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上教学设计范文(18篇)

时间:2023-11-26 14:59:16 作者:QJ墨客

教学计划可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覆盖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如果你正在为教学计划苦恼,不妨看看以下教学计划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必须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我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一样意,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教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一样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能够折,能够撕。下头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教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我的意见,能够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能够发表自我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教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必须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样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能够折成12,也能够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

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那里说分成两份,怎样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异常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必须”上,如果必须是12的话,前面应当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点评: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皇后,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周密、严谨的思维。当然,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是靠教师的严厉逼出来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慢慢养成。教师所能做的职能是引导。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鼓励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部分学生表现茫然,坐着不动。)。

师:同学们怎样不做啊。

生1:教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2:教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4:教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细心,朱军怎样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太粗心了。

师:哦,原先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做了。

生1:有办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2:这朱军太粗心了,浪费了我们的学习时间。

生3:这样也好,它能够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4:我想,可能是教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生:(齐答)行。

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能够了。

生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3:如果明白“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经过两步计算,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生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3的意见。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楚,“六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同学们,此刻你们觉得能够解答了吗如果能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这道题先补充完整,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讨论,互相交流,个个兴趣盎然。)。

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学生陆陆续续举起手来,教师见生1欲举又止,并用鼓励的目光看了看生1,他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师:生1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整,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二、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努力供给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从被动理解知识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转化。这则案例对我有三点启发。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仅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我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办”的时候,这种思维才算是真正的启动。所以,教师要经过多种途径努力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到有疑要问,有话要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本事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养成想问、要说、好思的良好习惯。

2.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运用得当,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使胆小的学生变得勇敢、自信;运用失当,将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并且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忙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错误时,既怕同学笑话,又怕教师批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教师不能指责学生,否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以面子,细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帮忙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说话本事。

在数学教学中,异常是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充当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阐述自我的思维过程,这是新时期课改的要求。首先,这节课上,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故意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错题中,发现问题,进而主动思考,发表看法和想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教师供给的数学信息来自学生的生活(不完整题例),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易于解决。这样就巩固和提高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本事,并且学生在辨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品尝成功的喜悦;最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以上错误题例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种信息源,把日常见到的,并且是学生易错的问题,经过题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在质疑、发问、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启动心灵,受到震动,得到教育。这样不仅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能融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民主的研讨氛围,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地驰骋,让学生创新的火花自然地喷发,要求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要宽容,真诚地帮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潜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资料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好处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之后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米的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已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学会了测量,但少数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的巩固与熟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三、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四、课堂小结。

略。

减法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及27页做一做。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会列减法算式并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片所表示的意思,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课前复习。

回顾旧知:2~5的分解见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3个。

师:用算式该怎么表示?

生:2加1等于3。

师:我们利用分成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生:......(课件)。

生:老师手里有3张卡片,拿走了2张卡片,还剩下1张卡片。

师:你说的真完整,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用减法。

师:你可真聪明!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二、讲授新知。

1、巩固练习说算式的意思。

生:……。

师:诶,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生:原来有5把铲子,小男孩拿走了1把,还剩下4把铲子。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

生:5减1等于4。

师:真棒!好,咱们接着看,谁来了?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生:原来有4块饼干,老鼠拿走了两块,还剩下2块。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现在奖励大家休息一会儿。

通过松鼠图讲5减3等于2。

师:都休息好了吧,小松鼠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见你们了呢。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共有5只松鼠,跳走了3只。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下几只?

师:问题提的真好?谁来解答一下。

生:还剩下2只。

师:怎么列算式呢?

生:5减3等于2(师板书)。

师:你怎么知道是等于2呢?

生:5可以分成3和2或3和2组成5。

师:真棒(能想到用分成和组成来计算)。

师: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意思就是5只松鼠在树上,跳走了3只还剩下2只。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玩当小老师的游戏,先老师示范,待会我请上课认真的小朋友上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出题,看,老师这里有2朵花,我拿走一朵,还剩几朵?请你在列出算式。好,现在请小老师上来考大家了。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检测练学。

典型例题见ppt及课本27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减法。

4–1=3读作:4减1等于3。

减号。

教学反思: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景下,能够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具体个数易混淆。所以,总有很多数学教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实践,期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师:3枝能够用12表示,4枝也能够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样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师:这个办法怎样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于底乘高除以2。

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

生:书写。群众订正。

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群众订正。

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明白哪些条件。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

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

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能够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课件展示题目)。

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都很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明白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必须的开放度。

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必须的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取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带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透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的,实在是妙不可言。既渗透了集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也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用心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使学生到达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商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5)三个人一共用多少元?

2、揭示课题。

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问。

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1的第(2)问。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吗?

学生计算后,再要求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然后提出把计算结果化简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

4、总结和归纳。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组织机交流。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3、完成练习八第1题。

4、完成练习八第2题。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5、完成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学得怎么样?

五、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在继续研究。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p。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学生口答算式。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算式中都用小数。

学生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指名板演)。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间交流自己想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交流后明确学生独立计算,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出得数,并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结合线段图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

学生交流。

问题的提出来自学生本身的思索,这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索、尝试。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比较“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和“小数点对齐”,最终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教师鼓励分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算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课的相关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4.75+3.4=8.15(元)4.75-3.4=1.35(元)。

4.754.75。

-3.4-3.4。

8.151.35。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3、培养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创造性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将准备好的玉米棒、贝壳或仙人球实物带入课堂,然后开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课堂用语:老师现在要拿一些很棒的东西给大家看:“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哦,知道吗?世界上有些非常著名的建筑还是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来的呢!

2、拿一种实物出来提问,了解模仿它的原因(从实物的外形、结构特征和色彩去分析)。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它的样子设计吗?

学生: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表面长着很多刺,外形既特别又有趣。

问:那么有趣设计,你们觉得奇妙吗?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建筑”,好吗?

幻灯出示课题。

(板书:奇妙的建筑)。

二、探讨与想像。

1、刚才我们了解到有些建筑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动物的'样子来设计的,那在我们学习设计建筑前先来观看一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建筑。

2、幻灯演示图片:

(3)同桌讨论。

小结:从刚才看到的建筑、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是什么呢?

回答:他们的外观、结构都很独特,很奇妙。

提问:谁来说说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奇妙建筑?

三、引导设计。

我们如何来设计一组奇妙的建筑呢?

想一想:

模仿什么东西把奇妙的建筑设计出来呢?

步骤:

1、构思(模仿什么东西来设计?)。

2、起稿(画出建筑的形状)。

3、上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调整画面。

四、同桌讨论后作画。

五、评一评,比一比。

1、作品展示:画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自我评价:作者发言,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3、他人评价: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从建筑的奇妙、结构、特点和色彩去评价)。

1、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2、让学生体会颜色的和谐之美,并创造出一些很有趣味的绘画内容。

教学重点: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制版和上色。

教具: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一些大小粗细不一的铅笔或硬笔,以及圆珠笔,静物。

学具: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铅笔或硬笔,以及圆珠笔。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吹塑纸,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材料?

板书:吹塑纸版画。

二、简介版画:

版画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刻制一块版画即可印出多幅同样的作品,版画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的。

三、引入吹塑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一)水粉颜料印制的,称水粉印吹塑纸版画(板)。

(二)用油墨印制的,称油墨印吹塑纸版画(板)。

四、吹塑纸版画需要经过三个过程才能完成:

(一)自画(二)自刻(三)自印(板)。

五、画前提示:

不论是油墨印还是水粉印都应选用细腻单层塑料纸板为好,新买的吹塑纸有一层油性物质,而粉印版画是水性颜料,往版子上涂色时会因为油水分离而产生水珠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对吹塑纸板表面进行一番处理,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个吹塑纸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时,颜色就会附上。

六、讲解吹塑纸版画。

1、它是利用吹塑纸这种材料,用圆珠笔、5b铅笔或自制粗细不同的硬笔,竹笔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方法,直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

2、学生动手制版、自画、自刻,以摆好的静物为例,3人为一组制作,两个人制版,另一个人在水粉纸上涂底色(一般以黑色为好)。

教师作巡回指导,刻外轮廓纸选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

3、印制过程:

a、固定一端。

b、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

c、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位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1、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一一涂好;2、粉印除平涂外,也可采用又叠印的方法,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

学生动手涂色。

七:简介油墨印吹塑纸版画。

八、教师总结:

吹塑纸版画的最大特点是取材容易,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费用低廉,效果独特,可以拓印多幅原作。

今天这堂课就学到这里,同学们,祝愿你们用你们手中的画笔描出你们心中的美好蓝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1、突出问题的应用意识。教师首先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引人课题,然后根据数轴给出解答。在各环节的安排上都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并能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的连贯性,并体验数学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难点两负分数比较大小。

方法探索式教学法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一天数学王国中的-3和-5吵架了,-3说:我实际上比你大,你应该叫我哥哥,应该尊敬我。-5说:我的绝对值比你大,你叫我哥才对。

他们吵的不可开交,想找个人评理,你能帮他们评评么?

第1页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数-3.5,3,-2,0,1.5,-(1)你能说出数轴上点的特点么?(2)用把上面的数连接起来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

复习数轴并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让学生温固而知新。

第2页。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务必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生1:能够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能够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样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明白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搞笑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但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务必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透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用心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好处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资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搞笑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明白哪2种水果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带给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买什么好呢”、“怎样办”,让学生在这种简单、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是现实的、有好处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水果,买什么好呢”那里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分歧,有了争执。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那里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真心体会到统计的好处和价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好处、有价值的数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当探究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十分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景下,能够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具体个数易混淆。所以,总有很多数学教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实践,期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师:3枝能够用12表示,4枝也能够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探究、验证等方法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

2、老师也准备了几个比,想让同学们求出他们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分类。

2:34.5:2.710:6。

80:44:610:1/2。

提问:你是怎样分类的?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两个比相等4.5:2.7=10:612:16=3/5:4/580:4=10:1/2)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例题。

先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图的内容。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再出示四面国旗长、宽的尺寸。

师: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2.4∶1.6=60∶40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4.5/2.7=10/6请同学们很快地把黑板上我们写出的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

(2)引导概括比例的意义。

同学们,老师刚才写出的这些式子叫做比例,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把比例的意义总结出来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例的意义。)。

(3)判断。举一个反例:那么2:3和6:4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比值求出来以后再看。

(4)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5)反馈训练。

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3和12:635:7和45:9。

20:5和16:80.8:0.4和4:2。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自学课本,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各部分的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有关。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说出黑板上各比例的内外项。

(3)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两个外项的积是4.5×6=27。

两个内项的积是2.7×10=27。

(4)计算验证,达成共识。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性质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判断前面的比例式,发现所有的比例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

(5)引导小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通过计算,大家,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概括出来?

教师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着4.5/2.7=10/6)“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6)判断。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反馈训练: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一)判断。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2.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3.8:2和1:4能组成比例。()。

(二)、用你喜欢的方式,判断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9和9:12(2)14:2和7:1。

(3)0.5:0.2和5:2(4)0.8:0.4和0.3:0.6。

(三)填空。

(1)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的积是(),如果其中一个内项是2/3,则另一个内项是,如果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内项的和一定是()。

(2)如果2:3=8:12,那么,()x()=()x()。

(3)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是()、(),组成比例是()。

(4)如果5a=3b,那么,a:b=():()。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如果能,能组成几个?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3、4和6。

拓展题:猜猜括号里可以填几?

5:2=10:()2:7=():0.71.2:2.5=():25。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2、3、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一、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画出85°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2、学生动手画角。

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5:归纳总结。

1、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3、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4、初步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例如要画一个120度的角,结果画了一个锐角出来,利用角分类来判断就知道是画错了。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副三角板画出75和45度的角。

2、用量角器画出15、80和165度的角。

(1)合作交流;

(2)集体校对。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45、135的角,让学生演示其折角的过程。

板书:

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使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精神。

1、使学生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让学生理解两次比较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正确理解和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课件。

课前谈话:同学们真精神,在这堂课上咱比一比看谁棒!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指出下面每组中的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同学们喜欢吃青菜吗?那咱到农民伯伯的大棚里看一看,(课件出示情景图。)。

(1)仔细默读这段情景。

(2)谁能大声读一遍。

2、你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4、导入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探究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5、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表示题里的数学信息与问题?

6、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开始动手做。

7、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8、做完之后,想一想然后在组内交流:

(1)你是选择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2)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分别以谁为单位“1”的量?

9、全班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讲解分享:大家讲的真好!小精灵也有自己的想法,你们愿意分享吗?我们来仔细的分享一下:

分析与解答分享: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16页的3、4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4、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电脑、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小组合作。

1、出示课件,描述景色:在田野上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有许多鹅在嬉戏,河滩上有一些片茂密的树林,有一片草地,草地上羊在吃草,鹅儿在休息,草地上还盛开着一些美丽的野花。在一棵大树上停着许多小鸟,天空中飞来了一些小鸟,春天的田野真美丽!

创设活泼而又鲜明的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

2、仔细观察,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提出数学问题。(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比一比哪一小组所提的问题最多(每一小组请一代表将小组所提的数学问题写在纸板上)。

2、每一小组出示自已的成果,全班讨论交流各组所提的数学问题。根据每一小组的不同成果进行适当的表扬。

3、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4、交流。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图片(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同桌讨论)。

(3)完成书上的填空题。

2、指导第2题。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导第3题。

(1)观察图,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换一个数,说一说。

(3)交流,(利用数字卡片)师出数字卡片,学生说一说。(合理就应鼓励)。

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学会的?

8+7=15,你能根据这一道算式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生活情境中走进数学。

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以小组合作讨论来完成任务。(如:对各种动物之和这一类问题学生难以提出,老师就应该进行引导。)。

挖掘学生的个性化内容,及时进行表扬。

学生不仅会提数学问题,还应能尝试去解决问题。

采用独立思考与回答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

此题较为简单,学生能独立完成是的。

先理解题意,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数的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提出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回头看一看,对自已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

目的在于加以巩固。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让学生自己操作既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为后面的测量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通过动手操作亲自感知,从实践中总结出“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做单位”。

对1米多长的绳子的测量以及1米20厘米的书写既是对用米做单位的再次体验,又为后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

让学生以一把米尺为准,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这种徒手做动作既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活动,又是让学生再次体验,从而建立1米有多长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1.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教师(出示题目):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么样?

教师:请你们读一读,并在小组内说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审读题目后交流审题结果。

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1:列式计算。

13÷4=3(组)……1(根)。

教师:13、4、3、1分别表示什么?13÷4=3……1表示什么?

预设2:摆(圈)小棒。

教师:仔细观察,这位同学先做了什么?(先拿出13根小棒。)。

教师:接下来他又做了什么?(有4根就圈一个圈,有4根就圈一个圈。)。

教师:圈了多少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圈了3个圈,一共圈了12根小棒,还剩1根小棒。)。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同学分小棒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3组,还剩1根。

教师:摆(圈)的过程和算式的书写过程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它们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符号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但含义是相同的。)。

1.整体感知写法。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摆或者画的方式,有的同学列出了除法算式,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平均分13根小棒。这个除法算式,我们叫它横式。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的形式。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提问,理解12是4和3的乘积,即除数和商的积。

2.沟通平均分操作与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1)建立联系。

教师:知道了每个数的名称,那你们明白竖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教师:看来这对大家有些难度。下面我们就对照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一边分小棒,一边写一写除法竖式。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边分、边写、边说。

(2)沟系。

教师(板书):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边写边说):再写被除数13(要分的13根小棒)和除数4(每4根一组),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

教师:请你按要求把13根小棒,按照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教师: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这个“3"写在哪里?

教师: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3组。)。

教师:谁能边分边说说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师: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组有4根,有这样的3组,3个4是12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商乘除数,3×4的积是12。

教师: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板书:12。)。

教师:我们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板书:。)。

教师:这条横线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要分13根小棒,已经分掉了1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你是怎样知道的?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还剩1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要分的13根减去已经分掉的12根,还剩1根。

教师: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它是怎样算出来的?(补充板书:1)。

3.回顾对比,理清写法。

教师:我们一边分小棒一边写出了这个除法竖式。请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又是怎样写竖式的?竖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想完后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分小棒的过程与写除法竖式的过程之间的联系。通过边分小棒边写竖式这种对应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为其今后进一步自主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奠定基础。在回顾对比的过程中,对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进行比较,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表征形式的理解。)。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教师(出示第62页“做一做”第1题):请你边分边写除法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汇报。

5.通过迁移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教师:如果我们有6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么样呢?请你自己分一分,写一写。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个除法竖式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2)竖式中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3)你发现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怎样表示?

6.巩固表内除法竖式。

教师(出示第63页“做一做”第2题):请同学们先自己读题,然后圈一圈,写一写。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选取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

教师:这个竖式表示什么意思?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