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大全(14篇)

时间:2023-12-09 23:11:46 作者:LZ文人

教案是教学的蓝本,有助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教案范文还包括了不同教学层次的教材选择和活动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

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优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经历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思维的动机。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首先出示课本第2页的主题图,学校要组织植树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小树。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从中您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展开教学,不但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向新知识转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3个活动。

活动一。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算式20x3或则20+20+20,并计算得出答案是60棵。接着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算式“20x3”,让学生结合问题情景,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的方法。

小组派代表发言,算式20x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这样的小数,60就是表示有60棵小树。学生有可能想出以下的几种计算方法。

1、20x3就是3个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20+20=60;。

2、可以把20看成2个10,这样20x3可以变成6个10,就是60。

3、2×3=6,20×3=60。

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比较算法:以上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单?

由于学习过乘法的意义,所以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选择第三种方法。而第三种方法是本节课希望学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应抓住机会及时总结、强化:在整十数的乘法算式中,在乘的时候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

师生共同将题目补充完整,教师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解决问题后,继续追加问题:4捆小树有多少棵?5捆呢?

运用刚刚优化口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进一步强化口算的方法。

活动二。

在学生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后,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第2题。

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得出算式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依次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多一个“0”。学生已经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此时进行方法的强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发展学生的语言。

活动三。

学生在总结了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完成“试一试”第三题。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情景来解释算式的含义,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同时,加强了口算的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发现的学习方式,使新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分3个层次进行练习。

1、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在这一练习中,要求学生利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核心知识。

2、提高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3、发散练习。

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第三页的数学游戏。

选择图中3张卡片,并拼成一个正确整十数的乘法算式。

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巩固口算方法,并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一环节的三个层次的练习,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体现数学学习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既概括学生的思维,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总结评价,全课小结。

回顾这节课,评价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以上教学流程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心里和知识起点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尝试、积极的探讨和合理的归纳,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会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方面都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20x3=60(棵)。

1、1、20x3就是3个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20+20=60;。

2、可以把20看成2个10,这样20x3可以变成6个10,就是60。

3、2×3=6,20×3=60。

答:一共有小树60棵。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三年级《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也没有创设这方面的练习题,我准备下节课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数学三年级《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

练习的设计是从易到难有坡度的进行,首先是基础计算能力的练习,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最后是一道思维开拓题,通过多种答案的共性发现计算的规律与技巧。

存在的不足:尽管已经预知道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早有了解,并且大部分学生是会计算的,所以我在前期对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概念做了大量的铺垫,在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时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对算理的教学,并鼓励学生多说、多交流,想着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下应该可以打破之前固有的思维习惯,能够通过算理进行表达与计算,但结果还是有些遗憾。虽然孩子们心里明白运用算理进行计算的道理与方法,但语言依然不能够很完整的表达出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这方面仍需动脑,想到更好的办法去解决。

总之,本节课努力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主动思考、从容对话、真诚分享。使学生既经历数学思维的挑战,又扎扎实实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还经历情感与态度的瑞泽和熏陶。

数学三年级《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知到内化的过程。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学生的认知支撑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出发,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探索中。

《小树有多少棵》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后的进一步学习。课前伊始,我就先复习表内乘法的口算,以及数的组成,例如:20里面有个十,300里面有()个百等,为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进行了铺垫。

在新授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植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说说已知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提出数学问题:“3捆一共有多少棵”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小组汇报交流中,再优化计算方法。学生的算法多种多样,有画图,用加法20+20+20=60来计算,更多学生是直接用遮住0的方法来计算,先算2×3=6,20×3=60,我适时引导学生,“2”是表示什么,由于有之前的课前复习,学生很快就能抓住“20就是2个十,20×3表示2个十乘3,也就是6个十,是60”这一算理。因此,新知的学习就是这样水到渠成。

而对于后面的“500×3=?”的计算,我引导学生总结“20×3”的计算方法,再用迁移类比的方法,自主探究“500×3=?”的算法。这样既开动了脑筋,又节省了时间,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口算过程,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率也高。

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挂图。

: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掌握计算的方法。

:归纳法、练习法。

一、复习。

1、师生一同复习乘法口诀。

2、教师向学生出示口算乘法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授。

1、小树有多少棵?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出问题:小树有多少棵?

2、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学生完成本道题。

4、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5、完成p1第2题,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完成p1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学生独立完成。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学生互相背诵,接力背诵也可以有其他方式。

学生听算,写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1、20+20+20=60。

2、20×3=60。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将答案写在书上。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可拓展到课堂外及放学后进行。

学生互相说一说。

板书设计:

挂图。

20+20+20=6020×3=60(2×3=6)。

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经历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思维的动机。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

首先出示课本第2页的主题图,学校要组织植树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小树。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从中您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展开教学,不但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向新知识转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3个活动。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算式20x3或则20+20+20,并计算得出答案是60棵。接着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算式“20x3”,让学生结合问题情景,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的.方法。

1、20x3就是3个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20+20=60;。

2、可以把20看成2个10,这样20x3可以变成6个10,就是60。

3、2×3=6,20×3=60。

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比较算法:以上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单?

由于学习过乘法的意义,所以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选择第三种方法。而第三种方法是本节课希望学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应抓住机会及时总结、强化:在整十数的乘法算式中,在乘的时候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

师生共同将题目补充完整,教师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解决问题后,继续追加问题:4捆小树有多少棵?5捆呢?

运用刚刚优化口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进一步强化口算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后,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第2题。

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得出算式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依次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多一个“0”。学生已经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此时进行方法的强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发展学生的语言。

学生在总结了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完成“试一试”第三题。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情景来解释算式的含义,学生在理。

解了算理的同时,加强了口算的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发现的学习方式,使新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在这一环节我将分3个层次进行练习。

1、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在这一练习中,要求学生利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核心知识。

2、提高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3、发散练习。

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第三页的数学游戏。

选择图中3张卡片,并拼成一个正确整十数的乘法算式。

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巩固口算方法,并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一环节的三个层次的练习,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体现数学学习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既概括学生的思维,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回顾这节课,评价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以上教学流程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心里和知识起点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尝试、积极的探讨和合理的归纳,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会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方面都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20x3=60(棵)。

1、1、20x3就是3个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20+20=60;。

2、可以把20看成2个10,这样20x3可以变成6个10,就是60。

3、2×3=6,20×3=60。

答:一共有小树60棵。

数学三年级《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新一小学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属于市区重点学校,教学条件较优越,具有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及配备的学具,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计算方面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需要多少钱》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通过合作学习,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培养其抽象概括以及合理类推能力。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0×220×3400×3100×720×4。

700×48×503×80070×890×5。

2、口答。

3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5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

三、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然后要求学生尝试计算,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全班交流算法。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出以下口算方法。

12×3=12+12+12=36(3个12相加)。

12×3=10×3+2×3=36。

12×3可以把12看成4×3,所以可以这样算:12×3=4×(3×3)=36。

也可以把12看成6×2,12×3=6×(2×3)=36。

2、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要求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回报。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练习并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完成练一练。

第1题:学生完成后,选几题了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第(1)、(2)两个问题。对于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同桌讨论,最后全班汇报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并独立解决问题,再让学生在小组里面交流,充分地发表意见,然后全班交流。

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再反馈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五、总结提高。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需要多少钱》教案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在评价学生计算速度时,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评价学生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要结合实际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结合教材和本班学生特点,做了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探索口算方法。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口算题,学生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先利用教材“买泳圈”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学到的乘法知识解决身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再结合班级的实际,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如每张课桌配有2把椅子,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时刻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也增强了,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1: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泳圈要多少元?

生3:买3个球需要多少元?

生4:用100元钱可以买几个泳圈、几个球?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二)探索口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周长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围、量、算等具体的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1、剪一剪。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卡通头像图片(电脑演示:三幅卡通头像图片),认识它们吗?在三幅卡通头像图片中,你最喜欢谁就把它从纸上剪下来,看谁剪得又快又好!

学生拿出图片,剪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头像。

2、说一说。

讨论:你是怎样剪的?(沿着头像的边剪的)学生互相评价剪出的作品,体会头像的边的意思。

小结:沿着头像的边剪,就是沿着头像四周的边线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头像四周的边线吗?(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间互相指一指)

揭示:头像四周边线的长就是头像的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二、提供实例,认识周长

1、教学例题。

出示游泳池图:这是一幅儿童游泳池图,你能指出它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游泳池图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出示树叶图:你能指出树叶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这片树叶四周边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2、练一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还能指出我们身边一些物体某一个面四周的边线吗?

学生可能指出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课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体的面的边线,并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指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谈话: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在书上第62页第2题上描一描。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业,互相评价。

提问:我们描出的每个图形的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什么?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1、自主探究。

学生可能想到量、围、滚等不同的方法。

组织活动: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这三件物品,小组分工合作,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分别量出它们的面的周长。

学生按要求测量长方形名片、五角星纸片和1元硬币面的周长,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2、反馈。

提问: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测量长方形名片的周长的?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量出四条边的长,再相加;

(2)量出名片的长和宽,再计算;

(3)用一根细线沿名片的边线围一周,再量细线的长;

(4)把名片沿直尺的边翻动一周。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五角星纸片的周长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再问:你认为测量五角星的周长,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量出其中一条边的长,再用这条边长乘10)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的?(学生可能会用围或滚的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

追问:为什么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币的周长,而要用围或滚的方法呢?

3、小结。

提问:你学到了哪些测量周长的好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

谈话:看来测量周长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地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的效果。

4、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

提问:你有办法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吗?自己先试一试。

反馈:你是怎样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学进行交流。

5、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

提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吗?(学生抢答,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6、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片树叶,你有办法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在讨论不同方法的基础上,明确用围的方法测量树叶的周长)

谈话:请同桌同学合作,用围的方法测量这片树叶的周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测量的结果,并说一说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课件演示:用细线沿树叶的一周围一圈,最后展开细线,量出树叶的周长。

五、课堂总结

欣赏短片: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谈话: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分数知识,通过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含义,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实际含义,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分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情境描述:有4只小兔在树林里玩耍。兔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胡萝卜(课件凸显主题场景中的一盘胡萝卜,上面有遮盖,能看出是胡萝卜,但看不出几根)。

学生回答后板书:这盘胡萝卜的1/4。

继续描述:兔妈妈还带来了一盘青菜和一盘蘑菇(课件出示遮盖着的一盘青菜和一盘蘑菇)。

学生回答后板书:这盘青菜的1/4,这盘蘑菇的1/4。

追问:为什么小兔分得的胡萝卜、青菜和蘑菇都是一盘的1/4呢?

明确:把一盘胡萝卜、一盘青菜、一盘蘑菇分别看作一个整体,各自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设计意图]从把一盘胡萝卜、一盘青菜、一盘蘑菇平均分成4份,每份各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有助于激活学生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已有认识,从而为接下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提供支持。把胡萝卜、青菜和蘑菇都遮盖住,凸显平均分的对象都要看作一个整体,能有效避免物体个数对相关分数获得过程的干扰。

二、探究。

课件呈现:小兔急着问兔妈妈,我分得这盘胡萝卜的1/4,是几根呀?兔妈妈揭开覆盖在胡萝卜上的.薄膜,课件隐去4只小兔,凸显出8根胡萝卜。

提出问题:你知道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吗?(板书: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

[设计意图]小兔提出“一盘胡萝卜的1/4是几根”这个问题后,课件即把4只小兔隐去,并凸显8根胡萝卜。同时,由教师及时提出“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这个问题,目的是把学生思维引向怎样求“8的1/4是多少”这个新的数学问题,避免把上述实际问题直接归结为“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整数除法问题,从而保证新课内容的顺利展开。

启发:要求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你能先用小棒分一分,并求出结果吗?

(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适当提示:要求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就是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

提出要求: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8÷4=2(根),并在“这盘胡萝卜的1/4”后面添上“是2根”。

追问:为什么可以用8除以4?

进一步明确:要求这盘胡萝卜的1/4是多少根,就是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8除以4。

问题延伸:一盘青菜有4棵,一盘蘑菇有12个,这盘青菜的1/4是几棵?这盘蘑菇的1/4是几个?(随着提问课件出示:一盘4棵青菜和一盘12个蘑菇,同时板书:“4棵青菜的1/4是几棵?”和“12个蘑菇的1/4是几个?”)。

提出要求:你能直接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4=1(棵),12÷4=3(个),同时在原板书“这盘青菜的1/4”后面添上“是1棵”,在“这盘蘑菇的1/4“后面添上“是3个”。

引导比较:上面所求的3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追问:都是求一盘物体的1/4是多少,都是用除法计算的,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不同?

强调:不管是求一盘胡萝卜的1/4是多少根,还是求一盘青菜的1/4是多少棵,一盘蘑菇的1/4是多少个,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求出一份是多少,所以都用物体的总个数除以4。因为胡萝卜、青菜和蘑菇的数量不一样,因此它们的1/4的数量自然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从求一盘胡萝卜的分是多少根,到求一盘青菜的1/4是多少棵以及求一盘蘑菇的1/4是多少个,尽管作为整体的物体数量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求一个整体的1/4是多少,都要把相应物体的个数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这样的经历,不仅能使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明晰“求一个数的1/4是多少”的数学意义以及相应的数学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深化对1/4这个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分数含义的理解。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求这盘青菜的1/2是多少棵,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后提问:求一盘青菜的1/2是多少棵,为什么用4除以2?

学生各自列式计算。

交流汇报,要求学生重点说说列式时的思考过程。

追问:一盘蘑菇有12个,12除以4求的是这盘蘑菇的几分之一?12除以6呢?

启发:通过上面的比较,你又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3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同一个整体的1/4和1/2是不同的,同一个整体的1/4和1/8也是不同的,同一个整体的1/4和1/6还是不同的,这样就能把学生对“一个整体的1/4”的理解类推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上来,对特殊问题的认识也相应得以提升和抽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此过程中逐步清晰。

三、小结。

四、练习。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看图分一分,再填写算式。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按要求操作,并列式计算。

提问:两次都是拿出圆片个数的1/2,为什么每次拿出的个数不一样?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提出要求:猜一猜,两人写字的个数相等吗?

追问:谁写的个数多一些?为什么?

学生解答后进一步追问:计算的结果与刚才的判断是否一样?

4.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5.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6.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考题,并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

三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课件

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小学三年级数学《需要多少钱》教案

《需要多少钱》主要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乘积在百以内的口算乘法。在本课教学中,直观理解乘法的算法和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改版后的教材首次引进了点子图。而如何运用好点子图,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接触,也是一次很好的挑战。

在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即12×3=?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得出结果,而是请孩子借助自己已有经验,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由于有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的方法可谓多样,有的借助数线图用加法计算12+12+12=36;有的借助人民币模型得到3张10元是30元,3张2元是6元,30+6=36元;有的`借助老师提供的点子图,把12点分成6和6,6×3=18元,6×3=18元,18+18=36元,还有的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还有的把12分成4个3,3×3=9,9×4=36元;30+6=36元等来探索12×3的结果。这样让学生充分经历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经过探索,孩子们的方法非常多样,可我并不是仅停留在方法的多样化上,而是让孩子充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点子图与表格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把点子图的方法用表格来表示吗?能把表格的方法也用点子图表示出来吗?点子图与表格及摆人民币模型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在一步步的比较中,让孩子的思维逐步清晰,计算方法逐步浮出水面,从而较好地理解算理,并掌握算法。

本课教学虽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让孩子充分进行操作后,再来充分地交流反馈,花费较多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巩固练习的时间,因此如何做好时间安排上的把控,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小学三年级数学《需要多少钱》教案

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需要多少钱》,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本节主要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先是创设情境,“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在教学中,我想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

在探索口算方法这一环节,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口算题,学生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探索12×3的口算方法时,我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交流和探讨不同的算法,我进行巡视,并对学困生加以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能从乘法的意义想到可以是3个12的和,12+12+12=36。也有同学3×2=6,10×3=30,6+30=36。还有的孩子直接用乘法竖式计算。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有说服力。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然而,在练习时,我发现好多孩子乘法口诀背得不熟,特别容易出错。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边算边默念计算过程,边记录下计算的得数,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计算准确率,也可以让孩子使用草稿本。比如12×5,先算个位,2×5=10,再算5×10=50,10+50=60。

整个教学活动让乘法口诀贯穿其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低年级教学一定要给学生创设情景,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