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与文学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大全(14篇)

时间:2023-12-18 20:04:06 作者:温柔雨

高三教案是教师在高三阶段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和备考而准备的一份教学方案,它有助于学生掌握重要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三教案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编写教案有所启发。

论民本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一、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并大致了解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二、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四、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一、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今天以民为本思想的异同。

二、特殊文言句式的规律。

[教学方法]。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是孟子学说中最富进步性的部分,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它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将群众观点当作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将群众路线当作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今天,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当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本课除了教学必要的文言知识,特别是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的规律外,还宜补充一些资料,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讨论,以达到初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容、它的积极意义和它的历史局限性,并认识中国当代以民为本的思想。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孔子的学说核心是“仁爱”,时隔百余年之后,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由于时代不同及学术发展的原因,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德政主张。孔子的仁爱更多的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上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表现得有些保守。而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他的很多观点都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现实社会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仁政王道”思想——这也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组孟子关于以民为本的言论。

关于孟子,同学们都知道他是与孔子齐名的儒家代表人物,谁能来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孟子和他的民本思想。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即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晚年时孟子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二、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句读并正音。

板书或投影生字和易错字词正音正字。

社稷粢盛桀纣圹为渊驱鱼为丛驱爵(雀)獭。

鸡豚狗彘庠序孝悌。

三、阅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2请五名同学分别朗读五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可指出朗读不当之处。

3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解之处可与周围同学讨论。分别请同学串讲大意,要求直译。一名同学译完,其他同学可指出不当之处。教师适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板书。

第一部分: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是故:因此。

祭祀以时:介宾结构后置句,“以时”,按时,译为“按时祭祀”。

参考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第二部分: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这是个判断句,判断句可以表示某某的原因是什么,也可以表示某某是什么。此句译为“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后面句子与此相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古文中常出现这个词,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此处译为“方法”。

斯:那么,就。

所欲与之聚之:第一个“之”,代词,百姓;第二个“之,代词,代“所欲”。全句译为:“(百姓)想要的,给他们积蓄起来”。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就,接近,靠近,趋向。此处译为“流向”。两个“之”字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为固定成语,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虽欲无王:“虽”,常译为“虽然”和“即使”,全句有假设意思时应译为“即使”,已成为事实时译为“虽然”。“王”,名作动,称王。全句译为“即使不想称王”。

苟:如果。

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部分:

莫之死: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译为“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效死的”。

不可胜诛:“胜”,尽。不能杀尽。

壮者散而之四方:之,动词,到,往。译为“壮年人逃往四方”。

仓廪实,府库充:仓廪,盛粮食的仓库。府库,存放财物的地方。

莫以告: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对待你。后成为固定成语“出尔反尔”,常指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死其长矣:为动用法,为长官赴死了。

参考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填尸沟壑,壮年人逃往四方,将近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回报你的。’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赴死了。”

第四部分:

从而刑之:随之用刑法处置他们。刑,名作动,施刑。

焉:疑问代词,哪里。

乐岁、凶年:收成好的年份、收成不好的年份。

驱而之善:引导他们向善。

奚暇治礼义:哪里有闲暇学习礼义。

盍反其本:盍,兼词,何不。本,根本基础的东西,古时指农桑业,与“末”所指的工商业相对。译为“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句,译为“把桑树种在那里”。树,名作动,种。

衣帛:穿丝织的衣服。衣,动词,穿。

百亩之田:相当于现在三十亩左右。

未之有也:没有这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

参考译文: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能保持一颗恒定的向善之心,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恒定的向善之心。如果没有恒定的向善之心,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是在坑害百姓。哪有仁德之人在位还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要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引导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对待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头发白了的老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边城人教版语文高三教案

何局长省里开会回来,胸前佩戴的那枚银光闪闪的“为人民服务”胸章引得大家无不看上两眼。调皮的打字员芳芳非要借戴几天不可。何局长一本正经地说:“这不中,这是白金的,一枚就是一千多元呢!”为了落实省土地工作会议精神,何局长带着秘书走了十一个县市区。所到之处,何局长胸前的那枚胸章无不引起注意。十多天的活动中,何局长有一种行为使田秘书猜测不透:每到一地何局长胸前的胸章总是银光闪烁。可到了晚上进到舞厅直到第二天离开时却看不到那枚胸章在他胸前闪烁。在赶赴另一个县市区的路上,他又从兜里掏出那枚胸章端端正正地挂在胸前……回到机关后,人们再没见到何局长佩戴那枚胸章。那位打字员遇到局长又撒娇地说:“何局长,你把那枚胸章借我戴一天不行吗?”何局长耸耸肩膀说:“对不起,这次下乡丢掉了。”何局长把脸转向田秘书,“是吧,小田?”田秘书只好顺着杆子爬。田秘书明白了局长的用意。接着他给十一个县市区土管局长打了电话:“何局长在北京珍宝大金店花一千多元买的那枚白金胸章可能在你们那里丢掉了。老领导很心痛,请你一定帮助仔细查找一下。”各县市区土管局长接到电话都能清楚地忆起何局长来时胸前银光闪闪,走时却没见到他戴胸章,一定是丢在自己这里了,可上哪儿找?不如派人进京买一枚送去算了。电话打下去第五天开始,各县市区土管局长陆续来找何局长汇报会议落实情况,走前都留下了一个小红包,说:“何局长,您丢的那枚白金胸章找到了,请您查收。”何局长开始一愣,后来也就随其自然了。几天工夫这位何局长便得到了价值一万多元的白金胸章。

(《微型小说选刊》2001年第19期。

丁维法)。

【试题】1.对何局长佩戴《为人民服务》白全胸章一事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何局长佩戴一枚白金胸章,就是为了炫耀,引人瞩目。

b.何局长用一千多元买一枚胸章,就是为了作钓铒,让下属给他送相同的礼。

c.何局长何时佩戴或何时摘去白金胸章,秘书十分明白他的用意。

d.何局长竟然花一千多元买一枚“为人民服务”胸章,无疑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a.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何局长取信于人的心态。

b.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何局长信誓旦旦的心态。

c.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剖露了何局长内心的诡谲。

d.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何局长虚伪的灵魂。

3.下列对小说主题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讥讽何局长的虚伪与贪婪。

b.田秘书的善解人意。

c.讥讽打字员的巴结上级。

d.讥讽“市区土管局长”们的趋炎附势。

4.下面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善于运用反差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颇有审美情趣。

b.小说构思精巧,“为人民服务”胸章竟以白金铸就,旨在直接显示它的份量与价值。

c.作者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表现方法。

d.小说语言生动,情节诱人,它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思想,构成了小说的艺术灵魂。

【答案】1.c[提示]本项表述与原文意相悖——原文说:“十多天的活动中,何局长有一种行为使田秘书猜测不透”;而c中却说:“秘书十分明白他的用意”。2.c3.a4.b[提示]作者的构思与情节的设计,其用意在于嘲讽,绝非“直接显示它的份量与价值”。

秋声赋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j,。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蝶恋花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宋词婉约派作品细腻委婉、百转千回风格特点。

初步了解优秀文学作品阐释的开放性。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宋词婉约派作品细腻委婉、百转千回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优秀文学作品阐释的开放性。

课文: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不减唐人高处”

2、看似无限风光,背后的苦楚谁知?

二、初读感知。

1、自读此词,读准字音。

伫黯阑憔悴。

2、反复朗读,融入自己对这首词营造的意境和表现的主题的理解,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朗读指导:婉约风格的宋词,在朗读时需要想象画面,揣摩情义,节奏上一般要放缓,要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知。

1、圈划朗读过程中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提问并讨论解决。

注释未涉及及需要更正之处:

生:渐渐生发残照:夕阳余晖。

会:领会凭:靠。

阑:栏杆图:贪图。

一醉:痛痛快快大醉一场伊:第三人称代词。

消得:值得。

2、教师串讲此词大意(鉴于这是学习的第一首词,学生对宋词语言表现的特点比较陌生,教师带一次路)。

描写的景色是怎样的?反映怎样的内心情感?

面对此时此景,诗人本人的所做、所思以及心绪是怎样的?

有哪些字词是尤其值得揣摩体会的?

4、结合对句子的感悟进行朗读。

5、在阐发诗人内心幽微的情绪的基础上,理出诗人内心活动的变化的过程。了解宋词婉约派情感表达方式含蓄、过程百转千回的特点。

四、深入理解。

1、介绍柳永的生平经历。

写《鹤冲天》得罪仁宗“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仁宗回复:“且去填词”

柳永回复:“奉旨填词柳三变”

2、自甘身处社会底层,混迹教坊歌楼,为歌儿舞女填词。

结合屈原的“所为伊人”——中国文学传统中,多为理想的化身。

4、再次朗读。

作业:

用描写性语言扩写这首词,在保持原有情感、意境、语言风格基本不变的前题下,融入对意境画面的想象和抒情性语言。

渐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生﹞(纷纷)没有。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丰子恺先生的生平。

多媒体展示丰子恺大致经历和有关评价。

﹝生﹞佛家思想。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漫画世界。

多媒体展示丰子恺漫画作品。

生笑。

﹝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里有儿童,有大人,有大自然,有谐趣,也有诗意,可见丰子恺先生追求的有儿童的真,人间的善,还有大自然的美。

﹝生﹞《缘缘堂随笔》,《车厢人生》。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缘缘堂随笔》的第一篇——《渐》。

在这篇文章里,“渐”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试着在每一段找出和“渐”字有关的句子。

生翻看课文,思考。

﹝生﹞关键句。

﹝师﹞对,我们一起一段一段地来找。第一段的关键句是……。

﹝生﹞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师﹞这一段给“渐”字下的定义是一种“要素”,一种“手段”。第二段呢?

﹝生﹞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

﹝师﹞对,第三段呢?

生看课文,思考。

﹝师﹞这一段作者举了很多例子,都是为了说明……。

﹝生﹞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

﹝师﹞这法则是什么?

﹝生﹞渐!

﹝师﹞这样看来,“渐”是大自然的一种法则。这一段里还有这样一句话……。

﹝生﹞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

﹝师﹞“这”指代的就是“渐”。第四段。

﹝生﹞“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生﹞极微,极缓。

生看课文,思考。

﹝师﹞每一段的关键句,通常在段首,有时也可能在段中或段末。看看我们找到的一样不一样,来,我们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师﹞﹝生﹞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师﹞原来,什么都在“渐”,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第六段。

﹝生﹞“渐”的本质是“时间”。

﹝师﹞好,我们认识到了“渐”的本质。最后一段。

﹝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师﹞作者认为认清了“渐”,就要这么做。

现在我们就可以自己来整合这些信息,给文章中的“渐”下一个定义了。“渐”实际上是什么?我们先给它一个中心语。

﹝生﹞变化。

﹝师﹞对!这种变化的特点是……。

﹝生﹞极微极缓。

﹝师﹞它的本质是……。

﹝生﹞时间。

﹝师﹞这样,“渐”就是以时间为基础的极微极缓的变化。对吗?

﹝生﹞对!

﹝生﹞时间。

﹝师﹞时间的“渐”变我们能不能看到?

﹝生﹞不能。

﹝师﹞那么,相对于有形的“渐”,这种“渐”是……。

﹝生﹞无形的!

﹝生﹞时间!

﹝师﹞那么,把握“渐”,换一个说法,就是要……。

﹝生﹞把握时间!

﹝师﹞对!通过把握时间来把握“渐”!

可是,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渐”吗?都可以变吗?

生思考,沉默片刻。

﹝生﹞(几个声音)不可以!

﹝师﹞有什么不可以“渐”变?

﹝生a﹞:亲情!

﹝生b﹞:友情!

﹝生﹞不愿意!

﹝师﹞即使变了,也应该越变越浓,越变越好啊。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不是都“渐”变“渐”好了呢?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文章的倒数第二段。

师朗读这一段的最后几句。

﹝生﹞明达之人。

﹝师﹞百年的寿命,大家觉得长吗?

﹝生﹞(笑)不长。

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生思考,讨论。

﹝生c﹞因为短期的明达容易做到,要长期做到就太难了。

﹝师﹞是的。在一时一事上明达容易,在长长的一生中要保持这份明达,就不容易了。所以,作者才会说,“我觉得百年的寿命,……”

﹝生﹞“定得太长。”

﹝生﹞真和善!

﹝师﹞不错。其实,作者不是感慨生命太长,而是感慨要在一生中坚守那一份真和善太……。

﹝生﹞太难!

﹝生﹞美好的。

﹝生﹞不矛盾!

﹝师﹞为什么?前面明明说宁可要缩短生命,后面却说可以胜任百年或千古的寿命啊!大家讨论一下再站起来告诉其他同学。

生讨论。

﹝生d﹞前面这么说,是因为能够在一生当中坚守真和善的人太少了,所以,宁可缩短生命的长度,也要守住这份真和善。虽然能够做到的人太少,但毕竟还是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人他不仅能够胜任百年的生命,还可以留传千古。

﹝师﹞什么可以留传千古?生命可以吗?

﹝生d﹞不可以。但他的精神可以。

﹝师﹞什么精神?

﹝生d﹞坚守真和善,一生不变。

﹝师﹞就像课文里的一句话所说,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他们能不为‘渐’所迷,……”

﹝生﹞(齐读)“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师﹞对,前面的情况是不得已而为之,后面的才是作者最希望看到的。这两种观点是不矛盾的。当我们认识到有些事物是不可以渐变的,我们就要学着不为“渐”所迷,守住我们的真,守住我们的善,不让它们“渐渐”遗失。

现在,文章的要旨我们都把握住了。有人说,读文章有三读,一是读文章,二是读作者,三是读自己。那么回到我们自身来,在学了这篇《渐》之后,同学们,我们到底要怎样对待我们自己生命中的“渐”呢?我们好好讨论一下吧。

生热烈讨论。

﹝生e﹞升上高中以来,我没有把握好时间,不知不觉中成绩在渐渐地下降。到现在我才认识到是我没有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学习上慢慢松懈后,我不但没有发现这样的苗头很危险,还继续任它自由发展,一直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成绩。我不愿意它继续这样下去,我会努力,我要让我的成绩回升。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她的成绩渐渐地下降,自己一开始却没有发现这个苗头,这让我想起我们古代有一个成语叫“防微……”

﹝生﹞杜渐!

﹝师﹞对!在这个成语里,“微”就是事物不好的苗头,“渐”就是事物的开始,“防微杜渐”就是在错误或坏处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古人早就就告诉我们了,要制止不好的“渐”啊!

生继续讨论。

﹝生f﹞我觉得有一些做人的原则不可以变。我会努力,去追求我的理想我的目标,但是,就算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管身边的世界怎么变,身上的真诚和善良我还是要坚守。

﹝生﹞勿以善小而不为。

﹝生﹞杜“渐”!

﹝师﹞守真……。

﹝生﹞守善!

﹝师﹞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有质量的!好,下课!

苏幕遮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原文: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边城人教版语文高三教案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2)《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9)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3、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这可能是个复杂问题,可不必在教学中深究。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4、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5、教师总结。

6、课后训练: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提示: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朋党论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为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公、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下,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尽。”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为人耿直,敢于谏诤,在开明派范仲淹和守旧派吕夷简的斗争中,站在范仲淹一边,受到排挤、打击,屡遭贬官。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新运动的领袖。他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行诗新主张,提倡效法韩愈,在散文、诗、词等各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的散文具有说理明白、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情文并茂的独特风格。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文学形式。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等。

庆历三年(1043),韩琦、范仲淹、富弼等执政,欧阳修、余靖等也出任谏官。这时开始实行一些政治改革。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相继贬官开始,他们已经被保守派官僚指为朋党。此后党议不断发生,宋仁宗在宝元元年(1038)还特意下过“戒朋党”的诏书。到了庆历三年,吕夷简虽然被免职,但他在朝廷内还有很大的势力。为了反对改革,以夏竦为首的一伙保守派官僚就正式攻击范仲淹、欧阳修是“党人”。

欧阳修当时担任谏官,就在庆历四年(1044)向宋仁宗上了一篇奏章,叫《朋党论》,给夏竦等人以坚决的回击。《朋党论》这篇著名的政沦文,在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中,同样是很有战斗意义的。

全文共分五段。

先看第一段:“朋党”,指同类人因某种目的而在一起。“自古有之”的“之”是代指“朋党之说”的。“幸”是希望的意思,“惟幸”,说只希望。“其”,代“朋党”,为第三人称“他们”。我听说有关朋党的议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只是希望国君能辨别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第二段:“以同道为朋”,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朋党,“以”是因为的意思,“以同利为朋”,就是因利害关系相同而结为朋党。接下去,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这里用“然”字转折,问道:我以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那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这是说小人所喜好的是禄利,“禄”是俸禄,小人所贪的是财物。“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党引”是结为朋党,互相援引。这句说,当他们利害相同时,暂且互相勾结援引而成朋党,那是假的。“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及”是到了,“其”代这些小人,“贼害”即伤害。这几句说,到了他们见到好处而争先恐后,或者好处已经抢光了,交往也少了,则反而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相保。所以,作者重复说:“故臣谓小人无朋,伪也”。再说君子,他们的行为完全两样:“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不然”,即不是这样。“守”,是坚守、遵循的意思。“忠信”,是忠诚、守信,“名节”是名誉、气节。君子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力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以之”的“以”,是凭借的意思,“之”,代上面所说的“道义”、“忠信”和“名节”。这几句说,凭借道义、忠信和名节来修炼自身,那么君子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规范,相助而得益,凭借这些为国效力,那么君子就同心协力,始终如一。接着,作者用“此君子之朋也”一句,强调这些作为与小人截然不同。因此,他得出结论说:“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退”是斥退,罢黜,“用”是进用。这几句说:所以做国君的,,只要斥退小人的假朋党,用君子的真朋党,那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第三段:作者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共工,驩兜等四人”,都是古史传说中凶狠邪恶之徒,“君子八元,八恺”之“元”,是指善良的人,“恺”是指忠诚的人。传说高辛氏有八个有才德的后裔,叫做“八恺”。舜辅佐尧黜退四凶小人的朋党,而进用元,恺君子之朋党,因而尧的天下得到大治。

舜之时呢?文章写道:“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说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贤臣一起在朝中做官。“更相称美,更相推让”的“更相”,是相互的意思,“更”,读第一声。“称美”,是称颂人家的美德二好处,“推让”是谦虚礼让。这样,他们团结一心,舜对他们都加以任用,天下也获得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惟亿万心”与“惟一心”之“惟”,同于“是”字,“亿万”,极言其多。《尚书》说:商纣王有臣民亿万人,是亿万条心,周武王只有臣民三千人,然而是一条心。作者推论,亿万人各不同心,可以说是不结成朋党了。“然纣以亡国”,“以”表示因为,后面省略了“之”字,实际上是“然纣以之亡国”,“之”代亿万人各异心,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民,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而周用以兴”。这里“用”是因此的意思,“以”表示承接,“用以”就是因此而,这句说,而周朝因此兴盛起来。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后汉献帝”是作者的笔误,应作“后汉桓、灵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尽”是全部,“取”,这里抓捕,“囚禁之”的“之”,代“天下名士”。这句说把天下名士全部抓起来并囚禁起来。“目为党人”的“目”,原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看”的意思,“目为党人”就是看作党人。“及黄巾贼起”,讲等到黄巾起义军起来的时候,“汉室大乱”,即汉王朝的统治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方”是才的意思,这几句说,后汉统治者后来才悔悟过来,对党人全部加以解脱而释放了他们,然而已经没有救了。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说唐朝的晚年,渐渐地又兴起了有关朋党的议论。“及昭宗时”,“昭宗”乃“昭宣帝”之误。唐昭宗统治时“尽杀朝之名士”,指篡唐建立梁朝的朱全忠,不肯追随他的朝官都被诬为党朋,遭到杀戮。“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之”,代上文“朝之名士”,说朱全忠一伙把朝中的名士扔到黄河里去,讲:“这般人自称清流,可扔到黄河的浊流里去。”“清流”,是指品德高洁,当时颇有声望的人,他们被加上朋党的罪名,遭到屠杀,唐朝也就灭亡了。

第四段:作者带有总结性地论述:“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夫前世之主”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义。“莫如纣”的“莫”是代词,为无指代词,代人,当“没有人”讲,代物,当“没有什么”讲。这几句说,前世君主,能使人人不同心不结为朋党,没有人像商纣王那样,能禁止善良的人结成朋党,没有人像汉献帝那样;能杀戮品行高洁、负有时望者的朋党,没有什么时候像那样。这些国君都把他们的国家搞乱了,灭亡了。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这里说,互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生疑心,没有人像舜的二十二个臣子,舜也不怀疑他们而都加以任用。然而后世的人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蒙,反而称颂舜为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别君子和小人啊。这几句里,“诮”是责备的意思,“以能辨”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举”是全,“其”是代词他,即周武王,这句说他全国所有的三千人臣民,全部结成一个大朋党。“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多”是人数多,“大”是范围广,这句说,自古以来,结成朋党人数多而且范围大没有哪个朝代家周朝那样的。“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用此以兴”的“用此”,就是因此。“善人虽多而不厌”说好人虽多而不满足,也就是再多也不嫌多。“厌”是满足。

文章末尾,作者又强调了一下:“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迹”是历史事迹,“鉴”是借鉴。这是说上述的兴亡治乱的史迹,做国君的可以借鉴。很明显地请求宋仁宗纳谏,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以使国家兴盛起来。

文章不讳言朋党,而是指出朋党有原则的区别,“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并引证历史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进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伪朋。文章避免了消极地替自己作辩解,而从正面指出朋党的客观存在,指出借口反对朋党的人就结为朋党,说明朋党有本质的不同。这就争取了主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

《朋党论》在欧阳修的议论文中,也是名篇。

破阵子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是___________。

2.“壮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

3.“醉里挑灯看剑”的是()。

a.作者本人b.陈同甫。

c.一位将军d.作者想象中的英雄。

4.上阕描写的军营生活具有的特点。

5.表现作者为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可怜白发生”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了作者为国为民族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海棠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翻译。

袅袅东风在皎洁的月光下徘徊,香雾朦胧。依稀可见远处的亭台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温柔而可爱运用手法运用了对比、暗喻.拟人等手法,将诗人的失意以及郁郁寡欢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人教版高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

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教师补充解说《史记》,强调:1、思想(四点);2、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3、影响。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2、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3、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习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人教版高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

一、学习目的:

1、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2、《报任安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常识,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的特点,思想上深刻的内涵。多诵读多领悟。

3、《廉颇蔺相如列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三个故事,体会文章结构和人物刻画的精妙之处。

4、《屈原列传》重在引导学生与所学过的屈原的作品进行对照阅读,以领会屈原的精神及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还有屈原的遭遇与作者的相通之处。

5、《信陵君窃符救赵》重在引导学生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是新教材的安排体例,将司马迁的作品编排在一起集中学习,并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中、高一、高二所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沟连到了一起,连同《读本》共13篇作品。

将《报任安书》放到本单元的第一篇进行阅读,有利于了解司马迁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将初中、高一、高二学过的作品进行回顾,重在了解《史记》写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一篇知识短文,重在概括了司马迁《史记》的史学性与文学性。其他三篇的传记文学重在诵读,并引导学生领悟司马迁传记文学的特点。

还可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以拓宽学习的渠道,最后让学生以司马迁的文学及精神的某一点,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

五、课时安排:4课时。

《高三语文学习》的教案

1、多朗读:

保持、坚持天天“朗读”是是高考语文复习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它是高三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有声、有情地朗读或轻读。如果说“看”是与知识近距离接触的话,那么,“读”是与知识“零距离”的接触。“朗读”让你轻易、轻松走进知识的殿堂,领略殿堂的绚丽和辉煌。读现代文,读文言文,读古诗词,读优秀作文。读文言文可以增强“语感”,读诗词可以品尝“情感”,读散文可以品味“美感”,读议论文可以揣摩“逻辑感”。朗读中可以产生对文章(诗词)主旨、形象的理解和感受。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叶圣陶先生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语文学习中的朗读就是借助有声的语言文字,感受、理解源于作品的形象、道理,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我们的内心活起来,好像“看到”、“听到”、“闻到”、“尝到”一样.。作品中的语言通过朗读,能够使朗读者内心受到刺激而引起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和思考。

朗读”有助于培养我们对语言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增强我们对文意的理解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写作的表达能力。所以,朗读的过程也是一种非常高雅的又很有情调的学习享受。精彩的人物对话,形象的人物描写,充满激情的抒情,蕴涵哲理的叙述……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进入作者的情感境界,有助于我们获得读者与作者角色转换的愉悦。当我们“朗读”到“忘我”之时,作品之“美”犹如出于我之“心”,作品之“情”犹如出于我之“口”。

要想自己有佳作的产生,必须要朗读大量优秀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语感积累,积累的流水,常常在朗读中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地流淌入你知识的仓库,丰富你智慧的积淀。

2、广阅读:

语文重在于日积月累,平时要注意广泛阅读,积累:经典素材,时令素材,佳词丽句。语文基本常识储备方面,要有一个纲目清晰分明的知识网,它至少应该包括自然系列、文化系列、文学系列、艺术系列、哲学系列、科技系列、社会人生系列等几大板块。积淀起这样一个人文知识结构体系,你在考试展现才情时会更有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写能力的考察时,才有一定的优势。以“自然系列”的储备为例,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天文地理、人文地理基本知识(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著名自然景观等);储备一些咏叹描写自然风光(山水日月花鸟虫鱼等)的著名诗文名句;阅读一些有关“亲近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感悟自然、抒发自然、和谐自然”等内容的诗文以借鉴启迪自己的写作。

3、乐感悟:

“学而不思则罔”,在读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多感悟思考。

4、勤练习:

“熟能生巧”,知识只有在合理的练习中才能很好地转化为相应的'能力。练习包括:平时的练习和考测。平时练习:在专题复习时,会有配套的练习资料;背诵默写的落实;随笔(每2周一篇),大作文写作练习,至少4篇。要求按质按量完成。

5、善总结:

学习成效大的同学,往往是他比别人更有心,更善于总结的结果。高三语文学习比高一高二更简约化,理性色彩更多,自主自觉性更强。珍惜每一次练习考测的经历,认真总结反思:遇到新问题,得到新收获,学到新方法,有了新启示,都会及时记下来;做题时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等等,以及时查漏补缺,全面提高。做到得失心中有数,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能纠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进步。

6、拥有一颗平常心:

最后想提醒一句话,也是最重要的: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进入高三,大家要准备打持久战,学习明显表现有明显的趋利性,因为题目的难度、你的知识结构及学习状态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让你的成绩有正常的升降。尤其是语文,或许有些同学意识到语文的弱势,于是开始认真学习,满心期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语文的特点可能会让你失望,于是又偃旗息鼓,成绩不见进步反而退步,开始恶性循环。所以请同学们记住:不要计较一时一次的得失,以平和的心态,以骆驼的精神坚持到最后,毕竟,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第一周教学安排。

人教版高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是新教材的安排体例,将司马迁的作品编排在一起集中学习,并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中、高一、高二所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沟连到了一起,连同《读本》共13篇作品。

将《报任安书》放到本单元的第一篇进行阅读,有利于了解司马迁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将初中、高一、高二学过的作品进行回顾,重在了解《史记》写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一篇知识短文,重在概括了司马迁《史记》的史学性与文学性。其他三篇的传记文学重在诵读,并引导学生领悟司马迁传记文学的特点。

还可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以拓宽学习的渠道,最后让学生以司马迁的文学及精神的某一点,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

五、课时安排:12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司马迁写作本文的背景,学习他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教学步骤:

一、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受腐刑而坚持写完《史记》,他的这种精神在《报任安书》中充分进行了表述。作者借给朋友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这里应明确:朋友任安之托实际上是让司马迁在武帝面前说情,当时司马迁隐忍苟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因此在文中反复的说明这个意思。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悟其情感,并将难点做上记号。

三、学生参照注释,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思考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1――3自然段,明确本段落的意思: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翻译,明确: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迟表意。这一段还应明确:“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心志。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本段是全文的难点。可分为四层:

1、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在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自己有什么气节。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大之辱。

3、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4、在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四、小结:总之,这三段逐步说明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五、学生熟读1――3自然段,进一步体味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4――6自然段,总结全文。

一、朗读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习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四、引导学生归纳: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四层进一步隐忍苟活为写《史记》的原因。

明确:本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在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沉浮”“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六、朗读4――6自然段,再次体味作者隐忍苟活、沉痛悲愤的心情。

七、总结全文:《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

一课时:学习知识短文《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要点:明确《史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

一、学生看知识短文:归纳《史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明确:1、思想内容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其二进步的经济思想。其三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其四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史记》的两个“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艺术特色两点:其一鲜明的个性,其二抒情性。

2、《史记》的深远影响: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诸如思想方面的以史为鉴,富有教化作用;形式方面的篇幅短小,强调表现人物性格,而不在堆砌材料的多与全,以及语言的精美、抒情等等。作为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明确“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3、《史记》的体例。

二、学生从学过的〈史记〉作品中举出事例来说明以上的几个特点:如《陈涉世家》、《鸿门宴》、《垓下之围》。

三、布置阅读练习:阅读本单元的几篇,包括《读本》:有列传、世家、传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