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大全(24篇)

时间:2023-12-12 16:04:36 作者:灵魂曲

四年级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内容。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四年级教案示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小数的性质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新课。

(一)复习准备。

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0.4213.4600。

2.填空.。

3.375千克=()克7.81千克=()克。

4.075千克=()克3.4千克=()克。

3.口算.。

0.4+0.32.5-1.41.28+1.214.6-3.2。

8.75-3.744.5+5.5456+344125-25。

2.引入.。

我们今天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板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两个小队的千克数合并成一个数.。

板书:3.935+4.075。

提问:竖式怎样写?(学生可能会说出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整数加法怎样计算?(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

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板书:

那么小数加法也要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板书:

启发学生想,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反馈:完成120页“做一做”.。

订正时说说怎样计算的.。

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议论的基础上,明确:

相同的地方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

不同的地方,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

2.学习例2.。

引导学生把例2与例1对比,说明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两个小队采集的和,及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计算.。

学生算出:

如果用小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算出,并说出算理.。

提问: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反馈:完成122页“做一做”,提示验算方法.。

订正时要说明计算法则及验算方法.。

3.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填空.(投影)。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也就是),再按照()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阅读课本法则.。

(三)巩固反馈(投影)。

18.35+4.6521.37-8.37。

(突出得数末尾有0,怎么处理.)。

216.74+5.2383.4-0.56。

(突出位数不同,怎样对位.)。

36.42-4.28.3+10.17。

(位数不同,数字特殊,易按整数凑整法计算而忽略了法则,要及时纠正.)。

4.10-4.825-4.37。

(突出难点,从整数里减去一个小数.)。

5.指出错误并改正过来.。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新课分为两部分.。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答:两个小队共采集了7.81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答: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改错:

1.。

2.。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一、时间的安排不是很好,练习的时间不够,造成还有的练习没有说完。主要原因是新课的时间较长,如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说说知道些什么,可以少请几位同学回答,这里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二、课的开始由于课件突然没有声音,有点紧张,有点浪费时间。其实这并不影响本节课的教学。对于突发事件要灵活面对!

求平均数2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后,我又联系学生熟悉的“买半票”引出身高的话题,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身高,随意抽取几位作比较。接着,我又请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同学起立,比较身高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因为坐在最后的同学往往个子比较高。我又请第3小组和第4小组同学起立,再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高矮不一,不好比,想到把每人的身高加起来再比,又发现两组人数不一样,还是无法比较。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第3小组和第4小组哪组更高,使学生体验用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挖掘表格中隐藏的信息,交流体会,提出新的问题“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让学生估算,再通过笔算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后,我又顺势出示全国四年级小学生10年前和现在的平均身高统计表,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比较,教育学生要积极锻炼,并且珍惜幸福的生活!

(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为了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用途广泛,我又让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平均数,再通过报刊新闻开扩学生的视野,体会平均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文档为doc格式。

简单的数据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并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表头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2、请学生说一说根据每张表格,你能观察出哪些内容?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数学小组生物小组。

性别合计男生女生性别合计男生女生。

人数22148人数1578。

航模小组美术小组。

性别合计男生女生性别合计男生女生。

人数17134人数。

241212。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提问:

1、四张表格各自表示一项小组活动的情况,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各个小组中人数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吗?(分组讨论.)。

2、想一想,能不能把这四个小组活动人数情况放在一个统计表里?

(学生尝试把四个统计表绘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3、制作这个统计表时,要反映哪几方面的问题?怎样设计?(再分组讨论,回答.)。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男生女生。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4、这个统计表中还有哪些项目不清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如果想要统计每个小组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应该怎么办?

6、如果想要反映出每个小组的总人数,又应该怎么设计?

(分组讨论、尝试独立设计表头及其它各项内容.)。

教师说明:表内的数据要反映四个小组的情况,所以表头的竖向分栏中写出了四个小组的名称和总计;同时表内还要能看出各小组男、女生人数,所以表头的横向分栏中写出了性别与合计.左上角一格用斜线分成三部分.)。

(二)学生独立填表。

(三)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小组人数统计表。

教师强调:

1、填整理好的数据;

2、再填合计、总计,根据这两项结果检查所填数据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3、检查统计表的名称和填表日期是否填写完整了.

(四)做一做。

一个书店第一季度的售书情况如下,制成统计表.。

一月份售出:文艺书1620册,科技书2087册,工具书153册;

二月份售出:文艺书4763册,科技书4262册,工具书425册;

三月份售出:文艺书2835册,科技书2247册,工具书363册.。

(五)教师提问: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方法是什么?

教师明确:

1、先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编制的统计表要分几项,横着和竖着各应该画几个格;

3、在画好的表格上面要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4、把统计好的数据一一填入表内;

求平均数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一)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二)等于1的假分数。

教学用具。

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分数:

2.说出表示图形里阴影部分的分数,再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用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教师:把直线上0到1这段看作单位“1”,1到2,2到3之间也都是单位“1”。

教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2份,3份,4份的数各是多少?

教师:要表示这样的5份是几分之几?7份是几分之几?

教师依次在数轴上点出几个点,请学生用分数表示。学生口述教师。

教师:(指板书)根据分数的意义,我们写出了很多的分数,下面来研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教师:请观察黑板上的分数,比较每个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大小。试按一定的原则把这些分数分组。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根据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教师:我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板书:第一组后补出“真分数”,在第二、三组后补出“假分数”。

教师:请说出3个真分数,3个假分数。

线段数。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意义?这样的分数等于多少?(等于1。)。

学生讨论,汇报后老师板书在真分数后补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后补出: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由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真分数,假分数实际上是以1为界,把分数分为了两类。所以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而课题却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练习:(投影片)。

1.下面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把上一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请两位同学写在投影板上,其余同学写在本上。)。

3.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些分数,问: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教师:这些假分数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教师:这些假分数实际上就是整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整数?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子除以分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要求说出算理。

教师:说一说怎样把假分数化为整数?

本上。)。

(三)巩固反馈。

1.说出四个分母是7的真分数。

2.说出3个分数值是1的假分数。

3.说出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

4.把下面这些分数化为整数。(口答)。

5.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2)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数?

(四)课堂总结与作业。

1.真分数,假分数,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2.作业:课本100页练习二十一,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要通过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分数的概念。所以教学中紧紧扣住直观图形和直线上的点表示的分数,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晰地认识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这样学生概括真、假分数的概念和特征即为水到渠成。在学生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后,再通过设问,让学生讨论出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及算理。

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分三层。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认识分子和分母大小关系的三种情况,了解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引导学生比较分数值与1的大小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利用数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掌握它们的分界点是1。

第二部分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分为两层。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这些假分数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理解和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名数的变换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本节课是讲队形队列的变换,其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实用的价值,通过本课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简单的、实用性较强的队形队列的变换方式,来增强学生身体上下肢力量、各部位的身体肌肉、身体的灵敏与协调素质及内脏器官的发展。

学情分析。

1、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为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和好奇心强等特点。

2、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性格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

3、我平时所上的班级,他们的能力强、荣誉感强、学生爱好文体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队形的变换。

2、让学生锻炼成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队形的变换。

2.让学生锻炼成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让学生跑足球场一圈,充分的让身体的运动细胞活动起来。

2成四列横队,以体操队形散开。

3准备活动(4*8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运动。

主要内容。

1立正。

动作要领:使身体保持正直的状态站立与地面,两脚跟靠拢,脚尖略成外八字状态,两条腿紧紧靠拢,膝关节绷直,两手掌五指并拢紧扣在两腿外侧,目视前方。

2稍息。

在立正的基础上,将右脚向右前方稍迈一小步。

3向右看齐。

目的是使整个队伍矗立在同一直线上,它也是在立正的基础上,向右边转头。

4报数。

队列常用的基本动作之一。口令是报数!做法:横队从右至左(纵队时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时向左转头)报数,最后1名不转头。

5原地转法。

(一)向右(左)转。

队列原地转法的基本动作之一。口令是向右(左)~转!做法: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口令要面对面的。

(二)向后转。

6一列横队变两列横队:首先,由一、、二报数,报到一的原地不动,报到二的人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站在一的后面,然后立正,向一看齐,即成两列横队。口令为“一列横队、、、变、、、两列横队、、、走”

六、结束放松。

1采用放音乐瑜伽的方式,让学生跟着做,首先让自己的身体完全的放松,两脚比肩宽,手臂由下往上的收,收时深呼吸一口,放下去时,呼出口气(4*8)。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word中插入简单的表格。

2、掌握对表格的一些设置,能在文章中将数据改为表格。

教学重点:

表格的插入和修改。

教学难点:

在表格中直接画直线和擦除直线。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介绍表格的基本知识。

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一定会使人厌烦,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文章的数据改为用表格来表示,这样,既清晰明了,又简单易懂。

1、插入表格。

在word中,插入表格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点住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拖出一张表格。(行数和列数会在拖动框下显示出来)。

(2)、在[表格]菜单下选择[插入表格],输入行数、列数后单击[确定]按钮。

2、修改表格。

(1)、改变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线上,指针会变成双向箭头。拖放鼠标,可以修改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修改整行和整列的大小,可以直接去拖拽表格边线就可以了;如果改变的是某个单元格的大小,就必须先选定这个单元格,再去拖拽这个单元格的边线。

(2)、插入行、列:插入行时,只要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的位置就行了,插入列时,要选定一列。

观察一下,当你由插入行操作变成插入列操作时,[表格]菜单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简单介绍[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我们可以利用表格工具栏来画、修改表格,还能对表格内的文本进行调整。工具栏上还有设置表格边框颜色和底纹颜色的按钮。

4、画不规则的表格。

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绘制表格]按钮,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一支笔,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画表格了,画错了或是有些表格线你不想要了,也可以用擦除工具来擦除。

5、拆分、合并单元格。

您可将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两个或多个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例如,您可将若干横向的单元格合并成横跨若干列的表格标题。

(1)、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以显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2)、单击“擦除”按钮,单击并在要删除的单元格上拖动。

合并多个单元格的快捷方法是,选定单元格后单击“合并单元格”按钮。

二、制作表格,修改文章。

1、将光标移到文本后面,单击[插入表格]按钮,拖出一张3×4规格的表格。(3×4即行高×列宽)。

2、在单元格里输入数据。

3、删去原来文章里的文字数据。

4、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使它看起来更美观。

5、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单击居中和垂直居中按钮,使单元格中的文字居中。

四、练一练。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一张自己班的课程表。

五、总结。

word中的表格具有一定的智能性,除了今天我们介绍的功能外,表格还可以发挥许多特殊的作用,如国际象棋棋盘、中国象棋棋盘等等。

求平均数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4)学生操作.。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求平均数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a.(53+58+30+27)÷3。

b.(53+58+30+27)÷4。

小组讨论后得出: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板书设计。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求平均数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位图转矢量图,掌握图片格式转换操作要领;

2.学会制作flash形状补间动画;

3.知道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能力目标: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时安排:

1课时(可根据需要二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四、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法:教师讲解、引导。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

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人物?

谁能给大家说一下孙悟空有什么本领?

那么大家想不想再看一次《西游记》?

好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自制的《西游记》片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播放flash动画,出示课件:即本课孙悟空变成大公鸡、房子、猪八戒和桃子的变形动画,并伴有动画片《西游记》里的主题歌)。

师:好了,大家欣赏完了,想不想自己做出这个小动画?(生:想)那好,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做一次。

(二)制作动画。

a布置学习任务,勇闯第一关。

要认真仔细的读要求,反复的推敲,然后按步骤完成?遇到困难时再仔细读读,答案就在里面。好了,开始闯关吧!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3、简单交流,恰当鼓励。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读要求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b布置任务,勇闯第二关:

1、同学们真棒。第一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他变成了一只鹰,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房子,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二关开始!

2、学生自主完成。

(本关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进行演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3、学生演示,全班交流,恰当鼓励。

这一部分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在设计上仍旧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尽量避免教师的讲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魅力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充满自信完成任务。

此外概念部分并没有象往常一样在上课伊始就提出,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尝试中领悟,从而自然的明白其中的含义。

c布置任务,勇闯第三关:

1、第二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变成火要烧房子,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猪八戒,当时猪八戒是天篷元帅,这下可好了,天兵们怎么也认不出。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三关开始!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勇闯第三关”。(教师提示学生观看专题网站“勇闯第三关”中的“重点提示”;此外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问题及时解答指导。)。

题,安排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

4、学生完成“勇闯第三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在制作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安排了交流展示,既是对完成好的同学的鼓励,又能够充分调动没有及时完成动画制作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互帮互助,最终完成任务。

(三)勇闯第四关:

1、第三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一个劲喊:屁股红的是猴子,孙悟空一见不好,正好前面有一棵桃树,他迅速变成了桃子,当树上全是桃子,二朗神君看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他。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四关开始,帮肋孙悟空渡过难关。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勇闯第四关”。(教师提示学生观看专题网站“勇闯第三关”中的“重点提示”;此外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问题及时解答指导。)。

3、教师讲解示范“勇闯第四关”。(因为本部分学习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学生自选的图片又为其制作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应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安排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

4、学生完成“勇闯第四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六、展示交流,综合评价(针对学生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及教师巡视中看到的好的作品结合课程时间情况展示3-5人作品,并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充分鼓励和奖励。)。

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培养竞争意识,为今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七、全课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孙悟空变化的本领,你的孙悟空能变化多少次?(生:无数次)说的真好,我们手中的孙悟空能变化无数次,下节课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你的孙悟空形象变化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反思:本课结束后,发现孩子们的想象是无可限量的,他们的答案也有独特之处,孩子们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因更多的放手,给他们创造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生:(齐)喜欢!师:前几天,学校举行了“1分钟投篮挑战赛”,大家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生:(齐)想!

(1)小米进行三次投篮。

师:首先出场的是小米,你猜他1分钟投进了几个球?(生猜)好,看他到底投进了几个?

他1分钟投中了5个球。可是,小米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你们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说出你得理由。

师:大家都很大度,都同意他再投。看来1分钟确实不能反映他投篮的真实水平。师:不过,小米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

(师出示小米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个,5个。生会心地笑了)小米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到底是多少呢?“5个”

师:这3次数据,你想用哪次来表示他一分钟投篮水平?为什么?

那么大家都是一致通过,用“5个”来代表小米的一分钟投篮水平。

(2)大米进行三次投篮。

现在大家来看,第二个出场的是大米。你猜,他在第一个1分钟里投进了几个球?到底投了几个呢?老师把他的情况贴出来。(板书:贴)(师出示大米第一次投中的个数:1个)第一次,他投的是1个。(板书:1个,第一次)。

第二次,他可不服输了,看他投了几个?看第三次投了几个?

看,1个,8个,3个,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大米,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我觉得可以用8来表示,因为他最多,二次投中了8个。

师:如果把这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我们现在用围棋子来代替。移一移,看怎么样使得它们的数量同样多?(生操作体验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板演)。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得它变成了同样多的数据。移完后大米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书变得同样多呢?生:(1+8+3=12(个);12÷3=4(个)。

师:她这样的方法是,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先把3次的投篮个数合起来,再重新分配,使得每一次的投篮个数变得同样多。

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或者是先合后分,(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我们就说4是1、8、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1个3个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小组男女生进行比赛。

师:看到小米和大米玩得这么高兴,有一个小组也来挑战了,我们来看(ppt出示书本91页)。

生1:男生队,全部加起来是85,女生队全部加起来是76,所以男生队赢了。

生2:不同意,男生队5人,要用85÷5=17个,女生队4人,要用76÷4=19个,所以女生队赢了师:刚才的同学把这几个数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来比较,也就是他求出了两个队的平均数,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二、反馈练习,分析问题。

师:全班齐读,思考一下,同桌交流一下。

接着往下看。

2.某校十年前,数学老师的平均年龄是41岁,而现在平均年龄是35岁,你说为什么?

师:老师每次都说安全教育,水是很平静的,底下都是看不见的,我们看,下面的情况你看得见吗?为什么老师每次都教育大家要去安全的地方游泳,我们往下看,发现什么了,看见什么?生:有些地方200cm,比小吴同学高很多,很危险。

生1:12个,因为最多卖12个生2.10个,平均是10个。

师:运用了平均数来解决问题,他说做10个蛋糕。

师: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呢?

师:今天呢,希望大家带着你的思考,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走出课堂,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积累词语13个,句子2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4、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海边的渔民以出海打渔为生,但出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那天“月黑风高”,渔船就会被掀翻!

学习词语:月黑风高。

2、在这种“紧急关头”,船员发出求救“信号”,村民们就会进行“海中救援”!

学习生字:关信。

出示:7海中救援(读)。

二、自学课文。

1、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语、课文。

2、交流检查。

(1)读词语:划艇搏斗懈怠欢欣鼓舞精疲力竭抵达载哀求依靠吻筒。

指导——搏、艇、懈的字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指导载的笔顺、部首。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村民们是怎样进行海中救援的,在救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感人的事情?

三、深入学习、加强理解。

交流反馈:

(1)村民们进行了几次救援?

(2)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救援?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二次救援?

请学生分别读一读。

(3)在救援的过程中,救援队遇到了哪些困难?村民们是怎样帮助解决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出示句子:

“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汉斯吻了吻母亲,加入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

(读,说说为什么感动。)。

(5)读课文最后一节的第一句话。

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焦急地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说话训练)。

(6)读课文最后一节的2、3、4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7)集体读全文。

四、生字巩固。

1、游戏巩固生字。

2、指导写字:艇、懈、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平时有零花钱吗?

师:有零花钱的人还真是不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零花钱的人越来越多,零花钱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何能用好这些零花钱?如何把这些零花钱用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我想思考这个问题的同学不会多。因此,为了从小培养同学们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好习惯,有个班从上个月开始,就开展了这么一项活动——hold住你的钱袋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出示ppt)师:hold是什么意思?——管住、掌握住、把握住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师:随机抽取了4位同学的记录情况。(逐一出示)。

师:要想表示出小雨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为什么要用15来表示?(因为他每周都用了15元)。

师:可以把第3周多出来的1元补到第2周,这样这四周用的零花钱的数目就变得一样多,都是22元。

师:刚才我们从大的数里移了一部分给了小的数,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移多补少。师:第三个出场的是小松。他四周使用的零花钱都不相同了,他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13)说说你的理由。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把4周用的钱数加起来除以4)师:请一位同学来列一下算式。

师:像这样把4周使用的总和算出来,再平均分给4周,我们叫合并平分。同样可以求出小松同学四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

师:不管是我们使用的移多补少,还是合并评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不相等的数最后变得相等,也就是同样多。我们把最后的到同样多的这个数就给它起名叫平均数。

师:小云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是22元,22元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逐一:哪个数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师:请你算一算,小璐前四周每周使用零花钱的平均水平是多少?自己算一算。

师:还有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小璐把她第5周使用的零花钱也做了记录,想一想,小璐第5周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会与前四周的一样?(小组交流一下)(20元)师: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比前四周的大?(比20元多)师: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比前四周的小?(比20元少)。

师:所以人们说平均数是个特别敏感的数,稍微有一个数据发生变化,平均数就会跟着发生变化。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我们今后还会继续学习。

师: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看似不起眼的零花钱,也可以发挥很大的用途。希望咱们班的同学合理消费自己的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的好习惯!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平均数吗?说说在哪里见到过。师:看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平均数用得真不少!老师也给大家搜集了一些信息。(新闻:财商测试)。

师:财商受到全国关注越来越高。在上海这次首度引入的财商测试中,参与测试的“00后”小朋友财商平均分值高达73分。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博文小朋友就是这200名测试学生中的一位,那么他的成绩就是73分吗?说说你的意见。

师:博文同学的成绩有几种可能性?

师:参与测试的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8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学生,测试结果如何呢?

最低分60分,最高分85分。

问:外国小朋友测试的平均分会在()和()之间。(说说理由)。

测试结果中,中国小朋友的财商水平媲美外国小朋友,平均分非常接近,只是所擅长的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师:刚才我们到解了他们的财商水平,咱们学习的财商水平如何呢?在拍卖会上,三位同学都对这盒普洱茶情有独衷,但是他们三个人带的钱都不够(龙一:120元,马一菲:100元,邓俊彦:80元)。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把钱合在一起,终于拍到了这盒普洱茶。问题来了:三人平分这盒茶叶后,()需要给龙一(),方能保证此次合资的公平性。

这种投资的方式在金融领域里叫众筹。(众筹是指聚集感兴趣的小伙伴的资金、智慧和资源,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小额资金的的融资模式)。

奥巴马竞选众筹甚至改变了美国政治方向。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帮我解决一下。(aa制)。

四、回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这是一节财商课,不过我认为最重要在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我们聪明的大脑,所以老师有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齐读一遍: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我们唯一的,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我们的头脑。——罗伯特·清崎(富爸爸穷爸爸作者)。

四年级《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或解释。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培养数据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小明家准备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出发前,小明查阅了很多资料,还把收集到的一些数据制成了统计图。

出示:北京和桂林各个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提问: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二、设置疑问,激发需求。

谈话:爸爸看了小明制作的这两幅统计图,夸奖小明很爱动脑筋,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是爸爸又说,像这样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画在两幅统计图上,不便于比较。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画在一幅统计图上,就便于比较了。)。

谈话:这真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能不能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画在一幅统计图上呢?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如图1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直接合并在一起。

(2)如图2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图,但没有用颜色进行区分。

(3)如图3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图,但没有标明图例。

按上面的顺序指名汇报自己制作的统计图,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和制图过程。其他同学可以对所展示的统计图进行评价,也可以提出质疑。

明确:图1虽然合并了两幅统计图,但实际上还是两幅统计图,且横轴上的项目重复,比较的时候也比较麻烦;图2虽然把表示北京和桂林两个城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的直条合并在了一起,但颜色相同,不容易区分;图3虽然用不同颜色区分了表示北京和桂林的平均气温,但没有说明哪种颜色表示的是北京市的平均气温,哪种颜色表示的是桂林市的平均气温。

讨论: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北京和桂林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呢?(在图上标清楚哪种颜色表示北京市的平均气温,哪种颜色表示桂林市的平均气温)。

讲述:在图3上标明每种颜色或条纹分别代表哪个城市,像这样的标识叫做图例。

谈话:观察这幅新的统计图(图3),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述:像这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动态演示,掌握方法。

提问:你会制作这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课件演示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统计图的制作。

四、分析数据,感受特点。

分别提出教科书书第110页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逐一回答。

提问:你认为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能直观、形象地反映两组数据的多少,更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五、经历过程,深化认识。

1.完成“练一练”。

出示题目。

提问: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再问:你怎样评价上海市和海口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

2.奥运奖牌。

谈话:8月,我国成功主办了第29届奥动会。这是小冬收集的第23~28届奥动会上我国和美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统计。

实际测量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

教学难点。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

教学准备。

卷尺,标杆,测绳,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测量工具.。

1、(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2、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一边说一边出示)。

二、利用工具实际测量.。

1.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请同学来演示一下.。

2.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3.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实际测量”)。

(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

(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

(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

三、步测和目测.。

1.步测.。

(1)(演示1步的长度)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

(3)强调:步子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要尽量沿直线行进.。

2.目测.。

(1)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2)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

(3)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

四、实践活动.。

全班分成三组,分别进行实践活动.。

2.步测.。

(1)先测出自己的步长.50米的距离反复走3次求出平均步数,再算出平均步长.。

(2)步测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的距离.。

(3)公布工具测量的结果与自己步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3.目测.。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

(在缺乏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无需很精确时,可采用步测或目测.)。

六、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一、游戏激趣,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记忆挑战的游戏!比赛规定:1:每三秒呈现10个数字,看看每次可以记住几个数字:2:三秒过后,校对并记录下来。

师:我们班谁的记忆力最厉害,请他到前面记录。全班帮他校对怎么样?不要提醒哦,游戏继续进行。

全班收集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游戏结束。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评价。

师:那知道他能记住几个数字吗?

二、互动交流,探求新知。

问题1:他能记住几个数字呢?(两人一组开始讨论1分钟)。

生汇报交流结果。

师:你的意思是算出记住个数的平均数,就能判断他们记住数字的水平。问题2:那怎么能求出记住数字的平均数呢?同桌合作交流完成:

1:利用作业纸用箭头在图上移一移,也可以动笔算一算,求出淘气记住数字个数的平均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估算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准确地找到被乘数和乘数.。

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3张图画,每张上有一个同学正在给4棵树浇水.。

学具:3个圆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列式计算。

3个4相加是多少?(4×3=12)。

5个2相加是多少?(2×5=10)。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列式解答.。

(每瓶有4朵花,3瓶一共有几朵花?3个4是多少?4×3=12(朵))。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1.出示例9。

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指名学生读题.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

这道题求的是什么?(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树)。

列式是:4×3=12(棵)。

口答:一共浇了12棵.。

从图上验证一下3个人一共浇了12棵.。

2.出示例10。

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分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1)先由学生读题,指名读,每人自己读.。

(2)指导学生操作.。

求的是什么?(3个扣子多少钱)。

求3个5是多少用什么法?谁当被乘数?谁当乘数?(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5是相同加数,当被乘数,3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当乘数)。

教师列式;5×3=15(分)。

口答:一共用了1角5分.。

提问学生:15分也就是几角几分,因此,可以口答为:一共用了1角5分.引导学生比较:

提问:

(1)这两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乘法?(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几的和,所以都用乘法解答)。

(2)这两道题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

(例9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而例10的两个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与例9相反,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

(三)巩固反馈。

1.尝试性练习。

下面两道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试一试画一个示意图,进行小组讨论.。

(1)小明做数学题,每行有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

(2)小明做数学题,做了2行,每行有5道,一共做了多少道?

讨论结果,两道题都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只不过在叙述时两个条件先后位置不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都是求2个5是多少,列式是5×2=10(道).。

2.基本练习。

课本“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指名学生说出表格图的意思,怎样想,再全体列式解答.。

3.发展性练习。

“做一做”的第3题.。

小红买了4米带子,每米2角钱,一共用了几角钱?

指名学生解释一下书中的图什么意思,求一共用了几角钱,也就是求什么.。

由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2”当被乘数,“4”当乘数.。

这道题除了用乘法解答:2×4=8(角).。

你还能想出另一种算法吗?

(2+2+2+2=8(角))。

4.课后作业:练习十第1题和第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平均数》数学教案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每组三张数字卡片、人民币学具。

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学生汇报(黑板演示)(2分)。

(2)(黑板出示: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哦刚才用几摆的呢?轻轻地闭上眼睛,张开双眼看一看,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拿出数字卡片,一人摆卡片,一人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汇报结果。

1、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2、怎样排的?指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其他学生一起说数。

3、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吗?(有没有漏掉的)。

4、谁发现了他们小组排数的规律?(可以让排数的学生说,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学说。)。

5、看来呀,每个组的方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只能排出这6个数。6、教师小结:大家都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

看来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

像这道题: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再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分别组成12和13,我接着把数字2放在十位,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又分别组成了21和23,最后把数字3放在十位,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分别组成了31和32,这样就不会漏也不会重复了。(8分)。

随机练习:听明白吗?那么你能试着说几个数吗?

3.感知组合(5分)。

师:咱们合作的真是太愉快!让老师握握你的小手吧!

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师:一人做裁判,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

学生汇报表演。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师问: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对比:三个小朋友握手只有三次,那刚才三个数去摆了六个数,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

三、应用拓展,深化探究(15分)。

1、搭配衣服。

(课件出示)有几种搭配的选择呢?

师:谁愿意起来告诉我们大家究竟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1):一件上衣可以配两条不同的裤子,这样有2种,另一件上衣又可以配两条不同的裤子,又有两种,这样一共有4种。

(2):上衣1号和裤子1号,上衣1号和裤子2号,上衣2号和裤子1号,上衣2号和裤子1号。

师:运动员们穿上你们搭配的漂亮衣服,非常高兴,邀请大家去观看比赛。

2、乒乓球比赛。

师:三人参加乒乓球比赛,如果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三个人要打几场比赛呢?

师:运动员的参赛激情很高,如果有4个人参加比赛,那又要打几场呢?

3、买奖品。

比赛结束了,老师想给他们买些作业本,买一个作业本可以怎样付钱?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5分)。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玩游戏,也观看了精彩的比赛,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收获)。

师:原来生活有这么多数学问题,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教学过程: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平,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平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

平均数教案

课件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四年级《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根据阅读材料,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二、课上交流:把我们课前的有关内容相互交流一下。

1、你选择了哪一个统计表,为什么这样选?

2、介绍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怎样画好直条?(要准确反映数量、还要注意美观。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注意:如果纵轴上是以一代十,如何较准确的反映数量,举例说明。

明确:只有准确绘制,才能准确反映现状。

3、你在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分析研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能反映刚才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吗?除了这些,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明确: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数量差距逐年增大,人口总数逐年增加。

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信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所以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所以城乡人口差距逐年增大。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在单式统计图中看不到的。复式统计图使我们更加完整的表达了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对这个统计图的描述和分析,发现了很多的信息,了解了很多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和意义。

5、社会问题的渗透:

通过分析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发现该县的人口总数逐年增加。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介入一段简短的文字,显示世界人口问题。

我们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而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节约使用资源。

四、巩固练习:102页第三题。

五、课后作业:

上网查询25届——29届奥运会中国和美国的金牌数,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18+20+19+19)÷4。

=85÷5=76÷4。

=17(个)=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公平更好一些。

师: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平均数会比原来的数的最大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用到平均数的地方。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学习的如何。

四、作业。

1、做一做第1题。

2、判断题。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3、做一做第2题。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