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党课辅导讲稿(实用19篇)

时间:2023-12-12 16:40:32 作者:薇儿

在党课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党的主张和党的使命。经过反复总结和整理,小编整理了一份党课学习的指南和参考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

对批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重视决策和部署,散布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要依法严肃处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加强我乡意识形态工作全面推进,按照县宣传部文件精神,我乡庚及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人大主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副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纪委书记、乡政府副乡长、各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乡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乡2018年意识形态实施方案》、《县乡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制实施方案》、《县乡网络意识形态实施方案》等工作机制,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压实,构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将意识形态工作抓实、抓牢、抓出成效。

(一)根据县委宣传意识形态工作部署要求,按照意识形态工作清单,按照项目化推进方式,定期进行汇报、总结、分析、讨论,做到分任务、点题目、压担子,切实将我乡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做到位。

(二)紧紧围绕“两学一做”、“讲党课”、“三会一课”常态化工作为载体,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构成良好的作风,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州委十一届三、四次会议精神。教育党员干部做到“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坚定党员干部梦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毫不动摇抓好党的建设工作。一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宣传力度,将党风廉政纳入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重要资料,充分发挥乡纪委作用,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社情民意调查反馈问题整改,切实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

2018年以来,我乡共组织开展意识形态专题会议共24场次,共计1786人次。组织专题学习会31场次,共计1325人次。组织开展党员活动18次,共计879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共计3487张。

2021年,我局意识形态工作进展顺利,但也存在部分干部职工意识形态有待进一步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下一步,我乡加大力度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

xx月xx日,县委xx届xx次会议在xx县召开,县委书记xx同志向全会做了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认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安身立命之根本。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把这么大的政党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要理想信念过硬。全会报告指出,要不断提升信仰教育的实用性、实效性,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思想动力。领导干部做到信念过硬,就要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一要在自觉学懂弄通报告精神上带好头。作为基层乡镇的党委书记,我们更加渴望把党的好报告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更好地带领全镇人民过上好日子。在积极参加集体学的同时,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的自主学,力求准确领会报告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用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用不变初心厚植精神之基、用真抓实干锤炼精神之魂,挺起奋进新时代的精神脊梁,创造无愧新时代的崭新业绩。二要创新形式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坚持党政干部齐上阵、创新宣讲方式,充分利用文艺宣传队、青年志愿者、巾帼宣传队、乡贤达人等组织,把全会精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并要求所有干部要在宣讲过程中认真解答群众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大讨论、召开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深化学习实效。充分利用村广播特别是微信等新媒体,营造立体化、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声势,确保将全会的新精神新思想传达到基层一线,传达到广大群众身边。

政治过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扛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好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统一战线、党管人民武装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理想信念、道德法纪、正反典型教育贯穿始终。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内各项法规制度,涵养规规矩矩、清清爽爽、健健康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保持抓落实的政治定力,从而推动全会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百舸争流,破浪者才能远航;。

千帆竞发,奋斗者才能开拓。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满怀深情回望奋斗,满怀激情致敬奋斗,满怀激情呼唤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当前,xx的发展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刻,唯有奋斗方能扛起首位担当,唯有奋斗才能奉献强大力量。一要始终与发展共振,增加堡垒厚度。以全会提出的坚持党建引领,构筑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统揽,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加强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的教育培训管理,切实筑牢对党忠诚、为民分忧的战斗堡垒。二要始终与大局同向,保持发展速度。以项目招商建设为抓手,推动我镇实现新跨越。持续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xx主导优势产业,规模、品牌、产品、市场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提升经济能级。持续做优重点项目。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以项目为抓手夯实基础支撑,以项目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项目检验能力水平、检验工作实绩、检验作风担当,向项目要动力、要增长、要效益。持续强化产业招商、平台招商,加快一批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项目、龙头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同时按照全会提出的要求,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深入开展进百企、解百难活动,深入开展诚信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利剑护企活动,以开展四个活动为载体,优化发展环境,为我镇的发展再聚活力。三要始终与人民同心,彰显民生温度。坚守三个底线,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为中心,从思想上紧绷这三根弦,着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保障人民群众在碧水清流、平安和谐的环境里安居乐业。四要始终与奔康同步,加快发展进度。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基点,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最终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全面开花。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同步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兜底扶贫、就业扶贫、住房保障、基础建设、环境治理、励志扶贫、防止返贫十大行动,全方位巩固扶贫脱贫工作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推动农业强镇创建,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开展特色种植,引导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扩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要始终与创优同频,提升转变强度。以开展树正气、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活动为契机,按照全会要求,大力发扬三不三一作风,大力开展五心服务窗口创建,大力开展群众公开问政,实现作风大提升、大转变,创优作风,集中精力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以坚强的作风纪律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高点起步、强势开局。

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家人和亲属,切实做到重家教、守家规、正家风。

新时代波澜壮阔、九万里风鹏正举。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一种中流击水的劲头,一种以梦为马的激情,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作为,决不打推诿回避的太极,决不当坐而论道的看客,决不做击鼓传花的二传手,锐意进取、实干奋进、担当作为,为全面建成xx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关乎政权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对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意识形态鉴别力就是认清和辨识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互相交织,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言论,只要关乎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要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要始终把握几条标尺。这几条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言论,既不以“左”为标尺,也不以“右”为标尺,而是要以这几把尺子为标准,要做到心里有数。

意识形态思考力是指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琢磨的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比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针对一些人对中国的民主问题的指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项标准”,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八项标准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思考力。

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纷繁复杂,林林总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必须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当前,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和全局的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如何”。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党员干部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最后,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针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应该不断创新的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关键是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关键不在于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比如,通过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们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这些理论都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

其次,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今天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阐释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现实指导作用进行创造性的深入发掘,比如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但过去未曾充分挖掘的,需要今天的我们下大力气进行阐发。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加上了新时代,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的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根本在于争取人心。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是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其间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动摇、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关乎政权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对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意识形态鉴别力就是认清和辨识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互相交织,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言论,只要关乎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要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要始终把握几条标尺。这几条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言论,既不以“左”为标尺,也不以“右”为标尺,而是要以这几把尺子为标准,要做到心里有数。

意识形态思考力是指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琢磨的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比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针对一些人对中国的民主问题的指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项标准”,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八项标准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思考力。

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纷繁复杂,林林总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必须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当前,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和全局的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如何”。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党员干部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最后,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针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应该不断创新的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关键是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关键不在于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比如,通过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们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这些理论都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

其次,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今天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阐释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现实指导作用进行创造性的深入发掘,比如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但过去未曾充分挖掘的,需要今天的我们下大力气进行阐发。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加上了新时代,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的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根本在于争取人心。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专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必须从政权安危的高度认识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问题。我认为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必须从以下几点开始。

意识形态鉴别力是认识和识别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重要的是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与政治有关的事务,也可以提高到政治的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发言,只要涉及到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必须掌握基本原则。毛泽东先生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减少敌人,减少朋友。应用于意识形态领域,要努力减少不利于我们思想舆论,减少有利于我们思想舆论的负能量,减少次旋律,减少正能量,减少主旋律。我认为聪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基础的基础上推进形成最大约数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原则。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我们应该始终掌握一些尺子。这些尺子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发言,不是以左为尺子,也不是以右为尺子,而是以这些尺子为基准,心里要数。

意识形态思维能力是指党员干部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思考和思考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重要的是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虔诚执着,深入信赖。例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民主问题的指责,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是民主,提出了有效的八个标准。也就是说,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换,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人民群众能否顺利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的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这八个标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考力。

其次,要善于把握重要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复杂,林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善于把握重要问题。目前,关于整个意识形态工作和整体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怎么样。也就是说,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的普通价值,如何正确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如何深刻理解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看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作用党员干部如果在这13个问题上得到了明确清晰的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将大大提高。

最后,要善于分析。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的雾,通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对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想让我们党改变旗帜,改名,其要害是想让我们抛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抛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中也有党内的同志,也有不清楚隐藏在这里的玄机的人。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裁剪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衡量我国的发展,只要符合西方标准,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旧,批判、攻击,结果是无法想象的!最后,是跟在人后面,还是只骂人。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随时变化,知者随意制造。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需要创新的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重要的是实现三点。

首先,要善于理论创新。马克思能够建立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不是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例如,提出剩馀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众多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支持。

其次,要善于内容创新。例如,今天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的发掘,在说明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方法,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和启发,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安慰心灵的哲理和感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但过去没有充分发掘,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大力解释。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应用创新。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例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是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这是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女士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面前加上了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前加入了新时代,实际上是中国语境中创造性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和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和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取得人心。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局,重视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高度,以感情为人,理解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从总体上看,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

从国际形势来说,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xx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这一基本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了好,而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是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其间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动摇、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几个问题。

迄今为止,意识形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新的思考。

关于意识形态问题,我想从一个案例中引进。这个案例是2013年暴露的棱镜门事件。棱镜计划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7年小布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据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开始了棱镜的秘密监视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挖掘数据,收集信息用黑客的话说,你们就像图书馆,美国政府是每本书都读的读者。这里的你们当然是指我们大家。此外,这个棱镜计划中包含的个人隐私、各国主权尊严的忽视和侵犯,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计划。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和思想交流,对美国政府来说是透明的。对其他国家来说,其中隐藏着巨大的意识形态风险。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这里有非常深刻的政治考虑。我认为原因。

原因1:意识形态事关人心分散,政权安危。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人心聚集、离散、政权稳定、危险等大问题。

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在这里,总书记谈了关系。什么关系?一是中心工作,一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削弱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习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你为什么要加上极端这个词?我认为这与意识形态的工作有直接关系。

习总书记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判断习总书记讲得很清楚。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未来命运,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件事直接理解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习总书记又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理论上讲,一是现实上讲。

理论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基础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失去群众基础,最后也会出现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群众物质生活好就行,这种认识不全面。习总书记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的偏差。例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做得好,生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就会改善,我们党的管理基础和大众基础自然会加强和巩固。但现在这个判断似乎有点简单。有时会发现拿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女儿。一位学者在物质条件差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那时思想反而简单,思想反而聚集在一起的真正吃饱饭,吃饱了,穿暖了,物质有保障的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方向中,强调了党群众基础精神的重要性。因此,总书记的判断符合这个时代的时空方向。物质问题肯定会影响党的政治安全。精神问题最终也会影响政治安全。

从现实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一个政权的崩溃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政治动荡、政权的交替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防线被破坏,其他防线也难以保护。这里有很多教训,比如苏联解体,最近从2010年开始在西亚、北非地区蔓延的各种颜色革命,可以看到很多例子。许多看似坚固、坚实的政权,由于思想防线失守,其他防线全面失守,导致政权交替。实践中,思想防线、意识形态的工作确实很重要。思想防线是最前阵地,前沿阵地失守,其他防线难以保护。如果我们保护了思想防线这一尖端阵地,其他防线相对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在这方面要提高警惕,深入思考,多考虑。

回顾过去,毛泽东的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工作,同时他也是。

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

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问题。

一直以来,意识形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思考。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呢?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重大的政治考虑。我想原因无外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xxx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xxx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xxx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xxx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xxx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xxx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xxx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从现实层面,xxx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如苏联解体、颜色革命,我们能看到很多例子。很多看似很坚固、很牢靠的政权,由于思想上的防线失守,导致了其他防线全盘失守,从而导致政权更迭。从实践中来讲,思想防线、意识形态工作确实非常重要。思想防线是一个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失守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如果我们守住了思想防线这个前沿阵地,那么其他防线相对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警惕,严加深思、多加考虑。

回顾过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意识形态工作党课讲稿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是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其间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动摇、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

意识形态工作党课讲稿

一、什么是党员意识?党员意识属于人文意识的一种,是党员在社会生活多种角色中最重要的政治角色意识,是党员对党组织的一种认同感、从属感、责任感,是党员关于党的思想观念、工作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综合反映,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党员意识是在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的认同、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纪律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是每个党员的必备素质,党员意识的强弱,是判断、衡量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忠诚度的重要标杆,也是判断、衡量党员素质高低和先进性程度的重要要素。党员意识主要从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在思想上,是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历史使命的认同;二是在行动上,是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如何增强党员意识?

第一,增强党员意识,要加强学习和教育,“净化”思想。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使党员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才能使每个党员都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党的现实状况把握事情的本质主流和内在规律,从而坚定对党的信念,增强对党的信心。应该说,我们大多数同志的党员意识是强的,他们实践宗旨,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些党员仍存在党员意识淡薄的现象: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热情退化,对党作出的重大决策报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对党中央强调的党员必须讲学习、讲政治不以为然,甚至存在厌烦的情绪等等。因此,只有加强学习和教育,才能使每位党员自觉增强党员意识,才能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

增强党员意识,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依靠党员通过学习增强党员意识,虽然十分必要,但仍然是不够的。党员意识的增强还需要通过党组织的管理、监督来完成。作为党的组织,如果对党员的管理跟不上,个别党员就很容易出现责任感弱化、奉献精神弱化、不思进取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党员的意识深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要求只是看作一种“不合时宜的宣传滥调”,在平时工作中,个别党员时常会私欲膨胀,损公肥私。他们会以种种理由为自己或者他人的个人主义行为辩解以致美化。有的党员在工作中沾轻怕重,只想别人多为自己服务,不想多为他人奉献;遇到一点困难就回避退缩,或者怨天尤人;还有的个别党员缺乏改造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意识,遇到影响党的形象、违背党的原则的言行,不愿挺身而出,采取能回避就回避的态度。一旦党员的党员意识出现淡化或者丧失,党员形象就大打折扣,其所在的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就很难抵御敌对势力的进攻。.因此说,增强党员意识,必须强化党员的管理和监督。

增强党员意识,必须要加强修养和实践党员意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增强党员意识,要在改造社会的客观实践和完善自我的修养锤炼中真正去实现自觉增强党员意识,并且还要通过工作实践和生活实践来检验和确认。党员意识是一种主观内在的东西,但它又要通过具体的言语和行为外化出来,或者说在实践行为中得到具体的物化。党员的修养是执政党获得政治威信的重要影响力,人民群众主要通过自己接触到的党员形象来评判执政党的形象。党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其政治上的认同、信仰和取舍。因此,它也就有了客观的衡量尺度。人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自我实践过程来评价和判断党员自我修养的程度。所以说,每位党员,真正达到增强党员意识,就要努力做到:工作任务干在前面,险事难事冲在前面,团结合作做在前面,名利地位让在前面。只有加强了自身修养,才能在关键的时刻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第一,增强党员意识,要坚定理想信念,“净化”思想。

理想是行动的先导,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形成后,会积淀为党员的思想内核,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源泉。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社会环境、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党员不净化思想,就会失去免疫力和战斗力。…所以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与时俱进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更好地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对违反党的政策的错误观点,要坚决抵制,决不能听之任之;对那些腐朽没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决不能任其泛滥。

第二,增强党员意识,要强化角色意识,“亮化”形象。

陈云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这句话很朴实,却包含很深刻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多多少少会看到,我们确实有一些党员角色意识淡化、模糊或错位,为民理念扭曲、功利思想抬头,有实惠时伸手、有任务时甩手、有困难时缩手,种种现象,影响了我们党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党员要强化角色意识,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敢于担当,以先进人物为镜、以人民群众为镜、以党纪国法为镜,对照“镜子”检查自己,始终保持先进分子的本色。

第三,增强党员意识,要投身工作实践,“强化”作用。

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党的纲领上,更体现在不同岗位上党员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都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是党员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检验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所以,每位党员都要成为实践的先锋,把所学的、所知的、所会的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要勇于实践,用敢闯、敢干、敢创新的精神,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善于实践,广泛掌握和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使工作效果达到更好。在实践的基础上,党员还要强化带头作用,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职工群众树立榜样;要强化骨干作用,勇于担负工作重任,成为工作中受职工群众拥戴的核心和中坚;要强化桥梁作用,成为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做他们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亮化”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形象。

第四,增强党员意识,要做到无私奉献,“优化”服务。

第五,增强党员意识,

第六,增强党员意识,要提高政治站位,“践行”“四个意识”。

1、以高度的政治品格践行“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就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政治站位是“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四个意识”的提出对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检验的是新时期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品格。只有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践行“四个意识”。一要把握政治性。“四个意识”中每一个意识都有鲜明的政治性,而政治意识是根本,是管总的。在政治意识的总揽下,大局意识是基础,核心意识是关键,看齐意识是保证。践行“四个意识”,就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二要增强自觉性。习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行为的准星”。我们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一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改造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党性,用思想觉悟带动行动自觉。三要保持经常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要常常喊看齐”。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践行“四个意识”存在不整齐的现象是实际状况,同时,一个人一时一阵做到了讲“四个意识”,不代表今后能够长期做到。因此,讲“四个意识”,要坚持重在日常、成为习惯。

2、以合格的政治能力践行“四个意识”。

能否有力践行“四个意识”,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考验。一是要在政治方向中坚定。我们共产党人姓“马”姓“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这是践行“四个意识”的基本前提。二是要在政治生活中锤炼。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在政治历练中提高政治能力。我们既要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坚持和增强“四个意识”,又要用“四个意识”来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三是要在政治斗争中果敢。有政治就有斗争。习总书记列举的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表明党内政治斗争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任务。对在政治意识上态度含糊,在大局意识上强调特殊性,在核心意识上口是心非,在看齐意识上耍个人权威的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总之,党员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境界,更是党员通过提高思想素质、完成本职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来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状态与实际行为,没有这种将自己的理想信仰化为实际行为的自觉性,就不可能真正履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也就失去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作用。

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明表达,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着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新时代的理论集成创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要的是全面深刻把握其内涵,并由知向行,促进其全面实践。

深刻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基础上,在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与思考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并依靠人民群众这一铜墙铁壁赢得了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辉煌胜利。在开启与推进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唯gdp主义、“见物不见人”等倾向,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指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早在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014年10月,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把握一种思想理论的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根本立足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作为系统的科学思想理论与实践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治国理念与治党方略的有机统一。它作为历史观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命题;作为价值观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与价值取向,它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与归宿,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作为方法论,强调了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当中去,不仅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且要让人民来检阅,让人民来评判,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

全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根本动力、根本方法、根本价值的深刻探索。这一重要思想不仅限于经济发展领域,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军队、外交等各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整体要求。

在经济建设方面,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既将人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将发展作为契合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第一要务。通过创新发展,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更好更多的发展成果造福人民。通过协调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问题,筑牢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性的基础。通过绿色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开放发展,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夯实基础。通过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在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此,要聚焦文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共创共享。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由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产品供给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在社会建设方面,必须以保障与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此,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通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此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等多个方面。比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党的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军队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正确处理几对关系。

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要厘清几组重要的关系: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关系。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个政治论断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从根本上来讲,以人民为中心既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思想基础,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科学定位社会主要矛盾,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对人民立场的坚守,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这样一种立场,没有这样一种思想基础,当然就不会注意到人民这个维度、不会作出这样的正确判断。与此同时,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然人民提出了多方面的需要,既然我们各方面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满足人民各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们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同时提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正确把握好这几个“中心”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比较而言,以人民为中心是必须贯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部实践的核心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与根本价值导向。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是指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作重点。而在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跨越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大关口,就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中心。可见,三个“中心”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重大区别,需要科学对待。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要辩证理解和处理好以人民为中心和党的领导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就其相互关系而言,以人民为中心和党的领导是一致的、统一的。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党强有力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就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党要想领导好一切工作,关键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不断奋进,才能使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坚如磐石、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同志们: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之疫情过后国内潜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突出,意识形态工作尤显重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必须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所以今天我们就从“何为意识形态、谁来抓意识形态、怎么抓意识形态”三方面来谈谈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诸多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但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

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要压实村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村党组织书记是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包村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排查和分析风险点,预判舆情动态,研究提出应对处置措施。特别是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老人和小孩较多的实际,邪教、宗教信仰、其它极端思想和国外腐朽落后生活方式在新媒介的不断渗透下,不断侵蚀农村群众思想主阵地,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坚守意识形态防线十分关键。

确保中央、省委、咸阳市委及彬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达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三)要压实阵地管理的政治责任。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必然被错误的思想舆论占领。真实和理性的东西少了,谎言和谬误就会丛生。因此,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是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要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加强对教育系统、宗教领域、文化市场、讲座讲坛、“两微一端”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依法管网治网,坚决管控有害信息,有力批驳错误思潮。持续开展反非法反违禁和“扫黄打非”系列行动、舆论环境专项整治等行为。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完善重点信息发布、突发舆情应对、舆论风险评估、舆论环境整治等舆论监测处置工作机制,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压缩噪音杂音,努力占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和有利地位。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加强思想淬炼,学懂弄通做实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思想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开展常态化宣讲、全覆盖宣讲、专家宣讲、群众宣讲、网络宣讲、文艺宣讲,赋予创新理论可触可感的温度鲜度,推动干部群众在学深学透上有新体悟、在求实求新上有新成效。聚焦理论热点,深化研究阐释,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时代化大众化。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尤其是要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牢固占领和守住意识形态这一重要阵地,不仅要有强大的思想理论武装,还必须培养和装备一支很强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阵地建设的关键。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和使用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上,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上具有社会主义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头脑清醒、组织能力强、熟悉业务工作的管理干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能担重任的意识形态工作干部队伍。

(三)要弘扬文明新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和社会日常生活,注重潜移默化和实践养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

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规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各村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常态氛围营造等工作。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完善镇、村二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结合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各村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的良好风尚。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同志们,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呼唤新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正创新、凝心聚力,沉心静气、真抓实干,不断谱写宣传思想工作新篇章,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彬州大地上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大力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主体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指引。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x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要看到,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做的是政治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要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营造强大的正面思想舆论。

意识形态工作党课讲稿集合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是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其间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动摇、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

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

对违反上级党委精神的言论,批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言论,以及散布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要依法严肃处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从总体上看,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

从国际形势来说,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xx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这一基本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了好,而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是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其间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动摇、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

xx月xx日,县委xx届xx次会议在xx县召开,县委书记xx同志向全会做了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认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安身立命之根本。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把这么大的政党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要理想信念过硬。全会报告指出,要不断提升信仰教育的实用性、实效性,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思想动力。领导干部做到信念过硬,就要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一要在自觉学懂弄通报告精神上带好头。作为基层乡镇的党委书记,我们更加渴望把党的好报告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更好地带领全镇人民过上好日子。在积极参加集体学的同时,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的自主学,力求准确领会报告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用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用不变初心厚植精神之基、用真抓实干锤炼精神之魂,挺起奋进新时代的精神脊梁,创造无愧新时代的崭新业绩。二要创新形式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坚持党政干部齐上阵、创新宣讲方式,充分利用文艺宣传队、青年志愿者、巾帼宣传队、乡贤达人等组织,把全会精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并要求所有干部要在宣讲过程中认真解答群众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大讨论、召开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深化学习实效。充分利用村广播特别是微信等新媒体,营造立体化、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声势,确保将全会的新精神新思想传达到基层一线,传达到广大群众身边。

政治过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扛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好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统一战线、党管人民武装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理想信念、道德法纪、正反典型教育贯穿始终。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内各项法规制度,涵养规规矩矩、清清爽爽、健健康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保持抓落实的政治定力,从而推动全会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百舸争流,破浪者才能远航;。

千帆竞发,奋斗者才能开拓。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满怀深情回望奋斗,满怀激情致敬奋斗,满怀激情呼唤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当前,xx的发展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刻,唯有奋斗方能扛起首位担当,唯有奋斗才能奉献强大力量。一要始终与发展共振,增加堡垒厚度。以全会提出的坚持党建引领,构筑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统揽,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加强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的教育培训管理,切实筑牢对党忠诚、为民分忧的战斗堡垒。二要始终与大局同向,保持发展速度。以项目招商建设为抓手,推动我镇实现新跨越。持续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xx主导优势产业,规模、品牌、产品、市场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提升经济能级。持续做优重点项目。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以项目为抓手夯实基础支撑,以项目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项目检验能力水平、检验工作实绩、检验作风担当,向项目要动力、要增长、要效益。持续强化产业招商、平台招商,加快一批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项目、龙头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同时按照全会提出的要求,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深入开展进百企、解百难活动,深入开展诚信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利剑护企活动,以开展四个活动为载体,优化发展环境,为我镇的发展再聚活力。三要始终与人民同心,彰显民生温度。坚守三个底线,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为中心,从思想上紧绷这三根弦,着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保障人民群众在碧水清流、平安和谐的环境里安居乐业。四要始终与奔康同步,加快发展进度。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基点,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最终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全面开花。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同步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兜底扶贫、就业扶贫、住房保障、基础建设、环境治理、励志扶贫、防止返贫十大行动,全方位巩固扶贫脱贫工作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推动农业强镇创建,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开展特色种植,引导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扩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要始终与创优同频,提升转变强度。以开展树正气、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活动为契机,按照全会要求,大力发扬三不三一作风,大力开展五心服务窗口创建,大力开展群众公开问政,实现作风大提升、大转变,创优作风,集中精力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以坚强的作风纪律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高点起步、强势开局。

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家人和亲属,切实做到重家教、守家规、正家风。

新时代波澜壮阔、九万里风鹏正举。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一种中流击水的劲头,一种以梦为马的激情,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作为,决不打推诿回避的太极,决不当坐而论道的看客,决不做击鼓传花的二传手,锐意进取、实干奋进、担当作为,为全面建成xx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关乎政权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对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意识形态鉴别力就是认清和辨识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互相交织,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言论,只要关乎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要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要始终把握几条标尺。这几条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言论,既不以“左”为标尺,也不以“右”为标尺,而是要以这几把尺子为标准,要做到心里有数。

意识形态思考力是指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琢磨的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比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针对一些人对中国的民主问题的指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项标准”,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八项标准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思考力。

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纷繁复杂,林林总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必须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当前,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和全局的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如何”。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党员干部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最后,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针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应该不断创新的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关键是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关键不在于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比如,通过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们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这些理论都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

其次,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今天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阐释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现实指导作用进行创造性的深入发掘,比如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但过去未曾充分挖掘的,需要今天的我们下大力气进行阐发。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加上了新时代,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的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根本在于争取人心。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问题。

一直以来,意识形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思考。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呢?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重大的政治考虑。我想原因无外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xxx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xxx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xxx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xxx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xxx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xxx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xxx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从现实层面,xxx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如苏联解体、颜色革命,我们能看到很多例子。很多看似很坚固、很牢靠的政权,由于思想上的防线失守,导致了其他防线全盘失守,从而导致政权更迭。从实践中来讲,思想防线、意识形态工作确实非常重要。思想防线是一个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失守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如果我们守住了思想防线这个前沿阵地,那么其他防线相对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警惕,严加深思、多加考虑。

回顾过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其次,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拔老百姓的萝卜”……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

再次,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比如,曾经《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目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辽宁日报》听了许多高校的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正是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同的评价。尽管支持《辽宁日报》的占大多数,但也相当一部分质疑的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其中有很多还来自高校的教师甚至是所谓的知名教授。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复杂性。

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已经是我们党员干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必须着力在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方面下一些工夫、多一些思考。

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应当包括鉴别力、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和表达力这五个方面。

(一)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鉴别力是意识形态能力的首要方面。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而意识形态问题恰恰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问题。凡是涉及政治层面的问题都一定意义上与意识形态问题发生着直接而有机的关联。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看,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在认识新常态的问题上,xxx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首先,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次,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有政治的考虑,那么这里面就有意识形态在内了。同样,如果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会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xxx讲,“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善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与邓小平对待毛泽东。赫鲁晓夫是怎么对待斯大林?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破坏了苏联共产党集体领导的最高原则;第二,揭露和抨击斯大林搞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危害;第三,把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及其严重后果完全归罪于斯大林个人的不良品质,归罪于斯大林一人。那么,邓小平是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邓小平首先认识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说,“这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政治问题。”所以,邓小平首先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全国人民思想信仰的问题。这为人们统一思想、维护团结、保证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了。二者之所以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关键就在于善于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赫鲁晓夫简单、粗暴地对待斯大林,导致了思想的混乱,甚至为苏联解体一定意义上埋下了思想上的祸根。而邓小平则成功解决了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成功扭转了中国的方向,为改革开放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有意识形态智慧的人。在针对西方媒体来阐述自己的意识形态观时,他曾经这样说:“说我是改革派是真的,可是我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果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保守派,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保守派。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智慧在哪里呢?就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自己明确的底线和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种智慧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意识形态智慧。

第二个要点,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

xxx有“三个地带”的理论,他说:“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这就是把我们的地盘搞得大大的,把敌人的地盘搞得少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路。所以,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第三个要点,心里面要装几把尺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一把尺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一把尺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把尺子,中国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也是一把尺子。凡是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就要用这几把尺子量一量,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有害的我们就要去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很复杂,有的是认识模糊,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有的是政治立场问题,情况是不一样的。检验的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以“左”为标尺,也不能以“右”为标尺。“左”和“右”的标尺一定意义上都有形而上的成分在,有了这几把尺子,我们就做到心里有数。

我们要牢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底线思维,一个是战略定力,一个是颠覆性错误。底线思维,就是一定要守住我们的原则和底线。刚才那几把尺子,我认为就可以作为原则和底线。战略定力,就是要明白我们做工作不是为了讨好某些人,不能因为别人批评、指责、谩骂我们就不去做,不能因为别人鼓掌、喝彩、叫好我们就去做,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这叫战略定力。同时,我们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一些理论、一些口径、一些标尺,一旦松动,就有可能会犯下颠覆性错误。

第四个要点,有些问题不妨想得多一些。对那些看似与意识形态工作不相干的事务要多想一想。对于一些流传甚广的网络帖子包括一些“正能量”的谣言要多想一想。比如,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所谓的西点军校军规,所谓的德国幼教专家解读,所谓的美国某某学会的推荐……在裹挟着商业利益目的之外,有可能也会对很多人造成一种思想上的、价值观上的误导。对于某些所谓客观的新闻报道也要多想一想。对于某些所谓的客观现象也要多想一想。比如,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大学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西方的大学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所以他们就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我们说西方的高等教育中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这个话当然牵强,但是如果说它不受意识形态影响,那肯定是不对的。在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中,文学名著和西方思想制度是两大门类,而这两类核心课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具有倾向性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的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是要将共同的价值观念传输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你能说这里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吗?只不过他们做得更巧妙、更隐蔽。

(二)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

第一,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看家本领,但首先它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犀利的武器在手,那是根本做不好的、看不透的、弄不明白的。

第二,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论证的基本方法,我们都要了解一下。比如,政治学领域的民主话题,法学领域的宪政问题,新闻学领域的所谓“新闻自由”,社会学领域的公民社会,都附着了大量的意识形态因素。对此,我们不可不察。

(三)提高意识形态思考力第一,善于观察问题。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第二,善于抓住关键。xxx提出了“13个如何”,我认为这“13个如何”就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问题,把这“13个如何”想清楚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比较好做,如果想不清楚,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哪“13个如何”呢?第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第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第三,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第四,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第六,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第七,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八,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第九,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第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十一,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二,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十三,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我们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第三,善于进行一些分析。这些分析有理论上的分析。当年,苏联解体、东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怀疑、悲观、失望,甚至质疑“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就在那个时候,邓小平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0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的判断是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消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消失,反而一步一步在崛起。这就是分析力、判断力和思考力。

(四)提高意识形态创新力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特别需要创新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攻和守这么简单,它要求我们保持思想上最大的敏锐性和开放性,要不断地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要不断地保持思想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一,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是一个理论创新大师,提出了“完整理解论”。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强化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四个现代化”理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除了思想上的一个大障碍。同时,为了摆脱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新的动能。这就是理论创造。中国也有很多其他的理论创新,比如协商民主,我们对“协商民主”这个外来词进行了中国式的改造,把它从一个具有强烈的自由主义理论背景的词改造成为一个合乎中国国情的词,所以我们讲民主协商、协商民主、政治协商,这就已经完全的归化为中国的一个词。对于“治理”这样一个具有新自由主义背景的词我们也进行了改造,所以我们有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我们还提出了网络主权这样一个中国创造的词汇,而正是借助于网络主权、信息主权,我们在面对西方强势的网络霸权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正当性、道义的制高点、理论的制高点。

第二,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从个体受益角度所作的思考》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的,从个体受益角度来思考,大致有三大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过去,我们都讲马克思主义给我们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而这个文章却发掘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个体、对于我们心灵、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指导和抚慰作用,这就是一种创新。

第三,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五)提高意识形态表达力第一,善于拿捏词句。比如,过去我们讲和平发展,后来一度我们使用了“和平崛起”这个词,但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和平崛起”这个词在意识形态的可接受性及传播力上,不如“和平发展”这个词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接受。还有一个例子是,xxx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这是拿捏词句的一个经典文本。xxx讲,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两者有机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这就打破了过去在意识形态上的一个不可通约性,把两者的统一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实际上就是一项非常伟大而重要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工作。比如面对西方的“普世价值”,我们提出共同价值。他讲他的“普世价值”,我们讲我们的共同价值,中国并没有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但是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价值有着自己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并不同于在西方语境下所创造出来的所谓的“普世价值”。还有“狮子论”,xxx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里面对词句拿捏达到了一个非常艺术化的高度。

第二,善于创新话语。比如毛泽东通过创造性地化用“实事求是”这个词,赋予“实事求是”这个词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而使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活的灵魂。邓小平通过“一国两制”一词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国家之内两种制度共容的理论解释问题,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揭示了改革开放方法论的问题。xxx通过“中国梦”这样一个词带动和激发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梦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典范,它激发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事业的参与感和效能感,同时让世界认同中国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视角。所以,有人说,中国梦不但有仙气,还很接地气,从而打通了各种语言的阻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而新的话语空间开辟的背后实际上是新的社会共识的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形成。“中国梦”的提出,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相伴而生的话语,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故事、个人梦、民族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甚至产生了“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的类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在国际国内都赢得了思想上的一个公约数。

第三,避免掉入话语陷阱。比如,西方政治理论,西方的传播理论,在有意无意地设置了若干话语陷阱,我们稍加不慎就可能掉入话语陷阱,比如合法性、宪政、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等。一方面,它们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简单地用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中国,我们可能就会被他们套上话语的牢笼、话语的紧身衣,从而挣扎不得,动弹不得,处处被动。再比如,我们国内也有一些话语有一定的陷阱性质。比如探讨党大还是法大、一党执政滋生腐败、人民性高于党性、党政分开,等等。甚至一些国外领导人发表的谈话也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意识形态陷阱、话语陷阱的认识。

第一,把握一个核心任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敌我攻守的工作。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既要有敌情意识、攻防意识,同时还要把握、了解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是什么?就是怎样让人家了解、理解、认同我的想法、说法,或者说怎样用我的想法、说法打动、感召、说服人家。意识形态工作本质是一个争夺人心的工作。而xxx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经过我们工作,人心凝聚力提高了,老百姓的认同感、认同度提高了,那么这个工作就是成功的;如果老百姓的认同度下降了,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意识形态工作在哪里可能出现了偏差。

第二,坚持“双百方针”。我们党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主要指的是文艺,偏重于文艺,百家争鸣偏重于思想。那么我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恐怕也要讲一讲“双百方针”。中国历史上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邓小平同志也讲“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毛泽东也讲,“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所以,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我们还是要坚持“双百方针”。

第三,秉持“三不主义”。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争取最大公约数,那就要善用“三不主义”。我们要秉持一种就事论事的智慧,是什么事就解决什么事,出了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第四,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破立并举,既要有破,又要有立。既然意识形态工作有一定意义上的敌我攻防性质和功能,那么破还是要有的。我们要善于破,善于用“笔杆子”来对付“笔杆子”,善于用“枪杆子”来对付“枪杆子”。重在建设就是立,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孙子兵法》讲,“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要有这样的智慧,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比较主动了。

第五,把握好三个基本维度。一是,重点解决好挨骂的问题。xxx形象地讲:“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几代人不断地努力,挨打、挨饿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挨骂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甚至一定意义上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要解决好挨骂的问题。二是,在态度上要明确,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我们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三是,手上要有“几把刷子”。xxx说,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做到坐下来能写字,站起来能说句,走起来能办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是思想僵化的问题,思想僵化就要解放思想,但是现在我们一定意义上面对的是思想分化问题,思想分化就要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要比解放思想工作难度还要高。前者需要智慧和勇气,后者需要方法和艺术。所以难度更高,要求我们刷子就得更多。

xxx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甚至包括我们的每一公民,必须提升自己的意识形态能力。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强了,我们才能不负这个时代。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我们才能更加昂首挺胸,阔步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专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必须从政权安危的高度认识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问题。我认为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必须从以下几点开始。

意识形态鉴别力是认识和识别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重要的是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与政治有关的事务,也可以提高到政治的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发言,只要涉及到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必须掌握基本原则。毛泽东先生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减少敌人,减少朋友。应用于意识形态领域,要努力减少不利于我们思想舆论,减少有利于我们思想舆论的负能量,减少次旋律,减少正能量,减少主旋律。我认为聪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基础的基础上推进形成最大约数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原则。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我们应该始终掌握一些尺子。这些尺子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发言,不是以左为尺子,也不是以右为尺子,而是以这些尺子为基准,心里要数。

意识形态思维能力是指党员干部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思考和思考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重要的是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虔诚执着,深入信赖。例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民主问题的指责,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是民主,提出了有效的八个标准。也就是说,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换,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人民群众能否顺利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的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这八个标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考力。

其次,要善于把握重要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复杂,林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善于把握重要问题。目前,关于整个意识形态工作和整体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怎么样。也就是说,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的普通价值,如何正确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如何深刻理解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看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作用党员干部如果在这13个问题上得到了明确清晰的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将大大提高。

最后,要善于分析。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的雾,通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对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想让我们党改变旗帜,改名,其要害是想让我们抛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抛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中也有党内的同志,也有不清楚隐藏在这里的玄机的人。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裁剪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衡量我国的发展,只要符合西方标准,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旧,批判、攻击,结果是无法想象的!最后,是跟在人后面,还是只骂人。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随时变化,知者随意制造。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需要创新的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重要的是实现三点。

首先,要善于理论创新。马克思能够建立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不是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例如,提出剩馀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众多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支持。

其次,要善于内容创新。例如,今天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的发掘,在说明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方法,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和启发,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安慰心灵的哲理和感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但过去没有充分发掘,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大力解释。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应用创新。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例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是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这是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女士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面前加上了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前加入了新时代,实际上是中国语境中创造性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和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和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取得人心。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局,重视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高度,以感情为人,理解人。

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

对批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重视决策部署,散布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从总体上看,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

从国际形势来说,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xx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这一基本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了好,而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是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其间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动摇、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几个问题。

迄今为止,意识形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新的思考。

关于意识形态问题,我想从一个案例中引进。这个案例是2013年暴露的棱镜门事件。棱镜计划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7年小布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据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开始了棱镜的秘密监视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挖掘数据,收集信息用黑客的话说,你们就像图书馆,美国政府是每本书都读的读者。这里的你们当然是指我们大家。此外,这个棱镜计划中包含的个人隐私、各国主权尊严的忽视和侵犯,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计划。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和思想交流,对美国政府来说是透明的。对其他国家来说,其中隐藏着巨大的意识形态风险。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这里有非常深刻的政治考虑。我认为原因。

原因1:意识形态事关人心分散,政权安危。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人心聚集、离散、政权稳定、危险等大问题。

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在这里,总书记谈了关系。什么关系?一是中心工作,一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削弱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习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你为什么要加上极端这个词?我认为这与意识形态的工作有直接关系。

习总书记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判断习总书记讲得很清楚。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未来命运,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件事直接理解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习总书记又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理论上讲,一是现实上讲。

理论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基础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失去群众基础,最后也会出现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群众物质生活好就行,这种认识不全面。习总书记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的偏差。例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做得好,生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就会改善,我们党的管理基础和大众基础自然会加强和巩固。但现在这个判断似乎有点简单。有时会发现拿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女儿。一位学者在物质条件差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那时思想反而简单,思想反而聚集在一起的真正吃饱饭,吃饱了,穿暖了,物质有保障的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方向中,强调了党群众基础精神的重要性。因此,总书记的判断符合这个时代的时空方向。物质问题肯定会影响党的政治安全。精神问题最终也会影响政治安全。

从现实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一个政权的崩溃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政治动荡、政权的交替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防线被破坏,其他防线也难以保护。这里有很多教训,比如苏联解体,最近从2010年开始在西亚、北非地区蔓延的各种颜色革命,可以看到很多例子。许多看似坚固、坚实的政权,由于思想防线失守,其他防线全面失守,导致政权交替。实践中,思想防线、意识形态的工作确实很重要。思想防线是最前阵地,前沿阵地失守,其他防线难以保护。如果我们保护了思想防线这一尖端阵地,其他防线相对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在这方面要提高警惕,深入思考,多考虑。

回顾过去,毛泽东的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工作,同时他也是。

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

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问题。

一直以来,意识形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思考。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呢?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重大的政治考虑。我想原因无外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xxx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xxx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xxx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xxx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xxx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xxx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xxx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从现实层面,xxx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如苏联解体、颜色革命,我们能看到很多例子。很多看似很坚固、很牢靠的政权,由于思想上的防线失守,导致了其他防线全盘失守,从而导致政权更迭。从实践中来讲,思想防线、意识形态工作确实非常重要。思想防线是一个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失守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如果我们守住了思想防线这个前沿阵地,那么其他防线相对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警惕,严加深思、多加考虑。

回顾过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其次,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拔老百姓的萝卜”……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

再次,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比如,曾经《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目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辽宁日报》听了许多高校的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正是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同的评价。尽管支持《辽宁日报》的占大多数,但也相当一部分质疑的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其中有很多还来自高校的教师甚至是所谓的知名教授。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复杂性。

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已经是我们党员干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必须着力在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方面下一些工夫、多一些思考。

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应当包括鉴别力、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和表达力这五个方面。

(一)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鉴别力是意识形态能力的首要方面。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而意识形态问题恰恰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问题。凡是涉及政治层面的问题都一定意义上与意识形态问题发生着直接而有机的关联。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看,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在认识新常态的问题上,xxx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首先,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次,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有政治的考虑,那么这里面就有意识形态在内了。同样,如果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会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xxx讲,“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善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与邓小平对待毛泽东。赫鲁晓夫是怎么对待斯大林?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破坏了苏联共产党集体领导的最高原则;第二,揭露和抨击斯大林搞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危害;第三,把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及其严重后果完全归罪于斯大林个人的不良品质,归罪于斯大林一人。那么,邓小平是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邓小平首先认识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说,“这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政治问题。”所以,邓小平首先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全国人民思想信仰的问题。这为人们统一思想、维护团结、保证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了。二者之所以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关键就在于善于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赫鲁晓夫简单、粗暴地对待斯大林,导致了思想的混乱,甚至为苏联解体一定意义上埋下了思想上的祸根。而邓小平则成功解决了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成功扭转了中国的方向,为改革开放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有意识形态智慧的人。在针对西方媒体来阐述自己的意识形态观时,他曾经这样说:“说我是改革派是真的,可是我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果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保守派,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保守派。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智慧在哪里呢?就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自己明确的底线和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种智慧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意识形态智慧。

第二个要点,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

xxx有“三个地带”的理论,他说:“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这就是把我们的地盘搞得大大的,把敌人的地盘搞得少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路。所以,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第三个要点,心里面要装几把尺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一把尺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一把尺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把尺子,中国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也是一把尺子。凡是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就要用这几把尺子量一量,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有害的我们就要去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很复杂,有的是认识模糊,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有的是政治立场问题,情况是不一样的。检验的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以“左”为标尺,也不能以“右”为标尺。“左”和“右”的标尺一定意义上都有形而上的成分在,有了这几把尺子,我们就做到心里有数。

我们要牢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底线思维,一个是战略定力,一个是颠覆性错误。底线思维,就是一定要守住我们的原则和底线。刚才那几把尺子,我认为就可以作为原则和底线。战略定力,就是要明白我们做工作不是为了讨好某些人,不能因为别人批评、指责、谩骂我们就不去做,不能因为别人鼓掌、喝彩、叫好我们就去做,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这叫战略定力。同时,我们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一些理论、一些口径、一些标尺,一旦松动,就有可能会犯下颠覆性错误。

第四个要点,有些问题不妨想得多一些。对那些看似与意识形态工作不相干的事务要多想一想。对于一些流传甚广的网络帖子包括一些“正能量”的谣言要多想一想。比如,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所谓的西点军校军规,所谓的德国幼教专家解读,所谓的美国某某学会的推荐……在裹挟着商业利益目的之外,有可能也会对很多人造成一种思想上的、价值观上的误导。对于某些所谓客观的新闻报道也要多想一想。对于某些所谓的客观现象也要多想一想。比如,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大学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西方的大学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所以他们就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我们说西方的高等教育中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这个话当然牵强,但是如果说它不受意识形态影响,那肯定是不对的。在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中,文学名著和西方思想制度是两大门类,而这两类核心课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具有倾向性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的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是要将共同的价值观念传输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你能说这里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吗?只不过他们做得更巧妙、更隐蔽。

(二)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

第一,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看家本领,但首先它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犀利的武器在手,那是根本做不好的、看不透的、弄不明白的。

第二,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论证的基本方法,我们都要了解一下。比如,政治学领域的民主话题,法学领域的宪政问题,新闻学领域的所谓“新闻自由”,社会学领域的公民社会,都附着了大量的意识形态因素。对此,我们不可不察。

(三)提高意识形态思考力第一,善于观察问题。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第二,善于抓住关键。xxx提出了“13个如何”,我认为这“13个如何”就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问题,把这“13个如何”想清楚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比较好做,如果想不清楚,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哪“13个如何”呢?第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第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第三,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第四,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第六,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第七,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八,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第九,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第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十一,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二,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十三,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我们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第三,善于进行一些分析。这些分析有理论上的分析。当年,苏联解体、东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怀疑、悲观、失望,甚至质疑“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就在那个时候,邓小平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0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的判断是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消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消失,反而一步一步在崛起。这就是分析力、判断力和思考力。

(四)提高意识形态创新力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特别需要创新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攻和守这么简单,它要求我们保持思想上最大的敏锐性和开放性,要不断地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要不断地保持思想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一,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是一个理论创新大师,提出了“完整理解论”。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强化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四个现代化”理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除了思想上的一个大障碍。同时,为了摆脱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新的动能。这就是理论创造。中国也有很多其他的理论创新,比如协商民主,我们对“协商民主”这个外来词进行了中国式的改造,把它从一个具有强烈的自由主义理论背景的词改造成为一个合乎中国国情的词,所以我们讲民主协商、协商民主、政治协商,这就已经完全的归化为中国的一个词。对于“治理”这样一个具有新自由主义背景的词我们也进行了改造,所以我们有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我们还提出了网络主权这样一个中国创造的词汇,而正是借助于网络主权、信息主权,我们在面对西方强势的网络霸权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正当性、道义的制高点、理论的制高点。

第二,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从个体受益角度所作的思考》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的,从个体受益角度来思考,大致有三大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过去,我们都讲马克思主义给我们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而这个文章却发掘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个体、对于我们心灵、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指导和抚慰作用,这就是一种创新。

第三,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五)提高意识形态表达力第一,善于拿捏词句。比如,过去我们讲和平发展,后来一度我们使用了“和平崛起”这个词,但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和平崛起”这个词在意识形态的可接受性及传播力上,不如“和平发展”这个词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接受。还有一个例子是,xxx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这是拿捏词句的一个经典文本。xxx讲,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两者有机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这就打破了过去在意识形态上的一个不可通约性,把两者的统一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实际上就是一项非常伟大而重要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工作。比如面对西方的“普世价值”,我们提出共同价值。他讲他的“普世价值”,我们讲我们的共同价值,中国并没有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但是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价值有着自己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并不同于在西方语境下所创造出来的所谓的“普世价值”。还有“狮子论”,xxx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里面对词句拿捏达到了一个非常艺术化的高度。

第二,善于创新话语。比如毛泽东通过创造性地化用“实事求是”这个词,赋予“实事求是”这个词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而使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活的灵魂。邓小平通过“一国两制”一词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国家之内两种制度共容的理论解释问题,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揭示了改革开放方法论的问题。xxx通过“中国梦”这样一个词带动和激发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梦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典范,它激发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事业的参与感和效能感,同时让世界认同中国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视角。所以,有人说,中国梦不但有仙气,还很接地气,从而打通了各种语言的阻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而新的话语空间开辟的背后实际上是新的社会共识的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形成。“中国梦”的提出,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相伴而生的话语,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故事、个人梦、民族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甚至产生了“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的类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在国际国内都赢得了思想上的一个公约数。

第三,避免掉入话语陷阱。比如,西方政治理论,西方的传播理论,在有意无意地设置了若干话语陷阱,我们稍加不慎就可能掉入话语陷阱,比如合法性、宪政、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等。一方面,它们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简单地用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中国,我们可能就会被他们套上话语的牢笼、话语的紧身衣,从而挣扎不得,动弹不得,处处被动。再比如,我们国内也有一些话语有一定的陷阱性质。比如探讨党大还是法大、一党执政滋生腐败、人民性高于党性、党政分开,等等。甚至一些国外领导人发表的谈话也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意识形态陷阱、话语陷阱的认识。

第一,把握一个核心任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敌我攻守的工作。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既要有敌情意识、攻防意识,同时还要把握、了解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是什么?就是怎样让人家了解、理解、认同我的想法、说法,或者说怎样用我的想法、说法打动、感召、说服人家。意识形态工作本质是一个争夺人心的工作。而xxx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经过我们工作,人心凝聚力提高了,老百姓的认同感、认同度提高了,那么这个工作就是成功的;如果老百姓的认同度下降了,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意识形态工作在哪里可能出现了偏差。

第二,坚持“双百方针”。我们党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主要指的是文艺,偏重于文艺,百家争鸣偏重于思想。那么我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恐怕也要讲一讲“双百方针”。中国历史上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邓小平同志也讲“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毛泽东也讲,“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所以,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我们还是要坚持“双百方针”。

第三,秉持“三不主义”。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争取最大公约数,那就要善用“三不主义”。我们要秉持一种就事论事的智慧,是什么事就解决什么事,出了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第四,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破立并举,既要有破,又要有立。既然意识形态工作有一定意义上的敌我攻防性质和功能,那么破还是要有的。我们要善于破,善于用“笔杆子”来对付“笔杆子”,善于用“枪杆子”来对付“枪杆子”。重在建设就是立,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孙子兵法》讲,“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要有这样的智慧,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比较主动了。

第五,把握好三个基本维度。一是,重点解决好挨骂的问题。xxx形象地讲:“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几代人不断地努力,挨打、挨饿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挨骂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甚至一定意义上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要解决好挨骂的问题。二是,在态度上要明确,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我们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三是,手上要有“几把刷子”。xxx说,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做到坐下来能写字,站起来能说句,走起来能办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是思想僵化的问题,思想僵化就要解放思想,但是现在我们一定意义上面对的是思想分化问题,思想分化就要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要比解放思想工作难度还要高。前者需要智慧和勇气,后者需要方法和艺术。所以难度更高,要求我们刷子就得更多。

xxx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甚至包括我们的每一公民,必须提升自己的意识形态能力。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强了,我们才能不负这个时代。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我们才能更加昂首挺胸,阔步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关乎政权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对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意识形态鉴别力就是认清和辨识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互相交织,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言论,只要关乎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要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要始终把握几条标尺。这几条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言论,既不以“左”为标尺,也不以“右”为标尺,而是要以这几把尺子为标准,要做到心里有数。

意识形态思考力是指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琢磨的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比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针对一些人对中国的民主问题的指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项标准”,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八项标准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思考力。

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纷繁复杂,林林总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必须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当前,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和全局的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如何”。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党员干部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最后,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针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应该不断创新的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关键是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关键不在于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比如,通过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们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这些理论都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

其次,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今天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阐释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现实指导作用进行创造性的深入发掘,比如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但过去未曾充分挖掘的,需要今天的我们下大力气进行阐发。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加上了新时代,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的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根本在于争取人心。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专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必须从政权安危的高度认识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问题。我认为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必须从以下几点开始。

意识形态鉴别力是认识和识别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重要的是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与政治有关的事务,也可以提高到政治的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发言,只要涉及到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必须掌握基本原则。毛泽东先生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减少敌人,减少朋友。应用于意识形态领域,要努力减少不利于我们思想舆论,减少有利于我们思想舆论的负能量,减少次旋律,减少正能量,减少主旋律。我认为聪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基础的基础上推进形成最大约数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原则。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我们应该始终掌握一些尺子。这些尺子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发言,不是以左为尺子,也不是以右为尺子,而是以这些尺子为基准,心里要数。

意识形态思维能力是指党员干部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思考和思考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重要的是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虔诚执着,深入信赖。例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民主问题的指责,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是民主,提出了有效的八个标准。也就是说,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换,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人民群众能否顺利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的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这八个标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考力。

其次,要善于把握重要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复杂,林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善于把握重要问题。目前,关于整个意识形态工作和整体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怎么样。也就是说,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的普通价值,如何正确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如何深刻理解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看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作用党员干部如果在这13个问题上得到了明确清晰的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将大大提高。

最后,要善于分析。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的雾,通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对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想让我们党改变旗帜,改名,其要害是想让我们抛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抛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中也有党内的同志,也有不清楚隐藏在这里的玄机的人。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裁剪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衡量我国的发展,只要符合西方标准,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旧,批判、攻击,结果是无法想象的!最后,是跟在人后面,还是只骂人。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随时变化,知者随意制造。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需要创新的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重要的是实现三点。

首先,要善于理论创新。马克思能够建立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不是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例如,提出剩馀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众多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支持。

其次,要善于内容创新。例如,今天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的发掘,在说明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方法,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和启发,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安慰心灵的哲理和感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但过去没有充分发掘,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大力解释。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应用创新。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例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是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这是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女士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面前加上了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前加入了新时代,实际上是中国语境中创造性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和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和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取得人心。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局,重视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高度,以感情为人,理解人。

xx月xx日,县委xx届xx次会议在xx县召开,县委书记xx同志向全会做了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认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新形势下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问题。

一直以来,意识形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思考。

关于意识形态问题,我想从一个事例来导入。这个事例就是2013年揭露出来的“棱镜门”事件。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小布什时期开始实施的绝密的电子监听计划。据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用一位黑客人士的话说,“你们就像图书馆,美国政府是每本书都读的读者”。这里的“你们”当然指的就是我们大家了。且不说这个“棱镜计划”里面包含的对于个人隐私、各国主权尊严的无视和侵犯,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骇人听闻的计划。它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以及思想的交流,对于美国政府来说都是透明。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意识形态风险。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呢?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重大的政治考虑。我想原因无外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什么关系呢?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习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习总书记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习总书记讲得很清楚。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习总书记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习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习总书记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会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情况。有个学者很形象地说,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从现实层面,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教训,远的,如苏联解体;近的,从2010年开始蔓延在西亚、北非地区的各种各样的颜色革命,我们能看到很多例子。很多看似很坚固、很牢靠的政权,由于思想上的防线失守,导致了其他防线全盘失守,从而导致政权更迭。从实践中来讲,思想防线、意识形态工作确实非常重要。思想防线是一个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失守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如果我们守住了思想防线这个前沿阵地,那么其他防线相对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警惕,严加深思、多加考虑。

回顾过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

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其次,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比如2015年4月,加多宝公司在微博上发起了一次名为“多谢行动”的营销炒作活动。加多宝恭喜“作业本(微博网名)”与“烧烤”齐名,并称“若‘作业本’开烧烤店就送10万罐凉茶”。为什么“作业本”开烧烤店加多宝送这么多凉茶?这源于2013年时,“作业本”微博里一段话:“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该微博在当时已经受到各方的谴责。而这一次加多宝通过大v抹黑邱少云的语言进行营销炒作,更是惹火了很多网友。网友们纷纷表示“再也不会买加多宝了”。邱少云是我们军史中的经典人物,而这种典型被一个公众公司出于商业目的肆意抹黑,这本身就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以及许多公众乃至机构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幼稚。

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比如“刘胡兰是小三”、“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拔老百姓的萝卜”……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

再次,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比如,2014年11月《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目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辽宁日报》听了好多高校的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正是这封公开信引发了十分不同的评价。尽管支持《辽宁日报》的占大多数,但也相当一部分质疑的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其中有很多还来自高校的教师甚至是所谓的知名教授。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复杂性。

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已经是我们党员干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必须着力在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方面下一些工夫、多一些思考。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应当包括鉴别力、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和表达力这五个方面。下面我们就逐一从这五个面跟大家进行一个分享和分析。

(一)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

鉴别力是意识形态能力的首要方面。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什么是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而意识形态问题恰恰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问题。凡是涉及政治层面的问题都一定意义上与意识形态问题发生着直接而有机的关联。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看,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在认识新常态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首先,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次,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经过习总书记这么一提醒,我们发现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有政治的考虑,那么这里面就有意识形态在内了。同样,如果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会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善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与邓小平对待毛泽东。赫鲁晓夫是怎么对待斯大林?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

报告。

赫鲁晓夫在。

报告。

中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破坏了苏联共产党集体领导的最高原则;第二,揭露和抨击斯大林搞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危害;第三,把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及其严重后果完全归罪于斯大林个人的不良品质,归罪于斯大林一人。那么,邓小平是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邓小平首先认识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说,“这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政治问题。”所以,邓小平首先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全国人民思想信仰的问题。这为人们统一思想、维护团结、保证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了。二者之所以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关键就在于善于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赫鲁晓夫简单、粗暴地对待斯大林,导致了思想的混乱,甚至为苏联解体一定意义上埋下了思想上的祸根。而邓小平则成功解决了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成功扭转了中国的方向,为改革开放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有意识形态智慧的人。对西方媒体来阐述自己的意识形态观时,他曾经这样说:“说我是改革派是真的,可是我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果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保守派,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保守派。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智慧在哪里呢?就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自己明确的底线和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种智慧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意识形态智慧。

第二个要点,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要把握一条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毛泽东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

习近平总书记有“三个地带”的理论,他说:“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这就是把我们的地盘搞得大大的,把敌人的地盘搞得少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路。所以,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第三个要点,心里面要装几把尺子。哪几把尺子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一把尺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一把尺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把尺子,中国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也是一把尺子。凡是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就要用这几把尺子量一量,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有害的我们就要去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很复杂,有的是认识模糊,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有的是政治立场问题,情况是不一样的。检验的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以“左”的为标尺,也不能以右的为标尺。“左”和右的标尺一定意义上都有形而上的成分在,有了这几把尺子,我们就做到心里有数。

我们要牢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底线思维,一个是战略定力,一个是颠覆性错误。底线思维,就是一定要守住我们的原则和底线。刚才那几把尺子,我认为就可以作为原则和底线。战略定力,就是要明白我们做工作不是为了讨好某些人,不能因为别人批评、指责、谩骂我们就不去做,不能因为别人鼓掌、喝彩、叫好我们就去做,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这叫战略定力。同时,我们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一些理论、一些口径、一些标尺,一旦松动,就有可能会犯下颠覆性错误。

第四个要点,有些问题不妨想得多一些。对那些看似与意识形态工作不相干的事务要多想一想。比如,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政府部门、重要行业82%的服务器、73.9%的存储设备、95.6%的操作系统、91.7%的数据库都是国外产品。在涉及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频频出现美国的“八大金刚”的影子,对于这种现象,恐怕我们就要多想一想,这些对于我们的意识形态安全有没有影响呢?如果联系一下我们开头提到的“棱镜门”,这些看似与意识形态不相干的事务里面,可能也隐藏着相当大的意识形态风险。

对于一些流传甚广的网络帖子包括一些“正能量”的谣言也要多想一想。比如,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所谓的西点军校军规,所谓的德国幼教专家解读,所谓的美国xx学会的推荐……在裹挟着商业利益目的之外,有可能也会对很多人造成一种思想上的、价值观上的误导。

对于一些所谓客观报道的新闻要多想一想。比如,美国在“9·11”事件之后,将袭击者直接定义为恐怖分子,并大加声讨。但是我国“3·01”昆明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仅仅称恐怖分子为攻击者,同时还提到了其他的向外国人开枪、向恐怖分子开枪等内容来淡化恐怖袭击的性质。在这些所谓客观的新闻报道的背后,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具有偏见色彩的意识形态选择。

对于某些所谓的客观现象要多想一想。比如,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大学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西方的大学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所以他们就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我们说西方的高等教育中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这个话当然牵强,但是如果说它不受意识形态影响,那肯定是不对的。在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中,文学名著和西方思想制度是两大门类,而这两类核心课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具有倾向性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的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是要“将共同的价值观念传输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你能说这里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吗?只不过他们做得更巧妙、更隐蔽。

年意识形态专题党课讲稿: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学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抓好党建工作。

学校党组织要抓好党建工作,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意识形态的正面引导作用。

(一)党建加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组织引领作用。

学校党支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由党支部书记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年级部、教研组配合抓落实的局面。学校要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机制。

年初要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年工作,做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实现管业务和抓党建两不误、两促进。学校要进行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添置党员电教设备,完成党员活动室升级改造。学校还要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确保党性教育经费和活动场所等物质基础保障到位。年终要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工作满意度是衡量党建工作的一把标尺。

(二)党建加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引领发展能力。

学校党支部一是要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党支部书记在决策议事中要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带头上好党课,做到谈心谈话全覆盖。学校每月要开展一次理论集中学习,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着力打造政治上讲忠诚、思想上知敬畏、行动上守规矩的坚强领导班子。党支部鼓励党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党组织培训,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做到“比”“学”“赶”“帮”,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增强学校干部团队的执行力和管理能力。三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党建有职责,教学有分工,负责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推行党务、校务、财务公开制度,营造崇廉、尚廉、守廉的良好氛围。

(三)党建加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深入开展党员教师一帮一、党员奉献日等多种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养更多的党员教师成为名师、骨干教师、中层干部,促进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整体提高,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党支部要做好“立德树人,文化引领”工作。我所在的学校有70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与新中国同步发展的小学。建校之初,老师们手提肩挑,建起了新的学校,历任的领导、教师都对学校充满了情感。学校服务对象就是周边几个自然村的适龄儿童。为一个个家庭培养好孩子是我们任城实验小学最朴素的教育情怀。“厚德成才、立己达人”的校训始终是引领全校师生成长与发展的路标。在改革开放与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把新时期党关于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文化上正确引领学校发展的方向,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制度保障,行为规范”。学校强调《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标尺,全体教师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不符合教师身份的话不说,不符合教师身份的事不做,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学校一是积极利用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指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使爱国情感融入学生和少先队员们的学习、生活。二是重视开发少先队精品课程,落实课程育人理念。依托教师专业特点,挖掘课程资源,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礼仪课程。如国旗礼仪课程、课本剧等,引导少先队员在课程的训练与学习中感受国旗中饱含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爱国情怀,将少先队工作精化、细化、活化。三是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提升育人环境。学校积极打造黑板报、读书角、少先队活动室等阵地,将少先队发展历程、少先队知识、少先队活动、少先队榜样、历届国家领导人对少先队员的期待等展示出来,让阵地建设成为队员们思想意识健康发展的平台。

四、扎扎实实落实好“道德与法治”教育。

整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全方位做好学生思想意识工作,将思想意识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摒弃空中楼阁式的形式主义教育方式,让红色教育落地生根。学校重视家长课程的开发,灵活组织家委会活动,实施家校共育教育理念,大手小手相互牵引,深化家长、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年初,基层党委要对全年的党课安排进行规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论断,旗帜鲜明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作用,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今天,围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大家交流几个方面:

设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把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精神合力。

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有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目前必须做到的则是,动员更大更多的力量,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信奉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举国风范和高贵气质,让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人民自觉而诚挚的思想准则和行动圭臬。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关乎政权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对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意识形态鉴别力就是认清和辨识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互相交织,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言论,只要关乎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要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要始终把握几条标尺。这几条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言论,既不以“左”为标尺,也不以“右”为标尺,而是要以这几把尺子为标准,要做到心里有数。

意识形态思考力是指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琢磨的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比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针对一些人对中国的民主问题的指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项标准”,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八项标准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思考力。

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纷繁复杂,林林总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必须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当前,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和全局的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如何”。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党员干部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最后,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针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应该不断创新的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关键是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关键不在于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比如,通过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们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这些理论都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

其次,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今天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阐释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现实指导作用进行创造性的深入发掘,比如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但过去未曾充分挖掘的,需要今天的我们下大力气进行阐发。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加上了新时代,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的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根本在于争取人心。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有效举措,党的理论创新卓有成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逐步建立,网络空间得到有效治理,意识形态工作在某些方面被动局面得到改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但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十分突出。

第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存在认知困惑。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在今天的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泉源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其负面影响就有可能被放大,导致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认识偏差。

第二,转型期社会焦虑情绪的蔓延存在发展变数。我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转型”,社会需求、产业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等都处于转型期。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缺失,导致社会焦虑情绪的集体蔓延。有学者将这种焦虑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想要往上“爬”的焦虑,一种是害怕往下“掉”的焦虑。部分民众心中的焦虑、彷徨,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变数。

第三,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到2017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7.72亿,稳居全球首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社会思潮激烈交锋的主战场,给传统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传统意识形态从上到下单向传播机制被打破,理论说教的话语体系在互联网不吃香,意识形态的传统表达形式难以适应网络空间需求。网络民意表达声音越来越响亮,对线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小的社会话题就可能引发“蝴蝶效应”,从而对政府决策和其他线下行为施加影响。敌对势力隐身互联网,意识形态斗争方式更加隐蔽。每当我国出现一些网络或群体事件,某些西方国家总是以各种方式施以影响、推波助澜甚至赤膊上阵,企图在中国播下分裂的种子,达到分化西化中国的目的。

第四,后现代主义文化对我国主流价值的解构。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种思潮,在西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化即所谓“物质发达、精神迷失”现象,具有4个特征:一是深度模式的消解;二是历史厚重感的消失;三是人格情感的缺失;四是国境边界的消弭。后现代主义文化通过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消解或去政治意识形态而隐蔽的表达自身的意识形态追求,造成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知识精英和统治阶级价值的三元分离。后现代主义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在青年群体中也有很大影响。他们玩世不恭,消解理想追求,嘲弄远大抱负;迷恋快餐文化,放弃深度阅读,使深度思考、终极价值、真理追求失去了原有的神圣性。后现代文化主义者热衷于恶搞历史经典,恶搞英雄,恶搞传统文化,过分追求物质层面的个人成功,没有终极理想目标,对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些都对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起到了一定的消解作用。

第五,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挑战与话语陷阱。一些西方保守势力始终抱着冷战思维和简单的非此即彼、非我即非的二元思维,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威胁,对我“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方针始终没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特别是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逐步趋同,竞争性增强,替代性减弱,西方资本主义遭遇的困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勃勃生机形成鲜明对比。一些右翼势力开始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炒作,遏制中国崛起意图更加明显,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将更为严峻。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可能陷入西方话语陷阱,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有意无意将一些话语通过知识界渗透我国。比如以“民主国家”和“专制统治”二分世界,西方国家通过此种错位话语体系的建构,抢占意识形态道义高点,这是应该警惕的。

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首要的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我们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外表平静的湖面下其实暗潮涌动。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已经失去了优势,权威性不足。在面对发展飞速迅猛的新媒体等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各种新平台的挑战下,显得有些难以招架。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要求:“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作为国家机关,我们的宣传阵地也必须旗帜鲜明地姓党,要高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旗,坚持鲜明导向,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把在手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组、中心组的作用,推动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近年来我们已经总结出一些意识形态宣传的新鲜经验,例如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改进创新网上正面引导,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更好构筑和谐的网络环境,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们需要创新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手段,例如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治理,坚持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整体传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可歌可泣的篇章,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这次学习教育,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断,切实做到学史崇德,对于我们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感受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道德风范,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史崇德是抵御“四种危险”的必然要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国家,都具有基础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党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我们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坚守住共产党人的“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好推向前进。

学史崇德有利于抵御精神懈怠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井冈山时期,国民党军队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使军民面临的处境极为困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不畏强敌、不畏艰难,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多次反“进剿”、反“会剿”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实力大大增强,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会出现淡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重要传家宝的危险和可能。因此,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学史崇德有利于抵御能力不足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我们党历来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提升干部政治能力。从古田会议毛泽东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到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都充分表明: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抵御政治能力不足的危险,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严明的政治纪律,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学史崇德有利于抵御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学史崇德有利于抵御消极腐败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早在1926年8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通告指出,对腐化分子混入党内的现象必须高度警惕,“应该很坚决的洗清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奋斗,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严肃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腐化堕落案件,教育了广大干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共产党人执法如山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旗帜是鲜明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显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性成果日益显现,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好转,群众对党风政风满意度稳步提升,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加稳固。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道德建设的智慧。

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初心和使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的情感之根,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

忠诚、干净、担当,内含着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内含着高尚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内含着强烈责任意识、进取精神,是党员干部理应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忠诚、干净、担当,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共同铸就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共同诠释着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共同支撑着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评价一个政治人物的好坏,常常看一个“忠”字,忠臣名垂青史,奸臣遗臭万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广为传颂、脍炙人口的佳话,成为立德、立言、立功的楷模。

初心即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奋斗了96年。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嘉兴的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把誓言刻在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信仰的力量在于笃行。对每个党员来说,入党誓词是一面镜子,只有经常加以对照,以此修身正己、锤炼党性,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心中的信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到底,才是坚定不移、终身不渝。对全党来说,就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芙”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赓续精神力量,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略规划的理论规定和思想呈现。因为中国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个思想不仅仅是中国的,也势必会成为世界性的精神财富。因此,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大宣传大学习,让全党上下完整准确理解、精心细致掌握,就难以形成全国上下思想意识的共识和统一,也无法形成建功立业、强国兴邦富民的直接行动指南。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同志们: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______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之疫情过后国内潜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突出,意识形态工作尤显重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必须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所以今天我们就从“何为意识形态、谁来抓意识形态、怎么抓意识形态”三方面来谈谈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诸多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但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要压实村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村党组织书记是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包村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排查和分析风险点,预判舆情动态,研究提出应对处置措施。特别是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老人和小孩较多的实际,邪教、宗教信仰、其它极端思想和国外腐朽落后生活方式在新媒介的不断渗透下,不断侵蚀农村群众思想主阵地,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坚守意识形态防线十分关键。

(二)要压实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决定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有义务承担意识形态工作,这是政治要求,也是党性考验。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与和平环境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对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风险、苗头性问题缺乏判断。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讲政治,坚定不移站稳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省委、咸阳市委及彬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达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三)要压实阵地管理的政治责任。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必然被错误的思想舆论占领。真实和理性的东西少了,谎言和谬误就会丛生。因此,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是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要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加强对教育系统、宗教领域、文化市场、讲座讲坛、“两微一端”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依法管网治网,坚决管控有害信息,有力批驳错误思潮。持续开展反非法反违禁和“扫黄打非”系列行动、舆论环境专项整治等行为。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完善重点信息发布、突发舆情应对、舆论风险评估、舆论环境整治等舆论监测处置工作机制,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压缩噪音杂音,努力占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和有利地位。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加强思想淬炼,学懂弄通做实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思想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开展常态化宣讲、全覆盖宣讲、专家宣讲、群众宣讲、网络宣讲、文艺宣讲,赋予创新理论可触可感的温度鲜度,推动干部群众在学深学透上有新体悟、在求实求新上有新成效。聚焦理论热点,深化研究阐释,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时代化大众化。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尤其是要认真组织学习《___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牢固占领和守住意识形态这一重要阵地,不仅要有强大的思想理论武装,还必须培养和装备一支很强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阵地建设的关键。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和使用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上,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上具有社会主义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头脑清醒、组织能力强、熟悉业务工作的管理干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能担重任的意识形态工作干部队伍。

(三)要弘扬文明新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和社会日常生活,注重潜移默化和实践养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规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各村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常态氛围营造等工作。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完善镇、村二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结合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各村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的良好风尚。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同志们,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呼唤新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正创新、凝心聚力,沉心静气、真抓实干,不断谱写宣传思想工作新篇章,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___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彬州大地上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九大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响亮号召,也是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要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也意味着,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举措。

如今,身为一名扎根基层的青年党员,我时常会思考,我应该如何为人民做贡献?我该如何保持先锋带头作用?该如何帮助身边的人。在看了十九大后,我有了新的想法。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面努力:

首先,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学好法律法规、党纪条规,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学习形式,既要向书本学,更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学工作方法学工作经验,通过学习充实丰富自己,增强本领。学会思考勤于总结,边学习边思考,深化学习效果,经常对自己做过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汲取经验教训,提高素质能力。

第二,树立宗旨意识,走群众路线。一是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站在群众立场谋划工作,用群众的观点推动工作,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二是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合理利益诉求,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或及时反馈。

第三,加强廉洁自律。提高自警、自省、自律意识。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节约观念。以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约束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从根本上认识到这是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做到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大家好!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单位组织了一系列学习党史活动。学习了党史让我明确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或记忆模糊的东西,一本书看下来心潮澎湃,忘不了革命前辈在硝烟中前赴后继,忘不了无数英雄为祖国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以前的苦难,以前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让我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走上来,走向新中国,走到了改革开放的这天,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复兴中华的道路,走出了一条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道路。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我们党围绕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心任务,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当民主革命的先锋、民族解放的先锋、联系群众的先锋,在顽强斗争、浴血奋战中体现党的先进性。无数共产党员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无畏,前赴后继,*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以后,广大党员的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克服外界封锁的重重困难,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解放思想的模范、落实第一要务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先争优,体现党的先进性。

学习党史使我明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拥党、立志、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们务必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我的头脑,也务必坚持,认真学习,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另外,我们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我的错误,端正自我的行为,明确自我的目标。最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谢谢大家!

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从13个方面全面深刻总结阐释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其中,针对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我们党兴党强党的重要法宝,也是开创“中国之治”的关键所在。“无规矩不成方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必须紧握时代之笔,自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忠诚为本、以规矩为尺、以民心为边,画好党性修养之“圆”,永远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忠诚为本,定好“圆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事业,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风雨不退缩,久经磨难仍执着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也是共产党员最宝贵的政治品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的绝对忠诚,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深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把稳思想之舵、常补精神之钙、筑牢信念之基中,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真正让“忠诚”扎根于灵魂、融入于血液、见之于行动,始终拧紧思想“总开关”。

以规矩为尺,量好“半径”。严格的组织、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原因。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遵规守纪作为立身之本,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习惯在监督约束下工作生活,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不该想的不想、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碰的不碰,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中,守住党章党规党纪的底线、红线、高压线,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去去病,用纪律规矩纠正自身为政之道、处事之则,始终清白为人、清白为政,为自己的一举一动划好“范围区域”。

以民心为边,描好“圆线”。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亦无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其价值追求便是“一切为了人民”,**曾告诫全党:“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百年以来,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共同奋斗、相互依赖的过程中谱写华章。身处时代的新起点,党员干部当树立“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坚守为民初心,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主动“身”入寻常百姓家,与群众话家常,面对面、心贴心,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期盼向往、忧虑困难,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需必有所为。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各位党员、同志们:

按照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整体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次专题党课,这既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我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

1、回望党的历史,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俗话说,“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始终勇立时代潮头、保持蓬勃朝气,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掀起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帝爱国运动。某某城各小学师生在县立国民学校(今某某实验小学)校长贾先甲的率领下,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某某人民迸发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觉醒。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某某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新篇章,某某青年运动由自发性的斗争逐步转向自觉性的斗争,并直接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1927年,中共湖南省委委员xx、湖南省南县县委委员xx、海州师范的共产党员xx、xx、xx先后来到界首乡村师范任教并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火种。这些人的活动都为后来某某党组织的建立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28年11月,建立了xx支部、xx特别支部,到1929年2月,某某的党员已发展到100多人。是年春,中共某某县委建立。

2、缅怀革命先烈,从前赴后继的奋斗牺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一部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艰苦奋斗史。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1月,上海沦陷,12月13日,南京陷落,第二天扬州也即沦陷。1939年10月2日凌晨,驻扬州日军先用8架飞机对某某城进行轮番轰炸、扫射,全城硝烟弥漫,市民死伤甚多,仅城北麦粉厂附近遇难的就有百人之多。上午7时许,日军翻过城墙进入某某城。驻防在某某城的国民党军队经不住日军的攻击,弃城而逃。11月14日,某某城乡全部沦陷,全县主要交通线和集镇陷入敌手。在此期间,日军在某某先后制造了3起惨案:一是某某惨案。某某城内“沿途遇害同胞,僵卧道旁,血迹模糊,不忍目睹”;在运河大堤上,“堤土血迹殷红,两岸伤亡数百人,城里城外伤亡有上千人”。二是黄家庄惨案。1940年农历三月六日、三月十四日、三月十六日,驻守在某某城的日军先后3次来到某某城东郊的一沟乡黄家庄“扫荡”,他们见人就杀,见妇女就奸,见东西就抢,见房屋就烧。3次屠杀,造成全庄43人惨遭杀害、27名妇女被强奸、670多间房屋被烧毁。三是寡妇圩惨案。1940年5月1日,1000多名日伪军分三路对界首镇以东的于家庵、康家圩、姚家沟等地进行扫荡,其中以姚家沟最为惨烈。姚家沟的男性青壮年几乎全部死于敌人的屠刀下,因而后来“姚家沟”被称为“寡妇圩”。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至22日,我抗日军民向盘踞在某某境内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连续进攻,先后拔除了三垛、二沟、一沟、界首、六安闸、马棚湾等11处日伪军据点,除某某城外,全县境内敌据点全被扫除。但是,盘踞在某某城的日寇秉承蒋介石的旨意,自恃某某城地形险要,固守待援,拒不向新四军投降,对新四军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12月中旬,经中央军委批准,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七纵队和野司特务团及二分区地方部队,计15个团,在华野司令员粟裕的指挥下,发动了某某战役。指战员们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开阔地,强渡护城河,攀登城墙,突破城防工事,展开激烈巷战,经过七八次反复冲锋拼杀,在多路突破的情况下,日伪军仍作困兽斗。至26日凌晨,新四军部队直捣日寇司令部,日寇头目见大势已去,方才停止抵抗,挂起白旗,要求谈判,并在日军“洪部”礼堂,也就是我们今天党课的所在地,由新四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主持举行驻某某日军受降仪式,至此全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结束。

3、聚焦“群众盼什么”,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升华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我们党领导的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关键就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工作“两张皮”。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要结合各行各业实际,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要当成心上事、要紧事,马上去做,认真去做,使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品质。比如,我们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就业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老百姓不在意gdp,也不太关注经济数据,看重的是收入的增长、看重的是出门路好走,就医病好看,读书学好上,生活环境美等。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是要紧盯重点任务,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样特殊的年份里,要进一步强化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任务。要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建设更有实力、更加美丽、更具和谐、更感幸福的新某某。要着力保障基层民生需求办实事,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要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要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是要问需于民,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要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研究提出和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要集中出台一批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的政策举措,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要深化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推动形成各级党组织聚焦聚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研究确定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协调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要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报道党中央、省委、扬州市委和某某市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反映基层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安排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4、坚持“一切立足于干成”,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展现担当作为。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围绕建设“四个某某”的目标定位,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敢于担当又要善于担当,着力解决“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真正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一要紧跟核心、坚定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办成了许多之前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把舵定向。近年来,我市之所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最根本、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总书记的步伐步步紧跟,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听令而行、闻令而动、令行禁止。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与总书记的要求跟得紧、与新思想相吻合,发展的动力就足、工作的成效就好。在新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面临的任务只会更重不会更轻,遇到的风险挑战只会更多不会更少。一事当前,我们要想一想总书记是怎么讲的、怎么要求的,自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寻找方向、寻找答案、寻找力量,经常同党中央对标对表,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总书记、党中央指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这些年,总书记反复提及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强调“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么多年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抓住机遇,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解放思想只有进行时,因为我们面临的机遇稍纵即逝,搭上了“班车”就能先发制人、掌握主动,错过了“班车”往往要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是永远错过。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立足现实突破发展旧思维、放眼未来打好战略主动仗,起得早、醒得快、抓得实,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用创新的思路解决好实践探索中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要遵循规律、求真务实。研究、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比如,为什么我们每年实施的城建“xxx”工程,年年都有新内容?这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从低到高的渐进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正确认识规律,科学把握规律,有效运用规律,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在为党尽责、为国谋利、为民造福上,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不搞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搞前任政绩、后任债务的“包袱工程”,让某某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四要敢于斗争、攻坚克难。我们党诞生于斗争、发展于斗争、壮大于斗争,斗争精神已融入了党的血液和基因。守初心、担使命,关键在于扛起该担当的责任,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问题挑战,在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中打开工作新局面。尤其是当前,我们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还要攻克很多的“娄山关”“腊子口”。可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就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斗争就不会有提升,不斗争就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现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我们提拔使用干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的责任心,看他是不是在工作岗位上用心做事、破解难题,看他敢不敢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砥砺和增强担责的自觉、担难的勇气、担险的魄力,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把难题逐个化解、把工作做实做好。

五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干工作,贵在坚持,难在坚持,但也成在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就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既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又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决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跨越,都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比如,我们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拿到了“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既不会顺风顺水,更不会一蹴而就,必须要发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增强“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不抓出成果不松手、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和韧劲,盯住每一个项目,干好每一件工作,落实每一项任务,在接续奋斗、持续探索中把事业推向前进。

同志们,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必修课。我们要抓住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努力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

百年党史,百岁庆典,这是全党的节日,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节日,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百年党史的历程,高度精辟概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总结了历史经验,更为未来事业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七一”讲话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鼓舞力、号召力,为此,要弘扬“七一”讲话精神,开启未来事业新篇。

百年党史,建党的重要践行之一就是抵御外辱,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七一”讲话再次突出强调这一初始理念。“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是惹不得的!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团结起来不让外来势力欺负,这正是这次讲话的凝聚力所在。为此,要以“七一”讲话的强大凝聚力,开启未来事业新篇。做到更热爱自己的祖国,祖国强盛,匹夫有责,把建设更强大的祖国作为已任;还要做到更热爱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力量之源,是参天大树的根基。从30万于都人民保守一个秘密,助红军渡于都河,到“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再到小岗村的18枚“红手印”,无不彰显出人民的力量,有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成功,才能获胜。人民联合的力量最大,开创事业新篇,要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一切都是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这是共产党人自始至终的追求与梦想,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这一概括,高度总结了百年来党的事业所取得的佳绩,鼓舞人心,励人奋进,有着强大的鼓舞力。所以,要以“七一”讲话的鼓舞力,开启未来事业新篇。做到珍惜已取得的成绩,不骄不躁,埋头再努力;用好已筑就的台阶,拾级而上,走稳每一步;迎接好正沐浴的阳光,趁此“气象”美景,顺势而为,勇往直前,开辟新的未来。

“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铿锵有力,强烈呼号。百年来,党的号召,顺民心为民事,为国家践未来,充满正能量,无不一呼百应。“指点江山”、“百万雄师过大江”、“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实现复兴梦,足见党强大的号召力。所以,更要以“七一”讲话的号召力,开启未来事业新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对党的号召最高境界的践行,以无我融入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自我,这是对党的号召最接地气、最实实在在的践行,人人践行其中,做好自己,守好岗位,定能开启工作事业新篇章。

未来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未来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大力弘扬“七一”讲话精神,奋力开启未来事业新篇。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干部群众眼中的换届——“忧”亦“盼”

同志们: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村(社区)“两委”的换届之年。换届是基层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和机遇,关乎基层百姓的根本利益和民生福祉。干部群众心中的忧虑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选出百姓心中的“父母官”“自家人”,是换届的真正意义,更是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提高干部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关键就在做好换届选举,选优配强班子,以解决群众之“忧”为根本,来实现群众所“盼”的心愿。

忧“旁门左道”的不公,盼心为民所系的好官。换届前期准备环节环环相扣、繁琐复杂,不乏有心之人采取拉票贿选等非常手段,更有甚者违反换届纪律时更加隐蔽谨慎、暗箱操作,妄图钻法律的空子、钻政策的漏洞,扰乱换届选举的公平公正,直接影响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干部群众的忧虑,正是需要避免的问题和逆向前进的方向。“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不容置疑。选出如焦裕禄般的好官乃民心所向,好官的毕生精力皆在一心为民,能让干部群众一条心。越是紧要关头,越不能让任何有违反换届纪律的领导干部“带病提名”,挑战换届公平的底线。

忧“鱼目混珠”的不严,盼权为民所用的清官。换届期间,务必擦亮眼睛,严把入门门槛。有的干部换届上任后喜好面子工程、不理旧账、言而无信不担当,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这种干部要拒之门外,严格落实“十个严禁”“三个严肃查处”等纪律要求,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保证换届干部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政治上的两面人,装得很正,藏得很深,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权力面前存在诸多诱惑,干部要面对时间和物质的考验,“小恶不止,必成大患”。要严厉打击乱用、滥用权力的干部,以儆效尤,使新一届干部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干部就是要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用权于民的清官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忧“尸位素餐”的不为,盼利为民所谋的好官。所谓换届,其实是一次“大换血”。换掉的,是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职不尽其责的懒官、贪官;换来的,是为民谋福、想事干事的好官。政绩观的缺失容易使个别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要剑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式干部,向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释放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作风扎实、严肃落实、内心踏实的干部大有可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干部深得民心。能做好群众工作的干部,才是合格的基层干部。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大家好!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认真学习党史,能让我们从党发展壮大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和智慧。通过学习党史,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段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

一是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从党史中汲取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不断夯实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步调一致、行动统一。

二是矢志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要强化坚守初心的自觉,努力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我们要干的事,把我们在干的事变成群众支持的事,把我们干成的事变成惠及群众的事,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事、揪心事、烦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强化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担当的本质内涵,把组织的重托、人民的信任看得比泰山还重,以事业为重、以担当为荣,自觉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担起自己该担的那份责,答好时代之问,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更大业绩。

四是汲取继往开来的精神力量。要从党史中汲取敢闯敢试、拼搏进取的智慧力量,继承我们党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用革命先烈先辈的感人事迹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鼓舞士气、激励自己,不断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浩然正气,把工作干得更好。

谢谢大家!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历史并未远去,光荣还在书写。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学习中汲取信仰信念信心的精神食粮,回望青实问初心、砥砺奋进再出发。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历史,就会看到前途。从“伟大的开端”到“民族的新生”,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党史的那头连接着光荣的过去,这头通向辉煌的未来。从党史学习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就是为我们这一代点亮前行的“明灯”,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历史功绩。

学习党史,触摸党史细节,增强信仰。学习党史,就要把历史搞清楚,搞清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是如何从九死一生中走向胜利?改革开放怎样打破僵局,开启伟大革命?搞清楚那些战火硝烟中挺立的不屈的灵魂、干事创业中实干兴邦的模范、改革发展中敢闯敢拼的典型如何能够舍生忘死、向死而生?触摸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细节,明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将历史智慧转化为前行力量,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悟透党史,看清历史规律,增强信念。历史绝不是一堆故纸黄卷,而是凝聚前人智慧,饱蘸其成败利钝的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一个人的大格局、大境界,很多方面是来自对历史的感悟。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用好长时段思维、整体思维、发展思维,看清历史规律,既思接千载又视通万里,既以史为鉴又鉴往知来,看清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用好党史,把握历史大势,增强信心。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其中就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大程度上也是顺应世界全球化发展大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前进。用好党史,就要读懂历史的大逻辑,在拨云见日中看大势、看大局,善于登高望远。从长远角度、战略高度看问题,心系群众、联系实际,心怀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

意识形态是思想的集合。它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这是对事物的感官思考。它是思想、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和其他元素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关乎政权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对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意识形态鉴别力就是认清和辨识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互相交织,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言论,只要关乎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要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要始终把握几条标尺。这几条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言论,既不以“左”为标尺,也不以“右”为标尺,而是要以这几把尺子为标准,要做到心里有数。

意识形态思考力是指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琢磨的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比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针对一些人对中国的民主问题的指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项标准”,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八项标准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思考力。

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纷繁复杂,林林总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必须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当前,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和全局的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如何”。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党员干部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最后,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针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应该不断创新的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关键是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关键不在于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比如,通过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们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这些理论都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

其次,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今天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阐释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现实指导作用进行创造性的深入发掘,比如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但过去未曾充分挖掘的,需要今天的我们下大力气进行阐发。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加上了新时代,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的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根本在于争取人心。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从13个方面全面深刻总结阐释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其中,针对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我们党兴党强党的重要法宝,也是开创“中国之治”的关键所在。“无规矩不成方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必须紧握时代之笔,自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忠诚为本、以规矩为尺、以民心为边,画好党性修养之“圆”,永远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忠诚为本,定好“圆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事业,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风雨不退缩,久经磨难仍执着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也是共产党员最宝贵的政治品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的绝对忠诚,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深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把稳思想之舵、常补精神之钙、筑牢信念之基中,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真正让“忠诚”扎根于灵魂、融入于血液、见之于行动,始终拧紧思想“总开关”。

以规矩为尺,量好“半径”。严格的组织、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原因。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遵规守纪作为立身之本,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习惯在监督约束下工作生活,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不该想的不想、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碰的不碰,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中,守住党章党规党纪的底线、红线、高压线,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去去病,用纪律规矩纠正自身为政之道、处事之则,始终清白为人、清白为政,为自己的一举一动划好“范围区域”。

以民心为边,描好“圆线”。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亦无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其价值追求便是“一切为了人民”,**曾告诫全党:“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百年以来,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共同奋斗、相互依赖的过程中谱写华章。身处时代的新起点,党员干部当树立“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坚守为民初心,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主动“身”入寻常百姓家,与群众话家常,面对面、心贴心,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期盼向往、忧虑困难,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需必有所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青年干部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伟大事业薪火相传,******青年干部要握好历史的接力棒,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砥砺担当,奋斗始于“卒”下。

争当信念先锋,不忘初心,甘于“无名小卒”。“无名小卒,何足挂齿。”你看那小卒坚守在阵地第一线,无怨无悔,数十年如一日。纵使陷于万千重围,也绝不后退一步。在四五千米的高原、在祖国边境一线、在极度严寒的茫茫雪山,喀喇昆仑的边防战士,默默坚守、顽强战斗,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每一寸土地,守护家国安宁。“位卑未敢忘国忧。”青年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青年干部必须在信念上立根铸魂、在忠诚上矢志不渝,永葆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始终保持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拜人民为师,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多到田间地头汲取营养,主动融入群众,常思群众疾苦,站稳人民立场,不负韶华奉献青春力量。

争当学习先锋,脚踏实地,善于“日拱一卒”。“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中国象棋里的“卒”,每次只能挪动一步,但积跬步跃千里,最终直捣黄龙、克敌制胜的,往往就是毫不起眼的小兵。晚清圣人曾国藩,出身贫寒,历经七次科考,凭借不懈努力,终于考中秀才。在他居高官之后,仍坚持每日读书、每日反思。“一勤天下无难事。”敢于自我加压、勤勉尽责,才能为青春搏击积蓄能量。青年干部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关键时期,要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勤学善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练好内功。研读政策,培育技能,在处理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中不断提升交流处事能力,争做见事有招、遇事能办的“多面手”。

争当实干先锋,砥砺担当,敢于“身先士卒”。“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作战时,将领冲锋在前、果敢刚毅、英勇奋战、从不退却。“80后”余静主动请缨驻村扶贫,“只要一户不脱贫,我们坚决不撤岗”,践行承诺,期满毅然要求继续留任,直面贫困迎难上。“千磨万击还坚劲。”敢于无惧挑战,向困难“宣战”、对矛盾“亮剑”,才能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青年干部要拿出逢山开路、逢旗必扛的决心,常怀历练心态,无惧风浪,在摸爬滚打中磨炼意志,在实践“大熔炉”中淬炼自我、摔打自我。要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苦干实干,迎接新挑战、化解新矛盾、破解新难题,勇做******干事创业排头兵,在新征程上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对批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重视决策和部署,散布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要依法严肃处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几个问题。

迄今为止,意识形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新的思考。

关于意识形态问题,我想从一个案例中引进。这个案例是2013年暴露的棱镜门事件。棱镜计划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7年小布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据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开始了棱镜的秘密监视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挖掘数据,收集信息用黑客的话说,你们就像图书馆,美国政府是每本书都读的读者。这里的你们当然是指我们大家。此外,这个棱镜计划中包含的个人隐私、各国主权尊严的忽视和侵犯,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计划。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和思想交流,对美国政府来说是透明的。对其他国家来说,其中隐藏着巨大的意识形态风险。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这里有非常深刻的政治考虑。我认为原因。

原因1:意识形态事关人心分散,政权安危。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人心聚集、离散、政权稳定、危险等大问题。

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在这里,总书记谈了关系。什么关系?一是中心工作,一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削弱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习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你为什么要加上极端这个词?我认为这与意识形态的工作有直接关系。

习总书记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判断习总书记讲得很清楚。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未来命运,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件事直接理解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习总书记又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理论上讲,一是现实上讲。

理论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基础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失去群众基础,最后也会出现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群众物质生活好就行,这种认识不全面。习总书记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的偏差。例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做得好,生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就会改善,我们党的管理基础和大众基础自然会加强和巩固。但现在这个判断似乎有点简单。有时会发现拿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女儿。一位学者在物质条件差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那时思想反而简单,思想反而聚集在一起的真正吃饱饭,吃饱了,穿暖了,物质有保障的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方向中,强调了党群众基础精神的重要性。因此,总书记的判断符合这个时代的时空方向。物质问题肯定会影响党的政治安全。精神问题最终也会影响政治安全。

从现实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一个政权的崩溃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政治动荡、政权的交替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防线被破坏,其他防线也难以保护。这里有很多教训,比如苏联解体,最近从2010年开始在西亚、北非地区蔓延的各种颜色革命,可以看到很多例子。许多看似坚固、坚实的政权,由于思想防线失守,其他防线全面失守,导致政权交替。实践中,思想防线、意识形态的工作确实很重要。思想防线是最前阵地,前沿阵地失守,其他防线难以保护。如果我们保护了思想防线这一尖端阵地,其他防线相对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在这方面要提高警惕,深入思考,多考虑。

回顾过去,毛泽东的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工作,同时他也是。

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

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问题。

一直以来,意识形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思考。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呢?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重大的政治考虑。我想原因无外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xxx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xxx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xxx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xxx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xxx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xxx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xxx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从现实层面,xxx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如苏联解体、颜色革命,我们能看到很多例子。很多看似很坚固、很牢靠的政权,由于思想上的防线失守,导致了其他防线全盘失守,从而导致政权更迭。从实践中来讲,思想防线、意识形态工作确实非常重要。思想防线是一个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失守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如果我们守住了思想防线这个前沿阵地,那么其他防线相对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警惕,严加深思、多加考虑。

回顾过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其次,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拔老百姓的萝卜”……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

再次,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比如,曾经《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目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辽宁日报》听了许多高校的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正是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同的评价。尽管支持《辽宁日报》的占大多数,但也相当一部分质疑的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其中有很多还来自高校的教师甚至是所谓的知名教授。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复杂性。

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已经是我们党员干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必须着力在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方面下一些工夫、多一些思考。

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应当包括鉴别力、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和表达力这五个方面。

(一)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鉴别力是意识形态能力的首要方面。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而意识形态问题恰恰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问题。凡是涉及政治层面的问题都一定意义上与意识形态问题发生着直接而有机的关联。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看,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在认识新常态的问题上,xxx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首先,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次,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有政治的考虑,那么这里面就有意识形态在内了。同样,如果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会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xxx讲,“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善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与邓小平对待毛泽东。赫鲁晓夫是怎么对待斯大林?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破坏了苏联共产党集体领导的最高原则;第二,揭露和抨击斯大林搞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危害;第三,把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及其严重后果完全归罪于斯大林个人的不良品质,归罪于斯大林一人。那么,邓小平是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邓小平首先认识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说,“这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政治问题。”所以,邓小平首先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全国人民思想信仰的问题。这为人们统一思想、维护团结、保证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了。二者之所以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关键就在于善于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赫鲁晓夫简单、粗暴地对待斯大林,导致了思想的混乱,甚至为苏联解体一定意义上埋下了思想上的祸根。而邓小平则成功解决了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成功扭转了中国的方向,为改革开放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有意识形态智慧的人。在针对西方媒体来阐述自己的意识形态观时,他曾经这样说:“说我是改革派是真的,可是我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果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保守派,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保守派。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智慧在哪里呢?就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自己明确的底线和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种智慧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意识形态智慧。

第二个要点,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

xxx有“三个地带”的理论,他说:“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这就是把我们的地盘搞得大大的,把敌人的地盘搞得少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路。所以,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第三个要点,心里面要装几把尺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一把尺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一把尺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把尺子,中国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也是一把尺子。凡是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就要用这几把尺子量一量,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有害的我们就要去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很复杂,有的是认识模糊,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有的是政治立场问题,情况是不一样的。检验的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以“左”为标尺,也不能以“右”为标尺。“左”和“右”的标尺一定意义上都有形而上的成分在,有了这几把尺子,我们就做到心里有数。

我们要牢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底线思维,一个是战略定力,一个是颠覆性错误。底线思维,就是一定要守住我们的原则和底线。刚才那几把尺子,我认为就可以作为原则和底线。战略定力,就是要明白我们做工作不是为了讨好某些人,不能因为别人批评、指责、谩骂我们就不去做,不能因为别人鼓掌、喝彩、叫好我们就去做,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这叫战略定力。同时,我们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一些理论、一些口径、一些标尺,一旦松动,就有可能会犯下颠覆性错误。

第四个要点,有些问题不妨想得多一些。对那些看似与意识形态工作不相干的事务要多想一想。对于一些流传甚广的网络帖子包括一些“正能量”的谣言要多想一想。比如,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所谓的西点军校军规,所谓的德国幼教专家解读,所谓的美国某某学会的推荐……在裹挟着商业利益目的之外,有可能也会对很多人造成一种思想上的、价值观上的误导。对于某些所谓客观的新闻报道也要多想一想。对于某些所谓的客观现象也要多想一想。比如,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大学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西方的大学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所以他们就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我们说西方的高等教育中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这个话当然牵强,但是如果说它不受意识形态影响,那肯定是不对的。在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中,文学名著和西方思想制度是两大门类,而这两类核心课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具有倾向性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的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是要将共同的价值观念传输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你能说这里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吗?只不过他们做得更巧妙、更隐蔽。

(二)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

第一,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看家本领,但首先它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犀利的武器在手,那是根本做不好的、看不透的、弄不明白的。

第二,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论证的基本方法,我们都要了解一下。比如,政治学领域的民主话题,法学领域的宪政问题,新闻学领域的所谓“新闻自由”,社会学领域的公民社会,都附着了大量的意识形态因素。对此,我们不可不察。

(三)提高意识形态思考力第一,善于观察问题。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第二,善于抓住关键。xxx提出了“13个如何”,我认为这“13个如何”就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问题,把这“13个如何”想清楚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比较好做,如果想不清楚,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哪“13个如何”呢?第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第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第三,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第四,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第六,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第七,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八,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第九,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第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十一,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二,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十三,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我们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第三,善于进行一些分析。这些分析有理论上的分析。当年,苏联解体、东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怀疑、悲观、失望,甚至质疑“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就在那个时候,邓小平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0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的判断是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消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消失,反而一步一步在崛起。这就是分析力、判断力和思考力。

(四)提高意识形态创新力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特别需要创新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攻和守这么简单,它要求我们保持思想上最大的敏锐性和开放性,要不断地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要不断地保持思想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一,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是一个理论创新大师,提出了“完整理解论”。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强化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四个现代化”理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除了思想上的一个大障碍。同时,为了摆脱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新的动能。这就是理论创造。中国也有很多其他的理论创新,比如协商民主,我们对“协商民主”这个外来词进行了中国式的改造,把它从一个具有强烈的自由主义理论背景的词改造成为一个合乎中国国情的词,所以我们讲民主协商、协商民主、政治协商,这就已经完全的归化为中国的一个词。对于“治理”这样一个具有新自由主义背景的词我们也进行了改造,所以我们有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我们还提出了网络主权这样一个中国创造的词汇,而正是借助于网络主权、信息主权,我们在面对西方强势的网络霸权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正当性、道义的制高点、理论的制高点。

第二,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从个体受益角度所作的思考》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的,从个体受益角度来思考,大致有三大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过去,我们都讲马克思主义给我们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而这个文章却发掘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个体、对于我们心灵、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指导和抚慰作用,这就是一种创新。

第三,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五)提高意识形态表达力第一,善于拿捏词句。比如,过去我们讲和平发展,后来一度我们使用了“和平崛起”这个词,但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和平崛起”这个词在意识形态的可接受性及传播力上,不如“和平发展”这个词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接受。还有一个例子是,xxx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这是拿捏词句的一个经典文本。xxx讲,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两者有机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这就打破了过去在意识形态上的一个不可通约性,把两者的统一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实际上就是一项非常伟大而重要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工作。比如面对西方的“普世价值”,我们提出共同价值。他讲他的“普世价值”,我们讲我们的共同价值,中国并没有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但是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价值有着自己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并不同于在西方语境下所创造出来的所谓的“普世价值”。还有“狮子论”,xxx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里面对词句拿捏达到了一个非常艺术化的高度。

第二,善于创新话语。比如毛泽东通过创造性地化用“实事求是”这个词,赋予“实事求是”这个词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而使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活的灵魂。邓小平通过“一国两制”一词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国家之内两种制度共容的理论解释问题,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揭示了改革开放方法论的问题。xxx通过“中国梦”这样一个词带动和激发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梦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典范,它激发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事业的参与感和效能感,同时让世界认同中国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视角。所以,有人说,中国梦不但有仙气,还很接地气,从而打通了各种语言的阻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而新的话语空间开辟的背后实际上是新的社会共识的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形成。“中国梦”的提出,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相伴而生的话语,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故事、个人梦、民族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甚至产生了“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的类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在国际国内都赢得了思想上的一个公约数。

第三,避免掉入话语陷阱。比如,西方政治理论,西方的传播理论,在有意无意地设置了若干话语陷阱,我们稍加不慎就可能掉入话语陷阱,比如合法性、宪政、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等。一方面,它们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简单地用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中国,我们可能就会被他们套上话语的牢笼、话语的紧身衣,从而挣扎不得,动弹不得,处处被动。再比如,我们国内也有一些话语有一定的陷阱性质。比如探讨党大还是法大、一党执政滋生腐败、人民性高于党性、党政分开,等等。甚至一些国外领导人发表的谈话也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意识形态陷阱、话语陷阱的认识。

第一,把握一个核心任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敌我攻守的工作。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既要有敌情意识、攻防意识,同时还要把握、了解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是什么?就是怎样让人家了解、理解、认同我的想法、说法,或者说怎样用我的想法、说法打动、感召、说服人家。意识形态工作本质是一个争夺人心的工作。而xxx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经过我们工作,人心凝聚力提高了,老百姓的认同感、认同度提高了,那么这个工作就是成功的;如果老百姓的认同度下降了,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意识形态工作在哪里可能出现了偏差。

第二,坚持“双百方针”。我们党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主要指的是文艺,偏重于文艺,百家争鸣偏重于思想。那么我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恐怕也要讲一讲“双百方针”。中国历史上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邓小平同志也讲“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毛泽东也讲,“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所以,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我们还是要坚持“双百方针”。

第三,秉持“三不主义”。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争取最大公约数,那就要善用“三不主义”。我们要秉持一种就事论事的智慧,是什么事就解决什么事,出了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第四,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破立并举,既要有破,又要有立。既然意识形态工作有一定意义上的敌我攻防性质和功能,那么破还是要有的。我们要善于破,善于用“笔杆子”来对付“笔杆子”,善于用“枪杆子”来对付“枪杆子”。重在建设就是立,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孙子兵法》讲,“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要有这样的智慧,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比较主动了。

第五,把握好三个基本维度。一是,重点解决好挨骂的问题。xxx形象地讲:“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几代人不断地努力,挨打、挨饿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挨骂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甚至一定意义上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要解决好挨骂的问题。二是,在态度上要明确,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我们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三是,手上要有“几把刷子”。xxx说,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做到坐下来能写字,站起来能说句,走起来能办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是思想僵化的问题,思想僵化就要解放思想,但是现在我们一定意义上面对的是思想分化问题,思想分化就要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要比解放思想工作难度还要高。前者需要智慧和勇气,后者需要方法和艺术。所以难度更高,要求我们刷子就得更多。

xxx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甚至包括我们的每一公民,必须提升自己的意识形态能力。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强了,我们才能不负这个时代。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我们才能更加昂首挺胸,阔步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从总体上看,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

从国际形势来说,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xx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这一基本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了好,而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是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其间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动摇、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党员干部的能力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关乎政权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对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意识形态鉴别力就是认清和辨识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现实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互相交织,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思想言论,只要关乎政党、政权、政府和政策,都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后果。

其次,要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最后,要始终把握几条标尺。这几条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衡量某种思想和言论,既不以“左”为标尺,也不以“右”为标尺,而是要以这几把尺子为标准,要做到心里有数。

意识形态思考力是指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琢磨的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思考力,关键是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善于观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比如,在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上,针对一些人对中国的民主问题的指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项标准”,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八项标准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思考力。

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纷繁复杂,林林总总,要坚持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必须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当前,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和全局的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如何”。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党员干部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最后,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是为了揭开意识形态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针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识形态工作是最需要创新、最应该不断创新的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关键是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关键不在于批判,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论。比如,通过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工人阶级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我们党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这些理论都为中国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

其次,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今天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阐释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现实指导作用进行创造性的深入发掘,比如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但过去未曾充分挖掘的,需要今天的我们下大力气进行阐发。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后,要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加上了新时代,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的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说服人,根本在于争取人心。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要的是坚持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站在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xx月xx日,县委xx届xx次会议在xx县召开,县委书记xx同志向全会做了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认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安身立命之根本。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把这么大的政党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要理想信念过硬。全会报告指出,要不断提升信仰教育的实用性、实效性,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思想动力。领导干部做到信念过硬,就要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一要在自觉学懂弄通报告精神上带好头。作为基层乡镇的党委书记,我们更加渴望把党的好报告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更好地带领全镇人民过上好日子。在积极参加集体学的同时,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的自主学,力求准确领会报告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用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用不变初心厚植精神之基、用真抓实干锤炼精神之魂,挺起奋进新时代的精神脊梁,创造无愧新时代的崭新业绩。二要创新形式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坚持党政干部齐上阵、创新宣讲方式,充分利用文艺宣传队、青年志愿者、巾帼宣传队、乡贤达人等组织,把全会精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并要求所有干部要在宣讲过程中认真解答群众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大讨论、召开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深化学习实效。充分利用村广播特别是微信等新媒体,营造立体化、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声势,确保将全会的新精神新思想传达到基层一线,传达到广大群众身边。

政治过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扛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好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统一战线、党管人民武装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理想信念、道德法纪、正反典型教育贯穿始终。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内各项法规制度,涵养规规矩矩、清清爽爽、健健康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保持抓落实的政治定力,从而推动全会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百舸争流,破浪者才能远航;。

千帆竞发,奋斗者才能开拓。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满怀深情回望奋斗,满怀激情致敬奋斗,满怀激情呼唤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当前,xx的发展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刻,唯有奋斗方能扛起首位担当,唯有奋斗才能奉献强大力量。一要始终与发展共振,增加堡垒厚度。以全会提出的坚持党建引领,构筑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统揽,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加强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的教育培训管理,切实筑牢对党忠诚、为民分忧的战斗堡垒。二要始终与大局同向,保持发展速度。以项目招商建设为抓手,推动我镇实现新跨越。持续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xx主导优势产业,规模、品牌、产品、市场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提升经济能级。持续做优重点项目。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以项目为抓手夯实基础支撑,以项目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项目检验能力水平、检验工作实绩、检验作风担当,向项目要动力、要增长、要效益。持续强化产业招商、平台招商,加快一批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项目、龙头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同时按照全会提出的要求,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深入开展进百企、解百难活动,深入开展诚信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利剑护企活动,以开展四个活动为载体,优化发展环境,为我镇的发展再聚活力。三要始终与人民同心,彰显民生温度。坚守三个底线,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为中心,从思想上紧绷这三根弦,着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保障人民群众在碧水清流、平安和谐的环境里安居乐业。四要始终与奔康同步,加快发展进度。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基点,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最终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全面开花。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同步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兜底扶贫、就业扶贫、住房保障、基础建设、环境治理、励志扶贫、防止返贫十大行动,全方位巩固扶贫脱贫工作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推动农业强镇创建,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开展特色种植,引导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扩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要始终与创优同频,提升转变强度。以开展树正气、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活动为契机,按照全会要求,大力发扬三不三一作风,大力开展五心服务窗口创建,大力开展群众公开问政,实现作风大提升、大转变,创优作风,集中精力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以坚强的作风纪律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高点起步、强势开局。

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家人和亲属,切实做到重家教、守家规、正家风。

新时代波澜壮阔、九万里风鹏正举。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一种中流击水的劲头,一种以梦为马的激情,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作为,决不打推诿回避的太极,决不当坐而论道的看客,决不做击鼓传花的二传手,锐意进取、实干奋进、担当作为,为全面建成xx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党的十九大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意识形态工作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强调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使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动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有效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省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出台了我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省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省委巡视安排,对全省意识形态工作监督检查全覆盖,有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有效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党性原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重要标志是牢牢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凝聚党心民心、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有担当精神,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用好“五步工作法”,带头部署策划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敢于站在风口浪尖,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始终做到敢于担当、履职尽职。

牢牢压紧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意识形态工作是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涵盖各条战线、方方面面,是各级党委(党组)和党员干部的应有之责,是全党共同的责任,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形成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为充分调动全党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工作落实,中央先后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出制度规定,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为有效维护全省意识形态安全,省委先后出台了我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贵州省〈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分工方案》,对相关责任进行明确。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党委(党组)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巡视工作规划》都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作为重要内容,中央和省委都已经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安排,省委已经开展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的巡视,下一步将在全省实现全覆盖。中央和省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巡视巡察,有力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细落小落实。

牢牢守住守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占领”。我们的巡视和督查都把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抓好抓实,不能有丝毫差错。关于意识形态阵地,一些同志有个误区,总认为意识形态阵地只是宣传部门的事。其实各级各部门都有意识形态阵地,各级各部门管理的各类研究机构、学会协会以及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各级各部门主办的各类杂志、刊物等,各级各部门开设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都是必须管好守好的意识形态阵地。加强上述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队伍,确保意识形态阵地有人抓、有人管,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强化对下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更好落地落实;其次要健全工作机制。抓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机制很重要。阵地日常运营管理、内容审核、舆情应对、值班值守、责任追究等都要建立规范的制度,确保阵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不能时松时紧,也不能领导重视就抓得紧一些,更不能出了问题后才重视;最后要突出网络阵地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网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互联网作为阵地管理的重中之重,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不断提升管治水平。要弄懂哪些信息能上网,哪些不能上;出现网络舆情事件,如何应对处置,如何回应社会关切,这些都是网络阵地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

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打印。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