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快乐王子教案(优秀21篇)

时间:2023-12-08 19:34:07 作者:XY字客

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推荐阅读以下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案的编写思路和方法。

快乐王子五年级语文教案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快速默读课文并了解大意。

3.能复述王子和燕子“舍生取义”的经历。

4.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通过体会人物心理变化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舍生取义”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

抓住具体语言文字来体会王子的内心世界。

课时安排。

2-3课时。

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诗人、剧作家和童话作家。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古希腊的经典著作,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早在他的童话为世人所知之前,年仅二十四岁,他的诗作就荣获大奖。这对他后来的文学活动有很大影响。他的创作风格的形成则源于童话,1888年5月,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它》出版,立刻轰动一时。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石榴之屋》问世。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

2.作品解读——高贵的同情心就是宝石的象征。

王尔德想告诉我们的是:快乐王子的快乐是建立在帮助穷苦人得到快乐的基础上的,有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燕子被他感动,冬天放弃了飞往温暖的国度而冻死在他脚下。

他想帮助别人,而他又只有这浑身上下的宝贝,他倾其所有去帮助穷人,这种精神就是童话所要赞颂的把.机趣和戏剧性,像孪生般贯穿于他所有的童话中,也是他的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王尔德善于用华丽的笔法和生动的比喻造成机趣的描写风格,而他每一篇童话所贯穿的善良与美丽形象所经历的变迁——心的破裂与死亡,以及其中的对抗和冲突所产生的戏剧性的效果———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王尔德将人性的至美归于至爱,像《快乐王子》个的王子和燕子;《夜莺与玫瑰》中的夜莺。几乎每一个童话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体现了王尔德追求理想艺术的初衷,无愧为这位“为艺术而艺术”之始祖的佳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生词。

二、质疑问难,学习课文。

1.简述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快乐王子为什么流泪?”(快乐王子具有美好的心灵,他同情一切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进而梳理文章层次)。

(饥饿的病孩、不得意的剧作家、孤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课题。请同学读出不同的感情。(快乐悲伤)。

2.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王子流泪的原因,和几次捐献活动,谁能回顾一下?

3.你还有什么疑问,想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再次走入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

4.你对三件事情中的哪件感兴趣,拿出笔圈注,注意抓住具体的语句中来谈。

二、抓住重点词句,汇报所得。

(1)救助写剧本的年轻人:

王子在帮助了女裁缝后,又去帮助了谁?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

抓“唉,我现在没有红宝石了……”,体会王子的善良、无私、伟大。读出感受。

抓“燕子哭了起来,不肯啄他的眼睛……王子再三央求……”,体会燕子内心的伤心、矛盾、不忍。

“再三央求”比上文的“再三求”只多一个“求”,能否互换?体会王子助人的决心。读出感受。

引导学生读描写年轻人的语句。

王子他看到了一幕怎样的情景,才让他下定决心去帮助那位年轻人的?

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位作家,你认为应该是什么?(忍饥挨饿、饥寒交迫、穷困潦倒)。

来,请把你眼中的这位年轻人读出来来,请把王子眼中的这位年轻人读出来。

这苦难的一幕,王子全部看在了眼里,于是他(引读)-----再三央求燕子……。

师:年轻人终于可以写完剧本了,他是多么快乐呀!

王子虽然舍弃了一只眼睛,但是他给年轻人带去了---------(生答)快乐。

这是一个怎样的王子?

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

(2)救助卖火柴的小女孩:

抓“我愿意陪你再过一夜……”体会燕子的变化为王子着想有情有义。

谈体会读出感受。

燕子燕子,我问你,这次你为什么主动愿意陪王子再过一夜呢?读出感受。

王子王子,你可千万不要取下你的另一只眼睛,那样你会变成瞎子的?

所以,王子连声央求燕子说(引读)-----“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抓“王子连声央求……”体会王子舍己助人的品质。

我们一起帮助王子央求燕子吧。

引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鞋,王子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她没有袜,王子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她也没有帽子,王子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她把火柴掉在了沟里,父亲会打她的,王子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这是一个多么可怜无助的小女孩啊!王子------连声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但是,谁想到了?(燕子)。

来,让我们再来把燕子与王子的对话好好地读读!

分角色朗读。

师:燕子取下王子的另一只眼睛,放到小女孩的手掌心里。

她笑着跑回家去,她是多么快乐呀!

王子虽然舍弃了他的另一只眼睛,但是他给年轻人带去了---------(生答)快乐。

这是一个怎样的王子?

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

(3)救助穷人:

读“你现在瞎了,我要永远跟你在一起。”

三、学习课文,提升情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练习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

第一小题:当快乐王子观察到饥饿、孤独、寒冷……一切苦难的景象出现在他眼前时,他流出了悲天怜人的眼泪。

第二题:文章先后写了快乐王子三次捐献活动:饥饿的病孩、不得意的剧作家和孤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先后得到了快乐王子的捐献。

3.推荐王尔德的作品。

《快乐王子》是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整篇童话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借助王子的眼睛展现了人民的苦难生活。他有着一颗悲悯的心,他不忍心看着裁缝的孩子遭受疾病的煎熬;他怜惜有为的年轻人;他担心穷苦孩子的命运„„于是,快乐王子求小燕子,让小燕子帮他把红宝石、两颗蓝宝石眼睛送给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其中王子和燕子“舍身取义”的美好心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执教完这节课,我觉得我这节课的有三大亮点。

1.对人物的取舍。

课文出现了好几个角色:王子、燕子、市长、上帝等等。我在教学中仅取“王子”这一主要人物,舍弃其他。倾全力“一点”上突破。

2.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取舍。

在故事中涉及到的“丑恶”和“穷苦”、“求助”和“帮助”的教学上,我都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方法。表现“丑恶”和“穷苦”的三个场景重点讲一个,其他二个略讲。“求助”和“帮助”的教学重点放在两次献眼睛的语段上,这样做既简化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以点带面,落实语言训练。

如果一一花时间学习、感悟,必然耗时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我选取了两个“点”精讲。一是精讲描述女裁缝的语句,指导学生抓住“瘦”“病”“满”“只有”等关键词感悟女裁缝的穷苦和可怜;二是精讲王子两次“献眼睛”的语段,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动之处,我抓住这两个“点”,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过程中感受王子的真诚和善良。

本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

1、配乐读女裁缝一段,忘记放音乐了。

2、指导朗读不够到位,学生体会不出女裁缝的穷苦和可怜。

3、评价过于单一。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语言修炼,多用语言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学习会更积极。

小学四年级语文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3个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语。

3、请学生自渎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5、指名说,其他学生注意听;

6、师小结并随机板书:

保罗小男孩一辆新车发表自己的'见解。

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本文情节曲折,叙述也很生动;此处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抓住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感悟)。

(1)当小男孩听保罗说自己的新车是哥哥赠送的时候,惊叹地说:“我希望……”

a、小男孩为何惊叹?

b、谁能读出小男孩吃惊的语气来。

c、保罗听了小男孩的半句话,他以为小男孩希望什么呢?

d、可是保罗想错了,小男孩到底希望什么呢?谁来读读?

e、保罗听后吃惊了,这是为什么?

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那段话:要充满爱心。要读的感人。

师根据学生回答,由保罗的难忘,体会他的内心感受,深化本文主题——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学生细读课文。

边读边作标记。

学生自由回答。

说一说从保罗的行动中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

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他们一起过圣诞节的情景。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快乐王子教案

31快乐王子(剧本)。

教案示例。

【内容简介】。

这是一篇根据英国作家、诗人、戏剧家王尔德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剧本。讲的是英俊善良、高贵富有的快乐王子,在传递爱心的小燕子的协助下,用剑柄上的红宝石、两颗蓝宝石眼睛和身上的一片片金箔救助穷人的动人故事。故事赞扬了快乐王子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课文语言准确而优美,故事曲折而感人,人物形象生动而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进行爱的教育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利用剧本语言优美、感情充沛的特点,引导学生读剧本、演话剧,以此来激发学生研读剧本的兴趣。学生在演好话剧的任务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课文,自觉地积累并内化优美规范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演练话剧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雕、柄、迁”等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抓住描写人物语言、行动的词语,读懂课文,理解人物,体会快乐王子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3.分组表演并评议,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感受快乐王子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品质。

【教具准备】。

1.根据课文插图的提示,制作表演用的道具。如:快乐王子的衣服、宝剑、蓝宝石眼罩、小燕子头饰等。2.制作多媒体课件。3.世界地图一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主备案个性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期待。

1.出示课件: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欧洲式的广场及雕塑画面,一幅幅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画面定格在快乐王子的塑像上。

2.导入谈话。

这一幅幅滚动的画面,使我们欣赏到雄伟华丽的欧洲古建筑及流淌着异国风情的广场。看,这尊造型独特、金碧辉煌的雕像是谁?让我们学习第31课,破解谜团,聆听发生在这里的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

3.板书课题,围绕课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二、合作学习,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做到:学会要认的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小组交流。

(1)理解词语:金箔、塑像、流离失所、英俊、寂寞、无忧无虑、信使、破涕为笑、轰然倒地、朱门、基座、乞丐、载歌载舞。

(2)讨论:故事主要写什么?

(3)介绍作者、地名及相关名胜等。

a.简介王尔德、维纳斯。

b.(展开地图)介绍英国、埃及、尼罗河。

c.(看课件)介绍金字塔。

(4)讨论:故事发生在哪里?什么季节?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a.群燕是怎样赞美快乐王子的?那只小燕子为什么要留下来?

b.快乐王子在小燕子的协助下救助了哪些人?为什么要救助他们?是怎样救助的?

3.再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着重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通过重点词语来体会快乐王子善良无私、关爱穷人的高贵品质。)。

(1)“快走吧,小燕子。”“快快动身去埃及。”(反复出现三次,这是王子在自己十分孤独,没有眼睛,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对小燕子一遍遍说的话。从王子对待小燕子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王子关爱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朗读时要读出他急切、诚恳的语调。)。

(2)“虽然……可还是忍不住泪落如雨。请把我剑柄上的宝石,给无助的母亲送去救急。”

(3)“天气太凉行人稀,没人施舍好可怜。送他一颗蓝宝石,安安心心度晚年。”

(4)“这颗宝石送给她,晚上回家好交代。”

(5)“……把身上的金箔一片片全给了穷人。”

(6)“虽然……但……我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这是王子对待穷人的态度,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现给了穷人。让学生思考王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象穷人得到帮助后高兴感激的情景。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王子的善良与无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时要读出王子对穷人的同情、关切之情,同时要表现出王子因无法解救他们而产生的无奈与痛心的感情。)。

(7)“只听一声巨响,王子的心裂成了两半,王子的雕像轰然倒地。”

(这是王子爱至所极的结果。当他知道爱的传递者--小燕子死了,他的心都碎了,自己也随着小燕子一起离开了这个他曾经十分牵挂、眷恋的世界。朗读时要读出悲痛之情及对王子的敬重之心。)。

三、分配角色,研究人物。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一说:快乐王子为什么叫快乐王子?他真的快乐吗?(第二问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如:可以说不快乐,因为他看到贫困人的悲惨生活,心里很难过;也可以说他快乐,因为他无私地帮助了穷人,心里很高兴……)。

3.快乐王子是怎样的人?小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练习。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群燕及燕子甲、乙、丙、丁赞美快乐王子的语言。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开展活动。

二、合作表演,深化理解。

1.穿好服装,进入角色。

2.分组进行排练,学习积累语言。

(1)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2)可以用剧本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根据剧情的需要创设表情、动作,以此感动自己,感染别人。

三、汇报演出,评议优点。

1.评一评:哪组演得好?好在哪里?

2.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等奖项。

四、布置作业。

1.找一个其他童话剧读一读。

2.积累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词语花篮”里。

课后反思:

快乐王子五年级语文教案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快速默读课文并了解大意。

3.能复述王子和燕子“舍生取义”的经历。

4.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通过体会人物心理变化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舍生取义”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

抓住具体语言文字来体会王子的内心世界。

课时安排。

2-3课时。

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诗人、剧作家和童话作家。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古希腊的经典著作,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早在他的童话为世人所知之前,年仅二十四岁,他的诗作就荣获大奖。这对他后来的文学活动有很大影响。他的创作风格的形成则源于童话,1888年5月,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它》出版,立刻轰动一时。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石榴之屋》问世。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

2.作品解读——高贵的同情心就是宝石的象征。

王尔德想告诉我们的是:快乐王子的快乐是建立在帮助穷苦人得到快乐的基础上的,有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燕子被他感动,冬天放弃了飞往温暖的国度而冻死在他脚下。

他想帮助别人,而他又只有这浑身上下的宝贝,他倾其所有去帮助穷人,这种精神就是童话所要赞颂的把.机趣和戏剧性,像孪生般贯穿于他所有的童话中,也是他的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王尔德善于用华丽的笔法和生动的比喻造成机趣的描写风格,而他每一篇童话所贯穿的善良与美丽形象所经历的变迁——心的破裂与死亡,以及其中的对抗和冲突所产生的戏剧性的效果———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王尔德将人性的至美归于至爱,像《快乐王子》个的王子和燕子;《夜莺与玫瑰》中的夜莺。几乎每一个童话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体现了王尔德追求理想艺术的初衷,无愧为这位“为艺术而艺术”之始祖的佳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生词。

二、质疑问难,学习课文。

1.简述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快乐王子为什么流泪?”(快乐王子具有美好的心灵,他同情一切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进而梳理文章层次)。

(饥饿的病孩、不得意的剧作家、孤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课题。请同学读出不同的感情。(快乐悲伤)。

2.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王子流泪的原因,和几次捐献活动,谁能回顾一下?

3.你还有什么疑问,想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再次走入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

4.你对三件事情中的哪件感兴趣,拿出笔圈注,注意抓住具体的语句中来谈。

二、抓住重点词句,汇报所得。

(1)救助写剧本的年轻人:

王子在帮助了女裁缝后,又去帮助了谁?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

抓“唉,我现在没有红宝石了……”,体会王子的善良、无私、伟大。读出感受。

抓“燕子哭了起来,不肯啄他的眼睛……王子再三央求……”,体会燕子内心的伤心、矛盾、不忍。

“再三央求”比上文的“再三求”只多一个“求”,能否互换?体会王子助人的决心。读出感受。

引导学生读描写年轻人的语句。

王子他看到了一幕怎样的情景,才让他下定决心去帮助那位年轻人的?

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位作家,你认为应该是什么?(忍饥挨饿、饥寒交迫、穷困潦倒)。

来,请把你眼中的这位年轻人读出来来,请把王子眼中的这位年轻人读出来。

这苦难的一幕,王子全部看在了眼里,于是他(引读)-----再三央求燕子……。

师:年轻人终于可以写完剧本了,他是多么快乐呀!

王子虽然舍弃了一只眼睛,但是他给年轻人带去了---------(生答)快乐。

这是一个怎样的王子?

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

(2)救助卖火柴的小女孩:

抓“我愿意陪你再过一夜……”体会燕子的变化为王子着想有情有义。

谈体会读出感受。

燕子燕子,我问你,这次你为什么主动愿意陪王子再过一夜呢?读出感受。

王子王子,你可千万不要取下你的另一只眼睛,那样你会变成瞎子的?

所以,王子连声央求燕子说(引读)-----“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抓“王子连声央求……”体会王子舍己助人的品质。

我们一起帮助王子央求燕子吧。

引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鞋,王子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她没有袜,王子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她也没有帽子,王子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她把火柴掉在了沟里,父亲会打她的,王子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这是一个多么可怜无助的小女孩啊!王子------连声央求燕子说“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

但是,谁想到了?(燕子)。

来,让我们再来把燕子与王子的对话好好地读读!

分角色朗读。

师:燕子取下王子的另一只眼睛,放到小女孩的手掌心里。

她笑着跑回家去,她是多么快乐呀!

王子虽然舍弃了他的另一只眼睛,但是他给年轻人带去了---------(生答)快乐。

这是一个怎样的王子?

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

(3)救助穷人:

读“你现在瞎了,我要永远跟你在一起。”

三、学习课文,提升情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练习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

第一小题:当快乐王子观察到饥饿、孤独、寒冷……一切苦难的景象出现在他眼前时,他流出了悲天怜人的眼泪。

第二题:文章先后写了快乐王子三次捐献活动:饥饿的病孩、不得意的剧作家和孤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先后得到了快乐王子的捐献。

3.推荐王尔德的作品。

快乐王子五年级语文教案

1.学会11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通过揣摩人物的神态、心理,感悟“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体会“快乐”的真谛。

二、基础知识。

区别字。

贴()坊()剑()。

帖()防()箭()。

多音字:坊。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得意之作,也是近百年来世界公认的优秀童话之一。文中的王子和燕子,一个原本快乐、高贵,令人羡慕,一个原本自由自在、快乐高飞;可他们都因帮助别人而牺牲了自己。在作家营造的浓浓悲情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极善”,领悟到了一种“大乐”。文章语言平实,讲述性强,字里行间蕴涵着一种荡气回肠的美,激发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的神态,心理,感悟“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体会“快乐”的真谛。

3.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燕子入手突显王子品质的写作方法。

4.教学突破点:

以疑促思,把握情感主线组织教学。

四、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我们的记忆里,有美丽的白雪公主,有可怜的灰姑娘,还有丑小鸭和拇指姑娘,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故事里,认识一位善良的王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回答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理清故事情节。

4.同桌交流。

5.反馈归纳。

三、学习课文1-4段。

1.自由朗读1-4段:快乐王子给你什么印象?

2.反馈信息,让学生说出快乐王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指名读第1段并指导学生评读。

4.出示快乐王子的图像,并请学生配乐朗读第1段。

5.快乐王子如此漂亮,他的心情一定非常快乐,对吗?

6.请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顺势指导朗读2-3段,要读出王子的悲伤和小燕子的怜悯之情。

四、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了解课文王子的三次救助,体会快乐王子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次课,我们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快乐王子,他(生接:满身金片,有一对蓝宝石眼睛,还有一颗红宝石嵌在剑柄上,灿烂发光),是呀,多么美丽的王子呀,可是,当他看到城市的丑恶与穷苦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于是,他和他的朋友小燕子一起帮助了很多的穷人,大家想知道后边的故事吗?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快乐王子吧。

(二)精读课文5-19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9自然段,看看王子帮助了哪些穷人,又是怎样帮助的?把你感动的地方作上批注。

2.反馈默读情况,学生说感受。

3.反馈第一次:救助女裁缝。

(1)出示句子“王子说……凉水。”

(2)揣摩人物神态,心理,感受她们的穷困。

(3)读出自己的感受。

(4)理解“再三求他”,训练说话:你是王子,你怎样求?

(5)理解“奇怪,天这么冷,我却觉得很暖和。”

(6)你想对王子和燕子说什么?

4.反馈第二次:救助写剧本的年轻人。

(1)出示句子:“……可他太冷……他又饿得……”

(2)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自己的体会。

(3)体会燕子矛盾的心情和王子的决心。

(4)读出自己的感受。

(5)你想对王子和燕子说什么?

5.指名复述三次救助。

6.回归整体,完成填空。

(三)课后作业。

1.把“快乐王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阅读童话故事《自私的巨人》。

五、板书设计。

付出所有收获快乐。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王尔德是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他生于都柏林,毕业于牛津大学。虽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称,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册。在王尔德的墓碑上,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的确,他是当之无愧的戏剧家。在他事业的顶峰,代表的是他的几部大戏,如《温德摩尔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等,都是一时绝唱。说到“才子”,早在王尔德为世人所知之前,年仅二十四岁,他的诗作就荣获大奖;在他短短的创作生涯中(享年四十六岁),行文演论,无处不是智趣横生。然而他事业的起飞,风格的形成,可以说都源于童话,也正是他的第一部童话集问世之后,人们才真正将他视为有影响的作家。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影响颇广。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正确读写“白茫茫、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以及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机智的前提是博览群书、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体会诗的“绝妙”。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晓岚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学生背古诗,初步了解七言绝句的基本知识。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初步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一、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去近距离接触这位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清代才子。一起读读课题。就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读好多音字,读通长句子。

出示句子: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课题和课文预习)

三、学习3自然段,感受皇帝的故意为难

生自由读3自然段。

1、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诗的?

读第三自然段,抓住“当场、故意为难、必须”体会皇帝的刁难。

“故意为难”,说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呀?在皇帝的眼里,纪晓岚能诗能文,如果当场做不出来,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轻则让人耻笑,重则人头落地。)

2、如果是你,当场要完成这样难的任务,会有什么反应?而纪晓岚呢?

引导学生从“望着、来来回回、几步”体会纪晓岚用时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思敏捷。从“悠然、吟唱”体会纪晓岚的自信从容、厚实的文学功底。

指导朗读,读出“悠然、自信”

师过渡:这首诗符合皇帝的要求吗?皇帝怎么评价?

四、学习4、5自然段,初步感受诗的“绝妙”

自由读4、5自然段。

1、皇帝觉得纪晓岚的诗吟得怎样?

“绝妙”“不但……而且……”(板书:诗歌绝)(体会绝妙之一:符合七言绝句和10个“一”的要求)

2、第五自然段中连续用了4个“好”和四个感叹号,皇帝为什么说这话?

五、学习1、2自然段,感受诗的意境

生自由读文章1、2自然段。

1、读过一、二自然段,你脑海中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红红的落日、一道道波浪、白茫茫的芦花、归巢的水鸭、沉静的大地”感受到“秋江美”。

从“目不转睛、静静地、一动不动”体会钓者的专注(心静——人静——江面静,老渔翁完全进入忘我的境界,静静地等待着),从“用力拉”感受老渔翁的钓技高超,从“拍、笑、”感受老渔翁的快乐、兴奋与激动(随着鱼漂的晃动,鱼儿上钩,刹那间水响鱼跃、鸟飞花扬,沉静被打破,也吸引了散步行人的目光)。

引导学生从老渔翁的“获鱼之乐”逐步体会他的“独钓之乐”。

老渔翁独占了一江秋,老渔翁又给秋江带来什么?(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时,自己又何曾不是江边行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呢?)

板书:秋江美 独钓乐

2、这段用201个字写出了秋江美、钓者乐,再读古诗,古诗只有28个字,从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觉?(绝妙之二:字字珠玑)

好好读读古诗,你还觉得诗好在哪?

教师引导:“一条鲤鱼一上钩”,对比“一人独钓一江秋“的绝妙。(绝妙之三:突出了钓者之乐。)

“一人独占一江秋”,秋景如何?给人无尽的遐思。(绝妙之四:写出秋江美,意境深)

再来读读皇帝的评价。皇帝仅仅是评价他的诗好吗?

板书:才子智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吟唱《秋江独钓图》。

六、回归整体,熏陶情感

1、总结,课文从景入手,由景到人,以事写人,突出了纪晓岚的机智镇定,才思敏捷。

2、他的机智来自于哪里?通过课外资料补充,体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于博览群书、勤写多思,善于观察。

七、课外拓展

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讲给父母或亲朋好友听听。

板书:

22 纪晓岚吟诗

秋江美 诗歌绝 :合要求 才子智

独钓趣 用字妙

意境深

快乐王子五年级语文教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了解快乐王子在小燕子的帮助下,牺牲自己帮助穷人的故事,感受快乐王子无私的爱心和小燕子心地的善良。

[学习课文]。

《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含意深刻。文中对真、善、美的孜孜追求为人所乐道。快乐王子原是快乐的,一直到他被塑成雕像,站上了城市的高处,他用明亮的蓝宝石做成的双眼看见了“城市的一切丑恶和穷苦”。快乐王子为了帮助那些身处困苦的人们,先是奉上了自己剑柄上那颗闪光的红宝石,而后又献出了自己眼睛里的那对美丽的蓝宝石,最后,他将自己浑身上下的黄金叶片也一一送完了。一只无牵无挂、过路歇脚的小燕子,偶然地栖息在了快乐王子的脚下,王子悲悯的泪水滴在了燕子的心里。于是,有着一颗善良心灵的小燕子为了替快乐王子实现愿望而改变了行程计划,最终下定决心与这位正在变得灰暗无光并且一无所有的王子做伴。尽管燕子的心装满了对埃及的向往,但他还是留下来陪伴快乐王子,做了王子最忠实的信使,就这样,秋去冬来,小小的燕子终于还是无法抵抗无情的严寒,他跌落在王子的脚下,死了,与此同时,快乐王子的用铅做成的心也破碎了……故事给我们讲述了这样几个情节:小燕子受快乐王子之托为女裁缝送去一枚红宝石,还用双翅替裁缝生病的女儿扇风;给穷困的学生送去一颗蓝宝石,好让他换钱来买食物、木柴;为了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王子又把另一颗蓝宝石取下送给她,并把身上的金叶子都送给了穷苦的人们。

故事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歌颂善良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体现了作者对受欺侮的弱者的同情。在淡淡的悲哀中我们能够看到小王子的善良、真诚、单纯。

这是一篇选读文章,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重视学生的感受,遇到生僻或不理解的词语,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解决问题。在读、悟的过程中,可以作适当的批注。

[词句积累]。

可以让学生将一些自己感兴趣或备受感动的词句,添加在自己的词语库中。

[教学设计]。

(课前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回顾以前的`阅读欣赏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揭示《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篇充满辛酸的童话。

学生简单介绍自己认识到的快乐王子。

二、自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把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加注拼音,重点读一读,然后再尝试着读通课文。(教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读书。)。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力争自己解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来解决问题。如还有疑问,做出标记,待解决。

三、了解内容,复述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名读文。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3.让学生反复读课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并交流自己读书后所了解的内容。

3.练习复述。

四、阅读、欣赏、积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把自己认为印象深刻的句段,勾一勾,画一画,可以做出批注。也可以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默读,做批注、勾画或摘抄。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课文内容。

学生复述课文。

二、感悟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你是怎样看待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读边议,相互交流。

例:1.为快乐王子的无私爱心,小燕子的善良友爱所感动。

2.为小燕子的死去而悲伤,快乐王子那颗破裂成两半的铅心让我们每一个人更是心痛不已。

……。

三、课本剧表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带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尝试着表演课本剧。

学生分组表演。

四、师生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要点:

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写字板、阅读欣赏。

教学程序:

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一字多音。

1.学生读一读各组词,注意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

2.查找工具书,了解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积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读一读与“勇气与正义”有关的成语。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

三、写字板。

1.学生发现写字板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写的时候应该重点留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四、阅读欣赏:《儿童和平条约》。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难字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4.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5.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关注世界儿童)。

学习程序:

一、提前布置。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反映世界儿童生活和命运的文字、视听资料。

二、主题班会或出板报。

1.分组推选口头或书面汇报的学生,完成任务。

2.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质疑,展开互动。

三、活动小结,布置习作。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习作写信)。

学习程序:

一、明确习作要求:

1.回顾活动过程。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把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困难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讲评习作)。

学习程序:

一、引导学生自评。

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

同桌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交换习作,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

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2.教师以两三篇不同程度的习作做范本,引导学生共同点评,教师作引导讲评。

小学四年级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第一课时。

读题目,读准字音。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读生字词,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4、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看车时、坐车出去时。)根据提示给文章划分段落。

1、抄写词语。

2、练读课文。

1、师:这一课继续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课题课前板书)。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当保罗听到小男孩说:“……天哪!我希望……”时是怎么想的?(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引导学生领会原句中隐含着的意思:像你哥哥那样为弟弟买一辆新车。相机指导朗读)。

4、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也十分吃惊。(读有关的句子)为什么很惊讶?(保罗很惊讶,非常佩服他的志气。)。

相机理解词语“不由自主”,这是保罗对小男孩由敬而生爱,所以想到了要带他坐车出去玩玩。

5、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

1、读后回答,并找出小男孩说的那一段话,指名读。

思考: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要把快乐给予弟弟。

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

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

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

想象保罗和兄弟俩度过了一个怎样难忘的夜晚,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题目可取《难忘的夜晚》。

小学四年级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坐车、停车承诺。

保罗的哥哥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

保罗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5、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6、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读11个生字,朗读课文,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及原因,培养朗读能力,感受大象的可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及原因。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及原因。

查阅资料:

大象。

教学课时数:

1

教学要求:

认读11个生字,朗读课文,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及原因,感受大象的可爱。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学习16课。板书:大象醉酒。

2、简介对大象的了解。

1、自由读课文,努力读正确,看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

2、介绍给大家: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

3、学生交流。

4、听老师范读:思考课文写了大象的什么事?你觉得怎样?

5、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学生自由读课文,努力达到正确流利。

7、检查学生读书。

8、小组练习读书。

1、思考课文每段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段?

2、大象醉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觉得怎样?原因是什么?

3、学生交流,师指导。

1、练习读熟课文。

2、摘抄好词佳句。

3、查阅其他动物的资料。

板书设计:

摇摇晃晃。

连根拔起。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小黑板生字新词的卡片

一、谈话导入

1.(板书:塘)你们知道“塘”是什么意思吗?

2.(板书:荷)加上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3.(板书:野)一个“野”字又传递给你什么信息?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野荷塘》,看看作者描写的和饿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二、初读感知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预习情况。

3.学习生字、词。

4.区别形近字,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三段的段意,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

参观野荷塘之前的所见所闻。

白天见到的野荷塘的美丽景色。

野荷塘夜晚的美丽景色。

2.小组交流,划分段落。

3.自由练读。注意标点的使用。

4.指名读文。

四、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野荷塘

塞北 心驰神往 晶莹剔透 心血来潮

嬉戏 气喘吁吁 沁人心脾 拍手称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野荷塘的美,体会文章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散文的景和情。

3.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新词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齐读课题

二、分角色朗读,再现参观前的对话

1.指名读,回忆课文内容。

2.默读1—6自然段,看看写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

三、抓住重点句子,了解野荷塘的美

1.作者几次去荷塘?两次看到的景物一样吗?为什么?

2.默读找一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出了白天荷塘的美丽景色。

3.自渎第七自然段,把你认为写的最美好的句子画出来,结合重点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指导朗读,再现荷塘的美

1.边谈理解,边指导朗读。

2.根据提示试背。

3.读最后一段,体会,说说自己的理解。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1.写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野荷塘

水珠 荷叶 野荷花

晶莹剔透 大大小小 粉红色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灵活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灵活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水乡》。

谁愿意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水乡哪些特有的景色?(学生汇报)

水乡有这么多我们生活在内陆的孩子所不知道的奇特景物,要是你到了水乡游玩,眼睛一定会看不过来的,所以作者说——“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学生齐读)

二、感悟课文

这么多的景色,你最想看的是哪一处呢?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到四十一页,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水乡景色,画下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用笔在书上做好批注。

(学生读——找——画)

你们一定很想把自己心仪的水乡景色和同学分享吧?老师给你这个机会,现在就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画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1、细雨像蚕丝那么柔和,飘在脸上凉沁沁的,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指名读三人)

2、窗口开得很别致,形状像一把张开的折扇;外面的景致嵌在窗框里,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扇面。船在前进,画面在移动,有趣的是烟雨迷蒙,使不断变化的景色若隐若现,似真似幻。(指名读——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3、绿色的堤岸:垂柳、水杉、刺槐、白杨、桑园、竹林;彩色的田野:金黄的菜花,翠绿的麦苗,彩霞般地紫云英,奔跑的拖拉机。(指名读一人——指导想象读——指名读两人——想读的一起读)

4、一座石拱桥,半圆的桥洞倒映在水中,合成一轮圆月。一条罱泥船从圆月里穿出来。一个戴斗笠穿蓑衣的老牛倌儿,正牵着两条水牛在桥上经过。(指名读一人——教师范读——自由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配乐读)

5、那拖轮拖着一条、两条、三条……一共十八条驳船,在烟雨迷蒙中,像一条穿云破雾的长龙。

三、总结品评

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争先恐后的跃入作者的眼帘,作者怎能不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只有在水乡才能见到的别致风景伴着细雨点点落落到了作者的胸怀,作者不由得发出赞美——“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作者乘船一路顺流而下,陶醉在沿途的江南风景里,作者怎能不如痴如醉的赞誉——“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那么学习了这篇课文,此时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呢?

(相机补充完板书)

板书设计:

水乡

细雨柔和润江南

窗口别致嵌画卷

田野村落情悠然

拱桥如月渡风情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xx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代表作品:《家》《春》《秋》《雾》《雨》《电》《憩园》《第四病室》《随想录》等。

荣誉奖项

1982年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4年5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笔会大会。

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

1990年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3年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

1998年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20xx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投影

三课时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不避仇

内举祁午 不避亲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 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 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 晋国 悼公 祁午 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 召 慎重

其它:中军尉 兴亡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 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 郑重 举荐 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 尉 慎

上下结构:晋 荐 召

半包围结构:选 适 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

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1、 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兴亡

合适 召 慎重 解狐

2、 读通重点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听写下列词语:兴亡 慎重 举荐 当此重任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内举祁午

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宽阔 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1、朗读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 ) 荐( ) 伐( ) 悼( )

晋( ) 存( ) 代( ) 掉(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3、 归纳段落大意,按课文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1、朗读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1、理清顺序:

因病辞职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2、学生试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1、齐读课文。

2、说说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

1、 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慎重 才能 重任

2、 照样子写词语。

代替(“代”与“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与“危”意思相反):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课件蟋蟀实物收集蟋蟀的有关图片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五、总结布置作业:

听写划记的生字新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并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1、把课文读正确,了解读课文时还不太理解的词语。

3、了解巴金先生的生平,他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学习哪篇课文?

2.谁能把课题写出来?(指名写,写时强调该字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写得怎样?(简单评价)。

3、理解课题:“繁”是什么意思?(多)繁星呢?(许多的星星、数不清的星)。

4、简介背景:课文是谁写的?1927年的中国还很落后,一群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相约去海外求学,其中就有巴金先生,在乘船去法国巴黎的旅途中,他写下了许多游记,《繁星》就是其中一篇。

1、导读:文中写了巴金先生几次看星,分别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预习中你是不是把这些内容都找出来了?请同学们来交流你们的预习成果。

2、指名学生说。

3、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这篇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还有别的分法吗?(提示:这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写在旅游的途中,今天我到哪儿了,看到什么玩了些什么?但这篇游记有些不太一样,谁看出来了?前两次并不是在他这次旅游途过过程中的事,而是--回忆。所以这篇文章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写回忆,一部分写现在)。

1、直奔重点段,了解作者的感受:这三段中,大家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在海上,是怎样的情景勾起了巴金先生对以往看星的回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段,一边读一边划,用横线划出巴金看到的星是什么样子的,用括号圈出他看到这样的星心中的感受是什么?并把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标上小黑点,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按提示自学第三自然段。

3、集体交流反馈: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1)这段话由几句话组成,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句中的星是怎样的?指名读每一句,概括一下,第一句中的星是怎样的星?(理解“半明半昧”板书昧,问:昧是什么意思?半明半昧呢?这半明半昧的星是怎样装点在天空中的?理解“悬”)。

(2)再来看第二句,指名读,概括一下,这句中的星又是怎样的?(理解“摇摇欲坠”板书,问:坠是什么意思?欲是什么意思?整个词的意思就是--摇摇晃晃地快要掉下来)。

(3)第三句,指名读,概括讲这时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像是萤火虫在我周围飞舞,出示:飞舞)。

(4)指板书,联系“悬-摇摇欲坠-飞舞”你们看,星星在作者眼里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近,提问:星星为什么会跑到他的身边来飞舞?作者觉得星星像是萤火虫一样在身边飞舞,觉得和星星在一起,是星星从天上飞下来了,来到他身边,还是作者飞上天去了,来到群星中间?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星空里了,已经陶醉于星空之中了,他的身体上去了吗?不,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上去了,他随着他的情感,随着他的想象来到了群星之间,陶醉其中,来,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读哪一句就要想象哪一句的内容,脑子中要出现与作者描写相同的情景。指两名学生读,齐读。

(1)指名回答。(出示相关段落)。

(2)提问:这段话写出了作者的几点感受?指名回答。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体会柔和、静寂、梦幻的不同感觉,指导朗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了他总的感受的?(触觉、听觉、幻觉)他把这几种感觉排列在一块儿写,突出表达了他此时内心总的感受,这样排在一起的写法,能给人带来丰富的内心体验,我们也来像这样写一写)仿写句子。(1我校的学生是……的,……的,……的。2上海这座城市是……的,……的,……的。)。

5.与前两次比较看到的星星有何不同。

(1)这是作者如今在海上的舱面上所看到的星以及他看到星时内心的感受,那么他之前在家乡和在南京看到的星是什么样子,内心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作者看到的星星的样子,用括号圈出看到这样的星时内心的感受,把关键的词语标上小黑点。

(2)交流反馈:以前在家乡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子?(密密麻麻)三年前在南京呢?(星群密布)它们有区别吗?(密密麻麻是满天的星星,看起来没有秩序,星群密布虽然还是满天的星星,没有改变,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已经把它们看成一群一群,一组一组的呢?为什么他会组合这些星星了?看书回答。

(3)他认识了许多星星,再看看星星就不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了,看,这几颗星组成了(师画北斗七星)……现在,他能把星星组合起来了,这时候就是他说的……星群密布。

(4)那么,前两次看到“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的星空时,他分别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名学生回答。(一是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一是仿佛在和朋友谈话。)相机出示三次的感受,这三次感受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一样的吗?(提示: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看到同一景物时,他的感受会是一样的吗?)。

(5)学生自主感悟后,与周围的学生交流交流。

(6)集体交流反馈。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一一展开的,这三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看到的星,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请你根据这线索,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指两名学生归纳)。

请你也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去观察星空,让星星和你作伴,让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把自己的观察所得,把自己的奇妙想象写下来。

板书设计:

32、(爱)繁星。

从前家乡庭院密密麻麻母亲。

三年前南京菜园星群密布朋友。

如今海上舱面半明半昧朋友“母亲”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4、课件出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5、简介贾岛

6、揭题: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二、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课件出示要求:

三、检查自读效果。

1、学生展示导学案第三题。

2、认读生字词或新词(出示课件):

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出示课件)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见课件8)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2、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4、理解重点句:(出示课件)

5、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6、小结,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并交流。

2、重点理解“妥帖”

3、比较分析:(出示课件,学生交流)

4、小结,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2、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3、小结,板书:__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3、出示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4、小结,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学生自学第八自然段:理解什么叫“推敲”。

三、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四、板书设计: 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__——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看谁讲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略)。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三、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四、作业。

1、造句。

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介绍山歌和特点。

3、创编歌词和扮演。

1、过对温州民歌《对鸟》的学唱。感受温州乡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同学对地方音乐的喜爱。

2、分析比较山歌的风格特点,并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歌曲欢乐,爽朗的情绪。

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豪放,节奏自由的特点。

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和创编歌词。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别大,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保守和生产方式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音乐风格,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和艺术表示手法的迥异。温州民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山区,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音条件,充沛发挥其演唱才干和演唱风格。

录音机幻灯片大歌纸道具(在教室旁边用椅子和桌子搭成两座山)。

1、同学随温州民歌《叮叮铛》的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呢?(温州民歌《叮叮铛》)对,很多同学都熟悉它并会演唱这首歌。我请一位同学来唱唱。那谁还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乡土音乐呢?(………)哦,原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温州非常有名的山歌《对鸟》(出示大歌纸)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它是用温州什么地方的方言来唱的。(乐清)那这首歌中那些歌词跟温州话不同。

2、出示歌纸,让同学自身试着去念一念。

“介姆”“过”“打”“胭脂”“唇”这几个字与温州话区别比较大。

a:介姆:乐清方言,什么的意思。

b:天主鸟又名鸡鸟。

c:长尾巴丁:嘴似鹦鹉,尾长似凤凰。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自身的试念来趋动同学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为学好歌词做好准备。

3、学唱这首歌。

a师无伴奏范唱。

b师对同学进行口头传唱。唱好下滑音(铜绿鸽夹嘴这几个字)。

c同学学会后由第一排对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传唱。

设计意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同学不一定要会唱曲谱这一要求。教师对同学的口头传唱以和同学排与排之间的传唱,充沛体现出民歌口头传唱的这一特点,而教师的范唱吸引了同学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介绍山歌和特点并与劳动号子的区别。

a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歌之一劳动号子的节奏,演唱形式,曲调的特点(出示幻灯)。

劳动号子。

节奏:固定。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曲调:粗犷有力。

b师:通过今天学唱的山歌《对鸟》,你认为山歌是怎样的?它与劳动号子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听《对鸟》和《打夯歌》(出示幻灯片)。

劳动号子山歌。

节奏固定自由。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对唱。

曲调粗犷有力高亢嘹亮悠长。

5、齐唱《对鸟》。

师:我们知道山歌应用高亢,嘹亮,豪放的声音来唱,那么让我们再来齐唱《对鸟》,唱出山歌的特点。(同学无伴奏唱,有教师来指挥)。

设计意图:加深印象,起到巩固的作用。

6、创编歌词与扮演唱。

师:我们知道民歌在歌词上有不时创新的过程,那么老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也来即兴创作歌词怎样。

a小组讨论,要求在小组中先试唱。

b每组有由两名同学来扮演,先问后答的形式。

c汇报时,先演唱,再问同学“你们听出他们那些地方体现出山歌的特点。”

d同学们你们在山上边劳动边唱歌过吗?我请两位同学登上这两座山进行劳动,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对鸟》和你们创编的歌词,一起来体验山野劳动的愉快心情(先扮演《对鸟》,再扮演自身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同学的发明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激发同学的兴趣活跃气氛。同时对山歌特点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运用。

同学们,通过今天《对鸟》的学唱和扮演,我们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点和与劳动号子的区别,还学会了几句乐清话,以后老师还会带着你们去熟悉更多的温州乡土音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两课时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第一课时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2、 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 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 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 引导分段。

(2) 交流。

(3) 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 分段读通课文。

1、 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 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 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 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 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齐读后一句。

3、 齐读第一段。

4、 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 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 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 交流自学情况。

3、 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 钢笔描红。

六、 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 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 )悄( )社( )梁( )渡( )

末( )稍( )杜( )粱( )度( )

第二课时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略)

六、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教学反思:

第二组

教学内容本组有四篇课文、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三大版块。

本组4篇课文,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两篇精读和两篇略读。 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

教学目标1.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 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3. 本组课文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诚信故事的,语文园地中

口语交际,要求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强调学习的迁移,读与说的结合。

4、另外,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良好品质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教学措施:按本单元教学搜集像片、课文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具体解读-----读练综合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