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调查报告(优质24篇)

时间:2023-11-22 15:46:09 作者:笔砚 产业发展调查报告(优质24篇)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观察和深入调查后的结果总结。在这份调查报告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调查分析方法和手段。

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8月5日县委召开第十二届县委第八次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了省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会议精神,我认真学习了秦光荣书记《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奋力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迈出新步伐》的报告、《抓活动转作风强动力促跨越》总结讲话和李纪恒省长《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要讲话。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初略谈谈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具有极强的稳定性。秦光荣书记在《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奋力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迈出新步伐》的报告中强调:“要继续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打造一支文化**军,努力把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具备让世界广泛认可的文化资源。如何培育壮大我县民族文化产业,为建设建设世界文化名市和打造文化硅谷,推动民族文化强省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以下是我对如何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

一、解放思想,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冲破人们对“文化”固有的习惯认识。文化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文化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是可以形成产业的。特别是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市包括我们**县的.情况来看,文化可以在前台唱戏,而且也可以唱大戏。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着力做好我县民族文化产业这篇文章,以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

二、保护和开发并举,打造文化品牌。

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无形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基础。我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壁画、**石头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指云寺、北岳庙、**江**渡口和14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列入保护单位和未列入保护单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的财富,是玉**化品牌的基础。因此,打造文化品牌,必须保护和开发并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遵循“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下,分期分批有重点地开发具有品牌价值的人文景观,使其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发挥作用。在开发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巩固和提升纳西古乐等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进一步发挥名人名牌效应。

三、加强规划管理,加大政策扶持。

民营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政府应制定长期和短期规划,指导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玉水寨景区就开发得很好,)为民营企业投资文化市场提供政策上扶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此外,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扶持鼓励各企业依法经营的同时,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净化文化市场,促使文化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四、培养人才,建设队伍。

要通过大胆引进和加强培训等方式建设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针对我县实际,不但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更要重视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把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放到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合适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广阔的空间。

五、增加资金投入加大保护力度。

国务院,省人民政府都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我县非遗申报工作也在积极的开展。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我们地处边远山区,整体经济收入较低,没有专项经费来开展此项工作。为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县里需出台一些政策,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彻底改变以往的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做法。真正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

六、扩大文化产业链。

逐步重点谋划一批关系全县和社会中长期发展的文化项目,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如继续抓好拉市吉余手绣**纳西刺绣项目,落实好**十八寨沟民俗旅游文化惠民示范村、**大新竹园村等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工作。加强**县文化产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宋城集团做好“**千古情”和**集团文化娱乐一条街的打造,扩大我县文化产业链,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影响力。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xx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是中心,增收是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近两年以来,以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做大做强花木产业,着力打造高效农业板块,全县特色农业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按照“区域调特、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要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突出花木特色产业优势,不断放大特色,彰显效益。20xx年以来,xx县花木种植面积平均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2.4万亩,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草皮草毯、鲜花切花4大系列2400多个品种,拥有各级、各类花卉企业610多家,花卉从业人员18万多人,花卉经纪人8000多人,年产各类花卉18亿株(盆),花卉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产品行销27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花农年均收入达7000多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全省林业生态县”,成为“中国花木第一县”。

花木产业作为xx县生态农业最突出、最典型的代表,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特别是20xx年8月筹建的占地65000亩的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坚持走花木、生态、旅游联动发展之路,通过科学规划、土地流转、企业运作、配套设施、开展农民培训、引进项目等工作,努力打造独具xx县特色的花木园、生态园、休闲园,建成标准化生产区、集约化示范区、名优花木展示区、生态旅游观光区、新农村建设实验区。目前,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已有来自省内外的59家企业入驻,共落实花木面积36600亩,栽植花木6200万株,总投资达3.48亿元。

同时,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规模、联片发展”的原则,抓住关键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投入,畜牧业迅猛发展,规模养殖成为主流。建成各类养殖小区48个、规模养殖场20xx个,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畜牧强县”、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县”。瓜菜面积发展到18万亩,特别是三樱椒面积发展到13.8万亩。相继建成20xx亩的莲鱼共养基地,1000亩的大枣基地,20xx亩的樱桃采摘基地。

(二)加快基地建设,实施龙头带动。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50万亩花木生产基地、55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搞好示范带动。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开发,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培育龙头企业6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带动农户10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三)完善市场体系,扩大销售网络。

一是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对季节性农贸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改进交易方式,促使产业、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流通优势。目前,全县已建起农产品交易市场50个,年成交额达7.5亿元。重点培育和建设了沿311国道两侧及花卉主产区内的盆景盆花交易市场、马栏棉短绒交易市场、只乐生猪交易市场、陶城旱鸭交易市场、柏梁活鸡交易市场。同时,通过举办花博会等重大花事活动,扩大了花木等农产品的销售。

二是积极鼓励、引导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的农民从事农产品购销服务。目前,全县各类购销服务组织已达1500多个,农民经纪人达7000多人。

三是以县乡农技推广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xx县农业信息中心和花木信息交易中心,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中长期的农产品市场预测,构筑农业信息平台,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发展花卉、粮食、蔬菜、棉短绒加工等经济组织,创办属于农民自已的行业协会,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信息、供销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狠抓科技投入,实现上档增效。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北京林大、河南农大等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协作关系。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具有本科以上文凭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来鄢工作,很多已成长为我县农业发展的科技骨干。采取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花卉新品种引进培育、传统名花的商品化研究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目前,北方花卉集团已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两个863计划项目,采用组培技术规模化生产名、特、优、新苗木品种30多个,其中四倍体刺槐、冬枣、樱花快繁及脱毒技术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组织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30多项,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落实惠民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种粮直补、农业税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医疗等基础投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针对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的用工需求,进一步加强了劳务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市场、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建设,实现劳务输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xx县特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高效农业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快发展的社会共识还不够强。个别地方发展特色农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够,客观上存在着“上热下冷”现象。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还未能形成,发展特色农业的合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二是特色种植业规模集中度还不够高。就产业的培育程度而言,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仍然停留在小规模多点开花的层面,设施栽培投入不足,规模集中连片不够,始终未能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是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现有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带动力不强;有的龙头企业产销两头在外,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不大,带动作用不明显。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四是人才和技术与特色农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劳动技能单一。同时,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服务手段陈旧、设备落后,跟不上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新目标。立足全县自然条件和特色资源,突出特色,把工作重点放在耕地的高效利用上,进一步做深、做细特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2、进一步突出园区建设,构筑发展新平台。重点建设花卉苗木、有机农业、蔬菜立体种养和特精设施栽培等一批高效农业园区。畜禽业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推动土地流转,每年新增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努力达到20家以上,入股土地面积万亩以上。

3、进一步放大有机特色,增强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确保有机食品基地每年新增1万亩以上。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筹建有机食品交易市场、有机食品检测中心。同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拓展现代农业功能空间上寻求突破。

4、进一步强化农业招商,增添发展新活力。一是充实农业招商专业机构。进一步整合全县农业招商的工作资源,坚持定点招商与流动招商相结合,积极探索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二是强化农业招商责任。把农业招商引资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体系,加大专项考核力度,形成狠抓农业招商引资的强大动力和合力。三是农业招商与工业招商有机结合。

5、进一步增强龙头带动,打造发展新体系。一是培强龙头。重点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群体,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每个产业都有产销过亿元的企业,全县产销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0家以上。同时,对申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行奖励等各项政策扶持,力争每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及国家级1家以上。二是建立现代农业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和销售大户,培育2―3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增强对高效农业发展的拉动能力。

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民族唱法,广义的讲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的唱法,它包括中国的戏曲、曲艺、山歌、小调和少数民族的民歌如彝族的“海菜腔”,蒙古长调“若古拉”,藏族的“园真”,蒙古的“呼麦”等等的唱法,这些中华各民族特有的演唱方法,是中华民族声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声乐的重要标志。狭义的讲就是现今在声乐领域占主流地位的音乐艺术院校所采用的学院派的民族唱法。这里介绍的民族唱法的发展历程是指学院派的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产生是与民族歌剧的诞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民族歌剧《白毛女》中男中音杨白劳演唱的《十里风雪》现已成为男中音演唱的经典作品。早期的民族歌剧中的女中音歌曲对声部的音区、音色特色的挖掘不够深入,而且这些男、女中音演唱者的演唱方法,照搬“美声学派”的痕迹较为明显,并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解决男、女中音民族化问题,所以中国的民族声乐仍是高音歌手为主。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历史的原因,自古以来中国女性歌手就多于男性,群众性的歌唱参与者同样是女性多于男性,其次在发声方法方面,男声经验的积累不如女声丰厚。再次是生理的原因,众所周知,男性在变声期以后,声带的长度、宽度、厚度都有较大的变化,音色也由纤细、明亮的童声变为浑厚、宏亮的成熟男声,致使男歌手在发声时从胸声区到头声区不易衔接,歌者要么根本唱不上去而声嘶力竭地喊叫,要么真假声脱节,以至于音色难以统一。再次是审美的原因。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特别讲究“以情带声”,加之汉语的吐字发音较为复杂,所以,传统声乐对声音技巧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而主要以追求个性化的声音来以情感人。

所谓“学院派的民族唱法”,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始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代表人物有黄虹、鞠秀芳、郭颂、何继光等人。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歌剧如《小二黑结婚》、《海霞》、《草原之歌》、《红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柯山红日》、《刘三姐》等优秀作品的问世,为他们的声乐实践提供了条件,以她们的唱法为基础,渐渐形成了“民族唱法”的演唱体系。其基本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使用大本嗓演唱全音域;使用“直”的声音,而不用携带均匀颤音的声音;以使用明亮、甜美的音色为主;重视向戏曲、曲艺艺术的学习和借鉴,强调每个演员至少学会一种戏曲或曲艺唱法;演唱的曲目基本都是民歌,或经过改编的民歌,或有很强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基本不唱外国歌曲。不足之处是演唱曲目范围偏狭,演唱的发声技能水平欠佳,较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代表人物有朱逢博、李谷一、德德玛、等人。表现出以下特点:对戏曲和曲艺演唱艺术的学习都有着自己的经历和积累;演唱音域不再用大本嗓演唱全音域,而是使用一种真假声混合的声音;借鉴一些通俗唱法的演唱技巧,演唱贴近大众。不足之处演唱作品风格相对单一,声音缺乏驾驭大型唱段所需的戏剧性。第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代表人物有宋祖英、张也、董文华等。表现出以下特点:高、中、低三个音区相对统一,音域更为宽广;合理借鉴和使用“vibrato”发声技巧;音色拥有更多的变化;以演唱多种风格的曲目为追求目标,适当演唱“美歌学派”歌曲;音乐表现力增强,能够适应多种风格作品对声音的要求。不足之处是声音、风格个性特点减弱。第四时期:从21世纪,至今。代表人物吴碧霞、雷佳等人。表现出以下特点:没有戏曲、曲艺的演唱经历,较早接受音乐学院的专业声乐教育;大量使用“vibrato”发声技巧;音乐基本功扎实,艺术视野开阔,追求时尚;演唱作品更为丰富多样,风格把握准确到位,真正实现了中西合璧。不足之处是由于没有亲历的民族声乐演唱体验,缺乏深层次的、融入精血之中的民族情感;声音共性多,转换方便,但缺乏个性,特别是地方特色。从“学院派的民族唱法”的发展来看,是美声唱法在中国传播的结果,是中西结合产物,随着它西洋化的程度的逐渐加深,也导致民族特性的缺失。因此,后来人们叫这种唱法为“美声化民族唱法”。

二、多元化民族声乐流派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声化的民族唱法”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是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取得的一大成果,是我国声乐演唱的一大流派。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岩口滴水》、《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等一大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歌曲,这些作品旋律的运腔方面采用民族的风格,在气息的支持、呼吸、共鸣、高音关闭掩盖都达到与美声唱法一致的效果,这就是“美声化的民族唱法”。由于媒体的宣传和一些声乐界人士的大力推崇,这种唱法被当作是当今中国最科学的民族唱法,从而导致中华民族声乐舞台仿效效应的产生,继而形成民族声乐舞台主流的局面。艺术最忌讳的就是雷同,中国的民族唱法也应该呈现多种流派的共存的局面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被世界公认的最科学的“美声唱法”在不同的时期都有多个流派产生。早在19世纪后期,就出现了四大美声歌唱流派:杜鲁雷学派,加尔西亚父子歌唱学派,尚德雷斯克学派与兰培尔蒂父子学派。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演唱和舞台实践把美声歌唱学派的精华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为人类声乐艺术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还有中国的京剧,京剧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京剧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在它形成后的每一个时代,都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和著名的演员。京剧的表演流派很多,比如有“四大名旦”中梅兰芳的梅派、程砚秋的程派、尚小云的尚派、荀慧生的荀派,唱老生的演员中有谭鑫培的谭派、余叔岩的余派、周信芳的(麒麟童)麒振、马连良的马派、杨宝森的杨派、奚啸伯的奚派,唱花脸的有裘盛戎的裘派、袁世海的袁派等等。“外国人就把京剧叫作中国歌剧”。从这些已获得的成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唱流派来看,不管是美声唱法流派,还是中国戏曲流派,他们的唱法都各具特点,并不完全相同。现今近30年来,中国声乐界一直用“西洋的发声”加上“戏曲”吐字来培养声乐学生,形成现今的“美声的民族唱法”。近年一些声乐专家指出:“相当一段时间以来,那种‘美声民歌’唱法占据了中国民歌、主要是女声民歌的主流地位,为拔高音而影响情感表达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这似乎是‘民歌不兴’的主要原因。”这种学院式的理想化的民族声乐艺术,有人认为这种所谓的科学方法——“美声学派”的发声方法,民族声乐艺术就能与世界、与国际接轨,在一些声乐人的观念里,所谓的“世界和国际”接轨的观点是缺乏深思熟虑的,其后果是使民族声乐的文化属性严重偏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使民族声乐的文化特质、民族特性遭受极大的破坏。如果按照“民族唱法”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发展中国的民族音乐,必然使中国所特有的戏曲、曲艺、民间音乐中的一些特殊的发声技巧、民族的音乐元素丧失。所以,应积极推进多元化民族声乐流派的形成,让更多的“民族声乐流派”发展起来,从而改变我国的民族声乐舞台单一化的局面。

三、原生态民歌唱法和戏曲唱法是多元化民族声乐流派形成的源泉。

中国真正的“民族唱法”存在于原生态地方民歌中。原生态地方民歌的在中央电视台的出现,引起了很多音乐界人士的关注,其实,现在所说的“原生态唱法”也就是“民族民间唱法”。随着中国对自己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入,许多声乐专家又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原生态民歌并不是完全运用“大本嗓”演唱,这样的理解是对原生态民歌不了解造成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民歌中,的确有一些是使用“大本嗓”来演唱,没有很多的歌唱技巧,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民歌有自己的独特的发声技巧。以历年的青歌赛原生态组的表现为例,彝族的地方民歌手在演唱海菜腔时能够在高音上利用循环换气唱出约20秒的长拖音,而且在高、中、低音区演唱过渡自然,还有土家族的男声也能唱出明亮、通畅、穿透力强的highc以上的长高音,其他的还有委婉、秀丽的壮族嘹歌,悠扬的蒙古长调,高亢、明亮的藏族山歌等等,这些别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歌在青歌赛上的展现都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说明原生态演唱的歌唱技巧并不亚于音乐学院的“美声民族唱法”,这些唱法也是中国的民族唱法,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别样魅力,正激励着音乐界人士去发掘、探索。中国真正的“民族唱法”也存在于戏曲中。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语言,因此历来是“字同形,书同文,但语不同音”。也正是这各种各样的方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方戏曲。戏曲通常是在乡俚小调、说唱艺术等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吸收了所在地域的语言特点,戏曲的这一特点,使它成为民间艺术的“活字典”。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由于京剧比较普及,加上它本身在声乐上的成就,足以说明它的`科学性。对任何剧种来说,唱腔都是最重要的艺术手段,通过唱腔所树立的音乐形象也是最动人的。京剧的唱法讲“五音四声,要讲反切发音,要讲平仄韵律”,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艺术财富,是创新改革的捷径。由于戏曲要讲以字发声,强调字音的反切,以梅兰芳先生的话讲,就是要字清,音纯,腔圆,板正。因此戏曲演员在演唱时的发声部位比一般歌唱演员的发音部位要靠前一些,不像歌唱演员那样从喉部的后部发音。戏曲在演唱时,还特别要强调吐字有力,在强调唱腔的力度时总是把字和唱腔结合起来,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唇、齿、舌、牙、喉五音。如果演唱戏曲时还像歌唱家那样从喉部的后部发音,自然是五音不准,也就没有戏曲的韵味了。

拿中国京剧的发声方法与西洋唱法相比较来说,“京剧的女生在花旦和老旦用嗓方面有原则上的区别,老旦用真声,到高音区转半真声,从生理上说和男声发音生理状态基本上是一致的,而花旦唱法则是以半假声和假声为基点的唱法,这种唱法又和西洋唱法的女声相似,不同的是京剧花旦唱法用“头共鸣”,不用“胸共鸣”,而传统美声的女生则头、胸共鸣一起用。”实践证明,京剧的十六字决“气行于背,气贯于顶,勾住眉心,脑后摘筋”也可以适用于美声教学,这些都说明,意大利的美声发声方法与京剧的发声方法在原理上基本是一致的。实际上,美声唱法也是发源于意大利的民族民间唱法,只是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后来又被推崇为世界上最为科学的声乐演唱方法,因此被全世界人们争相学习模仿。在中国也不缺少这样优秀的唱法,只不过我们没有把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沈湘也曾说:“只有不科学的人,没有不科学的剧种”。中国戏曲在实践上已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体系,需要的是加以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以实现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的飞跃。面对当今中国乐坛的流行唱法占主流,民族唱法占很少比例,美声少有人问津的情况下,中国的戏曲、传统民歌根植于本民族土壤,顽强的在现代与传统的夹缝中寻找生存的空间。纵观历史,从古至今,一般具有浓郁民族特征的音乐,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不同的时期都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比如高山流水、广陵散这类古曲绝对是民间音乐,也在当时的皇室以及群众中非常流行。再看近代的,如红灯记、沙家浜这些样板戏,也曾经流行一时。80年代末在广东福建一带最先流行起来的一种通俗歌曲叫做岭南乐派,比如“万水千山总是情”、“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虽然融入了欧美文化的一些配乐方法,大众都能理解,因为其中最大的元素还是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再看如今,周杰伦、陶哲、王力宏等一批年轻的音乐人,更是认识到了歌曲民族性的重要,即使是一些说唱、摇滚之类的音乐形式,内容却还是具有民族特征的。美声唱法本来就是舶来品,以美声的歌唱技巧演唱着我们不熟悉音乐旋律,又加上大多以意、德、俄等外语演唱,很少有人听得懂,就更谈不上欣赏、传唱和流行了。

从听众的角度来探讨,中国还有一大部分人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如果我们的民歌演唱的是本民族熟悉的旋律,用自己的语言演唱,运用自己本民族的独特发声技巧,这样的民歌将会很容易被传唱,也更容易被普通的广大群众所接受。原生态的民歌手,如唱西北民歌的阿宝、朝鲜族的卞英花、苗族的阿幼朵、侗族大歌组合能在全国走红,而且频繁活跃于各大电视媒体这说明原生态的民歌有着广大观众群体。因此,中国真正的“民族唱法”存在于戏曲中,存在于原生态的地方民歌中,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与教学领域,也应在掌握基本的演唱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演唱风格的创新与发展,使学生掌握对于不同风格的作品作出发声技术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把声音固定到某一种声音模式中去。在发展和继承民族音乐的时候应更多的考虑到风格、特点的问题,技巧的完善也应更重视中国戏曲、曲艺,中国民间音乐中的演唱技巧,而不是舍本逐末的去追求美声的发声方法和结合一点中国戏曲中的咬字的特点,这不利于中国的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

四、结语。

唱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和不同的题材又决定的作品演唱的风格和演唱的韵味的不同,而且是随着人们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变化。真正的“民族唱法”应该是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属性和美学品格的,应该从中国的传统民族的发声方法中进行深入的探索。作为音乐工作者应积极探索中国戏曲、曲艺以及地方民歌中独具个性的演唱方法,发掘、创作风格各异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为丰富、繁荣民族声乐舞台做出贡献。同时也期待着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更多的民族声乐流派,有具有更多不同风格,不同演唱方法的歌唱家把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进一步摸清家底,理清思路,促进义乌市现代农业发展,日前,义乌市组织50多人分成13个组,分赴13个镇、街道开展以法律法规宣传、春耕备耕情况调查、低丘缓坡开发农业、耕地抛荒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农业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深入抛荒、低丘缓坡开发等实地勘察,详细掌握基础材料,确保此次农业调研取得有效成果,为进一步细化扶农政策和开展农业工作奠定基础。

一、基本现状。

1、贯彻市农村工作会议情况。

自市里的农村工作会议后,全市各镇、街均能行动迅速、宣传到位、措施有力,因地制宜地开展传达落实。如稠城、稠江、后宅、城西、大陈等镇(街)多层次组织召开了农技员会议和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会议,进行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市农村工作,部署了农业生产措施。佛堂、苏溪、廿三里等镇(街)已草拟出扶农政策初稿,总体上扶持力度不减、资金不降。

2、土地抛荒情况。

全市存在连片抛荒隐患的面积为3491亩,涉及10个镇(街)88个村。其中抛荒隐患面积100亩以上的稠江、后宅、江东、城西、苏溪、稠城等7个镇(街),合计面积为3343亩,占全市的95.76%。主要原因为征而未用、项目工程建设造成配套渠系毁坏,农田整理后未落实到户等,也有部分是因种粮效益低下,农户自己不愿耕种又未及时流转,引起抛荒。

3、春耕生产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今年春季作物面积169838亩。具体为早稻面积6840亩,落实早稻示范畈34个面积3648亩,其中机插示范畈11个面积1307亩。春季蔬菜面积42883亩,其中设施蔬菜8955亩。西瓜xx3亩,其中设施栽培2612亩;甜瓜3612亩,其中设施栽培1904亩,并以义亭镇为主。田藕8041亩,主要集中在城西街道。茭白面积1165亩,糖蔗面积6545亩,果蔗17244亩,同比有一定增长。春大豆11251亩,春玉米5716亩,番薯10232亩,小麦1427亩,油菜16983亩,春马铃薯12888亩,蚕豌豆4898亩。

4、土地流转及农业项目开发情况。

今年全市土地流转进行农业项目开发有70处面积达11406亩。其中新增流转面积1000亩以上的有赤岸、义亭、佛堂、廿三里4个镇(街),面积达7877亩。全市新流转土地用于发展粮油蔬菜生产的为2634亩,占23.1%;用于种植水果的1035亩,占9.1%;用于发展花卉苗木的594亩,占5.2%;用于其它农业综合开发的为7143亩,占62.6%。

二、主要亮点。

春耕生产亮点纷呈。

一是示范畈建设成效明显。在政策引导、效益影响下,农户对建立示范畈有较高积极性。统计显示,全市已落实50亩以上的早稻示范畈34个,面积3648亩,同比增长了600多亩。

二是内部种植结构逐步优化。品种优良、经济效益明显的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同比均有较大增长。农户对西甜瓜、糖果蔗、田藕、毛芋等作物种植均有较高积极性,全市预计种植面积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其中糖果蔗增幅10%以上,西甜瓜增长在5%以上。

三是作物区域性生产布局更趋明显。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传统种植优势,呈现出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趋势。如春马铃薯主要集中在上溪、义亭等镇,种植面积占全市的66.1%。果蔗种植主要集中在佛堂、赤岸等地,占全市的85.8%,义亭、佛堂两地糖蔗面积达4297亩,占全市面积的65.7%。

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云南是南方核桃的原产地之一,根据调查统计,2017年云南核桃种植面积82.4万公顷,产量超过3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66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在省内,种植面积遥遥领先于其他各种果树,是云南第一经济林果。

(二)核桃深加工现状

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据调查统计,云南现有南国天然饮品有限责任公司、昌宁县胜江林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47家核桃加工企业,从业人数3049人,设计生产能力6.196万吨,产值56823万元。云南省现有核桃加工企业基本情况见表1。

云南省现有核桃加工企业基本情况

(三)云南核桃栽培研究成果

2

规模有待提高。由于“薄壳核桃”总产量偏低,价格偏高,加工企业基本上是选用价低量少的铁核桃与碎仁为原料加工核桃油,使核桃加工也难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的发展。

(二)基地建设和抚育投入不足

目前云南核桃产量高、效益好的栽培模式是果粮间作栽培和四旁植树两种栽培模式,这两种栽培模式面积只占总面积的1/3,而大面积是种在山坡、山脚、山箐、山凹等地方,这些地产核桃林大都投入低,因而产量低,经济效益也低。此外,在干果基地建设、扶贫攻坚项目、天保工程及退耕还林等核桃造林中,由于建设和抚育管理经费标准低,导致种植效益偏低,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已发生的问题也有待解决。核桃栽培面积大,但总产量低、质量低是目前云南核桃产业面临的问题。

(三)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产业技术含量低

云南栽培核桃经过科技工作者近40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良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均有先进、成熟实用的成果。但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种和苗木繁殖问题 核桃品种混杂;良种纯度不高;在晚霜危害严重地区(滇东北、滇西北、滇东南的部分产区)缺乏良种;现行苗木规格标准偏低,影响了核桃园建园质量;缺乏专业化采惠圃。

2、山地核桃园的立地选择问题 在核桃基地建设中,有些地方忽视核桃的特性和对立地条件的要求,片面强调集中连片,将核桃造林的选在气候炎热或非常寒冷、土壤干旱瘠薄的荒坡、山顶上,致使核桃生长不良和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3、现行的核桃园的立地选择问题 现行的核桃标准系列中,国家标准有1987年颁布的《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ly/t1329-1999),200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核桃坚果质量等级》等。这些标准均是以我国北方核桃为主要依据来编写的,不适应云南核桃产业发展,云南省至今未编制过省级地方标准。

4、无公害栽培与绿色食品认证缓慢 云南核桃多栽培于山区,远离工矿企业和喧嚣的城市,远离污染源,加之云南核桃病虫危害相对较轻,在栽培中基本不使用农药,完全具备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条件,但云南省核桃产业的绿色和无公害认证缓慢。

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但未引起云南省核桃加工企业的重视。

(四)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加工技术

云南省从事核桃经营加工的大小企业约有300多户,且实力不强,属于分散竞争的格局,基本没有优势核桃品牌。核桃产品加工产业化程度低,核桃深加工技术研发和产批开发滞后,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产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核桃产业综合效益不高。

三、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宣传,引导产业发展。云南核桃产业既是一项传统产业,又是一项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新型产业。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对发展核桃产业发展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农户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要提高对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把这一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减农民收入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技术服务和流通销售的帮扶力度,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产业健康发展。

2、出台澈励政策,拉动产业发展。核桃种植基地建设是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核桃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要税极引导农p、企业扩大核桃种植面积,扶持专业户或种植大户共同出资建设基地,特别要鼓励核桃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参与核桃种植基地建设,通过定向投人、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户联合发展稳固的核桃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实行集中连片开发,逐步建成规模适度的集约化、专业化商品生产基地。

3、加大怠种繁育.巩固产业发展。核桃产业的发展应从品种的繁育人手,同时,制定与其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和优质化生产标准,尽快推广应用于生产,实现核桃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为云南核桃产品进人国内外大市场打好基础。

4、挟持龙头企业,确保产业发展。要实现核桃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延伸核桃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的龙头企业。要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和社会资金建设龙头企业,引进目内外先进的核桃生产、加工等设备设施,做深做细核桃系列产品,实现产品的加工增值。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投资.重点扶持建立棱桃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项目,带动云南核桃产业快速发展。

体系。组织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社会能人,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核桃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为核桃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证核桃种得好,卖得出,能增收。

总之,云南的核桃产业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核桃种植户的努力下,云南的核桃产业将会更加的辉煌。

农村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计划和第44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为了配合县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分别由谭天贵副主任和谭军副主任为组长.相关工委人员及部分常委会委员为成员的两个调研组,于10月11日至14日,对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到重点生态茶发展乡镇.重点抓茶部门,采取查看档案资料和生产发展现状.听取发展情况汇报和召开有生态茶发展主体(公司.大户.茶农).抓茶领导和镇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充分调查了解全县生态茶产业生产发展现状.分析研究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和讨论进一步抓好生态茶生产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工作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自20xx年来,在县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战略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认真抓住上级产业发展政策带来的良好机遇,高度重视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将生态茶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结合实际编制了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产业发展激励机制,抓好茶园路.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加强技术教育培训和种植管理,积极探索和尝试公司建基地联农户.大户建基地联农户.合作社建基地联农户和散户集中种植联户管理等有效的种植管理模式,生态茶产业初具规模。两年多来,全县新建茶园4.18万亩,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地区下达的新建茶园任务,涉及种茶乡镇17个.种茶村43个.种茶农户5829户。其中茶园面积4000亩以上的有香坝.张家寨2个乡镇,3000亩以上的有鹦鹉溪.大坝场.枫芸3个乡镇,2000亩以上的有孙家坝.凉水井.宽坪.东华.许家坝.青杠坡.合朋溪.长坝8个乡镇,形成连片种植基地2000亩以上3个,1000亩以上2个,500亩以上5个。个别茶园今春已初产,部分茶园将在明春初产,初步实现了生态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机构,制定规划,建立机制,合力共抓产业发展。

一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县四大班子分管或联系农业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解决机构编制组建县茶桑局,保障抓茶干部工资由县财政全额发放。各涉茶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办公和抓好产业发展。

二是结合全县各乡镇土地.水.大气.阳光等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生态茶产业的客观要求,编制完成了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明晰了产业发展工作思路,明确了产业发展工作目标,提出了产业发展工作措施,为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建立了县茶桑局主抓.相关涉农部门配合联动.有关涉茶乡镇具体落实的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并建立了生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适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力培育生态茶产业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制定出台生态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整合发展资金,加大投入,落实茶园种植计划,加强茶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茶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的重要战略决策,县人民政府按照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用活用足上级政策,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盘活涉农部门和乡镇行政资源,整合集聚涉农资金,加大了生态茶产业发展投入。两年来,全县共整合各类资金3981万元用于生态茶产业发展。

二是县人民政府在整合集聚资源和资金的基础上,对建设茶园涉及的土地的租赁.流转.整理,茶苗的育.运.供,落实种植面积的工作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实际,制定并兑现落实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如:土地整理按300元/亩进行补助,栽植茶苗和底肥统一实行政府采购后按3500株/亩和100公斤/亩无偿提供给茶农,对乡镇按种植面积落实情况补助工作经费和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等),充分调动推动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的行政主体和生产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茶园种植计划的全面落实。两年来,全县立足自育自栽共建苗圃820.5亩,共新建茶园4.18万亩,连续超额完成地区下达的新建茶园任务,茶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三是整合涉农工程项目,加强路.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园基地生产条件,提高茶园建设质量。两年来,全县新修进园公路38公里,维修进园公路75公里;新修园内公路160.7公里.生产便道19.164公里,其中硬化生产便道8.62公里;修建蓄水池212座,可蓄水8037立方米。

(三)结合实际,积极对接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注重抓好茶园建后投产前的生产管理,着手抓好加工环节工作,超前谋划和做好对接市场的工作,着力抓好生态茶良性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

一是扎实抓好茶园投产前管理工作,突出重点,扎实抓好示范茶园建设,建设地级示范茶园2个共1000亩.县级示范茶园5个共1200亩,茶苗长势良好,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抓好茶园间作示范推广,引导茶农以订单生产方式抓好茶园间作,促进以种代管,两年来,共计间作花生.黄豆.蔬菜.绿肥43000余亩,特别是今年茶园间作辣椒效益较好,亩产值可达2000元,达到了茶园投产前“以种代管.以短养长.以收养管”的良好效果。同时于去年组织招考聘用了54名茶叶生产辅导员加强茶园生产管理,并建立茶园建设和管理激励机制,加大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奖励工作力度,严格兑现落实奖励,促进了乡镇抓好茶园建设和投产前的生产管理。

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认真研究国家涉农产业发展政策,结合全县资源禀赋条件和生态茶产业发展情况,组织编制生态茶产业项目,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两年来,共成功争取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茶产业)项目资金1897万元,争取省财政现代农业信用担保项目资金250万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宣传,成功引进贵州梵锦茶业有限公司落户张家寨镇,投资4000万元建设茶园基地2500亩;引进湄潭客商落户合朋溪镇,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成立了“思南县合朋国礼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拟建大型茶叶加工厂1个,新建茶园2000余亩。

三是积极抓好生态茶产业发展和市场对接的各项工作。第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和扶持,引导茶农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在许家坝.长坝.合朋溪.东华.鹦鹉溪等乡镇成立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6个,注册资金达到1123万多元,入社茶农共395户,同时帮助专业合作社从生产技术.资金筹集使用.茶叶加工和营销等方面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推进生态茶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第二是争取省财政资金250万元,县财政注入资金250万元,组建了思南县惠农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生态茶产业发展壮大搭建了融资平台,目前已为县内5家生态茶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信用担保贷款155万元,有效地支持了专业合作社壮大和生态茶产业发展。第三是对全县茶青市场和茶叶加工厂建设进行了规划布局,编制项目向上争取和对外招商引资,同时,县政府还出台了促进茶青市场和茶叶加工厂建设的鼓励政策,加快推进建设步伐。第四是加大茶叶生产无公害产地认证工作力度,推进提高茶园建设管理质量水平,目前全县已有1.27万亩茶园获无公害产地认证。第五是着手抓好茶叶产品市场营销的准备工作,提出了产品品牌创建.包装设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初步计划和方案,着力打造“圣岭春芽”绿茶核心品牌。

总体来看,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生产基地建设成效较为明显,生产管理基本到位,茶青市场和加工厂建设开始起步,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着手谋划,生态茶产业体系正在培育形成。

任何一个产业的培育壮大既非一朝一夕之事,更非一蹴而就之功。我县生态茶产业的培育发展更是这样,特别是全县要在2013年完成共10万亩的茶园建设任务,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困难。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取得的成效固然可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暴露的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全县上下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切实加以努力克服和认真解决。

乡镇和部门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战略决策的力度不够,表现为在认识上只注重眼前利益,对生态茶产业发展没有长远眼光,在行动上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对生态茶产业发展支持难配合.协同难协作,导致抓生态茶发展的工作机制运行不畅,一些具体措施难以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发展生态茶产业的合力不大,力度减弱。

二是生态茶产业投产周期较长,产前管理投入大,部分茶农由于土地种茶后短期内没有收益,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而放弃所种茶园管理;公司或大户由于政府的财政贴息政策兑现不到位,加之银行贷款条件苛刻和其他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集困难,茶园管理滞后。

三是部分茶园虽已建成,一方面是由于发展过程中存在行政干预,一些茶农想退出,但难以找到企业或合适的大户接管,茶园流转困难。另一方面是已流转到公司或大户的茶园,由于涉及土地流转的面广.量大.时长.户多等情况,存在土地流转的流转费不合理和相关手续不尽完善的突出现象,为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是技术服务满足不了生态茶产业发展的需要,差距较大,一方面是全县茶叶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引进工作滞后;另方面是虽然全县聘请了54名茶叶生产辅导员,由于培训.管理.考核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加之其技术知识水平不高,指导茶叶生产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突出。

五是部分茶园即将投产,但茶青市场和茶叶加工厂建设滞后,茶农及发展茶产业的公司和大户对茶产业发展前景预期持悲观心态,影响了他们发展生态茶产业的积极性。

六是一些茶园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茶园管理劳动强度大.难度大。

生态茶产业发展客观要求必须将茶叶作为商品生产,因此,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壮大必然要求我们要抓生产之本,会加工之法,懂市场之道,擅经销之术,结合调研情况,调研组认为,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增强生态茶产业发展的信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实现规模发展,做实做大做强生态茶产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要加强乡镇和部门的统筹协调和任务考核工作,增强乡镇和部门工作责任意识,提高抓茶干部工作积极性;要加大发展生态茶产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生态茶生产技术教育培训力度,让参与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公司.大户和茶农特别是规划种植区的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茶产业的好处和难得机遇,充分了解生态茶生产基本规律,增强他们发展生态茶产业的信心和主体意识。

二是要认真研究促进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市场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使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运行,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抓好生态茶产业规划调整和优化工作,要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意愿,本着宜茶则茶的原则落实种植计划。

三是要充分发挥行政干预作用,整合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项目及资金,加大生态茶产业发展的行政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生态茶产业发展,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产业发展走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绿色生态化.加工规模效益化.销售品牌创建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促农增收.促财政增长的产业发展终极目标。

四是要加强茶叶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招引人才优惠政策,招录聘用或引进一批茶叶生产专业技术人才,抓好生态茶生产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生态茶生产管理质量水平,提高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生态茶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是要继续抓好茶园路.水等配套生产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

六是进一步抓好茶园投产前的管理工作,加强茶园管理投入,发展以短养长产业。

七是要加强茶园土地流转工作,建立符合各方权益的工作导向机制,指导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手续,建立相关档案。

八是要尽快统一规划建设茶青市场和茶叶加工厂。

九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商品茶市场调研,抓好销售环节品牌创建的基础工作,搞好商标.包装设计,加快生态茶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建设。

乡镇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尊敬各位领导:

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xx乡检查指导产业发展情况,是对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全乡产业发展情况向你们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乡情概况。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辖区国土面积251.95平方公里,全乡共有13个村委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末,全乡居民9913户,其中农业户数8807户;全乡总人口35746人,其中农业人口34860人,人口密度141人/平方公里;有耕地26483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76亩。

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小,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弱,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落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群众增收困难,部分群众尚未脱贫,少部分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市场体系不健全,城镇化水平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自我发展能力弱,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消费水平低,发展、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招商引资难度大,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普九”、小集镇建设方面的负债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滞后。

(二)发展状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党建领乡,生态立乡,基础稳乡,科教兴乡,产业强乡”的发展思路,全乡各族人民真抓实干,扎实,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774万元,比上年8865.58万元增908.42万元,增1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7万元,完成预算数259万元的126.3%,比上年235万元增92万元,增长39%;农村信用合作社各项存款余额2720万元,同比增长30.3,各项贷款余额2302万元,同比增长37.2;农民人均纯收入1536元,比上年的'1414元增122元,增8.6%。

xx乡境内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霜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平均在1250毫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由于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群众观念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十分困难。近年来,为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适宜区大力发展烤烟、泡核桃、茶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加快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

(一)烤烟产业。

始终按照“稳基础、建支柱、创品牌、增效益”的要求,逐步壮大“红大”种植基地,强化各项科技,增加投入,精心培育烤烟产业,使烤烟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坚决贯彻“双控两提高”方针,实行连片轮作,切实加强烤烟大棚育苗管理,严把预整地、移栽质量关。年,全乡种植烤烟6600亩,实现收购总产值1003.61万元。今年,全乡共栽种烤烟6700亩,指令性产量183万斤,预计实现收购总产值1050万元。

(二)泡核桃产业。

根据《xx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宣传泡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先进典型,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始终把泡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兴乡的又一支柱来培植。按照“合理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方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在田边地角、干沟箐边和荒山荒地种植向适宜耕地种植转变;把泡核桃发展作为家庭副业向培植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变;注重面积的数量型向高产优质的效益型转变。层层举办样板,以点带面,规模发展,到2006年底,全乡累计种植泡核桃9万亩,到2006年全乡共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泡核桃7.15万亩,提前一年实现了人均2亩的目标。其中,500―1000亩的连片种植有18片,1000亩以上的有3片。今年预计实现产量400吨,产值1000万元,户均收入达1135元,人均收入达286元。

(三)茶叶产业。

加快全乡茶叶产业化进程。先后完成华山茶场、小古德茶场、大比舍茶场、小比舍茶场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4100多亩。建成以德安阿比庄为中心的700多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同时,完成低产茶园改造3000多亩。2006年末,全乡茶叶面积达20680亩,可采摘面积17233亩,茶叶总产量79.8万公斤,实现茶叶产值1197.9万元。今年,预计全乡茶叶总产量80.6万公斤,预计实现茶叶总产值2760万元,仅春茶一项就实现茶农收入1520万元,最高茶农收入突破8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65元。由于茶叶市场前景看好,茶农种茶积极性空前高涨,县下达的1000亩低改面积和2700亩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叶面积,已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群众自主发展面积预计500亩左右。

(四)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

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效益”的方针,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发展条件,千方百计吸引外商投资。鉴于全乡境内林业产业开发空白和水利资源丰富的实际,近年来,重点突破,成功引进了投资1000万元的华庆公司茶叶生产加工台资企业、投资300多万元的xx乡林产品开发公司和投资200万元的马街河小型水电站。切实做好“安商”,着力解决引进的林产品开发公司原料收购、运输成本较高的发展“瓶劲”问题。根据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xx县松脂采割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乡可采割面积达1.5万亩,全面实现采脂预计产量600吨,产值360万元,仅松脂采割一项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00元。目前,全乡逐步启动了松脂采割。非公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2006年末,全乡个体工商户已达271户,从业人员350人,私营企业9户,从业人员202人,注册资金达860万元。投资13.6万元建成1个乡级农家店和21个村级农家店。2006年末,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1749万元。今年,预计增加1315万元。

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和实施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实施组。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四)与各项有机结合。

把产业发展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人均发展两亩以上的特色产业。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乡产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淡薄,存在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的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疏于管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投入。

由于乡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下步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方式,千方百计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组建产业协会,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抓好产业发展,当然在中肯定存在许多差距,敬请各位领导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把做好做实,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谢谢大家!

《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wrd。

蔬菜产业发展及批发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9蔬菜是新绛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委县政府依靠技术进步,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使之由过去季节性生产,发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温室”三结合的周年生产,其质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无公害蔬菜,温室、拱棚高效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县现有面积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万亩,拱棚8万亩,大田菜9万亩。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芦、冬瓜、韭菜、芹菜等十余个。分布在8个乡镇的143个村庄,占全县农村总数的65%;有3xx个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占农户总数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蔬菜总产量9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3.75%。在蔬菜生产户中,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达3000多户,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万元的达4000余户,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万户。

全县拥有6个各具特色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张、泽掌、泉掌为主的万亩无公害反季节双茬西红柿基地,以横桥、龙兴为主的万亩甘兰生产基地,以古交南片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以万安、北张为主的万亩黄瓜生产基地,以龙兴、横桥为主的万亩西葫芦生产基地,以鼓水流域为主的千亩莲菜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市场建设。全县目前运营着西曲、南李村、刘建、王守、北行庄5个专业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

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最早建设而且最大的市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场地硬化6万平方米,交易棚面积3500多平方米。市场日客流量达到3000人次,车流量1000多车次,日平均交易130万公斤,旺季可达300万公斤,xx年蔬菜产品远销内蒙、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等21个省市的200多个县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交易量8.6亿公斤,交易额8.2亿元,实现利税656万元,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发、装卸配货、冷藏储存、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市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50家鲜活农副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以及省政府“1311”调产工程项目。

新绛县绛州绿蔬菜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全县蔬菜生产、组织、管理、销售于一身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县城龙兴街125号,现有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注册资金15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238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就达15人之多。

公司下属“一园四站四市场”。“一园”即南李村科技示范园。占地6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四站”即古交、泽掌、泉掌、北张四个服务站。四个服务站涵盖了全县90%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域。在优良种子、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为蔬菜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市场”即古交镇南李村、泉掌镇刘建、泉掌镇王守、北张镇北行庄四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古交镇南李村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108国道南侧,占地35亩;泉掌镇刘建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西侧,占地42亩;泉掌镇王守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南侧,占地31亩;北张镇北行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北侧。

四个市场覆盖了全县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产区,年交易量63万吨,交易额7亿元。公司营销的无公害精品菜远销陕西、河南、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较为宽广的销售网络。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托关系,聘请张志斌等专家为蔬菜生产技术顾问,负责全县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公司与全县2xx多农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县蔬菜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公司组织牵头。

对联。

系的保护地蔬菜进行了无公害质量认证,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2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6个,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42.5万吨。

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绛州绿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绛州绿品牌被认定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公司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商贸先进企业”,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誉aa级企业”。

调查地点: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人民法院民三庭。

调查方式:资料汇总调查目的:因城市供暖而产生的纠纷越演越烈,供暖纠纷案件大幅激增,成为法院所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一类。供暖作为一项社会公用事业,维持着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由于供暖纠纷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要想妥善处理该类纠纷,还必须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供暖模式。因此,通过对供暖纠纷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的调查分析,来解决供暖领域尚存在的制度的缺失和法律的缺位的问题。

调查结果:在实习期间我有针对性的对在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法院办理的供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资料汇总:xx年铁锋区法院共受理供暖纠纷案件132件;xx年上升为206件,增幅56.1%;xx年更猛增到398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93.2%,与xx年相比增幅高达129%。近三年来,供暖合同纠纷案件成倍增长,我认为供暖纠纷案件激增现象的产生包括下面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因房地产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导致业主拒交供暖费。近年来,大批住宅小区建成使用,房地产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因利益不同存在多种矛盾,业主因此而拒交供暖费的现象非常普遍。

二、业主个人因下岗、失业等客观经济原因而无力支付取暖费,从而造成拖欠。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等社会低收入人群因经济拮据无力承担取暖费、而被供暖单位告上法庭,这类情况约占供暖纠纷案件的80%。

三、供暖单位供暖质量不合格导致用户拒交取暖费。例如住户室内温度不达标,没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温度标准、时间标准,所以用户拒交取暖费。此类案件比重很大。

职工下岗、分流,以及企业破产等变化因素,出现了无人交费,无力交费或者不愿意交费的现象,造成供热企业收费困难,致使供热单位被欠费拖累的难以为继。

五、用热方未及时变更供暖协议引发纠纷。这种情况主要包括三种因素。其一,随着公有住房制度的改革,部分用热单位对供暖费的承担方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用热单位与职工约定,职工承担一部分供暖费用,或是将供暖费用直接发放给职工个人,由个人直接交纳供暖费,单位不再负担该项费用。但是用热单位却未曾对原供热协议中供暖费的承担条款作出相应变更,使得自己仍然是供热协议的一方相对人,仍应对供暖费承担付款义务。其二,有些单位与供暖方签订供暖协议后,部分职工用户与该单位解除了。

劳动合同。

关系或调离本单位,而单位没有及时与供暖方就职工供暖费的支付方式等条款进行变更或解除,当供暖单位收取供暖费用时,又拒绝为该部分职工支付供暖费,从而产生纠纷。其三,有些单位职工购买了单位房屋的产权,但是未及时通知供暖单位变更供暖合同,造成用暖职工不知交纳,所在单位误以为职工已经交纳,而供暖单位等待用暖单位交纳的脱节现象。六、整体串联供暖体系使得不需集体供暖的用户失去选择权,导致部分用户拒交供暖费。目前的整体串联供暖体系,在技术上无法满足用户自愿选择的要求,在供暖费用较高的情况下,部分不需集体供暖的用户以拒交供暖费的方式表示抗拒,从而引发纠纷。因此,供暖方只有诉至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从而也就使得供暖费纠纷的案件大量涌现。因供暖合同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而一次诉讼或追讨只能解决之前拖欠的费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一个供暖季到来时往往会再次产生新的大量纠纷。

xxx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最近,市金融发展调研组就加快我市金融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了解了三个层面的情况:即本市金融发展情况、省内相关城市金融发展情况、省外同类先进城市金融发展情况。总体来看,当前我市金融业运行的态势良好,存在的差距不小,发展的机遇难得,做大做强的潜力很大。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一是银行机构逐步增多。目前共有9家市级银行业机构和592个银行业机构网点,从业人员7600多人。交通银行常德分行12月份即将挂牌成立,成为唯一落户湘西北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二是保险主体逐年增加。保险市场形成多元竞争格局,2015年末,全市保险主体28家,其中财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12家,中介公司2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21386人,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全市设支公司、营销服务部400多个,营业网点达到1000多个。三是证券机构从无到有。2015年泰阳证券登陆常德以来,我市证券交易机构从无到有,形成了方正、国泰君安、华融证券和海通证券4家证券交易部、5个营业厅、2个服务部的证券交易网络,从业人员近100人。四是其他机构逐步发展。担保机构达到8家,其中政府出资2家(财鑫担保、善德下岗失业担保)、民间出资6家(开源投资、住房置业、霖丰、华夏金山、易兴、圣安和xx县担保公司),共有注册资本39573万元。融资平台达到4家(城建投、经建投、非税局和土地储备中心)。小额贷款试点个数居湘西北之首,武陵双鑫、鼎城信和、汉寿红帆年内挂牌成立,注册资金8000万元。民间资本进驻典当行,骏鑫、天逸2家典当行注册资本金2600万元。

2、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一是银行经营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4.2亿元,同比增长20.6%;各项贷款余额322.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8%。存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居湘西北四市首位。二是保险业务收入实现突破。2015年,全市保费收入达到16.6亿元,2015年达到19.3亿元,2015年突破30亿元,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6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保险深度3%,保险密度509元/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证券交易比较活跃。到2015年6月,全市证券营业机构股民累计开户数11.96万户,其持有的证券市值和保证金余额总和达38.67亿余元,平均资产拥有量3万多元,显示出较高的投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市沪、深两市证券交易额335亿元,占湘西北四市证券交易额的44.5%。四是担保业和典当业有了初步发展。2015年融资担保余额约4亿元。市财鑫担保公司2015年开业以来累计为50多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3亿余元。

3、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全市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银行业方面:全市银行业机构适应金融业务综合化、金融交易电子化和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服务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各项贷款余额322.2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113.1亿元,年均增长14.6%,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6个百分点。保险行业方面:保险行业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赔付额度逐步加大,2015年、2015年、2015年赔付额分别为3.8亿元、6亿元、8.3亿元;积极开展水稻、棉花、油菜、育肥猪、奶牛等农业政策性保险,较好地起到了“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融资平台方面:截至11月底止,累计融资到位亿元,其中市城建投融资到位资金19.5亿元,市经建投到位贷款16.55亿元,市非税局从2015年至今累计融资36.37亿元,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城建投、市经建投拟发行30亿元公司债券,目前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全市金融机构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每年上缴各项税费过亿元,金融业税收成为地方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去年有4家金融机构进入全市纳税50强。保险公司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保险队伍70%来自下岗工人或失业群体。

4、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一方面,资产质量改善。目前,全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26.5%,比2015年末下降22.6个百分点,比2015年末下降49.5个百分点。4家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共剥离、核销100多亿元不良贷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1.8%。农发行在做好粮油储备、粮油购销贷款资金供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逐步开办商业性金融业务,并对39.8亿元粮棉油不良贷款进行了财务挂账。9家农村信用社兑付央行票据10.86亿元。2015年末,全市法人金融机构汇总资本充足率14%,比上年末增加1.3个百分点,高于8%的监测标准。另一方面,经营业绩较好。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效益连续4年保持盈利,2015年实现盈利6.4亿元,同比增加3.7亿元。在期货交割方面,金健粮油成为湘西北地区唯一的早籼稻期货交割库和菜籽油标准期货交割库,签订了10000吨早籼稻仓容合约。

客观地分析我市金融业发展,自己和自己比发展比较快,成效比较明显。但是,在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和先进地区、发达地区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总体水平上的差距。

从衡量金融业发展水平常用的金融相关比率(fir)、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两项主要指标比较分析,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有待进一步发展提升。从金融相关比率(fir)来看:金融相关比率即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2015年,我市金融相关比率为89.2%,全省为160.3%,株洲、湘潭、长沙分别为121.5%、135.5%、246%。这次考察的江西九江、江苏常州、浙江嘉兴三市分别为135%、212%、209%。北京、上海、杭州分别达到639%、436%、448%。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2015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含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为6.9亿元,占gdp的比重不到1%,而xx市约3.5%,全省平均水平在2%以上。xx市、xx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4%以上。杭州、宁波、厦门、绍兴等部分长三角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xx市、xx市、xx市分别达到14.2%、10.5%、12.7%。

二是机构网络上的差距。

目前,我市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规模偏小,辐射作用不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仅有9家,相对省内长株潭和岳阳、xx市比较,我们没有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先进地区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有14家,中信银行、南昌商业银行年底即将落户,九江商业银行去年在广东省主发起设立广东省首家、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并获准跨区域开设吉安分行,2015年末存贷市场份额居辖区内各家银行第一,被国家银监会评为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之一。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18家,村镇银行2家,保险机构40家,担保公司49家。xx市银行机构有17家,去年一年集中引进了兴业、招商、浙商、华夏等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有4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10家。

三是支持发展上的差距。

应该说,近些年我市经济发展与金融部门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金融支持地方发展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增速来看:近5年来,我市银行机构年末存款余额累计增长103.6%,而年末贷款余额仅增长25.9%(剔除剥离不良贷款后增长51%)。去年末,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6%、14.8%(按可比口径)。从单位gdp贷款占比情况来看:2015年末,我市gdp为1050亿元,年末银行贷款余额322.17亿元,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为30.7%,全省为62.6%,xx市、xx市、xx市分别为117%、38.4%、48.8%。xx市为48.4%,xx市、xx市分别达85.2%、88.4%,xx市高达211%。随着今年来国家金融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6月末,我市单位gdp贷款占比上升到78%,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超过110%。从存贷款比例来看:2015年末,我市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为52.5%。全省是64.1%,xx市达90.9%。xx市、xx市、xx市分别为53.7%、65.3%、73.4%。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可控比例在75%以内,进一步争取金融部门对地方发展的支持,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四是资本配置上的差距。

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本配置效率比较低。融资方式仍然以银行间接信贷融资为主,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较小。全市仅有2家上市公司,共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6亿元,实行保荐制后没有新增一家上市企业。xx市上市公司共有8家,募集资金42.5亿元,另有7家被列为省上市重点企业,其中3家已进入审查报批阶段。xx市上市公司有12家,募集资金110.02亿元,目前已报会审查待发行企业5家,在辅导企业10家。xx市共有上市企业15家,募集资金93亿元,另有3家企业已报会审查,5家企业通过辅导验收。xx市共有上市公司34家,目前还有20家企业已报会审查,27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全市各类创业投资公司达130多家。xx市上市公司达36家,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居浙江省首位、全国第二位。此外,我市非银行的融资体系,包括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等发展缓慢。投融资平台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融资平台仅有4家,城建投、经建投主要收入来源靠按工程量及土地净收益提取经费,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与公司资产总量不配比,难以形成企业经营利润,影响到公司信用评级和今后发展壮大;市城建投、经建投和非税局负债较多,融资需用今后土地收益来平衡,还款压力较大;融资平台与担保公司的互补性不足,无法满足为融资平台提供大额贷款担保的需要。

五是生态环境上的差距。

近年来,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全市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尚未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社会诚信意识还不强,少数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淡薄,恶意欠息和逃废债务,给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带来风险。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银行不良贷款率应低于10%。目前,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0%以内,我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6.5%(主要是前些年农发行和信用社不良贷款率较高)。xx市、xx市、xx市等城市不良贷款率普遍较低,xx市2015年末不良贷款率仅为1.8%。

二、目标任务。

当前,金融发展正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将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后几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降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准入门槛,推进银行机构扁平化压缩管理层次,支持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产品推广。可以预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国家对金融业的发展会更加重视,抓金融发展的力度会更大,各地金融发展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我们一定要抢抓时机、抢占先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金融业,提升常德金融发展的竞争力和优势,更好地运用金融杠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总的来看,加快我市金融发展应突出解决好机构不全、规模不大、支撑不强的问题。今后几年,我市金融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突出增加金融机构,努力扩大信贷投放,全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创造金融生态,把金融业发展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1.1.1区划概况。垣曲县又名舜乡,地处山西省南部,从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靠太行。县辖5个镇,6个乡,188个行政村,1277个自然村。全县国土面积达1620km2,辖区总人口为232500人,市区常住人口97300人,流动人口22300人。辖区东西相距最远65km,南北则为48km,总面积1620km2。人口密度约为143人/km2。

1.1.2地理与气候。地处华北大陆板块南面,鄂尔多斯地块和河淮地块接触部分的南方,中条断拱东北端东部,以黄河为界南面和河南省的渑池、新安县相隔。境内北高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中部则是垣曲山间盆地,呈现出马蹄形,同时北宽南窄,从北向南倾斜,连接黄河谷地北岸。整体海拔位于600~800m范围内。全境72.24%为山区,面积达1170.80km2;25%是黄土台原区、丘陵;其余则为洪积、冲积平原区。气候方面而言,由于是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天干旱多风,夏天多有偏南风雨量集中,冬天则盛行西北风少雪干燥,四季分明,春秋水分充沛。而垣曲,热量资源较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适宜很多农作物生长。

1.2.1垣曲县农业发展状况及经济地位分析从农业的地位来看,2011~2013年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在2013年较前两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基本维持在10%左右,全省维持在6%左右,垣曲县农业所占的份额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总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工业增速放缓所致。此外,近三年垣曲县农业增幅逐年降低,分别为7.3%、5.6%和5.1%,全省增幅基本保持在6%左右,可以看出垣曲县农业的总量虽然在增加,但增幅却在逐年降低,说明农业的发展速度要整体落后于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农业起着稳定农村、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其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垣曲的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要继续加大发展力度。从全县的财政收入来看,2011-2012年大幅增长,2013年出现负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5%。可以看出县财力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从而更好发展。

1.2.2垣曲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垣曲县已经形成了果、桑、畜、烟、菜、椒、菌、蜂八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但由于粮食面积过大,农业的增长效益不明显,农业的总体效益仍显不高,同时粮食种植面积过大、经营方式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彻底改变,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高端农业在整个农业中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全县农业“大而杂、全而小”,包含了传统农业的方方面面,经营分散、缺乏规划、效益不高的特点明显,规模化、园区化、集群化农业正处于形成阶段。所以发展优势高效农业,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发展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发展特优农业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1.2.3垣曲县农民收入水平分析。2013年垣曲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纵观发展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大;横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需要进行转型改善,具体的发展现状如下表。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其增幅基本与全省和全国同步。经营不集中和较低的'单位产值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仅仅能以农业为自己的基本收入来源。在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中,农业收入占了44.35%,外出务工收入占了21.65%,而农业收入主要来自出售产品收入。由以上分析可知,花大心思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重鼓励基地农业、园区农业和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才有可能达到农民收入到2015年和2020年的成倍增长,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的目标。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带动的作用角度而言,垣曲县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是典型的农业县。城镇化水平低下,使大量农村人口存在,一方面造成农村人口转移缓慢,收入难以大幅增长;另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规模集中受限,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如果加强推动县城扩张,建设中心镇区,则农村会受益。调查中,农村居民更多的愿望是能融入县城或中心城镇,对城镇化建设有迫切的要求,这对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实现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同步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

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条件分析。

2.1.1优良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垣曲县区位优越明显,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区域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矿产资源的丰富和集中分布,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再加上铜选冶炼产业、缫丝业、炼焦业、非金属矿制品业、黑色金属采选冶炼业、医药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建立,以工促农带动了特色农业发展。复杂的地形、气候和绿色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2.1.2便利的交通条件。垣曲县有便捷的交通,截止2014年,境内有长达78km的南同蒲铁路;纵贯全境的闻垣高速公路、省道王横线,还有侯马到焦作的公路干线、以及支线公路和多条简易公路,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循环体系,总里程达到1000km多。垣渑高速、晋运高速也处于前期筹建阶段。本县交通有南同蒲铁路礼———垣支线直通县城,闻—垣、东—济、北—赵、阳—店四条主干道与外接连接,东—济高速公路于2010年10月份通车运行。以县城为中心,与乡(镇)村之间村村通路已全部通车,交通十分便利。

2.1.4工业带动优势。垣曲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主要力量来驱动农业的高效发展,近年来工业产业的强力壮大,在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人口转移、增强县财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加快建设。

2.1.5政策优势。农村、农业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得到了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除了国家对农业进行大力支持外,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特色产业如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的支持力度。当下无疑是农业转型上档发展的重要阶段,煤焦、冶金、制造等领域的资金将会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全县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影响,进入农业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园区化、基地化和规模化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县委县政府明晰的发展思路以及强力的产业支持,将推动垣曲农业进入大跨越、大发展的新时期。

2.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传统观念较浓,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覆盖面较小。垣曲农业目前虽然引入了先进的装备,但仍沿用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经营,以家庭分散经营的“一户多业、一地多品”的现象非常普遍,缺乏精细管理和规模发展;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思路以粮食为主,阻碍了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比较效益因此得不到提升,农民很难实现增收。“果、桑、畜、烟、菜、椒、菌、蜂”八大主导产业在整个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过小,产业发展的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2.2.2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当下垣曲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如果想要实现再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近年来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进程在加快,但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而另一方面,虽然农产品在加工、储存、保鲜等方面进行了产业化的建设,但发展滞后,难以实现对整个农业的推动促进作用。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太少,导致很大份额的农产品难以完成转化增值,这大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必须努力改变。

2.2.3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业投入受比较效益和城市极化作用,无法满足农业的发展条件,这一点在垣曲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大量生产要素被工业所吸引,导致农业投入不足,农村年轻劳动力因此外流,最终留下从事劳作的劳动力最老高达80岁,50~60岁是主要劳动力。

2.2.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着土地流转整合的困难。由于以家庭形式分散经营是目前的农村经营机制,所以只有改变土地流转、改善经营方式才能发展区域的连片规模。而这在目前很难快速高效实现。最近几年有约400家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状态较好,但很少真正实现规范经营。自发状态下的农业,很难实现高度的资源整合。各村镇缺乏产业发展的科学定位,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xxx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兴起于上个世纪末。经过十余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具有8个加工系列和5个成熟经营模式的新兴产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达到了422个。其中,有4个、43个和81个企业分别成为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整个行业固定资产总额达135亿元,从业人数达到了3.3万人,加工的产品达10大类100余个品种,年加工能力超过了400万吨,产品在国内29个省市和国际20多个国家、地区的市场上销售,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销售额达到了448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仍达到200亿元。我市已进入到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大市的行列。

一、农产品加工业在稳定全市经济增长上拉力凸现。

从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大数据上显示,农产品加工业稳增长促发展上凸显出了4大拉动作用。一是改变了全市的工业结构,成为工业中最具活力的行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仅在3年内就增加了100余个,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占到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25%。农产品加工业近三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80亿元,占到了全市整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9%。农产品加工业创出的产值由三年前的200多亿元增加到500多亿元,占到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增幅超过了工业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中,农产品加工业的贡献率占到了30%以上。二是创造了税收,成为地方财政增收的一大来源。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属于低利润率行业,但它也给地方财政创出了可观的收入。据对xx县的宝龙饲料、福汇食品有限公司,xx市的金实集团、闾伊顺清真食品有限公司,xx市的达莲水产、锦州百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仁禾集团锦州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xx县的富民牧业、辽锦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等9个企业调查,每个企业每年缴税额平均都在200万元以上。其中,像达莲、通亚、金实等企业年缴税额都在400万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每年给地方财政带来的收入达5.3亿元,占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10%,对地方财政增收的贡献率占到了30%以上。xx市每年地方财政收入大体在10亿元左右。其中10%来源于农产品加工业,在财政收入增长中,农产品加工业的贡献率占到了30%以上。三是带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龙头。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促成了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方向上转变。在全市400余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粮、油、果、菜、畜、禽、奶、水产和林业等10大产业链,将全市80%左右的土地和农户吸引到了这些产业链上。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下,培育出了多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田大户,实现了农户与企业二次生产的对接,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百亿元以上。四是给农民创造出了就业岗位,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渠道。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除给农民带来百亿元的产品增收以外,给农民找到了一条就业的出路,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端起了新“饭碗”。据我们对全市百户企业调查,用工量少则200人,多则800多人,平均每户企业的就业岗位达300个。就业岗位的创造,给农民带来了增收。每位就业农民每年从企业中获得的收入大都在3-4万元左右,每户企业每年给当地农民提供的工资性收入少则在1200万元以上,多则超过了2000万元。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给农民提供的就业岗位达3.25万个,占到了农民就业岗位的`10%,给农民带来的工资性收入超过了10亿元。

二、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对百户企业调查中,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们发出一个共识,就是在我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空间较大。一是在上规模上空间较大。首先是农产品的资源量大,能给扩大加工业规模提供基础性保证。目前我市每年提供的农产品总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加上周边地区的输入,每年可供加工的农产品总量可达到1500万吨以上。如此多的资源,可为上规模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是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加工能力有限。目前,尚无一家企业成为国家和省级规模的企业。在422家企业中,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20户。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多而小的状态亟需通过上规模去改变。再次是投资的潜力和投资的积极性较大。目前有些行业在调结构中开始转向农产品加工业,一些民间资本也开始流向农产品加工业,他们都对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抱有信心。正在投资扩建中的xx市闾阳镇闾伊顺这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原是一个年屠宰、加工、销售1万头牛和10万只羊,年销售额为6800万元的中型加工企业。今年,这个企业新增投资4800万元,计划将肉羊的加工量由10万只扩大到70万只,企业扩大规模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可达到12亿元。凌海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生姜种植、收购、储藏、销售为主的企业。在一期工程完成10.68亿元投资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16.01亿元,建起了80万平方米的恒温储藏库。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8亿元,企业利润可达5亿元,税可超过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二是在上档次上空间较大。目前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大都为初加工产品,产品档次相对较低,实现的附加值较少。市场的需求开始由低端产品转向中高端,产品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量明显加大。特别是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提升产品档次的能力和条件。xx市的金实集团新上一个名为“道隐谷”的五谷粮健康食品加工项目,产品分为各种成份,各种口味,各种包装,适应各种人群消费等,产品销售价格比普通加工产品提高了3-5倍,并得到市场认可。xx县的五味福食品加工将不同豆制品和普通鲜蛋加工成风味特色的中高端产品,产品在全国大型超市上架销售,销售额实现了翻番。三是在市场开发上空间较大。我市的地方特色产品,特别是地理标志性产品,诸如花生、葡萄、杂粮、水产品等,在全国闻名,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强。我市有一批品牌产品,诸如五峰米业、百通食品、达莲水产、常兴葡萄等闯出了市场,产品销量逐年递增,消费需求明显增加。据20家具有品牌产品的企业反映,品牌产品的市场销量每年的增幅都在10-20%左右,每年都有一批新市场接受这些产品。除产品上具有开拓市场的能力外,我市的物流条件得天独厚,依托国家区域性节点物流城市这一区位优势,可将加工的产品输往全国各地。

对于上述这三大空间的利用,我们进行了模拟测算,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可扩大一倍,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可实现翻番。

加快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加快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羽绒服装业是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起步于年,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发展成为有大小加工企业100余家,加工点近500个,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羽绒服产量1500余万件,产值2亿元以上,税收200万元左右的强大产业,形成了以羽绒服装生产销售为主,印染、绣花、辅料生产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产品遍销全国各地,是转变单一的青石开采加工经济结构的优先发展产业。

近年来,我镇羽绒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较小。我镇羽绒服装生产企业虽然有100余家,但达到一般纳税人规模的只有紫云服饰等2家,工人最多的也只有260人左右,其它为个体工商户,工人大多在30人左右,少的只有五六个人。

二是产品档次较低。我镇羽绒服装产品以背心为主,面对中低档市场,出厂价格每件15元左右。虽然大多都注册了商标,但没有一个有影响的品牌,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

三是生产方式落后。我镇羽绒服装行业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厂房、仓库设在家中,几台机器、几个工人就是一个工厂。规模较大的也由于厂房和工人等问题,采取分散设点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点遍及全镇及周边乡镇和县区,安全隐患大,不利于先进工艺的实施和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在境内甚至无法找到一家有一定规模、较为正规的羽绒服装厂。

四是扩大生产困难重重。由于我镇羽绒企业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没有可用于进行质押的固定资产,无法获取贷款,企业很难做大。同时由于受场地、职工宿舍硬件设施等制约,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五是行业管理松散。我镇羽绒企业户数多、规模小,缺乏统一的行业协调管理,没有技术研发、原料采购、市场营销等行业服务组织,各自为政,相互竞争,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六是财政贡献率不高。我镇羽绒行业年产值2亿元以上,但财政贡献率却很低。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采取分散设点的生产方式,有的加工点在外乡外县,税务部门无法掌握真实的生产销售情况,很难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由于沿海等地区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给予较大优惠政策,许多产品进超市需增值税发票的企业都在外另设公司,导致大量税源外流。

1、产业链条完整,成本优势明显。我镇有羽绒服装生产企业100余家,绒毛加工、印染、绣花、辅料生产、包装等配套企业30多家,布料、羽绒等主要原材料也有固定的供应商,产业链条完整,生产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农村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方面,本次在于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培养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希望将来与社会沟通,更加顺利融入社会。

另一方面,本次是自己希望了解茶叶的生产管理的工作包括生产组织工作;生产计划工作;生产控制工作等。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得学生了解所在的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生产管理的主要模板.生产管理的目标.生产管理的方法.绩效考核和基本业务,从而运用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运用生产管理的理论以及借鉴国内外企业相关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问题分析,对策及可行性建议。

1.优质茶叶栽培。

自然条件最好在山区丘陵,有一定的坡度,排水条件好,需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而大棚覆盖栽培是今年来为满足早生名优绿茶市场需求,促进提早茶芽萌发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其优点是能明显改善茶园小气候,使棚内增湿增温。茶树树冠培养与修剪使茶树改变原来的自然生长状态,形成良好的树冠,更新复壮生长势,促进新梢生长,调节光照条恶件,除去病虫枝叶以及打破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平衡等,通过修剪实现茶叶的高产优质。肥料是茶叶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应该经济,合理,科学的施用肥料,做到因时,因地,因茶树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施肥方法,达到施肥的最大效果。

2.机械化加工。

名优绿茶加工的基本工序可分为: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毛茶整理等六个基本工序,每一种名优绿茶都离不开这六种工序的作业原理,所以名优绿茶种类繁多,有条形茶,扁形茶,针形茶,卷曲形茶和球形茶等,而应用机械加工制作,使用的机器设备种类形式也较多。

3.茶叶包装和贮藏保鲜。

包装是促进销售的工具,优良的包装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不单要研究包装的形式,还要研究包装的策略。包装的功能有保护,美化商品,促进销售,增加利润,便于携带,贮存和运输等,在营销中占重要地位。名优绿茶是含有较高的生化成分,受环境条件影响,名优绿茶的品质变化比中低档查更加激烈,而国内外实践证明,采用低温冷藏是解决茶叶保鲜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作为一个学习工商管理的大学生,平时在学校学习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很难与实践挂钩,而暑假期间的生活就像一块试金石,它检验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同时,也将我学校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践生活中。我觉得这关系到我们将来能否在社会中立足,迎接这个充满机遇与竞争的社会。

在社会实践中,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人际关系,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无论做什么事,离不开人际关系,而我认为创业就是一个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过程,因此,在大学期间我们就应该开始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使我们能够拥有更早的起步。

当然,在过程必须需要认真与努力的态度,热情与激情的兴趣,这样才能在的过程学到一些知识和经验。

橡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充分开发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既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强县富民的目的。尽管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发起步慢、基础差,但也拥有许多发展优势和机遇,只要我们找准优势,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完全可能把它培育成一大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是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资源在我县境内广为分布。据1984年全县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县共有1082种中药材,分属253科,其中植物类药材950种,动物类124种,矿物类8种。但全县开发利用的中药材只有30种左右,仅占中药材种类的3%,全县理论年采药量可达1000吨左右,实际采药量仅占10%左右,大量的中药材任其自生自灭,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二是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我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6度,全年无霜期301天,年均降雨量1264。5毫米。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全县森林总面积达24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2。8%,是野生中药材生长的最佳地方。由于我县气候独特,出产的中药材品质较好。据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反映,该公司从会同收购紫珠加工的浸膏正品率高,而从江西等地收购紫珠加工的浸膏正品率低。

三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化学药物副作用大,容易产生抗药性,而天然药物因副作用小、疗效独特、价格低廉而倍受国际制药工业的关注。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下,国际医药界正在进行一场“绿色革命”,以天然药物标本兼治为特点的中医药在国际医药界愈来愈受到重视。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国人药品消费中有40%是中草药,国际草药市场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天然药物已占约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世界天然药物年贸易额150亿美元,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健品成交额300亿美元,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仅10亿美元,占3。3%,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比尔。盖茨曾经预测:“在硅谷之后,21世纪的朝阳产业应在生物医学领域。”专家分析,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保健防衰老、可研制美容香料制品和提取抗癌物的中药材前景将更加看好,如红豆杉、银杏叶等。

四是发展基础十分良好。自1959年以来,我县相继引进培育了一些中药材品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最高时达到了1万余亩。但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后,由于中药材分散到户种植,经营粗放,管理不善,导致种植面积锐减。到1988年,全县仅存1000亩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药材市场价格的回升,我县部分乡镇群众自发种植紫珠、百合、天麻、鱼腥草等中药材,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特别是一些乡镇和农户看到了中药材的广阔前景,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甜头,进一步加快中药材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如金子岩乡提出“种植中药材,致富金子岩”的口号,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目前全乡已建立百合生产基地500余亩。另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县广大科研人员在中药材开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曾德蓉等人研制开发的“棘托竹荪”填补了国际科研领域在这方面的空白,其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开发的“竹荪酒”获得国家专利,被列入全省“星火计划”进行开发。

五是发展机遇十分难得。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我国在药业方面最有希望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是中药。特别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生产”的趋势日益明显,许多国外天然药物和保健品生产厂商纷纷到国内药材产地寻求合作,利用药材产地的道地性状就地加工和外销,形成海外市场的原料、半成品加工基地及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时,怀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中药材基地,发展医药工业,打造湖南西部“药谷”的新思路,正清、正好、天龙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的中医药制造企业群正在崛起,为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加上农业特产税取消后,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

二、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当前,发展中药材产业虽然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一些制约因素仍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客观障碍。

一是市场份额有限,价格易波动。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货紧则价扬,种植过多则卖不出去,且没有其他用途,药价变柴价。据有关专家介绍,市场对药材的需求是有限的,其总量只有粮食作物的0。1%、水果的1。4%、蔬菜的0。28%,如人参年需求量约1800吨、当归1200吨,多了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如果不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盲目跟风种药材,就很容易遭受挫折。如20世纪90年代初,我县天麻生产曾经十分红火,年产量高达50吨左右,以生产天麻为主的团河镇盛储村一度成为全县的“首富村”。但后来由于天麻市场价格暴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骤然下降,到如今只能小打小闹,“首富村”也风光不再。

二是加工滞后,销售不畅通。我县中药材加工业几乎空白,上世纪90年代前后,我县曾开发出市场十分看好的竹荪酒,县医药公司曾兴办过紫珠加工厂生产紫珠浸膏,但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而停止生产。目前大部分中药材经过简单烘烤后以干品的形式进行销售。从市场营销情况来看,全县中药材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团河中药材市场才起步规划,没有实质性进展,除县医药公司收购一部分中药材外,大部分由农户自产自销,通过药材商贩卖往外地,年销售量约100吨左右。可以说,加工滞后和销售不畅已成为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是技术要求高,质量难保证。中药材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地理、生态等因素如纬度、海拔、地形地貌、光照、气温、土壤和降水等对中药材生长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不按照技术要求随意种植,可能导致“桔生淮北则为枳”,既影响品质,又易遭到病虫侵袭。中药材对栽培技术要求严格,特别是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试行,对中药材生产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对达不到gap要求的,不能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生产的`药材就是废品一堆。同时,中药材抗病虫性较差,极易受病虫害侵袭,加上我县农户一般都把中药材作为农作物生产的“附带物”进行栽培,凭经验管理中药材,有的产量很低,有的品质达不到要求,有的甚至产生变异,品种退化严重。

三、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中药材生产虽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但只要加强组织引导,加快加工销售,加强技术服务,这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加上我们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和优势,总体上看,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利大于弊、优势胜过劣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当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加强宏观引导。要充分认识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形成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强大合力。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好发展规划,引导群众根据规划发展生产。要针对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认真研究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大力扶持和培育种植大户、重要基地与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特别是项目工作要向中药材产业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上来。

第二,要加强基地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基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县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形成湘西南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要把壮大中药材产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并把发展中药材产业纳入各乡镇产业结构调整考核范畴,特别是要在金子岩、团河等传统药材乡镇形成“户户种药材,村村闻药香”的格局,不断扩大药材种植面积。要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地入股、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促进适宜种药材的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典型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入中药材开发。

第三,要突出加工增值。搞好精深加工既是保证货畅其流、降低农民风险的有效举措,也是加固中药材产业链条、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怀化已有几家医药龙头企业,但我们仍要把引进自己的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争取引进一家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并大力推行企业(工厂)+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通过利益纽带,为企业建立稳固的中药材原料基地,同时也降低群众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市场风险。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中药材加工附加值。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精心培育会同中药材产品品牌,切实扩大知名度,特别是对由我县科研人员发现的棘托竹荪,可考虑向工商部门申请证明商标,以便通过证明商标将其做大做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进而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第四,要强化优质服务。一要加强信息服务。帮助群众研究市场行情,引导他们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尽量减少药材种植的盲目性。二要加强技术服务。中药材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环境、气候因素、采收、施肥要求严格,技术含量要求高,必须根据不同生长特性进行种植和管理。我们要按照gap的要求,积极选育和引进抗病虫品种,推广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实施规范化栽培管理,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特别是栽培过程中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尽量采用生物技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保证全程无污染,提高药材质量。三要加强销售服务。

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兴产业悄然而起。文化产业当之不愧的成为了发展最快的。当代国际的综合国力,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力的重要因素。那么你对万州企业的文化产业的了解多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万州企业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引言: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代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我区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可以说还刚刚起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显得非常弱小。

笔者作为万州区三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班的首届学生,为巩固自己的专业,也为了解万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做了此次调研,先将调研情况即万州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报告如下。

一、文化产业定义。

文化产业,简单地说就是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即以产业化的形式来进行文化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它是一种从文化事业脱离出来的产业。根据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延伸层”三个层次的划分,文化产业包括了相当庞杂的门类,涉及十分广泛地产业领域。因此,我们需要对各类文化产业进行类别的划分在进行研究。从产业类别特征及其重要的地位来看,我们可以把文化产业划分成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产业、音像产业、网络产业、广告产业、旅游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九大产业。下面笔者就从这九个方面来汇报下万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图书出版业。

图书出版业,泛指从事书刊、图画等的编辑、印刷、发行等生产工作的事业。图书出版的主要领域是出版社、制作、发行渠道和零售书店。从调研中笔者发现,在万州图书出版业相当滞后。根据图书出版业的定义来看,万州区正规的出版社只有三峡出版社一家,而万州的图书出版业目前能看好的只有零售书店。

万州区附近书店(笔者实地调研所得):

书店名。

位置。

万州区功成医学书店。

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

知堂音像书店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

华顺希望读书社。

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

三人行书店。

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

新兴文具书店。

重庆市万州区太白路。

在这些书店中多以销售教学图书为主,综合性稍强的书店也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家(如新华书店、万卷堂)。

(二)报刊业。

报刊业,泛指通过报纸和期刊的发行和广告业务获取利润的事业。在万州区正规的报社只有一家,万州日报社,下有万州日报,三峡都市报。《万州日报》是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机关报,由重庆市万州区委主管主办,创刊于1950年5月15日,坚持正确导向,服务大局,立足城市,辐射农村。原名《万县日报》;三峡都市报社(原万州日报社)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高扬改革、创新的旗帜,伴随着时代的鼓点前进,已形成一报一刊一网(《三峡都市报》、《西部观察》杂志和三峡传媒网)及三峡传媒集团等多个经营实体的发展格局。除此之外,万州还有一些小报社。

万州报社的数量和质量与万州发展经济发展现状不成正比,存在滞后趋势。

(三)广播影视产业。

广播影视业,指电视、电影、广播等从事音、影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行业。万州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还是比较可观的。万州广播电视台是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整合原万州电视台、万州有线电视台、万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的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现有职工500多名,采、编、播、技等各类技术人员200多名、下设行政管理机构有:办公室、人力资源中心、计划财务中心、事业发展部;宣传业务机构有:总编室、新闻中心、社交中心、广播中心、广告中心、广播电视报;公共事业机构有:技播中心、后勤中心;产业经营机构有:网络传输公司、事业发展公司等。另外,电影产业在万州发展也很迅猛,现在万州有三峡影都,万州大礼堂,保利万和,国际影城,万达影城等几大电影院,还有一些小影院,每年的营业额相当可观。

(四)音像产业。

音像产业,是指将声音信号或者声像信号复制到特定的物质载体上,以商品的方式进入消费领域获取利益的事业。据笔者调查,万州此产业目前只有音像制品零售这一种,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一产业在逐渐走向衰败。

(五)网络产业。

网络产业,是指利用包括英特网、移动手机等新兴技术为平台传播信息和创造娱乐的事业。目前,万州网络普及面极广,但主要用于广告服务和生活娱乐。现在万州还没有网络游戏开发、网络技术开发这样的网络产业。

(六)广告产业。

广告业,是指通过广告策划、设计、制作、发布、调查、效果评估等方式获得利润的产业门类。在万州,广告业发展在近几年来较快,例如近年来广告公司林立万州,笔者了解到的有成长广告,潮峰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华洲广告有限公司,天长广告有限公司,百安广告有限公司,重庆金昊广告有限公司,重庆金庆广告传媒有限公司,重庆港源广告装饰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豪派广告公司,重庆市兆丰广告装饰工程公司等。这些广告做平面广告的公司较多,立体广告的比较少,车载广告的多,媒体广告也比较多。另外,在万州市区见到最多的就是有关房地产的平面广告,这种平面广告做工精致,耗费材料巨大,造成环境破坏也相当明显。

(七)旅游产业。

旅游业,是指利用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观等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并获取利润的事业。万州位于长江岸,与湖北利川相接,拥有相当丰富旅游资源,如烈士墓、太白岩,西山公园,青龙瀑布,西游洞,罗田古镇等。万州是最大的移民城市,移民文化及其明显。但是现在万州的旅游发展不敬人意,游客来万州除了游青龙瀑布,西游洞等景点外别无去处。另外,万州旅游产业融入的饮食文化不很明显,比如人人都知道万州烤鱼,但是万州旅游承接点很少有地道的万州烤鱼店;还有万州的牛肉干,在没有被旅游所吸引;谭木匠与旅游的结合度也不够。总的来看,万州旅游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景点开发力度不够,很少能吸引外来游客;

2、基础设施不完善,承接旅游的能力不够;

3、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不够,拉动不了当地经济发展。

(八)艺术产业。

艺术产业主要包括艺术品经营业和演出业。万州演出业基本归为初始阶段,原因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承接演出的地点有限。但是近年来万州也承接过一些当红歌星的文艺演出,规模都不怎么大;另外,万州本地的一些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也的得到了保护并逐渐走上表演舞台。例如,万州土家族的摆手舞,杂技等。万州的艺术品产业也有所发展,就拿万州名片谭木匠来说,它已经从一个功能性的梳子,发展成为具有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九)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指一种娱乐消遣活动或需体力、与智慧与技巧的比赛或竞技,通过消费的形式推销到市场并获得利润的事业。万州体育事业在近几年发展之快,就拿体育产业中的服装产业来说,匹克、361、安踏、鸿星尔克、耐克等体育品牌的服饰卖的相当火爆。随着近年来,各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体育器材在万州也卖得相当不错。

(一)文化产业问题:

纵观万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万州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资源利用不充分,万州有很好的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万州的旅游资源、万州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因地缘优势而特有的移民文化资源和它的区位优势。向万州这样远离主城的三线城市如果不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将万州的优势文化产业发展起来。那么它的文化产业将始终滞后于其他地区。

4、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万州的旅游业中,这一点体显得尤为突出。万州旅游业只限于旅游的开发,却很少注意将万州的地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没有形成产业间的协同发展,这也就形成了万州地区文化产业畸形发展的原因。如果万州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带领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优越于现在的状况。

(二)应对措施:

1、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万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那么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因为政府可以在政策上,资金上等方面给予文化产业很大的帮助。

2、引进文化产业人才,要引进人才首先要留得住已人才。留住一个人才,首先你要给人才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再者,当地政府的提供一些优越的条件吸引人才;最后,要给人才自我发展的的空间。

3、走与高校联姻发展模式,在万州高等教育学校首数三峡学院,万州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与三峡学院实现联姻模式来实现。文化企业给三峡学院学生提供见习岗位或者提供就业岗位,学校给企业输入新鲜的血液和新思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很多具有创意思维,这些思维在大学生里尤为凸显。

4、利用好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一个民族旅游胜地。万州有26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民主散居的地区之一,民族文化极其丰富,尤其是土家族文化。例如在万州很多地方都有土家风味餐馆,或者酒楼,这说明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在万州得到发展,但是这些也只有万州当地人比较熟悉,而外地游客不是很了解,这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利用不到位的现象。

四、结论。

笔者认为,万州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先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有两点原因:

2、旅游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人们产业,它集休闲娱乐于一体,可以带动当地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发展体育产业主要看好的是万州的新体育馆,这个体育馆可以容纳两万余人观看比赛,而且可以承接国家级单项或省级综合性体育赛事。重点发展这两大产业,然后带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万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11月10日。

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少数民族“知识经济”的产业化;但同时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必须同经济发展相协调.本文是作者在参加“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文化模块)”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案例的分析总结,研究了滇西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问题、发展重点、政策对策等.

作者:左停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000刊名:学术探索pku英文刊名:academicexploration年,卷(期):“”(1)分类号:g03关键词:滇西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茶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按照大会安排,我代表**县茶业协会向大家汇报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工作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茶园面积12.34万亩,有机茶生产面积2.96万亩,从事茶产业生产的茶农6万多人。全年产茶1.72万吨,产值6.56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385吨,产值3.765亿元。茶产业是我县农业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之一,已成为我县惠及面最广、产业化程度最高、稳定性最好的富民产业。近年来,**县茶业协会较好地发挥了指导、协调、服务、沟通、监督的职能,为我县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围绕茶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调研献策工作。我们始终把调研献策作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选题,就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研,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协会会同**茶城管委会联合组成调研组,围绕加快**茶城建设课题开展调研,撰写了《关于加快**茶城建设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强领导、合理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强化市场品牌建设等5个方面的建议。县政府专门听取了协会有关调研情况的汇报,并对调研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协会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县政府的采纳,有力推动了**茶城的建设。为进一步挖掘茶文化,推动茶业经济发展,协会组织开展了白姆乡水阁村古茶行专题调研,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了古茶行的历史和现状。与此同时,协会还专门组织到磐安县玉山古茶场考察学习保护和建设经验,提出了茶文化挖掘与旅游宣传相结合、与茶叶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思路建议,并得到了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

二、坚持以会员为中心,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协会始终把服务作为立会之本,坚持以会员所需,尽协会之能,创新方法,努力为会员提供服务。一是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协会创办了《**茶业信息》刊物,及时向会员发布行业信息,共已刊发13期。同时,结合召开理事会、会员大会通报茶叶行业最新动态以及政府扶持政策。二是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协会采取以会带训、邀请专家上课、赴外地考察等形式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如今年6月,全省红茶加工技术培训现场会在我县举办,县茶业协会组织会员听取专家授课、实地参观,努力促进了我县红茶加工技术的提升。为培养茶文化人才,县茶业协会先后会同县农业局、县总工会等单位举办了2期茶艺师培训班,共培训茶艺师70多人。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活动12次,促进了茶叶技术的推广,提升了会员茶叶生产的技术水平。三是提供考察展会服务。县茶业协会先后组织理事到台湾、福建安溪、安徽皖南茶区、四川成都茶区以及我省嵊州、新昌、安吉等地考察,学习外地经验。会同农业局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会茶事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北京国际茶叶展、浙江省・静冈县绿茶博览会、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华市万人品茶大会等展会共12次,使会员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加强了我县茶叶企业的对外交流,提升了我县茶叶的知名度。在各类展会上,我县共有14个茶产品获奖。四是提供经营管理服务。为促进茶城有序经营,协会会同县农业局、茶城管理办公室召开了茶城经营户代表座谈会,鼓励各经营户诚信依法经营,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五是积极为会员排忧解难。春茶生产期间,很多会员反映用电紧张,协会立即向县政府反映,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及时解决了企业用电问题。一位理事在组织员工采茶运输鲜叶时不幸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协会迅速召开理事会,共捐款162200元,帮助他渡过难关。同时,邀请县交警大队民警给会员上安全教育课,引导茶企业增强安全意识。近年来,协会共为会员解决各类难题20多件。

三、积极配合参与中心工作,增强了会员的大局意识。一是积极参与做好重大茶事活动筹备工作。先后参与了中国(**)国际有机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更香杯”武阳春雨炒茶大赛、中国・**首届名优精品展销会、“武阳春雨”万人品茶活动、中国**国际养生博览会、“武阳春雨”杯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茶产业发展研讨会等重大茶事活动的筹备工作。每次活动中,协会做到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按照分工认真完成任务,确保了活动的圆满成功。二是积极配合县农业局做好“武阳春雨”参评省十大名茶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协会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沟通协调。经过考核争取,“武阳春雨”成功蝉联,成为金华市唯一入围的茶叶品牌。三是认真配合做好茶叶品牌管理工作。协会按照**县“武阳春雨”茶商标管理办法,积极做好“武阳春雨”茶品牌日常管理和新加盟“武阳春雨”茶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核、报送等工作。清溪茶业专业合作社、叶常香茶业有限公司、嘉南香茶业有限公司先后被批准加盟“武阳春雨”,“武阳春雨”品牌茶企业从七家发展到十家。县茶业协会还与县农业局联合开展“武阳春雨”茶质量抽查活动,有力推动了茶叶质量的提升。

四、精心设计宣传载体,提高了**茶叶的知名度。一是邀请媒体开展集中采访宣传。协会积极参与更香公司邀请的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浪网等在京主流媒体来我县开展了以“探有机茶乡、寻低碳茗香”为主题的采访活动。活动期间,媒体记者实地考察了有机茶园、鲜叶采摘、春茶加工生产流程,举行了以有机茶产业的低碳发展优势为主题的座谈会,有效提高了**有机茶的知名度。二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宣传。协会领导先后多次参加省内外茶协工作交流会,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努力当好宣传员。三是多形式开展茶文化宣传。县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充分利用协会与研究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优势,积极开展茶文化宣传。先后组织开展了茶文化“四进”活动,与县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更香杯”茶文化全国征文大赛,在当地媒体《今日**》开办了《**茶文化》专刊,促进了茶文化的宣传普及。四是加强媒体宣传。充分运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开展宣传。近年来,共在县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刊发新闻稿件90多篇,提升了**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着力提升素质,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协会理事会十分注重政治理论、科技、行业知识的学习,通过以会代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协会组织全体理事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举办了茶产业专题研修班,通过听报告、实地考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事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了协会会长会议、理事会议、会长重大事项沟通联系等制度,推动了协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积极改进理事会议形式,围绕议题,把会议开到企业车间,提高了会议效果。俞学文会长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首都杰出茶人。四是加强协会党建工作。根据县委两新工委的部署,建立了协会党支部。支部建立后,积极完善设施,创建了党员活动室,进行了规范化布置,并积极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被评为全县新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协会工作得到了上级协会的肯定,协会被省茶叶产业协会评为全省茶叶行业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原省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茶协名誉会长许行贯,原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鸿道等领导先后来**考察,对协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也深深感到,**茶业协会的工作与兄弟县市协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离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会员期盼仍有不少的距离。我们认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如何抓好服务,不断提升协会服务质量。要认真总结协会服务工作的经验,查找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要在做好传统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拓宽服务的.领域。要把上级行业协会、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会员需求相结合,围绕服务多听意见,做到问需于会员、问计于会员,不断增强协会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真正使协会成为会员之家。

二、如何抓好调研献策,努力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要继续发挥协会联系广泛,信息畅通的优势,开展建言献策。要精心选题,围绕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广大会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要注重调研方式方法,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力求做到摸清情况,找准症结,提好建议,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有价值、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共同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三、如何抓好重点,提高协会服务中心工作和宣传的能力。要不断增强协会的中心意识、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做好在**举办的各类重要茶事活动,对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做到积极主动,尽心尽职,努力完成。要把扩大**茶叶知名度,提升“武阳春雨”品牌作为协会推动**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精心设计宣传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活动,组织媒体采访、参加各类展会、开展协会对外交流,编印宣传册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努力为**茶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当好宣传员。

四、如何抓好基础,不断提高协会自身素质。要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继续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理事会成员和会员学习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要积极改进作风,通过走访,问卷等方式,多征求听取会员和对协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改进协会工作。要建立健全协会各项制度,推进协会“三化”建设。要加强协会与兄弟协会的联络联系,相互借鉴工作经验,提高服务的水平。要主动邀请县领导和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理事会,到协会指导工作,积极为协会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为协会增添新鲜血液,增强协会活力。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蓬勃发展的**茶产业为**茶业协会履职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将认真学习这次会议上交流介绍的各地先进经,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茶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三、五吨,小的只有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个别品牌外,尽大多数茶叶品牌着名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本钱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委曲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

2、茶园经营分散,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部分茶园直属村级集体所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大多在5年左釉冬由于承包期短,导致承包者存在短期行为,没有长远计划,茶园治理粗放,导致茶园老化。大部分村级茶园随山林责任制分茶到户,户均有茶园,承包户或自行加工茶叶,或出售鲜茶叶,由于茶园面积小,农户治理不重视,难以保证质量。

3、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产量较大的珠茶、蒸青茶多以出口为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销售、定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司、外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是纯粹的初加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名优茶,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人情茶、关系茶、礼品茶、扶贫茶为主解决茶叶销售题目,基本拘于本地市场,鲜有销往周边地区,难以辐射到大众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我们通过网络调查我市名优茶在全国各大茶叶市场和全国最大茶叶流通企业天福团体的上柜茶叶情况,基本上见不到我市瀑布仙茗等名优茶的踪影。

4、工艺水平落后,产品品质较差。从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讲,我市大多数制茶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是较为落后的,这是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珠茶加工企业普遍环境较差、设备落后,加工标准不严,一旦受到国际市场动荡或欧盟对进口珠茶严格执行检测标准,整个珠茶产业就受到重创。名优茶生产企业缺少大型冷躲库等必要的蕴躲设备,生产工艺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在采摘、摊青、制作等一系列关系到产品品质的环节仍较薄弱。如由于加工机械的原因,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瀑布仙茗在外形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影响市场竞争力。

5、监管不够到位,产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有关部分对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缺少指导,较重视新品种改良、引进等前期工作,忽视对产中和产后的监管指导,对合作社的规范建设引导不够,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茶叶企业联合组团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多家茶叶生产合作社、茶叶协会,如瀑布仙茗协会,会员可以共同使用品牌,理论上虽有一整套的品牌治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个别会员茶叶产品质量低下,严重影响品牌整体形象。新昌县花20多年时间集策资源发展大佛龙井和宁海县花时间集策资源打造看海茶的做法,值得我们鉴戒,如今大佛龙井和看海茶的产销规模及市场覆盖面已远在瀑布仙茗之上。

对策建议。

1、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要研究制定《余姚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及其茶叶公司配套扶持政策,明确今后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设立随财政可用资金增长的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并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努力使我市茶叶产业向着茶树良种化、产出高效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进步名优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扩大市场覆盖面,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化茶园,基本实行茶园标准化治理和机械化作业,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2、完烧瑰制机制,进步茶叶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一要制定扶持措施,鼓励茶叶企业或茶叶经销户往外地特别是全国区域性茶叶市场开设专门销售我市名优茶的专卖店、直营店、经销店,并在市农批市场专设茶叶交易区,将专业市场、贩销队伍、驻外窗口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二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联营、合作参股、控股、茶园经营权流转、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龙头企业或经营团体,发挥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使茶叶生产经营向团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一个品牌1家企业或1个团体运作的局面。三要鉴戒新昌等地与天福团体(国内最大的茶叶连锁经营团体)和北京老舍茶馆(全国最负盛名的茶馆)合作的做法,千方百计使我市名优茶进进茶叶消费高端市场。

橡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xx市230万农村劳动力,输出总量即达147万,单纯依靠量的增长已难支撑劳务产业持续发展;在风云变幻的经济大潮中,助推劳务产业提质转型,实现“内涵式”发展取代“外延式”扩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带着问题和思考,近日,专题调研了全市劳务产业发展情况。随着调研的深入,逐步形成了“输出回引并举,就业创业并重”发展劳务产业的共识。

一、总体判断:我市劳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过程。

xx市人口多、耕地资源少、生产条件脆弱,顺应潮流发展劳务产业,既是理性选择,也是务实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把发展劳务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惠民工程来推进,统筹城乡的攻坚工程来突破,区域振兴的人才工程来加强,在做大输出总量和增加劳务收入等方面,成效非常明显。

(一)竭力做大输出总量,放大劳动力资源优势,工资性收入成为富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1—6月,全市共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47.3万人,同比增长3.4%;实现劳务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7.5%,占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额的69.6%。

(二)竭力保持劳动力竞争优势,因势利导抓服务,劳务输出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深化政策、维权、创优就业环境、打造劳务品牌等多项服务措施,搭建信息交流、合资合作、化解矛盾纠纷和社会救助平台,保持了我市劳动力的整体竞争优势,取得了流入企业、外出民工、留守家属“三满意”的社会效果,确保了在经济危机迫使社会劳动用工锐减的大趋势下,我市劳务输出形势的总体稳定。截止6月底,全市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仅比底减少0.3万人。

(三)竭力服务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筑巢引凤”固根基,返乡创业人员成为助推资阳跨越发展的“生力军”。发展劳务产业,不仅带回了大量资金反哺新农村建设,更重要的是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推动了内地和发达地区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市场要素的整合。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5753名返乡人员回乡创业,共创办企业4081户。其中,特丽达集团董事长戴青松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创业之星”。

二、客观审视:我市劳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直面问题自我完善的过程。

发展劳务产业,具有时代性、阶段性、地域性等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发展取向、突破重点和方法措施,用发展的眼光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因时因地加以动态调整。

(一)注重输出总量的增长,提高劳动力素质有待加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劳务输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输出到有组织输出等一系列转变,“数量型”增长特征突出。随着全国经济结构“提质转型”的加速,“数量型”增长的劳务输出模式既具有不可持续性,也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不相适应。从目前劳务输出的结构看,“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劳动者总量较小,“灰领”多“白领”少“金领”更少,使我市劳务输出在经济结构转型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各类培训资源“零散杂乱”,缺乏连续性,亟待统筹整合。

(二)注重就业输出服务,维权服务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劳动用工重点企业的对接合作,开展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组建农民工工会开展互济互助、组建协会开展行业自律等系列服务活动,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成效突出,输出通道比较畅通,维权服务有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情况看,拖欠民工工资、工伤纠纷等方面的劳动侵权事件仍时有发生,面向农民工的医疗、养老、工伤、教育等保障制度建设仍然滞后,针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社会关爱行动还比较薄弱,需要从机制建设着手寻求突破。

(三)注重劳务输出的顺向流动,引导回引创业的逆向流动有待加强。我市作为全省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市,推动劳务输出的顺向流动,扩大输出总量一直是各级政府的主攻方向,且成绩斐然,但在积极引导民工回乡创业方面还比较滞后,突出地表现在关注个别成功人士多关心“白领”阶层人士少,尤其是面向有一定积累、有一技之长、有回乡创业意愿的中小投资者的`针对性服务不够,实现由“劳务输出大市”向“自主创业大市”转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三、前景展望:我市劳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加长短板提质转型的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迫使劳动用工结构提质转型。当前,劳动用工市场正处于由“生存型就业”向“创业型发展”、由“体力劳动型”向“知识技能型”变化的拐点,顺应这一发展变化,当坚持“输出回引并举,就业创业并重”,积极推进“三个转变”,确保我市劳务产业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抢占先机。

(一)着力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推进由“劳务输出大市”向“劳务输出强市”转变。我市劳务输出总量大、比例高,通过数量型扩张增加劳务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推动劳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增加劳务收入,关键在于整合培训资源,注重实用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力素质,切实增强竞争实力。具体应做到“三个前移”:一是培训对象前移。在做好现有农民工培训的同时,加大中职学校建设力度,从在校学生抓起,加强新增劳动力培训,为储备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奠定基础。二是培训地点前移。开展政企合作,利用现有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既整约利用资源,又注重岗位实战练兵。三是培训工作前移。在完成上级下达培训任务的同时,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市场的前瞻分析,适时对培训内容、方式、重点等作出相应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培训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

(二)着力扶助返乡人员自主创业,推进由“劳务输出大市”向“自主创业大市”转变。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对于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来说,通过外出务工学经验、长见识和实现原始积累后,返乡创业仍然是他们的最终选择。事实上,这一群体正日益壮大,并日渐成为一种潮流,是激活内资必须正视的有生力量。切实做好扶助返乡人员自主创业工作,首要的是应完善“两个体系”:一是政策扶助体系。出台针对中小投资者的土地、税收、金融等激励政策,兴建回乡人员创业园区,激发自主创业,推动“全民创业”,培育孵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二是创业指导体系。加强对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明晰各主导产业和各推进阶段的重点,引导中小投资者有目的、有选择地进入相关领域拾遗补缺,与主导产业发展相配套。

(三)着力加强维权服务基础工作,推进由“劳务输出大市”向“劳务服务强市”转变。劳务输出由最初的自发性流动,逐步向有组织、有引导的有序流动转变,突出地展现了各级政府在推进劳务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织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劳动用工方式日趋多样化,多渠道、多门类的就业方式,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就业选择,也将会更多地暴露出政府在管理服务中的缺位,必须未雨绸缪,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完善“三项职能”:一是劳务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劳务办公室牵头抓总的作用,有效整合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资源,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变多头管理、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统一管理。二是劳务服务职能。探索构建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中介机构或企业运作的“一体化”劳务产业服务体系,通过运用政府力量,市场运作方法,体现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尤其应注重专业化农民工季节性输出服务引导工作,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工作对接。三是维权救助职能。建立完善民工维权救助机制,加强驻外劳务机构建设,建立面向农民工的医疗、养老、工伤、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启动针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社会关爱行动,让外出民工安心就业、积极创业、勇于立业,促进劳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为了加快落实办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二号议案,由区委办.区政府办组织,议案办理各街乡镇林业分管领导参加的信阳茶产业考察团,于9月25日对信阳地区茶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调研,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南麓,东邻安徽,南接湖北,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八县两区,总人口820万人。信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全市年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5.1℃,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水相依.泉明林翠,是“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特殊的地理位臵.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信阳成为我国北方边缘茶区,是全国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大市之一。

茶产业是信阳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180万亩,开采面积100万亩。无性系面积40万亩,2011年,全市茶叶产量将达到5万吨,总产值达60亿元,综合产值70亿元。全市现有各类茶场1230余家,百万资产茶农460余户,省级龙头企业10家,中国茶叶百强企业7家,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有9家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已经建立茶叶协会10个,茶叶专业合作社480家。现有茶农95万人。2010年茶农人均收入30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55%。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收入来源,是信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抓规划实施。

2006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了《信阳市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由65万亩发展到150万亩,茶叶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近年来,该市坚定不移抓规划实施,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茶产业办公室,专门负责抓规划的发展落实和协调服务,出台设立茶叶发展专项资金等13条优惠政策。每年用于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目前,全市新发展茶园85万亩,亩产值3600元。

2.抓土地流转。

在新茶园建设过程中,该市加强土地流转力度,由政府主导,将耕地.荒山荒坡及杂灌林地集中流转给企业和大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地,高标准建园,实现规模化发展。通过抓土地流转,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对接,让农民成为企业的股东或员工。土地流转后,确保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经营,及大地提高了标准化种植水平。

3.抓龙头带动。

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省市级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改良老茶园;另一方面通过龙头带动,扩大市场需求,引导茶农从事标准化.规范化茶叶生产,给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被分散的个体茶农组成贸.公.农一体化的联合组织,实现产.供.销专业化生产经营。五云.卢氏.文新.云龙包装等大公司在羊山茶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工园和国际茶城,五云茶叶集团被河南省列为后备上市公司。

4.抓机制创新。

该市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路子,实现县.乡.村.户四级联动,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创新茶产业发展机制。一是龙头企业带头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种茶大户.个体老板采取租赁开发.合作社经营.土地臵换.返租倒包等形式集中连片开辟或承包经营茶园;三是引入“回归工程”,积极创造条件,让外出务工成功人士投资发展茶产业。四是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走出来创业,自愿承包荒山或茶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将扶贫开发.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捆绑,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利用项目资金高标准发展新茶园,做到山.水.园.林.路.渠配套,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六是招商引资,引导工商民营企业参与茶产业开发,支持龙头企业扩大茶叶种植.加工规模,做强品牌。

5.抓产品研发。

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信阳调研,要求信阳上下联动,百日公关,20xx年4月“信阳红”红茶横空出世,一名天下。在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介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信阳红风暴”活动,使“信阳红”一时间迅速红遍郑州.北京.上海.武汉.福州.广州。今年,信阳市40余家企业生产红茶,预计产量可达1万吨,产值25亿元。目前,信阳已经形成绿茶.红茶比翼齐飞.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在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化工品.茶叶机械等方面的研发也取得重要进展。信阳毛尖茶饮料.茶糕点.环宇绿茶天然纤维内衣.茶多酚胶囊已投放市场。已由过去的单一加工生产炒青.烘青.蒸青等绿茶,发展到可加工生产绿茶.红茶.黑茶.青茶。茶产业链条的延伸拉长,推动了夏秋茶的充分利用,茶产业结构正趋向合理,茶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

6.抓品牌建设。

业的政策与使用证明商标结合起来。三是加强对外部市场的维权打假力度。通过产区与销售区工商.质检部门联合行动,打击非法使用信阳毛尖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志以及以此充好.假冒伪劣等欺诈行为。四是加大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建立企业标准的执行力度。五是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的生产和iso90001: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7.抓宣传推介。

一是通过高规格举办茶文化节,大力宣传信阳毛尖,扩大信阳毛尖在全国乃至海外市场的知名度。1992年以来,信阳以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为载体,连续成功举办了19届信阳文化节。二是采取“高端策略.媒体造势.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创新载体.多地联动”的方式,连续两年集中一个时段,在全国主要茶叶消费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开展“信阳红风暴”系列宣传营销推介活动,广邀名人推介.名媒造势.名企参与.名家指点。三是广泛利用各级媒体进行宣传,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到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四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注重网络宣传在新华网河南频道建立了“中国茶都〃信阳”网页。五是组织参加郑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茶博会.展销会,在日本世界绿茶大会和澳门国际茶农会上举行招商推介会,宣传信阳毛尖和信阳红,提升信阳名优茶的知名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橡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xx的橡胶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以来,曾经取得过骄人的业绩,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在xx省石化系统中掀起过“远学吉化、近学万橡”的活动,橡胶制品在全国胶管胶带行业中至今仍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是xx橡胶产业起步虽早,却始终没有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xx橡胶制品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橡胶产业作为xx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何谋求复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一是怕投入,进行科技研发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担心万一项目未找准,或者科技研发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成果,科研项目一旦失败,企业就可能举步维艰,甚至雪上加霜,这种忧虑导致企业在科技创新上不敢投入。二是缺项目,有的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想开发新的产品,研究新的工艺,但由于对橡胶行业的发展动态把握不准,不知道主攻哪些项目前景比较好,不敢轻易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三是没资金,现在xx橡胶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很理想,资金周转比较困难,即使找到好的项目,也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让一些能使企业焕发生机的技术创新胎死腹中。

2、经济效益日渐下滑。近年来受原材料特别是天然胶价格骤涨的影响,致使我县橡胶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提高。例如三角带的车间成本率已达63%,编织胶管的车间成本更是高达87%,加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xx橡胶制品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幅度较大,销售收入仅占最大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大量生产能力闲置,企业经济效益也不容乐观。

3、企业管理有待改进。xx五家橡胶企业中虽然有三家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但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运用先进手段来管理企业,在管理观念上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上,没有建立大工业的管理理念,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有效管理。

4、企业之间无序竞争较为严重。xx橡胶产业现在共有5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但从其发展的渊源看,其中有三家实质上是从原国营xx橡胶厂改制而来的,换言之就是一分为三,这些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产品品种基本相同,都以生产三角带、编制胶管为主;客户市场基本相同,多是以前xx橡胶厂的老客户,对新客户发展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xx虽然已经建立了橡胶产业协会,但协会没能够发挥实质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们的企业经常出现通过相互贬低、相互滥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来争夺老客户,抢占市场分额,最终影响到xx橡胶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确定发展一项产业之前,先要理性分析这个产业是否具有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其比较优势何在。调查发现,xx在发展橡胶产业上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的优势:

1、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近20年的发展,xx已有5家规模以上企业从事橡胶制品生产,分别是xx橡胶有限公司、xx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xx胶带有限责任公司、xx橡塑有限公司、xx晴乐橡塑有限公司等五家较大的企业,其生产产品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生产普通v管(三角带)、编制胶管等,产品质量水平基本达到国家标准,5家企业最大年生产能力总和可达2亿元,20xx年共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xx、湖南、湖北及西南诸省,是江南较有影响的三角带、氧气乙炔管生产基地,其中xx胶带有限责任公司还是长江以南最大的氧气乙炔管生产企业。

2、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xx橡胶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已经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名声较大。浙江橡胶产业在起步之初,曾走过自己生产产品,却出钱贴xx品牌的发展之路,从中可见xx橡胶的品牌效应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xx橡胶的品牌效应正日益式微,但二十年在客户心中树立起的“质量好、品质优”的`形象必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而且xx的橡胶企业也正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五家企业中有3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xx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带(三角带)是省重点保护产品,多数企业的商标都已获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

3、具有一定的人才储备。xx橡胶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的技术骨干和熟练的生产工人,其中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刘国贤最为出名,这些技术能人仍然活跃在橡胶行业,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孕育了一批会跑市场的营销人才,为xx橡胶产业的重新崛起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xx橡胶产业虽然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但xx橡胶产业长期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品牌效应、人才优势仍将存在一段时间,这为xx橡胶产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只要找准问题,对症下药,xx橡胶产业就一定能够再创辉煌。

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激发现有企业潜能。“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只有通过科技研发,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解决橡胶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问题,首先是要让企业由怕投入转为要投入。要让企业明白不进行科技创新、不开发新产品、不应用新工艺,企业只会难上加难,企业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小,直至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出局;要让企业不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进行二次创业,研发新产品。其次要解决企业缺项目的难题。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通过认真做好前期市场调查,在充分掌握橡胶行业发展动态的前提下,找准项目,认清行情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科技攻关。

2、加强产业资源整合,强化行业自律意识。xx5家橡胶制品企业虽然都是以生产三角带、编织胶管为主,但5家企业在侧重点和生产优势是有区别的,如xx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在三角带生产上占有有技术、质量上的优势,而xx胶带有限公司在氧气乙炔管的生产上更具优势。面对这样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加强沟通交流,分析各自在产品上的优势与劣势,对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各企业专注做自己更占优势的产品,或者组建集团,强强联合,从而达到资源互补,品种多样的局面,有效的避免本地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要强化企业的行业自律意识,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运用正当的方式,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上相互竞争,而不是通过相互贬低、相互压价来抢占市场,避免损害到整个xx橡胶产业的发展。

3、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都有进行科技创新的想法,而且有的企业已经找到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但普遍受困于缺资金这一难题。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方的通力合作。一方面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同时将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包装后向社会推介,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定期组织开展“银企洽谈会”等活动,沟通情况,研究问题,密切银企关系,同时建立和完善财政有限介入的信用担保中心,为企业贷款给予一定的信誉担保,解决橡胶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对科技创新,获得国家、省市名牌称号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企业走创新、创名牌之路。

4、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档次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对橡胶制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浙江、山东等地的大型橡胶企业都有扩大投资的意向,但浙江、山东这些沿海地区土地成本较高,而且经常出现电荒、民工荒等问题,而且出于拓展中西部市场的需要,这些企业都有意在内地投资办厂。我们要充分把握这次橡胶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紧紧盯住浙江、山东等地的大型橡胶企业,广泛宣传xx在橡胶产业已具有的技术、人才、品牌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以相对低廉投资成本,力争吸引几家大型橡胶制品企业落户xx,进而带动本地企业的发展,使xx的橡胶产业形成集群效应,重新走上辉煌的发展道路。

茶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常宁市素有“油茶之乡”的美称,油茶林面积69.2万亩,约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1.3%。油茶一直是常宁市的传统产业,但长期以来,受观念、市场、气候、品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油茶产业一直总量不大、效益不高,尚未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常宁油茶产业能否发展,如何壮大,是一个值得深度探讨的问题。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三省,衡阳是湖南第一油茶大市。全国现有油茶总面积约5500万亩,茶油年产量约15万吨。近年来,茶油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油茶的相关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1、油茶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油茶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茶的主产品茶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能有效抑制和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它的品质经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优于世界植物油王“橄榄油”,被确认为全球最营养、最健康的优质保健食用油,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全球重点推广的食用植物油。油茶的附产品如油茶叶、油茶果皮、茶花、茶粕等是食品、制药、化工以及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产业关联度相当高。同时,油茶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2、油茶的开发加工如火如荼。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产业,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国家林业局决定,“十一五”期间,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全国重点扶持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形成30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30个茶油知名品牌。全国油茶主产区都把发展油茶产业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江西省全面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明确提出打造全国油茶产业强省的目标。广西省正式启动优质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我省和衡阳市也把发展油茶产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于茶油是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代表着生活食用油的发展方向,不少外国科研机构和公司已着手开拓深挖现有的油茶产品市场,国内食用油品加工企业也纷纷将研发重心往油茶上转移。

3、油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际市场对茶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在日本等国际市场上,茶油价格是菜籽油的7.5倍,从茶油中提取的化妆品油,价格每吨达20万元人民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秦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进口大量茶粕,用于改良土壤或特种的消毒灭菌。在国内市场上,一般经过简单炼制的普通茶油,其价值达每公斤20至30元,部分精品茶油达到每公斤100元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食用油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达到720亿元,总体上供小于求,尤其是高品质的食用油每年缺口在200万吨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茶油的深加工大有文章可做。

1、基本特点。常宁市油茶经营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常宁栽培油茶的历史长达1700多年。总的来说,常宁市油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油茶林面积大。常宁市油茶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22.6%,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0.6%,占经济林面积的92.5%,占衡阳市油茶总面积(330万亩)的1/5强。

油茶林分布广。油茶林遍布常宁市各地,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丘陵区,油茶林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有宜潭乡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6万亩以上的有荫田镇、蓬塘乡和烟洲镇3个乡镇。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8783亩,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5479亩。

油茶品种较优。常宁市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个品种群。寒露品种群是常宁市的主要品种群,遍布全市各地,果实小,每果含籽4粒,出油率高,鲜果出油率达7%,高者可达8%。霜降品种群零星分布在全市各地,与寒露品种相互混杂在一起,以荫田镇的分布最多,果实大,每果含籽7粒左右,鲜果出油率5—6%。常宁市油茶的霜降和寒露品种,分别有红球、红桃、青球、青桃、黄球、黄桃等类型。

油茶加工步伐较快。早在1988年,常宁市就自筹资金1000万元,在市区建起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常宁市油脂厂。拥有化验室、粉碎车间、浸提车间、预榨车间、肥皂车间、机电车间和一条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油料80吨、油脂50吨的油脂生产流水线。其主要产品是精制茶油,其副产品有茶皂素、茶粕粉、洗涤剂等。xx年,引进菲律宾林老板整体收购市油脂厂,成立了衡阳绿园农业加工有限公司,首期投资300万美元。该公司集生产、加工于一体,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

2、发展状况。解放前,大面积的油茶林荒芜,产量很低。1949年,全县仅产茶油125吨。新中国成立后,油茶林回到了农户手中,油茶生产恢复发展较快。1978年常宁市出席了全国油茶生产会议,并介绍了常宁油茶生产的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好评。此后,常宁市积极推广“三保地”和“一地三油”经验,并实行“三年一深挖,一年一中耕,老林改造,间密补稀,修枝整形,防治病虫,施放基肥”等一系列措施,油茶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上交国家的茶油达到2060吨,居全国首位,获得了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奖”殊荣。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油茶生产作为常宁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了油茶生产的稳步发展。近二十年来,常宁市油茶产量保持在年平均3000吨左右,其中,1994年油茶产量达3595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常宁市的油茶生产一直得到了国家、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油茶生产及开发性项目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1984年以来,常宁市先后实施了涉外油茶工程、国家第二期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跨世纪油茶高产稳产示范林建设工程,较好地解决了油茶大面积单产低、效益低的问题,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油茶生产走内涵挖潜、提高单产的道路树立了样板。1984年—1991年,常宁市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2696”工程,完成油茶老残林更新造林5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3万亩。1993—1995年,全市完成油茶更新造林0.83万亩,常规改造0.95万亩。—xx年,全市完成了3900亩的油茶示范林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99%以上,获得了省油茶低改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nextpage]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绝大部分油茶林抛荒。这种现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xx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抓好油茶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实施方案》。常宁市成立了油茶生产指挥部,切实加强了对油茶生产的领导。尤其是xx年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常宁市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制定了油茶产业化发展规划,规划以宜潭、柏坊、松柏、蓬塘、烟洲、荫田、西岭、盐湖、三角塘、罗桥、板桥、胜桥、洋泉、官岭等14个乡镇为重点,分期分批逐步改造油茶低产林40万亩。规划xx年—,建设高标准油茶商品林基地11.5万亩。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9679万元,该规划确定了常宁市油茶产业近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这两年,常宁市油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油茶精深加工方面,xx年,常宁市与福建荣成轻工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拟在宜阳工业园内,由该公司投资1.28亿元,开发“中国油都”项目,集“基地—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于一体,打造独具常宁特色的油茶产品和油茶文化。现该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该项目正式启动后,将极大推动常宁市油茶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优势与经济效益的充分结合。在油茶基地建设方面,xx年底,常宁市从省里成功争取了15万株优质茶油,分发给三角塘、烟洲、蓬塘、兰江、荫田等乡镇。计划今后每年为一个有条件的、适合种油茶的乡镇,培育一块基地,逐步实现常宁市油茶品种的更新换代。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缺管理。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常宁市大部分群众将种植油茶的主要目的定位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油茶林分属各农户,分散经营,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的大环境下,油茶林垦复率低,抛荒率高,基本上是人种天管,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农户很少投入人力、资金对油茶林进行开发,全市油茶林“老、稀、残、杂”现象比较严重,低产油茶林比重达70%以上。而且近年来,“荒灾、火灾、虫灾”导致全市油茶林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进山扫墓、烧荒引发的火灾,据粗略估计,每年烧毁油茶林都在3000亩以上。病虫危害也很严重,近年荫田镇和西岭镇一带的油茶林遭受油茶尺蠖和茶弈刺蛾的危害,受害面积近4万亩。

二是基地不大,缺规模。常宁市油茶林示范基地面积不大,分布相对分散,未形成集中成片规模。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优质油茶林还处于幼苗成长期,未进入丰产盛产阶段。而且,全市油茶品种相对杂乱,树龄结构失调,老、中、幼树混杂,嫁接苗与实生苗、普通株与高产株相间,优良品种覆盖率低,林相不齐,管理不便,部分品种因提前采摘致使油茶籽含油量降低10%以上,影响油茶林单产。据统计,常宁市油茶平均亩产茶油4—5公斤,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产品不优,缺效益。长期以来,常宁市油茶加工基本是按产区分布,作坊式生产。农户沿用农村土制方法自产自销自食毛茶油,一些乡镇甚至还以手工操作的杠杆榨、楔式榨土榨油坊为主,生产效率低,油品贮存时间短。这种土制茶油市场售价只是精炼茶油的三分之一左右,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受季节性影响和分户经营的制约,油茶籽等原料的收购也是瓶颈。油茶加工企业除了收摘季节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无原料收购,加工设施只能闲着。

四是龙头不强,缺品牌。常宁市仅有衡阳绿园农业加工公司一家企业从事油茶加。

茶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常宁市素有“油茶之乡”的美称,油茶林面积69.2万亩,约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1.3%。油茶一直是常宁市的传统产业,但长期以来,受观念、市场、气候、品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油茶产业一直总量不大、效益不高,尚未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常宁油茶产业能否发展,如何壮大,是一个值得深度探讨的问题。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三省,衡阳是湖南第一油茶大市。全国现有油茶总面积约5500万亩,茶油年产量约15万吨。近年来,茶油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油茶的相关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1、油茶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油茶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茶的主产品茶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能有效抑制和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它的品质经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优于世界植物油王“橄榄油”,被确认为全球最营养、最健康的优质保健食用油,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全球重点推广的食用植物油。油茶的附产品如油茶叶、油茶果皮、茶花、茶粕等是食品、制药、化工以及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产业关联度相当高。同时,油茶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2、油茶的开发加工如火如荼。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产业,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国家林业局决定,“十一五”期间,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全国重点扶持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形成30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30个茶油知名品牌。全国油茶主产区都把发展油茶产业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江西省全面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明确提出打造全国油茶产业强省的目标。广西省正式启动优质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我省和衡阳市也把发展油茶产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于茶油是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代表着生活食用油的发展方向,不少外国科研机构和公司已着手开拓深挖现有的油茶产品市场,国内食用油品加工企业也纷纷将研发重心往油茶上转移。

3、油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际市场对茶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在日本等国际市场上,茶油价格是菜籽油的7.5倍,从茶油中提取的化妆品油,价格每吨达20万元人民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秦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进口大量茶粕,用于改良土壤或特种的消毒灭菌。在国内市场上,一般经过简单炼制的普通茶油,其价值达每公斤20至30元,部分精品茶油达到每公斤100元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食用油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达到720亿元,总体上供小于求,尤其是高品质的食用油每年缺口在200万吨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茶油的深加工大有文章可做。

1、基本特点。常宁市油茶经营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常宁栽培油茶的历史长达1700多年。总的来说,常宁市油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油茶林面积大。常宁市油茶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22.6%,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0.6%,占经济林面积的92.5%,占衡阳市油茶总面积(330万亩)的1/5强。

油茶林分布广。油茶林遍布常宁市各地,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丘陵区,油茶林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有宜潭乡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6万亩以上的有荫田镇、蓬塘乡和烟洲镇3个乡镇。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8783亩,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5479亩。

油茶品种较优。常宁市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个品种群。寒露品种群是常宁市的主要品种群,遍布全市各地,果实小,每果含籽4粒,出油率高,鲜果出油率达7%,高者可达8%。霜降品种群零星分布在全市各地,与寒露品种相互混杂在一起,以荫田镇的分布最多,果实大,每果含籽7粒左右,鲜果出油率5—6%。常宁市油茶的霜降和寒露品种,分别有红球、红桃、青球、青桃、黄球、黄桃等类型。

油茶加工步伐较快。早在1988年,常宁市就自筹资金1000万元,在市区建起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常宁市油脂厂。拥有化验室、粉碎车间、浸提车间、预榨车间、肥皂车间、机电车间和一条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油料80吨、油脂50吨的油脂生产流水线。其主要产品是精制茶油,其副产品有茶皂素、茶粕粉、洗涤剂等。xx年,引进菲律宾林老板整体收购市油脂厂,成立了衡阳绿园农业加工有限公司,首期投资300万美元。该公司集生产、加工于一体,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

2、发展状况。解放前,大面积的油茶林荒芜,产量很低。1949年,全县仅产茶油125吨。新中国成立后,油茶林回到了农户手中,油茶生产恢复发展较快。1978年常宁市出席了全国油茶生产会议,并介绍了常宁油茶生产的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好评。此后,常宁市积极推广“三保地”和“一地三油”经验,并实行“三年一深挖,一年一中耕,老林改造,间密补稀,修枝整形,防治病虫,施放基肥”等一系列措施,油茶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上交国家的茶油达到2060吨,居全国首位,获得了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奖”殊荣。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油茶生产作为常宁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了油茶生产的稳步发展。近二十年来,常宁市油茶产量保持在年平均3000吨左右,其中,1994年油茶产量达3595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常宁市的油茶生产一直得到了国家、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油茶生产及开发性项目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1984年以来,常宁市先后实施了涉外油茶工程、国家第二期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跨世纪油茶高产稳产示范林建设工程,较好地解决了油茶大面积单产低、效益低的问题,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油茶生产走内涵挖潜、提高单产的道路树立了样板。1984年—1991年,常宁市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2696”工程,完成油茶老残林更新造林5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3万亩。1993—1995年,全市完成油茶更新造林0.83万亩,常规改造0.95万亩。1999—xx年,全市完成了3900亩的油茶示范林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99%以上,获得了省油茶低改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nextpage]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绝大部分油茶林抛荒。这种现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xx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抓好油茶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实施方案》。常宁市成立了油茶生产指挥部,切实加强了对油茶生产的领导。尤其是xx年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常宁市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制定了油茶产业化发展规划,规划以宜潭、柏坊、松柏、蓬塘、烟洲、荫田、西岭、盐湖、三角塘、罗桥、板桥、胜桥、洋泉、官岭等14个乡镇为重点,分期分批逐步改造油茶低产林40万亩。规划xx年—2010年,建设高标准油茶商品林基地11.5万亩。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9679万元,该规划确定了常宁市油茶产业近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这两年,常宁市油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油茶精深加工方面,xx年,常宁市与福建荣成轻工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拟在宜阳工业园内,由该公司投资1.28亿元,开发“中国油都”项目,集“基地—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于一体,打造独具常宁特色的油茶产品和油茶文化。现该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该项目正式启动后,将极大推动常宁市油茶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优势与经济效益的充分结合。在油茶基地建设方面,xx年底,常宁市从省里成功争取了15万株优质茶油,分发给三角塘、烟洲、蓬塘、兰江、荫田等乡镇。计划今后每年为一个有条件的、适合种油茶的乡镇,培育一块基地,逐步实现常宁市油茶品种的更新换代。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缺管理。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常宁市大部分群众将种植油茶的主要目的定位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油茶林分属各农户,分散经营,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的大环境下,油茶林垦复率低,抛荒率高,基本上是人种天管,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农户很少投入人力、资金对油茶林进行开发,全市油茶林“老、稀、残、杂”现象比较严重,低产油茶林比重达70%以上。而且近年来,“荒灾、火灾、虫灾”导致全市油茶林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进山扫墓、烧荒引发的火灾,据粗略估计,每年烧毁油茶林都在3000亩以上。病虫危害也很严重,近年荫田镇和西岭镇一带的油茶林遭受油茶尺蠖和茶弈刺蛾的危害,受害面积近4万亩。

二是基地不大,缺规模。常宁市油茶林示范基地面积不大,分布相对分散,未形成集中成片规模。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优质油茶林还处于幼苗成长期,未进入丰产盛产阶段。而且,全市油茶品种相对杂乱,树龄结构失调,老、中、幼树混杂,嫁接苗与实生苗、普通株与高产株相间,优良品种覆盖率低,林相不齐,管理不便,部分品种因提前采摘致使油茶籽含油量降低10%以上,影响油茶林单产。据统计,常宁市油茶平均亩产茶油4—5公斤,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产品不优,缺效益。长期以来,常宁市油茶加工基本是按产区分布,作坊式生产。农户沿用农村土制方法自产自销自食毛茶油,一些乡镇甚至还以手工操作的杠杆榨、楔式榨土榨油坊为主,生产效率低,油品贮存时间短。这种土制茶油市场售价只是精炼茶油的三分之一左右,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受季节性影响和分户经营的制约,油茶籽等原料的收购也是瓶颈。油茶加工企业除了收摘季节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无原料收购,加工设施只能闲着。

四是龙头不强,缺品牌。常宁市仅有衡阳绿园农业加工公司一家企业从事油茶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随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的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范文吧!

为了推进我县三大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突破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在章登畅主任的精心指导和方庆峰副主任的亲自带领下,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历时数月,先后听取了营盘、石瓮、凤凰三个乡镇及景区管理处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县内石瓮景区、牛背梁景区、凤凰古镇景区,并赴云南、四川考察了部分知名景点,通过召开各层次座谈会、走访相关人员、书面征询良策等方式,广泛听取涉游部门、旅游企业负责人和关心关注旅游产业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知名人士的意见。

经过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柞水旅游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

1984年溶洞的开发,开始了柞水旅游业的起步。

2004年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的《柞水县关于优先发展医药旅游矿产三大产业决议》,从根本上将旅游确定为我县优先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为目标,围绕旅游发展“三步走”战略,突出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特色定位,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三廊六区九点”旅游整体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业基础初步建立。

(一)主导产业地位明显提高。

近年来,县政府围绕建设陕西旅游强县和国家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品的对外影响力得到增强,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省级旅游强县。

2004年决议作出后,我县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决定》、《关于加快柞水渔鼓开发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打造柞水渔鼓文化品牌加快普及推广柞水渔鼓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家乐发展的决定》和《实施意见》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实施,使旅游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二)旅游产业各项指标稳步攀升。

2004年至2008年,5年累计接待游客269万人次,门票收入3885万元,旅游总收入4.66亿元,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特别是2007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接待游客人数由2004年的3.8万人次上升到126万人次,门票收入由89万增加到1776.5万元,实现社会效益由1500万增加到1.95亿元。

旅游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社会综合效益大幅攀升,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显现,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份额由2004年的0.5%上升到2008年的15%。

(三)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20多年来,我县相继开发建成了天佛洞、风洞、百神洞、东甘沟银杏园、县城三道井公园和橡胶坝蓄水项目等景点,特别是近年县上强力推进牛背梁、秦楚古道、凤凰古镇、乾佑河百里生态景观带等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牛背梁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使柞水旅游产品单一的局面得到扭转。

盘谷山庄、秦润度假山庄正式营业,姜家沟和药王庙旅游开发项目、卢才沟休闲度假和莲花台度假山庄、岭南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五洲盘龙植物观赏园和五洲(万国)大酒店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s210道路改造和南关迎宾大道建设完成,县城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分步实施,乾佑河百里生态景观带工程初步建成。

县城的宾馆饭店进行了升级改造,盘龙酒店、汇生源度假酒店启动建设,乡村酒店、农家乐建设在经受旅游市场的洗礼后逐步规范,东甘沟村被评为陕西农家乐明星村。

目前,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交通、餐饮、住宿等综合接待能力明显提高,综合接待容量达4500人次/天。

(四)旅游文化开发有序推进。

重点抓了以渔鼓为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加快了渔鼓艺术的挖掘和开发,柞水渔鼓通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型情景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的成功编排,将为深入挖掘以柞水渔鼓为重点的地方文化,打造陕西知名文化品牌,成为我县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的有力文化支撑。

(五)旅游工作初显成效。

一是旅游环境与市场秩序不断改善。

加强了旅游环境的治理和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各景区(点)“卫生脏、环境乱、服务差”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一些破坏性建设和低层次开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综合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二是旅游市场促销机制初步建立,旅游宣传和市场竞争意识增强。

县旅游公司与陕旅集团成功举办了“春色柞水”首发团仪式,先后与省内外2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组团接待合同,大力宣传推介柞水旅游,进一步提升了柞水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是开展了居民学文明礼仪活动和相关技能培训,加强景区景点群众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了全县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行业管理逐步规范。

二、我县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业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也应该看到,我县旅游业还处在一个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发展水平。

(一)认识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够有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