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班主任品德教育总结大全(21篇)

时间:2023-12-17 08:28:12 作者:雁落霞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思考自己工作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小学班主任的品德教育工作总结

摘要: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具备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才能成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而作为学校、社会、学生之间“桥梁”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

中职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折期,学校管理的最基本要素就是班主任工作,而德育工作是学生管理的关键,班主任就像学生的第二家长,他既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也会对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现在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教师,教书育人虽然是我们的天职,而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形势,怎样有效地教育好这些中专生是我们班主任迫切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必须了解中职生这一群体。

中职学生具有同龄人应有的特点,但会有不同之处,他们之所以没能升入高级中学,走进了职业学校,原因有许多。但整体来看他们大多自我意识较强,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卑感较重,做事情缺乏信心,反抗和叛逆心理比较强烈;兴趣非常广泛,但缺乏足够的耐心。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像亲人一样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了解这一群体甚至每个人,然后对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家庭里面孩子模仿的人是父母,学校里面学生模仿的'人是老师,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都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严于律己,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风学识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班级德育工作不只是口头上唱唱高调,做做样子就能完成的。身教胜于言教,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除了树立学生品学兼优的典型,还必须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杜绝在言行上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否则学生对班主任关于德育的教育就难以信服。

三、班主任要公平处事,平等对人,尊重每个学生。

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面对几十个学生,就要有一颗公平心,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管他们过去品行如何,都要给予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只有公平对待才能赢得班里全体学生的敬重和信服。工作中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锻炼机会,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到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班主任的博爱。鼓励优秀生的同时也要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和上进心,给他们提供进步的平台,利用每个人的优点培养自信心,使他们摆脱恐学、厌学甚至逃学的一些不良情绪,消除诸多影响他们的不利因素。在班级工作中尊重每个学生,帮他们树立自信心,做到人人能展现优点,自觉改正缺点,集体进步。

班级工作既需要能力也需要技巧,在日常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从中揣摩出学生的思想状态,依据不同的表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既要做到真诚、积极、热情、诚恳,又要做到具体、全面、科学。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全体交流,发现问题后进行个别交谈,随时观察学生面部表情的变化,以便掌握学生的内在情绪,敏锐地判断出问题的“关键”,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给予耐心的疏导。班主任要通过观察抓住学生知、情、意、行中的薄弱环节,长善救失,以自己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情绪来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和紧张心情,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想、所为,从而获得更良好的教育效果。

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大多数人自认为长大了,但心智不够成熟,对于未来还是一片渺茫。此时,班主任的耐心引领尤为重要,要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入手,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温暖、理解和信任播撒到每位学生的心坎上,真正赢得他们内心的信任,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对他们作深入、全面、具体的指导,比如,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包括短期内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掌握什么样的职业技能,综合考核分在多少分以上等。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学生学起来就有了方向,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也是非常关键的。

五、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具有感恩的心是社会对学生的希望和要求,因为,只有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让学生先学会感恩,才能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学会为人处世,在将来的社会实践中就能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班主任对待工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品德教育的方法得当了,学生受教育时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对未来充满信心,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班级工作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谢丰静。中职院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强化感恩教育[j]。新闻天地,(07)。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职专)。

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工作总结

本站发布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工作总结精选,更多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工作总结精选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本站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工作总结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言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二、思路。

1、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

2、诱发情感--解决责任感的内化问题。

道德情感是作为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儿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发情感作为媒介,如认识和行为架设一座桥梁。

3、指导行为--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俗话说:"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许多教育家也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将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4、以上三者是循环往复的一个整体。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特别是高段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从这样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如前图)

三、做法。

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学生"凡事考虑后果"作为实验的突破口,侧重研究"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方法,力求把责任感教育真正落脚到"导行"之上。本学期是实验的第一阶段,侧重从"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和激发情感共鸣"抓起。

1、血的`事实,让孩子们猛醒。

当今的小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中,朝气逢勃,开拓进取,他们经历的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实验之初,通过摸底,我们深感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我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猛醒,深思,并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小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通过讨论,学生积累了道德经验,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达到了德育活动的认识功能。

2、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红领巾"读书月"活动。活动中,大家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外国人士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精神所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红岩精神"是重庆地方特有的教育资源之一。针对摸底调查中学生对"红岩"知之之甚少的现状,我们在"读书月"活动中开展了红岩系列教育"五个一"活动:读一本红岩的书,记一篇读书笔记,作一次参观寻访,讲一个红岩故事,写一篇红岩日记。在读书活动小组内,中心组成员创立了以奖优为序、轮流阅读、互相交流的激励机制;寻访活动中同学们驻足聆听,对小萝卜头等红岩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会上大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红岩日记中,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思考已进入了深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3、社会调查,明确责任感之重要。

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不容半点忽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大小巨细的事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决定开展"社会调查"大行动。孩子们走向街头巷尾,来到企事业、机关单位,调查了各行各业中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张杰欣同学的母亲作为水文勘测人员的精益求精,个体户张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安全驾驶等事例令同学们啧啧称道,而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灾无情人有情,抗洪精神驻我心!九八抗洪精神是战士们崇高责任感的浓缩,战士们奏响了高度责任感的音。通过抗洪故事的讲述,画面、诗文的赏析,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抓起,培养高度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动力。

4、生活聚焦,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的可贵,令人敬佩,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半年来,班风班貌得以很大改观。"捐资捐物献爱心"活动中、教师节主题队会上、创卫活动月中、"快乐星期天"活动、象征性长跑、运动会中的"翻身仗"及每周的争章创优评比上,都留下了同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烙印。特别是王小艾及家人对社会和他人尽责、郑桥同学文明守纪、童欣的无私奉献、谢涅淄对家长的体贴、赵金同学刻苦训练多次为校为班添光彩等典型事例令同学们有口皆碑,成了大家拥戴和学习的榜样。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绪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临近期末,我们又对全期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通过"责任感--在我们的心中升腾"的主题队会进行了升华。回顾过去,看到现在,展望未来,同学们喜出望外,信心倍增。队会上,大家齐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我们一样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我是巴蜀人,我自豪,我是巴蜀人,我能行!"多么动人的话语,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这些活动不仅对道德行为起着强化训练作用,使之巩固,而形成习惯,而且还会使"外显"于行为中的道德规范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内化为道德认识,然后又外化为道德行为,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效果。

短短半年时间,实验按实施计划有序较理想地进行着,取得出较明显的效果,班级学生班风班貌改观大,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全班学生个个有其职,有责可尽,大多数同学责任心强,能力强,优生发展快,差生转变好,深受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献爱心活动月中,王小艾等10名同学受到张榜表扬,本班"献爱心"活动和教师节活动情况在全校交流汇报,获好评。班级文明守纪好,涌现出了周少阳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个人工作总结加餐、路队、卫生、两操流动红旗获得次数,获"创卫"先进集体,特别是运动会上班级学生一改过去的状况,大打了一个"翻身仗",囊括所有集体项目的一、二名,个人成绩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因而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奖。班级主题队会获校一等奖,且代表学校二次接待市区领导同行,深受好评。期末,本班以成绩获校"巴蜀好集体"。

实验才刚起步,取得如此成绩,的确令人可喜。但改革探索之路将会充满艰辛。愿责任感之树在我们大家包括孩子们心中常绿常青!

班主任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德育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国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下发的“工作要点”中关于德育工作的要求,在德育管理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我校德育研究,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一、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

为了使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到龙头的作用,我们对各项德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管理制度》、《课程德育管理制度》《学生活动管理制度》、《德育研科制度》《三结合教育制度》、《德育队伍建设制度》)等。比如:《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相应的《主题教育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制度》《学生仪式教育制度》《学生综合评价管理制度》等。通过各项的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二、夯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1、过程管理要坚持常抓不懈,从基础性工作抓起,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真”和“实”上下功夫,即:在管理过程上讲究一个“真”字,在管理结果上讲究一个“实”字。要从各校实际出发,从班风、学风抓起,以管理促落实,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使管理过程成为互动过程和教育过程,努力实现全时空、全方位的常规管理。

2、开展以“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重点的主题教育,利用节假日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深化社会体验教育活动,围绕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社会中成长的主题,坚持与新课程实验相结合。开展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等重要的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实效性,将德育寓于各项活动中。让我校的学生感受到我校的德育教育不是管教而是生活。

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构建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对学生的成长而言,让学生在生活中真实的经历、真切的体验。从学校而言,让德育成为生活,追求一种无痕的教育,真正成为生活德育。

3、加强养成教育工作培训督导,给班主任进行养成教育专题培训,教育学生着重在生活的一点一滴即知行统一上下功夫。定期组织学生召开养成教育座谈会。调动学生会和社团成员开展文明我先行活动,为其他同学做好示范和表率作用。

4、通过升旗、观看录像、宣传校园十大陋习等一系列活动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把升旗仪式作为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规范升旗仪式,精心设计国旗下讲话。

5、开展“爱护公物,美在校园”主题教育。以“十要十不要”为基础,倡导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宣传低碳生活等理念,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和勤俭节约的精神,保持校园整洁、优美。

6、结合文明迎全运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开展多项活动,文明排队、让座、美化校内外环境等等。同时结合“党是阳光我是花”在学生中开展诗歌、征文、故事征集等活动。

7、以课堂为主要渠道,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国学教育。搞好特色项目和国学教案,弘扬民族文化。

8、德育渗透于家庭与社会,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利用校门的宣传栏,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垂范作用。

1、狠抓师德建设。

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要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育人思想,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德育队伍培训。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班主任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应成为师德建设的标兵和典范。为了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切实搞好班主任岗前、岗位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切实搞好校本培训,通过培训夯实内功。继续开展班主任擂台赛、青年教师德育论坛、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科研能力和工作水平。

3、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1、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在初一新生入学时,向学生和家长介绍了我校的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进行了介绍,在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首先树立了校园理念形象。

2、本学期学校省市对教育强区的检查和验收工作的开展,对学校亭廊文化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布置,一楼初一年级学生,以“国学养德”为主要内容;二楼初二年级学生以“求知益智”为主要内容,三楼各处室,以“教学管理”为主要内容,四楼初三学生以实现中国梦“理想前途”为主要内容。正真做到了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3、我校图书室升级为省级图书室,藏书达到4万册,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也种类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多媒体班班通覆盖全校,利用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了德育建设。

德育反思课安排在每周五的第五节课,由班干部组织,根据德育反思课的模式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安排具体内容,使德育反思课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

我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先进的学校的与工作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在今后还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强德育创新,是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总结

本站发布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总结结尾,更多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总结结尾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本站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总结结尾,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引言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二、思路。

1、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

2、诱发情感--解决责任感的内化问题。

道德情感是作为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儿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发情感作为媒介,如认识和行为架设一座桥梁。

3、指导行为--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俗话说:"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许多教育家也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将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4、以上三者是循环往复的一个整体。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特别是高段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从这样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如前图)

三、做法。

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学生"凡事考虑后果"作为实验的突破口,侧重研究"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方法,力求把责任感教育真正落脚到"导行"之上。本学期是实验的第一阶段,侧重从"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和激发情感共鸣"抓起。

1、血的事实,让孩子们猛醒。

当今的小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中,朝气逢勃,开拓进取,他们经历的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实验之初,通过摸底,我们深感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我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猛醒,深思,并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小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通过讨论,学生积累了道德经验,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达到了德育活动的认识功能。

2、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红领巾"读书月"活动。活动中,大家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外国人士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精神所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红岩精神"是重庆地方特有的教育资源之一。针对摸底调查中学生对"红岩"知之之甚少的现状,我们在"读书月"活动中开展了红岩系列教育"五个一"活动:读一本红岩的书,记一篇读书笔记,作一次参观寻访,讲一个红岩故事,写一篇红岩日记。在读书活动小组内,中心组成员创立了以奖优为序、轮流阅读、互相交流的激励机制;寻访活动中同学们驻足聆听,对小萝卜头等红岩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会上大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红岩日记中,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思考已进入了深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3、社会调查,明确责任感之重要。

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不容半点忽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大小巨细的事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决定开展"社会调查"大行动。孩子们走向街头巷尾,来到企事业、机关单位,调查了各行各业中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张杰欣同学的母亲作为水文勘测人员的精益求精,个体户张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安全驾驶等事例令同学们啧啧称道,而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灾无情人有情,抗洪精神驻我心!九八抗洪精神是战士们崇高责任感的浓缩,战士们奏响了高度责任感的音。通过抗洪故事的讲述,画面、诗文的赏析,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抓起,培养高度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动力。

班主任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在本学期班主任工作中,密切联系本班学生实际,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二)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基本任务,所以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不断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在此邀请了高三年级部分优秀学生交流学习经验。教育学生遵守各项纪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协调好各科教学工作,督促学生完成各科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完成学习任务。开展了三次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完成学习任务。开展了三次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三)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及劳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本学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课外活动,有:讲故事,歌舞表演,美术,书法,手工比赛,辩论会,演讲比赛等,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欣赏能力,增强了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通过劳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总结。

青年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我十分关心他们的健康,了解每位同学的个性特长,深入学生及其家庭之中,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密切师生感情,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和生活顾问,如:开展献心活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坚定学习信心。

(五)指导本班班委会工作。班委会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但因学生干部经验不足,所以我定期召开班委会,了解全班各项情况,及时强化工作职责,本学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委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得到了全体同学的一致好评。

在班主任工作中,由于我以身作责,真心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学,全面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做好教导工作,使我所担任班主任工作的“44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每位同学在44这个集体中发挥了巨大的能量,在学校的各类学习考试活动及劳动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教育学生达到理想的境界,爱心和责任是基础,相互尊重是前提,思想品德是关键,工作热情是动力,恰当的方法是途径。

班主任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二、思路。

1、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

2、诱发情感--解决责任感的内化问题。

道德情感是作为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儿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发情感作为媒介,如认识和行为架设一座桥梁。

3、指导行为--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俗话说:'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许多教育家也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将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4、以上三者是循环往复的一个整体。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特别是高段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从这样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如前图)。

三、做法。

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学生'凡事考虑后果'作为实验的突破口,侧重研究'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方法,力求把责任感教育真正落脚到'导行'之上。本学期是实验的第一阶段,侧重从'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和激发情感共鸣'抓起。

1、血的事实,让孩子们猛醒。

当今的小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中,朝气逢勃,开拓进取,他们经历的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实验之初,通过摸底,我们深感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我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猛醒,深思,并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小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通过讨论,学生积累了道德经验,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达到了德育活动的认识功能。

2、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红领巾'读书月'活动。活动中,大家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外国人士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精神所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红岩精神'是重庆地方特有的教育资源之一。针对摸底调查中学生对'红岩'知之之甚少的现状,我们在'读书月'活动中开展了红岩系列教育'五个一'活动:读一本红岩的.书,记读书笔记,作一次参观寻访,讲一个红岩故事,写红岩日记。在读书活动小组内,中心组成员创立了以奖优为序、轮流阅读、互相交流的激励机制;寻访活动中同学们驻足聆听,对小萝卜头等红岩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会上大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红岩日记中,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思考已进入了深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3、社会调查,明确责任感之重要。

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不容半点忽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大小巨细的事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决定开展'社会调查'大行动。孩子们走向街头巷尾,来到企事业、机关单位,调查了各行各业中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张杰欣同学的母亲作为水文勘测人员的精益求精,个体户张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安全驾驶等事例令同学们啧啧称道,而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灾无情人有情,抗洪精神驻我心!九八抗洪精神是战士们崇高责任感的浓缩,战士们奏响了高度责任感的最强音。通过抗洪故事的讲述,画面、诗文的赏析,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抓起,培养高度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动力。

4、生活聚焦,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的可贵,令人敬佩,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半年来,班风班貌得以很大改观。'捐资捐物献爱心'活动中、教师节主题队会上、创卫活动月中、'快乐星期天'活动、象征性长跑、运动会中的翻身仗'及每周的争章创优评比上,都留下了同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烙印。特别是王小艾及家人对社会和他人尽责、郑桥同学文明守纪、童欣的无私奉献、谢涅淄对家长的体贴、赵金同学刻苦训练多次为校为班添光彩等典型事例令同学们有口皆碑,成了大家拥戴和学习的榜样。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绪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临近期末,我们又对全期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通过'责任感--在我们的心中升腾'的主题队会进行了升华。回顾过去,看到现在,展望未来,同学们喜出望外,信心倍增。队会上,大家齐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我们一样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我是巴蜀人,我自豪,我是巴蜀人,我能行!'多么动人的话语,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这些活动不仅对道德行为起着强化训练作用,使之巩固,而形成习惯,而且还会使'外显'于行为中的道德规范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内化为道德认识,然后又外化为道德行为,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效果。

短短半年时间,实验按实施计划有序较理想地进行着,取得出较明显的效果,班级学生班风班貌改观大,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全班学生个个有其职,有责可尽,大多数同学责任心强,能力强,优生发展快,差生转变好,深受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献爱心活动月中,王小艾等10名同学受到张榜表扬,本班'献爱心'活动和教师节活动情况在全校交流汇报,获好评。班级文明守纪好,涌现出了周少阳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个人工作总结加餐、路队、卫生、两操流动红旗获得次数领先,获'创卫'先进集体,特别是运动会上班级学生一改过去的状况,大打了一个'翻身仗',囊括所有集体项目的一、二名,个人成绩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因而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奖。班级主题队会获校一等奖,且代表学校二次接待市区领导同行,深受好评。期末,本班以领先成绩获校'巴蜀好集体'。

实验才刚起步,取得如此成绩,的确令人可喜。但改革探索之路将会充满艰辛。愿责任感之树在我们大家包括孩子们心中常绿常青!

一、做好教学工作计划,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

过去的一学期里,我班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又红又专...

根据学生科安排,本人在xx年上半年送走了技师制冷0801班,下半年带了新班数控133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xx年逐渐离我们远去,而新的一年渐渐来到。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琐的工作,以下是编辑老师带来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文章把工作进行了四方面的总结,详细内容全文。

新学期已经开始,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已陆续进入正常运行。在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0)班班主任一职。为了本学期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学期我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端正班风、学风,全面提升我班各科成绩为重点展开。

一、回顾及成绩今年不负学校重托,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担任六年级班的班主任工作。从思想认识上来说,通过其它各位教师的帮助和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启示和思考,使我对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这看似简单的名词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透过这普通...

班主任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4、生活聚焦,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的可贵,令人敬佩,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半年来,班风班貌得以很大改观。”捐资捐物献爱心“活动中、教师节主题队会上、创卫活动月中、”快乐星期天“活动、象征性长跑、运动会中的”翻身仗“及每周的争章创优评比上,都留下了同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烙印。特别是王小艾及家人对社会和他人尽责、郑桥同学文明守纪、童欣的无私奉献、谢涅淄对家长的体贴、赵金同学刻苦训练多次为校为班添光彩等典型事例令同学们有口皆碑,成了大家拥戴和学习的榜样。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绪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临近期末,我们又对全期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通过”责任感--在我们的心中升腾“的主题队会进行了升华。回顾过去,看到现在,展望未来,同学们喜出望外,信心倍增。队会上,大家齐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我们一样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我是巴蜀人,我自豪,我是巴蜀人,我能行!“多么动人的话语,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这些活动不仅对道德行为起着强化训练作用,使之巩固,而形成习惯,而且还会使”外显“于行为中的道德规范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内化为道德认识,然后又外化为道德行为,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效果。

短短半年时间,实验按实施计划有序较理想地进行着,取得出较明显的效果,班级学生班风班貌改观大,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全班学生个个有其职,有责可尽,大多数同学责任心强,能力强,优生发展快,差生转变好,深受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献爱心活动月中,王小艾等10名同学受到张榜表扬,本班”献爱心“活动和教师节活动情况在全校交流汇报,获好评。班级文明守纪好,涌现出了周少阳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个人工作总结加餐、路队、卫生、两操流动红旗获得次数领先,获”创卫“先进集体,特别是运动会上班级学生一改过去的状况,大打了一个”翻身仗“,囊括所有集体项目的一、二名,个人成绩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因而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奖。班级主题队会获校一等奖,且代表学校二次接待市区领导同行,深受好评。期末,本班以领先成绩获校”巴蜀好集体"。

实验才刚起步,取得如此成绩,的确令人可喜。但改革探索之路将会充满艰辛。愿责任感之树在我们大家包括孩子们心中常绿常青!

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总结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搞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因此,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为此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严而有度的管理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爱”为基础,在“爱”前提下进行“严管”,决不能放纵、护短、迁就。但要“严”而有“度”,超过了“度”就无“爱”可谈。如一些学生本身有许多小毛病,想把这些毛病一下子改掉并非易事,也是不可能的,不能因小毛病就不管,应一步步地帮助他们改掉,一点一点对他们提高要求,有进步就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爱,从而增强改错的信心和勇气。

班主任发现学生的错误,要随时随地地及时批评指正,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能因错误小或自己有事等原因,推迟或不进行管教。一定要严格要求。但要根据不同情况,掌握好分寸,有理、有节、有度。

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入情入理,以理服人。自始至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改正错误,提高自己。

二、要以和蔼的态度,巧妙的语言对待学生。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方式。“话有三说,巧说为妙”。a、我认为班主任的语言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通情,二是达理。人是在情感交流中生活的,因此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景交融,做到通情达理。因此在与学生谈话交流时,要充分运用语言艺术技巧,多肯定,少否定。用启发开导的语言和语气,态度要和蔼,注意语言分寸。与学生在平等和蔼的气氛中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对抗,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班主任在处理班务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此要因人、因事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

同样的一件事,对学生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以学生迟到为例,见学生迟到时,当着同学的面不问青红皂白就一顿批评挖苦,结果有些因故迟到的好学生便认为老师粗暴、不近人情,进而产生抵触情绪;无故迟到者也会破罐破摔。反之,如老师诚心诚意地问迟到的原因,共同分析迟到的影响及利害关系,并帮助他们寻求解决的办法,学生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改正错误。

b、言为心声,班主任要通过语言艺术,把自己的情感投入给学生,用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

班主任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我国古代教。

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师德示范工作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能把抽象的道德标准首先化为教师具体的道德行为,进而在师生和谐交融中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身教,要时时、事事、处处都要起到表率作用。

四、要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在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种形式。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处培养,坚持教育,引导、训练、逐步培养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分层进行教育。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做起,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具有责任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对一个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要重视一些的细节,从点滴培养开始,才可能成就大人才。

五、要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这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还可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掌握孩子发展近况,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排除教育中的消极因素。还可请教教育有方的家长传授教育经验,通过对比激发家长参与意识,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好更切实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总之,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一个长期艰巨、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用满腔的热情去沟通师生的心灵,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加强品德教育班主任工作总结

进一步抓好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并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上。

本学期学生进入高三,思想有所动荡:普遍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经过努力进步也不大,考大学希望渺茫。有的想退学;有的想勉强跟着到毕业,拿到毕业证就行了;有的则很紧张,整天愁眉不展;有的想努力学习,但不知怎样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这些情况,我认真进行了分析,认为学习信心不足、缺乏毅力是主要问题,要使他们安心学习,关键在于提高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还要进一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利用班会时间让他们更多了解名家名人的经历,现实生活中在逆境中奋起、成才的典型事例,学习《相约在北大》,开展向体育健儿学习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学习的榜样,改变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通过多次主题班会和个别谈心,辩论会,综合知识竞赛,元旦晚会,学校举行的九十周年校庆等活动,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班主任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

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

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

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

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

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着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以上的改进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成了学生放松身心,完善自我的催化剂,也达到了我们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一学年下来收效不错,最基本的做到了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有责任,最有趣的是我们班48人全部都喜欢劳动了,最大的收获是:每天有很多孩子们都争着要主动打扫卫生,要是没有选上还不高兴呢!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实施证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显着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创造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学校等殊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个人获得市级奖630人次,省级奖215人次,国家级奖110人次,国际奖83人次。其中,一名学生获国家标徽设计专利,两名学生获得全国故事大王称号,两名学生在全国首创出版了个人诗画专集,九名学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名学生代表我国少年儿童出席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地区儿童福冈大会,一名学生3次举办了个人画展,成为世界书画家总会永久会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亲自接见。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加强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家长走进了学校,学校走向了社会,并受到家长和社区的好评。他们在给学校的反馈意见中说:通过家长开放日教师的汇报、教育教学活动的展示,使他们深受教育和感动,教师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成功,而且是对学生、对家长的教益都菲浅。

通过学校秋季运动会、大课间观摩评比和校园艺术节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班级特色的建设。在班主任精心指导、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各班创建了班旗、班徽,处处营造了文化育人氛围。

务真求实,做好工作。今年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活动记载工作,坚持“一年一次不嫌少、多做几件更加好”口号,组织老教师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关心社区贫因生、学困生,发挥老同志“帮教、帮学、帮困”三帮活动。经常关心身边青少年的成长。

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个人总结

本站发布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个人总结,更多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个人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本站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个人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引言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二、思路。

1、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

2、诱发情感--解决责任感的内化问题。

道德情感是作为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儿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发情感作为媒介,如认识和行为架设一座桥梁。

3、指导行为--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俗话说:"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许多教育家也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将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4、以上三者是循环往复的一个整体。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特别是高段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从这样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如前图)

三、做法。

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学生"凡事考虑后果"作为实验的突破口,侧重研究"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方法,力求把责任感教育真正落脚到"导行"之上。本学期是实验的第一阶段,侧重从"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和激发情感共鸣"抓起。

1、血的事实,让孩子们猛醒。

当今的小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中,朝气逢勃,开拓进取,他们经历的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实验之初,通过摸底,我们深感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我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猛醒,深思,并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小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通过讨论,学生积累了道德经验,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达到了德育活动的认识功能。

2、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红领巾"读书月"活动。活动中,大家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外国人士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精神所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红岩精神"是重庆地方特有的教育资源之一。针对摸底调查中学生对"红岩"知之之甚少的现状,我们在"读书月"活动中开展了红岩系列教育"五个一"活动:读一本红岩的书,记一篇读书笔记,作一次参观寻访,讲一个红岩故事,写一篇红岩日记。在读书活动小组内,中心组成员创立了以奖优为序、轮流阅读、互相交流的激励机制;寻访活动中同学们驻足聆听,对小萝卜头等红岩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会上大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红岩日记中,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思考已进入了深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3、社会调查,明确责任感之重要。

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不容半点忽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大小巨细的事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决定开展"社会调查"大行动。孩子们走向街头巷尾,来到企事业、机关单位,调查了各行各业中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张杰欣同学的母亲作为水文勘测人员的精益求精,个体户张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安全驾驶等事例令同学们啧啧称道,而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灾无情人有情,抗洪精神驻我心!九八抗洪精神是战士们崇高责任感的浓缩,战士们奏响了高度责任感的音。通过抗洪故事的讲述,画面、诗文的赏析,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抓起,培养高度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动力。

班主任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班级德育工作需认真按计划进行。开学初,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小学生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还需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如:

一、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二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

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总而言之,作为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用心去发现、去了解每个孩子,然后用有效的教育方法管理班级,班级才能有良好的班风,你也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工作小结

本站发布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工作小结范文,更多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工作小结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班主任品德教育年终工作小结范文》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引言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二、思路。

1、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

2、诱发情感--解决责任感的内化问题。

道德情感是作为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儿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发情感作为媒介,如认识和行为架设一座桥梁。

3、指导行为--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俗话说:"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许多教育家也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将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4、以上三者是循环往复的一个整体。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特别是高段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从这样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如前图)

三、做法。

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学生"凡事考虑后果"作为实验的突破口,侧重研究"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方法,力求把责任感教育真正落脚到"导行"之上。本学期是实验的第一阶段,侧重从"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和激发情感共鸣"抓起。

1、血的事实,让孩子们猛醒。

当今的小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中,朝气逢勃,开拓进取,他们经历的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实验之初,通过摸底,我们深感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我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猛醒,深思,并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小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通过讨论,学生积累了道德经验,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达到了德育活动的认识功能。

2、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红领巾"读书月"活动。活动中,大家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外国人士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精神所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红岩精神"是重庆地方特有的教育资源之一。针对摸底调查中学生对"红岩"知之甚少的现状,我们在"读书月"活动中开展了红岩系列教育"五个一"活动:读一本红岩的书,记一篇读书笔记,作一次参观寻访,讲一个红岩故事,写一篇红岩日记。在读书活动小组内,中心组成员创立了以奖优为序、轮流阅读、互相交流的激励机制;寻访活动中同学们驻足聆听,对小萝卜头等红岩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会上大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红岩日记中,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思考已进入了深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3、社会调查,明确责任感之重要。

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不容半点忽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大小巨细的事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决定开展"社会调查"大行动。孩子们走向街头巷尾,来到企事业、机关单位,调查了各行各业中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张杰欣同学的母亲作为水文勘测人员的精益求精,个体户张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安全驾驶等事例令同学们啧啧称道,而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灾无情人有情,抗洪精神驻我心!九八抗洪精神是战士们崇高责任感的浓缩,战士们奏响了高度责任感的音。通过抗洪故事的讲述,画面、诗文的赏析,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抓起,培养高度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动力。

4、生活聚焦,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的可贵,令人敬佩,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半年来,班风班貌得以很大改观。"捐资捐物献爱心"活动中、教师节主题队会上、创卫活动月中、"快乐星期天"活动、象征性长跑、运动会中的"翻身仗"及每周的争章创优评比上,都留下了同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烙印。特别是王小艾及家人对社会和他人尽责、郑桥同学文明守纪、童欣的无私奉献、谢涅淄对家长的体贴、赵金同学刻苦训练多次为校为班添光彩等典型事例令同学们有口皆碑,成了大家拥戴和学习的榜样。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绪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临近期末,我们又对全期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通过"责任感--在我们的心中升腾"的主题队会进行了升华。回顾过去,看到现在,展望未来,同学们喜出望外,信心倍增。队会上,大家齐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我们一样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我是巴蜀人,我自豪,我是巴蜀人,我能行!"多么动人的话语,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这些活动不仅对道德行为起着强化训练作用,使之巩固,而形成习惯,而且还会使"外显"于行为中的道德规范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内化为道德认识,然后又外化为道德行为,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效果。

短短半年时间,实验按实施计划有序较理想地进行着,取得出较明显的效果,班级学生班风班貌改观大,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全班学生个个有其职,有责可尽,大多数同学责任心强,能力强,优生发展快,差生转变好,深受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献爱心活动月中,王小艾等10名同学受到张榜表扬,本班"献爱心"活动和教师节活动情况在全校交流汇报,获好评。班级文明守纪好,涌现出了周少阳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个人工作总结加餐、路队、卫生、两操流动红旗获得次数,获"创卫"先进集体,特别是运动会上班级学生一改过去的状况,大打了一个"翻身仗",囊括所有集体项目的一、二名,个人成绩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因而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奖。班级主题队会获校一等奖,且代表学校二次接待市区领导同行,深受好评。期末,本班以成绩获校"巴蜀好集体"。

实验才刚起步,取得如此成绩,的确令人可喜。但改革探索之路将会充满艰辛。愿责任感之树在我们大家包括孩子们心中常绿常青!

品德教育总结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着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实施证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显着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创造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学校等殊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个人获得市级奖630人次,省级奖215人次,国家级奖110人次,国际奖83人次。其中,一名学生获国家标徽设计专利,两名学生获得全国故事大王称号,两名学生在全国首创出版了个人诗画专集,九名学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名学生代表我国少年儿童出席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地区儿童福冈大会,一名学生3次举办了个人画展,成为世界书画家总会永久会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亲自接见。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加强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家长走进了学校,学校走向了社会,并受到家长和社区的好评。他们在给学校的反馈意见中说:通过家长开放日教师的汇报、教育教学活动的展示,使他们深受教育和感动,教师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成功,而且是对学生、对家长的教益都受益匪浅。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总结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初中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完善其人格特征,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鼓励学生成为榜样;其次,完善学校的.思想品德管理机制,学校的各级管理机构应当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划工作,通过了解学生思想品德现状,改进学校的教育工作;再者,要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一套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来保证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采用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造成部分学校的教育经费困难,思想品德教育基础设备的建设不足,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初中学校的教育经费支撑工作,保证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再者,要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解决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烦恼,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工作,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选定特定的思想品德教育案例,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模拟,真人表演的方式,形象直观地说明道德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好人好事的热情,并通过表演让学生意识到真善美,从而保证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感。此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育工作应当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各种社区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体会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其助人为乐的思想品质。同时,在学校内开展各项演讲、征文活动,让学生表述在生活中做过的好人好事,并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思想品德教育总结报告

5)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歌德。

7)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9)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德谟克利特。

15)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

16)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相碰,就会迸溅无数火花。——马尔克林斯基。

17)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赫拉克利特。

18)自己的思想愈卑劣,就愈要挑剔别人的错。——克雷洛夫。

19)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法朗士。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总结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素质、陶冶情操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核心和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德育建设起重要辅助作用。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注重身教育人。

“身教胜于言传。”教师是培养人的特殊职业者,教师形象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教育作用,用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的师德,严谨求实的师风去影响教育学生。

1、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随时随地给学生作榜样。例如我们艺术教师大都喜欢穿奇装异服、留长发(也有光头的)、蓄胡须,这些都是校规校矩所不容的,所以我们要坚决制止。

2、加强师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美术教师要有对事业执着追求、顽强的进取精神,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学生随时都在学习模仿、评价老师,小到语言说话,衣着头饰,大到思想观念、性格气质。

3、提高教学水平,讲究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强,水平高、效果好的美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高,有信任感,说话学生愿意听,德育教学的效果自然就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这更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平时要多习练专业,钻研业务,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

4、爱好广泛,发展特长。我们美术教师应广泛地展开学习,勤奋爱国。除了坚持习练专业(绘画、书法、篆刻……)之外,还应多关心国家时事,多读书、写写文章等等,这对教育影响学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启发智慧、发展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国家民族的需要,更是我们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我们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例如,我在上《中国古代陶塑》欣赏时,其中的《陶鹰鼎》这一我国古代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学生对于其夸张、简洁的造型表现出嗤之、不以为然的态度。针对这一情况,我安排了一些国外的优秀飞机、汽车图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了“美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这一美学原理的重要性。同时,为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有这样的认识创作,而感到自豪,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对比我国在这些重工业方面的落后现状后,认识到了这方面设计人才的缺失,树立了相应的远大报国理想。

三、因地制宜,随时随地进行德育教育。

尽管作为美术老师,与学生的平时交往不多,但我们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哪怕是一件小事。例如有一次课间,与一位学生聊到关于画的价值,有许多学生谈到作品拍卖时,中国画不如油画值钱,于是就认为中国画的成就、内涵及其珍贵程度都不如油画。针对这种价值观念,我首先对作品拍卖给大家作了些解释。让学生认识到拍卖价的高低,与作品本身的价值是有联系,但重要的是还关系到拍卖会的包装,收藏家们的鉴赏能力、投资能力,拍卖市场的规范性等因素。然后与他们谈中国画的特色以及对世界绘画的影响。用线造型是中国画表现的最基本手段,享誉西方的法国著名大师安格尔也深受影响。认为世上最美的还弧线,提出:“要深入探求我们素描线条中的各种变化和多样对比,这是描写人物丰采的唯一的手段。”通过交流,终于让学生认识到,原来中国画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立的、独一无二的绘画体系,蕴含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韵,是世界艺术史上重要的篇章。就这样,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与学生聊天等形式,达到既能澄清了事实,提高学生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认识,又能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文化的情感,间接增强学生爱国情感的德育契机,是相当多的。只要我们老师平时与学生交流时多留心,做一个德育教育的有心人。

总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松和削弱。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品德教育总结

青年的社会地位是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传统社会中。青年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其社会意识与行为受到社会传统价值观的严格制约,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中老年人的社会经验、生产技能和经济地位所形成的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足以使青年一代折服和效仿。然而在当今的以科技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谁更多地占有最新的科学技术、最新的信息,谁就可以占有生产和生活的优势。而这需要的旧的知识经验的成份则越来越少,在许多领域中,中老年人开始失去优势,而逐渐形成了以青年为主导的价值观取向、达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但青年的价值观取向不象传统价值观那样稳定深厚得几十、几百年相持不变,它常是以风潮方式发展和传播的。

青年社会热点风潮的形成和发展就象台风:从某地(或某事)中传来一个新奇热点,迅速在青年中传播,逐渐形成带有文化色彩和物质外壳的“风眼”,众多青年纷纷去热衷地传播,效仿,形成一股股暴风雨般的群体价值观涌动,不管当时,当地是什么“风向”,部会受到它的冲击,甚至使整个社会都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并亦步亦趋。研究发现,在各个风潮中,都毫无例外地利用了信息传播和市场经济,商业行为作为推波助澜的工具比如近十年来出现的通俗音乐热、文凭热、出国热、电脑热、交友热、时装热、美容美发热等,这些‘热’都曾使成千上万的青年带着狂热,带着心理渴求,去追逐和体验,如醉如痴地去效仿和参与,在这其中,青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价值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群体观的影响,产生对国家、人民、劳动、科学以及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产生不同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应该说,这些社会风潮对青年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其对青年的影响又是无组织和无序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它有可能使广大青年形成新型的、积极向上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也可能使一部分青年受到不良影响而形成消极、颓废的品德意识和行为,这些情况,在计划经济年代是不多见的因此,在新形势下面对种种社会风潮,我们的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常感到始料不及和束手无策,以至使这种无序状态任其自然地发生、发展,使广大青年在其中自发地去闯荡,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和教育,这对青年品德形成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故有观念,从以往品德教育的封闭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走向青年,走入每个领域中去,消除教育盲区,抓住热点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和传媒。灵活机动,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发展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青年的每个社会热点都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道德主旋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青年更甚。但在计划经济中,众多工农青年处在集体劳动和集体活动中,青年追求共同的美。青年美育的内容主要是欣赏艺术。至于个性美,基本上谈不到。而今,求知、求富、求美是青年社会生活的主流。青年美育的内容要贯穿整个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之中,并表现一个人的文明和德行修养程度,成为品德、情操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前的问题是,不少青年出于好奇,追求新颖、出众,而以奇为美,以怪为美。这就脱离了美的科学性,也就脱离了生活应有的严肃性。也有的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而玩物丧志,甚至走上邪路。

在青年品德教育中,真、善、美三者是统一的我们不仅要使青年知道真和善。也要引导青年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以印证和落实真和善,要帮助青年美化生活,科学地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完善服饰、家居、环境、社交礼仪的美化;要指导青年的美容、健身及性的文明,全面提高青年的.生活情趣。这些都应是现代青年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品德教育与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领域无论作为意识形态,还是作为行为形态都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意识形态,它们都是由两个方面获得的:一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影响下,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自发性的观察和模仿产生,再由社会舆论的肯定与否定强化固定下来的;二是由社会特定环境施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影响,使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相应认识、情感、信念、动机、意识等,并成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而形成的,作为行为形态,都是在某些意识形态驱使下的个体活动,这些活动通过自己或他人根据社会行为准则作出判断和评价,反馈到意识形态,在原有的认识、情感、动机等的支配下逐渐形成自觉性,习惯性行为,从实际来说,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是坚持民主和遵纪守法的,也是心理健康的;自觉遵循民主与法制,也是心理健康和品德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则是培养优良品德的基本条件。这三者应是新时期青年素质标准的下可分割的内在条件。

以往的品德教育,大多把目光仅仅停留在道德准则上,与其他领域截然分开,当今社会首先是法制社会。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首先建立在坚持民主和遵纪守法基础上,这其实是品德教育的基础工程,应养成青年自觉的行为习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民主生活和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发扬民主,遵纪守法意识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从广泛意义讲,帮助青年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也就是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增进青年心理健康是在青年良好的互动关系中,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及其他技巧来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来实现的。它主要通过提高认识,理顺情绪,消除不良症状,矫正不良行为,学习新的适应模式来达到心理成熟。品德教育则是以社会道德准则为主要内容来提高人的认识和行为水平。但这二者之间又有许多联系。比如,品德教育必须运用心理学规律和方法(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否则,品德教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难以入脑入心;其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仍建立在一定品德标准要求之上,而且有正常的认识、情感和人际关系;其三,品德不良和心理不健康产生的外部因素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相近的。因此,增进心理健康应是青年品德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近年来,严重存在的升学就业压力,会使青年产生失望、失落、失衡、忧虑。焦躁等消极和对抗情绪,从而导致不良心理和行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贫富差距也同样会产生以上不良心理和行为,在过去时期内。我们只关心人们的思想品德问题,而不关心心理问题,或者把某些心理问题也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都是片面的。目前,不少单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都设立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机构,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青年品德教育必须关心青年的心理健康,才能取得完整的效果。

,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和榜样,以带动广大青年,实现“四有”目标对大多数青年来说,一方面鼓励他们学先进、当模范,一方面要尽量增大自己的包容性,将品德教育由“一大二公”的“正统殿堂”扩展到个体农、工、商和社会游民中去,向厂大青年倡导友好、公平、勤劳致富、积德行好,与人为善,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损人利己行为。对另一些青年,则要求他们不要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法在方法上要做到:

二、变组织行为为社会行为,打破以往由学校、工厂,机关单位发放小册子,坐下来学习讨论的老框框,广泛深入到村民小组,居委会、城镇社区、工商业管理区等,把教育同经济手段。责任承包制、合同制等结合起来:把道德标准具体化,量化显示,用责任达标和合同形式来保证:三,要充分发挥广播、影视、报刊等传媒工具的作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褒贬,评判作用,宣传正气,鼓励先进,批评不良,使每个青年都置于良好的品德氛围之中。

应该说,形势的发展给青年的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更加广阔的领域。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就一定能创造出新时期青年品德教育的新局面。

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将遵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着重加强确立健康的自我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思想的诱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引导,开展多种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工作方面:

1.在班中开展多种主题教育,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强调集体精神,加强集体互助精神,增强我为集体添荣耀的意识。

3.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坚定的意志。

4.培养责任心和对学习、工作的热情乐观态度。

二、班集体建设。

1.培养有责任心的班干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

2.制订更加利于班级建设的规章制度,确立一定的奖惩条例,并有比较合理的评价体制,有专门的同学进行考核和鉴定。

3.实行卫生包干制度,一人一岗,包干到人,中午,傍晚都要有例行的检查。

4.各个班委有明确的分工,并且有督促的机制,有荣誉加分本和减分本记录、考核,且与期末的各项先进评比挂钩,力求公正、严格,使学生明确这些考核的目标和作用,达到管理和促动先进的目的。

5.小干部会议有目标明确,2周一次,职责分明。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学习方面。

1.抓好辅优补差工作,对困难学生要多鼓励和帮助,采用多种形式,补缺补漏。

2.努力抓抄袭作业的情况,做好早读与晚辅导的安排。

3.与家长积极沟通,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鼓励进取,争做先进。

4.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讲究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并且经常用事实和道理指导学生。

5.培养坚韧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努力在这一学期有大的进步。

四、其他。

做好两课两操活动,完成学校各条线的任务,努力提高本班全体学生的各项素质,使本班在这一学期有更大进步。

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有个别同学比较自由散漫,对什么成绩都不在乎,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主观上不愿意对现有状况作改变。个别家长与学生以学科成绩为第一衡量尺度,忽视了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对有些班级工作缺乏配合。

内容摘要:将遵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着重加强确立健康的自我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思想的诱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引导,开展多种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1、要学的东西太多,精力不能承受。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最大的课堂。学生有很多要学的东西,当然社会、家长给他们的压力也非常大,他们中很多人没有自己自主的时间,要学很多,比如画画,摄影,书法、音乐等,许多学生在课外有很多的这样的培训,周末总是“继续教育”,不能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有深入的钻研,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不能发挥他们主观的、潜在的能动性。

怎样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更深入的钻研,使他们有创造和发挥的机会,挖掘他们潜在的才智,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2、怎样让男女学生更融洽共处并能够真正做到互相促进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随着年龄增长,青春期的来临,男女学生间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有些学生喜欢接近异性,有的则正好相反。虽然不再是封建的时代,但男女学生间的相处明显不同于同性学生相处融洽,有些甚至有不恰当的抵触情绪或不恰当的表现情绪,怎样让他们能够取长补短,我认为也是应该探讨的问题。

收获和提高。

1、新基础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是未来教育的方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必须对每一个学生充满关心、期待,对他们有平等的态度,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才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教师要争取善于发现一切机会,要做到“班主任眼中无小事”,一些小事都可以作为发现并且培养学生能力与长处的契机。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总结

幼儿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于国民的素质教育。幼儿期是儿童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个性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动力定型。因此,从小以正确的教育来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不仅非常重要,也是可能实现的。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它是指教师根据幼儿道德教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我们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抓紧、抓好良好的道德教育,根据幼儿知、情、意、行的特点,既注意一般教育,又注意个别帮助,既开导,又训练,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为幼儿一生的良好道德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我们的德育教育忽视了幼儿的童心、童趣和童真,德育教育被概念化成人化。渐渐地我发现这样的德育工作,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最近我大量阅读各种教育刊物,从中汲取好方法、好思想,使我树立起新的德育观念,从而促进幼儿优良品质的形成。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并提高了幼儿的思想及养成教育。

一、将德育观念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了教育。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幼儿品德又广泛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处事之中。日常生活对幼儿的品德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还为幼儿行为的反复练习与实践提供机会。所以,必须认真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工作,才能顺利的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想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随时进行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最能表现他们的真实思想和行为习惯,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个目光,一个表情都反映着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他们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幼儿的生活,通过各种现象,去捕捉他们心理的瞬间变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从中发现各种微妙的思想和问题,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和教育。实践证明,对幼儿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没有细心的观察,就没有细致的教育。对幼儿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我们应及时正确处理,帮助他们形成友好的关系。对于牵涉较多人的问题,和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幼儿进行教育,对个别的问题个别处理。处理问题要做到:方法灵活,使人心服;要明辨是非,处理公平。这样才有助于幼儿克服缺点和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例如:某幼儿为了多吃糖果,乘人不注意时,把盘子里仅剩的一个糖果咬了一口,又放入盘中。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大象请客的故事,大象过生日请来了两只熊做客,大象做了三个甜饼,两只熊各吃了一个,剩下一个怎么办?给谁吃?让孩子们出注意想办法,通过讨论,我进一步了解了幼儿的各种思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样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他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积极有效的渗透了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就有意识的调动幼儿积极参与,以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自信自强、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有许多教材内容,如故事、儿歌、歌曲、以及一些常识、计算等教材本身都具有明显的思想品德教育意义,恰当的运用这些材料,也可收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例如:设计一些“给弟弟妹妹送礼物”、“送小鸟回家”、“给老师或者妈妈送贺卡”、“我来保护地球”、“做孝敬老人的好宝宝”等有意义的活动,就可以自然的渗透一些保护环境,团结友爱,尊敬长辈等教育。在各科教学中,巧妙的将教材中的闪光点,如: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通过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细节中,我时刻注意用自己的仪表、言行、体态去引导幼儿发现、分辨身边世界中的真善美;诅咒、厌恶身边的假恶丑,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中受到熏陶教育。一堂课,一次活动结束了,我每次都根据活动内容把含有德育教育内容的知识进行小结,把德育教育延伸于下节课或日常生活之中。

三、组织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实施了道德教育。

我除抓好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外,还根据各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即为实施某项德育内容的教育活动。如有关德育内容的主题谈话,、参观、讨论、上课、情景表演、木偶戏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具体的实例,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在组织专门性的德育教育活动时,力争形式生动活泼,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方法灵活多样。这种活动可以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时间内进行。如可在晨间组织有目的地谈话、评价等活动。也可在自由活动时间内进行,每次活动时间长短可视内容而定,一般不宜过长。要多采取用幼儿自己动脑解决问题,提出行为的方式,动手进行实际练习,拟人化的形象对幼儿更有其特殊化的作用,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做好家庭、幼儿园、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实施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在幼儿德育过程中,影响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有多种力量,如: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对幼儿的教育影响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实践证明,如果各方面对幼儿的要求不一致,就会相互抵消教育作用,造成幼儿思想混乱,无所适从,或带来行为表现的两面性。这都不利于教育幼儿。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集体,幼儿的身体发育,生活经验的获得,行为习惯、性格、情感、以及智力才能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家庭教育起着重大的作用。特别在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形成方面更为重要。幼儿从小在家庭里学习着与人交往,学习对人、对物的态度,在家庭和家长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下,逐步培养起品德和行为举止,亲密的家庭关系,使幼儿也最容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幼儿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风尚,习俗也熏陶和影响幼儿。因此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如:开展了幼儿和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共同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活动进行了尊老、敬老的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总结

一、纵向与横向结合。纵向,就是上级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才规格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横向一是树立身边榜样,即“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刻苦学习”、“拾金不昧”等学生模范;二是走向社会,请有特殊贡献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老党员、老干部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教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榜样,从细小的心灵里孕育为祖国繁荣而发奋进取的良好品质。

二、家庭与学校结合。把儿童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心愿。与家长密切配合可使班主任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做法有三:1.扬长补短。

与家长谈话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2.对品德较差的'学生定期与家长联系,不断变换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3.学期中间进行学生操行返家,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这样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就能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小学的班主任肩负着既教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完成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通过讲《小珊迪》、《年关》等在学生中开展“三对比”,即新旧社会对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比、我与旧中国、资本主义儿童对比,使儿童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课外,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结合儿童的爱好,通过演唱、跳舞等形式歌颂老前辈,歌颂社会主义祖国,歌颂英雄人物,使学生在欢乐中受到教育。

四、显型教育与隐型教育结合。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分析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素质。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即显型),通过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对学生中偷东西,看黄色书刊等问题(即隐型),以个别谈话为主,了解其思想形成的根源,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自觉抵制。

五、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模仿性强,意志薄弱,缺乏自觉克服困难的能力,在性格上具有极大的可变性。他们需要适应性格发展的环境,同时也需要成人的关照。因之,班主任首先以身作则,成为儿童的表率。其次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衣服破了,给他们缝补,冻了让他们到房子烤火等,这样不仅能消除他们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而是使他们爱教师、爱学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