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患者安全工作总结(模板15篇)

时间:2023-11-08 11:16:10 作者:HT书生 2023年患者安全工作总结(模板15篇)

在安全工作总结中,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每个环节的安全情况,包括人员、设备和程序等。想了解如何写一份成功的安全工作总结?不妨看看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患者安全总结

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于20xx年11月27—29日,通过查看运行病历,访谈患者及医护人员,对临床科室进行了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检查。

一、存在问题。

1、鼓励患者向药学人员提出安全用药咨询欠缺;

2、对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医疗安全活动等相关制度知晓率低;

3、医护人员对患者合法权益部分知晓;

4、知情同意书、入院评估单、入院记录无医师签名;

5、入院记录、首次医患沟通单无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6、替代方案的执行情况有待加强。

二、原因分析:

1、鼓励患者安全用药咨询的制度执行情况较差,主要原因为临床药师较少,工作力量薄弱;临床医生知晓率较低,重视程度不够,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有关。

2、临床医生对患者医疗安全告知不全面。首先临床医生对患者安全重视不够,知情同意制度执行不到位;其次,我院面对患者的文化层次不同,特别是低保病人,沟通有一定困难。而且我们的医生跟病人沟通多为医学专业术语,病人不能全面理解。

3、由于患者和医院的信息不对称,在监督上患者很难做到。医护与患者的比例不对称,临床工作繁忙,医生很难对一位病患花很多的时间倾听病情,与病人进行认真的沟通,这也是患者难以真正参与到医疗安全的原因之一。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治疗替代方案、完善知情同意及病情评估制度培训。

2、加强安全用药咨询措施,制作安全用药指导宣传也,设立安全用药咨询窗口,加强对住院病人的宣教,鼓励患者向药学人员提出安全用药咨询。

3、加强医护与患者沟通,切实落实知情同意到患者整个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等。为了让患者更好地参与,应该向他们介绍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对于科室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制定宣传册,入院后针对患者的疾病尽量做出详细的指导,包括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出院指导。

4、各科室组织加强学习相关制度。强调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进一步落实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

医务科。

20xx年12月10日。

患者安全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开展“安全目标”行动工作,医院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医务科每月对科室执行患者安全目标进行检查,通过资料检查、现场访问、现场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查,现将检查汇总如下:

一、严格执行患者知情同意及签字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医师在患者进行有创检查、特殊治疗之前严格执行了查对制度及谈话制度,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医师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做到了有效沟通,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为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和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执行了手卫生规范,落实了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较规范,手术后的医疗废物处置均能按照医院感染要求正确分类处理。

三、完善了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严格“危急值”报告项目的质量控制,未发现在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如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等过程中严重违反规定现象。“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针对科室服务范围符合要求。

四、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试发生错误。

五、安全用药,同时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无压疮的发生。

六、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能积极主动上报。

七、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

八、检查中存在问题

2、医师对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时家属不能固定人员,给知情同意签字带来不便。

1、医务人员无培训计划和内容,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相关制度不熟悉。

2、手术前未核对患者的科别和床号、手术方式、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3、由于我院条件有限,科室无洗手池,手卫生依从性较差。

4、口头医嘱的执行能力不足。

5、极个别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一天未做手术标识,而是在手术当日才做手术标识,同时部分患者不知道标识的重要性而不小心擦拭模糊。

九、整改措施

1、加大手卫生培训力度,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监督实施。

2、加强我院的手术标识,同时告知患者标识的重要性,在患者不小心擦拭后要及时补上,以防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3、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沟通工作,便于医师被授权人的'沟通签字。

4、加强口头医嘱的执行能力的培训。

5、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患者安全管理

三、有紧急情况下下达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c】(制度与流程?)。

四、有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缺少制度与流程)。

五、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未全做到。一是设施需改进,二是对手卫生重视不够,立即改进,保c争b冲a)。

八、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未做到)。

1、我科口服药均为整盒,目前由医师统一交待服法,有本子登记整盒药发放并签字。

2、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不太理解。

九、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主动向高危患者告知跌倒、坠床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不全做到)。

1、医院环境使扶手、防滑措施缺乏,警示标识少。

2、相关人员不了解坠床或跌倒的处置及报告程序。

十、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缺乏相关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十一、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c】。

十二、落实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c】。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一、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未做到护士分级管理)。

二、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c】。

三、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c】。

四、护理单元有专科护理,具有专业性、适用性。【c】。

六、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护士知晓率未达到100%)。

七、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c】。

八、护士具备危重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c】。

十一、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c】。

十二、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c】。

十三、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导。【c】。

十四、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按流程提供符合规范的护理服务。(本科室健康教育路径正制定中)。

十五、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c】。

十六、定期进行护理查房、护理病历讨论,对疑难护理问题组织护理会诊。(病历讨论及护理会诊缺失)。

十七、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c】。

十八、有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信息的制度,改进措施到位。(未做到)。

十九、有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与改进机制。(未做到)。

二十、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指南。【c】。

对以上未做到或不全做到的,将参照标准、借鉴其他科室,针对本科室特点进行改进,不拖医院后腿。

患者安全目标心得体会

患者安全是医疗工作者永恒的主题,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安全,各国医疗机构都设立了患者安全目标。在参与患者安全目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患者安全目标必须得到全体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牢记患者安全是责无旁贷的任务。在执行工作时,我们要积极培养安全意识,将患者安全目标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从诊疗环境的清洁卫生到医疗器械的检验消毒,从患者用药的准确无误到手术操作的规范严谨,每个细节都要严格按照患者安全目标来执行,不留任何疏漏。

其次,患者安全目标需要医疗团队的协同合作。在多学科的医疗团队里,各个职业的医务人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在与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协作时,要时刻保持沟通畅通,及时交流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处理方案的调整。同时,还要形成共识,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不将患者的安全视为自己的事情,而是要全心全意地为患者的安全负责。

再次,患者安全目标需要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患者家属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在医院中,患者家属常常比医务人员更加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与患者家属建立信任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家属的参与不仅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病情信息,还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遵从医嘱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潜在的风险,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协助治疗的积极性。

最后,患者安全目标需要医疗机构的全面管理和优质服务。医疗机构是患者安全的最后防线,要保障患者的安全,就必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项患者安全目标的具体执行标准,并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全体医务人员始终做到规范操作。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改进不足,提供更加贴心的医疗服务。

在参与患者安全目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患者安全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患者安全并非一名医务人员的事情,而是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医疗团队、患者家属和医疗机构的协同合作才能够实现的目标。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患者的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我会继续保持对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求知欲,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患者安全目标学结

为贯彻落实开展“安全目标”行动工作,医院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医务科每月对科室执行患者安全目标进行检查,通过资料检查、现场访问、现场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查,现将检查汇总如下:

一、 严格执行患者知情同意及签字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 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医师在患者进行有创检查、特殊治疗之前严格执行了查对制度及谈话制度,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医师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做到了有效沟通,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为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和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执行了手卫生规范,落实了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较规范,手术后的医疗废物处置均能按照医院感染要求正确分类处理。

三、完善了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严格 “危急值”报告项目的质量控制,未发现在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如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等过程中严重违反规定现象。“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针对科室服务范围符合要求 。

四、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试发生错误。

五、安全用药,同时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无压疮的发生。

六、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能积极主动上报。

七、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

八、检查中存在问题

2、医师对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时家属不能固定人员,给知情同意签字带来不便。

1、医务人员无培训计划和内容,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相关制度不熟悉。

2、手术前未核对患者的科别和床号、手术方式、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3、由于我院条件有限,科室无洗手池,手卫生依从性较差。

4、口头医嘱的执行能力不足。

5、极个别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一天未做手术标识,而是在手术当日才做手术标识,同时部分患者不知道标识的重要性而不小心擦拭模糊。

九、整改措施

1、加大手卫生培训力度,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监督实施。

2、加强我院的手术标识,同时告知患者标识的重要性,在患者不小心擦拭后要及时补上,以防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3、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沟通工作,便于医师被授权人的沟通签字。

4、加强口头医嘱的执行能力的培训。

5、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医务科

2015年12月30号

为贯彻落实《2012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文件精神和按照2甲医院评审要求,我院全面开展“安全目标”行动工作。针对《2012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的要求医务科对各临床科室进行了查找医疗安全隐患检查,现将检查汇总如下:

一、确立了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制定了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规定在住院患者的`常规诊疗活动中,应以书面方式下达医嘱。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应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重述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接获非书面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结果和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二、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择期手术患者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术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有手术部位识别表示相关制度与流程,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三、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医务科按照相关规定授予医师相应的处方权利。

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相关科室能够通过网络即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醒目的文字提示。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时、有效。

五、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径便于医务人员报告。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罚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

六、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有医务人员履行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措施。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存在的问题:

1.口头医嘱处理流程不规范,扩大口头医嘱使用范围。部分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语速过快、吐字不清、药物名称使用简称等。不按口头医嘱流程及时补记医嘱。

2.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存在问题见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阶段小结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呈报率低,部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向医务科呈报,多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源于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医患沟通不到位等主观方面。

4.部分医务人员对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

能主动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未能对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患者(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的积极性不高。

整改措施

1、要求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嘱制度、口头医嘱制度与流程、“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熟练掌握有关内容并切实落实到实际医疗活动中。对不按照有关制度执行人员视为违规,一经发现酌情给予处理。

2、严格执行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师职责,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对年龄较大的,特别是重病人,术前评估应尽可能的详尽、完整、准确、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医患双方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好应对准备。对一些疑难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会诊,避免造成诊疗过程的被动。对并发症较多的病人,入院评估应尽可能的详尽、完整、准确。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及时发现可能的隐患,对此要做到心中有数。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应尽快落实,以免造成诊疗过程的被动。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

3、面向医院不同岗位,开展广泛深入的患者安全培训,提升全院服务水平。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及时全面地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和选择。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主动地参与患者安全行动,形成良好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有效确保医疗安全。

患者安全护理心得体会

患者安全护理是医护人员非常重要的职责。良好的护理可以大大减少医疗事故和病患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在我作为医护人员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学习,我逐渐领悟到了一些关于患者安全护理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患者。

为了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安全,首先必须了解每个患者的情况和需求。我们应该在接触之初积极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病史和临床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重症患者,我们还应该留心监控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危机。

第三段:保持洁净和卫生。

良好的卫生实践是患者护理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率和其他相关问题。医护人员应该时刻保持干净整洁,正确穿着工作服、手套和口罩等,以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健康。

第四段:有效的医疗指导。

实践“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提供有效的医疗指南对于提高患者护理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和其家庭成员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以确保他们知道如何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以便从长远的角度保证患者的好态度。

第五段:尊重患者隐私。

患者隐私是患者安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应该尽可能尊重他们的隐私权,包括患者的病史、诊断和治疗方案等。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个人信息时,应遵循保密和遵守法律规定的条款,以确保患者的信息不被泄漏。

结论:

维护患者安全和健康是医护人员一项崇高的职责和义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对护理心得体会的理解和应用。以上所述的建议是最基本和实用的,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通过不断总结和学习,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服务。

患者安全

随着医疗服务的进一步优化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安全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作为患者,经历过医疗过程的人们深刻体会到了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也有着一些关于患者安全的心得体会,下面是我所感悟到的五大方面。

第一点:沟通与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患者安全的基础。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曾有一次住院,医生与护士在治疗方案上产生了分歧,并没有与我及时沟通,导致了我的病情恶化。后来经过反思,我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等,消除误解与不安,以确保患者安全。

第二点:注重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患者教育是提高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医务人员应在医疗过程中,向患者和家属普及患者安全知识,重点介绍术后护理、病情观察等等。同时,患者也要注重自我管理,合理使用药物,控制饮食,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等等。通过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预防并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点:规范化操作的必要性。

在我就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对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执行。如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器械等,这些操作规范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等医疗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应了解并配合医疗人员的规范操作,以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四点:强调医疗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医疗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是提高患者安全的重要依据。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医疗过程和服务的监测力度,通过收集数据和医疗质量评估工作,发现问题所在。除了监测外,评价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也是重要的。只有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保障患者的权益,实现良好的医疗质量。

第五点:加强团队协作与医患关系。

团队协作和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患者安全的保证。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加强团队协作,互相配合,共享信息,避免因个人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发生。同时,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减少医疗纠纷。医患之间应建立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共同为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而努力。

总结起来,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也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患者教育、规范操作、监测评价和团队协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满意的医疗服务。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积极参与医疗过程,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更安全、更可靠的医疗环境,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医疗的温暖与关怀。

患者安全总结

为贯彻落实开展“安全目标”行动工作,医院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医务科每月对科室执行患者安全目标进行检查,通过资料检查、现场访问、现场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查,现将检查汇总如下:

一、严格执行患者知情同意及签字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医师在患者进行有创检查、特殊治疗之前严格执行了查对制度及谈话制度,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医师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做到了有效沟通,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为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和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执行了手卫生规范,落实了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较规范,手术后的医疗废物处置均能按照医院感染要求正确分类处理。

三、完善了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严格“危急值”报告项目的质量控制,未发现在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如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等过程中严重违反规定现象。“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针对科室服务范围符合要求。

四、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试发生错误。

五、安全用药,同时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无压疮的发生。

六、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能积极主动上报。

八、检查中存在问题。

2、医师对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时家属不能固定人员,给知情同意签字带来不便。

1、医务人员无培训计划和内容,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相关制度不熟悉。

2、手术前未核对患者的科别和床号、手术方式、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3、由于我院条件有限,科室无洗手池,手卫生依从性较差。

4、口头医嘱的执行能力不足。

5、极个别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一天未做手术标识,而是在手术当日才做手术标识,同时部分患者不知道标识的重要性而不小心擦拭模糊。

九、整改措施。

1、加大手卫生培训力度,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监督实施。

2、加强我院的手术标识,同时告知患者标识的重要性,在患者不小心擦拭后要及时补上,以防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3、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沟通工作,便于医师被授权人的沟通签字。

4、加强口头医嘱的执行能力的培训。

5、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医务科。

20xx年x月30号。

精神病患者工作总结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作为九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是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项工作对我们非常陌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又有相当难度,对此,我们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在年初把它列入今年重点工作之一,首先成立领导组,不断完善工作流程,通过一年来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较规范管理,已收到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国家非常重视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已把它纳入中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议事日程,因此我县召开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培训会,将制订的《20xx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交由大家学习和讨论,达成共识;同时成立了督查小组具体负责落实,为做好这项工作奠定组织和领导基础。

我们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和慢性病管理的经验,考虑到辖区居民重性精神病患者分布多少的不同,如根据重性精神病调查和社区八类慢性病管理情况得知,我县重性精神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农村,但是由于外出务工,难以登记和管理,所以我们召开乡镇培训会,要求他们结合以前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登记并与居委会联系,逐户摸底,同时各村卫生室(站)注意将迁入的患者进行登记造册并管理。

全年共排查出重性精神病890人,并全部纳入管理。其中精神分裂症779人,双相情况障碍40人,偏执性精神障碍6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21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8人,严重精神发育迟滞6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是我县今年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明确任务,分工与责任到人,才能保证完成目标所规定的任务。因此乡镇卫生院公卫科长主要负责人和执行人。为了做到落实,我们制定工作进度表,如规定各乡镇在一个月内对辖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并管理,为了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县疾控中心不定期进行督查。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而重性精神病患者则是更容易受歧视的群体,我们要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神病康复意识。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普及精神卫生常识,让大家了解和掌握精神病康复知识,使全社会都来关心、理解,帮助精神病人。

由于这项工作对我们是项全新的工作,不论从专业知识、管理经验都十分缺乏,又没有经费,要把这项工作做到位还很困难。为此我们首先要逐步培养一支较专业、有爱心的团队。因此相关人员除自学相关精神病防治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市级开展的关于精神病防治知识培训活动,才有技术力量为重性精神病人在基本医疗、生活照料、娱乐活动、功能训练、技术培训等康复服务方面提供咨询和指导。按照方案做好残疾人筛查、病情评估和定期随访。县疾控中心不定期进行督导,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精神病患者工作总结

2.确定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明确了项目责任单位。

3、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学习上级文件,深刻领会项目内涵,先后多次召开项目专项工作会议。

1.按时参加业务培训12次,并作好了会议记录,听从专干的业务指导。

2.加强精神病人的入户访视共8人,访视32次,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

3.进行对精神病人的评估,逐户逐人重新摸牌,我村共有精神病8人,不包括监禁1人,失踪1人,痴呆1人。

4.定期随访,督导患者按时服药,防止复发,危及群众利益,及时走访重症精神病的复发和加重。

5.加强宣传工作,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

6.督导病人按时体检,详细了解病人身体状况。

患者安全管理

1、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及早发现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2、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未经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一旦医嘱执行有误,不得隐瞒,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补救措施。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情况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并保留药物空瓶,以便抢救完毕后核对。

3、加强对昏迷及意识不清病人的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专人陪护,躁动不安者应使用床档或四肢约束带约束,以防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放在单人房间,房间内不得有锐器等危险物品,以防自杀或伤及他人。

5、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床头交接及巡视制度,实施24小时监护。

6、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7、严格遵守毒麻药物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的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不安全隐患,所有工作有员必须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

9、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必要时放置“防滑警示”,以防病人摔伤。

10、加强急救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时时处于应急状态,以确保急救措施的顺利实施。

住院病人应遵守住院制度,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配合治疗和护理,安心养病,确保安全。

1、病人入院时,认真听取入院宣教内容。

2、病人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保持病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不在病房内私自使用电器等。

3、请不要随意出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不得翻阅病历,如有需要,请与主管医生联系,履行手续。

4、病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动用医疗、护理设备以及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

5、护士不得私自答应病人外宿,若有特殊情况需外出时,必须经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批准同意,并办理请假手续后方可离开。

6、尽量少带物品到病房,暂不用的物品,由家属带回,贵重物品不要带入病房,如有特殊需要,请注意保管,手机等随身携带。

7、请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8、休养期间,不要串房间,不要自行更换床位,如遇抢救危重病人需要更换房间,请服从值班医务人员的安排。

9、在接到出院通知后,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请出示出院证,领取出院带药,离院。

10、遵守医院的制度,一旦违反,经劝说无效者,通知家属,开除出院。

11、看病要采用实名制。

12、需留陪人者严格按医嘱执行。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特殊诊疗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对手术患者的服务质量,特制定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如下: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将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2、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正确安置病人的麻醉、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口头医嘱执行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室输血查对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等。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术中所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灭菌指示卡均应规范粘贴于手术清点单背面。

6、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前30分钟至2小时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须追加使用一剂抗菌药,由病房护士(病区内)或巡回护士(手术室内)执行,并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名签时。

7、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8、手术室麻醉师及巡回护士须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书写麻醉记录单和术中护理记录,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时,须立即向主刀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当前医疗机构在针对患方的医疗行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若不加以管理和控制,医疗事故将会大量出现,进而产生繁琐的医疗纠纷。所以,加强病人的安全管理与医疗风险控制管理是当前医疗卫生机构急需规范并实施的问题。

病人的安全管理首先应当建立双重性的医院管理制度。一是针对病人的管理,要涉及病人自身的安全管理,这需要病人与医护人员的相互理解与相互配合,病人要严格遵医嘱,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人与医疗行为相关的各项症状体征。这两方面要求对于病人来说是自觉性、主动性的,而对于医护人员,则是带有责任性甚至是强制性。二是对医护人员安全意识防范的不断教育,以制度为蓝本,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深化其对病人的安全保护责任意识,从而避免与医疗行为不想关的意外事件发生。

患者就诊、入院后,就与医院发生了实际上的医疗合同,医院应对患者的一切安全负责,这样就加大了医院的安全管理困难,既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要监督医疗风险控制管理,所以这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病人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医院诊疗过程中免于发生未预期的安全上遭致伤害的“事件”或“事故”,顺利达成预期之医疗目标。病人的安全管理,笔者认为应当是医疗机构为保证患者避免受到在对患者实施医疗行为之外的意外伤害而进行的一种安全管理手段。这种意外伤害一般分为二种:一是疏忽性的意外伤害,主要是患者跌倒、坠床、烫伤、误伤等等;二是患者主观行为的意外伤害,如患者不遵医嘱、不配合治疗、自杀等。这其中疏忽性的意外伤害是可预期的,可预见的,可预防的。例如在病房中多贴一些警示标语,特殊患者采取特殊护理,对陪护人员加强护理知识教育等等均可降低病人的安全管理风险。

病人安全管理包括:

一  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两个以上非基于床号的识别标志)

二  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电子审查和提示,特殊药物权限限制和准入机制)

三  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四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注意门诊)

五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

六  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规范

七  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非惩罚性,允许匿名上报,以系统改进为目的)

八  鼓励患者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

所谓医疗风险控制管理,笔者认为应当是属于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实施过程中,对所采取的一切医疗手段进行严格监测,用以保证其合理、合法化。具体来说包括:(1)用药(血)安全问题:给错药、输错血,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无皮试结果进行注射,输液外渗及坏死等。(2)手术安全问题:麻醉意外、患者错误、部位错误、术式错误。(3)各种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废用性萎缩、院内感染。等等与医疗行为相关的都属于医疗风险控制管理的范畴。

医护人员的疏忽大意将给医疗行为带来严重的医疗后果,所以当前我国医疗机构也面临类似问题,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二是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三是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因此病人的安全管理与医疗风险控制管理从横向比较来看,都涉及医患双方的根本利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二者同等重要;纵向比较来说,医疗风险控制管理应包括病人的安全管理,属从属关系,这一点应当在医疗机构内部规章制度中得以体现。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和病人安全管理:

一是加大医务人员毕业后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避免医疗事故或差错的发生。

二是在市场经济过程中,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避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过度服务。

三是由于医疗技术本身的风险性,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尽量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是病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同意权需要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证。

五是建立有效的报告、监测、评价系统,对于药物或医疗器械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应及时上报医疗机构及其主管部门。

六是建立合理用药机制,当前较为普遍的滥用抗菌素,以及注射、血液等安全隐患等问题尚未得到良好解决。

应对上述问题,对医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严密监控,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以推动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我们要建立保护、完善病人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新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制度;建立保护病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建立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评价、监测体系;树立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医护、护患关系。总之,抓好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

实施关怀性管理制度对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患者满意度的影响#e#

在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为了保证护理安全,部分管理制度忽视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满意度。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尝试从管理制度人手,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新审视现有的.制度,在充分考虑医院设施和护理人力的基础上,对不符合人文关怀的部分作出调整,引导护士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1.对象与方法

1.1对 象

以2015年8~9月在我院6个封闭式管理病房出院的240例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住院2个月以上;(2)年龄18岁及以上;(3)自知力恢复;(4)愿意参加本调查;(5)排除智能障碍及意识障碍者。

1.2方法

1.2.1在全院6个封闭式管理病房中,用投币法抽出3个病房为试点病房(患者120例),余下的3个病房为对照病房(患者120例)。对照病房的管理制度保持不变,试点病房于2015年6月开始实施调整后的关怀性管理制度。

1.2.2关怀性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内容

在组织试点病房护士学习人文关怀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现有的管理制度,对不符合“以人为本”的部分作出调整。

1.2.2.1设立护理安全检查室

对精神科新入院患者、假出院返院患者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地点由原来的一级大病房改为独立的护理安全检查室。

1.2.2.2修改住院探视制度

在对家属进行危险物品管理教育并取得配合的前提下,调整原来每周3次固定的探视时间,只要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及休息,家属可随时到院探视。

1.2.2.3取消女性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化妆的规定

化妆品瓶多为玻璃类,出于安全考虑,女性患者入院后常常不被允许化妆。经过反复讨论,化妆品由护士代为保管,患者每天化妆时取出,工作人员在旁看护,用完后放回。

1.2.2.4丰富患者晚问娱乐活动

夜间开放活动室,患者可以看电视、打牌、下棋、闲聊等。

1.2.2.5患者晚间服药时间推迟至20:00

精神科患者拒药、藏药现象很常见,因为晚间护理人手少,长期以来患者的晚间服药均在日班下班前完成。在药物的作用下,患者18:00左右就上床睡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我们在夜间增加了人力,晚间服药时间延后。

1.2.2.6把与患者进行沟通作为护理质量考核的内容

要求护士每天与所负责的患者交流不少于5rain;对所负责的患者要做到“七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用药、存在的问题、护理措施)。护士长每天抽查,护理部督导每周抽查,护理部主任不定期抽查,抽查情况与护士的奖惩挂钩。

1.2.3试点病房及对照病房于2015年8~9月按顺序分别调查符合纳入标准的40位出院患者的满意度。

1.3评价工具

采用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护理满意度量表为基础修订的问卷进行调查。对华西医院护理满意度量表的条目进行了部分修订:(1)环境设施方面由3个条目合并为“环境舒适“设施齐全”2个;(2)因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输液很少,剔除“穿刺满意”和“加液及时”条目;(3)增加“探视时间合理”条目。修订后的问卷有环境设施、质量及安全、服务可及性、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总体满意六大方面18个条目。条目的计分方法采用5级评分法,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很不满意0分,分数越高,满意程度越高。

1.4资料收集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在患者出院前由护士发放问卷,同时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由患者逐项填写或由家属代填写,填写完毕后自行投入病房的信箱内。

1.5资料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3.讨 论

3.1关怀性管理制度的实施,给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感受

护理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护理人员未从根本上改变观念。社会环境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或多或少影响着护士,护士常常认为患者在医院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关心,而缺乏主动对患者的人格尊重和人性的关注。从表2可见,两组患者在人文关怀方面6个条目的评分均有显著差异,说明试点病房护士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强化,临床关怀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只要她们在工作中更主动、热情、耐心、体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

3.2关怀性管理制度的实施,使护理更贴近患者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中因缺乏对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行为的具体考核,使得护士缺乏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积极性和动力。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常常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冲动、控制能力差、抗拒、自理缺陷,沟通交流也有障碍,护士常常出现挫败感,不愿与患者多接触,只满足于完成医嘱,使护理变得简单化、机械化。表1可见,两组患者的评分有明显差异,说明沟通由软性指标转化成硬性指标后,护士与病人的接触增加,患者的合理需要能及时被护士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问题也能及时被护士知晓和解决。

3.3关怀性管理制度的实施,让患者真正受益

从中可以看到,虽然环境、设施等医院硬件没有改变,但是两组患者总体满意的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这是因为患者由于存在病态心理或心理障碍,他们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交流、主动服务、隐私保护、尊重同情、耐心倾听等更加关注、更加敏感。而多年来沿用的保障精神科医疗护理安全的管理制度,更多的是从护理人员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出发,较少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对精神科管理制度进行的调整,兼顾了医疗护理安全和患者的实际需要,真正让患者受益。护理安全检查室的设立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晚间服药时间推迟及增加晚间娱乐活动,使患者的生活规律,出院后即能适应正常生活;探视时间不受限制,使患者与家属的接触增加,消除了患者的被抛弃感、孤独感,同时也减轻了家属的焦虑情绪,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患者安全管理

部分护士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不强,“慎独”修养差,工作作风不严谨,不能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而导致患者死亡、残疾或因服务态度差,不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而引发护理不安全事例;在非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护理文件记录不规范,内容不全面,用词不准确,特别是危重患者的记录重点不突出,提前记录或记录不及时,涂改和编造记录,随便同意患者外出或离院,又不做任何记录;缺乏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一旦出现纠纷,护理人员便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这些以低年资护士表现得最为突出。

2.2部分护士综合知识水平低。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创新,医疗、护理技术含量不断增高,复杂程度及风险加大。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业务学习及技术培训,业务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低,工作效率不高,尤其是在抢救危重患者或工作繁忙时更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造成患者及家属不信任感和恐慌,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另一方面,部分护士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患者身心护理需求,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技巧缺乏、言语不当,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张敏调查显示:65%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护士语言使用不当所引起的。

2.3护理职业的特殊性致举证困难。

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而所有的谈话和操作不可能都叫患者签字或知情;另外护理操作有许多环节是在治疗室内进行,患者和家属对此期间的操作可以质疑;护士夜间巡视病房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等均可致举证困难。

2.4环境、药物、设备安全因素。

住院环境、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不到位,可造成患者医院感染、食品污染、坠床或跌倒、褥疮、失窃;药物配伍禁忌,给药途径或剂量不当,仪器设备使用及管理不到位;地面湿滑使患者摔倒,病床无扶栏致坠床,呼叫系统故障延误抢救等均可导致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2.5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3.1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律及安全知识教育及加强“慎独”修养。

广泛开展法制及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及法律意识,使每位护士都能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均存在护理安全问题,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才能很好地维护患者和自己的权益;加强“慎独”修养,不可凭主观经验行事,忽视病情观察。不可存在丝毫侥幸心理,随意简化任何程序,忽视每一查每一对。

3.2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管理层要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获取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要对护理人员各方面的成长进行动态观察。

3.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排班模式进行尝试性改革。可根据不同时段工作量的变化合理安排人力,对中午班、夜班、医疗高峰、突发事件发生、危重患者的抢救实行动态排班制,要用多种方法解决护士超负荷劳动情况。

3.4建立护理安全监督机制。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要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制订《护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医嘱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对一些关键性、创伤性的护理操作,建立风险告知制度,将操作、处置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告知患者及家属,以取得配合,并要求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重要的告知内容要在护理记录中体现;质控小组要加大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工作,有系统地观察护士自律性;对危重、特殊观察处置者及特殊场所挂警示标识提示患者及家属,如防跌倒、防烫伤、输氧装置“四防”,置各种药物过敏标识于醒目处,提示护士注意。

3.6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建立良好的签字制度。

加强对重点员工(新上岗、进修实习、工作责任心不强、能力低人员)、重点部门(手术室、icu、急诊室、产房、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环节(患者交接及识别、药物管理、管道护理、褥疮护理等)、重点时段(单线班、节假日、实习后期、工作繁忙或空闲时)、重点患者(危重、大手术、情绪异常、无陪护患者)的管理。

3.8构建“安全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医护、护患关系。

患者安全保障制度

卫生部近日印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规范》明确,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应廉洁自律,恪守医德,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对于违反规定者,《规范》明确了相应的惩处措施。

该《规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既要遵守本文件所列基本行为规范,又要遵守与职业相对应的分类行为规范。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遵纪守法,依法执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各项制度规定。

尊重患者,关爱生命。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和健康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

优质服务,医患和-谐。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带头控烟,自觉维护行业形象。

廉洁自律,恪守医德。弘扬高尚医德,严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经营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不参加其安排、组织或支付费用的营业性娱乐活动;不骗取、套取基本医疗保障资金或为他人骗取、套取提供便利;不违规参与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不倒卖号源。

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热爱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诚实守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忠诚职业,尽职尽责,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谐共事。

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援外等活动,主动开展公众健康教育。

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努力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水平。

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努力提高管理能力,依法承担管理责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服务临床一线。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正确行使权力,遵守决策程序,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推进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尊重员工民-主权利。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人事招录、评审、聘任制度,不在人事工作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各项内控制度,加强财物管理,合理调配资源,遵守国家采购政策,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和基本建设等工作。

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管理机制。

尊重人才,鼓励公平竞争和学术创新,建立完善科学的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不从事或包庇学术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

恪尽职守,勤勉高效,严格自律,发挥表率作用。

医师行为规范

遵循医学科学规律,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规范行医,严格遵循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使用适宜诊疗技术和药物,因病施治,合理医疗,不隐瞒、误导或夸大病情,不过度医疗。

学习掌握人文医学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真诚、耐心与患者沟通。

认真执行医疗文书书写与管理制度,规范书写、妥善保存病历材料,不隐匿、伪造或违规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不违规签署医学证明文件。

依法履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传染病疫情、药品不良反应、食源性疾病和涉嫌伤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等法定报告职责。

认真履行医师职责,积极救治,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增强责任安全意识,努力防范和控制医疗责任差错事件。

严格遵守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和单位内部规定的医师执业等级权限,不违规临床应用新的医疗技术。

严格遵守药物和医疗技术临床试验有关规定,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充分保障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护士行为规范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注重沟通,体现人文关怀,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技术规范,全面履行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协助诊疗、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工作严谨、慎独,对执业行为负责。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及时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应及时与医师沟通或按规定报告。

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书写病历,认真管理,不伪造、隐匿或违规涂改、销毁病历。

药学技术人员行为规范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科学指导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认真履行处方调剂职责,坚持查对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不对处方所列药品擅自更改或代用。

严格履行处方合法性和用药适宜性审核职责。对用药不适宜的处方,及时告知处方医师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的,拒绝调剂。

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和患者用药适应症、使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的解释说明,详尽解答用药疑问。

严格执行药品采购、验收、保管、供应等各项制度规定,不私自销售、使用非正常途径采购的药品,不违规为商业目的统方。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觉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医技人员行为规范

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临床诊疗,实施人文关怀,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爱护仪器设备,遵守各类操作规范,发现患者的检查项目不符合医学常规的,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提高准确率,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发现检查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及时提示医师注意。

指导和帮助患者配合检查,耐心帮助患者查询结果,对接触传染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并给予必要的防护。

合理采集、使用、保护、处置标本,不违规买卖标本,谋取不正当利益。

其他人员行为规范

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为临床服务的意识,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营。

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本职业务技能,认真执行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严格执行财务、物资、采购等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设备和物资的计划、采购、保管、报废等工作,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严格执行临床教学、科研有关管理规定,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和合法权益,指导实习及进修人员严格遵守服务范围,不越权越级行医。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不随意丢弃、倾倒、堆放、使用、买卖医疗废物。

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数据保密制度,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不随意泄露、买卖医学信息。

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保持医疗机构环境卫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整洁、舒适便捷、秩序良好的就医环境。

《规范》要求,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主要责任人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本规范,同时抓好本单位的贯彻实施。

同时,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行政领导班子抓好本规范的落实,纪检监察纠风部门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监督检查。

《规范》要求,医疗卫生有关行业组织应结合自身职责,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加强行业自律性管理。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应列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规范》明确,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低聘、缓聘、解职待聘、解聘。其中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 影响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

所谓患者安全,是指在接受医疗的全过程中,尽可能不发生和降低在允许范围内对患者心理、生理方面的损害,同时不发生不允许的影响和损害。随着医学的进步、医疗设备的更新、医药的升级换代,医院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的患者安全问题。概括而言,影响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医疗感染、药物不良事件、外科手术和麻醉、不安全注射操作、不安全的血液制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等与技术相关的环节。

医疗安全涉及到医院管理体制性的问题和医疗服务管理性的问题。从医院管理的角度而言,患者安全问题与医院人力配备的不足,医疗设备的隐患,员工素质及其责任心,以及医院和科室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的执行力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患者安全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不健全。二是医院员工有关患者安全知识教育滞后,包括人文意识、沟通技能等在内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三是高新技术及新材料的临床应用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和准入制度。四是临床医疗工作在用药、注射、血液等方面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五是医院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对于医疗安全的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形成医疗安全文化的氛围。

2 保障患者安全的主要内容

现代医院管理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于社会。患者安全问题的提出,对现代医院来说是新挑战。从表面看来,关注患者安全会增加医院管理的工作任务,加重医院管理的成本负担。但从根本来说,保障患者安全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可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缓解社会对医院的不满,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以各国政府决议形式提出的“患者安全行动”,要求加强包括人力配备、岗位设置、岗位差异、岗位职责、学科发展,以及基础能力培养等诸多具体内容在内的医院管理基础工作,明确医疗保健的`核心内容是保障患者安全,提供高质量、费用适宜的服务。对医院管理来说,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心理安全是保障患者安全的主要内容。其中,技术安全是指用医疗科学技术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不发生误诊误治,不发生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规定之外的损害;管理安全是指避免因为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意外伤害;心理安全是指不发生由于不良的医疗行为造成患者心理及精神的损害。因此,保障患者安全就是要构筑完善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医院管理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现代医院重要的管理理念。

3 构筑患者安全的保障体系

患者安全问题是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要着重从医院管理的角度看待患者安全的现状和隐患,并结合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条件和环境,积极构筑患者安全的保障体系。一般说来,构筑完善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3. 1 建立医疗安全领导体系

要从医院领导层面建立在院务会统领下的医疗安全委员会体系,下设行政管理、绩效改进、医疗执行和资格评审委员会,然后在每个委员会下再设若干个委员会,实现对医疗活动所有环节的监管,从整体上对保证医疗安全发挥作用,切实做到“五个不放过”: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产生原因不明的不能放过;手术失败了,失败原因不明的不能放过;患者投诉了,患者不满意原因不明的不能放过;纠纷处理了,当事人认为不到位的不能放过;患者死亡了,死亡原因不明的不能放过。

3. 2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探索和发现持续改进与稳步提高医疗质量的科学方法,是医院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一是设立院级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科室督导并监督检查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研究解决。二是根据医院实际确定力所能及但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完成的质控目标,并制订完备、统一、公平、公正和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标准,以保证考核评价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三是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保障发现问题能及时上传研究解决或及时下达整改解决。四是建立并严格实施奖惩措施,完善激励机制与压力机制,保证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稳步提高。

3. 3 规范医疗服务管理行为

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由符合条件、资格的人员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准的基础。因此,要按照准入、监控、评估、调整、重新准入等统一的管理流程,对医务人员的资格进行控制,尤其是对医生实施医疗权限管理,明确不同级别医生的医疗权限不同,提高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同时鼓励医生申请调整自己的医疗权限,由医院专项委员会按照统一的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调整,激发不同级别的医生不断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不同的医生对同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或目标的一致性,让患有同种疾病的患者享受“同质”服务,保障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3. 4 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

医院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要认真考虑安全因素,实施临床医疗危急项目管理,时刻警觉并防止医疗错误发生。一旦发生医疗错误,首先高度关注“为什么”出错,而不是谁出的错。因此,需要营造努力学习、报告不良事件后不会被责备等医疗安全文化的氛围,这非常重要。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每个医务人员才会有公平、开放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通过建立健全医疗不良事件的通报系统,创建一种非惩罚性的环境,鼓励医务人员上报医疗不良事件,以良好的心态去发现医疗服务工作中的漏洞。

3. 5 动员患者参与安全行动

医务人员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给患者带来损害,而且要承担起对患者进行知识宣传和指导的责任,向患者进行解释,让患者知情同意,懂得主动报告病情,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安全,甚至参与诊治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尤其是要形成维护患者安全不能单靠医务人员的重要理念,患者和医务人员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患者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首要职责。实现患者的安全,既要重视对患者明显的医疗伤害,也要重视对患者隐性的医疗伤害;既要解决医院管理体制性的问题,又要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因此,加强医院管理,保障患者安全,不能仅从一线医务人员身上找原因,还要查找医院管理系统的漏洞。只有构筑完善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加大执行力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和为患者服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