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乡村美育心得体会总结(实用12篇)

时间:2023-11-10 10:30:03 作者:笔砚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轨迹进行记录和回顾,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农民留守儿童心得体会总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打拼。而他们留下的则是一群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面临着各种成长难题。作为一名关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教育学生,我深入农村调研,并听取了留守儿童及其家长、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并总结出一些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长期处于缺乏亲情关爱和咨询的状态下。而这种状态已经成为了留守儿童之间的共性特点。首先,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敏感。他们容易感到孤独、恐惧、压抑等负面情绪,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指导。其次,在留守儿童家庭中,性别教育和独生子女的问题更加突出。缺乏正确的性别教育和兄弟姐妹的陪伴,孩子们容易陷入性别认同危机和对家庭关系的严重误解中。再次,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们多数上的是偏远地区的学校,缺乏好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明显阻碍了他们的成长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第二段:留守儿童成长中需要的帮助和资源。

然而,农民留守儿童既有困境也有需要。他们需要得到关爱,得到支援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和设施的机会。首先,老师们应该把家庭和学校的关系糅合起来,让儿童更加接近社会和加强依托。其次,留守儿童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培养,并建立一套有效的心理教育机制,提供专业的辅导和服务。此外,对于留守儿童的性别教育问题和独生子女问题,也需要加强农村家庭教育的普及工作,增进家长对对孩子的了解和关心,发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与兴趣。

第三段:建设性的工作与支持。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既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努力。家长们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实践作用,让孩子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认识,了解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学校应该提供适合留守儿童自身特点的教育活动和课程,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政府也应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提供更多可持续的财政支持和特殊保障政策。

第四段: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家庭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两个重要环节。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子女分享成长的烦恼、细节和变化,了解孩子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关心。在社会中,我们应该提倡关注留守儿童,能够通过志愿活动、赠书捐助、亲子文化课和联系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抵抗精神危机。

第五段:结论与展望。

农民留守儿童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支持的群体,也是中国社会教育的一大挑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更加优质的农村教育系统,包括更好的教师培训机制、校园文化和心理咨询等。同时,也要加强家庭教育和社区的支持,以便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

总之,通过详细观察和思考留守儿童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给出全部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好。只有有效做好留守儿童的支持工作,才能在中国教育上建设一个更好的未来。

留守儿童乡村美育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乡村美育项目,我亲身参与其中,亲眼目睹了这群孩子从不同地方走来的变化和成长。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美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改变。通过这次经历,我对留守儿童乡村美育的意义和对孩子们的影响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留守儿童乡村美育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新的生活体验和机会。在这个项目中,孩子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平时没有机会接触这些艺术形式的他们,通过美育项目得以了解并参与其中。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这些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将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来。这样的经历和机会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留守儿童乡村美育项目帮助了孩子们建立自信和自尊。这些孩子们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常常感到孤独和自卑。然而,通过参与美育项目,他们可以逐渐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才华,发现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优势和特长。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在美育项目的实践中,他们会因为作品的创作而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正反馈,进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这样的过程,他们能够树立起良好的自我形象,愿意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人交往。

此外,留守儿童乡村美育项目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释放情感和寻求自我疗愈的平台。很多留守儿童在忍受长期离父母的痛苦和孤独后,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有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问题。而美育项目的参与,给了他们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助于他们从艺术中找到自己的力量和安慰。在绘画、音乐中,他们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的思念、孤独和痛苦,通过艺术作品抒发自己的情绪,从而减轻内心的负担和压力。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诉说和治愈。

最后,留守儿童乡村美育项目还在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和陪伴。这些孩子由于父母的长期不在身边,常常感到孤独和缺乏安全感。而美育项目的开展,将志愿者们带到了他们身边,与他们共同学习和表达。志愿者们用心地聆听和关怀,为他们提供了额外的关注和陪伴。在这个过程中,留守儿童们发现了他们并不孤单,他们有了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这样的陪伴以及无私的关心,为他们带来了温暖和慰藉,让他们感到被爱和重要。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乡村美育项目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和宝贵的资源。它带给他们新的生活体验和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释放情感和寻求自我疗愈,感受到关爱和陪伴。通过留守儿童乡村美育项目,这些孩子们得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才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留守儿童乡村美育的意义深远,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支持这样的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条例总结心得体会

留守儿童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他们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面临着许多成长和心理上的困境。为此,我在阅读了《留守儿童条例》后,认真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别从条例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实施情况以及我个人的看法来谈谈我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想讨论一下留守儿童条例的背景。中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的反腐败政策,导致很多父母被迫离开家乡去城市工作。这种长期的分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和困扰。因此,政府通过制定留守儿童条例来保护这些孩子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其次,留守儿童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家庭教育责任、社区监护责任、学校教育责任等方面。这些内容强调了父母、社区和学校在保护留守儿童方面的责任。比如,条例规定父母要履行监护职责,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教育权益。此外,社区和学校也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和教育工作,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必要的关爱和教育。

接下来,我要谈一谈留守儿童条例的影响。可以说,留守儿童条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他们的照顾和教育。学校也逐渐增加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工作。这些举措无疑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留守儿童条例的实施情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地区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不够,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建立。其次,一些家长也对自己的教育责任缺少认识,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缺乏关注。最后,留守儿童自身也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这需要家庭、社区和学校共同努力解决。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留守儿童条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规,它对于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条例的制定只是一个开始,关键在于实施。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解决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我也认为,家庭、社区和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他们能够享有与其他孩子同等的成长权益。

总之,留守儿童条例的出台是对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警示,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工作。通过制定条例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处境将会逐渐得到改善,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留守儿童条例总结心得体会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这些特殊群体的利益,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留守儿童条例》。该条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通过对《留守儿童条例》的学习和理解,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切感受到了《留守儿童条例》的人性关怀。这一条例明确规定了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发展。例如,根据条例,乡镇政府要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并提供帮助;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为其提供心理咨询和教育辅导等服务。这些措施无疑是对留守儿童的一剂及时的心灵良药。留守儿童不再孤立无助,社会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关怀和帮助。这样的规定不仅展现了国家的人文关怀,也向全社会传递出尊重和关爱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

其次,《留守儿童条例》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防止留守儿童遭受侵害的措施。根据这一条例,对虐待、忽视留守儿童的行为将予以惩罚;对疏于履行法定职责、导致留守儿童受到损害的相关行政机关和人员也应受到行政处罚。通过这些规定,条例有效地强化了对留守儿童的保护,使得社会各界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条例还规定了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和能力提升的措施,使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和保护。这一系列的举措将有助于减少留守儿童遭受侵害的风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证。

此外,条例还注重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独特需求的满足。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分离父母,往往存在着情感上的不稳定和心理上的压力。《留守儿童条例》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注意到这一问题,制定并执行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此外,条例还规定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权益保障措施,包括给予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创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这些规定将有助于留守儿童克服心理困扰,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实现全面的发展。

最后,从《留守儿童条例》上能够看到社会的进步与日俱增。这一条例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彰显了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决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儿童权益的意识逐渐提高,对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留守儿童是社会的脆弱群体,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条例》的出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必将推动我们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对《留守儿童条例》的学习和理解,我深切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社会的关怀。这一条例呼唤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和谐的成长环境。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一个留守的儿童都能拥有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

乡村网课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离开故乡,而留守在乡村的儿童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关心的问题。由于乡村条件的限制,这些儿童很难接受与城市孩子同等水平的教育。但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乡村网课为这些留守儿童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网课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和心得体会。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乡村网课优势明显。由于乡村地区交通条件落后,很多教育资源无法覆盖到乡村学校。而通过乡村网课,学生可以在家中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乡村网课也给予了留守儿童更多交流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地方的人互动,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知识。乡村网课的优势在于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和交流资源,让他们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具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实际应用情况。

乡村网课作为教育新型形式,近年来在乡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考虑到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乡村网课的设计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乡村网课还结合本地教育资源,让留守儿童能够接受更符合本地实际的教育。虽然这些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乡村网课的优势更为突出,让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

乡村网课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乡村网课的实施让留守儿童更有自我意识,更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通过网络课程的互动,留守儿童的交际水平也得到提升。对于那些孤独而又缺乏外出机会的儿童来说,这种通过网络互动的方式能够让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最重要的是,乡村网课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更多选择,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具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培养出他们自信的人生观。

四、建议。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乡村网课的确有许多优势。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教育资源对于一些较为贫穷的乡村地区来说还比较缺乏,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集体力量去进行整体建设。同时,为了保证乡村网课的教学效果,需要相应的质量审核和管理机制。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和乡村网课相关的管理和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于网络教育的管理和监督。

五、总结。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乡村网课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和交流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乡村网课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展机会。这种方式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无助,而是成为社会中更加积极的一份子。尽管乡村网课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未来他会继续在农村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乡村网课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爆发,乡村网课成为了留守儿童们的主要学习渠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在网课学习中收获了许多心得和体会。

乡村网课大大缓解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原因无法参加传统学校的问题。我不用每天早起赶路上学,也不需担心天气影响上学。同时,网课学习具有方便灵活、资源丰富等优势。只要有网络,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此外,网络课程的覆盖面非常广,让我们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乡村网课虽然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会经常遭遇网络卡顿、音视频不同步等情况,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同时,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也会影响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另外,家庭环境的微小噪音或影响因素,也会对学习造成干扰。

然而,通过网课学习,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因为在家学习需要自觉性较高,没有同龄人和老师的责任约束,所以我们需要更自主地管理学习。同时,在课堂节奏和学习进度上,我们要比传统学校更积极、主动。这也为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网课中的价值观教育。

乡村网课不仅教给我们科学知识,还教给我们很多道德和价值观。通过网络课堂,我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扎实的知识储备、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此外,在学习困难和压力大时,老师们也会用心关心,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弥补了我们缺少亲人陪伴的空白。

面对未来,乡村网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的加大投入力度,网课将会在技术、平台、管理、内容等接连推出新变化。然而,网课也需要更好地配套,如培养学生和家长的网络素养,建立评估体系,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

总结:通过乡村网课学习,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学生,我们需要抓住新机遇,努力学习,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目标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奠基。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心学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镇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各学校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22日,吉林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视频会议在长春召开,副省长隋忠诚、省政府副秘书长于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乔恒等出席会议。目前,全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108人,约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0.5%,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40757人,占81.3%;由亲戚朋友监护的1187人,占2.3%;无人监护的1374人,占3%;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6790人,占13.4%。有12448名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朋监护下的.留守儿童监护情况较差。还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辍学或尚未登记户口。长春、四平、松原、通化四个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占全省总数的72.9%。会议决定于11月至年底,在全省开展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与总结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我参加了淮海工学院“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赴灌云县下车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至7月15日的八天时间内,我跟随志愿服务团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宣传了上海世博知识、地震避险知识等。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更加理解了“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留守儿童的工作在我们重庆是非常重视的,各个学校都很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作为一名班主任,理所应当要对我班留守学生格外关注,特别是要关注像某某同学那样的双亲外出打工、心理健康有问题的留守学生。通过研究和实验,塬来“愁眉不展”的某某同学又变得“喜笑颜开”了。下面就谈谈某某同学“愁眉不展”的成因分析和“喜笑颜开”的演变回顾。

一、“愁眉不展”的成因分析。

父母背井离乡,为“创造美好的生活”去了浙江打工。他们除了回家和孩子一起过春节外,一出去打工就很少有联系。某某同学缺少了父母的经常性关爱和监护,又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由祖父母教育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他。因为他的祖父母多是乱喊乱叫,只怕孙子磕着冻着,虽有教育孙辈的精力和体力,却没有教育孙辈的能力,也不会有教育孙辈的文化素养,更不可能“面面俱到”。从他上课喜欢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举动,我可以知道他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来获取同学们的信任、赞许;但因为回到家却感觉没人关心、陪伴、倾诉,所以就逐渐养成我行我素的性格——作业不及时完成,电视机陪伴做作业,不讲个人卫生;心情不顺时常骂人,处理事情不能沉着冷静,而且爱管闲事,喜欢乱插嘴。因此,他难以和同学和睦相处,只是孤鸟一只;同学碰一下就以为是在打他,自然而然就哭了起来。在受到同学欺负和嘲笑以后,回到家就自我封闭,自暴自弃;对祖父母的抵触心理就越来越重,往往采用千声不开口等过激行为来回应;结果综合分析能力日渐消煺,成绩跌落难以提高,愁眉不展。

二、“喜笑颜开”的演变回顾。

我从某某同学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言行表现各方面入手,处处留心观察,进行访问和谈心,发现问题及时询问了解,时刻注意关心和爱护他。比如: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时常利用放晚学以后的时间与他沟通,面对面地指导学法、批改作业、辅导功课,教给他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让他扬长避短,改掉那些坏习惯,帮助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当他取得进步的时候我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激励与困难做斗争,让他永擎不断奋进的火炬。还有,在安排座位时,我安排了一名学习有潜力、上进心强的同学与他同桌,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课堂上专心听讲,作业与时俱进,学业与日俱增。

我积极与某某同学的代理监护人祖父母沟通,与村支部书记某某同志取得联系,把家访工作落到实处。我在家访中积极指导他的祖父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帮助他们对某某同学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保护,建议并指导他利用电话与父母沟通,感受父母的亲情,祛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记得有一次放晚学,他爷爷接他来了,可不知什幺回事,某某在和同学拌嘴。他爷爷看见以后,就把他拉上摩托车准备走了。可就在上车时,那几个同学发怒了,一起围住他,用脚使劲地蹭他的摩托车,扬言叫他第二天别来上学。晚上,他爷爷打电话把事情告诉了我。我说:“明天你送他上学来吧,我在学校等你。”第二天,他来了,我把那几位同学也找来了。经过了解,那几位同学还在为某某初一年级时骂他们的事情而故意找茬呢。我狠狠地批评了那几位同学,并且让他们当面认错道歉、握手言和好,保证改正错误。从此,某某同学心里踏实了,脸上逐渐地有了微笑,学习也更加勤奋了。

我从学校内外生活中的小事去具体关爱他。我时常帮助他正确处理好每一件小事,让他知道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不应该说;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引导他多与同学沟通,做个文明学生,用微笑面对每一天,少与同学斤斤计较,努力做到心胸开阔,不钻牛角尖,帮助他消除与同学之间的积怨,把自己融合到集体中去,想方设法使之树立自信心,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主动中学习。

你瞧!某某同学的母亲终于不外出打工而在家陪伴他了;他本人现在也成熟多了,学习积极性日渐高涨,学习成绩稳中有升,放学以后也能够一个人大胆的走路回家了;同学们不但不再欺侮他,而且时常与他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游戏,一起作业。五年级期末考试语文59分,数学60.5分;六年级开展实验以后,备受班主任等全体师生的关注,心情逐渐开朗起来,期中考试语文68分,数学74分。

实践证明:假如我们教师、父母都能从生活的具体小事中、学习的点点滴滴中给留守学生真实的关爱,那孩子们的世界将会阳光灿烂,人人都能喜笑颜开!

当然,农村“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与家庭、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心理健康,为祖国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下马塘镇过去一直以“三小”出名。一是镇小,人口不多;二是经济实力小,人多地少,切多以手工性质的采矿业为主,难成气候;三是名气小,就连本溪当地人都很难说清它的具体位置。”三小“的结果就是一个”穷“字。因此下马塘镇大部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都外出去大城市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因此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出现的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感情波动很大,对周围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更多的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在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和留守儿童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还安排了讲故事,做游戏,和才艺展示等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基本情况,也让他们对我们卸下心理防线,接受并认可了我们。在与孩子们的接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更加真实地感受。这次活动为我们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志愿者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我们这次活动来说,通过之前的了解我们得知由于留守儿童群体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而他们的父母过节回家因倍加珍惜短暂的团聚时光,也会对孩子过分溺爱,这都导致了他们中的一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畏缩或是傲慢的性格。得知这些,我们的心被深深地刺痛着,但古语有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真的让我感到无比的安慰。只有让孩子不断进行苦难的磨练,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良好的心态,在未来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活动中,我带的二年级的马敬华小朋友,在活动快要结束前,他坚持要为我们大家朗诵一首诗,是李白的《赠汪伦》。当朗诵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时,小家伙看着我开心的笑了。短短几个小时的陪伴使我们之间建立了如此深厚的友谊让我又一次感到了孩子们的热情与温暖。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更深层系的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在市、区团委的带领下,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只是千千万万个出国留学志愿者中的一份子,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那么,只要留守儿童存在,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活动就必须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志愿者成才的正确之路。

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_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感悟

当前由于我国地理﹑经济发展的差异,产生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在为城市飞速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夫妇因各种原因把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学习和生活。我们把这种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称为留守儿童。

根据20xx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笔者今年所教的初三年级,一个班60人,留守儿童就有15人,其中有3名是父母全部在外打工。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与他们聚少离多,沟通较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未成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的缺失。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情绪消极、认知水平较差、内心失衡、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据湖南师大“农村问题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组同志的调查表明:25﹪的独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实际上大多来自儿童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给学校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让我们先了解什么叫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它是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与措施改正心理的缺陷,发扬心理的长处或优势,并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从而使人格平衡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是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自身水平。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的特点,掌握一定的中小学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才能在学生工作中游刃。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类﹑人际交往关系﹑和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

二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应对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份完备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

三是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联系与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每一个新学年,笔者都要求所在班级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份详细的家长联系方式表,包括外出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务工地址,留守的临护人的姓名与学生的关系﹑电话号码和家庭详细地址。并在开学初与外出父母取得联系,共同教育留守学生。

去年我所在班有一名学生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每次周日他就不愿返校,对其家访后得知他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奶奶年岁已高,又要照顾刚满周岁的妹妹,无暇顾及孙子,加上他自己性格内向,总觉得自己很可怜,别人瞧不起,只想一个人呆在家里。笔者通过与他父母多次交流后,他母亲最终返乡照顾儿子。这名学生从此不再逃学,人也开朗了许多。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在农村因种种原因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在班会课时讲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广播﹑板报和批复学生周记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采用个别咨询和小组辅导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个别辅导,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而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农村中学的学生绝大数为住宿生,班主任可定期在课外活动时间将本班留守儿童集中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大家聚在一起由班主任或学生自己提出心理问题,每个成员发表看法,最后班主任作总结。这种方法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两种心理教育方法各有千秋,两者相结合效果更佳。

当然,要想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单靠学校老师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和配合,只有多方面齐抓共管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