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实用12篇)

时间:2023-12-08 13:37:40 作者:HT书生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学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划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段落结构 全文共十四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段(第1—9自然段)讲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当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摸清了“河伯娶媳妇”的底细。

第二段(10—13自然段)讲西门豹怎样破除迷信。

第三段(第14自然段)讲西门豹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庄稼获得了好收成。三层也可以这样分:

第一段(1—8自然段)写西门豹调查了解邺这个地方的情况。

第二段(9自然段)写西门豹决定对策。第三层(10—14自然段)写西门豹采取行动。这一层次再分两个层次,先详写除“神”害,后略写修水利,除旱灾。

写作方法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最大的特点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全文中写的最详的是第一段。四问四答,每一次问答都是两个自然段。第一问,是因为他初到邺地,不了解情况所以问事、“怎么回事”。以了解“田园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第二问是意在找出作恶的坏人。第三问是弄清受害者是谁。第四问是了解河伯娶媳妇的结果。从中得到了可靠的事实根据,也找到了如何对付的巧妙办法。

至于如何定计,文章却写得十分简略,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的兴味。第二段写破除迷信比较详细,而第三段写兴修水利则比较简单,因为“神”害难破,水利易修。除“神”害,不但要打击巫婆和官绅头子,更重要的,要教育广大群众以至巫婆的女徒弟和其他的官绅。显然,比较复杂。而兴修水利,只要群众觉醒了,比较好办一些。

教材重点。

全文重点写西门豹如何破除迷信。写西门豹将计就计,惩处邪恶、教育群众的场面尤为精彩。如“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另外选一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并不是西门豹真是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做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做借口。“麻烦”是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把巫婆投向河里。如“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等一会儿的样子。“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以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是表面上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严厉惩办这个官绅头子,把他投进漳河里去。

教材难点。

这篇课文比较长,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如果学生概括能力还不够好,教学时可以在逐句逐段读课文时便分为三个段指导学生理解,教学第一段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使学生能清楚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教学第二段,要启发学生思考:西门豹如何对待河伯娶媳妇的,他的做法为什么能达到破迷信的目的。教学第三段要启发学生体会怎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教学中,可以把理解的重点放在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上。要指导学生弄清西门豹向老大爷提出了那四个问题以及老大爷怎样回答的,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还要着重指导学生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帮助学生弄清西门豹是怎样用事实教育老百姓的,同时体会西门豹过人的才智和谋略。

2.“思考·练习”第一题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可结合讲读课文完成。第二题是指导分段、归纳段意的练习,可在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分别讲那三个意思的,然后根据这样的三个意思,练习给课文分段。在深入理解每段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归纳段意。

3.“思考·练习”3是理解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这三个句子都表现了西门豹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理解这三个句子要注意联系上文。比如第一个句子,联系上下文,上文讲西门豹听百姓述说巫婆用河伯娶媳妇的骗局图财害命,下文讲西门豹设计惩治恶人,就知道西门豹并非真的相信河伯灵验和要去送新娘,而是准备利用官绅和巫婆的骗局来惩治他们。“还真灵”,是正话反说。再如,“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这里不是讲这个姑娘长得不美,而是以此使姑娘免遭迫害。“我要选个漂亮的,”不是真心要重新选更漂亮的姑娘,而是以此为借口让巫婆向河伯“通报”,惩治宣传迷信,迫害妇女的巫婆。由此看出西门豹善于抓住巫婆的弱点,不动声色地惩治邪恶,保护老百姓,足见西门豹过人的才智。又如,“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等了一会儿”,是西门豹假戏真做的一种姿态。既然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照理该回来了。“麻烦”,是客气的说法,实际软中带硬,把官绅的头子投进河里,达到惩治邪恶的目的。

4.关于字词。

“绸”是翘舌音。“选、早、烦、灌”是前鼻音,“荒、姓”是后鼻音。“荒”中间是“亡”。“跪”右边是“危”。“溉”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475—公元221年)。

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安阳北。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指居住的人很少。

巫婆: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官绅:指旧时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徒弟:跟从师傅学习的人。

担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如土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开凿:挖掘河道、隧道等。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新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结合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文章中的情感。

能用自己的话会清楚、有条理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到新疆的巩乃斯去感受一下这种壮阔的场面!(板书:巩乃斯的马)。

齐读课题——巩乃斯的马。

二、交流课前预习。

同学们课前都做了预习,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认为你查到的资料中,那些有价值,就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再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评价)。

二、初读课文。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回答问题:课文描写是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马。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2、3段。

1、听录音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站在草原上,看到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2、交流:指名回答,用课文的词语概括地说说它是什么样的?(最壮阔、惊心动魄、山洪奔泻似的)。

4、小组交流。

5、全班朗读。

(二)拓展想像,体会课文。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教师放的录音,教师配乐吟诵。

2、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3、播放录象,你看到的画面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如果此时此刻,就站在草原上,面对这样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

4、美读第3段。

(三)朗读全文: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1、小组交流:从对暴雨中马群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感受?

三、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四、谈感受:

两段描绘的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们的眼里。它们自由,它们奔放。

作者这样就将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马的赞美和对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从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让读者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文章主题,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五、学写生字:

学生自学生字。

交流重点字:挟、嘶。

作业设计:摘抄表现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的句子。

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写写自己想像的当时的景象。

板书设计:

壮阔。

马群惊心动魄。

如山洪奔泻。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海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是当代女作家张抗抗的游记散文《海市》。记叙了作者穿越戈壁滩时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从自然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词语,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4、能通过朗读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5、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大自然对我们心灵的感染、启迪和震撼。

三。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朗读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2、通过学习感受大自然对我们心灵的感染、启迪和震撼。

四。教学过程。

1、同学们,知道屏幕中出现的画面是什么吗?旋风、海市、彩虹和丝路花语,这是让沙漠生动的景象,然而这些都是旅人们虚幻的希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家张抗抗来感受海市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感染。

2、初读课文,借助字典解决本课的文字障碍。

3、再读课文,争取将字词读准确,语句读通顺,同时划出不懂的词语。

4、理解课文。

5、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围绕“海市”写了哪些内容?

6、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8、找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9、文本有几个自然段?

10、看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12、积累本篇课文的好词佳句。将海市的神奇和游人介绍给家人和朋友。

五.板书。

旋风—单调金黄没有绿树。

海市海市—虚幻。诱人。神密获得人生感悟,努力才能成功。

丝路花雨—顷刻无影无踪。

彩虹—绚丽的辉煌。

六.布置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积累本篇课文的好词佳句。将海市的神奇和游人介绍给家人和朋友。

七.自我提问。

1、要写好有关奇观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想象作文的基本写法和要求:

(1)确定写作内容。

(2)想象不能凭空而来,要结合实际。

(3)要有自己情感的渗透。

2、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奇观资料发挥想象构思情节,并简单罗列习作提纲。

探险故事。

大胆想象。

情节曲折。

情感渗透。

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分饼》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认识大部分的真分数,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通过直观了解,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从而较全面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总结“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分数可以分为3类的错觉,应在学生总结“真、假分数”的特点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加以强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能力目标: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德育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懂得知错就改,公平、公正、同学之间合作共进,使自已的生命之花有价值地绽放;教育养成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心育目标:能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学习有浓浓的兴趣,使之乐学、爱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若干片、剪刀、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提纲:

1、自学数学书第37—38页内容。

2、记下你的收获和你的问题。

3、尝试解决课后习题。

4、创编习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

2、提出问题:3张大饼怎样能够平均分给唐僧师徒四人呢?每人得到大饼的多少张呢?

3、揭示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在一上课开始,通过讲学生听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来创设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究与思考。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23分钟)。

活动操作一: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10分钟)。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

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也是张饼,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3、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4、请观察,这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比分母小,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在整个活动中感受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大胆发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活动操作二、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13分钟)。

1、提出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2、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指名回答)。

第一种分法:把9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9张饼的,就是张。

让学生按照这个特点试说几个假分数。

第二种分法:先把8张饼分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2张饼,再把另1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张,每人共得2张加上张饼。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种分法的结果:2张加张,如何来表示?让学生进行讨论,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什么分数呢?然后板书:带分数。然后出示写作: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列举几个带分数并读写。

4、提出跟2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小。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像2,1,…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设计意图:由活动操作一做了铺垫,学生能够独立地操作第二个活动。所以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特点。)。

三、练一练。(11分钟)。

1、课堂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4、谜语:根据所给词语猜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属于哪一类。

七上八下    百发百中   九九归一    举一反三。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这样的练习既注重了基础,也可以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会的回答积极性。同时也进行了知识的整合。)。

5、创编习题展。

(设计意图:给学生编空间,让学生根据预习所得,学习所思设计习题,通过此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课堂总结。(3分钟)。

2、交流体会。

五、家庭作业。

任选其一:

1、请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下今天的收获。

2、设计一份自留作业,对本节知识加以巩固。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他发明了》教案

课文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要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课文。思考标准化的具体做法。深刻感受到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号对帮助我们掌握要点很有帮助。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对话内容中,关于动态和静态的观察方法文中并没有具体解释,可由学生用举例或表演等形式来解决。使学生明确一些谈话的方法。

教学构思。

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教学时,通过介绍,汇报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时,紧紧围绕“他发明了什么”这一问题深入读书,有的放矢,明确阅读的目的。课文的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做法——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和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学生理解起来也许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多搜集相关资料将标准化做法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学生。4、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假设自己是220xx年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们进行演说。假设自己是总统和参观的人又会问些什么。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致,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习生字5个生字,注意“械”字的读音。重点提示:字形“械”的第二笔为撇不要丢掉。

2、思考交流。

瓦特发明了电灯泡,贝尔发明了电话,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他们发明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对你有什么启发?应让学生理解到: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还可让学生任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课文。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四个部分。

1、第一部分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列举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贝尔发明电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话锋一转,提出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提示写作技巧。

巧设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一定很想了解这个人是谁,发明了什么“东西”,为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3、自由结合讲讲第二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第2_-9自然段)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

(1)作者从哪两方面指出了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一是18世纪以前,毛瑟枪算一种十分复杂的机械装置,每支毛瑟枪都是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哪一个零件坏了,只能请铁匠师傅再按原来零件的大小打制一个。

二是政府需要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是个不小的数字。时间紧迫,找不到那么多的铁匠。这样紧急的关头,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说他可以制造出来,遭到了许多人的怀疑。情急之下,他请大家到工厂参观,展示他的办法——制造标准件。

(2)提示过渡句:

“话还得从二百年前说起”是过渡句,作者从两方面指百年前说起是过渡句,

(3)板书这样的做法有三个好处。

一是制造简便;。

二是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

三是修理简便。

4、用归纳段意法学习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lo、ll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做法——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和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

5、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你知道……吗?不是……,不是……甚至连……,是……。”

7、学习小提示。

在讲完后给学生几句带分号的句子,以便学生加深对分号的理解。

作业设计。

你还知道那些发明创造?

板书设计。

一是制造简便;。

二是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

三是修理简便。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设计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使学生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过《聊斋志异》吗?你对这部作品有多少了解?

二、学习:

1、自渎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谈谈文中的王七是怎样跟崂山道士学法术的,结果怎么样。

3、细读课文,完成课后题。

a.课文中的王七指的是哪一类人?

b.真有穿墙术吗?蒲松龄写《崂山道士》的用意何在?

c.古今对译(古文见教材)。

4、交流读后收获。

5、同桌互相分角色对演。

三、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读小说《聊斋志异》,课余时间为同学讲故事。

学案:忆读书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品味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行为。对普罗米修斯这位人类的朋友、英雄产生赞美、钦佩之情。

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

1、重点学习英雄受难环节,抓住第18自然段中重点词句感情朗读和发表见解。

2、通过朗读,品味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甘愿受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行为。

教学难点:

1、能发挥合理的想象,想象出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所承受的苦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回顾课文。

1、激趣,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举世注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运动会举行之前有一项规模较大的活动--圣火传递,那么你知道圣火源自哪个国家吗?(学生若不知,由教师告知)。

就是古希腊。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火是一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带给人间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天神,了解他的故事。(板书课题引领学生关注课题,熟悉课题,读好人名)。

2、认识课文中的人物。

出示金钥匙:同学们,外国人的名字一般比较难记,有时影响阅读速度。精读课文时,我们要把重要的人名挑出来反复读顺,不重要的人物名字可以整体认记。

老师这里还有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名字,谁能准确的来读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抽生读后全班读)。

普罗米修斯宙斯赫利俄斯海格立斯。

二、品读、感悟。

(一)面对惩罚,决不屈服。

1、认识了课文中的人物,我们也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了解到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的天神。他是为了帮助人类,才受到宙斯的惩罚的。那课文哪几个段落在具体写普罗米修斯遭受的惩罚呢?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吗?(生汇报:18、19自然段)。

2、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两个自然段,看看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惩罚。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18、19自然段,在文中画出写普罗米修斯受惩罚的句子,找关键词体会并想象他忍受了哪些折磨,可适当的做些批注。最后带着你的感受读读你画的句子。(学生自学18、19自然段后小组交流感受)。

3、汇报。

学习“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

(1)抽学生读句子,说说是从哪些关键词语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苦痛。(抓住“终日”“敲打”“尖叫”“撕裂”等词,用做动作,换词等方法谈感受)。

(2)老师相机出示课文插图(师指图创设情境):你看,这是宙斯派来的大鹰,它们都有长着钩子的嘴和长长的利爪。就是它们盘旋在普罗米修斯的周围,在他耳边发出可怕的尖叫,用尖利的嘴一口一口地啄食他的肝脏。发现了吗,那只最凶狠的大鹰它的嘴上正叼着从普罗米修斯身上撕下来的一块肉,而我们的普罗米修斯已经是血肉模糊。白天,他的肝脏被啄光,晚上又长出来。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读一读这个句子。

(3)然而,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苦难就只有这些吗?我们读书,还得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去感悟,因为文字背后往往藏着更丰富的内容。大家想象一下:他还可能遭受怎样的痛苦呢?(课件出示相关提示,学生想象)。

当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天空时,他……;

当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他……。

(4)大英雄受难,我们心如刀绞,让我们用朗读表达这种感受吧!

学习“一年又一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普罗米修斯一直被捆在那里。”

(1)这样的惩罚,我们的普罗米修斯又忍受了多久呢?谁在开始的学习中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告诉大家。(课件出示第19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普罗米修斯忍受惩罚的时间之长。)。

(2)然而,普罗米修斯除了肉体上遭受的痛苦外,真正可怕的还有什么?(失去自由,精神上的折磨)。

学习“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

(1)面对如此严厉的惩罚,我们的普罗米修斯是怎么表现的呢?谁能来读读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语感受出来的?并把感受读出来。(抓住“不哼一声”、两个“决不”体会,并板书“决不屈服”)。

(3)创设情景再读句子。

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二)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

1、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普罗米修斯能够忍受这样的折磨,决不向宙斯交还火种呢?他是为谁取的火种呢?(板书“帮助人类”)。

2、学习“他发现人们住在山洞里,饥寒交迫;他们被野兽捕食,甚至彼此猎食--他们实在是一切生物中最可怜的了。”

(1)你是怎么理解“饥寒交迫”的?

(2)你还从这个句子中读到,感受到些什么?

(3)全班读句子,读出人类没有火的可怜来。

3、学习“人类必须有火。”

没有火,人类的日子比野兽还要坏。所以,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要帮人类,改变人类饥寒交迫的生活。(课件出示,全班齐读并板书)。

4、学习“有了火,人们赶走了寒冷,拥有了温暖;有了火,人们学会了吃熟食;有了火,人们走出阴暗角落,到户外阳光下生活;有了火,人们学会了抵御林中野兽的侵袭;有了火,人们学会开采矿石,冶炼铜铁,铸造工具和武器。有了火,人们的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幸福了。”

人类终于在普罗米修斯的帮助下有了火。然而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帮助就此停止了吗,他又做了什么?谁来把下面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句子,抽生读)。

5、是啊!自从有了普罗米修斯和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取回的火种,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类伟大的朋友,这个曾经把火带给人类,使人类脱离了苦海,教会了人类怎么生活的伟大英雄,如今却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遭受着严厉的惩罚。(齐读普罗米修斯受难的句子。)。

6、但是,当他在高加索的最高峰上,看到人类生活得很幸福时,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决不屈服。(读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的句子)。

7、此时此刻,你们心中也一定对普罗米修斯有了一份情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请你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想赞美他的写在课文插图的右边吧!(生写后汇报,并板书)。

(三)普罗米修斯获救。

1、好人自有好报,普罗米修斯的壮举不仅感动了人类,也感动了天神,太阳车的神驭手来看望普罗米修斯了。(女生读第20自然段)。

2、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普罗米修斯解除苦难的一天终于来了,一位名叫……(男生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拓展。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帮助人类面对惩罚决不屈服。

伟大的朋友伟大的英雄。

乐山龙舟会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我国乐山地理环境优美,山光水色独特,是举行龙舟竞渡得天独厚的地方。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乐山龙舟的盛会,能用词语概括这一盛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会本课重点词句,并能够灵活运用;学习课文描写一种活动的写作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风格清新,通过朗读和独自吟诵,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学生会通过朗读和吟诵把乐山龙舟的盛会的规模宏大,喜气洋洋表达出来。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说说乐山龙舟会有哪些内容。默读课文,做课后两个思考题。重点写了什么活动?(抢鸭子)是怎样写的?(找出动词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理解词语:得天独厚、游弋、狡黠、乍起。

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理解“绿树夹岸水平铺”及“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的意思。

龙舟夺标、抢鸭子竞赛、放漂灯活动。

规模宏大、喜气洋洋、精彩纷呈。

(3)你最喜欢那一项活动?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四、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

【作业设计】。

搜集有关乐山龙舟会的资料。

【板书设计】。

龙舟夺标抢鸭子竞赛放漂灯活动。

规模宏大、喜气洋洋、精彩纷呈。

乐山龙舟会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乐山龙舟会的主要活动,感受乐山龙舟会的盛况,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2、继续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出题的方法检测自己阅读的效果。

3、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从中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介绍背景资料导入。

1、乐山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境内水系发达,自古具有开展龙舟竞渡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规模巨大的龙舟竞赛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大自然的丰厚赐予乐山人民世世代代的勤劳创作,产生了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风情。

2、你们也想去看看那里的龙舟赛吗?板书课题。

二.学生看插图听读课文,感受气氛。

1、教师范读。

2、学生听读后说说自己对乐山龙舟会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

1、复习"金钥匙"内容:阅读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的效果,同学之间可以交换题目,互相测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自检或相互交流。

3、讲自己的问题进行班级交流。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这篇文章重点写了什么活动?简单写了什么活动?这样写好不好?

4、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也采用这样的写法。

四.品读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品读课文。

2、班级中展示交流,师生共议朗读情况。

3、积累优美词语,背诵优美句子。

4、引导学生讨论:读完课文,你可以用那些词语概括乐山龙舟会的盛况?

五.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与“龙”有关的成语、寓言故事,搜集好,准备和同学交流。

语文天地活动:

一、学习“金钥匙”内容:怎样进行开场白?

1、组织一项活动时,我们都要进行开场白,那么怎样进行开场白呢?丁丁、冬冬告诉了我们好方法。

2、学生自读内容,交流方法:开场白要简短、有号召力。

4、采用金钥匙的.

5、方法设计自己“畅所欲言”的开场白。

二、畅所欲言交流:与“龙”有关的成语、寓言故事。

三、初显身手。

1、搜集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了解家乡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查阅有关龙的资料,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同学交流汇报。(任选其中的项目完成)。

2、班级中交流自己的收获。

3、自评、互评单元的学习情况。

乐山龙舟会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一、导课今天我们自学一篇课文,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认真。

二、自学课文《乐山龙舟会》投影出示要求:

1.自学生字,读通、读熟课文。

2.同位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

3.在小组内交流读懂和没读懂的问题。

5.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集体交流。

读准音:旌弋黠乍解释;游弋。

高亢。

围剿。

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

指名说泛指在水中游动声音高而洪亮包围起来剿灭辽阔的水面如同玻璃一样光滑剔透,上百艘龙舟争先恐后勇夺冠军。

三、美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二、检查认读字词及朗读课文。

三、重点理解词句。

1、投影片出示本课词句: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资弦弋蛟倾。

姿炫戈狡顷。

3、理解句子意思绿杨夹岸水平铺各色各状造型的“蛟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

四、交流。

所查资料哪几个民族举行赛龙舟?人们为什么要举办“赛龙舟”活动?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

乐山龙舟会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读进去,跳出来,佟丹丹老师这节课自然真实,教师情绪饱满,对教材的处理取舍得当,词句训练、朗读训练扎实到位,特别是读写结合,让阅读可内容更加丰富,卓有成效。结合这节课,我想围绕六个字谈谈感受,那就是“读进去,跳出来。”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其实,每篇课文的意义都包含着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两个方面,两者统一,教学得法,才能真正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多数情况下,特别是高年级阅读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也就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简单说,就是先让学生读懂内容,再让学生体会人家是怎么写的,逐步完成由读到写的知识、能力上的迁移。也就是“读进去,跳出来”。

佟老师这节课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说“读进去”,她很好地运用教材这个例子,以“抢鸭子”一段为例,引导学生读书体会这段场面描写让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像描写勇士动作神态的句子等体会到抢鸭勇士的勇敢和机智,应该说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很到位的,比如当学生只是读出重点句子而不会抓住重点此体会时,同老师不急不躁,引导学生想一想“跪蹲”是什么意思,做一做动作,再说出这个词在这里能看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缺少的就是这样细致的指导,这节课应该说给我们做了个样子;然后佟老师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进去,特别是老师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读进去,感受到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活动场面的热烈。

正是由于有了充分读书的基础,有了很好地“读进去”的过程,佟老师才能又引导学生“跳出”课文来看课文,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把场面描写得这么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这样,充分发挥了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从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学习中得到了“法”,再迁移到其它文章的阅读和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形成举一反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略有遗憾的是,由于改写片段的时间短了,所以学生只说了一处改写的句子,而没有说出穿插描写活动场面的方法,如果时间再充分些会更好。

总之,语文课是基础课程,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希望我们的语文课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不仅要上的情谊浓浓(读进去),而且要上得扎扎实实(跳出来),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关范文推荐