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致富星事迹材料(热门23篇)

时间:2023-12-13 10:49:41 作者:JQ文豪

事迹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于展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至关重要。这些事迹材料范文是我精心挑选的,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借鉴经验。

致富家庭事迹材料致富家庭事迹材料

小课堂针对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接管的普遍现象提供相应服务,专门负责下午放学接孩子,并指导他们做作业,温习功课,等待孩子父母下班回来后接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此项目投资不大,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房,准备一些课桌椅即可。

家庭创业致富项目:低幼儿童小时托管中心。

该合25-55岁年龄段,学历层次高中以上的女性。初期投入仅需3万元左右,用于租50-80平方的沿街住房并简单装修,添置儿童玩具,儿童读物,小桌椅等。另需聘请1名幼教专业人员,负责实施儿童游戏,观察儿童行为,向家长提供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辟日托,全托等业务。项目投资少,风险小,回报稳定,年回报率能超过30%。

家庭创业致富项目:“绿色餐桌”佳肴配送中心。

中心可分为城市部,农村部,由城乡妇女协同运作。农村部负责种植,养殖,清洗,包装时令,反季节,绿色无公害蔬菜,鸡,鸭,鱼以及特种禽,畜;城市部负责接收定单,送货上门,以及为需要的家庭提供烹饪,清洗碗筷等服务。家庭创业有哪些项目?该项目充分整合城乡妇女两大资源,投资较少,风险性小,市场前景广阔,适合发展中的中小城市女性创业。

致富家庭事迹材料致富家庭事迹材料

成人玩具吧可以为顾客提供各类成人玩具,如:立体四子棋、单身贵族、收割机、华容道、德国迷题、笼中取宝、伤脑筋十二块、狐狸与鹅、九人毛利舞、孔明锁、似水流年、抽木棒、吓一跳、勇敢者的游戏、平面迷宫、伦敦塔之迷、搬家等上百种成人智力玩具,可令顾客一玩爱不释手、留连忘返。

成人玩具吧的经济效益分析。平均每天可售出成人玩具3件,每件可获利润20元,则日营业额为60元;按每天仅有15位顾客来店玩成人玩具,每位收费20元,则日可获利300元,两项合计日营业额为360元,月收益12000元,年毛利为15000元。除去年店面租金,年员工工资总额,水、电费,年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年可获纯利12000元,月平均收益10000元以上,投资回收期为3个月左右。

带头致富事迹材料

20xx年前是**村村委会主任,20xx年春夏之交**村与**村合并为**村,合并后全村人口2800人,耕地面积5700亩,在支部换届选举中被选举为新合并村支部书记。合并前两村的经济情况差距较大,特别是作为小型村村干部领导一个新的大村,对他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

上任伊始,他着手制定了针对两委干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村务政务公开制度,两委民主议事制度,并且带领遵守执行,加快了该村农民主化进程,向群众展示了一个清正廉洁的两委班子形象,为两委各项工作打下群众基础。

二、加强支部党建进程,党委支部各项建设。

法规的培训,使全村党性近一步加强,使党员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职权充分发挥,把支部建设真正落在了实处。

带头与生活有困难的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43名党员在帮扶结对子活动中发挥余热,在群众中树立了党的光辉形象。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平衡村民贫富差距。

合并前两个村经济上各有特色,原许家村的棚菜生产为主导产业,原**村以养殖业为致富项目,两村都以水田为大田种植业支柱。20xx年开始,带领群众在全村新建千头仔猪繁育场2个,半自动鸡舍3栋,年平均肉产量2万斤,蛋产量1万斤,鸡产量5000斤。

全村新打电井24眼,新发展水稻田400亩,生姜种植200亩,全年裸地菜产量突破10000斤。20xx年全村新建大棚47座,近70亩,全村蔬菜产量8万斤以上。

全村充分发挥运输业强劲势头,继续占领绥中运输业市场份额,目前全村有大货车105辆。

广泛开展劳务输出和剩余劳力就业的引导和安置,逐步清除村屯经济不平衡现象,减轻人民群众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压力。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质量。

在集体经济好转后,带领两委成员修建了标准化支部,对村屯路面进行整修,全村村通油路达3公里,有线电视覆盖率达70%以上,全村电话普及率达85%,30%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有定点诊所2个,小学一所,80㎡以上标准化超市2个。

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村是六股河干渠最早受益村,全村水田达900余亩,自20xx年干渠用水不足,一边多方筹措资金,一边到上级水利部门争取援助水泵、管带等设备,同时带领群众打井耕田,使全村水田及时插秧耕种,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广泛的认可。

20xx年,**村历史遗留的机动地承包到期和一些历史原因造成承包户和广大群众的矛盾一触即发。配合镇政府干部逐户做工作,调节各个矛盾,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终双方和解,避免了群访事件的发生和矛盾的扩大与激化。

几年来,清正廉洁,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他把一个面貌相对落后的村逐步打造成**镇中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人民生活相对富裕,社会相对稳定的村,他舍己为人,努力工作。为我镇农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致富家庭事迹材料致富家庭事迹材料

宁海县城关镇桥头胡管理区金牛山村村民陈茂良怎么也没想到,村边那些曾让祖辈们辛勤耕耘了几十个春秋而只能自给自足的土地,经他的拼搏变成了一个聚宝盆。大棚草莓与水稻轮作创出“一亩田超万斤粮超万元钱”的模式,受惠的村民和他一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1995年,以传统种植模式经营着1.2亩耕地的陈茂良已感到了经济的压力,一年收入只能维持一家3口的温饱。天生一股闯劲的他并不想拘泥于现状,在改革春风吹拂和农办人员的帮助下,立即去奉化尚田、山东等地取经。到实地一看,看到他们那儿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过着小康生活,此时他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

一回到家,他便筹划着在自己的承包田上建大棚,为了降低成本,他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木桩、毛竹资源。近十几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建成了5只占地2.5亩的大棚,当年便种植了草莓,由于当时我县市场上草莓还很少见,因而十分畅销。最好的草莓8只就卖了18元钱。收后一结算,平均每亩受入可达1.2万元。他尝到了甜头,此刻在他的心中盘算着如何扩大种植规模。,他用每亩500斤粮食的租金从别人手里租来耕田,面积扩大到7.5亩。为了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他积极参加管理区举办的各类农函大的学习,并和县农业局开展二氧化碳施肥试验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只有35户农户、95亩耕地的金牛山村,全村现已种植草莓75亩,种植大棚草莓已日益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仅这一项就为每户增加收入万余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xx在20xx至20xx年期间连续两届担任xx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其丈夫也在20xx年―20xx年间担任xx镇两届政协委员。在此期间,夫妻俩认真收集民意,通过整理和思考,就怎样发展当地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可,并争取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贡献。20xx年9月,在镇妇联的倡议下,xx带头成立了该镇首个女性协会“xx镇种养殖女能手协会”,通过打造女性组织团体阵地,搭建交流平台,举办一些技术培训班等,促进了本地种养女能手和养殖户们的沟通交流和技术共享,推动本地农民妇女增收致富。

贫困户致富事迹材料

“要买什么裤子去到姜xx店里看一看。”每当听到这些话时,姜xx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同时,也有些酸楚——姜xx经历了不平常的创业历程,走到今天可不易啊!姜xx创办玩具厂有十多年,手头也有了一些积蓄,安安稳稳过后半生日子,毫不夸大的说是悠哉悠哉的,可她是镇妇女创业的佼佼者,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于是和家人商议到县城开裤店,通过多次与她爱人沟通,最终家人选择支持。说是容易,做起来难,这终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姜xx要做的工作很多:

1.市场调查。姜xx觉得要开好多大价位的裤店,就要了解普通老百姓需求什么价位的裤子,客户群能有多少,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查,大体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确定了“驰蒙”裤业。

2.了解市场价与进价。商品价格对于开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将市场价与进价进行对比找利润,为了解市场价,姜xx实际考察了很多地方,当然,在进行调查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但姜xx都一一克服了。了解进货价是为了算出每件裤子的利润,这是很关键的,姜xx了解到,如果你去问价,一般是问不出最低价的,只有进行不同的考察对比,才能总结出真正的价格,所以为了能得出最终价格,姜xx又跑了很多地方,经过一个多月的“四处问价”,终于把价格基本定下来。

3.计算利润。商人最注重的就是利润了,但是利润不只是卖价减去成本这么简单,毕竟要租店面,还要置办货架等一系列东西,姜xx白天就在县城找店铺问价格,晚上在网上找货架等需要的东西,最后算出了这些价格,再以后就可以算出利润了。

4.找进货渠道。找一个好的进货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提高利润,当然好的.进货渠道是最难找的,姜xx开始四处寻找进货渠道,但是,事情往往都是不尽人意,然而就在她最迷茫的时候,一个朋友提醒了她,这让她茅塞顿开,一下子找到了理想的进货渠道。

5.租店面。找一个好店面不是容易的事,姜xx经过多家实际询问对比,终于在香港城找到了合适的店面,这也将是她未来几年为之努力的地方。

6.办营业执照。开店当然要办营业执照,姜xx在创业协会的帮助下,很快拿到了营业执照,看着自己的裤店,小姜感到很欣慰。

7.宣传。经营生意,宣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姜xx通过广告及亲戚朋友等宣传,终于迎来了第一批顾客。

谁说女子不如男!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xx夫妻不仅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两人更是互敬互爱互商互谅,共同分担家务,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凡事一起商量,互相配合,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为人妻、为人母和为人媳,xx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老人,关心体贴丈夫,并不因工作和学习而有丝毫的怠慢。逢年过节或公公婆婆、父母的生日,她记在心里,放在心上,她总会寄上一些现金和礼物,让老人感到儿子、女儿总在关心他们,生活上宽裕,精神上幸福。去年,她的母亲心脏重病住院做手术,她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守在母亲床前照料一个多月,直至母亲康复出院。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夫妻双方十分重视对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孩子在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强,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清洁,是个好公民;在学校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兴趣广泛,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伙伴,是学校的好学生。如今,一双儿子健康成长,大儿子已顺利考上了大学学习会计学,小儿子也成为了一名中学生,除了拼搏学业,两个儿子总是想着要减轻父母的负担,一放假就会回到家中农场帮忙,一家人共同奋斗,齐头并进。

贫困户致富事迹材料

王xx,家住雪山镇新民村王家寨小组,1976年12月19口出生,汉族,小学文化,现年41岁。家里有父母、妻子、2个孩子,共6口人,是左邻右舍羡慕的幸福之家。

前几年,王xx凭着一副好身体,到外面打工养家。一开始,王xx在建房处做些抬砂石等苦力活,后来他想到学点手艺回家建设家乡,于是在工地边做边学,吃苦耐劳,学会了盖房子的手艺活后回到家乡,他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规划建盖了自家明晃晃的新房。

近两年来,王xx做起了建盖新房的工头,他主动召集新民村部分贫困农户和他一起做,给贫困户脱贫致富找路子。有的贫困户还不愿意跟他一起做,说什么只是给他赚钱,这话传到王xx耳里,他疼在心里,急在身上。他马上通过周边了解说这些话的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到都是懒身子的家伙,他们对贫穷已经麻木了,口子是有一天过一天,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王xx为尽快帮助这一部分人转变思想观念从而甲日脱贫致富,便把帮思想、扶志气作为扶贫的.首要工作来抓。先后多次到贫困户家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打铁需要自身硬,有好身体就是脱贫致富的最好本钱,要他们向跟着他一起干的人学习。他认真给贫困户分析脱贫优势,以理说服,以真情打动人心,在他苦u婆心的说服下,这些人终于觉醒,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树立信心,好好跟他干,争取早日脱贫。

如今,王xx带领新民村部分贫困户建盖新房干得热火朝天,建设家乡农村新房一间又一间,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新气象。他带领的贫困户也乐坏了,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大多数贫困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盖起了自家新房,一派脱贫致富的景象栩栩如生。跟着他一起干的部分贫困户学到了建盖新房的本领,也自己当工头做了起来。

正是王xx情系贫困户、爱洒乡邻间,新民村的扶贫工作才开展得扎实而富有成效,而王xx本人也被大家誉为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致富家庭事迹材料致富家庭事迹材料

石柱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辣椒、黄连、马铃薯等产品已发展起了一条条产业链。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有限,石柱人想做大生意,缺启动资金是很普遍的难题。

曾经,土地使用权证、林地使用权证、农民住房产权证是农民必不可少、又闲在家中抽屉里的三件“废物”,但通过“三权抵押贷款”的方式,它们变“废”为“宝”,为一户又一户带来了甘泉。

而已实施3年多的“三权抵押贷款”,已初步成了帮助农户增收、脱贫致富的新模式,得到了不少掌声。石柱县农委表示,以后还将拓展多种模式,助推贷款规模,解决资金难题。

十多亩草莓。

让他圆了老板梦。

石柱县龙沙镇石岭社区位于石西路旁,距县城17公里,交通方便。47岁的马培贵是石岭居委石岭组人,文化程度只有初中学历,以前只能外出打工,后来,回到家乡种了10多亩草莓,并由此成为了带动附近10多户邻居增收的小老板。

由于市场好,马培贵就筹划着扩大规模。,他用自己两楼一底、500多平方米的农房住宅,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做农户抵押贷款,得到了13.8万元的资金,草莓地扩大到了25亩。

自创新品牌。

他要研究自酿草莓酒。

日前,记者在马培贵的现代农业草莓园,见到了他。

马培贵说,一年大概有7万余斤的量,主要是供自驾游的游客自采,一小部分可以卖到忠县、万州、重庆重客隆等。一年下来,草莓长得好的话,纯收入能有35万元。

马培贵还与重客隆石柱商场签订了鲜草莓投放超市项目。他还精心设计,专门制作了草莓礼品包装盒,打造草莓品牌。“其实,我自己还研究出了个新产品,就是我自酿的草莓酒”,马培贵说得甚是高兴,梅子可以酿梅子酒,葡萄可以酿葡萄酒,很多水果都可以酿成酒,草莓为什么不可以?为此,马培贵开始研究自酿草莓酒,“在出售鲜草莓的同时,草莓酒是延伸产品,这就延长了草莓的价值期”。

但要做这个事,现在的种植规模根本无法满足,马培贵说,他打算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再次扩大规模,到增加到65亩。

解决资金难。

石柱将拓展多种模式。

像马培贵这样,把闲置的“死资产”变为“活资产”,成为致富“助推器”,在石柱县不在少数。根据石柱县增收办的数据,截至目前,石柱县共发放“三权”抵押贷款65055万元,其中农房抵押贷款8232万元,林权抵押贷款56472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351万元,直接帮助3345农户(个体民营企业)起步创业,间接推动近3万农户实现增收。

石柱县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三权抵押贷款,增加了农户融资有效渠道,破解了农贷抵押难的瓶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实现了双赢;也解决了农村专业大户、经济能人因资金周转困难,而无力更好发展的难题。

石柱“三权抵押”贷款助农增收致富模式得到了不少掌声。石柱县农委表示,以后还将拓展多种模式,助推贷款规模,解决资金难题。

而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到,全市“三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个,此举无疑给农民增收又带来了更多机会。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xxx,女,汉族,1965年5月出生,20xx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城郊镇堡子村的一个农村家庭的普通农村子弟,却凭自己良好的素质和惊人的胆识,搏击风云,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充分展示了白手起家创业致富的风采。

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除了有过人的胆识外,就是要能敏锐的觉察到创业的时机和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认识到在创业初始阶段,寻找一个良好的创业项目是成功的关键。1995年,在工程队打工的丁华,敏锐的观察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承包工程为代表“包工头”如雨后春笋般在河州的大地上涌现,丁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产生了以承包房屋翻新、新建为主的小型工程的想法,但是,在最初的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活,为了找活丁华想了很多办法。由于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以及诚信待人和他工程队工作的几年中结交了大量的朋友,这些“熟人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金矿,只要善于挖掘、巧于利用、长于合作,就会创造出双赢的良好局面,就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来发展壮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目标,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创造最佳的机遇,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利润。在他的大力说服下,很多亲戚朋友为他介绍工程,顺利的`解决了没活干难题。

在当时对于丁华来说搞工程就是出力气但并不难,如果想搞出个名堂,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为了在群众中树立好的口碑,增加收益,丁华多方获取资料,深入研究房屋建筑知识。由于他吃苦、善钻研,慢慢的找他承包工程的人越来越多,他也成为了一个小队长,他以工地为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星期天、节假日,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知干了多少个通宵。在施工过程中,他白天于施工人员一起干活严把工程每一关,晚上加班整理资料,工程质量被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有了致富路,应该带领乡亲一起走。为此,丁华带领更多的乡亲搞起了承包工程。有了带路人,乡亲们就少走了很多弯路。“丁华人很热心,口才也好。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他总是及时帮助我们解决。”

创业如浪中行舟,要坚定信心,矢志不移,果敢地搏击冲浪,就能到达成功彼岸,这是丁华对创业的感悟。风雨几载,始终锐意向前,虽然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创业成果却令人欣慰,也让人刮目相看,成为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用他的话说:“我以我的成功作为示范,把经验和理念传授于人,让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应当的义务。”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专业,是xxx赢得客户信赖的制胜法宝。从接触这个岗位开始,她就踏上了一条悉心钻研、持续提升的专业修习之路,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学习。几年来她深入学习了信贷领域专业书籍,先后参加了上海起航、人民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等知名培训机构的系统培训。同时,他借助各种论坛、考察和会议的机会与金融同业的客户经理深入交流,不断开阔眼界,取长补短。

贫困户致富事迹材料

张xx,出生于1968年,是土生土长的谭家庄人。一家五口,两个儿子外出打工顾不上家里,他既要照顾年迈体弱的母亲,又要带年幼的孙子,仅靠着种几亩地的玉米,靠天收的产量,过着拮据的生活。

后来听别人讲,赶马车能赚钱,于是他筹资买了一匹马赶起了马车,为了能多拉一点货物自己也变成了"马",上坡要推,下坡防滑,历尽千辛万苦可依然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结果马还死了,怎么办?自己是家里的支柱,也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必须干。

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干劲,张xx把眼光再次投向家乡的群山,谭家庄村虽然很穷,但荒山野岭却很多,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回旋——养羊。

心动不如行动。自2014年张xx开始他的养羊之路。于是他当起了"羊倌",但是,养羊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业,他的羊主要是以放养为主,不管天有多热、多冷都必须去放。刚开始的时候,养的是本地白山羊,白山羊的个头小,长得慢,一周岁的羊只有10至20公斤,经济收入低。后来他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引进了"小尾寒羊"、"波尔山羊",使羊的品种得到了改良,一周岁的'羊能长到30至50公斤,大大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当年就赚了一万多元。

然而,乡邻有意见了,因为放羊,村里的粪便多了,整个村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粪臭,为此事他与乡邻们开始不和谐了。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最后他决定,迁场,于是他把养殖场迁至村子最边上的荒地,买不起砖,就用石头砌羊圈,由放养改为圈养。

尝到养羊甜头的张xx开始扩大养羊数量,从十几头扩大到几十头,结果当年圈内羊痘传染死了三十多只,市场也因此羊肉价格大跌,一下损失5万多元。这对一个借钱买羊搞养殖,尚处于贫寒状态下的饲养者来说,其打击可想而知,不但损失惨重,还背上了一身债务。但他毫不灰心,在回顾自己进行养羊以来的出现的各类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缺乏技术,不懂管理所致。于是他主动向农业技术部门求教,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当听说畜牧局为扶贫创业举办“养羊技术培训班”的时候,立即申请报名,培训期间经常向培训老师请教饲养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主动向专家请教养羊的专业技术,管理方法。经过培训,对羊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状更能准确的辨别和正确的防治方法,使用规范的管理,科学的养殖技术,已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努力,付出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张xx与经销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但还请了债务,收入还逐年增加,年收入由万八千元到现在三、四万元。从一个背债过日子的贫困农民,变成一个年收入几万元的“羊倌”。张xx希望通过自己养羊成功的事例,带动村里更多的人养羊,利用自己养羊积累起来的技术和经验,帮助更多的人靠自己的汗水和双手摆脱贫穷,发家致富。

致富星事迹材料字

孙xx生于“三年困难时期”。自记事起,就一直在贫困中煎熬。高中毕业,由于母亲患病,生活贫困,她和妹妹不得不辍学务农。

1980年,20岁的孙xx和父亲承包了村里的20亩果园,连续2年的秋冬她都在县城大街上摆摊卖沙果。1983年,她经人介绍和马鹿沟村的农民朱世臣结了婚。婚后,她在镇幼儿园当了老师。但,靠劳动致富的追求,她一直没有放弃。上班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她要和丈夫承包小工程。为此,她学会了瓦工活,她还和丈夫种植中草药,但仍然没走上致富路。

1997年秋,幼儿园解体,孙xx和丈夫看好了养猪致富这条路。她在电视上看到河北大午技校免费开办养殖业培训班,她就去参加了两个月的培训。回来后,她用多年的积蓄,在院子里盖了简易猪圈,先后购进种猪、商品猪81头。

孙xx和丈夫视猪如子,精心喂养,细心照料。但是,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猪购回来的第二天就有10头商品猪的猪拱嘴和蹄丫起泡、溃烂,不思进食。孙xx害怕了,凭她掌握的知识,猪可能患了可怕的口蹄疫。经兽医诊断果真是口蹄疫,81头猪在全家的哭声中被全部捕杀。

灾难,并没压倒天生刚强的孙xx,她和丈夫决定在村南山坡地上重新建造标准化猪舍。没有资金,她就和丈夫靠铁锹、尖镐、独轮车,硬是平出xx多平米的平地。3个月,整整3个月时间,她和丈夫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她的手磨出了层层老茧,本是很娇嫩的脸被冷风吹起了一道道血口。但是,看着整齐的猪舍和房屋,她很是欣慰。尽管盖猪舍很辛苦,但她每天晚间还要坚持学习《猪病防疫》等大量书籍,而且还自费订阅了《农村新技术》、《中国畜牧》等杂志。她认为,第一次失败就在于忽视了对猪的'检疫,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再发展的宝贵经验。1998年8月,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后,孙xx和丈夫重新筹措资金15万元,在镇兽医站指导下,购进新品种种猪、商品猪292头。经过精心饲养,当年出栏180头,纯收入2万余元。2万元,虽然距返本相差甚远,但却是对孙xx夫妇莫大的鼓舞。

为了降低成本,孙xx和丈夫精心饲养着300多头猪。她本来是很爱干净的人,穿戴也很讲究。但为了早日走上致富路,她整日在猪舍里,整年一套工作服,身上充满了臭臊味。特别是猪产仔时,他要和丈夫守在猪舍10多个小时。但孙xx无怨无悔。孙感到购买猪饲料成本过高,质量也没有保障。于是,她到外地学习考察猪饲料加工技术,她按照自己的配方制作饲料,每斤降低成本0.2元。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资金数万元,每头猪增加利润50到70元。她还改原始的喂湿拌料为喂干料,增设了自动料槽和自动饮水设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她掌握了猪的疾病预防、治疗、去势、打耳号等各项技术。猪的死亡率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

1999年和xx年是猪价最低的时候,但孙xx根据资料信息,提前对市场行情有了准确的估价,先后到黑龙江、左家等地学习考察特禽养殖。引进了番鸭、贵妃鸡、火鸡、绿壳蛋鸡等多种特禽。最多时特禽存栏量近千只。因为买不起孵化设备,她就利用热炕自己孵化。最多时,一次要孵化500枚蛋。每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昼夜守在孵化箱旁。夜里,多少次她伏在孵化箱上睡着了,多少次又被惊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养猪业最低迷的时候,她的特禽创造价值10多万元,为养猪业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孙xx发展养猪业10多年来,一直在走自繁自养的道路,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去年,出栏生猪900头,产值120余万元,纯收入30余万元。今年,存栏生猪近600头,出栏700余头。尽管上半年生猪价格走低,年纯利润仍然可达10多万元。

孙xx富了,但她又给自己加了一份责任,那就是扶持贫困户。凡是被有关部门确定的贫困户到他猪场买仔猪,一律享受半价。有的贫困户没有现金,她就赊欠。10多年来,经她扶持的贫困户达30多户。林志军、王兆德、赵永花等都已经成为存栏30多头猪的富裕户。至今,她赊欠出的猪仔款5万多元、饲料款达10多万元。

孙xx和丈夫终于通过科学养猪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2019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2019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2019年7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

创新才有发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态沼气池是**市农户中最大的沼气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农业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的领导在这里召开了**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农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问他建这么一个沼气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给农民朋友算细账,生产沼气,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柴近2万斤,如果用沼气酿酒可以节省烧柴10万斤左右,那么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节省200万斤薪炭林的烧柴,这是第一省;用沼气酿酒,就可以卖钱,酒渣可以喂猪,可以通过深加工的转化过程,成倍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粮食价格,这是第二省;沼气酿酒养猪,猪钱除了成本是净赚,猪粪可以继续做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渣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这都是白捡白赚得沼气项目钱。在场的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终于悟出了这里的致富经,许多农民朋友对沼气有了兴趣,开始建造沼气池。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19年秋,到2019年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历程中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在2年多的时间里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2019年4月的一天接到远在西岗村一农户的电话,希望他能亲自去一趟他家,帮助解决在建沼气池中遇到的难题,二话没说放下自己一天能挣上百元的活,搭车向西岗村驶去。西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岗顶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车只能送到山脚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对眼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坐车返回,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望着眼前的羊肠小路和一眼看不见顶的山岗,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西岗村的路。当他走到半山腰时,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雨伴随着4月的冷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也很快地湿透了,冷风刺透了他的湿衣。他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到了西岗村这位农户家,稍坐一会,了解情况后,就亲自帮助他安装、调试和解决沼气的一些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认真仔细地讲,很快安装调试完毕,故障排除,其他一些问题也解决了,在休息期间又传授了一些自己学到的沼气技术和实践中的经验,使这位农户非常感激。临走时,农户拿出100元钱作为他的辛苦费。他硬是不收,他说:“我能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建沼气池来致富,帮助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应该做的。”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32户相继建起了沼气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设计建造,同时发展养猪业和无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些建沼气池的农户在建造中少走弯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户进行指导,使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朋友顺利地建成,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2019年至2019年,他先后受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表彰。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在公益事上,xx一家更是不遗余力,每年xx及其家人都积极参加我镇举办的“一元爱心日”等捐款活动,坚持为弱势群体尽一份力,在当地村民中受到极佳的评价,起到模范的作用。xx家庭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科学理财,理性消费,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她还自觉改进养殖场内的循环净化系统,加强绿化,引领临近同行和村民美化生活环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播种文明,收获幸福。xx夫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美满的家庭和事业也成为了xx镇优秀文明家庭的代表。

贫困户致富事迹材料

孟xx今年52岁,家住通渭县义岗川镇簸营村营上社,家中共3口人,因其常年在家务农,缺乏致富技能,无固定的.生活经济来源,2013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被评为贫困户之后,别人都说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国家会救济你的。每当他听到类似的话,脸上都是火辣辣的,他暗自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学习一项技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了解了其迫切希望脱贫的愿望之后,积极邀请他参加村上组织的技能培训。他自己也吃苦好学,培训课结束之后别人都回家了,他还拉着老师问一些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这让老师非常感动,老师对他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耐心地解答他每一个问题。通过几个课时的培训,他理论实践考核都表现的非常优异,顺利的结业取得培训证书!

孟xx于2015年引进了成年母牛7头,开始了肉牛养殖,当年管理区出台了外购母牛给予贷款,并且三年免息的优惠政策,他紧紧的抓住这一机遇,在镇领导的支持下又购买了优质的西门塔尔改良母牛3头,经过精心管理,三年产犊8头,目前已有存栏8头,并且已出栏10头,烈日蚊虫没有让他退出,寒风暴雪没有阻挡他的前进,付出总有回报,每年都有3万元以上的收入。在他养好牛的同时深知防疫检疫的重要性,积极与兽医人员沟通,兽医人员上门提供防疫、检疫、疾病诊治及其他技术服务。各项疫苗注射都达到应免的100%,在检疫中发现布病、结核都及时做到了淘汰处理,他不断学习新技术,观看肉牛养殖光碟,参加养殖培训,翻阅相关书籍,这都为他把牛养好打下坚实基础。在肉牛的饲喂上,他坚持用能繁母牛进行放养和集中补料相结合的`办法,特别在冬季达到能繁母牛房和产子房都是暖房,分娩牛喝温水、补红糖、饮麦麸汤。犊牛早吃初乳、早补料、早断乳。他所饲养的犊牛不但成活率高,而且个个都膘肥体壮,惹人喜爱。根据牛的不同发育阶段,在补料时给予不同的配方。

通过几年饲养,他深知防疫是一切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家有万贯带毛不算,疾病是畜牧业发展的最大敌人,对圈舍定期消毒,设立消毒池等设施,为牛群的健康生长提供了良好保证,优良的品种能提高生产力40%,为种群的延续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科学管理是做每项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搞好养殖业饲料全面平衡营养,可促进肉牛健康生长,提高经济效益。良好的卫生环境为肉牛生产提供了舒适的生长条件,他在肉牛生产中非常注重每个环节,冬季保温去潮,他给牛舍实现温室饲养,安装上排气孔,夏季防暑降温,采用通风扇,尽最大努力发挥肉牛的生长性能。如今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村民办了实事,既提高了自家的生活水平,又带动身边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乡亲们再见他时都竖起了大拇指夸他是致富能手,他听到后总是谦虚地低下头说“国家政策好,自己加油干,一定能致富!”

致富星事迹材料字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松。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与她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白皮松苗圃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砸人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她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闪现,于是她决定在当地搞运输。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村里这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种地,不也过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几万元钱去跑没有一点把握的运输,万一赔了怎么办?实无必要抓注一掷再冒风险。无奈何赵安荣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弓难有回头箭,始终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这次抉择没有辜负她的一番苦心,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种植,发展好运输业的同时,她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安荣不知为别人花了多少钱:有的贫困乡亲盖房子缺钱,她“赞助”20xx元;村里哪个有病无钱医治,她就主动送去医药费……,赵安荣夫妇义务赡养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颐养天年。她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其中2人已大学毕业;村里的贫困人,也渐渐脱离了生活的窘境。咱是党员,就该切实为乡亲们做点事。

赵安荣搞运输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虽然让村里人看的眼热,但谁也没有勇气去试一试。为此,古道热肠的李亲自登门劝说,向他们传授经验,并把自己的货运信息提供给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劝说下,丰河村村民石学军、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来运输。

每当提起赵安荣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她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聪明的人从不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抢抓机遇,不放弃、不气馁,勤奋刻苦,踏实知足,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人生价值。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民致富。

供大家参考借鉴。

徐,山东省莘县古云镇徐庄村村民,现年5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养鸭致富能手”。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徐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徐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小麦和玉米,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聊城日报》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养鸭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鸭舍要求不如鸡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鸭场,自此开启了他的养鸭事业和致富梦想。

2019年刚开始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2019只雏鸭,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鸭瘟使雏鸭一下死去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徐并没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徐主动地参加了农民科技培训养鸭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稻田养鸭、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雏鸭防疫,成鸭防病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鸭技术喂养,定期为雏鸭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徐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同时徐抓住机会,与朝城天天食品公司和莘县立信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所有的雏鸭有这两家公司提供,养殖40天就销售至市场,第一年养鸭净赚2万余元。先如今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建设80米长的养鸭棚2个,养鸭数量高达6500只,一年平均养鸭六茬,年收入高达10万元。

徐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自己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徐看到其他养鸭户因为养鸭观念落后、设施条件不好、市场信息不灵、盲目跟风饲养等导致养鸭效益不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聘请养殖专业解救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还专门去外地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以此来提高全村养殖户的水平。在他的带领下,村内的养鸭户也逐渐多了起来,目前村内养殖专业户有8家,向社会提供无公害肉食鸭3万余只,创利100万余元,户均收益5万余元,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每当提起徐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莲~山。

课件。

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

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2019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2019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2019年7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

创新才有发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态沼气池是**市农户中最大的沼气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农业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的领导在这里召开了**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农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问他建这么一个沼气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给农民朋友算细账,生产沼气,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柴近2万斤,如果用沼气酿酒可以节省烧柴10万斤左右,那么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节省200万斤薪炭林的烧柴,这是第一省;用沼气酿酒,就可以卖钱,酒渣可以喂猪,可以通过深加工的转化过程,成倍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粮食价格,这是第二省;沼气酿酒养猪,猪钱除了成本是净赚,猪粪可以继续做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渣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这都是白捡白赚得沼气项目钱。在场的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终于悟出了这里的致富经,许多农民朋友对沼气有了兴趣,开始建造沼气池。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19年秋,到2019年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历程中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在2年多的时间里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2019年4月的一天接到远在西岗村一农户的电话,希望他能亲自去一趟他家,帮助解决在建沼气池中遇到的难题,二话没说放下自己一天能挣上百元的活,搭车向西岗村驶去。西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岗顶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车只能送到山脚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对眼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坐车返回,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望着眼前的羊肠小路和一眼看不见顶的山岗,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西岗村的路。当他走到半山腰时,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雨伴随着4月的冷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也很快地湿透了,冷风刺透了他的湿衣。他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到了西岗村这位农户家,稍坐一会,了解情况后,就亲自帮助他安装、调试和解决沼气的一些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认真仔细地讲,很快安装调试完毕,故障排除,其他一些问题也解决了,在休息期间又传授了一些自己学到的沼气技术和实践中的经验,使这位农户非常感激。临走时,农户拿出100元钱作为他的辛苦费。他硬是不收,他说:“我能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建沼气池来致富,帮助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应该做的。”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32户相继建起了沼气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设计建造,同时发展养猪业和无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些建沼气池的农户在建造中少走弯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户进行指导,使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朋友顺利地建成,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

先进性教育。

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2019年至2019年,他先后受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表彰。

肖,从昔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为今日白城市膨润土厂的厂长。十几年来,他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勇气和诚信,在商海中奋战搏击,闯出了一条利民裕家的致富路。

1967年,年仅16岁的肖,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可是,就在初中第一个学期结束,第二个学期还没有开学时,他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艰难的决定——辍学务农。是什么原因迫使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就在他上初中的那年,他看到过年包饺子时,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从袋子里倒出后,把口袋翻过来,又仔仔细细的扫两遍,当饺子端上桌来,父母看着他们兄妹六个高兴地吃着,而自己却舍不得动筷时,他的心像针刺一般地难受,他再也吃不下。当他抬头看见父母额头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时,他体味到了父母的艰辛,作为长子,他感到自己应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于是,他决定辍学务农。辍学后,肖回到平安三甲村当了一个“半拉子”,虽然每天只拿一半的工分,但他终于能用自己年少的肩膀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的重负!这份责任感,让年少的他多了一种动力。在生产队里,为能早日不当“半拉子”,什么活他都抢着干,干什么,学什么,学一样,精一样。干活时,别看他年纪小,可他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干什么都要抢个头,占个先。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赏,1969年,刚满18岁的肖便当上了生产队长,从此,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分责任。在队上,别看他年纪轻,可处理起事情来,却显得少年老成,透着一种精练。干活时,他总是把重活、脏活留给自己;队上有什么好事,他总是想着别人;平时无论对老对小,他都以诚相待,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都主动帮助解决,用他的话说:“一家有难,大家都伸伸手,难关也就过去了。如果有难的是自己,没人来帮,你想想那是什么滋味。”凭着自己的吃苦和为人,肖很快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1973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他工作积极,努力向上,但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又加上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他家生活过得依然十分清贫,一年到头要为一家人的生计忙碌苦干。但16岁务农,18岁当生产队长的经历,却磨练出了他的才干和胆识,为他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6年,时任三甲村村主任的肖,由于工作出色,被镇党委调到镇建材厂任厂长。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自己一没抓工业的经验,二没搞经销的经验,要经营管理好一个刚刚起步的工厂,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他靠不服输的劲,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摸索,积累各种生产、销售经验。为了抓好生产,他吃住在厂子,同工人一道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为了产品销售,他风里来雨里去,亲自跑市场。用户不了解他们的产品,他就耐心的向人家宣传。他把产品赊给人家,靠他的诚信,市场慢慢的打开了,产品销售有了门路。经过他两年多的苦心经营,建材厂共创利17万元。1988年,建材厂的生产经营刚刚步入正常轨道,他又被调到镇办植物油厂任厂长。又得一切从头来,4年下来,共创利60多万元。1993年,他又被调到镇办企业白城市特种耐火材料厂任厂长。当时,耐火材料市场萎缩,产品的销路不畅。他上任后,根据所做的市场调查,做出停止生产其它产品,专攻市场前景看好的膨润土生产的决定,通过朋友的帮助,他与膨润土的使用大户长山化肥厂建立起了供货关系,经过几年努力,到1997年,膨润土的销量突破了两千吨,工厂有了良好的收益。1997年,他荣获了“白城市质量管理十佳厂长”称号。十年的商海闯荡,肖家里的日子有了一定的好转,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让肖眼界更开阔了,胆识更大了,才干增强了。

1998年,镇集体企业实行改制,镇政府决定用以资抵债的形式,将特种耐火材料厂通过竞拍的方式卖给个人经营,经营者通过分期分批替镇政府及镇办企事业偿还群众的集资款及利息的办法,取得经营权和所有权。当时特种耐火材料厂被竞拍到137万元,有两个城里人竞拍成功。不料,办交接关系的那天,债权被转到特种耐火材料厂的200多户群众,来了一多半,将厂子的大门堵住,不让办理交接手续,并说还是让老肖来经营,我们放心,他是本乡本土的人,靠得住,别人我们信不过。竞得经营权的人一看这阵势也撤走不干了。但企业改制是大势所趋,必须进行,于是,镇党委当晚召开党委会,研究解决的办法,并派人征求肖意见,看他想不想接过手来经营。让肖把刚刚好转的企业交给别人经营,他还真是从心里往外的舍不得,这工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过他的心血,他怎能忘记,自己在机器旁边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又怎能忘记带着方便面与销售人员一同跑市场,找销路。现在,大家想让他来接手这个厂子,镇党委也有这个意思,他还真动了心。镇领导找到他,让他把厂子接过去经营,但要再多为镇里还20万元的债。他深知,这157万元的本金加利息多达234万元,对刚刚好转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包袱。但作为有一定经营经验的企业经营者和党员,他感到这也许是一个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绝佳机会,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可以为镇里减轻负担,尽一个党员的职责。经过反复思量,肖决定接管经营耐火材料厂。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全新的个人创业的道路。厂子是接过来了,但要偿还234万元的债务,不扩大生产不行,不上新产品不行,不开发新的市场不行,而这一切都要钱,不踢好这头三脚,厂子就没有前途,所说的一切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徒劳。面对这一切,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亲戚朋友借了30万元,对原来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又购置了一套输送带、一台翻斗车,两台四轮车,新建了4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的两个新库房,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库存能力。经过改建和扩建,工厂的膨润土年产量可达4000吨。生产中,他更加注重抓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产膨润土在2019年被省质量万里行评为省级质量放心产品。为了给产品找到销路,打开市场,他一方面加强与老用户长山化肥厂的关系,帮助化肥厂在三甲村搞了三年的化肥试验,使农民认识了长山多元素复合肥,使化肥厂在当地打开了销路,在他的建议下,长山化肥厂在当地建了一个年收益100多万元的化肥分厂。为了增加膨润土的销售量和加快资金的周转,他又主动提出以货易货的建议,用生产的膨润土换回多元素复合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农民。这样,他不但帮助化肥厂增加了销量,也让自己的产品有了更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销量,加快了资金周转,又让群众买到了质优价廉的放心肥。同时,他又根据化肥厂的需要,上了生产硅钙镁的项目,现在年可生产销售硅钙镁600吨。另一方面,他不断的开拓新市场,由于在铸造、防水、钻井、型煤生产等上都需要大量的膨润土,他亲自到白城市的五个县(市、区)、突泉和通辽等地的膨润土用户处,推销产品,让人家免费试用,一次不行,就再去,直到用自己的诚意打动对方。只要用户有用货的需要,不论用量的大小,他都保证按时送到,逐渐的,他在用户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用户们与他建立起了信任。现在,这些地方都有他稳定的老客户,他用诚信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占有了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偿还了167万元的债务,自己的固定资产也增加了50余万元。

肖在努力经营,搏击商海的同时,没有忘记养育了自己的这方土地和与他朝夕相处的邻里乡亲,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谁有个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他都会尽力去帮助解决。

在工厂用工方面,他一方面处理好原厂职工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注意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和贫困户子女。现在,共从本乡镇招工18人,其中14人来自贫困户。他每月都按时为每名工人发放500至600元的工资。哪个工人家里困难,他都主动帮助解决。老工人潘贵财的房子不行了,他拿了一万多块砖,出工出资帮助他重新建了三间砖房,老潘激动地说:“这辈子我都没敢想能住上这样的好砖房,这全仗着肖厂长啊!”贫困职工郑庆武的父亲病了,是肖借给郑庆武4000元钱,帮他给老父亲看好了病,并说:“钱,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工厂女工呼兰英两口子没有房子住,是肖借了3000元给她在镇上买了房子,去年,他还出工出料帮助她家重新维修了房子。

对职工是这样,对贫困户和公益事业他同样十分热心。2019年,平安村刘占海家,没钱买化肥,眼看着种不上地了,肖听说后,给送去了价值2400元钱的化肥;2019年,给平安村的贫困户宋宝军送去了价值1100元的化肥;2019年,给三甲村的杨春林解决了1400元的化肥……几年来,他累计为贫困户无偿解决化肥14吨。2019年,镇敬老院搞维修,他为敬老院更换了所有的照明灯具,并为一对新结合的老人购买了一套高级席梦思床垫。2019年,他又捐资2600元,购进10吨水泥,为镇中学硬化了篮球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场地。

肖,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在商海中奋力搏击,以进取为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生道路上不懈追求,以奉献为荣。在他身上体现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xx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劳动中,清晰的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光靠苦干是不够的,更需要巧干,必须用科学指导生产。因此,她积极参与市、镇妇联举办的“绿证班”、“一专多能”短训班和养殖知识学习及农技方面的培训课程,为了学习种养殖管理技术,她还订阅了多种农技报刊杂志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农技知识。此外,她还在妇联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20xx年到20xx年期间,两次赴京参加中国农博会,在农博会上她认识了来自各地的种养女能手,相互交流养殖经验和心得。xx认为通过参加这类型的农博会,不仅能增长见识、学到新技能,还大大增强了继续把事业壮大发展的信心。

致富星事迹材料字

麦洪长出生于一个养蜂世家,自幼便追随父亲到各地放蜂,立志致力于发展养蜂业。xx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系,全国只此一间蜂学系本科,并取得了检测上岗证。其父为了更好地发展养蜂业,于xx年6月17日组织养蜂人士,注册了养生园蜂业专业合作社,当中的一些成员在当地的养蜂界中都有一定的声望,并具有一定的养蜂规模。

麦洪长曾说,养蜂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事业。养蜂业提供的产品,符合富有营养,回归自然,力求保健的世界食品消费潮流。养蜂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回报率高的特点,如今,养生园蜂业专业合作社在麦洪长的领导下,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已初具规模。

他领导的合作社秉承以质量为生命、以用户为上帝、以市场为导向、以诚信为根本的宗旨,给社员订了一个《养蜂场采蜜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以高质量谋求合作社持久的发展,为了符合国家对食品的严格要求,本合作社更置办了一个符合国家qs标准的加工厂。

麦洪长为了促进各地养蜂业的发展,经常到各地进行培训,通过各类农业科技推广计划及项目的实施,推广先进、适用、成熟的养蜂新技术、新品种。xx年6月被邀请到海南省参加中欧天然林管理项目担任养蜂培训导师,同年9月被邀请到四川宝庆县担任养蜂培训导师。xx年注定是一个丰收之年,麦洪长成为了广东养蜂学会的理事。

麦洪长并没有满足于目前的现状,奔走于各地大力推进养蜂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推动蜜蜂有偿授粉,促进蜜蜂授粉形成产业。xx年,受邀参加省农业局和广东省养蜂学会组织的会议,共同制定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徐,山东省莘县古云镇徐庄村村民,现年5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养鸭致富能手”。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徐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徐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小麦和玉米,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聊城日报》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养鸭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鸭舍要求不如鸡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鸭场,自此开启了他的养鸭事业和致富梦想。

2019年刚开始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2019只雏鸭,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鸭瘟使雏鸭一下死去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徐并没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徐主动地参加了农民科技培训养鸭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稻田养鸭、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雏鸭防疫,成鸭防病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鸭技术喂养,定期为雏鸭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徐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同时徐抓住机会,与朝城天天食品公司和莘县立信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所有的雏鸭有这两家公司提供,养殖40天就销售至市场,第一年养鸭净赚2万余元。先如今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建设80米长的养鸭棚2个,养鸭数量高达6500只,一年平均养鸭六茬,年收入高达10万元。

徐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自己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徐看到其他养鸭户因为养鸭观念落后、设施条件不好、市场信息不灵、盲目跟风饲养等导致养鸭效益不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聘请养殖专业解救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还专门去外地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以此来提高全村养殖户的水平。在他的带领下,村内的养鸭户也逐渐多了起来,目前村内养殖专业户有8家,向社会提供无公害肉食鸭3万余只,创利100万余元,户均收益5万余元,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每当提起徐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莲~山课件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xxx,女,大学文化程度,1970年9月生于xx县拼茶镇,现任xx农村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部经理。42岁的她,成熟而睿智,热情而不失严谨,身上洋溢着xx农村商业银行人特有的开拓豪气和创新胆魄。秉承长期积淀的职业道德修养,发扬一贯的专业专注精神,她在农村金融世界里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作为一名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时刻不忘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她靠着一股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农村金融领域服务了近二十年,为辖区内广大创业者默默无闻奉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