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读后感(模板20篇)

时间:2023-12-10 16:07:48 作者:影墨

读后感是一个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过程,它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

《魔法大师》读后感

星期五的早上,我登上了南香山。在这里,我竟然看到了许多悲惨的情况,人们乱砍滥树木,大肆屠杀动物。我赶紧拿出魔法棒指向天空,动物、植物立即复活了。人们立刻变得友善了,动物们叫着,好像在说:“谢谢你!”

第二天,我开着多功能汽车去检查有没有污染环境的工厂。汽车起飞了,汽车为什么会飞呢?因为它是多功能汽车,空气能,海、陆、空,超音速,变速器还有变形都是必须具备的`。我巡逻了一圈,正准备回家时,突然,公里表上显示:“警告!气体极度污染!急度污染!”于是,唰!唰!唰!轰!我把多功能车变成了每秒一亿光年的“龙魂”号跑车,飞快地跑到被污染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我看见土地上寸草不生。我于是用魔法棒指向天空,“变!变!变!”,那里立刻就变得郁郁葱葱了。

我为自己骄傲,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护环境。

老师的话:你的想象力是多么奇特、大胆、丰富,让人感受到魔法棒的魅力,更能体会到你对环境破坏的痛心和迫切想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决心,你是环境小卫士,希望今后你用自己的行动来爱护环境。

《怪物大师》读后感

有这么一册书,它不是名著,也不是推荐读物;有这么一册书,它激情四溢,热血沸腾的情节,使我身临其境;有这么一册书,它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令我受益匪浅。它就是——《怪物大师》。

梦想——。

梦想,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没有了梦想就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四个追梦少年——布布路、赛琳娜、饺子以及帝奇因为梦想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怪物大师预备生,他们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光荣、优秀、行侠仗义的怪物大师。这个梦想驱使着他们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冒险——。

光有梦想还不够,还得有敢于冒险的精神。要学会为梦想奋斗,哪怕千难万险。在书中,布布路他们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冒险:泰坦巨人之城、蓝胡子战士国、猩红森林、迷雾岛、云海国......一系列的冒险惊心动魄。有喜,有悲,有开心,有难过......每次冒险都为他们成为怪物大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勇气——。

冒险靠的是勇气。不怕危险的精神就是勇气。勇气带给了布布路他们强大的感召,克服了种种困难。每到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总是凭着勇气和智慧战胜了敌人,取得最后的成功。

友谊——。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一个人有再大的力量敌不过团结的力量。友谊则是团结的基础。这册书大多都反应了友谊的价值。布布路、赛琳娜、饺子和帝奇的友谊,在这册书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我曾多次被感动过。当看到布布路奋不顾身用棺材为大家抵御攻击,自己却受伤时,我感动了;当看到大家为救米多丽想尽了办法时,我感动了;当看到九十九为救大家与阿尔伯特决一死战时,我也感动了......

是呀,没有梦想、冒险、勇气和友谊,哪来的成功?

怪物与人类,勇气与挫折,信仰与背叛,战斗与思考......是心灵的冒险,还是意志的考验?请与主人公一起开启奇幻之门,去追寻人生中最珍贵的梦想吧!

《怪物大师》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充满正义、勇敢的梦想,当我第一眼看到这题记时,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坐着雷欧幻想以冒险的模式讲述了四位勇敢、正义的少年少女在各个冒险途中经历的困难、坎坷以及从中收获的人生道理和感悟。

主人公之一的布布路是个乐观,热血的少年,偶而也会犯一根筋的缺点,他从小和守墓人爷爷一起生活在影王村的墓地里因为父亲的原因,一直被村里人排挤,但布布路从不自卑,心里深深地相信着自己的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并且为了实现梦想和寻找父亲,前往摩尔本墓地参加怪物大师预备生训练。

作为主人公中唯一的女生,赛琳娜非常勇敢、冷静。她出生于商人世家,个性豪爽,跟布布路一样来自影王村,善于运用各种元素石。

帝奇来自赏金王雷顿家族,由于个头小又毒蛇被赛琳娜叫作“豆丁小子“,使得一手熟练的暗器,是下一任家族继承人。

整天戴着狐狸面具神秘的饺子,懂得圆滑世故,在遇到布布路后,对其多次照顾,而且还有着神秘的身世。

在书中,他们从相遇、相识再到相知,每个人都在经历了各种困难后懂得团结,懂得友谊,懂得分担。当在困境里时,布布路总会乐观面对,当有人欺负队员时,赛琳娜总会为他出头,当危险来临时,帝奇总会先提醒大家,当队员闯了祸时,饺子都是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善后。他们的团结精神使我敬佩,感动,我想如果一个班级能团结互助,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那这个班级就会像一个拳头一样坚不可摧,势不可挡。

这本书带我领略了团结就是力量,在逆境面前绝不屈服的道理。它就像带着神秘莫测的魔力,俘虏着人们的好奇心,富有正义、勇敢、冒险精神的孩子们,快去欣赏这本书吧!

怪物大师读后感

这本书是一位笔名叫作雷欧幻像的作家写的。讲的是在琉方大陆最东边有一个神秘的村庄——“影王村”。有一个叫布布路的小男孩梦想成为一名优秀、伟大的怪物大师。

在一次偶然中,他终于得到了一张梦寐以求的摩尔丁十字基地——整个琉方大陆最好的怪物大师培训中心,最高级别的申请表。

在去摩尔丁十字基地的途中,他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在多次试炼中,他与塞琳娜、帝奇、雷顿、饺子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可这时,他才发现他的父亲——当年最伟大的怪物大师,克劳德·布诺·里维奇,竟然是一个不能提及的禁忌!原来他的父亲在一次任务中杀害了其它11个同伴逃走了。

他不愿相信自己的父亲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为了寻找真相,他与小伙伴们踏上了奇妙的冒险旅途,会自己闭合的珍珠大峡谷,睡在棺材里的老师和致命的死亡陷井接踵而至。

危险还在不断发生,一起去冒险吧!

《怪物大师》读后感

几天前,我意外的得到了几张赠书卡。我兴奋的奔向书店,一眼就看见了摆在书架上的怪物大师新书——《世界之巅的死亡珍兽宴》我小心翼翼的从书架上取下来,生怕弄坏了。接着我又挑选了查理九世——《地狱温泉的诅咒》还有沈石溪的《白象家族》。

我几乎是一路飞奔的回到了家,气还没喘匀呢,就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世界之巅的死亡珍兽宴》。已经绝迹的东西,如何去寻找?全世界最优秀的美食怪物大师——“至尊厨师团团长”萨兰秘密召见了布布路四人:“各位,请替我去寻找彩虹草吧!”怀揣着一颗正义之心,布布路他们踏上了有去无回的死亡之路,前往美食怪物大师心目中最神秘最危险的狩猎圣地——极乐园!这里是神的后花园,也是贪婪者的殉葬场!黑暗的掠夺者如影相随,围绕彩虹草的噩梦就此展开——形态各异的猛兽门蠢蠢欲动,象征着地狱的红莲之火肆虐着拦住了去路,布布路的愿望能催生出最后一线希望吗?手持银筷的少年云吞,戴乌鸟面具的黑袍人,深藏不露的老乞丐,半边骷髅脸的男人……谁才是真正地幕后黑手?不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点,就只能交出性命!死亡珍兽宴即将揭开帷幕!

看到布布路被赤火云豹团团围住,红莲之火在布布路的身旁啪啪作响,云豹首领答应布布路许下最后一个愿望,我觉得,布布路一定会说:“我希望我能活着回去。”出乎意料的是,布布路却说:“我希望能解除赤火云豹被烧死的.封印!”看到这里,两行透明的液体留在了那一页。是啊!谁能不为此所流泪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谁不想能活着出去呢?而布布路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换取数千年来被诅咒的赤火云豹的自由。“人类是世界上最自私的物种,要解除你们诅咒很简单,只要人类的一句话就行了。可是,你们想都别想!你们以为人类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你们被烈火烧的疼痛吗?真是态可笑了!哈哈哈哈!”云豹们的心中始终回荡着这句话,它们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这样的人,可今天,它们终于见到了!

我以后要向布布路学习!

怪物大师读后感

《怪物大师》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它的作者就是写《查理九世》的“雷欧幻像”。下面我就来说说四个怪物大师预备生吧!

第一个主角,布布路,从小与守墓人爷爷生活在墓地里,但父亲在外有着各种负面语言,所以外人都称他为“恶魔之子”都排挤他,但布布路从不自卑,为了寻找失踪的父亲,走上了怪物大师的路。

第二个是饺子,原名长生,是一个国家的王子,可自己不想与大哥争夺王位,所以戴上了面具,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去参加怪物大师的途中遇到了布布路。

第三个赛琳娜,出生于商世家的大小姐,却一点都没有大小姐的架子,为了逃避家事,走上了怪物大师这条路。

第四个帝奇,他是一个出生在一个赏金猎人的家里,是继承人,可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为了磨练自己,所以去参加怪物大师。

这就是我对怪物大师中四个主人公的简介,以后会有更多故事的。

《怪物大师》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那是讲述了四个孩子友谊与坚韧的书。我非常感动。它。拥有不抛弃每个朋友的信念。本书写了布布路、赛琳娜、饺子和帝奇的历险与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

布布路有一颗善良的心。赛琳娜宽容大方,饺子虽圆滑,却有神秘的另一面,帝奇虽毒舌,但他也有弱小的一面,未救同伴可以牺牲自己。如果全世界都有这样爱心、宽容的话,社会将会办变得很美好,这还是从4个孩子的身上学来的,拥有爱心,拥有宽容,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

我爷爷说过,关于未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当你看着未来的时候,它就会发生改变。以前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不过现在我懂了,我也不再希望知道自己的命运了,这样的人生才有惊喜。

想想吧,如果不是布布路一直坚持要找贝儿问明原因,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有时候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笨到极点,又耿直到极点,未尝也不是一种智慧。

《怪物大师》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书店里推荐的小说———南宁的《怪物大师》;这本小说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捧着它我经常忘记吃饭;放下它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本幻想小说,讲的是以十影王摩羯的后代———狮子堂为首的精英队和以布布路这个“恶魔之子”为首的吊车尾小队,两支队伍间宿命的对决即将在封锁多年的迷雾岛上进行。主人公布布路被同伴赛琳娜、帝齐.雷顿、饺子们称为“单细胞动物”。他从小与守墓人爷爷一起生活在墓地,因为父亲的各种负面传言,而一直受到村里人的排挤,但布布路从来不自卑,内心深处相信自己的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及寻找失踪父亲的'消息,他毅然离开家乡,前往摩而本十字基地,参加怪物大师预报生的试炼。

在这里,我喜欢布布路,因为他乐观、宽容、坚强、快乐,他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他们在执行前一次任务时见到了爸爸,(具体见怪物大师p75页)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呀。

读《怪物大师》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快乐、有的悲惨,我们要珍惜或承受,只要心中有梦想,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再多的痛苦也都会过去。

《怪物大师》读后感

我看过的书呀,多得不得了,到底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在这么多我看过的书里,最令我喜爱的一本,“姓”《怪物大师》,“名”《之来自地底的至尊魔器》,“全名”《怪物大师之来自地底的自尊魔器》。今天,我就向你推荐一下这本书吧!

《怪物大师之来自地底的自尊魔器》主要介绍了因为锢魔城(蓝星级别最高的监狱)的犯人发生了集体越狱事件,于是,吊车尾小队与多可萨和图苏名怪物大师一同前去将逃犯捉回锢魔城。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逃犯竟然全部归顺了一个强大的家伙,并实施着一个足以毁天灭地的阴谋……那个强大的家伙是谁?他又在实施什么阴谋?吊车尾小队与两名怪物大师的命运又将如何?这些问题,就让这本书来告诉你吧!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内容,是尼尼克拉尔(侏儒首领)为了同伴而跳入熔炉的那一章。没错,尼尼克拉尔是一个十分仇恨灵魂,但是,他也是一个对同伴充满关爱的灵魂。

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力量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你善用它,它就善,你恶用它,它就恶。

《怪物大师之来自地底的自尊魔器》一波三折,十分好看,建议你也去看一看它。

《怪物大师》读后感

我最近一直在读一套名叫《怪物大师》的书,这部书主要讲了四个主人翁和他们的怪物宠物一次次惊人的冒险故事。

这次我看的是《怪物大师》系列中的《原始怪物断齿迷踪》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布路路和他的三个同伴回到了他的故乡影王村,村子正在遭受水糸始祖怪海因里希的威胁,布路路和他的同伴无法打败水糸始祖怪海因里希,不过他们并没有选择和海因里希硬拼,而是想办法动脑筋。这里曾经住着一个名叫焰角—罗伦的十影王之一的人。他曾经打败过水糸始祖怪海因里希。所以他们要找到焰角—罗伦的故居,看看有什么办法才能打败海因里希。不过最后,他们并没有打败海因里希,而是因为他们的勇气吓到了水系始祖怪海因里希,让海因里希感到了人类如此强大,海因里希还需要继续观察人类。

布路路他们三个人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我觉得这一本书这本书很好看,你们觉得呢?要是你们喜欢的话就快让家长给你买一本吧!

怪物大师读后感

最近我看到王晗琪在看一系列名叫《怪物大师》的书,我忍不住想要一本所以就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怪物大师4——危险的蓝胡子战士国》的书,一开始我想:什么是蓝胡子战士?为什么叫危险地蓝胡子战士国,带着这些疑问我看起了这本书。

几乎是一夜,干旱侵蚀了琉方大路的多雨城市——卡加兰,炎热、干渴、绝望,这片曾经富饶的土地充斥着浓郁的死亡气息。卡加兰的救命之水就掌握在布布路、帝奇·雷顿、饺子还有赛琳娜四人的手中。在半路上他们发现了一个小女孩——贝儿,可是贝儿却在他们睡觉时把盛卡加兰的救命之水的袋子割破了。为了解决干旱领主诺亚森只好不听乌尔祭祀的警告打开了封印千年的永恒之泉,当有些村民提水回家时突然水就被盗走了,布布路四人要求去逮捕罪犯,可是他们捉住的人却是贝儿,后来,他们因为不想让贝儿受苦,所以他们劫了狱。

他们劫完狱后就向城外跑去,结果跑到了兽人的领地悲泣荒原,他们在悲泣荒原结识了许多兽人大叔(蓝胡子战士的后裔),其中他们结识了兽人的首领他的名字叫:火颅。在晚上,兽人大叔们为了固定禁锢法阵只好吃下让他们极度痛苦的燃烧石,可是贝儿为了救她禁锢在这的怪鸟朋友——飞尼,趁兽人大叔们痛苦的吃燃烧石时向火山扔进了有永恒之泉的水石,怪鸟被释放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宗月大师》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宗月大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宗月大师一生中都极为善良,老舍文中提到他为老舍儿时上学问题出手大方,他富时做慈善事业,穷苦时仍做,令其妻子、儿女忍受饥寒,尽管如此他仍旧好善。他的善是大善,更是博爱之心。

事实上,我认为善良并无大小之分,只要有心做好事,那便是善了。宗月大师的善是接近佛的,他做到了坚持自己的善举,无论周围如何改变,无论贫富贵贱,甚至连妻儿都不顾去救济苦人,这大概是一种最接近佛的慈悲精神了,他竭尽了他的全力去济贫,不吝啬任何东西,直至他离开这个世界。他的善,我认为不仅挽救了很多苦人,他更在传递着善心。他将他一言一行深深地刻在老舍先生的'心中,使他能够受益终生成为他的榜样。这才是最接近极致的善吧。

在现如今,更是有类似地近似传奇的人物。比如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从1987年开始便开始了十余年靠自己蹬三轮的微薄但却饱含沉甸甸善的收入资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至他09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白方礼老人他真的是竭尽自己的全力做了挽救孩子们一生的事,他的举动不仅仅是那几千元几万元的学费,他也将他的这种善永永远远留了下来,他将他的这种无私不求回报的爱不仅传递给了那数百位的贫困孩童,更向广大社会传递着这种震撼人心的正能量,这便与宗月大师的大善是相同的。

正是如此,宗月大师、白方礼老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传递着他们那似乎永无穷尽的爱与无私,教会我们不求回报地奉献,这样,当一切归于平静之时,你所留下的才会远比你能够带去的要多得多。

大师的读后感

我爱看书,没有偏好,小说诗歌、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等等都有兴趣,受益无穷;但让我在教育方面走向成熟的却是一篇题为《大师风范》的文章。

文章讲述的是:一位习惯用自己的琴声去指导学生的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一次收徒拜师仪式上,听完一个新生完美的演奏之后,放弃习惯的示范演奏,当众赞扬新生的高超水平,并承认最少在这一曲上自己已无资格指导学生。他的举动赢得的热烈的掌声,既是对新生精湛琴艺的肯定,也是对老师磊落的胸怀和可贵的谦逊的赞赏。

文中的大师既是一位琴艺超群的名家,也是一位师者。身为小学老师的我,虽不是名家,但毕竟也是师者。因此,这篇文章带给我的震撼也就不同一般了。

首先,大师抛开个人名利,抛开师道尊严,由衷地赞美一名刚投身门下的学生,大师磊落的胸怀,让我为之震撼。在大师眼中,新生与盛名之下的自己是平等的。拥有一流盛名的大师对学生的这种尊重,是身为教师的我应该追求的。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在形成过程中,如果我们也能像大师那样平等的去赞美和尊重学生,那么在尊重与赞美中长大的他们将来也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和尊重他人。

其次,面对一个刚投身自己门下的新生,一个无名小卒出色表演,当众承认自己技不如人,大师可贵的谦逊,让我心生敬佩。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也因为自己从小的经历,老师重视自己的权威和面子,而忽视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老师,有时也会有没掌握的知识或是过失的。但为了面子和尊严,有时老师就会掩饰自己某些知识的缺乏和过失。无形之中,孩子就从老师这里学会了掩饰,学会了撒谎,性格中不诚实的因素,因此而诞生了。而文中的大师,不受盛名所累,当众坦言对于学生所拉的曲子,自己的任何指导都是对学生的误导,自已没有资格指导他。这种谦逊让人肃然起敬。

孩子们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更是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不是技艺超群、拥有一流盛名的名家,但我是一位师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决心像大师一样,拥有磊落的胸怀和可贵的谦逊。放下所谓的权威和面子,去平等地对待学生,真诚地尊重学生,由衷地赞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和付出的劳动。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之路上,我拥有从容和智慧。

……。

大师的读后感

近日有幸拜读肖川先生主编的《大师谈教育激励》一书,不禁百感交集,深深感到“多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

多一份教育的眼光。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经常对孩子说“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多一份教育的思维。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举个例子,如果一首很长的儿歌要求孩子一节课下来能在集体面前表现,就有可能使大部分的孩子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如果教师选取简单的儿歌,要求孩子学习之后进行表扬,孩子就能够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因此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一个常被老师批评的调皮男孩兴冲冲地跑回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妈妈喜出望外地问“老师表扬你什么啦?”儿子说“老师说我检讨写得不错”。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笑之余更耐人寻味,今天的孩子更渴望什么?渴望“肯定”。尤其是平时不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他们的心灵就像干涸的小苗,渴望被老师肯定,渴望得到周围人积极地鼓励。因此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孩子需要张扬,不要怕孩子骄傲,他张扬的时候就会把个性表现出来,这时家长与老师要对他说:“孩子,你真棒!”

当然,以上这些感受,只是沧海拾贝,相信你读完此书后,一定会充分体会到。你以后也一定会时刻告诉孩子:“你真棒!”

宗月大师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宗月大师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人总说,”德怨两忘,恩仇俱泯“”扶公却私,种德修身“,然而,人生在世,恩恩怨怨,爱恨情仇,怎能是一句话能化解得了的?真正能置身于名利之外、情仇之外的人究竟有多少?也许我们都是凡人,我们无法像宗月法师一样豁达、一样牺牲一切去救济劳苦大众,但我们却能深深地感受到宗月大师的慈悲为怀、物我两忘的人格魅力。在此之前,谁会相信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宗月大师的出现,却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拥有坦荡心胸、高尚人格的人,正如老舍先生自己所说,是宗月大师以佛心引领他向善。

老舍先生对宗月大师的描写,没用什么华丽的语言,整篇文字再朴实不过。先是说到他幼时上不起学的情景,于是一个”偶然“,他上学了。再就讲到恩人刘大叔(宗月大师)如何为救人,竟至倾家荡产,又丧子,继而一家人都入了空门。文字语言普通简练,就如同与人在闲谈,讲述一件极普通的事情似的。正是在这样朴实的叙述之中,我们看到,是刘大叔牵着幼年老舍的手,带他一步步走进文学的殿堂;是刘大叔不计回报的资助,帮助老舍从一个只字不识的孩童变成一个杰出的语言大师,并成为一个一生都在为人民说话的”人民艺术家“。是宗月大师不惜一切救济穷人的无私行为教会了老舍什么才是真正的'”舍“,怎样才能真正的”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佛家慈悲心肠。

”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宗月大师虽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因为他以自身的行为、自身的品性德行,影响了身边的许多人。

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很调皮,对待很多事情都不是太认真,但是面对真正原则性的事情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态度模糊的。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能自觉站好,表情肃穆;讲课讲到中国历史上所遭受到的屈辱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情绪激动,恨不得能亲自回去改变历史;听到新闻说某国抢注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时,他们脸上心中的愤怒也绝不是装得出来的。所以我常常会有些自豪地说,我的学生尽管调皮,但是决不冷漠!其实,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我实在是没有大张旗鼓郑重其事地讲过,那么,这些可能就是自己平时言谈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再仔细想想,其实我何尝不是这样?现在的我之所以会这么想这么做,也是因为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接受了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读《宗月大师》,老舍先生之所以会饱蘸激情地写下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因为在宗月大师的帮助下,自己能够读书并因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不仅仅是因为受他的影响自己确立了与人为善和献身救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在借宗月大师歌颂一种精神:一心向善,坦荡无私,施惠于人,不求回报,”仁者爱人“!

老舍先生为我们有意或无意刻制出的这样一面镜子,让我们在生活的岁月里能透过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精神时时得到比照。就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些高贵心灵的指引下,更加洁净、更加善良、更加热爱生命,然后,再用我们的那颗重归宁静的心,去引导另外的一颗颗年轻的充满向往的心。

大师的读后感

近日有幸拜读肖川先生主编的《大师谈教育激励》一书,不禁百感交集,深深感到“多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

多一份教育的眼光。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经常对孩子说“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多一份教育的思维。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举个例子,如果一首很长的儿歌要求孩子一节课下来能在集体面前表现,就有可能使大部分的孩子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如果教师选取简单的儿歌,要求孩子学习之后进行表扬,孩子就能够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因此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一个常被老师批评的调皮男孩兴冲冲地跑回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妈妈喜出望外地问“老师表扬你什么啦?”儿子说“老师说我检讨写得不错”。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笑之余更耐人寻味,今天的孩子更渴望什么?渴望“肯定”。尤其是平时不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他们的心灵就像干涸的小苗,渴望被老师肯定,渴望得到周围人积极地鼓励。因此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孩子需要张扬,不要怕孩子骄傲,他张扬的时候就会把个性表现出来,这时家长与老师要对他说:“孩子,你真棒!”

当然,以上这些感受,只是沧海拾贝,相信你读完此书后,一定会充分体会到。你以后也一定会时刻告诉孩子:“你真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怪物大师读后感

读后感。

那一天,我刚和我的好朋友兼邻居李静琪吵了一架,心情十分不好的我来到了书城,看见了一本叫做《怪物大师》的书。

这本书的名字真奇怪啊。怪物大师,应该是一本游戏书吧。出于好奇的我把那本书从书架上取了下来,坐在一旁,安静地看了起来。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之中的无聊,反倒是很好看呢。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四个个性迥异的怪物大师练习生在伙伴的帮助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奇怪的历险的故事。

这四个怪物大师练习生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比如说正直、善良……但我觉得他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他们之间的友谊。每次生死关头时,都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才一次又一次地活了下来。当然,他们四个人表达和别人友谊的方式也不大相同。比如说头脑简单的布布路,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每一次他说出“我们是朋友,是永远的伙伴”时,其他的人虽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其实心里都非常感动呢。再比如说性格很“独”的帝奇,虽然不怎么跟其他三个人说话,还经常说布布路笨蛋,但当伙伴遇到危险,而是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伙伴救出来,他虽然不会大声地说出来,但他会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这种方式虽然很别扭,但其他的伙伴们可是十分清楚帝奇和他们的友谊呢。在冒险的过程中,虽然他们吵过架,但最后都息事宁人了。是啊,为了一点小事吵架是不会伤害到真正的友谊的。

看完这本书,我马上赶回家,发现李静琪就在楼底下。

“对不起。”我低下了头。

“我也要和你说这句话呢。”

“那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当然。”我们俩都开心地笑了。

《怪物大师》读后感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怪物大师》,我听说这本书非常的好看,让人看了就入迷。这是一本冒险类的书,非常刺激。

这本书主要写了在影王村里发生的一个奇怪的事情。两个巨大的灵兽打了起来,一只大蛇吐出了一个奇怪的纸片。就在这时,主人公布布路(他是守卫墓地的男孩)和他的大姐头跑了过来。布布路拿起纸片,他为了影王村的安全决定要去摩尔十字基地,要去成为一个怪物大师同时还要寻找自己的爸爸。在摩尔十字基地布布路有了两个伙伴,他们齐心协力通过了很多难关。谁知道这里有一种怪病,还没有得到怪物大师的名称就有几十个同学病倒了。墓地里的导师非常无奈,只好把他们带到一个禁区。从而基地也受到了很多灾难。布布路拿到一个奇怪的果实这就是宠物蛋。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宠物,这也不像那也不像,只好给他起名叫四不像。布布路带着四不像和他的小伙伴打败了很多怪兽,他们非常高兴。

布布路再厉害,他一个人也是不能完成这些任务的但是有了小伙伴的帮助大家齐心协力,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布布路是又勇敢有爱帮助别人的人,所以他也总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一定要向布布路学习,团结同学,让大家齐心协力攻克更多的困难。

团结就是力量!又一次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去参加一个比赛,我们几个被分到了同一个组,我们都很高兴。题目出来后,我们就开始分工,一人负责一个题目。前面几个很简单,大家很快就做完了。但是后面的题目难度渐渐加大,我感到做起来很吃力。再看看其他队员,也是抓耳挠腮,看来他们跟我一样也遇到了难题。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我心里更着急了:如果时间到了我们都没有做出来的话,那我们就输定了。这时队长小声对我们说:“后面的这几个题难度太大,咱们一人一个太难了,而且耽误时间。咱们调整作战计划,集中起来做一道题。团结就是力量,相信凭借集体的智慧我们一定能解答好所有的题目。”果然,人多力量大,大家的智慧果然厉害,不一会儿拦路虎就被我们一个个消灭了。

读《怪物大师》,让我明白在遇到困难时,大家要齐心协力,借助集体的力量,只有这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宗月大师读后感

古人总说,“德怨两忘,恩仇俱泯”“扶公却私,种德修身”,然而,人生在世,恩恩怨怨,爱恨情仇,怎能是一句话能化解得了的?真正能置身于名利之外、情仇之外的人究竟有多少?也许我们都是凡人,我们无法像宗月法师一样豁达、一样牺牲一切去救济劳苦大众,但我们却能深深地感受到宗月大师的慈悲为怀、物我两忘的人格魅力。在此之前,谁会相信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宗月大师的出现,却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拥有坦荡心胸、高尚人格的人,正如老舍先生自己所说,是宗月大师以佛心引领他向善。

老舍先生对宗月大师的描写,没用什么华丽的语言,整篇文字再朴实不过。先是说到他幼时上不起学的情景,于是一个“偶然”,他上学了。再就讲到恩人刘大叔(宗月大师)如何为救人,竟至倾家荡产,又丧子,继而一家人都入了空门。文字语言普通简练,就如同与人在闲谈,讲述一件极普通的事情似的。正是在这样朴实的叙述之中,我们看到,是刘大叔牵着幼年老舍的手,带他一步步走进文学的殿堂;是刘大叔不计回报的资助,帮助老舍从一个只字不识的孩童变成一个杰出的语言大师,并成为一个一生都在为人民说话的“人民艺术家”。是宗月大师不惜一切救济穷人的无私行为教会了老舍什么才是真正的“舍”,怎样才能真正的“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佛家慈悲心肠。

“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宗月大师虽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因为他以自身的行为、自身的品性德行,影响了身边的许多人。

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很调皮,对待很多事情都不是太认真,但是面对真正原则性的事情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态度模糊的。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能自觉站好,表情肃穆;讲课讲到中国历史上所遭受到的屈辱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情绪激动,恨不得能亲自回去改变历史;听到新闻说某国抢注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时,他们脸上心中的愤怒也绝不是装得出来的。所以我常常会有些自豪地说,我的学生尽管调皮,但是决不冷漠!其实,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我实在是没有大张旗鼓郑重其事地讲过,那么,这些可能就是自己平时言谈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再仔细想想,其实我何尝不是这样?现在的我之所以会这么想这么做,也是因为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接受了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读《宗月大师》,老舍先生之所以会饱蘸激情地写下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因为在宗月大师的帮助下,自己能够读书并因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不仅仅是因为受他的影响自己确立了与人为善和献身救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在借宗月大师歌颂一种精神:一心向善,坦荡无私,施惠于人,不求回报,“仁者爱人”!

老舍先生为我们有意或无意刻制出的这样一面镜子,让我们在生活的岁月里能透过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精神时时得到比照。就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些高贵心灵的指引下,更加洁净、更加善良、更加热爱生命,然后,再用我们的那颗重归宁静的心,去引导另外的一颗颗年轻的充满向往的心.

大师的读后感

托马斯・伯恩哈德(1931-1989)是奥地利最具有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伯恩哈德于1931年生于荷兰,上学的时候进的是德国纳粹时期的学校,1945年后在萨尔茨堡读天主教学校,其教育方式也与纳粹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辙,于是他不久便放弃学业,去店里做学徒。青年时代,伯恩哈德染上肺病,为了抵御疾病带来的恐惧与寂寞,伯恩哈德开始了写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伯恩哈德与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均在20世纪60年代登上德语国家文坛,不久就排进了德语国家重要的作家之列。伯恩哈德于1968年获得奥地利国家文学奖,于1970年获得毕希纳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维特根斯坦的侄子》、《历代大师》等小说作品,《英雄广场》等剧作。

伯恩哈德一直以来都享有许多独特的称谓,诸如阿尔卑斯山的贝克特、灾难作家、死亡作家、夸张艺术家、社会批评家、敌视人类的作家、以批判奥地利为职业的的作家等等。他的小说作品一般并不富于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也并不复杂,而是以对人性弱点的充分展现、对社会弊端的猛烈抨击以及对人生的深切感悟而见长,他的语言具有流动的音乐特性,因此,伯恩哈德也被称为“语言音乐家”。伯恩哈德作品的主题常常涉及疾病、精神错乱、封闭、孤独和死亡,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处于一种封闭的生活状态之中。他的作品也非常具有批评精神,矛头所向从国家首脑到平民百姓,甚至还涉及已经被盖棺论定的着名历史人物。在伯恩哈德的几乎所有作品里,主人公都会有大段的对奥地利国家、政府的激烈而极端的抨击,并经常会使用类似于麻木、迟钝、愚蠢、虚伪、低劣、腐败、卑鄙的词汇。在奥地利国家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他也对奥地利政府进行了尖锐而无情的批判,甚至导致出席颁奖典礼的文化部长拂袖离去。

小说《历代大师》出版于1985年。《历代大师》通过“个体艺术家”阿兹巴赫尔与雷格尔之间的讲述与回忆,以夸张的手法呈现出了主人公雷格尔充满矛盾的艺术人生。三十年来,雷格尔每隔一天就去艺术史博物馆固定的长椅上就坐,整个上午都呆在那里,观赏历代大师的艺术作品,但妻子的意外去世使得他意识到,所有的艺术杰作也无法与他唯一所爱的人相比。当他再次面对着历代大师的艺术珍品,他却从所有的作品里都看出了缺陷,看出了它们作为经过挑选的“国家艺术”的狭隘与虚伪,并不再能从其中得到安慰,不再能借助它们的力量度过人生中真正的困境。小说作品中也包含了大量对奥地利政府的批判与嘲讽,例如“天才和奥地利不相容,我说,在奥利地你得做一个平庸的人,才能有发言的机会”以及“奥地利是个低劣、糟糕的国家”,展现出了伯恩哈德对奥地利政府的强烈不满。

“国家艺术”的狭隘与虚伪。

小说《历代大师》被认为是一部基本上回避了所谓现实因素的作品,但其中也并不乏典型的伯恩哈德式冒犯。伯恩哈德借主人公雷格尔之口,对奥地利政府、哈布斯堡王朝、哲学家海德格尔、作家施蒂夫特、奥地利本国的许多着名音乐家,以及许多已经在博物馆里展出、也就是在艺术史里已经享有了确切地位的历代大师都进行了各种各样尖刻的挑剔与嘲讽。在雷格尔看来,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仅仅是咆哮,莫扎特的作品中尽是廉价的煽情,海德格尔是一位愚蠢、可笑、国家社会主义的小市民,蒙骗了整整一代德国的人文学者,至于奥地利的几位着名作家,他们根本上就缺乏写作的能力,他们作品中的哲学思想都是虚伪的。

雷格尔对这些文学、艺术作品的不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都属于所谓的“国家艺术”。在小说的其他部分,伯恩哈德也通过“国家”与另一个名词相结合的构词,例如“国家学校”“国家人”“国家死人”等,讽刺了国家权力的无限膨胀以及国家在各个层面上对个人的压抑与抹杀。雷格尔以学校中的艺术课程为例,分析了在这样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国家权力之下,自然人的存在是怎样受到了威胁,“国家学生”是怎样失去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自由的.判断力,接受国家对他们的教育与熏陶。由于任何发表出来的艺术作品也都要经过国家的挑选与判断,符合国家对艺术的需要,因此在小说人物雷格尔看来,只有从未发表过自己作品的阿茨巴赫尔可以称得上独立于国家艺术而存在的“个体艺术家”,可以保留自己的独特个性与作为自然人的完整属性。

雷格尔在评论艺术史博物馆里的作品的时候提到,这里一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只是在讨好他们的委托者,是为了金钱和荣誉而创作出来的,另一部分人的作品则只为教会和权贵服务,因此他们的艺术是虚伪的,是多少脱离了他们本人的个性与审美趣味的,是“把自然置入画布上将其杀死”。以雷格尔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的指摘为例,雷格尔认为贝多芬的一切作品都是滑稽的,在他的所有作品里,“我们听到的都是轰隆隆作响、气势磅礴和进行曲的愚蠢。”贝多芬作品里不断循环的乐观、坚定不屈的意志所营造出来的空泛的幻想令雷格尔从中看到了国家主义的步伐,对于反抗国家权威的雷格尔来说,这种精神其实是十分空虚的,它的结果只是摧毁了人的自然属性,使人服从于国家的规训。

艺术史博物馆里所展出的艺术品,展现出的正是国家对于艺术的挑选、掌握与控制的结果,是“被规矩、被约束、被训练、被扭曲、被登记在册的”,都符合国家艺术的标准,都服务于国家的利益。而创造他们的艺术家也不过是“国家人”,甚至只是“国家仆人”,他们代表了国家甚至是天主教国家的价值判断,因此他们的艺术也具有狭隘而反自然的一面。也正因此,雷格尔认为搞艺术史的人就是真正的消灭艺术的人,因为艺术史恰恰体现了国家主导的审美对艺术品的挑选与评判。

《历代大师》花费了大量笔墨来讲述一位来自英国的收藏爱好者与丁托列托的着名画作《白胡子男人》的故事。在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展厅里,一位英国收藏者见到了一幅与自家卧室里悬挂的《白胡子男人》一模一样的画作,而那幅画是他作为遗产继承下来的,他对它的真实性一直都深信不疑。面对艺术史博物馆里陈列的画作,英国收藏者无法找出它与自己所收藏的那幅画作的任何不同之处,因此他不得不面对可怕的事实:要么他收藏的是赝品,要么博物馆里的这一幅画才是赝品。两者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要么是收藏者个人的艺术世界迎来其支柱的崩塌,要么就是艺术史博物馆的权威受到挑战。伯恩哈德借由这一插曲表现出了他对一部分艺术欣赏者的嘲讽,对这些欣赏者来说来说,艺术作品本身的优劣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愚昧、僵化的方式来分辨所谓的真伪,并对真品的价值盲目信任,甚至是盲目崇拜。

面对这种对历代大师的作品盲目崇拜的现象,伯恩哈德也借主人公雷格尔之口表示,面对艺术品的赞叹是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愚蠢行为。赞叹,意味着全盘接受历代大师的艺术标准,也即全盘接受国家对艺术品的欣赏与评判标准,从而放弃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并将吸收、接纳了这样的评判标准当作一种品味与文化的象征。与这种做法相反,雷格尔对待历代大师创造的艺术品一直保持着非常严苛的态度,在他看来,反抗国家推行的僵化的艺术品的关键,就在于坚持自己个人化的判断力,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经得到盖棺定论的所谓“完美”的艺术品,致力于寻找它们的缺陷。“人的头脑只有去寻找人类的缺点才称得上是人的头脑”,从这样的表述也可以看出,伯恩哈德借由雷格尔夸张化的论断,表现出了他对批判性的审视与个人化的判断力的重视程度。

艺术作品与人生危机的关系。

《历代大师》的创作,与伯恩哈德的个人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开始创作《历代大师》的时候,伯恩哈德的多年挚友、资助人、“毕生的恩人”黑德维希・斯塔维阿尼切克刚刚去世。伯恩哈德与她多年来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正是通过了这位寡居的、年长他三十七年的女士的扶持,伯恩哈德才得以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在伯恩哈德死后,根据他的遗愿,他与黑德维希・斯塔维阿尼切克及其丈夫葬在了同一个墓地。而小说的主人公雷格尔也是依靠其夫人的大笔财产才过上了不愁衣食的优渥生活,并在婚姻生活中逐渐与他的夫人在精神上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与相通。雷格尔夫人的猝然去世、雷格尔谈及此事时强烈的情感迸发以及“她用其智慧和财产拯救了我”这样的描述,也令人联想到伯恩哈德与其资助人的关系。

相比于《历代大师》前半部分的冷酷与极尽嘲讽,小说的后半部分开始表现出激烈的情感波动,流露出雷格尔对妻子的一片温情。小说的主题也从对“国家艺术”的抨击转向了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到的茫然与无力,以及艺术作品对于生活危机的无能为力。从中可以看出,雷格尔对奥地利政府与“国家艺术”的强烈抨击与吹毛求疵,除了与他一贯的人生与艺术观念有关,还与他突然丧妻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历代大师》的前半部分,伯恩哈德已经对艺术史博物馆对于雷格尔的地位之重要、丧妻事件对雷格尔的打击之严重进行了充分的铺垫。每隔一天去艺术史博物馆上的长椅已经成了雷格尔赖以生存下去的习惯,但这样的习惯却并非是出于雷格尔对艺术的热爱与欣赏艺术的需求。雷格尔与妻子是在艺术史博物馆的长椅上偶然相识的。在婚后,他们延续了雷格尔之前就有的生活习惯,每隔一天都要去艺术史博物馆固定位置的长椅上观看画作。有一天在他们一同去往艺术史博物馆的路上,因为市政部门没有在道路上撒沙土,他当时已经有些上了年纪的妻子就摔倒在地上,因为抢救失败而猝然离世。雷格尔在谈及此事时愤懑而极端地攻击相关的政府部门与医院,“我现在就一个人了,而且有生之年就这样孤独一人生活了,维也纳市、奥地利国家以及天主教会对此要负责任”,“所谓仁慈医院是我认识的最不仁慈的医院,除了卑鄙无耻拿上帝做招牌外,充斥在那里的无非是技术低劣、利欲熏心”,“我妻子的死是维也纳市的过错,是奥地利国家的过错,是天主教会的过错”。通过这些措辞激烈的话语,雷格尔在小说一开始就表现出的尖刻甚至是疯癫也就变得更可以理解,雷格尔对妻子的无限深情由此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雷格尔艺术观念的改变,也与其妻子的去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雷格尔曾寄希望于依靠艺术的安慰度过人生中真实的危机。在妻子生前,雷格尔曾经十分热爱艺术,并且一直都在努力地引导自己的妻子进入文学、哲学和音乐的世界,对她进行所谓的“启蒙培养”,在漫长的讲授与交流的过程中,最终与妻子达到了精神上的相互理解与相互影响。但在妻子突然去世以后,这些历代大师所留下的精神成果都因为他与妻子的回忆而产生了变化,被他和他妻子的交流过程赋予了不同的色彩。因此,当他的妻子“带着经我传授给她的广博知识离开了人世”,这样突然的丧失令他感到生活中的空白,仿佛这些知识也随着妻子的生命而一起消逝了,失去了它们的意义与光彩。当雷格尔转而希望从艺术中获得精神上的支撑的时候,他却发现艺术作品并没有能够给他足够的慰藉,“这些历代大师装满我们的精神保险箱,在生命的决定时刻我们寻找他们的帮助,但当我们打开这精神保险箱,它空空如也。”

由此,雷格尔开始认识到一切艺术都存在缺陷,而正是艺术上同样普遍存在的缺陷使得他可以接受自己人生的缺陷,“这是真理,这个真理使得像我这样一生都处在绝望中的一个人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他的艺术观也因为突然丧妻得到的认识而变的悲观,“我们喜欢哲学和整个人文科学,从总体上说是因为它的绝对茫然和无可奈何。”这一认识通过雷格尔在阅读的时候对断片性质的阅读的偏爱具体地表现了出来,他认为通读全文是一种囫囵吞枣的行为,只有关注细节,我们才可以理解文章的内容,因为“根本就不存在完美和完整”,如果把这样的阅读观念迁移到整个人生观上,就是“在生活中,每当我们把生活作为片段去关注,那我们才有生活的乐趣”。对雷格尔来说,生活的不确定和人生的茫然无序才是人生的本质,而“完美”是不存在的,是脱离了个体生命的痕迹的,因此也是可怕的。

在《历代大师》的结尾部分,伯恩哈德的笔调回归了小说开头的冷酷与尖刻,再次开始猛烈地抨击艺术作品、国家、政府的虚伪与全盘接受国家标准的艺术欣赏者的愚蠢。但在雷格尔讲述了自己与妻子的故事以后,这些看似极端而夸张抨击也就带上了一丝悲凉的色彩,表现出人物面对茫然无序的生活所感到的极度孤独与无助,这也成为了《历代大师》真正的主题。“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抱紧莎士比亚或者康德,但这是荒谬的见解,莎士比亚和康德,以及一切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树立起来的所谓大师,恰好在我们最需要他们的时刻将我们丢下不管[……]他们在我们生命的关键时刻给予我们的仅仅是,让我们就是在他们中间也是孤独的,让我们把自己交出去听凭命运残酷的摆布。”

参考文献:

欧南.锋利的伯恩哈德.载《作家走廊》,2008年4月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