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读论语有感(优质20篇)

时间:2023-12-22 11:28:53 作者:念青松

读后感可以是对主题思想和情感的概括和总结,也可以是对文学形式和艺术技巧的分析和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精彩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和对比。

四年级学生读《论语》有感四年级学生读后感作文400个字

每次品味论语,皆如沐春风;或似一杯香茗,啜饮一口,便唇齿留香,久久不散。记得有一个人说过:“读经典力作,树精神高度;读天下之书,张世界之目。熟读论语,看其他书就势如破竹,带动海量知识的学习掌握。”当自己闲来无事,不如读一读论语吧!

论语将文学精华尽纳其中,即便一目十行,也可以学到大量的知识与哲理。

闲来无事,捧着一本论语,或茶余饭后,或夕阳西坠,窗前灯下,总会感觉到文学的香气沁人心脾,丝丝暖意荡漾心头。每每从中获得新知,总有心中的浪头惊涛拍岸,仿佛一艘迷航的船找到了方向。

品读论语,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对知识的仰慕,佩服文、行、忠、信的质洁行廉,赞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气概,也懂得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阴险毒辣。

品读论语,感受孔子的文人风采,倾听孔子的思想与言行,这无疑是与孔子这样的伟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会晤。

品读论语,品味人生,领略孔子的文学魅力,他会指引你一生的道路!

高一读后感:读《论语》有感

有人说我的这种言论是在抹杀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其实不然。我主张打倒的,是那个作为思想枷锁的《论语》,是那个用所谓的“仁义道德”(鲁迅语)来禁锢人们的思想的《论语》。将其打倒,反而有助于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论语》。

所以,我主张这样读论语:仅仅把它当作一部书,不带历史偏见地来读。

这样读一读,我觉得,《论语》本身并不是框框条条道德规范。它是鲜活的生活。

首先,论语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伦理著作不一样,他没有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专门的论述,他只是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断,并且其中的角色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言语将被记录下来。所以显得十分自然。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感触最深的,那就是中国古典著作?—《论语》。

《论语》刚开始看,不那么容易懂,只能依靠旁边的著解翻译着读,最后,也就习惯了“之乎者也”。《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这部书大约是最后编写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它是一部集中地记载孔子思想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鲁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对任何人都以仁义为主,思想核心便是“仁”。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是反映学习态度的,知道就是知道,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聪明的选择。同样,我们上课时不也应该这样吗?遇到不懂的地方,马上问老师搞懂,学习成绩才能名列前茅。读了这本书,像是得到了大量知识道理一样。

《论语》真是一本好书,它可以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和许多学习的方法,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身边许多事的道理,不妨去读一读,看一看。

读后感作文:读《论语》有感

和上面的那一段相对应。让我们看看《论语》中广为人知的这段话: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

上面是一段常被人们引用作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不知大家注意过其中体现出来的孔子对矛盾的处理方法吗?冉有遇事犹豫,而子路性急(“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治长第五)。“退”和“兼人”(一下子激动能顶几个人)都是偏向了极端。所以孔子对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问给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当然是让他们回到矛盾的平衡点上去。

说到这里,岔开说几句。因为孔子教导弟子是因材施教的,其对弟子所说的某句话往往是针对弟子的偏向或不足说的,我们不能将某一两句话抓住看作是孔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甚至抓住几章中孔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说法得出“《论语》是矛盾的”的结论,而应该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我们应该相信,整部《论语》应该是统一的。尤其是在背景或上下文不太清楚的章节,更不应该断章取义地作训诂学上的文章。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在本校教师阅览室有幸拜读了《论语中的大智慧》这本书,觉得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当今的社会里,仍然那么实用,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一种纯粹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对当今时代的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在为人、为政等诸多方面如何实现心灵所向往的那种理想追求。读论语让人感觉视野开阔、豁达开朗、风清气正,充满智慧。

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说:国君以道德教化治理正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

其实,德治正是中国儒家文化所极力倡导的治国理念。《论语为政》在第一章就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堪称儒家德治的总纲。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孔子也曾多次谈到执政者的品德的重要性。

又如:子曰:政者,正也。子辛以正,熟敢不正?(《论语颜渊》)战国的儒家孟子把德治推到了极致仁改。孟子周游列国力劝管理者施行仁政,还说如果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改,那么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把仁政作为执政的基本理念,治理天下就会成为一件非常简单而轻松的事情。这是孟子所想象出的天下大治的理想状态。

在治国上,儒家特别强调道德的作用,但也绝不排斥法治的作用。除了为政以德,孔子还认为从事政治要宽猛相济。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转昭公二十年》)。

孔子只是倾向于以德治为主,而以法治为辅罢了。由此可见,德治和法治这两种治国方略,就好像人和两只脚,哪一只都不可偏废。

德既是一种坦诚的态度,也是一种宽容的胸怀。宽容,使人拥有博大的心理空间。治国如此,做人也罢。

《论语》读后感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一本著作记载了他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那就是家喻户晓的`《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一部语录著作。本书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和教育的道理,是儒家经典作品之一。朱熹把《论语》连同《大学》、《中庸》、《孟子》称为“四书”。

《论语》这本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知道如何保持绅士风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理解“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知道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知道要向所有人学习,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说明了孔子认为人可以终身遵循“恕”这个字。

宽恕是润滑剂,它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摩擦;宽恕是镇定剂,它可以使人在诸多干扰中平静下来;宽恕阳光,它可以融化人们之间的怀疑之雪;宽恕桥梁;它可以连接人们彼此的心灵。

宽恕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宽恕,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沉重,我们的包袱也会变得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它会摧毁我们。

《论语》的句子并不长,但每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大家都可以去看看这部著作,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读《论语》有感论语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论语》,《论语》是我国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几代弟了编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及教育思想。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让邻三尺”,这篇文章讲的是两个邻居从刚开始不肯退让自家的院子到后来各退三尺地,从而两家的房子都合适了并且成为了很好的邻居和朋友。通过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们要理解、多谦让对方、多替别人着想,别人快乐的同时也带给了自己的开心快乐!

《论语》这本书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好文章,虽然我不能理解其中更多的含义,但我想只要多读几遍,我会悟出更多更深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

我在寒假的时候看了《论语》这本书,知道了很多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书。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成为现代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力思想劝导。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

看了《论语》后,我从中悟到学习应脚踏实地外,还从中得到不少的学习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我们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就会从中领会更多的新知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它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态度和为人的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的意思就是: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长处来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无论我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每次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这些话都告诉了我们要重视品德的修养。

读完了《论语》的我,从书中收获的人生哲理,将会在我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的自我吸收和体会,它将伴随着我成长,成为我人生的指路标。

读《论语》有感精选范文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着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论语》读后感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生于这个时代的孔子而立之年创办私学,周游列国热心救世,言行为后世留下典范。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得文景之治,宋初宰相赵普得之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一生钟情于政治,投身于政治,天命之年居鲁国中都宰,路无拾遗,都邑大治,孔子所传之道皆经世致用。

论语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纵观《论语》二十篇,君子的内涵无外乎“仁、义、礼、智、信”,而唯独把求学放在首位,可见学习地位之重。《论语·阳货》有云:“性本相近,习相远也。”太初有道,万物始于混沌,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两小儿辩日孔子尚不能决也,可见修身之道,贵在勤学!修身之道,仅于求学乎?“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的王道既非韩非的以法治国,也非庄周的无为而治,正如孔子之仁,以德教化,以仁立国,天下归心!在孔子眼中,重学归仁只是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身为君子,还需谨慎言行,重行礼教,不能误入歧途而失君子之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需有不为外界所惑的坚定内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心中君子的境界,不仅要重学归仁,克己复礼,有道而正,更重要的是保持这种高尚的品格。君子之道,广施仁义也,若十里之众欣欣向荣,必以礼乐而教化之,仁者居正,则君子之道正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莫非勤学以礼,固守正道只为寄情于山水乎?答案恰恰相反,作为一个治理国家的君子,天下祥和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何不流连山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所提修身之道皆为明德于民,以身作则,教化四方。季康曾问政于孔,“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治理政事,如若主张杀戮,施以暴政,必然加速其灭亡,若能主张仁政,以德治国,则“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如欲天下大治,海晏河清,君子仅以仁治民,以德治国恐为时尚早。“何为则民服,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之道还应命令法纪,加强四方治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治国应当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造福苍生,得万民之心,则天下可大治矣。“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君子从修身之始敏而好学,克己复礼,至执政之时以仁治民,以德治国,最终皆为天下苍生!若君子顺天而行,广施仁政,以德教之,明德于民,则孔子心中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正如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所处的时代,烽火四起,诸侯割据,孔子选择政治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更是一种必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出则入仕为官,入则著书立学”,孔子生平,莫过于此。所谓时势造英雄,自孔子起,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相比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追寻真理并以身殉道,柏拉图著书立学并提出理想国主张,虽处于不同文化不同环境,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细品《论语》,部分观点难免有所瑕疵,如《为学·第二》记载,“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殊不知,万事万物皆在变化,真理总是经过不断地否定发展并完善。

两千多年的时间若白驹过隙,中原数易其主历朝更替,变化的是不同时代解读孔子角度的差异,不变的是孔子的思想在历史长河烙下深深的烙印。

论语读后感

近日,一口气买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书集注》、钱穆老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准备要好好的读读《论语》。不是为了其他的,以前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大姐《论语心得》也都读过,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统些。

记得梁启超老先生在讲到读国史典籍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学案,学案的浅层次就是读书笔记,所以便欣然从之,既算是对学问的一种自我领悟,也是对坚持的一种自我历练。我人生第一本真正好处上的读书笔记正式开始(颇有些感叹为时已晚,自愧啊)。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学以来,我们就一向朗诵着,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只记住了前两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给落下了,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能够说,此段既有学习方法的阐述,又有学习态度的思考,更有学术境界的提炼,切不可肤浅析之。

从学习方法言,学习务必“时习”,即“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不倦,个性是此中之“习”,不能简单理解为温习,其还有“演习”之意,因为孔子个性要求所学务必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即学习务必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从学习态度言,一为“说”“乐”,即务必对学习感兴趣,学为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把学习读书当做是一件快乐之事,有兴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远方来”,钱穆老先生就说:“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初境,斯可有远方朋友来之乐。”二为“不愠”,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扬名天下,让人“知”,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成为谋生手段,而是为了成为“君子”,何为“君子”,乃成德之名。

从学习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书集注》中有云: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书的第一段就将学习之要,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学,孔子教人以学,又重在学为人之道。列此为篇首,实有深义。

从学习境界言,在此余颇同钱穆老先生言,其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不知而不愠,达于最高境界。”解之,“朋”之义,不仅仅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学者”或“弟子”;“不知”之义,乃指学日进,道行越深,至于别人已不能领会,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实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

由此所感,《论语》的确博大精神,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此就可见一斑。

论语读后感

这几天,我每天的读书时间,都捧着《论语》。

以前从《唐诗三百首》中阅读到了优美的诗句,从《三字经》和《弟子规》中学到了最基本的礼仪,现在从《论语》中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说到《论语》大家肯定就会想到古代人摇头晃耳读着“之、乎、则、也”。我现在才知道古人能用几个简短的字句表达出丰富的意思。

《论语》里面的小故事更是让我百看不厌。有“张检之俭”、“知错就改的乐羊子”、“郑板桥”、“孔子拜师”等等。

《论语》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论语》读后感

孔子教授学生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教授给学生的。现在的教师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文”,却忽略了“行”、“忠”、“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孔子是如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授学生的文、行、忠、信的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老师在非常了解学生的状况时,非常熟悉所教知识或学生所学知识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思考状,一个学习状。

其要义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在上课时,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要说什么。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学中更应该多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学习方法也是教学启示。善于学习的人总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善于学习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变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只有“学而不厌”,不断探索,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也就能更好地位教学服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希望学生“学而不厌”,教师就要“学而不厌”。“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老师,其学生也必然会继承老师的勤学善思的传统。“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基础。没有“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否则,“诲”也将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缺乏趣味、缺乏创新的。“诲人不倦”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乐教、善教。在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幸福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育教学中“诲”的方法、途径、内容,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论语读后感

现代的社会里,处处都应存在着诚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公民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假期里,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蕴含着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个个广告里的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个星期,新闻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

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的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观众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排放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论语》中的名言,教给我们: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是世间最美好的道德品质!

论语读后感

所以,我觉得,这话可能有这么两种理解:。

1、缺少上下文,这句话孔子可能仅是就某一件事的感叹。

2、讲“由”释做“行”,将“知”释作“识”。这样该句就成了:可使民众行君子之道而不可以让他们仅仅是背得那些大道理。(参见《孔子渊源》,韩永贤,国际文化出版社p128)。

再看一看曾经作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耶?”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无违”二字,很容易将孔子对孝的解释误解为盲从。其实,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无违”讲的是“无违礼”。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说到这里,应该把“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这个原则说得比较清楚了。下面该回到前面没说完的话题上去。前面讲到《论语》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点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论语》读后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的第二章——《为政》。它的大意是:“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使人迷惘,只思考却不去学习道理就容易误入歧途。”

这句话看似普通,但其实相当的贴切。就像我们学习《论语》,若只是通读字面的字句词意,却不去深思其中隐藏的深意,便往往会闹出笑话。

先就“学而不思则罔”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论语》中的一篇“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毋惮改”,其中“无友不如己者”,光看字面上的意思:“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想,要是人人都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学问一般的不理学问低的,学问高的又不管学问一般的,这样一来大家不就都没有朋友了吗?这明显就是错的。

所以我们需要去仔细认真的思考,查证,这就是所谓的学而思了。在古代,同门的师兄弟之间称作“朋”,有共同志向的才叫做“友”,再想想孔夫子说过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下就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了——不再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是“不和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你看,这就是“学而不思”和“学而思”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孔夫子会说“学而不思则罔”的原因了。

说完了前半句,再来说说下半句“思而不学则殆”,同样用《论语》举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同是出自《论语·为政》,其中的“輗”和“軏”都是古代马车牛车上的类似于承轴的重要部件,没有它车怎么也跑不起来。

现在,我们来看“思而不学”的后果。就这句话来说,如果不知道“輗”,“軏”的意思,那么便不能理解整句话的含义。要是哪天被朋友问起,为了不丢面子只好瞎蒙,万一被识破了,那真是无地自容了。

这为了不丢面子而不懂装懂,胡乱猜测不就像是误入歧途一般吗?这正是“思而不学”的后果。

无论是“学而不思则罔”还是“思而不学则殆”,终究都是没有学通透,学彻底。这“学”和“思”,就像孔子口中君子的“文”和“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见《论语》的以小见大,前后贯通,亦可见孔夫子那超凡的处事理念和人生智慧。

《论语》读后感

放下论语时,似乎关于人生、事业、处世,已不再有遗漏的问题需要询问。

只剩下一个疑问:孔子为何要去做一件完不成的事?

孔子绝非无知之人,世事翻涌、黄钟毁弃,这都在他为官、行走、挣扎的大半生中张牙舞爪地啸叫,他尧的额头之下,子产肩膀抬着的,皋陶的脖颈之上,那孔夫子独有的慧眼可以见识千般善恶,那孔夫子独有的头脑可以判断万种臧否。他知道这世道,得救。

可他只有一副丧家之犬的身躯而已。

然而无能为力四个字已经反驳了一切。因为无能为力,所以没有必要。

由此人世只剩下了孔子等极少数人,和这个依然狼奔豕突的社会。

孔子想:不管世道如何我还没死啊

孔子又想:既然我没死那我当然要继续为大义努力啊!

于是有了孔子,那群圣人中最艰难又最顽强的那个,伏在大义脚下叩拜得最疯狂的忠臣。

孔子的信条便是盲目与努力。盲目在于他飞蛾扑火式自取灭亡的挑战上,他就像飞蛾,只知道光明,无所谓为了它,毁灭与否,只要活着,我的生命就献给大义,没有保留。但他的盲目是理性的,他知道大义必然胜利,而他证明了这件事,所以他知道这是值得的,这就是他的理性的盲目,为了理想无所谓毁灭与否。努力,便是努力,将生命精准合理地送给理想。

我们是否有必要学习这理性的盲目呢?

我们听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知道生命至上,我们学着不让某一件事代替我们的全部价值,人生有很多精彩的其他事,一个海关可以写明史,一个博士可以拉小提琴,一个医生可以是一个短跑冠军,我们没有必要把生命完全倾注于一件事,满足奥林匹亚式的或得桂冠,或舍生命。一个头衔或许真的没法表示一个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的全部价值。

例如抗战时期的沈崇诲,将门之后,清华大学出身,自愿成为空军飞行员与日寇搏杀。当时教官问:战斗机装配了几颗子弹?他立马回答:长官,271颗,其中一颗是我和的飞机!最终在战斗中,他射完机枪里最后一颗子弹后拒绝返航,驾机极速撞向日舰,最终殉国。他就是电影《无问西东》中飞行员沈光耀的原型。有人问,这样他的生命与一颗普通的子弹是不是毫无区别?我想说,是的,但值得。生命着实可贵,更何况沈崇诲的出身,但是他的生命是作为一颗饱含着奋斗与愤怒的,民族的复兴与自由的,代表了全体同胞的子弹射向敌人,这是一颗与他的生命一样可贵的子弹,他的价值实现了,他的生命献给他最崇高的理想,我想说,他的生命很值得。还有许许多多抗战时期、革命时期的英烈,他们中的许多都没有看见胜利的那天,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生命终将以胜利赋予价值,这便是值得。

只求为之,无问西东,这是孔夫子的勇气,也应该属于我们。

论语读后感

读了《论语十则》后,我有所感悟令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油然而生出对儒家文化,对孔夫子的敬佩同时更加了解了孔子个人的情况和儒家文化的精髓。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

《论语十则》主要涉及到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及个人修养三个方面的道理。

学习并且按时复习,这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创新也离不开复习。作为一名学生,我很有感触,常常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复习而考砸。而我觉得,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如果你对已经拥有的不珍惜,直到失去时才万分后悔,那就属于失败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要我们复习的;知识,事业,爱情……而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不去思考,分析,就会产生各种迷惑,我们还要在学中多想。

孔子认为三人行,(读书笔记)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等等,这也使我明白要多挖掘学习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且要以赞许的眼光看待别人。比如我们班级体里的每位同学,我们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甚至说那是缺点,就是把自己看为是中心,有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就从朋友身上鸡蛋里挑骨头。当然,我们要时刻保持"人不知而不愠的思想,做到宽容对待他人的不理解,并要尽量挖掘(学习)他人的优点。

曾子"日三省吾身",为求看看自己是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孔子告诉子贡:"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反映了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仁","仁"就是要爱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孔子又教导子由,什么是智慧,儒家学派认为智慧就是要理解他人,看透他人。这些解释起来并不困难的,但在注重"利益,回报"的现今,又有多少个人能做到仁礼待人,民贵君轻?论语十则》讲的肯定能使我们有所收获,《论语十则》让我感到了几千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仁的思想,爱的呼唤。《学而》是《论语》第一篇,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这段话的感悟,始自于中学时代;而时隔多年,再一次读到这段话时,又是另一番滋味。

当学到的知识增多,读完的书慢慢堆满自己的箱子时,却发现其实这么多年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很多,读过很多的书,见过很多的人,但是读完的书就如同见过一次面的陌生朋友而忘记得一干二净,所以,为了让自已快乐,以后一定要“学而时习之”。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经常地温习中慢慢成长,而在这不断中我们也不断地走向成熟。也许,过了那么些日子,你已功成名就;也许,过了一些时日,你也依然穷困潦倒……但是,不管你活得多好,抑或你过得再差,总会有一些人认识你,也会有很多人不认识你,不了解你,我们,都仅仅只是平凡人生中最平凡的一员,又何必去再乎这些事呢?在自已的角落中当一个开心的人吧!

《论语》的深澳,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所能完全体会的,但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学习,让《论语》的思想,深入我的内心深处。

论语读后感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朱熹说:“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无论怎样读,最关键的是要读好书。

一本好的书,能够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涤,一本好的书能够为我们的一生做指引,一本好的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一本好的书能够让我们受益无穷。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想而知它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从资料上看《论语》包括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宗教等方面,许多资料从量上看并不多,但却十分深刻,孔子主张仁,是要推行仁政,期望经过实行仁政,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孔子主张仁是要加强人的自我修养,孔子主张仁最基本的意思是爱人。

从体例上看,它属于早期的语录散文,一是口语化,明白易懂,二是格言话,三是对华能够体现出人的性格品质甚至气质。

从教育的意义上看,它更是意义非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我们如何有修养,“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教我们如何学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教我们要有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我们要谦虚,“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教我们要珍惜时间。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都酷爱读书,以书会友,以书为乐,毛泽东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能够一日不吃,觉能够一日不睡,恕不能够一日不读”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以往说:“我扑在书上,就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在书中遨游,在书中畅想,与书携手,读书,读好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