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汇总20篇)

时间:2023-12-07 13:07:53 作者:GZ才子

制作一份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希望以下这些初中教案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在华扩张。

(二)中国封建经济占优势地位。

(三)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境艰难。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在19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最终,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五四运动教案

1、两个五四:提出问题: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俄国革命号召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胡适则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文化运动。

让学生谈谈他的看法和理由。然后引出五四到底有哪些影响。

2、小组合作探究,分别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社会角度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3、五四精神的弘扬,学生各抒己见。

五四运动教案

1.重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特有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2.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力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1.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根据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党成立后中国出现的工运高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条件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一大”有关内容和“二大”有关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诞生的,党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制定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方针政策,必然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我党“一大”,“二大”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体会认识问题的过程。

(2)训练学生学习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看待“二七惨案”的教训,可归纳为几个层次。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必然的。诞生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发生的变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运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我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了干部和组织的准备。加上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使条件成熟。

(2)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有关内容是重点,通过分析这一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2.难点分析:“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是难点。要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后的状况引出思考,得出结论:必须联合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课堂教学设计师: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正是在20世纪中国人民正规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心革命开始了。请思考辛亥革命有哪些功绩?生:(思考并回答)。

师: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思想的解放,以及中国人民战胜卖国的封建政府,打乱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但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失败的。讨论并思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这场革命有哪些明显的弱点?(学生可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引导总结)。

生:(讨论)。

师: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间隔只有十年。“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建立“一个革命的党,一个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及其走狗”的政党,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板书:第六章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师:(投影材料)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基本规律。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两者缺一不可。

(1)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大工业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出现的,它是当前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真正的革命阶级。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中学识丰富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在艰巨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出来的。

(3)马克思主义必须到工人运动中寻找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使自己有所依托并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否则会在书斋中枯萎下去;工人运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形成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

师:(回答问题: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请思考20世纪代初中国是否具备了建党的条件?)。

生:(思考,教师引出下文)。

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1.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师: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工人运动有了怎样的发展?生:(回忆旧知识)师:“五四运动”后,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1921年工人的罢工斗争49次,参加人数10.8万人。他们迫切地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组织领导。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基础。

生:(回忆旧知识并分析思考)。

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突破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并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所进行的主要工作。

3.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干部和组织条件。

生:(读图分析)。

师:介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情况及其活动。使学生体会“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马克思主义”(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97页有关内容)。体会“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生:(分析体会)。

师:在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中,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团组织的建立,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较深,业工人较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想念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通过这一桥梁,马克思主义被灌输到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去,通过这一桥梁,无产阶级才明确自己的使命,看到斗争的前途,由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雏形,它表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

4.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生:(阅读第196页有关内容)师:到20世纪20年代建党的条件成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决不是偶然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师:(通过对课本有关“一大”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一大”的时间,地点,代表,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名称,党的纲领,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领导结构)(投影材料)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本)。

师:“一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斗争予头是什么?革命的动力是什么?

生:(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回答)。

师:中共“一大”的意义是什么?“新型”政党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理解:指导思想与以往的不同;奋斗目标与以往的不同;阶级基础与以往的不同;中国共产党诞考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与以往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暴统治下的中国,“新型”的政党诞生了。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投入到直接的革命斗争中,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富有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坚强的战斗力。尽管人数很少,仅有50余人,却使旧社会一切腐朽势力深感恐慌,北洋政府惊呼“其祸甚于洪水猛兽”,应“严加防范,以遏乱萌”。她在诞生给灾难学生蝗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自雅片战争以来,历史就给中国人民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中国人民已经进行了80年的抗争,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但一次次失败表明,这两大任务既不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可能完成的,也不是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能完成的。她带领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着坚决、彻底而有效的斗争,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有了先进的政党,就要解决两个根本的问题:第一认清革命的对象;第二广泛地发动群众。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做“第一任务”。

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国的现状。

生:(回忆华盛顿会议有关内容;及军阀混战局面)。

2.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中心任务(革命的敌人、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军阀”、“反帝”、“统一、真正、民主共和国”(投影材料)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目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这个新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方面延长中国的纠纷情势”。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性,是“革命运动中的要素”;“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9页,第200页有关内容,结合本专业回答以下问题)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革命动力有什么变化?与“一大”比较有何变化?根据课本及本专业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

生:(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得出结论)。

3.意义。

(1)第一次提出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到辛亥革命的纲领口号,都没有正面的明确的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都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当然也不会为这个目标而采取彻底的革命步骤)。

师: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初生的党,就已破天荒的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她成为动员、组织、鼓舞人民朝着解放的道路前进的一面旗帜。

(2)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至此,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过程完成了。

四、工人运动的高潮师:“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生:(及时反馈课堂知识)。

师:“一大”后中国共产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自此党在工人中和整个社会上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在斗争中工人们都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

1.概况。

生:(阅读课本第200~201页)师:这场气壮山洒的工人的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2.“二七惨案”的教训。

师:请思考:(1)革命的敌人是谁?力量如何?(2)工人阶级仅仅依靠罢工,进行合法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工人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有无成功的可能性?(3)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能否完成民主革命?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还有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的地全和作用如何?(投影材料: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民状况)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给中国农村带来新的灾难。1.1920年消费资料占中国进口货物的71.5%。大量的日用品倾入农村市场,进一步排斥了家庭手工业,农民不得不用农产品换日用品,成为帝国主义直接剥削对象。2.帝国主义倾销商品的同时,迫使农民放弃原有的生产,为帝国主义种植和出售他们所需的原料,造成粮食缩减。1914~19对15省的调查,水稻种植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1%;1924~1929年降为37%。1922年粮食入超300万零碎2担。3.20世纪20年代,地租占收获量的50%以上,湖南湘乡达90%;农村借债户占全体农民的50%~70%,利息20%~80%,有的地方为100%;附加税的增加超出了正税数倍,许多地方原来的军阀征过税,新来的军阀再征;预征赋税在四川梓潼1926年已预征到1957年的田赋。除横征暴敛外,广大农民还要受军阀的兵差,兵饷的痛苦,农民畏兵如虎,逃亡他乡。中共二大宣言:“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要素”,“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就可以保证革命的成功。”师:看材料1、2、3、谈一谈感受;并结合“中共二大宣言”分析农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四运动教案

三、总结:中国革命在负出了沉重代价,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后,终于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惊醒了国人,给先进分子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马克思主义道路,特别是五四运动的暴发,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迎来了革命曙光,开始了中国革命新的征程。四、课后探究归纳中国走过的几条救国道路,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五、板书设计:五四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间:1919、5、4爆发: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教学目标。

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20xx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20xx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内容性质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巩固小结。

1、根据下表巩固知识:

时间中心地点要求领导者主力结果。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49页选择题:应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3、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北伐战争》。

2

页,当前第。

2

1

2

五四运动教案

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首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初步感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然后再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来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从而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教学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

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内容性质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一、课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系初一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整体水平看,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能、技术都相对较差。因此,本着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这堂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着重抓学生的速度耐力,并辅助一些其它的身体练习,从而达到综合的提高学生体质的效果。首先,通过游戏,启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其次,通过一些跑的辅助练习和途中跑,来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本节课能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较为简单和直观,以便使学生能初步学会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二、课时计划:教材:途中跑素质练习教学任务:复习改进途步跑的动作技术,提高奔跑的能力,并通过素质练习提高身体的综合体能。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出缺勤。

2、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游戏:贴膏药。

(三)基本部分:

1、跑的辅助练习6次数。

a、原地快速跑要求:两腿交替的频率要快15“×2。

b、原地俯卧撑要求:屈臂尽量充分5—10×3。

c、原地高抬腿要求:腿抬起要与腰平15”×2组织教学:采用全班集体练习,三种练习穿插起来进行练习。

2、途中跑,仰卧起坐。

a、途中跑:(次数:200米×3)学习重点:跑的过程用前脚掌扒地,后蹬有力,角度好,送髋摆臂配合好。

(四)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2、小结并下课。

五四运动教案

教案。

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为大家收集了三篇各有特点的五四运动教案,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或教学情况自行选择。

教学目标。

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20xx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20xx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内容性质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巩固小结。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归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基本线索和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收集五四时期文化精英的生平传记和精辟论述,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理解*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和五四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爱国主义具有时代内涵4、重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重点)*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意义(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合作、调查、交流、探究教学准备:1、历史大查阅:(制成资料卡片)a、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及其故事b、“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经过2、投影片及教学图片教学流程:

一、导入(投影出示图片:“康有为、梁启超像”、“义和团旗帜”、“孙中山像”)提问:大家还熟悉这三幅图片吗?相信关于他们的故事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哪位同学能分别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下。…………辛亥革命后,许多人都为推翻两千年的帝制而欢呼,幻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共和国,以实现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但是,现实却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专横。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民主共和体制显得羸弱无力,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发挥其制衡作用,反而成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遮羞布。那么,挽救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中国革命的曙光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五四运动。(板书)。

二、交流探究1、新文化运动(1)简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阅读教材,知识归纳: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b、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c、新文化运动的口号(3)资料交流:a、了解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投影图片)b、你还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吗?(4)通过以上资料的交流,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概括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方法:在自主概括的基础上与同桌或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学习。)小结:(投影)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的孔教。(5)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阅读教材,了解十月革命)…………小结: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探究、讨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场运动前后期在思想宣传方面有什么重大变化?…………小结: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思想宣传方面,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1920xx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等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把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

页,当前第。

1

1

2

五四运动教案

1、老师展示《五四运动》的油画,提问:首先起来斗争的是?学生是先锋,而且是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喊什么口号?(情境体现:让学生模拟当时的场面,激情地喊出口号,体会当时学生的心情。)。

2、过程:采用记者播报的形式,情境体现:如果你是当时的知名记者,你应该如何播报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其中各阶层的人所体现的爱国情感?(小组活动,明确要求,让学生展示五四的过程,教师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

3、展示图片《火烧赵家楼》和《章宗祥伤势证明书》:思考:你赞同为了正义的目的,使用非正义的手段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理性爱国。

4、展示史料:从农民、政府、留学生、华侨的角度分别对五四运动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令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五四运动的重大价值――促进了民族觉醒。

5、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胜利的表现?(释放学生,罢免三位亲日官员的职务,拒签和约)这次拒签的意义重大,不但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也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第一次向列强说“不”,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说初步的原因: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6、展示史料《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在这场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教案

归纳小结: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思想上:

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合作探究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内容。

归纳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合作探究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灯片展示:三则材料。

辩论:新文化运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从性质、进步性、局限性三方面评价)。

五四运动教案

1.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

3.已经有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

4.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烈。

初中生五四运动的心得体会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此次运动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通过参与这次运动,我深刻体会到青少年要敢于发声,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真正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五四运动让我明白了作为青少年,要敢于发声,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次运动中,许多学生积极参与并大胆地表达了对旧体制的不满和对新思想的追求。他们举起反对封建思想、教育制度和国家政权的旗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年轻一代的勇敢和激情。这让我深受鼓舞,激发起了我争取自由、维护正义的决心。从此,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初中生,我们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理念而努力奋斗。

其次,五四运动也让我认识到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才能真正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运动中,当时的青年学生不再只是局限在自己的狭小圈子里,而是聚集在一起,发起了伟大的爱国运动。他们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最终产生了巨大的力量,使得社会改革的呼声不可忽视。通过这次运动,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当我们抱着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时,就能够产生强大的合力,实现我们的理想。

第三,五四运动也启发了我对于知识的重视和追求。当时的运动中,学生们在追求新思想的过程中,也注重学术的提高。他们热衷于阅读国内外的经典著作,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学问,以便更好地面对现实困境和提出解决方案。他们坚信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为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对此,我深受感触,决定把学习放在首位,不仅要培养自己的个人能力,更要努力提高学识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第四,五四运动也让我明白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当时的学生们以科学和民主思想为旗帜,对封建社会中的迷信和教条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否定。他们鼓励个人的探索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追求真理和理性的知识。这种求知的态度激励着我,告诉我要追求科学精神,注重实践,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

最后,五四运动也让我认识到了敢于担当的重要性。在这次运动中,青年学生们站了出来,对社会问题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他们没有被困扰,也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这种勇气和担当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也使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青少年,我们应该敢于担当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而言之,五四运动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历练和启发。通过参与这次运动,我深刻体会到了青少年要敢于发声,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认识到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起来,产生合力,才能真正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还明白了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以及敢于担当的意义。这次运动的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也为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我更坚定地走上自己的成长之路。

初中生五四运动的心得体会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运动,也是中国初中生们探索学术独立,追求民主思想的重要历程。作为一位初中生,我深深感受到了五四运动的精神和意义。在这次运动中,我受到了激励和启示,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将延续这种追求自主、独立思考的精神。

首先,五四运动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运动中,那些年轻的学生们不畏强权,勇敢地站出来,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声音,为中国争取独立、民主的前途和未来奠定了基石。我深感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也有责任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五四运动激发了我积极追求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运动中,学生们不满足于僵化的传统观念和束缚的思维,追求新文化、新思想,他们振臂一呼,呼吁自主、独立的精神。我在这次运动中明白了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只有勇于质疑、独立思考,才能理解世间万物的真相,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而,我在学习中尽量摆脱依赖于老师、父母的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

再次,五四运动启发了我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运动中,无数学子身体力行,走出课堂,参与实际行动,表态支持运动,并呼吁社会进步。我深感社会问题不是与我无关,作为一名初中生,努力学好知识只是第一步,更加重要的是要将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因此,我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五四运动让我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运动中,学生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为追求民主、自由、独立的事业奋斗。我切身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明白了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学习和生活中,我积极与同学合作,互相帮助、支持,共同进步。我相信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团结,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生,五四运动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感悟。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了我追求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启发了我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五四运动的精神为指引,不断努力,追求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中国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五四运动教案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为了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因此本课采取创设情景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图表资料研习法等体现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四运动教案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事?

2、作者介绍:作者李雪峰,河南省西峡县人,生于1967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读者》第一届、第二届签约作家、《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报刊专栏作家,国家版权中心签约作家,教育部课题组十一五文学专家。

五四运动教案

基础知识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口号等)、结果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观察再造场景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探索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

讨论分析理解概念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构建宏观知识结构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思想意识中国的资产阶级天生软弱妥协,无法完成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革命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教案

以中国共产党召开党会为背景图片,以革命金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背景音乐,来创设情景,迅速将学生带入到本课的学习氛围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新课教学。

(1)十分钟自学,探究三个问题。

探究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探究二、中共一大召开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探究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究,以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步认识。

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对所存在的问题实行帮扶,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接下来,我安排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通过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交流对文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得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三个:思想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刊物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通过对《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的地图观察与分析,可得出中共诞生的组织条件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培养学生识读和分析历史地图的能力。并通过对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两个时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数据的对比表格,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中共诞生的阶级条件是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培养学生把图表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最后我安排两组展示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归纳和总结。

(2)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二:中共一大召开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学习: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可以迅速地完成。这块内容的学习我安排另外两个小组进行展示。学习中,强调学生注意中共“一大”召开地点的变化。由于秘密会议暴露的缘故,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内容及意义是本课的重点。这里我指导学生将会议内容从通过第一个党纲、党的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等方面进行分解,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和记忆。特别熟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共产党的成立。

3、巩固提高。

为了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增强学生的理解水平,这里我设置了本课第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大展示的题目:动脑筋思考陈独秀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由于此探究题目难度比较大,拓展性比较强。因而各小组的合作探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答案。

最后我安排小组间进行交流。

五四运动教案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知识重点是五四运动的史实,应包括发生的背景、运动的过程和运动的影响。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是对五四运动的价值评判,由此应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