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蒙氏数学数与量的对应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2-28 17:27:49 作者:BW笔侠

大班教案是幼儿园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编写大班教案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大班数学公开课坐标对应教案

1、探索10的分合,理解10的不同组成、分解关系,进一步感知数分合的有序性,培养科学的探究意识。

2、用10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3、乐意与同伴合作并交流经验。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1、重点: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2、难点:掌握10的分合。

雪花片若干、白纸6张、笔6支,磁铁若干,10的分合、ppt

一、复习8、9的分合,请幼儿上台自己写出8、9的分合式

1、碰球游戏

2、填空8、9的分合式

3、观察师:左右两边的部分数在排列上有什么不同?(左边按顺数规律排列,右边按倒数规律排列)

二、探究10的分合

(一)猜想和验证师:今天我们要研究10的分合,请小朋友猜一猜10可能分成几组?

(二)评价和交流

1、请一组代表展示合作得到的10的分合式。

2、请不一样的那组代表展示自己的分合式。

3、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得出结论:分合式排列顺序不同,分合结果相同。

(三)记忆,填空1、出示课件,请幼儿回忆10的分合,有哪些,填空

(四)学习儿歌,自由游戏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双手。

(五)巩固游戏--碰球教师示范,然后请幼儿来当小老师

三、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玩儿得很开心,数字宝宝10的分合我们也学会了一些,我们益智区里面有许多扑克牌平时宝贝们也可以进区角去用扑克牌玩数字分合的游戏,好吗?还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哦。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抓糖游戏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习,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

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的分与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会学习的过程,一种学生愿意经历的过程,一种快乐的过程。

需要改进之处: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不够,欠缺题型的多样性。当堂练习只体现了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性应用,指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如“想想做做”第一和第二题;二是综合性应用,是本堂课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以及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原有相关知识的综合,如“想想做做”第三题和练习四的第五题。但是发展性应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而且题型略显单一,这是今后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对应比较与减法》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点数。

2、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感知3以内数量。

活动准备:

1—3的数字卡片,颜色卡片(红、黄、蓝),糖果一盒,棒棒糖、泥工、玩具等物品各准备一份(3以内),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活动过程:

1、复习1—3数字及颜色。

2、游戏:送礼物。

逐个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泥工、玩具),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请幼儿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并找到相应的数字。

师:为了表扬我们的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泥工,小朋友数数有几个啊?

3、游戏:捡糖果。

请幼儿按照老师出示的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

创设情境:老师带着糖果准备发给小朋友却不小心打翻了。师:哎呀!老师不小心把糖果打翻了,那请小朋友帮我捡起来好吗?不过我们要按照老师手里的数字来捡相同数量的糖果哦!

4、多媒体游戏。

数量对应。

当枪声响起,幼儿一起参加保护小鸟的活动,按照游戏的问题数一数××颜色的小鸟有几只,并找出对应的数字。当幼儿找对了数量,游戏里会传出表扬的声音,当答错时,游戏里的'声音会让幼儿再想一想。

延伸:数数小椅子下的礼物有几个。

反思:数的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用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由于糖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物品,所以一开始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就积极的帮老师捡糖果了。后来请幼儿注意倾听要求后有所改善。当孩子按照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时,有部分孩子开始出现错误,于是我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错误的发现、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巧。然后再进一步的提升难度,多媒体的形式,让孩子感觉在开动画一样,在愉快的活动中又一次增加难度学习到按照颜色的要求数相应的数量,这使幼儿能力的差异性的到了解决。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空间对应》含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空间对应》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例如:房屋上的门牌号码、书上的页码、汽车和汽车站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日期等等,它们分别表示着不同的意义。若能通过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内容是熟悉的,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是很有用的,并能激发幼儿更加注意,发现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对于我们班的幼儿来说,她们对空间对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不能透彻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空间对应”这一内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为切入点开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空间位置对应,以帮小动物找家的方式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情景化,能进一步的加深幼儿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学会按房间卡找到自己的房间。

1、能根据坐标找到家,并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

2、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幼儿能根据坐标,找到对应的位置。

平面楼房、动物卡片、数字卡片、记录表。

(一)谈话导入

师:“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呢?请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师:“小动物新建一栋楼房,要请小朋友去参观(教师出示平面的楼房),这里就是小动物新建的楼房,我们看看这栋楼房有几个单元,几层楼呢?”

(二)复习巩固

1、教师与幼儿一起帮小动物认识自己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

师:“刚才小朋友都帮忙数了数这栋楼一共有4个单元,4层楼,现在我们来看看里面都住了哪些小动物,看看这些小动物它们住在几单元几楼?”(宝宝兔的家住在1单元1楼(1,1);贝贝羊的家住在2单元3楼(2,3);胖胖猪的家住在3单元3楼,(3,3);嘟嘟牛的家住在3单元4楼(3,4)吱吱鼠的家住在4单元2楼(4,2))

师:请幼儿说说理由,帮助幼儿学会看坐标,快速地找到房间。

2、教师带领幼儿游戏,找找自己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房子的结构,看看这栋楼有几个单元几层楼。

(2)发房间卡给幼儿,请幼儿说说自己拿到的房间卡是几单元几楼。

(3)请幼儿拿着自己的房间卡自由找到自己的房间,教师个别指导。

(4)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找到房间的。

(5)游戏:幼儿站在房子外面,幼儿在音乐开始后,开始找房间,看谁又快又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房间。

(6)请幼儿到好朋友家做客,跟好朋友交换房间卡,根据自己手里的房间卡找到好朋友的家。

(三)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看还有哪些动物没有住进新房子,它们分别住在几单元几楼。

2、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卡帮助小鸡、小鱼、小猫、小刺猬、小乌龟找到家。

(四)交流与分享

教师请幼儿到前面来和其他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帮助小动物们找到家的,先找到它住在几单元,再找到她住在几楼。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理念正确;设计程序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很不错,沉着、不慌张,亲和力强。此次活动中教师的思路很清楚,教育目标达成很好,幼儿反应活跃,但是在游戏环节幼儿等待时间过长,显得拉杂。游戏的环节一可以和环节三整合,环节二可以设计2座房子,避免幼儿的等待。在教师示范时,应进一步强化,先找几单元,再找几楼,可帮助幼儿思维清晰。幼儿自主操作练习中,可增加难度,如将房子增加为5个单元5层楼,更能充分体现教学的坡度,层层递进,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挑战自己。

推荐理由:

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空间对应”这一内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为切入点开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空间位置对应,以帮小动物找家的方式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情景化,能进一步的加深幼儿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学会按房间卡找到自己的房间。

大班数学公开课坐标对应教案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黑板、教师用笔、纸

2、操作材料人手一分:每人5个半圆片、10张方纸、7个圆片。

一、小熊弟弟过生日

1、教师边画图1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为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糖果。朋友来了,小熊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10张糖纸。

2、引导幼儿思考:

(1)客人一共吃了几个糖果?

(2)帮小熊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

(3)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一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4)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一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3、幼儿操作。

4、比较三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二、小熊哥哥请客

1、教师边画图2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哥哥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三个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熊哥哥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5个果冻壳、6张糖纸、7个桃核。

2、思考: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1)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一起来数数?

(2)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3)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4、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三、总结:

今天我们帮小熊弟弟和哥哥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对应比较与减法》大班数学教案

我上的是《8的减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根据老师所出示的图案写出8的减法算式,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并由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减法。

2、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

(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大班数学公开课坐标对应教案

1.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用数字表示房间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以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基础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楼房图人手1份、便利贴(门牌号)、ppt、水彩笔

一、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乐乐,他最近搬家了,他们小区有好多好玩的滑滑梯呢!乐乐今天就忍不住一个人出去玩了,到中午了,乐乐想回去吃饭,可是他忘了自己住在哪一层楼哪一个房间了,这下可把乐乐急坏了,这时乐乐开动脑筋,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码,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认识门牌号码。

1.(1)师:这就是乐乐家的门牌号码(702),总共有几个数字?谁知道乐乐住在几楼第几个房间?(出示ppt)

(3)小结:三个数字的门牌号码第一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楼层,后面两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房间号。

3.天天说:我今天出来旅游了,晚上要在宾馆住,可是宾馆的房间好多啊,我只知道门牌号是218,到底是哪一层哪一间呢?请小朋友们助我想想办法啊!

师问:这个楼层中房子特别多,都超过10间以上,哪些地方一个楼层的房子会超过10间以上?(宾馆、医院)

师结:现在乐乐他们在小朋友们的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开心了,对小朋友们说谢谢!谢谢!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温暖又漂亮的房子里去了。

三、为小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1.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有许多小动物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们还没有楼房住呢,怎么办呀?动物们团结起来建造了一个动物新村,里面有一个个漂亮的房子。(发房子)

2.看一看这栋房子有几层楼?(贴上楼层)每个楼层有几个房间?(从左往右数)这栋房子有三层楼,每一层楼有8间房。

(1)鸭妈妈先来住房了,鸭妈妈想我这段时间要孵蛋,我就选间房子孵蛋轻松一点,我就住一楼的第三间房。鸭妈妈应该住在哪?鸭妈妈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让你们的鸭妈妈也住在103房。

(2)小刺猬说他喜欢住205,谁来助它。对吗?你们的小刺猬有没有住进去?那它的房间号是多少?(画出小刺猬)

(3)小梅花鹿也来了。梅花鹿说,我要住在三楼的最右边那间房。三楼最右边那间房是几零几啊?(提示幼儿从左数到右)让你们的梅花鹿住进去吧。谁来老师的梅花鹿住进去?检查对错。

(4)小狗来了,小狗说它愿意住在小刺猬的楼上。是几零几?请幼儿自己找一找(幼儿先操作,再检查。)

3.还有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也想来这里住宿呢!他们和小朋友们说:请小朋友们助我们把剩余的门牌号码编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间了!(请两幼儿上前贴门牌号码,准别好便利贴纸,彩笔)

四、延伸扩展。

编好了要给小动物送信了,它们要来住新房了。要去寄信,光有门牌号码够不够?信封上写了什么?41305,前面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信交给邮递员老师,老师要去送信喽!

思:这节课体现了我们数学组的研究点:生活化、情境性,旨在让幼儿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数字表示,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堂上幼儿积极性很高,操作常规不错,能够跟着老师的步法走,教师上课层次性明显,并且有提升。但是有几点不足之处:

1.幼儿在讲到鸭妈妈家住的103时,教师应直接出示103的门牌号码,而不是在后面出示。

2.在摆放动物和贴门牌号码上,要多样性,不能总是幼儿先上前操作,再集体操作,可让幼儿先自己操作,再检验。

3.在讲到三楼最右边的房间时,老师应先略微讲一下左右,让幼儿了解从左数到右。

4.楼房出示后应先讲一下楼层,可以标上楼层号。

本节活动中,第三环节是边让幼儿自己操作边讲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设计实际操作性不强,当将准备的教具发下去之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就随之分散了,场面会难以控制,会很浪费时间。另外,让幼儿自己操作,写画设计门牌号码,也非常费时间。整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省略了一些内容没有讲述,值得思。

2、活动中尽量避免孩子边操作老师边统一讲述的问题;

3、多加一些游戏环节,趣味性不够;

4、教师的教具准备中,教师的示范画太小,影响孩子们看的效果,可以适当加一些;

6、最后延伸活动中关于几号楼几单元的设计可以去掉,直接让孩子们回去观察楼房的号码特点。

《对应比较与减法》大班数学教案

w收获的季节到了,农场有两块片地里种满了大玉米,请你对照标记图,分别将它们对应位置的玉米数量记录到它下面的括号中,并分算出,圆地里的玉米比方地里的玉米多几个或少几个?把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第三关:幼儿书面练习课堂检测。

最后一关,考验你的细心和能力。(看屏幕,读题目)分组,孩子独立完成练习。

三、评价反馈。

1、幼儿认真自查、互查。

2、集体反馈,个别修改。

3、请评委老师,为小朋友们颁发“数学小能手”证书。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完成《亲子手册》中的对应练习。

教学后记:

各环节设计比较紧凑,配合课件进行闯关活动,更能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讲解过程中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强调,出错率明显降低。以指导活动结束孩子们还沉浸在闯关的激动中。

数学找对应教案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理念正确;设计程序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很不错,沉着、不慌张,亲和力强。此次活动中教师的思路很清楚,教育目标达成很好,幼儿反应活跃,但是在游戏环节幼儿等待时间过长,显得拉杂。游戏的环节一可以和环节三整合,环节二可以设计2座房子,避免幼儿的等待。在教师示范时,应进一步强化,先找几单元,再找几楼,可帮助幼儿思维清晰。幼儿自主操作练习中,可增加难度,如将房子增加为5个单元5层楼,更能充分体现教学的坡度,层层递进,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挑战自己。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

1、通过操作游戏,理解掌握20以内的数物对应。

2、理解数量的意义,提高幼儿点数的能力。

洞洞板学具、画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20以内)、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完成数物对应的操作,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超市里新进了一批货物,但还没来得及整理,超市管理员想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物)。

二、集体活动。(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习20以内数物对应。)。

(1)依次出示20以内的物品,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对应相对应的数字。

(2)出示2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字,幼儿说出相对应的物品的数量。

三、操作活动。(继续帮超市管理员整理货物)。

(1)出示数字,幼儿插棋子。

(超市里表示每种物品数量的数字标签管理员已经做好了,但是每个数字标签相对应的物品还没摆好,(屈老师请小朋友根据数字标签帮助管理员放入相应数量的物品。)。

(2)游戏“猜猜这是数字几”。

(请小朋友猜出数字标签上的数字,然后插入相应数量的棋子。例:1-10中,最大的单数。)。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第1组每人发1张画有20以内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1张。第2组每人发数字1―20中任意一个数字。然后请小朋友观察,拿图片的幼儿迅速数出自己所拿图片物品的数量,然后找到拿与自己物品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的小朋友,站在他的旁边,拿数字的小朋友检验他们是不是好朋友,如不是迅速改正。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

1、复习10以内数字,进一步感知数的实际意义。

2、学习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的多少。

3、发展幼儿听觉,提高倾听能力。

4、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学具(洞洞板、棋子)鼓一个购物单人手一份篮子人手一个。

情景环境布置(自选商场)。

货架上的物品(剪刀、梳子、积木、雨伞、电话、铅笔、蜡笔......)。

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听音乐取学具。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又要和洞洞板做游戏了,请小朋友听音乐取学具。

指导语:请小朋友打开棋子盒盖,移动棋子盒,棋子图案面向洞洞板摆好。

2、复习认读数字1——10.

方法:请小朋友从棋子盒里取出数字棋子1——10,插在洞洞板最下面一行。

3、游戏“听声音插图案”。

请小朋友拿出一撂红色(小猴子)图案的棋子,插在左下角的红色柱子上,左手握住棋子,准备好了吗?请仔细听,(老师刚才敲了几下)请在第一行按老师敲铃鼓的次数插上相应数量的棋图案和数字。开始:......请把剩下的棋子送回家。幼儿从第一行依次插(小猴子3只,小金鱼5只、小燕子7只)。

(2)检查幼儿操作结果。(教师在演示板操作)。

指导语:小朋友:

第一次老师敲了几下:(3下)我们就插3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3.

第二次老师敲了几下:(5下)我们就插5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5.

第二次老师敲了几下:(7下)我们就插7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7.

检查一下,你插的对不对?你再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插的对不对(幼儿之间检查对错)。

(3)看数字插棋子。通过变变变,变出数字棋子。

师:请小朋友将数字棋子放回最下面一行。好,小朋友们都做的非常好。下面请小朋友把洞洞板上的棋子收起来,注意相同的图案放在一起。

教师通过变变变变的游戏,变出数字棋子。

咦,老师手里有什么?(棋子),它是数字几?(3)。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手里的数字,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棋子,插在相对应的棋子数量。开始:......,教师依次出示5、8、10.教师巡回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师:请小朋友把棋子收起来,盖上棋子盒盖,洞洞板玩累了,我们把洞洞板送回家好吗?

4、游戏:《快乐超市》。

今天,李小多小朋友,请我们帮他买些东西,请小朋友看清要买的东西和数量,帮帮他,好吗?(自由活动:小朋友看清自己的数字,和数量支找和自己相对应的匹配。)。

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师:好,现在,我们把东西送到李小多那里吧。

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用数字记录身边的事物,如今天来了多少小朋友,教室里有多少桌椅板凳等。

附加幼儿操作单说明: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中涌现出许多超市,孩子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到超市里,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所以我们就设计数物对应购物单教学游戏。

数学找对应教案

集体活动: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几种用品。给物品排队。再认识另几种物品。学习一一对应排列相关物品的方法。(我们替红线上已经排好队的物品找朋友,找朋友的时候要有顺序,从红旗这边开始,一个跟一个地找,找到朋友就“站”在红线下面,并讲述:××和××做朋友。小结:集体复述:××和××做朋友。

数学找对应教案

1.知识经验准备:手口一致点数数字1-9。

2.物质材料准备:1、农场动物小鸡和小虫、小狗和骨头、小猫和小鱼图片。

2、两组颜色不一样的瓶子,分别为紫色和红色。每一组的瓶身与瓶盖颜色相同,瓶盖的数量可以与瓶身不一样。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

1、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

2、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3、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企鹅的家乡——南极,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老师先考考你们。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请翻开书第2页)。

1、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

(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海豹有多少只。(组间交流)。

(2)师: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出海豹的只数吗?(学生独立数、摆)。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根?

(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2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3、同桌合作,进行几十几的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

1、自主练习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填?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自主练习第4题。

(2)师:小动物门着急了,同学们快快帮它们把气球拉回来吧。

(3)集体订正。

(4)对于多余的信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

3、补充练习,写一写,画一画。

4、补充练习。

40、41、()、()、45、46、()、()、()。

25、30、()、40、()、()、55、60。

10、20、()、()、()、()、()、()、()、100。

54、53、52、()、()、()、()、47。

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100以内的数吗?

评选出会思考、会合作、会倾听的好孩子,并到“丰收园”选一个大苹果。

数学找对应教案

1.能根据坐标找到家,并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

2.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数学找对应教案

1、“小明家”背景图两幅。(室内、室外)。

2、室内放置物品图:床、桌、脸盆、碗。

室外放置物品图:被、椅子、毛巾、筷子。

红线一条、小旗一面。教具:动物头挂件(小猫、小兔、小狗)(一半幼儿数)动物的食物:(鱼、萝卜、骨头)(一半幼儿数)。

学具:

第一组:将相关物品一一匹配。

每人排列方格板一块、篮子一个、操作插卡图片:

牙膏脸盆花瓶桌子锤牙刷毛巾花椅子钉。

第二组:找朋友。

每人排列方格图一张、篮子一个、操作卡片六对:

床脸盆桌子碗花锤被毛巾椅子筷子花瓶钉。

第三组:找对子。

每人一个分类盒,内有四格,每人四对操作卡片:

床碗桌子脸盆被筷子椅子毛巾。

(白)(绿)(红)(黄)。

数学找对应教案

1、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中小班比较重要的一个活动。

2、中小班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本次活动中,教师准确把握住了“小班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的理念,让幼儿动手操作,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3、此次活动前的各项准备都很充分,能针对幼儿的特点设立事宜的目标,在目标设计上能够尊重幼儿的的主体性,可以看出教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活动中教师设计有趣的农场情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请“小朋友给小动物喂食”的任务展开主动学习,特别是“小鸡吃虫”的教具使用了“连接”的方法,这样的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用“直观的连接”把一只小鸡和一条小虫连接在一起,从动手操作中学习一一对应的概念。

4、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在本次活动中的解决问题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活动中采用奖励的方法,有效激励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从自己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很是精彩。这是一节生活的科学活动。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

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四组活动。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7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

数学找对应教案

1.老师:“农场里的小鸡在哪里?”找出小鸡,有序贴在黑板上。(从左到右一个跟一个排好队)“小鸡喜欢吃什么?”(虫子)幼儿找出虫子。师:“小鸡肚子饿了,我们来给小鸡喂虫子吃,一只小鸡吃一只虫子,谁来帮忙?”请一名幼儿给小鸡喂虫子,老师:“她是怎么喂的?”(一只小鸡吃一只虫子……)“每只小鸡都有虫子吃了吗?还剩下有虫子吗?”

引导幼儿发现虫子比鸡多,并学习说“虫子比鸡多”。

2.教师:“农场里的小狗在哪里?”找出小狗,有序贴在黑板上。(从左到右一个跟一个排好队)“小狗现在肚子饿了要吃东西,小狗最爱吃什么呢?”(骨头)“我们来给小狗喂骨头,一只小狗喂一块骨头……),谁来帮忙?”请一位幼儿协助喂小狗吃骨头。老师:“她是怎么喂的?”(一只小狗吃一块骨头……)“骨头喂完了,骨头比小狗怎么样?”引导幼儿发现骨头比小狗少,并学习说“骨头比小狗少”

3.教师:“这是什么?(小猫),原来小猫也想和小朋友玩游戏,先帮小猫排好队”。(请一位幼儿操作)“小猫最爱吃什么呢?(小鱼)小猫现在肚子饿了,我们一起给小猫喂鱼吃吧,小猫要开始吃小鱼了(一只小猫要吃一条小鱼……),谁来帮忙?”请一位幼儿协助喂小猫吃小鱼。老师:“她是怎么喂的?(一只小猫吃一条小鱼……),“每只小猫都有一条小鱼吃吗?小鱼喂完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小鱼和小猫一样多,并学习说“小鱼和小猫一样多”。

(二)操作发现,尝试解决。

1、幼儿分组操作一一对应。

(1)第一组:小鸡吃虫。

请小朋友先把小鸡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只小鸡吃一条虫,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虫子比小鸡多,学说“虫子比小鸡多”。

(2)第二组:小狗吃骨头。

发现骨头比小狗少,学说“骨头比小狗少”。

(3)第三组:盖红瓶子。

请小朋友先把瓶子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个瓶子盖一个盖子,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红盖子比红瓶子少,学说“红盖子比红瓶子少”。

(4)第四组:盖紫瓶子。

请小朋友先把瓶子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个瓶子盖一个盖子,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盖子和紫色瓶子一样多,学说“盖子和瓶子一样多”。

2、尝试解决“多、少、一样多”

(1)师:“请大家观察小鸡和小虫,看看每只小鸡都有小虫吃了吗?还剩小虫吗?剩下的小虫怎么办?”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剩下的虫子的问题。

幼:“再找一些小鸡来吃虫子”、“一只小鸡多吃一只虫”。

(2)师:“请大家观察小狗和骨头,看看每只小狗都有骨头吃吗?”(有只小狗没有骨头吃)“有只小狗没有骨头吃,肚子好饿,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小狗没有骨头吃的问题。

幼:“找其他的食物给小狗吃。”“再去找一些骨头来”

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解决“盖子和瓶子”的问题。以此类推,解决四个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幼儿予于奖品奖励,激励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