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范文(15篇)

时间:2023-12-08 13:47:31 作者:FS文字使者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教学计划范文的参考价值是很大的,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和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课件、小棒、计数器。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二、联系生活,在情境图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信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课件出示图片)。

(一)谈话过渡,出示单元主题图。

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学生观察单元主题图,说自己观察并分析的信息。

(二)汇报交流,完整表述相关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把图上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发书、写大字、剪五角星)进行观察,了解相关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三、主题定位,经历删选、操作、感悟、明确“理清法明”的探究过程。

教师:我们一起去了解在发书过程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主题定位,信息重组。

学生汇报信息,教师选择性进行板书。

可能有:共有30本;(学生直观感受)10本10本地数。

教师引导追问:

1.这些书是怎样摆放的?

2.为什么是10本10地数?

左边10本,右边有20本,一共有30本。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20+10=。

(二)自主探究,直观操作。

学具操作,尝试验证。学生汇报过程,可能会出现:

1.小棒摆放。

左边2捆小棒,右边1捆,共3捆,就是30根。

2.计数器拨数。

先再十位上拨出2个珠子,再在十位上拨出1个珠子,十位上共有3个珠子,就是30;

3.直接数数。

10个10个地数,数到30.。

4.旧知迁移。

因为1+2=3,所以10+20=30.。

(三)感悟算理,促进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

学生感悟,突出对整十数的计数单位“十”理解,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

(四)算法多样,算理明确。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体现用多种方法理解算理。

课件出示小棒图,附一图三式。请学生口答补充完整。

2.口算抢答。

3+2=4+5=6-4=7-3=。

四、巩固应用,深化对整十数加、减算法的理解。

(一)夺红旗。(教材63页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完成在书上,指名汇报。

(二)购物。(教材63页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教材63页思考题)。

1.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2.汇报分析,方法多样,明确解题策略。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5第三单元《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整理,明白用先分类再按顺序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

2.通过观察找出规律,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敏捷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能正确、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及敏捷性。

2.探索规律,总结出计算的简便方法。

整体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加法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的加法表进行练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一位神秘朋友,他是:圣诞老人,给它打个招呼吧。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计算的题,这些都属于上册第八单元我们学习的20。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单元知识,突出重点。

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看电子课本:老师把课本搬到屏幕上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先学习了……,然后又学习了……,还学习了……,最后学习了……。

板书: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解决问题。

2.举例想算法。

生:9+6师:得数是多少?还记得怎样计算吗?引出凑十法。

师: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样整理呢?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快和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3、整理发现规律。

师:圣诞老人也整理出一张加法表,想看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是怎样整理的吗?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开始。

预设a:竖着看。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是按照9加几,8加几?整理的。

生:竖着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1。

师:哦,你发现了这个,咱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那其他列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随意指一列验证)归纳: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也依次大1。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预设b:横着看师:刚才这个同学竖着观察找出了规律,可真棒!还有没有别的秘密?

生: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1,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

师:(手指第一个加数)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哦,还真是这样,你真会观察!那他们的得数呢?快来算一算预设:横着看,得数都是一样的。(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小1,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不变。

预设c:斜着看师:还有吗?预设: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第一个加数变大,得数变大。

师:斜着观察也有规律啊,你可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斜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大1,第二个加数都是9和依次大1。

生:竖着一个比一个多一。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光能找到规律,还能利用规律很快的算出得数。

d:交换位置找朋友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算式:9+22+9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

师:这两个算式的加数交换了位置,那他们的和怎么样?

预设:左右两边的算式是相反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左右两边的算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学生:6+68+89+9(课件出示)。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我们只要会计算前面这些算式,后面的算式是不是就很容易算出来了。

师:看(隐去小数加大数的算式),现在看起来这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记起来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师说算式,学生说答案:7+44+78+66+8。那我们只要记住左边这些算式,就能记住整张表了,对吧!

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表中那么多的小秘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第一关:摘取平安果。

8+6=3+9=6+7=。

2+9=4+7=9+4=。

7+5=10+4=8-3=。

13-2=4+8=0+6=。

师:第一关轻松通过,接下来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

第二关:解决问题小能手。

解决问题可有点难,同学们还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这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快拿起铅笔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7+9=16(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8+8=16(只)。

你又是怎样想的?师:同学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我们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小红吃了8个水饺,还剩下6个,原来有多少个?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吃了8个水饺。还剩6个。

师:你说的可真清楚,那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好,快速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第三关:圣诞屋屋。

1、草莓后面藏着几?

2、梨后面的又是几?

3、第三个可有点难了,小朋友们快想想这两个水果后面是几呢?

4、看最后一个,你能看明白吗?水果后面应该是几呢?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7页例4及相关练习。

本课是学生掌握基本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同数相加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本课通过学生熟悉情境图让学生理解题意,发现比以往较复杂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画图、列表、连加等策略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问题的结构,丰富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搭建由加法到乘法过渡的桥梁,便于学生今后更好的理解乘法的意义。本课掌握用相同数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领会加法的意义,也为今后学习乘法积累经验基础。

1.在操作探究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掌握求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方法。

2.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优化,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多媒体课件、学具。

掌握求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方法。

方法的多样性及优化意识的培养。

一、复习旧知。

1、算一算(课件出示)。

8+8=16+8=8+8+8=。

2、创境激趣。

出示智慧星看这是什么?(幸运星、智慧星)老师常用它来表扬守纪律,爱动脑筋,踊跃发言,声音洪亮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做到吗?那就用姿势告诉老师。

二、情境引入,明确问题。

(一)观察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有3个同学也在制作星星,快去看看制作场景吧。出示主题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读一读文字,你知道了什么?(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

2、3个同学是谁呢?

3、每人折6个什么意思?更详细点可以怎么说?(佳佳折了6个,浩浩。。。)。

根据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二)尝试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要求:1、可以用列表,也可以画图计算,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方法。

2、每位同学完成的方法不但自己明白,还应该让别的小朋友看懂。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2.分析研究,形成策略。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汇报交流中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课件以链接方式呈现)。

预设情况有:

方法一:列表法。提问学生,会分析表格每栏表示的意义。

教师追问:说说12是怎么算出来的?18呢?

引导学生说出“1个人折6个,2个人折12个,3个人折了18个”。

方法二:画箭头表示相加。

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三:先用学具有序摆放,再列式计算。

6+6+6=18(个)。

师:为什么用加法?你能解释下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师:第一个6表示什么?第二个呢?第三个呢?题中“3个同学在折小星星”,3到哪去了?为什么算式里没有3?难道3没用?(3个人都折了6个,所以就用3个6相加)。

教师: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分析归纳:加数相同,每个加数都是6,。

教师:算式中每一个加数都相同,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用相同加数连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回顾反思,检验结果。

教师:解决这道题同学们有了不同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我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可以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列式解答,也可以列表解答,我们通常在做这样的解决问题时,常选用列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列式计算更简便)。

师:这道题列出了算式,有了结果,是不是就做完了呢?我们应该怎么检查呢?请个别学生汇报交流"在汇报和交流中强调检查和验证的不可或缺性"。

师:你们可千万别小看了检查,检查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帮助我们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现在检查完了,我们可以口答这个问题了吗?(板书)。

三、对比应用,提升思维。

解决了小芳、浩浩和佳佳的折星星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下另外两个小朋友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获取数学信息。

天天折了3个小星星,明明折了6个小星星,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首先让学生自己审题,独立解答"然后让个别学生汇报交流"。

四、变式练习,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分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全班汇报交流。

2、我来当小老师(上讲台指一指,说一说,写一写)。

师:你能在下面这幅图中找到用同数连加来解决的问题吗。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发现其中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解决的问题,接着请个别学生上讲台,对着屏幕指一指,说一说图中的哪些部分有这样的问题,最后让他们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让全班同学来当一当评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完成练习的解决与分析"。

师小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和思考,那我们的学习智慧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五、畅谈收获,总结课堂。

(一)学生交流。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二)回顾总结。

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要先看图画和文字,从题中找到数学信息和要求的数学问题,然后思考怎样解答,在解决一道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用连加解答,也可以用列表解答,最后可别忘了检查。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学情分析:。

虽然在1年级教学中,已经进行了有关“多一些”“少一些”的`估计的初步渗透,但是在本课时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当面对现实的估算问题时,学生首先就会调用精确计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简便”的认识,这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再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

(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交流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学习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

1、会正确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正确表述加法的含义。

2、通过观察情景图,尝试看图口述,理解加法的意义,初步培养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初步体会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加号的认识、加法算式的读写。

加法算式含义的理解以及正确表述。

“加法”这节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一次学习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分与合。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因此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相当重要。

学生虽然是初次接触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但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计算出加法的得数并不是很难。但要真正从加法的含义去理解,并用缜密的语言表达加法的含义有些困难。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通过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逐渐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ppt课件。

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本来有3个气球,又拿来了1个气球。

(一)感知“加法”的意思。

师:那么同学们现在总共有几个气球?

预设:4个。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预设:(1)数一数;(2)3+1=4。

预设:3和1合成4。

师:像这样,把他们合在一起的过程,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加法。(板书课题)。

出示点子图,从图片到符号,再抽象到数字。

师:把3和1合在一起,就可以这样表示:3+1(板书式子,中间这个红色的符号叫做加号,让学生拿出手指一起写一写加号,先一横再一竖,像什么?)。

师:把3和1合成4,我们再用一个等号连接(板书等号),我们把这个算式读作3加1等于4。(跟老师一起读3遍)。

师:我们说这里的3+1=4表示3个气球和1个气球合在一起,总共有4个气球(多请一些学生来重复,完整说出)。

师小结:这个题目,我们是用加法来解答的,从今天开始,加号就是你们的好朋友了,解决合在一起的问题就要用到加法。

(二)体会“加法”的意思。

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1、2+2=4两辆汽车和两辆汽车,合起来,一共有4辆汽车。

2、4+1=54支铅笔和1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有5支铅笔。

3、师:说一说,你都看到哪些加法算式?

生:(重在让学生读对)。

师:1+2=3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

(1)1个女同学和2个男同学在折纸鹤,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同学。(这个不容易想到)。

(2)同学们折了1只蓝纸鹤,2只黄纸鹤,合在一起,一共是3只纸鹤。(教师注意引导)。

师小结:像这样,解决合在一起的问题的时候,就用加法。

(三)理解“加法”的意思。

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看松鼠加法动画。

师: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呢?(请学生列加法算式)。

预设:3+2=5。

师:那么3加2等于5,这个5是怎么来的呢?

预设:

(1)有的小朋友这样算,他从头开始数:1只、2只、3只、4只、5只,得出的结果是5只。

(2)还有个小朋友也是来数数,但是他这样数,已经知道了有3只松鼠,就从3开始数,4,5,也得出了5只。

(3)有位小朋友非常有意思,他说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3和2合在一起是5,我们就用前面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更简单吗,她就得出了5只。

师小结: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同算法是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随着教学的进行可慢慢引导学生按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我们来看,做一做p25。

1、这里有几只小猫在做什么?左边有4只小猫,右边有1只小猫,它们正在玩球,那么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小猫呢?怎样列式计算,4+1等于几?等于5,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2、我们再来看,这时候左边有1只小猫,右边有4只小猫,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小猫呢?怎样列式?1+4等于几?你算出来了吗?也是等于5。

师:你看多有意思啊,4加1等于5,1加4也等于5。

师:好了,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认识了加号这个新朋友,又见了等号这个老朋友,我们知道了求合在一起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用加法。今天的加法就学到这里。

板书设计。

加法。

3+1=4 读作:3加1等于4。

:

:

加号。

3+2=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9加几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中的习题。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阈在课堂上练习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要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 5的口算过程,强化了”把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 9,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5、4、3、2加几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些计算。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例1(110页),在5 7=5 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出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 5,8 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题(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 49 3算出4 83 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些学习经验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本课以生活情境“剪五角星”引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引出小括号,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小括号,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同时小括号的出现可以增加式题的变化,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1.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课件、五角星学具。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课前准备:班级将选拔运动员参加学校运动会,在前一晚布置学生回去完成两项体育项目自测:1分钟计时跳绳和20米行进托球。

教师:昨天两项运动完成情况怎样,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1)我是先进行一分钟跳绳()下,再进行托球练习。

(2)我是先进行托球练习,再进行一分钟跳绳的,我跳了()下。

教师给予肯定,并小结:虽然这两项运动大家完成顺序可能不同,但都很好完成布置的任务。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读懂情境,了解信息。

教师:为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运动,老师想请欢欢和乐乐剪一些五角星送给学生。

(课件呈现教材第74页例3情境图。要求动态演示,先出示10个五角星,再出示主题图,主题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分别是欢欢和乐乐,对话内容依次出现。)。

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述信息内容: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

教师:你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课件出示):还剩下几个五角星?

教师:请同学完整把条件和问题完整说一说。

教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

1.动手操作,直观感悟。

(1)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五角星或学具代替,摆一摆情境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学具摆出问题。摆好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2)说一说。

汇报交流。教师请一名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五角星在黑板上摆一摆。

2.分析研究,确定思路。

预设情况: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三)认识“小括号”,理解意义。

1.旧知解决,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要求“还剩下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么解决?试着在稿纸上列式子。

教师补充:你能用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吗?

汇报交流。可能出现解决的方法有:(课件出示)。

(1)先用总数减去2个,再接着减去3个。

10–2–3(师板书)。

教师追问:这道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继续板书计算结果。10–2–3=5(个)。

(2)我是先算一共减去多少个,再算还剩下几个。

2+3=5(个)10–5=5(个)(师板书)。

(3)我是用一道算式来解决的。

10–2+3。

2.分析算式,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师板书算式“10–2+3”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行不行?

引导学生计算,让学生发现结果与实际剩下的个数不符。

可能会有学生反馈:,如果这样列式,就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就必须先算10–2=8,再算8+3=11,结果就不对了。

3.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添加一个记号,说明算式中要先计算“2+3”。

同桌合作,尝试创造。

汇报交流,请学生上来板演。预设情况有:

(1)加一个框框:

(2)加一条横线:

(3)加一个圈圈:

(4)加一个():

教师肯定学生创造这么多的表达方式,对于这么多的方式,说说自己什么感受?

学生说感受,可能会说:方法很多,杂又乱。

教师分析小结,引入小括号。

4.认识“小括号”,感受符号化思想。

(1)认识小括号。

教师:同学们的创造都有价值,但我们是否应该选用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的“2+3”呢?刚才有同学的想法与数学家们想法一样。创造出“()”,我们叫它他小括号。表示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先计算。(课件出示小括号的写法,加重颜色,动态闪烁)。

(2)小括号的写法和读法。

如:将学生创造的第(4)个算式突出颜色分析,并说明: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数,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课件出示算式,突出小括号左右各一个相对的弧,规范写法。)。

回顾例题,完善解答方法。

教师示范读出带小括号的算式,“10减2加3的和”,学生模仿试读。

5.运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变式练习:(课件出示)。

(1)15+(4-2)18-(3+8)。

请学生说说每题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10+()=15()-30=52。

教师:“10+()=15”的小括号与“5+(2+4)”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归纳:“10+()=15”中小括号表示未知数,而“15+(4-2)”中的小括号里的加法算式表示先要计算。

(3)10–2+3=510–(2+3)=5。

教师:回忆这两个算式,想一想小括号在算式中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添加小括号?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分析比较,得出: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从左往右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小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课件出示)。

1.练习。

18-(5+6)=4+(15-6)=25-(7+3)=8+(3+15)=。

2.下面各题中,哪题先算8+4。

16-8+4=8+4-5=16-(8+4)=。

3.有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师: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括号,你知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请举例说说。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它是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的进位加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三个层次,一是体现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突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二是通过“做一做”第一、二题的练习,借助“凑十法”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三是“做一做”的第三题,巩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1、通过对问题情境 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课件,两种颜色的小棒18根、口算黑板条、小黑板

两种颜色的小棒18根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开运动会,想不想参加?(想)要想参加必须翻越两座智慧山。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有)

师:看看哪位同学能够迅速的说出正确答案,你就能迅速翻越大山,去参加运动会。好,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1)、口答:2 4 6 3 5

/ / / / /

1 () 1 () 1() 1() 1()

(2)、口算:

10+5 10+8 10+6 10+2

9+1+2 9+1+5 9+1+3

同学们可真聪明,都顺利地翻越了两座大山。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快去看看去吧!(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设计意图:通过翻山游戏这样一个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生: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

(2)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们给运动员们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指名让学生完整的说一遍。

怎样列式?(板书课题:9+4) 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指名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的方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 直观体会凑十法

(1)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一共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用计算的方法得到的,其实有的同学是非常聪明的把9加几换成我们以前学过的10加几。下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盒子里的饮料摆一摆,像老师这样,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小黑板上已摆好)同桌之间边摆边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2)老师找几个学生到前面边摆边说。

(3)学生到前面指述后,问:这位小老师说的不错,老师想考考你,为什么要从4里拿出一根呢,2根可以吗,3根可以吗?(哦,是为了凑成10,因为9加几得10,9+1=10你真会思考,掌声!)

(4)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师和学生一起边演示边说。边板书凑十的计算过程。师:9+几得10,(生9+1=10),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5)现在像老师这样边摆边说。老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

(6)学生到前面指述。(包括摆的过程和算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1、 训练掌握凑十法

(1)同学们,你们真棒,9+4你会了,那9+5老师相信也肯定难不住你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像老师这样,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边摆边说。老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然后把小棒放到一边,做书上89页第1小题。

(2)学生到前面指述并填空(小黑板)。

(3)做第1小题的右边那道。(指名回答时,其他学生手拿笔自己判,以提高其注意力)

2、 合作探究深化凑十法

(1) 同学们,你们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的表现。下面开始做第2小题,认真做,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2)请把书合上。 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这么爱动脑筋,都可以称的上是小数学家了,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再考考你们这些小数学家了,看谁又快又对的算出老师出的题,(课件展示出的题)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3、 强化巩固凑十法

(1)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老师特别想和你们玩开火车的游戏,要上火车得有火车票才行,想玩的快快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2)这个游戏老师玩的很开心,我还想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已知有9朵小花,师报一个一十几的数,让学生猜老师手里有几朵。”奖励答对的同学一朵小红花。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性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9加几的计算)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学习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学生准备圆片(或小棒)5个。

第一关:分与合,对口令。

师:小朋友们,在大海深处有一座小岛,小岛上有很多很多的宝藏,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乘船去寻宝,你们想去吗?我们需要勇敢闯过七关才能拿到宝藏,有没有信心?跟老师一起出发。(第一关。)。

师:我们的孩子真棒,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第一关已经顺利过关。

第二关: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师:第二关。小丑手里拿的什么呀?气球。

师:谁能说一说左面这幅图小丑手里的气球各是几个?说一说。

生:左手1个,右手3个。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左手1个,右手3个。

师:你说得很完整。

师:咱们接着看右面这幅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和左面这幅图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气球合在了一起。

师:有什么不一样,谁还会说?

生:气球合在了一起。

师:气球合在一起是几个?(4个)。

师:我们来数一数看是不是4个。(生一起数)。

师:谁能把这2副图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小丑左手1个,右手3个,合起来是4个气球。

师: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我们还可以用圆片摆出来这幅气球图,谁上来摆一摆。

师:我们用一个大圆来表示合起来。你会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吗?(生做动作)。

(2)认识加法。

师:我们可以用加法算式表示合起来。(板书:3+1=4。)。

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板书----加法。)跟老师读。

师: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生书空2遍),加号表示合起来。

师:这个算式你会读吗?读作:3加1等于4(学生读、齐读)。

(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红气球。)。

1表示什么?(1个蓝气球)。

4表示?(一共有4个气球)。

那谁来说说3+1=4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1合起来是4,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1=4表示的含义。

第三关: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自己小声说一说,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第四关:小兔子图。

生:草地上原来有3只兔,又来了2只兔,合起来一共是5只兔。

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几只兔?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

师:得数是5,你是怎样想的?(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提问:那3+2=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1.第5关:小猫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算吗?

第5关:梨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算吗?

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

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

师: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得数呢?都是3。)。

2.第6关:摆小棒。

老师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说吗?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

(学生摆)。

3.第7关:摘星星。

直接报得数。

师: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组成)。

孩子们真棒,我们用智慧连闯7关,我们已经顺利到达了宝藏,高兴吗?老师也高兴,看看你们的笑脸。我们认识了加号,知道合起来用加法。

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闯关学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直观演示,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5盘橘子,5个盘子里的橘子数分别是1、1、2、2、3。

生1:我想可能会送第一盘和第二盘,一共是2个橘子。

生2:我想可能会送第四盘和第五盘,一共是5个橘子。

指出:把第一盘和第二盘的橘子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列式为1+1=2;

把第四盘和第五盘的橘子合起来,也要用加法算,列式为2+3=5。

介绍:加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如果送第一盘和第三盘,一共是几个橘子?算式怎么列?

如果送第三盘和第四盘呢?

小结:要知道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

二、看图计算,初步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1)观察画面——鸡妈妈一家。

提问:图上有几只母鸡,几只小鸡?一共有几只鸡?算式怎么列?

(2)观察画面——小兔一家,青蛙一家。

2.“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先按顺序观察三幅图,再在小组里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把图下的算式填完整,并进行交流。

三、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如,我有2枝铅笔,又买来1枝,一共有3枝铅笔;(2+1=3)。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5只小鸟;(3+2=5)。

一年级有2个班级,二年级有2个班级,一共有4个班级;(2+2=4)。

……。

四、独立计算,巩固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先看清算式,画一画,最后列出算式。

2.“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再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连一连,再交流。

4.“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1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三.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

(二)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3.看图写出一图四式。

(三)指导练习。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7+52+95+87+46+6。

2.口算下列各题。

3+2=7+4=5+3=7+8=6+6=8+0=9+0=。

5+7=1+6=4+7=4+5=2+7=9+4=5+5=。

1+3=2+3=3+3=4+4=6+6=7+7=8+8=。

3.填空。

()+3=65+()=810-()=7。

()+4=97+()=10()-4=3。

()-5=29-()=7。

总结方法:若出现进位加法算式,可使用凑十法完成。先凑十位,再凑个位。

小结:说一说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5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使学生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的组成”来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

教学课,小棒、圆片,小动物贴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出示主题图)

交流汇报:生列式师板书:4+1=5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数、接数、心算、摆学具、数的组成4和1组成5所以4+1=5,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

4、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师对于用数的组成求和的同学给予高度评价。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做第25的“做一做”第1题。

(1)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2)全班交流,汇报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3+2=52+3=5

(3)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4)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做第25的“做一做”的'2题。

(1)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2)口头列算式。

(3)打开书填在书上。

3、由学生独立完成第28的1题。

4、师出示卡片1+1、2+1、1+2,生动手用学具摆,并汇报得数。

5、做第28的2题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的活动。

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学生互评:给优胜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表现的真好!而且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加法的计算,老师希望你们课下多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1.通过分组整理,明白用先分类再按顺序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

2.通过观察找出规律,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敏捷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及敏捷性。

2.探索规律,总结出计算的简便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加法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的加法表进行练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一位神秘朋友,他是:圣诞老人,给它打个招呼吧。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计算的题,这些都属于上册第八单元我们学习的20。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单元知识,突出重点。

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看电子课本:老师把课本搬到屏幕上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先学习了……,然后又学习了……,还学习了……,最后学习了……。

板书: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解决问题。

2.举例想算法。

生:9+6师:得数是多少?还记得怎样计算吗?引出凑十法。

师: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样整理呢?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快和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3、整理发现规律。

师:圣诞老人也整理出一张加法表,想看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是怎样整理的吗?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开始。

预设a:竖着看。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是按照9加几,8加几?整理的。

生:竖着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1。

师:哦,你发现了这个,咱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那其他列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随意指一列验证)归纳: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也依次大1。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预设b:横着看师:刚才这个同学竖着观察找出了规律,可真棒!还有没有别的秘密?

生: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1,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

师:(手指第一个加数)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哦,还真是这样,你真会观察!那他们的得数呢?快来算一算预设:横着看,得数都是一样的。(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小1,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不变。

预设c:斜着看师:还有吗?预设: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第一个加数变大,得数变大。

师:斜着观察也有规律啊,你可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斜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大1,第二个加数都是9和依次大1。

生:竖着一个比一个多一。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光能找到规律,还能利用规律很快的算出得数。

d:交换位置找朋友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算式:9+22+9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

师:这两个算式的加数交换了位置,那他们的和怎么样?

预设:左右两边的算式是相反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左右两边的算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学生:6+68+89+9(课件出示)。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我们只要会计算前面这些算式,后面的算式是不是就很容易算出来了。

师:看(隐去小数加大数的算式),现在看起来这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记起来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师说算式,学生说答案:7+44+78+66+8。那我们只要记住左边这些算式,就能记住整张表了,对吧!

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表中那么多的小秘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第一关:摘取平安果。

8+6=3+9=6+7=。

2+9=4+7=9+4=。

7+5=10+4=8-3=。

13-2=4+8=0+6=。

师:第一关轻松通过,接下来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

第二关:解决问题小能手。

解决问题可有点难,同学们还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这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快拿起铅笔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7+9=16(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8+8=16(只)。

你又是怎样想的?师:同学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我们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小红吃了8个水饺,还剩下6个,原来有多少个?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吃了8个水饺。还剩6个。

师:你说的可真清楚,那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好,快速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第三关:圣诞屋屋。

1、草莓后面藏着几?

2、梨后面的又是几?

3、第三个可有点难了,小朋友们快想想这两个水果后面是几呢?

4、看最后一个,你能看明白吗?水果后面应该是几呢?

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1.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到“小猴摘桃”的数学活动中,并能遵守游戏规则。帮助幼儿能正确熟练地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数学游戏化,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遵守游戏规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算,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运算中能灵活运用运算方法,思维灵活。

场景设置:自制一棵桃树(桃树上结满了桃子)、石块(泡沫垫子)、皱纸(溪水)、小猴头饰若干、自制篮子若干。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小猴子们,猴外婆打来电话说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们小猴子们去摘桃,高兴吗?(高兴)好!那我们就出发吧!外婆家离我们比较远,我们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难。”

二、小猴去摘桃。

1过小溪:

(1)“猴妈妈”(老师)带着“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条小溪挡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小溪边还有一块牌子(请你踩着石块走,只能踩算出来得数是10的石块,踩错了要掉进水里的)。

(2)师:“赶快找找能踩的石块吧,哪块石头可以踩?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幼儿进行相应的计算:4+6、3+7、8+2等,并说出运算过程。

(4)找出后,幼儿一个一个过小溪。

2租篮子:

(1)总算安全地过了小溪,小猴们继续往前走,咦?路边还有个出租屋,专门出租篮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篮子借给我们用。出租屋的外面还有一块牌子呢(只出租10号篮子,请你看清楚三个数,相加是10,这只篮子就租给你)。

(2)师:“小猴们赶快找找哪些是10号篮子,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又快又准确)。

(3)幼儿进行相应的.运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师生:哇!又大又红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准备摘桃。

(1)老师讲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数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数是10的桃子。

四、庆丰收:

(1)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小猴们欢天喜地分享劳动的收获与喜悦。

(2)老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小猴们稳定情绪,休息吃“桃子”。

五、课后延伸:游戏“卖桃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9加几。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中的习题。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阈在课堂上练习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要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了”把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5、4、3、2加几。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些计算。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例1(110页),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出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题(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