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读后感(精选15篇)

时间:2023-11-28 18:24:48 作者:笔舞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作品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易经读后感

今天把《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看完了,大概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包括在地铁里的时间。这本书讲的道理比较浅显,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读物。以前我还买过一本《周易入门》,可是好像有点看不懂,就没继续看下去。据一个同学说,南怀瑾的《易经杂说》也是本不错的书。哪天有时间找来看看。

读完曾仕强的这本书,有以下几个观念得到了纠正:

一、阴阳相对立。其实易经中的阴阳是不可分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二、卦有好坏之分。以前我认为有些卦是好的,有些卦是不好的。其实,没有好坏之分。比如大过,初看好像是犯了大错误,是凶险。但是大过也意味着改革和冒险,如果度过了险关,就会有一片新天地。对于创新来说,有时候必须要度过大过这一关。

三、易经是用来算命的。其实易经讲的是自然规律,是演化,是过程,而不是算结果。算命其实是周易的很小的一个部分。如果你算出了结果,那么如果是好结果,你要不要继续努力?如果是坏结果,你难道要等死吗?你算的是心态,是调整的方式。易经的作用绝不至于算命。

四、命是不可把握的。其实,时也,命也。命并非是自己不能把握的。命,要靠你自己去造,种什么花,将什么果,这就是命。因果规律就是命。

易经读后感

昨天,一直沉浸在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中,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给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易经》的大门。虽是初识《易经》真面目,但感觉获益匪浅。

接触心理咨询后,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是心理咨询不可缺少的知识基础,于是尝试接触相关书籍。《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虽难懂,但对其仰慕已久,便打算借助《易经的奥秘》走近这本字字皆智慧的经书。

前天下午,一翻开这本书便被曾仕强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了。一种久未有过的感觉涌上来:只想一直读下去,不想吃饭,不想休息。昨天傍晚时分,我读完了全书,回味阅读过程,对《易经》的敬畏中多了几分亲切。原来也曾多次想读《易经》,但每次都是刚打开书就放弃了,艰涩难懂成为了阅读《易经》最大障碍。曾仕强教授对《易经》解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揭开了《易经》神秘的面纱,解开了困扰自己的种种疑问。

和前两天《登天的感觉》的阅读相比,《易经的奥秘》能引起更多的思考,能激发更大的阅读欲望。这本书虽只是对《易经》解读的一家之言,但它丰富的内涵已足以让我回味良久,促使我进一步阅读《易经》,以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

以后的日子,《易经》会常伴我左右!

易经读后感

《他的国》围绕着左小龙和泥巴这一对小恋人从相识到相爱,然后因为种种原因,泥巴不得不离开,小龙最后带着他们最喜爱的龙猫去寻找泥巴这条长长的线索来慢慢描绘出一个小小的王国,记叙它的兴衰。在书中,韩寒以幽默、犀利的语言,自信而张扬地调侃浮躁的社会现实,对官僚主义、“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计划生育、拆迁、教育、现代派诗歌、“走进科学”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他的国》让我看到了一个对我们的时代有所反思的韩寒形象。

小说中,爱情只是一条副线,主线仍是亭林镇经济飞速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文化衰竭等问题。因为招商引资,外来廉价劳动力愈来愈多,本地人生存受到压力,但由于外来人口激增,又促动本地消费,本地人依靠房租、饭馆等第三产业获得不菲收入。由于目光短浅,乡镇领导对工业污染、房产商圈地等事情置若罔闻,变本加厉地扶助奸商,损害民众利益。

这……这是多么熟悉的画面,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发生地太多了,听广播听到我耳朵都麻木了,看电视新闻看到我眼中都分不清哪些是彩色!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在社会主义逐渐发展起来的今天,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良心何在?就在离我们三水那么近的佛山,那件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你们还记得吗?一个两岁女童,多么美好的一朵花儿啊!被两辆车辗压过后,生命垂危之际,十几个经过的路人却视而不见。那些在小悦悦被车碾压后的整整7分多长时间内经过漠视的路人们,你们就是用这种态度来对待一条鲜活的生命吗?当越来越多的“彭宇案”发生,当好心救人反被诬陷的事件屡屡上演,我们又该怎么面对?这不仅仅只是见死不救,更多的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

这仅仅是《他的国》折射出来的一种社会丑闻而已,这书中可以让我们深思,让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当然凡事不能只看到它丑的一面。这本“黄金书”中就有许多让人振奋的片段,男主人翁那种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坚持自己个性的性格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那段序言:就算你在大雾里开车摩托车飞驰找死,总有光芒将你引导到清澈的地方。“我们都在寻找着生活的方向,纵然现实有多么不如意,纵然有多少惆怅多少迷惘,总有光明将我们引导到清澈的地方……希望最后我们都能找到心中的太阳。

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消除冷漠,让我们能一同找到心中的太阳!

《易经杂说》读后感

读一本书,能吸取其中有用的营养才是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不下去,没有读完的读者,我觉得是没有发言权的。

中国的信教人口比例一直不高,虽然历史上发展了道教,吸收了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但不信教人口一直是大多数,这与西方社会显著不同。这确实是中国的文化特性,但这特性从何而来,真的恐怕要从易经身上找到答案。

就像南怀瑾所说,西方的宗教讨论上帝,上帝创造了一切,但上帝从何而来?这出现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中国的古人却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比西方的有神论更符合进化论与宇宙起源的科学。

其实易经应该看作是史前时期中国这块土地上,人类活动数千乃至数万年的经验总结。古人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并没有给出更科学的定义,更严密的论证。但总结出易经的理论,认为是更贴近事物的时空发展规律。

就像南怀瑾说的,一些前人血和泪的教训,最后只凝练成一句话留下来,因为时间的洗涤,这其中的具体内容易经失传了。让后人产生了不解和错误的解读。但不得不说,古人也是人,关于人生的道理和事物发展的道理,只要我们还在太阳系内生存,就还没有超出他们的观察。“吉”与“凶”,“得”与“失”,古人看的甚至比今人还明白得多。

易经解释了这个世界,说的有些事让我能不太明白,但他告诉我们,世界最大得奥秘在于“易”,可能世界得终极解释就蕴含在里面。

易经的读后感

暑假带学生去羑里城研学后,对《周易》产生了兴趣,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认真读起来。

《六韬·三略》曰:“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万物寻。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

天时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四季更轮往复,正如世间一治一乱;昼夜晨昏交替,又似政权一起一伏。人的一生,像潮水般有起有落;人世的悲欢与离合,恰似月亮的阴晴与圆缺,草枯草长,国合国分;一盈一虚,一阴一阳。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世就是自然的化身,这一思想在《周易》这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当你读几页《周易》后,就会被这其中阐述的道理深深吸引,为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周易》曰:“乾道变化,各在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向我们传递了凡事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符合自然的,就是值得提倡的;违背自然的,就是不可取的。而如今,人类却想方设法地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自以为科技已经很先进了,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一较高下。但人类不知道,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幼稚的孩童,一旦大自然报复人类,那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读《周易》,就是为了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积极地学习《周易》,推广《周易》的博大精神,不仅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人的智慧,更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和平幸福。所以,我认为,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研究《周易》,是十分有意义的!

风水易经的专业简历

中国哲学的起点—《易经》

贸易经理简历模板

最新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最新《骆驼祥子》读后感

《易经》解读之变卦与算卦论文

贸易经济个人简历表格

关于最新实用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

最新的对联

贸易经济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

老师一直推荐,让我们看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本来不屑一顾,今天试着看了,真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一直错误的认为《易经》只是一部“八卦书”,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但没想到里面蕴含着如此众多的内容!真正的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我觉得,《易经》与“地球人大学”这个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后者更需不断完善!而且,前者是古人所作的精髓,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理解、借鉴和运用,而后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现代社会的信息,虽然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认为,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并不像有些爱国主义者推崇的那样完美无缺,而且,世界也在不断地进步,因此,无论是对外来文化还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所以,如果西方文化的“精华”,新时代的新信息也能融入其中,那就是“现代人的《易经》了”!

《易经》首先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同”的思想,这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据曾教授所述,学习《易经》有三大意义,其中一个便是“求同存异”,这是在全球化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最好方式!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是否读过《易经》,当年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支持,相信现在有这个理念,中华文化也定会源远流长!

第三个,最令我感动,曾教授说,伏羲(包括孔子等)并不是我们推崇的“偶像”,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所以被人们永记心中,获得永生!所以我觉得,“地球人大学”的理念要被人理解,要流传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为人所用才能被人所记。

昨天,一直沉浸在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中,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给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易经》的大门。虽是初识《易经》真面目,但感觉获益匪浅。

接触心理咨询后,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是心理咨询不可缺少的知识基础,于是尝试接触相关书籍。《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虽难懂,但对其仰慕已久,便打算借助《易经的奥秘》走近这本字字皆智慧的经书。

前天下午,一翻开这本书便被曾仕强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了。一种久未有过的感觉涌上来:只想一直读下去,不想吃饭,不想休息。昨天傍晚时分,我读完了全书,回味阅读过程,对《易经》的敬畏中多了几分亲切。原来也曾多次想读《易经》,但每次都是刚打开书就放弃了,艰涩难懂成为了阅读《易经》最大障碍。曾仕强教授对《易经》解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揭开了《易经》神秘的面纱,解开了困扰自己的种种疑问。

和前两天《登天的感觉》的阅读相比,《易经的奥秘》能引起更多的思考,能激发更大的阅读欲望。这本书虽只是对《易经》解读的一家之言,但它丰富的内涵已足以让我回味良久,促使我进一步阅读《易经》,以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

以后的日子,《易经》会常伴我左右!

《易经杂说》读后感

易学的重要有如此,我们该怎样去研究它呢?大家要注意,各位手边的《易经集注》,只是中国《易经》学问的一部分。这本书名《周易》,是周文王在囗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我们手边所持的《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说到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概念,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被这一本《周易》范围住了,因为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事实上还有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江湖”中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南怀瑾易经杂说读后感

《易经杂说》是南怀瑾老师在1975年冬天的讲座后经整理而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南怀瑾老师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及与之相关的内容。

而后一部分则着重讲了六十四卦,从乾卦开始到未济卦结束。其中对乾卦的解说最为详细,以及它的卦名、卦辞、爻卦和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等。

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和看武侠小说一样,那么专注,那么入神,的确这本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我记得:我第一天晚上加班看它,就发现越研究越深,脑子里迸发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看完一章几个问题,看完一页几十个不明白的地方,然后就一页一页的看,找答案。

不知不觉加班班长就喊停了,真的体会到了古人说的“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孔老夫子也讲了:“洁静精微,易之教也”。就是说学习《易经》的人需要一个非常冷静的头脑和非常精密的思维。

其实无论学《易经》还是别的经典,都要有洁静精微和一个冷静的头脑,做事也一样。

如果真的有了这样的一个头脑、一个思想的话,就会举一反三,受益万千。在这本书中还讲了《易经》的三个原则和三个法则。

《易经》的三个原则是变易、简易、不易。

就先说这三点吧:“变易”就是说宇宙万物没有一事、一物、一情况、一思想是不变的,所以学易的人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还能适应这个变。

“简易”,就是把那些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这就叫简易。那么《易经》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情时刻都在变,尽管变的很复杂,在我们懂得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当中,可是却有一项是永远不变的----就是能变出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这个东西就是“不易”。

再说这个《易经》的三个法则,这三个法则就是:理、像、数。

这三个法则就好比是录音带,是录音用的,它可以录音。其中有很多道理,录音带的样子、大小以及它会出声音,这是它的像。这卷录音带,若干分钟可以录完,它有若干长、若干宽,这是它的数。

所以研究《易经》的学问,有些人用“理”去解释《易经》,有些人用“象”来解释《易经》,有些人用“数”来解释《易经》。

古人掐指一算,万事皆知,这就是了解《易经》的缘故。所以《易经》的每一卦都是天地,每一爻都是真理。

通过学习《易经杂说》,再说一下我对为人处事方面的理解。在这本书中,它讲到了如阴阳、五行、京居十六卦等等。

我体会到它当中的一句话:“內腐,则外虫生焉”。

就是说,如果里面腐坏,外边就会有那些小虫子出来了。和我们做事一样,当你发现你做的这个事出问题了,别人指责你时,说明我们自己有问题了。不可以别人一指责就不高兴了,就和别人争辩起来了,如果这样的话,问题就更大了。

如果别人责备我们,能好好地接受,那么,问题就会没有了,做事也就更顺利了。

第二个就是《老子》上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遇到有一个不顺心的事不要太悲伤,遇到好事就太高兴,那么就会“乐极生悲”了。

《易经》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不那么神秘,要“玩索而有得”,才能读懂《易经》。

易经读后感

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摇篮,她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孕育了五千年古老的灿烂文化,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英勇的人们。诗人光未然的这首《黄河颂》是在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唱给母亲的一首颂歌。

从我读了光未然老爷爷的《黄河颂》以后,我便觉得“黄河”这位中华民族的母亲,它以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而又坚强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努力、奋斗,并取得成功,使中华儿女的脸像花蕾一样含笑绽开,这时黄河水咆哮着,好像在为我们中华儿女的成功在喝彩。

《黄河颂》一诗中以呼吁的口气,号召人们来保护黄河,保卫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近年来,黄河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绝源,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将倒下。

我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在黄河的哺育下,发扬滋长,而我却要呼吁全中国的中华儿女来保卫黄河,保卫祖国,保卫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吧!

通过读光未燃老爷爷的《黄河颂》,我的脑海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画面。黄河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九曲连环,绵延万里,横亘在中华大地上,真是壮观啊!我们为祖国的大好山河而自豪!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燃和英勇顽强的抗敌战士们在母亲河——黄河的召唤下,抗击着日本侵略者,保卫着祖国大地。

奔腾不息的黄河,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为保卫黄河而立誓,为保卫祖国而自豪,为保卫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而祝福。

易经杂说心得体会

易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易经杂说是对于易经的全面性阐述和解读,涉及到众多方面的内容,包括道德、人生、社会等。在阅读和研究了易经杂说之后,我对于其心得体会的总结如下。

首先,易经杂说对于人生的理解有着深刻的启示。易经强调人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正如易经中所说:“君子以时准是”,即要根据不同的时机和环境来做出合适的选择。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人生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根据时机和环境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易经杂说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易经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和”。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将自己融入到整体中。易经杂说中指出,“和”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只有和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并为他人创造价值。这对于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和提醒。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共同点,将别人的利益考虑在内,以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

再次,易经杂说对于道德观念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易经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足以立人”,意思是道德的修养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易经杂说对于道德观念的提升有着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德行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问题日益严重,但是易经杂说的观点让我意识到道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易经杂说还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易经中有一些经文专门讲述了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思维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易经杂说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思想,并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指导。在阅读易经杂说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思维是人类灵活运用智慧的工具,只有通过正确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综上所述,易经杂说是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研究易经杂说,我对于人生、人际关系、道德观念以及思维方式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希望通过我对易经杂说心得体会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易经的关注和学习,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浅介《易经杂说》

中国人一般的观念,讲到《易经》就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和唱京剧拿鹅毛扇穿八卦道袍的连了起来。好像学了《易经》以后,便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易经》是不是包括了那么多东西,能不能知道过去、未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

刚才提到唱京剧,我们对《易经》,从京剧《三国演义》中就可以了解到,中国京剧非常注重脸谱和服装,舞台上穿件八卦道袍,我们现在看起来像是妖道,实际上八卦代表了最高的智慧。所以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这是我们自己站在本位文化的立场来推崇《易经》的看法。

此外,我们看见京剧中的脸谱,有的在额上画一个太极图,就是表征这位剧中人的头脑中充满了智慧——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从这种戏剧艺术表现方面,就可以看到《易经》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被一般人重视的程度了。这是就好的一面看;就坏的一面看,一提到《易经》,有人就联想到那些跑江湖的、算命的、看风水的、卜卦的江湖术士。不管哪一种看法,都表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认识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易经》,所要走的路线,因为大部分人,以前还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们在这里先要使大家知道怎样去读《易经》这部书,先从怎样去认识它、怎样去了解它开始。至于深入的研究,有人研究了一辈子,也还没有搞清楚的,所在多有,包括我在内,研究了大半辈子,还跟一个初学的人差不多。实际上,讲这门学问,我自己都是战战兢兢的,觉得自己非常肤浅,没有办法向大家报告,不过有一点点可以提供大家的,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

浅介《易经杂说》

在读到南怀瑾老师的易经杂说以前我对易经的理解停留在大多数人的程度,总是将易经与算命的半仙形象联系在一起——头顶瓜皮帽,鼻梁上架一副小圆墨镜,高颧骨,八字胡,满脸沧桑与猥琐,拉着主顾的手飞沫子,想凭自己三寸不烂舌挣点糊口之资。

拜读南老师大作以后我对易经的理解稍有增加,这点理解连皮毛都谈不上,但也算是为我自己扫盲了,让我以前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懂易经确实有预测未来之功效,甚至这也是一些人接触易经的目的,但是我感觉易经之预测并不是以前想象中的那样能够预测出某月某日我能在那条街上捡到钱,易经预测的并不主要是一件具体的事,而是预见事情的走向,预测形势的发展。有人对搞易经的人矫情,让算命的说自己接下来将会迈哪条腿,这其实是不了解易经的人的做法。打个比方,民谚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之说,说见到早霞那么这几天有可能刮风下雨,最好不出门,看到晚霞那么接下来一连几天可能都是晴天,可以出远门。这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积累下来的经验,这条谚语教我们通过观察天空预测天气,这就是看“势”,不一定出了朝霞就一定有雨,但是我们并不能就说这条谚语是假的不科学的,知道这条民谚的人看到朝霞还是会做好防雨的准备。同样地,一个人通过自己了解的周易的知识预测接下来几天可能会有灾祸发生,那么他可能会有针对性地做准备,防患于未然。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易经就是伪科学,但是算硬币丢下来那面朝上之类的事易经的能量大概还是达不到。

说到这里有个易经真伪性的讨论,易经被一些人斥为封建迷信,有些人又过度迷信,什么事都要先算一算再行动。我自己还是相信周易这个东西不伪,但也不必要什么都算。姑且不论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能算得精准,即使精准,“洞察渊鱼者不祥”,知道太多太细终归不是件好事。对未来走势有个模模糊糊的大概判断就可以了,那样的日子过起来也有意思些。

我们说易经一般就是周易,但是追根溯源易经起源于很早的一个年代,甚至南老爷子还在书里说易经可能是史前文明的产物。伏羲时有连山易,黄帝时有归藏易,文王时期才出的周易,后人的注解使得周易渐渐复杂丰富起来,但是实际上周易的本质是一本无字天书,该天书揭示宇宙中一切规律。几千年来,把玩、研究易的人数不胜数,不乏博古通今之天人、见微知著之鬼杰,确从未有人胆敢声称自己已经参透了易,能明明白白向世人公布自己的所有发现。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时候世界上只有几个人能看懂,但是他的后半生却困于同一场论而不得脱身,爱因斯坦算是全人类中几代才能出一个的杰出人物,只是想在物理方面抽象出一个总结性的东西都如此困难,假如坦爷真的成功了,那么极有可能是个极为简洁但是极难理解的东西。易包罗万象,几千年来没人能真正参透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易经不真。

早期的哲学家都有一种解释万物最基本构成的冲动。古希腊是个出哲人的地方,出现了一大批牛逼闪闪的哲学家。其中有些人就对万物的最基本构成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泰勒斯认为万物皆水;阿那克西美尼宣称气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火……现在我们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分子下有原子,原子下有夸克……虽然古希腊先哲们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是思考的方向却是值得赞美的。在今天我们不会采取他们的观点,却仍然称道他们的智慧。那么反过来看中国的先哲呢?我们的祖先用了一种很有智慧的解释,反正在我看来超过了一切他国先哲的解释,我们的祖先说万物是由阴阳构成的——超越了物质的层面,上升了一个高度,而且到现在我们也不会去推翻它,因为这个观点超越了今人与古人在科学上的差距。单凭这一点也足够我们自豪的了,这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易这个东西不会简单,很有可能是经得起时间推移的考验的。

另外,从易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人生启示比用易来算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益处。我们说的错综复杂、潜龙勿用、自强不息等词都来源于易,易提出的概念已经成功穿越了几千年,贯穿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正因如此,读易的人更加会从“变”的角度看问题,更知道水往哪流风往哪吹,解读卦象要联系时机和环境,其实最后的解读内容更多依靠的是解读者自身的分析能力和人生阅历,所以有人不读易但是也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做出正确的预判。同时,易是群经之首,中国文化很大一部分出自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中不乏有人受易的引导与影响。掌握了易,我们就掌握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可以更深刻理解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所谓“规矩”,就能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发展,试想孔夫子七十岁才到的境界,我们若是能早些达到,那么我们会是怎样的一个水平?而且越是上层的精英人群,就越是懂得规矩二字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以正合以奇胜”,可以不按常理出牌,但是时刻不能忘记什么是底线,时时刻刻都要遵守哪些真正的规矩。

我相信易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玄妙不可言的世界,来豆瓣抒发一下心中的惊奇,贻笑大方,不知所言。

易经读后感

最初认识《易经》是从爸爸那里。爸爸喜欢《易经》,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卜两卦,我当时因为好奇,拿着他的书翻了翻,但完全看不懂,也就没再看过。直到高三暑假,我在《百家讲坛》上看到了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渐渐地才了解了它,也深深死喜欢上了《易经》这部凝聚着古圣先贤智慧的著作。听讲座仍意犹未尽,我又买了《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继续回味着。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同时也希望不了解《易经》的同学能够借此对其里哦啊接一点儿。

很多文献中都记载有:《易》是群经之首。按照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应该是:”《易》乃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易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含可许多古圣先贤的智慧。《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的完成也经历了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算是一个)、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下古,孔子在近古。

众所周知,伏羲“一画开天”,创立八卦。但一提到八卦我们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占卜、迷信等等。其实这只是《易经》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所误解。伏羲氏时期,人们主要靠打渔、狩猎过日子,这其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天气的好坏。伏羲当时根据自己的一些判断告诉人们未来天气的状况。刚开始人们还将信将疑,可是随着验证次数的增加,人们信任了伏羲,复习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就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把它交给了大家。这一符号系统就是八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无字天书”。最初,是通过符号来预测天气的变化的,可是,后来慢慢觉得除了气象,很多与生活有福安的东西都可以从中开发出来。也正是因此,文王才从八卦中演绎出了六十四卦。

周文王六十四卦,正是宇宙中揭开宇宙万物的六十四个密码,我们也称其为《周易》,但这个周字应该和周朝没有多大关系,而应该是周全,周到的意味。而这个六十四,也并非数学意义上的数字,而应该是宇宙中的数。因为”前者是死的,而后者是活的、会变动的”。而且这六十四卦也正是有伏羲八卦完全排列组合后得到的.。后人们占卜时用的就是周文王的六十四卦。说到占卜,我们都应该要清楚它是有道理的,但是不科学。因为,它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它是一种事情发生什么结果的一种概率,而这个概率只有六十四分之一。其实,并不是逢事都要去占卜,它只是在我们遇到事情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给我们的一种参考。而这是我们也可以多画几个卦来作为参考,这样考虑问题会更周全一些。从这个方面讲,这六十四卦也确实为我们后人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真正让《易经》拥有灵魂的是孔子。孔子晚而好易,并且在读完《易经》之后还赚没为它写了《易传》,也称《十翼》。“他就像是《易经》的翅膀,孔子希望有朝一日,这部伟大的著作够飞起来。”但到现在,他老人家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我们在此祝愿这部凝聚着先贤们智慧的《易经》能够早日“飞起来”吧。在今天看来,《易经》可以说是一门自然学科,但在孔子之后,又加上了人伦道德才使得它得以完整。

《易经》的初步完成基本上就经历了以上三个时期。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之后,就是后人们对它的运用了。(当然,也有可能在今后也会有人在对《易经》加以补充)六十四卦是人们的参考对象,当然不能一一列举说明,但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这便是吉、凶、元、亨、利、贞。

当我们看《易经》时,几乎每个卦的卦辞中都会出现这样则“吉”,这样则“凶”的字眼。其实易经中根本没有吉凶。而所谓的吉凶,就是:“顺易理者,有所得(吉);违反易理,有所失(凶)。而这个易理,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道”——自然规律。”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又应该以自然规律为标准,而不能凭人的意念,为所欲为。我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或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再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太纠结了。《易经》中,开篇便提到了元、亨、利、贞,乃君子之四德也。关于元、亨、利、贞的解释有好多。在这里,我想就增教授的解读来对此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在《易经》中广泛出现,可以推断,它们其实是当时的通俗用语。元,即开始,合在一起叫元始,例如中国最古老的神就叫元始天尊。一个地方最早的寺庙也一定就叫开元寺了。亨,即为亨通、顺利。利,即利益,亨通之后当然要获利了嘛。贞,就是正的意思。这四个字合在一块儿的意思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要小心谨慎,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样办起事来才会顺利亨通,然后才会得到收益。可是当我们获益之后,就要看这利来的是否正当,若是正当的话,就会贞下起元,元亨利贞,循环往复地把事情做大,否则就要小心了。我觉得这就是《易经》教我们的很好的办事的智慧。

《易经》中还有一句话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和辩证法是一样的,都是在叫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考虑它的阴阳两面,只不过这里的阴阳是变动的,正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样。而“道”,就是事物的本质,即自然规律,它正是阴阳所组成的。

《易经》对于刚接触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一本书,但它却是包含了很多的处世哲学,而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经常用的,只不过我们是一种无意识的使用罢了。我们中国人在看待问题时,有许多看法都与西方人有很大区别,可能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影响吧。在西方的“文化霸权”盛行全球的今天,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易经》作为这一切智慧的源泉,更不能被我们所忘记。建设文化大国,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责任。

浅介《易经杂说》

《易经》是一部十分难读的书,很多人想读《易经》而不知从何着手,大家都以为《易经》是一部很神秘很玄妙的书。

历代贤哲有关《易经》的研究与着述,往往穷毕生之力,著作之富,亦属汗牛充栋洋洋大观,可惜的是历代的《周易》名家,都没有把他们的方法与心得,明白地告诉世人,因之史家多记其事而略其法,寻章摘句,望文探幽者,虽连篇累牍,然亦说多纷歧,使人如坠云里雾中,乃士大夫之易,对于一般社会大众,没有多大的帮助。

丁卯夏,于老古文化公司,得睹国学大师南怀瑾教授的《易经》讲稿,拜读之下,简直使我难以想象,我会以读江湖奇快传一样的心情,一口气将它读完,使我深深体会到古人“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的情景。

这本书所给我的印象--。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

《易经》本来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但这必须要先能入乎其内才可,初学者能像读武侠小说一样,那么传神、那么专注、那么引人入胜,实在是旷古以来仅有的第一部易学着述,这证明了《易经》“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说法是不错的,但也唯有真正懂得了《易经》的人,才能深入浅出,引喻举譬,说得这么清楚,这样明白,毫不隐僻含混,勉强凑合。本书引人入胜处,即在透过作者渊博的学识,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将人事与自然法则、历史规则结合为一。南先生以其极为严肃的治学态度,轻松的口吻,网罗逸闻,探玄寻秘,透露了《易》的消息与秘密。

这是一部人人读得懂的书。

始所周知,《易经》的难识难懂,由于象数的失传,本来艰涩的词句,幽晦不明的含义,已经造成了后人学《易》极大的文字障碍,复加以后世治《易》者纷歧不一的说法,使《易》愈以难识难晓了。南先生以其真知灼见,透过时代思潮与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像写小说一样,极其平易地帮助我们解开了幽晦艰涩的苦结,使人人易知易晓,为青年学子、社会大众,牖启了一条崭新的学《易》门径。三圣心法,虽不敢说已由此可窥可见,但确已破解了千古以来学《易》的谜结。

这是一部融义理象数为一的书。

世人说《易》,有所谓“义理之学”者,有所谓“象数之学”者。义理之学是偏重人文的,这自晋朝的王弼开始,王弼主张扫彖,所谓“得意而忘彖,得彖而忘言”,宋儒附之,遂使象数之学,隐晦了好几个世纪。象数之学,偏重心灵玄秘,是探睛索隐,寻求前识的学问,亦即近代所谓的心灵学、神秘学之类,在人们心理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两种思想,极其泾渭,前者形成士大夫的独家殿堂,后者流入江湖,往往成为江湖术士混饭吃的工具。不知古人象数之学,本为演绎自然、阐明《易》理而设,如所谓“悬彖着明”,使人们透过了“象”的启示达到“明”的境地,明白事的悔吝,动的休咎。人们十。何才能见了这个彖而知所趋避?那必须要透过一种特殊的方法与程序,这个方法,各家不同,有管辂虞翻的、有焦赣京房的、有邻康节的……但他们的基本原理却是一样的,也都是彖、理、数的综合运用而已。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不就是和《易经·系传》所说的“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的道理是一样的么?《易经》的一切作为,都是在“明于忧患之故,以前民用”为目的,可知后人执象数而弃义理,失去了古人作《易》的本旨,必将流入“其蔽也贼”的后果,扫彖而得意,也明显地违背了《易经》“洁静精微”的精神。

这是一部与人人有关的书。

前面说过,《易经》是为人事而设,这点《易经·系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已说明了一切,所以尽管《易经》包罗了天地间的一切学问,但这些莫不与人事有关,古人“不学《易》不可为将相”的话,虽然不错,但将相毕竟是芸芸众生中的极少数,“百姓日用而不知”,可见《易经》是与社会大众人人有关的了,也可以说上至将相,下至几庶,几天地之间的莫不与《易经》有关。南教授在本书中说明了支为什么止于六,人生的历程,也是如此,一个卦的六支,往往就是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指标,也可以说是人生经历的寒暑表,这中间已包括了亨通的、困阻的、危殆的、复苏的种种事实与启示。固然《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支,四千九十六卦之,无一不为人事而设,但这多是告诉占者占得此卦此爻如何如何,本书作者却明白地指出了不待占而知的全部人生,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所应遵循的法则与规范。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学《易》的捷径与秘诀。

近代科学,关于学习的方法有着很多研究,教育家们希望能透过这种研究,来训练记忆,帮助学习,对于近代的教学活动,助益很多。但是生活在过去的人,在学习上便没有这样方便与幸福了,他们只有一个方法--老师教,学生学。聪明的人在吃足苦头之后,也往往会悟出许多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来帮助学习,便利记忆,但他们却又不把这些方法告诉后人,使后来的人照着他们原来的路子去摸索,去碰撞。当他们吃足苦头后,又悟出了许多新的方法与技巧,也不告诉他们的学生,仍旧让他们自己去摸、去碰。我们的教育就是在这样情形下,不知道使后世学子多走了多少冤枉路。邵康节学《易》于李挺之,就有过这种故事。当时邵康节向李挺之学《易》,邵康节请求李挺之给他一点提示,不必明白说出内容即可。李挺之告诉了他“一二三四”几个数字,邵氏在易学上从此自成一家,在易学上的成就,可谓中世纪末的第一人。

在本书中一开始,南教授即将他个人过去学《易》所吃的苦头,不厌其详地告诉大家,他毫不保留地把他因而知之的方法与心得,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如果我们不学习《易经》则已,假如我们打算拿《易经》来玩玩,有关《易经》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卦名、卦序、八宫卦变、六十四卦方圆图等,却必须详知熟记。本书中有很多学习《易经》的技巧与要领,使我们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易经杂说心得体会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典籍,易经具有深邃的思想和智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易经,我通过阅读各种相关资料和书籍,进行研究和思考,总结了一些关于易经的心得体会。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从易经的基本理念、变卦的应用、修身养性、经营管理和风水风向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和感悟。

易经的基本理念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相对的方面,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决定了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五行学说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使得自己的思维更加全面和深入。

易经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变卦”了。变卦是根据六十四卦象所构成的卦爻的变动来推演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推演变卦,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过去的原因和结果。变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预测和适应未来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态度。

易经还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易经认为,心性的净化和修养是追求成功和幸福的关键。通过修身养性,可以使自己的心境宁静、内心平和,从而更加细腻地感知自然和事物的变化,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此外,修身养性还可以使我们具备卓越的品德和修养,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智慧,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底色。

易经对于经营管理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易经强调和谐的管理理念,提倡合作与秩序,运用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调整组织内外的关系。同时,易经还告诫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客观事实,注重谋略和计谋的制定和实施,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胜利。

最后,易经经常与风水学联系在一起,共同指导人们的居住和环境布局。易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合理布置房屋、调整方位等,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顺利。风水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发展机会。

综合上述分析,易经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通过学习和运用易经的思想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这种思维和方法也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和智慧,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易经的研究和传播,不断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以期收获更加丰厚的人生果实。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