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范文(17篇)

时间:2023-12-09 00:19:14 作者:梦幻泡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教师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之一。接下来是一些教育专家给出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实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习理解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

2.重点领会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3.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点 ]。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探海导航。

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释,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试题。

《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扬州慢》一词要重点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以及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气氛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此外,还要注意体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

二、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三、疑难指津。

《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四、语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评析: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

画相通,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可配画。

画可配诗。该句诗兼。

有诗情和画意,请试。

为之配画。只要能体。

现主要大意即可。示。

例如右:画中有流水。

扬州慢教学设计扬州慢教学设计十分钟

了解姜夔及其词风,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内涵,比较阅读,与辛弃疾《永遇乐》比较。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教学重点。

“黍离之悲”的解读。

教学难点。

对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赏析。

教学方法。

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吟咏了二十四桥的美景,几百年后,又有一位文人路过此地,化用了这一名句,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诗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

二、新课推进。

(一)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2、背景简介:。

(二)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明确: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

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色、声。

(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景——二十四桥——眼前之景。

寂寞红药。

声———清角吹寒。

(三)小序的分析。

1、序作为词的一个部分,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由,概括了写作的主旨。

2、小序中的“黍离”的来源。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

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3、这段序中的内容,在词中都有相对应的词句。请把这些对应的词句找出来。

明确:“余过维扬”对应:“过春风十里”

“荠麦弥望”对应:“尽荠麦青青”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对应:“废池乔木”

“戍角悲吟”对应:“清角吹寒”

4、序的最后一句:“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在词中,最能形象地表达这种悲情的句子是哪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四)课文分析鉴赏。

分析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先点出“名都”,再化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的赞语,只八个字,就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旧是为了伤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分析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分析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词人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到“胡马窥江”,如此选材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

废池乔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作为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分析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

分析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的繁华,立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当时杜牧任职于淮南节度府,和判官韩绰一起寻佳访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从这些诗句来看,是扬州繁华的象征。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

分析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绝。

分析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因桥边盛产红芍药花,故又称红药桥。作者面对清冷的景色,看到桥边依然盛开的红花,不禁悲从中来,向芍药发问:你们寂寞地开在这里,无人来观赏,你们为谁而开呢?这里将无情的花儿赋予了情感,意蕴至深、悲痛已极。花且如此,人何以堪?到这里,全词结句,但词意绵长,余音缭绕,久久不绝,词人的悲怆之感达到了高潮。

(五)比较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

内容抒写作者抗敌救国宏图大志,表达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忠之心。描绘昔日的繁华扬州由于受到金人的践踏而呈现的惨状,揭露金人的残暴。

情感表达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忠不为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体现国亡土丧的黍离之悲,和凄凉悲怆的心情。

风格苍凉中透露悲壮、豪迈幽寂悲凉、婉约。

手法用典化用、反衬。

三、课堂小结。

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词的上半阕写扬州兵灾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丧土之悲。上半阕主要写实,抓住了“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这些富有特征的战乱之后的景物,又以黄昏相衬托,暗淡、凄凉,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作者怀念故国,憎恨敌人的爱国思想感情从中自然流露出来。词的下半阕运用杜牧故事,处处设想,抒写黍离之悲。下半阕作者运用杜牧的典故,写景抒情有虚有实。“桥”、“月”、“波”是眼前景物,是实写。将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带出,用来进行今昔对比,令人产生“桥在人去”的怅惘。这样就使主题更加突出了。

分类作业a类:jc,背诵本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b类:比较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

预习布置预习《长相思》。

板书设计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景——二十四桥——眼前之景。

寂寞红药声———清角吹寒。

课后反思。

扬州慢教学设计

1、知识和技能:了解《扬州慢》内容,学会朗读、联读和赏读。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掌握“一诗四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黍离之悲”,联读其他表达国土沦丧的诗歌,培养学生热爱国土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中的“黍离之悲”,激发爱国情怀。

2、赏读诗歌,把握美点妙处。

1、和其他相似诗歌的联读,需要学生发散思维。

2、对诗歌美点妙处的赏读,需要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组织赏析语言。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好诗不厌百回读,以读带动赏析。

2、点拨法:对于诗中的难点,老师要相机点拨。

3、拓展延伸法:在联读环节,对有相似点的诗歌进行拓展,开拓学生视野,扩大课堂容量。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明星,比如李白,比如杜甫。他们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辉煌诗篇,比如这首诗,大家齐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物阜民丰之地、花团锦簇之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很多文人到了扬州,或诗或词或歌或赋,今天,我们走近南宋一位词人,看他到了扬州有何所见、何所闻、何所感、何所思。(板书:扬州慢)。

二、告知目标。

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古人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还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美读是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所以,今天我们以读为主,分为下面四个层次的读:

(一)初读:读得准确流利。

(二)朗读:读出情感意蕴。

(三)联读:读出深度广度。

(四)赏读:读出个性理解。

三、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地读。

(一)初读:读得准确流利。

我们首先要读得准确流利,这是鉴赏诗的基础,读不准字音,读不准句读,读不成句,读得磕磕绊绊,读得结结巴巴,何谈赏析呢?我早自习已经布置预习了,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效果,看看能否完成最浅层次的目标。(请一学生读)。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读出抑扬顿挫。老师作朗诵指导:

首先,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扬州慢。这是一首写扬州的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因此,我们要放慢语速来读。

其次,上下阕分阕处停顿。

再次,“一字领”处作停顿。如“过”、“尽”、“自”、“纵”、“念”等字眼。

(按这些要求自由朗读,之后找一学生读,力求读出抑扬顿挫。)。

(二)朗读:读出情感意蕴。

1、作者看到的扬州有着什么样的特点?(荒凉、凄凉)。

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

3、用上片一个词概括扬州城。(“空城”或“废池”)(板书此词)。

4、今天的扬州城如此荒凉、如此萧条、如此肃杀,过去的扬州城是什么样的呢?(繁华)用上片具体的词回答。(“名都”或“佳处”)(板书此词)。

5、昔盛今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用原文中的诗句回答。(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是的,战争是摧毁人类文明的黑手,君不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君不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君不闻“汉皇开边意未已,边廷流血成海水”。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掠,宋室南迁,偏安江南,半壁江山沦为敌手,中原人民惨遭劫难。扬州,也经历了战火的洗劫。此时的扬州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鲜红的芍药年年盛开,却无人欣赏。此情此景,怎一个“悲”字了得!我们应带着悲凉、悲伤、悲痛来读此词。

(老师范读。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请一同学投入感情朗读。)。

(三)联读:读出深度广度。

1、人们常说:幸福总相同,悲伤千万种。本文的“悲”属于那一种呢?结合小序看最后一句。(黍离之悲,并板书此词)。

2、什么叫“黍离之悲”?结合注释解释。(国家沦亡的悲痛)。

3、表达国家沦亡悲痛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你能想到哪些?

(学生每回忆起一首,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齐背,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等。)。

4、辛弃疾还有一首词,也写了战火燃烧的扬州,还记得是哪一首吗?(《永遇乐・北固亭怀古》)学生结合背投齐背。

5、此词和《扬州慢》相比,都表达了“悲”,悲中有何不同?(《永》慷慨悲壮,《扬》哀婉悲凉)。

6、两词都想到了哪些古人?类型有何不同?(《永》想到的都是英雄人物,他们要么建功立业,要么出师北伐,要么横刀立马、马革裹尸、驰骋疆场;《扬州慢》想到的是杜牧,是才子佳人、雅士风流。)。

一个婉约,一个豪放;一个慷慨激昂栏杆拍遍,一个低唱悲吟瞻顾徘徊;一个追念英雄想收复故土一展雄才,一个怀念才子想重温旧梦恢复繁华;一个悲叹国土沦丧江山易手忧国忧民,一个惜美人芳草风流尽去感时伤世。

(请两个同学分别读,读出两者区别。)。

当然,以今天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辽、夏、金、元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土沦丧,也有诗人表达这种悲痛,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一遍遍撕心裂肺的呐喊“我要回来,母亲!”;戴望舒用他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为什么这些诗人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我们要爱惜脚下每一寸土地,哪怕它是一个小小的弹丸一样的岛屿。希望中华大地上不再有黍离悲吟,希望每一个乡村都永远宁静美好,希望每一个城市都永远繁华富丽!

(四)赏读:读出个性见解。

黍离之悲,是我们对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当我们细化到每一句的时候,又该如何读呢?下面,我们进行个性化的赏读,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在赏析前或后面投入感情地读。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分析文中的美处妙点,并投入感情地读所选句子。)。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样把握,只要读得流畅、读得优美、读得动听、读得感染人,就是好的朗读。

以上是我们的理解,融入了我们的感情和再创造。姜夔当年自度曲,填了这首词。最早的词就是唱的,传唱于勾栏瓦肆之间。今天,我们还原词的本色,穿越千年的时空,去聆听那个时代的悲唱,去感受扬州的悲凉,去体会姜夔内心的哀伤。下面我们用美的音乐去体会美的文学(听歌曲《扬州慢》)。

结语:这节课我们以美读的方式赏读了这首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诗词浩如烟海。我希望大家多做这样的美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的青春飞扬着郎朗书声!

四、作业布置。

从“冷月无声”出发,进行写月诗的联读。

五、板书设计:

空城黍离之悲名都。

六、教学反思暨说课稿。

美读,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

站在三尺讲台,我常常心怀感恩,觉得此生和语文相伴、和书香相伴、和朗朗书声相伴,真是我的幸运。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翻阅那线装的古典,体会风骚中那位伊人在水一方;屈原和杜甫的风骨,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忧伤;李白和苏轼的酒量在唐诗宋词里豪放;曹雪芹的红楼里,还可嗅到林黛玉的花香……有这么美妙的诗歌,有这样美丽的艺术,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大声朗读,甚至放声歌唱。

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美读,是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因此,我就设计了这节以读为主线的课型。

但是,读应该是有层次的、有科学性的。只是老师读了学生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第一组读了第二组读,个别读了集体读,这样的读是一个层面上的,不深入的。因此,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较为简单。预习中就可以完成目标,但是是基础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老师作朗诵指导,学生再读。这一环节体现语文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读”和“说”的能力。

第二层次,投入感情的朗读。设计几个问题,和学生一起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感情是朗读的基础,也是高考考点之一。

第三层次,由“悲”细化到“黍离之悲”,由黍离之悲联读相似感情的诗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老师要注意“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这样的联读设计力求实现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以前,在教学中也进行过这样的联读设计。比如学习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在第二课时设计“边塞诗联读”,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边塞诗,感受祖国古代边塞视野的开阔、劲舞的荒寒、风光的绮丽、征战的悲壮以及战士的情怀。平时多进行这样的联读教学,一定能够拓宽课堂教学的宽度和广度,一定能够表现出宏阔大气的风格。

本来最早设计整节课都是这样的联读,后来又放弃了。因为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开课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多有诟病。语文教学公开课也有“早出”的现象。所谓“早出”,就是以缩短时间的方式,在对课文才有了一些感知后就早早地离开课文,进行所谓的拓展。这样的早出其实是拔苗助长式的拔高,对经典的文本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一味往外延伸,其实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因此,我还是在品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环节。

第四层次,进行个性化的赏读。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赏读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写作手法,这又是高考的一大考点。因此,此环节不可或缺。

学生上了大学后,就将和课堂上的语文说再见了,但生活中语文将永远和他们相随相伴,学会一诗四读的方法,他们将受益终生。所以,我喜欢让学生大声朗读,喜欢他们投入朗读的状态,喜欢课堂上的郎朗书声,喜欢让诗意地朗读飞扬在每一个学子的青春岁月!

初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1、诗歌中表达的愤激的感情。

2、体会诗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陈代谢的自然哲理,以及现在对名句的新的理解。

3、对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的训练,学习写简单的赏析文章。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

朗读、赏析。

一课时。

情景:小刚和小强是一对好朋友。初中毕业后,两人都没有考上高中。转眼已经有三年没有见面了。今天,在母校门口偶遇了,他们会有怎样的举动呢?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预设表演:握手、拥抱、互相打招呼;交流别后的生活;回忆当年的学习生活等)。

(设计此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发挥想象,发挥潜力,通过表演来导入新课的学习。)。

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诗中也有两位故人,他们是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一)分组说话,生生互动。请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里,用优美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同学之间互相,互相学习,力求全面理解诗歌的意境。

(二)老师作简洁的诗歌赏析介绍,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深入地理解诗歌。

(这首诗歌的首联直抒胸臆。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颈联承颔联而来。“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这种与诗人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并不奇怪,因为时代不同,欣赏某一作品的感受和作者不同这是很自然的。,尾联看似平淡,其实是点睛之笔。“长”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慨。)。

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弃置身”愤激之情。

颔联: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感叹之情。

颈联:千古名句。“沉舟”“病树”自比之意。

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长”坚忍之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遍。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规定5分钟的时间,看谁背得最快最好。请背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1)默写这首诗。

(2)结合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写一——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初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通过朗读、品析唐诗,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感受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说明:这是七年级“唐诗精华”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沉浸文本,指导朗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通过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进行诗歌的朗读训练。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品析。

一、导入(情境激趣)引出白居易的诗。

二、释题。

(讲清“酬”、“初逢”、“见赠”三个词语)。

三、品析朗读。

1、让学生自由小声的朗读,初步感知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联系课文,阐明理由)。

2、从刘禹锡的诗文中,你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补充有关刘禹锡的诗文)。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是什么?

(与白居易赠诗中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对应着讲。)。

四、小结。

回头总结诗人的心情脉络,注明朗读起伏节奏。

(板书)。

昂扬乐观。

凄凉。

伤感苦闷。

五、作业超市。

1、背诵并默写。

2、围绕“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写一段话。

3、课外寻找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体会诗人情感,有感情的朗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人丰富的情感;

二、欣赏诗词曲中的名句,揣摩其深刻的含义。

三、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1)节奏;(2)重音;(3)韵脚。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当时淮南节度使是王播。王播在扬州设宴招待刘禹锡、白居易两位诗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四句,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从宪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宝历二年,只有二十二年。由于作诗时已是岁末,预计次年春初才能到达洛阳,而且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尚未接到新的任命,所以白居易干脆称为“二十三年”,以求平仄协调,符合格律。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诗的首联,便表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抒情才能。刘禹锡因积极参加顺宗朝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受迫害。在宦官和藩镇的联合反扑下,顺宗让位给宪宗,王叔文被杀,刘禹锡等被贬。他先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县),调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未离谪籍。朗州在战国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巴山楚水”,泛指贬地。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读诗思考:

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3、拓展延伸:

模拟白居易与刘禹锡相逢,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然后表演。

4、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5、总结本诗的教学。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认为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淮左(9)名都,竹西隹处(10),解鞍少驻初程(11)。

淮水东面的名都亭(所在的)美好去处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分析: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过春风十里(12),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隹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自胡马窥江去后(1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1)。

乔木:古老的大树。兵:战争。

分析:。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渐黄昏清角吹寒(2),都在空城。

(天色)渐渐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郎俊赏(3),算而今重到须惊(4)。

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选题之前,跟两位科长和教学师傅进行了详细沟通,大家的一致意见是选一首短小精悍的古诗词会比较有探讨价值,现在又正在上粤教版必修三,于是跟另两位“同课异构”的'老师商量后选了《扬州慢》,因为这首词用典较多,跟我们此前学过的大量“吊古伤今”诗词有较大联系和比较价值。

此前有幸到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并学习其以“336”为代表的新型课堂模式,受到很大震动和启示,所以就在结合我校“135和谐课堂模式”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尝试。

a、学习目标设计与反思。

本着课堂教学目标简约化的原则,我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如下两点:

1、通过词句赏析体味词的“黍离之悲”;

2、体味该词的写作手法。

定这两个教学目标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体味其情感,另一方面又可以系统总结并正确运用诗歌鉴赏的相关手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这两个教学目标有一些重复的嫌疑,比方说通过词句赏析体味词的“黍离之悲”中就会运用了相关艺术手法,这样有些概念就容易混淆、模糊,这让我们体会到在以后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坚持简约化、具体化、细致化、有针对性的原则。

b、教学重难点设计与反思。

通过课前跟学生和相关老师的沟通,对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学情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学生对词句的赏析和写作手法的分析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所缺乏的就是具体运用和一些概念的模糊混淆问题。诸如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移情、通感、拟人等等的区别与联系。

鉴于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体味词的写作手法和‘黍离之悲’”,这样一方面兼顾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难点设计为“移情手法”的赏析并进行拓展延伸,因为很多同学还是第一次接触“移情手法”,很有必要进行一个难点的拓展并学会具体运用。

但通过课堂实践证明,环节进展中虽然是环环推进,但并未能很自然的体现这种逻辑的衔接,稍嫌生硬。同时,对移情手法的赏析老师没有做到示范分析,使得部分同学未能很好领略到分析的路子,耽误了课堂的效率。

这说明,课堂的逻辑性,教师的案例分析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c、导学案设计与反思。

我的导学案设计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5、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再次体味《扬州慢》的“黍离之悲”,结束课堂;

6、课外导读《唐宋词十七讲之姜夔》(叶嘉莹),加深理解,体味词之美学意蕴。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是体现杜郎口学习心得与学校的“135和谐课堂模式”;遵循一条主线,环环相扣、循循善诱的逻辑性原则;问题设置坚持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标和重点不够明确,具体,有混淆和重复之嫌;问题设置过多;初步感知与深入品读部分层次性还不够明显,初步感知有喧宾夺主之嫌。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导学案设计中要更加具有层次感、逻辑性和简约化。

三、教学过程反思。

原计划的教学过程是:导入+初步感知8分钟;深入品读,检测展示16分钟;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3分钟;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3分钟。合计40分钟。

实际操作过程如下:导入+初步感知12分钟;监测展示16分钟;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1分钟;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3分钟。合计42分钟。

从对比不难看出,我的实际操作中拖堂2分钟;导入与初步感知用时过长。这一方面反映出我的公开课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以后的导入课堂与初步感知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压缩。

四、课堂教学效果反思。

根据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周周清的检测反馈不难看出,学生对这堂课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当然,这跟公开课的强大阵容效果是分不开的。但也有明显不足之处,比方说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就将拟人与移情手法混淆,说明我的点评还不够细致到位。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我获得了成长,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鉴于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立足文本并进行反复推敲,首先生发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动;

四、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初涉教坛的我还有很长的路要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坚持“发现不足,明确方向,锐意进取”的原则,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长。

最后,万分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冒着酷热莅临课堂指导,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动力,正是各位的真知灼见帮我减少了弯路,明确了方向。谢谢!

扬州慢网友来稿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伊始,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认为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淮左(9)名都,竹西隹处(10),解鞍少驻初程(11)。

淮水东面的名都亭(所在的)美好去处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分析: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过春风十里(12),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隹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自胡马窥江去后(1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1)。

乔木:古老的大树。兵:战争。

分析: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渐黄昏清角吹寒(2),都在空城。

(天色)渐渐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郎俊赏(3),算而今重到须惊(4)。

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作者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隹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

纵(5)豆蔻(6)词工,青楼(7)梦好,难赋深情。

即使(他)(写得)精巧(作得)(也)难以写出(我此时悲怆的)深情。

分析:

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紧接着,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二十四桥(8)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仍然存在水波荡漾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

波心:河心,这里意为水波。

分析:

这里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衬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这景象和上阙的“黄昏”、“空城”互为呼应,融为一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景象愈写愈凄凉,情感也越来越沉重了。这种层层深入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心情,结句也富于余味。

念桥边红药(9),年年知为谁生!

想(那)的红色芍药不知年年为谁而生。

知:犹不知,肯定用为否定。年年:一年一年,年复一年。

分析:

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

下阙: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四、小结:

(一)、对本词的评价:

对“黍离之悲”的理解: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由于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局限,情调过于低沉(可与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

(二)、两首词的比较:

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余味无穷。(同)。

柳词放笔直书,姜词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2、姜词:抚今思昔,虚实相生,意境深融。借词造境(借杜牧诗句),对比反衬。

柳词:虚实相生,远近相连,想象丰富,前后呼应。

3、姜词:随意抒写,音节谐婉,词句精妙。自制曲。

柳词:用前人词调(词牌)填词,线索贯穿,自然流畅。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2、背诵这首词。

3、自学《虞美人》(教唱《西安事变》插曲)、《鹊桥仙》、《一剪梅》。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扬州慢》是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一首词。扬州在隋唐、北宋时是著名繁华之地,但在南宋初期两次遭到金兵的洗劫,变成一座空城。词的上片先述所见,以“尽荠麦青青”勾画扬州全景,更是以“废池乔木”点缀,渲染出一幅萧条冷清的画面。下篇写感想,先设想杜牧重到扬州,用“须惊”和“难赋”逐层说明扬州已被破坏到令人难信的程度;又借“桥边红药”间接地表现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鉴于这首词的特点和十四班的学生情况。我的教学思路为:激情导入——诵读品味——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在把握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赏析——视频赏析——比较阅读——课后作业。

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但却是我们学生的薄弱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教师的“霸权主义”作怪。所以,在这次教学中,我并没有走老路子(先解题,再作者介绍,然后听读录音,教师讲解,作业或高考知识链接)。而是大胆的舍弃了书本上那些“死”的东西,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赏析上,变学生的被动学为我要学——语文知识模块无非是字、词、句、篇,而学生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而所有这些能力的提升都有赖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课堂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所以,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应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让他们去与作品、与作者交流。基于此,我用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诵。在学生无法把握词的节奏和个别字音时做了一些指导。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很多老师都会让自己的学生课前预习,但有一部分老师却没有进行反馈。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最终会使课前预习流于形式。所以,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就这首词的内容,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不解之处进行交流。一方面,反馈了学生的预习,另一方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发挥了班级教学的优势。

经典的作品一定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即情感思想与内容的浑然天成。“肉”是经济基础,“灵”是上层建筑。所以,如果学生不理解词的内容,欣赏也就是空中楼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把握了词的内容只是学词的初级阶段,经典的作品不仅仅在于知道它写了什么,更在与探究它如何写,如何使得情感思想与内容的浑然天成。所以,我将这首词的重点放在了对它的赏析上。希望学生通过交流各自的阅读体验来增强对此词的理解,做到个性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最后在同学们思路都打开的基础上,播放音频,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对此词的感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

检验知识掌握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知识的迁移对比了。所以,我在最后安排了一个比较阅读,一方面,使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又对所学进行了复习,可谓一举两得。

综合来看,这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教师能够守住自己的阵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跟大流,紧抓高考题,急功近利,钥匙握在手中而找钥匙,而是融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怀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情怀,进行民主教学——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一定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生活。一个老师如果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语文成绩就应该是副产品。此外,这节课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教师的教示范作用;体现了语文的“味”;问题设计的有梯度。

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师的示范朗读有待改进;板书欠缺;时间把握的不到位,使得这节课不够完整;课堂上一些细节没有注意,表达欠清晰明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

扬州慢教学设计

姜夔。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 日(2),予过 维扬(3),夜雪 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  途经扬州      下雪刚放晴  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那   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 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    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   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   角(6)悲吟。予怀       怆然,感慨(于)今昔,    因 自度 此曲。

今昔:指今昔之变。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2、掌握虚实结合写作方法。

3、体味伤古怀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教学重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当时扬州盛极一时。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致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词人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慢: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词。

二.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骚雅派)。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遂他托身权贵门下,一生过着清客生活,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曾说“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用以自解其清苦。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幽晦等特点。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背景介绍:。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四.整体把握。

1、范读全词,正音正字。

2、齐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义,重点点拨。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诗词教学,一直我都想得的一个突破,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我个人兴趣和特长充分发展的需要。因此,我选择了《扬州慢》作为课题。其一,知人论世;其二,诵读涵咏;其三,整体把握;其四,理解想象;其五,迁移创造。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没有追求面面俱到,而只是截取了一个侧面。从这首词的形式入手,再深入发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感情。因此,我分别把这首词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和化用前人诗句的艺术手法,设置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思路是先从形式着手,整体把握住本首词的意思,以及它所采用的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置了繁华富丽的扬州作为场景,让同学们首先去欣赏和赞叹这样的扬州。然后,以一种巨大落差导入词中的扬州。在分析本首词时,也始终以扬州作为线索。通过让同学们分析昔日的扬州和今日的扬州,了解其中对比的手法,并整体把握主旨。然后,再以名句为核心,来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变化。这样,既了解到化用前人诗句是本词的一大特色,同时又深入到意象之中,揣摩其中的深层内涵。

虽然,我已经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过多的停留在形式的讲解上,并没有深入到词的意象的内涵中去,没有突破形式达到根本。在讲授名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时,我仅仅是让同学知道,这里是化用了杜牧诗《赠别》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而没有彻底深入到“春风十里”与“荠麦青青”这两个意象的内涵中去。其他的名句鉴赏也仅仅是停留在艺术手法上。《黍离》之悲未被激起,整个的课堂被形式所掩盖。因此这样的一堂课就显得比较的薄,缺乏应有的厚度。

另外,囿于课堂的设计,在活动教学的组织上也显得比较单调;课堂上还出现了不少细节问题,这些都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克服的。

文档为doc格式。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认为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淮左(9)名都,竹西隹处(10),解鞍少驻初程(11)。

淮水东面的名都亭(所在的)美好去处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分析: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过春风十里(12),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隹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自胡马窥江去后(1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1)。

乔木:古老的大树。兵:战争。

分析: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渐黄昏清角吹寒(2),都在空城。

(天色)渐渐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郎俊赏(3),算而今重到须惊(4)。

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作者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隹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

纵(5)豆蔻(6)词工,青楼(7)梦好,难赋深情。

即使(他)(写得)精巧(作得)(也)难以写出(我此时悲怆的)深情。

分析:

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紧接着,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二十四桥(8)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仍然存在水波荡漾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

波心:河心,这里意为水波。

分析:

这里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衬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这景象和上阙的“黄昏”、“空城”互为呼应,融为一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景象愈写愈凄凉,情感也越来越沉重了。这种层层深入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心情,结句也富于余味。

念桥边红药(9),年年知为谁生!

想(那)的红色芍药不知年年为谁而生。

知:犹不知,肯定用为否定。年年:一年一年,年复一年。

分析:

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

下阙: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四、小结:

(一)、对本词的评价:

对“黍离之悲”的理解: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由于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局限,情调过于低沉(可与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

(二)、两首词的比较:

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余味无穷。(同)。

柳词放笔直书,姜词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2、姜词:抚今思昔,虚实相生,意境深融。借词造境(借杜牧诗句),对比反衬。

柳词:虚实相生,远近相连,想象丰富,前后呼应。

3、姜词:随意抒写,音节谐婉,词句精妙。自制曲。

柳词:用前人词调(词牌)填词,线索贯穿,自然流畅。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2、背诵这首词。

3、自学《虞美人》(教唱《西安事变》插曲)、《鹊桥仙》、《一剪梅》。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诗词鉴赏是学生的薄弱的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上,我选择了《扬州慢》这个课题。

《扬州慢》是《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推荐作品,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鉴赏的时候,把“意境”和“表现手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对比、虚实结合、化用、情景交融等手法,来了解扬州的今昔变化,从而理解作者的黍离之悲。

虽然在教学中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学生课前预习不好,对于文中化用的诗句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而我在教学中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而没有彻底深入到“春风十里”与“荠麦青青”这两个意象的内涵中去。第二,教学环节过于紧凑,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太少,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有种生吞活剥的感觉。对文中表现的悲情讲解过于粗糙,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第三,由于平时训练不够,对于高考中所涉及到的意境和表现手法类题型,学生在答题的方法和步骤方面,掌握不熟练,答题时还不能准确应用术语进行概括。第四,教法比较单调,讲解枯燥。另外,在教态和课堂语言等方面还有很多细节问题。这些都是我在教学方面应该注意和克服的,尤其要注意贴合文本,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扬州慢网友来稿

姜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扬州慢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

2.重点领会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3.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海导航。

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释,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试题。

《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扬州慢》一词要重点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以及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气氛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此外,还要注意体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

二、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三、疑难指津。

《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四、语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评析: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

画相通,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可配画。

画可配诗。该句诗兼。

有诗情和画意,请试。

为之配画。只要能体。

现主要大意即可。示。

例如右:画中有流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