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民俗的故事(实用18篇)

时间:2023-12-06 09:25:10 作者:文锋

优秀作文是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色的文学作品,它具有深刻的思想、精巧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范文是一种写作的参考和借鉴,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我和民俗的故事作文

在那次以后,每次吃馒头我都会格外兴奋!

那是一个无聊至极的寒假,我被沉重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体会不到一丝丝的快乐。在这时,浙江义乌的奶奶突然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新居落成仪式,我想这无疑是救赎。

可当我满怀期待,到达这个我渴望获得放松和乐趣的地方,想象中的美好却在瞬间崩塌。所谓的新居不是辉煌的大别墅,而是一座刚建成的毛坯房,甚至还没有刷漆。所见之处只是黑色的钢筋,未清扫的水泥地以及遍地的施工用具。木屑散落满地,一卷卷电线蔓延在地上,无力的挂在墙上。连房里空气都灰蒙蒙的,灰尘弥散在屋里,呛得我咳了好几声。哎,这真是从一个牢笼逃到了另一个牢笼。

来不及多想,一朵烟花兀然在天空绽放,人群沸腾了。一个,两个,一袋,两袋……一个个馒头和各种零食从楼上如瀑布般倾盆而下,白色的馒头、黄色的饼干、红色的糖果,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反射出炫目的光芒,划出一道彩虹。它们有的落入人们的箱子,有的落在地上,被迅速拾起。爷爷没有了一点苍老之态,背挺直了,眼光亮了,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爷爷和亲戚们也抓起了馒头使劲地扔了起来,加入了这场狂欢。他们脸上绽放着孩子般的微笑,抡起手臂把馒头扔到更远的地方。从他们的眼里,我仿佛看到这座房子装修好了的样子,富丽堂皇,一尘不染的地板,大气整洁的客厅,巨大的水晶吊灯……他们眼里的光饱含着对明天的期望,在一瞬间点亮了我。回头环视这个楼层,原有的脏乱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然、不加雕琢的美。

我抓起一个馒头轻轻地抛了出去,稳稳地被一个邻居接住。下一个,再下一个……一次比一次用力,一次比一次快乐。我的脸上终于荡漾出了久违的笑容,在这爆竹声中、人群呼喊中,我一次次地把馒头扔出去,一次次地把我的快乐和喜悦挥洒出去,一次次地把我的压力释放出去。我看到,每个接到馒头的人都是那样幸福。我体会到了!这不是把吃的白白送人,也没有“亏”一丝一毫,而是把新居落成的喜悦与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送出幸福的祝愿,与邻里同乐。

从感受不到快乐、不愿分享到愿意把东西和快乐向人群泼洒,我终于获得了最淳朴的快乐——分享的快乐,终于脱去重负,真心而笑。民俗,从那一刻开始,不再是久远年代的刻板流程,而是如今还在流传着的淳朴民风的体现。我想它是返璞归真的方式,能让人忘记压力,更能让人得到解脱与成长的。在那次以后,每次吃馒头我都会格外兴奋,一口咬下,又感到了分享的'甜。

我和民俗的故事作文[]

清明将至,我与父亲母亲一同漫步在老家的巷子里。只见巷口的那排柳树婀娜多姿,正吐着新芽。突然,一阵特殊的香味吸引了我,“快来看快来瞧,新鲜出炉的艾?……”,顺着声音望去,我看到了熟悉的艾?,那儿时的记忆也一下子涌现出来了。

小时候的我是在老家长大的,哪里的树最高,哪里的河最长,我记得比数学公式都清楚。可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奶奶做的艾?。

每次一到清明节,我便会拉着奶奶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左右摇着,央求道:“奶奶,我们一起做艾?好吗?”每当这时,奶奶便会摸摸我的头,慈爱地说:“好,好,好,我们一起做!”说罢,拉着我的手步履蹒跚地走进厨房。

艾?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先把艾叶放在水里浸泡半个小时,这时,我与奶奶分工协作,我去打水,奶奶摘艾叶。准备完毕,奶奶便宝贝似的捧着艾叶,小心翼翼地放进水里,生怕它们跑出来一样。接着把艾叶捞出拧干,切碎,加入少许水、白砂糖一起捣碎。只见奶奶一手扶着碗,一手拿着一根又粗又短的木棍不停地上下捶打,然后再把过滤出来的艾叶汁倒入糯米粉、淀粉中,边倒边搅拌,再用手揉搓,形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奶奶捏了一小块似翡翠般的艾?团放到我手里,我便学着奶奶的样子,往里捏,挖一勺花生碎放进去,然后包起来,轻轻揉成团,再把它稍微压扁,就做好了。我冲着奶奶嘻嘻地笑着,趁奶奶不注意把手上的粉往她脸上抹,奶奶无奈又宠溺地笑了。

奶奶弯着腰,躬着背,拿着抹布小心地掀开锅盖。顿时,整个屋子都散发着艾叶的香味,我不由地大喊:“哇,好香啊!”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的艾?,我和奶奶都笑了。

清明时节,艾?飘香。吃艾?是我们客家人的一种习俗,也饱含了我对奶奶特有的思念。

民俗文化故事

门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汉族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对联、门神,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门神信仰由来已久,据《山海经》说:在苍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

后来《山海经》这种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如晋干宝《搜神记》佚文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这中间,桃亦是人们崇拜久远的植物,人们认为桃多子多福,是长寿的象征,因此能够除灾避邪制鬼驱怪,而老虎为百兽之王,能够“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故画虎于门,鬼不敢入”。

这种信仰一直流传至今,除夕之时人们常常在门上贴上画有二神与虎的画,并挂上桃枝或桃人和苇索,以驱鬼辟邪。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是,画中神人除了神荼郁垒外,还有唐代出现的钟馗,元代以后出现的秦琼尉迟恭,旧时苏州地区人们崇拜的温(或谓晋代之温峤,或谓东岳大帝属下之温将军)岳(岳飞)二元帅。

我和民俗的故事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划龙舟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吃完了粽子,我便去公园里划船。公园里清一色全是电动船,灰船身、白船篷,热闹的节日竟有了几分肃穆之感。突然远处传来了呐喊的声音,好像又有鼓声,混杂在一起,仿佛闷雷滚滚,从天边袭来。突然一艘龙舟从山后面窜出来,紧接着又一艘,金色的船身闪耀着光芒,驱散了阴霾,天空仿佛更晴朗了;红色的船尾犹如烈火,点燃了湖面,周围似乎更热烈了。船首的龙头栩栩如生,好像就要飞向那万里长空。电动船被惊住了,纷纷向四周退去,只剩下这巨龙在湖面上腾云驾雾。对此场景,我也只有望舟兴叹的份。

终于,我等到了这个机会,看到一个端午节学习划龙舟的活动,我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

到了现场,我一下就看到许多龙舟漂在湖面上,还是那么的生动,我已经急不可耐地想体验一番了。在岸上学会了基本动作以后,终于可以下水了。可顽皮的龙舟上来就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船身突然向一侧倾斜,我们赶快调整座位;其他组已经划起来了,我们也加紧练习划桨;龙舟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走起曲线来,我们又赶忙调整力度,总算能前进和转弯了。

终于,比赛在即,龙舟在湖中间的白桥下排成一排。龙头的眼睛瞪圆了,胡须飘飞起来了,龙已经为腾飞做好了准备。一声嘹亮的哨音刺破长空,鼓声又一次像闷雷一样在我耳边炸响,我们的心跳也随之激昂起来,划桨整齐划一,龙舟以闪电之势向前冲去。我拼命地划桨,顾不得激起的`水花飞溅在身上。周围的所有颜色,绿色、蓝色、白色……都混杂在一起向后冲去。恍惚间我好像回到了战国,屈原投江后百姓悲伤不已,争相驾船冲去,哪怕救不上人,尸体也要捞上来;又仿佛看见炮火连天,甲午海战官兵视死如归,致远舰向敌方冲去,哪怕无法撞沉敌舰,也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中国抗击侵略的决心。龙舟也好像不在湖中航行了,而是在中华历史文化的星河中徜徉,溅在身上的,也变成了传统文化的璀璨星光。

鼓声还在耳边响着,思绪也被拉回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只剩下执桨的手还在机器一样地划动。很快船就驶到了终点,一上午的时间也像龙舟一般快快地游走了,留下的是无穷的回味。

端午节划龙舟的民俗为什么能够穿越千年传承至今?我想是因为其中凝聚了团结一心奋勇争先的精神。亲身参与过之后,我被这种精神深深鼓舞着,也要把它延续下去。为此,我愿意成为流淌的历史长河中一颗小小的流星,奉献出自己的一点星光。

我和民俗的故事作文[]

说起端午节,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粽子”。而在我家中,不仅仅只有粽子,还有艾和爱――艾的味道,让我觉出了爱。

缝香囊。

在端午节到来的前几天,家中的女性长辈便开始给小辈缝香囊。由于奶奶眼神不好,所以把艾草等香料塞进香囊的任务就落在了她身上。妈妈和姑姑则负责缝香囊。

我每次都会坐在边上,看针线随着双双巧手在布料间穿梭,香囊上悄悄地呈现出了图案。家人对我们的疼爱,也在不经意间浸染了香囊。我看着,便入了迷。

香囊小小的,上面缝有和我们生肖对应的动物,我们爱不释手。在香囊上,我只闻到了艾草的味道,大概是艾草较多的缘故吧。这艾的味道,让我觉得温馨,如家人的爱。

插艾叶。

人们都说艾叶是可以避邪的,我家里的老人也这么说。

每年端午节早上,奶奶都会早早地起来,拿一把梯子在门前插艾叶。她的身子不如以前好,我们为了防止她摔倒,就一个比一个起得早,争着把艾叶插在门前。而奶奶只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默不作声。

我们也在床头插艾叶。我小时候怕鬼,总是要爸爸妈妈在我的床头多插些艾叶,他们也总是笑着同意。现在回忆起来,觉得自己那时真是傻得可爱:就算真有鬼,也不该来找我呀!但那“艾”的味道,让我感觉到安心,如同有家人的守护。

包粽子。

粽子是每年端午节都会包的,它对我们家的端午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也是近几年才学会包的粽子。

粽叶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泡了,在端午节那天,我们吃完早餐就开始包粽子。

家里长辈们包的粽子很漂亮,相比之下,我包的粽子可谓“惨不忍睹”:不是这漏了个口,就是那又出了点叶。我还尝试着把艾草给包进粽子里。

到了中午,我们就只吃粽子。正吃着,突然有人惊讶道:“咦,怎么有艾草呀?”瞧了瞧那形状,没错,是我包的。我也尝了有艾草的粽子,虽不怎么好吃,但那艾的味道,让我觉出了欢乐,就如有家人相伴。

缝囊中,艾的味道让我感到温馨;插床头,艾的味道让我感到安心;包粽子,艾的味道让我感到欢乐。这些事中渗出的爱,也让我着迷、留恋。

我与民俗的故事范文

翻开沉重的相册,不经意间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孩子伏在案上,聚精会神地用漆黑的笔锋在面前的纸扇上勾画着,恨不得钻进那画中的世界。

那是我五年级时,我循着导游朗朗的讲演和同学们走进了杭州游学旅行的最后一站——纸扇艺术馆。推开大门,一股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屋子中的墙壁上,一把把纸扇像窗户似的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仔细一看,这纸扇倒也像遮景的屏风,合上它,什么也看不见;一拉开,那世界的万千景色就好像满溢在这屏风后面了:有三峡水道“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宏伟壮阔,亦有赤壁山水“水波不兴,清风徐来”的清新淡雅;有“凤箫声动,一夜鱼龙舞”的欢欣愉悦,亦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虑愁死。这时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像在氤氲着墨香的房间里淡开了,只留下我一人如痴如醉地品味着满墙的风景,心旷神怡,闲适极了。

参观终了,轮到我来描绘自己的风景了。我熟练地抬起毛笔,沾上水混入到焦墨中,青黑青黑的痕迹从笔尖流散到笔洗的水里,好似几条摇首摆尾的黑金鱼,在蹿动了几下后便消失不见。我用笔尖在墨水中优雅地轻点几下,便拉开我面前的屏风,在其后种下了几颗苍劲有力的竹子:柔软的笔尖先是在纸上款款落座,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一冲,狠狠地给了白纸扇一记痛击,却又仿佛无事发生一样刹住了脚步,蓄谋着下一场冲击……一条条勾画了了的竹节垒起了一根根劲竹!比清风还雅,比岩石更坚!柔软的墨汁竟蕴含了如此坚实的力量!小小的扇面竟包容了如此庞大的气概!不知不觉,扇面的后方俨然成为了一片青葱竹林。而我眺望着扇子中的景色,竟然意犹未尽地在空白处题了一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仿佛我便是那在幽深竹林里,与明月清风为伴的诗人王维了,颇有情趣意味。

杭州纸扇,不仅作为一门传统手艺支撑了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还作为一个永垂不朽的媒介连接了杭州人民千百年来所向往的美丽山水,是他们非凡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我们今天透过纸扇看到古人所期待的风景,听到古人所向往的声音,感受到古人留下的别样情感。我将永远将这份象征着杭州人民对美好事物伟大追求的.传统文化留存在心中。

春节的十大民俗故事

过春节的时候有许多习俗,比如拜年、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过春节的时候,我吃着美味的饺子,便跃跃欲试,想自己做一回饺子。因是第一次做饺子,妈妈帮我减少了一些难度,饺子的馅儿帮我做好了,饺子皮也扞好了,用皮来包馅儿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自以为包饺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细做,结果刚刚做好第一个,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饺子皮里放一大块馅儿,心里想:馅儿多放一些,吃起来才过瘾。可是饺子皮小,不能把馅儿全都包起来,我没有把馅儿取出一些,而是继续用劲压饺子皮。接着那饺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压力,皮破了,馅儿一起都露了出来,然后我也没有多想,就将错就错,又拿来两张饺子皮,把饺子上的大洞补起来,最后包出来了一个“巨无霸”饺子,它的大小一个抵三个。第一个饺子失败!

第二个饺子在包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个饺子的失败经验,只放了一点点儿馅儿,后来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开,往里面继续放馅儿,只是拆皮的时候用力过猛,饺子皮居然不争气地又破了。第二个饺子再次失败!

第三个饺子,大小适中,终于勉强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饺子为基础,又饱了许多成功地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包饺子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文档为doc格式。

民俗故事

相传在五代末期,赵匡胤因未得志而穷困潦倒流落长安(今西安)时,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难以下咽。他恳求一家羊肉铺的店主给一碗羊肉汤,顺手把馍掰碎泡在汤里,馍也软,汤也香,异常可口。赵匡胤后来当了宋代开国皇帝,仍念念不忘那一顿美餐,又去那家羊肉铺,让人如法炮制。他食后大加赞赏。于是,皇帝吃羊肉泡馍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风靡整个长安。自此,羊肉泡馍就成了长安的名食。

虫茶,呈黑褐色,颗粒状,像油菜籽般细小。品饮时,先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内倒上开水,然后投入十多粒虫茶。一般来说,500克虫茶能供五口之家饮用一年以上。初时,只见茶粒飘于水面,继而徐徐释放出一根根绵绵血丝盘旋在水中,犹如晨烟雾霭,袅袅娜娜,婉蜒起伏,散落水中,然后如飞絮般缓缓地散落到杯底。虫茶汁水呈淡古铜色,甘醇爽口,香气清郁宜人,颇似高档绿茶。

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它含有十八九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相当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单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清代光绪年间的《城步乡土志》记载:“茶有八峒茶......亦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或数,茶悉化为虫,余名曰虫茶。茶收贮经久,下能消痰顺气。”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医药保健速溶饮料。经常饮用虫茶,能止渴提神、降血压、促消化、利尿、顺气化痰、解毒消肿,对鼻出血、牙龈出血、痔出血、腹泻等病均有一定疗效。据说从清代乾隆年间起,虫茶就被视为珍品,每年定期向朝廷进贡。如今,虫茶已闻名海内外。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城步亩民起义,朝廷出兵抵压,百姓们被赶进深山老林,以野莱、茶叶充饥。谁知,屋漏偏遇连雨天,茶叶遭到虫害,被吃得净光,只剩下了漫山遍野的虫屎渣滓。人们偶然发现,虫屎落入水中,泡出缕缕血丝般的茶叶,试着一喝,味道香郁甘美。后来人们索性就有意以化香树叶诱蛾产卵,专取幼虫粪便熬茶,这就是现在饮用的虫茶。这一偶而所为,使虫茶走出大森林,来到人间。

虫茶的制作方法不同一般茶叶。每年谷雨前后,当地老百姓就上山,把野生的化香树、三叶海棠、大白解的树叶采集下来,混杂一些苦茶的叶子,放在竹篓或木桶里面,洒上淘米水发酵,即可引来许多极小的黑虫子——主要是化香夜蛾和米黑虫来取食、产卵。当这些虫子吃完了植物叶片,便排出许多细小如珠的粪粒,当地人取名叫“虫珠”。人们随后用筛子把杂渣去掉,利用阳光晒干,即为“虫茶”。更为考究的是,在阳光下曝晒后,还要在180摄氏度的铁锅里炒上20分钟,再加上93克蜂蜜、93克茶叶,虫茶才得以制成。

生产虫茶的昆虫很多,而以“化香夜蛾”分布最广。此虫属鳞翅目,夜峨科,分布在海拔500一1000米的山地,喜食腐熟的化香树叶。

“杂烩”的由来。

“杂烩”是一种著名的传统美肴,中华古今均有制作。此菜选料“杂”,动、植物水陆俱陈,既有高档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荤的,又有素的,还有荤素相混的,一菜多样,琳琅满目,质地软、嫩、脆、滑,色、香、味俱美,无论官场或民间筵席饮宴,均是人们喜爱的美馔佳肴。

“杂烩”,顾名思义,即是用几种原料混合烹烩而成的菜肴,其制作历史悠久,传闻亦颇多。在中国烹饪史上,最早发明“杂烩”的是齐鲁之帮的娄护,字君卿,为汉武帝时人,曾做过京兆吏。当时娄护常往来于汉武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位同时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创造出了“五侯鲭”佳肴。鲭,就是用鱼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杂烩,即“五侯杂烩”。《西京杂记》卷二载:“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后用以指佳肴,影响较广。

据传,在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贼秦桧诬陷而死。当时福州有一名厨,特意取用多种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杂烩”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来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尝这位名厨的“杂烩”菜,当客官问及菜名何叫“杂烩”?厨师则大胆应道:“小的识字不多,只听人讲杂是杂种的杂,烩是秦桧的桧,木字偏旁换上火字旁。”这位京都来的大官听了虽感到惊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他也恨秦桧,只是虚张声势地吆喝了一声:“滚!”从此,“杂烩”一词由福州传到各地。

又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年的元宵佳节,举国上下,大闹元宵,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尤在京城更是灯火辉煌,鞭炮焰火,鸣金达旦,热闹异常。这天,皇上兴起,传谕出宫,皇后、太子及大臣等人随驾上街观灯,与民同乐。直到深夜回宫,帝、后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饥饿,便令太监速即传膳。因原来所备御膳早己冰冷,御厨措手不及,只得将各种美味冷荤一起放入锅内,经烩制成热气腾腾的菜肴装盆进献,由于复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别高兴,即传问:“此膳何名?”御厨见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悦,欣然御定此名,流传至今。“全家福”,即“什锦大杂烩”。

还据传,在晚清年间,即公元18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务大臣李鸿章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然后出使美国。一天,李鸿章用中国菜宴请美国高级官员,其菜味鲜美,令人赞不绝口。当美国官员问及菜名时,不内行的翻译却解答成为“杂碎”,于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国菜称“杂碎”,一时传遍美国。从此,在英文辞典里便出现了“杂碎”的译音,甚至美国唐人街华侨开设的餐馆,也多改名为“杂碎”馆,继而在杂碎馆食单上,莫不大书“李鸿章杂碎”,果然“杂碎”的名称由此大振。杂碎、杂烩,乃一菜双名,故又称“李鸿章杂烩”。中国文史馆的张伯驹先生也曾写过《李鸿章杂烩》文,称它“驰名国外。凡在欧美中国餐馆,莫不有如此一菜”。

“杂烩”,这一菜美名俗的肴馔,其由来传说甚广,可谓史籍多有记载。因其味美好吃,颇受人们喜爱,故一般各地都有制作。烹制比较出名的有安徽“李鸿章杂烩”、湖北“全家福”(什锦大杂烩)、四川“红烧杂烩”和贵州“烘杂烩”等,由于配方制法不同,风味各异,皆为筵席上撰。而“杂烩”之出名,在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三侠五义》以及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等书中,也均有提及。

看来,“杂烩”这道雅俗共赏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够广泛沿传至今,它不仅醇浓鲜香,味美好吃,还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颇受国内外食客的欢迎和喜爱。

楚乡湖北遐迩闻名的传统杂烩菜一一全家福,俗称“什锦大杂烩”,这一由明代御膳传入民间的美味珍馐,已成为当地喜庆筵席中经常出现的一道头菜,建国后还被列为山珍海味类的中国名菜。此菜系选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参、鲍鱼、鱼肚、鱼翅作主料,以鸡脯肉、鳜鱼肉、香菌、蘑菇、鲜虾仁、猪蹄筋作配料。其具体制食法是:将炒锅置旺火上,放适量熟猪油烧六成热,先把上浆鱼片、虾仁分别拉油后沥出。再把发制好的海参、鱼肚、蹄筋和鸡脯片、香菇、口蘑分别置旺火沸水锅中焯水,用清水冲凉。然后,炒锅酌放熟猪油,下入葱姜汁、高汤、精盐、味精烧沸,倒入各种原料烧烩入味后勾芡,淋上鸡油而成。

此全家福肴撰,因其选料高档,制作精细,一菜多姿,脆嫩滑爽,馨香浓郁,身价很高,驰名全国,誉满江城。

圆梦烧饼。

在北京的北海公园漪澜堂、道宁斋、睛栏花韵一组古建筑群内有一座仿膳饭庄,它的前身是清宫御膳房,专供皇帝、妃子用膳的地方。据历史记载,共有一百零八种名菜,而仿膳就是仿照“御膳房”的做法制作各种菜点。其中有一种名菜叫“肉末烧饼”,也叫“圆梦烧饼”,为什么叫“圆梦烧饼”呢?那可是有一段典故的。

据说老佛爷慈禧太后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中她吃了一种夹着肉末的烧饼,非常的好吃,醒来后没有对任何人说起,很巧的是当天用膳的时候竟也吃到了这种烧饼,慈禧非常高兴,就问是谁做的。

太监打听后禀告说是一个叫赵永寿的御厨做的,慈禧太后一听,更加的高兴了,因为永寿代表着永远健康长寿,就下令赏赐这个御厨二十两银子和一个官职。

因为这道菜圆了慈禧太后的梦,所以后来流传下来就叫做“圆梦烧饼”,它象征着梦想成真,并有祝愿吃到它的人健康长寿、升官发财的寓意。

东坡肉的由来。

在浙江城乡有一道家喻户晓并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有关的名菜,叫“东坡肉”,已流传近千年,其故事相当有趣。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名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人们都称他苏东坡。因他曾两度做过杭州的地方官,并为当地人民群众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所以苏东坡的事迹在浙江民间流传极广。至今人们仍称西湖那条湖堤为“苏堤”,相传“东坡肉”的流传还与修“苏堤”有关。

苏东坡早年曾在北宋京城做官,因与当时的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同,自动请调到地方做官,1071年到杭州做通判,以后还到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当过知州。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受到弹劾,被捕入狱,几个月后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了“团练副史”这样一个挂名小官,其实质是流放。在这个时期苏东坡心境之悲凉、门庭之冷落、生活之清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那时黄冈一带猪肉比较便宜,苏东坡在贫寒境遇中常亲自煮猪肉与友人共同品味,曾作诗一首介绍他煮猪肉的经验,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鲜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可见“东坡肉”的研究工作是在谪居黄州时开始的。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一派重新执政,次年苏东坡奉调回汴京做官,但这时他与保守派在对待王安石新法的积极意义上看法发生分歧,于是再次被贬为地方官。1090年再次出任杭州地方官。那时苏东坡发动杭州数万民工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老百姓为感谢这位太守,便把猪肉、绍兴酒(黄酒)等送给苏东坡。苏东坡则吩咐家人:把猪肉烧好后连黄酒一起送到工地慰劳民工。谁知家人误认为将猪肉和黄酒放在一起煮,于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用这种办法炖出来的肉格外香醇味美,别有一种风味!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功德,同时也纷纷仿效他的烹调技法,从此,“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名扬四海。

中国古代民俗故事

“上海咸鸡”又名“盐擦鸡”。

相传在清朝末年上海松江地区,有一个养鸡户,遇上闹鸡瘟,养鸡户为了不蚀本急不可待,便将养的几百只鸡全部杀死。那么多的鸡一下子怎么卖得完,他只好用盐抹擦鸡身,将鸡腌制处理过夜。第二天早晨上街卖鸡,可无人问津。养鸡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待到下午,在朋友的劝说下,养鸡户摆起桌子板凳,索性将鸡做熟了卖。他架上铁锅烧开水,把鸡放入水中煮,到了晚上,田地上的农民收了工,见养鸡户摆在桌上的鸡油光铮亮、香气扑鼻,挂牌上又写着“三个铜板一盆鸡”,农民们都觉得很合算,打上二两酒,三、两人围上一桌吃喝起来。“好,好!果然不错,是下酒的好菜!”喝酒人嚷嚷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养鸡户生意红火,惊动了一家酒楼的老板。养鸡户告诉老板此鸡的制作方法,并与老板订售鸡的合约。

酒楼老板制作此鸡时,由于鸡经过汤煮,盐份在水中流失,于是再用盐擦,补救鸡味效果,取名为“盐擦鸡”。

端午节的传说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华人夏季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和春节、中秋并列为华人传统三大节日。“端,初也”,也就是“开始”的意思。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而“午”与“五”又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五月五日,月与日同为五,故古也称为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古人也把“午时”当作“阳辰”,所以端午也有“端阳”之称。明清时代,北京一带也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或“五月节”。

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好几种,其中以纪念两千多年前,愤投汨罗江的中国大诗人屈原说最广为流传。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备受楚怀王重用。此举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诽谤屈原,离间楚王和屈原之间的关系。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甚至将屈原放逐。

眼见楚国濒临绝境,因谗臣误国,将为秦国所灭,屈原满怀悲愤,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非常,涌至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而渔夫们也撑起了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还把粽子、鸡蛋等食物,往江里面丢,希望喂饱鱼虾,不让它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还有人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药晕江里的蛟龙。据说,当时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因为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便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甚至还在这天到来时,特地把菖蒲或艾草插在门上。

燕窝的功效。

燕窝,又称燕菜、燕根、燕室、燕盏、金丝等,它既是名贵的烹饪原料,又是营养价值极高的补品。

燕窝,顾名思义,即是燕子的窝。不过它不是普通燕子的窝,而是一种特殊的燕子......金丝燕的窝。

金丝燕属鸟纲,雨燕科。是候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从西伯利亚等地飞到热带沿海的天然山洞里繁衍后代。金丝燕比我们通常所见的燕子要小些,背部羽毛呈灰褐色,带有金色光泽,翅膀尖而长,四个脚趾都朝前生长。此燕喉部有很发达的粘液腺,所分泌的唾液可在空气中凝成固体,是它们筑巢的主要材料。金丝燕每年三四月份产卵。产卵前,它们每天飞翔于海面和高空,有时可高达数千米,穿云破雾,吸吮雨露,摄食昆虫、海藻、银鱼等物。经消化后钻进险峻、阴凉、海拔较高的峭壁裂缝、洞穴深处,吐唾筑巢。大约要20多天才能筑成。

燕巢呈半月形,形状好像人的耳朵,直径6一7厘米,基底厚,廓壁薄,重约10一15克。燕巢外围整齐,内部粗糙,有如丝瓜网络。整个燕窝洁白晶莹,富有弹性,附着于岩石峭壁的地方。历来有“稀世名药”、“东方珍品”之美称。

金丝燕第一次筑的巢完全是靠它们喉部分泌出来的大量粘液逐渐凝结而成的,质地纯洁,一毛不附,这种燕窝的质量最佳,是燕窝中的上品。在封建皇朝时代,常常被选出来作为进献的贡品,因此取名“官燕”。

采燕窝的人抓住时机把燕窝采走后,金丝燕不得不第二次做巢,因临产卵期较近,金丝燕体态丰满,喉部胶状物较多,所筑之巢比较肥大,但因时间紧迫它们衔来羽毛、小草......与喉部胶状物混同一起再次筑巢,筑得比较粗糙,含有杂质较多,营养成分也差了。此时采收的燕窝称为“毛燕”。

产卵迫在眉睫,金丝燕不得不第三次筑巢。这时,其喉部强行吐出血状粘液,有的竟是色泽鲜红,所筑之巢可谓呕心沥血凝结而成。这时采燕之人就不应再采了,以便金丝燕生儿育女,等母燕带着乳燕飞离巢穴后再采,这叫采“老窝”,亦称采“血燕”。

另有一种燕窝被所附红色岩石壁渗出的红色液体渗润,通体均成暗红色,也叫“血燕”或“红燕”,含有若干矿物质,营养好,产量很少,被视为燕窝中的珍品。

攀岩壁采燕窝是十分艰苦而又危险的劳作。采集者背负一囊,攀登于悬崖陡壁之间,犹如猴子一般地踏着空穴,扒着缝隙,四处搜寻着采集物。他们身轻如燕,胆大如鹰,有时手足呈“大”字形,附着于岩壁之上;有时则借助绳索如荡秋千于峡谷之中。一举一动,扣人心弦,万一失着,坠入深壑,就要粉身碎骨了。所以燕窝之名贵,除去因其自身确实有滋补功效之外,也有采集时人命攸关的因素在内的吧。

燕窝这种稀有之物,价格昂贵,主要产在爪哇、苏门答腊、泰国、越南、日本等地。我国四川、福建和等省也有出产。

传说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是明朝航海家郑和。郑和的远洋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停泊在马来群岛一个荒岛处,食物紧缺。无意中发现荒在断石峭壁上的燕窝,于是命令部属采摘,洗净后用清水炖煮,用以充饥。数日后,船员各个脸色红润,中气颇足。于是船队回国时带一些献给明成祖。其实在此之前,元代贾铭(公元1279年——1368年)的《饮食须知》一书中,说法有“燕窝,味甘平,黄黑霉烂者有毒,勿食”的记载。清康熙年的《调鼎集》记载的数十种“上席菜单”中,名列首位的就是燕窝。

燕窝有采自天然的洞燕、人工饲养筑于室内的屠燕和加工燕三大类。此外还有用海藻制成的人造燕窝和用淀粉等制成的假燕窝。这种假冒品几乎可以乱真,所以鉴别燕窝首先要分出真假,再分品类,定档次。

燕窝的烹制方法多种,一般为人们所喜爱的是烹制名菜“清汤燕菜”。烹制前先将燕窝涨发,其方法有碱发、蒸发和泡发。泡发法是先用凉水将燕窝浸泡,等其胀发泡透后,用一白色带沿的瓷盘注入清水,将燕窝轻轻地捞出放于盘内(因燕窝和盘子均为白色,有毛和其它杂质易于发现,用尖头摄子择去燕毛、杂质及变质部分。一定要择干净,操作要轻,不能把形状弄乱和把燕窝丝弄断。择净后再用凉水洗净,放入汤内用文火慢慢炖烂,再投入火腿、鸡肉、鹌鹑、鸽子蛋等即成。其味清香四溢,妙不可言。如果吃甜的,还可用冰糖和鲜椰汁或菊花、白莲同炖,则别具一番风味。《随园食单》中说:“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腻杂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以柔配柔,以清配清”,是一定要遵循的,否则就会是好东西不得好吃了。泡发好择净的燕窝若是当时不用,可存放于冰箱冷藏室内,每天换清水一、两次。

燕窝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据中国医学科学卫生研究所编的《食物成分表》和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关培生、汪润祥两教授合著的《燕窝考》所分析:燕窝含蛋白质49.9%,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蛋白分子,还有向量脂肪和磷、硫、钙、钾等成分,对人体有滋阴复壮的作用。据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载:“燕窝大养肺阴,化痰止嗽,补而能清,为调理虚损劳疾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不能清肃下行者,用此者可治之。”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燕窝中含有表皮生长因子和辅促细胞分裂成份,有助于刺激细胞生长及繁殖,对人体组织生长、细胞再生,以及由细胞发的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加之燕窝还含有大量的粘蛋白、糖蛋白、钙、磷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有润肺燥、滋肾阴、补虚损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抵抗伤风、咳嗽和感冒。因此,对吸烟和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最有效,协助病后的人体恢复健康,是一种纯正高贵的天然保健品。燕窝对润肺健腰,壮脾健胃,外伤止血等有独特疗效。

重阳节的由来。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名山高川,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到了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民俗故事

明天是我在小学中度过的最后一个教师节。心想:该送老师什么东西呢?于是我们全班女生准备一起送给老师一个礼物。

下课后,我们全班女生坐在一起商量起来。有一个人说:“要不我们骑上自行车,去隔壁的村庄买一件礼物送给老师。”我们所有的女生都同意了,便在中午放学后向家长要上钱,准备下午放学后去买礼物。

下午上学了,第一节课班主任一进门就生气地说:“你们谁现在带的十几块钱呢?谁让你们买礼物的?可有家长反映了……下午放学后都回家不要去买东西,赶快回家。我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谁的家长这么不理解,我们学生的心意呢?”课后,我们便又坐在一起商量起来。最后决定还是要去买礼物。‘叮铃铃。。’下学了,我们所有的女生冲向商店,进了商店便开始选那些琳琅满目的礼物,最后终于选好了两件精美的礼物,交钱了。我们都把钱给了一位在我班做事很麻利的女同学。突然,一位我班同学的家长闯进来。拉起她的孩子出了门就往家走。顿时,商店里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降了那位家长和他的孩子。过了一会儿,大家把目光散开了。最后把钱的收起了交给了买货员我们就回家了。一路上聊着在商店里发生的事。回到家,我躺在床上心里这么也想不通“那位家长这么那么不给她的孩子一点面子的,难道她不觉得尴尬吗?…。。一连串问题,使我想不出为什么,便在疑问中睡着了。

抢凳子。

击鼓传花。

唱歌。

跳舞…我们玩的很开心。

教师节就在我们的“快乐”中,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在学校的一周很快就过去了,这周里有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属于亲爱的老师们的教师节。一年前的今天,我们在这个班级中为初次相识的老师送上节日的惊喜。现在,仍然在这个熟悉的班级中,我为老师们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

毛老,一个活泼但是又不缺严厉的帅小伙老师。在课堂中,他给予我们快乐与激情;在课下,他给了我们兄弟般的关心。要是谁遇到了什么麻烦,他一定会尽力地帮忙;如果说有同学在课堂上违反纪律,他会以他特有的“400字”来惩罚惩罚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坐在教室的后排,静静地迎接着我们,为我们批改着作业,耐心地为我们讲解;还记得我们考试考得不好时,他会感到头痛。这样的一切一切,都是一个平凡有伟大的好老师、好兄弟,我们的毛老的一切。

方老,可爱又迷人的小姐姐老师。在课堂上,她不会讲任何的关系,不管你是课代表还是委员,只要犯错就一定受罚的原则使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有如一位司法天神。但是,在课下,她又会变一个样子,活泼、“调皮”,给我们说笑话,找我们谈心…………犹如一真正的好姐姐。她永远是传授我们知识,疏导我们心里的好老师、好姐姐。

周老,一位无私、严厉而又伟大的母亲老师。她经常在深夜批改着我们的试卷、作业,却没有抽出时间去照顾她的小女儿、还不能自理的小女儿!她负责,不论有多少同学的任务没有完成,她都会耐心地一个个地讲解。语文作业批改是最麻烦的,但是她每次都准时地把批改完的作业本发给大家。这就是一位无私的,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她那神圣的职业的好老师。

李老,一个慈祥但又对学生要求严格的班主任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他总是了解我们的一点一滴。在所有的老师中,他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亲近的。无论什么事情,都在他的关心范围内。

在此教师节之际,我真心地祝愿每一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准备给老师一个惊喜,什么惊喜呢?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班同学这个星期都在疯狂“投资”,给老师买蛋糕。全班50人,每人要捐2元钱。100元买一个上好的双合成蛋糕。教师节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们没有表现出任何反常,第二节课数学,“尖子生”――刘心怡把蛋糕端上来,老师非常惊讶,问道“:这是…这么回事?”老师还没反映过来,全班唱起了歌:祝您节日快乐,祝您节日快乐……唱歌期间,语文王老师,英语陈老师,美术张老师,音乐吴老师都被吸引过来了。陈老师要讲话,全班自觉安静了下来,平常才没有这么呢!听话陈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的心意老师心领了,老师真没有想到,咱们班同学会给老师买蛋糕,这真是给了老师一个天大的惊喜。我,你们的陈老师,在你们班代课算是最长时间的了,三年。三年有三次教师节,这是经历的最快乐的一次,不,是我从当上教师以后经历的最快乐的一个教师节。谢谢同学们,谢谢!”

吃了一节课,下面可要言归正传了,开始上课。是英语课。老师丝毫没有提到上节课第事,刚才还笑眯眯的老师,突然变得十分严厉。

是啊,玩归玩,学归学,玩的时候不想学,学的时候不想玩。其实老师也有善良的一面,不一定哪个老师打了你,他就是你的死对头。作业写对了也打,写错了也打。或是偏心于某人,这些事是绝对不会发生的。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老师,认识自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读《民俗故事》有感

妈妈告诉我说有一些书是在书店里买不到的,一开始我并不信。因为我觉得新华书店那么大,还会有买不到的书吗。要是新华书店买不到,那么别的地方更加买不到。

没想到妈妈说的是真的,我们先后去了新华书店和旧书市场。最后在买二手书的市场买了一本《民俗故事》书。一回到家我便看了这本来之不易的书。从这本书上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传统文化知识。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贴上红春联是由古人在门口挂桃符的风俗演化而来。相传在三千年以前,我国东海有一座奇高无比的大山,山上有一棵古老的大桃树。这棵树覆盖了三千里结的桃子大如车轮,红如灯笼,人吃了就能成仙。同样,在山上还有一只大公鸡,它身长百里,全身火红,鸡冠就像朝霞一样美,它日夜都站在桃树上,每当黎明来了,便高鸣一声。

但是,在这座山的一个洞里却住着一群恶魔。每当夜幕降临时,他们就钻出来,不是偷桃子吃,就是袭击大公鸡。更可恨的是,它们竟然用钢牙铁爪摧残桃树的根,想毁了这棵树。于是天帝派了神荼,郁垒两位天神前往降妖除魔。这两位大力士把恶魔一网打尽。从此,人们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了!

为了纪念两位力士,人们在桃木上刻出他们的样子,用以辟邪,驱鬼,以求平安。所以人们为了不让鬼靠近他们的`家,便把桃符挂到了门上。到了五代时,有一个叫孟昶的人,他在桃符上写了两句词,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也提倡每年除夕贴春联,为了喜庆就写在红纸上,留传至今。

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是经过千百年来不断地传承和积淀逐渐形成的,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基。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许多节日的来历与传说,推荐给大家。

民俗故事

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有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大古柳,根深叶茂,浓荫遮地,被人们称为”左公柳“。关于这棵古柳树还有着一段传说。

据传,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奉命率军前去平息**后,他来到嘉峪关。当他看到戈壁滩上一片荒凉景象,除了稀稀疏疏的骆驼草外,就什么也见不到了,令他感概万分。由于左宗棠所率领的多是湖湘子弟,被迫远离山青水秀的家乡,来到这茫茫的不毛之地,便纷纷开了小差。

左宗棠见此情况,为了稳定军心,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命令全体将士加宽道路,并决定在路旁大量植树,制定出严格的法令,以保证树木的成活。若干年后,这一带已经杨柳成荫,树木成行了。后来有个文人曾在一棵柳树上刻下一首诗:”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百日红。

美丽的大海边,有一对相爱的人儿。小伙子高大英武,姑娘温柔贤惠,别提多般配了。可突然有一天,海里掀起几丈高的大浪,一条三头海蟒赶散了鱼群,撞翻了渔船,断了渔民们的生计,小伙子与姑娘也过不上安宁的日子了。于是,小伙子挺身而出,决定带领渔民们去除掉这个恶魔。临行前,姑娘珠泪涟涟,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小伙子从腰里掏出一面镜子,对她说:“别难过!你看着这面镜子,如果里面的桅杆是白色的,就是我胜利了;如果桅杆变红,有渐渐黑了,那就是我...”姑娘不让他说下去了,“你放心上路吧,我一定会等你平安回来的。”

小伙子走了,姑娘天天对着镜子。只见里面浪涛汹涌,忽明忽暗。过了几天,突然出现了一根红桅杆,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暗,最终变成了黑色。姑娘悲痛欲绝,抱着镜子痛哭不已,不久就去世了。渔村的人们把姑娘葬在了海边。第二天,坟上开出一支又红又大、不知名的鲜花。当这支花开满100天时,小伙子回来了。听到这个噩耗,才明白是海蟒的血溅到桅杆上,姑娘因误解而去了。他趴在坟上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那整整开了100天的花却一瓣一瓣地凋零了。从此,人们就将这种不知名的、开过百日才败的花称为“百日红”。

秤星的由来。

相传16两秤的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

在秤杆上嵌这16颗星时,其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心地纯洁,不能昧着良心(黑心)。

倘若短斤少两,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两叫“折寿”。

由此可见古人在发明秤时所费的苦心。这些秤星时时刻刻在告诫生意人:务必买卖公平,切莫短斤少两。

中山装的由来。

中山装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男式礼服的代表性服装。

孙-中-山先生居住日本期间,看到日本学生所穿服装简单朴素、方便、灵巧、大方,于是他就将这种学生装的领子和口袋等部位加以改革,改成单立领,前身门襟九个扣子,左右上下四个明袋,袋褶向外露,后身有背带缝,中腰处有一腰带。这就是最早的中山装。

辛亥革命后,关于革命党人该穿什么服装问题曾展开争论,孙-中-山主张穿广东便服,把直领改为翻领。服装师就根据孙-中-山的建议,设计了一种四个口袋的翻领上装。孙-中-山自己带头穿。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服装称为“中山服”。

寒山寺。

有一对孤儿兄弟,自小失散。长大后,弟弟听说哥哥在一座寺庙里做了和尚,就决心要去寻找他。风霜雪雨,寒冬酷暑,一路风尘,弟弟无怨无悔,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哥哥。

这一天,已经累得面黄肌瘦的弟弟来到了苏州城。一打听,人家告诉他说:有啊,是有个北方来的和尚,就在城外枫桥边的一座寺中修行,身材模样都与你差不多。弟弟一高兴,顺手摘下一朵大荷花图个吉利,然后直奔枫桥边去了。

哥哥正在吃饭,听说弟弟来了,端着盛素斋的饭盒就跑了出来。兄弟相见,激动地抱在了一起,欢喜之情难以言表。此后,弟弟也留在了寺里。因哥哥法号寒山,寺名就叫“寒山寺”。弟弟也起了一个法名,叫拾得。老百姓因为听说他们兄弟相见时,一个拿着“荷”,一个拿着“盒”,就将他们称为了“和合二仙”。

文档为doc格式。

民俗故事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就是祈愿全天下的有情人都能长相厮守,都能在这一天相聚、团圆,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虽然天公不作美,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不停,但却丝毫不能阻挡人们回家的脚步。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提着大包小包,打着雨伞、披着雨衣,行色匆匆,似乎心中在想:不管下多雨,我今天一定要回家与亲人团圆!

尽管妈妈的单位发了月饼,可是奶奶仍然自己和了面,并让爷爷冒雨到商店买来了酵母和烧碱,她老人家要自己亲自动手烙糖饼。面终于发好了,只见奶奶将烧碱化成溶液倒进面中,酸酸的面在与烧碱进行中和反应后一下子没了酸味;奶奶又将芝麻糖馅子包进面团中,拍成圆圆的饼子,整齐地摆放在面板上,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烙了。只见奶奶拿出一个平底的锅,这是专门烙饼的锅,把火调得小小的,在上面慢慢地烘烤,不一会,糖饼的香味就在家中弥漫开来,到处都是,闻几口就忍不住流下口水。因为妈妈要上晚班,所以我们家在中午做了好多菜,还喝了酒。我以水当酒,祝愿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祝愿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也祝愿自己学习进步!

妈妈临行前,爸爸深情地说:“今天是团圆节,你要早点回家,我和孩子等你……”从爸爸的话里,我再一次感受到中秋——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的声音。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至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今天是元宵节,但是元宵节的祝福在昨天就络绎不绝得到来了——那是因为在我的家乡(临海),我们的传统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这说起来还有个传说——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我们家乡(台州)抗倭时,曾打算过完元宵节攻打倭寇,战机密被泄露后倭寇决定元宵节当晚趁百姓过节、戒备放松时大举进攻台州府城——临海。戚继光又截获了倭寇的信息,决定将计就计,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过元宵节。正月十五,过罢节的百姓躲了起来、众将士在临海县城设下埋伏,倭寇进犯时整个城市红灯笼高挂一派过节气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军来了个瓮中捉鳖,大败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窜,恰被潜伏在白水洋上峰岭的戚家军再次予以重击。这就是著名的上峰岭战役。后来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就将元宵节改为正月十四过了。

这个传说是我小时候学校组织去上峰春游参观戚继光纪念祠堂时,当地的百姓讲给我听的。传说归传说,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习俗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说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节,一般的地方习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乡,我们元宵节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们独特的习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两种,咸羹我们方言又名“菜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豆面,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没有吃了,这么一说,口水就出来。哎呀呀……。

当然,元宵节观灯、舞狮子、踩高跷也是习俗,还是很热闹的。我小时候有一个爸爸自制的高跷,每年元宵节都会拿出来玩的,可惜呀,后来被我们弄坏了!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愚人节这天人们会举办鱼宴,主人在节前向客人们发出邀请。

请帖是一条彩色纸板制成的小鱼,活泼别致。餐桌用绿色和白色桌布装饰,中间摆放鱼缸和精巧的小钓鱼竿。鱼竿上系着绿色飘带,飘带上拴着送给客人的礼物,如鱼形工艺品、装满糖果的小篮。宴会上,主人端上以鱼为原料精心烹制的菜肴,煎炸烤烧,应有尽有。

根据传统风俗,主人往往在宴会上给客人们做假菜,有人对最典型的愚人节菜谱作过描绘:。

第二道菜为“烤土豆”,其实为甜面包末和鲜蘑菇,还有用西红柿色拉掩盖的冰淇淋等;以蟹肉“伪装”的烤鸡。

这种假菜宴更增添了轻松欢快的节日气氛。宴会结束后,主人以糖果招待客人,不过,糖果不是放在果盘中,而是放在药盒里。

对于“贪吃”的读者来说,4月1日是一个值得留意的日子。这一天是“吃书节(ediblebookfestival)”:一年一度“吃书”的日子,全世界图书馆、书店、画廊和个人家庭都要庆祝这一节日。

愚人节里的吃书节。

1999年感恩节时,美国收藏家兼评论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与3位书籍艺术家相聚,当火鸡伴随美食、美酒下肚之后,她心生一念,若是书也可以吃,不知能做出什么样的书来?她选定千禧年的愚人节为首届“国际吃书节”,鼓吹爱吃又爱书的个人与团体,制作出可食用的书,在4月1日下午2点到4点(以每个人的时区为准),将“作品”公之于网站或特定场所,然后在4点整,动手将它们祭入五脏庙中。

把“吃书节”定在4月1日“愚人节”,自然带有幽默色彩。有别于以纸、油墨为原料的传统书籍,历届吃书节的成品运用了巧克力、糖、奶油、海苔、饼干、蛋、果冻、鱼子酱、通心面、各色水果与蔬菜。

这一天,大多数能吃的书都是做成书状的蛋糕,另外的一些能吃的书就不那么受欢迎了,但是,至少你可以翻开那些用面包片、海带做成的书页。

《圣经》也记载着“吃书”的故事。在旧约《以西结》里,上帝给了先知以西结一卷书,书卷的两面上都写着“哀悼、悲痛和悲叹”。上帝让以西结把这卷书吃下去,他吃后答道:“它在我的口中像蜜一样甜。”

据说埃塞俄比亚的皇帝莫内里克二世,每当感到有罪时,就在口中嚼几页经文,最后这位皇帝死于用金过量。

民俗故事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民俗故事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春节民俗的传说故事

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周代在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故事二。

立夏“称人”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

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

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国演义》里有诗说“追玩作乐笑颜开,不念危土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古代立夏的资料介绍。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立夏的含义。

立夏的来临,表示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告别春天,也表示着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立夏有明显的气候变化,那就是温度明显升高,并且雷雨天气明显增多。实际上,立夏还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春节民俗的传说故事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节日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古老的“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关于下元节的记载:

《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下元节的民俗。

道教的下元节。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的生日分别为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严格来说下元节是道教节日,但它早已远超宗教节日范畴,成为中国人的“解厄日”“祈福日”。

文成公主的生日。

在西藏地区,下元节被视为文成公主的生日。吐蕃有两个节日与文成公主有关:藏历4月15日(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10月15日(文成公主的生日)有记载“十月十五日,为唐文成公主诞辰,士女盛装参贺,家家饮酒。”

豆馅包子。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食俗,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也就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现今吃豆沙包已经是家家常见饮食,只是不和下元节相关联。

禹王庙会。

江苏淮安人,在下元节这一天,要登禹王台祭禹王(水官大帝),赶禹王宫庙会,届时庙中人山人海,有各种各样小零食卖。现今禹王庙会没有往日盛况。

迎神赛会。

山东(邹县)、陕西(凤翔)、湖南(宁远)的一些地方除了祭祀祖先,还会举行迎神赛会,报答土功,祭祀山神。只是现在几乎不得见。

下元时俗。

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以前道教徒在这一日还在家门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在民间下元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麻腐包子等赠送亲友,同时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食品。

下元节的“归宿”

传承民俗文化,并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过节。下元节来自道教,其实对当今的国人来说,这一天倒是近距离感受道教文化的契机。

下元节是一个很宝贵的节日,是表达美好的愿望,摒除厄运的祈福日。若能被塑造为中国人的“祈福日”,并在其中加入纪念先人、关怀他人的人文意识。那么它是不是望得到复兴。

汉族称中元节,也叫鬼节。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中国古代民俗故事

“启坛荤香飘四邻,佛闻弃掸跳墙来。”

从上面的诗句您就会知道“佛跳墙”这个名菜其所以名闻天下的原因了。它可谓集中国烹饪技术之大全,集山珍海味之大全,其原料有海参、鱿鱼、乾贝、鱼肚、鱼唇、鸡、鸭、猪肚、香菇、蹄筋、笋尖、火腿、鸽蛋等。加工烹调过程要求极其严格,首先根据各原料的情况分别蒸煮好,然后配上佐料冰糖、姜、葱、桂皮、福建老酒、茴香。装入坛中,盖上荷叶,再用玻璃密封。以旺火烧开后改文火煨之。要求达到烂而有形、味中有味、香留齿墙。

从前有一个富翁携带全家男女老少前来聚春园。一是慕其名,二是为了显示阔绰,点了所有的名菜。厨师便来了一个两全俱美的办法,考虑到将全部名菜上完肯定吃不了,而采取每菜一小点,合起来煨在一起端到桌上。老富翁一看竟是一盆大杂烩,怒责酒家。但酒家的掌柜是一个小伙子,聪明伶俐,有随机应变之才。便说:“老先生一脸福像,真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现在全家团圆,子孙满堂,真为‘福寿全’也,故借此名菜献上以祝贺先生。”富翁听之大喜,食之果然大开胃口。如是便到处夸奖此菜,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很快就传遍了神州大地。

几名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园来订了“福寿全”,去野外聚餐。既是春游,也是吟诗会。但是菜冷了,只有用火煨热。因而浑香飘溢,飘进了田野,飘进了寺院,飘入了僧人的肺腑。寺里的僧人禁不住诱惑而偷偷跳墙出寺,和秀才们共享美酒佳肴。一觞一咏,情尽乐极。一秀才吟出:“启坛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而使“福寿全”改为“佛跳墙”沿袭至今。这个名菜之名可谓贴切之致,恰到好处。

黄道婆。

元朝时候,松江一带种了许多棉花,但老百姓还是缺衣少布,为什么呢?原来这时,人们纺织棉布要先用手把棉籽剥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手指甲都剥得脱落了,也剥不出多少来。这时,有一位黄道婆,从海南崖山向黎族人民学习了一手很好的纺织本领,她下决心要改革家乡的纺织技术,使乡亲们生活得更好些。

黄道婆请来了一位老木匠,根据崖山人民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轧去棉籽的方法,设计出了木制手摇轧棉车。这种轧棉车,是靠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又干净又省力,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但有了轧棉车,还是用原来的小竹弓来弹棉花,还是慢呀!黄道婆又去找弹棉花的师傅,商量改革弹棉工具。改革出来,就是今天我们偶尔能见到的4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这样,纺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百姓也能穿上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美丽鲜亮的棉布衣服了。

古时候,有一天,“咕噜”两声,太阳和月亮忽然之间都不见了,天地一片漆黑,眼见万物都快活不成了。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年轻夫妇决定去帮大家把日月找回来。他们带着除妖用的金剪刀和金斧头,历尽了千难万险,来到一个深深的水潭边。水潭里忽明忽暗,原来是两条大龙在里面嬉戏。它们把太阳和月亮一吞一吐,玩得开心极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看得满腔愤怒:你们倒好!可不管人们的死活了!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同时将金斧头和金剪刀朝潭里一扔,“哗”的一声巨响,潭中激起千层浪,两条恶龙挣扎了一下,直挺挺得死在了潭底。

恶龙是死了,但太阳和月亮还沉在潭底,怎么办呢?大尖哥和水社姐跳下潭,吃下恶龙的眼珠,刹那间,他们两个都变得像山一般高大。他们每人拔起一棵几十丈高的大棕榈树,将太阳和月亮托上了山。从此,这个潭就被称为了日月潭。大尖哥和水社姐变成了潭边的两座雄伟的大山----大尖山和水社山,永永远远守护着日月潭。

莫干山。

春秋时,吴国境内有座高山,山脚下有一对铸剑的夫妻,男的叫干将,女的叫莫邪。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莫干。干将、莫邪日夜辛劳,千锤百炼,用自己的心血铸出了一对削铁如泥的雌雄宝剑,雄剑叫“干将”,雌剑就叫“莫邪”。可是这个消息传到贪婪的吴王耳中,他派人抢走了“莫邪”剑,还把干将给杀了。

莫邪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含辛茹苦地把莫干抚养长大,并传给了他一身好武艺。到了莫干16岁那年,莫邪拿出“干将”剑,泪流满面的对莫干讲述了他父亲被害的经过。莫干听的心如刀绞:“娘,我一定要替爹报仇!”他佩上“干将”剑,拜别母亲,上路了。莫干来到姑苏城,正巧吴王在武场上看人比武。莫干大喝一声:“暴君,拿首级来!”挥动“干将”剑刺了过去。吴王吃了一惊,急忙抽出“莫邪”剑向莫干抛去。只见两道白光在空中闪耀,忽然并作了一道白光,从空中笔直飞落下来。青光一闪,吴王的首级滚了下来。

莫干报仇雪恨后,回到家乡,但是莫邪已经死了。莫干含泪埋葬了母亲,并用这套雌雄宝剑来陪葬。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取名为“莫干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