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职体育教学论文(通用19篇)

时间:2023-12-08 20:26:14 作者:LZ文人

范本是一种示范性的文本,它能够展示出一种优秀的写作风格和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赏识教育可谓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应用赏识教育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时,教师能够对学生特长、优点进行更多了解,对学生进行更多的鼓励,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和自信,为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为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等提供更多保障。下面对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及赏识教育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一、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即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而实现强化学生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的目的,对赏识教育进行应用时,教师需要创设适当的环境、对学生提供适当的启发和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对自身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和无限热爱”,下面对其在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因材施教进行赏识教育。

高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了解,根据学生先天素质、体育基础、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材施教,为赏识教育应用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例如部分体育后进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目光集中于肌肉酸痛、疲劳等方面,不愿配合体育教师完成体育锻炼。教师需要对此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特点、喜好等进行了解,应用适宜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身体潜能充分挖掘,在学生取得一些进步时需要给予其更多的鼓励,比如,教师对体育测评中肺活量较小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为学生设置跳远等对肺活量要求不高的项目,避免对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等造成打击,使学生在逐渐参与的过程中爱上锻炼,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及身体素质的提升,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赏识教育和激励式教育的联合应用。

教师对赏识教育进行应用时,可以通过激励式教育对其进行辅助,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对学生的优点、特长等进行了解,集中精力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使学生的优点能够逐渐放大,促进学生的进步。学生取得一定成绩后,教师需要给予其更多的鼓励,例如部分学生在长跑练习过程中,因身体素质等方面因素不能跑完全程,一些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甚至不能参与跑步,虽然部分学生未能跑完全程,但是这些学生凭借自身力量、意志坚持走到终点,并且在一次一次的锻炼中逐渐挑战自身极限,延长跑步距离,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予以足够的肯定和赞扬,在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之后,便会对今后的训练产生更多的自信和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在较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中不断提升,获得更多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行为激励法和奖励激励法的应用。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可以对行为激励法、奖励激励法等进行合理应用,就前者而言,教师可谓是学生的重要模仿对象,体育教师可以发挥自身榜样作用,通过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挑战和练习,在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之后鼓励学生模仿尝试,进而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动和自信的培养提供更多支持。就后者而言,教师针对学生惰性问题、兴趣缺失问题等采取适当的刺激措施,对体育教学活动中表现较好、态度端正的学生予以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甚至可以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打高分,进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及赏识教育应用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四)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信及兴趣。

为了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体育锻炼的自信,提高体育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有效应用赏识教育,在适宜的条件和时机下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的突破、改变和自身潜能的激发奠定坚实基础。高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教学法等进行合理应用,使身体素质水平、体育基础、能力相近的学生在同一组学习,缩短小组内学生的差距,防止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过多自卑心理或挫败感,让各层次学生均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自信,使全体学生均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此外,高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还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标,就第一层次的学生而言,在起点处完成“足球踢远”任务;就第二层次学生而言,可以在第一层次学生基础上缩短1米距离,减少难度;就第三层次学生而言,在第二层次学生基础上继续缩短距离,最终使所有学生均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体育锻炼的快乐。赏识教育的合理应用对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应用赏识教育后,教师能够对学生优点进行了解,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帮助体育后进生提升体育学习的自信及兴趣,使所有学生能够在较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对教师产生更多喜爱、尊重和认可,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赏识教育应用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研究高职教育的数据库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引入,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法的作用被淡化。怎样正确认识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位置?怎样教好语法?应遵循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高职英语教师。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语法教学。

一、灵活使用教材,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鉴于教材中有些语法项目的编排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有些语法项目所涉及的用法不能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根据教学语法的系统性原则和循序渐进、阶段循环原则,作者认为应从如下两个方面灵活使用教材。

(一)对教材中分散的语法现象作适当的集中和归纳。

教材中语法教学材料具有螺旋式编排特点,但其缺乏系统性,学生学的可能是些零散的语言知识,接触的只是部分语法规律,很难系统掌握。所以在学生大量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应对教材中出现的同类内容适时地进行归纳与小结,按照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思想,不断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同一语法项目的认识,提高其运用能力。

(二)对部分语法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取舍和补充。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如,情态动词的用法分单元介绍,但只涉及了must,should,oughttomay/might,can/could等,而且所介绍的也只是最基本的语法要点,对其表猜测的用法只是一带而过。作者认为在介绍这些情态动词的用法的时候,应进行适当的拓展。如情态动词还应包括shall,will,dare,need等;must,may/might,can/could表猜测时,除了课本上所提到的对现在的事实进行猜测,还可对己经发生的事情进行猜测,如:itmusthaverainedlastnight,forthegroundiswet。同时还应提醒学生不同情况下表猜测的反意疑问句形式。

二、优化课堂语法教学,发展学生语法能力。

鉴于目前语法教学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极少,且训练方式单一,致使课堂教学枯燥,学生兴趣不足,语法知识薄弱这种现状,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课堂语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法能力。

1.利用认知原则,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操练外语。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认为,各种语言的语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因此,在外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母语与外语的交叉对比分析进行教学,加强正迁移,减少负迁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分析和疏导错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2.课堂教学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型”课堂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操练为主。就教师而言,教师不应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语言交际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并且也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就学生而言,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每个人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考虑的不是自己如何讲,而应该是学生如何学。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习语言的实践过程中。

3.利用交际原则,开展丰富的、有实际意义的情景交际教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创设各种语言情景,如对话、短剧、讨论等,既有真实情景,也有模拟情景,使学生在具有交际目的的语言情景中学习英语。进而发展成语言交际能力。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

1.利用对比分析,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即“负迁移”效应,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用汉语结构来表达英语,但这并不能否认母语的积极影响,母语毕竟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在英语学习的初级甚至中级阶段,我们还是用汉语去感知、理解英语,尤其在语法方面,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很多是一样的,比如句子成份、句子类型、多种词性的用法等。因此,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适度的对比,以便发现其中的异同及其规律,起到既能充分地利用母语,又能排除母语的干扰。比如词形的变化、冠词、语序等汉语中没有的,要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掌握其用法。

2.加强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积极情绪,通常会伴随一种愉快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我们在语法任务的呈现上务必要具有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1)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多媒体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计算机集声像文字为一身,它的多维信息传递,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感受。多媒体的应用不但可以增强课堂的教学信息容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得以实现,进而使教师的注意力能始终集中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

(2)利用图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辅助教学。讲解各种时态时,利用坐标轴,就能让学生比较清楚明白地了解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表示的含义及时间概念。在讲现在进行时的时候,可给出一幅一家人在自家院子里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人们正在做的事情。

(3)将游戏、字谜、智力测验等用于语法教学。在学习定语从句时,教师可组织学生猜谜语。课前教师先准备好卡片上面写有一些人名或事物的名称,要求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范例来描述并猜词。

【参考文献】。

[1]仇斌彪.引而不发,深度挖掘,水到渠成――一堂英语语法复习课的教学案例[j].考试周刊.,(11).

[2]吕筠,董晓秋.英语语法教学与语法能力建构[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

高职体育教学论文

摘要:针对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运用的意义,提出了重视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教师学会转变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理念从而丰富学生人文理念知识掌握的策略。

高职院校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均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加入人文理念培养人才的需求。本文将对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的运用进行分析。

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有效的整体投入性,只有当学生充分调动了身体的各个机能,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激发自身潜力。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身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涵,使高职体育教学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由于注重实践和参与性,人文教育理念的融入使得人文教学形式更加饱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感受到人文理念。所以,在进行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体育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进行有效统一、结合,确保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自始至终都能贯穿、融入其中,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保障。

第一,重视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首先,学校及领导应该重视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并提供培训机会,使体育教师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次,通过合理培训提高教师对人文理念的认识与运用,提高教师在工作中融入及推广人文理念的能力,提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际效果。在进行受训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习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认识人文理念的重要性,从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二,学会转变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转变、更新思想,积极融入人文理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思想是体育教学中的核心思想,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能够发挥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效果,就必须在体育教学的思想上进行积极、合理的转变,重视学生自身的健康状况,将人文精神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第三,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在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就必须将教学工作作为载体,从而为学生提供扩大人文视野的学习环境。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制定健康的训练目标,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行人文主体教学方法的制定与实施。教学环节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此基础上落实人文主义教学的观念,然后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展开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将人文理念全面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并且,为了将高职体育教学的基础打得更加牢靠,就必须从物质及制度改革等多个方向入手,为学生创造新的人文体育学习环境。第四,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学生自身的才能能够得到全面的展现与发挥。然后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部分体育课程,通过对学生个人发展特点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教师通过将学生的选择与身体实际状况相统一的方式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学生的针对性计划。由于学生个性存在差异,在选择中必然会存在不同,所以,保证体育训练的基础标准十分重要。比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在训练学生的耐力与力量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进行充分考量,对于体质差的学生的训练标准及强度必须把握有度。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并不是选了喜欢的课程就可以忽视体能的教学与训练。在进行1500米体能训练的时候,不论学生选的是什么课程或者能否达到体育标准,都必须要求学生完成。就算是成绩同其他学生相差较大也无所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做到因材施教。第五,在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在课堂中引入人文理念的相关内容,丰富学生对人文理念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社会交流素质的提升,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交际中变得游刃有余。在进行室内体育教学时,做好课堂体育知识中人文理念知识的融入,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能力。

三、结语。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融入人文理念,将会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体育素质的综合提升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欲望,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部网站建设:随着网络的发展,高职院校体育部建立了体育部网站,网站中对各个代表队参加比赛所获得的奖杯和证书进行公布,网站中栏目较多,有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群体竞赛、体质测试等栏目。对体育部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进行公布和公告。体育宣传栏建设:目前,学院的教育宣传栏较多,基本上张贴一些先进个人、获奖情况、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宣传栏,体育专用宣传栏只是在体育比赛前后才出现在宣传栏当中,比赛结束后,这些地方就会被占用。各所学校基本上没有固定的体育宣传栏。体育比赛建设:体育部负责的主要校园体育比赛是每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和冬季运动会,其他体育比赛如迎新生篮球赛、公寓杯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部分学校开展较为积极。能够满足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需求。

高职体育教学论文

2.1学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被提升到重要的地位上。

其中集体主义精神及顽强意志的培养,现代体育理念的形成,良好身体素质的奠定,现代专业技能的培养等,无不与体育教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培养体育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塑造健美的体格,体形,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身体素质,提高生理机能:增强适应环境与反抗疾病的能力。正确处理发展身体与把握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和运动能力的关系,把把握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2)集体项目在教学中的设置和运用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主要渠道。可以利用早操,课间操,体育课教学,弥补锻炼,组织班级等教学环节。设置集体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集体注重精神。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3)现代体育理念是由终身体育思想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所组成。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具备体育锻炼的能力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更为重要是通过学时锻炼,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项或几项特长,并建立以休闲健身,趣味性比较强的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进过去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良好身体素质的形成是坚持不懈进行体育锻炼的结果。现代专业技能中的计算机技能,汽车驾驶技能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视力灵敏的反应力和耐久力。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培养综合体育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灵敏反应力和耐久力的练习。

2.2体育教学对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的方向。

高职院校学生和年龄层次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大,体形,骨骼,肌肉,内脏等变化较大,心理方面也处在非常敏感的时期。这些特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注重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其次合理安排早操,课间操,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比例。同时体育教学中应个性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结合体育的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用于体育活动之中,加强对挫折教育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教育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勇敢顽强、创新开拓的品质,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2.3体育教学对不同专业特点要求的新方向。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备它的特点和要求,体育教学同时也应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要有目的的增强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1)办公型专业。在高职院校中较常的一种类型,如财务,文秘,仪表,化验等职业均属此类,长期伏案,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是这类专业的典型特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因该有针对性的增加拳击,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2)竖立型专业。如酒店,食品,纺织,医护,烹调等专业属于这种类型。长时间站立,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器官的负担加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多发症状。因此要增加健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锻炼项目。

(3)运动型专业。如物探、地质、交通建设、测量、农林、营销等。专业属于各种类型。高强度劳动、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专业属于各种类型。高强度劳动、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惫、肺部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项目。如爬山、郊游、打球、游泳等。

3.1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课外活动为辅助;校内为中心,社会校外为辅助,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成为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职业教育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在课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外活动中提高教师指导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大家围绕同一个目标进行配合、使体育教学的功能达到最优化。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学校的各种代表队,参加校际及各级组织的比赛活动。满足部分运动水平高的同学的需求,并以此来带动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校园的业余活动。

3.2变“死”计划为“活”计划。

教师以“健康第一”为目标并以体现健康的指标为依据统一编写教学计划。根据这一总体计划的'要求,不同的专业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有专业特色的项目及计划、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基本身体素质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目标和锻炼计划,并以“运动处方”的形式计划相应的表格,分阶段进行考核登记。这一计划不仅在课堂上是教师分类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课外活动所依据的纲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锻炼的自立性和积极性,并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的互动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3以常见运动项目为主。

以新兴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项目作为辅助、发挥游戏项目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等健康标准进行锻炼,不讲求项目的规范性及系统性。通过目前流行或新兴娱乐项目的学习与爱好培养。使学生进入社会后仍然能积极参与相关项目,从而具备了终身体育的能力,达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色、特点并能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优化目标。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育体系,只有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学内容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不断求新、求变、求异的特色,才能针对体育教学工作有相应的取向,形成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

高职体育教学论文

近几年,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一些新观点应运而生,层出不穷,如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等。体育课只能承担它所能承担的任务,不能“包治百病”。交给学生“工具”并教会其使用方法,是体育课的核心任务。至于学生如何使用,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不是体育课本身所能解决的。高校体育,应是高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统一体。高校体育课程不是高校体育的全部,更不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全部,它只是高校体育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因此,也只能承担它所能承担的任务,而非体育的全部,片面夸大与贬低其作用都是不科学的。为此围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及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

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开放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与国际接触的机会逐渐增多,不断有人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国内,因此人们逐渐开始关注高职学校的教育现状,正如大家所知,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核心人才的重要组成,因而他们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思想,优良的职业操守,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文章将围绕人文教育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及渗透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现如今在我国高职学校学生体育课程的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保守阶段,体育教师依然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教育中心,降低了对学生人文思想提升的重视,因而从当今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想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自然也难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可见,只有将人文教育融洽的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才能创造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条件。

1何为人文教育。

(1)人性教育中包括了一种人文教育,是指将人文教育思想加入到高职体育教学里,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社会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以及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

(2)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养成的内在文化涵养便是人文教育关注的重点,其强调的是对学生心灵觉醒和自我领悟的启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以便作出社会贡献。

(3)在人们的认识里,实际上将教育分成了3种类型,分别是成人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无论人文教育处在怎样的知识层面,其最终的目的依然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4)随着国外先进理念的引入,我国高职学校的教育工作逐渐专业化,但这样反而将人文教育的工作忽视了,另外因为教育行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沾染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严重影响了教育本质。因而,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国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及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将人文教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这样一种具有十足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向良好身心发展的方向进步。

(2)需要明确的是当前国家高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意义和价值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意识。但高职学校的教育具有特殊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向社会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动手能力方面,是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重点。

(3)对高职学生而言,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是对社会职业属性的一种认识,需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并非单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作为职业型人才,任何一项与从事职业有关的知识和能力都必须具备,同时还要拥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而这些品质都难以离开人文教育的作用。因而,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的理念,需要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职业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这样恰恰能够体现出人文教育思想对职业观价值观的影响。

(4)从高职学生受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若不断地将人文教育的思想灌输到体育教学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能够将人文思想的启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工作的最后是否能达到人文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学生自己,因此,为了将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出来,就必须遵循思想培养的特点,重视主体的创造性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勇敢、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5)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地意识到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地将学生主体发展的特性激发出来,始终坚持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思想意识,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另外,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启迪性和含蓄性,有利于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起来。

(1)从当下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分析,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学生质量的培养,其中,就显现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世界经济体的形成,社会逐渐提高了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即使实在高职体育这门学科教学中,依然需要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2)在迅猛发展的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就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当然,这与人文教育是有必然联系的,因为其所包括的内容恰恰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

(3)当今社会存在一个错误认识,过多的将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向功利性和目的性引导,而忽视了对学生生的理性引导,使有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无法适应社会环境,也难以满足职业要求,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加入人文教育的元素,从心理上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社会责任,做出于社会有价值的贡献。

(4)人们一直在提倡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扎实体魄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极易将人文情怀忽略掉,限制了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沿用,难以对学生的人文思想进行引导,因此,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灌输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自觉提高身体素质。

4增强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1)需要将良好的人文教育的课堂氛围营造出来。教学过程中采用情与理的教学方式,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体验来引导学生领悟人文教育的中心思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以便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

(2)增强高职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意识。只有学校领导充分的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学生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性,才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倡导、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汇入人文教育理念,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才会积极主动的改变教学方法,将人文教育在所交学科中渗透,有利于将学生人文思想的认识增强。

(3)学生人格方面的教学工作应当加强。体育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身体的素养加强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此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上课的特点,合理的制定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5结语。

在新教改实施以后,将人文教育的理念加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周丹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金芳.浅析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31):122,124.

[3]白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d].燕山大学,.

[5]李骁衡.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新校园(上旬),(2):64.

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摘要: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教学课程,但是由于体育教学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所以并不受到重视,因此对于体育学生的教育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通常学习体育的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并不好,但是运动成绩比较好,所以老师经常会根据学生的运动表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有时候会影响学生的心态。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老师应该引入赏识教育理念,多表扬学生,让学生在表扬中能够快速的改变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还是遵循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学生的表现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特长也不同,所以严厉的批评并不一定能够起到教育的效果。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以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引入赏识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老师表扬中逐渐的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的不足,这样学生更有动力去改变现有的不足,努力学习和锻炼体育的动作和知识。所以,赏识教育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一)师生之间互相接纳。

教学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因此,在教育中老师和学生都不能或缺,所以想让体育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就要让学生和老师能够互相接纳。这就需要运用到赏识理念,老师和学生互相欣赏,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课程的融洽,也只有保证师生之间相互接纳,才能在接下来的教育中互相配合,老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才能保证学生心情愉悦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这样对学生锻炼体育技能,学习体育知识十分的重要。因此,只有运用赏识教学理念,才能让体育教学课程更加的人性化,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二)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十分的重要,如果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会在学生发生思想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解决,所以,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传统的思想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学生并不配合。因此,需要引入赏识理念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时候,可以积极配合老师开展的学习和活动。对学生来说,赏识理念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表扬中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从而进行自我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属于自我反思,更有利于学生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也是不同的,老师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且根据这些优点来表扬学生,对学生进行赏识,由于每个学生能够得到赏识的优点是不同的,所以,其它的学生想要让自己的更优秀,让老师更关注自己,就要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体育训练和学习上,会更加的刻苦,来提高自己的体育学习能力,和掌握体育技能的特点。这就是赏识理念所带来的教育成果,让学生在保有自尊心的时候,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变得更加努力,要比批评的效果更好。

(四)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赏识教育方法。

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思维和心理等各方面的不同逐渐的显露出来,所以,老师不能运用同样的赏识办法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老师是在敷衍学生,而不是认真观察学生而得到的结果。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决定采取何种赏识教育,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也能够让学生觉得老师在重视自己,观察自己,为了让老师更加的满意,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体育专业技能,同时,能和其它的同学互相学习和比拼,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因此,不同的赏识教育才能对不同的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

(五)掌握赏识的程度。

赏识教育更多的是让学生接受表扬,在老师赏识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更好,而且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能够有效的减少。但是并不是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要接受赏识,老师应该掌握一个程度,不能过于泛滥的赏识学生,这样学生会感觉不到赏识的重要性,这样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松懈的心理,对表扬和赏识不在乎。因此,老师应该掌握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重视赏识教育,知道只有自己做的更好,或者是某方面符合老师的赏识标准,才会获得老师的赏识,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良性竞争,让自己表现的更好,对体育学习更认真,从而获得老师的赏识。

(一)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

高职院校是学生成长的温床,但是学生不能因为学校的环境安逸,就缺乏竞争意识,这样的学生是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被社会淘汰。因此,只有促进学生更努力的锻炼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老师采用的赏识教育办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下,创建合理的良性竞争的条件,让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赏识而不断的努力,而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竞争情况,而不断的提高赏识的条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的加强体育学习和锻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的加强,以便提高自身的水平。

(二)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

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不是单独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除了自我锻炼以外,还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尤其是团体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篮球和足球的教学,都是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因此,老师通过赏识教育的办法,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能够让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在团队之中,老师采用赏识教育,可以让表现不突出或是拖累团队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的改变自己的学习和锻炼的办法,并且可以和其它的人一起锻炼体育技能,这对于整体技能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在心里都有一定的不自信,所以,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就要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的自信心主要来源于体育成绩的提高,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特点,以及掌握体育技能的不同之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在老师不断的鼓舞下,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最好的办法。因此,老师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使用和引入,而且一定要注意赏识教育使用的次数和长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使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学生体育技能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体育学生中的弱势学生,这类学生可能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有可能是其它的原因,导致体育成绩不理想。这时候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成绩不好而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从而采用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教学主题,并且让弱势群体的学生,去教导其它的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改变弱势情况。

(三)创设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不应该是痛苦的。所以,老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时候,应该重视让学生快乐。所以,老师可以引入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把赏识教育穿插进去,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喜欢上体育教学,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感兴趣,这样潜移默化间,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因此,赏识教育可以创建快乐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四、结语。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引入到高职教育的,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接受表扬从而改变自己的效果要比接受批评的效果好。尤其是体育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因为体育训练强度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表现,而老师应该根据这些差异性,寻找学生的优点,并且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进行赏识学生,在从中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快速的发觉自己的不足,然后接受老师的建议进行改进。因此,赏识教育对于体育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探究式方法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高等教育中居功甚伟,但就体育教育发展而言,虽然在不同时期涌现了不少改革的观点和方法,在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但现在从总体上来看,高职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还存在距离,其步伐落后于本科院校。

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历程中,经历了“放羊式”的松散教学,“传习式”的技能教学,“个性化”的能力教学,“综合化”的素质教学,课程设置从行政班的普通体育课,到低年级基础课高年级选项课,进而全部选项课(有些学校开设了康复保健课),发展到打破格局的体育课程学分制。尤其是近年来融入了“以生为本,为生所用”的新理念,随着“快乐体育”“素质体育”“终身体育”及“健康第一”等指导思想的提出,高职院校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改革与探索,目前,多元化的教学指导思想,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终身化的教学形式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占据主导,推动着高职体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但在改革实践中,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新旧思想的碰撞、新旧观念的磨擦以及新旧理论的兼容,在现代与传统的继承和扬弃中存在着冲突与交融,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探索中存在着表象与痼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育教育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论文

四年的体育教育专业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的道路有许多的坎坷,不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有痛苦有伤心有无助,也有面对一切所不能忍受的,这就是生活。但是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有些时候你不会看到它的本身的色彩,如果你用这一种方式感受不到的话,不妨换一种方式去感受,也许它正是你所需要的那种生活方式。千万不要放弃生活,你放弃了它,生活也就放弃了你,人生贵在的是感受,会感受才会有幸福,在生活中如果你感受的多了,那你才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你才会知道你在前世所选择的是今生的最正确的人生路。

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提高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付应试教育的模式,只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我国进行了多次的教育改革,体育课程也随之进行了更改和创新。我国积极引进了赏识教育新模式,教师通过激发鼓励学生,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

我们所说的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积极鼓励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赞扬的形式鼓励学生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课程与其他科目有很大的不同,其他的课程学习科目可能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好的成绩,而体育这一科目除了后天的刻苦训练以外,还受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有许多学生由于在体育科目中无法取得优异成绩而深受打击,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原有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有着易被学生接受这一优点的赏识教育便应运而生。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应用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目教学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教师教给学生体育技能,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是高职院校开设体育科目的主要目的,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青年,此时学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同时学生的心理和心智并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在高职院校应用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和赞扬学生,使学生在认可声中发现并激发自己的潜力,同时要努力帮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消除心理自卑感,减少这类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让他们重新建立起对自身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学好体育这一科目。除此之外,教师应看到学生每一点滴的进步,在公开的场合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表扬,赞扬其有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并积极通过集体力量来展现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使这些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和期待,让他们找到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1.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开展了多种体育比赛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比赛中体会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鼓励他人,并相信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在体育比赛中加入一些必须团队合作才能进行的项目,例如拔河比赛,学生可以通过一起喊口号鼓舞气势等感受到集体努力与合作的意义,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团队意识的意义恰恰在于,教会学生即使失败也不会气馁,也不会互相抱怨,即使失去信心了也会有队友为之加油鼓气。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友谊,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2.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提到体育,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联想到竞技。高职院校开设体育科目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强健身体,还在于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会团结互助,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可以通过举行体育竞技比赛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定期地举行一些竞技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竞争意识。比赛的结果虽然有输有赢,但是只要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比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对于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鼓励,这些成绩是对学生自身能力最大的肯定,因此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在今后的体育学习中会再创佳绩。而对于在比赛中失败的学生,他们也许会灰心,失去学习好体育课程的信心,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对于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

激励式教育是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教师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且要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后把这些优点不断放大。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且要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例如学生在进行跑步训练时,尤其是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限制很有可能无法跑完全程,甚至有的同学因为疾病等原因无法参加跑步,这些同学虽然没能跑到最后,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意志坚持走到了终点,他们虽然没有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他们在训练中的表现是非常值得表扬和学习的。教师如果能够在全体同学的面前表扬这些同学,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在下一次训练时会有更大的进步,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对日后的跑步训练会产生更大的信心。因此,只有在高职体育教育中采用赏识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2.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采用行为激励法。

教师通常在学生的心目中起着榜样的作用,体育教师也是如此。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把教师当做学习的对象。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教导学生时可以自己先示范一遍,然后再鼓励学生做动作并不断尝试。这种在行为上激励学生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用饱满的热情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各种类型的学生有足够的耐心,鼓励激励那些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并在行动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3.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高职院校采用赏识教育,可以通过创造机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赏识教育中采用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高职院校要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只有多次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和快乐时,才会在各个方面有所突破,才会有所改变,充分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自信心。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将差距较小的学生分到一组中,缩小小组中学生之间的差距,避免学生在失败中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小组成员间的差距小就会使比赛成绩的差距变小,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有时候人缺少努力的动力,而这时如果有个人或力量在后面推他一下就会成功。在学生的教育中也是这样,学生很多时候就是有很强的惰性,需要教师催促着才会走才会去做,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奖惩激励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刺激学生,使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表扬和奖励,这是人的天性,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应用奖惩的激励方法,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应该满足其表现的欲望,对学生实行奖惩的政策,利用奖惩政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也进行了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在教育体制上还是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采用了赏识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够使学生在赏识教育中提高自身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管赏识教育的成功应用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赏识教育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长久以来,素质教育一直是时代发展的领头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素质教育的时代发展造就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新内涵,为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升注入了一笔新生力量,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近年来,回顾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道路,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扬长避短,通过接收和吸纳新的国际教育内涵,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思想体系。在体育教育不断改革中,力求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中亘古不变的至高追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要创新,体育教育也要创新,而观念创新则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先导,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本质就是力求创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发展的过程必须经过教学质量上得以体现的,而质量则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质量观是体育教师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学生发展的前提,学校的办学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整体发展,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社会转型下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改革中所遇到的种种阻碍。

受传统教育理念及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往往习惯将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针对教师的话常常作为他们接受知识的标准,自己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话语权,学生没有自主意识,当然就连最基本的自主性也必然成为一纸空谈。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在有关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育思想的学术研究各都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探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构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后盾和基础。然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仍未蔚成风气,体育教育理念尚未成熟,在发展和完善体育教育理念研究项目中其内容和分支较为分散和肤浅,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统一性,在发展道路中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协调、整合各种文献资料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之中,高校体育教育思想体系才能得以更加完善。目前,随着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教育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呈现现代化、多元化以及国际化,高等体育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是当代高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点,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前提,然而体育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缝隙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在教育质量环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教育理念必须融入到教学实践环节当中,才能有待提高体育教育理念与体育教育思想的相互一致性、统一性。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是时代教育发展的在教育理念上,现代管理大学体育体院应努力贯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指导方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体育教育的专业性、知识性、艺术性三位一体的完美融合,在技术战术方面体育教师应通过培养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形成内化与积淀,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洞察能力、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最终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朝着高校体育教育精英理念发展的,现代化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始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以及“健康第一”教育新理念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积极响应,创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理性思考是学生及时掌握运动技巧和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策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科学发展观应积极顺应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免会遇到种种阻碍和难题,与世界教育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只有尽快的引入先进的体育国际教育理念,关注时代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体育教育理念,将体育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切实可行的统一到整体部署上来,真正把育人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灵魂,总结先进做法,深刻反思差距,积极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为我国体育育儿长远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探究式方法研究

摘要:教师激励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而以高职学院教师为对象的探索尚且不多。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访谈和问卷技术,对高职学院教师激励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比较了不同性别、年龄以及职称的教师在各个激励因素上的差异,提出了高职学院教师未来激励机制的设计。

一、高职学院教师激励因素调查与归因分析。

(一)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本研究以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和潍坊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为调查对象,从中选取自愿参加调查的教师298人,其中男教师154人,女教师144人,用情绪的五点量表测得当时教师的情绪稳定,适合于进行调查工作。

(二)调查方法。

调查法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和问卷法等。其中访谈法,是研究者事先拟订一定的问题同被试者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问卷法则是运用内容明确的问卷量表,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回答来研究被试心理状态的方法。

(三)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四)调查结果与归因分析。

运用spssii.0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述如下:。

1.高职学院教师在激励各个维度上得分。

高职学院教师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环境激励、社会激励各维度上平均得分分别为:1.63,1.75,1.61,1.960环境激励的得分最低,这说明高职学院教师非常重视工作环境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是其努力工作的重要前提,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处于首要的位置;其次是物质因素,也是历来激励教师积极向上的主要因素,可见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物质激励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次,是精神激励方面,在有了良好的环境和物质保证后,追求一定的精神要求,是高职学院教师激励又一特色;处于最后一位的是社会激励,由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性,教师跟社会的联系较少,致使受到社会关注或者要求社会关注的呼声不是很强烈,而现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教师需要社会支持或者关心社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2.不同性别的高职学院教师在激励各个维度上得分。

在物质激励这一维度上,男、女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62,1.65;在精神激励这一维度上,男、女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85,1.63;在环境激励这一维度上,男、女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67,1.55;在社会激励这一维度上,男、女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78,2.180对高职学院教师各个激励维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在物质激励维度上,t(203)=-0.44,p0.05,男女教师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在精神激励维度上,男女教师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t(203)=2.74,p0.05;在环境激励上,t(203)=1.79,p0.05,男女教师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在社会激励维度上,t(203)二一3.66,p0.001,男女教师出现了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男女教师对物质的追求差异不明显,因为这是他们立身之本,继续工作或努力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在精神激励维度上,男女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显著的,这可能与男女的性别角色对该问题的认同有关系,女同志比较感性,对精神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男同志就比较理性一些,对精神方面的激励会比较理智地来看待;在环境激励方面,男女教师的差异也是比较显著的,因为女同志特别注重环境的舒适以及和谐,比如办公室的环境、和谐人际氛围等等;但是,在社会激励这个因素中,男性的要求显著高于女性,因为男性希望得到社会认同以及希望在社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要求更强烈,这与我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有联系的,男性就要在社会中凸现,参与各种社会体面性的工作。

3、不同年龄的高职学院教师在激励各个维度上得分。

在物质激励这一维度上,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1-60岁教师平均得分为1.53,1.69,1.70,2.08;在精神激励这一维度上,四个年龄阶段教师平均得分依次是152,1.83,1.95,2.68;在环境激励这一维度上,四个年龄阶段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40,1.87,1.84,2.08;在社会激励这一维度上,四个年龄阶段教师平均得分依次是2.10,1.71,1.74,1.96。利用spss11.0进行4(年龄)x4(激励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的主效应显著,f(3,201)=8.98,p0.001;激励因素的主效应显著,f(3,201)=10.06,p0.001;年龄与激励因素两者的交互作用也非常显著,f(3,201)=19.78,p0.001。

从上述表中的数据以及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从30岁到51-60岁这四个阶段高职学院教师对物质激励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这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因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即30岁以下的教师,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对物质的激励更为重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工资待遇以及奖励的增加,对物质激励的关注程度就会逐渐降低;在精神激励维度上,越年轻的教师,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更为强烈,它主要受社会发展、周围环境以及自我实现价值实现的影响,而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教师对此问题就会看得非常平淡,它受到生理年龄以及心理年龄的影响,特别是缺乏职业生涯拓展的意识;在环境激励方面,基本同精神激励的趋势与原因一致;特别是在社会激励方面,两头不是很重视,而中间两个阶段特别重视,因为工作的起始阶段只是单纯地追寻工作的发展,对社会激励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而随着年龄增长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或认同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强烈,到了51-60岁的年龄,自己感到职业生涯已经快完成,又出现“滑坡”现象。

4.不同职称的高职学院教师在激励各个维度上得分。

在物质激励这一维度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00,1.87,1.63,1.54。在精神激励这一维度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平均得分依次为1.75,1.76,2,32,1,53;在环境激励这一维度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70,1,77,2,23,1,39;在社会激励这一维度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52,1,53,2,95,2.05利用spss11.0进行4(职称)x4(激励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职称的主效应显著,f(3,201)=24,17,p0,001;激励因素的主效应显著,f(3,201)=16.38,p0,001;年龄与激励因素两者的交互作用也非常显著,f(3,201)=20,27,p0.001。

从上述分析显示:对物质激励的重视是从教授到助教呈递增趋势,因为教授相对于其他职称的教师来说,收人或者物质条件要好,所以对此的关注程度要低;这就让他们更加关心环境和精神激励方面,从讲师到教授呈现递增趋势,说明随着职称的提高,教师追求的层次要相应的提高了,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尤为注意的是助教对这两方面的欣赏也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为什么呢?这是现代青年人接受新事物、新信息以及新追求的提高的结果所导致的;而在社会激励方面,随着职称的提高,要求社会重视自己,取得社会认同与关注的程度上升,这是教师角色变换的结果。

需要是激励的原动力,需要才能激发动机,在高职学院教师的激励中要特别注意他们的需要的类型、特点和内容,以便提供合适的外部诱因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从高职学院教师激励需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激励在四种因素中处于优先的位置,这就要求高职学院在教师工作环境方面要下工夫,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良好的办公环境、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等)。而物质、精神、社会激励因素分别依次排列。在物质因素方面,无论是性别不同,还是职称、年龄的不同,都非常重视物质因素,所以高职学院的管理者应该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合理增加高校教师的收人,让高投人、高质量、高报酬成为广大教师积极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力。而在精神激励方面,管理者要通过合理的竞争体系提供给教师进行知识训练以及职业生涯拓展的机会,以便让他们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在社会激励方面,管理者要积极进行社会联络工作,让社会或政府机关重视高职学院教师工作,特别是让社会尊重他们的工作,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男性、教授群体等,这样就会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建立公开透明的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

上述对高职学院教师的调查显示,物质、精神或环境的因素对激发教师工作动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怎样确定哪位教师应该享受这些奖励呢?这就要求学校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将奖酬与教师的工作绩效结合起来,这是激励的基本原则。把奖励和工作效果、工作效率挂钩,这样就会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因此,评估体系或考核机制要科学化,要准确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考核体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绩效考评要有明确的目的;。

(2)绩效考评的标准要合理化;。

(3)运用多种考评手段。除了将上述绩效考核的体系完善外,还要强化激励奖励机制的探索,要合理地运用奖励的重要手段。首先奖励要及时和公平;其次,强化激励要与学校制度结合。

(三)形成合适的情感激励的配套措施。

高职学院是教学与科研人才积聚的地方,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求有平等和民主的意识。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淡薄自己的权力影响或者不要太政治化,而是要注重对教师的感情投资和人情味的管理,要时常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的所需、所感,以便及时解决教师的问题;要注重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教师的工作、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提供援助;要提升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提高教师的声誉,这也是新的激发教师工作动力的方法;特别是要注意关心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为教师的职业拓展提供合理的空间,这样才能使教师感到组织的温暖;构建“和谐型”的团队,情感具有传染的作用,激发人心的情感体验会影响整个团队,而团队的精神也会对每个成员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越是团队的,越是自己的”。

体育教育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论文

本论文是在导师李霞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李霞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感谢体育教育专业的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体育教育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应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职业环境,探索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骨干专业课程实施模块式教学的改革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教育部确定的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从99级开始,全面实施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以cbe理论为指导,以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由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实施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和模块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高居学院各专业之首。

一、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特点。

1.模块课程的开发。

模块课程的开发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几门课整合为模块课程的开发。我们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把汽车构造、汽车运用、汽车维修3门课程整合为汽车使用技术。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把原来三门课程中的有关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使用和维修等内容穿成一条线,重新整合为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原理与维修3大模块。3大模块分为18个子模块,如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模块包含发动机拆装、机体零件与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等6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都包括“五单”,即:学习资料单、技能单、信息单、作业单及评价采用考核单。各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明确。在教学方式上,按“五单”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子模块均采用集中与分组讲授相结合、集体指导和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最后进行学习评价。

二是单门课重新整合的模块课程学习包的开发。比如。汽车电控系统结构与维修模块、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模块、电喷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模块等重要专业课,其应用性很强。我们对该类课程也进行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尝试,首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进行社会调研。分析岗位能力需求,依据需求将课程目标分解成若干项技能,每项技能划分出若干个子技能,每个子技能按照必需够用原则确定知识点,开发出学习资料单、信息单、技能单、作业单、考核单,即模块课程的学习包。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式现场教学,围绕“五单”进行技能训练。

2.采用小班现场教学。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主要采用现场教学形式,这种形式替代了过去由不同教师、不同部门承担课堂讲授、实验、实习的分离式授课方式。采取边理论边实践一条龙的形式,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为一体。学生将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

教学中,每个班级将分成4个模块学习小组,分别由4位教师授课和指导。上课时向学生发放:“五单”。学生的学习内容分课上和课下两部分。其中。学习资料单介绍学生在每个子模块中应知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单则介绍每个子模块学生应会实践项目的训练要点,以上两单分别作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信息单则介绍一些相关的专业拓展知识和新技术,作为课外补充知识;为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生课下应完成每个子模块对应布置的作业单;考核单是用于考核及评价学生对每个子模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用试卷库。分为理论和技能两部分可实现教考分离。

3.执行严格的学习评价。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评价采用“限低不限高”的原则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点考核(30%),实践技能考核(60%)和学习态度考核(1o%)。无论理论考核还是实践考核,均实施教考分离。只有构成模块课程的各子模块的成绩均通过,该模块课程才能通过。不及格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补偿训练,直到考评合格为止。这是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力图达到100%通过率的目标的具体体现。

4.提高设备利用率。

为了增加学生训练的机会,缓解实训用设备的压力,该专业采取“早七晚六”办法授课。即将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学生分成两个批次,早七点到中午十二点一个批次,下午一点到晚上六点一个批次,这样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解决了仪器设备和场所相对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师资相对短缺的问题,使模块式一体化教学顺利推开。

5.采取灵活排课方式。

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较强。模块式一体化教学采用整周上课的方式进行。因为每门课程的子模块数量不同,每个子模块内容含量又有差别,所以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无法像正常上课那样学期初完成排课。为此,学院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课程采取单独排课方式,每周排一次课,挑选学院最优秀的教师对模块内容统一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周五下午进行子模块交叉考核,其他时间按小班(模块小组)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这种灵活讲课的方式,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6.以“职业能力训练证据包”为依据核发技能证书。

为了实现学生自主或协作的学习,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自主开发了专业教学素材库、课件、网络课程,其中一门为省级精品课程。我们把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学习资源挂在校园网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学生可在网络教学信息资料室上网自主查询,获得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料。实践技能训练由教师事先演示的方法改为先让学生观看标准的操作过程录像,然后再进行模仿演练,最后由指导教师辅导纠正,检查学生掌握情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作业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测习题,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自我测试;一部分为主观习题,学生可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来完成,也可以按普通作业形式提交。

二、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

我校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模块式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获20黑龙江省高校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本专业近3年的学生入学平均报到率、平均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均排在各专业前面。

1.教学设施得到了改善。

为了更好地完成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学院投资购置了大量实验实训设备。如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新上汽车综合a级检测线一套,液压实验台及相应教具多台套。购置车辆近20台,举车机4台,教师制作了4台整车教具,组装了20台发动机,还制作了相关的拆装工具和固定支承架等。

2.教师队伍的“双师”水平得到了提高。

模块一体化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要求教9币系统地、全面地掌握专业实用和前沿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学院有计划安排及自身努力。本专业的“双师”教师比例已经超过80%。

3.模块教材建设得到了加强。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把“五单”中的前“三单”修订出版为正式的模块教材,还自主开发了《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原理与维修》等10本特色模块教材。并将纸版教材、网络课件和电子教案三种不同形式的教材组织成立体化教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1)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以发动机拆装为突破点;在汽车电路原理与维修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以电路原理及整车电路配线为突破点。课堂讲授内容,学生能看懂。操作中用得到,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当学生在前几个子模块学习基本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修理发动机,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在修理发动机时,从发动机解体、清洗、鉴定、决策修理项目、提出购件计划、零部件采购、补整、试装、总装、磨合、试车直到竣工交接等,都由学生亲自操作。要求一点不能出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起组织和指导作用。由于任务具体,目标明确,学生能认真阅读资料单、技能单,认真查阅有关技术资料。严格执行修理质量标准。经过一系列操作,发动机点火启动,同学们非常高兴。很有成就感,整个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在学习中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组成“问题群”。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断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运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群”中问题的逐步解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培养的毕业生90%以上就业于省内外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重要岗位。如就业于上海华普汽车公司的届9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其中3名被派往成都、济南和东北区任部门经理。在年黑龙江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本专业5名学生获前5名。我院实施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索,我们体会到,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工科专业.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虽然这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它是锻炼教师、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育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论文

[摘要]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大胆的体育改革尝试,认为在体育课上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普通体育教学,从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体育活动,发项体育特长生。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全体体育兴趣。

体育素质的实施离不开体育教学,体育不但给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能促进智力的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会传统的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注重体育尖子生,而忽视了体育的普通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扬。所以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真正实行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就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进行改革。

一、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

《课标》规定:“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要面向全体学生。”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实践体育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渗透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积极探讨新教法,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学习和锻炼。体育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应加强个别辅导,降低练习难度,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例如,我任教的99届学生来说(三个教学班,共178人),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时,体育合格率为86.2%。乍看起来还不错,但毕竟还有13.8%的后进生。主要原因是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课堂内容不能及时消化。于是,从初一第二学期起,我把后进生的名字熟记在心上,对他们每节体育课上的微小进步都给予表扬,并且鼓励他们有计划地利用课外时间加强练习。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到初二第二学期,体育合格率提高到99.1%,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得到提升。

二、从教学方法上入手,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压抑学生个性,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里,对体育课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体育教学方法,采取分组比赛、师生同赛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接下来,我在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教学模式的`新尝试,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一次初一体操新课练习时,由于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的辅助动作前滚翻成蹲立―――挺身跳的情况较好,因此在课的最后我简要讲解并示范了这节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这节课一开始我首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上节课最后做的那个动作吗?谁来给我们表演一下?”同学们议论纷纷,但就是不敢站出来。“我来试试。”调皮鬼小陈同学跑了出来迅速做了个完整的动作。我给了他表扬,并结合他的动作详细地讲解了动作的要领,接着要求同学们在本组的垫子上自己练习。但很快有的学生就不耐烦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学们,今天我来和大家比一比,好不好?”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也很赞同。接着我和体育委员李同学等几位进行了比试。比赛结束后,我问同学们谁做的最好。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发言。我只好点名说:“班长,你带个头。”班长站出来说:“老师第一个前滚翻做得很漂亮,接下来的动作虽然质量不高,可是连贯性很好。不过,我认为李同学做得更好。”班长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接着小陈同学说:“总的来说老师做得不错,就是做交叉转体180°时转体不够充分,使得后面的挺身跳有些歪,我也认为是李同学做得好些。”听完他们的评价后,我说:“你们的评判很正确。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地观看了我们的比赛,并且动了脑筋,记住了要领。下面由同学们自己进行练习,怎么样?”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接着他们就在本组的垫上开始练习起来,而且在练习中还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动作!

三、通过课外体育发展学生的特长。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与补充,仅仅依靠体育课堂的教学是不够的,毕竟时间有限。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倡议在全校班级课外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班为单位,按性别、体质状况、技术水平、体育爱好组成若干个课外体育活动小组。每组10~15人,设小组长1~2人。为了简化组织和便于领导,课外体育活动小组与体育课小组统一起来。小组长的条件是:能积极、热情、主动为同学服务,善于团结同学,大公无私,工作认真负责。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的信任的同伴当组长,将更有利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布置工作,帮助小组长和同学一起订好锻炼计划,听取小组长的思想和锻炼情况的汇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小组长负责发动本组同学参加锻炼,搞好组内团结,切实执行锻炼计划;经常向体育教师汇报小组情况,争取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协助教师布置好场地、器材;负责集队点名,带领同学们做准备活动;练习时给同学保护与帮助,记录练习次数与成绩;练习结束时带领做整理活动和组织同学收拾器材等。

[参考文献]。

[1]曹淑忠.在比较中生成在反思中感悟[j].《体育师友》2009(06)。

[2]刘平清.试论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j].四川体育科学,2000(3)。

[3]毛振明.体育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朱晓燕.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灵活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1(4)。

体育教育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论文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自身数学学习实践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性课题学习将会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颖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一节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

(二)在数学问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要形成“问题中心”,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进课堂内进行研究,使课堂成为问题展示平台、讨论与辨析的场所。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带着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积极活动之中,他们所得到的知识就比较深刻、扎实。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反思;促进学生讨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精神;促进学生自觉地把问题专题化。

我们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身体验问题。数学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研究的方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

1.在数学的应用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传统教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能将学到数学知识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也是我们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数列知识解决购房、购车分期付款问题,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最佳方案问题,等等。带动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真正的做到使学生学以致用。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问题,建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一方面能用所学的数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抽象成数学的模型,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推进。

2.在数学开放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高考命题专家也敏锐地觉察到开放题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近几年在全国和各地的高考试题中连续出现具有开放性的题目。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资料】。

[1]霍益萍,张人红,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教育发展与研究》.11。

[2]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5.31。

[3]蔡旺庆,数学研究型学习概述、数学教学通讯。.9。

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影响到了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高职体育教学,深入研究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

从事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再加上许多高职院校的前身大多为中专院校,在当前的教学中必定会沿用某些原有的教学模式,甚至是全部照搬照抄,这样一来,导致整个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相对滞后。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封闭的教学理念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体会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和意义,因此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使得高职体育没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1.2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多采用示范讲解、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拆分或结合的方式来将体育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考虑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教学信息,逐渐对体育失去了兴趣,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相对较弱,同时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原有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对其进行合理改革和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1.3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难以凸显。

素质教育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高职院校的在读学生年龄多为18~22岁,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的各方面机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时期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和爱好,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结果,将体育运动的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可以进行个别的专门指导,鼓励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对于兴趣性不强的学生要加强引导,明确体育锻炼的价值,引导学生形成终生体育观念,促进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1.4理论教学和考核内容不符。

在理论教学方面,高职体育教学的理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主要是裁判法以及与奥林匹克相关的历史知识,而且课程形式大多趋于流程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及兴趣不符,导致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逐渐降低。在课程考核方面,高职体育课程的考核内容一般是指学生的专业运动技能以及出勤率,而且考核制度不完善,存在蒙混过关的情况,导致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减弱,也使得高职体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当前社会处于素质教育的时代,因此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高职体育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目标和准则,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体育运动专业技能动作为基础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现对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并就如何改进高职体育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高职体育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实施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职体育素质教育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体育教学的锻炼项目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协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三,高职体育的素质教育是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强度、耐力、难度训练来增强自己的意志品质,促使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首先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及技能,在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多样,都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体育教学目标。其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决定了其在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就业空间。因此,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成为专业性人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素质教育下改革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策略。

2.3.1创新教学模式。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更新高职体育教学理念,结合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探索满足体育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和确定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2.3.2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内容。

虽然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划分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仍存在结构和内容衔接上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设计可随教学实际状况灵活变化的教学内容。此外,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满足教学目标要求,服务于专业目标。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多采用示范讲解、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拆分或结合的方法来将体育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为满足高职体育教学的需要,高职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丰富体育教学方法,并且采用的教学方法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实现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

2.3.4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不管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还是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的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对于体育运动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和爱好,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爱好等特点来设计体育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经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促进其进一步提高,帮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同时,对于体育运动积极性不强和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可适当减少运动技能的要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

2.3.5创新体育教学的理论课程,改革考核策略。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在选择理论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举办一些与体育相关的讲座来对理论教学进行适当的补充。高职体育教学的考核制度一直以来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考核办法的改革要更加重视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不仅仅以出勤率和学生运动技能的高低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而是要丰富考核的内容和考核的方式;不要只重视结果,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全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并参考学生的进步大小、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低等重要因素,做到考核的全面性。

3结语。

随着高职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有用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职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保证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求高职教育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培养出专业型、社会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探究式方法研究

由于客观原因高职教学的深度不及本科教学但其应用程度却高于本科教学特别是专业理论课。如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贴近实际。提高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脱节的关键池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关键。

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多采用教师讲授法,这种常规的授课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教师流汗学生看”的教学方式。其结果是学生只能对老师规定的学习任务进行思维和想象缺少有助于培养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内容更谈不上培养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这样就造成了大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职业活动能力、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这显然与高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成为笔者在专业教学中不断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笔者提出了一种“导学式”教学的新方法。

二、“导学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

1.变“教”为辅,以“导”为主。这是“导学式”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关键使学生由习惯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由老师变为学生,学生自学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古用教学单元的大部分时间。教学中要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学会”变“会学”老师由满堂灌的“说者”变成有计划的“导者”。

2.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导学式”的教学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单纯传授知识变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为重。受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导学式”学习的时候应注重于学习方法的传授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即“授以渔”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即“学以鱼”。

3.“导”为主的目的在于“学”为主。所谓“导”为主就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导学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习进行适当的引导,包括提问、提示、总结、讲解等。而所谓的“学”为主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更有效地学到知识,以及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还有学会如何应用知识。

三、“导学式”方法在专业课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1.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与学生沟通发现:导学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改被动为主动使他们自己动手查资料读教材。分析和总结所以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深刻。全面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好。

2.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由于“导学式”方法给予学生很多自主思考的机会所以也给了学生自我创新的机会。

3.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方法,提高其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导学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所以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导。

4.使学生和教师的资源共享。“导学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参考资料、归纳总结,学生可能就有十种想法这些都是学生和教师共享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给学生交流和学习,还为教师在下一轮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

四、“导学式”教学方法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中的应用实践。

笔者首先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上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实施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介绍“导学式”学习,向学生说明本次课堂教学的思路,列出该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计划怎么学。

第二阶段:以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工作中设备出现液压油液泄漏过大情况影响正常工作为例,向学生介绍“分析法”这一自学的学习方法。然后在黑板上列出了自学提纲,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题。

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参考自学提纲和思考题应用刚介绍的“分析法”进行该设备的其他故障排除的自学。

第四阶段启学结束以后教师再利用一部分课时进行总结和补充。

实践证明,这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期末考核中。关于液压传动与气动设备故障排除的综合分析题经过“导学式”训练的班级正确率达到98,说明让学生在掌握自学方法的前提下主动学习效果非常显著掌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远比“听课”的印象深刻。同时,自习课也使学生学到了“分析法”这种自学的学习方法在得到“鱼”的同时池学会了“渔”这远比仅仅掌握知识的教学活动更有意义。

五、“导学式”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思考。

笔者在专业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应用好“导学式”的教学方法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

1.“导学式”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有求知欲。学生如果不愿意学再怎么好的教学设计都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一定要能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认识“导学式”教学活动的意义。

2.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导学式”教学的。采用“导学式”学习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是学生易于学习的知识加果难度太大学生自学很难开展启学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3.“导学式”学习并不是撒手让学生自己看课本。教师需要给出一定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连串的系统的小任务,排给小组或个人去完成。所以河以说“导学式”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课题式学习只不过其课题是课内的题目相对比较小。

4.“导学式”过程中教师的注意事项。教师除了安排任务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找相关资料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在整个自学过程中随时加以辅导和指点但也要注意不做从头讲到尾的事情。“导学式”的学习教师要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低限度,只说学生想问的东西。

5.“导学式”教学必须设立成果考核和总结环节。这样才能及时判断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学习成果可以是论文、电脑课件,也可以是教师布置的思考题或是自学笔记,但是必须有适当的办法检验学习结果。

上述内容扩导学式教学方法在笔者的专业教学实践中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扩大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教给了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焙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扩大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使部分教学内容具备了一定的深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种方法仍然存在需要改进和探讨的地方笔者希望通过这一尝试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有关高职教学的新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