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卓越绩效模式心得范文(16篇)

时间:2023-11-06 06:26:10 作者:字海 2023年卓越绩效模式心得范文(16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式,找到不足,并从中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学习心得

绩效管理是通过把每一个雇员或者管理者的工作与集团的整体使命联系在一起,来强化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经营目标。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了解到绩效管理系统对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从对绩效管理完全不懂到初步掌握了绩效考核的设置流程和模式,绩效管理重的各种技巧以及做好后续工作的基本事项。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了解到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组成、作用及其系统的设计。绩效管理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它包括:制定绩效计划、持续不断的沟通、信息收集与文档记录、绩效评估、绩效的诊断和提高。

我觉得沟通是最重要的,这个是一切管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书本中提到,“用持续不断的修饰沟通的目的在于,强调绩效沟通的关键性作用”。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工作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就是持续不断的沟通。缺少沟通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矛盾,想要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到绩效反馈这些过程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绩效管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绩效沟通。不仅是在绩效管理中,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沟通二字。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切核心的内容,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的。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管理者更方便、更有效的管理员工,让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

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有目标管理、360度管理、kpi管理和平衡积分卡。其中我对目标管理的方法印象最深刻,因为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会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计划,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从而努力达到目标。以此类推,企业、部门也是这样。制定目标之后,目标体系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要素维度逐渐展开,由战略层逐渐向战术层转化,逐渐分解,目标逐渐明晰化、指标化。

课本中提到了绩效管理评价技术,有六种:分级法、考核清单法、量表考核法、关键事件法、评语法和行为锚地法。我觉得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分级法用的比较多。分级法是将考评者的绩效按照相对优劣程度,通过比较来确定每人的相对等级或名次,也叫排序法。老师也是按这种方法来给我们学生进行“绩效考评”的,老师将我们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又高到低的排名,来认定我们这学期的学习的努力程度。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的制定和权重的制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个也是我们印象很深的一部分,老师要我们进行了实际的调查之后所做的德克士的绩效考评,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绩效的操作,虽然不是真正的实施,但是让我们对绩效管理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绩效管理是不同层次管理者都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会对绩效管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把公司比做成一个人体。高管层无疑就是首脑,他们的职责是高屋建瓴出思路、定政策;首脑的思路与政策总是要通过我们的手和脚来完成、来实现,那么,一般公司职员就是我们的四肢;正如首脑与四肢需要由躯干来衔接一样,中层就是公司用以衔接高管层与广大公司职员的桥梁和纽带。高绩效的中层是公司的“脊梁”。聆听完章哲教授的高论,掩卷仔细品味,忽然就有了以上这段感悟。

章哲教授讲课深入浅出,高深而不隐讳、直白而不媚俗,妙趣横生而又意味深长,用心琢磨,让人受益匪浅。起初我觉得,做一个高绩效的中层管理人员,似乎就应当学着把自己变成面面俱到、八面玲珑的“完人”,容不得有半点差池和瑕疵,平心而论,我辈自认不能——因为,这太难了!退一步又想,身在其位,即使做不了“完人”,但对照一下高绩效中层的标准学一学、靠一靠总还是可以的、应该的。高绩效中层的特征,章哲教授讲了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五个:

第一、要清楚自己的角色。

摆正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用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既不能简单的去充当高管的“传话筒”,照本宣科、上行下达,也不能盲目的去做员工的“民意代表”,了无主见、人云亦云。中层,上对高管层下对一般职员,要想让高管的意图迅速、有效地覆盖到一般员工,一方面,既要明确“上意”做到不“贪污”精神、不衰减信号,又要善于对“上意”进行再加工,做一个信号“放大器”;另一方面,实践中经过“民意”检验为切实、有效的“上意”才是科学的,高效的中层要善于对实践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及时向高管层提出建议或报告,以便于其不断修正和完善公司决策,形成更加科学的“上意”。

第二、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目标就是一种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一个高绩效的中层,要善于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来制定符合公司要求的、切合本部门实际的发展目标,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并且善于总结、勤于反省。以我们的实际工作为例:从上年度开始,行里在大的发展思路之下,实行了无指标考核的管理模式。但无指标考核的管理模式不等于没有发展目标,而是意在通过绩效政策的合理引导,让大家去能动地确定更高的、不设限的发展目标。建立这一考核模式,实际上是向全体中层尤其是向各支行负责人及市行担标部门的中层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本支行、本部门设定怎样的目标,才能既达到行里的要求又符合本支行、本部门的利益?说白了,行里就是希望通过授权支行及部门自主制定各自的工作目标,来激励和促使大家不遗余力,不断冲击新高度,最终达到按照全行发展思路实现全行经营目标的目的。

第三,要有好的激励政策,以促进实现工作目标。

根据全行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目标来制定本支行、本部门的工作目标是一种态度和愿望,但要“心想事成”还必须制定好的.激励政策或者说是“游戏规则”。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分解指标、落实责任的过程。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难分胜负。现在看来,业绩无疑是衡量下属贡献程度最重要的一把尺子,所有政策或规则都要紧紧围绕业绩这个中心来制定,并配套相应的奖罚政策,客观考核、奖优罚劣,才能在支行或部门内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促进实现工作目标。否则,不管是规则不公正还是尺度有弹性,都很难让部属工作起来心服、气顺。

第四、要聚合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切忌“单打独斗”

作为一个高绩效的中层,自身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是件好事但这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部属的工作积极性、激发部属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而不是好大喜功、“单打独斗”。我个人理解,行里要求工作中“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压力”,就是提醒我们中层要运用和实践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朴素的原理。我想这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当是每一个中层的管理追求和境界。“我要干”和“要我干”,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带给我们的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工作效果是大相径庭的——这是我在近两年的监督工作中,从各位监督员身上体会最深的一件事。

第五、要用科学的理念来带队伍、抓管理。

但凡会管理的中层都善于在阳光下看人、都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任何人都是一分为二的,评价部属要多看他(她)的长处,少看他(她)的缺点,日常工作中的表扬与鼓励要远比批评与惩罚更有效,用人的准则应当看他(她)是否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仅凭中层自己的远近亲疏。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个高绩效的中层应当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慎用手中的权利才能更好的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自己的部属;否则的话,在部属眼中,你永远只是一个权力的符号而已。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走出连日来的困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解决一个问题,每克服自身存在的一点不足,就是你向高绩效中层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如此看来,做个高绩效的中层也不难!

绩效管理学习也有一段时间,根据所学结合我局基层实际我谈以下一些看法:

绩效是一个体系,该体系包括个人绩效,部门绩效以及组织绩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其中部门绩效是连接个人与组织绩效的桥梁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实际用处在于:绩效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高;绩效管理促进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绩效管理保证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

推行绩效管理,要讲究科学,企业需要打造的是全面绩效管理而不是全面绩效考核。考核应按企业、部门实际需要,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而绩效管理是全方位的。绩效考评、360度评估,强制排名等方式方法的运用,都不是千篇一律的,适合的部门及工作实际不尽相同。对一个岗位的考核往往是多种考核技巧的。应用。绩效管理应是整个企业的大事,是“大合唱”而非“独角戏”,绩效管理需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而不是只有人力资源部唱独角戏;任何部门、任何员工都应该重视。

一、结合我局实际,我认为职工普遍对关键业绩与非关键业绩理解不够,两种指标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无法避免。我局自上而下统一推行了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大部分部门及职工不能够充分理解何为kpi,就算知道这个名词的含义也无法将关键与非关键区分开来。既然是关键业绩,业绩指标不能太多,但是指标少了又无法覆盖工作的所有内容,企业是一个整体,某一个部门的关键业绩,还在于别的部门的配合,而别的部门的配合工作,对于这个部门又是一个非关键业绩。如果都考核,就会发现考核指标太多,不考核,又不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出了问题不能统一协调,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企业效率。

二、绩效考核暂时停留在只与奖金挂钩阶段,绩效管理单纯性的成为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合理性值得思考,还有考核维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将奖金与考核成绩挂钩,本来是为了激励员工。但是,在各个部门所指定的考核的指标中,有很大一部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实现了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好的,没有实现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不好的。考核成绩和奖金挂钩,就不是在激励员工,而成为赌谁运气好,在基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为均奖模式,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有什么问题别问,你看看别人就行。而员工本身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我每个月都应该发多少,少了我的就不行等等各种负面影响。

三、绩效激励不够明显,绩效考核几乎成为管理层的惩罚工具。会有管理层经常将类似的话挂在嘴边“你不怎么怎么就考核你,你不服从安排就考核你”,而很多东西都没有在指标体系里面体现出来,也不会考虑到基层员工的工作实际,仅凭感觉进行考核与评价,而对事情或者工作本身的事实完全忽略,不同人,对待同样一个事情的感觉是两样的,而运用事实评价所搜集到的事实,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严重的是,跨部门的多个岗位协同完成的工作,奖罚不分明,管理层乱使用考核权利,跨部门无标准地进行考核,一意孤行地认为作为管理者我就有权利惩罚你,虽然我不是你的直接上级但是我就是要考核你,“考核”二字已经变相发展为只是单纯的惩罚而没有激励层面。所以绩效激励必须全面,绩效评价应该感觉与事实相结合,避免激励的片面性。

四、绩效申诉是否应该考虑在绩效管理范围之内?绩效沟通的渠道是否应该多样化?管理者在绩效沟通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有效沟通成为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合理性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绩效面谈是绩效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绩效面谈是通过面谈的方式,由主管为员工为明确本期考核结果,帮助员工总结经验,不仅要找出不足,而且要与员工共同确定下期绩效目标的过程。从而来实现上级主管和下属之间对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确认。不愉快的沟通或者不畅通的沟通渠道往往造成基层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消极抵触及排斥心里,有怨言却无处申诉,迫于权威压力宁愿“息事宁人”的想法作祟。造成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五,绩效管理如何更好的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诚信、责任、奉献、创新,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需要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目标明确、公平公正,这些都是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内容。绩效管理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而且也只有绩效管理能够将其量化而更好地为其服务。创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企业文化为背景的公司及个人价值取向,只在公司普遍达成这种价值取向,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才能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才能形成普遍的信任与有效的执行,并且能够超越目标的执行。

企业作为国家政治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不仅生产产品、创造效益,而且解决就业、培养人才。企业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断地完善管理、走向规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全世界的企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自己的管理体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满足产品国际化的要求。

以前我们谈质量,谈管理,往往都是片面的,或是孤立的。抓质量只抓终端产品,而不重视过程质量;抓管理只抓设备生产,而不重视人的管理;抓效益只重企业效益,而不重视环境负担和社会效益;抓目标只重短期效益,而不重视长期战略和缺少大局观。这些管理上的片面性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必将使企业处于被动,甚至会使企业走向灭亡。qeo三标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给我们建立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和努力的方向,使我们企业的发展不再是盲人摸象,不再会走向歧路而不知觉。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企业已不可能象从前那样在自己的封闭体系中,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得过且过了。我们的产品必须面对世界各国企业的竞争,虽然在一些行业我们可能有短期的保护,但那只是暂时的安慰。我们每种产品,每个企业都必将接受竞争的挑战,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通用认证体系的承认,我们才有了与别人竞争的资格,才能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从这一点上来说,在我们每个企业推行o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有的人会说,一会儿是qeo三标体系,一会儿又是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不是有点重复,有点多余,有点烦琐。答案是否定的,这两种体系并不冲突。两种质量管理体系都是从大质量观出发,qeo体系是一个符合性的标准,也就是最低要求,是国际认证的合格评定标准,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个成熟性的标准,它引导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永无止境地追求卓越。所以说,qeo体系达标是让我们拿到竞争的通行征,而卓越绩效管理是让我们在竞争中名列前茅,卓越绩效模式是优于qeo体系的,但它又必须有qeo体系的内容来支撑。

q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两个体系都是系统工程,它们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qeo体系包括质量,职业健康和环境三个国际标准的细则,企业要达到标准的要求,就必须从建设、原料、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上把关,做到精细化管理。而卓越绩效管理从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尝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测量分析和改进七个方面展开pdca循环,它特别强调大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社会责任、强调战略的重要性、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和改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融合得更紧密,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

两种体系无疑都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提高,对企业产品的要求肯定也会不断变化,所以任何体系都不会是固定的死框架,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有绝对完美的体系。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管理体系,以适应社会和人类的需要。所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灵魂就是“改进和创新”,强调实现双赢。

任何体系都是死的,只有我们把它用起来,落到实处,体系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我们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过程管理,将体系中的标准和要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中,才能使我们的管理见成效,才能达到卓越管理。如果我们只是学学体系,然后埋头编数据,造文件,应付审核,我们就背离了管理的初旨,长期下去,不仅我们的管理模式丧失了作用,我们自己企业也将为此会出惨痛的代价。

要让两种体系良好运转并发挥作用,仅仅靠企业的自觉和良知是不够的。三鹿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鹿曾经得到过各种荣誉,通过了许多体系认证,被各种媒体和名人大肆宣传,还是全国驰名商标,老百姓对其产品高度信任,其结果却是让数十万儿童受害。由此可见,一种认证体系若没有有效的监督体制和制裁措施,其危害比没有这种体系更大数倍。我们可以设想,一种三无产品或是名气不大的产品,我们使用它必定是小心谨慎的,一旦有不好的影响我们必弃之不用,而一种驰名产品,我们用它毫无防范心理,即使有了坏结果我们也宁愿从其它方面找原因,这种危害日积月累,就会酿成三鹿事件一样的弥天大祸。所以,要让o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模式这两种体系发挥其作用和长处,我们必须在立法和监督上加强,要对获得体系认证的企业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要用法律来约束体系论证机构,合格企业和产品出了事,认证机构要负连带责任。这样才能避免论证走过场或是用金钱来交易,才能让体系成为一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

两种体系是社会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社会和人类的一种需求,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规则,我们每个企业必须要遵守这种规则,并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0-11日在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下开展了绩效管理课程的培训。让我对绩效管管理困惑得到了相应的理解。本次培训收益得到绩效管理的理念,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学习绩效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实际安全演练,实践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特别是对绩效客理制订方面,老师用了大量的安例进行说明,通过smart原则,对于绩效制订的明确具体事项;是否具有可衡量性,比如在数量、时间、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制订;是否具有可行性(挑战性);是否有相关性;是否有时间性;在绩效制订过程中和绩效考核过程中,绩效管理中的沟通辅导工作在整过绩效管理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辅导和沟通,让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就绩效本身达成一致,比如对于绩效面谈的技术方面,就讲述了,作为管理者如何向员工做好绩效的面谈工作。关键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展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找出班组优秀人员,以此为榜样,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从此,通过绩效管理培训课程的了解,改变了以前对绩效管理认识,绩效不中为了考核而做,不是为了考核员工而作;而是企业为了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和人力管理方面所必须做出的一项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得到发展。

卓越绩效培训心得

创造出卓越绩效,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向往的,并且我们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于年8月30日正式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提高整体业绩的标准要求。

卓越绩效标准,源自于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其核心是强化企业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活动创新意识。卓越绩效标准与iso9000标准联系极为紧密,都是围绕着质量管理展开的,并且都想从质量管理的框架展开,把企业组织运行的所有活动都纳入进来。可无论它展开到什么程度,也都无法有效地作到这一点。因为它没有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分析解剖,从一支胳膊是无法了解整个活人的,更无法通过对这支胳膊的改良,达到改良整个活人的健康水平、素质修养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并且卓越绩效标准也没有给出具体贯彻落实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所以,现在贯彻卓越绩效标准的企业也开始重蹈iso9000标准的悲剧:更多的企业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带有强制和半强制的要求而“贯标”,拿到证书成了目的本身。因而,往往有达标认证的证书,却没有明显的管理水平提升。一个企业如果真正想创造出卓越绩效,仅仅依这个标准行事是不够的。相反,有了运行流程管理的规范化,没有卓越绩效标准的贯彻,也可以保证企业创造出卓越绩效来。

何为卓越绩效?这里的绩效就是企业组织运行的成果。其内涵也就是企业所寻求的四大价值目标的实现――销售收入的提升、经营风险的降低、投资回报的提高和社会美誉的积累。所谓卓越绩效,也就是这四大价值增值速度快而且稳定、持久。以此为内涵来定义卓越绩效,更要超越卓越绩效标准来探索达成卓越绩效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企业的卓越绩效从哪里来?它是在保证企业经营决策所确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方向得当无误的前提下,保证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活动、每一份资产、每一个时刻(4e)都处于服务于企业价值目标实现的要求控制之中。而要有效地达成“4e”控制目标,这既不能靠铁腕手段,也不能靠强权命令,必须通过运行流程管理规范化的实施来实现。ge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能实现零中间管理层,靠的是什么?不是韦尔奇的个人魅力,而是流程管理规范化。济南二机集团能先后接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上十条生产线订单,靠的是什么?不是营销策划的奇迹,而是通过标准化管理,夯实了企业的基础管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海尔拥有明显超越于同行企业的组织执行力,它是从哪里来的?不是张瑞敏会说,而是它的流程管理规范,员工人人做事到位。

卓越绩效学习心得

绩效管理是通过把每一个雇员或者管理者的工作与集团的整体使命联系在一起,来强化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经营目标。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了解到绩效管理系统对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从对绩效管理完全不懂到初步掌握了绩效考核的设置流程和模式,绩效管理重的各种技巧以及做好后续工作的基本事项。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了解到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组成、作用及其系统的设计。绩效管理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它包括:制定绩效计划、持续不断的沟通、信息收集与文档记录、绩效评估、绩效的诊断和提高。

我觉得沟通是最重要的,这个是一切管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书本中提到,“用持续不断的修饰沟通的目的在于,强调绩效沟通的关键性作用”。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工作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就是持续不断的沟通。缺少沟通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矛盾,想要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到绩效反馈这些过程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绩效管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绩效沟通。不仅是在绩效管理中,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沟通二字。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切核心的内容,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的。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管理者更方便、更有效的管理员工,让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

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有目标管理、360度管理、kpi管理和平衡积分卡。其中我对目标管理的方法印象最深刻,因为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会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计划,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从而努力达到目标。以此类推,企业、部门也是这样。制定目标之后,目标体系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要素维度逐渐展开,由战略层逐渐向战术层转化,逐渐分解,目标逐渐明晰化、指标化。

课本中提到了绩效管理评价技术,有六种:分级法、考核清单法、量表考核法、关键事件法、评语法和行为锚地法。我觉得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分级法用的比较多。分级法是将考评者的绩效按照相对优劣程度,通过比较来确定每人的相对等级或名次,也叫排序法。老师也是按这种方法来给我们学生进行“绩效考评”的,老师将我们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又高到低的排名,来认定我们这学期的学习的努力程度。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的制定和权重的制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个也是我们印象很深的一部分,老师要我们进行了实际的调查之后所做的德克士的绩效考评,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绩效的操作,虽然不是真正的实施,但是让我们对绩效管理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绩效管理是不同层次管理者都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会对绩效管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卓越绩效心得体会

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我们都追求着卓越的绩效,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卓越绩效需要我们具备高超的技能、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执行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反思,我意识到了几点对于实现卓越绩效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并具体阐述如何达到卓越绩效。

首先,要实现卓越绩效,我们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自己的工作领域要有深入的了解。比如,作为市场营销人员,我们不仅要了解市场状况、产品特点等基本知识,还要学习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制定等高级知识。只有不断学习,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洞察市场、把握机会,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次,良好的工作态度对于卓越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工作态度意味着积极主动,敢于承担责任。我发现,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们才能在工作中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此外,诚实守信、友善待人也是良好的工作态度的体现。我们应该积极与同事沟通合作,相互尊重,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的卓越表现。

此外,卓越绩效还需要我们具备出色的执行力。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任务和挑战。只有具备出色的执行力,才能够把任务落到实处,取得优异的结果。为了提高执行力,我意识到制定合理详细的计划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任务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始终牢记自己的目标。此外,我们还需要善于组织时间和资源,合理分配工作优先级,确保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

同时,持续的学习和自我反思也是实现卓越绩效的关键。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不仅包括不断追求新技术和新理论,也包括与同事交流分享,从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中汲取营养。另外,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每一次工作都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无论成败,我们都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卓越绩效的实现不仅仅是个人的奋斗,也需要团队的支持与合作。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互相协助,共同实现目标。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团队的合作,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团队的卓越绩效做出贡献。在团队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见,相互完善,共同提高。只有团结协作,我们才能共同实现卓越绩效。

总结起来,实现卓越绩效需要我们拥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并具备出色的执行力。此外,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以及与团队合作也是关键因素。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改进,相信我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卓越绩效,从而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成就。

卓越绩效培训心得

卓越绩效评价是一种诊断式的评价,既包括对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的定性评价部分,又包括总分为1000分的定量评价部分,以便全方位、平衡地诊断评价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这两部分的评价相互关联,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依据,而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度量。除了初期自我评价可能会仅使用定性评价外,在大多数实际评价中两者是联合使用的。

从评价的主体角色看,卓越绩效评价可分为第一方评价(自我评价)、第二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质量奖评价);从评价的客体特征看,卓越绩效评价可分为资料评价(评价人员仅对反映组织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资料进行评价)和现场评价(评价人员深入组织的运营现场进行评价);从评价人员的组织形态看,卓越绩效评价又可分为独立评价和合议评价(评价人员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讨论,作出综合一致的团队评价结论)。

123456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规定要求和被评价组织的信息,按过程、结果两种评分项进行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对“过程”的评分要点。

对“过程”的评分是指,评价组织为实现标准4.1~4.6中各评分项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展开和改进的成熟程度。用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四个要素评价组织的过程处于何种阶段。

“方法”评价要点:

(1)组织完成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2)方法对于标准评分项要求的适宜性;

(3)方法的有效性;

(4)方法的可重复性,是否以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

“展开”评价要点:

(1)为实现标准评分项要求所采用方法的展开程度;

(2)方法是否持续应用;

(3)方法是否使用于所有适用的部门。

“学习”评价要点:

(1)通过循环评价和改进,对方法进行不断完善;

(2)鼓励通过创新对方法进行突破性的改变;

(3)在组织的各相关部门、过程中分享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整合”评价要点:

(1)方法与在标准其他评分项中识别出的组织需要协调一致;

(2)组织各过程、部门的测量、分析和改进系统相互融合、补充;

(3)组织各过程、部门的计划、过程、结果、分析、学习和行动协调一致,支持组织的目标。

2.对“结果”的评分要点。

结果是组织在实现标准4.7要求中得到的输出和结果。评价结果的要点为:

(1)组织绩效的当前水平;

(2)组织绩效改进的速度和广度;

(3)与适宜的竞争对手和标杆的对比绩效;

(4)组织结果的测量与在“组织概述”和“过程”评分项中识别的重要顾客、产品和服务、市场、过程和战略规划的绩效要求相链接。

1.了解组织。

评价人员通过撰写(对于自我评价)或阅读(对于外部评价)“组织概述”来了解组织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的环境。

主要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交付方式、途径,如直接交付、通过经销商等;

组织文化,组织的目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

员工的基本情况,包括教育水平、职位和年龄构成等,以及特别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要求;

主要的技术和设备设施;

组织运营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财务及产品的法规要求,以及认证、注册登记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的关系。

组织机构和治理系统,董事会、高层领导和母公司之间的.报告关系(适合时);

组织的主要顾客群和市场细分,它们对产品和服务的主要要求、期望及其差异点;

与主要供应商和顾客的伙伴关系和沟通机制。

(3)组织面临的挑战。

在所在行业内或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规模和发展情况,竞争对手的数量和类型;

组织超越竞争对手、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正在影响组织竞争地位的主要变化;3456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组织在关键业务、运营和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战略挑战。

(4)绩效改进系统。

聚焦绩效改进、指导系统评价和改进关键过程的总体方法,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

组织内学习和共享知识资产的总体方法。

2.逐项的定性评价。

在了解组织的环境、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和绩效改进系统后,评价人员根据评价准则、评价要点和指南,对各评分项的要求逐项评价,逐项写下定性的评语。每项评语应包括3个部分:

(1)观察到的事实。基于评价准则,组织所做的或没做的;

(2)实例。用于支持“观察到的事实”的典型例证;

(3)因此会有什么结果。对照关键因素、评价准则进行推论。

3.逐项的定量评价。

在确定分数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应当评审评分项中的所有各方面,特别是对组织具有重要性的方面;

(2)给一个评分项评分时,首先判定哪个分数范围总体上“最适合”组织在本评分项上达到的水平。

(4)在适合的范围内,实际分数根据组织的水平与评分要求相近的程度来判定;

(5)“过程”评分项分数为50%,“结果”评分项分数为50%;

(6)当由若干评价人员进行合议评价时,按照如下合议原则:评分极差小于等于15%时,使用中间分;评分极差为20%或25%时,通过讨论决定或使用中间分;评分极差大于等于30%时,必须讨论决定。

4.综合评价。

依据逐条评语,归纳编写“综合评价报告”,包括最重要的优势或出色的实践与结果,以及最显著的改进机会、担忧、弱项或差距。

评分项的得分百分比与该评分项的分值相乘,即为该评分项得分,并将所有评分项得分相加,即得出被评价组织的经营管理成熟度总分。在满分1000分的定量评分系统中,500分是一个基本成熟的等级。

如何进行自我评价。

组织与人一样,也存在优势与不足。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组织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省思”。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发扬优势,改进不足,才能实现组织的整体优化和持续发展。而自我评价正是组织审视自我,明确优势和发现改进机会的一个有效方法。

组织的自我评价是组织自觉地采用某种标准,对其活动和结果全面、系统、定期地进行评审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自我改进,追求卓越。早在质量奖产生以前,已有不少组织自觉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寻找当前存在的不足。但这些活动只是个别行为,其方法也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直到质量奖的兴起,自我评价才真正具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得到了更多企业的重视和采用。而自我评价理论经过不断完善,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不少企业在申请质量奖的活动中发现,一旦自我评价形成常规,不仅对获奖有益,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和学习其他企业的机会和方法。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一、自我评价的一般流程。

自我评价应当是包括“评价、改进、创新和分享”的“学习循环”,即:通过评价、找到改进和创新的机会并排出优先次序,配置资源予以实施,并在获得成效后组织内部分享、推广,然后回到新一轮的“学习循环”。

1.领导承诺和评价准则培训。

首先,高层领导应明确对自我评价的主导责任,因为自我评价要求受评组织是活动的主体。同时还应当为高、中层领导和推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骨干人员安排导入培训,为随后的正式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2.策划和制定自我评价计划。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进行自我评价的合适区域。自我评价的开展范围既可以是整个组织,也可以是组织的一个部分,如一个部门、一个分厂等。

(2)选择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自我评价是针对过程和结果的,开始时可以选择1~2个过程及其结果,做先导性试验。

(3)界定自我评价涉及到的单位或部门。因为过程通常是跨部门的,所以应当根据所选择的过程,来确定在对该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时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

(4)选择内部评审员,建立自我评价组。评审员可来自质量、设计、生产、人力资源、企管、财务、市场及办公室等部门。必要时聘请外部顾问参与、指导。

(5)制定自我评价的计划和指导方针。包括评价时间、场所、评价内容和评审员分工安排。

3.实施自我评价。

按照“评分要点”和“评分过程”的要求,逐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确定优势、改进机会以及分数,并提出综合性的自评报告,列出最重要的优势、最显著的改进机会,编写综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附上详细的评分表。

组织可以按上述要求进行全面的详细评价,也可以仅进行定性评价而不进行定量评分,仅输出综合报告而不编写逐项的评语。

组织可以基于现状直接开展自我评价,也可以先组建材料编写组,收集材料、数据,提出初稿,作为正式评价的依据和参考。

4.制定改进和创新计划。

在完成自我评价后,召开自我评价汇报后,向高层领导报告自我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2)组织的最显著改进机会和优先次序,以及如何配置人力物力资源,采取改进措施;

5.实施改进和创新计划。

建立改进团队,授予团队权限,并配置必要资源,实施改进和创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自我评价本身只是一项分析和评价的活动,不会导致组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发现的待改进领域,如果不采取任何改进措施,则自我评价是无效的。因此,组织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和创新计划,才能真正体现自我评价促进组织持续改进和创新,向着“卓越”目标迈进的特点。

6.分享、推广改进和创新成果。

跟踪改进和创新计划的实施进展,验证改进和创新计划的效果,并将行之有效的改进和创新实践进行分享和推广。

二、自我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1.确保高层领导的参与。高层领导可以协调各种资源的分配,起到模范作用和激励其他人员。高层管理者的承诺可以使组织自我评价经受住许多挑战。

123456。

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2.选好自我评价的时机。组织在任何时候使用卓越绩效准则都不嫌早,但也有例外的时候,例如在下述情况下就不宜作自我评价:

(1)所有管理计划都是短期的,根本没有长期策划和经营战略;

(2)正在进行重大的组织变化;

(3)组织采用“黑匣子”管理制度;

(4)自认为组织经得起任何考验;

(5)不愿面对问题和解决矛盾。

3.评价应覆盖各层次、各部门。在现场评价中,评价对象应覆盖组织的各个层次和主要部门,这样方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4.注意改进经营结果而非考核或分数。有的组织将自我评价与考核相联系,甚至将管理人员的奖金与得分挂钩。自我评价过程重在发现改进机会,应当避免过于乐观,或者由于过于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自我评价的实质。

『5』『6』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卓越绩效学习心得

企业作为国家政治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不仅生产产品、创造效益,而且解决就业、培养人才。企业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断地完善管理、走向规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全世界的企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自己的管理体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满足产品国际化的要求。

以前我们谈质量,谈管理,往往都是片面的,或是孤立的。抓质量只抓终端产品,而不重视过程质量;抓管理只抓设备生产,而不重视人的管理;抓效益只重企业效益,而不重视环境负担和社会效益;抓目标只重短期效益,而不重视长期战略和缺少大局观。这些管理上的片面性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必将使企业处于被动,甚至会使企业走向灭亡。qeo三标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给我们建立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和努力的方向,使我们企业的发展不再是盲人摸象,不再会走向歧路而不知觉。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企业已不可能象从前那样在自己的封闭体系中,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得过且过了。我们的产品必须面对世界各国企业的竞争,虽然在一些行业我们可能有短期的保护,但那只是暂时的安慰。我们每种产品,每个企业都必将接受竞争的挑战,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通用认证体系的承认,我们才有了与别人竞争的资格,才能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从这一点上来说,在我们每个企业推行o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有的人会说,一会儿是qeo三标体系,一会儿又是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不是有点重复,有点多余,有点烦琐。答案是否定的,这两种体系并不冲突。两种质量管理体系都是从大质量观出发,qeo体系是一个符合性的标准,也就是最低要求,是国际认证的合格评定标准,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个成熟性的标准,它引导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永无止境地追求卓越。所以说,qeo体系达标是让我们拿到竞争的通行征,而卓越绩效管理是让我们在竞争中名列前茅,卓越绩效模式是优于qeo体系的,但它又必须有qeo体系的内容来支撑。

q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两个体系都是系统工程,它们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qeo体系包括质量,职业健康和环境三个国际标准的细则,企业要达到标准的要求,就必须从建设、原料、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上把关,做到精细化管理。而卓越绩效管理从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尝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测量分析和改进七个方面展开pdca循环,它特别强调大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社会责任、强调战略的重要性、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和改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融合得更紧密,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

两种体系无疑都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提高,对企业产品的要求肯定也会不断变化,所以任何体系都不会是固定的死框架,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有绝对完美的体系。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管理体系,以适应社会和人类的需要。所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灵魂就是“改进和创新”,强调实现双赢。

任何体系都是死的,只有我们把它用起来,落到实处,体系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我们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过程管理,将体系中的标准和要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中,才能使我们的管理见成效,才能达到卓越管理。如果我们只是学学体系,然后埋头编数据,造文件,应付审核,我们就背离了管理的初旨,长期下去,不仅我们的管理模式丧失了作用,我们自己企业也将为此会出惨痛的代价。

要让两种体系良好运转并发挥作用,仅仅靠企业的自觉和良知是不够的。三鹿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鹿曾经得到过各种荣誉,通过了许多体系认证,被各种媒体和名人大肆宣传,还是全国驰名商标,老百姓对其产品高度信任,其结果却是让数十万儿童受害。由此可见,一种认证体系若没有有效的监督体制和制裁措施,其危害比没有这种体系更大数倍。我们可以设想,一种三无产品或是名气不大的产品,我们使用它必定是小心谨慎的,一旦有不好的影响我们必弃之不用,而一种驰名产品,我们用它毫无防范心理,即使有了坏结果我们也宁愿从其它方面找原因,这种危害日积月累,就会酿成三鹿事件一样的弥天大祸。所以,要让o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模式这两种体系发挥其作用和长处,我们必须在立法和监督上加强,要对获得体系认证的企业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要用法律来约束体系论证机构,合格企业和产品出了事,认证机构要负连带责任。这样才能避免论证走过场或是用金钱来交易,才能让体系成为一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

两种体系是社会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社会和人类的一种需求,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规则,我们每个企业必须要遵守这种规则,并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把公司比做成一个人体。高管层无疑就是首脑,他们的职责是高屋建瓴出思路、定政策;首脑的思路与政策总是要通过我们的手和脚来完成、来实现,那么,一般公司职员就是我们的四肢;正如首脑与四肢需要由躯干来衔接一样,中层就是公司用以衔接高管层与广大公司职员的桥梁和纽带。高绩效的中层是公司的“脊梁”。聆听完章哲教授的高论,掩卷仔细品味,忽然就有了以上这段感悟。

章哲教授讲课深入浅出,高深而不隐讳、直白而不媚俗,妙趣横生而又意味深长,用心琢磨,让人受益匪浅。起初我觉得,做一个高绩效的中层管理人员,似乎就应当学着把自己变成面面俱到、八面玲珑的“完人”,容不得有半点差池和瑕疵,平心而论,我辈自认不能——因为,这太难了!退一步又想,身在其位,即使做不了“完人”,但对照一下高绩效中层的标准学一学、靠一靠总还是可以的、应该的。高绩效中层的特征,章哲教授讲了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五个: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用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既不能简单的去充当高管的“传话筒”,照本宣科、上行下达,也不能盲目的去做员工的“民意代表”,了无主见、人云亦云。中层,上对高管层下对一般职员,要想让高管的意图迅速、有效地覆盖到一般员工,一方面,既要明确“上意”做到不“贪污”精神、不衰减信号,又要善于对“上意”进行再加工,做一个信号“放大器”;另一方面,实践中经过“民意”检验为切实、有效的“上意”才是科学的,高效的中层要善于对实践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及时向高管层提出建议或报告,以便于其不断修正和完善公司决策,形成更加科学的“上意”。

其次,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具体工作中,目标就是一种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一个高绩效的中层,要善于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来制定符合公司要求的、切合本部门实际的发展目标,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并且善于总结、勤于反省。以我们的实际工作为例:从上年度开始,行里在大的发展思路之下,实行了无指标考核的管理模式。但无指标考核的管理模式不等于没有发展目标,而是意在通过绩效政策的合理引导,让大家去能动地确定更高的、不设限的发展目标。建立这一考核模式,实际上是向全体中层尤其是向各支行负责人及市行担标部门的中层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本支行、本部门设定怎样的目标,才能既达到行里的要求又符合本支行、本部门的利益?说白了,行里就是希望通过授权支行及部门自主制定各自的工作目标,来激励和促使大家不遗余力,不断冲击新高度,最终达到按照全行发展思路实现全行经营目标的目的。

再次,要有好的激励政策,以促进实现工作目标。根据全行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目标来制定本支行、本部门的工作目标是一种态度和愿望,但要“心想事成”还必须制定好的激励政策或者说是“游戏规则”。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分解指标、落实责任的过程。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难分胜负。现在看来,业绩无疑是衡量下属贡献程度最重要的一把尺子,所有政策或规则都要紧紧围绕业绩这个中心来制定,并配套相应的奖罚政策,客观考核、奖优罚劣,才能在支行或部门内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促进实现工作目标。否则,不管是规则不公正还是尺度有弹性,都很难让部属工作起来心服、气顺。

第四,要聚合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切忌“单打独斗”。作为一个高绩效的中层,自身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是件好事但这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部属的工作积极性、激发部属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而不是好大喜功、“单打独斗”。我个人理解,行里要求工作中“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压力”,就是提醒我们中层要运用和实践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朴素的原理。我想这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当是每一个中层的管理追求和境界。“我要干”和“要我干”,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带给我们的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工作效果是大相径庭的——这是我在近两年的监督工作中,从各位监督员身上体会最深的一件事。

最后,要用科学的理念来带队伍、抓管理。但凡会管理的中层都善于在阳光下看人、都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任何人都是一分为二的,评价部属要多看他(她)的长处,少看他(她)的缺点,日常工作中的表扬与鼓励要远比批评与惩罚更有效,用人的准则应当看他(她)是否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仅凭中层自己的远近亲疏。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个高绩效的中层应当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慎用手中的权利才能更好的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自己的部属;否则的话,在部属眼中,你永远只是一个权力的符号而已。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走出连日来的困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解决一个问题,每克服自身存在的一点不足,就是你向高绩效中层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如此看来,做个高绩效的中层也不难!

绩效管理学习也有一段时间,根据所学结合我局基层实际我谈以下一些看法:

绩效是一个体系,该体系包括个人绩效,部门绩效以及组织绩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其中部门绩效是连接个人与组织绩效的桥梁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实际用处在于:绩效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高;绩效管理促进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绩效管理保证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

推行绩效管理,要讲究科学,企业需要打造的是全面绩效管理而不是全面绩效考核。考核应按企业、部门实际需要,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而绩效管理是全方位的。绩效考评、360度评估,强制排名等方式方法的运用,都不是千篇一律的,适合的部门及工作实际不尽相同。对一个岗位的考核往往是多种考核技巧的应用。绩效管理应是整个企业的大事,是“大合唱”而非“独角戏”,绩效管理需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而不是只有人力资源部唱独角戏;任何部门、任何员工都应该重视。

一、结合我局实际,我认为职工普遍对关键业绩与非关键业绩理解不够,两种指标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无法避免。我局自上而下统一推行了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大部分部门及职工不能够充分理解何为kpi,就算知道这个名词的含义也无法将关键与非关键区分开来。既然是关键业绩,业绩指标不能太多,但是指标少了又无法覆盖工作的所有内容,企业是一个整体,某一个部门的关键业绩,还在于别的部门的配合,而别的部门的配合工作,对于这个部门又是一个非关键业绩。如果都考核,就会发现考核指标太多,不考核,又不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出了问题不能统一协调,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企业效率。

二、绩效考核暂时停留在只与奖金挂钩阶段,绩效管理单纯性的成为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合理性值得思考,还有考核维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将奖金与考核成绩挂钩,本来是为了激励员工。但是,在各个部门所指定的考核的.指标中,有很大一部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实现了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好的,没有实现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不好的。考核成绩和奖金挂钩,就不是在激励员工,而成为赌谁运气好,在基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为均奖模式,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有什么问题别问,你看看别人就行。而员工本身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我每个月都应该发多少,少了我的就不行等等各种负面影响。

三、绩效激励不够明显,绩效考核几乎成为管理层的惩罚工具。会有管理层经常将类似的话挂在嘴边“你不怎么怎么就考核你,你不服从安排就考核你”,而很多东西都没有在指标体系里面体现出来,也不会考虑到基层员工的工作实际,仅凭感觉进行考核与评价,而对事情或者工作本身的事实完全忽略,不同人,对待同样一个事情的感觉是两样的,而运用事实评价所搜集到的事实,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严重的是,跨部门的多个岗位协同完成的工作,奖罚不分明,管理层乱使用考核权利,跨部门无标准地进行考核,一意孤行地认为作为管理者我就有权利惩罚你,虽然我不是你的直接上级但是我就是要考核你,“考核”二字已经变相发展为只是单纯的惩罚而没有激励层面。所以绩效激励必须全面,绩效评价应该感觉与事实相结合,避免激励的片面性。

四、绩效申诉是否应该考虑在绩效管理范围之内?绩效沟通的渠道是否应该多样化?管理者在绩效沟通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有效沟通成为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合理性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绩效面谈是绩效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绩效面谈是通过面谈的方式,由主管为员工为明确本期考核结果,帮助员工总结经验,不仅要找出不足,而且要与员工共同确定下期绩效目标的过程。从而来实现上级主管和下属之间对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确认。不愉快的沟通或者不畅通的沟通渠道往往造成基层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消极抵触及排斥心里,有怨言却无处申诉,迫于权威压力宁愿“息事宁人”的想法作祟。造成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五,绩效管理如何更好的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诚信、责任、奉献、创新,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需要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目标明确、公平公正,这些都是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内容。绩效管理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而且也只有绩效管理能够将其量化而更好地为其服务。创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企业文化为背景的公司及个人价值取向,只在公司普遍达成这种价值取向,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才能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才能形成普遍的信任与有效的执行,并且能够超越目标的执行。

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是企业管理的短板,如何来识别企业的短板,做针对性的改善,如果有一种诊断工具来识别的话,那这种诊断工具就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当今世界,正面临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科技化的发展环境,带给企业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商场如战场,企业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成基业长青,这是每位企业家们梦寐以求的事,如果说有一种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家们的这个梦想,那就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准则,该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套评价标准,企业运用它可以不断评审自身的管理绩效从而迈向卓越,它也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据美国1990―1999做的一项对比调查: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获奖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大约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企业平均水平的4.2倍,这些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是685%,而标准普尔500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63%。

中国为了更快的参与世界竞争,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与时俱进,把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标准进行引进、消化和吸收,制定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已经成为全国质量奖的标准,各地方政府质量奖也纷纷以国家质量奖的标准为评审依据,是企业家根据科学发展观发展企业的重大体现。

卓越绩效模式建立在一组相互关联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的基础上。核心价值观共有十一条:追求卓越管理;顾客导向的卓越;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快速反应和灵活性;关注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观点。这些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是许多世界级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它贯穿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各项要求之中,应成为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理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组织,其运营体系是围绕组织的业务流程所设立的各管理职能模块组成的,而企业是否能够永续经营,取决于组织那能否正确地做正确的事。企业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从和而来。卓越绩效模式认为,其根源在于高员工契合度。“高绩效工作的焦点在于员工契合度。”。所谓员工契合度就是“员工从感情上和理智上致力于完成工作、使命和愿望的程度。具有高度员工契合度的组织,通常的特点是具有一个高效执行的工作环境,在此环境下,员工被充分调动,为了顾客的利益和组织的成功竭尽全力。”

《卓越绩效准则》的《评分系统》对卓越级企业的评价标准之一是:“基于事实的评价和改进、创新、持续改进,成为了整个公司关键的管理工具;整个公司普遍地呈现出共享、改善和创新的局面。”从这个评价标准看出,持续地学习、创新、变革是卓越企业的关键管理工具,也是卓越企业表现出的最突出的特征。也就是说,卓越企业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

要想做好卓越绩效模式就首先要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特征:

一、更加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

标准命名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表明tqm(全面质量管理)近年来发生了这样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即质量和绩效、质量管理和质量经营的系统整合,旨在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这个重要变化来自于“质量”概念最新的变化:“质量”不再只是表示狭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且也不再仅仅包含工作质量,“质量”已经成为“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的代名词。“质量”将以追求“组织的效率最大化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作为组织一种系统运营的“全面质量”。

二、更加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把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作为组织质量管理的第一项原则,“组织卓越绩效”把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即顾客感知价值作为关注焦点,反映了当今全球化市场的必然要求。

三、更加强调系统思考和系统整合。

组织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创造顾客价值的过程,为达到更高的顾客价值,就需要系统、协调一致的经营过程。

四、更加强调重视组织文化的作用。

无论是追求组织卓越绩效、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宗旨,还是系统思考和整合,都涉及企业经营的价值观。所以必须首先建设符合组织愿景和经营理念的组织文化。

五、更加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制定战略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必须在长短期目标和方向中加以实施,通过长短期目标绩效的评审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的结果加以确认,并为此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六、更加强调组织的社会责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是我国25年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是多年来实施iso9000标准的自然进程和必然结果。

当我们用这种全新的管理哲学去审视卓越绩效模式就会发现,卓越绩效模式和iso9000、cmmi等不同,它完全跳出了“管理就是规范化”、“人是不可靠的,要靠制度管人”等的传统管理思维,给我们一种对企业管理的全新理解,使我们认识到企业中最宝贵、最具创造性、最有价值的资源不是制度、规范,而是具有情感和理智的员工,一旦让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认同公司,全身心投入工作,则企业就充满活力,就不会得大企业病了。非但如此,卓越绩效模式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标准、评价体系,企业通过导入、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并通过不断地自评去纠正和提升,就能一步步地达到卓越的境地。

很多企业因流失一流人才而陷入可怕的“死亡循环”:当人才离开后,他们的工作不得不由能力较低的同事接替,导致任务无法圆满完成;于是企业的胜任能力下降,而客户也注意到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有所降低;随后企业的工作吸引力变得不足,更加难以聘请到能扭转颓势的人才;最终企业无法生存。

在我们开展的对卓越绩效企业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顶级公司格外重视保留真正人才,并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具体而言,卓越绩效企业通过三种基本品质赢得合适的真正人才:

全面胜任力缔造企业能力。

为了留住真正的人才,企业必须展现出勇攀新高的真实能力,为此需要各级员工拥有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征,即员工的全面胜任力。卓越绩效企业通常会明确定义胜任能力,并据此设计绩效考核制度且严格遵守。各岗位要求明确、前后一致,组织内的每个人都清楚了解如何才能圆满完成工作。例如,ups的卡车司机需要掌握340种帮助自己做好工作的方法,包括最有效的钥匙携带方式(避免钥匙丢失),以及可能让他们看起来步履“轻快”的每秒行走步数。此外,卓越绩效企业不会提拔不具备胜任能力的员工,也不会寄希望于他们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成长。相反,它们会确保员工在晋升之前就已拥有合适的技能、培训和经验。

相互责任制带来可预测性。

卓越绩效企业通过建立相互责任制,让员工互相为对方负责,从而营造出真正的人才所希望的更具有可预测性的工作环境。百思买在公司总部推行的“只问结果的工作环境”(resultsonlyworkenvironment,rowe)就是相互责任制的一种具体方式。在rowe环境下,百思买的员工不仅能够自行设定工作日程,还能自己决定何时何地完成工作。通过实施rowe,百思买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了35%,员工忠诚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也得到改善,并且员工因为获得了更高的自由度而对其他人更加负责。

荣誉文化营造可靠性。

卓越绩效企业还倾向于营造荣誉文化,这种通过企业成员的相互信赖而营造的特殊荣誉氛围,确保了真正的人才可以依赖队友并把握时机顺利完成任务。为了持续巩固荣誉文化,许多卓越绩效企业都会讲述一些含义深刻的故事。ups的管理人员经常向员工讲述超额完成任务的优秀员工的轶事。例如,有一位司机在平安夜向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军事基地投递包裹,包裹上的地址填写不正确,但该司机并没有将包裹扔在基地了事,而是尽力查找收件人,并最终找到。包裹内的意外礼物让收件的士兵大为惊喜——一张回家庆祝圣诞节的机票,而飞机就在当天晚些时候起飞。这类故事经常在ups内部流传,从而强化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当企业具备了上述三种基本品质后,便能为真正的人才打造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但我们发现,尽管这三种品质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时期的赢利增长,但还不足以维持可持续的卓越表现。卓越绩效企业还拥有另外一项关键的特质:力争最佳的组织推动力。在这一推动力的作用下,卓越绩效企业的员工不仅拥有个人的远大志向,而且永远不会满足于所在集体的既得荣誉。ups将这种理念称为“建设性的不满足”,员工不能只是一位批评家,还必须发挥建设性作用,致力于找出更佳的解决方案。

卓越绩效考核心得

最近两天有幸参加了秀洲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知识培训班,省专家牧野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卓越绩效模式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实施指南、卓越绩效的评价要素和评分指南,以及政府质量奖的介绍等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卓越经营管理模式。于旧版相比,新版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强调外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准则明确表达了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时期,企业的高层领导一定要“十二分”地关注环境的变化,因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抵御风险干扰的能力与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样,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

为实施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是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建立管理工作系统、员工培训教育系统和激励机制,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参与的氛围。维护全体员工的权益,确保卓越绩效模式运行所需要的人才。

三、强调高层领导在组织走向卓越中的作用

准则中通过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治理、社会责任、道德行为等的描述,进而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前瞻能力与决策能力。领导掌控着组织前进的方向,并密切关注着结果。准则中指出领导只关注未来,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使命、愿景、价值观)还不够,一定要把远大的目标(想做的),与当前一个阶段的内部能力(能做的),外部环境(可做的)结合考虑,形成一个阶段的战略和战略目标(该做的),并以此为导向,带领员工并影响到相关方,为此目标,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准则中强调在制定战略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必须在长短期目标和方向中加以实施,通过长短期目标绩效的评审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的结果加以确认,并为此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同时还强调战略决策和发展目标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机遇和挑战、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潜在风险等。在治理结构中强调有效性,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求为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提供资源;在技术发展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组织的改进、创新能力。在产品和服务结果方面,是与国内、国际同类产品和服务水平相比较的结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有特色和创新。

通过对准则的学习和理解,结合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2、在对于企业预期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规范、务实的企业战略分析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威胁、弱势和优势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进行经营定位、行业定位、产品定位和市场的定位,以此来明确公司战略。

3、规范的企业部门结构其目的在于协调好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公司中应有的权、责、利,以及工作形式、考核标准,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实现。在我们公司,组织结构较为明确,但是个部门的沟通联系还不够迅速及时。有些部门之间的程序过于繁杂,效率迟缓,给其它部门带来一定不便。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行为,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执行,所以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设计与其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并且使其高效的运转,使其达到顺畅的发挥企业能力的目的。

4、确保数据信息体系规的范化。从有利于信息化、有利于信息共享、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出发,按照统一的标准,完善账单、记录、报表,完善内部共享数据数据库,及时更新发布新的信息,对于领导的决策能够快速的传达到各个部门以及执行者手中。完善、推进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推进流程关键点的程控,做到及时、快速、高效。

5、保证运转流程的规范。我们公司规模较大,部门较多,企业在对某个部门内部的管控体系都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对于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有时很难有较好的管控方法,所以,越是界定部门之间的权责,问题就越多。这时就需要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明确,使部门纳入到流程中,成为企业流程中的一个结点,确定企业的各个流程,并对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企业运营达到效率最优。

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断深化的、持续改进的工作。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和企业的条件差异性,我们自身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虽说我们获得了区质量奖,但和获得省质量奖的公司还有一些差距。需要我们在贯彻和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以世界先进的纺织公司为标杆,让公司不断完善,发展、壮大、变强,在同行中独领风骚。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具操作性、系统性的管理模式,它不是一种需要达成的目标,而是一种基于自身现状、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法。它是企业认清形势、发掘优势、排找差距、关注过程控制、重视社会责任的综合性绩效考评方式。我公司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一年多来,尽管对标准领会还不深刻,推行过程还显得生疏,但从“结果”来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是为了实现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组织整体绩效和能力的提高、为顾客和相关方创造价值。如何理解卓越绩效模式?我的感悟是除了大家熟知的7大类目、22个评分项、128个如何以外,还有“一、二、三、四、五”,即:一个愿景、两个平台、三个要素、四项精髓、五大魅力。

一、一个愿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通过行业信息、数据平台、市场调研等手段,找准标竿指标,确定前进方向;

四,综上,综合研讨,明确公司战略。

通过上述步骤,确定了公司战略,然后是进行宣传,宣传的对象不仅仅是内部员工,而应根据情况,延伸至股东、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方,达成战略的知晓度。接下来便是分解落实的问题了,分解落实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内部来讲,是以条线为单位,根据战略的内涵,制定条线的中短期实施方案,并将细化的实施方案分解至班组、机台、员工。

一个有质量的战略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全员参与、全员知晓、全员努力,全员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全员有明确的任务和措施。这个方向就是愿景。

二、两个平台:优秀和卓越

就软塑公司而言,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组织。有有前景的产品定位,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有熟练的员工队伍,有敬业的经营团队,有多年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以及很多的资源和荣誉。我们的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我们的行业地位是“国内龙头老大”,我们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荣誉称号,我们有成熟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qs)体系以及行业内仅有的实验室体系,这个组织就是优秀的。我们导入卓越绩效体系,不仅仅满足于“优秀”,更要实现“卓越”,是要实现一个平台向另一个平台的跨越。卓越不是一项成就,而是支持每个人、每个企业生命和灵魂的精神力量。

举个例子说明。我们的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多年,也在过程中不断改进,每年都能通过第三方审核并获得较好的评价,我们每年的质量目标紧紧围绕经营目标展开,并能很好的完成,这就是优秀的。我们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后,在质量目标的设定上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

第一,关注什么,考核什么。不再局限于经营指标,而是延伸到能力、意识等方面;第二,导向什么,培养什么。这个企业最终要做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答案是:做一个有贡献、有责任的社会化企业。这就是企业的灵魂和指引企业前进的精神力量!企业不仅仅是一个赚钱机器,更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有了这个导向,我们就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

这么做,也是我们从优秀到卓越的实践。

三、三个要素:战略、竞争性结果、测量分析改进

战略是组织前进的方向。在我们以前的实践中,更多的是注重战术,很少谈及战略。更多的是考虑怎样赢得一块市场,怎样拿出一个产品,怎样完成一个定单交付,怎样优化内部流程,这样的经营思路不能敏锐的感觉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而战略则不然,战略实际是中长期规划的融和,具有鲜明的超前性、方向性,是在引领和指挥着组织发展的一个个战役,是一种“谋定而后动”的境界。前面已经谈过,战略的制定是一个缜密的过程,不是头脑风暴,有了战略的指引,才有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市场战略有一条“国内国际一起抓”,有了这个方向,我们就会有意识关注国际市场,收集信息、接触人员、探索市场,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当3月份国际巨头菲莫公司计划来司资质认证的时候(极其严格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我们很多同志不以为然,“现在国内订单都来不及做,菲莫公司我们就做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认证标准那么高,太难了!肯定通不过,不如不做”。但这事关战略需求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公司高层领导明确指示:“要放眼长远,精心组织,确保通过”!事实上,这种国际第三方认证标准真的很高,想要通过真的很难,我们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并不因为国内订单已经饱和为由敷衍了事,当审核组长末次会议宣布“approved supplier can start commercial supply upon completely passed of material qualification phase”(合格供应商,通过了材料质量认证,可以开始供货),全场振奋,不仅是通过认证,更重要的.是这次认证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这就是战略指引的力量,这就是一种跨越,为以后的国际市场拓展打开了巨大的空间。

竞争性结果是组织前进的动力。经营性结果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良性运行的重要标志,而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是在当前竞争充分的前提下取得的,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后,我们牢牢贯彻着“以结果为导向”的宗旨,重视过程监控,过程为结果服务。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竞争性结果。

测量分析改进是组织执行标准的基础。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要做些什么?说到底就是围绕7个类目、11个核心价值观和128个“如何”开展工作。但其基础就是测量分析与改进。传统的测量分析与改进主要侧重于内部经营指标及管理流程的评价,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后,测量分析与改进的内涵和外延要大得多。

四、四项精髓:道德先行、持续发展、不断创新、持续改进

道德先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全面质量管理以及iso9001质量体系相比,更注重“以德为先”,7大类目第一条就是“领导”,强调领导是关键,提倡高层领导与员工沟通;顾客与市场强调不仅仅是顾客至上,还要强调相关方利益;资源类目中强调人力资源的和-谐发展,强调员工权益;结果类目中更是强调社会责任,这是管理体系的一种提升。

持续发展:侧重的是战略引领下的持续发展,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因素(详见“一”)。持续改进:对改进的管理强调三个“如何”,一是如何明确所有层次和部门的改进目标;二是如何测量和实施改进活动;三是如何评价改进成果。

不断创新:卓越绩效模式的创新不再是研发部门的领地,它对组织的所有方面所有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意味着有意义的改变,以改进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过程,并为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新的价值。

五、五大魅力:自我加压、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超越、提升效益。

自我加压:波奖获奖企业总要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获了波奖,就会迫使你继续努力,做得更好。因为你的客户更不容易原谅你的错误,因而只有做得更好。

自我发现:美国旭电公司(1991,1997两次获得波奖)ceo说:“波奖的标准是众多模版中的一个,用于评估企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计划。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你的企业应该如何做,波奖的价值就在于让你自我发现”。

自我体验:曾经三次获波奖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服务部一位负责人说:“不同于其他,申请波奖促进了组织流程的自我检查,波奖的申请过程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更深入的了解了你的顾客、员工、流程和组织文化”。

自我超越:为了追求卓越,企业必须建立“追求完美”、“追求零缺陷”的不折不扣的企业文化。卓越不是一项成就,而是支持每个人、每个企业生命和灵魂的精神力量,是在永无止境的追求中获得自我满足的境界。推动企业从qms过程的符合性向追求过程和结果的卓越性转变,评价的是“成熟度”,而不是“有”或“无”。

提升效益:我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一年多来,我用2011年期末三个数据来说明效益的提升。在外部竞争性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销量同比增长13.7%,创造了软塑历史新高,销售结构同比优化4.5%,降本增效同比增长238万元。

卓越绩效培训心得

卓越绩效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的方法。卓越绩效该如何做呢?下面是带来的卓越绩效管理培训心得,欢迎查看。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辅导班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全面、深入理解卓越绩效准则内涵和要点,熟悉卓越绩效评审过程,掌握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和技巧,提供组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思路,培养质量管理奖评审员;培训日程为5.21日-5.24日;培训地点在合肥宜临国际大酒店;培训授课先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处长江家如作了动员讲话,其次由培训教材的编写人段学良对具体培训内容进行了讲授、互动研讨、案例练习和考试。

实行卓越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公司进行卓越绩效管理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

3、干得多、错得多、扣得多,使员工推谣扯皮,不想多干工作,导致员工积极性不升反。

通过这次卓越绩效的学习,作为公司一名员工,建议公司需要在“领导方法、战略策划、市场与顾客满意、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以及评估分析和知识管理”等七个方面,采用的卓越绩效模式相关标准,认真地去找差距,认真地去思考改善的方法和措施,认真地去谋划提升团队的士气和执行力,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非常显著的改进机会,我们在哪些领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优势发挥怎么样?通过学习,对公司的绩效管理目前情况有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首先绩效指标的设定绝不可以用封闭的部门考核指标来设定,而应是以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综合制定绩效指标,这样才能避免部门走向矛盾对立的误区,避免了互相之间的相互扯皮。切实合理、贴近实际情况地设定的指标是绩效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绩效的设定要透明,绩效的评估要公正,形成透明公正的绩效管理体制,有助于公司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3、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也可以采用pdca法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在实施的过程中多进行沟通,收集反馈意见并改进绩效考核中的不足;从而达到绩效考核的目的。

4、如公司对申报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的申报高度重视,建议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做申报材料,公司人员(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予以配合,会增大获奖几率。卓越绩效管理它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体系理念推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领域,卓越绩效准则是先进的管理思想,是指导公司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应该在我们以后的工作管理中充分学习、应用,使其发挥真的的作用,从而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卓越绩效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的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领导一章居于首要地位,一个组织的领导与领导层的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的关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了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管理者是任命的,能否实现有效的的领导取决于被领导者的追随程度。

管理使情况规范,领导要研究权变,管理是管理现在,领导是领导未来。多数企业存在管理过度和领导不足的现象。领导的作用是让所有的人都清楚跟你到哪里去,每个人都知道方向,在队伍中起的作用。

只要有下属,就有领导职能,针对领导不足的现象,我们要加强领导艺术。带领下属完成目标。

作为领导,指导下属员工是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而且指导必须是经常性的而非一定要等到有什么问题发生的时候才开始进行指导。通过经常不断的指导能确保员工从一开始就能把工作做正确,这样可以省去大量花在等问题产生以后再去解决的时间。同时还能确保员工的工作结果符合企业的利益和客户的期望。

我们通常把指导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具体指示,对于那些对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及能力较缺乏的员工,常常需要给予较具体指示型的指导,将做事的方式分成一步一步的步骤传授并跟踪完成情况。二是方向引导,对那些具有完成工作的相关知识及技能但偶尔遇到特定的情况不知所措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点拨及大方向指引。三是鼓励建议,对那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及专业化技能的人员给予一些鼓励或建议,以促进更好的效果作为领导,身上承担很多的责任,你并不会有时间去跟踪并指导每位下属员工的每一次具体发生的问题或每个要改进的方面。而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对完成关键绩效指标或已制定的工作目标所需的能力的指导上,这样就使你的时间能有效地应用在员工能取得绩效的关键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下属员工的绩效。

领导经常忽视了员工“怎么做”,而只是注重最后的绩效结果。这样会导致部分下属人员用影响公司整体利益的方式去完成结果。另外,如果对做事的方式加以指导,员工今后会自己独立地运用这种方式去服务于其他场景或解决其他的问题。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和标准条款,是世界上优秀企业的卓越经营实践和管理理论研究相融合的结晶,九鼎可以应用卓越绩效模式思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短板,系统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打造一流的企业奠定基础。

具体的来说,对于防腐工程材料车间贮罐项目来说,我们在工作中做好项目管理的同时,更要发挥领导的作用,带领项目团队和项目组成员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公司下达的目标计划。

通过参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培训,通过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卓越绩效模式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实施指南、卓越绩效的评价要素和评分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卓越经营管理模式。

一、强调外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准则明确表达了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时期,企业的高层领导一定要“十二分”地关注环境的变化,因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抵御风险干扰的能力与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样,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

为实施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是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建立管理工作系统、员工培训教育系统和激励机制,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参与的氛围。维护全体员工的权益,确保卓越绩效模式运行所需要的人才。

三、强调高层领导在组织走向卓越中的作用。

准则中通过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治理、社会责任、道德行为等的描述,进而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前瞻能力与决策能力。领导掌控着组织前进的方向,并密切关注着结果。准则中指出领导只关注未来,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使命、愿景、价值观)还不够,一定要把远大的目标(想做的),与当前一个阶段的内部能力(能做的),外部环境(可做的)结合考虑,形成一个阶段的战略和战略目标(该做的),并以此为导向,带领员工并影响到相关方,为此目标,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准则中强调在制定战略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必须在长短期目标和方向中加以实施,通过长短期目标绩效的评审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的结果加以确认,并为此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同时还强调战略决策和发展目标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机遇和挑战、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潜在风险等。在治理结构中强调有效性,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求为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提供资源;在技术发展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组织的改进、创新能力。在产品和服务结果方面,是与国内、国际同类产品和服务水平相比较的结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有特色和创新。

1、贯彻和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是关系到我们公司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战略性的工作。准则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序、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归纳为全过程、全员,全企业和多方面的“三全一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向员工和社会宣传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在企业内要营造一种学习《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环境,要营造一个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氛围。一个实施卓越绩效评价的企业,所追求的决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也须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企业自身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还须紧紧与企业的发展特色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自身优势。

2、在对于企业预期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规范、务实的企业战略分析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威胁、弱势和优势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进行经营定位、行业定位、产品定位和市场的定位,以此来明确公司战略。

3、规范的企业部门结构其目的在于协调好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公司中应有的权、责、利,以及工作形式、考核标准,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实现。在我们公司,组织结构较为明确,但是个部门的沟通联系还不够迅速及时。有些部门之间的程序过于繁杂,效率迟缓,给其它部门带来一定不便。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行为,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执行,所以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设计与其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并且使其高效的运转,使其达到顺畅的发挥企业能力的目的。

4、确保数据信息体系规的范化。从有利于信息化、有利于信息共享、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出发,按照统一的标准,完善账单、记录、报表,完善内部共享数据数据库,及时更新发布新的信息,对于领导的决策能够快速的传达到各个部门以及执行者手中。完善、推进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推进流程关键点的程控,做到及时、快速、高效。

5、保证运转流程的规范。我们公司规模较大,部门较多,企业在对某个部门内部的管控体系都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对于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有时很难有较好的管控方法,所以,越是界定部门之间的权责,问题就越多。这时就需要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明确,使部门纳入到流程中,成为企业流程中的一个结点,确定企业的各个流程,并对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企业运营达到效率最优。

卓越绩效准则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在职人士,在职期间的绩效表现是非常关键的,它关乎到职业发展和晋升的机会。因此,掌握卓越绩效准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本文主要从一些实际的经验和学习中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首先,卓越绩效准则必须与公司目标相一致。公司是一个有着战略目标的组织,公司的目标就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清楚地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充分融入公司的目标,让自己的努力与公司的目标相一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公司的目标,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绩效。例如,公司提出了销售增长的目标,那么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就需要在维护现有客户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实现销售量的增长。

其次,卓越绩效准则需要反馈及时。绩效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每位员工都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绩效自评,并及时与上级进行沟通,并听取上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及时的反馈不仅可以加快个人的成长速度,也会给员工带来更多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工作绩效。

再次,卓越绩效准则必须注重成果导向。使个人和公司都能获得好的绩效,最终还是要看结果。因此,我们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最终的成果,也就是实现公司目标所需要的效果。如何能够达到好的成果呢?不管是完成哪个工作,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要对自己的工作清楚、明确、有目的性地进行规划。其次,需要量化目标,并且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持续进行检查和调整。最后,在完成目标的时候,要及时对比实际完成情况与预定情况,对于未完成的部分需找出原因,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另外,卓越绩效准则需要每个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中。公司需要一个有责任心和积极性的员工来完成好产品或服务,这就要求每个员工都要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中,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参与的员工往往比其他同事能够更多地获得成长和学习机会,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到公司中不同部门的人士,并且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运作模式,从而提升工作绩效。

最后,卓越绩效准则需要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绩效评估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因此,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良好的执行计划,并在及时地完成所定的计划中的任务。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将当初制定的计划执行到底,以达到较好的绩效成果。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回顾自己的工作成果,从中步步高升,实现自我突破。

总之,卓越绩效准则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对于每个在职员工来说,掌握好卓越绩效准则,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人绩效的提高和职场发展的加速。以上几点体会仅仅是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为职场的每一个人提供一个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方向。

卓越模式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发展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在众多企业中如何占据更优势的地位?卓越模式应运而生。卓越模式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素质培养,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就该模式进行探究和总结,分享个人体会和心得。

卓越模式,又称卓越经营模式,是目前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之一。它强调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其核心理念是:树立人本理念,提升企业价值;以管理为重点,提升企业竞争力;全面落实整体质量的概念,严格管理产品质量;通过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降低成本提高产能。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上,它注重所有环节的质量管控,从产出前到产出后全过程的严格把关,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在企业管理方面,它充分尊重员工,赋予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权,鼓励员工的创新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卓越输出。

卓越模式是一种注重全面发展、全方位管理的企业经营模式,它注重企业内部的协作和团队合作,注重员工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企业文化和效益的提高。只有打造出经营卓越、管理卓越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最有优势的地位。同时,卓越模式也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促进员工和企业相互成长和发展,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因此,在内部管理和品牌推荐方面,卓越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卓越模式的具体应用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外部和内部的培训打造员工的核心素养和核心竞争力,在考核方面加大对质量和效益的评估力度,激励员工勤奋工作并创新发展。同时,还需要注重企业文化的营造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构建,加强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率。这些都是实践卓越模式的重要方面,这些实践行动有助于企业持续发展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第四段:卓越模式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卓越模式也注重企业创新发展。它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都有着创新性和颠覆性的思维模式。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创新,加强业务研发和产品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卓越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创意性和开放性,通过加强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创新企业管理流程和技术标准,提高企业产品的创新性和生产能力,推动企业新型业态的产生和发展。

第五段:卓越模式的展望和展望。

卓越模式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企业管理方法,在今后的企业经营和发展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剧烈,有效实施卓越模式是企业永续经营的重要保障。卓越模式的发展要注重经验总结和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打造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企业模式,进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卓越模式是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市场中应用十分重要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只有不断实践并且不断改进,进一步强调企业内部的共同发展和员工素质的紧密联系,才能在市场中用创新的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坚持卓越模式,最终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生产团队,并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高质量的产品的企业。

卓越绩效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卓越绩效是每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专业的从业者,我深知卓越绩效对个人和组织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意识到卓越绩效不仅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还需要全面发展自身,提升个人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下将分享我在追求卓越绩效过程中的体会与心得。

第二段:自身成长(250字)。

个人发展是卓越绩效的基石。对我而言,不断学习与实践是提升自身绩效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专业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学习先进管理理论和工具,我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也注重实践操作,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总结经验教训。此外,我也积极接触各种创新思维和创新方式,不断学习新的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这样的不断成长与实践,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个人卓越绩效。

第三段:领导力提升(250字)。

在追求卓越绩效的过程中,领导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专业从业者,我常常需要与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沟通和协作,并协调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具备良好的领导力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为了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我主动参与领导力培训、阅读相关书籍和研究领导力理论,加强自身领导力特质的塑造和发展。同时,我也通过实际工作来锻炼自己的领导力,提高对团队成员的管理和激励能力。通过这些努力,我能够更好地影响和激励他人,推动团队达成目标,实现卓越绩效。

第四段:团队协作(250字)。

除了自身成长和领导力提升,卓越绩效还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只有通过合作和协调,才能达到更高的绩效。为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我注重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增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日常工作中,我积极参与讨论和决策,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同时,我也注重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和创新。通过这样的团队协作,我们能够凝聚共识,形成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取得更卓越的绩效。

第五段:总结(300字)。

追求卓越绩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个人不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通过自身成长、领导力提升和团队协作,我认识到卓越绩效不仅是个人的追求,也是团队和组织的共同目标。在未来,我将继续坚持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领导力的塑造和发展,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共同追求卓越绩效。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绩效,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为文章的核心内容,仅供参考)。

卓越模式心得体会

卓越模式(ExcellenceModel)是由欧洲质量管理协会(EuropeanFoundationforQualityManagement,EFQM)制定的一种企业管理评价方法,以总体管理、领导力、政策和战略、员工、资源、过程等七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并为企业提供改进指导和发展方向。本文将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学习经验,分享一些卓越模式心得和体会。

总体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也是卓越模式评价的核心内容。我在实践中发现,一个好的总体管理模式需要包括基本管理功能、内部交流、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等方面,同时要与企业愿景和核心战略保持一致。另外,总体管理需要经过不断学习和改进,我通过制定和评估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岗位职责分工及流程标准化等措施,持续地提升总体管理水平。

卓越模式在评估企业领导力时,注重考察领导者塑造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我从实践中了解到,领袖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人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内部维护和协调能力。我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和员工发展,通过定期交流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领导力。

过程管理是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的保证,也是卓越模式中最为关注的一个管理方向。我在实践中发现,一个优秀的过程管理需要对流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优化,同时也需要持续监测、评估和改进,以保证过程的高效和协调。为此,我常常进行流程改进和质量管理的措施,比如复盘、文档化和数据分析等,进一步提高组织的过程管理水平。

资源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卓越模式评价的关键内容之一。我在实践中了解到,资源管理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实际运营和需求,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合理配置和优化资源。另外,还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掌控。我的实践中,我通过建立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的战略管控体系,针对不同资源进行分析和供应链管理,为组织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持和保障。

卓越绩效心得体会

在今天的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卓越绩效成为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卓越绩效的培训课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卓越绩效的重要性和实现卓越绩效的关键要素。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卓越绩效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卓越绩效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争取为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团队的卓越绩效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我在培训课程中学到的团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我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团队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团队成员可以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并在工作中互相理解和信任。只有当团队中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与其他成员互补,才能够实现卓越的绩效。

其次,卓越绩效需要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不能停滞不前。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工作要求。我意识到,只有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因此,我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主动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我也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学习,互相分享经验和知识,共同进步。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够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卓越绩效。

再次,卓越绩效需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刻苦的努力。在工作中,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我相信只有通过刻苦努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才能够实现卓越绩效。在培训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制定目标和计划,如何分解任务和合理分配资源,以及如何保持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工作。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更好的工作成果。同时,我也鼓励团队成员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努力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只有有着积极工作态度和刻苦努力的团队成员,才能够共同努力,实现卓越绩效。

最后,卓越绩效需要持续的反思和改进。在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及时反思和改进,才能够不断提高工作成果和绩效。我意识到,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才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在培训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改进,如何通过行动计划和自我评估来优化工作过程和结果。通过反思和改进,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绩效,实现卓越的绩效。同时,我也鼓励团队成员进行反思和改进,互相帮助和指导,共同进步。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才能够实现持续的卓越绩效。

总之,卓越绩效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参与卓越绩效的培训课程,深刻体会到了卓越绩效的重要性和实现卓越绩效的关键要素。通过全员参与、持续学习、积极工作态度和持续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实现卓越绩效,为自己和团队的成功贡献力量。希望我的心得和体会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共同追求卓越绩效的目标。

卓越绩效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复杂的工作任务使得卓越绩效成为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卓越绩效不仅仅意味着完成工作目标,更是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来实现卓越的工作表现。在我个人职业生涯的经历中,我深刻体验到卓越绩效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来谈谈卓越绩效。

第二段:正确的目标设定。

要实现卓越绩效,首先需要正确地设定目标。一个明确和可量化的目标是激励个人成长和业绩提升的基础。而且,目标还应该与个人的价值观和长期职业规划相一致,这样才能提高内在动力和持续的投入。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设定具体的、挑战性的目标,并持续跟踪自己的进度。这种明确的目标设定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激发了我不断努力进取的动力。

第三段:持续学习和创新。

卓越绩效需要持续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仅仅依靠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以适应和把握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创新是实现卓越绩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创新意识的个人能够在解决问题和开拓新领域上脱颖而出。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尝试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这种持续学习和创新的态度为我实现卓越绩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团队合作与协调。

卓越绩效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在现代职场中,很少有任务是个人能够独自完成的,团队合作成为事业成功的关键。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相互信任和良好的沟通。作为团队的一员,我始终注重积极参与和协调,发挥个人的优势并尊重他人的贡献。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我能够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并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团队合作是实现卓越绩效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个人在职场中不断追求的价值观。

第五段:持续改进和反思。

卓越绩效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需要持续改进和反思。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而且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化也要求我们不断适应和调整。因此,持续改进和反思是实现卓越绩效的必要条件。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时刻保持着对自己表现的客观评价,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通过持续改进和反思,我能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个人的卓越表现。

结尾段:总结与展望。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卓越绩效是个人和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正确的目标设定、持续学习和创新、团队合作与协调以及持续改进和反思是实现卓越绩效的重要因素。在我的工作中,我始终遵循这些原则,并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卓越绩效是一个不断追求的目标,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卓越绩效继续努力。

卓越绩效准则心得体会

在公司绩效考核中,卓越绩效准则是一个普遍被采用的评价标准。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也参与了公司的卓越绩效考核,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一些体会和心得。

要学会使用卓越绩效准则进行考核,首先需要对其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卓越绩效准则的核心是追求卓越,要求每名员工都要不断提升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持续达到更高的绩效标准。在执行卓越绩效准则时,我们需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和目标,并且要求自己在考核维度上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估,以便更好地定位自己所处的级别。

第二段:全面审视自己。

要了解自己的卓越表现,需要先尽可能地捕捉自己的工作细节和日常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将自己的表现与职责和目标进行对比,下结论是其是否达到了公司预期的卓越标准。同时,评估自己的业绩时还应综合考虑绩效目标、项目进度、项目质量、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第三段:主动沟通、接收反馈。

除了自我评估,也要从主管、同事和客户那里接收多方面的反馈意见。通过这些沟通和反馈,可以了解自己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表现,进一步分析自己的卓越水平。与主管和同事沟通时,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改进建议,帮助你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

第四段:提高自身能力。

卓越绩效准则的核心是追求卓越,那么如何持续提升自己的绩效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技能提升、参加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绩效水平的同时,创造个人和团队的价值,并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段:坚持追求卓越。

卓越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种精神状态。卓越绩效准则并不要求我们在短期内取得巨大的成就,而是要求我们从长期和综合的角度去思考和实践。因此,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始终追求卓越,积极突破自我,不断创新和进步。

卓越绩效准则是企业共同遵循的一项标准,只有遵循并且认真执行这个标准,才能达到公司期望的卓越绩效水平。在卓越绩效评估中,我们需要始终谨记公司规定、沟通反馈、提高自身能力和坚持追求卓越这几个基本要点,从而提升个人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为团队和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卓越绩效管理

卓越绩效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参与了一家知名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并从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将从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反馈与改进、激励和奖励以及员工发展五个方面,探讨卓越绩效管理的核心原则和实践方法。

第二段:目标设定。

卓越绩效管理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目标。一个好的目标应该具备SMART特性:具体、可衡量、实现性高、相关性强和时间性确定。在设置目标时,应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员工的意愿和观点,并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结合。此外,目标应该是可以达成的挑战,能够激发员工的动力和潜力。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为绩效评估和激励奠定基础。

第三段: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卓越绩效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步。评估的依据应该是客观和可衡量的,如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我发现最有效的评估方法是360度评估,即员工的绩效不仅由上级评价,还包括同级评价和下级评价。这样既可以综合考虑各方的观点,又能够发现员工的优点和改进空间。此外,评估结果应该及时和准确地反馈给员工,并进行双向的沟通和讨论,以便员工了解自己的表现,找到提升的方向。

第四段:反馈与改进。

卓越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反馈与改进。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应该作为改进的基础,与员工一起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为其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同时,上级领导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引导员工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此外,公司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资源,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总之,反馈和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跟进和调整。

第五段:激励和奖励。

卓越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取得优异成绩。激励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薪酬和福利,也可以是非物质奖励,如荣誉和晋升。在激励方面,个别化的待遇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和潜力进行差异化的奖励。此外,激励也应该与员工的绩效和贡献相匹配,激励措施要公正和公平。正确认识和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结论。

通过参与卓越绩效管理,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对组织的重要性和价值。只有有针对性地设定并管理绩效目标,客观评价员工的表现,并进行适时的反馈与改进,才能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能效,并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绩效管理需要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而员工的参与和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领导与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卓越绩效管理的目标,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