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艺术论文(实用17篇)

时间:2023-12-07 17:29:48 作者:纸韵

范文范本是指在特定场合下被广泛认可的样例或典型,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论文

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之一便是专心致志的专注精神。古希腊哲学家德诺克利特说过“:对一种特定对象的强烈欲望,使灵魂看不见其余一切。”说的就是这个理。我上高中的时候,在一次期末考试动员大会上我们的一个副校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人的要求越多,注意力就越分散。”班主任成天面对一群学生,这就要求从内心里升腾起为他们服务的使命感,用最美的爱心和最真的激情专心致志地哺育他们,爱岗敬业就是专心的表现。的确如此,当今社会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动摇着部分老师的道德思想。为了追求轻松,出现了无人愿意当班主任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既累又苦,报酬又少,还不如趁闲暇之时做些其他事情。这种想法与“行为师范,德为人表”的师德相违反。我觉得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自觉承担成为师范、人表的道德义务,拥有“专心致志,不慕名利,不谋富贵,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孔子之所以被后人颂为“万世师表”,虽颠沛流离,累累惶惶却教诲不辍,一生始终如一,倾心执教的道义性追求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爱心是情感的表现。

人之初,性本善。无论多么捣蛋的学生,在心灵深处都有一泓清澈的泉水,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慧眼和双手去寻找泉眼,像疱丁解牛似的依其理、取其法,让那清澈的泉水汩汩地流出来。所以情感教育对班主任来说就是要拥有家长的心肠,让心底的爱如莲花般绽放。班级管理教育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那样,兼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让自己既是一位深沉似海的严父,又是一位耐心细致的慈母,只有这样才会把孩子内心的星星之火,燎绕到幸福的彼岸。经努力,最后这泓清澈的泉水终会汇成父母、老师的希望之河。爱心的付出必须无微不至,就好象身上的血液随时渗透到身上的各个毛孔,如有不慎,就会造成肌体的损坏。管理班级爱的河流必须流向班级的各个角落。班主任应时常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上。譬如:那些平日比较顽皮、学习成绩欠佳、性格内向、不爱表现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也有被爱、被肯定、被赞赏、被尊重的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被满足,他们身上平素所难以被人察觉的许多潜能便会奇迹般地激发出来,从而获取出人意料的成功。相反,如果这种欲望屡屡受挫,或是一直受到压抑,一个人身上的潜能便有可能化为乌有,甚至引发悲剧性的惨局。所以对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而言,一声夸奖无异于滋润心田的甘露,可以激发孩子们勃勃向上的生机。

三、交心、换心是实现爱心的桥梁。

走在校园里,时常听到同学们在谈论班里面的事情,他们常用“班头”、“老班”这一类的词语来称呼班主任,我认为这是孩子内心里一种最原始、最朴素的表达爱的方式,看似简单却含义颇丰,显得格外亲切,足以表达你和他们已通过班级这样一个平台融于一体。他们愿意交你这个特殊的朋友,在他们心中,你已成为一块磁石,强有力地吸引住了他们。这时,班主任就应该放下“官”架子,拾起精诚的火种,去深入到班级这块巨石当中,和他们手握手、心对心地交流。教师和学生交流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不是你想和他们说掏心窝的话,他们就会敞开心扉,给你倾诉心声。这就告诉我们须对学生的情况做细致全面的了解,通过家访、观察、开座谈会、看他们的周记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家庭、兴趣、个性、特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寻找到交流的突破口,以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播洒你爱心的种子。我班的杨争同学平时表现良好,从不迟到早退,可最近经常迟到,考虑到她个性很强的特点,我没有批评她,而是通过她的周记了解情况,知道了她最近和好友闹别扭,心里老想这事,茶饭不思,夜不能寝,致使迟到现象屡屡发生。我就找了他的那个好友问清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个同学因临时有事没有按时赴约,致使他脆弱的心灵受到创伤。我先教育那个学生,给他讲信用很重要,有事可以给杨争先打招呼,不能不遵守诺言,并让他向杨争说明原因;后来我又找杨争谈话,先肯定了她把学生友谊看得很宝贵是无可厚非的,并让她一定要原谅好友的过错,从而调整好心态,按时上学,杨争脸上顿时有了喜色,并答应我以后决不迟到,并且和那个好友重归于好。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接触到这些“点子”上,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对职业的专心和对学生的爱心,将在真挚、深厚的情感教育中形成强大的暖流,让我们怀抱一颗宽容心,以交心、换心的方式使这股暖流漫过他们精神的冻土地带,就好像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春天我们用真诚播洒希望的种子,用爱心的雨露来哺育他们,于是,在岁月的轮回中那些正在茁壮成长的生命都能满载辉煌,更加蓊郁芬芳。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论文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过程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恰当利用赏识教育也尤为重要。中学生在思维、品行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正值迅猛成长阶段,由于生活环境、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彼此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作为教师,即要旗帜鲜明地欣赏每个学生每个方面的积极表现,更要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其学步的蹒跚并关注他们“摔倒”的困惑。

关键词:关注;宽容;交流;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和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学习焦虑、学习无兴趣、两极分化严重和差生多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我认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恰当利用赏识教育也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亲和力。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是缓解因学习造成心理压力的'关键,因此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亲和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在学生中有“人缘”。教师的魅力在于其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除了娴熟的教学技能、渊博的学科知识外,教师对待学生应保持热情、民主和宽容的心态,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地位和获取科学知识方面是平等的,对学生的鼓励和赏识就是学生生活中的阳光。而我们这些播撒阳光的人,却总是不自觉地做着“锦上添花”的事情,对那些一直生活在阳光普照下的“尖子生”关爱有加,而对那些渴望得到阳光的“学困生”却吝啬得很。殊不知,我们的一句表扬、鼓励,甚至是安慰的话,对“学困生”来说,都是可能让他们快乐一天,甚至一周的“养料”。其实,教育改变命运,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更加确切。

二、教师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关爱学生。

对于青春期学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教师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历了这暂时的痛苦,学生才会慢慢成熟,从而真正理解老师的用心。中学生在思维、品行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正值迅猛成长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彼此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作为教师,既要旗帜鲜明地欣赏每一个学生每个方面的积极表现,更要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其学步的蹒跚并关注他们“摔倒”的困惑。班主任的爱心能给学生以良性暗示,你的欣赏和宽容会使学生产生有意或无意的情感倾向,并对班主任产生期待和亲近之情。我们应该让学生品尝到教师关爱的甘甜,尝到知识的芬芳。融合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励学生乐观向上,那么和谐的生生关系更能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屡教不改的学生,自尊心往往已经受到挫折、打击,在心理上表现出矛盾、恐惧、不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有话不敢跟老师讲,有问题不敢请教学生,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不敢参加。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决不是放纵或任其自流,而是要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卑感、恐惧感中解脱出来,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还给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以改善和升华,学生就会主动靠近老师,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名演员,无论他有多么深厚的表演理论功底,无论他对演艺技巧多么烂熟于胸,如果不参加演出,他将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班主任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参与班级活动的实践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交流活动和思想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管理,不仅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也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四、对学生多一些赏识,少一些埋怨。

平时我们埋怨学生表现不好,常常是我们心态不好;埋怨学生太懒惰,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勤奋;埋怨学生学不好,常常是我们不愿多想办法帮助学生;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对学生不够耐心。教师不能要求学生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学生,先适应学生,才能改变学生。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我认为教师应把学生看成幼苗,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积极探索教育的科学和艺术,让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从六年级的矮小稚嫩到九年级的成熟稳健,可以说学生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身体和心理成长过程都是在初中进行的。教师就像是蜡烛,只要我们在日常教育中对学生多一些赏识,就能在他们心里点燃希望,会照亮他们一生的行程。

参考文献:

[2]张万祥.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论文

摘要:班主任管理艺术是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自身教育理论修养与教育教学经验融汇贯通的结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的沟通。沟通也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艺术,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总结了一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在班级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第一,倾听的艺术。

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应该学会积极的倾听。倾听的能力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首先要表示出诚意。听就要真心真意地听,对我们自己和对他人都是很有好处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而去听他人谈话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其次要有耐心,一是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二是别人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有可能是你不同意的,但应试着去理解别人的心情和情绪;三要适时进行鼓励和表示理解,谈话者往往都希望自己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在谈话中加入一些简短的语言,如“对的”“是这样”“你说得对”等,或点头微笑表示理解,都能鼓励谈话者继续说下去,并引起共鸣。

第二,观察的艺术。

班主任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可以达到了解其思想状态的目的。《小学班主任》一书中认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越是善于观察,就越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学生。观察力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观察要求能看出学生个性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品质,把它们跟表面的、暂时的、非固有的特点区别出来,并能认识学生发展的基本趋向。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性格、智慧、行为特征。教师应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人际关系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有助于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困惑。例如一个平时上课很专注的学生一段时间里突然变得萎靡不振,上课走神。我注意到这一点后,私下向他了解,原来是家庭矛盾引起的。通过谈心,解开了他的思想疙瘩,又恢复了以前的学习状态。

第三,谈话的艺术。

谈话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功。谈话是一种双向活动,它不仅需要真诚和信赖,而且需要技巧和机智。一要有充足的准备,要明确谈话的内容、方式、目的;二要拉近距离,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因而谈话时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角色,把学生当做朋友,以自己宽厚的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如此,就像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助你步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三要“说服”,不要“压服”,学生有不同的的观点,要耐心分析,谈自己的看法时要婉转,不要用命令的口气。

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小学生需要管的地方太多了,大到世界观的形成、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小到坐立行走、穿衣打扮,如果事必躬亲,无所不管,那就成了保姆的角色,容易陷于琐碎,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成长。要管大放小,分清主次,学生能干的放手让他们去干,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第五,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处理突发事件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正确、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考验班主任的智慧。一般来说,冷静、灵活、公平、幽默、果断等是必不可少的。班里同学的文具总是莫名其妙地不见;刚要上课就发现有一名女学生在哭,没教室就看见两位男生挥拳相向……这些场景在很多班级出现过。如何处理这些事件,是对班主任智慧的考验。如果说平时的教育、管理是淙淙溪流,那么突发性事件就是一朵朵浪花。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突发事件,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切忌以个人喜恶来影响处理的方式和结果。要实事求是、公正无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把突发事件看作坏事,要把它看做一个成长的契机,让当事人和全班同学在问题的处理中有所收获,思想和认识得到升华。

班主任艺术是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自身教育理论修养与教育教学经验融汇贯通的结果。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探索,会逐渐掌握更多的管理技巧,使班主任管理艺术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

教育是慢艺术论文

今年暑假里,我读了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书中说道“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我主要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认识。

一、“慢”而不“怠慢”。

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部分“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生活及其他方面,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

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了,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对待这些问题学生要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比如今年我有一个学生叫贾元瑶,在小学她学习习惯就很不好,又比如现在在郑州二中读初二的李豫征)。

二、“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

这个“慢”,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而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慢,也就是让孩子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

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立竿见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所有反教育的行为都立竿见影。”我以此作为一剂清醒剂,并时时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对待“问题”学生,要宽容,要等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简单粗暴。在具体做法上,这几年我改变了以往遇到他们“作乱”时批评、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当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热情和真心感染他们,以欣赏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基础,拿起表扬的武器,营建“赞美文化”。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责任。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论文

教育,即教书育人,既要教给学生们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教会学生怎样成人,成才乃至成功。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对于中职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想要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特点,掌握工作方法,更要重视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艺术。学生成长,成人远远比成才更重要,学生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真正地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因为年龄和学业水平的原因,中专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如今注重知识的社会大环境下,只要有办法家长都会送孩子们就读普通高中,万般无奈才将孩子送到中职学校来。在五年的中职班主任工作中,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各种各样的家长,本文将我在工作当中的经验加以总结,特与读者分享。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我将学生分成几大类,并从各自的心理特征着手分析,从而进行班级管理。

一、给予学困生、学差生爱的鼓励。

作为老师,理智告诉我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心里也很清楚不应该以学习成绩好坏去定义一个学生,但是在中专生这个群体,确实存在着这种不可忽视的现实。在和学生谈心的过程中,有时我会问他们,你为什么到我们学校读书啊?大部分学生都很沮丧,“老师,你不要和我讨论这个问题了,那是我再也不愿意回忆的过去。”对于学生来说,在家长和学校的灌输下,中考是人生当中的第一次的考验,中考备考过程中,老师的严格要求,家长的殷切希望,都让孩子们背负着喘不过气来的压力,然而,他们却失败了。学习上的失利让学生们丧失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厌学心理。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重新树立起信心,是管理班级的首要任务。学生进校初期,我就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我们的教学安排,中职阶段的教学既包括文化基础学科,又有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和学生的专业紧密相连,很多同学都是零起点。大部分同学没有学过跳舞,钢琴和画画。相比之下,技能课比较容易激发学生们兴趣,操作性也比较强。学习方式上完全不同于初中阶段的文化课死记硬背。在帮助学生弄清楚在中职阶段的学习任务后,班主任要把握好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勇于承认挫败,积极地面对失败,培养受挫能力和迎接挑战的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当中班主任要经常和科任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总是辛苦的。有些同学觉得乐理难以理解,钢琴枯燥无味,舞蹈又天生缺乏协调性。每当这些问题出现时,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科任老师交流,争取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的兴趣在泯灭之前又重新复活。有一次,班上学生告诉我有个同学有辍学的念头,我很震惊,因为这个同学平时学习很努力,很认真。经过了解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学生小时候手受过伤,伸不直,而在舞蹈课上舞蹈老师已经好几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要求学生把手伸直。舞蹈课是学前专业的专业课,学生的自尊心和求学心理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因而出现辍学心理。知道实际情况之后,我和舞蹈老师进行沟通,在有手臂动作的教学过程中,对该生适当放松要求。同时和该学生谈心,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把重心放在钢琴和美术上,让自己有一技之长。正是因为沟通及时,学生安心继续学习,科任老师上课也能因材施教,避免和学生之间发生不必要的误会。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确定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目标,通过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现自己的爱好,培养个人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每年期末,我都会让学生总结一个学期学习所得、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新学期的展望。蹲下身子看孩子,和孩子平视,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我记得一次期末给学生发奖状之后,有个学生在qq空间晒出她的奖状,并说这是她有生以来得到的第一张奖状。那一刻,我内心是很复杂的。那个学生是我班的卫生委员,做事认真负责,和同学们相处也很融洽,但是这样的学生,因为在初中阶段,老师过分地强调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优点,把她归于“差生”这个行列,这种状况加速了学生挫败感的产生,也让学生容易迷失自己,无法给自己准确定位。所以对于中职班主任来说,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忽略学困生和学差生,发掘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前提。

二、给予来自于留守儿童家庭的中职生爱的开导。

孩子的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多中职生来自留守儿童家庭。家庭教育缺失,我们学校每个月有月假,学校要求孩子们回家,每个月和父母待在一起几天,这也是学校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的一个内容。但是却有很多孩子不回家,一问他们才知道,这些孩子父母亲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才回来。有的孩子只有爷爷奶奶在家,有的孩子所有亲人都外出挣钱。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给家庭或孩子更好的生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这样就造成大量“留守儿童”滞留在家乡。由此造成的`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缺失,给学生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它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上和心理健康方面。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他们容易迷失自我,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而不能适应身心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产生自卑心理。因为学业成绩、家庭因素等,学生自信心不足,觉得自己什么方面都不如别人,警小慎微、多愁善感,敏感等。这时,班主任的及时帮助和疏导就起了关键的作用。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中职生往往很难自己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作为班主任来说,沟通又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平时的聊天谈心过程中,说说家庭,谈谈家里人,一般的孩子是愿意和老师分享的。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女生和我说,他妈妈已经五年没回来过春节了,她很失望,她觉得妈妈不爱她。这是让我没有想到的,原来乐观的外表下藏着的仍然是一颗孤独的需要爱护的心。帮她分析过之后,我告诉她,春运的来回车票相当于妈妈半个月的工资,春节期间一般的单位又有三倍的加班工资,妈妈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孩子要学着理解父母。尽管父母因为各种原因让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所以我们更加要努力学习,将来在本地就能找一份好工作,不让自己的孩子今后又成为留守儿童。之后,我又和孩子的妈妈取得了联系,谈到了孩子的心理问题,父母亲尽力地金钱付出,并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孩子需要的除了物质上得给予还有精神上得陪伴。在父母回来陪伴孩子过完春节之后,我明显地发现孩子活泼开朗,愿意和同学们交往了。在学生产生的任何心理问题中,沟通是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对于中职班主任来说,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是稳定班风学风的保证。

三、给予离异家庭的中职生爱的教育。

父母离异是孩子心灵健康的杀手,家教方式会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失去平衡。离异后有的父母把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移加到孩子身上,对待孩子情绪随意;有的家长,忽略了父母分开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和伤痛;有的家长,为了弥补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而无限制地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这些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在孩子的世界里,安全感的缺乏,会让孩子变得异常敏感,产生不良情绪。如果此时又没有得到有力的引导,孩子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心理反应,比如说孤独、自卑、自弃,对社会敌视等心理问题。我们班上有一个女生,因为父母离异,因而非常看重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但是孩子不成熟的社交观以及害怕失去的心态暗示她,与人交往要顺从讨好别人。在该学生与宿舍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自己经常掏钱买零食给别人吃,抢着打扫宿舍卫生,一个学期下来效果却恰恰相反,其他同学觉得她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室友们还开始挑剔起她来。这名同学没有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度,一味地迁就别人,失去了自我,反而恶化了与同学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影响。在了解这种情况之后,我装作不知情的样子与孩子聊天,和她聊宿舍同学,聊我自己上大学那会遇到的困难,将心比心,孩子把自己的苦恼都倾诉给我,打开孩子的心结之后,我对症下药,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针对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班主任应发掘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充分给他们提供机会与同学们相互沟通、相互学习,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亲近身边的同学,放开自我,真诚、坦率地与人交往,交好朋友,交对朋友。对于中职班主任来说,走进每一个缺爱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是保证班级团结的必要条件。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件很讲究方法与艺术的工作,也是班主任对学生爱的表现。与其他普通中学班主任相比,中职院校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更加复杂与艰巨,对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要求更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交流,耐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用合适的方法爱每一个学生,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教育艺术论文

1927年,在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肖友梅,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级音乐高等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音专),上海国立音乐院是我国近代声乐教育史方面唯一的中国自办音乐院校,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许多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都毕业于该校,上海国立音乐院建院初期,蔡元培亲自兼任院长,帮助肖友梅主持该院的初期组建工作。1928年以后,肖友梅才亲自担任代理院长、院长。肖友梅担任代理院长以后,亲自督导声乐教育工作,在当时,上海国立音乐院聘请了许多中、外著名的顶级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方面,成绩斐然。1928年,萧友梅找到周淑安,希望她能担任学院的音乐教导主任,在萧友梅的诚意聘请之下,周淑安欣然应允。当时,学院的小提琴组、钢琴组主任都是外国人担任,由一位中国女性来担任声乐组主任,大大出乎别人的预料,周淑安的名声,在学院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引起了众多学生以及老师的关注。周淑安上任声乐组主任后,不负众望,以渊博的学识,旺盛的精力以及极大的工作热情,超负荷地工作着。周淑安工作积极,一丝不苟,她除了教声乐主科外,还指导学生视唱练耳学习,同时,在举办音乐会时,还担任合唱指挥。除此之外,周淑安还出任学校的音乐联系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在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周淑安还主动为学生做音乐伴奏。在很多音乐会的比赛场合,都会看到周淑安伴奏的身影。周淑安的精心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充实了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了解声乐艺术作品,她的辛勤劳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学习声乐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声乐的理解能力。周淑安不仅注重教学,还注重理论研究,在学贯中西的基础上,周淑安还悉心研究传统戏曲,认真学习民族戏曲的美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她仔细研究民族戏曲的特殊表现手法,追求声乐艺术的民族艺术气韵和中国艺术意境。她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获得了众多学生的赞誉,也为她赢得了良师的美名。对于学生音乐天赋的挖掘方面,周淑安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她知道怎样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周淑安不仅认真负责,还善于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她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了如指掌,学生中谁的声音太粗,谁的鼻音太重,谁音调不准,谁又容易跑调,周淑安都心知肚明,她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主动挖掘学生音乐天赋,为每位学生规划不同的音乐学习计划。她耐心地为每一位同学指点迷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周淑安自身的天然音质不算美,并且声乐教学时的音量也不够饱满,但是,她能够坚持刻苦训练,弥补自身先天之不足,同时,加上她掌握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还是在声乐艺术教学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周淑安教的许多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吐音咬字十分清楚。周淑安的教学十分严谨,她一直用科学态度对待声乐艺术,就算是演唱外国歌曲,也是一丝不苟“,以字行腔”,她坚持“以字行腔”的教学原则,连外籍教师都赞赏不已。

二、周淑安对中国现代声乐发展的影响。

周淑安不仅具有极高的敬业精神,而且爱生如子,体恤自己的学生。其中,著名音乐家胡然先生以及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唐荣枚先生都曾经受到周淑安的关心和照顾。胡然先生自幼喜欢音乐,学习用功,但是家境困难,为了节省车费,胡然先生每天都要徒步上学,但是他的家离学校很远,即使坐车还要半个小时,周淑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胡然买了一个季度的车票。而这个票钱相当于周淑安一个月的工资,后来,音乐学院聘请到俄国籍男低音歌唱家苏石林担任声乐老师,周淑安立即领着胡然先生去见苏石林,她以学生前途为重,让胡然转到苏石林班上继续学习,而正是这次机会,造就了胡然先生成为我国近代音乐界的男高音歌唱家,并且胡然先生继承了周淑安的教育思想,创建了湖南音乐专科学院,成为了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周淑安重点体恤的'学生中,还有一位名叫唐荣枚的学生,周淑安了解到唐荣枚家境清寒,交不起学费,就找到校长说明情况,申请特批唐荣枚每学期只交1/3学费,由于周淑安的精心关照,唐荣枚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后来成为著名的现代音乐艺术家、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被称作“延安夜莺”。

周淑安与肖友梅等老一辈音乐家们,共同开创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为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淑安的一生,对中国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她不仅和肖友梅等老一辈音乐家们,共同开创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还培养了大批音乐骨干和声乐艺术人才。20世纪40年代,中国声乐界“四大名旦”中的郎毓秀、喻宜萱、张权都是她的高徒,著名音乐家、女歌唱家唐荣枚,杰出的声乐教育家胡然,以及声乐艺术家洪大琦、劳景贤、孙德志、吕骥等都曾经接受过她的教诲;她的教学不仅质量高,而且学生进步快。学生身上存在的声乐问题,周淑安几个星期便迎刃而解。由于周淑安教学质量高,并且师德高尚,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尊敬和爱戴。周淑安将一生的精力投入到我国的现代声乐教育事业,她教学态度认真负责,在声乐艺术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获得了众多学生的赞誉,她为中国现代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品德和学识,受到了人们的高度称赞,她的事业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在一代代学生中延续,对中国现代声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俄罗斯钢琴教育与粤西中高级钢琴教育比较研究艺术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粤西地区钢琴教育发展较缓慢的状况,从粤西地区的艺术环境、钢琴初、中级教育和高校教育等多方面同白俄罗斯钢琴发展做出比较,找出粤西钢琴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粤西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引言。

中国现代钢琴教育,从纯粹意义上来讲经历了不到百年的时间,虽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和西方音乐大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笔者曾先后在白俄罗斯和我国粤西地区留学和任教,对二者之间差距了解颇深。本文力从中国粤西地区和白俄罗斯中高等音乐教育层面分析,找到差距,希望对粤西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1从钢琴音乐艺术的环境看二者差距。

白俄罗斯是前苏联分裂时所产生的一个国家,它传承了前苏联和欧洲优秀的钢琴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独成一派,为世界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白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是近乎全民的音乐教育,仅明斯克一个城市就有十几个由政府出资,装修华丽的音乐厅和歌剧院,每天都有歌舞剧和钢琴音乐会上演,且票价低廉,一公斤胡萝卜的价钱就能换到一张豪华音乐厅演出的歌舞剧门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音乐会的形式,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激发孩子心底对艺术的渴望与追求,艺术工作者更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无比尊敬。

粤西地区地处较偏,经济相对落后,钢琴教育起步较之全国更晚一些,其民族分布比较分散,语系较多,语言千差万别,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重商思想比较严重,弃学从商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外交流高层次艺术文化生活贫乏,无专业音乐厅艺术博物馆,也无专业性的钢琴音乐会、歌舞剧、艺术交流会,艺术一直被作为教育的冷门。

因此,要振兴粤西地区钢琴教育,还需从公共艺术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加强专业的演奏厅、歌剧院的建设,积极引进外来钢琴教育人才及先进教学方法,促使钢琴艺术由贵族化向全民化发展。

2.1从钢琴的教育体制来比较二者差距。

在白俄罗斯,从小学到音乐学院,钢琴教育是在学校完成的,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基础的同时,还要进行较系统的乐理知识和试唱练耳的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得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钢琴技巧能力同时得到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白俄罗斯,基础教育是免费的,通过国家考试考上音乐学院的学生是不需支付学费的,并且国家会按月给予每个学生发放生活补助。

在粤西地区,一方面:从小学到高中,音乐一直被作为副科,每周仅一节,音乐课内容是简单的歌曲学习,迫于应试教育和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为文化课让道,以至于许多高中即将毕业的学生不认识五线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艺术被作为富裕家庭的奢侈品,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家庭孩子的爱好。高昂的钢琴学习费用是一般家庭望尘莫及的,由于艺术的商业化,使得相对贫困的家庭,许多有天赋且热爱艺术的儿童因为没有支付学费的经济能力而与艺术擦肩而过。因此,要提高粤西地区钢琴教育,必须加大对初高中音乐基础教育、钢琴基础教育的投入,可以采取在学校设立钢琴业余学习班的方法,使钢琴教育依托学校,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降低钢琴学习的个人经济负担,要坚决摒弃钢琴教育商业化。艺术是纯粹的,是不能够掺加任何杂质的,是人类灵魂深处迸发出的火花,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抢夺。

2.2从师资方面来看二者差距。

在白俄罗斯,学生的钢琴生涯是在学校开始的,从学习钢琴伊始,便跟随经验丰富的教授学习,教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当年需要完成的计划和毕业计划,教师在教学上,更是表现出对艺术的高度敬业,从落键的每一个声音要求,到每一个乐句的阐释,再到整体作品风格的把握无不要求的准确到位。严格的要求,使得学生弹出的每个小曲子都非常严谨且趣味十足,都能随时参加表演与参赛。

粤西地区具有钢琴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初级钢琴教育大部分是在以营利为目的琴行进行,由于教师资源匮乏,琴行仅把钢琴教育作为一种经商手段,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较低,根本不顾教学质量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使琴童从学习一开始就误入歧途,频繁换老师,频繁趟“剩饭”,甚至辍学。因此,初级钢琴教育教师队伍的规范培养与扩大尤为重要,只有建立钢琴初级教育者资格认定体质,大幅提高钢琴初级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并积极引进外来教育人才,规范钢琴初级教学,才能使粤西初级钢琴教育健康发展。

3从高校钢琴教学来看二者差距。

3.1从高考制度来看。

从高考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高考艺术热和钢琴热席卷中国大地,由于艺术生高考监管体制还未健全,高考不看专业看关系的现象便应运而生,学生高考前争先恐后地支付天价学费寻求名师“指导”,以便考试时能得到一点“特殊关照”,各个地方的高中艺术班教师纷纷到广州办班,并硬性规定自己学校的高考生停课参加短期培训。一时间各种各样打著名师名号的考前辅导班林立,十几天的短期培训,收取的学费也是相当可观的。渐渐地艺术成为一种考学工具、赚钱工具,艺术氛围越来越浮躁。

这种现象在白俄罗斯是不存在的,白俄罗斯的考试是非常严格的,专业的考试监考小组是首府音乐学院临时指定的有相对资质的教授和当地各个学院临时指派的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师的`指派具有不确定性,而在监考小组之外还有督察组,严格监督整个考试的进程,一旦发现监考人员的作弊现象,将给予严厉的处罚。

3.2从高校教学资源来看二者差别。

在白俄罗斯艺术类大学里,一般一个老师只带5到6个学生,每个老师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场专场音乐会或协奏音乐会,每场音乐会都会邀请业内人士和自己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了对艺术的纯粹的向往。在平日的教学里,教师对每个曲子的讲解都非常细致,大到时代背景,乐曲风格,小到每一个音的触键,每一个休止符的停顿都细细讲解,虽然学生在每个学期弹的作品有限,但完成的曲子基本每个都是精品。在平日的一点一滴中,养成了学生对乐曲处理认真细致的习惯和对艺术的敬业精神。

在我国,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许多高校不断的扩招,高校学生数量激增,而教师资源有限,钢琴课又基本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艺术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教师生疏了自己的专业技能,钢琴教师会教不会弹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普通高校,教师只重视钢琴手指技巧和钢琴即兴伴奏,而忽视音乐本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乐曲背景的分析,乐句的分析,和声的分析,风格的分析,而简单地认为,钢琴乐曲处理就是速度稳定,不错音,不错拍,这些只能把学生引入音乐机械运动化的误区,弹奏的作品一味的追求多、大、难,不注重音色控制,养成学生毛躁的毛病。

因此,要使粤西高校钢琴教育健康发展,必须要在加大对高考的监管力度的同时,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规范教育市场和社会办学行为,清除危害艺术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在高校内部应减少高校教师一对一授课数量,注重提高高校钢琴教育者自身知识理论水平和钢琴演奏水平,从各个方面作好教师的表率作用,使钢琴教学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有效突破口。

4结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振兴粤西音乐钢琴教育,须加大专业艺术设施的投入,加强音乐厅、歌剧院等基础性设施建设,规范初级钢琴教育,拓宽小学音乐课内容,加强对考级、比赛的监管力度,减轻高校教师工作量,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同时还必须积极引进西欧先进的艺术文化和艺术人才,通过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促使粤西音乐钢琴艺术教育尽早与国际教育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粤西钢琴教育水平,使粤西钢琴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逐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孙童,明道.钢琴艺术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

[2]蔡江宁.钢琴考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昌吉学院学报,(1).

[3]葛德月.钢琴教学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论文

摘要:小学班主任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必须迎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而具体的语言引导,实现清晰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

班主任应该和科任老师进行有效沟通配合,保证管理和教育的针对性,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电话或者面对面沟通交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应该采用区别对待的谈话交流。

班主任是伴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师益友,他在学习上对学生谆谆教导,在生活上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专业的教学知识和丰富的沟通技巧,将班级的管理和教育艺术化。

小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和班主任之间产生代沟,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更需要强调艺术交流和沟通技巧。

小学班主任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必须迎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而具体的语言引导,实现清晰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小学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具有非常显著的年龄特征。

小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年龄都很幼小,对于外界事物还处于懵懂期,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的时候必须充分迎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保证沟通交流过程中的简单化和清晰化,避免小学生陷入逻辑絮乱中。

小学班主任在讲道理时,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反馈和关注焦点,保证小学生能够在理性交流和正确思考的状况下进行正常谈话,减少专制的管理和粗暴教育对学生的伤害。

(二)具有非常具体的语言特色。

立足于小学生的受教育角度,选取小学生习惯的交流语言和社会元素,保证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能够触动小学生的心灵深处,而诸如“喜洋洋”、“熊大”等生活元素能够降低管理的门槛。

(三)具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思路。

管理和教育最大的通病就是言之无物,不能做到以理服人,最后只能将管理和教育流于形式,或者成为了班主任强调自身管理权威的工具。

小学班主任在做管理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通过事实说话,保证管理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学生通过管理和教育的艺术手段得到良好的教育,将整个管理和教育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体现管理的力度和细化。

在深入理解小学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的特征后,需要班主任加强与科任老师、家长和问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艺术的实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小学生的自律行为比较差,课堂教学纪律很难得到贯彻执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大打折扣。

小学班主任应该和科任老师进行有效沟通配合,将班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学习状态向科任老师及时通报,帮助科任老师进行有效管理和约束。

而小学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科任老师的反馈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在学科学习成绩上各有不同,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区别对待,做到个别辅导,一视同仁,保证管理和教育的针对性。

家庭是第二教学课堂,而家长的言传身教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深层次影响。

班主任应该采用倾听的艺术形式,及时和家长电话或者面对面沟通交流,充分展现自己对于管理学生的重视,引起家长的好感。

在交谈过程中,班主任要保持必要的耐心,仔细倾听,及时反馈,从交谈中提取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举止向家长进行通报。

最后,教师对于家长要保持适当的鼓励和理解,体谅家长在生活中的管理困难,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和教育中来,保证家长能够听得进去、说得出来和做得仔细。

(三)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沟通及诊疗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重点就是问题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体现在问题学生的管理上,严禁体罚和带有侮辱性的词语辱骂学生,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更加需要班主任提高管理和教育的艺术手段。

首先,班主任需要认真观察问题学生的行为举止,达到了解其思想状况和学习态度的目的,剥离出其厌恶学习和课堂管理的特征状况,仔细归纳总结。

其次,班主任不能将问题学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可以个别指导,但是切忌在班级场合对学生大声斥责或者变相体罚,应该多加以鼓励和交流,引导他们融入到班集体的正常学习生活中。

最后,班主任应该讲究谈话的艺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应该采用区别对待的谈话交流,加强对比、类比和激励的手段,在谈话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明确谈话的内容和方式。

三、总结。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具体的工作,它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更要采用艺术的管理和教育技巧。

我们的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掌握管理和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花.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05)。

[2]柳晓燕.探析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j]考试周刊,2016(57)。

摘要:社会经济的转型,全球化与价值多元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惑和挑战。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者,面对一群既有同龄人的共性特点又有自身特质的幼专生,理应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走进学生心灵,讲究教育艺术,不断优化学生德育工作,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键词:幼专生;德育;特点;艺术。

社会经济的转型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巨大变化,全球化与价值多元化带来了道德教育的诸多困惑。

如何应对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对新一代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这是学校德育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身为一所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班主任,面对一群兼具当代青少年的共性与个性特点的学生,笔者深深体味到了之中的困惑和挑战,也更明确地认识到: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者,只有立足当下,全面研究社会大环境,深入了解教育对象,适时调整方式方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才能将德育工作做到实处。

1把握学生特点,走进学生心灵。

当今的青少年是真正跨世纪的一代,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美学趣味、价值追求,与前几代人有明显不同: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想法独到,具有批判意识,有较强的平等观念,兴趣爱好广泛。

同时,这一代人也有明显的`弱点:成就期望值不高的人较多,个性强且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部分独生子女在自我认知上存在障碍;缺少创造性、独立性、勤劳勤俭等方面优点;学习需要中认知需求较低。

幼专生的年龄大致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他们除了兼有同龄人的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质。

作为未来的教师,更肩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

因此,与其他各类学校的同龄学生相比,加强幼专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另外,幼专生在社会性心理发展方面有以下较为突出的特点:一是心理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这种主观的独立性与客观的依赖性的矛盾,使学生常常表现出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不平衡现象。

二是心理的闭锁性和强烈的交际需求的矛盾。

心理的闭锁性是青春期最显著的特征,她们不轻易吐露真心,从而产生孤独感和烦恼。

她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不足,又不懂交往的技巧,因此,必定会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从而表现出自卑、孤僻、封闭、害羞等心理。

三是强烈的交际需要与生活环境单一的矛盾。

为农村音乐教育插上翅膀艺术论文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字、二是文字、三是音符。”先人孔子早在《乐记》中就提出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说,说明音乐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这些都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说教育是创造一代新人的主要手段,那么音乐教育则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我们的国家在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在飞速前进,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地创造着傲人的成绩,孩子们的音乐水平大大提高。但欣喜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占我国总人口56%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对于他们的音乐教育却还远远“在路上”。

毫不讳言地说,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甚至很多学生家长在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开拓方面,思想仍不解放,认识仍较模糊,执行仍不坚决,措施仍不过硬,致使我国的农村音乐教育处于较为落后而不能让人满意的状况:教师严重缺乏、音乐课得不到重视等等。

且不说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我所身处的农村地区还算富裕,但人们似乎在骨子里就充满了对音乐教育的不屑认为“音乐”只是旁门左道,文化学习才是重中之重。在如此的思想氛围渲染中,很多即使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的孩子们也不会、甚至抵触参加陶冶情操的各种课外音乐活动训练。而音乐课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只是休息一下,消磨消磨时间而已。

新的形势下,加强健康向上的音乐教育,进而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全党全民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光荣任务,更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神圣历史使命。作为一名从事农村音乐教育10余年的小学音乐教师,我愿担任起这神圣的使命从自身做起,立足于学校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陶冶其心境、拓展其审美。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受音乐的启迪与陶冶,让我们的音乐教育“量”与“质”并存。

为此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下是自己对农村音乐教育的一点看法和做法,愿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为我们的农村音乐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努力提高自身音乐素质,以个人魅力感召学生。

农村的音乐教师们由于人员配备不够,几乎都是身兼数职。总之,是缺什么学科的教师,音乐教师就顶替上。“我是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通常是很多农村音乐教师自我调侃时的一句笑谈。因而,农村的音乐教师们剩下的课余时间往往是很有限的。但,要懂得为自己充电的重要性,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并永远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自己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才能以个人魅力感召学生,让学生愿意跟着你走进陶冶心情的.“音乐殿堂”中。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无论有多少学生是怀着消极的情绪或者”玩”的心态来上课的,音乐教师首先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要集所有之方法,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我们的音乐学习之中。

1、首先,让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抒发情感,并以此感染听众、教育听众,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参与,强调感受和体验,在感受体验中引起情感的共鸣,激发学校兴趣,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为此我准备大量的音乐作品让让学生欣赏,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品位。

2、其次运用好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听磁带,外加老师对作品的简单讲解,课堂往往显得枯燥、单调,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就会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尤其是较长的音乐作品,学生更是没有耐心。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则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及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为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我通过自学(看书、上网)请教计算机老师等多种方法,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会在我的努力中慢慢爱上音乐课。

3、再次,注重分层次教学。

上课前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具体班级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要求老师要有很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及临场驾驭能力,能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加以引导。

当然,我们更应重视音乐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这样,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的氛围,化音乐知识于潜移默化中,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与我共唱、与我共跳。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

三、做好课外各种音乐活动小组的组织、训练工作,展示学生艺术风采。

无论农村的部分家长们怎样看待音乐活动小组、怎样看待我们的训练工作,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地组织好、训练好。常以多年前小香玉带领她的“鼓娃们”跳到中央电视台,来激励我的队员们。我一直坚信:农村与城市的孩子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的。所以,我们的孩子们在舞台上,也一定能像城里孩子一样飒爽。因此,为展示学生们的艺术风采,我会以学校每年举行的“校园文化周活动”或“庆六一文艺汇演”为契机,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每当看到孩子们的表演,其实不光家长心中充满了自豪感,我心中更是充满了无比的成就感。

音乐与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我希望我们农村的孩子们个个都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但更希望他们在音乐的陶冶中,能更快乐地学习、生活、成长。人们的观点都是长久积淀的,要陡然改变,必定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要真正全面地提高农村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喜爱、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与感知,必定是个长期的过程。而这其中,少不了我们农村音乐教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我能作为其中一名,感觉无比庆幸。

我愿为我们农村的音乐教育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农村音乐教育插上一对翅膀,让它带着我们的孩子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论文

在教育制度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功能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还包括组织班级和管理班级。班主任的水平高低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提升班主任自身的管理和教育水平,除了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教学知识,还需要班主任在长期的教学氛围中养成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管理教育方法。本文以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为论题,主要集中于初中班主任这一班主任群体进行描述。

一、初中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需要看淡名利带来的诱惑。

和其他初中教师相比较,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复杂,而且非常繁琐,在工作进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琐事和名利得失而搞得焦头烂额,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受到影响,那么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上面,就会因为焦躁、急切的心态无意识地伤害别人。对此,笔者认为,初中班主任应该对名利保持一种平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首先要正确看待班主任的工作,工作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服务于学生,而不是为了获得名利就去担当班主任。其次,学校等教育机构应该就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给予一定的奖励,这将会激励其他班主任更加积极地做好本身的工作。

2.要养成科学的教育理念。

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科学的教育理念可以科学、正确地引导其在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做出恰当和合理的判断。例如:科学的教育理念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有一颗献身教育的心,除了要学习本教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国内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实践经验,就存在的问题充分整合自己的意见,然后呈交相关部门。

1.积极调用班干部的积极性。

与初中班主任亲自管理学生相比,选拔班干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无疑是一项很好的管理办法。班干部作为学生学习中的一部分,往往会熟悉学生的学习动态情况,在管理上,与其他学生也有许多的沟通话题。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班干部的重要性,聚焦班干部管理办法,采取民主决策的形式,选拔班级委员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到充分的自觉性。

2.科学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中,班级是最小的构成单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班级就不需要自身的班级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除了成文制度之外,还需要设定一些非成文制度。前者主要指代一些班级班里的常规内容,后者则是指代针对班级学生学习氛围、习惯等等内容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

3.把握好班级管理的度。

初中班主任要想做到让学生信服自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保证班级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只有基于这种公平性原则展开的管理工作,学生才会去认同,去接受;其次,班主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氛围。一般来说,一个班级有多个种类的学生,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就需要把握多种管理方法来逐个击破,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切身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其的“爱”。

1.要对学科知识有充实的'储备。

初中班主任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本身的职责除了增加的组织和管理之外,还有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学。要想做一个优秀班主任,除了要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之外,还需要对本科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充实的知识储备。只有地基夯厚了,路面所能承受的压力才能无限制地扩大,在成功的成绩面前,班主任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能随之提升。因此,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及时充电,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2.要学会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班主任要做好学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深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从第三者的角度,对这些因素进行客观的总结和归纳。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兴趣所在。比如:一些学生不喜欢物理化学,反倒对历史、地理情有独钟,因此,班主任可以收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主动帮助这些学生参与这方面的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制定出不同的学习阶段计划和学习成果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些要求的时候,班主任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其有充分的自信心和满足心,不能达到的话,班主任也要激励其不能放弃,在空闲时间,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课外辅导。只有切实做到这些,班主任的教学才能顺利展开。

四、结论。

初中班主任除了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之外,还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在教育中管理,在管理中教育,只有真正用心去做的班主任才能被称为优秀班主任,才能被学生和家长接受。

参考文献:

[1]曹吴梅.关爱留守少年的健康成长――谈谈初中班主任工作[j].文教资料.(01).

[2]陈英.初中班主任的差生转化工作[j].学园(教育科研).(15).

领导艺术论文

通过水袖的教学,使学生扩展肢体的表现力,通过表演者的肢体实现不同力量、幅度的转换,挥运水袖展示无限的形态美。

锻炼学生身体内外各部分间的协调和配合的完美性。

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人文精神和意蕴的熏染,在挥运中展现自我,放飞梦想。

谈起水袖大家并不感到陌生,相传关于水袖的舞蹈源于汉而盛于唐秩于宋元,而后水袖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中一种特技,在传承两千余年的今天,水袖是中国古典舞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它的运用继承和借鉴了戏曲中独特的形态、鲜明风格的表现。

随着水袖自身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逐渐脱离了戏曲表演的程式,更加注意水袖的舞动性。

在舞蹈语言中,水袖是舞者抒情达意的重要媒材,而今中国古典舞中水袖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凝结为中国古典舞的一个标志,使观者望而即知此舞为何。

所以,水袖的运用是舞蹈表现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于教学而言也是一门重要的训练课题。

“翩若惊鸿,宛若蛟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中将飘逸清美的水袖特征一语点破。

这是水袖独具的艺术语言,就传承和发展这一部分而论,两个重要的要素不得不提——即肢体力和表现力。

肢体力是水袖挥运的作用力,挥运的形态美是独特的表现力,此两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容,通过肢体力的运用才能施展水袖独特的表现力。

若水袖仅仅被局限于一种程式而言,这样舞蹈语言表现出来的节律美反而流于形式,丧失自然而然的韵致。

在对于肢体力的训练和表现力二者的关系而言,我认为,两者间相互承载密不可分,水袖语言性成于肢体之力而流露于表现力,艺术语言承载着肢体形态和思想情感。

就水袖的教学而言,京剧大家王瑶卿讲形体表现有三大要素:表情看眼睛、动作看水袖、身段看脚步。

由此可知水袖基本功是衡量表演者功夫深浅和艺术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虽说王瑶卿先生提出的观点是针对戏曲表演而言的,但舞蹈表演亦同样受用。

学校舞蹈基本功是培养艺术表演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水袖的基本功能对学生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在水袖教学中系统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教学中肢体力的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协调“三节”是外部力的转换。

所谓“三节”即是肢体关节的“起、承、转、合”的关系。

若以人体为喻,则头部为稍节,腰腹部为中节,脚足为根节;以臂膀为力,则掌指是稍,肘节为中,臂膀为根;下肢则以脚足为稍,膝关节为中,胯为根。

训练稍、中、根节三者协调是形体动作的根本。

“三节”的规律表现为稍节起、中节承、根节合。

重点训练中要求头、腰、脚三段力量均衡,其次是脚、膝、胯的协调统一。

再次是腕、肘、肩的承接。

教学中要掌握各个部分的主次、力量强弱、幅度大小等关系。

是通过以局部练习为“点”,各个点熟练协调成“线”继而成“面”。

水袖的教学方法是“由点扩面”、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

二、“六合”是挥运的关键。

“六合”以内外“三合”为分,内“三合”指:心意合、意气合、神气合;外“三合”则是手脚合、肘膝合、肩胯合。

心、意、神、气的协调和交融是水袖的蕴涵,手、脚、肘、膝、肩、胯诸部的协调是展示水袖“长袖善舞”的韵美。

“六合”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内外完美的协调是水袖自由挥运的关键所在。

三、律动是挥运的技巧“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是诀窍,水袖挥运以律动来体现,律动体现为“相反而相成、相克而相生”。

“反衬劲”是修长水袖的用力点,逆向取势可以产生千态万状的动态美。

四、“字”是基本形态。

所谓“字”形态是水袖练习的基本动作形态,单一的“字”是掌握水袖的入门基础。

熟练掌握可以进行发展变化,不同角度、不同组合的训练可以达到千变万化的形态美。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单一的“字”形态是丰富姿态的母体。

形态练习仍然体现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特点。

五、水袖的其它技法。

水袖除了掌握上述所论的基本要点外,还有撑、冲、扬、抖、挑、勾、拨、掸、甩等具体技法。

它们都是多种基本要点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而产生的丰富性。

出袖、收袖、扬袖、绕袖、搭袖、撇花等技巧都要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六、挥运的内涵。

个性是艺术的独特魅力,学生在训练水袖的灵秀、圆畅、飘逸、洒脱等方面感染性灵。

启发学生从性格情绪等特殊性中发现自己,喜、怒、哀、乐是水袖表达内心的重要语言。

教学训练中,重点强调“情”带“动”,产生“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具体教学,能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水袖的艺术语言。

教学训练让学生掌握水袖的技巧,利用水袖的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学生身体内外的艺术修养。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舞蹈打下扎实的基础。

闽剧早期经典剧目渊源流变简论【2】。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诞生于古闽县、候官县,在福州十邑及宁德、三明、南平等部分县市流行,是福建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到如今已走过了四百多年的历程,一大批优秀的闽剧作家,改编传统剧目,编写新戏,使这个古老的剧种依然充满了生机。

下面试选取历史最为悠久的三部经典传统剧目,探寻渊源,考证流变,梳理其在现当代的重要改编本及演出情况,并加以点评,以小见大,展现古老的闽剧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概况。

一、紫玉钗。

闽剧中流传最久最广的古典剧目之一。

作者相传是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翰林,但姓名难考。

而经《闽剧志》编辑部考证,疑为明末福州名士曹学佺所作。

故事取材于唐代蒋防所作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继承了它的悲剧精神,延续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以悲剧结局。

主要剧情为李益客居长安,与霍王庶女霍小玉相恋,结为夫妻。

后李益回乡探亲,另娶望族之女卢氏。

霍小玉相思成疾,耗尽积蓄,无奈遣婢浣纱典当定情之物紫玉钗。

义士黄衫客知悉,义劫李益至霍宅,霍小玉业已病笃,见李哭诉其负心后气绝身亡。

该剧批判了李益的负义,对无辜被弃的痴情女霍小玉以深切同情。

全剧情节人物都极其精简,主题突出,以唱为主,在唱词中叙事抒情,重点渲染了女主人公霍小玉在李益负心后的哀伤悲苦,曲词华雅,哀婉动人。

其“曲文乐谱,在闽剧中均居最上乘”“其乐调渊穆淡远,曲词悱恻缠绵,较乱弹实有过之无不及”。

邹有年有首题为《过石仓观剧》的诗,记载了该剧演出时情景:“声色传诗篇,具有风人旨,神明约昭旷,吐辞斯远鄙……作使皆名娟,携来亦佳伎,情爱苟适场,何悔鸡与雉。

”足见《紫》剧之优美。

从闽剧音乐上看,它包括了全部基本的逗腔曲调,是逗腔音乐的典型作品,“凡童伶初习儒林,都拿《紫玉钗》一剧开蒙”“学习闽剧的人无不把它奉为圭桌,作为必学的课本”。

清光绪二年(1876年)前后,儒林班首演此剧,之后平讲班相继开锣。

传本有两种,一是黄衫客先出场的福州集成堂本(1876年)和福州九庆堂本(1904年);一是洗纱先出场的折子戏。

最早为张晚青订正的龚礼逸《紫玉钗》参校本(1932年)。

后有陈鹤章的修订本(1944年),及胡孟玺的.校订本(1949年)。

此外还有评话本《紫玉钗》流传。

嗣后,林步瀛参照福州评话本及折子戏唱词改编的全本戏(1926年),由闽班旧赛乐演出。

1952年,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按折戏排练,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汇演,并为大会作展览演出。

1957年,剧作家陈启肃据明代汤显祖传奇《紫钗记》和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福州九庆堂本,重新改写成十二场全本大戏。

开头列表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

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改为才子佳人相爱的模式,男主人公李益由负心变为坚贞,但仍保留了悲剧性结局。

悲剧主因由李益的负心,变为卢太尉玩弄权势,强拆散李霍,主题也因此改为批判强权邪恶势力。

主要剧情变为唐高门才士李益,与寒门霍小玉相爱喜结良缘。

新婚之夜,官差报喜,李益得中状元,小玉担忧李益出外做官夫妻分别。

因此,李益为谋留京任职,请卢太尉帮忙,未料到卢太尉却看中李,欲招其为婿。

李婉拒后,卢太尉于是怀恨在心,公报私仇,计拆霍李,令李入赘卢府。

黄衫客侠义相助,李霍才得以相见并消除误会。

卢太尉遣人追至霍家并胁迫李回卢府,混乱之中久病的霍小玉悲愤吐血,香消玉殒,最终悲剧收场。

改编本1959年由福建省戏曲巡回团闽剧代表队排演,并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

二、间祭。

闽剧传统剧目。

作者清咸丰生员邱庆禧。

根据郑丽生《明清两代福建戏曲作者考略》一文考证,此剧约作于光绪十二、十三年间(1886—1887)。

咸丰、同治年间的文儒班,演唱以《紫玉钗》为首的逗腔曲本,但唱词过于典奥,不够通晓,难以得到广大普通市民广泛接受。

针对此弊端,光绪初年,后起的达云霄、驾云天等12班剧组,改进唱腔,注重曲本的通俗化,《墦间祭》因此应运而生。

邱庆禧根据《孟子·离娄》里的一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编为戏剧,杂进“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一节,主要讲述齐人好逸恶劳,却常向妻妾夸耀他每日在富贵人家饮宴酣醉。

其妻怀疑,一日便跟尾随其至东郭墦间,见齐人向祭墓人华周妻、杞梁妻甚至向守墓的墓客乞食,愿为孙子,恬不知耻,丑态百出。

而齐人回家依然厚颜夸说,其妻羞怒万分,当面痛陈齐人丑相,劝诫其夫,令齐人幡然悔悟,誓言改过自新。

结局虽然有些仓促,流于俗套,但全剧不长,剧情集中紧凑,曲调以飏歌为主,唱词道白,多为福州方言,颇多警句。

剧中华夫人与婢女春香的八段盘关调唱词则雅俗共赏,清新明快,平仄和谐。

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福州演出时,即深受欢迎,观众屡看不厌,历久不衰,成为民国间闽剧、清唱的传统剧目。

民国初长乐“汾溪鞠社”诗人刘仲珊、施子衡两位听曲行家观后赋诗称赞:“不向孟尝门下游,吹箫也自算名流。

须知暮夜潜踪者,狗盗鸡鸣更可羞”(刘仲珊);“富贵黄粱总一丘,眼前白骨昔王侯。

九泉涓滴容分惠,醉饱何须妻妾谋”(施子衡)。

福州著名文史学者、民俗专家、诗人郑丽生先生将《墦间祭》与《紫玉钗》并举,赞誉有加,称为“窗下”剧本力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领导艺术论文领导艺术论文字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作为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领导者角度出发,如何用好人、用对人,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则是领导者日常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领导艺术中的一种,领导用人艺术是其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做事成败的核心所在。换而言之,讲究用人艺术,能用人、会用人的领导者,才会胸襟开阔、不拘小节,以国家为重、人民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才会以包容之心,吸引广大贤能,才会真正重视和关心人才。

一.选“才”依据。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对此,如何选出“出类拔萃”的人才,主要取决于领导的选“才”依据,具体分析如下:

(一)爱才之心。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用人过程中,其根本前提在于具备一颗爱才之心,能够将党的事业与民族的千秋大业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用人中做到公正廉明、礼贤下士,吸引更多的人才为己所用。

(二)要知人善任。

作为领导用人艺术的最高境界,知人善任不仅关系着人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同时还关系着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者在“善任”前,首先要“知人”,即了解自己的部下、关心自己的部下,对他们的特长及工作能力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同时结合着岗位需求,对其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有容才之量。

领导在选拨人才的过程中,应须知用才不易、容才更难的道理。任何一个人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优缺点的突出是成正比的。作为一名领导者,在用人时除了站在各个角度接纳不同的人才外,还要对不同性格的人才采取与之相符的领导方法,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求才若渴的意识,善于营造一种才尽其用、宽松和谐的环境,一种干事成事的氛围,团结一致,共同前进。

(四)要注重育人。

领导者要注重培养、教育现有的人才和潜在的人才。通过授权、增加工作难度、设定较高目标,给下属提供一个锻炼、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增进下属的才干,有利于培养干部;通过重用年轻人,在他们身上适当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早日脱颖而出。

(五)有效激励。

在调动下属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励起着直接作用。一般来讲,在常用的激励方式中,可以将其分为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大类,在实际应用中,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应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领导者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能力与潜能。

(六)适当的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运用的好,就能起到“表扬一个人,鼓舞一大批;批评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作用。运用的不好,就变成了“表扬一个人,打击一大批;批评一个人,灰心一大片”的作用。可见,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领导者多动脑思考,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方法、时机、对象、场合和环境,并发挥语言艺术,巧妙地进行批评和表扬。

二.用“才”艺术。

(一)选贤任能的艺术。

面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现代社会中人才济济、卧虎藏龙,领导者如何第一时间发掘这些人才,则需要具备选贤任能的用人艺术。首先,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下属员工的沟通,在了解其生活及工作状况后“知人善任”,在达到用人目的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用人之长的艺术。

清代诗人顾嗣协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意思是只有用人之长,量才适用,才能发挥人的最佳效能。领导在用人时,应明确用人的核心在于“量才录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结合着人才的优势与岗位需求,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因事择人、事得其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目的,在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还能避免人才的浪费,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艺术。

任何一名员工在开展工作时,都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可与信任。而领导在使用人才时,也要充分信任自己选拨的人才,真正做到以诚待人、推心置腹,以此来换取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共同进取。另一方面,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才为知己者用”,从员工角度来看,领导的认可与信任,不仅能让自己的自尊得到满足,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工作积极性,在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纵观人类用人史,凡是豁达、高明的领导者,在开创一代盛世的过程中,都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在用人方面,也应如此。

(四)合理授权的艺术。

依据我国党章原则,任何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在没有经过集体讨论之前,是没有权利对其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做出处理决定,即便是在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也应结合着事件的大小,积极征询、搜集同级干部及下级人员的意见,在综合考虑后作出决断,避免个人专断的现象出现。然而针对一些紧急状况,在特殊条件下,需要领导授权给员工,使其能够面对突然问题时,第一时间做出决断,避免问题的扩大化。这就要求领导在授权时,能够处以公心,确保领导与下属员工的共同利益趋于一致,在明确各自责权的基础上,本着完成工作得原则,相互信任、彼此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此同时,领导人员还应结合着下属的实际能力,对所有干部的综合工作能力进行科学分析与定期考察,在提高下属人员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把适宜的权利与责任授予最合适的人选。这样做的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领导与员工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做到责、权、利分明,下属员工在具备一定权利后,能够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与信息,工作效率可想而知;其次,可以把领导从杂务中解放出来,去考虑大政方针。这样,双方均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现领导高超的领导艺术时,其核心依据在于该领导是否精通用人之道、能慧眼识人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挑出真正为己所用的人才来辅助自己的工作。人才作为社会各个部门发展、前进的根本,这就要求领导者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战略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员工的个人价值,使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余柳青.浅议领导者的用人艺术[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9).

[2]陈艺斌.辩证视野下的领导用人艺术[j].闽江学院学报,2011,(03).

[3]吴德贵.会管人不如会用人――说说领导用人艺术[j].中国人才,2011,(16).

[4]孔飞,.刘素英.浅谈现代领导者的用人艺术[j].管理观察,2010,(30).

[5]廖慧丽.浅谈行政领导用人艺术[j].中国科技博览,2009,(8).

陶瓷艺术论文

陶瓷绘画艺术从其本质上进行分析,其是在陶瓷这个载体上进行绘画而形成的艺术,陶瓷绘画与陶瓷装饰不同,陶瓷绘画主要是以陶瓷为载体,将绘画工艺呈现出来,陶瓷绘画主要是以线条、色彩为主进行图形的构造,与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精神。中国陶瓷绘画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第一,花鸟;第二,人物;第三,山水。在中国陶瓷绘画内容中呈现出来的这三种内容,在陶瓷绘画中,具有不同的涵义,例如在中国历史中的石器时代,花鸟等图案出现时期,将石器时代的神秘的宗教图腾精神呈现出来。山水绘画,呈现出来的是艺术意境,虽然山水画受到中国水墨的影响,但是在陶瓷绘画中,山水绘画也呈现出来了一定的民间意味,是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是人们的自我意识,也是人们希望的寄托。从中国历史进行分析,陶瓷绘画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陶瓷的制作艺术、陶瓷绘画艺术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这一时期,创造出了非常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工艺品。从明清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进行分析,明清时期产生的陶瓷绘画艺术品种类、花样繁多,其中最为主要有青花绘画、五彩绘画等。陶瓷绘画在明清两个时代中的发展,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在明朝初期,陶瓷绘画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陶瓷绘画中的纹饰生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了元朝陶瓷绘画的风格,例如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纹饰纤细,以淡雅、沉静为主。明朝嘉靖时期,彩陶发展到巅峰时期,陶瓷绘画纹饰鲜明、多彩。清朝康熙时期,陶瓷绘画中青花瓷的绘画苍劲有力,在色彩上、工艺上更加的鲜艳夺目,此时的陶瓷绘画作品风格,相对的娇艳,但是又不失淡雅。乾隆年间的陶瓷绘画主要以奢华为主,陶瓷品上的纹饰线条柔和、规整纤细、精致繁缛。虽然陶瓷绘画艺术在不断地发展,不断的革新,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在陶瓷绘画发展中,民间艺术精神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1明清陶瓷人物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明清陶瓷可以分为官窑和民窑,不管是官窑还是民窑,其陶瓷绘画中均体现着民间艺术精神。在明清时期,青花非常受欢迎,在陶瓷纹饰中以人物为主进行绘画的陶瓷工艺品非常少见,但是也有一些例如高士图、仕女图、婴戏图等。我们以婴戏图为主进行分析,婴戏图中的主要内容是对婴幼儿的嬉戏玩耍进行描述,将婴幼儿的天真烂漫体现呈现出来,婴戏图具有深刻的意义。明清时期,民窑陶瓷绘画中的人物简单而有神,表情生动,民窑陶瓷人物绘画,富有民间意趣,将百姓淳朴的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同时又呈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力量,这种民间自然和谐的艺术精神、思想精神,在官窑陶瓷绘画中非常少见。

2.2明清陶瓷花鸟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花鸟绘画类型的陶瓷在明清时期非常的常见,在陶瓷花鸟绘画中,不仅有灵动的花虫鸟兽,还有代表地位、贵族气质的龙凤兽等。在明清时期官窑陶瓷绘画中,生产最多的是带有龙纹饰的陶瓷,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将龙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死后人们对民族图腾的崇尚,也体现着民族精神。官窑陶瓷绘画中的龙纹来源于民间艺术,是百姓对生命需求的寄托,在官窑陶瓷中龙纹绘画,体现着富有创造性民间艺术精神。明清民窑陶瓷绘画中,花鸟的绘画,多体现在灵动、自由、活泼等方面,在民窑陶瓷花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是狂野的生命力,将最淳朴的民间艺术精神体现出来。在民窑中,动物题材的陶瓷非常多,龙凤是百姓最喜欢的动物,龙、风是生命力的象征,百姓的对龙凤的喜爱,也是百姓对生活美好、幸福的向往。在民窑陶瓷花鸟绘画中,体现着积极向上的民间艺术精神。

2.3明清陶瓷山水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从明清两代陶瓷绘画的发展进行分析,人物绘画、花鸟绘画的发展相对较早,而山水绘画的发展起步较晚,所以明清时期的陶瓷山水绘画工艺品较少。在明清时期官窑中的山水陶瓷绘画主要在永乐和康熙时期,在康熙时期的发展,有较高的成就。明朝永乐时期产生的官窑陶瓷山水绘画代表作品有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该件官窑中的山水绘画呈现出来的是翻滚汹涌的海浪,结合三足炉自身的特点,呈现出一种雄伟气魄的景象,具有雄视天下江山的寓意,将当时皇室的盛世、审美、精神需求等进行充分的体现。在康熙时期的官窑山水绘画,富有文人气息,山水景物的取景具有广阔的视觉,在皇室使用的陶瓷中,山水绘画图案,具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例如山石、海浪等,其代表着长寿多福,在官窑山水绘画中这些意象来自民间,体现了富有创造力的民间艺术精神。在民窑山水绘画中,山水风景是一种绘画装饰,是百姓对休闲、安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民窑陶瓷上的山水绘画,是百姓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是百姓对自由生活的憧憬。民窑山水绘画发展较晚,而且大部分山水绘画是文人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将其心声向往的自由世界呈现出来,也将民间艺术精神进行了体现。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间艺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民间艺术它是一个多概念的词语,可以将其理解为劳动人们的美术,还可以将其理解为大众美术,民间艺术是有普通老百姓自己创造的一种美术。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审美,民间艺术的创作开始融入功利实用的动机,所以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为工艺品,而且这些工艺品在生活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不可缺少的实用性。民间艺术的实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实用,一个是物质实用。在民间艺术精神中,最为突出的有三点,第一,祈子延寿;第二、驱魔辟邪;第三,招财纳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是其精神追求和期望,在长期的发展和时间中,逐渐地形成民间传统艺术思想,民间艺术精神是中华人们智慧的本质,是中国文化发展中,无法替代的一种文化精神,是劳动审美、艺术创作的内涵。明清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充分地展现了民间艺术精神,在陶瓷绘画中,不仅讲究绘画的工艺技巧,材料的表现性,还需要强调陶瓷绘画艺术的形式美、表达性,民间艺术精神在陶瓷绘画中的融入,呈现出了陶瓷绘画的不同艺术风格。中国拥有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和历史,明清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中的民间艺术精神,不仅对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欣赏和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艺术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民间艺术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支撑,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多样的重要影响,也是传统文化艺术形成的灵感源泉,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民间艺术精神,在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明清时期陶瓷绘画艺术中民间艺术精神的作用、体现进行研究,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民间艺术精神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民间传统艺术在陶瓷护绘画中精神之美,知道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存在价值和意义,让我们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扬民间艺术精神,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民间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陶瓷绘画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民间艺术精神不仅推动中国陶瓷绘画的发展,其中富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包含了一定的知识和哲理,可以说民间艺术精神的发展、运用,促进人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需要将其发扬和传承下去。民间艺术精神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意义,是其他艺术精神、文化精神所不能替代的,民间艺术精神是中国民族艺术以及价值观的体现,在陶瓷绘画中,民间艺术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音乐艺术论文

在建设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中,高校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教育部思政司关于2006年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就已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明确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美育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实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音乐艺术论文范文艺术教育杂志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而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主体。音乐教育由于它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能够达到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和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达到的感化、悟化、净化等作用。音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美育的实施,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发展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应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分别定位为:以乐辅德、以乐益智、以乐促体、以乐怡情。

现阶段,我国大学开设的各类专业课程所教授给学生的仅仅是将来服务于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不仅应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学术方法,同时更应具备全面的文化底蕴与个人素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受教育者都培养成音乐家,音乐艺术论文范文而是使其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法国文豪雨果说过:“文字、数字、音符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三把钥匙。”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乐育人的.观点,他认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音乐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以音乐为其学习的最终完结。《礼记?乐记》中对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也有着深刻的论述:“乐者,通过伦理也。闻宫音,使人温舒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好施;闻羽音,使人齐整。”因此,音乐是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没有校园音乐文化的素质教育既是存在缺陷的,也是缺乏科学性的。

那么,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如何呢?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音乐作为一种审美表演艺术,它表现的手段、创造的形象,以及表达的情感,都极具强烈的时代性,民族性,蕴涵着深厚的审美经验。

普通高校实施音乐文化教育,目的在于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高尚的情操塑造人”。我国自古就有“闻其乐而知其德”、“以乐观德”的论述,审音乐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之处,正在于音乐的声音形式同人的内心生活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音乐的审美优势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感,音乐艺术论文范文资料库学生之所以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音乐中的情感对他们发生了巨大的作用,而审美情感往往和人们的道德情感相联系。欣赏和理解好的音乐作品,如优美的旋律、生动的唱词、高超的演奏技艺等,能够愉悦人的情感、引起共鸣,高雅的音乐还能够激励人心、振奋精神,可以使大学生在触景生情、借物咏志的音乐旋律中,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等受到洗礼和提高。因此,对高校学生中实施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陶冶心灵,塑造高尚的精神情操,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音乐艺术职称评定人的智力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音乐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音乐对人的大脑的启发作用,主要是通过音乐对大脑右半球的刺激来实现,进而对人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心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伟大的力量。

凡是杰出的科学家,都有很好的空间想象与形象思维能力。据统计,世界上多个领域的1000多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爱因斯坦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和钢琴手,他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造诣。1905年,他发明狭义相对论时,正是在弹钢琴时突然灵感来临,便连续工作了两周而完成的。后来他曾说:“没有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在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那里获得更多的东西”,“从艺术而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谈到:“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让我豁然开朗,受到启发。这是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美国两千多所大学中,就有一千三百多所大学设有音乐学院和音乐系,因此,音乐艺术对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思维方式的拓宽、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再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稳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健康的心理品质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影响学生的情感,从而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心灵,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学生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就必须使其生理健康与心理、精神上的健康达到和谐统一。

基于以上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不少高校已经明确提出了“崇尚品位”的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方向,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坚持“以音乐教育活动为龙头,努力提高师生的音乐素养”的方向,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例如:开设音乐欣赏课、举办校园艺术节、进行爱国主义合唱比赛、校园原创歌曲大赛、建立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举办高雅艺术、古典音乐进校园活动,邀请艺术家到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音乐艺术交流,组织合唱队、舞蹈队、铜管乐队、交响乐团,运用各种表演形式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空间,达到认识自我、增强信心、满足学生精神需要、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筑艺术论文

1.1日本“纸”的运用。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主题为“人、自然与科技”,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馆的设计,日本馆没有像通常的展馆那样注重空间和形式的表现,而是把材料和结构联系起来,把纸作为建筑材料,所有的维护结构、支撑系统均由可回收材料纸膜和纸筒构成,因采用纸质材料的关系,建筑物显得分外轻盈与雅致,真切的呈现了世博会的主题。尽管日本馆在建造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更换工程师、工期耽搁、材料安全受怀疑等等,但日本馆的纸质建筑仍是建筑史上的一次跨越。其材料全部源于回收加工的纸料,在6个月的世博会结束后,这些材料将完全回收再利用,运回日本作为孩子们的教科书用纸,而被拆除的日本馆对环境产生的负担也降至最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得到充分发挥。

1.2瑞士“八音盒”

汉诺威世博会的瑞士馆就是把松木条作为一个情感的符号来表现整个建筑。整个建筑似一个四面敞开的迷宫,其材料完全来自于瑞士本土未干的松木条。由木方块堆积而成的9米高的“八音盒”,通过平面的穿插,纵横组合,构成了3000的`展馆。没有钉子、螺栓和粘合剂,板条之间的搭接和固定借助于钢杆和弹簧,做到了真正的生态环保。这种建筑构成方式为组装和拆卸提供了最大的方便。瑞士馆同时也将空间、声响和展示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供人丰富体验的事件性场所。在展出的几个月中,还能使一些松木条均匀的慢慢变干。这种材料的有机堆砌,可以使一些松木条仅依靠摩擦力和压力组合在一起,展会结束后,又可以轻松方便地拆除回收并用于其他建筑。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资源合理循环利用,还能使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2回归世博艺术本质的道路任重道远。

世博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和谐、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亘古不灭的理想,弘扬世博精神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虽然每届世博会都在朝这个本质目标发展,世博会的整体效果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是每一届世博会都会有一些瑕疵,如汉诺威世博会中的荷兰馆,独具匠心地展示了“荷兰创造空间”的主题,将水与景观、建筑和能源的关系,通过垂直的断层堆积方法构成的空间进行呈现,将展示内容、形式和能源利用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种创新尽管给人以全新的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然而就是这座广受推崇的展馆,却在世博会结束后遭遇尴尬。原因在于它不像日本馆、瑞士馆那样能拆分,同时又因为那奇特的造型而影响了它的后续使用。于是,在经历了6个月的风光无限后,荷兰馆最终成为汉诺威世博会至今令人感慨、遗憾的话题。如今的汉诺威世博园里,体量巨大而又空荡的荷兰馆依然孤立地矗立着,显得那么刺眼。这足以让我们反思良久。

3结语。

世博会作为全球性的综合展示活动,它是把一个时代的文明成果高度集中起来,通过一个主题思想加以完善、系统化,是多元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契机,纵观历届博览会,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作为场馆,而各个举办城市对展馆的后续利用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恢复了展区的初始面貌,有的被考虑作为其他用途,有的一次为契机,改变旧城区乃至整个城市的面貌。这就要求世博会馆不应仅仅关注奇特新颖的建筑造型,而更要注重其后续发展,如是否能可持续利用,是否能减少后期的能源消耗,是否能回归到世博会最初的艺术本质中去。要回归到世博最初的艺术本质中去,理论上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在设计上也要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来源于生活,因此它不应只体现在设计表面上,更要体现在设计的本质观念上。

音乐艺术论文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兴趣激发的前提。

众所周知,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传统中的声乐教学以传授知识、训练声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孩子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天性被抹杀。所以,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情激人,以情育人。一方面,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情感,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语言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把学生视作共同学习的伙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及时赋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利用多种方法引入新知识。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引入新课,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思维和求知欲。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并自觉地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有效教学情境,是兴趣激发的重点。

情境,是指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和谐。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情境创设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一堂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创设音乐情境可以为成功的音乐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潜在教育手段,它是将生活世界中的真实音乐场景以多种形式再现到音乐课堂教学之初,运用生活素材来扩充教育教学内容,创设自然的艺术氛围,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之中,在充满情趣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师生间交互性积极性对话,在情境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情感的碰撞与共鸣。

例如,三年级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们将龟兔赛跑的故事用动画片的形式制作成课件,配以《龟兔赛跑》的音乐,先让学生聆听,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况下,非常容易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然后将乐器的形状、音色、表现对象等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认识了单簧管和大管这两种西洋乐器以及它们的音色特点、表现对象。

再如,在教唱《童心是小鸟》这一歌曲时,我运用多媒体flash中一年四季的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再加上音质很好的教学磁带,使学生对四季之美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歌曲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放式教学是兴趣激发的。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通过建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愉悦,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音乐的乐趣,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大声说、大声唱、大胆演。加之激励性的语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适当点拨、引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使学生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让学生认识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了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一教学活动,把整个课堂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高潮。

(二)以“赛”激趣促学。好胜心强是小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让学生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唱”的比赛实现教学目的。在表演中学习知识增强兴趣。我上音乐课时总是创造条件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样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也更浓厚了。

四、用积极评价鼓励学生,是兴趣激发的保证。

积极的激励性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对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首先、注重课堂评价中学生的参与。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课堂谁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其次、突出课堂评价中发展的观点。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为此,教师应重视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经常让一些音乐水平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或者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诸如之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并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由此喜欢音乐老师,也喜欢上音乐课。此外,这种激励评价不仅仅是在课堂学习活动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实践证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总之,经过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运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是提高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的有效方法。

领导艺术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作为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领导者角度出发,如何用好人、用对人,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则是领导者日常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领导艺术中的一种,领导用人艺术是其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做事成败的核心所在。换而言之,讲究用人艺术,能用人、会用人的领导者,才会胸襟开阔、不拘小节,以国家为重、人民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才会以包容之心,吸引广大贤能,才会真正重视和关心人才。

一.选“才”依据。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对此,如何选出“出类拔萃”的人才,主要取决于领导的选“才”依据,具体分析如下:

(一)爱才之心。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用人过程中,其根本前提在于具备一颗爱才之心,能够将党的事业与民族的千秋大业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用人中做到公正廉明、礼贤下士,吸引更多的人才为己所用。

(二)要知人善任。

作为领导用人艺术的最高境界,知人善任不仅关系着人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同时还关系着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者在“善任”前,首先要“知人”,即了解自己的部下、关心自己的部下,对他们的特长及工作能力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同时结合着岗位需求,对其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有容才之量。

领导在选拨人才的过程中,应须知用才不易、容才更难的道理。任何一个人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优缺点的突出是成正比的。作为一名领导者,在用人时除了站在各个角度接纳不同的人才外,还要对不同性格的人才采取与之相符的领导方法,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求才若渴的意识,善于营造一种才尽其用、宽松和谐的环境,一种干事成事的氛围,团结一致,共同前进。

(四)要注重育人。

领导者要注重培养、教育现有的人才和潜在的人才。通过授权、增加工作难度、设定较高目标,给下属提供一个锻炼、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增进下属的才干,有利于培养干部;通过重用年轻人,在他们身上适当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早日脱颖而出。

(五)有效激励。

在调动下属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励起着直接作用。一般来讲,在常用的激励方式中,可以将其分为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大类,在实际应用中,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应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领导者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能力与潜能。

(六)适当的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运用的好,就能起到“表扬一个人,鼓舞一大批;批评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作用。运用的不好,就变成了“表扬一个人,打击一大批;批评一个人,灰心一大片”的作用。可见,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领导者多动脑思考,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方法、时机、对象、场合和环境,并发挥语言艺术,巧妙地进行批评和表扬。

二.用“才”艺术。

(一)选贤任能的艺术。

面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现代社会中人才济济、卧虎藏龙,领导者如何第一时间发掘这些人才,则需要具备选贤任能的用人艺术。首先,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下属员工的沟通,在了解其生活及工作状况后“知人善任”,在达到用人目的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用人之长的艺术。

清代诗人顾嗣协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意思是只有用人之长,量才适用,才能发挥人的最佳效能。领导在用人时,应明确用人的核心在于“量才录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结合着人才的优势与岗位需求,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因事择人、事得其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目的,在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还能避免人才的浪费,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艺术。

任何一名员工在开展工作时,都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可与信任。而领导在使用人才时,也要充分信任自己选拨的人才,真正做到以诚待人、推心置腹,以此来换取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共同进取。另一方面,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才为知己者用”,从员工角度来看,领导的认可与信任,不仅能让自己的自尊得到满足,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工作积极性,在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纵观人类用人史,凡是豁达、高明的领导者,在开创一代盛世的过程中,都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在用人方面,也应如此。

(四)合理授权的艺术。

依据我国党章原则,任何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在没有经过集体讨论之前,是没有权利对其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做出处理决定,即便是在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也应结合着事件的大小,积极征询、搜集同级干部及下级人员的意见,在综合考虑后作出决断,避免个人专断的现象出现。然而针对一些紧急状况,在特殊条件下,需要领导授权给员工,使其能够面对突然问题时,第一时间做出决断,避免问题的扩大化。这就要求领导在授权时,能够处以公心,确保领导与下属员工的共同利益趋于一致,在明确各自责权的基础上,本着完成工作得原则,相互信任、彼此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此同时,领导人员还应结合着下属的实际能力,对所有干部的综合工作能力进行科学分析与定期考察,在提高下属人员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把适宜的权利与责任授予最合适的人选。这样做的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领导与员工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做到责、权、利分明,下属员工在具备一定权利后,能够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与信息,工作效率可想而知;其次,可以把领导从杂务中解放出来,去考虑大政方针。这样,双方均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现领导高超的领导艺术时,其核心依据在于该领导是否精通用人之道、能慧眼识人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挑出真正为己所用的人才来辅助自己的工作。人才作为社会各个部门发展、前进的根本,这就要求领导者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战略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员工的个人价值,使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余柳青.浅议领导者的用人艺术[j].科教文汇(下旬刊),,(09).

[2]陈艺斌.辩证视野下的领导用人艺术[j].闽江学院学报,2011,(03).

[3]吴德贵.会管人不如会用人――说说领导用人艺术[j].中国人才,2011,(16).

[4]孔飞,.刘素英.浅谈现代领导者的用人艺术[j].管理观察,,(30).

[5]廖慧丽.浅谈行政领导用人艺术[j].中国科技博览,,(8).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