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9篇)

时间:2023-12-01 06:52:06 作者:飞雪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分享,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近一年来,我校推行了以“学案导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至六年级统一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以追求有效的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利用导学案导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困惑。

一、使用导学案导学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利用导学案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根据导学案中“自主学习”这一版块的内容有层次的学习教材,积极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加上老师的点拨,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

二、使用导学案导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利用导学案导学,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问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小组交流学习难以起到真正实效。学生小组合作时各做各的,各说各的,看似场面非常热闹,好像在合作讨论,可我让小组选代表发言,他站起来说的几乎都是他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本不是他小组合作讨论过的观点和想法。另外,一些学困生在交流中往往只有听的份,造成时间越久他们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越得不到锻炼。

4、导学案的教学形式是否都比较单一?固定了“定向示标、学生自学、展示交流、精讲点拨、达标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否有些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师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如何在使用导学案的同时既能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又能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导学案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它不可能真正代替我们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地编写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导学案并合理利用它,让它充分发挥“导”与“学”的作用。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地点:学校中型会议室、新教学楼。

主讲人:马文驹副校长、王成瑭主任、何昌锋主任。

今年暑教会期间,学校组织我们本届高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本次培训对于我校来说是导学案试行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学习使用导向案有前两届总结的经验可借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理解,那是需要我们人人过关的。

华校长在动员会上从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动员,并对如何推进导学案做了讲解,之后何书记提出了参培的具体要求,教学处王主任、教科研处何主任分别进行了方案解读与通识培训,使我们参会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初步的理解,知道了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并愿认真践行。

通过培训我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有效地“指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学习效果就好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知识问题化,即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马校长做了题为“高中学生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专题报告,让我们参会教师体会到与导学案实施相匹配的学生学习方式为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式探究学习,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概念、特点、意义、要素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组织实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对学生提供前期援助、认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两方面:

2、如何处理学生导学案与学生的课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或同行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推行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努力解决以上困惑,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旬阳中学孙宏涛。

208月22日。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习“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习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1、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一般是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解决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然后,把学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把疑问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而且在课前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

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习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一些可以直接互换看法,阐明理由,然后交流,确定答案;要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和学案优势。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尝试释疑。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习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习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201x年8月27日―――29日,我们在教育组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李村三中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学习。学习时间虽然长,工作虽然累,但我们无一人缺席。培训的内容充实而有用,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通过3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导学案的核心理念高效地渗透到每一堂中,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馈学习,同时把导学案和多媒体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与自己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对于我的教学必将有很大的帮助。希望领导以后多给这样的学习机会。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近两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探索,营造了新课改的大环境。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学案式导学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我积极响应学校新课改的号召,践行学案式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之后,我获益匪浅。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单位时间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传统的。

教案。

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读、议、讲、练、评”方针的指导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反馈,以及课后的巩固练习。如果我们备课组集体认为这三课时衔接比较紧密,就设定由同一个人构思比较的好。然后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时候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其他的老师质疑,讨论,补充。最后才形成定案。

“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预习部分,通过预习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头脑里仍然是一团浆糊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巩固练习。知识是需要反复练习,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思品,有的知识的应用,解题的技巧是需要反复举例练习,才能加深记忆。

导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习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怎样做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进。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在反思的基础上,那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习。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合理呢?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导学案的三大特点。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导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导学案教学而努力。

今年暑假,中心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导学案培训,首先学习了第三代导学案和第一、二代导学案的区别,然后重点讲解了第三代导学案的优点和具体流程,最后,组织我们自主编写导学案,在编写中体会导学案的精髓。通过这次学习“导学案”教学和编写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意义、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习“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规则,应用语法,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二)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三)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组代表的发言必须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依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法,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4、强化一个“研”字。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通过这次学习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习“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习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1、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一般是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解决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然后,把学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把疑问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而且在课前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

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习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一些可以直接互换看法,阐明理由,然后交流,确定答案;要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和学案优势。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尝试释疑。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习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习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从教几年,一直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习惯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几乎很少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的真正本质。这个学期刚开学就听闻章校长倡导教师使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的教学理念,但个人却固执的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看上去很美”课堂新模式,所以在思想上一直都没引起哪怕一丁点的重视。但想归想,做归做,我还是在本学期的公开课上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使用”了导学案教学。这堂课下来,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和导学案有了新的思考。

下面我就我的这堂课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这课的历史教学中,我设计了小组竞赛、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的思路。所有活动都基本在男女分组的形式下进行的。此外教学资源也准备得很充分,我收集了大量的音像资料,自我预测这将是堂精彩的视听盛会,能够让学生很轻松的掌握教材内容。

课前准备中我给我的学生下发了自己从网上随意下载的导学案,并且对于这篇东西的使用,我对学生只字未提。因为在我的思想深处,这个东西可有可无。在实际课堂中,我也没对我的导学案有任何的作为,既没有在课前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更没有在课堂中按照导学案的思路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总之,现在想来,导学案于我这堂课说来,就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了,所以就无同谈及导学案对我的课堂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如果要给我的这堂课定性的话,它仍然是堂“披着导学案外衣”的传统课,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是次失败的尝试。而失败的根源就是我根本没把导学案这个东西当回事。

就像我的很多同仁和领导所说的一样:课堂上我貌似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风采和魅力,展示了自己本专业的“扎实”功底,但我恰恰忘了教学的真正本质,我忘了“教学的本质原本就是交往、互动”,我没有很用心的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我过分的把讲台变成了自己个人的“舞台”。整堂课下来,我几乎滔滔不绝地向学生或描述,或解释,或感慨,或议论,我甚至没有空闲停下来去了解学生想说什么。

在课堂设计中,我充分挖掘了相关的历史题材。通过回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和课前播放《七子之歌》情景的设置,学生确实感受到了这一历史的屈辱,对朝廷的腐败,对列强的剥夺,对国家的强盛的关系有了一个看法。而邓小平在谈判中的讲话和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视频运用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当学生看了邓小平讲话的视频后,他们明显感受到了中国态度的坚决,这时学生的情绪已经有了一些波动,紧接着趁热打铁,立即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视频。学生的自豪感随着英国国旗的下降和中国国旗的升旗油然而生。这正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表现。但美中不足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有部分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仍然游离在课堂之外。现在我想,假如我能很好的应用我的导学案的话,效果可能会有很大改观。如果课前督促这部分同学按导学案去预习,他们上课就能跟得上我的进度,在某些问题上就可能“有话可说”。而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如果用好了导学案的话,后面一个讨论题,思维就会更加活跃。

通过反思本堂课,我发现自己对导学案没有产生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很多行为被我“扼杀”。所以,今后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我要重视它,只有我重视了,学生才会在意。

其实,让我们做出一份形式上的导学案并不难,也就是说导学案这种模式很容易复制,但难的是如何编制出一份真正能达到高效的导学案呢?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我还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内容决不可以随意设计。

应该来说导学案的内容是决定这份导学案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决不能出现设计随意、粗糙的情况。

首先,导学案中创设的问题不应是对教材现有知识点的简单分解,更不是依据教材内容布设的问题阵,而应当层层推进,前后呼应,形成有效的问题链。现今历史学科的教学特别注重史料的运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真选取跟主题相关的史料,创设某种情境,引导学生认知史料、分析史料、解读史料、提炼史料、整合史料,从而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其次,导学案中创设的问题要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读教材、学教材,从教材中来,回教材中去的肤浅层面。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关节点,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的发展脉络,获得丰厚而深沉的人生启迪。第三,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有情感,有意义,能激活学生的反省精神和探求渴望。我想这些是很多历史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都会体会到的,但是真要做起来却真的非常困难。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我们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历史学科的新动向,了解国内基础教育的新气象,以使我们的课堂真正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呼应。

二、导学案决不可以取代教学设计。

如果只忙于做导学案,而忽视教学设计,那么整个教学反而被导学案所束缚,非常的沉闷、枯燥、乏味,课堂也缺少生成性,根本谈不上高效。反思之后,认识到一定要加强二次备课。只有把二次备课做到位了,将导学案自觉融入到教学设计的整个流程中去,使其服从于、服务于教学的目标设计。所以导学案的精彩决定于教学设计的精彩,良好的设计能够确保教学流程的完整运作,能够确保课堂生成的有效调控,能够确保教师个性的充分发挥。

导学案重在“导”,引导学生去自学、去合作、去探究。同时,是不是还要强调一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同样可以是“导”,是科学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材料、如何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如何理解重难点、如何分类整理、如何构建体系。

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实施导学案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轻松了,相反其幕后的准备是更加繁复了。要想使导学案在打造高效课堂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要做太多的事情。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还需不断的尝试、探索,不断的创新,希望能取得的更好的效果。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近两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探索,营造了新课改的大环境。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学案式导学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我积极响应学校新课改的号召,践行学案式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之后,我获益匪浅。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单位时间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传统的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读、议、讲、练、评”方针的指导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反馈,以及课后的巩固练习。如果我们备课组集体认为这三课时衔接比较紧密,就设定由同一个人构思比较的好。然后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时候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其他的老师质疑,讨论,补充。最后才形成定案。

“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预习部分,通过预习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头脑里仍然是一团浆糊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巩固练习。知识是需要反复练习,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思品,有的知识的应用,解题的技巧是需要反复举例练习,才能加深记忆。

导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习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怎样做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进。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在反思的基础上,那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习。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合理呢?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导学案的三大特点。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导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导学案教学而努力。

今年暑假,中心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导学案培训,首先学习了第三代导学案和第一、二代导学案的区别,然后重点讲解了第三代导学案的优点和具体流程,最后,组织我们自主编写导学案,在编写中体会导学案的精髓。通过这次学习“导学案”教学和编写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意义、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习“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规则,应用语法,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二)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三)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组代表的发言必须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依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法,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4、强化一个“研”字。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地点:学校中型会议室、新教学楼。

主讲人:马文驹副校长、王成瑭主任、何昌锋主任。

今年暑教会期间,学校组织我们本届高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本次培训对于我校来说是导学案试行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学习使用导向案有前两届总结的经验可借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理解,那是需要我们人人过关的。

华校长在动员会上从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动员,并对如何推进导学案做了讲解,之后何书记提出了参培的具体要求,教学处王主任、教科研处何主任分别进行了方案解读与通识培训,使我们参会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初步的理解,知道了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并愿认真践行。

通过培训我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有效地“指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学习效果就好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知识问题化,即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马校长做了题为“高中学生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专题报告,让我们参会教师体会到与导学案实施相匹配的学生学习方式为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式探究学习,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概念、特点、意义、要素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组织实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对学生提供前期援助、认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两方面:

2、如何处理学生导学案与学生的课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或同行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推行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努力解决以上困惑,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旬阳中学孙宏涛。

20xx年8月22日。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校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认为"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是站在学生立场上编制的。因此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如何教的立场上编制的。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1.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1.2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一个"导"字。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我在编制《18.1.勾股定理导学案》时就是先从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开始预设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来自主探究勾股定理,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

1.3对于导学案中练习题的编制我认为题量不能过大,要精选精练,设计要有阶梯性,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单纯数学题目的罗列,导学案就变成了课堂练习题,就失去导学的目的;题目难度值偏大,部分就会出现厌学,马虎应付的现象。

1.4全体老师的参与度。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份高质量的学案,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编制导学案时,在分配课题和主编人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参与其讨论、研究,并且每一份学案制定好后,由审核人审核后再印刷。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理念昭示着我们,高效课堂是和谐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基础。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实现课堂高效性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很多时候也是困难的,针对个人教学实践,我从导学案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进行了思考。

在创设“高效课堂”的口号下,教师们都采取课前布置预习学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导学案”的课堂常出现课堂效率更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目前导学案的使用存在几点问题1.重视了导学案,忽略了自主探究。

常见的数学预习学案由以下内容组成:预习题、探究题、巩固题、拓展题、检测题。当然,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版本的预习学案,但呈现的都是一片试题的“泥潭”,学生拿到学案导学往往不是首先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

因为年龄特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学习。实施导学案教学,更多的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因为学生需要的是完成导学案,需要的是正确答案,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很少有学生关心,这样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数学课堂一旦失去头脑的思考,必然变得乏味。较长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使用同一种形式的导学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会受到挫伤和压抑。长此以往,师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课堂气氛再度沉闷,持着对“导学案”的怀疑,教学方式很有可能重回原点。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预习应该按课标要求去掌握概念、理解例题、会模仿例题完成课本练习题。应使应试式的学案回归生态化的学案,使试题式的学案回归问题式的学案。更多的时候,主观一点的问题,更容易让人发挥大脑的思考,尤其在小学生“减负”永远完成不了的情况下,问题式的学案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身心得到放松。

2.传递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在“导学案”教学方式中,导学案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但通过导学案直接传递有形的知识,而且还要把尽可能多的能力培养调整在有形知识之上,传递给学生。导学案除了为学生疏导知识、辅导探究外,还应该具有指导学法的作用,这也是学案导学的预期优势。体现在指导学生在关键和重点处有所突破,在学案中往往以“建议”“注意”“提示”等加以提醒。课堂上,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3.导学案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虽然学生的预习是一个自主化的过程,但由于思维受到导学案以及书本的禁锢,会使他们产生共同的视角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所以,学生预习中产生的新奇的想法或问题,都可以预料。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了解学生导学案完成的“成果”,做到“心里有谱”。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超前”生成,最好利用学生的发言,“相机行事”,智慧引申,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

(1)教学流程与学案导学相顺应。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流程与学案相顺应,不仅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预习,而且能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反之,学生通过学案获得的成就感将消减。

(2)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习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习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三、“导学案”使用中师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

3、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

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

4、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导”字,强化一个“研”字。学生不是玩偶,让做什么就只做什么,没有主动性;学生也不是容器,让装什么就装什么,没有思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有能力也必须学会自己预习属于他们的书本。学生预习的成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学案导学能够达到辅导学生自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并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成一种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案导学是教学大纲的指南针,以导学案为纲,可以达到对学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指导,师生互动,智慧共生,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主讲人:马文驹副校长、王成瑭主任、何昌锋主任。

今年暑教会期间,学校组织我们本届高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本次培训对于我校来说是导学案试行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学习使用导向案有前两届总结的经验可借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理解,那是需要我们人人过关的。

华校长在动员会上从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动员,并对如何推进导学案做了讲解,之后何书记提出了参培的具体要求,教学处王主任、教科研处何主任分别进行了方案解读与通识培训,使我们参会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初步的理解,知道了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并愿认真践行。

通过培训我主要有以下体会:

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有效地“指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学习效果就好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知识问题化,即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马校长做了题为“高中学生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专题报告,让我们参会教师体会到与导学案实施相匹配的学生学习方式为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式探究学习,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概念、特点、意义、要素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组织实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对学生提供前期援助、认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两方面:

2、如何处理学生导学案与学生的课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或同行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推行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努力解决以上困惑,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导学案心得体会

结如下: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预习、上课、复习三者有机的统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固学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以学定教,开展分层教学,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案导学”是师生共建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在学案设计中要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特别是语文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二、学案导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首先,教学生“读一读”。学案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课文,并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其次,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然后,引导学生“用一用”。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学案导学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顾名思义,即要有“引导”的过程,还要有“学习”的方案。使用一段时间后,给我带来的有收获有困惑,也有一问题。收获:

首先,课堂上发生了变化,讲得少了,学生讲得说的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视野开阔了。使我的教学观念随之发生了变化,注重了预习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

其次,让我真切体会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课堂,体现了主人翁的地位,问题不再由老师提出,而是由学生提出,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者。

困惑:

1、导学案的实施对优秀学生的学习来说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却是雪上加霜,有时老师的讲解都难以理解。现在他他们自学,更是摸不着头脑了。

2、小组交流学习难以起到真正实效。在教学中采取小组教学。

时,一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同学在小组中往往得不到必要,及时的引导和鼓励,造成时间越久他们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越得不到锻炼。如何可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十分头疼,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使用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怎样引领优等生前进的同时,带领后进生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2、导学案的教学是否都为单。

一、固定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练得。

4、课堂上要兼顾到每一个孩子。怎样做到调控课堂氛围,使每个。

学生兴致高昂的愉快的接受整节课的学习?

针对这些,我认为导学案的设计是根本是一节课的灵魂,一个班集体中学习程度有“好,中,差”之分,导学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不同难度的问题,参与讨论问题,在问题中提高。

不管怎样,应充分发挥“导”“学”的作用。我坚信通过摸索和探究。导学案的引入一定会带给我们新德起点。

导学案心得体会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县教育局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县推行了“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这一举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1、“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2、“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做法。

1、拿到学案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再进行二次备课,将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是集骨干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和编写的,是质量较高的教学载体。但是我们在使用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再备课,大胆进行取舍和添加,使其达到最优化。2、就小学数学课而言,在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将一节课分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学案中有根据本节知识点设计的一定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接受转到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从知识学习型转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综合型,从“听众”角色转变为“演员”角色。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的学习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教师用适当的方式适时提出问题,创设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教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老师只要讲得懂、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就听得懂、记得住。因此,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筋疲力尽,但最终收效甚微。素质教育下的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高效的课堂要求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案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研究学案,搜集资料,设计问题。

总之,“学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愿双峰教育的这朵“奇葩”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导学案心得体会

20xx年9月底,我校响应我区的号召,轰轰烈烈的课改正式拉开序幕,我校开始实施导学案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在教前下功夫,寒暑假就开始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研究教法,并精心地设计练习,认为这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为有利的。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一名数学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永远只能停留在新手型水准上;反之,则能迅速专业化成熟。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导学反思”不容忽视。俗话说:“经验+反思=成长”,它表明了一个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历程。教师进行“导学反思”是现今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导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通过使用导学案并反思及时地发现并研究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成功中获得满足,从失败中寻找根源及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

有人说,上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上完后,总会留下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上完课经常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对这节课的整体印象,自己最得意的地方,不利的方面,并找出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有时还要记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学生听课的质量,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等等。记载成功之笔。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也许是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巧妙、应变灵活;也许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有利于今后教学中继续保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牢记失败之处。“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即教学中的“败笔”。为此,“导学反思”更多的应该是随时记下课堂上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冷静地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同时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

实施“导学案”教学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短短一个月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4、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导学案”的使用,使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而是成为课堂的主体,由接受式学习转变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1、在科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的确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2、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的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1、现在我们组才刚刚实施导学案教学,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在不断地摸索当中,需要我们不断的修改。以后要多多学习,通过网络、学校提供的外出学习的机会等方式不断充电,使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加强。

2、多学习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掌握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建议。

3、加强学生的学业评价,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业评价。

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导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捷径,教师应该经常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灵光闪现,课堂上的尴尬败笔或者是某一片段的精彩纷呈、学生的奇思妙想,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成功与失败,有话则长,无话就短,以反思促教学并持之以恒,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获,就让我们在教学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吧!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自主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学案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也是其中一员,最近参加了一次自主学案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对自主学案的学习方法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我在自主学案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自主学案培训的学习方式非常灵活和自由。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学案培训更注重个体的特点和兴趣,没有固定的课堂教学,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更容易集中精力和保持学习的动力,因为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喜好来安排学习计划,而不是被迫跟随教师的步骤和进度。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更加主动地掌握学习的节奏和方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自主学案培训注重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培训中,我们除了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自己去寻找学习资料和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这种培训方式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自主学案培训,我意识到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才能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快速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第三,自主学案培训注重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尽管自主学案培训强调个体的独立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需要和同学们进行合作和交流。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学会了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想法,学会了与人合作和共同进步。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不仅提高了我和他人合作的能力,而且培养了我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第四,自主学案培训注重培养学员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在自主学案培训中,我们被鼓励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机构通过让我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引导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和培养我们的创新潜能。通过参与培训,我发现自己对问题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自主学案培训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参与自主学案培训,我们能够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对我们在求职和升职的过程中非常有利。同时,自主学案培训还能培养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和个人发展。这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自主学案培训是一种灵活、自由、注重实践和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将能够在自主学案的学习方法中不断进步和提升自己。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自主学案培训,一起探索和追求更高的学习和发展。

(1209字)。

自主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自主学案培训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引进这种教学模式。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自主学案培训,通过亲身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自主学案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分享一下关于自主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自主学案培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主动学习的机会。而自主学案培训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培训中,我们学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和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自主学案培训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厌倦和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而自主学案培训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培训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再次,自主学案培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给出问题和答案,学生只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即可。而自主学案培训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培训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样就能够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案培训,我们可以学会分析问题,查找相关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后,自主学案培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按照老师的节奏和安排进行学习,缺少自我管理和组织的机会。而自主学案培训要求学生自己规划和安排学习计划,需要学生自我管理和组织。在培训中,我们需要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学习任务,这样就能够提高我们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通过自主学案培训,我们可以学会制定计划、管理时间、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自主学案培训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通过自主学案培训,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主学案培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导学案心得体会

赵志刚。

新课改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8月份开始,我校开始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现在结合我使用导学案的过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使用让学习时间更为丰盈。

使用“导学案”,学生在学习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了学习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节约了时间,让学习时间变得更为丰盈。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学生的学习——课前的预习,课内的汇报、交流都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无可依靠;像一位盲人没有了手中的拐杖,变得不知所措;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无从下脚,找不到出路。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学案”中的要求、内容展开课前预习,课内汇报、交流,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为拓展阅读争取了时间。

二、“导学案”的产生,让老师们在备课时少了很多无效劳动,减轻了工作压力。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设计要比老师们一课一课地设计教案在劳动量上要轻松得多。教案的设计从开始写导入到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花费老师很多的精力,这样老师们在备课上常常是怨声载道,也使备课流于形式,很多老师的备课变成了只是应付领导检查的文件,而没有真正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况且也只是在老师的“教”上下功夫,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虽然,“导学案”的设计对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但不管怎样,都比一课一课把教案详详细细写出来费工费时要少,也更为有效。这种做法是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啊!

三、

“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上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本来好心情的老师变得暴躁,学生也越来越不愿意上语文课。

“导学案”的使用,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了学习效率。预习时,依据“学案”展开学习,有了指挥棒,知道预习哪些方面的内容;交流汇报时,也知道怎样谈,谈什么,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

四、“导学案”的使用给学生搭建了竞争的平台,增强了学语文的热情。

以上是我结合半年多的课改实验进行的一些反思。当然,课改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在课改中解放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导学培训心得体会

导学培训是一种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它旨在通过自主学习和导师辅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参加导学培训是我近期的一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和价值。本文将分享我在导学培训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导学培训中,我学会了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中,我们按照预定的课时和课程安排学习,而导学培训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这样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时间。同时,在导学过程中,导师会为我们设定学习目标和任务,这鞭策我们高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导学培训,我懂得了如何建立有效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使得学习不再那么被动,而是主动地掌控学习进程。

其次,导学培训激发了我更大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通常按部就班地教授知识,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而在导学过程中,我需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这就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导师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他们既是学科专家,又是学习的导师。他们能给予我指导和激励,让我更有动力地去学习和探索,从而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第三,导学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资源支持。在传统学校课堂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在导学培训中,学习环境相对更好。导学机构通常都提供一流的学习设施和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此外,导学培训还提供了相关的学习资料和习题,确保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遇到困难。这些资源的提供使得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第四,通过导学培训,我培养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导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独立学习和思考,还要解决实际问题。导师们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进行探究和研究,并提供指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乐趣。通过深入了解问题、整合资源和分析解决方案,我逐渐培养起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学习上有益,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解决各种问题。

最后,导学培训为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在导学培训中,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学业能力。此外,导学培训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和科技活动,如学术讲座、科研项目等,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科知识和拓宽学术视野。这些机会和平台为我展示自己的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总之,通过参加导学培训,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效果,学会了时间管理、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术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我相信,通过导学培训的学习方式和培养方法,我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出色和有成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