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热门17篇)

时间:2023-12-21 02:21:20 作者:琴心月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请看下面是一些精心编写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可以给大家在教学设计上提供一些帮助。

高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计算技能。

2、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发散性和求异性。

3、领悟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内容简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要计算技能,本节学习的计算是关于纯物质的计算,以后还要学习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本节内容是以后学习有关计算的基础。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因此,紧紧抓住化学方程式中反映的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是进行计算的基础和关键。

重点难点解析。

1.书写格式规范是本节的重点。

2.含杂质的计算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3.关键是明确解题思路:(1)审题(2)析题(3)解题(4)验题。

命题趋势分析。

根据一定的条件,求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一定条件,确定某化学式;进行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核心知识。

二、步骤:1.设未知量x。

化学教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

师:分析示范,并提问。

生开始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小组首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论。

生3: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一般设为x。

生4:写出并配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生5: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乘积之比,)写在相应化学式下边。

生6: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面。

生7:列比例式,求解。

生8:简明写出答案。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现在练习检验一下,看哪一位同学书写的规范。

师:投影练习题。

1、实验室要制得96克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各多少克?

生9:板演练习1。

生10:板演练习2。

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并指错。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

实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更加快捷、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实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热情,使其积极性大增。

二、如何将实例教学法切实地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去。

实例教学法的确可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析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详细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1)以生活现象为引子,开展高中化学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其保持良好的兴趣。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前,引入生锈的生活实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壶,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和碳酸镁,往往可以使用醋去实现水垢的祛除,这时就可以引入化学公式: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2)融入生活经验,加深学生的理解,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如在合金教学中,可以设问“我们生活中的不锈钢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3)开展课外扩展,强化生活体验,使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如“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关系”时,引入电池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学生化学兴趣的激发。(4)善于使用谚语知识来强化学生的化学思维,保证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切实地掌握谚语的含义。如,“雷雨发庄家”中就包含了众多的化学反应;或者“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中的大蒜素,其化学成分是硫化二烯,有着良好的杀菌效果。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实例教学法,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将高中化学教学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得学生能够借助现象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讲,实例教学法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开展实例教学法的探析,找到生活实例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点,从而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一中)。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指的是用容量瓶等仪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核心是配制的过程和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配制过程以及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学生已经学过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了解它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误差分析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化学反应给物质的量计算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内容,是本学科化学实验部分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演示好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要点。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并进行误差分析分析。

2.目标解析。

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就是指要能熟悉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条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并能对实验中的不规范操作进行相关的.误差分析。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忽视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忽视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误差分析时有一定的难度。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以及它与物质的质量等的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就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其中关键是还要弄清楚物质的量浓度与相关的物理量(如物质的量、质量、密度)的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和视频播放器。因为使用多媒体视频,有利于学生通过视频向学生演示实验具体步骤,了解使用仪器和步骤,分析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

摘要:所谓实例教学法,就是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中去,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该角度出发,详细阐释了实例教学法对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去探析如何将实例教学法切实地使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去,给予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一定的启示。

高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提出的总是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投影]例一: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每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

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试着完成例一的各个填空。

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或模仿着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练习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完成练习一。

及时巩固。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式量找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我人可以由已知质量计算出求知质量,这个过程称为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

领悟。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

[讲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讲述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解](1)设未知量。

(2)写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议程式。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经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

随着教师的讲述,自己动手,边体会边写出计算全过程。

设6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22克co2。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方程式计算

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演练法。

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提出的总是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投影]例一: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每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

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试着完成例一的各个填空。

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或模仿着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练习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完成练习一。

及时巩固。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式量找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我人可以由已知质量计算出求知质量,这个过程称为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

领悟。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

[讲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讲述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解](1)设未知量。

(2)写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议程式。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经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

随着教师的讲述,自己动手,边体会边写出计算全过程。

设6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22克co2。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随时矫正学生在练习中的出现的问题,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的帮助。

依照例题,严格按计算格式做练习二。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时,由于化学议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议程式必须写准确,以保证计算准确。

李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议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议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

理解记忆。

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检查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

独立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目的完成情况。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

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映物和生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本节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式的计算。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这一节,主要是为了分散前一章的难点,同时,在打好有关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在来学习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本节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观点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全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应让学生在学好本节知识的基础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应用,巩固。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和综合运用,涉及中学化学反应中许多有关的物理量及各物理量间的换算,综合性很强,这是这一节的特点,也是它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边讲边练的方法,在例题中,适当分解综合性,逐步提问,使综合性逐步增加,以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掌握好本节中的相关知识,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题作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

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解、练习。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2.过程方法。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学习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二、课内探究:

【提出问题】为了满足0.4吨液氢充分燃烧,你会在助燃仓中至少填充多少吨液氧呢?

要求:(1)先在学案上写出计算过程;。

(2)组内交流计算依据。

按照教师要求,先独立完成计算过程,然后组内交流。

并得出如下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比例关系的。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物质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可求出反应中其他物质的质量。

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主要依据。

2.【提出问题】各小组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思考你的计算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学生1: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列出比例式;。

学生2:需要先设未知量为xg;。

学生3:最后还需要作答。

……。

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先自主讨论得出不完善、不准确的步骤、格式,然后通过阅读教材进行对比,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从而自主构建解题的步骤和格式。

教师的讲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概括提升,而不是将一个程序化的步骤灌输给学生。

【讲解】教师利用学生的讨论,通过投影讲解强化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格式要求。

(1)设未知量;。

(2)写出有关反应的正确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阅读教材,对比分析教材与自己总结的解题过程,补充、纠正:

(2)未知量应该设为“需要液氧的质量为x”,不应该有“g”。

化学方程式教案

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提出的总是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投影]例一: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每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

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试着完成例一的各个填空。

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或模仿着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练习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完成练习一。

及时巩固。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式量找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我人可以由已知质量计算出求知质量,这个过程称为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

领悟。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化学教案《化学方程式计算——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讲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讲述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解](1)设未知量。

(2)写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议程式。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经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

随着教师的讲述,自己动手,边体会边写出计算全过程。

设6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22克co2。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随时矫正学生在练习中的出现的问题,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的帮助。

依照例题,严格按计算格式做练习二。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时,由于化学议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议程式必须写准确,以保证计算准确。

李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议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议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

理解记忆。

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检查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

独立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目的完成情况。

附1:课堂练习一。

1.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的化学议程式,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每份质量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份质量的水。现有0.4克氢气在氧气燃烧可生成克水.

2.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为,那么,3.2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克二氧化硫.

附2;课堂练习二。

3.在空气中燃烧3.1克磷,可以得到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4.电解1.8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氢气?

5.实验室加热分解4.9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附4;随堂检测。

1.电解36克水,可以得到克氧气.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44克二氧化碳.

3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克氧气.

4.8克灼热的氧化铜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后,可以得到克铜.

5.6.5克锌与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克氢气.

化学方程式计算

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提出的总是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投影]例一: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每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

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试着完成例一的各个填空。

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或模仿着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练习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完成练习一。

及时巩固。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式量找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我人可以由已知质量计算出求知质量,这个过程称为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

领悟。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

[讲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讲述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解](1)设未知量。

(2)写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议程式。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经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

随着教师的讲述,自己动手,边体会边写出计算全过程。

设6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22克co2。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随时矫正学生在练习中的出现的问题,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的帮助。

依照例题,严格按计算格式做练习二。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时,由于化学议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议程式必须写准确,以保证计算准确。

李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议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议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

理解记忆。

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检查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

独立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目的完成情况。

附1:课堂练习一。

1.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的化学议程式,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每份质量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份质量的水。现有0.4克氢气在氧气燃烧可生成克水。

2.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为,那么,3.2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克二氧化硫。

附2;课堂练习二。

3.在空气中燃烧3.1克磷,可以得到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4.电解1.8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氢气?

5.实验室加热分解4.9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附4;随堂检测。

1.电解36克水,可以得到克氧气。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44克二氧化碳。

3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克氧气。

4.8克灼热的氧化铜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后,可以得到克铜。

5.6.5克锌与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克氢气。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前分析: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硫的燃烧。

2、磷的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创设情境]。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学生讨论]。

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教师点拨]。

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学生可能出现未配平而算错数,或格式步骤不对等问题。点出,但可以先不展开讲。关键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练一练]。

1、求碳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求磷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试一试]。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学生讨论]。

参照课本第99页例题1的解题过程,对照[试一试]“电解水”的解题过程,指出缺漏。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强调格式]。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例题]。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写出正确解题步骤。

课题3

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前分析: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硫的燃烧。

2、磷的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创设情境]。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学生讨论]。

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教师点拨]。

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学生可能出现未配平而算错数,或格式步骤不对等问题。点出,但可以先不展开讲。关键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练一练]。

1、求碳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求磷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试一试]。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学生讨论]。

参照课本第99页例题1的解题过程,对照[试一试]“电解水”的解题过程,指出缺漏。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强调格式]。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例题]。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写出正确解题步骤。

解: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高温cao+co2↑。

10056。

x10t。

10056。

x10t。

x100x10t。

56t。

x18t。

答:需要碳酸钙18t。

[本课小结]略。

[布置作业]书101页6、7、8题。

[课后记]本节课学生练习充分,基本计算格式掌握的较好。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在这次课后作业题的分析中,学生这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审题不清,分析有误;(2)化学方程式书写出现漏洞或错误;(3)计算题书写格式不规范。

根据学生易错点做简单分析:第一步设未知数,学生写得很不规范,在日常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一步有些同学写答的时候过于简单,甚至不作答,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因此,我认为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夯实基础,即加强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并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练习,选择简单的题型,重点强调计算步骤及格式的规范化,通过学生的演练、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加深对解题过程的理解。否则将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1)设未知量;。

(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

(5)求解;。

(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

【温馨点拨】。

1.列比例式,实际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

(3)找准题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行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如果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留两位小数,带单位。

【反馈练习】。

1.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d)。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

d.2.4gm与5gro2反应生成7.4gn。

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c)。

a.9gb.11gc.12gd.14g。

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

5.已知反应:2a+b===c+d,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a与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和d共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为1.2_g。

6.在密闭容器中将2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现剩余氢气2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c)。

a.1∶9b.1∶8c.1∶4d.1∶2。

7.4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4.4g二氧化碳和3.6g水。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的元素为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为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1∶6。

提示:第一种方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第二种方法,由于氧化铝中的铝全部变成了铝单质,所以铝的质量=氧化铝的质量×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铝的质量为5.3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节课先从火箭发射过程中如何计算所需氧气的质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回顾化学方程式有关于量的`含义,得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依据是利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最后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回归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基本完成了预期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仍有以下的不足需要改进。

一、课堂利用碳和氧气在点燃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进行回顾有关化学方程式量方面的含义,若能够从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入手回顾量的含义,与例题1对应,将更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同时节约课上的时间。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需要用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本节课在题目中直接给出,最好能够能与中考试卷标注在同样的位置,让学生知道在考试相对原子质量标注的位置。

三、课堂上有些问题由教师直接口述,在多媒体课件上未相应出现,重要问题应在课件上同时出现,便于学生理解。

四、课堂通过学生自学,抢答,练习,改错,评价,帮学,总结,小组合作等形式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作用,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较高,学习积极性较好,可考虑让掌握地较好的学生直接讲解题目或者分层次教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1、始终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有意义。

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答题的习惯,每道题都由学生说出答案,并且要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转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这节课的不足的地方:

1、教学时部分学生不够活跃,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的效果欠佳,具体给学生发现细节问题的时间太少。

2、在自主探究环节,由于时间关系,纯度的题目给学生留的思考的时间太少,练习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开始让学生解决,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力度不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