳法的分析标志着古典经验主义和归纳主义的崩渍=休谟把康德“从独断的睡梦中唤醒”,康徳认为,归纳推论只限于根据经验寻找个别的科学定律,而不能建立象因果性原则那样的普遍真理,因此要建立一种有先天必然性的先验搞绎方法。

归纳方法和撗绎方法的论争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者开始出来收拾残局,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经验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世界的确切的知识,只有用数学与逻辑去寻求知识才是梢确的,因此他们广泛运用了符号逻辑作为推理和表述的工具,他们企图将归纳法与随机过程的数学理论联系起来,即从统计数学理论中寻找逻辑工具。逻辑实证主义者也认为,搞绎主义者对归纳法的攻击是有道理的,归纳法的确不能给人们提供必然性知识,但是它却可以给人们提供或然性知识,而科学知识本来就是或然性知识,如果不这样看,就会陷人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这就与科学榷神背道而驰。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存在者两种真理,即归纳的`真理和演绎的真理.在他们看来,归纳的真理给人们带来新的知识,但这种知识只是或然性知识,而演绎真理不能给人们提供新知识,它只是同义反复、但它是必然性的知识=逻辑实证主义者借助于或然性的基础解决了归纳问题比较成功地坚持了归纳主义的立场,伹他们也没有象老的归纳主义者那样,完全排斥演绎法、因为演绎法可以对科学知识起简化作用,可以把复杂的科学命题系统化、简单化。20世纪前半期,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观点影响广泛,归纳法成了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推崇的方法,演绎主义的观点暂时处落下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信条碰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种种困难:证实原则难以真正贯彻,完全的经验证实不可能,而概率确证理论又面临全称陈述的确证概率为零的责难,逻辑主义的髙度形式化的分析纲领对于大部分经验科学难以贯彻到底、而且单纯静态结构分析不能反映科学的动态发展,不符合科学史的实际,这些原因造成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

对逻辑实证主义理论产生强烈冲击的是玻普尔。玻普尔持一种激进的反扫纳主义立场,他认为归纳不能从个别结论推出一般结论,因为归纳的基础是观察,而观寒总是个别的,尽管观察的事例足够多,也不能由这些事例具有某种性质而推出每一个事例都具有这个性质,他还认为观察和实验离不开理论,即观察渗透理论,说科学从纯观察开始是荒谬的,这就反驳了归纳法认为科学从观察和实验开始的基本假定。玻普尔说归纳法根本不是科学的方法,因为归纳法不能给人们以必然性的知识,而且针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指出,依靠归纳法就连或然性知识也无法得到,因为过去多次重复的事情,不能保证今后也有可能重复,今后的可能没有任何依据,何况从数学的观点看,过去重复次数固然很多,但未来是无限的,一个有限的过去无论数字怎样大,与无限的未来相比,它的概率仍然为零。所以玻普尔认为在科学方法中应该排除归纳法。既然科学知识不是来源于归纳,那么是否来源于演泽呢,玻普尔认为也不是,他认为演绎法也不能增加新的知识内容f只能在证伪理论中起作用。玻普尔认为科学的方法论与科学要达到的目的有关,之所以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是由科学要达到的巨的导引的。

在科学史上,有两种科学理论,一是正确性的理想,一是深刻性的理想,培根、笛卡尔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他们都追求科学由无误的真理构成的理想,休漠则强调理论的深刻性的理想,休漠以后,没有人再绝对地坚持确实性的要求了。但玻普尔认为逻辑经验主义倾向于放弃深刻性而追求确实性,即使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性也要追求概串的确实性,这是得不偿失的。玻普尔宁愿放弃确实性的理想而去追求深刻性的理想。在玻普尔看来,科学按其本性来说永远是试探性的,任何确证都只有相对的意义,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并不在于他攀提了无法反驳的真理,而在于他采取无所顾忌的批判态度和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知识既然既不是来自归纳,又不是来自演绎,那么来自于哪里呢,在玻普尔看来,科学的发端来自于对神话和巫术的批判,而不是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的发展进程中,则是来自于对以往理论的证伪,科学的传统既传递他的理论,也传递对理论的批判态度,批判是试图在理论中发现弱点,要发现弱点,就要从理论中推导出若干逻辑结果,演绎逻辑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从科学的系统发育看,科学始于神话,从科学的个体发育看,科学始于问题,由此,玻普尔在批判归纳法之后,提出滇绎检验法作为科学方法’这个方法又叫做试错法,其公式是p1-tt-ee-p2。玻普尔认为知识可以有多种来源,但有一种来源最重要、最根本,那就是u灵感“,他认为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创造时,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离度的思辨能力和传统知识,更霈要_种神秘的灵感,任何理论最初的提出,都需要这种灵感而提出假说,灵感只有建立在对^经验客体的理解的直觉上才能达到的。在科学方法w题上,玻普尔重视灵感而轻视其他方法。

随者玻普尔科学方法论片面性的暴露,人们开始寻找新的道路,新历史主义学派在这方面建树显着,他们认为科学发现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力图用科学方法的多元论取代科学方法的一元论。汉森就认为“朔因方法”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方法,朔因方法就是由结果而追朔到原因的科学发现的方法,可以表述为:1.观察到意外现象p;2.如果h为真,p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3、可以有理由认为h是真的新历史主义的另一代表夏佩尔也主张把朔因推理与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起来,并主张应重视类比法。新历史主义学派的这些主张已经引起了科学哲学界的广泛注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关于科学发展规律问题。

在科学哲学发展历史的前期,由于研究历史较短、积累的资料也较少,科学哲学家们的眼光受到局限,科学哲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科学哲学的相关局域问题中,研究方法也往往采用的是静态分析的方法,缺乏从整体角度动态地进行研究,从而对科学发展的规律语焉不详。

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发展规律的问题看得较轻,他们认为科学哲学的任务就是搞淸科学和非科学的界限,解释科学知识的来源和科学知识的一般逻辑结构,而所谓科学知识的发展,只不过是科学命题的累加罢了,研究的必要性不是很大。也就是说,按照归纳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科学知识的进步是以经验为根据的归纳上升和直线式积累的过程、而科学知识的增长是把原有理论吸收到一个具有范围更大、内容更多的理论之中,科学理论不断在吸取、包容原有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就好比大箱子内套小箝子一样,被称为是科学发展的“套箱理论”模式。美国科学哲学家奈格尔通过伽利硌的落体定律被吸收到牛顿力学、经典热力学归化到统计力学等事例,说明一个理论被另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所吸收或归化的现象是科学史上霣见不鲜的现象,井称这种积累模式为“归并理论'“套箱理论”和“归并理论m的模式承认科学进步的总趋势,这是合理的成分,但是它们忽略了科学发展中的理论淘汰现象和科学革命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因而受到了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

系统地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问题是从玻普尔开始的,玻普尔是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中间环节,是科学哲学从静态逻辑语言分析到动态历史考察的中介,突出的表现是他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并用这个模式来概括科学发展的规律。玻普尔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公式是:pi-tt-ee-p2,玻普尔的动态模式包括了四个阶段:第_阶段,科学始于问题,问题就是观察和理论、理论和理论之间的矛盾,成功的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点就是对重要问题有鉴别力,要莕于提出和抓住问题。第二阶段,为解决问题提出试验性理论,针对问题提出多种试验性理论,使用滇绎逻辑对之进行前验评价,发现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这个理论是否严谨和是否有可否证性,然后选择_个信息和经验内容最丰宵,解释力和预见力最强的理论。第三阶段,排除错误,经前验评价后,用演绎推理从最可检验的理论推导出预见、同观察、实验或实践的运用结果加以比较,这_步叫做后验评价,也叫排除错误。如果理论与观察、实验不_致,那么理论就被证伪了,理论被证伪不是理论的失畋,而是该理论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只有通过理论的证伪才能知道错误在哪里,从而排除错误,淘汰旧的理论,发现真的理论。第四阶段,新的问题,不管理论过去曾经经受过多少次严竣的检验,将来总有一天也可能要被否证,没有永恒的冠军,经过长期确证的理论一旦被否证、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超,等待者科学家去解决,于是新的否证过程就又开始了5简单地说,整个的过程就是要“大胆假设,严格检验'玻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是与累积主义科学发展观相对立的第一种理论形式,线性观强调科学发展的渐进性,而玻普尔则强调科学发展的间断性,他的科学发展摸式强调科学家要有不怕犯错误的精神,批判的精神和否定的精神,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一只精神的水桶,而是一盏引导科学前进的探照灯。玻普尔科学发展模式的主要缺点是注重科学知识的u个体发育”而忽视科学知识的“总体发育'没有从科学史的角度去说明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他片面地强调了科学发展中否定的作用,过分重视质变而轻视量变的作用。

继玻普尔之后的历史主义学派联系科学史的实际和社会历史条件、研究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从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出发,同时重视量的积累和质的突变,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玻普尔的弱点u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是库恩,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科学革命;库恩的科学革命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常态科学时期。这个时期是在范式支配下的解难题活动。在这个寸期中,科学家们在范式的导引下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他们持有共同的信念,对自己的理论原则没有批判,坚信不移,甚至抱一神教条的态度。解难题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怀疑理论原则的正确性,而是怀疑自己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反常时期^难题的解决也是一种科学发现.担不能产生新型的事实,只是知识的一种累积,当按照范式解不开难题时.就出现了反常,反常类似于玻普尔的证伪.在这种情况下玻普尔往往抛弃旧的理论.而库恩却认为科学家们不会马上抛弃范式.而是试图在维护旧范式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反常的出现是激动人心的.它是科学革命的预兆,重要的科学发现都始于反常=第三,危机时期、反常的发现多少具有偶然性,反常发现后.科学家会对旧的范式作调整、修改和补充.或增加一些辅助性假说,但有时调整并不奏效,旧的范式梢化不了反常.而且反常的情况越来越多,于是科学家开始怀疑理论的有效性.这时就出现了理论危机,危机是科学家对旧范式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第四,科学革命时期。对旧范式信心的丧失必然开始对新范式的尝试,这个时期的非常研究和有目的的探索常便新的科学发现激增,同时,科学家往往对形而上学产生出异乎寻常的兴趣而转向哲学分析,探索的结果是产生出新的范式,危机逐渐地得到了解决,开始了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新旧范式之间的斗争,以新范式驱赶和取代了旧范式告终。新范式比旧范式有更好的解难题的能力.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新范式地位的确立开始了一个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又不断地出现反常、危机和新的科学革命,这种科学革命的模式就是库恩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拉卡托斯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基础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摸式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独树一帜。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拉卡托斯认为反常不能立即反驳和否定一个科学研究纲领,科学家町以通过调整辅助性假说来解决问题,这种调整可能造成理论的进步和经验的迸步,即理论能作出更多的预言和这些预言经受住了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处于进化阶段的科学研究铟领并不畏惧反常,而是经常从反常那里找到自己发展壮大的目标,把反常变成证明自己理论正确性和开放性的胜利。2.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研究纲领在理论上的预见总有限度,在经验上的验证也有局限.其进步性是相对的。当成功的研究纲领不能对付新的实验事实时,它就要从进步转换为退步的了^反常开始时是纲领证明自身力惫的目标,但反常的增多就逐渐成了一种不可藐视的力量:科学家此时遇到了难题,旣不能挂免故牌,而出征又会遭到失败,问题的解决需要另寻出路.进化的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研究纲绠阶段。

科学研究纲领在不能对付反常时,有可能也有必要提出新的研究纲领来取而代之,新的研究纲领比旧的研究纲绠更进步,它能够预见旧研究纲领所不能预见的东西,包含有更多的经验内容,甚至可以包含旧的理论。拉卡托斯认为新旧纲领的这种转化是类似于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的质变,但也不能急于淘汰旧的纲领,纲领的进化和退化的划分标准是复杂的事情,旧纲领被否证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成为陈迹.它也可能是假死,遇到恰当的条件也可能复活又转化为进步的纲领,所谓的”判决性实验”不过是科学家事后给一种纲领能成功解释而另一种纲领不能成功解释的实验的光荣称号,只不过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说法=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既承认科学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即量变,又承认科学发展的进步性、开放性,即质变,更:为合理地解释了科学的动态发展,这个理论是在玻普尔证伪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被称为精致的证伪主义。拉卡托斯之后,科学哲学中对科学发展规律的研究还在继续。

科学哲学历史发展中的这几个主题之间存在着紧密和有机的内在联系。没有设定科学的分界标准,就不能确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描述科学发展的规律;没有相应的科学方法论,就不能落实科学的分界标准和完全体现科学发展的规律;没有科学发展规律的播述,科学分界标准和科学方法论也就比较空洞和缺乏意义。科学哲学家们对这几个问题的论述井没有把它们截然区分开来,有的时候分界标准和科学方法躭是同一的,有的时候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发展的规律躭是用同一个公式进行表达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把科学哲学理论中的这几个主题提取出来进行分折和表述。

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变论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经济与国际接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环境下,政府已经不再是经济的直接管理者和参与者,而是作为服务者和调控者来对市场进行宏观上的管理。

因此,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面临着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

这样的转变不仅仅在于中央政府,更重要的是在于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

如果一个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及时、科学、规范,那么,这个地方政府就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相反,如果一个地方的政府不能及时转变职能,或者职能的转变不科学、不合理,那么,政府就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就要求政府主动转变职能,并且在职能的转变和使用时都做到适度,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不断完善。

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形成的时间比较短,缺少充分成长的过程。

这就导致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存在着很多缺陷和误区。

但是,我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市场经济自由发展、自我完善。

而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例如盲目性与自发性,导致市场经济必然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历次的经济危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又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即可以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教训,总结经验,避免可能会发生的经济危机。

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以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弥补市场自然调节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与市场秩序。

而我国政府也一直很重视政府职责的转变,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来对市场进行调节,以此抑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合理调配市场资源,避免生产不足与生产过剩,提高就业率,并通过这些方面从整体上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在一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尤其是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市场资源等方面的配置上,政府的行政干预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在一些大型的项目审批过程中,政府甚至进行直接干涉。

一旦政府缺失了必要的监管机制,又没有对行政进行公开化,就会使政府的行政权力滥用,产生现象。

另外,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是总能起到预期效果的,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呆板、落后,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完善,就会使宏观调控失去应有的效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达不到原来的目标,甚至起到反作用。

因此,政府必须不断地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变直接行政干预的作风,并提高行政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这样,才能使宏观调控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垄断行为。

市场调节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市场资源会向占有优势地位的企业聚集,使这样的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垄断行为。

垄断行为的产生会严重影响市场竞争的平等性,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时,必须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垄断行为,为市场竞争的公平、平等提供有力的保障。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着价格的变化。

垄断现象一旦产生,就会使供求关系失去对价格的调节能力,价格由垄断组织决定而不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的竞争机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垄断组织的定价会高于在竞争条件下所形成的价格,从而从中牟取暴利。

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更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于垄断的产生源于市场调节的缺陷,因此,市场调节自身很难对垄断产生抵制作用。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使用行政手段,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垄断行为予以打击和制裁,维护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维护市场秩序。

在打击垄断的过程中,中央政府要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中央政策,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对于一些与中央政策相违背的行为,要及时纠正,以此来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平等。

同时,地方政府也要主动公开行政行为,接受监督,这样,才能使政府的行为更具有公信力。

三、调节收入分配,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的收入分配方法由原来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成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形式。

这样一来,就会拉大收入差距,甚至产生收入相差悬殊的现象。

而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与分配方式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转变管理模式,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现代化政企关系。

将政府的角色由管理者转变成为服务者,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转变自身的职能,关键是要转变观念。

传统观念都把政府当作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但是,这样的观念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服务者,要对该由政府进行管理的方面加强管理,对于不该管的方面,要转移出去。

政府应做到不错位、不越位,还要在处理事务时做到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强化服务和宏观管理上来,将服务工作做到实处。

四、提供社会公共物品,完善公共服务职能。

我们政府部门大多能积极转变观念,努力为发展经济提供服务。

科学哲学理论的转变论文

行动导向教学法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发展,其核心在于把学习过程与行动教程相统一。德国是行动导向法教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发源地。,德国16个州的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了新的职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该框架教学计划指出:为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学校要强调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以使青年人在其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能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价计划。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对行为的引导,让学生获得完成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获取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和具有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不断学习的能力。它是德国“双元制”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在德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它适应了新的'人才素质要求标准:个体不仅要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其哲学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基础。

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但是对行动导向法影响最大的却是现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流派——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是美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查理?皮尔士、威廉?詹姆士、约翰?杜威等人。实用主义的意思是行为、行动、事业。其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认为探索、实验、求实、进取是实用主义的基本结构。

在实用主义哲学中,对行动导向法影响最大的是杜威哲学——经验哲学或实践哲学,他从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和互相作用出发,说明人类社会现象和人的认识问题。认为“经验”就是人的有机体和环境互相作用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人的思想、感情、行动、人的一切活动和与人的活动相关的一切东西。他在教育领域中倡导“在做中学”的理念,强调实践,强调“经验即生活,生活即应付环境”,提出了“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做实际的事情中而不是由读死书或死读书中获得各种知识和经验并提高能力技能”,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行动导向法的诸多理念也正是源于此,比如,行动导向教学法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发展,其核心在于把学习过程与行动教程相统一-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与为了行动而学习,这一思想与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念,并无二致。杜烕强调“经验即生活,生活即应付环境”,即强调实践。而行地导向法的教学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当作最重要的实践,与整个时代特征相符合。作为一个社会人,个体没有职业能力,不能很好的工作,不能有效的产生与环境适应的行为,他(她)的生活实践的状况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这与当今“以人为中心”、“和谐发展”的主题是相违背的。

行动导向法的哲学虽然受杜威的哲学最大,但是,行动导向法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又超越了杜威的经验哲学。行动导向法在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更重视案例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并非一味以“功利主义”为导向,其中既包含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的信仰、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这些其中既汲取了实用主义哲学的精华,又保留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人文主义与“求真务实”的民族性格。这些与均与德国经济的腾飞、双元制模式的建立、行动导向法的顺利展开有很强的关系,我国在开展与运用行动导向法的时候,应慎重应用,特别是对国内的条件情况加以求真务实的分析,而不是照搬照抄,否则适得其反。

三、结语。

时值职业教育在中囯大力发展之际,各种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引进,对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进行分析与探索,为后续的行动导向法的开展条件与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为行动导向法的中国化职业教育奠定基石。

作者简介:杨国柱,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韩剑尘,耷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部教师。

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变论文

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极其繁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面对经过税费改革之后,曾经将“催粮要款”作为“主业”的乡镇,面对着抛弃传统工作方式,面对着农民奔小康需求日渐提高的现实,我们必须从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加强乡镇行政的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依法行政。

一、加强乡镇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乡镇行政机构职能的转变,总的来说,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1、加强乡镇职能转变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必然趋势。乡镇人民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权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乡镇人民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行政区域事务的体现,同时,乡镇人民政权又担负着多方面的职能,其中最主要的是执行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事业和财政、民政、治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也担负着发展基层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乡镇政权是我国政权体系的基础,是我国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延伸,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担负着重任,它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关系到九亿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主政治权利与自由的保障,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切实转变乡镇职能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农村各项工作的延续和发展,只有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才能从理论上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供解决的对策。

2、加强乡镇职能转变,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这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再加上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放开,山东的白菜运往浙江,再也不用绳子挂起来。福建的芦荟也经常来到北方人的餐桌上,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迅速发展,广大城乡农民得到了明显实惠,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村基层工作者眼花缭乱。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和传统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了,这本来是极大的好事,但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却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给我们提出了新形势下我们干什么,怎么干的严峻问题。

3、现阶段农村税费改革,使乡镇职能转变成为新形势下乡镇的必由之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乡镇工作向何处去,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双重作用如何体现出来,是一个严峻的难题。当然,我们没有理由把乡镇功能变化全部归之于农村税费改革,但不可否认它的确是影响乡镇职能发挥的重要原因。过去,乡镇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催粮要款”、“刮宫引产”这些任务上。在当时的形势下,因为“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是压在乡镇肩上的一大重担。现在“三保”要继续,但乡镇工作有没有事,有多少事要干,农民群众对乡镇工作欢迎不欢迎,干群关系能否得到进一步改善,归根结底,都在于乡镇是否能够真正实行职能转变。

二、目前乡镇职能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生产水平低下,特别是我们后高山区,农业生产工具基本上是原始农具,牛耕、人拉、人背、人耕司空见惯,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也基本上是“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期间兴建起来的,设施陈旧,年久失修,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农业布局、结构不合理规模上不去,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想尽快改变,离不开乡镇政府的有效管理。但是,现阶段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又面临着传统观念的制约和职能的弱化,以及乡镇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具体问题。

1、乡镇职权职能的弱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自下而上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和先决条件。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现阶段的乡镇却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取得了明显的直接的经济利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的商品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技术滞后,信息闭塞。这些问题乡镇政府都难以解决。如农民种植什么样的良种适宜该地区生长,乡镇得依托县种子公司;用什么肥料、多少农膜得靠供销社;农作物发生病虫害,得请农业局,根据以往的经验,出现农作物病虫害后,农业局还要调查、研究,最后才能开出方子,到这时,很多农作物都已经遭受了损失。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乡镇政府来解决,而实际上这恰好是乡镇政府的薄弱环节。养殖业、中药材等发展中,这种职能上的薄弱环节表现得尤为突出。假种子、假农药,打击有专门职能部门,乡镇政府是看得见却管不着。

在社会事务上,更存在着职能弱化问题。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应依法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都统管起来,这是法律赋予乡镇的重要职责,是我国政权体系实现统一领导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但是,随着部分行业财政上划和管理职能的脱钩,乡镇职能落空。特别是现阶段的农村、户籍管理靠公安,婚姻登记也上划了,这给乡镇政府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集镇建设上,要推进集镇建设,但集镇规划靠城建局,土地审批靠土管部门,同时还涉及公路、水保等单位,乡镇制定的措施稍有不慎便会落空。同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浮于事,群众意见大,认为政府监督不力。

2、没有适应新情况的工作模式。农村税费取消了,许多乡镇干部认为肩上的担子轻了,究竟该怎样工作却浑然摸不着头脑。他们无法从传统的乡镇工作中解放出来,没有了“催粮要款”,少有了“刮宫引产”,只有听领导安排,推一下,动一下,有的.甚至动都不会动。当前,在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尤其是逐步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后,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走?工作怎么干?工作上迷茫,甚至因此消极懈怠。一些乡镇干部“官本位”的观念还非常浓,不愿意放下架子直接面对农民,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有的干部认为,现在特产税取消了,乡镇政府的权力层层上划,而职责层层下压,应对部门层层加码的工作任务已是很不容易的了,直接面对群众服务就显得力不从心,不懂得如何去服务,整天只忙于转转、看看。许多干部包村,包的是村干部,只为村干部当好通讯员就算了事,搞产业宣传老一套,抓不出典型跟不上服务。

3、乡镇干部素质普遍低下。乡镇干部中退伍军人多,选举式干部多,顶招干部多。这“三多”干部占到乡镇干部总数的65%以上,许多干部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具备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水平。同时,乡镇干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部分干部,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只知道取消农村特产税,落实计划生育只讲一胎化,对政策的精髓,说不明道不白。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以“催粮要款”、“刮宫引产”为主的乡镇工作中,乡镇干部脱离专业工作,即使专业干部也不懂专业特长,很多农校毕业生不会指导农民修剪桑园,家住农村的干部不懂制茶,种烟技术。许多乡镇干部工作依靠村干部,能力上比村干部还低。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1、不断强化乡镇政权体制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实现乡镇政权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乡镇就由“抓事务,抓税收”向“抓产业、抓服务”上转移,机构设置也应向这个重心靠拢,整合人力资源,在精简事务性机构的同时,组建以产业服务为重心的服务机构,强化政府在促进农民增收上的职能。当前,我县走出了一条“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一般干部谋职锻炼”的用人机制,这既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干部作为的良好平台,乡镇职能转变要以此为契机,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确定等问题上要立足实际,合理设置机构,不墨守成规。同时,要为广大干部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加强对干部的继续教育,使乡镇干部更多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2、转变工作机制,改变行为方式。乡镇工作的一贯做法是“领导包片、干部驻村”。村民自治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农民已经不欢迎乡镇插手村级一般事务,因此,破除包揽一切的思想,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把力量集中到各个产业发展的服务机构中去显得十分重要,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现阶段,一是要抓信息。农民得到的信息常常滞后,种什么、养什么,大多来源于干部动员,或是跟着别人干,总比市场的真实信息慢半晌,造成了种什么,多什么,卖不出去什么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乡镇政府和广大干部应当重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科技手段去收集信息,及时发布、传达给农民,减少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到哪里输出劳务的盲目性。二是要做好市场分析,解决“卖难”的问题。要多方考察,了解市场行情,加强与外地客商的联系,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中介组织解决农民产品销售问题。三是要做好科技推广工作。科技是产业的支撑,不注重科技,产业就体现不出质量和效益,现在乡镇富余人员较多,可以尝试将部分分流人员派到大专院校或其它示范基地去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有偿服务和发展集体产业的办法,既可以分流富余人员,减轻财政压力,又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带动农村发展。做好了这几方面的工作,农民就能见到实惠,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也显现了出来。

3、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乡镇职能转变,并非放弃管理职能,而是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协调,靠服务来管理。一是要努力实现乡镇职能重心的转变,即由过去对乡镇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农业生产的全方位领导与管理转变为对其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与服务。二是健全政府机关,特别是“七站八所”等条块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能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基层民主,保证广大农民能够参与村民自治性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能真正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这就要求努力完善基层组织的规章制度,使人民的管理权、监督权能有法可依,以保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切实履行农村经济工作的管理责任,运用政治的、法律的手段解决好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群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一文由搜集整理,,请注明出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