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的元宵节(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3 09:43:29 作者:雨中梧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元宵节庆祝活动总结的文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示。

家乡的元宵节

我喜欢我,因为丰富多彩,有闹花灯、挂灯笼,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汤圆,谈笑风生,多快乐啊!

元宵节终于被我盼到了,这可是我期盼已久的节日。晚上,我来到厨房,看见妈妈正在锅里烧开水,准备煮汤圆,我就说:“妈妈,您歇一会儿吧,我来煮。”妈妈听了,高兴的说:“啊,我儿子长大一岁,真的懂事了。好,那就让你来煮吧。”“谢谢母亲大人。”我很开心,说完,我便开工了。

没过多久,汤圆就煮熟了。妈妈夹起一个汤圆,咬了一口,尝了尝,“嗯,不错,我儿子会煮汤圆了。|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我们开始吃了,我夹起一只汤圆,咬了一口,啊,是芝麻的。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好注意,待到弟弟将嘴张开时,我把芝麻撒到他嘴里。说干就干,我把芝麻挤在勺子里。万事惧备,只差“东风”。弟弟张嘴了,我猛的一撒,没撒中,但是,也没有打草惊蛇,弟弟仍然美美的吃着汤圆。

算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有失败就会有成功。重来。这一次,我还是没有撒到他嘴里,但我撒在了弟弟鼻子上。我见了,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弟弟成了小黑鼻了!”“笑什么笑,有什么好值得笑的。”弟弟边说边弄了点芝麻撒在我鼻子和嘴之间,弟弟见了,捧腹大笑:“哈哈,哥哥成了日本鬼子了,哈哈。”就这样,我一次,弟弟一次,最后,我和弟弟都成了四不像。这时,坐在一旁“观战”的妈妈发话了:“好了,你们玩够没有啊,玩够了就给我吃。”我和弟弟听了:“立即坐了下来,规规矩矩地吃了起来。但是,我们的心在战斗,始终没有一方屈服。

吃完后,妈妈刷完了碗。蜡烛点燃,再将挂在门前的四个灯笼点亮,灯笼上分别写着“欢度元宵”四个字。最后,妈妈放鞭放炮,又为爆响声增添了一份“力量”。深夜,四周停止了热闹的气氛,家家户户关门睡觉了,我也睡了。

家乡的元宵节

我热闹极了,有吃元宵、放花灯的习俗,元宵节晚上,孩子们提着自己最喜欢的灯笼尽情的玩耍。

元宵节的前一天,大街上到处都有卖灯笼的,有父母领着小孩子买灯的,大家讨价还价。灯笼各式各样,能装电池的灯笼特别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当灯笼亮起来,优美的音乐也会响起来。可我不喜欢电灯笼,而是喜欢带蜡烛的纸灯笼。妈妈她知道我的心事,于是拉着我在大街上东看看西看看,希望买到我喜欢的纸灯笼。在百货大楼南楼前终于买到了纸灯笼。看着心爱的灯笼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真想马上就过元宵节啊。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因为我和妈妈有一样任务要完成,就是做橙子灯。开始做橙子灯了,一共要做两个。我和妈妈先每人分吃一个橙子,橙子的果肉被挖空后开始剪边,做底座,穿线加上做把经过几个小时的劳动终于做好了橙子灯。

晚上回到奶奶家,我们要提着灯笼去请老奶奶和我们一起过节。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尝着丰盛的饭菜,吃着甜甜的元宵,和和气气的,充满了欢声笑语。饭后我和弟弟打着灯笼去街上观灯,据说如果看够七盏灯眼睛就会永远明亮有神。呵我是不是挺有趣的。

这就是我,她虽然没有春节隆重,可她是那样热闹。我爱,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元宵节

每年正月十五,是传统的佳节----元宵节。元宵节也是泉州人的“狂欢节”,更是全年最热闹、最迷人、最有地方色彩的一次文化盛宴。

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欢喜喜;街道、广场上彩灯高悬……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

泉州人“闹元宵”,灯会是元宵节的主题。元宵节的晚上每条大街小巷,连商店门口也挂上了灯笼。夜幕降临,街上已是人山人海。大人小孩的手上都提着形色各异的小花灯,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沉闷的夜空充满了生气。

元宵灯展,非常精彩!你瞧,那个粉红的荷花灯,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披着婚纱,害羞地旋转着。荷花下是一片碧绿的荷叶,有了荷叶的衬托,荷花显得更加楚楚动人。还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栩栩如生的“嫦娥奔月”……这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引得前来观赏的人们兴奋不已,对花灯赞不绝口。

在“踩街”队伍中我看到一些叔叔们头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着地走在街上。他们头上的草箍形制特殊,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围成一个草圈,并于草圈接头前留出一段10多厘米长的向上翘起的顶端,有如蛇之吐信。

他们不時会拍拍胸,跺跺腳,拍拍手。他们跳得很节奏音乐高昂时可他们双脚反复顿地,舒缓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这是什么舞蹈?看起來为什么那么奇怪呢?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笑着说:“这是‘拍胸舞’,是踩街活动的重要节目,也是我们泉州的特色舞蹈啊!”

踩街队伍中迎面走来了一位老爷爷和老奶奶。只见老爷爷他头戴黑中点红柱子帽,身挂开襟蓝褂衫,手里把玩着一把长烟管。瞧,拿起长烟管,放低臀部,踉踉跄跄踱起“阉鸡步”,他那脸上也像吹了口仙气似的,诙谐喜乐的神采熠熠生辉。“妈妈快看呀!这又是什么节目呢?”我拉住妈妈的衣襟激动地喊道。“这是踩街中的传统节日,‘火鼎公火鼎婆’。元宵节火鼎公必定拖着老伴火鼎婆走街串巷、寻欢逗乐!”妈妈说,“火鼎公非常善良,总是能给人带去快乐。”

呯!啪!……随着一声声巨响,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洁白无暇的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划过天空……把黑夜点缀得耀眼夺目,把泉州这座古城变得更加美丽。多么热闹、多么精彩的元宵节啊!

家乡的元宵节

说起元宵节,大家都很熟悉吧。它另名元夕、元夜、上元、灯节。元宵节真是热闹非凡,下面我就谈谈吧!

盼哪盼哪,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村子里可热闹了。大家为了迎接元宵节,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当黎明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已经陆陆续续起床了,村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人们忙着到土佛山拜“土佛”,据说拜得越早的人得到的福禄就越多呢!

你一定奇怪什么是“土佛”吧!告诉你,土佛山是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忙况村的一个非常有名的风景名胜古迹,它是在一个很大很大的洼子地里生长着一尊尊天然的由土壤凝聚成的像佛一样的土樽,高约10米以上,顶部开满各种野花,看上去十分壮观,因此得名“土佛”。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各地的人们都来这里烧香、杀鸡、杀猪参拜。求得“土佛爷”的保佑。传说是诸葛亮带兵打战路过此地时,天上下着倾盆大雨,再加之士兵们疲惫不堪,诸葛亮说:“走得动的继续前进,走不动的就在此地休息,让以后的人们每年来此地为你们烧香祭拜两次。”因此就由今天这种每年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都是人山人海的局面。还传说在古时候,“土佛老爷”和“土佛娘娘”还经常给附近的人们借东西呢,有一次,因为有一户人家借了被子回家后,被小孩尿了尿,没有洗就拿来还,惹得“土佛老爷”和“土佛娘娘”生气后,就再也不给人们借东西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人们对“土佛”还是非常崇敬的,每年到这里烧香拜土佛的人不计其数。

每年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非常热闹,从永康到土佛山这条路上从正月十四和三月十四就有车辆陆陆续续的来,到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十二点左右,土佛街上人山人海,参拜后的人们都来到街上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有的拿着相机在和土佛照相。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皎洁的明月高挂在万里无云的夜空中,人们点着灯笼,放着美丽的烟花,整个村子美丽极了。小朋友们跳啊、闹啊、唱啊,玩得非常开心。

啊!真让人难忘啊!亲爱的各位读者,记住噢!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我们的土佛山等着你光临哦。愿好人一生平安!

教师点评:多么难忘的家乡元宵节,多么神奇的土佛山!小作者对元宵节那天土佛山热闹的场景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为增添了一笔神奇的色彩,从中不难看出小作者那种爱学习、爱家乡、追求人文关怀的镜头。

家乡的元宵节

一谈起,我的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真巴不得现在就是元宵节。可热闹啦,最让我难忘的是看烟花。

晚上,我和姐姐早早就吃完晚饭,跑到楼顶等着看烟花。

随着“砰”的一声响,一朵淡黄色的烟花在空中炸开,转眼又变成了绿色,烟花快要落下时,一片片烟花组成了一道道瀑布飞流直下。“砰”又有一朵烟花炸开了,不过这一朵是圆形的,里外的颜色各不一样,里边的像鱼鳞一样闪闪发光,外边的五颜六色向四周散开,真好看。不一会儿,爆炸声接二连三地响起,好像要把天空炸平。一时间天空中的烟花像无数颗流星坠入银河,转眼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渐渐地,渐渐地,响声小了,流星也少了。我和姐姐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但那些美丽的烟花却在我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睡觉时,我做了个梦,梦见我也变成了一朵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元宵节真快乐!

家乡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到处都张灯结彩,而在我的家乡——湖南衡阳,也不例外,过元宵节时要比大城市里过得还热闹多了。

元宵节这天,一定要早早起床,意味着自己一年都会勤奋。起床后,穿衣服也是有讲究的,得穿的一身红,代表着红红火火。衣服穿好后,事情就轻松了:老人们在家中包元宵;大人们要大扫除;小孩子们就是到家外面去闹元宵了。先说说包元宵吧,包元宵的数量自然也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每人包十二个,十二个是由两个六相加而成,意思是六六大顺。元宵的馅儿就不相同了:有的往其中几个元宵里包糖,谁吃到就生活甜蜜;有的往元宵里包硬币,谁吃到就会走财运;有的往元宵里包苹果碎儿,谁吃到就会平平安安。虽然这样包并不一定会实现这些祝愿,但是这一种种包法却透露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大人们大扫除是为了把家中所遗留的前一年的不愉快统统赶走,辞旧迎新。

最有意思的就是到大街上去闹元宵了。大街上人挨人,人挤人,他们都穿着红衣服,走在一起,就像一片火红的海洋,美丽极了。街上的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祝元宵节:有的在舞龙灯,希望自己能飞黄腾达;有的在踩高跷,希望自己步步高升;有的在撒糖花,希望自己生活甜蜜。小贩们支起小摊,一边跟街上的人们庆祝,一边卖元宵和各种元宵节的纪念品。大家都尽情地玩着,欢快地笑着。

这一天晚上还必须得吃元宵呢!是多么快乐、美好、幸福的日子呀!

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有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有着喜庆的节日气氛。这是在大城市里感受不到的。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家乡的元宵节

我的家乡在缙云,到了,大街小巷可热闹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小孩呢。

先说舞狮吧。“大狮子”追着红绣球,时而上时而下,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四周翻滚,时而摇头摆尾,晃动身子满地跑,那一个个滑稽的动作总惹得大家开怀大笑。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跑前跑后,夹在人群中喜滋滋地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

你听:咚咚锵、咚咚锵……鼓声不断从远方传来,越来越近了,原来是高跷队又在表演了,大姑娘、小媳妇、小孩……都来踩高跷,她们戴着头饰,穿着长裙,踩着高跷走来走去,有的耳上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大的烟斗,丑态百出,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闹花灯就不用说了,早已成“明星”了,五彩缤纷、造型繁多的花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各式各样的彩灯数不胜数,有凤灯、龙灯、鱼灯、鼠灯、虾灯等动物形状的,而有些是根据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制作的,如“八仙过海”灯,“嫦娥奔月”灯、“仙女散花灯”……忽明忽暗,千姿百态,更令人目不暇接。

吃汤圆也是一种风俗。每个元宵节,妈妈都会买来汤圆烧给我吃,汤圆表达了亲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简单地说,吃了汤圆家家团圆,红红火火又一年。

烟花爆竹,更不可少,烟花给新年的元宵节带来了喜庆的气氛。……。

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每年元宵节刚过,我就在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早点到来!

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了。玉、用糯米面做皮,用芝麻花生等做馅儿。望着一个个又大又圆,珍珠般的元宵,一定会忍不住多吃几个。

除了吃元宵外,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习俗——赏花灯。到了大街上一看,必定会大吃一惊:自己一定是在灯的海洋吧!什么走马灯、宫灯、纸灯比比皆是!灯上的图案那更是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人物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让每个经过的小孩子都驻足欣赏,止不住的啧啧赞叹!

在这一天,猜灯谜更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站在灯谜前绞尽脑汁的猜着谜底。而谜底更是奇奇怪怪,让人意想不到。每当谜底公布时,人们总会拍着自己的头,说:“唉!我怎么没想到呢!”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接下来就是放烟花了,每个人都盼望着这一时刻。“砰!”随着一声巨响,一个烟花便在天空上绽放开来烟花的样子各式各样:有的像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像金光闪闪的龙,还有的像洁白无瑕的雪花,真是太漂亮了!让人目不暇接!

过得真是精彩,真是热闹,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有一个传说,听说有一只神鸟来到人间,却被一个不知情的猎手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非常生成,就让大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都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善良,她冒着生命危险下到人间,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人类,人类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终于有一老人家想出了一个法子。

他说:“在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正月十四,这3天里挂灯笼、放鞭炮、放烟花,这样,天帝就以为人间着火了”。就这样,人们保住了财产及生命。人们为了祝贺成功,定为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个日子。元宵节那天晚上,我早早的吃完饭,和哥哥姐姐一同来到公园,一进门,就看见树边张灯结彩的挂满了各式各样好看的灯笼,每个灯笼下面还挂着一张谜语卡,这就是传统的猜灯谜。公园里的人多就更不用说了,人山人海,想走一步都困难。当然,大家都希望能在公园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元宵节。

我们继续往前走,远远的就听见那敲锣打鼓的声音,真是太热闹了!爸爸把我抱起来,我远远就能看见一群老奶奶,可看起来是那么的精神、年轻,她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排成一队,跳起了那具有农村特色的秧歌舞,引起了好多人的围观。我们看了一会儿,便继续往前走,我们刚走了两步就看见一群人在观看什么东西,我们赶紧钻进去一看,哇!好长的一条龙呀!它是多么的逼真、壮观,我们真想去加入他们的队伍里。呀!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我们就要回家了,但是精彩的节目还是不断,都让人流连忘返。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呀!

这就是我家乡的传统元宵节灯会,有机会一定要来体验噢!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人终身难忘!

家乡的元宵节

今年元宵节,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花灯、焰火了。

七点刚过,我们就来到新市区看花灯,这里人山人海,花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到摆好摊位,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八点多钟,在市委大楼旁边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那五彩的花灯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当我们看到一半时,我惊讶地叫了一声,因为在花灯里,这个是我见到的最有意思是:花灯里居然还有三只活羊,灯箱里还有一群小鸡,据介绍,它们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呢!真让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胆的人甚至还过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脑袋,不时地抬起头“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又继续吃它的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我长这么大,每年的元宵节都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濮阳的元宵节是喜庆的。每年的元宵节,绿色庄园都是人山人海,车都要排成一条“长龙”了,这些人是要去干什么呢?他们是要去看花灯,绿色庄园的花灯样式繁多,造型美观,新颖别致。漫步在灯的世界,细细观赏,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有古朴典雅的官灯,有色彩鲜艳的孔雀灯……。我觉得最漂亮的还是那盏用一朵朵小花扎成的“花球”灯。它是由六个不同颜色的花球组成的,中间是一个大花球,周围是五个颜色各异的小花球。每个小花球都点缀着一条条不同颜色的绸带迎风飘扬,而且每朵小花的花蕊都有一盏小灯,亮着五颜六色的光芒,显得特别的鲜艳夺目。

濮阳的元宵节是热闹的。大街小巷都是人,广场上都摆满了玩的、吃的,有卖玩具的、有卖小吃的,有的是蹦蹦床,还有小孩玩的汽车……应有尽有,这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

濮阳的元宵节是祥和的。元宵节,是必须要吃汤圆的嘛!白白的汤圆,圆溜溜的,看着都想流口水,汤圆有黑芝麻的、有草莓味的、有哈密瓜的……保准让你吃了一碗又一碗,让你好吃的停不下来。

家乡的元宵节

我喜欢我家乡的元宵节,因为家乡的元宵节丰富多彩,有闹花灯、挂灯笼,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汤圆,谈笑风生,多快乐啊!

元宵节终于被我盼到了,这可是我期盼已久的节日。晚上,我来到厨房,看见妈妈正在锅里烧开水,准备煮汤圆,我就说:“妈妈,您歇一会儿吧,我来煮。”妈妈听了,高兴的说:“啊,我儿子长大一岁,真的懂事了。好,那就让你来煮吧。”“谢谢母亲大人。”我很开心,说完,我便开工了。

没过多久,汤圆就煮熟了。妈妈夹起一个汤圆,咬了一口,尝了尝,“嗯,不错,我儿子会煮汤圆了。|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我们开始吃了,我夹起一只汤圆,咬了一口,啊,是芝麻的。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好注意,待到弟弟将嘴张开时,我把芝麻撒到他嘴里。说干就干,我把芝麻挤在勺子里。万事惧备,只差“东风”。弟弟张嘴了,我猛的一撒,没撒中,但是,也没有打草惊蛇,弟弟仍然美美的吃着汤圆。

算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有失败就会有成功。重来。这一次,我还是没有撒到他嘴里,但我撒在了弟弟鼻子上。我见了,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弟弟成了小黑鼻了!”“笑什么笑,有什么好值得笑的。”弟弟边说边弄了点芝麻撒在我鼻子和嘴之间,弟弟见了,捧腹大笑:“哈哈,哥哥成了日本鬼子了,哈哈。”就这样,我一次,弟弟一次,最后,我和弟弟都成了四不像。这时,坐在一旁“观战”的妈妈发话了:“好了,你们玩够没有啊,玩够了就给我吃。”我和弟弟听了:“立即坐了下来,规规矩矩地吃了起来。但是,我们的心在战斗,始终没有一方屈服。

吃完后,妈妈刷完了碗。蜡烛点燃,再将挂在门前的四个灯笼点亮,灯笼上分别写着“欢度元宵”四个字。最后,妈妈放鞭放炮,又为爆响声增添了一份“力量”。深夜,四周停止了热闹的气氛,家家户户关门睡觉了,我也睡了。

家乡元宵节作文

一腔到底,全村的人都会在新建的饭堂里吃饭,到八点整,装菜的盆子大的可以装一个小孩,吃完饭后便是高潮。

有长方形的、有椭圆形的……里面的图案也五花八门,他们是吃汤圆。

除非万不得已,表演的时候会有两个人用梆子腔、二黄腔、西皮腔、牌子曲各种段体,村民们也会跟着一起游行,吃的是大盆菜,而我们却是投灯笼,从不互相渗杂,大盆菜里面有肉丸、蔬菜、芋头、莲藕、虾、鸡、冬菇……·色香味俱全,来到土地灶面前,还会放烟火直到游行结束为止,由此可以想到这场面很壮观!我爱家乡的元宵节!,还要舞狮。

狮头一会儿东张西望,出钱最多者可获得灯笼,吃完饭后还会端来闵江芋头和龙眼糕,下午六点,往往这个时候都会有警察来维持交通,每个灯笼的底价大约有一万左右,在外面做事的人。

有村民里挑选自己喜欢的灯笼出钱,投完灯笼后,竞拍者便会抬着自己投到的灯笼游行整个村子。

有荷花盛开的图案、有金鱼嬉戏的图案、也有嫦娥奔月的图案……在投灯笼之前,还会放烟火,在放鞭炮,买灯笼的钱又来给慈善用的。

一会儿又窜到车上“撒野”起来,还会拜三拜。

就像竞拍一些贵重的东西一样,就会开始投灯笼,在游行时会经过一条公路,还会表演广东的代表剧种——粤剧,必定赶回家来过元宵节,家乡的元宵节与其它地方的元宵节截然不同,村长胡带领一些人抬上十几盏形状不一的灯笼,游行诗,我的家乡在炭步华龄村,每投到一个灯笼,元宵节真热闹啊!家家户户都赶着去饭堂吃饭。

家乡的元宵节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完早饭,老爸就开车带我们去玩了。到了百姓量贩,我们便进去买汤圆。没想到,汤圆还没拿到手,就听见广播里说:“场外开始了猜灯谜活动。”老妈下令:“你们先出去猜灯谜,我们买完东西就出去。圣旨一到,我们三个的脚底就像抹了油,但我后面要说的可不是”溜之大吉“。

出了门,老弟一眼就看到了猜灯谜活动,我们三个一溜烟儿就跑了过去。当时还没有太多的人,所以我们很容易就将所有的灯谜都看了一遍。开始的几个灯谜,我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谜底。不过,也许今天天秤座的幸运指数也许是100+10,我马上看到了一个超简单的灯谜。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前几天我刚刚和它一起”喝了茶“。这个灯谜是这样子滴:四个晚上。(打一字)怎么样,你想出来谜底了吗?晚上即”夕“,四+夕=罗。youknow?哈哈!一瓶核桃乳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到手了。只有一瓶,玉兔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甘心。于是,我又在灯谜前转了无数圈。可惜啊,这些灯谜都那么的难。但是,我一定要做到知难而进。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又看到了一个灯谜:

茄子的另一个名字是什么?

这个谜语我是见到过的,可是……难道玉兔的神经也会突然短路吗?不行,我一定要猜出来。”啊!我猜出来了!“我用高达800分贝的声音喊了出来。也许当时的百姓量贩都快要倒塌了吧!茄子的另外一个名字不就是蔬菜吗?活活!哈哈!又一瓶核桃乳到手了!

猜灯谜真的太有意思了!不过,明年的正月十四,我一定要宅在家里专攻谜语。

家乡元宵节作文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习俗,那么,在你家乡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元宵节。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如果在我的家花乡——阳城过元宵节的话,那你就会感受到真正地“闹”元宵了。除了璀璨夺目、五彩斑斓的花灯和焰火,最吸引人的还是街头文艺表演。

早晨九时刚过,表演开始了。街道两旁早已是人山人海,整条街道简直就是流动的舞台,各个村镇带来他们最拿手的绝活,有扭秧歌、跑旱船的,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服装,手舞彩绸彩扇,扭得精神抖擞……威风锣鼓队站在高高的、装饰一新的彩车上,锣鼓敲的震天响;五六岁的小孩儿扮成戏剧里的人物,被大人们顶在头上,真令人惊叹,告诉你,这可是我们阳城的传统节目——上装故事;踩高跷队更是技艺精湛,在高约七八尺的高跷上,表演者“跳双凳”、“大劈叉”让你直为他们捏一把汗。

说了这么多,你一定着急了吧!没关系,欢迎你到阳城来过元宵节,我来给你当导游哦!

热闹的气氛,欢歌笑语的人们,这样形容元宵节一点也不错。

听妈妈说本次元宵节要举行一次扭秧歌大赛,许多矿的秧歌队都参加呢!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准备和姥姥起早去看扭秧歌。

元宵节那天,我和姥姥起了个大早,急促地穿好衣服、洗脸、吃饭、收拾东西。我们来到了市委门口,啊!我大吃一惊!街道两边早已人山人海了,我们找了个好位置等着比赛开始。

开始了!开始了!我兴奋得直拍手。只见第一个出场的是新建矿的秧歌队,有一辆车,车上坐着几位老先生在吹唢呐,打鼓奏乐。秧歌队的阿姨和老奶奶挥舞着鲜艳的大扇子,走着一式的步子,穿着一式的服装,戴着一式的装饰物,她们的脸蛋冻得通红的,但她们全然不顾,扭得仍然那么认真,那么兴奋。我兴奋无比,不停赞叹:“太好了!真漂亮!”我一边观赏着扭秧歌,一边把这队和那队比一比,看哪个队扭得好!扭秧歌真喜庆!有肥胖的猪八戒,瘦瘦的孙悟空,中等的沙和尚和唐僧,大花轿、骑驴等有意思的人物。每个秧歌队都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表演,这劲头真足!

观众们议论纷纷,对这次比赛赞不绝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与幸福。

这次扭秧歌真有趣!真喜庆!它为本次元宵节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天,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圆代表着团圆的意思。

白天,我和家人去新天地购物公园。商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顾客们也都是喜气洋洋,高兴地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游乐场里的人们也都尽情地游玩。有的在坐过山龙:有的在坐转杯:有的在坐飞椅;我最喜欢玩的碰碰车都排起了长队。

晚上,我们又来到胜利公园赏冰灯、猜灯迷。公园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回到家,家人一起吃着汤圆。妈妈说,她小时候没有这么多好玩的,好看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与祖国的强大是分不开的。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元宵节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匆匆忙忙到老爸单位(工行台州市分行)去,好好的,怎么突然到那里去?告诉你吧!我们去看表演。

到了单位,我和胡问宇像离弦的箭冲到了三楼会议室。走进去,里面光芒四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摆桌椅、有的在分发零食……有黄澄澄的金桔和桔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糖果。阿姨给我尝了几颗金桔,啊!真好吃!外面甜丝丝的,里面酸溜溜的。

时间快到了,我们领来抽奖券,找到预先找好的位子,等待开始。有好多的节目,如:《墨攻》、《过河》、《腾飞的工行》、《搏击操》、《印度舞——异域风情》、《咱工行的人》、《海燕——家乡话》等。

最令人难忘的就要数《过河》(老爸处室)了。音乐响起后,杨盼叔叔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走了出来。一转身,惊喜来临了!他们由男就女的了!整个平静的会议室顿时沸腾起来,个个拍手叫好。我还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又就变成男的了。原来他们的服装左边设计成男的,右边是女的,脸也一半女一半男,发的那半张脸上那只眼睛涂上了闪闪发亮的眼影,长头发是假发,玫瑰花则是塑料花。最惊人的要算《拍广告》了!大腕喝了整整六大杯的老虎牌羊奶!(其实是酸奶)“女一号”一着急,说:“别有用心眼,羊牌老虎奶多喝点!”这话把导演气坏了:“老虎奶能喝吗?你去喝喝看!”接下来的节目由行长们表演,善于随机应变的行长们把《咱当兵的人》改成了《咱工行的人》,因为我们又不是当兵的人。

看过春晚的人一定知道,赵本山去“捐助”,李凡一等人却来“援助”。让我遗憾的是,抽奖没抽到,不过咱处室得两个一等奖(歌舞类一等奖、创作特等奖)。

这次表演真好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