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总结优选大全(23篇)

时间:2024-01-15 09:12:48 作者:曼珠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可以适当结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增加文章的深度和人文情感。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写得较好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

德宏人才工作总结

(1)从业经验不足、理论知识不够扎实。

无论是在评审还是风险经理岗位,虽然我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勤勉、尽职、公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但短暂的从业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匮乏仍让我时常感到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和紧迫。

(2)服务意识有待增强。

作为中后台员工,与一线员工,尤其是客户经理沟通交流不深入,

没能帮助一线同事最大限度地释放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效率。

(3)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

工作上大多数时候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缺乏创造性、点子不多、思路不新。

(4)政治敏感性不高。

有时对监管文件精神和领导的指示吃不透,对事情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拿不准,不能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地做出反应,导致工作中出现了延误和偏差。

(5)文字综合能力亟待提升。

虽然已完成了不少材料撰写工作,但总体来说,材料质量不高、深度不够,工作效能不高。

纺织人才工作总结

20xx年,在上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关心指导和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市科学技术局紧紧围绕坚持“三化”统筹,打造“五个亮点”的战略部署,以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强化工作推进落实,积极做好科技统计工作,为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现将我局一年来科技统计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科技统计是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决策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做好科技统计工作,为各级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制定调整政策、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统计分析资料,同时为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础。因此,要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就不能忽视科技统计在科技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把此项工作做细、做准、做实,我们成立了科技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由党组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做到了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共完成各项科技统计工作。年初召开科技统计工作专题会议,认真总结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清理工作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为扎实开展科技统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强化制度,完善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局始终坚持按制度办事、按章理事,和完善制度为着眼点,制定并完善了科技统计工作管理规章、科技统计工作培训制度,同时制定了省级以上重大重大科技项目年报制度、科技成果年度统计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年报制度,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季报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等统计年报制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月报制度、专利统计月报制度等,并适时进行了相关专项统计分析。

20xx年完成了xx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执行情况调查表、全省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征集表、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情况统计表等多项科技统计,并建立完善了科技统计数据库。

三、注重全面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我局科技人员统计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在科技统计业务知识和提升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以达到“快”、“细”、“准”的要求。二是加强企业科技统计人员的培训。由于企业科技统计人员流动性大,经常给你更换统计人员,为做好科技统计工作,科技局每年召开科技统计培训会议,讲清科技统计报表的各项要求,并经常保持与企业的联系,把好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关。

四、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统计工作综合服务功能。

一是以活动为载体,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在全市开展科技大调研活动,了解企业发展科技需求,发放了企业科技需求登记表,并对回收的需求登记进行认真整理、分析,撰写了调研报告。二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是科技统计的生命线,要坚持质量第一、实事求是、依法统计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统一性。三是切实发挥统计数据功能。为了充分发挥科技统计数据的作用,更好地为科技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统计报表出来后,及时总结,认真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每次的统计分析报告因选题新颖、内容充实、有理有据。每年的年报统计工作结束后,将统计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并建立专门统计数据库保存。确保科技统计数据能够正确、及时的为各级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科技统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科技统计不仅可以为科技管理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而且可以跟踪科技政策实施情况,向科技政策决策者反馈信息,对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纺织人才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人才工作以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人才强县”试点为契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试点工作和新一轮人才政策兑现落实,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一、围绕打造“智造名城”,加强人才强市整体规划。

1、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印发《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今后十年我市人才工作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十大重点项目、体制机制创新与环境建设等人才建设规划。

2、实施“人才强县”试点方案。市委、市*转发省委组织部《xx市人才强县试点工作意见》,以市委办、*办名义印发《xx市人才强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把“人才强县”试点工作任务细化为26项,采取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的办法,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项目运作方式强力推进试点工作。建立督查跟踪落实制度,建立部门定期会商、定期汇报、定期通报、定期协调重大问题、重点项目联合攻关、资源信息互通共享等制度,形成推动工作合力。

工作室;实施“金梧桐”计划,启动建设集生活居住、文娱休闲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安居园;实施“市场综合体”计划,筹划贯通区域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市场,建设集约高效的人才市场综合体。

4、完善人才政策体系。*《xx市促进股权投资业和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市**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xx市委xx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及《xx市流动人口落户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等,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二、积极拓宽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1、搭设人才对接平台。与*海峡人才市场签订《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海峡(晋*)人才市场,创建省市人才服务合作示范区。举办2012年“*xx海外人才创业周”人才与项目晋*专场对接会,组织全市100多家企业与40多名高层次海外人才对接洽谈,达成20多个对接合作意向,8个项目当场签约。

2、创新柔*引才方式。成立全国首个县级博士协会和xx市工业设计与时尚创意协会,聚集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晋*工作的博士(生)和海内外各地晋*籍博士(生)218名及121名创意设计人才。支持盼盼集团公司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完成百宏聚纤公司、锦兴皮业公司与*工程院院士蒋士诚、任南琪项目合作签约工作。开展海内外晋籍人才信息采集工作,建立684名海内外晋籍人才信息库。先后引进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省外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新引进博士后7名,累计进站博士后达68名。累计认定晋*第一、二类高端人才达12名,鉴定技能人才2175人。

3、促进社会就业创业。举办新春大型公益*人才招聘会及东华大学、轻工学院专场毕业生招聘会,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积极完善人事代理制度,提升毕业生工作服务水平。全年共接收毕业生档案2867份,新增人事代理253人次。累计全年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64场,参与企业2602家,提供岗位万个,达成意向万个。

三、立足提升素质,全力推进人才培养工程。

1、推进民企“111”培养计划。举办第7期*大学(晋*)总裁研修班,组织45名企业家精英首次赴境外培训;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8期“青商财俊”班,组织58名青年企业家参加培训;举办6期博士后讲坛,与11家上市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签订“博士后讲坛”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引进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来晋设立领导力中心晋*教学点;分三批组织140多家企业负责人赴国内外知名企业学习观摩企业现代精益管理经验。

2、推进“名教师名校长”培养计划。组织20名学校干部赴国内发达地区名校挂职锻炼;举办第五届职教*、10期“名师名校长”讲堂以及第四期中学校级干部培训班、首期学科名教师高级研修班,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推进优秀卫技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复旦大学—xx市第三期卫生管理高级研修班,设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晋*临床基地,选派一批卫生*骨干到国内发达地区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卫技人才业务水平。

4、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扩宽校企合作渠道,拓展技术人才实训基地,开展职业培训企业直补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书制度。据统计,全年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500余期,培训各类技能人才近万名。

5、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计划。与xx农林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挂钩联系制度,兴办农函大中专班,联办农林大学畜牧兽医大专自考晋*教学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举办10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村技术人员近900人次。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实用人才4358人,评(认)定农村实用技术职称1818人,13人次18个项目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奖。

人才回流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

区农业局总编制119个,其中行政编制7名(不含^v^),工勤编制1名,下设区畜牧兽医局、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等3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和农业执法大队股级事业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实有人员36人。全区共8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总编制数74个,现实有人员67人。农业系统在岗职工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41人,初级以下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14人,专科72人,专科以下16人。

一、学习贯彻落实情况。

区农业局党委认真传达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并召开局党委会议,专题进行学习讨论,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在农业行业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区农业局还开设专栏进行宣传学习,推进人才兴农战略深入实施,使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20__年人才工作进展情况。

三、本人履行抓人才工作职责情况。

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鼓励本区大学生返乡创业。制定完善并实行好各种优惠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技术指导,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发展种养大户528家,创建家庭农场120家,组建合作社219家;培育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600余人。

四、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基层农业人才队伍结构失调。畜牧、农机、蔬菜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农民生产所需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农业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短缺。农校学生毕业后多数不愿从事农业科技,后继乏人,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叁是农业科技工作激励机制急需完善。农技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缺乏经费支撑,农技推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农技服务工作条件差,工作量大面广,工作辛苦,待遇低,优秀人才留不住。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继续做好农技推广和普及等相关工作。二是着力提升农业工作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力夯实农业工作基础,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规范农业人才管理。叁是继续抓好队伍建设。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加强农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并在系统内分层次多渠道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加快培养补充急需人才提升农业科技队伍总体素质。建议组织在职农技人员参加农业专业学历或者非学历培训教育,财政给予补贴,限期提升知识水平。二是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献身农业生产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激励政策,鼓励农业科技人才终身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叁是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调动非公农技人才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工作。

德宏人才工作总结

李姐是公司的老大姐,业务能力很强,是单位的业务骨干,特别是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深受老板的喜欢。

今年李姐写的个人工作总结,又受到了老板的好评,老板看了李姐的个人工作总结,觉得写得非常好,觉得李姐干的也非常好,还马上给李姐加了工资。

可以说,在职场之中,能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工作总结非常重要。

写好工作总结,关键是做好“五个步骤”。

写好工作总结,首先要对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梳理,这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的人不重视回顾梳理,直接就开始下笔,结果写完才发现丢东拉西,甚至是总结已经交上去了,才发现自己做的某项重要工作忘记写了,后悔莫及。

做好回顾总结,要从头到尾,仔细查看自己的工作笔记,查看电脑中的工作文件夹,查看文件柜中的每份文件。要边查看边记录,边查看边思考,把做过的重要工作特别是亮点工作详细的记下来。

东西梳理出来之后,接下来就进入了分析挖掘阶段。

好东西一定是在总结基础上出来的,不可能就摆在那里,工作越总结才越出彩,工作越总结才能越出经验。

分析挖掘,一定要学会归纳整理,也就是合并同类项,把工作分为不同的模块,把每个模块梳理好,整理好,总结好,挖掘好,分析好。

一篇好的工作总结,离不开一个好的总结框架。

在搭建框架的时候,要把老板最关注自己做的最亮点的工作摆在最前面,让人看第一眼就记住。

千万不要把肉埋在锅里,要第一时间就呈现在领导的眼前。

大件框架还要注意全面,也就是不能有明显的差漏。

要注意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摆成绩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事实和数据,其实工作总结就是一个摆成绩的材料。

数据不是摆在那里的,还是需要你提炼总结的,比如说横向对比,纵向对比,这些都是技巧和方法。

反正不管怎么比,最终的结果一定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让领导看到自己的业绩。

总结写完之后,绝对不是可以直接上交的,而是需要反复的打磨和修改。

好的工作总结都是改出来的,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修改,一遍一遍的修改,直到把工作总结改成了精品。

人才回流工作总结

20__年全局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对人才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立足“天府生态科技城、空港自由贸易区”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的人才需求,以加快建设西部人才聚集区为目标,以“大人才观”为统揽,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工作平台建设,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双流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商务局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双流商务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内引外联,引资引智,加大对内、外贸企业高端贸易人才和涉外国际商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壮大该领域的人才规模,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人才分布,注重人才培养,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行业人才作用。特别是以培育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制定了完善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了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二是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行业人才作用。我局以培育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制定完善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产业人才联盟”建设,促进优势整合、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打造具有双流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人才工作品牌。实现农、工、商携手结盟,产供销直接见面,共兴双流经济。

三是完善人才引进平台,狠抓人才引进工作。根据县委人才工作安排,商务局大力开展了人才引进工作,局党组书记身先士卒,一手抓商务经济主要指标的完成,一手狠抓招商引资和引才引智。鼓励公司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公司负责人应经常与企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交心谈心,及时准确地把握这些人才的喜怒哀乐,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帮助其排忧解难。鼓励公司为公司所有的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或老员工免费提供食宿,并为其买好所有的保险,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及科研成果产生效益的,按新增效益的一定百分比计提给个人,并一次性重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

四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各项并进,引人引企并行,商务局成立以来,我们先后引进的苏宁等知名商企陆续在双流设立分支机构;引资引智并举,壮大国际贸易人才队伍。我们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加快我市对外贸易和扩大对外开放;宣传与考核并重,增强全系统的人才意识。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商务局积极加强各类人才培训,包括组织企业统计人员培训,组织全县乡镇经贸办主任、分管领导培训酒类流通登记备案培训,组织外贸外资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培训,组织参加国内专业培训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才制度,围绕产业重点、项目需求,重点对接与主导产业关联密切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从全县几家重点企业抽样调查来看,目前实际可供职人数大大小于一般技术人才总需求量,职位空缺人数较多。二是人才结构不优。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按行业划分,人才缺口全部集中在国际贸易方面,其中,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为最紧张,存在严重的用工缺口;按岗位划分,全部集中在生产技术人员;按性别划分,主要以女性居多。三是人才成本增加。工资的普遍高涨和企业之间福利的攀比,迫使企业工资性和福利支出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薪及周边地区加薪抢人的压力,使得人才成成本大幅上升;为了生存,有些企业甚至忍痛割爱,有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也只能低就学历不高的普通人员。

究其原因:一是本地工业化发展大提速和服务业大腾飞的大发展带来的人才总需求大幅增加,造成商贸企业每年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就大,对待遇较高期望值的高级人才来说,引进更难。二是结构性问题加剧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缺口的是高级管理与技术岗位,而劳动量相对较小和劳动环境相对较好的服务业比起倒班和面临噪声灰尘等问题的外贸出口企业更具吸引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待岗的大多为高不成低不就一般性人才,而大多数单位需要的都是40以下和人力成本低的高学历人员。

四、20__年人才工作计划。

(一)努力改善人才成长的宏观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大背景下,要依靠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增强市场部门的公共服务;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典型报道,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牢固树立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生产力等人才观;将各类高级人才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纳入重点保护对象,特别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也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利用专业部门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工作的研究,通过扩大人才市场容量、完善人才市场设施、提高人才市场交易量等措施,确保我局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要承担专业技术人才的免费或低费培训任务,及时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搞好职称评定工作;要为人才的引进、培训、奖励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要增加人才开发专项基金的额度,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大力创新人才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当前,我局人才不足的原因除了引进不多外,还有流动不畅的因素:一方面,大量的年轻人才浮在机关养尊处优,没有到经济主战场的前沿阵地,缺乏管理经济的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又闹“才”荒,急需各类管理及技术人才,在职年轻人才缺乏对中国特色经济及宏观政策信息的指导,存在知识与政策的矛盾误区。因此,要健全和创新我局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要彻底摒弃官本位思想,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到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也要积极探讨企业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国家机关任职的办法和措施,当好新时代真正的“伯乐”,善于挖掘发现那些默默无闻、有真才实学、长期被埋没的“千里马”,大力提拔用好一大批懂经济、善于科学管理和廉洁奉公的干部进入党政领导岗位。

(三)积极规范人才考核的指标体系。

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各类各级人才的标准,鼓励引进相关方面人才。除积极引进急需的市外人才外,更重要的是应立足市内,在商贸流通领域中择优挑选一批人员通过参加短期、中期培训和到发达地区知名商贸流通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把他们培养成为专业管理人才,更好的做到为我局服务;制定人才工作实绩的考核奖惩制度,并且尽可能地量化具体化上述所有标准、办法、规划、方案、措施和制度,力求考核有可操作性,尽可能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从而使人才的考核奖惩真正走上客观、公正、公开、公平、规范的轨道上来。

(四)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

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量做到学以致用、业务对口,不唯文凭,不论资排辈,用工作业绩说话;贡献不分早迟,用能人不分老少,同等贡献奖励不分职务、级别,一视同仁;对各类埋头工作、成绩突出、贡献巨大的人才,各级各部门均要加大力度,制定相应的具体奖励政策,特别是吸引力大、激励效应高的住房奖励政策、薪金政策、户籍政策、子女教育政策等,并形成长效机制,从而全面激发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为双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人才回流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会议精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强化落实,多策并举招贤纳才,通过加强联系、政策吸引,鼓励、支持外出创业有成人士以总部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信息回馈、技术回乡等方式报效桑梓,带动全民创业,为建设富强***、和谐***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乡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3个村民小组,550个自然村,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4539人,在外人才123人。

一是强化领导机制。为实施人才回归战略,乡党委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乡人大主席专抓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加强对回归人才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并定期召开了人才回归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推进有关优惠政策顺利落实。各行政村分别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构建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调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联络郑州、广东等省市老乡会,访谈初中历届校长和逐村调查等方式,摸排***籍在外专业人才123名、创业成功人士45名,建立了《***县***乡在外人才名录》。

三是畅通回归渠道。开辟回归创业“绿色通道”,回归创业人才需办理的有关手续由县行政审批中心统一受理,实行一条龙代办服务,对急需专业的优秀人才实行一人一策,对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对回乡创业人员所要办理的落户、子女入学、征地、拆迁、*、办照、融资等事宜,优先予以办理。解除他们在家乡的后顾之忧,铺就了在外人才回归的“绿色通道”

四是搞好协调服务。一是提供“保姆式”服务。深化“一改双优”活动,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建立“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对回乡创业项目提供优质服务,让企业真正感受到“进了***门,都是一家人”的亲商氛围。二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抽调10名骨干人员,专职负责人才回归全民创业相关信息的搜集反馈...

纺织人才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来抓,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共鉴定各类科技成果22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30余项。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3家、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新组建2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火炬计划山东**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主要有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通过对全市**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划分行业特点,围绕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在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转移等四个环节进行总体设计,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按照申报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条件和要求,指导、帮助有关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筛选了迈赫自动化等7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迈赫自动化、大业金属、高强紧固件、**生物等4家企业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发展自主创新品牌为目标,围绕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努力提高这些企业的高新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引导、促进高强紧固件、天工造纸机械、三维管件等一批企业努力实现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引导培育大业金属、液压科技公司、华明建设科技公司、塑业股份公司、**电缆公司一批有高新技术生长点的企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加快膨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依托北汽福田、义和车轿、新东方汽车仪表、泰盛化工、粉末冶金、兴贸玉米等企业重点开展信息化示范、电子信息、机械产品开发,提升总体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化和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围绕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在科技项目、产品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在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产学研联合等方面进行重点推动,不断优化企业的成长环境,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实现了现有高新技术产品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成为经济崛起的“生力军”。

四、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企业主动寻求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智力支持,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了合作水平。今年以来已有市外贸公司、新东方汽车仪表、佳士博、圣阳机械等30家企业分别与青岛农业大学、**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初步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围绕生物化工、机械成套装备、智能包装、光机电设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采取委托研究、联合开发、引进转化等方式,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校企联姻”。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得到了及时转化和应用。大业金属的高性能轮胎用高锡胎圈钢丝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3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国内企业过去一直靠进口高锡胎圈钢丝的局面。

五、努力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

一是继续争取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v^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期间,我市承担了“山东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二是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省科研计划。今年以来,先后成功申报“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电脑全自动回转式杀菌系统”、“食品天然色素提取成套设备与技术”等各类上级扶持项目12个,争取扶持资金近万元,有5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2个项目列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个项目纳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个项目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

六、强化服务,全力打造创新型机关。

把全面提升机关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是为增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帮助企业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本着“贴近服务企业,增强服务效能”的理念,印制了科技参考服务手册,发放到全市635家规模以上企业,使企业对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规定、管理办法、操作程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是加强学习,围绕机关党建、机关制度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五的机关学习日和机关读书周加强各类科技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学习中,重点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用^v^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保证各项工作与时俱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推动创先争。把狠抓工作落实作为机关作风改进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机关执行力建设,形成真抓实干、敢打必胜的良好氛围。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申请,充分挖掘各种有利条件,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交办任务顺利完成。

下步工作,重点围绕市委**年工作要点,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全年新增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0家;新增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组织企业牵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做好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工作,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服务,分类指导,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一是培植壮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依托骨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伸扩大高新产业链,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尽快实现在潍坊领先、全省甚至全国竞争力、影响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突出我市优势,引导科技资源,重点围绕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依托北汽福田、新东方汽车仪表、信得药业、天旭太阳能、粉末冶金等企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电子、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新能源与环保、生物技术四大领域。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特别在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企业,突出技术领先、现代化水平、绿色制造、标准化生产、清洁生产等关键环节,促进优化升级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培植力度,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以上。四是及时做好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植认定工作。在抓好组织实施和帮助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复核的同时,按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v^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培植认定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确保层次和数量上在潍坊各县市区领先。

二、加强三大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围绕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企业工程技术平台建设。今年新组建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30家,强化提高现有工程技术中心的功能和水平,使之更有能力承担国家、省更多的科技计划项目。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围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全力争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是根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要求,加强培育指导,依托隆源液压、迈赫自动化等2家企业,争取牵头构建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统战部人才工作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的一生就像城市中的公交车,会到达许许多多的驿站,每到达一个驿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征程,每路过一个驿站,就能带走很多宝贵的财富。回顾这半年时间,是我学习的半年,工作经验、社会交流等等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无到有,从有到会,从会到熟;这一过程都离不开公司领导的带领和个人的努力,这半年是感恩的半年,真心感谢公司给我提供磨练自己的机会,更感谢公司领导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与栽培!

首先,谈谈自己这段时间心态的转变,坦白讲,如果说从来公司就以火一般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那是虚伪的空话。这段时间工作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心态不断调整、成熟的过程!最初觉得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么样,都不会觉得工作上的劳苦,但扪心自问,原来学的知识何以致用,你的特长在哪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啊!刚毕业真的在工作中使我迷茫,不知自己的定位,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个行业。在文秘工作中,从文件的打印,公文的处理,传真的收发,办公用品的采购,要把这个工作完成觉得是件很容易的事,可实际把工作做得出色、有创造性却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调整好心态的我渐渐的明白了,在各个岗位都有发展才能、增长知识的机会。如果以充分的热情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心态的调整使我更加明白,不论做任何事,心须竭尽全力!

下面我对我这六个月的工作状况做一个小结: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来到公司工作期间,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高节奏、高效率、高标准、高要求。我本着学习和探索的思想,虚心向同事们求教,边学边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半年中,经过平时业余的时间,经常看文秘有关业务的书籍和公司刚建立的一些管理规定。经过半年的努力,我对于公司的有关政策和文秘工作流程的认识有较大提高。

二、寻求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不断以规范、高效的新方法贯穿在工作当中。

(一)公文的处理不断规范和完善。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按照公司管理规定和要求来完成各种公文的处理。

1、具体来文处理的程序。每天把来自集团及各部门的文件分类及时上报给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公文处理稍微有遗漏、处理不及时,就会给各项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公文的来文处理关键是要有清晰、明确的流程,以达到随时查阅来文能够知道去向、处理结果等。并在通过实践,设计出更加适合公文来文处理的各种表格,使来文处理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

2、做好发文处理的把关工作。各部门的发文汇集到办公室时,都要进行审核,要保证发文的规范性,对每篇发文认真审核。

(二)信息是及时、全面反映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态,这就要求及时,迅速,对各部门上报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对发生的大事对各部门进行催报,使信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到位。

三、以身作则,加强管理,保证文秘的工作到位。文秘的工作比较琐碎,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处理紧急的事情时,就需要加班加点。对于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我乐于接受并较好地完成。在这半年的工作中,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各部门整理有关材料。在公司招投标会议上,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如此大型会议的工作,文秘也就授命完成招投标会议前准备的各项事项。所担负的责任之重大,工作之紧张,是可想而知的。在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工作会议的会前准备做到周密、细致,没有出现差错,使会议成功的召开,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回顾半年来,收获很大,我得到了提高和锻炼,虽然工作还有待提升和改进,我会努力把工作做好!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用上孔子的那句话,那就是“在其位,谋其政”。无论我们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

1.加强与同事的勾通,营造团队协作氛围。

2.从改造自己入手,适应企业生存环境。目前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努力工作改造自己,以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专心做,就一定不会辜负领导的期望!

3.从细微工作入手,积极调整个人心态。做为一名入司不久的员工,处事要低调,要在荣耀面前退一步,在困难面前进一步。要坚持踏踏实实的做人,认认真真的做事,坚信细节决定成败。

经过一年来的不断学习,以及同事、领导的关心和帮忙,个人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状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以踏实的工作态度,适应办公室工作特点。

办公室作为企事业单位运转的一个重要枢纽部门,是单位内外工作沟通、协调、处理的综合部门,这就决定了办公室工作繁杂性。由于我们办公室人手少,工作量大,我和其他同事共同协作、共同努力,优质高效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这一年里,遇到各类活动和接待,我都能够用心配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与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计较干多干少,只期望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办妥、办好。

二、加强学习,注重自身素质修养和提高。

纺织人才工作总结

人才科知识竞赛题:

1.人才工作“四个尊重”方针是什么?

答:“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党管人才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

3.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是是什么?

答: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

4.在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上应着力培养各类人才哪几方面的能力?

答: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应重点培养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健全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健全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6.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什么?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7.人才工作的“三个留人”是指的什么?

答:人才工作的“三个留人”是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待遇留人。

8.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是什么?

答: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

9.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答: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党管人才。

1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的六大类人才是什么?

答: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

11.人才的定义是什么?答: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答:2007年,党的^v^。

13.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提出的四项工程中涉及到人才的是什么工程?

答:草原英才工程。

14.自治区提出的建设人才三大平台是指哪三大平台?答:草原硅谷人才特区平台、特色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平台、蒙港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15.我市提出的人才战略是什么?

答:我市提出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

16.按照高层次人才认定和评定标准将我市高层次人才划分为哪三个层次?

答:我市高层次人才划分为天骄英才、草原英才、鄂尔多斯英才三个层次。

17.我市人才政策体系简称什么?

答:1个意见和8个办法,简称“1+8”人才政策体系。

19.新区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岗设在哪个部门?提供什么服务?

答:新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岗设在人社局人才科,主要是协助用人单位和高层次人才办理落户、社会保险、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申报各类人才等相关事宜。

20.今年新区在人才工作方面制定出台了哪些制度?

答:制定出台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重大事项报告、人才工作联络员、信息宣传、督促检查、人才工作调研等六项制度。

人才回流工作总结

20xx年初,我中心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依据市、区卫生局的有关要求,对人才培养工作做了周密计划,并在一年时间内是计划得到逐步落实。现将我中心20xx年人才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20xx年,我中心共选派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15次,参加学习、培训共20人次。具体如下:参加城关区结核病防治综合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间合作培训班2人;参加儿童保健在社区中心应用适宜技术培训班2人;参加城关区传染病预防控制培训班2人;参加城关区社区妇保、儿保业务培训班2人;参加城关区免疫规划培训班2人;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2人;参加重症精神病培训班2人;参加慢病干预项目培训班2人;参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应急处理技能培训班2人;参加省急救中心进修4人。

进修人员不仅通过学习和培训大大提高了诊疗水平,还通过在本单位举办讲座等形式将所学知识与其他职工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职工的诊疗水平;同时,我中心人才在11月份是得到了新的补充,专业技术层面得到了补充,解决了以前遇到的专业技术单一,部分业务开展困难的问题,为我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为了使我中心业务水平更进一步的发展,提高我中的医疗服务水平,现制定我中心20xx年的人才培养工作规划,如下:

3、加强全科医学团队的建设:通过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转岗培训和规范化教育,建立和发展中心全科医师团队。

5、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应加强中心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选派1—2名中医专业大学生进高一级医院进修,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在我中心的运用。

人才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村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落实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整合人才工作资源,紧抓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专门成立了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专人会议,明确组织部门、农业站、宣传部门等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整合力量,确保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2、创新工作理念。根据我乡干部和社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镇党委下大力气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培训平台,为开展人才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扩大规模抓培训。近年来,举办农村技术培训班每年均达到5次以上,20xx年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3期,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三是在创新中抓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实行个性化培训。针对我乡的茶叶、柑橘等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结合现实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困惑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及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20xx年,我镇就组织全镇的一部分党员及致富带头人到外地参观学习,并邀请了专家到我镇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教育。

3、完善人才信息库。近两年,我们进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2次,基本建立了我镇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了人才工作的信息化进程,针对农村所需发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作用,体现了人才库的作用。

1、近年来,我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四个农业基地,为我镇农村技术人员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在全镇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活动,以农村协会为抓手,着力进行人才培养,即把农村中的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总之,我镇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诸多不足。如:资金投入力度还不够大,人才工作宣传需进一步加强,人才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力度还不够。

委人才工作总结

1、推进民企“111”培养计划。举办第7期香港大学(晋江)总裁研修班,组织45名企业家精英首次赴境外培训;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8期“青商财俊”班,组织58名青年企业家参加培训;举办6期博士后讲坛,与11家上市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签订“博士后讲坛”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引进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来晋设立领导力中心晋江教学点;分三批组织140多家企业负责人赴国内外知名企业学习观摩企业现代精益管理经验。

2、推进“名教师名校长”培养计划。组织20名学校干部赴国内发达地区名校挂职锻炼;举办第五届职教论坛、10期“名师名校长”讲堂以及第四期中学校级干部培训班、首期学科名教师高级研修班,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推进优秀卫技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复旦大学—xx市第三期卫生管理高级研修班,设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晋江临床基地,选派一批卫生专业骨干到国内发达地区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卫技人才业务水平。

4、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扩宽校企合作渠道,拓展技术人才实训基地,开展职业培训企业直补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据统计,全年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500余期,培训各类技能人才近万名。

5、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计划。与xx农林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挂钩联系制度,兴办农函大中专班,联办农林大学畜牧兽医大专自考晋江教学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举办10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村技术人员近900人次。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实用人才4358人,评(认)定农村实用技术职称1818人,13人次18个项目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奖。

7、推进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确定30名鞋服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建设1支在全省同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鞋服专业人才队伍。成功举办全市首期产业人才研修班——鞋服领军人才东华大学研修班,45名鞋服领军人才参加培训。启动金融人才培养工程,与安永公司合作首期培训50名金融人才,逐步形成高端人才的引领带动效益。

人才工作总结优选

1、做好人员需求情况的分析和汇总,并展开相应招聘工作,确保人才库有适当人才储备。

2、做好对6月初新进人员的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上报洪部长。

考核分为三阶段,分别在6月8日、6月_日、6月25日;。

3、做好对在职人员,尤其是大中专院校毕业学生、实习生等一线人员的考核跟进工作,以利于人才储备和培养,并将考核结果一次性于7月1日汇报洪部长。

考核标准:上岗能力、储备能力、境界能力;考核方法:现场个人考核、直接管理者评述、车间(部门)领导咨询。

其中在6月13日前完成对生产制造部大专(含大专)以上非管理层员工的考核工作;。

6、做好财务部、审计部所需材料准备工作;。

7、做好工会所需资料准备工作;。

8、做好在职人员的档案和社保管理工作;。

9、做好就每日人力资源主要工作向洪部长汇报之工作;。

10、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优选

半年来,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重点,突出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进一步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兼顾,继续做好其他各项人事人才工作,注重发挥人事人才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努力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和谐发展。现将半年工作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年度考核,狠抓作风建设。严格按照考核程序,完成了2010年度全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评奖工作。全县共9911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年度考核,共评出优秀1290人、称职8580人、基本称职12人、不称职1人、待定等次149人,另有21人未参加考核。对年度考核优秀人员,共报市政府记二等功20人、县政府记三等功149人、授予嘉奖奖励1121人。

二是紧紧围绕2010年度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配合县直有关部门抓好考核评奖工作,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组织进行了经济工作会议大会表彰。

三是坚持凡进必考,严把公务员入口关。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了20xx年度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工作。全县计划录用10名乡镇办事员、1名公安干警。今年公务员招录工作由于放宽报考条件,取消地域限制,报考人员达到了502人,乡镇办事员职位招录比例更是达到了1:,创下历年新高。根据市人事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经过简章发布、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和程序,我们积极协助配合,圆满完成了招录工作。继去年公务员面试工作由县里自行组织负责以来,我们精心组织面试工作,狠抓每一个细节的到位,并全程接受纪检监察监督,确保了面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四是强化综合管理,做好人事调配。先后办理了2人辞职手续,26名事业单位新聘用的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手续,4批次政府人事任免行文,3批次政府提请人大任免行文。

五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按照“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先后办理了51人次的聘用手续。严格执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出台了桑人发〔20xx〕1号《关于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的通知》的文件。在具体实施中,先后协助县畜牧局、县计生局做好了相关公开招聘指导工作。

六是积极稳妥推进公务员法实施工作。严格执行政策,把好公务员登记关,全县共完成了七大机关和九大群团组织1652人次的公务员登记审核工作,并根据登记信息建立起了公务员信息数据库。其中使用行政编制登记的1454人、事业编制登记的29人、超编登记的99人、提前离岗登记的70人。另有32人暂缓登记、48人暂未登记。坚持上下对口的原则,做好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申报,完成了我县22个事业单位申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报批工作。严格按规定比例合理确定职务职级,经过审核,全县七大机关和九大群团组织,共核定领导职数278个,申报核定非领导职数149个。

二、强化综合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推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组织开展了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先后完成57人的经...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优选

20__年,我镇在人才资源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我镇人才队伍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

我镇为切实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建立定期联系会制度,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把农村人才的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到政府工作整体中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实施。解决好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不断推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开展。

二、提高人才在农业发展中重要作用。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我镇现有在职机关干部17人,专业技术人员94人,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大户12人。我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稳定和发展农村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引资工作,大力培养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对于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农业和农村专业人才队伍。

为了切实抓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我镇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制定好农村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三个层次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培养受过正规农业专业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具有农业各专业初、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目前,我镇在教育、卫生方面共有专业技术人才82人。二是培养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乡镇农技人员12人。三是培养农民中涌现出来的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12人,包括农村的各类能工巧匠,种植、养殖、加工及销售的专业人才,中介服务经纪人,从事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工作的优秀人才和其他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四、采取积极政策,稳定现有农村人才队伍。

我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作为党委政府,关心这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他们的相关待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落实农业科技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

1、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的职称评审不受申报指标限制,论文、外语等不作硬性要求。

2、在农业推广机构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3、提供一定的政策、资金,稳定人才。

4、对于农技人员承包鱼塘、土地开发的在政策予以大力扶持。__、__等承包大户在我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五、强化培训工作。

抓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的业务培训。研究制定了培训计划,对不同层次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时间、内容、方式方法、目标任务,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拓宽了培训渠道,积极选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进修。经费财政补贴一点,单位补贴一点,自己筹一点等多种渠道筹集培训基金,努力解决好培养经费来源的问题。

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我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明确职责要求,保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全法权益。20__年,我镇严格按照省市县机构改革文件精神,积极为农技推广机构核定编制、配备人员,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政府的财政部门落实有关农技推广经费预算,保证其足额到位。20__年,我镇12人农技人员工资待遇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同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专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增强活力和经济实力。围绕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疫苗、农机具及配件等搞好经营,开展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服务,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七、存在问题。

1、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

2、总体水平偏低。

3、队伍不稳定。

4、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偏低。由于财力、物力投入有限,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影响了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要提高对农村人才工作的认识,把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我镇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自觉地将工作重点及时转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上来,转到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来。按照“科教兴农”总体战略要求,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努力为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八、对策与措施。

1、招聘高技术的农村人才。

2、加强现有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

3、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稳定农村人才队伍。

人才工作总结

“十三五”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突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主线,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全县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才7694人,其中,从性别结构上看,男性3741人,女性3953人;从学历层次上看,研究生43人,大学本科4170人,大学专科3048人,中专382人,高中及以下51人;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的3011人,36-40岁的1018人,41-45岁的983人,46-50岁的1135人,51岁以上的1547人;从岗位层次上看,高级岗位1228人,中级岗位2672人,初级岗位3585人,其他等级209人;从技术类别上看,教学人员4755人,卫生人员技术人员15人,农业技术人员356人,图书馆档案文博人员265人,工程技术人员158人,经济类人员98人,播音艺术体育人员36人,工人员381人。

全县共有各级各工种技能人才20333人,其中,从性别结构上看,男性11130人,女性9203人;从职级结构上看,高级及以上人才798人,占人才总量的,中级人才4335人,占人才总量的,初级人才15200人,占人才总量的。

(一)高质量充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招考程序,将公招笔试纳入全省统考,由省人社厅统一出题制卷,根据市考试中心统一安排,与雁江、安岳同步进行笔试考试。二是进入面试环节后,摒弃过去在本县考官库随机抽选面试官的做法,全部从外区县专家库随机抽取。所有环节均在纪委监察委的严密监管之下,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发生徇私舞弊的可能,保证招聘公开公平公正。三是严把“入口三关”,资格复审关,不符合招考公告要求的考生,一律取消资格;审关,会同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开展实地走访、座谈,全面了解考生情况并核实考生各种信息真伪;档案审查关,选派熟悉档案审查的工作人员,对考生档案进行严格审查确认,对档案材料缺失的考生及时告知,限时补齐,对逾期不补的考生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我县20xx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255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35人;20xx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358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38人;20xx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365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54人;20xx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235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25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者4人;20xx年计划公开招聘事业人员249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34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二)高标准加强专技技能人才培养。一是严格执行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和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内容登记制度,将每年继续教育学时在往年80个学时的基础上增加到90个学时,并将是否完成继续教育的内容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职务聘任、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达到全覆盖。二是实施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对治素质好、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成果突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并推送到省、市参加学术技术带头人评选。20xx年我县卫健系统夏明、教育系统杨盛目获得第五批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三是根据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了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以创业培训与高技能人才培训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多方向、多专业培训的格局。20xx年至今,通过培训学校集中授课、操作训练和学员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4020人次,创业培训2154人次,品牌培训1580人次,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等级考试4次,评定各类初、中、高级及技师112人次,推选我县技能人才参加省、市举办的技能人才大赛4次,获得大赛表彰奖励5人次,组织开展各类建档立卡僻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培训僻人员1348人次,为促进创业就业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强度激发技术技能人才干事创业。一是继续贯彻落实《省人社厅、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有关策,进一步提高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的人数,20xx年以来,我县享受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的教师总人数达到1258人。二是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提高乡镇事业单位岗位高级比例,将乡镇专业技术岗位由高中初级的比例上调至1:3:6,全县共增加副高级岗位40个,有效缓解基层一线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因受岗位限制而不能聘到相应岗位的矛盾。三是中级职称评审工作职能下放到县级以后,我县结合实际情况,多番调研,制定出适合我县中级职称评审工作方案,并率先在具备条件的教育、农业、文博图艺、档案、工程(除建筑外)等系列进行试点,近年来指导各系列评审委员会评审中级职称1060人次,其中20xx年246人次,20xx年271人次,20xx年244人次,20xx年299人次。四是结合中心职能职责,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工作。会同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农民工服务平台信息建设,精准掌握农民工信息,做好优秀农民工走访慰问和人才回引工作。积极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4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1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1个,开发优秀创业项目125个,吸引返乡农民工入驻创业。积极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策,营造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对农民工返乡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在支持经营主体提档升级、品牌创建、订单农业、流转土地、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实行财奖补。投入1050万元设立创业担保贷款基金,专项用于农民工等群体创业扶持、创业奖励、创业担保和财贴息补助,累计为85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元,有效破解创业资金瓶颈。20xx年我县获得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20xx年获得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返乡创业方面)先进县荣誉称号。

(四)高标准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一是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基础,有效的依托我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紧紧围绕“府引导、部门监管、强化培训、群众受益”的原则,强化对培训过程的质量监管和对培训结果的综合评估,提高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了技能人才的就业竞争力。20xx年至今,累计开展职业资格鉴定160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技能人才就业竞争力。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等现场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4000余个,为63000余人次提供求职咨询,达成基本就业意向6000余人。二是充分利用“创业”等app,大力开展就业宣传活动,鼓励和引导适龄技能人才适时动态了解就业创业有关策信息,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创业策,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截止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1人万元,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136人,拨付创业补贴136万元,有效帮助其破解创新创业资金瓶颈。三是充分运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对县域返乡创业农民工、创新创业大学生等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策咨询等孵化服务。截至目前,已孵化创业成功135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人;园区入驻创业创新及转型电商企业23家,其中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5户;建成乡镇(村)电商服务站225个,提供就业岗位380余个,吸纳高校毕业生35人就业。

五年来,尽管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群众的期盼、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我县区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竞争力显然不能与其他县(市)相比,提供不了与之相比更优厚的待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导致很多人才辞职或者调离我县,引进和流失人才比例严重失衡。

二是技能人才培训内生动力不足。目前,大多数有技术的专门性人员属于“跟师学习”,未进行系统的专门性培训,且大多此类人员因为策和市场需求,才前来申办相关工种的从业资格证,主动申办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的人群较少。

三是人才培训层次低。目前,我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公需科目由省厅安排部署,专业科目培训由用人单位统筹安排,但由于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仍有培训不及时、层次低等情况。我县各类技能人才培训一般是为期1个月内的短期培训,培训时间较短,加之指导教师大多是培训机构从外地聘请的教师,实际操作时间少,开设的专业方面,我县技能培训内容主要以厨师、家、电器维修等为主,高端技术方面培训较少,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专业技术人才方面。一是切实做好全县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工作。注重单位推荐,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探索“破格晋升”、“低职高聘_等办法,继续为我县企事业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定、职务岗位聘任上提供优惠和照顾策,最大限度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优惠的策和良好环境留住人才。二是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采取考核招聘、选调等方式,力争在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信息、生物技术、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我县经济重点领域和教育、卫生、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扩大人才队伍规模,使急需紧缺人才基本得到满足。同时加大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稳定现有高层次人才队伍。

(二)技能人才方面。一是加大科技人才投入。进一步完善科技技能人员各项策,充分发挥科技技能人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设置经费保障,增加投入比例。二是优化技能人才队伍。加大科技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鼓励技能人才从事高新技术开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从事高新技术研究的事业单位,在经费投入,物资投入和人员配备等方面予以重点保证,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骨干队伍。三是做好技能人才引进。密切联系全国各地各层次、各领域的籍技能人才,充分发掘有利于经济发展项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籍技能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四是提高技能人才素质。进一步完善引进中高级专业人才的优惠策,完善培训增长机制,畅通技能人才晋升体系,加大府与企业合作,引导社会化参与,全面提升我县技能人才素质和水平。

人才工作总结精选人才工作总结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人才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强有力地资金支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人才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财政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全市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一、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按照市的要求,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和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财政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杨大银为组长,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潘新洲副组长,人教股、秘书股、预算股、监察室、农村财政管理局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秘书股、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妇委会协同负责组织,具体抓好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精心制定和严格落实培训计划。根据财政工作实际和培训教育工作的需要,按照省厅《2015-2015年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了《汉川市财政局2015-2015年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责任人及实施时间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了学习内容、考勤、教学、学习笔记等日常管理制度,学习培训统一安排,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实施培训教育,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落到了实处。一把手总负责,亲自抓,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与财政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二、努力为人才成长提供舞台。

按照组织部门关于人才和科技工作的相关政策,针对乡(镇)财经所人才状况,及时向组织部、人事局报告人员调整方案,组织专班进行干部考察,整活财政人才资源,调整财政人员79人,其中所长调整16人,副所长18人,交流一般人员4人,明确级别19人等等。重用了一批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群众公认的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积极性,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的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效率。

积极引进人才。2017年我局从乡镇引进一名公务员,从当年大学生中引进了一名公务员。2017年又引进了一名大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人才。目前已经通过了笔试、正在准备面试工作。对引进的人才我们都跟踪培养,放在重点岗位,让他们担重担,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三、强化对人才的教育培训。

按照二oo九年度干部培训教育工作计划,我们一是注重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定期地组织学习、专题辅导、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加强党员廉政教育。每年春节集训都要由纪检组长通报有关违纪违规典型案例进行纪律教育。由局监察室组织观看典型案例、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等教育专题片,进行党纪党规教育和反腐败警示教育活动。

三是围绕建设“为民理财、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加强财政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和正确群众观的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财政干部执政能力,根据总预算会计、单位会计的业务范围,对会计人员开展预算编制、业务实务操作、计算机软件和财政法规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财政人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适应发展改革的高素质财政班干部队伍人才,今年组织76名干部进行了业务和法规知识培训,2017年5月,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全系统40岁以下的干部职工进行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政治理论和财政业务知识闭卷考试及40岁以上干部职工的开卷考试,对前50名的人员还进行了电脑技能考试。

四是把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作为支持全市人才战略实施的重要工作来抓。会计局狠抓全市的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和会计职称考试工作,选好用好任教老师,为参训学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圆满完成换证工作和每年二批的取证工作;协助市人事局搞好财会人员的初、中级技术职称考试报名,加强和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认真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确保培训效果。2017年,全市共举办初级会计电算化培训班2期,培训312人;举办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班11期,培训1100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前辅导班1期,培训65人。

四、落实人才财政投入政策。

今年我局安排人才工作预算965.29万元,其中向省争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专项资金25万元。2017年预算安排拔尖人才开发资金50万元,科技推广费720万元,农业科技试验示范资金30万元,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费48万元,农村远程教育43万元,党员干部培训费10万元,村干部培训费20万元,大学生村官补助费19.29万元。并将事业单位新招考录用的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供给,支持单位选用优秀人才。积极支持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卫生人才队伍、科技人才队伍、文化人才队伍、政法人才队伍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及农村基础教育、人才智力援助、实用人才开发、劳动力培训工程的实施。这些经费的落实,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将及时按项目划拨人才专项资金,保证全市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引进、激励人才的资金需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推动我市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提供财力保证。

五、做好人才工作调查研究。

市人才办下达的《汉川市本级人才投入机制研究报告》,我局组织专班,历时半年,开展专题的调查研究,认真剖析当前我市人才投入机制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上报市人才办。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优选

在《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全面的英语基本理论和知识、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定的商务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商务、教育、旅游、新闻、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从这一目标看,其并没有突出英语专业的专业性,可以套用在任何一种专业培养目标上;其对于学生基本功或知识面方面的要求过于泛泛,并没有提出具体标准;其培养目标与英语专业的培养内容不相符合。这会影响英语专业教学目标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致使教学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教学要求无法确定以及教学内容无法与教学目标统一。

2.专业设置雷同和共质化。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推动下,很多院校进行了合并、升格及转型,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据统计,我国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有90%的院校设有英语专业,并且大多数院校对英语专业的设置并未考虑本学校的特色,各院校之间专业设置雷同,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过剩、就业难等恶果。其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同质化非常严重,所有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基本上是照搬照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没有体现出本学校特色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点。

3.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的基石。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我国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据调查,语言技能训练课程在英语专业总学时中占了三分之二(67%),其他专业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分别只占15%和18%。这就使英语专业学生很难在语言技能之外真正拥有一门“专业”,也就很难在人才市场中拥有竞争力。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在校的大量时间在研修英语专业知识,而缺少拥有一种实际应用的技能的机会,这也是造成大多数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4.学生能力单一,就业面窄。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学仍是传统的模式,过于强调外语专业知识的传授,只注重外语语言基本功的培养,缺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能力单一,毕业后就业面窄。

二、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知识全面的外语人才却极其有限。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不应只局限于词法、语法等语言技能的学习,必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丰富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使自己成为懂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由于人才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而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大量需求,我国教育体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无论英语专业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应与市场接轨,着重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最后,近几年英语专业的严峻就业形势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自1999年各大高校扩招,英语人才激增,而传统的就业行业近于饱和。近几年,英语专业已被列入高失业率专业之中,单纯性人才几乎无法找到对口职业。因此,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英语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1.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生在拥有外语这门语言能力之外同时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增加择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应首先在教职员工中更新观念,确定现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转变原来培养英语教师和专门翻译人才的单一目标。

2.改革专业教育体系。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体系大多分为三个层次,即专业教育层次、通识教育层次以及综合教育层次。专业教育主要包括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即语言、文学、文化类课程);通识教育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综合教育包括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以及体育达标之类的课程。笔者认为在专业教育体系方面应该加大学生实践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的分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由此,建议建立以下三大模块:专业教育模块、文化修养教育模块以及教育实践模块。_文化修养教育模块目的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文化素质和修养。此阶段可开设英美概况、英文文学作品选读、欧洲文化入门以及希腊罗马神话等课程。并且,考虑到学生毕业后要作为语言中介角色进入社会工作,所以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历史,更应该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内涵,所以这阶段应同时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当代文学以及民俗研究等有关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同时,建议开设西方礼仪、中外音乐文化视听、外语影视赏析等课程,以培养学生个人文化修养。

教育实践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能力。主要课程除了开设毕业论文、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等,还应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如英语角、口语协会、翻译协会、外国语言文化艺术节、语音训练小组和自主学习中心等,以及举办各种英语竞赛,包括英语戏剧、英语配音、英语演讲和英语写作等,并开展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外事接待、社区志愿者家教或到工厂翻译实习等机会。

3.实行供需结合培养模式。

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紧密合作。现今,很多院校试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一些高校与企业携手,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企业提出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并提供学生实践实习机会,高校按需组织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阶段不仅有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同时在就业前就已经了解企业文化、生产流程等方面内容,节省了企业培训时间,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这样,为企业和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方案,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各企业提供了很快能进入“角色”的优秀人才,一举两得。

4.辅修第二专业学位模式。

(1)主修加辅修方式。是指本科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本、专科)的同时,辅修另一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知识,如外交、贸易、法律和管理等,修满规定学分后,可获辅修证书。这个方式与多专业方式的区别在于无需修满第二或第三专业所有课程,只需选修其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获得外语专业以外的专业知识,这是一种实用、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

(2)选修课方式。选修课的优势是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社会、政治和经济等环境需求以及个人兴趣,选修自己感兴趣的非外语专业的课程。选修课是目前操作最容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

(3)考取资格证书方式。职业资格证书是持有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员工的主要依据,应该鼓励外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多种资格证书。学生在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的准备复习过程中,会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培训自己,经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最高效、最实用的方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可采取国内外进修方式培养教师。外语专业教师可以借助国家留学基金等方式到国外进行相关专业进修,还可以到国内各高等院校进行国内访问学者的交流,向有较多经验的高校学习、交流,了解其他院校是如何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

其次,可采取校内交流方式培养教师。在高等院校内部,各个院系之间可以实行资源共享,外语学院可以和其他学院合作开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充分利用校内的其他资源,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课程,聘请其他院系的教师承担课程,对外语系学生进行更专业的复合型的知识教育。

人才回流工作总结

我镇人才工作以^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突出重点,加强领导,加大人才引进、盘活、培养和使用的力度,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全面促进各类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积极探索,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专门成立了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党委专题会议。同时,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服务活动”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组织党政办、社会事务办、流动人口管理办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整合力量,确保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我们通过政策引才、外出引才和就地引人等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一是不断完善已出台的人才奖励政策。我镇制定了在规定区域内修建规模乡村酒店、农家乐的业主给与奖励的政策。对引进的农业业主和回乡创业的在诸方面给予优惠奖励。同时,各村也充分发挥自身的机制优势,积极借用外脑“引进智力”。二是积极响应国家人才政策。

二、注重服务,实现人才资源优化。

(一)搭建服务平台。今年,我们积极创建为农业生产技术人才服务的“三个平台”。一是创建农业技术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平台,不断完善人才联谊会,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入会。通过不同生产种类人才之间的交流,达到了融洽感情,互通信息,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创建农村经济发展的研讨平台,通过农业局和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技术人才共同研讨、交流,同时镇党委组织一批优秀的村三职干部和农村中青年技术人才“走出去”到农业产业发展快、农业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乡镇,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提高本镇农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三是创建促进经济发展的沟通平台,通过定期召开农业人才“民主恳谈会”,邀请兄弟乡镇优秀人才就当前经济发展难点、疑点问题开展交流,促进人才与政府之间的交流。

育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镇远程教育的作用,开展技能培训,为培养人才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

(三)完善人才信息库。镇党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深入调查全镇农村实用人才情况,摸清我镇人才信息,按类别建立人才信息库,并及时充实完善人才信息库,使人才基本情况一目了然,方便查询和管理,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了全镇人才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为党委、政府提供了丰富详细的人才资料,充分发挥了人才库的作用。

三、营造环境,促使人才积极创业。

(一)加强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发挥群众宣传优势,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先进典型。二是加强人才工作调研,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指导。三是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板报、人才专栏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为我镇育才、聚才、用才提供经验。同时,我们还利用传单、黑板报等形式,在全镇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强化激励措施,努力创建拴心留人环境。镇党委积极引导“以人为本”的管理路线,营造让人才放心、安全、舒心的环境,强化载体建设,建立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各类活动场所,为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镇政府每年拨出专门经费,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并在每年年底,对为镇域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农村人才进行奖励。

四、创新载体,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

在各村(社区)积极开展“三培养两推荐”活动,即把劳动致富能手、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经营管理人才,以党员生产经营骨干为主体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党员中层管理骨干推荐为自治组织负责人员,从而提高我镇人才队伍中党员的比例。到目前为止,各村(社区)共推荐入党积极分子56名。同时,镇党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我镇打造和谐村社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0xx年,我镇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镇党委、政府也清楚地认识到诸多不足。如:资金投入力度还不够大,人才工作宣传需进一步加强,人才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力度还不够。镇党委、政府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添工作措施,力争使我镇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人才工作总结

我县地处丘陵又属老区,“三区”学校较多,近年来,教体局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通过加强对农村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加大农村学校教师的招聘力度以及发放农村边远学校教师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的实施,对我县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做好此项工作,县教体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人事局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股室、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三区”支教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人事股牵头制定“三区”支教计划,及时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会传达“三区”支教精神并明确选派学校和受援学校,要求各相关学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理解“三区”支教工作对加强“三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我县“三区”教育的发展以及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求选派学校要派出最优秀的骨干教师去帮助、带动、示范、引领受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受援学校要精心安排好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给支教教师充分的展示平台,通过各种集体备课、公开课、讲座等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受援学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按照市教育局等五部门下达的选派支教人数的要求,我县20xx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教师共40人。县教体局明确选派的教师要求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原则上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45周岁以内。人选由各校选拔推荐,县教体局考核合格后确定。

选派的40名教师中,平均年龄为38岁,也有担任学校管理工作的学校领导;其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6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31人;音、体、美等专业类学科教师3人。高素质的支教教师队伍,受到各受援学校的欢迎。

“三区”支教工作的成败,关健是对支教教师对伍的管理。为切实加强对支教教师的管理,促使每位支教教师都能化为一股春风,为受援学校吹进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技能。发挥支教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县教体局制定了《支教教师考核方案》。

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支教教师职责、考核办法、奖罚措施,确定支教教师基础性支教补贴为1500元/月,其他金额以奖励性支教补贴的方式发放。每位支教教师具体发放标准将在支教期满后按考核方案业绩量化得分,根据得分排名确定考核等次后确定发放金额。业绩量化由常规考核项、师生评议项、加分项等三项组成,每个考核项目,设定具体的量分标准,量分办法,考核由受援学校负责实施。对考核获优秀等次的,除获得更多的支教奖励性补贴外,对其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方面予以优秀考虑;对考核获不合格等次的,将不再发放奖励性支教补贴以及要求派出学校不得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并遣回原校。

要保证支教教师安心工作,做出成绩,必须解决支教教师的后顾之忧。对此,县教体局要求各受援学校再加强对支教教师日常管理的同时也要精心安排好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受援学校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教学岗位安排上在考虑支教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特长,充分提供平台,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派出学校也要加强与支教教师的联系,了解思想动态,已担任学校管理岗位的支教教师期满返校后要确保原岗位不变,表现优秀的学校应优先考虑重用,不能让支教教师背着思想包袱去支教。

开展“三区”支教工作为推动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对多年来一直坚守“三区”任教的优秀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的工作业绩好、教学能力相当强,可以说为“三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享受的山区补贴比支教师的补贴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盲作的积极性。建议上级部门在开展“三区”支教的同时加大对“三区”学校的资金支持,并对长期在“三区”学校任教的教师给予提高边远山区补贴标准,对其中优秀教师给予更多的奖励,让他们安心在“三区”从教。

人才工作总结

近年来,为加快发展步伐,xx团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和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创新人才机制,优先人才政策环境,举全团之力积极推进人才强团战略,先后荣获“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兵团“文明团场”、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现有各类人才303人,其中机关工作人员44名,基层企事业干部259名。其中:招聘大学生47人,大学生志愿者留下7人,兵团选派生2人。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5人,中级专业人才98人,初级专业人才79人;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69人,大专学历162人,中专学历32人,高中以下学历40人。

为了推进了人才战略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加强人才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政委xx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的各项政策。团场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每年专项拨款为全团各类人才免费体检。由于在使用、培养人才政策上不断倾斜,及时兑现人才相关待遇,培养吸引了全团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使他们在团场各项事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团场十分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工作,先后招用各类专业大学生、退伍军人60多人充实到党政、教育、卫生、农牧、园林等行业,并为引进人才在待遇上提供优惠条件。在团场工作满5年,经团考核同意留用,在本团购房的,团给予2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助。新引进的人才,团场采取统一住宿、统一分发被褥、餐具,统一管理的制度。自20xx年开始,团按照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为大学生发放通讯费,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团场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是抓培训,提高素质。人才培训方面,仅20xx年,就选派80余名各行业人才参加了国家、兵团、师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此外,注重挖掘身边的典型、宣传典型、通过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增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信心。涌现20多名团场科技土专家、30多名致富能手,有效带动了职工学科技、用科技。二是科学合理的设置工作岗位。依照“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和“按需设岗”的岗位设置原则,根据所学专业先进行试岗,两个月后定岗。根据专业特长,分别安排在农牧连队担任副连级农、牧技术员等职务,充分发挥了所学专业的优势,专业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同事们的认可。是制定政策、严格考核。综合各职能部门意见对各类人才的德、能、勤、绩、学等情况进行全面考评,考评结果经团研究确定等次后归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目前,基层有6名党政干部享受科级待遇,3名大学生分别任命为连队政治指导员(连长)职务。

结合干部的使用和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建设中来,实行优胜略汰,创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一是建立健全了各类团场人才信息库。建立了党政人才、各类技能人才、实用人才信息库,后备大中专毕业生72人。二是创新载体,人尽其才。组建特色农业、畜牧养殖、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政策宣讲等6个专业服务组,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技术咨询、技术指导、专业服务800余人次,发放各类资料1000余份;组织义诊18次,做中小学展示课28节,惠及学生600余人。三是创新机制,合理管理使用人才。采取年初公开承诺、年中观摩评议、年末全面考核的办法,大大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工作热情,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形成了人人抓机遇,个个干实事,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氛围。青年教师xx,坚持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大胆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教授的英语课在全师中考中名列前茅,被上级提拔为副校长,所在中学被评为“九师名校”称号。

人才作用的发挥,推动了团场各项事业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紧紧围绕团场的工作大局,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拓宽人才工作的思路,狠抓各项人才工作的落实,加快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为实现团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才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促进乡村全面、综合、高质量发展,人才振兴则是政策有效实施和工作高效落地的关键要素。近年来,中国电信安徽公司秉承“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充分结合帮扶村资源禀赋,帮助培育乡村特色人才,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大力营造在村干事创业浓厚氛围,逐渐形成了“组织人才储备、标杆带头引领、技术人才提能、电商业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助力人才振兴的新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人才既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为此,中国电信安徽宿州分公司与林屯村“两委”充分交流,积极向当地组织部门沟通汇报,协助邀请专业团队到村考察调研。依据地域环境特征以及主导产业属性,结合当地村民人才结构及培育空间,协助林屯村明确了“聚焦重点人群,打造硬核实力,培养乡村人才,促进综合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

“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班子’和好的带头人。”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和林屯村党总支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通过“一培两送三带动”精准提升村“两委”成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并以强化思想引领、优化阵地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借助中国电信网上大学课程资源优势,面向在村选派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多波次举办线上专题培训会,精心选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等专业课程,持续增强“领头雁”的治理能力和“三农”工作本领。线下,基于市县村三级“党建联盟”,连续5年开展“送文化到基层”“送理论到支部”联学联创党建共建专题活动,持续帮助建强村基层党组织。与此同时,注重发挥选派帮扶干部积极作用,挖掘政治素养优、道德品行优、业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优双强”人才充实到新一届两委班子中。目前7名村干中,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队伍结构、学历、年龄等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书记老带新、村委带群众、共建带振兴”的“三带动”氛围日益浓厚。

班子“充实”建强了,思想引领首当其冲,阵地建设也不能落下。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一部一品”创建等先进经验带过去,不定期将村“两委”请进来,参观企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所取得显著成果,强化融通互促,持续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意识和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此外,投入专项帮扶资金,帮助建成多媒体党员活动室,优化完善活动设施,支撑村“两委”建成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开设“智慧党建”模块,为党组织基础管理和远程教育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技术人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持续帮助林屯村推进落实“三个到位”,因人施策、精准赋能,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首先是专家请到位。黄桃、梨子等果树的种植面积占林屯村耕地总面积的75%以上,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积极协助林屯村多次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局等单位农经专家到村指导,提升果农种植技能。其次是技术沉到位。专业技术培训不拘泥网授、面授,深入田间地头抓细节、树里行间做培训、施肥剪枝提技能,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果农送上现场沉浸式教学互动,真正把技术“用”在果园里、“写”在大地上。最后是“四学”做到位。聚焦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定制菜单学、专家指导学、现场沉浸学、先进示范学“四学”,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林屯桃专家”“砀山梨专家”。

有了专家的指导,有了带头人的引领,村里人的心气顺了,信心足了,干劲大了,致富的步伐更加坚实。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协助林屯村已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30多次,覆盖村民800余人次,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40余人,助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64%以上。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需什么提什么”,以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帮助发展乡村电商新业态。

这几年,驻林屯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联合村党总支,大力号召并扶持青年骨干、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先后创办了林屯村电子商贸公司、农民合作社、电商驿站,显著提升了村产水果销售效率,提振了人才培养信心。目前,林屯村先后已有40多名年轻人投身创业富民大潮。

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翅膀,促进更多的网上“销售达人”应运而生。一方面帮助培养“头雁”,协助邀请新媒体领域专家到村传授电商直播带货技巧,帮助配备直播设备,驻村帮扶干部带头示范,努力培养创业创新和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积极打造本地“网红”,加速村产农产品、水果售卖。另一方面,坚持信息化注智赋能,为村里销售能人打通线上渠道,协助村产农副产品上架中国电信翼支付平台乡村振兴专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义卖促振兴”消费帮扶,累计帮销水果超万斤,真正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助力储备未来人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用心用情开展多项教育帮扶举措。针对脱贫家庭、低收入家庭在读大学生,力所能及提供勤工助学实践岗位,帮助提升社会工作能力。面向乡村中小学生,启动“教育帮扶暖人心,至善至爱我当行”专项帮扶,按需开通“名师卡”,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每年“六一”期间,通过“天翼圆梦”公益助学持续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建立图书室,累计捐赠图书20xx余册、体育用品600余件。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尤为重要。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以数字乡村创建为依托,积极协助林屯村探索乡村人才培养引进新机制,助力构筑“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成就人”强磁场,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